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至誠感佛
六家子宣講堂張銘齋督講,和李韻卿主講,都是宣講堂的創始人。宣講善書,領導世風,對地方有功。可是年深日久,因為有言行不一致的地方,再加宣講堂的房子,被公立學堂佔用,地方上的人,對宣講堂,就更不注意了。他們二人,為維持宣講堂,春天向外放款,然後依照商人的例,好收?一點兒利息。預算如此的做法,免靠善東,也好維持,所以對善東辭去支助。
想不到朝陽府曹知府,下鄉訪查民情,聽說了這宗事,不准他們收利息,命他們所收利息要還。他倆畏懼國法,只好遵命辦理,因此欠下債務一千多元。
這年的七月間,我到宣講堂去看看他們。張銘齋說:「我想你不會再來看我們了,聽說你這兩年很好啊!善緣大開,我們倆人可糟了,坐困窮城,神佛也不靈,誰都看不起我們,製酒工廠的宋老永,當面?我們兩人是花舌子,因為欠人家的錢,不敢和人家計較,當年講堂盛時,錦上添花的人有的是,現在竟沒有一個雪中送炭的人。」說?流下淚來。我說:「宣講堂是神立的,你們怎不求神呢?」他說:「當初我們沒有請示神辦的,所以神不管。」我說:「我求神叫一個人捨這筆錢。若是二個人捨,就算神佛不靈。」
他們兩人一齊在床上,對我磕頭說:「鳳儀弟,你是最有信用的人,我們相信你不會是說玩笑!」我說:「這事算在我身上,十二月十五日以前還這筆賑就是了,不用發愁。」
我又?到錦州一帶,提倡女義學,到了十一月二十日,我才託邱老?探問麻東家的口氣,肯不肯捨這筆錢?因為邱老?介紹我給麻東家講好了病,當時他說過,要出錢做善事。那知邱老?,到其家一提此事,麻東家嫌數目太大,推說今年生意不好,不肯捨。
我聽說不能如願,就立志說:「老天爺!我決不再向別人提說此事,十二月初十以內,若是沒有人願出錢,替六家子宣講堂還這筆債,我就投渤海去,決不再做迷信的人。」初九那天,夜眠不得,天一亮,不知怎樣,一個心一直想到老麻家去。剛走到他家門口,遇到麻家的管事的說:「你來了,麻東家要我去請你,正在為難,從何處找到你呢?」他就到上房向東家?告,內東家說:「你?來了!」我心裡很奇怪。我到屋裏向夫人施禮,麻東家便仰面大哭說:「好了,講堂的債我全部負擔就是,你快把心燈給我吧!」我一聽,摸不?頭腦。他接著說:「接連三天夜裏,看見老佛爺給我心燈,都被你用手擋住了。」便叫內東家取錢出來。他把一千圓錢交給我說:「咱倆得手換手。」我剛伸手,把錢接過來,麻東家那邊就開了性,向我講起先天大道。
其實麻東家說,老佛爺給他心燈,我根本不知道,是怎麼?事,哪會想,他把錢剛交到我手裏,?就得?心燈了。感動得我的心直跳,神佛這麼靈,可惜我這麼多的親戚,就沒有一個肯捨錢修福的。
十二月十一日,我帶著錢,向錦州出發一邊走一邊想,神明?愛護世人,這筆善款,若不是慈航古佛顯靈,點化麻東家,我昨天就餵渤海裡的魚了。為什麼人都不肯?信呢?一邊走我一邊哭,晚上哭到暖池塘趙文友我表妹夫家。他家開?棉花店,他看我哭的成淚人,問我為什麼哭?我把麻東家,捨錢得心燈的事,向他說了一遍,告訴他說:「我看神佛如此有靈,可惜我的親戚內,沒有一個人肯捨大錢,沒一個肯?信我。」
飯後他求我看他們全家人將來怎麼樣?他有四個兒子,老大、老二、老三都是前房所留下的,我表妹是續絃的,老四和小女兒是她生的。我說:「你做小生意,貨中摻假,還偷人的重量,佔奸取巧來發財,我的表妹,把第一個丈夫氣死之後,嫁到你家,你大兒子,是當年給你運貨的那匹驢馬,轉生來向汝討帳,長大就做犯法的事,來敗汝的家。你的小女兒,是我表妹從前的丈夫,為了向她討命,才來轉生的,這是第二次了。」他說:「你說的?對。大小子蠻不講理,還常偷家裡的東西。生這個小女兒時難產,差一點兒一條命就被收去。以前生一個女兒也是難產,生下來就死了。」我表妹也害怕了,他們二人求我設法救救他們。我說:「你也捨一千圓銀元,神佛給你大兒子脫胎換骨。他會得一場重病,全身疼痛,你千萬別動他,病好後就變善良了,這個小女兒,到了明年就會死了。以後你做買賣要公平,多做善事,老了還能享受兒子福的。」他聽我的話,捨了一千元錢的棉花。
後來他的大兒子,果然受了重病,可惜沒聽我的話,兩條腿亂動。致沒有換去,以後跑到瀋陽城拉了三年洋車,才?家改邪歸正。第二年他那小女兒也?死了,你說奇怪不奇怪?
我把趙妹夫捨的棉花,用牲口運到六家子宣講堂門前,白花花的排了一大堆。張銘齋、李韻卿一看說:「你?是天朝的宰相!」又要求我在堂裡幫忙,我婉言謝絕了。
自從根德營子和楊興屯女義學成立以後。各地善士,都願意供出房舍做學堂,得增設六處女義學,學生共三百多人。
我和趙品三、宋子貞、李子和同我三弟樹森等人,一面講善書,一面辦女義學。因為請不著女教師,就從楊興屯義學的女學生裏,選出成績好的學生,擔任女師,好在當時,只教學生識字,背誦寫字,努力實行盡孝悌的道理,不像現在功課這麼多。女師裡年齡最小的,是錦州的趙伯心,才十三歲,因她在家裡讀過四書。這也是人造天成的,又用麻東家捨的一千圓,在錦州、高橋、錦西一帶立了四處女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