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證釋

中庸證釋(元部)
天津救世新教會慈部敬刊
中庸證釋(元部) 儒道二旨。同歸殊塗。以教言則異。以道言則同。老子聖人也。孔子亦聖人也。其所聞道。亦同出也。老子輕世重身。獨安清靜。故其為道日損孔子用世存心。砥礪德行。故其為道日益。然損者反求諸內此悟性道之易也。益者崇尚其功。此立德之宏也。‧‧‧
中庸證釋(亨部)
天津救世新教會慈部敬刊
中庸證釋(亨部) 前已將中庸首章講明。而繼首章者。即述脩道之義脩道不外盡性。故言道為明性也。致中和為脩道之則中和。即性情之正而至之不外至誠。故至誠為致中和也。首章既明道本於性脩道先致中和。故次章即以誠明示性道之真為教之本。‧‧‧
中庸證釋(利部)
天津救世新教會慈部敬刊
中庸證釋(利部) 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中庸證釋(貞部)
天津救世新教會慈部敬刊
中庸證釋(貞部)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