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溪藏
藏經簡介
《思溪藏》是中國佛教史上一部極具重要性的宋代雕版大藏經,全稱為《思溪圓覺藏》或《思溪資福藏》,因其刊刻地位於浙江湖州思溪村而得名。這部大藏經由王永從、王永錫兄弟出資,在他們創建的圓覺禪院中雕刻,始於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至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完成,歷時七年。全藏共收錄佛教經典1435部,編號採用千字文排序,從「天」字起至「合」字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私人出資刊刻的大藏經,也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大藏經之一。
《思溪藏》不僅在南宋時期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也成為後世刊印大藏經的藍本。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這部大藏經在國內逐漸散佚,反而在日本保存較為完整。清光緒六年(1880年),學者楊守敬在日本發現併購得一部《思溪資福藏》,後由中國政府出資收購,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近年來,中國與日本寺院合作,重新抄寫、整理,努力恢復《思溪藏》的完整面貌。例如,南海觀音佛教基金會的僧團藏經閣迎請了兩部《思溪藏》,並展開了細緻的經文校對工作,旨在將這部珍貴的佛教經典完整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