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白話淺釋

整編:陳樹旺

目錄

何謂大學?大學就是學大人也,也就是效法大人。什麼是大,惟天為大,所以大學就是學「聖人之學」。

大學一書,以儒家思想而言,簡單的說:就是內聖外王之道也;是以明德為體,親民為用,最後方可止於至善。誠修『性』了『命』之金丹,齊家、治國之途徑也。大學之道是以明德,親民為宗旨;以格物、致知為入手;以明明德於天下為究竟。乃是性理心法之大本源。

末學才疏學淺,謹以至誠之心,摘錄老前人、前人、點傳師及諸位前賢大德的慈悲賜導,整編其大要,以作復我本來靈明不昧的本性為依歸,如有疏漏不足,違意錯失之處,恭請前賢大德,不吝指教為幸。

忠如道院後學陳樹旺 謹識

民國九十年三月二十五日

經一章 大學之道

〈經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之道

大學就是學大也,也就是效法大人,什麼是大,惟天為大。人者一陰一陽為之人,陽者先天之性,陰者後天之命也(即色身)。

先天之性,在天曰理,賦於人身曰性,故中庸曰:「天命之謂性」,因性出於天,所以人人必須學天,學「返本還原」之道。

什麼是大學

人人要學為大人,所要學之學。

人得此一為大,此為性理心法之真傳。自有人開始得此一而生,得此一為性。

大學者,學大也,何謂大,惟天為大,天可學乎?曰可。

大學即是學大,也就是效法大人,什麼是大呢?天地間最大者,天,天可以學嗎?當然可以,古時候的男子,只要有錢人,才能入大學。大學應該如何學?

在大學開宗明義即揭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一畫開天,伏羲之學天也

一畫開天的一是○,求道時,求得原一大道是☉,所以○真正的一,畫○是伏羲的學天,現在我們在求道當下,得明師指點☉,也同樣的學天。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黃帝之學天也。

黃帝以靜觀天的自然法則,順天而行是黃帝之學天也。我們生活在天覆地載中,天是多麼的廣闊,而人的心胸太狹窄,不能寬恕於人,因此造成世間多少的亂源。

萬物、萬事都有天的道理;當我們看到天的四時時運轉,就知道怎麼做?如春耕,夏長,秋收,冬藏,這就是黃帝的學天。

予欲無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孔子之學天也。

孔子在魯時,曾至周問禮於老子。禮之理在何處?這個禮樂之歸在何處?這是孔子訪老子的真正目的。老子見孔子,對他說:「良賈深藏苦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

良賈深藏若虛:會作生意的人、資本金、貨物都深藏不露,一般來說,虛有其表的人,十萬作百萬,百萬作千萬,海派作風,東西都擺在店面,裡面是空的,這是用心不良。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我把道傳給了你,你要培養德行,成為一個有道君子,你的外表容貌要大智若愚,不要把精明強幹表露出來。

驕氣與多慾,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這個「子」是指孔子。因孔子在山東,下面有很多弟子跟著他,他是為人師表,就免不了有一些驕氣和態色。

態色—是指不苟言笑,很莊重。

多欲:是說想太多。

老子跟孔子說:你要把驕傲之氣去掉,要把莊重放在圓樸裡面,不要露出來這些驕氣、態色、多欲、淫志你沒有修道以前是無所謂,但你既然問禮於我,我把道傳給你了,這幾樣東西對你沒有好處,相反的會使你修不成道,你要把它丟掉,我所能囑咐你的事,就是這幾句,你自己想好了。

孔子由周返魯後,幾天都不說話。子貢即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孔子才說:「天何言哉,四時行正,百物生正,天何言哉。」天說了什麼話嗎?四季照樣運轉,萬物照常生長得很好,天又說了什麼話嗎?這是孔子的學天。

子貢曾感嘆的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人得一後,就可學性與天道』此學為大學。人落紅塵,受氣稟所拘,物慾所蔽,故而爭名鬥利,將無形真我置之度外。所以佛嘆曰:「芸芸眾生爭名利,不為自性學超生,自甘墮落地獄道,落空一世實可憐。」

所以大學就是學習發揚性天之,人人有性,人人可以學天,學之則通,不學如鬼禽也。

今天我們能夠求道,能夠得老師指點我們這一點,那學問可大了,可以一理通,萬理徹。只要這一理能夠通達,宇宙所有道理都沒有離開這個原則,我們今天何其有幸,能夠受到老師一點。我們曉得這一點,裡面也有深淺不同的程度,可真是千變萬化,宇宙也是由這一點展開來的,所以我們來學道,正是要了解裡面的堂奧,所以稱之大學。

大學!學天之道,然而天有,理天、氣天,象天之分;性也有理性,氣性,質性之別。而心也有道心、人心、血心之不同。那麼天分之三天,性分三性,心分三心,所以各位前賢看你的心著在那一點,你就在那一點的境界,萬法由心生,因此各人的造詣不同。

現在來說一個萬法由心造的故事:

有一位宋金緣老菩薩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有一個位老先生常常被一個富翁的僕人欺負,心裡很氣憤,但因家窮,年紀又大,無可奈何,只得忍氣吞聲。可是憎恨心熾盛難以忍受,所以日漸消瘦,雖無外傷,但已無法起床,心知自己已不久人世了,於是他將兒子,媳婦叫到床前交待後事,一再叮嚀:「我死後,一定要在我的棺材上挖一個洞。」問其原因?他說:「某位富翁放縱他的僕人來欺負我,我很不甘心,死後一定要變成一條大蛇將那富翁咬死,以洩心頭之恨。」此事傳到富翁耳中,令他驚愕不已,於是他帶著僕人來向老先生道歉、懺悔,並且辦了酒席謝罪。老人家氣憤之心漸消,富翁向他敬了三杯酒,下肚之後,他突然覺得肚內很難受嘔吐,在吐出的穢物中,竟然發現一條小蛇。富翁見了感恨慨地說,好在它只是條小蛇,今天若不吐出來,等他怨氣加深,再蘊釀一段時間變成大蛇時,我就準死無疑,可見憎恨心多麼可怕啊!

宋老菩薩怕大家也許不相信,又說,他在眼盲前看過的事情,可以證明心念的感應。他說,以前他閒來無事時,常在牆角或屋旁邊看螟蛉築巢,人的義子又叫螟蛉,是因為螟蛉自己不能生孩子,所以他們將泥土叼到牆上築巢,然後到草叢中叼一條小蟲,在蟲上吐些水,將那條小蟲塞進泥窩內,自己不停「思我,思我」。地叫,這樣過了七天,那個泥窩就會被鑽破一個洞,從洞中爬出一隻螟蛉。雖然不是自己生的,但因傳達「思我,思我」的心念使小蟲長的和自己一模一樣,變成自己的義子,多麼奇妙啊!由以上的故事我們可以體會心念的力量。作惡,作善全起源於我們的心念,所以有時,從一個人的根基、佛緣、定力與心念,就有聖凡之別。

同樣是人,你是以道心跟理性來做人的話,那你將來的歸宿一定在理天;如果你現在以血心質性的話,那你就在象天;就在四生六道中輪迴不停。那以人心,氣性的話,將來可說會在人天乘的境界。

人一出生,㘞地一聲,先天氣收,太極之氣由口鼻進入體內,識神隨之而進,六神失位,從此以心識為主,而後天氣顯,則先天理漸漸微,微不勝過顯,被氣稟拘束了。

後天知識漸開,識神用事,好好色,喜美味,人的五官「眼、耳、鼻、口、身」與外物接觸後,則理性於氣稟,自氣稟又失於物慾,則常沈苦海,永失真理。

愚人只知有物,而不明白氣;賢人只知有氣,而不明白理;如不學則單見小我,不明白大我;故若不訪明師,求得生命來去的門徑,則永無知曉之日。一旦求得明師點,頓見本然,則超越小我而進入大我的生命本體,此非學天人之學不可,學的道理如何呢?就在此大學,此乃不學不知啊!

在明明德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自性明不明?要明心可也不容易,先將心裡清一清,清了才會明。老前人說:小時候看到家裡種田,將田中的雜草拔除了,秧苗才會長得好,一直到現在還是在心中耕田,每個人的心中是否都有一畝田,心田要去雜蕪之草,道心才會生出來。而心中這畝良田都培養好了。「存心養性」不亂動,清清淨淨,無為而作是真正的修行。

在明明德:明德即是自性也。

人降生以來,上天賦人之性,內含五常之德(仁,義,禮,智,信)本是光明無染的,所以稱「明德」。明德雖人人本有,因落於後天,知識漸開,受甘食,悅色的引誘,拘於氣稟,蔽於物慾,大都有而不知其有,非學無以明其明德之所在,此「明白」其明德也。

本來靈明之性,明而不明,不但不明,並且有而不知其有。

今得遇上天降道,受明師的一指,名曰:「得道」。始知先天本來之性,是天賦的。是光明的:父母所生的肉體是有形有象的,因有這個肉體,才受酒色,財氣,貪、嗔、癡、愛所纏繞。本來之性,已有污點不明了,所以明上又加一「明」字,必須明其明德,如同一面鏡子本來能照人,是亮的,因受塵埃埋沒已久,不但不明,還不知是一面鏡子。

今受明師指點,才知是一面鏡子,為什麼鏡子不能照人呢?我們本性今雖受明師指點仍未光明,所以必須去明其明德,明明德的功夫就是修道。

將你自己所有的後天不好的習性、毛病、脾氣,種種嗜好一概除去,本來自性自然就光明了,這就是正己修身的內德。能明其明德,自己能正心修身,固然很好,這是獨善其身,內聖之德,於旁人無多大利益,好則好矣,並未達到至善。聖人之道正己成人,必須將明明德之道,推己及人,兼善天下,才是至善。

然知而不行,不足以充明德之體,修行必於後天歷煉,處順境、逆境、於善、於惡,諸種事情不染不著,不執不取,通過諸境,非經考驗,無法驗其真。

外境考驗有如滿地泥沼,有人走過,身陷泥沼,無法自拔,有人污染雙足,有者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唯有將明德用之於外,才充裕明德實體,也不足顯明德的能量。

明德行深之處,光大了明德之光至圓熟,超凡而入聖,超聖而入神,超神而入化,與化同體,與道合其真矣。

在親民

在親民就是推己及人,因親而新,我們受明師指點得聞至道,能明其明德,將明明德之正道,推而廣之,化行於天下,教世人皆能明其明德,這是外王之道。

蓋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即天命之謂性也。知其明德,充其明德者,率性之謂道也。在親民者,修道之謂教也。蓋有教無道,則天人路迷而難成,有道無教則師生道絕而無繼。

明德,是人得自於上天的這一點靈性,就是天命之謂性。通曉明德之性,且擴充內德,照著本性的三綱五常去做,這就是率性之謂道。在新民是自渡渡人的教育,渡化眾生是修道之謂教。如果只知自修自度,而沒有廣為渡他化眾,那麼師與後學之道止絕而無法續傳。

有道無教,則師生路絕而無繼。求了道,如果沒有教不行。不來聽道理,沒有辦法去渡人,無法行功了愿,道務在你手中就斷掉了。台語叫「無尾溜」。

有教無道,天人路迷道難成,因為沒有明師一指點,你不知根源在何處?根源已失,則天人路迷,修道一定很難成功;因為斷了天命金線,也絕了天人感應,所以回天之路就迷失了。

沒有求道的人,不懂性理心法真傳,不懂得人的根源,他以意念為主,根本沒有把自性放在眼裡,所以眼睛所看到的為主,這些外在的接觸,讓他心偏,性就迷住了,當然回不了家。

所以修道最重要的就是修心養性,這個是根源啊,自性不動,不管外面怎麼干擾,你的自性永遠跟無極息息相通,這些外在所看到的,請你不但不要讓你心偏了,更不能讓你的性迷住了。這些只是短暫的身外物而已,這一點是求道,非常重要的。

親者即新,新民是除去舊染,日新又新,進步不已,因為自己明其明德,又當推己及人,使人亦去舊染之污,始能止於至善之地,如今人能做到新民,必定亦能做到親民。

在止於至善

在止於至善,就止在能正己又成人,並行不輟,這才算得了大學之道。明明德者,明體也。親民者達用也,明德是本,親民是末,聖人之道內聖外王,有本有末,體用兼賅。明體而達用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道成德立,聖人也。

天地之間,所有的萬事,萬物,內含其理,依理遵循,則行事順當,自然趨於美好,相反的,若萬事萬物失理,那一切都不會有好的結果。

人奉天命而來到東土開創世界,而現在是歸根覆命的時候,即知東來路,西歸莫走差,你既然都知道從理天,下降到東土既知東來路,你西去(回理天)就不要走錯,但是有的偏偏走到四生六道,從此在四生六道中輪迴不息。

想擁有真理,又想要滿足慾望的人,必有得有失,或可得到利慾,卻失掉義理,先天義理和後天習染,一旦混淆不清,絕對沒有辦法達到至善。

所以止;民止邦畿,鳥止丘隅,物各有當止之所,更何況是人心啊!程子:「人心必有止,無止則隨物是聽,何所住而不妄也。」得道後,可喜地找回了真我自性時時迴光返照,心收攝於玄關,知止則止,存心養性,重作新民。

修道在日常生活中歷煉,於工作、家庭、道務、許多忙碌的事情當中,乃能保持清淨,愉快的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就靠知止的工夫:瞬間萬緣放下歸零,止於道,止於自性。

〈經文〉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知止而後有定

要研究一生,最重要的是生死大事,生已經成為事實,生已來到人間,這個已經不能否定,我們必須肯定;那麼著眼點,請各位必須放在「死」,因為這是一個心法。

這一生的過程,就決定最後止這一點,死何從,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因為人在解決生與死的問題,生已經來到人間,在這裡我們來做個補充。

:氣天福盡,來到人間。地獄受罪已了,來到人間。

歷劫修行,乘愿渡人而來的。因果未了,業力未斷,來到人間。

這是一般出生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來到人間,所以有的一看就知你是氣天神來的,你是地獄罪受盡來的。有一次跟隨楊點師到日本辦道,承蒙日本黃壇主的慈悲,邀請我們洗溫泉,後學在澡堂裡,楊彌曉壇主指著後面的一位日本人給後學看,楊壇主說:「你看這個人,前世可能是斑馬,要轉世時,沒有轉過來,所以身體一半是人,一半是長滿了斑馬紋的毛,卻又是跛足,走起路來就像斑馬一樣,可見是畜生道的罪受盡來到人間。」

末世的出生更複雜,有的要來討債的,我們說因果,因為累世的冤孽,債務未了,他必須來討,生就是這樣的一個因素來的。

所以說:我們都背了一個很大,很沉重的包裹來到人間,人間是一個很大的勞動營,改造所,然後看你對前世的因果,業力,債務,償還的怎麼樣,決定走上最後的終點。

: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沒有人知道來人間做什麼?活在人間不知所止,真的非常感謝天恩師德,讓我們求了道,讓我們走上更高的層次,要不然你回顧過去,非常的悲哀,我為什麼會投胎轉世在這種愛恨交纏的人間?為什麼會有很迷昧無知的過去?所以求了道之後,我們會朝向佛菩薩的愿行,走向光明,尋回自己本來的面目。

我們先來說「死」:我們常有機會到殯儀館為我們的親朋好友上香,致哀,拜祭,做最後的敬禮,我上香的時候,會默默的跟他說:你先走一步,希望你能告訴我,你的神靈是走向那一個境界。

是回理天,或是只到氣天,請你在夢中告訴我,幾年來不斷的走殯儀館,偶然都有送葬的行列,有上香祭拜的機會,但是這些親友都走了,並沒有人回來告訴我,他的神識在那裡?

所以我們唯有從經典裡面來追尋,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因為明師難遇,若不尋訪明師,求得生命來去門徑,我們還是迷昧的眾生。

所以說知止而后有定,不知止不定,知道所止之處,知道一切生發萬德之緣,從什麼地方來止,也就是有一個依據,從什麼地方做為原點,一個有光的中心,你看佛祖頭上的光有光的中心所在,也就是玄關一竅,從這個地方發出光芒,知道這個地方,心才能有所定,才能夠從這個地方來生發。

生背著很多債務,來這裡要了因果,斷業力,脫陰陽,所以明師一指,就是指出一條路,讓你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靜

定者:身不動。

昔日濟公活佛年少初皈依靈隱寺,第一件修行的功課,(也就是第一關)即是禪坐。一坐要好幾個小時,晚上睡覺不能睡床舖,要盤腿而坐,而且還要在高高的地方禪坐,坐在長板凳上,身體沒有任何的倚靠。到了半夜睡蟲在做怪時,就從高高的地方掉下來,摔的鼻青臉腫的,還要挨大師兄的鞭子,就這樣,出家的第四天,濟公老師就捲起包袱要還俗了。

正當他想偷跑時,師父已經在佛光寶殿等候多時,算準他,今晨就無法招架得住禪坐之苦。師父問:道濟啊!你去那兒?道濟回答:我要還俗,因為禪坐太辛苦了,而且大師兄既苛薄,又沒愛心,每次睡蟲來報到,不小心從上面掉下來,已經頭上一包,臉上包,大師兄還拿著鞭子抽打我,這裏缺乏佛的慈悲與寬恕,我想還是下山還俗吧!師父聽完,哈哈大笑,道濟啊:第一關「定」你就過不了,未來人生的目標,你將定於何處?何況「定」又是修行的初步功夫,道的皮毛而已。

它還在外身之修,並未登門入室,內修心靜之功,所以要進入第二個階段「心不動」,必須先有坐功的根基,如果連靜下來坐,都沒有辦法,那後面幾部功夫,就不用多講了,聽完師父的教誨,道濟智慧大開,從此苦心修煉,誓愿渡眾,以達佛道。最後成為眾所敬畏的,人顛心不顛的道濟師父,濟公活佛。所以人生有了定向,精神有所依歸,意志自然堅定,不為外物所動,自然達到清靜無為。

如何「定」呢?六祖壇經云:

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

於一切處,不起愛憎,不隨所染即是定。

多研道理,以增智慧,俗情看淡,外物不搖,止於至善,自獲定力。

三施並行,積功累德,冤孽消盡本性光明即得真定。

何謂「靜」?靜者心不起妄念,不妄想,不急燥,親朋誹謗皆不聽,風聲魔考皆不懼,自然由靜而安。

靜而后能安

何謂靜而后能安?由知止,知者入手也(準備);止者,功夫也,(就緒、定位),定者,效驗第一步由外開始,身不動。靜者,心不動,(進如內層),安者,內外如一,萬感不搖。身之六根(外),心之念頭(內)。內外皆如如不動,不受任何的影響。安者,義精仁熟,從容中道,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內外如一,動靜不二。此孔子從心所欲不踰矩,孟子取之左右逢其原,亞聖孟子到達「安」之境界時,即可得心應手,使役一切的念頭,不再是,心猿意馬駕奴著他,亂跑亂撞。

有一位善知識,每天睡醒,第一個念頭,想的是我今天要戒守「貪」。不取任何一物,所以他驕傲的大聲說,我沒欠人,照理說這樣做是應該的,天天都會很快樂才是,可是他卻感到自己為什麼?總是不快樂,有壓力感,心無法放鬆?主因:這位善知識,他是用刻意的心去想去做,用強迫的心,去完成每天不貪的心。

可是他不知我們每分每秒都在「欠」,

土地:睡醒下床,第一就是腳踏土地,讓我們踏,歡喜承受,所以腳踏土地要知感恩。

空氣:給我們呼吸,持續生命,我們要知道感恩。

水:讓我們喝,不致於口渴,讓我們能在工作一天的疲勞之後,沖洗身心污垢,我們要感恩。

陽光:照耀我們,使大家不受凍,且能活在光明的世界裡。

聖人為什麼能夠活的自在又快樂?主要是聖人知道知恩、感恩、報恩的道理,所以認為心存善念,本來就是人應俱足的,不須要刻意去思考,自然去做,就會得到心中的那份喜悅。

由靜而安,功夫至此,則

物慾全消,氣稟悉化,

內外貞白,天真獨露,

聲律身度,‘鑒空衡平,

’自性如如不動,“感而遂通,

”心長安,則一身舒泰,•世長安,則萬事俱理。

安而后能慮

:內外合一,不被「內憂」雜念,鑽牛角尖。

外患:外物的引誘而受影響。

:判斷是非、善惡。

何謂慮者?乃經綸應酬,導窾批卻;經綸應酬就是親友交際往來,善於察言觀色,能夠處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導窾:窾音款。骨空處。

批卻:骨節的間際,指劈開筋骨的間隙,導向骨筋的空際,意思說:「由道的皮毛,進入道的骨髓,從門外漢,搖身一變為登堂入室,進入性的本體,遊刃於大道之中,用元神走入人間事,在世間行走,遊刃有餘,即可達到聖凡圓滿。」

慮者:也可說「濾」也,液體通過紙、布或沙層,而濾去渣滓,使水能夠達到潔淨。

慮者:深思熟慮,就是遇到某件事,需要考慮或想一下,猶如濾水器再濾水一般,將渣滓、廢水排掉,留下清靜的水使用。

過濾自己的心念—掃塵除污,心的塵污必須掃除,不要鑽牛角尖,掃除心中的不滿、排斥、埋怨、計較,人與人就可溝通,天和人自可相互感應。所以做人最基本的三恩(知恩、感恩、報恩)一定要做到。

後學來講一個婆媳的故事:

有一位媳婦常常埋怨婆婆的不公,三十年來一直認為婆婆只疼自己的女兒,對自己一點都不好,所以婆媳之間相處的很不好。

師父問她:「先生對妳好不好呢?」

媳婦回答:「我的先生非常好,吃喝嫖賭都不會,甚至不抽菸,又非常的老實。」

師父就告訴她:「這要感恩,妳的婆婆生了一個老實的先生給妳。」

這時媳婦聽了,感到很慚愧,就到附近買了婆婆平時喜歡吃的粉圓,回到家就忙著盛一碗給婆婆吃,婆婆感到很驚訝,想著為什麼今天媳婆對她的態度改善這麼多呢?

可是手捧著這碗粉圓,卻倍感溫馨,吃起來特別香,特別有味道,就這樣婆媳的感情愈來愈融洽。

所以心垢要掃塵,不要悲觀、消極、排斥、埋怨,人生就不會處處產生對立。

無事,則萬慾俱寂,所謂有求皆苦,無求便是樂。

有事,則無慮不當,只遇到事情時,沒有一件想的不周到的,事事達到非常圓滿,所謂冬至,搓紅圓;搓紅圓,好過年,就是圓滿。

吞第一顆 自問心—待人有忠實、圓滿嗎?

吞第二顆 再問心—今年該還的還了沒有?例如欠錢、作錯事有沒有誠意向對方道歉…等等。

吞第三顆 捫心自問—有沒有一家圓滿、一條心呢?

一顆一顆的吃,一件一件的想,從以前到現在的

去反省—心就安。

去懺悔—則光明。

去實踐—則幸福。

這三寶是人最大的功德,可以洗去自己的罪過,最後也只有它能帶回去,所謂『一燈可除千年暗,一智可滅萬年愚』,所以看清別人最聰明,看清自己才是智慧,人間最可怕的是不了解自己的人,不知道人生在世為了什麼,每天勞苦的工作又為了什麼?只是為了吃喝玩樂享受睡覺而已嗎?

多數人,活在醉生夢死的邊緣,活在光明與黑暗的邊界,活在迷悟一線之間。我們從無始劫以來,都有過菩薩的愿行,但累世以來被轉迷了,而忘掉了人之初性本善!我們都有走向光明的本愿,一般良知未昧的人,為惡會感到可恥,不敢再墮落,修道的本懷,為善會深感不足。

如果你有菩薩的愿行,你會先濾自我,先內濾處事是否用率真而行,如果你是真正修道者,不見世間過,沒有看見人間的過,只有責己,原諒別人,不能責備別人,先把自己整頓好,做為立身處世的一個典範。

慮而后能得

「慮者」,乾淨,髒的分別處理:善惡分明:內心塵垢已掃除,無事不通,有理走遍天下。

「得者」,人生由迷轉覺,把心中的不滿、排斥、嫉妒、抺黑別人、壞脾氣,統統掃除掉,因為這些就是所謂迷者鬼與魔,覺者佛也,如此一來,心境是呈現一片清淨,光明的世界。由知止者,大學之入手,到能「得」者,大學之成就。知「道」以後要實踐、付出要佈施,這就是世上最幸福、最快樂安祥的人。

知止、身定、意靜、心安、性慮為修身之次第步驟,修道能實踐於日常生活中處事自然大公無私,胸襟則坦蕩光明。

物有本末

凡天地間的萬事,萬物一定有其根本和枝末次序的區別,做任何事情,都要例出最終目的—兼善天下弘道渡人

宇宙間的天地,天地間的萬靈萬物都有根源,所以這個叫做物有本,這個本是實相,但是實相是無相的,沒有形相才是主宰,例如:草木的生源:種子,種子裡而有一個果仁,仁中含有真空玄妙生源(本)。

各位我們知道,我們要種樹木,必須拿種子去種,種子裡面有一個果仁,仁裡而附有天賦的妙機:真空,真空就是生源由於有這個本,才能有緣

我們知道有因,才有緣,種子種下去,種子是因,因為萬物的形成是因緣,萬物的生長,他有本之外,還有天地促成他的緣,所謂種子,種下去的緣是什麼,緣就是土壤,水份,肥料…等,在生長過程中的助力就是除草,澆水,施肥,那麼這個緣就是氣候、溫度,由這個本能借著緣,因:是種子,緣:是生長過程中的一個助緣—當然是環境。

種子—果仁—天賦的妙機—生源(本)生根發芽,枝葉、開花、結果,由本而末,由末返本,這是宇宙的定律。

有這個本,就能生根發芽,然後開花結果,多麼單純啊!由果而實,實而本,請問這是不是歸根復命嗎?

開花的結果,最後這棵樹會枯,什麼時候枯呢?反矣,反者,道之動—萬物都在生生化化反覆的運行,反:就是回覆到本來的面目,反矣:就是結了累累的果子,這個果跟原本的種子一樣這個叫做反矣。

這個生長的過程,就是開花、結果,所有的萬物都會這樣,人不會嗎?所以老子有這一段感嘆的話「夫物芸芸,各歸其根」太多,太多的萬物,都會歸其根,因為歸根曰靜,到了這個靜,他不會再成長,這個時候曰靜「靜曰:復命」靜的時候就是反矣:恢復他本來一樣。

復命曰常,常:就是不變的定律,知常曰明如果知道這種定律,你就很有智慧,很懂得人生,如果不知常妄作凶:如果不懂得修,不懂得回去,那你白白來人間一趟。

物有本末,物有為有相,道無形、無為,故物以華為美,但是德要收歛華,以就其實,所以世人看近不看遠,只顧目前的色身享受,不為靈性將來之歸宿安排。

世界上有形體,和無形體的物質,都有其根本和枝末次序的區別如格致、誠正、明德修己是本。親民渡眾,修齊治平是末,修道者,知其本末之因果關係,了悟本性之根本。

也就是立己,達己的功夫乃指明明德也,末者乃指新民,親民,推己及人利益眾生的事也。

事有終始

天之事,晝夜運行不息,降雨露而育萬物…地之事,四季輪迴不息,而生物、成物、載物,有始有終,分毫不差。

人之事,並非為衣、食、住、行而生,實為宿世之恩怨,因緣之事,生於世,了結其事,事為何將「終」字,排在前呢?就是開始做事時,要先考慮後果,不要一錯再錯,冤可解,不可結,佛曰:冤冤相報,何時了。

所以今生於世,將宿世之恩怨了結一筆勾銷,覓出返本之道,多行功立德來培養,免得再有來世之輪迴。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知所先後,就是循序漸進,依此明德為先,親民在後,學道、修道、行道,如能依此本末,終始…先後的真諦,順序漸進,不走捷徑,不誤入旁門左道,最後必能邁向光明,誠能如此就離大道不遠了。

〈經文〉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今天我們來研究由三綱領,所引釋出來的細目,末世的眾生迷昧,聖人非常的慈悲,在幾千年前就留下這麼好的經典,給末世的修道者,一個指針,一個典範。

聖人內聖外王之道,就是正己成人,兼善天下化世界為大同。三綱領為體,八條目為用由正己而成人。

天下人人都能復明其固有之明德,而成為大同世界,那麼明明德於天下應當由何處入手(先治其國)必須先將本國的國民,由每個人格其心物,然後始能明其明德於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古代聖君,他是禪讓政治,那時候是一個公天下,把帝位傳給天下最有道德的人,那時候,堯傳給舜的時候說(舜書):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必須要允執其中,四海窮困,天祿永終,由這一篇交接文告裡面。

堯把天讓給舜,開始傳中,堯本身是欽明,老母給的明,堯就開始傳中,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

舜!我告訴你,現在我把天下讓給你,你要好好的治理天下,天之曆數在爾躬,你不要小看自己。不要以為做一位天子治治國就好了,因為我同時把道傳給你。古時候傳位,正當午時,面南背北,坐在位上,把帝位傳給他,叫傳位。(面南是表示一個生機,生化萬物,背北是避免殺機,避免戰爭。)半夜傳中,如何的傳中?古時衣服都有一大袖子,大袖子的來源是由黃帝傳中開始的。在佛教中用袈裟圍起來,連星斗都不能漏,傳道後袈裟脫起來,傳下去,到未來慈氏佛出世時交給他(這是佛告訴摩訶迦葉的話)。現今三曹普渡我們能夠馬上就得道,實在太幸運了,我們要好好珍惜它。

以前在授記的時候都穿那袈裟很長遮住,主要隔開天人耳目,五祖六祖一樣隔開天人耳目一指,那麼我們現在,為什麼得道的時候點傳師沒有穿袈娑把你遮住,這樣點呢?因為現在是普傳,那麼怎麼隔開天人耳目,各位在請壇經裡面就有「二十八宿護法壇」,我們佛堂七七七七,二十八宿護法壇,關帝居左,純陽右,點傳師何許人也,你敢出來講,大膽關帝居左,純陽右。

關帝君現在是中天玉皇大帝,有一個點師出來喲,關聖帝君站在左邊,純陽帝君站在右邊,雖然關帝聖君,純陽帝君,他不會講話,他的護法會跟你抗議,喲喲你好啊,你敢命令關聖帝君居左,純陽右,二十八宿護法壇,現在是這樣隔開。

老母至壇,諸神儼然,不得了,如果像目犍蓮有天眼通的話,各位在辦道的時候,那簡直仙佛密密麻麻,都到壇了,而我們求道的人了了二三個,實在啊,而且愛求,不求的,不要,不要,被騙,還要跪,要求道,不是容易的事,

要有根基,要累世修得很好,一代一代都修得很好,這不只是一佛,二佛,三佛,四佛,而是無量千萬佛所種的諸善根,才能求道。

要有祖德的庇蔭,要有祖先的德來幫助我們求道,所以各位一定要行道而回饋祖先。

要有佛緣。有佛緣才能求道,我求道你求道,你不要認為這是偶然之,我願意求道,就能求道,不要這樣想,上天安排過去六萬多年有一個小劫數,你應當求道得救,因為你以前修過道,你是那位菩薩降世,不是嗎?你應該求道,你以前做過大慈善,了不起,過去有好多了不起的功德,你應當求道,當初我們求道都很勉強,我不願意求道,為什麼把我拉去求道,你註定應當得救,這個力量不是你願意,不願意,在這個小劫算中,不是嗎?你已經站在這裡,應當得救,所以道送給你。哦,關帝居左、純陽右,二十八宿護法壇,諸神儼然,右指呼叱,左指呵鞭,雷部,風部,虎部,龍部,各顯威嚴。

我們跟佛有沒有緣?有,我跪在那裡手抱合同,眼看佛燈,明師一指,我跟彌勒佛有緣,你不能趕我走,對不對。各位求道智慧太珍貴了,以前有一個范釋陀羅,他從很遙遠的地方要去見釋迦牟尼佛,那麼釋迦牟尼佛不在,剛好遇見目犍蓮,目犍蓮他是天眼通,他說你來做什麼,他說我從遙遠的地方,跋涉長途,走了幾天幾夜的路,要來找佛,我要來學佛,目犍蓮一看不行。

不成,你從這一個無始劫以來,從寅會生人,六萬年來,你跟佛一點都沒有緣,你修不成佛,結果他很傷心的回去了,在回家路上,遇見了佛陀,佛陀說你怎麼回來了呢?佛陀本身有五眼六通,他能看得出來,他說:「我要去拜訪你,我要去學佛,但是遇見你弟子目犍蓮,他說我與佛無緣,所以修不成。」

他說跟我回去,回去以後,目犍蓮就跟佛說:師父啊,我用天眼通看,他這一劫來跟佛無緣,修不成。

釋迦牟尼告訴他,沒有錯,他這一劫來跟佛無緣,但是上一劫,哇!那更遠,上一個元會他是樵夫,結果遇到老虎,他敢緊跑到樹上去,但樹太小所以會搖搖擺擺,老虎要吃他,那時候他喊了一句話,佛阿!救命啊!人家講過佛救命,所以他跟佛有緣,結果他果然修成阿羅漢,你知道嗎?這個故事要做我們的大綱。

我們不是樵夫啊!不是被老虎追,喊救命來的,我們還的的確確的交了功德費,還有引師,保師,還有點傳師,我還雙膝落地,兩手抱合同,眼看佛燈靜候點玄,點好,成不成佛,成佛加油,的確不容易。

他是前一個元會,只有喊一句佛救命,他就修成阿羅漢,各位,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入寶山空手回,就很可惜哦。道不傳六耳,金剛經第十分,如來佛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這不字念否」,礙於天命授受的秘密,所以在佛史上不見經傳。

在達摩寶傳裡面有一段記載,是周牧王二十一年的時候,太子訪道東梁山,就拜見燃燈佛在那裡講經十三天,他頓悟萬法歸一,至善之道,由這一點也知道釋迦牟尼佛的授記師是燃燈佛。

中國古代皇帝用大袖子圍住,半夜時傳「中」「咨爾舜」,點完道後對他說:「天之曆數在爾躬」,天之曆數,就是天運,何謂天運呢?降災和降祥,你自己香著辦,會發生地震天災,氣候不調,一切皆在你身上,你不要小看自己,你現在要替天行道,補天地之不足。

天地所做不到的,你在這中間要有一個調和的作用,天地不足大人補之,天地失和大人調之,所以叫做大人。你是有道的明君要補天地的不足,天地有很多做得不完全的你要做補充,天地降災,降祥,好壞多在你身上你自己看著辦。

允執其中:如何辦呢?好好守住你這個中,中華民族就是這樣來的,我們和其他國家不一樣,日本叫大日本,韓國叫大韓民國也是大,我們不要大而要中,我們因為有老子的思想:「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己。」

不要壯,有壯不好,壯以後會衰老,所以我們要中,三代以前叫「傳中」。

四海窮困,天祿永終:你要是做錯了讓民不聊生,四海困窮的話,天祿永終,你就要下台了,做得天怒人怨的話,你的皇帝就當不成了,天命就要被收回。

所以簡單的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就是說讓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夠,明其明德讓天下的百姓都能夠恢復他的良知,良能,讓他的自性,整個發露出來,這是治國的最高究竟。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一國之本在家,家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現在的家,可能都變了質,現在的家都注重形而下,忽略了形而上。

一個家的計劃,可能說,把它佈置為豪華舒適,購買很先進的電器設備或音響,甚至計劃如何購買一部名牌的汽車,或是如何投資理財,存更多錢,以為這樣就齊家了嗎?

因為忽略了形而上:愛,暖流,家裡要充滿了愛,充滿了一股暖流,因為家是療傷的地方,家是激勵的大本營,孩子在外面受到委曲,一路很傷心哭回來,一定要回到家,家是最偉大,最溫暖的地方,回來,媽在家裡安慰他幾句,好了,笑了起來,所以家是最溫暖的地方,家充滿了愛,他無論如何一定哭回來。我們常忽略了,因為人是非常脆弱的動物,人非常的脆弱依賴,所以形而上的不是電氣設備的齊全,家俱的更新,而是要家裡充滿了愛,充滿了一股暖流,那怕沒有電氣設備,但是這個家有一股愛的暖流,滋潤家庭每一份子。

那麼國之本在家,什麼叫做齊家呢,齊家就是要達到人人修道,人人都能追求形而上的道,這才算齊家。為什麼國之本在家呢?有一句話說:『一家仁,一國興仁;那麼一家讓,一國興讓。』

如果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所以國之本在家,如果一家仁,一國興仁,我們要去渡人,我們要去成全人,凡是從事於聖事的,都可列入聖人的作為。

因為我們從事的是聖事,不是私事,不是凡事,那麼聖王賢相,他一家非常努力在修道,那全國就會上行下效,跟隨他全部變成完美的家庭。

所以有好多的前賢,實在是天下的棟樑,那種為道奔波,成全後學,他帶著後學,就像母雞帶著小雞,一樣的照顧無微不至啊!他開車去接送他的後學。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家之本在身,修身非常很重要,修身由一家之主做起,以身作則,為一家之標竿,共同遵守三綱五常,行八德,為人父者慈,為人子者孝,所以要齊家,先修其身。

修身很重要的是克己復禮,把自己不該有的脾氣毛病去掉。克己把不該有的貪,嗔,痴,愛,酒色財氣,七情六慾去掉,去掉這個叫做克己,所以修道是屬於內歛,而非外求,也就是說責己恕人,原諒他人。家的不和,實在是個體不能容忍,人與人的相處不能互相容忍,所以責己恕人是修身的原則。

克己復禮是靈修,是內歛,布內心找出自己脾氣毛病。習性是非常的難改,因為有無明在背後撐腰,所以要下很大的決心與毅力,人非聖賢,誰能無過,所以一個人要把身修好,一定要言行相顧。

修身之法—宜戒心之三毒:貪,嗔,痴。

口之四惡:惡口,妄言,綺語,兩舌。

身之三惡:殺,盜,淫。

二六時中嚴守四勿,齊莊中正,品德自然高尚,修身要持之有恒。修身最重要的是要涵養德性,進行於言行實踐,這才是修身,例如說:我現在做這件事,誠心誠意去做和用人情表面去做,表面看起來很像,但後者和修道無交涉,和生死沒有關係,因為他所做的跟本性無關。

所以修身不要用形梘來修身,你修身一定要直接貫通到本性上去,率性而為,從本性所流露出來的言行實踐才是修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心者一身之主,心為萬相之宗,所以我們常講修道修心,行道盡心,我們渡眾,財蓋佛堂…等等,都要用心,但看你用什麼心去做?是出自清淨的心,或是出自有為的心,或者出自競爭的心,是發慈悲心,或者是為了以後的享受而發心行功?念頭不一樣,其結果也會不一樣。

你若用清靜的心行道,就是在佛堂遞毛巾,端茶水,掃地,煮飯,行功看起來雖然不大,但用清靜的心,亦能匯入性海,使你超生了死。

反之,雖然行功看起來很大,如果不是用清靜的心,而是用亢高自大的心,或是造作有為的心,即使行功再大,也只能回歸有限的福,照樣的生滅輪迴,與超生了死無關。

所以六祖他叫我們「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若用其他的心,就是做得再多,其效果也不大,像梁武帝三里一奄,五里一寺,達摩祖師說他沒有功德,六祖說: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求人間有漏之福田),不可將福變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六祖又說:「見性是功,不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能照見到自己本性是功,而與一切眾生無分別、對待、視眾生為平等就是德。若是心念,不受內外境的阻礙,時時刻刻不受物慾氣稟所滯礙,而心清靜,常自照見本性,發揮自身不可諰議的妙性功用叫做功德,所以我們要知道,法界不重物質,但看心力。

修心的方法——見苦必救,見人必渡,此謂慈悲心。

見色不迷,見財伓貪,此謂貞廉心。

見逆不怨,見仇不報,此謂平安心。

見善必行,見惡必退,此謂智慧心。

惡口穢言不說,虛言不說,此謂道德心。如能如此修心就成功了。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要端正其心,先要誠其意,這是修道人最重要的功夫,修道要誠心,誠意。誠意就是我們至誠的流露,用愛心去感化人家,所以渡人僅是一片誠心而已。

拜拜本身也是也是一種修煉—有些人拜了很有效,有些人拜了沒有效,為什麼呢?有些人心想電視劇很好看,但獻香又不得不拜,所以隨便拜拜就算了,好趕快去看連續劇,獻香若這樣的拜法,絕對沒有效果,何以故,因為心,沒有拜的關係。

修煉的獻香拜拜,事前一定要摒棄雜念,把心調致「誠敬」就是用第一寶,也就是觀自在,居安宅,思無邪。自性凝聚以後,才能獻和拜拜,求老母慈悲,才能得到無形的「炁」這也叫做「黃中通理」這樣的拜拜,才是真正的誠心,誠意。

渡人也是一樣,不是說:能言善道,就這樣才把他渡來的,只是我們這一顆誠心誠意感召他,所謂「誠心」就是佛的慈悲心。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誠其意,就是誠實自己的意念,不受物慾所蔽,不受環境所遷,要做到「毋自欺」的境界。

誠其意者必須先致其知,如何的致知呢?求明師指點明路,則良知,良能,完全發露,率性修行,知行合一,自可超凡入聖。

致知在格物。

格物就是革除物慾,樂記云:「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又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人生下來實在是一個靜的,各位年紀大了,就會漸漸走向人生的本來面目,所以人一到年紀大了,他希望是靜的,希望能坐在海邊,看著水連天,天連水,一望無際,一片白茫茫的,沒有一點物來干擾,聽風聲,聽海浪衝擊岸的聲音,會非常的舒坦。

看著海鷗,飛啊!飛啊!在無際的海邊,往上衝啊,往上衝,就在那種靜中來啓示自己,來存心養性,這個是人的生命,所以有一句話說百動不如一靜,人實在是生而靜,天之也。人心之動,物之使然也,物之感人無窮,人之好惡無節,若不能反躬,天理就滅掉了,所以修道修心,這一些都是身外物,所以一定要格物,把內在的一切私心、貪、嗔、痴、愛,完全去除,佛家說:掃三心,去四相,了悟真理,以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

本節從外而內,欲明明德於天下,使天下太平,必須先治好你自己的國家,君敬臣忠,上下同心同德,人民才能安居樂業,要想治好你的國家,必須要先整理好你自己的家,父慈,子孝,上下和睦,才有天倫之樂趣。

想要整理好你的家,必須要先修好你的本身,上孝父母,不慈兒女,作為一個家中模範。

想要正心,必須先要有誠意,不論何事,在起心動念之時,必須誠信不欺。要想誠意必須先致知,達到真知,使良知,良能用事,不假思維,如天心一樣,要想致知必須先格物所有內在的私慾,外來的事物以及貪嗔痴愛種種物慾,一概全格除掉,自然就自性光明,與天同體,無人無我矣,所以物慾格除淨盡,天理流行,自然即能致知。

〈經文〉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物格而后知至

我們的自性本來是非常的光明的,沒有脾氣、毛病,但因受到氣稟物慾的習染,漸漸的失去了本來的光明,所以人心的敗壞,實在是物質的誘惑,我們生下來,如果沒有求道,不了解自性,以為這個假我是完全的自己,所以會以這個肉體來接觸物質,那麼物的感人是無窮無盡。

今天所要探討的這八條目,這節則由內而外,由理性而達事功,自精微而漸展開的修行歷程。

人之好惡無節於內——無窮的感人力量無節制的好惡追尋,所以說好惡無節於內物誘於外,如果不能反躬,那麼天理就滅掉了。

人的自性本來是非常的完美,因為有這個肉體,由於這個物,這個肉體,來感受到花花綠綠的物質,而物質本身所俱的潛力是什麼?是感人無窮,他來誘惑,來誘導人是一種無窮的力量,偏偏人不能自制,而好惡無節,沒有辦法節制自己追求惡的一種心態,從此心偏、意亂、情迷、天理就滅掉了。

今天講物格,要達到物格,我們先來了解物格的究竟。物格的究竟—極功要達到這個境界,可以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表示要掃相,可以說私人的慾望,自我的觀念,全部沒有了,要掃一切相,凡所有相,都不住相時。所以修到最高的境界就是無相。

修道—內聖—無相是內聖之體

行道—外王—無住是外王之基

無住、無體,要把整個忘掉,忘掉自己是人間最快樂的,所以常常記住自己的身份,地位、財富,記得越多,本身越孤單,考慮越多,本身越孤辟,所以能達到渾然忘我才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大學以明明德,親民為宗旨,以格物致知為入手,以明明德於天下為究竟。所以物格是修道的首要功夫,佛云:掃三心去四相,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格除物杹,即能知至,則私慾淨盡天理流行。

人之天性,原本至清至靈,因落後天,被氣稟所拘,被物慾所蔽,而心生貪、嗔、痴、愛,物即是將此本性不該有的不良習性及私慾去除,則猶如撥雲而重睹青天。

修道能二六時中,不離這個,終日煉神光,明其明德,使自性光明,達到良知生發作用,流露慈悲喜捨,必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知至而后意誠

良知已顯露,對理之是非,心之邪正,事之善惡,情之曲直,應該無所不知,已經能分析透徹,就達到無所不知,一個人的意,因為判斷錯誤,就會被理、心、事、性所扭曲,所以就變成東風吹,西邊倒,西風吹東邊倒,請問不吹風,你往那邊倒,很受理、心、事、情來左右你,那我們良知已顯露的話,本性必然一塵不染的,如日光朗照,令黑暗盡消失,其發自內心的意念,自然而然地達到誠實不欺,妄不生了。

意誠而后心正

意所接觸的是眼、耳、鼻、口,眼睛看到外面的物,沒有眼睛看裡面的,因為眼、耳、鼻、舌都是接解外面的,所以說物感人無窮,如果意不誠,心就亂掉了,心一亂,性就迷,所以說意亂情迷。

意為什麼會亂,就是這些眼、耳、鼻、口、身來接觸外面的物,外面這些物來引誘他,意起身就行,就會去愛,去取,去罵人,去打人,去搶哦,所以意一發身就行了。

意如果很誠,誠就不失其所,這個意,如果很誠的說,誠就是人與天溝通不可抗拒的一股力量,他做事很誠,很誠,很簡單來說就是實實在在,所以意心就正。

心正而后身修

各位心性是我們行為的主宰,所以心正,意不會來干擾心,我們到行天宮,在洗水果的洗水槽上,掛有二邊鏡子,他用紅的漆在一邊鏡子上紅的心,另一邊是黑的心,紅的心寫著福祿壽,黑的心寫著災厄病,所以心不好是痛苦的,心就是身的一個主宰。

所以我們說五官百體無罪,罪歸我心。世尊有一句話說:能伏我心為道者,其力甚多,吾與心鬥其劫無數,今乃得佛,獨步三界,唯心所造。能伏我心為道,各位壓住壓住,所以我們人很可怕的是心啊!所以修道、修心,不是修器官,修心養性,所以能伏我心者,其力甚多,吾與天鬥,你這毎慾望,如果跟心鬥,其劫無數,現在大家能得明師的指點,能夠獨步三界將來一定能夠超越三界,人生短暫,苦一點又算什麼呢?人生一彈指之間,又有什麼懷念的呢?唯心所造,皆心所為。

心正什麼都看得開,不生氣,不跟人計較,讓你,各位西藏的喇嘛教,還有一種天葬的,人死了把身體佈施出去,讓鳥、獸、螞蟻、昆蟲吃光光的,格物啊!

然後把這些喇嘛的頭骨、手指和名師一指的地方額頭,拿來磨,拿來磨成唸珠,在喇嘛廟裡有人發愿在磨,磨什麼呢?

磨名師一指的頭蓋骨的地方,因為手指是個法器,這頭蓋骨也是一個法器,因為自性出入的門戶也是一個法器。

但是手指要磨成很快,一節一節的很多,但是頭蓋骨這個地方,一個人才一個,一邊磨,一邊要唸大悲咒,一邊磨,一邊唸,幾千遍,幾萬遍才磨好,又要等一佰零捌人死了,才能串起來。

所以唸那個珠,可以法力無邊,可以使死的人超乎,這個念珠是法器。各位有沒有想過,他們出家的人,所穿的鞋子,開六個洞不是因襪子而通風,而是要讓他們低得下看得破,因為要低得下,看得破,看破六根,看破六塵,行六度萬行,為什麼不開五個洞、七個洞呢?他們都有很深的含意,所以他們一舉一動都充滿了非常深奧的意思。

這個鞋子也是法器,所以他們要穿鞋子的時候,要低得下,看得破,各位其實要用這些物,來時時勉勵自己,警惕自己,教育自己,各位我們要用自性來教育自己。

身修而后家齊

身是構成家的個體,所以身既修,家會齊,言行舉止是為典範,都能夠達到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如果家不齊,可能是我們個人人的問題,你是不是還在家發脾氣,你在家所做所為,沒有引你家裡的一種敬仰,你的言行沒有做到家裡的典範,所以可能會說啊!你修你的,我修我的,因為你的愛,你的感召心不夠,你本身修持的還不好,因為,你在家裡還在行霸道,還有缺失還有脾氣。

所以君子一日修身有道,使自己的品德修養達到某一程度時,自然會使家人在耳濡目染下,收潛移默化之功。

身修者,言行皆合乎中道,標杆立正,大德敦化,則風行草偃,未有不俯首而受化者。

家齊而后國治

家可齊,不可治,齊家不可用法律,命令等條文強制壓服,唯有用愛心使之溫馨和諧,各盡倫常,家方可齊。一家能齊,影響左鄰右舍,由近及遠,自親而疏,民情自然純樸、敦厚。

所以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定讓,一國興讓,國之本在家,如果家能齊,那麼如春風廣被,雨露的均沾,因為人有一種見賢思齊的本能,人有好善勿惡的本性,所以大家會開始效法。

例如說:修道聽班,來這裡共同參研道理,還是有志一同,互相來大家一看,哇!這麼多人在聽課,我們就不敢有一種懈惰的念頭,哦!下個禮拜我也要來,有一種相互激勵的作用。

道務的宏展,要互相的激勵,好像很多很多的香,一大把集在一起的話,唉呀!熊熊烈火,非常光明的熊熊烈火,如果把這些香分開的話…好了,點點星光,以後消失了,連煙都看不到。

所以各位,這個班實在是非常的珍貴,在這個道氣籠罩之下,啊!大家的誠心整個發露出來,珍惜這個班,因為大家會充滿了一種激勵,這是人的本能,所以家齊而后國治。

國治而后天下平

國家能夠安定進步。,卂? 康樂富強,成為仁義之邦,互不侵犯,平等外交,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國際間促進和平,則大家盛境可期,這是八條目的大用,由性理而達事功之大成也。

這八條目又有著所謂「蜂腰束氣過脈」語也,即是每一句的轉接處,感覺上似乎有斷章取義。其實個中之理、氣、象是脈脈相通,息息相關的。何以八條目句句息息相關呢?

(一)格物內格心物:貪、嗔、痴、愛、顛倒妄想、苦惱、嫉妒、愩高。

格外物:酒念要根除,亂性迷真君子醉,胡言亂語惹事非,杜康造酒墜沉倫,至今迷亂世間人,傾家敗國傷生命,五百大戒酒為先。

:色念要根除,百媚千嬌迷魂陣,盜精盜氣,盜元神。西施喪國傾城貌,戰退吳王不用兵,英雄盡喪紅羅帳,不見鋼刀會殺人。

:財念要除去,見利迷心殘自生,萬貫臨終屬他人。第一富豪石崇公,堆金積玉好門風,家財敵國尚圖謀,死後撒手也成空。

:氣念要除去,發怒成瞋鬥爭強,輕犯法律重喪命,怒氣沖天似火牛,未畼觸倒不週山,當觀螳臂擋車轍,識得人生傾刻間。

「酒」似蛟龍一火可,

「色」如亡家敗國根,

「財」似毒藥總成害,

「氣」如猛虎要傷人。

(二)致知:物格良知作主人,起心動念,不離本位,方寸之地。

(三)誠意:良知做主,君子的「意」是至誠的,不以虛偽、詐騙、花言巧語、來待人處事。

(四)正心:意誠,心就不虛偽,必可正心。

(五)修身:心正邪念不生,正念不失,以身作則。

(六)齊家:身修,以身作則,達到人道,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七)治國:家齊而后國治,若家之倫理亮起紅燈時,則國就難治,現今,是家倫惡性頹喪之際,大道適時注入一股清流,挽救家倫,使家能夠,家和萬事興,而國能國泰民安。

(八)平天下:國治而后天下平,每個國家,如果都能以三綱領,八條目為治國準則,相信世界不會有暴動,殘酷的戰㬹發生,這樣的世界是和平的,沒有恐懼,是清淨的,是人與萬物共同生存的,一個真實的空間。

此八者,乃即流溯源,萬殊一本,由本及末,一本萬殊,萬物萬事,成始,成終,先後次第之條目也。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天子』:周朝行封建制度,主要分成六個階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奴隸,天子是當時國家的最高領袖,掌理一切政治大權,以其奉天承命之意,故稱「天子」。庶民即指一般的老百姓。

上自天子,下至百姓,一律以修身為本,『天子』—並不是帝王時代的天子,聖人立法為末世的修道士來修行的話,現在並沒有天子,應該解釋為受天明命,代天宣化,春天行道,化世渡民的白陽修道士。

大家都受天明命,天命明師的一指,指在你身上,既然受天的明命,必須代天宣化,替天行道,化世渡民,這個就是天子,明明上帝之子,老母的分靈化性,皇胎兒女,都是天子。

我們不是為自己來渡世,而是為天下,我們雙肩所擔負的是老母的重擔,媽媽不盡的期許,我們所立的宏愿,九玄七祖的重擔,自己超生了死的種天職,各位我們責任很重啊!我們白陽修道士只要沒有忘記老母娘,而我們代天宣化,都可以說是天子。

』:是指一切,一樣,亦是自上至下之謂也。

「壹」也可以說無極一理的代稱。

「壹」也可以說數之始。

這就告訴我們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要以修身作為根本,往內可以內聖,要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往外要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所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都要修身。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是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基本工夫為本。

』:是由完美人格所推演出來的身修、家齊、國治…平天下的境界。

』:也可喻自性

』:四肢、百骸、六根

本性亂,要讓四肢百骸能治是不可能的。

他本性都亂掉了,心境都亂掉了,還要眼睛非禮勿看,耳朵非禮勿聽,那是不可能的事。須知不明本體,行事必然顛倒錯亂而能達於事功之成就者,未之有也。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如果把所應該看重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修持事項忽略看淡,不確認真理本性,而重視於名利、物質,並且希望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工作做好,像這樣的顛倒錯亂,本末倒置,希望求得美滿結果,自古以來,從來沒有這種事,因為自己不修好,如何教導他人修呢?

其所厚者薄,厚者真理本性,薄者形色物象,人的自性為本,色身為本,其所薄者厚,色身之名利、富貴、權勢乃是有形有相,最終如夢幻泡影,終歸消滅,應該看淡的反而重視之,這是存心不正,貪慾熾烈,縱情逐慾,色身貪圖富貴名利及感官的刺激享受,這樣本性被無明覆蓋,受識神牽引而厚待之。

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在世時,眼觀美色起淫念,耳聽邪音,出穢言,鼻聞香味,貪美食,身貪淫慾動妄念,意追邪情起思惟,為非作歹在世能達到修齊治平,這是絕對沒有這回事的。

修道者,應該低心下氣,謙虛退讓,捨己為重,正心修身,胸懷大中至正,真修實煉,積功累德,才能了脫輪迴,若是只圖表面,好高騖遠,貪心妄想,綱常佛規不遵守,敗德亂道,而欲想證果成真者未之有也。

大學以三綱領為體,八條目為用,由正己而成人,要使天下平,必須要先治好你自己的國家。君敬臣忠,上下同心同德,人民才能安居樂業,要想治好你的國家,必須要先整理好你自己的家,父慈子孝,上下和睦,才有天倫之樂趣,要想整理好你的家,必須要先整理好你自己的家,父慈子孝,上下和睦,才有天倫之樂趣,要想整理好你的家,必須要修好你的本身,上孝父母,下慈兒女,作一個家庭中模範。

要想正心,必須先有誠意,不論何事一起意念時,必須誠信不欺。要想誠意必須先致知,達到真知,使良知,良能用事,不假思維,如天心一樣。

想要致知,達到真知,使良知,良能用事,不假思維,如天心一樣。

想要致知,必須先格物,所有內在私慾,外來的事務,以致貪、嗔、痴、愛,種種物慾一概全部格除掉,自然就自性光明。所以物慾除盡,天理流行,自然即能知致。

若用真智慧用事,不偏不倚,所以知玫即能意誠,意念一起,誠實不虛自然心正,心正即能身修、人慾、嗜好,貪、嗔、痴、愛一概全空,作一模範。能身修即能家齊。

父慈子孝,上下和樂,家齊即能國治。家家皆上下和睦,一道同風,自然國家平治,由一國推到世界各國皆能平治,天下自然就平安。

聖人大道的宗旨,化世界為大同。入手之法必須先明德而後新民,就是先正己而後成人,有體、有用、本末兼賅。所以說自天子以至於庶民,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傳一章 釋明明德

〈經文〉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道在那裡?道在日常生活中,修道並不是在改變你的輪廓,因為這是天生自然的,修道是在能夠發露蘊藏在你內心深處,來自無極的靈光,這就是明明德。怎麼樣克明德,首先要肯定自性,一個人沒有肯定自性的話,他不能發露自性的光茫,首先要肯定自性,因為大學一書,也就是說儒家思想的一本書。

儒家的經典,他屬於踐言,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得到體驗、證驗,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實行,所以孔子的思想,我們常常講他是庸德、庸行,因為非常的平常才適合白陽運應在家修。

本段是曾子引例尚書,說明武王分封土地給康叔時,周公一番耳提面命訓誡的話解釋明明德的義理,說明本性的光明要人人去了悟,去發揚。

康誥曰:康誥是書經中,周詩的康誥篇,內容是周公對幼弟康叔一番訓誡的話,聖人所講的千經萬典,不離心境,但心境又是無形無相,所以必須借事來研理,引歷史的實例來證道,來講性理心法。

我們從歷史的觀點看,堯、舜、禹,這一段是公天下的典範,從禹、啓、太康,開始整個都變了,就成了君子世襲家天下的開始,所以我們非常讚美堯天舜日的天下。原原本本堯傳給舜,舜傳給禹,但禹傳給他的兒子啓,啓傳給太康之後,變成了國王的地位,一代一代的相傳,家天下就從這開始,這樣傳到了周文王。

書經康誥篇裡面記載,周朝武王早死,武王死後帝位傳給成王,周公是成王的叔叔,由於成王年幼,不能掌管政事,所以由周公攝政。

康誥曰:『克明德。』

克:能夠。

明德:本來的靈明自性。

康誥周書有言,要自己明其明德,要修明自己,先要克己復禮,控制自己之私慾、物慾,如佛之五戒:殺、盜、淫、酒、妄。克盡,同時守住性中本有之五常:仁、義、禮、智、信。

這樣自然靈台,清靜無欲,智慧自出,明德自明矣。

克明德就是盡自性中的三綱五常,要以德化民,因為道在低處,自性在很低的地方,所以能夠克明德,能夠明白有自性的人一定是非常的慈悲。那麼康誥篇所說的這段話,是肯定自性,讓我們要開始入德之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自性明不明?要明心,可也不容易,先得將心裡清一清,清了才會明。

老前人說:小時候,看到家裡種田,將田中的雜草拔除了,秧苗才會長得好。每個人的心中是否都有一畝田,心田要去雜蕪之草,道心才會生出來,而心中這畝良田都要培養好了…存心養性,不亂動,清清淨淨,無為而作,才是真正修行。

所謂『克明德』就是盡其明德之能事,求明師指授心源,率性修行,實踐五常之德勤修不輟,必能夠恢德本性之光明。

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大甲:書經大甲篇,是商朝賢相伊尹告誡其孫大甲之言。

顧:時常去注意,天之明命,就是上天所賦給我們的光明德性,亦就是良知、良能也。

書經上的大甲篇說:時時要去留心注意,上天所賦於我們的光明德性,要時時去注意審查,自己的言行舉止之間,是否率性而行,是否行為有所偏差,是否遵行天理良心。

大甲為商湯之孫,太丁之子,太丁早亡,伊尹立大甲為君,大甲無道妄民,伊尹將大甲放逐於桐,三年改過,悔悟後也被送回國都,伊尹告誡大甲曰:先王顧諟天之明命。

天之明命:如果上天給你的明命,給我們的自性,你不會去珍惜它,反而把它蓋死,千萬不要被物慾所蔽。

天之明命就是說:天以大自然無極的真理,賦在人身為性,我們對真理必須要去了解,因為真理是絕對的,是不辨自明的,我們求的是一種心性的光芒,所以我們不曾為一頓飯斤斤計較,也不曾為食、衣、住、行耽耽於懷過。

所以各位,天之明命,上天付給我們的是什麼樣的金錢都買不到的自性,各位要珍惜它,時時刻刻的去抓緊它,這個是天之明命。

那麼附在人身中為性,那麼運轉於週身就是命。命是來自於後天,性是來自於先天的,所以我們這一次來要性命雙修。

命與理天,應該是息息相通的,在現象界中所做所為就是命,可見一身通三界,我們一身可以通三界,可見天之靈明,時時照我身,人之一舉一動天地知,可見一念善,天地必知之,一念惡,天地亦必曉之。

心好像是一個電波,心念一起,波浪就會相馳逐,所以乾坤雖大傾刻到,電波一波一波很快就傳遍了,所以一念善,天必佑之。一念惡,天必懲之,人有善願,天必佑之,天必從之。

今天我們修道士,如何去顧諟天之明命,應該永厥命,素位而行,人生下來是稟受著因果而來,各人的因果不同,所以有富貴、貧賤之別,這是自然法則,不是人力所容易改變的。所以素富貴行乎富貴,這種人可以濟世也,素貧賤行乎貧賤,這種人可以安命也,這樣就是天之命明。

天給你的命,但是由於後天環境所區限,我們不能一步昇天,素富貴行乎富貴以濟世,所以各位再多的財富,天富於人,以濟眾人之困,天聰於人,以啓眾人之愚。有錢的人,你若能用你的錢財來行善濟世的話,那功德無量,有錢肯施的話,行功之快,真是得天獨厚,因為再多的財富,你都沒有帶走,這樣叫做顧諟天之明命。

天給我的明命,因為被環境所限,我來安命,上天給我什麼命,我有法施的命,我就去做法施,我有無畏施的命,我就去做無畏施,天生我材必有用,各位上天生我們,必定有我們來人間的一種天職,可惜我們都忘了它,所以肯定之後,我們要眷顧、要愛惜。

帝典曰:『克明峻德』

帝典:即堯典,是書經虞書的篇名。

克明:就是使自性更光明。

峻德:峻是高大的意思,也就是把至尊至貴的德發露出來。

克明峻德:能明你最高、最大的德。

什麼叫做峻?『至極無以復加』叫峻,山的最高峉叫峻。峻德是最大的德光明起來,明性復初,我們想想看,這個德是什麼?要是道的本體這一點得不到的話。你所做的那些德叫『善』,勉勉強強說:只是德的一個皮毛。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全部都能做到的,實際上說,世界上還沒有。能做到八德之一,如做個孝子,或做個忠臣,這已是是鳳毛麟角了,我完成了孝,完成了忠,在德之中只是幾分之幾而已。

『仁、義、禮、智』叫做四端,中心叫做『信』,用『信』來統其四端,用『信』統其『仁』,可以把『仁』發揚出去,『四端』必須用中間的『道』來統其。四端的力量在哪裡呢?在中央。一切德的力量,它的發源點就在中央。這個中央如果源源不絕的話,所產生德的力量很大,這個中央要是沒有,那德是假的,是偽善,是沽名釣譽。

善惡是相對的,何謂相對的善?如果知道做惡要坐監,當然不好,而行善,雖然此世或無法享福,但來世必定享福,所以我多施捨,多行善事,這是在計較,比較之中所產生的德,是在有所貪忘之中所做的小德,不是大德。

唯有由中央生出行於仁、義、禮、智四端,才能成就大德,這叫做峻德。明白德的本源道體,萬德之一叫做峻德。克明峻德也是修的功夫。

皆自明也。

人生在世為了什麼?你曾想過嗎?每日勞苦的工作又為了什麼?不知道自己來世間幹什麼?不明性理實為可惜也,人朲到世間,其實都是稟因果業力而來,所以要了業力,要了愿愿不能了,難把鄉還。

上天命我們應該要完成之業或愿,一定要在此世就要完成去覆命,不要再拖延來世,隨緣了舊業,不再惹新災。善緣也要善了,惡緣也要善了,所以做人要學,才能了解,才不會受物慾蒙蔽而不醒,迷惑在物裡被物轉。

故學之大化聖賢可從而至,凡夫俗子也可變為君子,若不學則狂妄鬼禽亦可從而至永受輪迴之苦,所以若能了解人生的真諦,依照以上之方法來克服己性,皆可恢復本性之光明也。

傳二章 釋新民

〈經文〉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本段是曾子,舉出書經上三篇的實例解釋新民的要意,目的在勉勵有道的君子,要時時刻刻省察自己,革新自己改過遷善,除舊佈新,這是必須要有堅毅的勇氣與耐力,才能使自性光明,進一步成全別人,使人人皆能自新。

:商湯是商朝的開國君王,生於夏朝末年,因夏桀無道,湯順天應人,興兵伐之,放夏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湯。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沐浴的器具,盛水的銅器。

:誠能,果能如此。

苟日新:如果能夠真誠,不忘的洗除,本身一切不應該有的舊染,使之潔淨。

:是刻在器具上的字。

這一段非常重要的是新自己之民,要新民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是一種明其明德,使自己達到新民,就是時時刻刻的警惕自己,像戰國時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越王勾踐他警惕自己,他要復國,他十年的生聚教訓,因為他怕死於安樂。

什麼叫做死於安樂,這個死不是說身體的死掉,而是說靈性的一種自覺忘懷了,忘了國仇家恨,這個就是死於安樂,各位我們實在是生於憂患…雖然說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實在講一大半是困而知之,我們大都受到逆境,在很惡劣的環境,才能追尋道,因為靈性的昇華,實在都在憂患中沒有忘記道。

商湯雖然是東方十八代祖的第十一代傳人,他也承受天之明命,他也時時刻刻的警惕自己,在他使用的盥洗盤上刻上了自我告誡的九個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為什麼要刻在他每天所要接觸的器物上,這個意義相當深,為什麼不刻在牆壁上,不刻在他的書桌上,而特地刻在他每天要沐浴的銅器上,因為我們天天需要沐浴,沐浴分二種,一種是沐身,一是沐心,所以聖人留下的經典,含意很深,我們若光在字面上解解可能只答對了一半,我們必須要去追尋,聖人為什麼要以這一段來做「新民」的開頭,新民是要使性、心、身一貫,所以天天要沐浴。

沐身、沐心要洗除身上污垢、汗水,但是在每一次沐浴的時候,我要想起,內外必須要乾淨清靜,我一方面要洗掉身上的污垢,同時要洗除心性上的一切七情六慾、三毒、四勿,也就是說沐心,讓我們由心回饋於自己的自性,是要去其本無,復我本顏,必然充本然之善。

「康誥曰:『作新民。』」

:是奮發振作,自我激勵之義。

新民:就是革新自己,使之明心見性,自新而充滿朝氣。

同樣一個人,何謂新民與舊民之稱呢?色身雖是原舊,但是經過格物,致知之後,本性光明,改變氣質,將過去不良之思想,習全部格新,改過自新,其行為、言行和以往不同,有如改頭換面,好像另一個新人一樣。

所以說:作新民,就是革新自己,成全別人也就是自渡渡人,鼓舞自我振作,除舊佈新使本性聖明無染。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詩經大雅文王篇上說:周朝雖然已是一個千餘年的古老邦國,到了文王之時,卻能戰戰競競,日新其德,其德又能澤及天下百姓,最後終於能夠承受天賦的使命,以德性來教化百姓。

這一段我們把它轉到自性來,末世的修道士,已經不知生死輪迴幾萬年,迷昧太久,所以是舊邦可以說已是幾萬年的老頭子了,因為你輪迴一直輪迴來的,所以各位想想我們已經是很舊了,所以是舊邦,實在是天恩師德。

不盡的天恩師德,上天降道,讓末世的修道士都能求道、修道、行道,「其命維新」,我們仍有復性的可能,超生了死的機會,但這是最後一次,已經是末後一著,已經是最後一班車,各位要搭上去,末後一著表示已經時不我予,已經很緊迫了,希望我們改變自己的自性,一定要有一種時時刻刻警惕的作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完了以後來作新民。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天時這麼急緊,那麼任重道遠,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是故君子,這個君子,也可以說末世的白陽修道士,我們能代天宣化,末世的白陽修道士,我們能代天宣化,渡化眾生,為了要明德新民,沒有不盡畢生的一切努力,盡力而為盡力而做力求改過遷善,弘道渡人。拿出全部的力量,全部的精神和勇氣,想盡辦法,不達目的絕不中止,故叫做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傳三章 釋止於至善(一)

〈經文〉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詩經商頌玄鳥篇裡面寫出來,邦畿千里,惟民所止,這個是釋止於至善的頭一段,我們知道,一切生靈他的本源跟所追求的一個歸宿都是至善。

生靈他從何處來,那麼應該從何處回去,老子也曾講過,我們的自性由宇宙的正體通過天地,再到人身,將來使命完成之後,再由人身透過天地,還回宇宙。

人也是生靈之一,一切動物也都是生靈,他們所追求的,就是要居住在最安全的地方,因為活在最安全的地方,死在最安樂的地方,人只要一息尚存,都要活在最安全的地方,要死的時候,死在最安樂之境,這個是詩經裡面所隱藏的一個玄機,當然以字面來解釋,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是國家。

:音乩。是首都,以國家而言,君王所居住的地方叫做邦畿,佔地有千里之大,位於天下之中央,是人民所樂於住的地方,以眾生自性而言,亦有一個靈性所在的邦畿,就是良知、良能所居住的地方。

剛剛講的是國家的邦畿,現在講人身的邦畿,人身的邦畿就是我們的自性,這個自性是由天所賦的是最完美。

人身的邦畿也是千里,我們把字拆開,一個十字,上面一點。「千」所以邦畿在裡面,邦畿千里就是說:人的自性,隱藏在十字架,也就是說十字架裡面,一點靈性所居之處,又曰方寸寶「田」。

由這個千里去悟,在十的上面必須要明師一指那個地方,也就是說在聖經裡面有一句話,他說耶蘇被釘在十字架上,同時他的左邊也釘了一個強盜,右邊也釘了一個強盜,三人同時釘,如果沒有釘這兩個強盜的話,就沒有辦法找出自己身中的十字架在那裡,請各位找找看,我們人最可性的強盜是什麼?應該是眼睛。眼睛看了東西,馬上就起心動念,閩南語說:『目週掛斗蓋』—看到東西就要愛。所以眼睛很賊哦,邦畿千里,惟民所止,這個邦畿就是性王由王都之性王發令到全身四肢百骸之民。即一本散萬殊,民均服從其命而行,人一死就收回命令,即萬殊歸一本。

故邦畿為萬民所止之處,所以玄關者,一身之總樞紐。總開關也,一身若部份與總開關斷去連絡時,即變成半身不遂也。故玄關就是四肢百骸應所止之處。

邦畿為國之重鎮,玄關為人身中之,為本性的歸依處,若不歸依此,則被名利恩愛所繫,聲色犬馬所惑,必隨波逐流,沈淪無期矣。修道止於至善,一身邦畿可治,推己及人則家可齊,國可治,天下可平。

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緡蠻:緡音文,黃鳥的叫聲。

:安息或達於至善之義。

丘隅:山裡之彎角,樹木最茂盛,最安全的地方。

詩經小雅緡蠻篇上說,叫聲悅耳動聽的黃鳥,牠能夠選擇心目中的理想安息處,是在森林茂盛,位置安全的山丘彎角處的地方。孔子讀到這一章時,嘆了一口氣說:「連一隻小小的黃鳥在白天忙碌完以後,晚上要休息時,都知道找一處,理想又隱蔽性之安全的地方棲息,而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竟然不明白,其所當止之處,反而不如這些鳥呢?」

我們要知其所止,我們生要止於心安,死要止於性安,這裡我們引述老子說的:「夫物芸芸,各歸其根。」夫物就是說太多太多的萬物,他現在不講生靈,孔子呢?是把它縮小到生靈(緡蠻黃鳥是指廣泛的一切生靈。)但是老子就換指一切萬物。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太多太多的萬物,最後都要歸根復命,我們也講過,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夫物,各歸其根,天下的萬物,都能歸根,為什麼我們人,不能歸根,這是一個告誡,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你不懂得歸根復命的話,你白白的來人間空跑一趟,實在是妄作凶,我們來人間跑一趟就是要歸根復命。

一粒種子,種下去,它能生根發芽,枝葉開花結果,這一個生長的過程要做什麼?就是要開花結果,都要結成果,種子跟它原來的一樣,如果達到這個果跟原本的種子一樣,最後這棵樹會枯死,這些枝葉都可以全部消失掉,但要果實成熟之後,果樹,外表才可以壞,否則全部都會腐爛,瓜內的果實要果實成熟,瓜樹才可以壞,否則連果實種子全部爛掉。

各位在還沒有達目的之前,各位可以看種稻,還沒有開花結穗之前,哇!這些稻很荿是茂盛綠油油的很粗壯,這些紅花綠葉,並不是要好看,而是要把這些精華濃縮到稻穗,等到有一天這些稻穗都變成了跟它原來的那一顆種子一樣。

那這棵稻稈它就可以全部枯黃,萎縮掉可以割掉,這些我都不要,可以割掉,我要的就是拿這個跟原來的一樣,就是說你一生的過程,你的富貴榮華,你的才華,你的學識就是是幫助你將來歸根復命,等你歸根復命這些都沒有用了。我們歸根成佛成菩薩,你還帶著你的財富、名利、地位學識去做什麼,那都是一種助緣而已。

所以緡蠻黃鳥,止於丘隅。『丘隅』字面上解釋為山中彎角處,樹林最茂盛最安全的地方,但轉到心法上,丘隅就是靈山,黃鳥就是自性,靈山塔下就是玄關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不小心,跌倒也不會碰到玄關這個地方。

後學引這一段說:比我們人還要低能的黃鳥,比我們人還要差的生靈,他們都會尋找最安全的地方,難道我們人生為萬物之靈,難道不會止於丘隅。

孔子又說:於止,知其所止,於止—我們推究人生最後要的一個究竟『於止』,也可以說是在尋訪人生最後的歸宿,人為什麼會怕死?

因為第一點不知死了以後到那一個世界,不知道,我們沒有去過,不知死的一個世界是怎麼樣,我們沒有去過,其實去過好幾次。忘了我們去而復迴,一再的輪迴生死,所以怕死,也從來沒有人告訴我,死後的世界怎麼樣,我們常有機會到殯儀館,為我們的親朋好友,上香,致哀,祭拜,的機會,偶然都有送葬的行列,有上香察拜的機會,後學常常這樣想,今天我會來跟你憑弔,會來跟你做最後的送葬,因為你跟我有很深的交情,至少都是親朋好友,你已經在人間消失了,但是請你告訴我,你的靈將往那一個世界,請你在夢中告訴我,很多親朋好友都不斷的走了,但從來沒有一個人托夢給我,所以我們惟有自己去追尋,惟有從經典裡來追尋。

第二點為什麼怕死,死來得很突然,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來到,也許在半夜、清晨、黃昏,因為他突然來到,讓我們措手不及。

第三點,因為很快的割捨掉自己的名利富貴,妻恩子愛好像捨不得,但是在坐的各位前賢,我們有幸的求了道,已經知止,成聖成凡,聖凡之別就在於知止與不知止而已。

我們求了道,經明師一指,我們知道自性要回歸理大,所以我們不怕死,我們唯一掛心的是什麼?愿未了,難把鄉還,當時我們是為白陽應運,我們倒裝下凡,我們在老母的面前雙膝落地,立下了很大的愿下來。

所以西方不留一菩薩,理天不留一佛子,全部倒裝下凡,在下來時立很大的愿,要渡盡眾生達本還源,要代天宣化,替天理物,結果來到世間忘掉了自己,就這樣孑然一身回去,愿未能了,是我們所最擔心的,所以從現在一息尚存,好好的修,好好的做,不要到時候才搥胸頓足,所以於止,我們要止於至善,止於道。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穆穆:偉大深遠,成莊嚴端肅之貌。

:讚嘆。

:音輯。繼續不斷的,繼承道統。

:音希。光明、心地光磊落。

敬止:即恭恭敬敬地止於至善之地。

詩經大雅文王篇裡有一段讚詞說:「那德業很偉大的文王啊!他能繼續堯舜的道統,恭恭敬敬的止於光明的大道上,宏揚明德的光輝,推行親民化眾的工作,將性天大放光明,然後恭敬地止於至善的境界。我們現在用另一個角度來解釋這一段,以字面來解釋用文王來做我們修道的一個榜樣,一個典範,所以穆穆文王應該指我們的自性,這個穆穆是指深遠,偉大深遠。

求了道之後太深遠了,太至尊至貴,太了不起,讓你看不到一點瑕疵,一點邊際,太廣、太深遠了。那麼文:三綱盡,五常備,所以說穆穆文王,求了道的各位前賢,你的自性太光明了。

於緝熙敬止,就是我們修道的歷程,我們要繼承道統,必須要繼承道統,道統不能在我們手中斷掉。什麼叫做繼承道統呢?就是傳燈,薪火相傳。渡人像接力賽,我們是幾拾萬、幾佰萬、幾億萬人在接力賽,人家傳給你,你不渡人,不成全人,那麼道在你手中斷送掉,所以道必須薪火相傳,而綿綿不絕,一直傳下去。所以就是說,於緝熙敬止修道行道的一個歷程,我們既然繼承了這個道統,薪火相傳,走向光明,恭敬的謹守止於至善之地。

為人君。止於仁,所以凡做國君的,要將心止於至善中道處,以仁愛心來照顧百姓。仁居東方,東方屬仁,故為人君止於仁,要把仁愛的心盡用到人民身上。

國君:可比喻自性。

:比喻心意。

文王上承堯、舜、禹、湯的道統,將性天發揚光大,推廣行遠,親民化眾,使民自覺其性,所謂君效法天地,民效法君王,天人合一。

為人臣止於敬:君仁臣敬是順天理,故為人臣,要先敬己心,心是一身之君,故敬重己心,則不愧於心,才不會如老子所說的「大奸若忠」之偽忠行為。

為人臣若遇到國君無道,或是公司老皮心術行為不正,為人臣就應該要向上諫正,克君心非,引君以道,以挽救國家或公司。為臣之盡責,萬一如比干諫正紂王而被處死或岳飛盡忠而受害,生為忠臣,死為忠神,色身雖亡,其精神永留人間萬古流芳。

為人子止於孝:以孝道之心來奉敬雙親。明朝大儒呂坤云:「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髮膚還父母之初,無稍毀傷,親之孝子。天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

這裡我們引一個事實來跟各位參考,「人在臨終,一定會有一段非常感人的親子最後見面,很多人講這個是慎終追遠。臨終的人,常有迴光返照的一個現象,即使已病入膏肓的人,要離開之前,會有一段迴光返照的時候,他會掃視週遭的人,甚至會一個一個算清楚。他會說:老三,老三還沒有回來,他還沒有見到所有子女之前,很不願意離開人間,會有這麼一段的掙扎。」

所以常會有人說:「媽媽,你等一等,老三已經回來了,現在已經在路上了。老三一回來,她最後看一眼就斷氣了,這種現象太多,太多了,這是什麼呢?父母完整的生你,子要全而歸之。

孩子最後要完整的回來給媽媽看看,絕沒有拿存摺,拿金銀珠寶的說:媽,我回來了,媽一定很仔細的從頭到腳,全部很詳細的看,看的很清楚。舉一個例子,媽眼睛失明了,「孩子啊!你回來了,來我這裡。她會用手摸摸頭啊,接著摸手,因為她看不到,最後一定會有這麼一個事實發生,父母完整的生我,最後我要看你是不是很完整的還我。

如果到了最後,「媽!我回來了。」「啊!你怎麼拿拐扙呢?」「我的腳斷了。」「啊!你一跛一跛的走回來,我不敢看啊!」這是不得了的,這是很嚴重的哦,這是最糟,最不孝的,或許媽媽會說:「你名利富貴,這都是身外物,這不是我要看的,這是時也,命也。」

因果、業力、造化不同,他不會執在這些,他執在完整的你,中國字很厲害,髮膚,不只是只有頭髮皮膚,髮膚是涵蓋全身,髮膚還父母之初,無稍毀傷,這樣是親之孝子。

天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天生我們什麼?天生我們的自性啊!上天生我們的自性可以說圓陀陀,光灼灼的!人之初性本善啊!天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將來離開人間之後,我們的肉體會留在人間,為什麼呢?因為取之在人間,最後留在人間是必然的,落葉歸根。因為這個色身也是物質啊!在天地間得到的,將來歸還給天地,這都是必然的,那麼你的自性來自理天,最後回理天也是必定的。我們還天什麼?還心性啊?拿心性,還天之初,無稍欠缺,天之孝子。

各位如果不修,不了愿的話,就會殘缺破漏,拿什麼回去?要拿這個圓陀陀,光灼灼的回去,這樣才是天之孝子。

為人父止於慈:做人父母的要將心止於至善,以慈愛的心來教導兒女,父慈子孝,順天理也,為人父以嚴慈兼顧之心理,教之以理,導之以德,不得過於寵愛,教不嚴父之過,所以為人父要嚴慈兼顧。

與國人交,止於信:信者人言,人言無信不立,與朋友交往,要以誠實信冋來接待人,人若無信,先欺自己之良心而後欺人,人一但信不立,其餘四端做得如何好,人也不會相信矣,故信可以統四端,兼萬善。今大道普傳,雖有緣得之,由信入手,二六時中,將心收回止玄關至善寶地。

君心存仁,臣心有敬,子心有孝,父心有慈,與朋友交有信,以上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素位而行,清平盛世可期而至矣!

釋止於至善(二)

〈經文〉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

:解釋為看,或瞻仰,例如對於一個偉人,如瞻仰孔聖銅像,就應說瞻仰,就是很恭敬的意思。

:指那一邊。

淇澳:是水名,指衛國境內的淇水,也就是說衛國淇水的彎角處。

菉竹:菉音綠。就是綠色的竹子。

猗猗:猗音綺。指生長非常的柔順,茂盛。

有斐君子:斐音匪。指文質彬彬,有修養有道德的人。

孔子留這一段來釋止於至善,他留下的本意是稱讚衛武公的政績,衛武公是康叔的第八代孫,我們知道,周公在政治上是採用「封建制度」。周公把衛國封給他的弟弟康叔,當時他的幼弟康叔奉命要去衛國治理的時候,周公非常的擔心,他說:「弟啊!我封給你那個地方,本是紂王長子武庚所統轄過的,所留下的百姓,都是殷商的臣民,又經過三監之亂,民心非常的動盪,你去啊!要如何的治理呢?」

當然現在我們是在闡釋表面文章,現在我們引心法來講:上天老母娘、天上仙佛、師尊、師母,一再的耳提面命,我們立很大的愿,來到這人間,要來治這個世,就好像治理衛國一樣,民心很動盪哦!很不好治哦!現代的人心很險惡,心術很多,所以我們一定要發露自己的本性,發露我們的良知、良能,發露我們的智慧來代天宣化,繼天立極,替天來理物,完全依自性來治理。衛式公承襲康叔那時候所締下的延續,再好好去發揮,他曾經幫助周天子平太戎之亂,外族人侵攻進來,衛武公幫天子平定,結果被封為公爵,全民敬仰,這一段是在讚美衛武公的政績。

當然乍看之下,難道儒家的經典,是不是中國歷史的重演呢?可說對,也可說不盡對,因為道無形無相,我們必須借歷史的事跡來言道。我們會借相來言道,借很多形象來轉入我們看不到的心性。

所以聖人所留的千經萬典,有他們相當不得已的苦衷,所以再說,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話說一傑地靈,但是符合一些推理卻不能否定,例如我們在中庸有讀到:「至誠之道,可預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我們了解,國家將興,必有禎祥,這裡是說:衛武公把衛國治理得非常的好,所以一踏進衛國呢?就可以看出衛國的民情,衛國的百姓,甚至衛國的花草樹木,實在都充滿了禎祥。

踏進一個家裡,看這個家庭出來招呼客人,小孩的舉止動作,看到這一定的庭院,你可以看出這一家所種的花草樹木,這一家的庭院,你可以看出這一家的家運,如果所種的樹木都枯萎了,很凋零,前面的大樹都枯黃了,我們會馬上感覺這一家好像不怎麼順,因為套人傑地靈的話,我們可以看出來。

如果一踏進這個家門,他家所種的花草樹木,欣欣向榮,一片綠油油的,那我們就知道,哇!這個家庭啊!實在了不起,一股浩然之氣。

因此講到這裡,詩經在讚美衛武公,他說你們抬頭看看,衛國那邊有一條淇水,淇水彎解處的地方,菉竹猗猗不得了,因為國家將興,必有禎祥,一踏進衛國這個國家,所映入眼簾的,非常茂盛的菉竹,柔順茂美。

所以「瞻彼淇澳」,請你抬頭看看,一個人臉上,一個人的面相,有水,有彎角,這個彎角的地方。「淇澳」就是說淇水往內彎的那個地方,就在水汪汪的眼睛,那邊有茂盛的綠竹,中間恰有一位有斐君子在那兒。

這是真傳,指明三寶中的第一寶的所在地,佛說:觀自在菩薩,紫竹林中觀世音。這個有斐君子就是指每一個人的本性,因為那時候道還沒有普傳,所以有斐君子,不能明講,但求道以後,還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這就是告訴我們不是只求道就好了,應繼續學道修道行道。

為什麼講菉竹,竹子代表君子,一個有斐君子為什麼不以別的植物來比喻呢?而用綠竹呢?竹子是中空有節,中空表示說無相、有雅量,修道士要掃四相,心中不能存有我相…等。有節就是要中節,不能過與不及,我們一切以中庸之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一個修道士可以從相貌看出來,他是真修實煉的,因為他能發出一種靈光。

雖然我們不具有什麼他心通、天眼通,但是對靈的感應是,凡是有靈性的動物,都能有感應。以前在鄉下,鄉下養了很多家禽,每當要餵雞的時候,所發出的靈是慈祥的,後學拿著飼料還沒蹲下去,大家就來搶啊!有的還跳上來搶,因為這時候,後學所發出來的靈,和雞鴨的靈,靈跟靈會相通的。

所以說我家這條狗,很通靈哦!一定通靈。怎麼不通靈?你跟他搖頭,牠可能知道,你給牠點頭牠曉得,你給牠瞪眼,牠嚇跑了,我的主人在生氣了,通靈哦!

所以當你這個時候的靈是一種很慈憫很慈祥時,你拿飼料,一蹲下來,哇!雞鴨會來拾你手中的食物。

好了,有一天突然來了親戚,小時候大家都很窮,所以那時候很喜歡拜拜,也很喜歡客人來,因為那時候的經濟結構很差,有客人來,我們就趁此打打牙祭。

所以客人來,我們就殺雞招待客人哦,那時媽媽就會說:好了,你們去捉隻雞,同樣是後學,同樣拿著飼料,後學蹲下去跑光光?跑掉了?因為這時候,我們內心所懷的氣是邪氣,小心哦,這隻大的,你注意哦,蹲下來,他跑掉了,所有的都跑掉了,各位信不信這個哲理?當然科學找不到證據,事實如此,所以人有一個靈光有斐君子,靈光普被,所有光采,也就是說誠於內,而形於外,一定要誠於內。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這個切,就是說拿刀斧利器來剖開。

:將尖銳不平之處,磨平叫磋。

這個是藉治骨角的功夫,來說明道學的功夫,詩云:「如切、如磋。」簡單的說,粗的功夫完篒,還有細的功夫,粗的變細的,以後還有更細的功夫在後面,永無止息。

例如學道?粗、細、微、玄、妙、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如切、如磋,也就是說還有些許的脾氣毛病,七情六欲,請你把它磋掉。

何謂切磋?即是理與慾,先天與後天,精神與物質之分辨,所以修道就好比切磋,拿道來討論、研究,修持要如切如磋把道貌塑造出來,把脾氣去掉,叫做如切如磋,道學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這是藉雕刻玉石的功夫,來說明修道的功夫。

:就是將粗石琢成形。

:就是修飾,磨光的意思。

玉石還未成玉器以前是石頭,不過他的質地很好,玉石經過名師的雕琢,再經過細磨以後,它的本質就會發揮出來,今藉著雕玉石的功夫作比喻,來說明由一個具有凡夫地的道親如何用功夫,琢磨掉生死輪迴的業種子,而顯出他本性的光輝。

《註》『不動地』:不動地另名叫做「素」。不管你是處貴或遭貧賤,都不能淫,不能移,不會做錯,還能保持那素心志節,這叫「不動地」。唯有不動地的人,才能不管環境有任何變化,他都不會變遷。

《註》至於凡夫地,人人皆有,我們大家都尚未修到不受外界環境之形象所影響的地步。

各位若已經進入修行的境界,你一定會覺得修行實在很不簡單。什麼叫修行?我以前開口會用三字經罵人,現在不會罵了,以前很會抽煙、喝酒,現在沒有了,這叫做「琢」,也就是把不好的部份磨掉,這只是粗的功夫而已。

什麼是細的功夫呢?例如我很會講道理,前人很器重我,有事就叫我去做,有班就叫我去講,但是現在出現一位比我會講道理的人,前人漸漸將重心移到他那裡,我心裡慢慢的產生一種異樣的感覺(只有自尸山知道),以後看到那個人,我心裡就會產生一種討厭的心,那就是嫉妒心。

我們的心是否常自在呢?是否還在凡夫地?是否還會從心地產生一些無明的煩惱、妄念呢?產生自覺不是出自道心的東西。這種東西要在有恒的慎獨與不斷的反省及如琢如磨中,才能逐漸的去除與平息,這就是中後期,很細,很細的功夫。

如琢,如磨,自修也,這個自修就是對自我的要求,就是省察克治之功,靜中存養,動中省察,我們在動中要檢討修養德性的功夫。

這個琢呢?就是去七情六慾,剷三心四相,這些心物都在內心,要用磨的功夫用沙石磨光,讓它能夠很光滑無瑕,沒有一點的黑點,不能有一點裂痕,毫無瑕疪,自修也。

以前修道的人很單純,前人說一我不敢說二,現在的修道人比較聰明,而且也受到世界自由民主浪潮的影響,對前賢說話比較有選擇性,或許這比較合理,但磨練的機會就較少了,而且修行也比較難深入。一來前輩者,不但不願意磨練後學,反而要回過頭來調整自己,以適應後學。二來後學也不願意接受磨練,只願意選擇性的接受。可接受者所以修行,往往只在知識的表面轉來轉去,要找到能真正接受磨練而成就大器材、大棟樑的,就很少很少了。

邱長春祖師的大餓七十二次,那是很不合理的磨練,但是假使邱真人不經過如此的磨練,則他與生帶來的輪迴種子,便無從磨盡,也就成不了真人。

郝太古打七十二個洞,都在快要成功時,被別人佔去用,這也是很不合理的事,但這也正是在磨練。

軒轅黃帝拜七十二拜,解七十二結,這也不合理,但這正是在磨練。因此修道,若求順境那就沒有接受磨練的機會。所以你不要因前人或點傳師說你幾句較重的話,就不修行了,生死輪迴的種子,除非如琢、如磨,否則是去不掉的。

氣稟還一大堆,卻奢談超生了死的事,其實門都沒有,更遑論登堂入室,登峯造極,所以除了自己修練外,還要誠心的懇求前輩們的引導。若你能在戰戰競競的修練中,能得很有智慧者的栽培,有時出太陽,有時出月亮,有時會搓圓,有時也會壓扁,像這樣來磨練你,指導你,在這中間,你的氣稟才會消除,本性也才會顯露。

「我身」本來就是一個修練場地,絕對不是讓人奉承的所在。

所以對自我的要求,要靜中存養,一靜的時候就存養,時時刻刻地在找自己的缺失,常自見己過,動中省察:在舉機動念的時候,在應用的時候,怎麼樣來省察自己慎獨的功夫。所以修道,有修道的樣式就有修道的內涵,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把它合起來就是說,有求道之名必須要有修道之實。我們現在,仙佛一再地感傷於求道像牛毛,成道像牛角,實在講我們沒有盡自己的責任。

求了道,的確,他們都是很無奈,很不得已來的,平心講都是引保師的盛情,一種熱情把它鼓吹來的。後學看到有的引保師怎麼樣呢?他帶到佛堂後,引保立愿好了,說,交給你我先走了,這種引師實在失掉了引師的職責。

引師要像一隻母雞帶小雞,新道親你引他進來,你要跟他闡釋道義,當他要跪下求道的時候,你要看看,我帶來的幾位有沒有跪好,你內心要充滿了高興,下執禮說:「跟著我唸。」你要去看看,我帶來的幾位,有沒有很認真的唸?唸得很高興。糟糕!我帶來了這二位好像啞巴都不動,都沒有唸,你要注意了。你帶來這二個必須要去成全了。完了以後,一直跟他恭禧,求了道,他實在莫名其妙,故我們要時時引導。

不要說,我渡了五個人,交給你,再見,引師立了愿走了,叫他茫茫然的,我的母雞不知跑到那裡去了,這裡一片陌生,我這隻小雞在這裡轉轉轉上當,還沒來的時候,還沒求道的時候,這麼熱心,現在辦完道的時候,找不到人,一個回顧都沒有,我們錯了。

實在講,我們看他有沒有跪好,在立大條大愿的時候,是不是很虔誠唸,完了之後你要照顧,哇!你那裡不懂?非常好,我帶你去,就好像母雞帶著小雞,好吃的要讓他吃,所謂迷時師渡,悟時自渡。

他很迷,他還不會走路,你就把它放著,他就摔倒了。他學腳踏車,剛上去的時候你把手一放,他掉到水溝裡去了,他恨死你。你要我騎腳踏車,說有多好,多好,腳踏車比走路快,多好,我一上去,你根本沒有把我扶好,讓我摔到水溝裡面去,起來的時候,他一定會罵你騙人。若你把它扶好,他不會騎你要扶他(迷時師渡),等他會騎了,你跟他拍手,好,你會騎,很好,他會謝謝,那多好呢!這是很平常的道理(悟時自渡)。

瑟兮僴兮者,恂慄也

瑟兮,僩兮:是說謹慎小心的意思。

恂慄也:恂慄音詢律。是畏懼,戰戰競競也。

這是以修道的程序來講,求道,學道,修道,當然再來行道。

行道為什麼要恂慄呢?一方面為了的超生了死,另一方面若只一個人墜落。這件事情雖大還小。若因我個人的不對,不能使後學們的九玄七祖超生,那事情就大了。

尤有甚者,後學們,會繼續把這些不對的方法傳下去,其影響之廣,遺害之深,那就非語言可以形容的,太嚴重了!因此,我們都是推行道務的人才,一定要有責任感,不能像有的人當班長,到八點要上課時,他七點五十分才到,到時開班喊一再三,下課再喊一再三,沒有盡到班長的責任,你對班員上課的狀況,對班員出缺席的情形,有的連班員都不認識,只掛空名而已。好了,不給他做,他又有酸葡萄的心裡,不來了。有的掛了名又不辦事,讓道務不能運作。後學所講的只是少數,所以推行道務的人才,一定要責任負起。而且要有恂慄的心情,一切道理修為,一定要經過體驗,有自信這是真正能超生了死的道,才傳給後學。

所以我們的舉手投足,言行動作,一點一滴儘量符合佛的言行動作。修道士平時修行,應該有「戰戰競競,恂慄的心情」,不是為了物質的享受,而是擔心著道務這件事情。

赫兮喧兮者,威儀也

赫兮喧兮:是穩重,莊嚴。

威儀也:是可敬的儀表。

同樣是一個人,但他特別值得人家尊敬,是因為他身上產生德行,散發著浩然正氣,這就是道務有成就的表現。

赫兮喧兮者,威儀也:就是形容道務成功的樣子,已經有一大群的後學,願意跟他修道,故從他身上自然產生一種威儀。

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喧兮,如此努力下去,而永不停止,到最後有斐君子一定不可諠兮。

這有斐君子,就是我們的佛性,由得道後開始學道、行道,最後才是佛性的真正成就。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

又詩經周頌烈文篇上說:「嗚呼!從前文王、武王那止於至善的德澤,親民的功夫,及至每位庶民百姓,兩人雖已沒世,而百姓卻更加恩慕,久久不能忘懷。」今天能感受道的寶貴,如果沒有過往的前輩慈悲開導,怎會有今天大家同受大道的滋潤,因而我們尊重前輩們,本著一顆至誠不變的心,所以從這點就能感受過去聖王之德。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

「君子」為人君王、有道德學問的人。所以這也就是告訴我們,身為後世的君子,要以此為鑑,尊敬效法所應尊敬的賢哲雅士。當時文王、武王四處訪賢用才,深怕會漏失一位賢者,就好比前輩們明白我們有某方面的才華,往往提攜後學們為大眾服務。文王之能為後世所稱頌,乃因為從不說是自己的功績,而說是因為先祖所立下的豐功偉業,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今天我們的學識、修養不管如何優於他人,也要尊重以往所提攜我們的前輩們,使得和我們共同的學習、共同的成長。

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小人」一般庶民、凡夫。有道德修養的人,效法先聖仙,就是連平凡的百姓,也同樣能有體同身受的感覺,俗語說:「正人行邪道,邪道亦成正;邪人行正道,正道亦成邪。」凡夫滿心希望能夠得平凡無憂無慮的生活,使子子孫孫能夠平安渡日、安居樂業。因此,當時一般的百姓庶民,受到有道明君的管轄,生活過得安穩舒適,正是庶民百姓所樂於居住之所。所以文王能如此受後世所愛戴、推崇,就是為後世建立一個仁人君子的標杆,使後世子子孫孫以此做為榜樣,作為學習的目標。

傳四章 釋本末

〈經文〉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聽訟:聽取法院的審判,爭訟的案件。

猶人也:不異於常人,也是說跟別人沒有差別的意思。

無情者:沒有真實情由的人。

本段引例孔子之言,來解釋經文「本末」二字的意義,俗語說:「不顧雞頭,只顧雞蛋。」就是不顧根本,只顧末稍,也就是本末沒有分清楚。因為本是根本,末是枝葉,固其根本,枝葉自然茂盛,相反的,若是本末倒置,則是非不分,善惡因果定然不彰,訴訟案件,則有增無減,此為動亂之根源唯有以德服人,彰顯正義的輿論,激勵百姓萬民皆有羞恥心,人人明其明德之親民的工夫,不敢做出違背良心的事,自然達於祥和。

孔子引他治魯國的經驗,來啓示我們如何去治世,判的法則來啓示竹人女戈水 人,孔子他曾經當過魯國的大司寇一職,相當於現在的司法行政部長,執有生殺大權,而孔子是以菩薩心腸,金剛手段,別具智慧之斷獄方式裁決。

孔子家語:「皆進眾議者,子以奚若?某以為若何?」皆曰云云如是,然後夫子曰:「當經某子幾是。」

首先「皆進眾議者」就是在開庭之前,先召集被告雙方及人證等當事人入座,然後開始逐一問話,聽當事人之陳述意見,以及其各自之訴求,在此種氣氛之下,所有原告及被告都坦誠發言,盡作實事就事的陳述,孔子在仔細用心的聽取,一方之後,接著立即徵詢另一方之意見為何?「子以奚若?某以為若何?」皆曰云云如是,然後夫子曰:當經某子幾是。

就是說:雙方當事人,都承認對方所陳述的事實,情節並無虛構,而後孔子據之以秉公裁決,認定是非,當場判決,此謂片言可以折獄,被告及原告雙方都能心服口服。

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使無訟乎」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

無情:沒有真實情由的人。

不得:不敢或不能夠的意。

無情者,因為不明真理,故處世顛倒是非,不分曲直、強詞奪辯,故在辦理訟案時,要使那些虛偽不實在,不合理,無實情的人,不敢也不能夠,說盡他的謊言,不敢說盡他那沒有道理的話,來自欺欺人,這說明了孔子有明察秋毫的能力。

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有一次孔子遇到父子相訟的案件,孔子也不審理馬上將這對父子收押在同一間牢房內,而且經過三個月而不予審理。最後其父終於回心轉意了,表示到此為止,請求撤消該案了事。孔子也隨即准予把他們父子同時開釋了。

然而孟孫聞之不悅云:「殺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之何哉?」

按季孫氏是當時之當權派人物,認為應該殺一儆百,以重振孝道之推行,草率結案,十分不當,孔子嘆曰:「上失其道,而殺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聽其獄,是殺不辜,何者?上教之不行也。」因父子之間,有層倫理親情之緣故在,家可齊,不可治,倫常親情不可用法律,命令等條文強制壓服,唯有用愛心使之溫馨和諧,因為親情倫理是建立人際關係之重要根本,不可傷害的。

前人也曾明示:「我們學道、修道要有理者讓無理者。」即使有充分的理由,也千萬不要得理不饒人,這才是解決爭端的最根本方法。使人們畏敬,而良心發現不敢做出違背良心的事,這本是真正明白根本。根本也就是師尊所的這點心,也就是「明德的本性」,才能散發出親民的功夫。現在知道我們的根本在理,就必須腳踏實地,化為自己的力量,才不會辜負聖人仙佛慈悲的心。

只要能夠藉由經文對自己作省察存養的功夫,雖然在修行的過程中會因時、事、物的不同而受影響,只要把握本性之光明圓融,加緊學習,加緊修練,將來一定會有所成就。今天我們研究聖人經典,就是要明白聖人的心性、聖人的德性。道是存在於日常之中、存在於呼吸之間,明白我們的根本就是出於自性,只要能往此心性自我充實、自我修練,在往後學道、修道的過程中,必定更能明白聖哲之性理心法。

傳五章 釋格物致知(一)

〈經文〉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謂致其知在格其物者,心有所貪慾而性辟焉,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心有所愛妄而性遷焉。

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貪慾,則扶性辟為正矣。息嗔忿,則闢性塞為揚矣。消癡奢,則收性蕩為定矣!剷愛妄,則挽性遷為止矣!

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大學一書是以明明德親民為宗旨,以格物致知為入手,以明明德於天下為究竟,誠是修性了命之金丹,齊家、治國之路徑也。

道脈相衍至秦,運數應隱,天命的運數,到秦就開始應隱,故格物致知這一章慘遭秦火之焚,為什麼大學的第五章格物致知,會被秦始皇焚書坑儒燒掉了,這是一個天數,所以大學就變成殘缺不全了。

(道統自伏羲氏—神農—黃帝—少昊—瑞嚳—堯舜—禹—商湯—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顏回,曾子,子思,孟子)

這樣歷經二仟多年,到了三期應運,為了使殘月復圓,光照全球,所以上天派呂祖孚佑帝君於民國三十六年在西京乾元堂補述出來,誠是內聖修持的真功夫。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這二句話乃是結語,聖人所留的經典太深奧了,他是以結語來做一個開頭,也就是說,這個結語乃修道入門的階梯。以文章的結構來講,是一個非常強烈的開頭法,也就是說印象很深的開頭,各位無論如何謹記在心,這一篇非常、非常的重要。

此謂知本:就是自性的根本。

很多人茫茫然的,什麼是自性的根本?如果各位學長有人還沒求道的話,這一篇聽起來會非常的茫然,所以依各人的境界,所接受經典的程度完全不同,同樣一句話,你所悟的境界是不同的。如果沒有求道,今天來聽的話,也許只是表面文章的一個解說而已,各位若能深入的了解,今天如果你知道人生的根,你就是知本。

此謂知之至也:就是達到真知的最高境界,即真智慧、妙智慧也。

我們本來都俱有佛、菩薩的本能,壞就壞在物,受到氣拘於有身之先,因為人從理天來,被陰陽二氣所拘,復又被物蔽於有身之後,就變成良知不知,良能不能,變成五眼不開、六通不通,從此生死輪迴。

:我們的本很偉大,很了不起,我們俱有無限的寶藏,可憐的是把自己的寶藏忘掉了。

去貪貪貪,去找找找,貪看天上月,失卻掌中珠,把自己的寶藏壓死了,把自己的寶迷昧掉了,所以自性是佛,身外無佛。

一般人之通病,在於未能切實的明白根本,因此常生活在本末倒置中,迷昧的眾生就是這樣產生的,所以要了解人生的真諦,就是要能窮明根本,始能使良知顯露。

所謂致其知在格其物者

致就是所用的功夫,我們今天修道要如是的修,就是用全部的精神在這個地方下功夫。知就是良知,我們為什麼要學、要修呢?就是我們的良知無法顯露出來,上天所賦予的良知良能,我們沒有真正的領悟。

所以我們想要了解「致知在格物」,就是要找我們的根本,讓我們的良知顯露出來,而其根本在哪裡?就是我們的本性。而我們的心物若還存在,那麼良知就無法顯現出來就如太陽,它本身是很亮的,但是當烏雲密佈時,若不將其雲撥開,就無法見到太陽,所以致知在格其物者,必先格其心物,才能見自性良知。

心有所貪慾而性辟焉

貪:情所喜愛。

慾:求得無厭。

「辟」是思想偏激,言行不端正。貪是人性最大的弱點,所以心有所貪慾,由貪會生慾,因為貪所以才想要多一點希求、圖謀跟獲取,我要多分一點。

樂記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

然人心多欲,始於一念之貪,有人貪財,有人貪色,清朝嘉慶年間有二位知名的人,一為宰相劉墉做官清廉,另一位貪官「和坤」廣收紅禮,最後抄家時,財產收歸國有的太多了,當時有「和坤跌倒,嘉慶吃飽。」之民謠,由此可見貪心之為害。因為心中有慾念,其行為舉止就超乎本份,而不知足不知止,其性就避開讓位,即由識神之人心為主,做事就有了私偏的行為。

貪者多半利慾薰心,見錢眼開,為富不仁,傳說:

昔時閰君對一名在地獄已關多年的鬼說你希望轉世到人間是個怎樣的家庭呢?鬼魂說:「良田千傾,靠山坡,父作高官,子登科,嬌妻美女三,五位,教我年年二十多。閰君一聽,鬼魂所說的福祿壽都齊全了,有這麼好的事,我寜願讓位自己去,可見貪念一起,良知已被物欲蒙蔽,是非不分,黑白不明,實無人格可言。

戰國時,齊國有一位女孩,長得十分的美麗,父母愛如掌上明珠,他家附近,東邊有個大財主,家財萬貫,相貌奇醜。西邊有個讀書人,很有學問又長得英俊,但是家境很貧困。有天東西兩家同時托人來說親,她父母一時無法決定,故向女兒問說:現在東西兩家都來求婚,為父一時拿不出主意,你喜歡那一家不妨說說看,那女孩子嬌羞不答,父母以為害羞不好開口,就說:如果你不好意思開口,就這樣吧,喜歡東家就舉左手,喜歡西家就舉右手,話一說完,此女兩手皆舉起,父母驚而問之,此女低頭答曰:女兒願嫁到東家食,又嫁到西家宿,父母一愣久久說不出話,可見人心不足蛇吞象,貪是無盡的,就像無底洞一樣永遠填不滿。

因此貪念一起或慾望生起時,本來清靜光明的本性,受到偏頗不正的影響,本性就無法大中至正了。

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

嗔:就是怒恨。

實在講我們會生死輪迴不能歸根復命,就是已經被氣稟所拘,被物慾所蔽。剛剛的貪就是物慾,現在的嗔就是氣拘,在氣拘。物蔽之下,自性自然憂鬱不開朗,無法顯出至善、至圓的本來面目。「塞」就是閉塞、滯結。具體來講,就是不滿而生氣。怎麼不滿?就是違背己意或己利不到。嗔一般來講,是莫名的恨。你恨什麼?不知道。這種人很多,有的人看到人家開進口車,他騎摩托車,他會氣半死,莫名奇妙的恨,拿鐵釘把人家賓士車劃一橫,他看著汽車的傷痕,好像報怨,這種人很多。

人要有慈悲、寬宏的大量,對他人要有一種祝福,你很好,你前世有修,你要好好的惜福,道心的發露,仁民愛物,愛物及物,要愛天下的眾生。

如果以釋迦牟尼佛來講,他來人間投胎轉世已經八千次了,以靈魂不滅的定律來講,他在人間可能還有八千個母親,和八千個父親,還有幾萬個他的兄弟姊妹,所以所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親兄弟骨肉,無怪乎我們中國人常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

如果能夠把這個愛心發露,我們會愛全體的眾生。很好,你能開進口的名車,你很好,我祝福你,我會照顧你。你為什麼會劃一條線呢?而且唯恐天下不亂,這個嗔忿,實在很可怕啊!(若不知得饒人處且饒人,若有絲絲不平,則大鳴特鳴,凡事不肯容納,心裡無法開朗,則自閉己路)。

忿:不平而發的怒氣。

心有所嗔恨、怨怒,就會怨天尤人,自性受到影響,則我們本性自然會閉塞不開朗,就無法顯露出清淨光明的本來面目。

所以修道不能貪、不能嗔,真正修道人在各方面都很完美,態度穩重,禮貌周到,謙恭有禮,別人怎麼激你,你還是一再的點頭,是是是,慈悲慈悲,哦!修道人,沒有氣,因為氣很長。

曾經有二位比丘尼問宣化上人:「如何消除業障?」宣化上人回答:「沒有脾氣就沒有業障。」還有一位來自新竹的學校老師問:「混身是病,怎麼修道?」上人回答說:「這個身體是假的,修行人不求一日無病,無病則貪慾生。」可見心物之為害,遠勝於洪水猛獸。

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

」呆而不聰明。不合實際的想法妄想也是癡。「」過度的奢侈,「」搖動無常。人一有妄想,性就定不下來,現今社會問題很多,皆因人心無法抗拒物慾的誘惑。修道一定要面對現實,由癡而生奢,求不得就會自暴自棄,就開始怨天尤人,所以就放蕩無蹤,就變成了無法控制。

因為癡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不合實際的想法,性就定不下來。搖擺不定、飄蕩,「大家樂」開奬那一天,凡是有賭「大家樂」的,這個心就定不下來。前幾年最瘋狂的時候,有的乾脆把店關門,不做生意,我就等,請問這個「性」能定嗎?所以心若有所癡迷於名利、富貴、酒色,而無法自拔或是過度/招搖和浪費,而不知約束己性,本性就容易動搖和放蕩。須知現今社會問題,皆因人心無法節制物慾的誘惑,而做出傷天害理之詐欺、搶劫之種種不法驚人之事件,所以必須以「法」律之,而非本性自律。

心有所愛妄而性遷焉。

明知愛為貪慾之一,想要解脫卻比登天還難。如果有人問,來世會投胎六道輪迴中的哪個道?且看今生如何處理愛與慾。

日本流行樂團,小室家族去年來台演唱,台柱安室奈美惠,長相甜美,歌藝不錯,記者會上被問到對感情看法時,爽朗的回答「沒有戀愛我就活不下去」。

台灣的藝人也經常陳述他們的感情生活,甚至公開擇偶的條件,根據統計:「對方一定要愛我」,看了令人心有所戚戚焉,這種條件也算條件嗎?她們姿容曼妙,體態輕盈婀娜,全台灣的男人看得兩眼發直,不但愛慕,而且爭先恐後的想迎娶,請問婚姻關係就是如此簡單嗎?

當對象不再愛的時候,立刻的失魂落魄只好離異,世事都很無常的,宛如鏡中花、水中月,當愛消失或對方不再疼愛之時,也就是婚姻破滅之。

許多人把愛情視為生命的全部,或當做一種常態,時時刻刻牽腸掛念,這樣的人生未免太自私,因此愛不到或遭人橫刀奪愛,就會怒目相向,動刀動槍,社會到處充滿了情殺、仇殺案件,讓辦案人員疲於奔命。

愛與恨好像隔壁親家,有多少愛就有多少恨,這是偏狹的情慾所現,既然無力擺脫,只好沉淪,永劫不復。

愛也為貪慾之一,有愛才會有行淫慾,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否則人類早在地球上消失了。

佛陀在禪定中觀照宇宙的人生,發現因果受到十二因緣的支配,十二因緣法是說明因果輪迴,三世相續的一個程,十二因緣是指:「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在這十二因緣中的,愛、取、有,為今世因,未來果,愛就是愛慾,喜歡的事務,想獲取叫愛;人來世界本來是空空的,白手而來,但長到十五歲後,因慾念的熾盛,就會採取行動,以滿足物慾。

本來是白手的,什麼都沒有,後來因愛就開始成家了,成家之後,累積了很多日用品、家俱……等,家裡慢慢的「有」很多的東西,但是可怕的是那些看不到的東西。「識」也有了,就看你用什麼心去「取」,是用無明的心或是君子取之有道呢?抑或小人愛財取之非道呢?內部的東西,沒有人知道,所以愛、取、有、等於無明、行、識,人生的輪迴會重覆的顯現,其原因就在這裡。十二因緣最重要的是愛處置得當與否?愛有無合天理,因為它將影響「有」在裡面的記錄是善或是惡,可怕的不是外面的有,而是內在累積的「有」,因為它將是不得不來生的原因。

愛、取、有的生涯,一年、十年、三十年的過去到最後與人生說再見時,剛才所說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的時刻又來臨時,外面的財產不得不放下,內在的「有」不得不帶走,然後經過審判,又會派到與「識」相應的法界去降生,三世因果就是這樣成立的。

依十二因緣法的研究,人生的生死輪迴,若無外力的加被,要改變是不可能的,要是上天沒有降道,沒有明師的一指,金線前賢的引導等等增上緣的外力加被與自我接受,那麼眾生就是眾生,輪迴就是輪迴,要想修真出世,超生了死,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道親求道後,經過前賢的引導,漸漸明理,然後引導他的愛,不像世間人的愛名,愛利及愛享受,然後引導他的愛昇華為愛道,愛清淨,及愛世人的慈悲,果能如此,就能將十二因緣法的連續影響力在「愛」處切斷。

我們以前或許喜歡酒肉,現在卻喜歡青菜豆腐,以前愛跟人爭鬥,喜歡投機,喜歡東家長,西家短的愛講是非,現在卻喜歡渡人、講道、服務,如此「愛」的東西不一樣,也就是愛心不一樣的關係,以前用無明、自私的心去愛、取、有,現在不敢用自私的心,而慢慢培養出慈悲的心,清淨的心,如此下去,必能培養出無上的德行,以前歷劫累積下來的業種子,漸漸的得以消除,而繼之以明德、清淨,自在來過生活,以慈悲渡世犧牲奉獻服務道中來行道,果能如此,則原來生死輪迴的軌道,一旦在「愛」處斷除,則超生了死的願望必能實現,求道、修道、行道的可貴就在這裡。

情慾的轉化與超越,都是十分困難的事,出家人長期靈修苦行,如果無法捨愛,仍要徘徊生死苦海,所以穿越不了命運線,也要接受果報。

很感恩的我們能求道,否則無始劫以來,所犯的罪、過、錯,堆積如山,單憑此生此世修持,尚不能歸根復命,有的問你修道多久?兩年了,二年、三年,你能做多少,二年你的功德抵利息都還不夠。

所以若沒有神力的加被,沒有明師的一指,是不可能的。求了道以後,靠老母的庇護,祖師的鴻慈,師尊、師母的大恩大德,幫我們擔罪,讓我們能一面行功、以恢復清明的本性。

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貪慾,則扶性辟為正矣。

所以我們即知根本在心,心的作用,所以我們修內聖之功,就是要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即然追究到根本之功,則必戒除四種引人墜落的心物,就是貪、嗔、癡、愛,要如何去戒除呢?

開始用內治的功夫,第一個必戒貪慾。貪:就是物慾。戒貪的方法要知止,要佈施。知止就是了悟心中之竅,此竅門也就是中庸所云:『天命之謂性』。蓋知性則心志之意向確定,心神一旦清淨,氣稟自然悉化,物慾自然淡泊,一切從理。不再為紅塵一切的假相所惑,金剛經所云:『凡所有相皆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幻夢泡影,如電亦如露,應作如是觀』,這一切東西,看起來很美,但是不能長留,而且非常的短暫,要有這樣的看法,所以要戒貪慾,把這些已經不正的性,把它扶正。

息嗔忿,則闢性塞為揚矣。

「息」容忍、平息。「闢」就是打開。「揚」就是發揚。修道一定要不動氣。我們已經很可憐、很可憐,已經被氣稟所拘,被物慾所蔽了。剛剛的貪—就是物慾,現在的嗔忿:就是脾氣。去掉這個氣拘跟物慾,所以容忍、平息,不忍則亂大謀。

息嗔忿的方法:定要忍,我們不能夠為氣所拘,不可再英雄氣短,聖人氣很長。

要心平氣和。

要包容忍辱來治嗔忿。

修道的路途,實在崎嶇坎坷,我們剛渡人,一定會被迷昧的眾生所不諒解。如果不能忍,修道的路途遙遠,所以修道的一個標竿—逆來順受,我們都在一真的點頭,是是、慈悲、包涵、原諒過失,因這一次的修道,掌天盤的是彌勒祖師,他肚大能容是教我們要忍辱、息嗔忿,才能性揚,性揚才能宣道佈德。

消癡奢,則收性蕩為定矣

」消除。「」不亂。

修道一定要面對實際的眾生,而且這一次的修道,必須腳踏實地,要言之有物,行之有方,所以不能亂、不能癡。修道不求過份的豪華富麗,須知勤儉也是美德,修道一定要腳踏實地,這樣道心才能隱固。(消去疑問之心,真心向道,奢華自了,牢栓意馬,念無生,性自定矣。)如果性蕩怎麼修道呢?

我們犯了這些貪、嗔、癡、愛,產生了辟、塞、蕩、遷,所以我們要使它性定,性定:就是心安意靜,道心穩固。

剷愛妄,則挽性遷為止矣!

」斬除。「」拉回、挽救。性不可遷,我們遇到有一種愛妄的產生,一定要快刀斬亂麻,馬上就斬掉,把這些拉回來,就是止。止:才能夠歸根復命,才能登峰造極。由以上所講的因(貪、嗔、癡、愛),產生了果(辟、塞、蕩、遷),因為這些因,造了這些果。(聖人怕因,小人怕果,若尚有善、惡、好、壞之分別心,則落入氣數之內,無法跳出氣天,直達理天)。

這一個因貪、嗔、癡、愛的互引,相遷為因,產生了辟、塞、蕩、遷,一波又一波的接續而來,天理滅掉,人性喪失了,這個是講這個原因之後開始,各位前賢要格除心物者,要讓它正、揚、定、止,回復我們本來的一個面目。

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心物:指的是貪、嗔、癡、愛。

:就是要非常的謹慎小心。

隱微:心念欲動,未動之際。

:就是制止。

意惡:不正的意念。

動機:發動心念的一剎那。

俗語說:「預防勝治療。」所以我們修道就是要謹慎心物於動靜之間,佛曰:「道由心學,德由心積,功由心修,福田心作,禍由心為,心能作佛,心能做眾生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所以修道之君子,要謹慎心物在欲動未動之際時,若方寸失守,就難以遏止了。

因此慎獨是重要的不屐邪徑,不欺暗室,守三綱、五常。單獨一個人的時候,心要栓住;人多的地方,要守口攝意。所以修道君子,應謹慎處置心物,在欲動未動之時,遏止心念欲動未動的剎那,若方寸失守,就難以遏止了。

傳五章 釋格物致知(二)

〈經文〉

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

格心物者,復性初也;

驅身物者,覺心源也;

性心身者,一貫也,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矣!

性心居內曰自覺焉。身行著外曰覺人焉。故內聖外王之功,豈可缺一哉。

心物滋蔓,莫不自蔽己性焉。

故聖人慎心物於隱微之間者,心物未動也。雖未動而持之一慎,則心物終無矣!

心物終無,則至性(自性)常皓,至性常皓則即復性初也。

世間的一切景物,情慾,在聖佛的眼中來講都是假象,但是人卻把它當成偶像來追求,結果生生世世都在六道中輪迴,不得解脫。今天我們所要講的,就是如何來擺脫這一切假象所產生的引力,唯有穿這一層的束縛,才能恢復我們的良知良能。

因為性是至靜的,來自理天,這個大家都能很深的體悟,但是格物致知章裡面,最怕最怕還是心。

所以修道就是修心,行道盡心,世界是一個心的世界,人生是一個心的人生,要能保持非常美好的心,一種至善的心。

我們常常講到平常心就是道,什麼叫做平常心?不起伏,而且永恒不變。因為這個人間百態,瞬息萬變的環境,隨時會有干擾,但是你的心,要常常保持平常心,人家罵你,你也不生氣,晚輩跟你頂嘴你也不會生氣,人家讚美你,你也不為所動,你的心永遠保持如如不動,這就是道。

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

:即遮蓋。

身物:指身外之行為,如吃喝嫖賭、酒色財氣。就像是自己拿一件東西,來遮蔽自己的眼睛一樣,心物本來就沒有,自性本來是很光明的,是我們自己拿樣東西來遮蔽自己。

身物自染,我們心所以會貪,物之使然也。心物:貪、嗔、癡、愛,猶如雲霧遮住青天,迷昧了自性。所以說心物就是我們修道最大的障礙,心物一旦興風作浪,便如雲遮日月,將本性遮蔽,由貪、嗔、癡、愛的引誘,滋生蔓延變成了具體的行為,變成酒色、財氣、吃喝、嫖賭的具體行為表現於外。貪、嗔、癡、愛在內心,貪看不出來,想已經開始充滿了貪。

貪、嗔、癡、愛原在內心,這個是心物,由於這個心物,具體表露出來的行為,就變成了酒色財氣、吃喝嫖賭這些身外物是自染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心,心是足以影響性跟身。心正,太美了,所以我們有佷慈善的心,很慈悲的心。修道很重要的是智慧和慈悲,有智慧才能判斷出本末、真假。

性—心—身

由這個智慧來判斷那一個真?那一個假?那一個本?那一個末?我們當然就會找到根,落葉歸本,人都會歸根啊!如果找到了智慧跟慈悲,活化我們的人生,由於智慧跟慈悲才能夠主宰心啊!哦!這樣做不對,怎麼不對?用你的智慧去判斷。所以心物自蔽,不讓身物染,各位要完全發露你的智慧,來主宰你的心,不讓自性蔽,不讓身物染,所以講起來兩端,性跟身這兩端,完全居中的心在罪,所以心是天堂,心是地獄。

格心物者,復性初也

自性本來可以說是圓陀陀,光灼灼的,是一塵不染的,理天老母分靈化性而來,實在非常光明,毫無暇疪,是一塊珍寶,無怪乎釋迦牟尼以金剛鑽來比喻自性。

因為金剛鑽是最稀有的,最珍貴的最硬的,沒有辦法代替的,聖人留經典是有很大的苦衷,因為自性講不出來,所以要借物來言理。

借物言理:表面,甚至文章的表面,都在借物言理,但最後能去物明理,才是內涵。

去物明理:內涵,聖人沒有辦法講自性,講自性所以要借物來講自性,連釋迦牟尼佛都要借金剛鑽這最珍貴的東西來講自性,可是可憐這一個寶、金剛鑽被這些物給蒙蔽了,整個遮住了,所以唯有格心物,把這個心物拿掉,把貪、嗔、癡、愛拿掉,才能夠恢復本來的面目。

復性初也,性初:就是本來的面目。

各位萬緣放下,一波不起,你會很快的能達到明心見性,生活不再被物所左右,不被環境來干擾,這個物,我們所看的,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這個要靠很大的智慧。

所以智者,金石同一觀,很有智慧,看到黃金,他會說這跟石頭一樣,所以修道被外人所不能接受的理由在這裡,修道者傻傻的哦!修道的暈暈(台語)你知道嗎?什麼叫金石同一觀,他不了解,我們已超越了物質的一個境界,但是我們太超越了,反而他不懂。

我們會很有智慧的金石同一觀,同樣的看法這一塊玉石是稀有的珠寶,很多人在嚮往它,你可以說是滿街都是石頭太多了,所以你能夠不被物來左右你,這叫做格物。

哦!去除物不是把它丟掉,不是你已經拿到的去丟掉,不是這樣的講法。格物格除四心物,不是已經拿來的再把它丟掉,而是你要發露『金石同一觀』的一種超越的思想,這個很超然的思想。

看到人家的汽車、洋房很美,你會覺得我的茅屋很溫暖,我的腳踏車,不用加油,隨便一扔,不會丟掉,一樣是交通工具,我騎的腳踏車更優哉優哉,也不用油錢,也不用那麼多的保養費。我這個茅屋,冬暖夏涼。各位『金石同一觀』,要安貧樂道。

樂道時,你會覺得天下的萬物,只有自性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樂道你已經找到自己的自性。所以各位要尋根,尋根,你找到根,格心物不是將你擁有的丟掉,各位千萬不要錯哦!

所以格,完全以心境來講,不是講物質。所以各位發露你的智慧活化你的人生,看到汽車、洋房,我家的茅屋跟腳踏車,並不遜於他的汽車、洋房,他的洋房還要圍很高的圍牆,還要養幾條狼犬,我家可以夜不閉戶,生活的多坦然,這就是不被物所執著,就是格物。有這些物,就迷昧了自性,所以格心物就是不會被環境來影響,這就是格心物,所以說萬緣放下,一物不染。

驅身物者,覺心源也

就是去除。就是明白、光明。若能夠將心物驅除乾淨,自性才能光明。老子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為什麼會寵辱:太執著於本身的存在,我相太重,才會有寵辱若驚。因為有我的存在,他沒有了解什麼是本末。

寵:是被人家褒奬,哦高興的不得了。

辱:被罵一句,苦的半死,因為他這個我相太重了、我執太深了。

怎樣去驅身物:修道的一個理念,我今天來,不是為自己而活,例如說:求了道,過了一段真理的薰陶,一段修道的里程之後,各位請你整個把它獻給老母,獻給上天,這不是我的,這是老母的,我身也是一個法器,我已經奉獻出去了,已經沒有我的存在,這一個法器,這是老母的,整個仙佛的,天地的,要我去渡化眾生,達本還源,這樣就不會患寵辱若驚。

貴大患若身:最大的患,就是這個身體,所以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我有身,這是老母的,不是我的,這是老母的身,不要太執著我相,我是借這個身來代天宣化,渡化眾生,如果這樣吾有何患,這只是一個法器而已。

所以驅身物者,覺心源也。驅身物,對這些貪、嗔、癡、愛、酒色、財氣、吃喝嫖賭,把這些都在身、行為中去掉。求了道,會有一種自然的成長,剛求了道,我們一直恭喜他。你今天求了道,得了什麼?一無所得,沒有,什麼都沒有,但是慢慢,慢慢的經過一年以後再問他,你求道求了一年,道,你覺得的怎麼樣?他會淘淘不絕的講一個鐘頭,道怎麼樣的好。各位這個班一個月才只有二次,我們很難得的機會,彌足珍貴,但是這一個鐘頭下來,各位好像也沒得到,因為道無形無相,你在道中成長也是無形無相,積下了一年之後,你會感到我遠離黑暗,走向光明。

過去喜歡的三缺一,喜歡的歡樂場所,現在會感到很可恥的過去,我怎麼會有以前這一段糊塗的過去,所以無形中,就會遠離黑暗,走向光明,這是很自然的成長,所以驅身物是求道以後很自然的,就會把自身所染的吃喝嫖賭,慢慢的跟你的行為脫離。

各位,有沒有很深的感觸,什麼時候你離開這些場所?不知道。你離開了嗎?我徹底的離開。你戒煙很苦嗎?沒有。你戒酒很苦嗎?沒有。你不吃魚不吃肉,對你是一種很大的壓力嗎?沒有。對你是一種很自然的往上提升,所以求道之後,不能格心物跟驅身物者實在要加油。求了道以後,修道,你自然會金石同一觀,你自然就會發出很大的智慧。

以前,看到有錢的人會很羨慕,看人家開很大的汽車,哇!會搖頭嘆息,會覺得我應該也擁有這樣的一部車,但現在看人家開這樣的汽車,會覺得你負擔太重了,好在我沒有,這個不是酸葡萄心理,而是很自然的自性流露,能夠格心物者,就能驅身物。

因為心物格掉之後,自然很不好的行為,在你的身上再也不復出現了,再也找不到吃喝嫖賭,再也找不到這些酒色財氣就覺心源,所以復性。『覺心源』,這非常的重要,這個講到求道以後,格物致知的二段過程。

這一篇文章,可以拿二個角度,來達到我們的究竟。

第一個是聖人留下來的一個考題,求道以後,這些考試卷,你有沒有達到聖人,賢人的境界,來做自我的反觀。

第二個還沒做到的,要做為一種你必須達到的一個目標,所以『覺心源』,你就找到了我們的本性良心的一個根源,這個心源,就是道心的流露,所以明白心的根源,才悟道心本性。

性心身者,一貫也,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矣!

性太完美了,人之初,性本善,因為性的根湯,是來自於天,沒有人去左右祂,太美了。而心就是由於心來接觸物,糟糕了!染了多少來影響身。

性(本)(根)—心(幹)—身(枝)

所以心居中,卻是一個關鍵,能轉性跟轉心,修道並沒有說修性,也沒有說修身,修道是修心。修心來養性,修心來主宰身啊!所以心很重要,很重要,保持平常的心,保持這些心不會被任何東西所侵、所左右、所影響,這樣你的性是常皓(光明),你的身絕對是光明磊落。

我們了解性到理,理是一個根,性是一個本,心是幹,身是枝,以性身三者是一貫的,不可分離。有人說:「我是嘴巴壞而已,心很好」,沒有這個道理,胡說八道,那有這樣的道理,我是嘴巴壞一點,我的心很美,沒有這回事。

這完全是一貫的,是不能分離的,我的心好美啊!我只是喜歡打你而已,沒有那樣的道理。我喜歡罵人,但心很好,那有這一回事?我們心念,行為跟理天是不可分的,所以天心和人心應該是一致的,所以一個人的念頭,一個人的行為跟天理,實在是密不可分。以肉體來講,我們都承認母子連心,所以有很多,很多的跡象,顯示出來。

有的晚上睡不著覺,眼睛一閉,媽媽的形象就出來,心很焦慮,很沉重,第二天早上接到消息,你媽媽昨天晚上歸天了。哇哇!昨天晚上怎麼都睡不著覺,眼睛一閉,媽媽的形象就顯出來。各位拿不出來科學的証據,但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由這事實就可以証明,母子連心。

但是為什麼沒有人想到我們母子也是連性,橫的都能母子連心,直的老母跟我們也連在一起的,所以天理跟也是一實的。

性心居內曰自覺焉。身行著外曰覺人焉。故內聖外王之功,豈可缺一哉。

修心覺性,復性之後,心就有所依,使自性,道心永存於內心,所以各位前賢,修身要先覺心,有一句話說:「翻土耕田先除草。修道學仙,先治心。鋸木做器,先選材。行道渡眾,先立身。煮飯烹食,先燃火。鍊氣養神,先守精。」所以可見我們修道,首要做到的是治心、立身、守精,你先了解,性心居內曰自覺焉。

自覺呢?因為本性跟心居內,就在裡面,看不到,所以才說修心要先覺性,覺性以後,把自性恢復以後,心就有所依了,性居內,謂之內聖功夫。

內聖:很重要,要無相,無相是內聖之體。

什麼是無相:格心物。

看人家的洋房、汽車,跟我家的茅屋,腳踏車是一樣的。內聖是無相,以後要去行外王,要同其塵哦!要在人間渡世,人家說房屋對房屋,汽車對汽車,這時候是同其塵的意思,跟人間是完全一樣的,其實老早就離相了,但為了渡化眾生,你不得不同其塵,所以說修道是「在塵、離塵」,在這個塵離這個塵,但是為了渡化他們不得不再同其塵。

身行著外曰『覺人』焉。著:表現。外:身外,渡眾。這個外,可以說身外,表示渡眾的意思,因為求道要身行,天道弟子是一個親身踐行菩薩的愿行。

親身踐行叫做身行。依菩薩的愿行,親身實際的去做。因為菩薩,佛,都是慈悲的,都是要渡眾生的,所以一貫弟子是慈悲,要渡盡眾生,達本還源,因此將本然的自性,道心的表現於外,就是說:使人人都能明心見性,我們著外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人都能夠明心見性,講更白一點就是人人都能求道,都能修道,都能行道,因為一貫道決不自私,大家一起來就是外王,剛才講無相,現在應該講無住。

外王:無住是外王之基。內聖是無相之體。無住,不能執著於富貴貧賤啊!這個比較有錢我渡他,這個比較窮不渡他,這位先生比較老,…沒有,沒有。

第一個無住,沒有執著於任何的功德相,無住於你所渡的眾生。

第二個無住,於你本身的名位相,去掉你自己的功德,名位相。

所以在修行的路上,你要學會與人相處的智慧型,與諸天仙佛和眾生同樣歡笑的智慧,那麼生活必定會更有意義,靈性也必能更加的昇華。

忙,就是營養,滾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蠹,忙才能發揮生命的力量,使我們身心靈活起來,忙可以使身體健康,生命有活力。

童年時,後學住在田中鎮的山腳下,那時家庭經濟非常的困苦,後學是個農家子弟,除了上課之外,還要幫父親到田裡竹木竹十土 地瓜、種蔬菜、到山上幫忙種鳳梨及鋤草,有時還要擔鳳梨到街上的鳳梨工廠交貨,童年就在忙中長大,忙不但強健我的體魄,也長養的耐力。

求道之後,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但繁忙依舊,我不但白天一田女 上班,下班之後也要忙著渡人,忙著去成全,忙著到佛堂聽課,忙著去服務。

記得後學最敬愛的故楊淑雁點傳師要後學在法會中報告心得,後學忙了幾個通宵達旦,尋找資料,有時為了在地方班講一堂課,後學往往忙了幾十個夜晚,搜索枯腸,找尋資料,雖然我整天的忙得無人無我,但在忙中我充分的領略到服務奉獻的法喜,彌久不散,雖然很忙,但我不僅未曾減少什麼,反而增強道志。

記得八十三年春天,到員林天行講堂,辦事員班當輔導學長,早上在忠恕學院全真分部上完課,馬上從台北開車三個多小時到員林服務,完畢後又開車四個多小時回台北,有時遇到塞車,回到家往往是凌晨時分。在台北—員林的中山高速路上,雖然耗費無數的時間,但生命的力量卻不斷的成長,靈性也在忙碌中逐漸的昇華;忙,開啓了人人本俱有的潛能。忙,發掘自有的寶藏,所以我喜歡忙;也喜歡靜,靜時可以沉澱。忙時可以精進。

故內聖外王,豈可缺一哉,內聖就是說求了道之後一定要修道、行道,所以我喜歡去成全、渡人,因此我乃會繼續的忙下去,常做佛事,永不休息。

成佛一定要覺行圓滿,內聖跟外王,絕對要圓滿,所以獨善其身,兼善天下,絕對圓滿。有很多人說,廿土木戈 義,我本身都還不很全部的了解,我怎麼去渡人呢?我不行啊!我學道還很淺,我道理還學的不夠呀!這樣來推卻的話,就違背了釋迦牟佛佛所說的一句話:「未證菩提,先渡眾生」。

釋迦牟尼佛說:你未成菩薩,要先渡眾生。我們也常常說:「渡人就是渡己」。

道心的昇華:道心在那裡昇華?就在毛巾遞給道親的時候,在奉茶給前賢的時候,你就在行無畏施,在排椅子,在拖地皮的時候,你的道心昇華了。請問你在那裡能夠使你了解,因為道心是一種很自然的,一定要在你行道的過程中,讓你很充實。

啊!求了道之後,我只是聽!聽到我懂,這是很難哦!很難,各位你試試看,你的前賢跟後學常常跑到佛堂來以無畏施的精神,參與道中的活動,道心絕對很堅強,絕對很堅強的。因為他道心的昇華,道心的發露,道曲的成長,不是很高深的,而是在我們道中的召喚中,服務中,奉獻中,得到你道心的昇華。講到這裡我們要達到覺行圓滿。

因為心物滋生蔓延的話,整個被七情、六慾、五蘊、四相,包住你的性,你的性還有光明嗎?沒有,一定自蔽己性。

故聖人慎心物於隱微之間者,心物未動也。

所以聖人提醒我們要謹慎心物,貪、嗔、癡、愛未動之間,在欲動之時,別人尚未想到,我們就要想到,修道在起心動念之間,自己都知道,所以要謹慎,當我們有一念的時候,你會感到心不對,這時要趕緊回頭,趕緊迴光反照,這才能制止貪、嗔、癡、愛,蠢蠢欲動的心。

雖未動而持之一慎,則心物終無矣!

這句話,是一個很深的哲理,這個(壹)指的是天理自。持之:你時時刻刻,拿天理自性來謹慎小心。

持:就是抓住。你要抓仕,也可解釋為保持,很謹慎小心,也不無道理。

因為求道以後,一個是無形的限制,一個是有形的拘束。無形、有形都是求道以後產生的,因為一進入道門,你馬上就肯定天理自性,天堂地獄,為惡必殃,為善必昌,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十手所指,十目所視,這些無形的把你監視,舉頭三尺有神明,啊!老母娘在看,天理昭彰,天堂地獄,這些無形的把你逼住以後就會戰戰競競,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有形的考來了,哦!年紀輕輕的吃素?啊!還聽道理?未求道之前,也許會碰到,喂老兄!找你好幾次都找不到你,一下班就不見人影。如果回答說:老兄我最近忙,應酬很多,不是上舞廳、CLUB,就是牌局,忙得很。對方會說:哦,不錯,有辦法,這個厲害啊。上館子,上舞廳,大家都圶同流合污啊!如果以相反的角度,我說:老張啊!你不要來找我,我一下班就要去佛堂,他一定眼睛睜的很大說:什麼佛堂,做什麼?聽道理,他會說你頭殼壞去,聽什麼道理,所以求道以後,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所以求道以後,會很小心,因為天理,自性,這些有形的跟無形的,才是一個人走向聖途的最偉大的力量。

所以心物未動,而持之一慎,這時候人心壓不住!哇!貪、嗔、癡、愛一出來,心壓不住,你知道嗎?我愛,我一定要愛,人心會輸,這個時候要拿天理、自性,則人心終無矣。

現在天時急緊,我們內聖外王並行,今天求道,明天渡人,明天渡人的時候,不要忘記要修道。

我渡了這個人,你還要修道,你要修道,同時不要忘記還要渡人、成全人,我是永遠行功渡人,永遠自己修道,內外雙修會合起來,你是一個有道的人,一個有道的人,如果沒有修,我是老道親,我沒有修,你不如一個新道親,上天大公無私,天榜掛號,地府抽殅,總可以把你抽下來,放在地府裡面,掛號而已。

訂飛機票,訂票你要去報到,你不去報到的話,把你這個機位,換給後補人,你再去的時候,你沒有座位了。天道寶貴在那裡?應該在修。超生了死靠什麼?靠修道。我是壇主,我開荒渡人很多,我在佛堂辦了很多事,難道不能成道嗎?你能夠成道,你成道的話,功德是你的蓮台。這是你的功德嗎?如果你本身不成道的話,功德仍數給你。因為你開過佛堂,你渡過人,你開過荒,功德很大,可惜你這一粒種子,仍然是無緣的種子。

明性復初,你靈性上面有好多灰塵,在明明德,若明德你沒有明,這個鏡子上面有很多灰塵。你是一顆明珠,你是一顆摩尼寶珠,那你寶珠掉在臭坑裡面,並不乾淨,雖然是不顆寶珠,你沒有擦過,沒有洗過,這粒寶是臭的,不值錢。要如何把它變成值錢呢?要洗,要擦,衣服髒了,要用水來洗,地板髒了,要用水來擦,靈性污染了,要用真理的法水來清除,佛堂有班一定要上,並要參與道中的一切活動,如道務企劃、成全渡人,這樣才能明理,才能清除內心的污垢,所以要用致明的功夫,叫明性復初。

如果明性復初沒有做,而外王做的很多,下一世可能還要轉成人,因為這東西,你沒有修過嗎?功德是你的鴻福,做人財施、法施、無畏於是你的鴻福,下世有你的福報。

要是下地獄的話,功德給你減罪,永遠屬於你【道為知者傳,苟非其人,至道不貴。】道還要講佛緣,講祖德,講根基,沒有用天道送禮,道有本身的價值,你本身條件不夠怎麼樣?勉強把你渡過來,你不修,你只是來報一個人數,只是看一年渡了多少人,這樣你渡了他,等於你沒有救他,救他是他自己要修,他自己要修的話,這才能超生了死。求了道,天榜掛號,以後怎麼樣?沒有修,永遠是輪迴的種子。

故聖人修持的功夫,便是謹慎小心的處置心物於欲動未動之初,戰競自持,使自性常保光明潔淨,恢復本來面目,光輝照人。

心物終無,則至性常皓,至性常皓則即復性初也。

心物若無,那我們的自性就非常的光明,光明就能照亮別人,有至誠的心,感應在別人身上,別人也會受到感化,這樣影響所及,就能感化天下。

我們多少很迷昧的眾生,一踏進道中之後,由於天理跟自性的一種教誨跟薰陶,真是快刀斬亂麻,一下子就斬斷了,戒煙、戒酒、吃素,一念之轉馬上就轉掉了,真的,所以要持之,心物才會絕跡,那麼自性就常皓,永遠光明。

:這裡不能解釋為常常,應該說:永久,永恒不變。

:光明,自性常皓,永恒的光明,則馬上恢復性初。

性初:佛,菩薩之本來面目。

在無極理天和佛、菩薩同樣的本來面目,所以老子是以樸、嬰兒、無極來做我們性初的原態,今天已經開始進入到看不到的一種心法,所以各位要如何去測驗自己,如何去勉勵自己,後學覺得第五章,特別特別地再補述出來,給我們修道做一個準繩,「明師引進門,修行在各人」,大家互相鼓勵。

先總統蔣經國先生曾云:「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雁盡迷巢。」黃昏了,雁子要回家,但回家的路,被白雲擋住,所以很多要回家的雁子都迷失掉了。

求道之後,我們都知道百歲年老之後要回理大,我們知道性由天賦,現在要修性來歸天,因為天下事,從什麼地方來,回什麼地方去,那是一定的,但是我們求道後知道要回理天,但是沒有格物,就是沒有修道,所以回家的路被白雲擋住(也可以說被物慾所蒙蔽),所以沒有經過修道的歷程就是沒有去脾氣毛病、物慾等我相,回家的路被烏雲擋住,當然回不了家,就像幾多歸雁盡迷巢,全部迷失掉,迷失在六道中輪迴。

傳五章 釋格物致知(三)

〈經文〉

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故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貪、嗔、癡、愛遂熾焉,而現於言行矣!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故驅身物者,即曰覺心源也。心者易動,深恐始勤終懈,是病焉,則身物復昭著矣,如能始終覺心,則亦漸趨於覺性矣,及其成功一也,此謂物不格,不可以致其知。

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

昭著:顯明於外表也。

身物昭著,因心物未謹慎遏止,隨其滋生蔓延,一旦讓酒色、財氣、吃喝、嫖賭等身物,表現在言行事物當中,莫不自染己身焉,沒有不擾亂了自性。

所以人的心物、行為、脾氣、毛病若不控制好,很容易受到外物、環境來影響,例如今天上班,受到別人的指責或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回到家裡,第一個反應就是家人的感受,將心性發洩在家庭上,回到家不講話,或是講話口氣不好,就會造成家庭的衝突。這是我們可以感受得到的。

所以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身焉,首先我們了解聖凡的區別,有一個確定的準則。

聖凡之別:論心不論事,不能以形象來做為一種聖凡的區別條件,聖與凡最大的區別是心。

所以自性絕對是平等,在修道的環境、歷程中,我們沒有物質的一種比較,因此後學非常非常的強調,各位前賢在道中,每一個眾生完全平等。

因為自性相等,我們如果去論事的話,是違背了修道的一個原則,所以聖凡的差別是論心不論事。

修道是修心,絕沒有修任何的形象,更希望各位前賢能夠肯定跟擴大一個事實,道中沒有貧、富、貴、賤,沒有任何地位的分別,沒有貧富的比較,這樣來做為一個修道的分判,這樣違背了自性,佛性的平等。

如果你一踏進佛堂,請你們必須要忘掉了你們的身份、地位、學歷、職稱,進到佛堂,應該都是平等。

所以很多的跡象,我們有數不盡的天恩師德。

傳道:傳心不傳法。

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那麼至於法呢?各人必須要各人去悟。各人去悟,好像求了道,上天給我們都是同樣的一塊料子,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有的這一塊料子是畫棟雕樑,有的這塊料子還是土著茅屋,有的這塊料子做成非常高貴的西裝,有的做成被單,做成抹布,那完全在於自己。

所以引保師引我們入門,修行都在各人,同樣像我們有這樣難得的機會,我們聚在一起,同樣是一堂課,或許有人已經畫棟雕樑的回去,有的還是土著茅屋。

所以我們只是傳心不傳法。修道很重要的是:心、言、行要一致,你心所領悟的、所講的、所行的,能夠整個一致下來,修道沒有很深,不很難,只是把你所知道的,所講的,所做的,不互相來違背,不互相來矛盾,在一致的線上,所以說自然就是道。

我們無論如何要修道修心,把心修正。修心養性,而契合於天,所以心才是一切行為的主宰,罪歸其心,五官百體無眾,這些一切的罪過,要由心來負責,所以身物是由心物主使,貪、嗔、癡、愛的主使,顯露於行為的酒色、財氣、吃喝嫖賭、七情六慾等非率性的行為,所以是痛苦的。

而很可憐啊!我們眾生實在很罪惡,很痛苦中,而沒有發覺,這身物昭著,就很明顯的顯露。

昭著:表露於言語、行為、動作,已經昭著了。

這個心物壓不住,心物已沒有壓住了,已經讓他發露出來,發在行為上,這種人已經是快要到亮紅燈的一個徵兆,所以修道修心。人心隔肚皮,誰都看不見,但是行為可以看得出來。

後學曾經看到一青年雙臂刺青,進到佛堂以後以後受明師一指,跪在佛堂向老母面前一叩、再叩、三叩,當他頭抬起來的時候,滿臉慈祥,哦!滿臉的慈祥,後學真是非常的感動,他的刺青表示他曾經在街頭混過,曾經迷失過,所以不但顯露在行為,也永遠印在他的兩個手臂中。

道中居然有這種兩臂刺青,兩臂刺青就是他曾經誤入歧途的一個標誌,哇!在老母的殿堂一叩、再叩,當他頭抬起來的時候,哇,滿臉的瑞氣,一團和光,滿臉的慈祥,因為心,修心把他的行為都改變了。

所以身物昭著的話,就是心物的貪、嗔、癡、愛,沒有壓抑住,讓他發露出來,表現於言語、行為跟動作,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知道心動、意隨、身行,心一動,意會隨,意隨就身行,就表露出來,就顯露出來,所以追它的根源。

我們這不能怪「性」:人之初,性本善,性都是完美的,自性是來自無極理天老母的分靈化性。

性是虛靈不滅的,純真,而心就有人心的作崇了,我們就要去掉,所以莫不自染己心焉。那表示說,表現出來的話,沒有不擾亂自性,這個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沒有不自己污染自性。

因為後學剛才講過,老母給我們是一塊料,這一塊料子,你是要畫棟雕樑呢?或是要土著茅屋?或者這一塊料是畢挺的西裝?或都是被單、抹布?完全是由你自己,所以修道是完全靠自己。

這一次,如果不在生活中發露智慧的話,生活中發露我們的智慧,在食衣住行中,那些是對的,在日常生活中你必須找到根,要發露智慧。智慧是生下來所俱有的,生而有,而不是社會環境賦於我們,也不是學校教育我們給我們。

所以莫不自染己心,沒有不將自己的天理良心給污染,污染了自性,就會蒙蔽了天理,那就大大的對不起老母娘,因此我們就知道蒙蔽了自性,天理滅矣。所以會喪盡天良,會滅掉天理,不能怨天尤人,全部要由自己去承擔,由自己去負責。

故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

這裡突然提出了一個賢人,我們說成聖、成賢,到底聖與賢與凡人的差別在哪裡呢?

聖人:他慎心物於隱微。他是先機而動。

這個是聖人慎心物於隱微,這個心物啊!貪、嗔、癡、愛要發露出來,這在第五章一開始,我們就有講過,貪、嗔、癡、愛要發露出來,隱微就是將發未發的時候,馬上的謹慎壓住,讓它沒有發露出來。

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見機而作。

賢人啊!他知過能改,聖人啊,他不能讓過跑出來,這個過要跑出來,他馬上壓住,所以很多的過失,不讓他跑出來,不表現於行為,只要念頭微微有一點偏邪,他馬上就壓住,叫做慎心物於隱微。誰是聖人?白陽期太多,太多的修道士是聖人,他們靜中存養,動中省察,太了不起了,一靜的時候就存養,靜中就一直存養,而時時刻刻地在找自己的缺失,常自見己過,常常發現啊!唉呀!我哪裡錯?哪裡錯?

從凡人、賢人、到聖人

凡人:過而不改。失機誤時。

有過不會改,這個是凡人、賢人、聖人的區別,那麼聖人還有一個看王到的先機而動,我們道中,各位前賢我們也有一句共識:「天不言,地不語」。

這個是我們的責任,因為天不言,地不語,我們要代天做,如果這個是加重我們的責任,因為天不言,地不語,我們能夠代天去做,如何要再深一點去研究的話,這一句話要否決掉,天能言地能語,天會講地會講。

天不可能不言,地不可能不語,天能言地能語,只有他所用的言語,不是我們所溝通的語言而已,不是我們所通的言語,他不會在這裡用國語,用閩南話,用英語,用什麼去喊的話,沒有。

而他所講的話—一種徵兆的顯露,要不然澳洲的海洋,為什麼經常有一批、一批的鯨魚自殺呢?他們已經發覺不行了,已經不能活下去了,已經有一種災禍就要來臨,不如集體去自殺啊!

為什麼在鄉下,要發生地震之前,我們科學再進步,地震的推測還是很困難哦!輸什麼?輸牛,牛是以前農業社會的一個主力,當牛綁在牛舍時,地震來前,牛會怎麼哭,怎麼跳,要衝出來,要拉出來,就是地震要來的前奏他能感受到。

螞蟻在集體要搬家的時候,地上就要發生洪水,在船上,老鼠拼命往海裡跳的時候,這條船就要失火,只是這種徵兆,我們沒有辦法用講話的工具來溝通而已。

所以說天不言,地不語嗎?不對,對嗎?對,對嗎?錯,而在不言不語中,我們今天能夠與天契合就是聖人叫做先機而動,天在某某徵兆,我已經感到了,啊!在還沒有發露出來,我們已經感到說天時已經非常的緊迫,緊迫什麼?劫難即將來臨,玉石就要分判,一種人間的災禍就要來臨,當然這是道,這也不是全部都是道,如果闡釋道,一味的去以天機來闡釋道,後學是不太贊同,我們闡釋,不闡釋天機道;我們闡釋,不闡釋人情道。但是各人的一種契合的感應不同,聖人的感應很快,他是先機而動。

而賢人,他是見機而作,所以他看到說,啊!不對,我已經被染上,已經是發露了,已經講錯了話,作錯了行為,能夠改這個還是賢人,所以我們不可能求了道馬上變成聖人。

求了道頓悟了道之後,會一直找自己的缺失,我今天做什麼錯了,今天跟某某同事講話,口氣不太好,我不貳過,不能再有同樣的事發生,那麼凡人呢?是失機誤時,失掉這個機會,誤掉這個機運。

所以凡人求道,他說不要。要他來求道,他說不必。世界末日來臨,是你們危言聳聽,我好得很,故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者。

:去除或者是改過。

當然在闡釋道理,有時候在解釋上跟國文課所講的方式不大同,但為了引進心法,所以闡釋有所不同,到了大學必較重視心法的闡述,因為已經有過,這個心偏,心物已染。

要把這些改掉,驅身物於昭著,我們要成聖成賢,這個是聖人一個教誨方式,他也不會要你馬上成聖,沒有那麼容易,修道的歷程,是很踏實一步一步來,除非你是上根利器。你是上上根,有很銳利的根基,馬上就悟出來。但是這種修士,到底有限,大都是慢慢的改變。故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藏,因為心物未慎於隱微。心物就是貪嗔癡愛,後學再重覆一次。

:正,因為心有所貪慾,性辟。戒貪慾,則扶性辟為正矣。

:揚,因為心有所嗔忿,性塞。自嗔忿,則闢性塞為揚矣。

:定,因為心有所癡奢,性蕩。消癡奢,則收性蕩為定矣。

:止,因為心有所愛妄,性遷。剷愛妄,則挽生遷為止矣。

所以由這個心來影響到性,由這個心物來影響到自性,很對不起諸天仙佛,很對不起天上的老母娘。我們很光明的自性,曾幾何時殘破不全,我們一定要驅心物於隱微,讓這個自性恢復正、揚、定、止,恢復回來,這個是在我們短暫的人生旅程,所要努力的究竟。也是修道以後,讓我們頓悟之後,修道的一個法。我們了解到,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因此心物未慎於隱微,就是貪嗔癡愛,將發未發之際,你沒有壓住。

求了道了解天理,漫長的歲月有人慾,求了道以後,頓悟天理,這個是短暫的,而人慾是漫長的,所以我們求了道以後,常常怎麼呢?常常天人交戰,常常發生了理慾相爭。

各位這時候,看你隱的渴止力怎樣。這時候無論如何要天理戰勝人慾,所以這時候,我們內心處在一種天堂跟地獄的分界線,矛盾不已,有的忍到滿身大汗,咬緊牙齒,發抖,發抖。我說:「你發抖幹什麼?」他說:「我氣壞了,我氣壞了。」他說:「不能氣,不能氣。」所以求道以後,是一種內修的功夫,大學都在闡釋內聖之功,所以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一旦發現錯了,由於心者易動難收,易發難控,就是沒有謹慎於隱微之間,像我們修道,即使沒有人看見,也要謹慎小心。

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貪、嗔、癡、愛遂熾焉,而現於言行矣!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

各位修道對心物罩不住的時候,貪嗔癡愛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

我們知道,天生而靜:天生我們自性是一個靜體,但是這個靜體經過人身,就有大患。所以老子常常的唉嘆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就是說我們做人,所以有大患,有這麼大的悲哀,就是人類有身,有這個肉體。

老子也講一句話說:「吾愛此身,吾患此身」,人有大的痛苦,修持修不好,修道很難修,很痛苦,修道的路程很悲哀,就是有這個身體及吾無身,等到我沒有這個身體,吾有何患,我有什麼患呢?所以有這個人身,就有這個人心哦!這個很可怕啊!一有人心,就有善有惡在交替。

吾愛此身為什麼?可以借假來修真,既然不好,為什麼要愛呢?因為要借假來修真,偏偏沒有這個假的又不行,沒有這個假體又不行,所以借假體來修心性,那麼吾患此身,就是有身物昭著。

心物弗慎未動之間:如果這貪、嗔、癡、愛,這個弗,就是不。

未動:就是隱微之時,將動未動之時,這是聖人的呼籲說,各位前賢,修道修心哦!這個心物如果不小心,不壓住的話,遂熾焉。

:就是立即馬上。

:火很旺盛,就是馬上要燃燒。這是聖人真正要講的心法所在。

各位前賢,修心、養性,我們的心,不是心臟的心,而是心念會跑出來這個心,偏偏就會心猿意馬,偏偏這個心就壓不住。人心很可怕,人心最險,哦!有的人說,江湖險,人心更險,人心很可怕哦!所以這個世界是心的世界,人生是心的人生,一念善天堂,一念惡地獄,這個心可以把人生變得非常的光明,心壞可以把這個世界變得非常悲哀。

我們修道把心平衡,各位,光明磊落,人會孤單,人會寂寞,太自私了,讓他盡量去渡世,讓他去幫助孤兒院,讓他去看看,如果能夠去渡世,他會活的很踏實。如果一所孤兒院給他負責的話,他會為這一所孤兒院的孩子活下去,我不能生病哦!我更不能死哦!因為有這麼一大堆的孤兒,須要我去照顧,需要我去救助他。

各位前賢,我們也不能生病啊!因為我每天晚上都有班,我不能對不起任何一個班,這個班,不一定就有人成佛,成菩薩上來的,所以每天,每天就是很踏實的活下來,人生從此就發露了光芒。

在道中有一句,我們身體不是我們自己的,是厶物,愛惜公物,真的很有意思,各位要多多愛惜公物,這是事實,因為一定有很多人需要,你也不能損傷,也不能怎麼樣?

這是一個公物,這是一個法器,如果以佛的角度講的話,是一個法器,是一個作法的工具,必須是完美的,是超然的,人啊!我們代表是公物是法器。

若修道自殺,是毀掉這個法器,那回去很難交代的,你把這個法器損傷了,你把這個法器毀滅了,哇!修道跑自殺的路,這個怎麼修,我就不懂了,所以法器必須要完整無缺的,很超然的。

所以一定要慎心物於未動之間,如果不慎的話,不小心的話,馬上就貪、嗔、痴、愛,馬上就表露出來而現於言行。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這就是身物昭著,行為已讓人看出來了,原本心想什麼,別人不知道。昭著:就是很容易表現在言行舉止中。

故驅身物者,即曰覺心源也。

賢人無法像聖人一樣,起心動念馬上就發覺到,只是在言行舉止中來發現,這還不會太晚,知錯馬上能收斂自己,然而心似猿,意似馬,心者易動難收,怕奮始易,克終難,所以能驅除身物,一身清淨,就能覺心源,心源就是道心顯現。

心者易動,深恐始勤終懈,是病焉,則身物復昭著矣。

世人慎心物,驅身物,最初非常的勤奮用功,但日子久了,便懈怠不精進。故呂祖感嘆「懈怠」正是修行的大敵,不自覺地叫一聲病焉,病焉正是身物昭著,一些壞毛病,又死灰復燃的表現在言行舉止間,如此可見,一個人,如能夠始終如一保持著純潔的道心及道念,而不被心物身物所侵佔,便能覺悟靈明的本來面目。

如能始終覺心則亦漸趨於覺性矣,及其成功一也。

如能受到旁邊人的鼓勵,每一班都跟得上,故前人常講:聽一次班,可以三天不發脾氣;一星期聽三次,久而久之,脾氣便不知跑到哪裡去,這樣慢慢就能覺性。如能有始有終的保持這清靜的道心,用這種勇於改過的精進功夫,也能漸漸接近光明自性,恢復我們圓明自性。

此謂物不格,不可以致其知。

總之,心裡的貪、嗔、癡、愛沒有格除,外在的身物沒有驅除,就無法發揮良知、良能,由此段賢人成道的境界來看,可見心物的可怕,物慾如無法格除淨盡,是無法致良知達到止於至善之地。

傳五章 釋格物致知(四)

〈經文〉

所謂誠其意,在致其知者。

故心物未發謂中和,良知性也。

心物即發謂動機,紛乘意也,是以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以復其良知,而臻於至理矣!

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者,內聖功也。聖足而後,則意不誠而誠矣,心不正而正矣,雖序有四,實則二焉,以其心意儲諸一身,故亦列內聖之功矣!

此謂知不致,不可以誠其意。

本段呂祖一再提示要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的重要,因為這是復性初的功夫。

所謂誠其意,在致其知者。

所謂誠其意,就是要誠懇我們的意念,因為誠是布內的,看王到摸不著,誠是得自於天之明命,我們生下來的時候,這個肉體是父母給我們的,這一個主宰的靈性,是上天給我們的,是得於天命之本然,我們所表露出來的是真實無妄,所表露出來的行為是率性的,很自然,契合於天理,這個就是誠。那麼意,就是指揮我們行為的一個主宰。

一個人的行為是怎麼樣發露出來的?一個人的行為是由這個性上天給我們的。

性—心—意—身(行為)是一貫的,在第五章開始講的就是心。

心者易動,那麼深恐始勤終懈是病焉,我們以前講過心是最捉摸不定,心一動意就發,意發的話,行為就跑出來,所以行為的直接主宰就是意,故要達到誠其意首先要致其知,就是發露我們的良知、良能,把自己的自性發揚,天理發現,肯定自己,我們今天做人,我要堂堂正正的做人,所以要在世間覺悟,要在生活中發露智慧,化煩惱為菩提。

今生何其有幸,我們求了道,我們一再的感謝老母娘的慈悲,我們應該已經致其知了,如果求了道到今天,還沒有發露自己的良知良能,還沒有辦法,肯定自性天理的話,也就是說還不能窮理盡性的話,實在跟沒有求道是一樣的。

故心物未發,謂中和,良知性也。

貪、嗔、痴、愛未發之時,正是良知,本性做主,識神退位之際,這個時候叫做中和,必物未發謂中和,未發的時候天君當位,自性良知作主,也可以說是這個良知良能天理自性常明,沒有被污染,沒有被遮蔽,所以這個時候未發,心物還沒有發出來的時候是中和,也就是良知良能,先天妙智慧現出來的時候,既是良知,這便是至善的性。

心物即發謂動機,紛乘意也,是以慎心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以復其良知,而臻於至理矣。

:擾亂,糾纏。

:趁也。

:達到很高的境界。

心物既然已經發生,貪、嗔、痴、愛已表露出來了。這便是造業,就叫做動機。心物一動,意念就趁機出來糾纏、擾亂,意念就隨心轉變,變為邪惡了,這個叫做意。心之上則是性,心居性及意的中央,心之下則是意,故心若動則無善無惡,謂之中道,如水平線,心如止水,心物一動就有如水波洶湧起伏不定,故心物未發謂之中,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其本若定,下之意就無法發動,意不誠則自誠矣:能如此中節謂之和,和者,天下之達道也。

所以有德之君子,要謹慎心物在欲動未動之時。

:就是要非常的謹慎小心(一功一過相抵,所剩多少)。

隱微:心念欲動,未動之際(不管在暗、在明,念頭一定要正)

:就是制止。

意惡:不正的念頭。

動機:發動心念的一剎那。

修道就是謹慎心物於動靜之間,佛曰:道由心學,德由心積,功由心修,福由心做,禍由心為,心能作佛,心也能做眾生,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

因此慎獨是很重要的,不履邪徑,不欺暗室,守三綱、五常,單獨一個人的時候心要栓住,人多的地方要守口攝意。所以修道的君子,應講慎處置心物,在欲動、未動之時,並遏止心念欲動剎那,若方寸失守,就難以遏止了。

故慎心物要未動之前才容易遏止意惡之動機,而復其本有之良知、良能,而臻到至善之寶地。

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者,內聖功也。聖足而後,則意不誠而誠矣,心不正而正矣,雖序有四,實則二焉,以其心意儲諸一身,故亦列內聖之功矣!此謂知不致,不可以誠其意。

故格其心物,致良知,內聖之功也要靈修,要內修離相,外界的形形色色總是空,如夢幻泡影看起來很美,但很短暫,所以再大的名利、地位,一晃就過去,所以格其心物,以致良知。

所以各位了解,格物致知,要格物才能致知,因為心被物慾所蔽的話的你的知發露不出,你常常為汽車,為洋房,為食衣住行的話,你有什麼知,你知道這些汽車洋房,你知道食衣住行,你不知道天地,不知道天理跟良心,所以先把這些物格掉之後,然後你不會被物慾所蔽了以後,才找到本來的面目,原來我的故鄉無極理天,我自性的本源在理天,修道是找出本來的面目,這樣就致知,所以格物在致知,格物以後才能致知,內聖功也。所以內聖,就是要離相,首先要離相,無住,因為再大的財富,再大的名利、富貴,都沒有被帶走,帶走的是自性的光芒這個功德帶走,所以各位行功立德,一定要行功立德,人生是非常短暫的。

有一位前輩他曾說過,有一位壇主,他很用心在修道,他清口、懺悔、開壇、渡人很多,雖然他對外界的成全很大,但是唯一不幸的也是他最痛心是他沒能夠齊家。結果他死了以後,全身硬,滿臉發黑,大家很緊張,糟糕,都認為這位壇主都清口了,也渡了很多人而且是一位很好的講師,為什麼死了以後是硬的,而且臉色很難看,哇,怎麼辦?各位,不要瞎猜,不要馬上提醒他說,他怎麼沒有修,或是告訴他不是也修得很好,道理也講得好,也清口了,也是壇主、人才。那這時候怎麼辦?

各位前賢,告訴各位,這情形是他要留下最後一個功德,為什麼呢?這時候我們又如何去處理這個事情呢?其實他沒有違背道,這時候他是要成全他家裡的人,讓他家裡的人感到驚訝,為什麼自己的父親是道場肯定的一位壇主,死後居然是這樣的顯像,把焦點集中在這裡;這時候石點傳師一點都不緊張,點傳師在他面前集合了他的家屬,這時候死者全身都僵硬,要把抱合同手都拉不起來,臉色很難看,點傳師把白布蓋起來,我們照念「某某人,你是不是有某些愿未能了,或者是某些遺憾還留在人間?」(這時候一定要家屬全部集合),點傳師又說「你們要發很大的愿,告訴我,你的父親死了,遺體呈這個樣子,實在是不很正常,所以你們發愿,要開壇、求道,清口嗎?他的家屬都答應了,於是石點傳師重複一次給死者說「張先生,你還有一次立大功的機會,行功立德的機會,你如果有愿未能了,你的大兒子要清口,你的老二要設壇,你的太太女兒統統要求道,可以用他們的功德來庇蔭你。」把他以退為進,把他反過來,你好好走你的,希望你能夠留下最後的、最偉大的功德。這麼一來,大家要看,石點傳師知道不用看,等一等要入殮,一定全部都軟掉,臉部變慈祥。各位這位道親用這個現象最後成全他的家人,有一些不明就裡的道親在外面七嘴八舌,不對哦,他有其名,無其實,石點傳師說亂講,什麼有其名,無其實,根本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修道士。最後他還抓住這個機會,石點傳師說張先生你好好把握最後這一刻,就是你最偉大的片刻,希望你珍惜,沒多久,不到一個鐘頭,全部都成全,用這種顯像,在場全部都哭了。石點傳師告訴他們,剛剛你們所立的一糸列的愿,都很誠懇的告訴你父親,他都帶走了,你們不要讓在天之靈的他還有所牽掛,不能開空頭支票。

所以天道絕對珍貴,老母絕對是慈悲,這後學可以做見證,以後還到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有,各位前賢記下來,好好的把握他,因為他最後還要帶更多的功德回去,這個人很了不起,上天故意讓他硬的,很難看的,太了不起,多偉大,所以這些都不是,而復其良知,而臻於至理。

滅相滅跡合天,才能夠至理,什麼叫做至理,就是說合於無極理天,發露我們的妙智慧,就是我們的自性常明,所以由這裡,各位了解臻是達到的意思,符合於至理,所以修道要講起來很簡單,心物不要發露,這些偏邪的心,不要發露,要發馬上壓住,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剛發出來,已經發出來壓住未發未動的的時候就壓住,謹慎小心,所以接著,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內聖功也,格物格其心物就是格物,格物應該是拂其塵,把我們心外這些雜質,這些塵,把他拂掉,把他去除掉,格物,如明鏡之塵,這個明鏡為塵蔽,被這些貪嗔痴愛酒色財氣之心物,明鏡為塵蔽,內心不能照,所格物就是拂其塵,把我們內在的這個塵,跟外面染住的這個塵,通通把他除掉,當然這個神秀也講過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我們的身應該一塵不染,心如明鏡台,我們的身,是菩提,心是明鏡台,這應該寫的不錯,應該寫的很好,那五祖說你還沒有見性,身本來就是不能菩提樹,這菩提樹是油油的光滑滑,不會染塵的,心是明鏡台,所要時時勤拂拭,我們二六時中要勤拂拭,時時刻去擦塵,勿使惹塵埃,不要惹上這個塵埃,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個是神秀寫的一個偈,所以五祖說你們如果以此偈修免墜惡道,有大利益,如果按照這樣的話,依此偈修,就能免墜惡道,有大利益,是不錯,所以後學覺得我們現在修道,也拿神秀這偈語來做格物,所以格物我們本來的身心,應該都是很光明,像菩提樹,像明鏡台,所以很怕染塵,格物是拂其塵,把這沾上的塵馬上就擦掉,不該有的塵馬上就擦掉,因為明鏡為塵蔽的話,被這些塵遮蔽的話,內心不能照,就不能有光明,所以各位講到這裡,格其心物,格物,致良知,內聖功也。

所以修道、內聖、外王,太重要,一個人在人間沒有不忠不義的孝子,在天上,沒有無功無德的聖人,要去當聖人,絕對要帶功德回去,那麼在人間毫無功德的話,你帶走什麼?好了,講到這裡,雖序有四,我們常常講這序就是說修道的,修心養性的程序有四,四指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指的是格知誠正,這四樣,雖序有四,講到這裡雖然在外表上看起來修道的程序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實則二焉,其實只有格物、致知二項而已,只因正心、誠意二項儲藏俱備在人的身體裡面,所以也列入內聖修持工夫,蓋格物致知者本也,本立而心意自然誠正矣。故內聖足,則意不誠而誠矣,心不正亦自正矣。

此謂知不致,不可以誠其意

良知者,誠意之本也,所以說不能恢復良知、良能,就無法臻其至理,不明理,怎能誠其意,所以修道,必須要先明理,知其根本,然後自然就誠心誠意而修也。

講到這裡,提及前人所提醒我們詩句來共勉:「知行合一乃大學之正法,知而不行,道非吾有,行而不知,助長揠苗,知行並列,體用兼賅,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學庸之能,事畢矣。」內聖外王是大學正法之功夫,知而不行,不行親民功夫,正如有道無德必生魔。行而不知、正如無根本做中心,就如揠苗助長,故知行須並列,知而行,行畢須不執著功德相,行畢即可,此即率性之謂道,所言到此做一結束。而所言均不離內聖外王之說,與佛道所言亦同,正如「理無二致,事有權變」,我們掌握此重點,即可一理通,萬理徹。可貫通各教聖人之真理,如今掃除了內性中本無的眾生,回復我們本來的面目之後,就懂得自渡渡人,自覺覺他的道理,這正所謂,若無法很明理的話,就無法發至誠來待人接物。

傳五章 釋格物致知(五)

〈經文〉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

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

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

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此調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

就是說要恢復我們的良知、良能,首先要格除心中不良的物慾。

致知:恢復本來的面目,復性,復良知良能,達到人生最高的究竟。

求道之後一定要肯定自己,然後發揚自己,要求道不簡單,我們牛為「人」,很多人不了解人生的究竟,人很短暫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致良知,靠我們很短暫的一生,來恢復你的良知良能,恢復本性,這個就是致知。所以有很多的聖賢,有的修得很好,一下子就回去了,像顏回三十二歲就回去了,他三十二歲就修得很好,很圓明,他走了那時候的修持法跟現在有所不同,那時先修後得,得了就走。

現在我們一直在人間修,就像蓮藕,外面是混濁的,而裡面的潔白的,這就是我們要同其塵,為什麼我們要在人間修得這樣痛苦,主要就是要渡眾。所以各位學長,我們求了道之後,每一位前賢都有一股強烈的渡人意志,因為這是白陽修道士的天職,我們在人間修,主要就是要渡盡眾生,所以道親很多,看到人就想渡人,這就是我們的天職,大家非常的慈悲,自性平等,這是天道應運的本懷。

我們了解生之前,有累世,生何來,我們生之前,累世很混濁,帶了很多罪過錯,來到人間,當然這是一個概論,不是絕對的,有很多人負有上天的聖職來到人間,所以致知,把我們本來面目修回來,恢復我們的本性。所以人生最高的究竟,就是要恢復本來的面目,要復性,甚它再大的江山,再大的名利地位,也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權相而已。

人生的最高究竟,就是歸根復命,所以我們求了道,要使生命有偠值,靈性有光輝,請你馬上進入修道的一個歷程。各位修道要使生活有意義,生命有光輝,就要把本性良心所沾污的一切都拿掉(七情六慾、貪、嗔、癡、愛),拿完了之後,就是致良知。

朱熹夫子他對學庸研究得非常的透徹,所以他的補述一針見血,馬上就會講出來。

致知的方法:首重在格物,我們來到人間,一定要知止,不管你的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素其位而行,素富貴,行平富貴,天富於人,以濟眾人之困,天賢於人,以啓眾人之愚,素貧賤,行乎貧賤,你是生活怎麼的家庭,各位不要再去比較生活的好壞了,子曰:不知足時時是苦海,能安份處處是消遙,人生本是幻景,一切苦樂終歸於虛空,何物是我的,所以不管我們站在任何角度來修道,我們走進了修道的一個歷程之後,首要格物。

要發露妙智慧,要復回良知良能,首先要格物,物染我們太浮了,樂記云:人心之動,物之使然也,人心會動,是物使他動,又云:人生而好靜,天之性也,為什麼我們人心會受外界的影響,因為物啊!所以無論如何要使心靜下來,要把這個物格掉。

物之感人無窮:人心的敗壞,實在是物質的誘惑,我們生下來,如果沒有求道,不了解自性,以為這個假我是完全的自己,所以會以這個肉體來接解物質,那麼物的感人無窮盡的,人心節節高,蛇吞象。

人心的好惡無節:人之好惡無節,沒有節制,所以我們常說竹子中空有節,這非常的好,有這個「節」字,修道要學竹子,中空有節,中間是空的,但是過了一段,你就要節制掉,不能一直的貪下去。所以好惡無節於內,物誘於外,不能反躬,這樣一來天理就滅掉了。

人的自性來自於無極的理天,本來是非常的完美,因為有這個肉體,由於這個物,這個肉體來感受到花花綠綠的物質,而物質本身所俱的潛在力是什麼?是感人無窮,他來誘惑人是一種無窮的力量,偏偏人不能自制,而好惡無節,沒有辦法節制自己追求物的一種心態,從此心偏意亂、性迷,天理就滅掉了。

今天我們講致知在格物,那麼我們先來了解格物的究竟。物格的最高境界要 達到至人無己,不只是為自己在生活,而是渡化眾生,在為別人在生活,可以說已經沒有私人的慾念,沒有物念,沒有我念,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表示要掃相,可以說私人的慾望,自我的觀念全部沒有了,忘掉自己,忘掉自己是人間最快樂的。

常常記住自己的身份、地位、學術、財富,記得越多本身越孤單,考慮得越多,本身越孤僻,所以達到渾然忘我,就像老子在道德經所講的,

莊子云: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老子云: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修道——內聖無體。

行道——外王無住。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有你自己嗎?沒有,你有沒有功?沒有,你有沒有名?沒有,我已經沒有我相,沒有功德相,沒有名利相,什麼都沒有了。

所以生而不有:你渡了很多人,他們都出來了,人家問你,他們都是你的後學嗎?不是,不是,都是上天慈悲的。前人他們的行持,就像天地培養萬物一般,不辭辛勞,而且不自傲,更不視為己有一樣的無為。

為而不恃:他們都清口了,他們已經設壇了,是不是你的功勞?不是不是,你不會自傲說,我有多少佛堂,有多少後學。

一部金剛經以無住為體,離相為宗,無住,離相,有所住,你另一個道心不生,不論天,不訥後天,你不要有所住,這個意思,心裡面有一件事情,我沒有放下叫住。

有住,則心不清,神不寧,你靈性沒有定位,應當辦的事情,把它辦得圓圓滿滿,辦完之後,我兩手一拍,拿得起,還要能放得下,你放不下,你這還有住。六祖壇經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你心裡頭,如果沒有東西,塵埃往那個地方落。你是我的後學,你有後學這東西,在這東西上面就落塵埃。這佛堂是我的,我的你心裡頭有個佛堂,在這佛堂裡面就落塵埃。因此聖人他做了很多事情,可是他做了許多事情之後,還是感到自己沒有做一樣,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他們受人尊敬,長啊,你不會去主宰他們,哦!聽我的話哦!

如果在道場中、在修持中,還有我相,你的「我」沒有格除掉,所以各位物格要先除富貴、財色等昏性之物,以制其外,再把內心的淫念、妄念,都格除掉,這就是物格的一個極功,就是去相、無相、無己、無功、無名、不有、不恃、不宰、無住、無體,那麼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所以致知格物也是第五章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個內涵。

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要明理,要恢復良知、良能,在於每一事、每一理,要加以研究清楚,所以言欲致吾之知,必須先在自己身上格物,怎麼去做呢?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即物:有益於內聖的修持。有利於外王的行為。

窮其理:追求其極盡之理。

即物:就是接觸萬物的時候,但在這裡即『物』—應該是說凡是有益於內聖的修持,有利於外王的行為,不可能一個修道士對天下萬物、萬事都能了解,所以這個即物俱體來講,就是所負的白陽天職。

窮其理:深入探求其理,也就是說要下最大的功夫,『窮』—就是詳細的找出,『理』—就是根源。也就是說找出他的根源。

在即物而窮其理:就是有關於內聖修持跟外王渡人的白陽天職。

你要輕易的放過,而且要下最大的功夫。因為內聖跟外王是白陽的天職,修我們自性不可缺少的,就是內聖跟外王,所以即物一定要有關於內聖跟外王的事,下最大的功夫。

因為在人間,時代越進步,事務就越繁雜,一個修道士不可能所有的事都能了解。即物是我們日常生活範圍中,在我們工作環境中,遇到要修身的,遇到要渡人的,你不輕易的放棄這個機會。

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

:總括上面的話。人心之靈就是人的心靈,元神,我們人心的靈覺,沒有不俱備良知良能。

莫不有知:沒有不俱備良知良能,就是說人一生下來就是佛啊!

人是很偉大的,人身難得,人很了不起,但是如果不了解人生,那麼是很悲哀啊!

不懂修道的人,因為他不了解自己是很可憐,多數人活在醉生夢死的邊緣,活在光明與黑暗的邊界,活在迷悟一線之間,活在菩薩、凡夫浮沉之際,良知未昧。

我們從無始劫以來,都有過菩薩的愿行,累世被轉迷了,而忘了人之初,性本善,我們都有走上光明的本愿,所以「人之心靈,莫不有知」,人的本來面目,通通是俱備良知良能。

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道賦於天,曰:天理,以維天經。

道賦於地,曰:地理,以繫地義。

道賦於人,曰:性理,以正人倫。

所以萬物都有理,這個天理,道給的,道賦於就是性理(三綱、五常、性理真傳),不會講道的人說這個是天經地義,這個就是道,就是人倫,所以萬物都有理。

—事理 知終始(事有終始)

—物理 本末(物有本末)

賦於事叫事理,賦於物,就是物理,知所先後,可以進道「人之心靈,莫不有知」,人都有良知良能的,以人的這個理,跟天下萬物的理,應該是一致的,都是道所賦的,所以人跟物事是一致的,各位人跟人是一致的,人跟事物都是一致的,所以人應該來人間統轄萬物,可見人來—治世,人來—理物。

這是理所當然,因為人所俱的本性跟物的本性,同樣是道所賦的,所以人來做什麼事,親民的事,所以我們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是要推過來,這些物有它的根源,有它的末,這些親民渡眾的事,也有它的終始。知道它的先後,哪一個是先,哪一個是後,哪一個是根源,哪一個枝末,知所先後近道,可以恢復本來的良知、良能。

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

那麼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

未窮:沒有細心,去探求根源。

故其知有不盡也:所以他的良知良能,不能全部發露我們人的良知良能,人應該來做什麼?

人應該代天宣化—動

繼天立極—靜

替天理物—天職,替天理物我們的天職。

因為人忘掉了他本來的面目,沒有求道的人,你問他,人生在世為了什麼?你曾想過嗎?每天勞苦工作,又為的是什麼?為什麼來做人?不知道,不是不知道,而是所學的有所偏差,他想要發大財,想要名利、地位。所以知其有不盡,把這個良知,沒有全部發露出來。

是以大學之始教

大學開始教人,必須要學性理謂之大學,也就是怎樣去學大人之學,怎麼樣去做大人之學,這大學之始教,不是說進大學開始受大學教育,而是應該如何去學「大」,大學主要是學大,這不是學識的大學。是學自性的超越。各位要學大,一定要求道,前賢曾說:

求道—是入佛之門。 修道—是合佛之心。

行道—是了佛之愿。 成道—是達佛之境。

是以大學始教因為這個緣故,聖人才來說這個大學,其實大學是大人之學。

各位已經入佛之門了,已經求了道,要合佛之心,要跟佛的心連在一起,要改脾氣毛病、要慈悲、要表露佛的心出來,了佛之愿,要去親民渡眾,最後達佛之境,求道以後,要修道、行道,以後要成道,所以學大,就是要達到這樣的境界。

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這表示修道要有始有終,求道不是學校的上課,求道的儀式,各位會了解,很多人可以做上下執禮。

求道,求的是什麼?明師一指,他也是莫名奇妙的,後來講三寶,那五個字不能告訴別人,上不能告訴父母,下不能傳子女,有的不能講,那我得什麼?這個表示什麼?行無言之教,道無形無相,今天你來求道,連五個字,出去都不能講?那完全是一種自性的發露。

因為道是一種自性的發露,沒有辦法講的,那你已知?已知什麼?已知之理,而益窮之。已經求道的,求了道以後的窮理。

窮理(知道)……盡性(如何)………至命,由窮理,然後會盡性,最後達到至命。求了道,各位前賢大家都會窮理,至少你帶什麼出來呢?離開佛堂你帶什麼出來?哦!原來在這裡,由明師一指那個地方,就知道人生最重要的地方,那一點最重要的,就是靈性要出去的地方,你如果戈月心心 夠窮理,能夠了解這一點跟上天是相通的—盡性。這個窮理,應該是知道,知道自性跟天理,是密不可分的。盡性—然後如何去做到一 切念頭,一切行為跟天理契合,這個就是盡性,然後達到天人合一就是至命。

各位前賢,能知必定要能行,你知道,一定要做,而做了之後,一定要了解。各位道心的發露是怎麼發露的,一定要在行中走出來,你要讓道親對道認真,請你不要什麼事都你做,人人參與,道心的發露,在哪裡呢?拿毛巾發露出來的,端茶水端出來的,清掃佛堂,清掃出來的,就在實際的行動中、行道中,去渡人渡出來的道親只有親,而從來不參與道中的工作,這種道心的發露,比較有限。

所以求了道之後,就盡量的給他分配工作,下一次開班,請你拿毛巾,我一定會做到什麼?道中一參與,就會法喜充滿,他來整理佛堂,拿毛巾端茶水,人家開班,他在廚房洗菜、燒菜,他會說不出的喜悅,這種喜悅是什麼?法喜充滿,在這個法喜充滿中,以後才能信受奉行,各位我們講道,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天下之物都有理,以人來治世、理物,應該是契合的,因為來自於道都相同。

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

這個用力就是恒心跟毅力,修道是長期的哦,修道很容易懈怠,如果說我們禮拜三的班,第一次沒來,第二次心就動了,唉呀!我第一次已經沒有去,不好意思,但第二次不來,第三次再見,要來就很不好意思,缺席二、三次以後,恐怕就不見人影,一懈怠,馬上就懈怠下去,精進的人越精進,除非不得已,否則他一定會跟上來。

所以修道,用力之久,恒心跟毅力,這個好像咬什麼?橄欖,起袑苦苦的、澀澀的,咬起來一點味道也沒有,這怎麼好吃,苦又澀,但咬久了之後,你不願意吐出來,剩下那個子,他很不願意吐出來,其味無窮,所以這個修道是很久的一件事,完全是靠自性的契合。

而一旦豁然貫通焉。豁然貫通,這個很深啊!這個豁然貫通,完全是一種頓悟,我們道的力量在頓悟。

:頓悟,有的悟力差啊,求了多久都沒有,他悟不出來。

:漸積。

豁然:就是忽然,想開了,忽然頓悟出來,啊!原來在這裡。

各位求了道以後,如果向道的話,你會很珍惜道,時時刻刻不離,但是你每天每天一直在昇華上去,你講給我聽聽,對不起,我講不出來,道是離開言語的,講不出來,但是很高興,所以豁然貫通,就是已經達到天人契合的境界,佛是眾生修出來的。

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所以達五眼六通,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什麼都可以了解。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達到明心見性,自性全體圓明,已經見性成佛了。

此調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物慾淨盡,天理流行,知之至也,良知良能都已經找回來,自性圓明,妙智慧發露。

各位很重要是什麼?要一旦豁然貫通,但是要一旦豁然貫通,一定,各位學長,要用力之久,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能一曝十寒,有的起初很認真,後來冷卻掉了,可惜,有的快要成道的時候,走入旁門左道,也很可憐。

所以一旦豁然貫通,雖然這四個字,表示五眼六通,無所不知。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時候一定不講話,叫做寂然不動,但是感而遂通,自性的原體,虛靈不滅,寂然不動。

各位修道的時候,現在是不是很喜歡靜,以前很喜歡動,現在喜歡靜,恭喜你,你差不多達到虛靈不滅,寂然不動的境界,唉!以前很喜歡講話,很喜歡動,是不是,現在會覺得,沒什麼好講的,因為我們已經漸漸的走入本性的原態,寂然不動,虛靈不滅。

我們生活在天覆地載中,我們生活在天生地養中,可見我們人,不能和天地脫離,當然我們要效天法地,修養的最好典範,就是效法天地,所以行道的法則,可以說是人修道的典範。

可見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所以人最密切,最密切的是天地,而我們人,最後要達到天、地、人三才一貫,所以你必須所作所為,不違背天,不逆天,那你就達到了天、地、人三才一貫,所以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各位記住,所有性,都是天命。

所以人性、物情一處來,我們是同一個本源,我們都是同根同滅,所以我們盡性才能夠合天,人性由天所賦,人的自性由天所賦,現在要修性來歸天,因為天下事,從哪裡來,要回哪裡去,那是一定的,你從什麼地方來,你要回什麼地方,這是必定的,早上從家裡來,上完了課要回家裡去,那也是必然的,那麼你怎麼來,將來要怎麼回去,這個請你回去,自己悟悟看。

傳六章 釋誠意

〈經文〉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天賦於人,使達天人合一的一個本能,這個本能是與生俱來的,是真實無妄的,這個誠是由天給人的一點元素,老母至尊至貴的分靈化性,人人所俱有的,誠是沒有形象的,但它確實存在,我們說不誠無物。

誠既然來自於天,我們常常講這個天人是息息相通的,靠什麼樣的力量相通呢?靠這個誠,有這一股誠的力量,是天賦於人,使達天人合一的本能,誠是看不到的,而表露於德,是表露於德,但累世以來我們把這個誠轉迷了,忘掉了,消失掉了。

這是一個無形的,也是天人的,我們知道在人間,母子都會連心,這是很多人,都可以肯定的,因為人與人之間母子都會連心,尤其是親人,心有靈犀一點通,但是(母)子是會連性的,這個肉體的母子都能夠連心,例如林某某在北部上課,某一晚上睡都睡不著,心很焦慮不安,眼睛一閉,媽媽的身影就浮現出來,第二天早上接到學校通知,他媽媽昨晚病逝,他的內心很哀傷,輾轉不安很焦慮,媽媽的形象不斷的顯現,這個就是母子連心,為什麼母子能連心,因為心有靈犀一點通。

那(母)子也會連性,因為靈與靈是相繫的,靈與靈是相通的,俗語說:「有誠則靈」天人是息息相通的,靠什麼相通?靠誠,所以誠,非常非常的重要。各位由這個誠來發露這個意,意再指揮我們的行為,就是很誠意,誠意從那裡看出來?從行為看出來,好像道與德一樣,我們知道,德依道生,道依德顯,以這樣來推演,我們就了解,這個誠,他的行為動作可以看出他的內涵,在做一件事,有的做得很努力,有的做心不甘、情不願,沒有誠意嘛!所以由這個動作,所表露出來的內涵,就是表示誠意、不誠意,所以大學這一章釋誠意,所佔的份量很重要,很重要。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不虛妄,不欺、不詐。

:就是不要。

自欺:思想跟行為不一致。

惡惡:討厭。

好好:喜悅美好。

自謙:內心所發出的一種快樂,法喜充滿。

怎麼樣來誠其意呢?毋自欺也,也就是沒有自己來欺騙自己,俗語說無心假有意,其實沒有那個心,假裝待人很好,很令人感動,這是嘴好而已,內在的意,沒有如此表達。也就是說口是心非。

誠意才能自謙,因為從來沒有欺騙自己,從內心發出來的法喜充滿,信受奉行,所以誠意第一點必須要無妄,實實在在,也可以說是不假思索,很直接的,率性而生,修道自性要達到不思善、不思惡,那才是最高的境界。

你的腦海裡面,沒有善惡的分辨,你該做就做下去,因為你腦海裡沒有一個善惡的分辨,我該做的,我就做下去,因為你腦海裡面沒有一個善惡的分辨跟對待的情況,直直的做下去,才是率性,如果諸惡莫作,而達到忘惡,眾善奉行而達到忘善,不是為惡不敢做,也不是為善而去做的話,就是率性。

所以修道要率真,不可虛偽造作,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有如小孩般的天真無邪,如惡惡臭,認為這個食物已經壞掉了,已腐爛了,所發出的氣味,大家都擰著鼻子跑掉了,如好好色,看到漂亮的衣服,大家都很喜歡,就很坦白的說出來好就是好,壞就是壞,這個就是率真。

所以修道要誠意,必須要率性此謂自謙,人不可受外界之影響,而是自己滿足自己很高興,生活很充實、很快樂,在我們道中來講,就是法喜充滿,信受奉行,這個就是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修道的人,必須要謹慎小心,提防一人獨處,獨處的時候,雖內心未露,人未看到,但已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所以要謹慎小心。

一個修道人,要怎麼謹慎呢?不是說現在在道場中,遇到前輩、點傳師,就恭恭敬敬,回到家,就行霸道罵人,這樣就不行了,在道場怎麼樣,回到家也要一致,意思就是要我們低心下氣,前輩會擔心我們年青人,為什麼長相不一樣?因為眼睛都長在頭上,看高不看低,現在年青人找工作,在應徵時,第一先問資薪,第二再問是否週休二日?年假如何?年終奬金多少?再三問福利,有時連工作內容應擔當何種工件,負什麼責任都不問,也不了解,所以說眼睛長在頭上,所以我們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

如果大家都能夠了解,在什麼時候都很實在,道要很真心的修,周前人說這個班要講四個字「尊師重道」,尊師要敬,重道要誠,今天修道為自己修,不是為點傳師修,也不是為前人修,前輩好像一個目標,給我們一個方向,往這方向去修,並不是跟著後面,說走東就走東,說往西就往西,不是這個意思。

前輩有理給我們,我們就跟著理修,所以修道是修理,有了它我們才會有一個目標,我們一定要認理,不要認人,人會變的,天地也會變,所以尊師,要提出敬的心,有理我們尊他,無理就要考慮一下,師者有德,德應該怎麼做?有道才有德,根據道流露出德性出來,文王那時候還只是個諸侯,不是天子,但他的德,讓萬民覺得很溫暖,很安穩,所以人們甘願千里迢迢的跑到文王的管轄地,所以三分之二的人都要接近文王,我們前輩就是有這個德給我們,我們要感謝天恩師德。

要誠意就必須要慎其獨也,要獨一無二,不是對待的二。二就是對待,謹慎是沒有對待,沒有對待就是一心,莊子說齊物,道中說齊心,心要能整齊,沒有起伏,沒有高低,沒有善惡,沒有好壞,無分別心謂之齊,一心慎其獨也。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閒居:指平時獨處的時候。

厭然:敬懼而掩藏也。

:音掩,掩飾。

:明顯地表露出來。

君子:學識涵養俱佳的修道人。

小人:不明事理的人。

見君子:見到佛、良心發現。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小人跟君子我們把它分成對待的兩面,有一種小人就是說比較不明事理的人,比較會為非作歹,他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閒居為不善,他會做不光明的事情,甚至無所不至。

無所不至就是說無惡不作,為所欲為,他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反正人家看不到,管他的,雖都看不到,因為他已經失掉率真,他沒有人看到,就會做壞,而且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

看到一位學養俱佳的修道士,哇!相形之下糟糕,因為人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所以小人邪不勝正,他馬上會心愧對天良,失魂落魄的樣子。

因為邪不鬥正,天地有正氣,只要我們是正人君子,小人他看到我們,一定會失魂落魄愧對天良,而舉手無措,因為他做錯,那麼從這裡解釋過來揜其不善,他馬上就會掩蓋住他做錯了,表露出他這些善,表露他的好,跟你點頭,跟你怎麼樣很有禮貌。

剛剛說過,孔子對於這個禮,他說這個禮會被揜葬,人心壞,用這個禮,推給隱藏起來,所以著其善,人之視己,君子看你這個小人,如見其肺肝然,把你內心看得清清楚楚,則何益矣?有何好處?這樣假裝遮掩又有什麼好處呢?現在後學再換一個角度來解釋,人都可能為君子或小人,一個人他可表現君子,一個人他可以做小人,所以人可以做君子或小人,因為大中至正的理性還有私慾奸宄(音軌)的識神構成人心,所以人心可以轉為君子,人心可以墜落為小人,所以小人跟君子都是人做的。如果天理勝人私,則真心發露為君子,如果私慾勝天理,則妄心現為小人。所以小人跟君子都是人做的。如果天理勝人私,則真心發露為君子,如果私慾勝天理,則妄心現為小人。所以構成人心的是大中至正的理性,和私慾奸宄的識神,由這兩個本構成人性,所以人守理性是君子,守識性則為小人。

我們常常講過,一陰一陽之謂道,人俱有陰陽,因為天屬陽,地屬陰,所以我們常常說我們修道要脫陰陽,超越五行,這個修道要修到脫陰陽,什麼叫脫陰陽?陰陽界的一個現象,陰陽界的一個定律,什麼是陰陽界的一個定律?第一個是比較出來的,第二個是相對出來的,比較跟相對是陰陽界的定律,凡是天地間都離不開陰陽,所以簡單舉一個案例,有人說陳學長,你好胖,後學問他說,你憑什麼說我胖,你憑什麼標準,他說我看大家都比你瘦,所以你很胖,因為比較出來的。

再例如說你成績很好,因為其他人的成績都很差,你不能瞧不起成績壞的同學,因為他們壞,所以你得第一名,你們都比我差,所以你不能瞧不起他。同樣的上天對陰陽界所賦於人都有其任務,天富於人要濟眾人之苦,最有錢的人就是要救濟最困的人,天聰於人,就是要來教育較愚笨的人。

脫陰陽就是要去掉比較跟對待,就是要掃相。所以我們今天修道就要去相明理,沒有陰陽跟比較這些相對的相,那你就脫陰陽了,所以修道你就不會受到這些環境來影響了。

人生的旅程中,你可以自由選擇前進的方式與速度,漫步,奔跑,飛翔,然而行進的路途中,有太多綺麗的風景和驚險的地形,足以使旅人分心,大多數的人,不是縱情於物慾叢林的形形色色,就是驚恐於邁向成熟之途的些許障礙,於是忘卻了自己原是世間的過客,開始追求虛幻的名利、權位及感官的刺激。

有些人誤以為擁有別墅,即象徵著家庭溫暖;身著名牌華衣,即表示氣質獨特;位居要職,便意味成就非凡;囊中多金,就等於功成名就,其實他們不明本末,不知根源,以所看到的為主,以致虛擲時間、健康、感情以換取虛幻的快樂。原本單純的人生之旅,只因無知地增加了太多的行李,弄得一路上行來步履蹣跚,疲憊不堪。

生命之旅的行囊裡當輕便精簡,前進的方向必須正確無誤,但願你能知止而后有定,不致因流連華麗的物慾世界而成為荒蕪草原中的徬徨迷羊,所以我們修道常常講生命非常的短暫,在很短的人生旅程,看你要走什麼路,人若起菩薩心,種菩薩田,行菩薩道就成菩薩果位,反之起凡夫心,種凡夫田,做凡夫事,最後只有承受生死輪迴,沒有別的路可走,完全自由決定。

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一離開糟糕了,君子一走,小人當前,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那麼天理自性一來的話,這些小人無所遁形,白天各位可能一時迷失做了很多小人,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有的說睡不著,有的說不對哦,我怎麼做這樣子,我這些錢怎麼偷來的,所以人在晚上靜的時候,君子就出來,自性就發現了。

人都有良心,但良心發露的時候很短的片刻,所以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那時候會找很多理由,來安慰自己的不對,不小心我手要插入口袋,插錯插到別人的口袋下去,那有這樣講的,偷牽牛的我在地上看見一條繩子我撿起來,想不到那一繩子後面的一頭牛跟我走過來,我怎麼知道,一直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你在想辦法替自己辯白,人之視己如見,這個人就是真人、自性、佛心,天理自性看到你所做所為,看得清清楚楚,則何益矣?做壞事有什麼好處?做一做無所遁形,愧對良心,愧對天理,冷汗直流很多,在這種情形下,又有什麼好處呢?此謂誠於中,形於外,一個人內心想什麼,外邊一定表露出來。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這個十就是十字架中的真人,也就是上天所賦的性,那當然所監視的是來自於上天,而絕非人的眼睛跟人的手,這一點各位要了解,也就是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也可以說自性良知的天理讉責這個十目、十手來自於十方很銳利的,來自十方無形的目光很銳利的監視你,自性天理在監視你,你跑不掉,所以曾子說:我們修道,不可犯一點點的錯,從四面八方,無形很銳利的眼光,跟手指在監視著你,你受到天理良心,監視著你,譴責你,你跑不掉的,其嚴乎,是非常的嚴格的,修道這一條路是非常嚴肅的一條路。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便是學道要從心念上防止,作釜底抽薪,所謂念善則昇、念惡則墜,是指出了賞善罰惡的道理是十分嚴厲的。明朝海瑞公是當朝七省欽差大人,一日便服至福州雷公廟想燒第一柱香、三天清晨都未能如願,及至第四天清晨都未能如願的趕上第一,主持之廟祝乃告以是因恐足下所穿之皮底靴有關、海公聞聽之下,乃在心念上辯稱,廟中之大鼓豈非也是皮革製成,此一念之轉,忽然一聲巨響,所懸於樑上之大鼓頓時爆破成碎片,此即所謂「萬籟一元,聲息相通,意念一動,浪傳十方。」其嚴乎!可不畏哉。又曰:「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人間私語,天聞若雷。」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這個富潤屋有兩個解釋法,

:有錢的人,有錢的人他會把他的家裡裝飾得很漂亮。

德潤身:有德的人,他可以看的出來他是一個氣宇非凡,心廣體胖,其實後學用另一個角度來講,富莫富於蓄道德,貴莫貴於為聖賢,貧莫貧於不聞道,賤莫賤於不知恥。

所以這裡講「富潤屋,德潤身」,一個蓄道德的人最富,為聖賢最貴,不聞道最貧,不求道、不見道、不來修道、不了解道,這個人是最空的、最分的,賤莫賤於不知恥,恥還不知道其辱,這個是最賤的,所以富潤屋,德潤身,有道德的人叫道高龍虎伏,德厚鬼神欽,蓄道德最富,道高龍虎伏。德厚鬼神欽,不得了,這個是最富,自性不殘缺,自性很圓滿,這個就是最富。

所以蓄道德是最富得,龍虎伏鬼神欽,所以這個人人尊敬、人人敬仰、愛戴我們能夠修道,蓄道德,達到人人尊敬、人人敬仰、人人愛戴,各位你是最富,這樣富潤身大家看到你富潤屋跟德潤身,後學覺得是相同的意思。

蓄道德,道高龍虎伏,德厚鬼神欽,人人敬仰、人人愛戴、人人尊敬,那麼自性圓滿無缺是這時候就達到潤屋跟潤身,就像前一個講次後學講到人人很敬仰你,你是公物,你是一個法器,大家一看到你,你這個人怎麼樣,你不是屬於你的家庭的,某某人你不是你太太你兒子的,你是大家的,是公物,大家要愛護公物一樣大家敬仰你,你就富潤屋,德潤身,這樣一來心廣體胖,

心廣:是心量廣大無煩惱樂在其中,修道是沒有任何煩惱,沒有任何掛礙。

體胖:身體泰然,快樂自性圓明,心廣體胖,應該講起來就是說性體非常圓明,故君子必誠其意,所以修道,我們要率真,要戰戰兢兢,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君子必誠其意我們白陽修道士,各位忘掉了天理,沒有發露上天給我們渾然自然契合於天的這個力量,沒有我們主宰生命的一個主宰的話,就不配白陽修道士,所以各位這一章所講的一定要率真、要率性,希望各位率真率性,好好去走這一條路,人生非常的短暫,上天給我們生命的焦慮的短暫的人生,一下子人生就過去了,所以各位在很短暫的人生,後學講過,文章好壞,不在它的長短,是在它的內容、人生的價值,不是在壽命的長短,而是在自性的率真跟率性,那麼今天這一章很重要,希望調整自己的心性走向,生命跟天契合在一起誠其意。那麼今天我們就闡述到這裡,謝謝各位前賢,到這裡結束,謝謝。

傳七章 釋正心修身

〈經文〉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身非常,非常的重要,要有這個身體,才能借假修真,借這些經典、文字、語言,把它融合進來,把我們所學的化為自己的心境,做為將來渡世的法則跟典範。

我們了解到這期學道、求道完全是依著儒家的道理來學習,儒家的道理,包涵了人生在世所必經的綱常倫理,直指做人之正道,以人道達天道。從盡己之性,盡人、盡物之性,至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同參的境界,有志者皆可至此境界,所以儒家首重的是力行之功夫,也就是人道倫常的道理,所教的方法就是「如何去做人」要想成聖、成佛,都必須從做人開始,所以前人常說:若不會做人,怎麼能成佛,這一點我們要用心體會。

『色身』是西方佛土的城廓:『身』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老子說吾愛此身,吾患此身,今生今世最幸運的是有人身,而最可憐,最可憐的是沒有人身,這一點各位一定要肯定,人身難得今已難,一失人身萬劫難,所以在辦道的時候,常常祝福他們,你好極了,一指中央會,萬八得超然,你不得了,給予太多、太多的祝福。

古時候,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但是迷昧的眾生,又有幾人在求道的那一剎那,能夠了解到,能夠感應到這種不可言喻,不可形容的喜悅呢?各位一失人身萬劫難,此身多賴宿緣修,十世修來,一世丟,四道循環風捲霧,三塗往返浪漂流,失卻人身無處投,若不竭盡貪愛種,恐防人服換禽服,今天最羨慕求道的實在是鬼神,那些看不到的,沒有肉體的,沒有西方佛土的城廓的這些氣天神,還有陰間的鬼魂,他們爭先恐後的要來,但是他們多麼的哀怨,沒有身體,所以他們想盡辦法要來求道,但他們欠缺求道的條件,他們沒有色身。

所以人身難得,各位我們要愛這個身體,因為有這個身體,才能修那個看不到的自性,要有這個身體,才能假借修真,現在我們全部都在借假修真中,現在在講道理也是在借假修真,借這些經典、文字,借這些道理,借這些假象,各位把它融合進來,變成你真的一種自性叫做依法修持,所以各位修身,一定要珍惜這個身體。

心是城廓內的大地主宰:心者一身之主,一切善惡皆出自心,所以心是這城廓裡面大地的主宰,自性是城中之王,所以性、心、身是一貫的。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

:此處的身代表主宰行動的心。

:首先之義。

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很多事,需要我們去操心,人的生命,內有官能之慾求,外圶名利之牽引,人性之良知、良能,很難敵過物慾。所以吾有大患,惟吾有身,吾若無身,吾有何患,所以心是身之主,是性之役,心在扮演自性跟行為的一個居中,非常的重要。如果心很真的話,那每一個行為都很率性,心一歪,全部都偏掉了。

修身:不離自性,以見自性

不離大道,以證大道

我們有六根,要發露的時候,你要想想對不對,要先跟自性合,修身,你的行為不離自性,以見自性,我們人有眼耳鼻舌身意,你要發露的時候,你要想想看,對不對,要先跟自性合不合,我不離我的自性,我不離天理,不離大道,這就是修身。

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

忿懥:嗔恨,性塞而失其揚,忿怒也。(忿懥音憤誌)

忿懥的理由:

違背己意,就是不合我意則非常的忿怒。

道心不堅,氣質不純,修道要修到沒有脾氣,不能發脾氣,有時候氣得要命,但要忍得住,因為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哦,心物要出來,馬上壓住,這個意,快要發脾氣的時候,馬上把它停下來,所以自己在那時是天人交戰,交戰,哦!在那時滿身大汗,脾氣不能發出來,我一直的忍耐。

所以修道,你要笑,不能笑,要哭,不能哭出來,這個很苦啊!要發作,不能發作出來,這個也很痛苦,所以修道,就是一種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要克己,自己克制,恢復自性,讓天下歸仁,而且修道,有修道的一個風範,修道一做錯,太陽跟月亮,失其光,人家看得很清楚,修道要修到不能有過,所以一個人忿懥,違背己意,心就偏了,因為一忿懥,性塞,失其陽。忿懥、佛謂之嗔,是生氣情緒化的現前,是由於不愛而起嗔心,治嗔要忍,忍當行慈,所謂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不得其正,謂當怒起心頭,易失理智,所謂相罵無好話,相打無好拳,往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又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曰:念思維,便是針對耐性不足者戒。

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

恐懼:驚恐未來,煩惱現在,近妄,性遷失其正。

為什麼會恐懼?

妄心、妄行,自惹災害,做了不實在的事情,不實在的心,不實在的行為。

犯了過錯,愧對天理。

內省多疚,有所恐懼,心就無法端正。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

好樂:愛好,貪,性塞而失其正,好樂是人的氣質,氣是稟性,人的性分為理性、氣性、質性,氣性又謂之稟性,理性又謂之天性: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指的就是稟性。

我們在出世前,由前世所帶來的因果,到了後天又染到了不好的習性如抽煙、喝酒,這就是稟性。

有所好樂,指的就是習性,有人愛看書,有人愛學道,這就是稟性習性,若不以天性做主,就易受氣質的好樂所左右,如果舉止行為因好樂喜愛心的指使,而偏於一隅,則自心就無法保持中正了,理被慾所迷,身就無法修好。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憂患:憂苦不已,患得患失,近於癡,性蕩不得其定。

人常會憂患煩惱,心生憂患的原因

癡求功名、富貴不能如願,心生煩惱。

得失之心不能忘懷,所以憂患。

各位我們修道隨緣,道法自然不是勉強的,應該得到的他跑不掉,如果能了解,我們會生活的很自然。

因為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均係氣障,氣障慾就萌生,則心台不潔,心台不潔,則物慾滋蔓,其心,則不得其正矣。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一旦心放失出去,你心不在,沒有收回來,那就是心不在焉,心外放,當學生的最清楚,當學生心不在,在看什麼書不知道,在上什麼課,聽不懂,人明明是坐在教室裡面,但心不在。

心只要一放出去,視而不見,可以說其心失明,同時不見佛心,真如不見天理這個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其心失聽,不聞道音,沒有辦法聽到道的呼喚,沒有辦法聽到天理的呼喚,這就是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並非舌頭麻痺了,是教人不可挑食,須知入口三寸化為土。入口舌後誰能辨酸甜。昔浙江餘姚縣有一外科聖手黃秀元,善治傷科,某日有一粗漢前來診所就醫,是因他背生惡瘡,俗稱癰疽(音翁追)發背,疽之四週圍又長了數十粒小瘡,膿血腫脹,狀甚痛楚,黃乃問其作何生意,粗漢答說:是白天用火槍打鳥,夜晚則又尋覓鳥巢以捕小鳥和鳥蛋為生,黃醫生乃嘆曰:「難怪此病叫做百鳥朝凰,很難醫治。」並告以你如能改業或有可治。粗漢倒也聽話,次日果然改行做小生意謀生,後竟迅速而癒。這便是慈能拔苦的道理,所謂園蔬愈珍饈,飲食約而精就可,何苦殺生而造殺孽。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是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因為中間這個心在,所以我們才講萬法由心生,萬法由心滅,這個世界是心的世界,要到天堂,要到地獄,都是心在做主,心一悟就到天堂,一迷昧就掉下去了。

所以人間是心的人間,人生是心的人生,但是為什麼講修身在正其心呢?

跡萬:心只有一,但是表現出來的行跡有萬。

身萬:你行為表露出來的實在太複雜了,你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六根、六塵,所表露出來的太複雜了,所以我們一定要修心而不治跡。

修心不治跡:心因為是一,他很單純的,你把心修得很好,你一切的這些行為全部都好,你不必去抓頭、抓手、抓腳,都不要,所以心一跡萬,也就是說心一身萬,我們的思想太多、太多,太複雜,太複雜了,所以閩南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同樣人,人生就有好幾百樣的人,所以君子要修心而不治跡,因為這是一貫相連的,所以心正,一切正,心歪,全部都歪掉了。

佛、菩薩,實在講我們都很喜歡,也很渴望將來成佛,成菩薩所有的佛、菩薩都是由心實現出來的,所以修道,修心不治跡,我們把心修好。

傳八章 釋修身齊家

〈經文〉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曲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

要齊家,要使家庭充滿和諧溫馨,美滿幸福,最根本之方法,就是要把自身修養做好,家之本在身,修身而後家齊,此自古不易的哲理,因為身正家自齊,身若不正,雖命不從。

俗語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家的根本就在個人的修持,所以修身非常、非常的重要,修身要從一家之主做起,以身作則,修身的最基本功夫就是要低心下氣,所以要齊家,先要修其身。身一旦修好,本性自然光明磊落,胸懷大中至正,言行可為眾人之表率,則家裡成員上行下效,每個人都會來修道。

人之所親愛而辟焉

:對於。

:心有所偏。

親愛:親近、愛護、偏袒、護短。

人對於自己最親近,或最愛護的人,因為有親愛之情,有深深的感情存在,所以對待別人就會另眼相看。俗語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的並非是把別人的父親也當成自己的父親,那就一點人倫道理也沒有了,所指的是以孝敬金大 親的心,來尊敬天下的父親,以疼惜自己孩子的心,來疼惜天下的赤子,這才是正確的,所以,人之其有所親愛而辟焉:辟,偏者私而不公,如二十四孝中之閔子騫之後母是一例子,所謂,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的故事。

之其所賤惡而辟焉

賤惡:指瞧不起的人,或厭惡之人。

人對於自己認為最厭惡,最輕賤的人,就會不理不敬重提攜,其性自然偏頗不公正,這個就是指起了分別心,對別人有成見,越看越沒緣,不知要敬重、提攜,修道應該不起一切分別對待心,內心要尊上啓下,而尊上啓下指的並非漫無目的,孔子曾說:只要有向善之心,他就絕不保留,毫不吝嗇告知,這就是有教無類。孔子他因材施教,表揚其好的地方來彌補其不足,缺失之處,這也是隱惡揚善也。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指驚。

畏敬:指過於驚懼。

人對於自己所最敬愛、尊重的人,由於驚懼,而一味的奉承,縱有缺失之處也不敢說出,如此一來會有很多無奈,言不由衷,身不由己,力不從心,那麼修道就無法修了,所以心有所畏敬,而就會偏離人格,例如修道,受到人情包圍,受到種種心態上外在所影響,所以道才無法修,因為種種環境的影響,致使我們一點主張也沒有,那也是不對的。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哀矜:指可憐、同情他人。人對於自己認為最可憐,或悲慘的人,若心生可憐同情,而不予鼓勵上進,其心就偏辟而不得其正。

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敖惰:指自己所看不起的人。

對於一個驕傲自大的人,就逃離而不照顧他,不同情他,成全他,其心就偏辟而不得其正。

以上所說親愛、賤惡、畏敬、哀矜、敖惰,此五辟乃人之常情,若一味的溺愛、漠視、奉承、同情、輕賤,此謂之陷於一偏,偏則蔽矣。

矯正之方法:

親愛而不一味的溺愛,應以大道之理教他,使其明理。

賤惡而不一味的漠視,應以寬恕之心,加以提攜成全。

敬畏而不一味的奉承,應以悲諫使之欽服。

哀矜而不一味的同情,應以鼓勵、照顧,使之自強不息。

敖惰而不一味輕賤,應規勸其謙虛,使謙和自重。

蓋五辟焉,後天之情,勿以後天之情而遷搖其先天之性,因五辟會使心性偏離中道,則正己的功夫便做不到。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當我們愛好一個人,當親近相處時,能夠了解他的毛病、缺點,並時時給予諫言,諫正他的過失,反之對於我們所討厭,或輕賤的人,仍然能夠找出他的美好優點,並以其優點來勉勵他,像這樣有公正心的人,天下間已經是太少了。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曲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俗語說:每一位父母都不知自己子女的不好,只看到他們的優點,鮮少見到缺失。

人也會長他人的士氣,滅自己的威風,就像常聽人說:「別人的老婆比較美。」就是這種心理,不知自己的優點,不知自己種下的種子才是最好的,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點,當然可以拿別人的優點來借鏡,彌補自己的缺失,不要因自己的優點而產生驕傲之心,目空一切,但也不要怨妒別人的優點,這都是不對的。

基本的修心功夫是拿別人的優點當作我們的借鏡,而我們的優點也可以當別人的榜樣,但是我們要低心下氣,那才是修心的根本。

像揠苗助長,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所種的稻子較別人為小。所以就把它拉高一些,結果稻苗反而活不成,這就是適得其反。這個毛病出在哪裡?就是出在忽略省察的功夫,這五種(親愛、賤惡、畏敬哀矜、敖惰。)是待人的態度,本來也是人之常情,聖凡之差別,完全在修養的功夫。

人求進步,為目標奮鬥,以求出人頭地,高人一等,這是人之常情,但是聖人、賢人、眾生、小人的差別就在此,同樣為人,處理同樣的事情,處理的方法就有千差萬別,所以他的成功也就不同的。在現實的人生中,除了人獨處外,難免會與他人接觸,而等人接物的態度,往往會因對方的身份、地位、處境而產生不同的關係。人不能只是獨善其身,所以在這個年代,「公關」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因為人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情,所以行為上就會有所差別:看到比我們好的就巴結他,種種差就由此產生。像在亂世,社會上難免有一些不正常的現象,就是人心無法平等,有所偏的原因,總之修身齊家的根本之道,要能時時刻刻固守中道,以自性良心當家,勵行五倫八德、三綱五常這便是修身齊家的要義。

傳九章 釋齊家治國

〈經文〉

所謂「治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

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所謂「治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教誨。

國之本在家,家庭美滿而能齊家,家齊而後,可以治國,治國有二種,身者國之器,一身如小國,一是身內國,一是身外國,所以治理身內國與治理身外國是一貫的,何謂身內國?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內聖也。

能盡孝於父母,沒有不盡忠報國服務人群的,能盡悌道來奉事兄長,沒有不恭敬長上的,所以大學經文所說的要治理國家,必須先整齊其家,如果本身不能教誨自家人,不能齊家,沒有辦法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相處,而要教化天下的人,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能修身,存天理去人欲,使身心大治,再推之於家,家齊而後國治,故治理身內國與身外國是一貫的。

何謂身外國呢?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者,外王也,所以子先修內聖之功,體也,後踐行外王之道,用也。其家者玄關也,家有主人,主人要以身作則,死守善道。佛曰: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自心先降伏,自家先教,而後才能教人。

大學經文所說的,要治理國家,必先齊其家,齊家後學以三種角度來說明齊家;第一,普通的齊家,就是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婦隨,家和萬事興,這是普通的齊家。第二,修道的齊家,齊家就是要達到人人修道,人人都能夠行道,全家都能明明德、親民才算齊家,這也就符合了儒家應運,在家修,父子同修的一個境界,這是修道的齊家,第三,心情上的齊家,也就是說你的心,跟你的四肢百骸,你的六根跟自性天理能夠渾然一體,完全的融合在一起,這才是齊家。

國之本在家,家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家齊而後國治,身者國之器也,自己若無法端正自己,以身作則,卻想去教化別人,這是不可能的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所以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不一定要離開自己的家庭,就能成全教誨這一國的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代表道的威嚴、端莊,個人行為事小,但今天我們代表修道士,我們的一舉一動,別人都看在眼裡,所以我們要天下人都來修道,就是從以身作則做起。

雖然這幾十年來受到種種的苦磨,但是始終不會改變我們向道的心,因為我們有好榜樣,讓我們知道走這條路是正確的,所以我們無論外在如何的毀謗,皆能無動於衷,因為確實相信這個目標是正確的。所以君子不出家,人看到這種榜樣,自然會一傳十,十傳百,影響深遠,最後,就可以成教於國。至於君子為何能齊家,及成教於國,主要有三點原因:孝悌、慈。

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養親、順親、愉親心也。

:順理奉承,真心敬愛。

:兄友弟恭也。

:愛護、關心之義。

使:效勞之義。

我們皆知立身行道的基礎工作,首應對孝悌各層面的發揮,「百善孝為先」,因為孝悌為萬善之基,齊家之良方,治世之根本,孔子最重視孝道,子游曾問孝於孔子,孔子回答說:「不敢何以別乎?」也就是說,現在的人不懂孝道,認為只要能養父母,每月寄些錢回去就算孝,至於「犬馬皆能有養」,孝不是形式,光養而沒有付出愛心就不是真孝。

又子夏問孝,孔子卻說:「色難」就是說雖然你會幫父母做家事,或有好吃的拿給父母吃,但態度卻顯得很不好,比如端茶水給父母,但卻皮著臉,又用冷硬的語調說:「喝啊!」這樣父母一定很難過。因此俗說: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事,論事貧家無孝子,所以在家能孝順父母,未有不忠其君王者。

夫孝悌之道,為人之大本,然親心所欲,兒女同歸,同胞團圓,現今同胞手足,尚在欲海迷昧當中,我輩當以體天之心,開荒下種,財法兼施,助師肩而了己愿,傳大道而挽同胞,以期龍華三會,子重逢,手足共聚,玄祖高昇,此盡悌道,亦盡悌道,亦盡孝道,故在家能盡悌道渡眾,能虔誠之道,親近道親,未有不恭敬前輩,師尊也。平時注重慈愛心的培養,為父母者,對待子女慈愛,就以一國仁君而言,他能視天下百姓如自己子女般,用慈愛來疼惜,所以稱他們為子民,這樣國君說話才有份量,也才使天下眾生順從、信服。在道場中,若能盡孝心,侍俸前輩,以悌道禮讓同修,以慈悲心教導後學,建立道場倫理,必能使道務更加宏展,救渡更多眾生,共登覺路。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

:保護,護佑。

赤子:指剛出生不久的嬰孩,也可解釋為靈明的本性。

:指愛護或治理之義。

:中道。

:指教化的方法。

:指成全。

詩經康誥篇云:就像以保護幼兒的心來愛護天下百姓,像母親疼惜孩子的心來疼惜天下一切眾生,這表示若要治國,使天下人信服,就要有這種愛心、慈悲心。國君之愛護照顧百姓,就像父母照顧自己的嬰兒一樣,因為父母能衷心至誠的照顧自己的孩子,雖然無法用語言振示,但有心靈是出於至誠,故對嬰兒的飢飽寒熱皆能照顧的恰到好處,符合孩子的需要,這種父母照顧嬰兒的心是出於天性。所以沒有一位女孩先學會養育孩子的方法,再行出嫁,都是孩子一降世,做母親的自然就會養育孩子,俗語說能生,必定能養,就是這個意思。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

一人貪戾:一人在此指國君或領導者。

貪戾:指貪求,妄取,處事暴戾背理。

興仁:以慈愛為前提。

興讓:以禮讓為依規。

一個領導者或是一國之君,他的家若能夠實行倫常孝悌之道,來修身齊家,由於他的德行流佈,必然會上行下效,則國家的仁義之風就會普遍興盛起來,使仁道普行天下。一家仁:這個家的內聖,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最小組成是家,如果全家裡的人都有一個共識「行仁」仁者,仁心也,但仁心還要配合義行,所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義是連在一起的,就好比道、德是不可分的,因為有仁的心在內,有義的行在外。

仁慈的人,該作的一定去做,不會光有仁慈的心,遇到事情卻退到後面來。所以儒家所說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就是內聖外王的功夫,內就是仁,外就是義,所以說仁義是連在一起的,就好像男主外、女主內,一個家庭有內外就一定很圓滿,每個家庭裡面能行仁,兄寬弟忍,一家和氣,一國的人自然受其感動跟著行仁矣。

一家讓,一國興讓,讓是禮讓,有高有低有秩序,即所謂倫常,國家有國家的倫常,家庭有家庭的倫常,道場有道場的倫常,所以一家讓:讓就是不能有訟,真正齊家的家庭,不能只有外表說求道、吃素、設壇,你必須在家裡讓,對外的讓,是一種敬老尊賢,所以做國君或為人領導的主事者,他的家庭裡面如果能夠實行禮讓的美德,其影響所及,則這一國的人就可普遍推行禮讓,也就能敬老尊賢。、

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其機:關鍵。

憤事:敗壞事情。

:安和樂利。

貪字是非份,除自己的本份之外又拿別人的,即稱為貪,取自己本份適可而止謂中道。一個人若貪利,利是暴利,對別人的要求很多,有句話話「苛政猛於虎」,要求別人,使人有壓迫感或是以非禮、非法,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如此謂利。

假使一個國家,家庭不能得到圓滿,要求別人多,而要求自己少,則一國便會作亂,「上行下效」上位的人在做,下面的人在效法,假如國君一人貪慾、暴戾、失道,則一國之民,亦受其不良行為的影響,必然上樑不正,下樑就歪掉了。

所以說一言足以興邦,一言足以喪邦,一言不當而憤事,由於一個人言行不夠謹慎,影響所及非常大,一個人的決定不當,常使一國作亂,所以一位修道人,應常注意自己的言行,所謂「一言一重,千言無用。」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

:領導。

:順從。

桀紂:指夏桀與商紂。

堯舜是歷史上的聖君,因為以仁道來領導天下,所以人人安居樂業天下太平,以仁慈的心治理下,不僅自我修身,同時也使百姓從之,從者,順從也。「桀紂帥天下以暴」夏桀跟商紂兩位暴君,自身不行仁道,又以殘暴苛虐的手段來統治天下,為了私利而以殘暴虐待他人,用如此方式對待百姓,然而百姓為了生活也不得不從,但卻是口從心不從,怨氣沖天。

所以各位前賢,如果你帥天下以道,全天下都是道,那麼這裡後學再引到自己本性,這個自性是仁,常Y發露自性,所以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他的四肢百骸,我們的自性仁像堯舜帥天下以仁,我們拿仁當自性,來指揮你自己的話,你的四肢百骸絕對是仁,你所表露是仁而民從之,這些手腳,眼耳鼻舌身意四肢百骸,當然含蓋你的六根,絕對是愛你這個自性的領導,而民從之。

如果桀紂帥天下以暴,這個迷昧了,自性偏離了,這也就是說血心是暴,那四肢百骸也就亂了,所表露出來是殘暴不仁,因為他是血心當權以暴。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這個令是政策,因此一國的領導者,推行政令,要求天下的百姓行仁、行義,而本身又無法實踐,以行動來帶動大家,則百姓定然極力反抗,而不予服從的。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要求。

:責備指正。

聖君要治理天下,一定要先修養自己,一個人影響一個家,一個家影響一個國,但最重要的還是在他自己,今天我們受了師尊,師母的教誨,知道要來修養自己,找到根本後,才知道對與錯。

所以求諸人的意思,並不是要我們去要求別人,而是我們明其明德後,也希望別人能了解,能成功,就好像渡人要先渡己,因為每個人都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但要如何讓他自性自渡呢?因為眾生都是自己渡自己,而非他人或佛祖渡的,佛若能渡眾生,則天下無眾生矣。

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滅眾生定業,佛祖講經說法,讓眾生自己去了解,而不是用什麼法,去渡眾生,聖人說理就是要引出每個人的自性,所以說成功其實是自己成功,並不是佛祖給了我們什麼。例如你渡他來求道,但是他要修才能成道,如果他不修,也不能成道,所以「道在師傳修在己。」道一定要有人指點,但每個人要成功與否,全由個人,因為我們受了明師一指,若不修行老師也莫可奈何,其實我們本性本來就很光明,因為受了物慾的影響而迷失了,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要尋回迷失的良知、良能。自己的毛病如何?自己最清楚,如果能尋回,影響所及一個家庭、一個國家以至於天下太平,最要緊的就是修身、正心、格物、致知。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以有德的君子,必須自己本身先做到,然後再去求別人,別人才會服從,(這是反求諸己的功夫,道是內歛的,非外求,是要反求諸己,寬恕別人)所以自己沒有做好,怎能去要求別人呢?

有德的聖君知道自己具備了這些條件,而我們也和其他人一樣,所以才要求其他人一起修,因為這個本質存在,並非自己做不到而求其他人,當佛祖困難嗎?其實我們本來就是佛。

若要「挾泰山以超北海」就比較困難,但若要幫助一個老人家做枴杖卻說沒有辦法,其實是不願意並非不行,困難之處在於要如何去除每個人的妄想貪念,脾氣毛病,恢復我們本來的面貌。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存在。

:明曉或了解。

所藏於內心的仁義道德能將心比心,整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能將內心所藏的仁義道德,將心比心的話,而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所以我們首先要充實自己本來有的,才能去引渡他人,本身自己先做到,然後才可要求別人,本身沒有毛病缺點,才可責備別人的缺失,自己所做所為若不合乎恕道,竟要去開導別人,讓別人明理恕道,這是自古到現在,從來沒有的事,所以說治國在齊其家,關鍵在於欲治其國者,先必齊其家做起。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夭夭:指鮮紅又艷麗。

蓁蓁:蓁音津。就是茂美盛大。

于歸:比喻子女出嫁。

詩經周南桃千篇說:「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桃之夭夭、其葉蓁蓁是指我國江南各地,每當春天三月的季節裡,只須放眼四顧,便可以看到桃花盛開的景象,這也足以令人陶醉在春之來臨了,在此是以桃花之美來形容一位女子,已經長大成人了,「之子于歸」謂女大不中留,這個女孩該出嫁了,嫁雞隨雞,環境換了以後,當以夫家為歸宿,其條件必須要「宜其家人」,便是如何適應與夫家的家人之間相處的水乳交融,最低限度也要和睦相處。

夫妻之間的相處之方法有四項:

一隻眼睛:即夫婦要相互看待,要開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可過於挑剔。

一心二人:要同心合意,互相體貼,所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一句好話:要多讚美對方,要麵包也要愛情,不講好話,沒有加油。

一個意見:不可多爭執。

現在我們來轉一下,我們要講到我們的自性像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自性美為什麼講桃之夭夭呢?因為東方屬仁,那麼桃呢?桃子由種子種下去,發芽、成長,最後開花結果,「結果」像人一樣,有一個好歸宿,桃者比喻人之靈性,出生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歸宿,我們知道生從何來,又將如何回去,今天我們看到這美好成熟的桃木,紅花雖美,亦要有綠葉陪襯,也就是說性本善,亦要外表有修養之風度來配合,例如小女子嫁到一個家庭,為人媳婦要守婦道,好好治理家庭,要能夠合於這個家庭,組成一個美好的家庭。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

聖人有鑒於家庭倫理造端乎夫婦,而婚姻正是民族生命之所託,上承歷代德業,下開後嗣之文明,夫與婦來自不同之血緣,不同之環境,且生長至二、三十歲,能朝暮生活在一起,相敬如賓,則在人際上,尚有與任何人不能相處呢?故中庸曰:「君子之道,造端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所以說這樣好的好子嫁到夫家,可以讓這個家庭和樂,而后由家庭組成國家,五倫由夫婦、父子、君臣、兄弟、朋友,所以說五倫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夫婦這一倫,假如說這個女子嫁到夫家之後,不能使這個家庭和樂的話,將如何能夠興旺呢?所以一家能夠和睦相處,然後才可以藉此善美典型的流佈,再去教化全國的人民。

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

宜兄宜弟:兄弟和順相處。

詩經小雅篇說:「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吾連枝樹。與子同一身。」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偏插茱萸少一人。」這在說明手足之情是有異於夫妻的。身為一家之主,能做到宜兄宜弟,使兄弟之間能相處和諧,必然上行下效,則可以為天下百姓的標竿。

這個宜兄宜弟在這裡轉過來就是說,性、心、身,能夠一貫,以相來講,要齊家,宜兄宜弟,可以教國人,這個是外表,但是以真正的內涵都是在講自性,因為講經典離開自性的話,心法就無從顯現,心法也可以說是密法,在文字上看不出來的,所以在這詩經小雅蓼(音陸)蕭篇裡面再繼續闡述說宜兄宜弟就是說我們修道要性心身一貫,性心身一貫的話,而后可以教國人。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詩經曹風鳴鳩篇說:其儀不忒

:是差錯的意思。

:是外表、外貌。

其義不忒,就是做人的行為法則不差錯,也可說他的外貌沒有差錯,要怎麼樣達到我們修道的外表沒有差錯,就是要引到從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然後到宜兄宜弟,我們修道能夠引自性來主宰人身,這樣自自然然,性心身一致,這樣引申來結果,能夠誠於中,而形於外,因為剛剛這二個是誠於內,現在形於外,就是「其義不忒」由誠於內而形於外,他的外表、外貌就不會有差錯,當然他的外表含蓋行為,行為不會差錯,「正是四國」。

正是:就是說去私慾,把私慾全部去除掉,把天理都恢復。

四國:是天下,使全天下的人都去掉私慾,恢復自性。

既然誠於中,形於外,每一位修道士一定是文質彬彬,外表看起來道貌岸然,這個道貌是充滿道心的流露,對修道看不出來,修道在修內心,在修心性,不是在修外表沒有錯,但是事實上,貌相會隨心轉,所以相隨心轉,命隨心轉,變了,其義不忒,外表行為、動作沒有差錯,什麼叫正是四國,就是把全天下人的私慾都去掉,因為修道很重要是什麼?「新民的功夫」因為這樣一來,他才能成為父子兄弟足法,這個父子兄弟,不能狹義解釋為爸爸、孩子、哥哥、弟弟,而是全天下的同修,也可以解釋為全天下的眾生。

足法:可以讓天下的同修,全天下的眾生效法。

這樣一來是最標準的一個人,各位,由自性來主宰我們的性心身整個一致,表露於外「其義不忒」而且「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民法之也:讓世人效法,民樂而從之。因為本身品德崇高能以身作則,舉止行為足夠讓父子、兄弟來效法學習,然後百姓才能去效法服從,這便是治理國家,必須先整齊自己家庭的理由。

所以讀聖賢書所學何事,所讀的聖賢書就是作我們心性如何去調整,如何去改變自己,總之齊家治國之道,應以身作則,內能明心見性,恢復自性明德之光輝,外能親民渡眾,福慧雙修,克盡倫常,立己達人,利世益民,才能達於齊家治國的目的。

傳十章 釋治國平天下(一)

〈經文〉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本章是曾子解釋治國平天下的義理,治國平天下,它有它的原理跟原則,第一個絜矩之道,第二是人事管理,第三是治財之道,這三方面構成我們第十章的內涵,第十章闡述的是絜矩之道、人事管理,治財之道,那麼古時候的帝王要治理一個國家,要平定天下,不能失掉這三個原則,那麼同樣我們把範圍縮小,在道中的領導者,他負有化明的作用,所以這位前賢一定是德高望重,那麼德高望重必須在這治國平天下的原則上來俱備,我們道中很注意領導中的德,絜矩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做人,他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忠恕,然後人事管理,我們道中也有壇主、講師、辦事員、道親等,這個人事管理,整個道中,如何去策劃,我們道務發展,也不能沒有目標,想到那裡,做到那裡,所以道務的發展一定要有很週詳的計劃道務,要不然我們無所適從。

整年度的道務計劃要非常的好,但是計劃的推行,後學覺得很重要的是絜矩之道,這個道務執行的領導者,本身必須讓人很服從,讓人家能夠很忠恕,最後才是治財之道,如何去調配錢財。所以聖人所留的是一個心法,心法是密法,我們也講過,聖人之言,實在是可以說真理的代言人,他所講的經典,不離心性,但是心法是無形的,所以必須借相來言理,相,只是闡理的一個橋樑、工具、媒介、符號,好像一個法,筏一樣的,我們譬如說從這一岸要到彼岸,一定要藉這個筏,但過了岸之後,這個筏不要了,所以我們引相來闡理,最後要能夠去相明理。

本段開宗明義便說明了治國的三綱領「老老、長長、恤孤」,這些正是繼齊家治國三要點:孝、悌、慈的發揮。

:指上位者。

老老:上一句老,指尊敬、奉養。下一句老指父母。

長長:上一句長指恭敬,第二句長指長輩。

:指感觸或感動。

:指憐憫。

:指幼而無父,即孤獨無依的人。

不倍:不違背慈愛的人道。

大學經文說:要使天下達到太平,就要在治其國,這個原因在那裡呢?上老老而民興孝,首先在上位的國君能夠率身至誠的尊敬自己的雙親,進一步的尊敬別人的雙親,則人民一定會效法,使孝道振興於天下,居上位的人能夠尊敬,謙讓其長輩,則人民也一定會效法。五倫中也有「兄友弟恭」為人兄長者,對待弟弟有如對朋友一般,做弟弟的有如尊敬長輩般的尊敬兄長,如此稱為「兄友弟恭」。天下是由許諸侯國所組成的,每一個國君皆能率身憐憫照顧孤獨無依的人,如無父、無夫之人,則人民也不會去違背親情,倍:有違背、離開的意思。民不倍是說人民能互相體恤、照顧,不會去違背了親情、友情。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因此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必須依情況去衡量事務的輕重,以推己渡人的心來行絜矩之道。

:度量也為別人著想。

矩:標準、規矩也。

為人處世皆有其倫常、度量。佛祖也常說:「以慈悲自己的心去慈悲他人」自己割了一刀都會疼得受不了,所以不會去割他人。自己不喜歡聽到的話,相別人也不喜歡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能有如此雅量,將心比心,相信大家不會隨便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謂絜矩之道。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

:討厭、不喜歡的意思。

使:指揮或命令。

:居下位的人。

在上位的人,將不合理的事情,加在我們的身上,給予我們的痛苦,我們也絕對不能將不合理的事情加諸於下位的人,因為這是同樣的道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厭惡上位的人無理加諸在我們身上的痛苦,我們就應該不要再將之加諸在部屬的身上,以免引起反感。

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

在下位的人對我們不忠、不盡心、不負責,或不敬的言行,我們也應該不要再將這種感受讓上位的人感覺到,所惡於前,毋以先後,前面的人所犯的錯誤遺留給我們,我們也不要將這種錯誤,傳給下一個人。因為所謂的「前車之鑑」前面有一個坑洞,大家應該相互提醒,不能再讓後面的人跌到這個坑洞裡。在修道中,不但要考慮別人,考慮別人越多,你修道的路越寬大。

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相反的,在我後面,我覺得很討厭的人,對我們曾有不道德的行為,我們也不可以將這種不對、不道德的行為,加諸在我們前面人的身上,前人曾說:「君子不遷怒」前人也常說,許多聽起來令人生氣的話,就要要講給其他的人聽,讓人也生氣。

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我們討厭右邊之人的所作所為,也不可將它移到我左邊的人去承擔,都是在說明要善用絜矩之道。絜矩之道,即上下、左右、前後之間的關係,其中上下是指公司部屬之間的關係,左右是指同事間的平行關係,前後是指時間上的前任和後任的關係,在這些人事行為的準則必須要有分寸,有實事求是做事的精神,便是謂之絜矩。所謂圓規方矩,人能務實以赴,與人心心相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具體來講,就是說我們要當中間的橋樑,上面不好,不要傳,下面不好也不要傳上去,道理整個把他調適,我們白陽的修道,藉在老母眾生的中間,就是這座橋樑,你要任入踐踏,要有承擔,毫無怨尤,我們一田女 把眾生的罪過錯一肩挑,所以聖人要挑起天下眾生的痛苦,以儒教來說,孔夫子教我們如何修心養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叫我們回無極理天,但是有些眾生迷昧,要去地獄,仙佛慈悲來教化我們,那是祂們的「加愛」,所以佛祖有一個名叫做「婆心」,就是婆心濟世的意思。

所以我們修道要藉老母娘跟眾生中間的橋樑,要渡盡眾生,歸根復命,前賢講過,你身為駱駝,你就要拖著很重的行李橫越沙漠,你身為蠟燭,你就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個是你與生俱來的一個本性,生為白陽修道士,你就要發露道心,讓天下眾生能夠興孝,能夠達到一人興邦一人定國,一個達到興邦定國,這時候家家自有家家月,要達到我家一月照萬家,大家都在修,大家都有自性在修,所以修辦道者,以天下眾生之心為心,以師志為己志,代天宣化,替天理物,德施天下,上合天心,下符民意,本性光明,引導眾生,同登覺路,以絜矩之道來勉勵自己,鞭策自己,來依法修持。

釋治國平天下(二)

〈經文〉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未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

樂只:是語助詞。

樂只君子:能行絜矩之道的國君。

詩經小雅南山有台篇說:一位很賢明的君王,他能夠行絜矩之道,能夠與天下百姓同甘共苦,想想自己,想想別人,你要罵人,先罵罵自己,你能接受嗎?你這個方式要做出去之前,先考慮考慮自己,我能不能接受,所以一個領導者能夠與天下的百姓渾然一體,考慮別人,處處要替百姓設想,他能夠提供百姓生活環境的舒適,能夠使百姓豐衣足食,人人得到快樂,那麼大家都喜歡來親近他,這才是百姓的父母,在詩經稱讚文王能使百姓及天下人過很好的生活。

這裡引證到我們的自性,今天修道人人有份,道不是某些人私有的家產,更不能限制某些人你怎麼樣?天是大家的天,道是大家的道,我們的職責是什麼?是能夠把同修扶上去,整個扶上去,我們站在最後面,我們道中只能犧牲奉獻並沒有什麼權利,沒有權與利,只有犧牲、奉獻,只有以德服人,修道修心,能夠心連心,所以民之父母,在道中來講,我們都能夠親愛精誠,憂樂與共,大家共同的目標,共同的願望而達成一體,所以達到靈靈相繫、心心相印,整個融合在一起,才是民之父母,所以一國的君王,他能夠以全國的百姓,同甘同苦,我們修道在道場中,能夠與同修整個靈與靈、心與心連在一起,共同走出我們這個苦海,尤其是修道的前賢,每一個都有很重的責任,尤其是引保師,你的後學早晚獻香,會雙膝落地,跪在那裡,引保師一叩首,你盡了多少天職,讓人跪在那裡對引保師一叩首,會叩得你是不是能接受;天然師尊云:「修道、辦道一定要無為而為,將眾生當做你累世的恩人,一心許天忘卻已,縱有成就,亦都歸於上蒼與十方諸佛菩薩,因為將來的成就不在道場的大小,也不在佛堂廟宇的多寡,更不在信眾人數的比較,而看修道人是否真實煉,護守願戒,無貪無妄、不爭不辯,心性圓融的工夫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道是一個腳踏實地,很實在、很誠懇的去耕耘,你所渡的人,你一定要能帶他們脫離生死苦海到達彼岸,各位學長加哦!你能不能跟他們同甘共苦,能不能跟他們行絜矩之道行忠恕之道,想想自己、想想對方,整個都能歸根覆命。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所以要達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因為民心就是天心,怎麼講民心天心呢?後學舉個列子有一句話叫「眾口鑠金」大眾講的話,就講定了,就講成了,所以呢?民心天心,很多人一致的講,就好像身上肯定,在你身上鍍上一層金一樣,大家有口皆埤,讚美你,你所作所為很值得讚美,上天也會讚美你,因為民心讚美你,上天就讚美你。

民心對你非常的抱怨,人人對你都抱怨的話,上天絕對是抱怨,因為民心天心我們的自性來自於天,天的心跟人心應該是息息相通的,所以有人禍在先,天災絕對在後,有人禍於前,天災於後,天理對良心。

民心的敗壞,那天理絕對是不容的,可見眾口鑠金,民心天心,所以應該以民本的角度來講,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有我民聽,上面一位領導者,他所要看的必從那裡看到,民所看到的,他所要聽的是民所聽的,意思就是百姓的須要,那麼你絕對不要去違背,因為眾怒難犯、專慾難成,你個人的私欲叫做「專慾」。

專慾是難成的,你、我執我相太重,太執著自己的想法,這個叫做專慾,違背天心、民心是很難達成的,所以要了解眾怒難犯,大家所不願意的,你千萬不要去犯,所以就講到了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千萬不要一個人來抵大家的意見,大家要這樣做你必要這樣做,後學覺得有一點本末倒置。

所以開會是非常重要,開會是集思廣益,開會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場所,開會可以找出聖人所希望的一個趨向,所以一個很會主持開會的人,這一次集合各位要開會的目的是什麼,請大家發表意見,而不是聽你一個人在演講,開會要懂得開會的方式,要懂得開會的內函和修養,不是來聽道理,不是來聽人家的指責發牢騷,不是論文演講而是開會人人參予,給予要參加開會的人都有機會發表意見的機會,這才能叫做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有些人連開會都不懂,兩個鐘頭,他講了一個半鐘頭,剩下半小時,啊!隨便草草結束、解散,所以一個領導者,這裡完全在講一個領導者。

因為大學這一本書,是在學大,學自性的大,到第十章是講到治國國平天下,沒有任何政治色彩,後學把它解釋為道中的幹部,你如何去領導你的後學,所以把這個範圍引到自性來,引到天道來,因為千經萬典都在為「道」做印証和註腳。

千經萬典絕對不是政治的刊物,也不是提供給人如何去從事什麼政治的,沒有這回事,因為經就是心、心性,講經不離自性、不離大道,所以整個四書五經,尤其儒家思想是白陽期的一個核心,大學是儒家思想學大的不二法門,所以後學希望各位前賢將來有一天,都會領導你所輔導的後學,後學希望大學這一本書大家好好的珍惜它,好好的去深悟它。

所以樂只君子,道中的前賢你要行絜矩之道,你要與同修,與我們很多的前賢同甘共苦,你必以德來服人,必須跟道靈靈相繫心心相印,沒有我相要掃三心去四相,然後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能夠達到這樣的話,此之謂民之父母。

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節彼南山:聳立高大的那座終南山。

巖巖:直立而險也,威嚴也。

赫赫:很偉大,也可說有德有權有勢。

師尹:指周朝太師尹吉甫,商湯之賢相。

民具爾瞻:人民瞻仰的對象。

詩經小雅節彼南山篇上說:那座巍峨高峻的終南山啊,山石堆積得那樣巍然高險(比喻國君地位之尊貴、崇高),我們最偉大的太師尹吉甫啊,你的德業,就好像終南山一樣的高大,眾人都在效法你的模範,而瞻仰你的德澤。這個節彼南山,維石巖巖,這個是引相,借相來言理,他截然高大的終南山,他那種高聳入雲的石塊,他講終南山,一看都是很險,就是說既險又峻,這表示什麼,拿終南山來講一位領導者的地位多麼超然廣大,應該是用終南山來講一個領導者,哦大家一看,節彼南山,維石巖巖,他並不是在介紹山勢、險要,而是在借這個相,又直又險的終南山,好像一位領導者的地位多麼超然偉大,你很重要,大家一進來就看到了。終南山多麼的險峻,大家一看,真的會停下腳步,哇!了不起這座山,這表示一個領導者,他的身份實在是太偉大,尤其道中一位領導者,必須具備天命,天命不得了,有天命的領導者,那何止用終南山,截然高的領導者怎麼能比呢?所以詩經講,節彼南山,維石巖巖,他就引誰呢?引商湯時候的一位賢相,叫做尹吉甫。就叫做赫赫師尹。

赫赫:是指有德、有勢、有權,就是威權非常顯赫。

商湯的賢相尹吉甫,他民具爾瞻,就是全國百姓,都對你仰望敬佩,因為你是商湯的賢相,所以這裡是借相言理,表示什麼?道中的領導者,具有天的領導者,民具爾瞻,所有的同修,都會看道中這一位點傳師,前人非常的仰望,很恭敬,因為什麼?你有天命,節彼南山,維石巖巖,太高大、太峻、太險,在道中誰看,一進來那一位是點傳師,那一位是前人,各位不是很容易的,所以當了點傳師以後,要非常非常的小心,不當點傳師還有人跟我們同桌吃飯,當了點傳師大家不敢跟你吃飯。身份越高的人應該修持更好,因為有很多眼睛在看,所以要特別謹慎。

赫赫師尹,就是權威非常顯赫,很明顯為大家心目中瞻仰的對象,這個「具」就是全部,「爾瞻」就是在看著你一投足、一言語,都是明目昭昭,有國者,或在上位的人不可不謹慎。

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有所偏差。

:音陸。遭人辱罵,甚至遭人殺害。

有國者,就身份地位的人,不可不謹慎啊!你要小心,千萬不能有差錯,若一時沒注意、偏差,或領導錯誤,則會影響很大,所以,有國者不可不慎也,辟則為天下僇矣,僇就是反背、違背、被殺或被迫下台,所以說不謹慎有差錯就會被天下人背棄,大家不聽你所說的,到時就會眾叛親離,所以雖有師尹的地位,如不遵照絜矩之道去做的話,就會遭受到背叛。

甚至有殺身之禍。故居上位的人,有權利地位,應該想到創業維艱,守成不易的真理。我們身為修辦道者,能先明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再齊家,渡化天下眾生,立己達人,反之若違誓背愿,欺師滅祖,破壞道場倫紀者,必受後學所背棄,終至萬劫沉淪,出苦無期矣。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

:就是商朝。

喪師:喪失民心。

克配:能合乎。

:宜也。

:是鑑或戒也。

:高大。

詩經大雅文王篇又說:殷王商湯建國時,還沒有喪失民心的時候,對天下百姓照顧的無微不至,治理政事都能合乎天理、天命,都能配合上帝的旨意,所以說:「天視自有我明視,天聽自我明聽。」上天看到你的做法有合於百姓的心,才能得到良心的愛戴,上天看到百姓生活的很好,沒有怨氣,故上天將天命託付於他。但是百姓如果在嫌棄時,就要小心,所以說人心不平,沒照天理時,心沒有依做人的道理時,天就不照天理,同樣的情形,在上天能做到堯天舜日,就是符合上天之心,假如在上位之人,常常遇到天災地變人禍時,就是有某些做不好的地方,所以要儘快改過向善,這就是上天已發威,對我們的一種警告,所以在上位之人要上符天心,下合民意。

峻命不易:有天命而無德行是不容易保住的。

後來商湯傳到了紂王,因紂王無道,被周武王消滅,就失去德,紂王因為無道而失去了天命,周朝應該拿商朝天命的得失來做為借鏡,因為峻命不易,如果沒有盛大的德業來維繫配合的話,這尊貴的天命是不容易保持的。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指所作作為。

:指民心。

一國的君王,他能遵守本份,能行絜矩之道,能得眾人之心,得眾則得國,因為國家是許多民眾來組成,得了民心就得國,你看文王得天下三分之二百姓的心,大家都喜歡遷移到周國給文王管轄,所以說能得到百姓的心就可得國,失去百姓的心就會失國。

得眾者:後學覺得這個「眾」就是天命,你得到天命而且維護天命的尊嚴,你絕對可以得到這個國家,如果你失掉了眾,失掉了天命的尊貴尊嚴,失掉了眾生的心,你就失去了國,所以這裡完全講心法,以前我們講專題,都是講到相而已。

以上三篇詩經,是對絜矩之道,引經據典的闡釋,說明在上位的領導者,在修身、治國、平天下的言行舉止上,應讓實行絜矩之道,才能上合天心,下符民意,來渡化眾生。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注重的意思。

禮記:「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者,謂之君子。」先慎乎德,謂自吾之德行操守應列為優先。佛勝鬘經寶窟篇:「惡盡言功,善滿日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曰功德。

所以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首先要注重的就是謹慎本身的德性,也就是在起心動念,待人接物時率性而為這就是德,因為善與德就不一樣了,善就是看到有人沒飯吃就給予幫助,做義工或舖橋造路給人過,施賑濟民這就是善。

德就是有道,道在內,德行於外,道德是兼備的,德絕不離道,不離方寸所表現出來,就是我們內有一點至誠的心,內有至誠句句都能感化,率性而為這就是德。

又有人倡導「德」的標準如下:

貧以無求為德

富以能施為德

貴以謙下為德

賤以持正為德

總而言之,道是抽象的,而德卻可以具體而微的表達出來,所謂大德敦化,小德川流。大德不易,小德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例如身為公務員,他可以用誠懇的態度為民服務,店員可以用熱忱的心招呼顧客。不隨便地吐痰、丟垃圾,隨意折花木或是製造噪音等等,則小德就做到了。

舉個慎乎德的故事:

嘗聞天有好生之德,螻蟻不忍加害,所以我們要上體天意,而且惜物命,仁慈一發,瑞氣沖天,故吉人自有天相,一旦遇到災難或禍患,自天神擁護,而得祥瑞之慶也。

古時中國桂林的地方,有一位名安其生的人,自少年就存有仁慈的念頭,有一年的夏天,下了很大的雨,突然看到屋簷下低地的所在,有一條很長的蚯蚓走出穴外,因穴漲水,所以進不入,安其生憐憫之,恐怕蚯蚓意外死亡,乃呼叫請其父幫助蚯蚓,因此父子合作用木杓將水掘出外面,讓蚯蚓得以入穴內,安其生做好,心裡非常的高興。

安其生的家靠近在屠宰場,夜半每聞殺聲,安其生問其母曰:在此深夜,是什麼聲音如此的悽慘,母告其原故,其生就對肉流淚,不忍食其肉,並且說:人以有庇之力,而食其無能之肉,何異強噬弱哉?父母受其感化,就不再吃肉,但是夜夜聽其殺聲,安其生聞之必哭,父母感子聞聲不安,故由南遷去北,經過不到一個月,天氣非常熱,而且屠宰場附近,腥臭穢起,而生瘟疫,凡小兒及身體較弱者老人,染得瘟疫都不可救。

安其生因為不忍聽其聲,而早一步遷避之才不受其感染災殃,此乃有仁慈之心,而得趨吉避兇之祥慶也。

過了幾年,安其生喜歡到山上觀賞大自然,喜歡讀聖賢之書,身行聖賢之言,有一日遇到一個獵人,捕捉貓貍一隻,兩目猙獰有神,其生見而問之?獵人答以上市賣人,殺以食補,安其生聽了,深感市人太可惡,殺物命而補己命,天良何在?乃將其父預備數串之錢,欲作壽誕之用,取出給獵人買放此物,心想其父歸來,若尋無錢必受其責備,故整夜難以入眠,恍惚夢見此貍近前告訴他說:「今日蒙汝解救,感恩不盡,但汝宅後,有穿山甲穴,深丈餘,裏面有銀兩千兩,報答汝救命之恩。」

至此其生突然驚醒,自思夢中之事,不足為信,明日到洞內探視,果然見銀千兩,遂置香案拜謝天地。

有一天其父在外作工,受一卜命者斷曰:汝再三天必應壽終。因為這位算命者百卜百驗,其父非常的憂愁,急忙歸家準備自身喪事,是夜,又蒙神指示曰:汝子救吾之命,稟奏玉帝,玉帝嘉許汝子仁慈放生,故延汝壽一紀,其父不知其子救物之故,乃問其子,果然救貓貍一樁的好事,故有此善報也。

所以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謹慎本身的仁慈德行。剛才說的仁慈者得白銀千兩,而延父壽一紀,可謂安其生仁德感天而得到如此迅速的善報。

諸位同修,但願你也時時培養仁慈的心懷,舉步常看蟲蟻,莫輕易殺生害命,早日戒殺清口茹素,在世能蒙上天的眷顧而得到平安幸福,加以行功立德,待功果圓滿,定然能脫離輪迴。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就是明德之意。

有德:指言行合乎中庸之道。

有人:即得到民心。

有土:指保有國土。

有財:指經濟富裕。

有用:可造福百姓,建設國家。

我們有此種德,處處有忠恕之道,想想自己,也能想想別人,這樣才會得到民心的支持及擁護愛戴,才能保有土地的完整,有了土地的存在,才能耕作穀物,士農工商才能生產,使經濟繁榮,一富有了財源就可發揮利用,來替百姓設想運用。

德者本也,財者未也。

德者本也,真正對道能悟出來的,後學覺得他是悟出德,道人人有嘛,良心自性大家有,他藏著不用有什麼用,所以後學覺得德最重要,留德,表露於行為,道我懂,我坐而言之,沒有用,你要立而行之做出來,所以德者本也,所以做人最要緊的就是流露你本來的行為,你的德是做人的根本,財者末也,末是一個暫時的,這個可以說是權相而已,是一個權法,做人的根本才是實法,因為萬假叢中一點真,我們本身全部都是假,只有那一點才是真,真人不喪失的話,那一個人一定有德,有德的人他自性不滅,他有真人存在,有人此有土,有德之人他一定珍惜方寸寶田,這個中央戌己土,有土此有財,能夠珍惜方寸的人,他就能行功立德,所以這個才就是先天的財而不是後天的財,這個財不是新台幣,也不是美金,有此財此有用,這個用,才能渡世化人,「用」才能夠超生了死,才能歸根復命。

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就是看輕捨棄。

:就是看重。

爭民施奪:在上位者剝削斂奪百姓財物,百姓也會效法。

外本內為末,對外來守根本,對內置之度外,根本是德,將德置之度外,裡面所存的是末,如果裡面看到的都是錢,晚上所想到的都是錢,這樣所說的就是外本內末,將德置之度外沒關係,將錢置之度外很危險,則爭民施奪,因為道德是國家的根本,財貨是身外短暫枝末的事,如果看輕最根本的道德而注重枝末的有形財貨,也就是在上位的人看錢財如此之重,則上行下效,百姓也來爭財奪利,社會就會亂來,所以稱之爭民施奪。道德與智慧才是真正的財產,而外在的財貨是有形的、短暫的,若捨本求末,將道德與智慧當作身外物,上位者與民相爭財利,人民也跟著,你爭我鬥,社會就會大亂。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如果將財貨聚集在一個人身上時,則失去眾人的心,遭眾人背棄遠離。則散則民聚,在上位者,如果能夠分散財貨給天下眾生,那麼你就會得天下人的心,因為百姓生活富裕就會聚集在你的國土上,忠誠效勞你。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違背,不合正理。

悖出悖入,這是天地循環的定理,悖入一定會悖出,這是因果,有因必有果,這句話很重要,很多前賢把它記下來,時時在警惕自己,言悖而出,亦悖而入,你對人講話不敬、無理,講話很苛薄,亦悖而入,人家也會對你很苛薄,你對我不禮貌,我當然對你不禮貌,這是因果,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你尊敬他,他尊敬你,因果啊!不止是人對人、人對物、人對事,不信的話,你回去,對你家裡養的狗,你很客氣的對待他,他對你好的很哦。所以這個完全是講絜矩之道,一個領導者,怎麼樣的對後學,後學就會怎麼樣的對你,好像一面鏡子,你對著這面鏡子笑,他也會對你笑一樣的道理。

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這個貨講錢財,以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的錢財,而這些錢財,也必然不會照道理花費掉一樣,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故修辦道者,能夠行功立德,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像這次九二一大地震,各宗教團體、慈善機構、社會大眾,尤其是我們一貫道的弟子,不分你我,大家同心協力,迅速的展開救援工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各災區建立很多救援站,每天供應三餐、日用品、礦泉水、嬰兒奶粉及嬰兒各種用品、手電筒、帳篷及簡易的醫療服務。

我們最敬愛的老前人,親自在中部光輝道院建立災區救授指揮中心,調派車輛、人員、物質,讓救災物品能源源不絕往最前線,災區救援站,讓傷亡減到最低,這些道親冒著生命的危險,在災區的中心工作,這種捨財、捨力、捨精神的學長,投入救災的工作者,都是活菩薩。

所以思乃人的一生,在每個不同的階段,尚有其他要割捨的東西,到底人生有什麼值得抓住不放的?是金錢、是名譽、權位、愛情嗎?像這一次921大地震,有的人只穿內褲就跑出來,一切家當瞬間化為烏有,兒子、太太、父母,一剎那間,生離死別,所以人生中到底有什麼值得你抓住不放的呢?

人生是這麼的無常,財富、權勢、愛情,這些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之物,然而真正看得開的,不受羈絆的人,卻少之又少,人生必須練就一些瀟洒、豁達的功夫,若始終固執老我,又怎能有新的獲得呢?一般人內心常很迷亂,因為太久沒有來聽道理,心靈之窗被世俗的事物、愚痴的老我,或肉體的邪情、私欲所綑綁、纏繞,以致對於許多人、事、物,揮之不去,捨之不下,其實生命中只有一件寶物絕不可捨,那就是人人自有的天理良心本性。

釋治國平天下(三)

〈經文〉

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日殆哉!」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今天我們要來探討的這一段是第十章的中段,綜論第十章的內容、要義,不外講述三個治國平天下的原則

(一)絜矩之道

(二)人事管理

(三)治財之道

要治國平天下首先要求的是『絜矩之道』,這個是一種內聖,我們今天把道普傳天下、救渡眾生,首先必須本身要很堅強,必須要有絜矩之道,第二種方式是如何來所有的道親接近,用什麼方法、什麼樣的態度,才能夠人我融為一體,來共同負起上天所賦給我們的責任,應該以這個角度來探討今天的內容,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是只有。

:指的天命。

:是語助詞。

不于常:不常,只有天命不常。

惟命不于常,我們由這裡了解天命得之不易,天命保之不易,惟命不于常,你求了道,道並不是永遠在你身上,不是求了道就算了,就沒有事,以為得道就成道,沒有那麼容易,古時候要得道,必須先行三千功八百果圓滿才能得道,現時三期末劫,上天降道,先得後修,所以求了卜廿竹山 之後,要學道(就是要來佛堂聽道理),一方面學,一方面修,明其明德之後就要行道渡人,也就是親民,這樣內聖外功雙修才能得到天命跟保有天命,因為天命不是固定不變的。

天命不常常保持在一個人身上,天命是謹慎小心替天辦事的,如果失了德,天命就移轉,天命太玄,後學來做一個說明,人生最重要的關鍵,就在臨終的那一念,沒有求道的人臨終那一念是不能得到清、淨、正,過去歷代的所有善知識,一個真修者、大禪師,他們一生的力量都在救渡世人,都在講經說法,都在行善,都在慈悲,所以他們在求得臨終一念的清淨、正。因為這一個時刻就是上昇跟下墜的關鍵,善得之臨終那一念,他可以得到清、淨、正。

以前那麼多的修持者,那麼多的苦行僧,那麼多的大禪師、大法師,他一生奉獻自己、犧牲自己,如何去救世渡人,就是得這一念,不容易。前輩曾說凡人臨終的一念不可能清、淨、正,不可能,因為他沒有得道,凡人結束人間的時候,就是宣佈這一個人結束,就等於這一家公司宣佈結束營業,請問債主會不會來,結束的時候,第一個債主、冤孽全部會纏身,因為已經宣佈這個人結束,所有的債主都會上門來,所以會非常的恐懼,甚至會喃喃自語,哎呀!我欠你的還沒有還完嗎?怎麼來找我?怎麼豬在咬我,牛在拉我,誰在拉他?業力在拉他,第二個,他的我執、我相仍存,哎呀!我還有多少家的公司,我還有嬌妻美妾,我還有親愛的子孫,還有多少銀行的存款,再加上家人的哭聲,正好跟他呼應,他們一直哭我走不了,所以去了再回來,他也哭,死、生都哭,這樣就笙生了不能淨、不能清、不能正,產生了人間的業力,從此牽纏,跟人間沒有斷掉,就種下了他必須要來的一個因。你再來,所以很恐懼。

各位我們有求道、修道、行道,臨終的那一念,天恩師德、老母慈悲,祖師的鴻慈,師尊、師母的大德,他馬上顯在景,哦!我要回去了,天女散花,這麼美好的情景,老母娘、諸天仙佛,把天堂的景像,馬上顯現出來,天堂的顯現,仙佛的接引,去掉了凡間一切的雜念,所以他臨終的一念,清、淨、正,讓他全身柔軟如綿的很慈祥的睡覺了,所以各位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偉大的天命的你要得到它不容易,要保有它更難。

有關命的說法:「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是指天命無定型的,常隨人之善惡而有所變更,所謂造命者天,立命者人,人之有大善和大惡都會改變個人命運的,孔子說:「天災地妖所以儆人主者也,寤夢徵怪所以儆人臣者也,災妖不勝善政,寤夢不勝善行。」有關命的說法在四書論語中不下有十餘處之多,但其意義不盡相同。在此所謂之惟命不于常,便是指個人之命,是根據人之善惡而隨時有所改變的命。

在此有則故事,昔有母子倆相依為命,子尚年幼,早出晚歸去學校接受私熟塾老師的啓蒙教學,其中有同班同學數人,放學回家時必要繞過一條河灣回家,既費時又費力,但惟獨那一位幼童每回時在河道中必有一位老翁為之揹負而過,因此他總是能提前返家,其母覺得奇怪,有天她叫他兒子問問那位好心的老人,到底所為何來?老人告訴他說,因為你的「命」未來將是一位狀元郎,我是當地土地公,必要為你服務的,小兒聽了原來如此,就把上情告訴了他的母親,那想到這位母親一時興起,想起了以前種種的與人恩怨,覺得某人有欺侮過她,某人也刻薄過她,於是隨手拿著筷子一面數說,一面敲著灶上鍋子:「等我兒子做了狀元必要報仇雪恨。」可是這以後第二天老人告訴了小兒以後不接不揹你了,說是你未來狀元之命已被你母犯錯而取消了;這就所謂「惟命不于常。」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楚書上楚大夫孫圉說:楚國沒有什麼可以當作寶貝,而以善人當作寶貝。他說楚國無以為寶,在楚昭王時有三寶,有荆山之王、豫章之木、南海之珠,因為楚國在長江下游,土地肥美、物產豐富,是漁米之鄉,物質享受太富有,但楚國的大夫他就很強調楚國無以為寶,楚國這些物都不是寶,惟善以為寶,只有善,只有修道、行道最珍貴,惟善為寶。

太上曰:欲修天仙者須行一千三百善,地仙者三百善。楚書:「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有謂萬般帶不去,惟有孽隨身,徒然有金銀財寶何用!

昔永明大師俗姓王,未出家前在杭州當管理稅務官,因住在江邊,天天見無數的活魚被補殺,心有所不忍,於是把每月薪金買魚放生,時日一久,因薪資有限,但被補殺的活魚無限,於是他動用了國庫的錢買魚放生,有次,上級調查庫銀,他因無法歸墊,被判死刑,臨刑當大刀揮向他的頭上時,刀竟斷成三節,監斬官馬上呈報錢鏐王,遂赦他的罪,並恢復官職,但他已看破世情幻滅,就出家為僧後成道,這位就是淨土宗的第六代祖師。

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舅犯是晉文公(重耳)的母舅,晉文公的父親晉獻公寵愛著他的另外一位愛妾孋姬,對待他的母親就沒有那麼疼愛,所以哥哥被父親害死,他的舅父保護晉文公跑掉,逃亡在外十二年,受盡了一切的痛苦,因為好像國破家亡,所以他自稱亡人,到了他父親晉獻公死了,他才回京,恢復了帝位,之後舅父告訴他,亡人無以為寶,你是亡人,你流亡國外十二年,你回來了,不能驕傲,你一定要很謹慎小心,你是亡人,你流亡國外,不能以皇帝的兒子自以為了不起,要以仁親為寶(仁德、親愛眾生為寶貴)。

現在修道是看存心在那裡,存心在名聲地位就失去了修道的意義,在道場上才有機會互相成全,來理解才能漸漸得到覺醒,不好的地方當做考驗,好的地方要發揚,存則改之,無則加勉,所謂道在師傳,修在己,看到別人想到自己,修道是借環境中來成全自己,所以舅父對著自己的侄兒說:亡人無以為寶,仁親為寶,以雙親在疼惜子女的心來尊敬雙親,以此為寶。

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斷斷兮:做人很誠懇,沒有無私。

休休:好善德,能寬容。

有容:能夠容納。

秦誓曰,秦穆公因為他當時為了擴充地位權力,有一諫臣蹇叔勸說百姓不喜歡的事不可隨便做,他不願聽,他要政打鄭國召集官兵,百姓不喜歡的事他也不聽,結果大敗而退,退到河南二崤的地方,又遇到晉國的伏兵,幾乎全軍覆沒,秦穆公受到這次的教訓以後,才有這一段秦誓,他當時就發誓說,他的誓言是對文武百官講的話,如果有一臣子「斷斷兮,無他技」看起來誠懇,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不過他人誠懇博學,雖無一技之長。「其心休休焉」其心地很善良、很單純、很慈悲,唯一可取的是內心誠懇非常率真,以及涵養很好,「其如有容焉」看起來他的心,有很大的包容心及肚量。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有本能、有才幹。

有容:有容人之雅量。

看到別人的長處、能幹,就如同自己有才能那樣高興,因為他能容納他人的才華,像他這樣有雅量的人,看到別人的才華就很高興,且自己很謙虛,看別人有才華,就會加以讚賞、歡喜肯定,「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別人有這技藝就像自己擁有同樣替他高興,並加以接納。

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

:有修養之士,美好之義。

聖者:智慧通明。

:但也。

看到別人有很好的涵養、才華、內德,其心好之,其內心也很羨慕,也很讚賞並力以親近他,沒有嫉妒他,並且稱讚他,不但是從自己口中說出稱讚的話,且是實實在在從心裡表現出能容人的雅量,像這樣的人,如果國家能重用他,使他能為國家服務,就真正的能保護我們的子孫黎民,並且能造福社會大眾,達於幸福安定的生活,並且對國家的前途還有很大的益處。

以上是秦穆公以個人的經驗,道出治國平天下「用人的道理」,首先舉出有君子風度的賢良是胸懷寬大、心地善良,能容納人才、愛才、惜才,嚮往他人的智慧才德,以如此來治理國家,必能保我子孫黎民。

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

:妒忌。

:痛仇。

:厭惡。

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看到百姓有技藝、才華,就會嫉妒,恨他以惡之,來厭惡,不但內心產生反對而處處用惡語來相逼,如歷史三國演義裡曹操之子「曹植」與「曹丕」,曹操提拔曹植,因為曹植有才華,造成曹丕嫉妒其弟,既然曹植有才華就逼曹植走七步一首詩,就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說煮豆,用豆的樹枝葉來燃燒,豆子在鍋內哭著說,本來是同一種子所生長而成的,是同一根本,相煎何太急,何必相逼。用豆萁來煮豆使豆能熟,我們本是兄弟手足,為什麼如此的相殺呢?我們要有此心,大家都是同一根源來的,何必為了貪圖口慾而要犧牲他人呢!

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日殆哉!」

:反對、違背。

:使。

:危險。

看別人有才華、智慧、涵養而違之,處處來為難、阻止,處處意見相左,給他難看無法通達,因你很有才華我就會被別人看不起,變成不受重視。人之聖彥,像這樣很好且有內聖之人,有很好的智慧、才華而違之,處處來違背,處處來刁難,處處來阻擋,而俾不通,使之無法通達,想辦法加以醜化,像這樣的人社會很多、很多。實不能容,這樣的人,如果舉用這種人來治理國家的話,一定不能保護我們的子孫及百姓或施德惠給老百姓,使之安享幸福,同時對整國社會國家的安寧來說,這是非常的危險。

絜矩之道:即測己量人,依法則事理行事。有道者必先培養德性為本,將光明磊落的德性來得民心,有了民心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能產生財物,有了財物才能用之於民,享之於民,造福百姓。人事管理:用人之道是領導者成功的重要門徑,我們修辦道者,要代替上天選拔人才,要愛才、惜才、造就人才,不可忌賢,阻礙慧命的傳遞,這樣才能細水長流,廣渡無數眾生離苦得樂。

釋治國平天下(四)

〈經文〉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大學這一章就專門在講要怎麼用,既然明明德而后要親民,達到止於至善的功夫,就應該素其位而行,扮好自己的責任,例如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間所站的崗位,扮演最好的角色,這就是大學儒家思想,重在踐行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方寸之心,不失慈悲、親愛之心,這就是明體達用,體用兼賅。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只有。

仁人:存仁心。

放流:放置、放逐。

:驅逐也,即隔絕之意。

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就是野蠻的地方。

唯仁人放流之,人有仁、有邪,有道心、邪心,人心、血心,唯獨有仁德、有慈悲而了解真理、有道的人、有修養的仁人君子,才能夠把人心、血心驅逐掉,迸諸四夷,趕到邊疆荒涼的地方去,不與同中國,這中國後學覺得應該是我們的弟一寶自性,也就是說只有仁德,有真修實煉者,會把這些邪惡的人心跟血心放逐掉,迸諸四夷也就是把不是真理的東西,迸除在較遠方的地方去,如果將這些不好的人心、血心留在自性中,不與中國同,還會來干擾自性,這個同是混在一起,中國在這裡把它解釋為自性,如果不把這些不好的邪惡之心放逐掉,不使他留住在中國,以免危害到自性。所以也唯有仁德之人,能是非分明,能以明德自性當家作主,將後天一切毛病、脾氣迸諸四夷,不讓六賊留在身中作亂。

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只有仁德之人,才能愛人、惡人,對於真我能愛。這個假我能把他趕掉,這兩個人,不同的人,一個真我,一個假我!真我跟假我,真正修煉者人會珍惜真我,會去掉假我、能愛人、能惡人,對於那些假的人心跟血心會把他趕掉。自古,佛魔相隨,明道者,理智勝人慾,不明理的人,人慾勝理性,自性就迷昧了。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明瞭或看見。

:推薦或重用。

:任用。

:是怠慢的意思。

退:放逐或革職。

:隔離。

:錯誤。

一旦發現有賢德能幹之人才,不會用,用了只懂得用才,而不會惜才、愛才。然後,把一件事的成敗,推給命運、推給命運、推給上天,說這是天註定的,以消極怠惰的態度,去面對一切事。發現無德又無能者,反而繼續任用,不適用時,又不能馬上當機立斷給予革職,這是佷嚴重的缺失。

以上這兩段話,是智慧門未開,無法慧眼識英雄。例如「伯樂之相馬」,所謂千里馬遇到伯樂,本來千里馬被一般人視為一隻普通的馬,可是在伯樂的眼裏,牠卻是一隻千里馬。

主因是:伯樂他本身除了愛馬以外,還很會用馬,所以他知道千里馬是戰場上,一隻不可多得的好馬,如果用於載人或載物,就真的糟蹋了一隻好馬,從此千里馬就由一隻普通的馬,變成戰場上,打先鋒的戰馬。這就是所謂「伯樂慧眼識好馬」。

觀看今時的國家、社會、公司界,極需有德又有才的這種人,一起投入,共同打拼,才能贏造更美好的未來。尤其一貫道,現在擔任上天,三曹普渡的大使命,需要更多的人才,所以為上者:前人、點傳師,必須學習伯樂的相馬之道,什麼馬適合載人、載物、打戰,都在他的慧眼識馬之下,每隻馬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連最弱的馬都能派上用場,這就是所謂佛法之前眾生一律平等。以平等觀來看待萬事萬物,把個人的名份、權利擺在其次,能夠放下一切身段,就能做到愛才、惜才、用才,絕不會有妒才的發生。

能不斷的與十方善知識,學習再學習,共同砌磋琢磨,才能帶領眾生離苦得樂,一起完成三曹普渡的重責大任,也唯有放下一切的名份,以眾生的利益為先,這才是真正為眾生福祉著想的人,而不是事情一來,為保全自己的名譽和權位,就做一個不敢擔當的人。不顧眾生的生死大事,做出誤人誤己的事,這種過失,是恆河沙數的功德,也難以彌補的。故深明用人之當與不當,影響國之興亡甚鉅,故告誡後人,不可不慎。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反背或違反。

:災禍。

:降臨或遭遇。

人之性本有五常之德,所以可比喻為好人,性之所厭惡者情慾也。如果去親近或愛好眾人所厭惡的,卻厭惡眾人所親近或愛好的,這就違背了人類本有之天性,蓋性之所好者,如忠孝節義,即是順天心符眾意,必受天佑,本性所厭惡者,奸妄殘暴也,若是好惡而惡善,則違反人性,那麼災難必定會降臨在他的身上。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必須要遵循著修持內聖外王的一條大道,此大道便是必須能夠忠誠信實,才能博得眾人的心,所以我們今天修道,要徹底遵守道心,棄惡向善,要將心裡的垃圾去除,向光明的地方走,起心動念都該時時刻刻記得自己是一個標準的修道人,時時不忘去成全人、渡人。必忠信以得之,蓋忠信係盡己之心,不違於物,是絜矩之本,而驕泰傲慢的人,必定會失去賢德之才,及民眾的心,並非上天不幫忙,因為失去了做人該有的準則,違背了天意,自然而然就會失敗了。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勤奮不懶散。

:寬裕。

:常也。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眾生想要生聚財貨,有一條光明正大的途徑,那就是參加生產的人數眾多,而消耗坐食、閒著無事的人少,參加工作的動作要勤快,使產量大增,另一方面,取用的人能節約不浪費,當用則用,當省則省,使財庫寬裕不竭,如此的理財政策下,則財貨必可經常充足富裕。

後學是在鄉下出生的,在讀中學時班上有一位陳姓的同學家裡很有錢,上學時有司機接送,尤其令人羨慕的是中午吃飯時,大家打開便當一看大都是地瓜飯配上菜脯及空心菜,唯有這位有錢的同學他便當所裝的都是香噴噴的白米飯加上有魚有肉,看得大家直流口水,不要說魚肉吃不到【除了過年那一天】就連白米飯也沒有吃過,看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真想把它吃一口過過癮。從那時起,後學就很羨慕有錢人,後來聽長輩們說,人家前世燒好香,做善事很多,今生才會出生在有錢人的家庭。有一次跟隨同學到他家參觀,才知道他父親是一位很有名的醫生,在街上開了一家大醫院。他媽媽出來招待我們,拿出一盒餅乾分給我們吃,那餅乾真是好吃極了,後學從沒有吃過,所以特別記住,好像是寫金雞餅乾,可樂娜食品公司出品。這位同學的媽媽,雍容高貴,衣著華麗,後學感到很自卑,但是鼓起勇氣問她,怎麼樣才能成為有錢人,她說:好好的讀書,將來到社會上,只要肯努力工作,同時要能勤能儉,總有一天你就是有錢人。

學校畢業後,後學到台北來就業,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漸漸才了解這些富翁,除了本身事業有成之外,他們大都抓準了經濟榮枯的節奏,踩對了投資的腳步。

這些事業有成之富商,為何抓得準那時機呢?因為他肯虛心去學習、觀察時事變化、不一窩蜂的盲從。最重要的是要堅定務實的信念,避開當局者的迷失,以客觀冷靜的態度,當下即有智慧來判斷時機與否。

以大道之無為來說,不刻意去追求什麼或爭什麼?凡事處於至誠之心,謙虛處下,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不貪、不爭、不忮、不求,在那平常心的情境之下,智慧在不知不覺中己合而為一,那最好的時機不就是在此時嗎?所以我們如果一直站在道上處事,相信每一個時間,都是我們的最好時機。而且也不會發生樂極生悲的困境;即使是有困境,那每一個困境也是成功的前哨,故守住修持的崗位上,一定是掌握永恆的好時機。

我們來人間拼命賺錢,用一句話來涵蓋是借假修真,借這個肉體跟後天的錢財來修唯一的自性,求道以後,我們要立功跟培德,因為我們來到人間,實在是背了一大包累世的債務來,要在此生此時相抵,要償還累世的所有債務,同時呢,必須要在這個人生來了愿。因此我們要福慧雙修,積極行功立德,儘自己的本份去成全、渡人、親民渡眾。

所以孔子說,要治國平天下,在上位的人一定要有絜矩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就是人事管理,用人之道是一個領導者成功的重要門徑。昔秦穆公因用人不當,打敗使後立誓說:「假如有一個臣子老實真誠,雖沒有什麼特殊不當,打敗仗後立誓說:「假如有一個臣子老實真誠,雖沒有什麼特殊的才技,但心胸寬,能容納別人的長處,就如同自己有才能那麼高興,看到賢德智慧者,便心嚮往並讚美,這種有容人大量之德者,若能重用,必能利益天下眾生。」所以用人之道要用得正,前輩常說,正人行邪道,邪道亦成正;邪人行正道,正道亦成邪。這也就在點醒我們最大的目的在於自己能修身。

第三治財之道,國家須要財源,要讓百姓得到最大的福利,就需要建設,要建設就要有財源,要懂得如何開源節流,不能以壓榨的方式,否則百姓被壓榨光了,國家也就無法興旺。

所以要讓百姓自動而喜歡工作,這些年來我們的經濟這麼繁榮,是因為家家戶戶都像工廠一樣,每一個人都很勤奮的工作,這樣賺錢的人多,花錢的人少,所以百姓富有國家也就富強了,因此治理天下只要能把握這三個原則,天下就會太平。

若反觀治理自己,首先要有德,才能在行為舉止上做良好的標引導別人,也就是說個人的修養要有絜矩之道,第二用人之道,修行的路上,你要學會與人相處的智慧,與諸天仙佛和眾生同樣歡笑的智慧,那今天我們修道就是要與別人能相處的圓滿,並能推薦人才,無論是錢財,人才都沒有私用,都用之於道場,今天修道要和家人處得很好,上班和同事、老皮處得很好,然後自己不能生悶氣,所以心情一來,事情就不圓滿了,所以今天修道,我們要開啓自我和天地共同喜悅的智慧,相處圓融和諧,氣氛非常的好,這就是道氣。

第三要有德,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世上的人用錢,有仁德的君子用德,有道才能作德,所做之事能讓人改過向善,真心覺醒為之德,讓人體悟到真理之後,慢慢的引入使之改變在不知不覺之間,即是德化,就像前人、點傳師所說的道理,深深打動我們的心之後,我們才能反省,進而改正之後,在修道的過程中就會自動自發。所以修身和治國都是一樣的。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

孟獻子:春秋魯國賢大夫,名仲孫蔑。

不察:不飼養。

魯國有一位大夫孟獻子曾說:「如果一個人官做到大夫的階級,其富裕能擁有四匹馬拉的車乘之富有,就不必與百姓爭鬥其生計,不應該較飼養雞鴨的小利,留一些給別人來做。」就好像我們在道場中,也應該有機會給其他的學長服務。不要以為一直都是我在服務別人,也應該讓其他的學長有行功立德的機會。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

聚歛:貪取份外之財。

同樣的道理,如果官位高到喪祭的地位,可以採伐用冰祭祀的卿侯以上爵位時,就不必再重財輕義,去飼養牛羊圖利之事,進而凡身為卿侯富有封地,擁有百輛兵車權高位大的卿大夫,就不應該做任意搜活民財的佞史家臣。一旦身份高就不該和百姓來爭取一些利益,再來如果已有一個地方讓我們來收成,就好比一個縣市,收了多少稅,繳多少給中央,其餘就分配給地方,做為地方建設,那麼有如此身份地位的人就不要再去加重稅收,去加重人民的負擔。

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

盜臣:盜取自家物的家臣。

如果有這種專門和百姓爭取利益搜括民財的家臣,不如聘請一些專門濟貧、賑災的人,這個「盜」字,並不是單指專門拿居自己的錢財去用,意思就是說,如果有此身份護這一怆,而不忠義的去違背,也從來沒有在下的人盡忠侍君卻半途而廢的去背叛,或有什麼事情始終都做不成功的道理,這也從來沒有聽過。首先我們了解君子德風,人民德草,風吹草偃,民本風中之草,順其風性,上方領導者好仁的話,下方絕對是好義的。國家的國庫裡之錢財,不是在上之人的,因為這些都來自百姓,當然也應用在百姓的身上,國富當然人民就有福。

現在我們以另一角度來講,上好仁,這個上,解釋為自性;下好義,這個下,解釋為四肢百骸,這個就是講到自己的修持,上好仁,自性不離天理的話,用自性來主宰行為,自性不離天理,四肢百骸,絕不偏邪,而下好義,絕對不會有四肢百骸做偏差的事情,所以各位我們現在修道,你要把自性安在天理,把你的自性跟老母娘合在一起,達到天人合一,自性不離天理的話,你的行為四肢百骸六根,這些絕對不會做出偏邪的事情。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有道德有仁義的國家,不應該把財務當作利益,應該以仁義當作利益。所以治國修身,不應拿財利為利,而當以愛民以德為利。如果以財為根本,就無法達到止於至善、平天下了。

所以大道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就在這三步功夫。

明明德就是在這最後十章裡面,這叫做「絜矩之道」(絜音揭)用在天下國家謂之「絜矩之道」而用在自身就是明明德。

用人之道就是我們所選之人,應該為眾人,而不是為自己私人,所要用的人,就我們眾人所喜愛的盡量去做,眾人所厭惡的人就不要去做,那麼從修道看來,就是要能親民渡眾,就是有像上天一樣的心。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掌理國家。

:致力。

財用:發財或歛財享用

:同災。天災或災禍。

掌管國家大事,卻存心想收斂財貨,罔顧百姓的生活,必定是那群小人,領導主事者未能明察,還以為他們有生財之道,把他們當作好人來信任,派他們去辦理國家大事,那麼災害就會一齊到來,到了那個時候,就是有那些仁義道德之人在,恐怕也無法挽救了,所以說治國道理,不應該把財貨當作利益,應該以仁義道德來做利益才對,對我們修道的人來說,仁者以財發身,無住相佈施,法身清靜,充實光大,在道場則財聚民散,財散民聚,這是告訴我們要善用後天有限的財富,來造就先天無形的功德,本大學篇,對於白陽期的修道士裨益很大,全章從三綱領、五步功夫、八條目,從絜矩之道,講到人事、財政的基本原則,實是修持內聖外王的最佳寶典,希望各位學長,能更深入的研究,並信受奉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