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逢日月星隱,道劫並降的關鍵時刻,修道人最重要的就是培內德、煉心性了。白水老人說:「修道不認識魔考,修什道道?」老師說:「什麼是魔?處事不合中節,皆要入魔境。」仙翁說:「考驗隨時在你身上。」
天然師尊說:「三期末後,財考為重;道降火宅,色考非輕。」仙翁說:「你有起心、動念,想要財,天給你財;想要色,天給你色;但這不是佛在助化。」老師說:「過得了關,就回到性的源頭;過不了關,就走走到人生的盡頭。」危機總是在無聲無息中悄悄來到,德性也總是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培養;要變化考驗為成就,咱們得認理實修。
至德大帝說:「現在的修持,就是破一切相,也破除一切氣,衝破這一關,最後達到理;三教歸一,是歸於『理』」。
得一才能認理、行理。至德大帝說:「現在我們每一個人得「一」了,應該做大家的表率,以身教、言教來成全人,領導大家走向這康莊大道,讓每個人都回到無極理天去。」
白水老人說:「末後了,真修的人隱了,假的全出來了;能辦就辦,不能辦就守住自己的愿。」老師說:「末後災劫來時,如何自救救人?」愿要怎麼守?金線怎麼握?怎麼自救救人?這些都是修道人最切身要緊的大事,不問不思不明,如何做得來?
天然古佛說:「不持齋難躲災,不守節難逃劫。真的守節,要能夠身齋、心齋、性齋。劫數一來,我們要頂,非有德者難逃。」老師說:「果真頂劫,眾生的罪就是我的罪,眾生的錯都是我的錯;眾生不能回天,全責在我;我不只了自己的愿,我還要了蒼生的罪;眾生回天,我還要在人間。」,「可是你們一點私心偏見不能捨,一點七情六慾的心不能抛,一點悲天憫人的慈悲心拿不出來,一點苦難就沒有信心;你們連自己的愿都不能了,還能繼師志,了師愿嗎?」
了愿了愿,了己愿還要了師愿。了己愿是認理實修、遵行佛規禮節,尊師重道、承上啟下,敬老尊賢、謹言慎行;一切合於天意,順著常理來走。了師愿,要怎麼了?
至德大帝說:「文化與道是一體的兩面!」道風與文化,一是天文,一是人文。天有陰陽二氣,交會成為雲彩,經由光照風吹,彩霞斑爛,氣象萬千,這是天文。人有仁義之性,發為智仁勇三德,志在立身處世而有五倫八德的操節;一心救世渡眾而有六度萬行的儀禮;這是人文。
道風是天文。道場的道風是 老 、諸天仙佛、祖師、師尊、師母的慈心慧光所交織的龍華七彩。而道場的文化卻在日、月、北辰隱沒後,後繼力乏,光影黯淡。相對於「龍華七彩」。該當有「淨土風光」、「禮樂山水」吧?好像「人文」的風華也隨著日、月、星、而消散了。
考察主因,是重辦道而輕修道。老師說:「道沒有在身上紮根。」辦道是「天命接引」,修道是「盡人合天」。不讀四書,不研聖訓,形成今日人文無力的道場症候。
道場的文化如何彰顯?人文怎麼弘揚?我們從三方面來解讀:求道人多、流失也多,如何把人留在道場?法會、研究班,與時推移,如何把人變成人才?真道、真理、天命攝受,如何讓人自覺真修?解讀「現象」,得要深究「問題」癥結,歸根究底,道場教化的問題只有二項:一是講者素質,二是講道內容。
「講者」是人才,「內容」是教材;人才出現天荒,教材顯出地老;道務由濃縮漸趨萎縮。癥結關鍵出在老師說的:「把聖訓『棄』之高閣」,生命與慧命的「遺棄」,最令天人痛心。
當然,「教化不行」可以合理化的說是「天時因緣」,氣數使然;太合理化的認定,就是「人事不力」的最好遁辭。如此遁逃,天心怎安?來日對案南天門,能不歎惜今日「不盡心」的荒怠?
「整理聖訓」,可以同時解決地與天荒;「教化大行」,足以提昇心性、凝聚慧命。
「刪詩訂禮、述而不作」孔子示範過最簡易的教化法則。也就是說,把仙佛聖訓化成一道道專題,精心烹調一道道可口的菜餚。如同請仙佛現身當講者,以篇篇整理好的聖訓為教材;老師說:「篇篇白話都是寶貝」。也許,「法會」專題也可以如此運作;因為人力所不足的,仙佛早已補足。就看人怎麼回應?
一切的問題,考驗人的智慧;仙翁說:「不論什麼事情,都要『對自己有個交代』,才能真正對別人有個交待。」盡「人事」,才可講聽「天命」。我們集思廣益、先盡人事;人事盡了,了師愿也就容易了。
點傳師有鑒於修辦理念通達的不易,擔心我們修久了、鬆懈了、圖享受,自考考人,回不了理天。因此設下「修真行正」這個班,在各國各公共佛堂開演;讓我們藉著仙佛聖訓,切磋以明德,琢磨而止善;能自新新民,更上層樓。
願我們不負天人厚望,共勉哉!
目 錄
關法律主慈訓
先天大道 至靈至虛 那宇宙的變化
道則惟一 無極動而兩儀 成八卦運樞機
三教聖俚語蘊妙意 誰悟透造化之玄機(其一)
存心養性 執中貫一 那儒門之根蒂
民胞物與 倡人倫行忠恕 參天地贊化育
窮理性天人合一體 中庸道千古不能易(其二)
明心見性 萬法歸一 那釋迦的教義
空無芥蒂 廣渡眾行慈悲 三心掃四相飛
靈山會拈花示心意 金剛經歷劫放光輝(其三)
修心煉性 抱元守一 那老子的理想
清靜悉歸 為無為萬物化 退為進實若虛
神若龍境界等長空 道德經動靜有天機(其四)
融會貫通 三教一體 那迷頑的信徒
揚鑣獨立 不宣道而謗語 實可憐又可悲
教與教同光而相拒 造成了世道黑漆漆(其五)
仙佛神聖 救眾捨己 那層層的魔考
一一經歷 教誰殊理無異 功一同無高低
辯非善沈默自悟體 真功立德就是大道理(其六)
水有泉源 木有根蒂 那萬物的靈首
三才之一 心茫茫而勞碌 為肉體性地迷
生與死渺冥無根據 一個個臨死淚滴滴(其七)
既拜明師 指點來去 那往日的過愆
一一洗滌 從迴光而返照 謀救世志專一
三不朽乃是真事業 千秋世輝煌照大地(其八)
名利富貴 公卿大夫 那古今的俗士
以此為圖 捨性命而不顧 貪眼前豐衣食
渺茫乎奔波而勞碌 到後來人爵化煙無(其九)
仁義忠信 樂善好施 那古今的高士
以此為務 奮生死而不顧 救天下為己職
巍巍乎慨然一生無 證天爵千秋受馨俎(其十)
天爵人爵 細辨清楚 洪福短而易失
清福不枯 捨其輕而就重 方算是有眼珠
怡怡乎樂道學君子 指性命婆心化塵俗(其十一)
萬靈之首 活佛之徒 外若拙而隱智
悠悠自如 應萬變而不驚 擇其善而固執
任千魔乘風破萬浪 通權變一心效活佛(其十二)
調寄:萬古流芳
內心觀照,自覺真修
一 、前言:三教一理
道家修行常清靜,佛家修道先止觀,儒家存養講知止,講的都是抱一之道,存心之理。這都是要人明白,不二的心才能常存玄牝之門,止定的心才能常在金剛法地,也就是二六時中的中和之道。
難止而能夠止,未靜而能夠靜,不在不存而能常存常在;三教聖人所告訴我們的「持心」法要,與白陽的三寶心法,是一樣的。
所以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是道家「修心煉性」的境界,工夫是從致虛守靜,抱樸、守中入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佛家「明心見性」後證道的話,修道初入手是從如是住心(住心之法),如是降心(伏心之法)來入,拿三皈五戒來守。明德止善,大德受命是儒家「存心養性」的圓滿見證,修道是從省察存養、擇善固執、致曲無息、用極、止至善,這些根本來做,立智仁勇三德,行三綱五常的道。
人生最重大的事,是操持這一顆心,心是一身的君王,萬物的主宰;心有歸屬,就君主定位,百體從順;心沒有操持,就神氣盪漾,全體散漫。
所以,修道只是「存心養性」四字。存心而後才能養性,因為心不存不在,哪有地方可以養?性只是心已經在而又止定的境界。如果心不在,就好比水起波浪,明鏡染塵,哪看得到本來真性?
所以,「存心養性」四字,說徹底就只二字「存心」而已。
儒家存心,佛家明心,道家修心,是一件事。而以儒家的存心最融洽適當,也最精妙。而觀心、覺心、修心,又以白陽聖訓最實在。因為道家的修煉,不知方法,怎麼修?如何煉?佛家的明見,境界沒指明,怎麼明?見什麼?只有存心二字,指出怎麼操怎麼持的大法大經,一看就知就悟,門與路清清楚楚。
今天講觀心,覺心、修心,又當以不捨眾生的白陽聖訓最實在;字字扣緊修辦,句句返照本心;眼前信受,當下實用。
真智慧,識透真假,接受驗收
南極仙翁:
難得的機會聚在這裡,把握時機啊!老朽希望這一班你們進入了,不要浪費時間,修道都已進入一個階段,也到末後時期,漸漸走進「智慧」的考驗,場場的考,一層一層到;天命有隱也有顯,有真的也有假的 ,末後千門萬教齊出的時候,什麼時候會受考驗面臨智慧考,都不一定;不管在道場中或在家庭裡或在修道當中,上天都要篩選,都要評判;你修道真修實煉的人,「隨時」都有在改、在修,常常在精進反省,你修道過程中有錯會改,你受到的考就越少 ;如果修道人喜歡出風頭、越喜歡受前賢重視、越喜歡爭功好戰的人,自己則會越愩高,你接受考驗的機會就越大。
所以真天命隱了,「假天命顯了」,會讓你們眼花撩亂;每個人的嘴巴都會講,道理都一大篇,可是處事修行沒有「真和理」,而你不用智慧只用凡胎肉眼,受矇蔽了,一步走錯了整盤就輸了;既使修道二十、三十年也一樣;這一劫不管誰都要接受考,接受上天給你的「驗收」。進入這個班是每個人的福氣,不管哪個人都有習性、脾氣,回去都能慢慢改;修道從自己腳步慢慢調整,這樣你現在開始「改變」自己,將來接受上天驗收之時,你才能過得了關。
推功攬過,不要抓過錯,抓住道的根本
修道人最容犯的「喜歡說大話」,不能「謹言慎行」,不能「戰勝自己的身與心」,沒有「真修心與煉性」。所以,以後出口行事當中都要仔仔細細的想,「對眾生有利」的話才說,對眾生有利的事才做;只要對眾生有利,即使前賢不贊同,你都要為眾生承受而不責怪前賢;因為前賢有過失,前賢擔任整個道場眾生慧命的重大使命。每個人都有因緣業力,每個人都有無明現起,難道前賢沒有?
所以凡事不能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凡事不要「計較對錯」是與非,這就是年輕人的通病;有錯的時候,都喜歡抓出兇手來,一定要說我對你錯,爭得面紅耳赤,這不是道;修道人不會吵架,修道人不會嘔氣;所以希望你們修道,不管處世當中、辦道裡,有錯誤的地方,大家「集思廣益」,想想怎麼「補救溝通」,讓道場更和諧。
所以聖人過多、賢人過少、小人無過;你能否成聖成賢,你要學著「推功攬過」;有錯的地方,不管誰對誰錯,都先說「對不起,是我疏忽了」,這就圓滿了,吵不起來了,道之風氣就出來了,道就真正實在道場裡了。彬彬有禮,像君子一樣,「每個人都用愛心、耐心、德行來感化每個人」;不管前賢、後學, 把道的根本抓起來,拿揑清楚,真的遵守尊師重道、承上啟下、敬老尊賢。
健全道場,老少合辦
老者是道場的寶貝,一棵樹,從幼苗生長到老樹、古樹,才能遮蔭遮得廣,才能給眾生一個標準模範。道場中,每個老人,修道行道一、二十年,就像道場中之古寶,所以是最珍貴,「最無求無爭無為」;雖然年輕人有生氣,可是如果只有年輕人會衝、會做,可是沒有老年人,就沒辦法看出一個 道場的系統,文化根本。所以對於道場之中的老者,對待他們要誠心誠意,就像對待父母一樣,侍奉尊敬;不要因為他們老了,做不了了,你就嫌棄他,這樣道場不會健全;所以一個道場有老有少、有新道親、也有老道親、有前賢後學,才稱為一個健全的道場。
涵養心性,以身示道,一視同仁
每個人,對這道場都必須付出一分心力,多多敬老尊賢、承上啟下、尊師重道,內修己、外渡人、認理而實修,把你身上的道味、道格顯現出來。即使「年輕人」,都要學習沉著穩健,處世待人都要學著低心下氣,學著和藹恭敬。道場每個階層不同,擔的天職不一樣, 天職越高呢,擔當同樣天職的人,摩擦的機會就越多;所以說天職越擔越高,你越要培養你的心性;天職越高的人,修養要越好,脾氣要越好,這樣子你講經說法,才能真正的「以身示道」。
自古的「聖人」都一樣,以身作則、以身示道 。如果你身上不能夠把道表現出來,那麼有哪一個人會真正的相信你所講的話?講出來的話呢,也就像是開張空頭支票,不能夠兌現;有一天,當有人發現了你真面目的時候,即使你是「講師」,即使你是「壇主」,人家也是表面上跟你點頭說是,可是內心裡面卻充滿了很多的反抗;雖然表面上他不說你、服從你,可是在他的「內心」深處理面,甚至於在他的「背後」,對你就有眾多的批評啊!所以這樣你就是「在造過」啦。
你讓眾生批評你,讓眾生起無明,雖然你不是主謀,但是你也是幫兇 ,就是因為你做這些讓別人看不慣啦;可是人家因為你是講師,因為你是點傳師,因為你高高在上,所以不敢講你;可是背後呢?卻對你批評有加,那這樣子也不是道啊!所以你自己都要小心「言行」舉止,自己都要小心你的「念頭」,真正學習像你們老師一樣「公心不為己」; 不管是誰,我對他都一律平等,沒有高低、沒有大小、沒有上下,這樣才叫一視同仁,才是真正的功德。
每句話每件事都交待清楚
雖然這些道理聽起來很平常,可是你們卻常常會疏忽,做不到、辦不到、改不了 ;如果你這點小小的毛病脾氣都做不到、改不了,那你說,你培什麼德?你以什麼樣的人格、標杆模範來引導蒼生?那你再想想,如果眾生都讓你在引導,那你用你「錯誤的做法」,「說很多做很少」,眾生也跟著你這樣做,那你說,你是不是誤人子弟呀!上天 老 衪那寶貴的驕兒,在這三期普渡當中都要渡回去,都要普渡九六的原胎佛子,這麼樣的寶貴,這麼的殊勝因緣,如果就因為你這個領導者身不正、行不正,把眾生引導錯啦,那你說,將來你對誰能夠交待?對天可交待嗎?對他地府的九玄七祖能夠交待嗎?對哪一個都沒辦法交待啊!
所以不願意看到你們一錯再錯,不懂得「認理實修」,才必須要開這個班讓你們了解,真正的修道要「從根本」來做起;不要只行外功,不要只會衝衝衝一直衝,我辦道辦得很有成績,我很會渡人,我很會講課;很多人都對我很尊敬、很仰慕我,可是私底下我卻是毛病一大堆啊 ;那你說,你修道修什麼啊!唉!受了那麼久的辛苦,何苦來哉啊!到頭來如同一場空啊!走不出這場智慧的考驗啊!天考人驗,處處魔示現在人間啊!
修辦根本,正心誠意
在你每一個起心念頭裡面,有一個不正的,它就會趁虛而入;所以在你的生活周遭裡面,你起的念頭不正,這個就是魔念,就是魔心,這個就失去道心啊! 這個都將面臨遭遇到「考驗」。起一個念頭不正、不對,就要趕快懸崖勒馬,趕快改變,了解嗎?(了解)既然了解,看你們的表現啦;上天這麼慈悲,諸佛菩薩又這麼樣的為你們護持,在末後啦!要多多修修自己的心性,多多修修自己的內聖。修道人要「學習忍耐」,忍耐當中不管順與逆,你們遇到的順境多逆境少,所以「沒有辦法經過磨煉」;小小的逆境,就好像走到山窮水盡一樣,好像遇到了天考人驗;那表示你們每一個人,修道就像溫室的小花朵,不能經過狂風暴雨;不用說狂風暴雨,下個綿綿細雨就受不了了,這樣是很危險的,了解嗎?(了解)所以要多感恩,飲水思源頭,感謝上天,感謝你師尊師母的叩求,感謝你們成道的前賢。
看到道場雖然在發展,可是面臨末後的考驗不能夠自我把持,所以說仙佛才苦口婆心設立這個班。但願這一晚的時間,也真正讓你們在修道當中,真正的甦醒過來重新再做;愈腳踏實地、愈玉蘊珠藏的人、愈不強出頭的人,到最後愈好 ;所以不管修道走到何時,但願你的初發心都沒有改變。即使你是個講師、壇主甚至是個辦事人員,要時時找到修道的「法喜心」。
法喜充滿,玲瓏權度,反省錯誤
「何謂法喜心」?看眾生得救也法喜;看眾生受苦了,你佈施給他一塊錢,他臉上露出快樂的表情你也法喜;你看到老年人的時候,你扶他一把,他臉色和悅的跟你說謝謝的時候,你也要法喜;在我們生活周遭、在家裡有人罵你的時候,你也要法喜;有人會說不好你更法喜;這表示你修道還會有人提醒你、督促你、鞭策你啊!所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怕只怕你們聽到的逆言愈來愈少啊!怕只怕講不到三句話你掉頭就走了。所以現在有前賢在,前賢會告訴你那裡做不對,指導你、提醒你、修正你,這就是你的福氣; 當你有一天,發現了周圍的人都說你很好,都說些誇奬你的話,那你就危險了。
所以不管是不是知心好友,你都可以低心下氣來問他,我講話是不是有冒犯你?你的心中是不是對我有不滿意啊?你告訴我我來改 。你要常這樣問,常這樣問你才可以「提高你的人格,而不是貶低你的身分」。所以如果你現在是一位講師,你可以問問底下的壇主,自己最近有沒有什麼地方做錯了?做不好了?要他來告訴自己,這樣你才能改、才能進步,這樣就不會有爭吵啦。因為大家都能「提醒」自己、「反省」自己的錯誤,那這個道場就祥和很多了。
告訴我錯的地方,我來改
所以從明天開始過一個嶄新的一天,不管對於道場內或是道場外的朋友,我們都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裡,「我有沒有什麼地方做錯了」「講話有沒有不恰當的地方?」「有沒有脾氣發錯了?」即使人家講不出來,你也要跟他講,沒關係,沒關係你告訴我,我會慢慢改。例如「夫妻」是最親近的人了,就可以互相問對方自己在對待、孝順、妯娌間是不是有錯的地方?夫妻間互相提醒,這樣我們人道才會圓滿。因為人做事總是「很難看到自己錯」的地方,可是只要你有心呢,可以求得別人讓你改變;只要你真的有心去改,人家一定很喜歡告訴你;只要你這些錯誤「從多改到沒有」,那麼將來你要過關就容易了。
去煩去躁,要忠要厚,補天地人的不足
天然古佛:
是不是道理聽多就覺得「厭煩」了,是不是覺得自己飽學四書了,不用再聽也不用再學了。道理這麼淺白,千篇一律,有沒有每聽一席道理,就覺「受益無窮」?如果真的有感覺受用無窮,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舉都會有所不同。有儒者的風範嗎?還是急急躁躁的?看起來急急躁躁,那就不像修行人。
道在台灣普傳,台灣人珍惜嗎?有透徹的瞭解道嗎?這是什麼班?(認理實修班)老師還把它定作國語班,可是呢,來得參差不齊啊!所以君要正、臣要忠,「忠心於上,還要補其不足」;人畢竟是人,總有許多的不是、不圓滿;所以有你,就是來輔助這個道場,不是來佔名居位、搶風頭的;我們是「來補天地人的不足」。是丕是來辦道的?(是)那是辦什麼道啊?(天道)那你自個兒的道要不要辦啊?(要)
守戒修德,寬心定志,實踐佛規
呂法律主:
修道「齋莊中正」。人「無齋」而身不清,我們身清就能守戒律。人「不莊」則身不為,人「不中」則行偏矣,人「不正」做事就會顛倒,所以你自己的行為是很重要的。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樸 。仔細的聽,仙翁的話要緊記然後去實踐,這對你們每一個人都有益處,不是聽聽就算了,那麼你的「人格」就沒有辦法提昇,也是如此而已;想要改變唯有靠你自己,「心量」要寬,不要愈修心胸愈狹窄。「佛規禮節」是每個人要遵行的,不只要知道而且要「實踐」於我們的日常及道場中,望賢士們要精進再精進、好好修持,堅心志定,真跟假分辨清楚,以真理為覺。
南極仙翁:
以後要看到仙佛的機會愈來愈少了,要把仙佛說的拿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時「提醒」自己,修道是長長遠遠的路。
節制思、言、行、吃,調氣守神
南極仙翁:
我們人平常在家裡,「要調氣,不要熬夜」。如果是有重要的事要商量才熬夜,沒有利益的「話」不要「講」太多,沒有用的「東西」不要「吃」太多,不是善念的「念頭」不要常常「想」,不要日夜都想賺錢;該工作時就工作,等到休息的時候就二目守玄調適精氣神。不要以為自己年輕,可以三天兩夜不睡覺,甚至是日夜顛倒,白天像蟲一樣躺在床上,晚上就像一尾活龍,那樣你身體怎麼會好呢?生活起居要正常,知道嗎?
認理辨進退,心言行合一
南海古佛:
修道修得快不「快樂」呢?那為什麼賢士「精神」不能提昇呢?這幾年來你們修道在修什麼呢?為何心境不能提昇?是不是你修道退步了。「修道即修心」,賢士們心修了嗎?脾氣改了嗎?內聖外王培了嗎?那這幾年你們在修什麼呢?所以我們要內心精進,身為修道人要言行合一,這樣才能稱為修道人。
現在末後了,千門萬教齊出,希望你們不要困於術、流、動、靜,要破除形相;你若著了迷、著了相,就很容易走偏;為何你開此班,就是為了讓你認理實修。 不管是仙佛還是前賢說的話,你們要有智慧去分辨,所謂是理則進、非理則退。
修道是看人情而修嗎?修道是為誰而修?如果修道要走得長久,是不是要認理實修?不是說你跟他很好,你就看他而行,這樣就錯了。修道要愈修愈進步,心境愈提高,要破除這個形相,各位賢士都太過於重形相了;好奇之心莫要有,不然會很危險。
明理自主修辦,軟弱依賴危險
天然古佛:
借相明理,認理實修。藉相明了理,將來還要破這個相;破這個相之後還要不要辦道呢?(要)你有「自覺」的功夫嗎?如果你還要靠別人、仙佛來鼓勵你,你自己卻不能自覺,失去了原動力,那行嗎?自己對自己沒有把握,還要靠別人,那麼你很危險喔。
能守能隱,不貪不愛才保得住險
就像你修道一定要有人站在你旁邊拉你、鼓勵你,你才會修,那等到「天時走到不辦道了」,你能夠「隱」嗎?愿「守」得住嗎?什麼叫「能辦則辦,不能辦則守」,你明白嗎?就算是點傳師也不一定瞭解這句話,還以為這句話能包天裹地啊! 將來真命隱,真修人隱;假命顯,辦道辦得比真道還要宏展,你不會因為這個情勢被捲進去嗎? 說修道不愛美人,未必喔!現在是你沒有遇到,如果在不久的將來,考驗來了,前面的人不能頂了,你會不進去嗎?所以修道不可以迷糊喔。自己的性命還算小,祖先的性命重要。大部份都迷迷糊糊混水摸魚啊!濫竽充數過不了關啊!真正能「認理」的少啊!
越辦越謹慎,修道是反觀
自己立的愿都很少能「貫徹始終」。看看你現在的心有沒有和你剛進道場的心一樣?剛求道還有一點誠心,愈修道啊是非愈多,怨言愈多;「修道是反觀」,不要脾氣一樣發、是非一樣講、傲慢心一樣生長;所以你光會辦道不會修道,這個道讓你修起來不值錢啊! 當你是個新道親的時候,你那有什麼架子啊!愈修問題卻愈多,修到自己的道都丟了,那你怎麼站到講台上講道理啟發眾生?能救人嗎?自救都有困難哦!
天災警罪,反省懺悔
當講師道理滿口講,有沒有講給「自己聽」?四書五經懂嗎?我們坐、言、行都有道,你行了嗎?好比你在聽道理,都沒有在「思考」,就像講師講道理啟發眾生,可是裡面的道理實踐、」「體悟」了嗎?如果一個國家有地震、颱風、瘟疫,有種種不吉祥的徵兆,乃眾生有罪,你不惜福所以你才會招來這一些。所以當你的 國家有這一些的時候,不只是國君要反省,就連你這個小老百姓都要反省。
改革錯誤,上下共擔責任
以道場來說呢,如果它的錯誤百出,你有沒有「責任」?下面的人做錯了,上面的人有沒有責任?(有)既然有是不是要「互相改革」,那別人在跟你說的時候,你是不是能「接納」呢?能承受得了嗎?(能)「天使的化身」是怎樣?是親切、是和藹,你身上顯現了嗎?還是常常與人怒目相對,有沒有愈修道讓人感覺愈和善?
敬慎不 敗 ,怠慢造罪
你在道場上修辦,怠慢了仙佛,仙佛不會怪你;可是你「怠慢人,人家會看不起你」;所以修道這個名號是清高的,不是一個凡夫俗子可得。如果你今天沒有得道,有人會說你是修行人嗎?看來看去你光會辦道,那一些叫凡夫俗子來學都會啊! 你呢,有沒有愈辦愈「謹慎」呢?還是愈來愈馬虎了!表文、訓文到處丟,小過小錯一大堆,日積月累如高山一樣;都認為你沒有錯,「自認」自己沒有錯,這樣錯才多!
不知儉省、浪費招災
「你看得清楚你自己嗎」?你只能看到別人,但是看到別人呢又不能迴光返照自己,只看別人有無缺點,你自己滿身的過錯都不知道啊!尤其坤道多的很啊!台灣今天會如此,乃是因為你們不惜福,「浪費」福氣,從早吃到晚;現代文明的時代,「吃穿」都浪費,一日三餐都不夠,還要加個點心;平時大魚大肉,常常吃幾口就不吃了,糟蹋五穀有罪啊!你說天怎麼不會降災呢?要反省自己。
沒有移風易俗,不是真功實善
道在台灣宏展,宏展了就能救人了!普遍了就是道了,自修能嗎?可是那麼普遍那麼宏展,處處設有佛堂,也都有在辦道;可是殺人、放火依然不斷,你說我們的道傳得好嗎?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做好啊!所以感化不了人,真功實善的太少了,所以災劫才會不斷來襲啊! 所以我們修行人要反省這一點,你不要辦道之後,名相提昇,佛堂增多了、後學也增多了,自己又多添了一份執著,「養尊處優」,是不可以的,包括你當「講師」也一樣。
忠孝成聖,淺白有道,利用資訊,突破難關
什麼是忠?什麼是孝?不知古人行忠孝,諸葛孔明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讀了嗎?當「講師這兩篇文章要讀一讀」,你自己都沒有一點內涵,你上台啟發眾生困難喔!你的道味顯現不出,怎麼救人呢?還要「化解」掉格格不合的心,都是同胞手足,道愈辦愈宏展,你強要幫助弱的,見道成道,你們是一體的,所以心裡不要有疑惑。 你心境不夠,你看了這一些訓,你聽這些話,你會起心動念;訓是應機而出,最淺白最有道。現代人多花樣,所有千奇百樣的花招都出了,讓你看了眼花撩亂。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你能真正「以覺為師」嗎?找不到一個啊!你能不能擠進三千六百聖、四萬八千賢還是問題啊!
所以修道要「小心、謹慎」;不只如此,當道場面臨了困難,要「同心協力」,你才有辦法「突破難點」,你要「挺身護道」才看出你的不平凡;如果你都不敢站出,就這樣隨波逐流,對也跟隨,不對也跟隨;糟糕啊!你這樣就辜負了天恩師德。 台灣資訊發達,你不去好好利用,真是浪費了,那下次上天就不會給你了;你這輩子遇到的這麼齊全,可下輩子就不一定這麼圓滿;你能確定你來世能遇到普渡、遇到真佛、得人身嗎?今日修道你能夠化掉這些無明的氣,那麼你的心境就提昇了。
呂法律主慈訓
擊楫征風塵 掄棍除惡嗔
盜跖豈能逼進 護真主傲十里慕江雲
持旌正道循 擒頑志節新
揚震四知歌泣 任清風飛無愧於我心
莫離棄 道德薪傳古今
莫離棄 元始天稟良心
疾呼復興忠孝慈仁
疾呼開啟義路禮門
擊楫征風塵 掄棍除惡嗔
盜跖豈能逼進 環視山河我衣襟
環視山河我衣襟
調寄:天邊一顆星
決戰前準備
南極仙翁:
越到最後,「關卡」就會在你不注意、鬆懈的時候來到。所以說,修道不管在何種階層,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現在魔入世了」,佛魔相鬥,你現在修的是佛道,就要有「應戰」的心理;就像在打戰一樣,你要知道人家出什麼戰術,你才有辦法取勝; 如果你連東西南北都搞不清楚,連陣口在哪裡都不知道,那進去一定是必死無疑。
漏失重點,考驗就來
所以「法」在聽,愈聽愈進入精髓的地方,愈瞭解其意義所在;如果你沒有辦法持之以「恆」,耐力不夠,仙佛愈講愈深入,則你愈聽愈迷糊剛好一句很重要的話你沒聽到,將來你可能就會遇到了這一段的考驗。你要注意, 仙佛現在所講每一段話都有每一段話的重點,這一段話可能你沒有聽到、吸收到,在修道力行當中,將來你可能要接受這一段的考驗。
破相明理,為眾生擔業
修道認理實修,還要破相而明理。什麼是相?身體是相,你自己也有相,你要破除自己的相、我見、我慢、我執;還有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是我最好、什麼都要我出頭、這個相你也要破除。人的相 ,人事上,比方說,前賢做不好前賢有缺點,你看到前賢的不好,就覺得道不好,這樣就執著人相上。眾生相 也是,眾生難以成全,同修難以溝通,修道耐不住寂寞,看到人家成雙成對,就只有我孤單一個人,你就起了一個心念「不然,我也來成雙成對」;眾生的相當中你有所執著,還要受這些相,這叫做眾生相。壽者相 呢?你的身體不好,你擔心自己不能長命百歲,修道生死的關口自己不能突破,你修道了還不能「視死如歸」,還沒有辦法跳脫這生死的五行界限;你沒辦法為眾生真正的犠牲到底、付出到底,犠牲到一無所有;你還希望把自己吃得健健康康的,沒有病、沒有痛。修道人能為眾生擔業 ,你今天有這個「氣魄」為眾生擔業,這是你修道人有這個「慈悲心」,為眾生抵擋這些業力,就算自己死也沒有關係,你就能「成就」。
覺性明辨,以真理為進退
這些相你都要破除,包括有形無形的。就像「仙佛這個相」要不要破?仙佛臨壇所講出的話當中「合理」的才聽,你才實行出去;不合理的,你覺到不對了,不要一味執著那是仙佛所說的。末後這些三才竅手層出不窮,各個都不是正規正統出來的;現代的修道人花樣多、想法多,你們又沒有給他一個正統的教育,有時候正導,有時候誤導,所以你必須以自己的覺性來分辨是非對錯;是理則進,非理則退,瞭解嗎?
今天你是一個人帶著這個肉體,你一定有「毛病脾氣」,一定有種種「缺失」;如果人不敢講你,仙佛臨壇還把你捧得高高的,這個不是仙佛呀!所以仙佛臨壇還不敢講你的缺失,不敢講你們,這樣你們就要小心;你上面的前賢是越來越少,面對末後修道,大家自顧自的,沒有誰敢說誰,如果連仙佛都不敢講你,那你可要小心了;今日仙佛臨壇不會再把你們捧得高高的,這樣你們會摔得更重。所以仙佛糾正你的「觀念」,你自己有錯的地方,你自己就要去「改變」了;現在仙佛提醒你,以後就要自己提醒自己了;所以你們要「認識」真理,包括要認識「仙佛」講的話;真正的是理則進,非理則退;「前賢」的話也是一樣。
忠言進諌,集思廣益,莫各自為政
前賢的話及所作所為你們都要瞭解。前賢不對的地方你們要有正義感,什麼是忠?你敢進諌前賢。修道人要有正氣,該講的時候自己要去講 ;大家要眾志成城、集思廣益想最好的方法。道場在建設、幫辦,每一個人都有一份責任,不是有些人袖手旁觀,有人站得高高的在看底下人相鬥,這不是修道人該懷的本意;到了末後了更要集思廣益,更要大家共襄盛舉;即使大家互揭「瘡疤」,即使大家講到「痛處」了,我們都要迴光返照。該提醒的時候也是要互相提醒,有問題也要大家一齊來解決;道場會出考就是因為大家會各自為政!各地區辦個人的,然後再來比較誰渡的人多、成全的人多,負責人就覺得很有面子;修道並不是在「修面子」,修到最後變成在「握權」,你說這道場不會有考嗎?
上下不和合,考驗自招惹
仙佛常常告訴你們,上下和合,同心協力 ,你們哪裡合了?講師合了嗎?壇主們合了嗎?點傳師們合了嗎?大家都不合啊!遇到事的時候還怪天考怪人驗,哪裡是天考人驗啊!還不是你們自個兒「招惹」出來的。現在面對末後的道場時局,你們更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一步步來,慢慢協議,慢慢商討,大家都出一份心、一份力,來走過這一場「智慧的考驗」。好嗎?
藉境調心、調形、調性、調氣
南海古佛:
希望賢士們充實自己,打好根基,不然狂風暴雨一來很容易受搖晃;修道人彼此之間要互相提攜、勉勵,多多包容別人,不要常常去計較。修道過程中,要藉境調心、藉境調形、藉理調性,藉平調氣,這段話希望你們牢記在心中。
去妄去貪,素位守份
南極仙翁:
只要你們的心沒有妄動,沒有貪嗔痴;素其本位,守住自己的愿力,守自己的本份來作,「不要多攀求,這樣考驗就會少」;但願你們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各個都闖得了末關,各個都過得了南天門!
自我鍛鍊,環境教育
天然古佛:
「人就是要自我鍛鍊」。即使沒有那樣的環境,別人沒有給你機會,那麼你要自個兒找機會來鍛鍊、磨煉自己,把你的毛病脾氣一一刪掉來迴光反照;如果沒有這個「境」,如果沒有這個「人」,那麼你也很難改變你自己。所以言教、身教也還要有「境教」,有俱備優越的「修件」,你還有優越的「境教」,一切都很完善才能教育更好的人。
懺察 己 過,接納雅言,善引善導,變通通權
所以道理聽來聽去,教育再教育就是讓你更明白,不是只有光聽還要「懂」,懂之後還要「行」,行出來之後還要「再回想」這樣說對嗎?這樣講有沒有差錯,有傷到別人嗎?有損人利己嗎?如果只傷害一兩個人,那還小事,如果傷了很多人,那就罪過無邊。所以我們修行的人,無論處什麼事,都要謹慎小心,而且 要時常反觀,有錯馬上就懺悔;因為人帶著肉體還有七情六慾,有哪一個人不犯過呢? 但是你犯了過,你要自己能夠「察覺」,如果別人跟你說的時候,你也要去「接納」。但是當你在「進諫」別人的過錯時,也不要「太直」言;有各樣的人所以你要知性來引導他;所以「方法」是可變通,活潑玲瓏而且有伸縮性的;所以你要「通權」不可固執。
儒風人文,修辦並兼
看你平常忙著辦道,都沒有反觀自己,到底這個「道場缺欠什麼呢」?為什麼辦道這麼多年來還是如此,好像聞不到一股「儒者」的風味。有點急躁、好動、靜不下來,不管講或做事還是吃飯、甚至是罵人都很快,缺少「文人」的氣質,「道的風範」就顯現不出來;因為你沒有悟、沒有參,所以你就行不出來。你光知道辦道、講道理、渡人, 一大堆人看起來很熱鬧,那就叫辦道不叫修道;所以修與辦在白陽時期並行,藉著環境來磨煉你自己,把你每一個稜角都去掉;但是在切磋琢磨當中會痛,你要能「忍受」還要能夠「承受」。
多讀聖賢書,迴光致用
「要多讀書」,每天撥一點點的時間看看聖賢的書;可是讀書不要讀死書,要學以致用,要迴光一番,那你才能時時保有心靈上覺醒。不要一天撥不到二十分鐘看書,到了晚上精神好了講東講西;不要書一拿起來就想睡了,這睡也有睡魔的;何況你讀到了仙佛一番話,體悟了,對你的幫助有多大。尤其是講課的人,要講給別人聽,你要看佛菩薩為你留下來的典章,你如果明白了,講給更多的人瞭解,那麼功德就無量了。
心是萬緣根苗,成佛做鬼由他
但是相反的也有看不見的邪的一面,如魔如鬼,你看看自古聖賢仙佛的書中有誰常提到魔的,你修道人常常提到魔,你想魔不會來看你嗎?你一發心仙佛都知道,可是你一發不好的念頭,你想會不牽動你的業力嗎? 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不多言只會「多做」;現今的修道人就不是了,做得少說的多,怨言又很多,這哪叫做修啊!甚至有的心中常常浮現跟同修不合,常想「攻擊」他,勾心鬥角,見面時就很和善,但背後都不是那一回事,甚至還處心積慮想「害人」!你哪有道啊!這叫修嗎?雖然你聞道了,可是你沒有真正修,你將來一樣「上不了天堂」。
勤勞節儉,積福積慧
現今修道人也太浪費了,吃飯還要比花樣,吃得又多,這不是一種浪費嗎?所以我們要多「勞動」,多用嘴巴渡人和別人結善緣,要多惜福、勤儉,尤其是「坤道」啊!花費太高了,如果你能將這些花費拿來幫助貧窮人,和他們結來世緣,這真是功德無量!還有「乾道」啊!喝茶要喝便宜一點的。或許是時代不一樣了,修道的觀點不一樣了,可是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這個「理永遠都不變」。
抱守聖命,認理實修,看重自己
所以要怎樣奠定這個「道盤」呢?認理實修是不是?尊師重道,這個講師如果講得有理你就聽,無理呢就不要聽,講師不是師嗎?點傳師不是師嗎?現在我借竅來了不是師嗎?但是從你凡胎肉眼,你能看出我的真假嗎?聽得出來嗎?所以凡事有理則去做,無理則退,因為這個道呢.將來會「真的隱假的顯」。怎麼說呢?你看每一個道場都這麼堅固,佛教、天主教可以侵犯到我們嗎?所以為什麼假的道會進入?因為「真天命傳到最後沒了」。因為 在人的想法中,這道辦得愈宏展,人不夠天一定要給你。可是這一切當中早就有安排,各辦一段,不可強求;尤其是道統 ,為什麼愈辦愈迷糊?因為他不瞭解所以就相信也就錯了。所謂走馬點玄,將來的真點傳師最寶貴,愈來愈少,明瞭嗎?所以你要瞭解這一點,如果你不明白,你就迷糊跟進了,這會讓你的祖先含淚的,所以要自我小心謹慎。其實諸佛菩薩比你們更著急,不只你們想救人,佛菩薩也想救人,哪不希望「聖命」多傳承。 但是道統有傳承,各辦一段,日月星各一層;末後這一層,是群星輝映啊!
德高不是位高,責重不是權重
你能「抱守」你的聖命,用一生來奉獻,你也將可以救無數的人,將來一定可以道成天上名留人間;再相反也不一定當了點傳師就可以成道,「位高責重」,如果一件事決定錯了,受害人很多,你哪不擔罪啊!好比今天這個班是錯誤的,上面一聲令下,就把你給招來了,你說這個罪重不重,他不用擔嗎?所以當點傳不一定可以成道。
你今天得了這個道,不管你是講師、講員、壇主或是辦事人員,一直到不識字的平凡女士,甚至你沒有這一份天職,你能真功實善的修,得這一點的傳傳,你將來都可以成。 或許你沒有天職,你「真心修」,你將來的果位比點傳師還大;所以你莫要執著,不管你擔當什麼職位各盡職責;所以日後「多讀一點書」,「反觀」反觀自己啊!雖然你的個兒的體悟有限,但是常看,諸佛菩薩也是給你加加靈;你如果一次不明白,沒關係再一次,所以「看重自己」。
看重天職,公心舉賢,多渡化,多感化,多勸化
尤其你們身擔天職的人,無論你是講師、壇主,無論在哪一方,希望你都能「公心辦事」,也要心胸寬廣,處處為別人著想;「見賢而舉」,如果看到好人卻不能推薦他,那麼你就是怠慢他了。所以有好的人要善用他,找機會找環境來成全他,讓他更明白更瞭解。他若能行功了愿,人家祖先就會感謝你;如果你阻礙,你不只有過錯,人家還怨恨你。
尤其當「壇主」你的職責很重要,並不比講師還要小,要看重自己。家中有安佛堂的人,要多成全你周遭的人,不只是每天燒香磕頭而已;還要用佛堂來利益眾生,造福人群。無論什麼樣的人,「好人」你要渡,「壞人」你能去感化他;因為他們都是 老 的兒女,望你不要看輕他。你不要以為你將來不會像他一樣,風水是輪流轉,所以當你能「種善因」的時候,你就要「把握」時間,莫要讓它錯失,多增添一分和眾生廣結善緣的機會。
德薄而位尊,如何服眾
還有每一個「地方的負責人」以及「辦事人員」都要給予「建設」,所以你要「教育」別人要先「充實」自己;最主要的你要以身示道,如果你光會說不會做,那別人怎麼會服你;所以為什麼你修道別人看不起你,就是因為你沒有「德行」;久而久之,「不瞭解的對你尊敬,愈瞭解你的愈不尊敬你了」,甚至還成仇啊!人生在世寧可多一位「朋友」也莫要多一位「仇人」,不要處處與人為仇。
簡單修,真心行
開「法會」固然重要,那是轉眾生業力的法輪,但是「不可將所有的重心投向這裡」,都要靠仙佛啟化,萬一有一天機緣變少了,你還能夠修嗎?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在你的身上見到佛菩薩的影子,要把道行出來,讓人感覺你就像佛菩薩一般 ;你如果真的能夠行出,那你就是在世佛。其實修道這一條路很簡單,慈悲為懷,一心一意,救眾生上彼岸登天堂。簡不簡單?雖然「說」得簡單,但是「行」起來卻不簡單。「修道是簡單」的,但是一旦你有了爭奪,利益自己,你貪名,那就變「複雜」了,事端就會更多了,所以坤道修道要涵養大肚量。
涵養內德,共度難關
「人最怕有名位」。有了名位以後,大家尊敬、恭敬你,久就忘形了;「驕傲心」養成了,「怠慢心」養成了很難改。尤其當講師的要更小心,不要愩高,有一點學問要低心,有一點點學問,講天文你完全懂嗎?說地理你瞭解嗎?說理論你明白嗎?怎麼開天、闢地、生人你知道嗎?各行各業你摸熟了嗎?所以與天地相比之下,人是滄海的一粟?何其渺小,即使你很有錢,但能跟天比嗎?所以什麼是真正的「財富」?你的「內德」才是真正的財富,它不僅可以庇蔭給你的子子孫孫,還可以留給你後代,所以望你多行功德。
如果你們道場有「困難」,你當壇主、講師的要同心協力,光靠一個人不行啊!你雖有心要頂,但是力量不夠,所以你們要好好磋商如何來應付這一關,如果沒有人敢頂,錯下去了,將來歷史寫下去了也會有你的名;現在你看不清楚,將來白陽的史冊會把你寫得清清楚楚,你到底是好人壞人就會顯現;所以你要伸張正義,為眾生受一點苦,你都要能夠甘願而沒有怨言。
不讀四書,會有四輸
所以修道要奠定基礎多讀四書,儒教應運,你自己都不讀書,對道的宗旨都不明白,你怎麼把它介紹給別人,救你自己都困難啊!所以不讀四書會有四樣輸,出口無章、處世無方、儀表不莊、生命無光 ,所以你要多讀書;但是讀書當中不要固執,讓你讀五教聖人的書,也就讓你「來印證這個道」。當你遇到困難而不能解決,尤其你辦道,更要引讀孔老夫子的書;當他周遊列國面對種種的難關是如何的走過? 你現在辦道為什麼走不過?你自個兒覺得你的委屈很多,跟聖人比較之下差很多,所以不讀聖賢之書難體「聖賢之志」。
所以要培養自己的內德,讓別人能夠感覺,讓每個人都能夠尊敬你,或是一見到你就豎起姆指誇奬你;這個人修道不讓人指指點點,說這個人吃齋心腸不好、肚量不寬、對雙親大吼大叫,所以你就感召不了人;所以當別人「指正」你,「不認同」你,你要想一想,我一定有不好他才會說我;反省自己,改進一番那就更上一層。所以你隨時都要讓你的心境提昇,無論你居上居下都一樣,天職有差別,修道的目標卻一樣;只是「借用人間的職責來成就你自己」,無論成不成佛暫且不論;想想看你從出生以來,對這個國家、兄弟、社會、家庭,我的仁、義、禮、智、信做到了嗎?這最要緊,如果你連人的「本份」都做不好,就連人的「人格」都沒有了,那你要進入「佛國」都很困難。現代的人重「體格」,吃多了「營養」讓它發展的更好,重體格不重人格啊!所以這個社會才亂啊!
撥亂反治,不許錯,修己安人,好領導
這一些不只國家的「領導」者有責任,我們「修道」人也有責任。好比你教育人讓他變好,他原本是一個奸商,因為聞道而修行就不再做貪取暴利的行為,那你就是幫助這個國家。所以儒教應運,孔老夫子多少弟子,也到各個地方治理國家 ;你現在是在家出家,時期不一樣,不用你抛家捨業,所以你要好好珍惜這一份因緣,莫要讓它錯失;最主要對錯要分明白,不可以馬馬虎虎,那就過不了關。無論你在那一個崗位,你都要領導人,你都要帶人,只許有對不許有錯;不要引導後進誤入歧途,那我們對上天沒有辦法交待,也更辜負上天的這份恩典;所以我們要給自己一個勉勵,給你自己一個期許。你將來要怎麼樣來修,怎樣來幫辦這個道場。
天事天作主,老水會還潮
台灣道務「宏展」的時期雖然已經過去,但是還有佛子,你們還要盡心盡力去挽救;這個地方可以「產人傑」,上天的用意將來人才齊備了,我們天人才一道回神州,將來一定要合。你也不用擔心,糟糕我不自由了;天的事不是人可以作得了主 !你有福報還是會遇到好事,你沒有福報就不會遇到好事情;所以你也不要怨天尤人,凡事反觀自己這才重要,明白嗎?
見道成道,集思廣益,移風易俗,和氣融融
愛惜你的職位,承上啓下、尊師重道,這就是根本;「見道成道」,你要有佛菩薩的心,不要我強了也不提攜後者了,所以道要「真知真行」。有時你遇到事情,你要問問同修,因人有七情六慾,所以處理事情不一定正確,智慧也不同;集思廣益,可以想出更好的方法,但是不要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格格不入。各個從外表看來都挺好的,要你辦事的時候,這也不去那兒也不去,同在一個屋簷下吃飯,有某某人去你就不去,這哪叫「圓滿」啊!
「修道移風易俗」,道親來了,看見你們和氣融融,就會被你們的道氣所攝受,那如果你不和睦,也就給你看得一清二楚;尤其是夫妻同修的人常常鬧彆扭,一個跑樓上一個跑樓下,道親來還會滿臉的和善,剛出大門就又不一樣了;所以修道要常常護持「心念」,最難修的也是心念。
修身齊家先省察念頭
你的「起心動念」很重要。所以你要常常省思你的念頭,因為有了「念頭」你就會有所「行動」,才會種下這個「因」,所以要小心。時時「播種」善良的種子,「拔起」惡念頭,也望你們能夠學習溫、良、恭、儉、讓,能夠把道場帶進更和融的一層;這一代不好沒關係,從我這一代開始改變,讓下一代能夠更好 ;不要讓你一代已經不好了,下一代更不好,那就很可惜了。所以修道辦道要「把道帶入你家」,尤其你的兒女要提攜他修道,那可以減少社會很多困擾,「幫你自個兒和政府的忙」。
道統天命,道教有別,忠孝兩全,人能弘道
修道還要「淡名利」。還有你要明白,道自古以來不立案,道與教是不一樣的,「教是無法超生了死的」;而道就是「有天命」才可以挽救眾生,這一點你得明白。再來呢!就是要記得,把諸葛孔明的出師表讀一讀,才知道什麼是「忠」;還有就是李密的陳情表,才知道什麼是「孝」。希望你們將來能夠「忠孝兩全」,不要只有看現在,眼光要更長遠的一點看到未來;你們真是有福啊!上天給你們的,太多了,也很齊全,希望莫要誤入歧途,好好把握;上下同心協力,難免會有一些出入,有一些不同點,但是都能禮讓迴光再協商;這樣可以利益更多的眾生,道的力量將來要歸向人來將它推行。所以希望你們都有佛菩薩的行誼,讓眾生在你身上感覺那一點慈悲、和藹;所以時時「多聽善知識的話」。
深研佛規文獻,收圓守成
之前所講的「道統」要更明白,你們自己道統也要清楚,因為你自己不瞭解,就有可能走錯;要是不瞭解,你可以借助別人來讓你更瞭解,以後你們要更加自我研究。所以「十五條佛規」要常常看、回想你有沒有做到,(好)這就是道;不要把道想的很深奧,道有深有淺,不能悟深也能悟淺。其實上天給我們的恩典很廣大,也留了很多的「文獻」,只是你們現在的修道人都「忙於辦道」,都沒有做到這一層的功夫。不是讓你們藉相明理,破相就不辦道,希望你現在擔當職責,還要更勇敢去辦, 你要把握這個時機,大家同心同德更去開創;不是「道統天命」的不傳承就叫你們停,辦到你最後一口氣;能辦則辦,不能辦則守;也就是辦到最後沒有真天命的點傳師。
那你當「壇主」要守住你的愿,將來一樣可以成道。至於「災劫」的瀕臨,上天有打算,天命自古以來在東方,就是有隱有顯;所以每一段的因緣不可能都我們沾著,所以當「這裡傳到了末後,他方一定會興現。」
濟公活佛慈訓
擊楫中流 振之清風 從此不回頭 天地盟 壯志酬 一舉征塵挽九六
江湖險遊 魚躍龍門 豪情未曾休 萬世憂 千古愁 激起人間的清流
乘浪疾首 諸多障礙 咬牙眉不皺 樽杯為情容易醉 道念唯情去也留
青松示心 道德為意 四海皆朋友 心領會 從此浪跡也無尤
揚風帆穩鷁首 即興高歌便無憂 *楊風帆穩鷁首 即興高歌便無憂
賞星羅 訪瀛州 夜擁山嶽詩意偷 賞星羅 訪瀛州 夜擁山嶽詩意偷
天地盟 壯志酬 一舉征塵挽九六 天地盟 壯志酬 一舉征塵挽九六
萬世憂 千古愁 激起人間的清流 萬世憂 千古愁 激起人間的清流
弦歌不輟 轍環天下 群輕可折軸
勢在必行 有志一同 未雨先綢繆 調寄:死不了
代天立命 宣化正義 不屑萬戶侯
一番風塵 箇中滋味 點滴在心頭
揚風帆穩鷁首 即興高歌便無憂
賞星羅 訪瀛州 夜擁山嶽詩意偷
有事辦事,沒事守玄
⊙ 此時看起來雖是宏展、是廣大,這是一個障眼法,白陽的修士,越到末後這一場,越要小心、戰戰兢兢:抱道奉行、有始有終、二六時中須臾不離、洗淨自己的塵埃、常常返照自己、克己、常常為眾生多發慈悲愿與多做慈悲事,路走的才會正,才不會被末後這一場障眼法給騙了。
握機速辦,恒善感天
⊙ 末後了,不要以為來日方長,這一場能辦、能做、能犠牲的要趕緊「把握」機會;還要看你們是不是有更大的「恒心」、善願來撥得上天的垂憐,上天若不繼續開恩、諸佛菩薩不繼續護持,那麼將來不可能成佛道,只怕可能是入魔宮。
真正的迴光是:真心、信心、恒心、毅力、感恩
藍大仙:
⊙ 修道有「毅力」是非常的重要,不只要有相信的心;有「信心」只是修道的出發點,還要有毅力、還要有「恒心」。所以你們修道一點毅力也沒有,見到仙佛臨壇,你們還哈欠連連,你們對仙佛恭敬的心太少,見到仙佛臨壇,還睡眼矇矓,這樣表示你們平常修道就不懂得戰戰兢兢。
⊙ 人間的人修道「真心」太少、修道「毅力」太差,不用說遇到小小的考驗,甚至於只遇到小小的幾句毀言謗語、別人的一個臉色、看到前賢重視他沒有重視你,你們心中就生出嗔恨的心、嫉妒的心,沒有辦法真正的「迴光返照」。所以人間的人,都還不值得讓諸佛菩薩為他護法、為他顯化、甚至於助化。
⊙ 可是你們為什麼這樣的幸運呢?在白陽道場中,常常能夠看到諸佛菩薩的顯化,甚至當你們有困難的時候、修道不能夠渡過難關的時候,諸佛菩薩、還有你們師尊師母,都會臨壇來與你們面面慈悲。這無非是沾了天恩、沾了師德,可是你們在平常之中,有常常迴光返照的想嗎?你們感恩了幾分?
⊙ 當「陽光」普照著你們的時候,你們是心生一種觀念,為什麼今日的太陽這樣的大,照得我熱死了;當「法雨」滋潤了你們,滋潤了萬物,遍灑甘霖的時候,今日的你是否能夠心存感恩,感恩還有陽光普照、感恩還有雨水滋潤呢?如果等到以後有一天,陽光也不照射你們;雨水也不溉你們;一草一木也不助化你們;這個時候的你,雖然是萬物之靈,但是卻沒有辦法顯現它可貴之處。所以今日你們擁有這一些,擁有恩師德護庇你們、照顧著你們,時時在你們左右的時候,眾生都應該要心存感恩。
戰兢克己,可消罪業
⊙ 如果你們能夠觀看得到,自己累生累世之中所造的層層「罪業」,這一世卻又能夠為萬物之靈,甚至於躬逢大道;你們都應該要「戰戰兢兢」,謹慎小心自己的腳步,小心每一個你不應該起的「心念」,真正的二六時中「克己復禮」。
不謹慎心念、言語,再大功德都流掉
⊙ 修道人要像「君子」一樣,君子人心胸廣大、心胸「坦蕩」,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對不起任何一個「人」都不可以;時時把自己的心表白給每一個人看,這個才叫做一個君子人。不像你們修道,平時「表面」不敢講,可是「背後」的是非卻很多;修道人「口德」都不能夠守,不能夠謹慎小心你的一言一舉一行,你們想你所行「再大的功德,都一樣在你們口中流失掉」。所以自古的聖人,都能夠「謹言」「慎行」,而你們現在的修道士,想成仙想成佛,要先學會謹言慎行。
呂大仙:
調心氣,掃怨恨,去剛愎
⊙ 你們要真了解,然後把它「實踐」出來,那這樣才能夠利於你們,如果你們只瞭解而不行,那又有何作用呢?「怨恨」乃是感情的破壞者;那「自專」與「剛愎」自用,會造成你們修行的「絆腳」石。所以你們修道,就要越修越「低心」下氣,不是越修越「自專」。每一個都身擔使命,當你們在盡自己責任當中,要不忘承上啟下、不忘感恩的心。多一分的感恩,就減少一分的怨,那多一分怨,就少一分的感恩。那麼修道人,是懷抱著怎樣的心呢?感恩的心,還有慈悲的心。
責求不是愛,不是慈悲
⊙ 慈悲的心,是要讓你們來傳聖音拯救眾生,濟迷歸覺來步入這個聖域。所以慈悲也「不可以濫用」,你們要能夠分清楚對錯、分清楚是非,在責備當中還要有愛心,不是只有光責備;「責備太苛求」,反而會惹來別人的怨。所以在責人當中,還要用「愛心」來教導、用「理」來教導。所以過錯人人都會有,但是要能夠知過能改樣才能夠進步。
揣測造成分別,克己提昇心境
⊙ 那對別人的忠言逆耳勸告,也要虛心的「領受」,心不要存二念,要能夠用歡喜的心,恭恭敬敬的「接受」。這樣如果你們能夠「反省」自己,那麼在無形當中就會進步;那麼在「心境」上也就能夠提昇。如果你不肯接受別人的諫言,又認為自己對;或者認為別人對你們有所偏見;或者認為別人是針對你們來;那麼這一切種種的心,都是你們自己的「起心動念」。別人沒有這番的心,而你們卻百般的「揣測」,那麼你們是不是自作聰明呢?
互相敬讓,和諧團結
⊙ 修道不能一意「孤行」,修道須要「集思廣益」。孝、悌、慈、信乃是「齊家」的大原則;「和諧互相乃是團結的好幫手」。如果大家能夠互相和諧團結,那是不是個好幫手呢?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團結」、又不懂得「互相」,處處在破壞,那就不是好幫手了。
⊙ 如果是上天的「好幫手」,就要懂得互相和諧,團結力量才會大;如果一個道場像一盤散沙,那麼力量就會小了。所以在修道辦道當中,要懂得互相:是互相恭敬、互相禮讓;而不是互相計較、批評。
認自己不是是清心丹,想別人好處是順氣丸
⊙ 不要造口過。修道人要立功、立言、立德,你們做到了嗎?「講話」粗心大意、「行為」不謹慎,那是不是容易給自己惹來災禍,也容易給自己惹來阻礙。所以不是別人要阻礙你們,是你們自己阻礙自己。所以你們不要去看別人的錯,要多看看別人的好處;「集合別人的好處」,而且又能夠去效法他,來「改變自己」,那麼你們就有一個完美、健全的「人格」了。
一無才能所有,學習吃苦受罪
藍大仙:
⊙ 修道是一片的公心,不存私心偏見,那你們是存公心,還是私心偏見呢?各個都存私心、偏見的人多,存有公心的人少,捨不得自己吃苦。「現在吃的苦少,將來受的業就重」,所以「一無才能夠所有」如果你們什麼都想要擁有,一點小小的苦都不能忍受;一點小小的苦就有抱怨,將來天道好還,一樣還會循環在你們的身上。所以你們現在學習多吃一些苦,多受一些罪,將來受苦就更少。
⊙ 現今修道人,雖然不用像從前的聖賢仙佛一樣,到深山古洞吃盡苦頭,但是修道人的心境,都應學習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常常找機會給自己苦吃、學習鍛鍊自己的「心性」、鍛鍊自己的「耐力」,讓自己潛在的「能力」,能夠發揮到「極限」。就比如說,以往你們沒有機會坐在這裡這麼久,沒有機會做過這樣一個嘗試,如果覺得你們的能力沒有辦法做得到,那你們要突破自己心中的「瓶頸」,解開心中的「障礙」,才會讓自己修道走得更廣、更長遠。
讓一切的理由都不是理由
⊙ 不管你們的事業有多忙,不管工作有多少,你們都要有一種心念,「每天都要抽出時間來修道」,即使是短短的時間,只要你們持之以「恒」;只要你們有「至誠」的心,心中時時「不離開」道場、佛堂,不離開你們的前賢,即使你們再忙碌,工作再多,你們也一樣能夠修道。
⊙ 不是說今天工作多、今天事業大,就找很多理由原諒自己、寬恕自己;我今天不是不願去佛堂,而是我的工作太多了。眾生喜歡為自己找理由,可是當別人有錯的時候,你們卻「不願為別人找理由」。所以你們修道的藉口很多,忙的事情也很多,同樣也在浪費自己的「生命」;也在浪費自己修行的「慧命」。
不捨眾生,增長慧命
⊙ 每天沒有辦法讓智慧增長、讓智慧來修改,你們的慧命就沒有辦法綿延不絕;所以「接近眾生」、慈悲喜捨眾生,也是延長慧命的好方法。如果你們常常離開眾生,獨斷獨行,將來修道就沒辦法有成就,這就是所謂一意孤行、自作自專一樣。
指責是慈悲,體恤也是慈悲
⊙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雖然當別人有錯的時候你們要「指責他」,這是一個慈悲心的表現;可是用委蜿的、圓滿的「體恤」別人的苦處,同樣也是修道人慈悲的表現。所以自古的聖人,教導弟子都因材施教,眾生每一個人根器不同,領會真理的智慧也不同,所以你們所說的話,他們並不能完全依照你們的意思來說來做。
活佛恩師慈訓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命運 因愿而相聚
蕭蕭風塵起 靜心觀年轉星移
一路至今 我心如昔 前輩的精神不敢背離棄 (其一)
感謝師感謝你 感謝歲月風雨中洗滌
沉沉千古業 長緬道運轉星輝
仁人志士 誓不言退 為眾生願做登天的長梯 (其二)
志不退志不違 志不昧志不怯
相信眾志成城 天人合力
志不退志不違 志不昧志不怯
相信眾志成城 天人合力
千秋萬年丹心延續 報恩永不渝
調寄:自從有了你
上下溝通,互相包容,軟化坦然,不生悶氣
⊙ 修道互助互諒、相互扶持、常常的「溝通」才能夠更團結。建造一個好道場,同樣也要前賢、後學上下和合、上下配合、相互包容。如果你們今天修道,「看不慣」前賢所行、所做、所為,在修道之中,連前賢都會抱怨,那麼你們又如何善待你們的後學呢?
⊙ 雖然前賢不一定十全十美,可是你們要改變前賢,若是常常用強硬的方法,前賢也不一定能夠接受。所以說,你們必要「先軟化自己」的心胸,不管一個人有錯的時候,你們都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慢慢諫言,不要「生悶氣」,這樣才不會自己傷害自己,這樣修道才能有健全的身與心。
⊙ 為什麼你們修道,修到憂愁滿面,修道不會快樂呢?自古的得道者,得受真法二六時中,拳拳服膺、「安貧樂道」,而你們現在豐衣足食之時,還能夠得道,卻不能生出法喜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你們的心中有心病,修道不能「坦然」;修道經常「生悶氣」;修道「執著自己」的意見看法。
快樂、法喜、供養眾生
⊙ 所以修道人,還常常不能夠「快樂」;不能夠「法喜」;不能夠讓眾生感染到你們的「道氣」。你們不能夠「以身示道」,將道行在日常生活之中,將道表現在你們的身上,那你們又如何稱為「修道人」呢? 那你們又給眾生什麼做為依歸呢?天不能言,地不能語,道賴人宣,如何來宣呢?不只是用嘴巴來講,還要用「身心來行」,才是真正的代天宣化、以身作則,才能不離開根本。
濟公活佛慈訓
不要問 不要說 一切盡在不言中 說再見 再見知音有幾個
這一刻師徒聚首 讓我們靜靜地度過 師祝福 祝福徒兒壯志能酬
莫揮手 莫回頭 當徒唱起這首歌 師與徒共走過白陽末三秋*
怕只怕 淚水輕輕的滑落 再回首 握徒手 相逢何必常相守
願心中永遠留著師的笑容 心相印 天涯咫尺
伴徒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 那怕是千山萬水隔
幾許愁 幾許憂 人生難免苦與痛 身心修 聖學優 為國為家為民謀
失去過 才能真正懂得去珍惜和擁有 做一個濟世救人的楷模
羈旅走 路坎坷 萍轉西東順逆流 願四海留下徒的足跡
冷與暖 點點滴滴在心頭 創寫光輝閃耀在茫茫宇宙
願心中永遠留著師的笑容 調寄: 祝福
伴徒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
*傷離別 離別堪教寸腸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