佛佗教育

佛教聖典
釋會靖法師譯
佛教聖典 這本聖典是佛陀所說五千餘卷教法中的菁華,經歷了二千五百年的歲月,得以超然於國際、民族的範疇,繼續流傳到現在。這是佛陀廣大言教中的濃縮部分,對我們人類現實生活所接觸的種種問題,提示了中肯、生動,而切合時弊的完美解答。‧‧‧
佛法概要
明暘法師著述
佛法概要 佛教是佛陀和他的弟子共同創造的。因此本書在佛傳後面,詳細介紹十大聲聞、五大菩薩的生平事跡和修學法門。我們從這些聖賢應化事跡中,能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特別對五大菩薩的系統介紹,在國內外讀物中還是稀有的。如果五大菩薩的思想,能牢固地播種在讀者的八識田中,可以預期,將來一定會鮮花簇簇,碩果纍纍,福慧具足,依正莊嚴。這對於世道人心,修身養性,都會起了一定的美好作用。‧‧‧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道源長老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佛說四十二章經》,經的題目一共七個字,先講「佛」字,佛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梵語叫做「佛陀耶」,把尾音略掉,叫「佛陀」,過去翻譯經典的大祖師,觀察到中國人的根性喜愛簡略,簡略翻譯為「佛」。要解釋字義,還是得用「佛陀」來解釋,梵語「佛陀」翻成中國話叫「覺者」,「覺」是覺悟,「者」是指人之詞。覺悟的人,叫做覺者,等於社會上有學問的人,我們稱他為學者一樣。佛是大覺大悟的人,所以稱他為覺者。為什麼不翻成覺者呢?因為梵語「佛陀」含有三覺的意思,中國話覺者沒有三覺的意思,這叫含多義不翻,所以保存它的梵音。‧‧‧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
智顗大師 述,寶靜法師 講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八個字,為本部書之總題。此書全明止觀下手工夫,為天台宗初心人修證入道最為切要之法門。此總題八字,於七種立題之中,屬單法立題。修習止觀是法,坐禪法要亦是法,是為單法立題。止觀法門,為十方諸佛,歷代諸祖,修習坐禪之法要,可謂包括一切。‧‧‧
華嚴義海(全一冊)
大唐終南太一山至相寺釋智儼撰,承杜順和尚說
華嚴義海(全一冊) 明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義者。不同大乘二乘緣起。但能離執常斷諸過等此宗不爾。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也。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言因者謂方便緣修體窮位滿。即普賢是也。所言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謂十佛世界海。及離世間品。明十佛義是也。問。文殊亦是因人。何故但言普賢是其因人耶。答。雖復始起發於妙慧。圓滿在於稱周。是故隱於文殊。獨言普賢也。‧‧‧
華嚴經講義
鄭石巖教授 講授
華嚴經講義 讀經是我自願自動的事,沒有壓力,也沒有絲毫勉強。有空就讀,持續不輟,幾十年來的閱讀經驗,都是自然美好的。當我清閒時,讀經閱藏會帶來法喜,引領我仰望莊嚴法界之浩瀚。當我心煩氣躁時,細閱法藏,身心得到調理,領受安慰和寧靜。每天夜裡的晚讀,更讓我悠遊於法喜,住心毘盧遮那大莊園之中。‧‧‧
妙法蓮華經玄贊
唐 大慈恩寺 窺基大師 撰
妙法蓮華經玄贊 蓋聞。至覺權真。乘物機而誕跡。靈樞擅妙。應群品以揚筌。振融山而秀大千。騰委海而津八萬。靉慈雲而廣庇。驟法雨以遐清。滋兩木之分華。潤三草之殊茂。然以幼商倦於綿險。始循誘於化城。稚子翫於羬軒。竟照晉於犪駕。由是。摧十軍之聖後。解髻上之明珠。建八諦之醫王。授掌中之妙藥。藻掞眾筌之表。邃軼百宗之外。籠七地而孤榮九分。冠五乘而獨穎千古。大矣哉。揚一實而包總太虛。振兩權而遺羅萬象。豈可以溟輸類其深旨。妙高方其峻躅者乎。‧‧‧
佛學問答類編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佛學問答類編 此問題頗籠統,宇宙之大,事物之多,要從何處說起。茲可說,各事物各有真理,若歸納之,有一個總真理,所謂『萬法歸一』。此『萬法歸一』,名『一真法界』,而不與萬物俱,萬物生滅無常,『一真法界』,如如不動,所以名為真也。何種宗教悟得此理,且有把握辦得到,便是真理宗教。‧‧‧
簡明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於凌波居士講授
簡明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但是法相唯識之學 是一門極為艱深 極為繁瑣的學問 唯識經論 可說是「文如鉤鎖 義如連環」 亦可說是「字包千訓 言含萬象 」以現代人的語文訓練 不要說不瞭解它的意義 甚至於讀不通它的句子 特別是十卷︽成唯識論︾ 它一方面字字珠璣 是發堀唯識妙理的寶藏 但另一方面 它揉集十家之說 破斥多家外道及小乘異說 所以在行文之時 有如枝上岔枝 葉旁長葉 順著枝葉走下去很難再回到原點 ‧‧‧
首楞嚴經要解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戒環解
首楞嚴經要解 如來果體。其體本然。何假密因。菩薩道用。其用無作。孰為萬行。無因無行。無修無證。無了不了。大小名相。一切不立。此真首楞嚴畢竟堅固者也。特以眾生如來隱於藏心。非密因不顯。眾生菩薩淪於七趣。非萬行不修。覺皇於是示之以大法。使不迷於小道。而默得乎無外之體。喻之以佛頂。使不滯於相見。而妙極乎無上之致。指如來密因。使明本妙心。知三世諸佛。皆依此為初因。‧‧‧
佛學十四講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佛學十四講講記 十四講表是李炳南老師特別為大專學生編的,把整個佛法做一個輪廓,簡單的介紹給同學,好像是說明書一樣,佛法的說明書。十四講表共有十四個單元,具有完整的體系;前面七個單元是屬於一般常識,後面七個單元是佛學。第一講說明「佛」這個字的定義;換句話說,就是認識佛教。我們要想學佛,佛是什麼?首先要把這個搞清楚才不致於誤會,才不致於迷信。‧‧‧
佛教基本知識
正果法師著
佛教基本知識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以後,三七日間,唯自受用解脫的妙樂。自念所證法理,寂靜微妙,甚深難見,非尋思境界,唯智者所覺;眾生深著我見,愛樂煩惱,雖然為他們說法,恐亦不能了解,徒勞無益,不如默住。後經大梵天王勸請說法,世尊才往波羅捺斯城外鹿野苑,為先時捨佛而來這裏修苦行的五個侍者:阿若憍陳如、頞鞞、跋提、十力迦葉、摩男俱利,說苦、集、滅、道四諦法門。五人聽法以後,漏盡意解,成阿羅漢,於是世間開始有了三寶:大聖佛陀是佛寶,四諦法輪是法寶,五阿羅漢是僧寶。‧‧‧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道源長老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四月十六日,八九高齡的道源長老,久病而終於離開了人間。對中國佛教來說,是一件大事,值得舉行追思與讚頌的!道老曾親近前輩名德慈舟老法師,並輔助慈公講經。道老一生弘法,著重在持戒,念佛,應該是有得於慈公老法師的。道老來臺灣四十年,在基隆八堵的正道山,建立起莊嚴的海會寺;曾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東山佛學院院長等;講經與傳戒,那是次數太多了!晚年,常聽說他老有病,又常聽說在香港等地講經。一生為法而盡力,雖說海會寺重修還沒有落成,不能主持海會寺今冬的戒會,似乎有願未盡,其實世間事是從來沒有圓滿的,盡了能夠盡到的責任,應該是無所罣礙了!。‧‧‧
中國人傳統大家庭的好處
整理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
中國人傳統大家庭的好處 中國傳統的家,有家道、家規、家學、家業,是國家社會長治久安的根本,所以︽大學︾講,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個人家都整齊,社會安定,天下太平。‧‧‧
中國人的家道思想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宣講之淨土大經解演義
中國人的家道思想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教學四十九年,他教些什麼?終極的目標就是教你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通達明瞭,所以佛教是道道地地的教學。‧‧‧
中華傳統文化專題講座系列-大學生品德如何教
周泳杉老師
中華傳統文化專題講座系列-大學生品德如何教 我們以前常聽說:「唉啊,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對不對?可是,現在這個說法已經換了,叫做:「一屆不如一屆」。各位老師們,「一屆不如一屆」是結果,原因在哪裡?當大家看到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時,我們要認真地把原因找出來!如果我們不把原因找出來,不把原因拿掉,這個結果不但不能改善,而且會越來越惡化。‧‧‧
五倫
整理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
五倫 五倫是什麼?五倫就是整個民族一家人。倫理是人與人的關係,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個綱領就是我們常說的五倫。五倫是道,是性德,是天性;五倫是最基本、最堅固的團結。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所以沒有滅亡,實在講就是靠儒家的傳統。朋友、鄰居一擴展就是國家,國家民族是一個五倫的社會整體。「四海之內皆兄弟」,整個國家民族要團結得像一個人,這是儒家將近兩千年來的教育。‧‧‧
五常
整理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
五常 五倫是組織,維繫五倫的是五常,就是常道。這個﹁常﹂就是中國人做人的道德標準,仁、義、禮、智、信。在佛法裡講就是五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行︵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慧,不妄語是信。五戒、五常,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常是永遠不能失去的。‧‧‧
弟子規、三字經、孝經、易解
華藏淨宗學會
弟子規、三字經、孝經、易解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痴慢,人心墮落原因。欲致夭下大平,須從根本著于。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根本鳥枝末,認枝末鳥根本。鳥求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白寧。‧‧‧
弟子規教學讀本初級一
華藏淨宗學會
弟子規教學讀本初級一 寶寶起得早 恭敬問安好 爸爸媽媽早上好 昨晚睡得好不好 寶寶上學校 揮手咪咪笑 爸爸媽媽再見了 寶寶上學了 寶寶放學了 回家先問好 爸爸媽媽您們好 寶寶回來了。‧‧‧
弟子規教學讀本初級二
華藏淨宗學會
弟子規教學讀本初級二 孝順父母 就是讓父母歡喜、放心 孝親就是 上課專心 恭敬老師 跟同學相處和和氣氣 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讓父母歡喜、放心 兄右弟恭 同學如兄弟 守禮重情義 你若跌倒我扶你 你做好事我幫你 你先我後能守禮 互助互愛重情義。‧‧‧
弟子規教學讀本初級三
華藏淨宗學會
弟子規教學讀本初級三 百善孝為先 孝是百善源 虞舜性至孝 孝感動天地 文帝侍病母 三年不解衣 哭竹冬生筍 孟宗母病癒 九歲黃香兒 夏扇冬溫蓆 先賢孝如是 吾輩當學習 。‧‧‧
修增歷史感應統紀
許止淨居士編纂
修增歷史感應統紀 太空之中。有無央數三千大千世界。此種種世界胡因而有。則一大感應之幻境也。一世界中。有無央數胎卵溼化十二類生。此種種眾生胡因而有。則一大感應之夢影也。眾生中而有人類。人類中而有國界。國界中而有歷史。此種種又胡因而有。則一大感應之劇本也。嗟乎。吾人在此劇場之中。小之一飲一啄。一言一動。別業之感應也。大之一盛一衰。一治一亂。。‧‧‧
兒童經典教師講習手冊
華藏淨宗學會
兒童經典教師講習手冊 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華民族能維繫數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無疑是其傳統文化教育產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禮記》中就有精闢的見解:「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可惜的是,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遭到了史無前例的破壞,亟需靠我們在中華大地上恢復挽救。‧‧‧
兒童讀經課本
華藏淨宗學會
兒童讀經課本 淨宗學院稟承 淨空老法師指導,自二00五年三月六日至十三日舉辦[幸福人生講座—《弟子規》與淨宗修學],由蔡禮旭老師主講。這是蔡老師自行化他的心得報告,全部課程共為四十小時。今日社會大眾物慾橫流、爾虞我詐,所思所行早已背棄倫常大道,麻木不仁。。‧‧‧
六道輪迴錄-白話選譯
丁福保居士編,池中生居士譯
六道輪迴錄-白話選譯 《六道輪迴錄》一書是丁福保居士輯錄各個朝代中的輪迴故事而集大成者,為延續丁福保居士的精神,高雄淨宗學會委託末學翻譯此書,首先由全書中挑選出較具趣味性與教育意義的篇章,進而白話潤飾,輯為《六道輪迴錄白話選譯》一書。本書出版的宗旨,在以淺顯易懂的白話文幫助讀者,跨越文體與時空的障礙,讓普遍缺乏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現代人,也能親聆古德的教誨。‧‧
冥報記,幽冥問答錄白話註解
唐吏部尚書唐臨撰
冥報記,幽冥問答錄白話註解 《冥報記》成書於唐永徽年間,為當時吏部尚書唐臨所撰,書中引證善惡因果、輪迴報應之實例,後《法苑珠林》、《太平廣記》及《法華傳記》各書亦有轉錄,千餘年來深植人心,勸勉行善、戒懲惡行,可謂震迷醒妄,對端正人心、佐聖賢教化,功不可沒。‧‧‧
十善業道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十善業道經講記 佛說八萬四千法,乃契眾生不一之機。眾機在二乘者,四諦十二因緣契之。其為諸菩薩機者,則大乘諸法契之。機雖異,法亦各有所契,而斷惡修善,則為不二之行。凡夫眾生,惡習至深,斷惡殊難,修善亦不易。是以世尊於娑竭羅龍宮,說《十善業道經》,以為不同之機同修之課也。‧‧‧
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
鐘茂森博士主講
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在香港來進行一次別開生面的講座,我們的講題是「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自古以來對於生死人們就一直在探索,人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生死是怎麼來的?到底能不能夠不生不死?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在歷史上已經探索了幾千年,不管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聖哲,對這些問題都有了深入、細緻的討論。‧‧‧
壽康寶鑑擷錄
華藏淨宗學會
壽康寶鑑擷錄 人未有不欲長壽康寧。子孫蕃衍。功業卓著。吉曜照臨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後嗣滅絕。家道傾頹。凶神蒞止者。此舉世人之常情。雖三尺孺子。莫不皆然。縱至愚之人。斷無幸災樂禍。厭福惡吉者。而好色貪淫之人。心之所期。與身之所行。‧‧‧
太上感應篇註訓證
蘭凌學了氏纂輯
太上感應篇註訓證 文昌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周人之急。濟人之乏。容人之過。憫人之孤。一心如此。聽命於天。故能久證真位。此一段。乃現身說法也。直提出自己真實工夫。真實效驗。為下文張本。一心如此。聽命于天八字。便是遵行感應篇之要訣。‧‧‧
夫義婦德-如何營造幸福美滿的家庭
楊淑芬老師講述
夫義婦德-如何營造幸福美滿的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好壞,小則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身心狀態,大則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和維繫。每一個成年人都希望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那麼如何才能營造幸福美滿的家庭呢?那就要做到﹁夫有義,婦有德﹂。‧‧‧
小故事大智慧上冊
蔡禮旭老師講述,華藏講記組整理
小故事大智慧上冊 古代有個孝子叫韓伯俞。他的母親在他犯錯時,總是嚴厲地教導他,有時還會打他。待他長大成人後,當他犯錯時,母親的教訓依然如故。有一次母親打他,他突然放聲大哭。母親很驚訝,幾十年來打他從未哭過。‧‧‧
小故事大智慧下冊
蔡禮旭老師講述,華藏講記組整理
小故事大智慧下冊 衣著會影響一個人內在的心理,今天我們穿得很整齊,自然舉止就很恭謹。假如我們穿很正式的衣服去爬山,適不適合?不適合,爬山應該要穿得輕鬆愉快。衣著要有適當的場合,因為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以及心理狀態。在美國有個銷售專家叫做喬吉拉德,他專門賣車子。有一天早上,他躺在床上睡覺,突然就跳起來,然後穿西裝打領帶,打扮得整整齊齊,因為他跟客戶約好了,所以就打電話給客戶。‧‧‧
幸福錦囊集
蔡禮旭老師講述,華藏講記組整理
幸福錦囊集 大自然中的萬物都有它遵循的正道,人也是萬物之一,自然也有遵循的正道。我們知道太空中的星球,其運轉都是遵循著固定的軌跡和規律,這就是自然之道,而自然之道是必須要遵守的。如果八大行星中的海王星說:[我不想如是運轉了,我要改轉九十度。]可能某一天新聞就會報導:兩顆行星相撞了。所以,星球運轉有其正道,人與人的相處也是有正道可依循的,這就是倫常大道。‧‧‧
幽冥問答錄白話註解
黎澍口述/林黝襄手錄/王敏 白話譯
幽冥問答錄白話註解 人的命運,與因果報應㈲密切的關係。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業隨身」,雖然命運隨著善惡報應而流轉,但並非無法改變。人積功累德,命運由壞轉好;反之如不知惜福,終日聽天由命,甚而造業害人,待惡道現前,悔之晚矣。‧‧‧
康寧之道
陳柏達居士著
康寧之道 常常聽人說:[我昨天晚上沒有蓋被,著涼了,所以感冒。]他把感冒全歸罪於沒有蓋被,其實錯了。沒蓋被不一定會著涼,蓋了被也不一定就不會著涼。沒蓋被只不過是感冒的[緣]和[導火線]而已,而不是感冒最根本的原因。因為昨天晚上台北市有成千上萬的人沒蓋被,為什麼人也們不會全部著涼,而卻只有少數的人感冒呢?有的老先生終年睡竹蓆而不蓋被。他為什麼也不感冒呢。‧‧‧
提倡兒童讀經原由
提倡兒童讀經原由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痴慢,人心墜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著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根本為末枝,認枝末為根本。求為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敬悼已被殘蝕的理性
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敬悼已被殘蝕的理性 何以須戒殺墮胎?只因他(她)也是一位具足佛性的眾生。《觀經》三福中第一云:「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涅槃經》北本‧卷七云:「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若有殺生,即墮惡趣。」以佛家戒律論:殺人——得根本重罪。殺天、三惡道等——得中、下罪。人中有三皈、五戒、波羅提木叉戒故;又沙門四果,多在人得;佛與辟支佛,必在人中得漏盡故。是故殺人命根斷得根本重罪,餘道不得。‧‧‧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 帝舜。冀州人。父瞽瞍頑。母嚚。(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友愛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常在側。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問可用者。四嶽咸薦舜。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九男與處以觀其外。‧‧‧
二十四孝圖說
華藏淨宗學會
二十四孝圖說 舜,姓姚,名重華。父瞽瞍頑,母握登賢而早喪。後母嚚,弟象傲,常謀害舜。舜孺慕號泣,如窮人之無所歸。負罪引慝,孝感動天。嘗耕於歷山,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帝堯聞之,妻以二女,歷試諸艱。天下大治,因禪焉。大舜心中祇有父母,故不知其他,祇求可得父母之歡心,故始終不見父母不是處。人倫之變,至舜而極。然能盡愛敬之誠,則至頑如瞍,尚能底豫允若,況頑不如瞍者乎。‧‧‧
善待生命
索達吉堪布
善待生命 生命是寶貴的,人人都希望自己生命的花朵開得絢麗多彩,生活能夠幸福安樂,一旦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就會不惜一切代價進行保護。人類如此,動物等一切生命無不如此。無論從佛學還是從科學的角度而言,生命都是平等的,國王或乞丐,乃至螻蟻,他們的生命同樣珍貴。‧‧‧
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
淨空老法師
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 今之世界各國,正致力於建設,皆物質建設也。即使至於極,仍是富而不樂。歐美列強,可為殷鑒。其故即在缺乏精神建設之所致也,而精神建設必以宗廟為其根本。是故「中華民族百姓宗祠」不可不急急講求也。‧‧‧
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報告-母慈子孝
趙良玉老師/鍾茂森博士
三十年家庭教育心得報告-母慈子孝 講演內容從胎教開始到鍾博士成為知名大學教授,每個階段都能按照趙老師的用心安排,順利達成。而且隨著講演的進度,分別把母子歷年來的往返書信展現出來,信中字裡行間親情流露,感人肺腑,華藏淨宗學會出版組根據講演內容整理成冊,分享大眾。‧‧‧
現代救世良方-胎教的重要
淨空老法師
現代救世良方-胎教的重要 中國幾千年歷史,社會長期安定,動亂的時間不多。所謂一亂一治,治世比亂世的時間長,是什麼原因?教學。中國古聖先賢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國家,領導人民,什麼最重要?教學。世出世間的問題非常複雜,怎樣才能解決這些複雜的問題?唯一的方法也是靠教學。‧‧‧
用心感化癌症
佛陀教育基金會
用心感化癌症 癌症,很嚴重的一種癌症叫肺癌,它治療的五年存活率只有百分之十。而乳腺癌跟直腸癌存活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將近一半。然後血癌跟淋巴癌存活率更低,只有百分之三。可是更令我們感覺到驚訝的是什麼?治療跟不治療存活率差不多。就覺得好像很奇怪,不是治療的存活率會高嗎?可是臨床的研究告訴我們,治療跟不治療其實存活率差不多,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窈窕淑女的標準-宋尚宮女論語研習報告
窈窕淑女的標準-宋尚宮女論語研習報告 在遠古的周朝,三太的德行,照耀古今,母儀天下,為天下女子所傚法。孟母三遷,培養出了儒家的「亞聖」孟子。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夫人以其才德輔佐於諸葛亮,她的才能並不比諸葛亮差,甚至可能都超過他,可是依然安守於自己的本分,輔佐丈夫。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明大德,善於勸諫,以天下為重,是一位難得的賢內助。‧‧‧
素書註
秦黃石公原著/宋張商英註
素書註 黃石公素書六篇。按前漢列傳黃石公圮橋所授子房素書。世人多以三略為是。蓋傳之者誤也。晉亂。有盜發子房塚。於玉枕中獲此書。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嗚呼。其慎重如此。黃石公得子房而傳之。子房不得其傳而葬之。後五百餘年而盜獲之。‧‧‧
素食的功德利益
淨空老法師
素食的功德利益 古德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世人每遇天災人禍,往往心中忿恨不平、怨天尤人,而不深究其理。應知,有果必有因,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必定感召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此乃真理也。‧‧‧
聖賢是教出來的
聖賢是教出來的 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貫通。於是人各異心。心各異見。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闢二氏。以為異端。懷挾私心。紛爭角勝。而不相下。‧‧‧
聖賢的三個根本
聖賢的三個根本 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貫通。於是人各異心。心各異見。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闢二氏。以為異端。懷挾私心。紛爭角勝。而不相下。‧‧‧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
自殺以後的真相 (一)投河 投河的情形,我有一個朋友,曾經親歷過的。他平時極鎮定,喜怒不形於色的。因營業失敗,潦倒滬上,竟投浦圖盡。幸被旁人救起,送往醫院。我得了信,立刻去看他。他一見我,兩淚交流,悲楚不勝。我就問他水中的痛苦,他連連道:利害利害。說時長嘆變色,顯出那時的痛苦,有非可以言語形容的樣子。我接著問道:究竟痛苦怎樣利害呢?他道:江水急進,肺氣外逼,內外交攻的時間,所感痛苦,最為難堪。‧‧‧
觀音籤─觀世音菩薩感應靈課
觀音籤─觀世音菩薩感應靈課 觀世音菩薩。愍念眾生尋聲救苦。凡作善事。懇求菩薩。必垂加被。令其得成。若作惡事。亦垂加被。令決不成。以成則造罪墮苦。其苦難救矣。此菩薩之真慈大悲也。欲決疑者。若原供有菩薩像。則於像前焚香禮拜。若無則即向此課本焚香禮拜。‧‧‧
護生畫集
豐子愷繪,弘一法師,許士中書
護生畫集 《護生畫集》是豐子愷先生歷時四十六年的作品(一九二七至一九七三),總共六集四百五十張圖,以關愛生命為題材,勸養護慈悲心為宗旨。遵弘一法師囑,從一九二九年弘一法師五十歲起,每十年作一集,各為五十幅,六十幅,七十幅,八十幅,九十幅和一百幅與弘一法師年齡同長。‧‧‧
護生畫集2
豐子愷繪,弘一法師,釋悟有,釋悟謹
護生畫集2 《護生畫集》是豐子愷先生歷時四十六年的作品(一九二七至一九七三),總共六集,以關愛生命為題材,勸養護慈悲心為宗旨。遵弘一法師囑,從一九二九年弘一法師五十歲起,每十年作一集。‧‧‧
認識淨土
編者 淨業學人 妙音張 鳴 謹識
認識淨土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三劫三千佛名經
聖真仙佛
三劫三千佛名經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學道,聞是五十三佛名,聞已合掌心生歡喜。復教他人令得聞持,他人聞已展轉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異口同音,稱諸佛名一心敬禮,如是敬禮諸佛因緣功德力故,即得超越無數億劫生死之罪。初千人者,華光佛為首,下至毘舍浮佛,於莊嚴劫得成為佛,過去千佛是也。其中千人者,拘留孫佛為首,下至樓至佛,於賢劫中次第成佛。…
佛說光明童子因緣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 譯
佛說光明童子因緣經 爾時王舍城中,有二童子:一姓婆羅門;一姓剎帝利,其剎帝利童子,名曰壽命。是二童子,從王舍城出,於其路左,共為戲劇。彼壽命童子,久發正信;婆羅門童子,不具正信,乃謂壽命童子言:「我聞世尊先說:『善賢長者妻當生子,其後生已,家族富盛,最上吉祥,現於人中受天勝福,乃至最後,於我法中出家學道,斷諸煩惱,證阿羅漢。』彼善賢妻,已趣命終,子必隨滅,長者親屬,送置尸陀林中。我知是事,豈非世尊說妄語邪?」。…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 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國坐夏安居滿三月已,出行訪其裁製成辦衣服之者,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并餘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大臣、沙門、婆羅門、長者及諸外道,乃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於佛世尊尊重恭信志誠供養——世尊受世供利與世福田——所謂飲食衣服、坐臥之具、病緣醫藥及餘廣多受用等物。…
佛說未僧有因緣經
蕭齊沙門釋曇景譯
佛說未僧有因緣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目犍連:「汝今往彼迦毘羅城,問訊我父閱頭檀王并我姨母波闍波提,及三叔父斛飯王等,因復慰喻羅睺羅母耶輸陀羅,令割恩愛放羅睺羅,令作沙彌修習聖道。所以者何?母子恩愛,歡樂須臾,死墮地獄,母之與子各不相知,窈窈冥冥,永相離別,受苦萬端,後悔無及;羅睺得道,當還度母,永絕生老病死根本,得至涅槃,如我今也。」。…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
法大師賜紫沙門臣施護等奉 詔譯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 爾時世尊。從本座起。詣安陀林。於一樹下。晝日棲止。宴寂而坐。是時諸苾芻眾。於其園林。別會一舍。依次而坐。所謂尊者阿難。尊者聞二百億。尊者阿泥樓馱。尊者舍利子。如是等諸苾芻眾。既共集會。乃相謂言。世間人眾。何所修作。多獲義利。尊者阿難言。色相行業。若人修作。多獲義利。尊者聞二百億言。精進行業。若人修作。多獲義利。尊者阿泥樓馱言。工巧行業。若人修作。多獲義利。尊者舍利子言。…
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復次,尊者聞二百億化種種色華果樹林細密滿空,而此尊者林中現身,起是神通從空而來,三繞彼城,次從空下入長者舍。爾時,長者見是相已,問善無毒女言:「今此所來有種種色華果樹林,林中現身起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師邪?」。…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
聖真仙佛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 人而不孝父母,不足以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為孝。何也,恩莫大於父母,雖服勞奉養,纖悉靡遺,不過山海之斤滴。苦莫甚於生死,即誠意正心,俯仰無愧,難免界地之輪迴,而況人未必孝,孝未必純乎。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略稱地藏經,乃我佛所說之出世孝經也,我佛自成道以來,悲憫為懷,廣施化度。既以涅槃期迫,親恩未報,遂昇忉利,為母說法,而必乘時放光。…
太虛大師全書
太虛大師
太虛大師全書 佛教何以有學?通常佛典內多稱佛法。有人言佛法即哲學,佛法即宗教。有人言佛法非哲學亦非宗教,只能稱佛法。今將佛法分為四種,即教理行果是也。教者,即佛陀現身於世間所說之法,遺留於後世教化有情者。當時僅有言說,未留文字,故無書籍。其所說之語言,以音聲為體。依聲之高下長短成為名,集名成為句,名句依於文。…
摩訶僧祇律
大眾部編纂
摩訶僧祇律 若篤信善男子欲得五事利益者,當盡受持此律。何等五?若善男子欲建立佛法者,當盡受持此律。欲令正法久住者,當盡受持此律。不欲有疑悔請問他人者,當盡受持此律。諸有比丘、比丘尼犯罪恐怖,為作依怙者,當盡受持此律。欲遊化諸方而無礙者,當盡受持此律。是名篤信善男子受持此律,得五事利益。…
景祐新修法寶錄
慶昭律師
景祐新修法寶錄 昔如來以體具真如,道成正覺,拯羣生之迷妄,示善教之圓通。大乘小乘,隨機緣而應感;正法像法,指頓漸以開先。而自玉毫淪輝,金河示滅,有大迦葉洎阿那含,共綴遺文,贊明了義,此則經論之所權輿也。其後白馬西來,蘭臺中閟,於是華人識清淨之本,厭煩惱之塵,舍棄異端,咸趨妙蔭,如出火宅安然得車,若在中河濟之以栰,儒墨之終不能毀,仁聖之常所為尚。國家景運隆盛,義風翔布。…
梵綱經菩薩戒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梵綱經菩薩戒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說蓮花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是時釋迦,身放慧光,所照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花臺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一切眾生,各各相視歡喜快樂,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緣,皆生疑念。無量天人,亦生疑念。…
法輪寶懺
聖真仙佛
法輪寶懺 將欲建明幢以持世。提快劍以祛邪。必先知正法淺。深。方能破羣生執著。南北兩藏。行世已久。古今書夾。彼此號殊。今所存明之梵夾藏。其目尚嚴。而不能無謬。明季書本藏。稱名不備。續者濫登。滔滔不絕。直至本朝憲皇帝董而理之。乃收奇黜妄。整頓一新。竊以二百年來 國家英靈之氣。感十方應化。映現其間。扶正醫尪。抉翳破陋。…
淨土聖賢錄
聖真仙佛
淨土聖賢錄 至哉淨土之教。其諸聖人所由以踐形者乎。孟子曰。形色。天性也。知形色之為天性。則不容離土以言心。知天性之為形色。則不容外心以求土。離土以言心。是以天性為有外也。其所謂心。一介然者而已矣。外心以求土。是以形色為有外也。其所謂土。一塊然者而已矣。是皆不明乎踐形之說者也。華嚴圓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普賢偈曰。一切剎海劫無邊。以一方便皆清淨。此踐形之極則也。…
混元弘陽佛如來無極飄高祖臨凡寶卷
聖真仙佛
混元弘陽佛如來無極飄高祖臨凡寶卷 金臺有祖真源像 普度天下眾元人 好似一聲春雷動 天下為祖第一名 老祖又讚妙偈 聖朝一國天下通 開闢元勳定國公 護持混元如來教 般若門中早超昇 定府護持 祖教 興隆護法太平保。…
混元弘陽明心寶懺
聖真仙佛
混元弘陽明心寶懺 明心寶懺聖祖臨東。留經吐卷度眾生。玄妙有神通奧理無窮。眾生出迷情 南無弘陽會菩薩摩訶薩伏以混元闡教。廣開度於幽迷真人垂教。懺悔諸雜罪垢。人孰。無過法許自新以今焚香虔誠上祝阿羅世界。混元老祖。通領三城眾祖無生諸天神祇。無邊眾聖三界真宰合座威靈。…
興行妙道天尊如如經前八品
聖真仙佛
興行妙道天尊如如經前八品 自周秦未有談經說法、立典立教者,故獨其時臣弑其君、子弒其父,民不畏死,罔知所懼。即有論斷鬼神之事,但言其德之盛,未實指鬼何以鬼、神何以神。我道主持無過,稱為猶龍;而道亦無耑屬,就是尼山一老,當時之人目為迂腐。總三千弟子,未知今日受用,那裏化得許多愚夫愚婦?上帝豈不憐憫我!…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聖真仙佛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蓋聞:蒼蒼者天,列星辰而著象;茫茫者地,奠川嶽以成形。仰觀天文,既如彼也;俯循地理,又若斯焉。夫以妙旨幽微,名言之路攸絕;真如湛寂,性相之義都捐。然則,發啓心聾,資法雷之激響;奬導迷眾,俟覺首以司方。故知假名不壞於常名,樂說乃詮於無說。至若象外之象,猶稱三界之尊。…
地藏菩薩本願經諺解
三藏法師 法燈譯
地藏菩薩本願經諺解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甭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生知苦樂。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所謂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三昧光明雲。大吉祥光明雲。大福德光明雲。大功德光明雲。…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
聖真仙佛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弘發誓願濟度群生。凡發善心稱讚。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號者。即得種種善報。輕薄侮慢。不敬不信者。即得種種惡報善惡之機。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不爽錙銖。所謂為善者。忠於君上。孝於父母。敬天地。奉祖宗。尊三寶。敬神明。遵王法。謹言行。愛惜物命。廣行陰隲。如是則生享富貴。歿升天堂。受諸快樂。所謂為惡者。不忠於君。不孝於親。不敬天地。不奉祖宗。…
金色童子因緣經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金色童子因緣經 如是隨聞:尊者大迦葉已趣圓常,尊者阿難具大威德有大智慧,與尊者舍利子等無有異,悲心如佛普攝一切,能於國城聚落方處,隨彼彼處,以勝方便調伏化度一切眾生。乃至後時,廣為教化俱胝百千諸眾生故,宣說正法而雨甘露,灌注心頂,周遍廣嚴大城菴羅樹園,皆作利樂。…
銷釋金剛科儀句解啟蒙
聖真仙佛
銷釋金剛科儀句解啟蒙 銷釋金剛科儀者。即所述題目也。是一經之總題。乃始終之大綱也。銷釋者。即科題之喻也。金剛者。即經題之喻也。佛因般若。故立金剛為喻科主因金剛。而音銷釋之名。其經由以喻釋喻。而音其是題即單喻立題。謂銷以鎔金為義。如金在鑛必藉爐。講鉗鎚鍜鍊煎。銷去鑛成金而成至寶也。故圓覺經云。如人銷金鑛。金非銷故有。雖後本有金。終以銷成就。…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舍離菴羅樹園大法講堂。與大比丘眾十千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得自在。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其心調柔如大龍王。所作已辦。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到於彼岸菩薩摩訶薩二萬人俱。皆不退轉。得陀羅尼及無礙辯。獲大神通。善能出生諸深三昧。念慧堅誓。智慧方便到於彼岸。…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
善寂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
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 復次今說生住異滅。此之四相剎那剎那有所轉故。不相應相而無其實。於不相應無實相中。不可起二分別。不可說一時。不可說異時。一時異時無生起故。又不可說無時。理相違故。若說壞時。壞即不生故。是故當知。生時無住。住時亦復而無所得。彼無住性。云何有滅。彼生與住說名為異。若本無生云何有住。若法無住即云何得。…
佛說菩薩本業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說菩薩本業經 曇昧摩提菩薩持佛威神,便於佛前於是阿難波渝迦三昧,悉見十方諸佛。十方諸佛者。其數如千佛剎塵等。一塵者為一佛剎。一佛剎如是十方四面。見十方諸佛皆悉言。善哉善哉。曇昧摩提菩薩。十方諸佛皆賜與智慧。悉語曇昧摩提菩薩言。是釋迦文佛前世本願所結成功德威神使若益。諸經益者。佛威神益。深入經處。悉示諸十方虛空法。…
慈悲梁皇懺法
聖真仙佛
慈悲梁皇懺法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已得旱勞忍苦。修如是等無量善根。宜復人人起如是念。我所修習善根。悉以饒益一切眾生。令諸眾生究竟清淨。以此所修懺悔善根。令諸眾生皆悉滅除。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等無量苦惱。以此懺法。為諸眾生作大舍宅。令滅苦陰。作大救護。…
太上業報因緣經
聖真仙佛
太上業報因緣經 爾時太上道君在福德天中香積世界。坐光明七寶臺上。大會說法。時普濟真人上白天尊曰。普濟侍坐無量劫來。未嘗見慈尊歡喜得如今日。施大法雲。注大法雨。普令見座各得解悟。隨分利益不可思議。願藉神通,欲觀無極世界善惡因緣,開示當來,令知宿命、過去未來三世之事。說是語已。禮拜伏地。仰聽慈顏。天尊語普濟曰。汝今能發如是願。…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李炳南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印光乃西秦百無一能之粥飯庸僧,宿業深重,致遭天譴。生甫六月,遂即病目,經一百八十日,目未一開,除食息外,晝夜常哭。承宿善力,好而猶能見天,亦大幸矣。及成童讀書,又陷入程、朱、韓、歐闢佛之漩渦中,從茲日以闢佛為志事,而業相又現,疾病纏緜。深思力究,方知其非,於二十一歲出家為僧。…
解脫戒本經
聖真仙佛
解脫戒本經 戒律者。建定慧之妙幢。殄闇惑之明燈。杜危嶮之蹊徑。開澹泊之梁津。寶殿之功。罔初弗起。踰越重閣。非梯靡昇。正法住滅。驗之常典。大聖泯暉邁餘千紀。法澤遐流猶未周備。令文學之徒異論競興。薄俗之士訕音滿世。余聽斯談輒闚慈範。昧攬玄言乃矚大集。聖所嗟嘆言迦葉毘。妙觀我人善摧惱結閑邪辨正極聖衝典。每尋斯文慨五數闕。…
菩薩戒本經箋要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法師 曇無讖第二譯
菩薩戒本經箋要 歸命盧舍那 十方金剛佛 亦禮前論主 當覺慈氏尊 今說三聚戒 菩薩咸共聽 戒如大明燈 能消長夜闇 戒如真寶鏡 照法盡無遺 戒如摩尼珠 雨物濟貧窮 離世速成佛 唯此法為最 是故諸菩薩 應當勤護持。…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別解脫經難得聞,經於無量俱胝劫;讀誦受持亦如是,如說行者更難遇。諸佛出現於世樂,演說微妙正法樂;僧伽一心同見樂,和合俱修勇進樂。若見聖人則為樂,并與共住亦為樂;若不見諸愚癡人,是則名為常受樂。見具尸羅者為樂,若見多聞亦名樂;見阿羅漢是真樂,由於後有不生故。…
佛說大乘聖智吉祥持世陀羅尼經
西天中印度摩揭陀國那爛陀寺傳教大師三藏賜紫沙門 法天 詔譯
佛說大乘聖智吉祥持世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憍睒彌國大棘林中。與大比丘眾四百五十人俱。皆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并諸菩薩摩訶薩。諸佛法眾悉來集會。恭敬圍遶聽佛說法。…
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
成都府大聖慈恩寺沙門 藏川 述
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鳩尸那城䟦提河邊沙羅雙樹入涅槃處。諸大聲聞前後圍遶。無量菩薩皆悉集會。天人大會五十二類皆來雲集。前分之後。遺教之前。爾時世尊放大光明。照閻魔國。嘿然而住。時閻魔王。十大王眾。獄司侯官。司命令神。司錄記神。閻魔使者。羅剎娑。無量異類。無數鬼神。部類從屬。忽然涌出。恭敬供養。合掌向佛。…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
宋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 制譯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諸菩薩摩訶薩眾。其名曰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智見菩薩摩訶薩。金剛軍菩薩摩訶薩。祕密藏菩薩摩訶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日藏菩薩摩訶薩。無動菩薩摩訶薩。寶手菩薩摩訶薩。普賢菩薩摩訶薩。證真常菩薩摩訶薩。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大勤勇菩薩摩訶薩。。…
金勝陀羅尼息災道場勸修文
聖真仙佛
金勝陀羅尼息災道場勸修文 依聖教言。佛涅槃後。末法時中。彼諸眾生。無有福德。不信佛法。疑謗怯弱。生狹劣心。以是因緣現諸禍。崇山崩川。竭癘疫刀兵。恒無休息。竊觀今世人心。日下政所不及。刑有所不逯。心轉於外。業種於中。邪說滋肆。人欲橫流。災異變恠。俱時而起實荷。…
釋門真孝錄
弘化社
釋門真孝錄 如來以正徧知,宣說真實之言。為一切父母故,常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象馬七寶,輦輿車乘。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給與。勤修精進、戒施、多聞、禪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萬行,不休不息,心無疲倦。為孝養父母,知恩報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彌陀經功德靈驗合刊
聶雲臺先生
金剛彌陀經功德靈驗合刊 友人楊君章甫以所編金剛、彌陀、二經功德靈驗合刊。問序於余。竊以《佛法精深無際微妙難量》淺學如余。何敢妄談。然嘗聞諸佛。因地莫不由于大悲生無上菩提心。當此邪說。…
忍辱波羅蜜
上海佛學書局
忍辱波羅蜜 蓋聞忍之為德,最是尊上;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是以羼提比丘,被刑殘而不恨;忍辱仙人,受割截而無瞋。且慈悲之道,救拔為先;菩薩之懷,愍惻為用。常應徧遊地獄。代其受苦;廣度眾生,施以安樂。豈容微復觸惱,大生瞋恨;乃至惡眼出聲,慘顏厲色。遂相捶打,便以杖加;或父子兄弟,自相損害;朋友眷屬,反更侵傷;惡逆甚於鵄臬,含毒逾於蜂蠆;所以歷劫怨讎,生生不絕也。…
白衣神咒靈驗紀
北京中央刻經院
白衣神咒靈驗紀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三稱三拜)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怛只哆,唵,伽囉伐哆,伽囉伐哆,伽訶伐哆,囉伽伐哆,囉伽伐哆,娑婆訶。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
印光法師文鈔
上海佛學書局
印光法師文鈔 是阿伽陀.以療羣疚。契理契機.十方宏覆。普願見聞.歡喜信受.聯華萼於西池.等無量之光壽。庚申暮春.印光老人文鈔鐫板。建東.雲雷.囑致弁辭。余於老人向未奉承.然嘗服膺高軌.冥契淵致。老人之文.如日月歷天.普燭羣品。寧俟鄙倍.量斯匡廓。比復敦促.未可默已。輒綴短思.隨喜歌頌。若夫翔繹之美.當復俟諸耆哲。大慈後學弘一釋演音稽首敬記。…
五味禪
虛雲和尚
五味禪 五味禪:信心銘 證道歌 十牛圖 坐禪儀 入眾日月 三祖鑑智禪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晨鐘集
上海佛學書局
晨鐘集 晨鐘集又名蓮池大師警訓略錄 庚午夏,避暑五磊,日炙弘師法席,深自慶幸;並將師精選之讀書錄日省錄付明誠學會刊佈。秋季,師復以手選蕅益大師蓮池大師警訓略錄惠寄,大喜過望,即郵胡道靜居士,乞為校刊流通,刊將就,滬變陡起,盡毀於火,痛惜無已。去夏,師將蕅益大師警訓略錄重行整理,付佛學書周出版,名曰寒笳集者,乃取杜甫[邊城霜月聽寒笳]意也。…
佛說五大施經
大法輪書局
佛說五大施經 佛世尊。一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苾芻眾俱。佛告諸苾芻言。有五種大施。今為汝說。何等為五。所謂一不殺生。是為大施。二不偷盜。三不邪染。四不妄語。五不飲酒。是為大施。以何義故。持不殺行。而名大施。謂不殺故。能與無量有情施其無畏。以無畏故。無怨無憎無害。由彼無量有情。得無畏已。無怨憎害已。乃於天上人間得安隱樂。…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懺
聖真仙佛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懺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菩提薩跢婆耶。摩訶薩跢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囉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南無那囉謹墀。醯唎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摩罰特豆。…
佛說龍王兄弟經
聖真仙佛
佛說龍王兄弟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低阿藍。時有無央數比丘僧,皆阿羅漢也。阿難邠低至佛所,作禮,卻坐。佛言:「人當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阿難邠低聞之歡喜,即起白佛:「明旦請佛及比丘僧降德到捨,設麁食。」佛默然。阿難邠低繞佛三匝而去。…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聖真仙佛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聞如是:一時佛遊於披祇國,妙華山中恐懼樹間鹿所聚處,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人,一切賢聖神通已達,悉尊比丘,其名曰:賢者了本際、賢者馬師、賢者惒波、賢者大稱、賢者賢善、賢者離垢、賢者具足、賢者牛呞、賢者鹿吉祥、賢者優為迦葉、賢者那翼迦葉、賢者迦翼迦葉、賢者大迦葉、賢者所說、賢者所著、賢者面王、賢者難提、賢者和難、賢者羅云、賢者阿難,如是之輩,五百比丘。…
銷釋科意正宗註解
聖真仙佛
銷釋科意正宗註解 科養寶珠麗麗明 意光顯化照西東 正明證出靈光性 宗派三玄是本根 寶光普照恒沙界 卷留五眼共六通 科意通明行天下。…
受十善戒經
聖真仙佛
受十善戒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林須達長者美稱夫人精舍中。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以慈梵音告舍利弗。今為汝等說除十惡不善業報。諦聽諦受。一心憶持。慎莫忘失。十惡業者。一殺生業。二偷盜業。三婬欲業。四妄語業。五兩舌業。六惡口業。七綺語業。八貪欲業。九瞋恚業。十愚癡業。舍利弗汝今應當普教眾生。清淨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
佛說古來世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佛說古來世時經 聞如是。一時佛遊波羅奈仙人鹿處。爾時諸比丘飯食已後。會於講堂而共講議。設有長者所行平等。有淨戒比丘奉行真戒。來入其舍從受分衛。若復曰獲致百斤金。何所勝乎。或有比丘報之曰。百斤千斤有益耶。熟思計之。奉戒比丘。遵修正真受其分衛。念彼長者其福最上。於時賢者阿難律在彼會中。聞說法言。若報之日。何但百千。…
佛說聖法印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說聖法印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佛告諸比丘。聽諸比丘。唯諾受教佛言。當為汝說聖法印。所應威儀。現清淨行。諦聽善思念之。佛言。比丘。假使有人。說不求空。不用無想。欲使興發。至不自大禪定之業未之有也。設使有人。慕樂空法。志在無想。興發至要。消除自大憍慢之心禪定之業此可致矣。輒如道願。普有所見。…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賢者說法時,有五福德。何謂為五。其人所生則得長壽,是為一福德。其人所生即得大富。饒財多寶。是為二福德。其人所生即端正無比。是為三福德。其人所生即名譽遠聞。是為四福德。其人所生即聰明大智。是為五福德。「何因賢者說法得長壽。用前世說法時。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
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
聖真仙佛
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 原夫善惡之運契。猶形影之相湏受對明驗。凡三差焉。現也中也後也。播九色之深恩。以悅天妃之耳目。孤禽投王而全命。形受五兀之切酷。斯現報也。群徒潛淪於幽壑。神陟輪飄而不改。身酸歷世之殃釁不曉王子之喪目。斯中報也。阿蘭縱禍於無想。嬰佩永惑於始終。為著翅之暴狸。飛沈受困而難計。斯後報也。故聖人降靈必有所由。…
佛說大乘聖吉祥持世陀羅尼經
西天中印度摩揭陀國那爛陀寺傳教大師三藏賜紫沙門臣法天奉 詔譯
佛說大乘聖吉祥持世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憍睒彌國大棘林中。與大比丘眾四百五十人俱。皆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并諸菩薩摩訶薩。諸佛法眾悉來集會。恭敬圍遶聽佛說法。是時會中有一長者名曰妙月。於憍睒彌大城中住。如是長者有大智慧。方便善巧。男女眾多。奴婢僕從。眷屬圓滿。皆具善根。發大善心。是時妙月長者往覲世尊。到佛所已恭敬合掌。頂禮佛足。而復旋遶。經百千匝。退坐一面。安詳坐已。…
佛說沙彌十戒儀則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 施護奉 詔譯
佛說沙彌十戒儀則經 頂禮一切智 妙法及聖眾 略說沙彌行 令發出家心 於彼釋迦教 堅持於禁戒 持戒如護身 防守勿令犯 夜臥從早起 淨口及牙齒 念誦至天明 頂禮正等覺 參近於師房 以手輕擊門 入已問訊師。…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 施護奉 詔譯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大海中娑伽羅龍王宮莊嚴道場。與大比丘眾七千五百人俱。并諸得大智慧菩薩摩訶薩。自十方世界皆來集會。復有百千俱胝那由他梵王、帝釋及護世等。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誐嚕拏、緊那羅、摩睺羅伽等亦來集會。…
佛說聖多羅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法賢奉 詔譯
佛說聖多羅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香醉山五髻乾闥婆王宮。彼有種種鼓樂弦歌出微妙音。爾時世尊處大殿中。與諸菩薩摩訶薩眾俱。復有諸大聖眾皆來集會。所謂有學無學諸聲聞眾。并無量無邊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復有無量無邊成就持明持金剛者。…
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五字真言勝相
大廣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五字真言勝相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等一切菩薩,皆於毘盧遮那佛前。各自說心真言印。於是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我今為欲利益未來一切諸有情故。速得成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若人纔誦一遍,如誦八萬四千十二圍陀藏經。若誦兩遍,文殊師利。普賢隨逐。四眾圍遶加被。是慈無畏護法善神在其人前。…
賢愚因緣經
聖真仙佛
賢愚因緣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最大夫人。名曰摩利。時生一女。字波闍羅。(晉言金剛)其女面貌。極為醜惡。肌體麤澀。猶如馬皮。頭髮麤強。猶如馬毛。王觀此女。無一喜心。便敕宮內。懃意守護。勿令外人得見之也。所以者何。此女雖醜形不似人。然是末利夫人所生。此雖醜惡。當密遣人而護養之。女年轉大。任當嫁處。時王愁憂。無餘方計。…
佛頂心觀世音菩薩大阤羅尼經
聖真仙佛
佛頂心觀世音菩薩大阤羅尼經 爾時觀世音菩薩而白釋迦牟尼佛言。是我前身不可思議福德因緣。欲令利益一切眾生。起大悲心。能斷一切繫縛。能滅一切怖畏。一切眾生蒙此威神。悉能離苦解脫。爾時觀世音菩薩重白釋迦牟尼佛言。我今欲為苦惱眾生說消除災厄臨難救苦眾生無礙自在王智印大陀羅尼法。以用救拔一切受苦眾生。除一切疾病。滅除惡業重罪。成就一切諸善智。…
佛說摩利支天菩薩經
聖真仙佛
佛說摩利支天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誓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苾蒭。有大天女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力。常行日月天前。日天月天不能見彼。彼能見日。無人能見。無人能知。無人能捉。無人能縛。無人能害。無人能欺誑。無人能債其財物。無人能責罰不為。冤家能得其便。…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要
聖真仙佛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要 今天開講十善業道經,在未講本文以前,先講一段經前的懸論。一切經皆謂之契經。一契理,二契機。一切佛法,皆從此原則而建立,一切法的真理,所謂諸法真實性相,乃佛智慧所親證,為開示未證眾生,亦令證入,是為依契理的原則而說法。在契機的方面,是依種類根性時節因緣,適合一切眾生的機宜,各令覺悟而說法,具此二義,方為契經。現在即本此二義,而說明此經之大義。…
戒殺弭劫編
王震書
戒殺弭劫編 天地好生而惡殺。至人民胞而物與。凡宇內之飛潛動植。胥歸天地至人仁育中。是故殺機動則劫機亦動。殺機梢則劫機亦銷。感應有捷於桴鼓者。蓋劫非他。由業積累以成者也。殺業彌天。所以釀人世之浩劫。而況殺有功之畜。饜饕餮之腹。其上天天怒。不綦重耶。鄉先哲徐太史白舫。度世情殷。手編善籍六十餘種。無非與人為善之心。其中對於戒尤殷殷致意。…
戒殺放生集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戒殺放生集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複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食。不食肉功德過失。我及諸菩薩摩訶薩。知其義已。為未來現在報習所熏食肉眾生而演說之。令捨肉味。求於法味。於一切眾生。起大慈心。更相親愛。如一子想。住菩薩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二乘地。暫時止息。究竟當成無上正覺。世尊。路伽耶等諸外道輩。起有無見。執著斷常。…
訓女要言
文人呂坤
訓女要言 閨範為賢才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本。欲賢才蔚起。天下太平。不有懿範為之啟迪。何由遂其所。本編中所載之各賢女。賢婦。賢母。之事迹。皆足以鎮坤維而挽世道。勵澆俗而正人心。使世之為人女。為人婦。為人母者。悉皆如是。則家庭之後教興。人民之災害息矣。所願得是書者。各各在家為眷屬演說。出外為大眾提倡。…
菩薩戒本經箋要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 曇無讖第二譯
菩薩戒本經箋要 大文為三。初歸敬述意。二正列戒相。三結示宗趣。初及第三。皆結集家所安。二正列戒相。出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中。讖師於地持論。已先譯竟。今更譯出別行。故稱第二譯也。…
地藏菩薩行願紀
佛學書局
地藏菩薩行願紀 蓋聞佛法僧伽。三寶乃福田之勝。慈悲誓願。萬行為道果之先。禮敬歸依。妙體豈離於當念。稱揚詠歎。靈根原具於自心。懿惟大願地藏王菩薩。久超聖地。夙契圓門。常修成佛之妙因。無盡度生之弘願。過去世孝親敬佛。大善堪誇。未來際宏法利生。神機莫測。拯泥犂之苦。楚恩給幽冥。…
地藏菩薩本願經、附懺儀
唐于闐國三藏法門實叉難陀譯
地藏菩薩本願經、附懺儀 地藏經譯於唐實叉難陀。而時本譯人。為法燈法炬。不著世代。不載里族。卜於藏無所考。雖小異大同。理固無傷。而覈實傳信必應有據。乃比丘性安者。承先志刻唐凙易之。…
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
劉宋天竺沙門功德直共玄暢譯
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調伏縱任。善脫無脫。深知無知。所作已辦。逮得無我。捨諸重擔。除滅九結。決定解脫。諸心自在。猶如大龍。唯除阿難。爾時難陀天子。修難陀天子。栴檀天子。修摩那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阿逸多天子。修行天子。如是無數淨居天子。於夜後分光色倍常。耆闍崛山欻然大明。時諸天子往世尊所。…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帝譯 烏長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清河房融筆授 明東粵比丘楊起元泐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毘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菩薩瓔珞本業經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初譯
菩薩瓔珞本業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重遊於洴沙王國道場樹下成正覺處。復坐如故。昔始得佛光影甚明。今復放四十二光。光光皆有百萬阿僧祇。功德光為瓔珞。嚴好佛身。彌滿法界。湛若虛空。凝神照寂。樂常住性。窮化體神。大用無方。法王法主。於一切眾生而作父母。自然百千寶蓮華師子之座。古昔諸佛所坐皆爾。道德威儀相好如一。身意清淨福行普具。…
菩薩善戒經
宋罽賓三藏末那跋摩譯
菩薩善戒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須達多精舍祇陀林中。與大比丘僧五百人俱。菩薩千人。爾時世尊即告無量諸菩薩言。誰能於此後惡世時受持擁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誰能護法。誰能教化一切眾生。爾時彌勒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叉手白佛言。世尊。我能於後惡世之中。受持擁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護正法。能化眾生。師子菩薩復作是言。世尊。我亦能以種種方便攝持眾生。…
彌勒菩薩上下生經
劉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彌勒菩薩上下生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於初夜分。舉身放光。其光金色。繞祇陀園周遍七匝。照須達舍亦作金色。有金色光猶如段雲。遍舍衛國。處處皆雨金色蓮花。其光明中。有無量百千諸大化佛。皆唱是言。今於此中有千菩薩。最初成佛名拘留孫。最後成佛名曰樓至。說是語已。尊者阿若憍陳如。即從禪起。與其眷屬二百五十人俱。尊者摩訶迦葉。與其眷屬二百五十人俱。尊者大目犍連。…
佛說演道俗業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佛說演道俗業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菩薩無數,四輩之眾,天、龍、鬼神、阿須倫會。時,給孤獨氏與五百居士出舍衛城行詣佛所,稽首足下却坐一面。叉手問佛:「居處治家財有幾輩?出家修道行異同乎?當奉何法疾成無上正真之道?復以何宜化眾生耶?」佛言:「善哉!問也。開發曈曚將來學施。…
差摩婆帝授記經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差摩婆帝授記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二十千人俱。多有諸菩薩,謂彌勒菩薩、文殊師利等諸大菩薩眾。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彌勒菩薩相隨,俱入王舍大城而行乞食,遂爾往到頻婆娑羅大王宮殿,到已欲入。爾時,即見頻婆娑羅大王夫人差摩婆帝在重樓上,既見世尊心更清淨,從樓而下,敷大價衣,名波都拏,如來坐上,彌勒菩薩坐尼師壇。…
無盡意菩薩經
劉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無盡意菩薩經 爾時舍利弗語無盡意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快說菩薩羼提波羅蜜而不可盡。唯願仁者當說菩薩毗梨耶波羅蜜。如諸菩薩所得。無盡毗梨耶波羅蜜。無盡意言唯舍利弗菩薩。具足八事修行。精進而不可盡。何等八發。大莊嚴而無有盡。積集勇進而不可盡。修行諸善而不可盡。教化眾生而不可盡。助道功德而不盡。助無上智而不可盡。助無上慧而不可盡。…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
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一千人俱。菩薩八萬四千。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所謂慈氏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觀自在菩薩。得大勢菩薩而為上首。復有七十二俱胝諸天眾。俱皆悉住於菩薩之乘。復有天帝釋。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與其眷屬四萬天眾俱。亦皆住於菩薩之乘。復有四阿蘇羅王。…
地藏菩薩聖德問答
李圓淨
地藏菩薩聖德問答 問 地藏菩薩聖誕是那一天?答 是夏曆七月三十日。問 這有什麼根據?答 唐朝永徽四年,東方有新羅國,(即現在的高麗)太子金喬覺出家後,航海來中國,到安徽省九華山的九子山頭,端坐了七十五年,在唐玄宗開元十六年七月三十日成道。後來又入定了二十年,到唐正德二年七月三十日顯聖起塔。所以地藏聖誕就是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