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弟子規》

作者:李毓秀
釋題:弟子規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第一課 思考題

1、學習《弟子規》有何時代意義?作為成年人、作為出家人,是否有必要學?為什麼?

2、有些人說:「學好《弟子規》就掌握了一切真理。」對此觀點,你如何看待?請說明理由。

3、本論分為哪幾部分內容?請大致敘述一下。

4、古人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認為「有余力,則學文」,這對你有哪些啟示?今後有何打算?

5、父母呼喚你,或吩咐你做事,你應該怎麼做?佛教中有這些孝順的理念嗎?請具體分析。

6、對於父母的教育和責備,子女應如何對待?假如父母沒有文化,而子女學歷特別高,那又該如何?你平常是怎麼做的?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從今天(2009年3月17日)開始,給大家講一下《弟子規》。《弟子規》是我自學的,沒有傳承,但感覺內容非常好,就自己學了一遍,也給部分孩子傳了一遍。它講的雖然不是佛教道理,但與佛教並不相違,而且,即使是學佛的人,也可依此來完善人格,所以了解這部論典很有必要。尤其是漢地許多孩子,從小沒有受這方面教育,甚至老師對此也非常陌生,所以希望通過這次的共同學習,很多學校也能開這門課,讓大家了解古德先賢的做人道理。

在傳講的過程中,我會借用佛教故事或其他教言在字面上作簡單解釋,以便於「文殊小學」為主的出家、在家的小道友們學習;同時,也會引用順便想到的佛教公案、教證,來印證《弟子規》的內容。

你們應該清楚,古人特別重視《弟子規》,漢族子弟的啟蒙教育多開始於這本書。但在六七十年代,傳統文化被「革」了「命」,以致後來成長起來的一代,都沒有接受這種理念。我曾問過許多年輕的校長、老師,但回答全部是「沒有學過」,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孔孟思想中雖沒有佛教的因果正理,更沒有大乘菩提心、空性及光明如來藏的甚深教言,但在為人處世、接人待物方面,許多地方很值得借鑒。

現在的社會,怎麼樣孝順父母、怎麼樣誠實守信……不要說孩子,就連為人師表的老師也不太懂。所以我們有必要提醒世人:這麼好的傳統文化,理應值得接受,而不要拋棄。這次學完《弟子規》後,希望你們有能力、能發心的,今後結合佛教教理盡力引導世人,讓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可能有人會想:「《弟子規》是小孩子學的,我現在都是大人了,沒有必要學這個。」這種想法不正確。雖然你不是小孩子,但古代小孩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我們這些成年人,乃至出家人都不見得有。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應該學,誠如《戒律花鬘論》所言:「不知理,六十歲也孩童。」盡管你在年齡上已經成人了,但如果德育上一片空白,那就是「孩童」,就該接受這種教育。尤其現在很多學校只重視分數,德育方面卻沒有引起重視,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即使擁有高超的智慧,但沒有德行的話,那他的智慧依靠什麼而成長?這是個大問題。

還有些人想:「我們作為出家人,學《弟子規》根本沒用,因為它是世間人的童蒙教育,而我已經看破世間了,再學這個豈不是多此一舉?」這種觀念也不對。出家人若不懂得基本的做人規范,那在僧眾群體中也好,發心利他的過程中也罷,連人都做不好的話,還想要成佛利益眾生,恐怕更是遙不可及。

所以,從各方面考慮之後,我覺得即使在成年人中、居士團體中,乃至出家僧團中,學習《弟子規》都有必要,一個人學和不學肯定有很大差別。當然,我們也不能把《弟子規》看作所有教育的頂巅,有了它一切具足、沒有它一切不成,這是不對的。雖然它在教導人生哲理、規范世俗行為上是一部好論典,但與佛教勝義、世俗的真理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這方面務必要一分為二地分析。否則,特別喜好孔孟思想的個別人覺得:「《弟子規》是一切學問之最,只要懂得孔子的思想就可以,學佛沒有什麼。」把孔子與釋迦牟尼佛相提並論,我覺得這是一大錯誤!

我看過不少儒家先賢的書,如《三字經》、《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裡面對今生的做人講得很好,可卻沒有涉及業因果、前後世的甚深道理,更未觸及佛教所揭示的一切萬法真理。因此,如果有人說孔子與釋迦牟尼佛一樣,我們可以跟他辯論:不說特別深奧的道理,單單是前後世或六道輪回的存在,儒教傳統思想中有沒有提到?大家不妨觀察一下。我詳詳細細地翻過很多書,覺得儒家注重的是今世,來世幾乎很少提及,更不要說揭示心性本體,讓人明心見性了。因此,對它太重視了恐怕也不行,只能說:在世俗方面,它是很好的教言。

關於漢地三教,總體而言,儒教是入世的,引導人做慈善、重孝道;道教是出世的,思想偏重於遠離紅塵、與世隔絕;而佛教是以出世的心態做入世的事情,遠離一切塵染的同時獲得解脫。因此,佛教的思想包含道教和儒教,通達了佛經論典之後,看道教會一目了然,看儒教也同樣如此。現在有些學者也認為:「儒教治世,道教修身,佛教治心。」可見,真正能對治內心煩惱的,唯一在佛教中有。當然,這樣的認識,出家人一般都具足,而有些在家人的分寸稍需調整。

接下來講《弟子規》:

作者:李毓秀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作。他祖籍山西,是清初著名的學者、教育家。這部論典最初叫《訓蒙文》,後經賈有仁先生修訂,改名為《弟子規》,一直流傳至今,對人類文明起了很大作用。

我在自學的過程中,覺得作者相當了不起。他用的語言很簡練,但所講述的道理很甚深,除了字面的內容以外,背後還隱藏著深奧的教言,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

釋題:弟子規

所謂「弟子」,狹義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師的學生。廣義來講,所有的人均可稱為弟子,我們佛教徒是三寶弟子、上師的弟子,非佛教徒則是老師的弟子,人人都應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永遠是「弟子」。而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就叫做「規」。因此,不管大人還是小孩,要想做一個合格的弟子,就應當學習這部論典。

總敘

「總敘」,相當於佛教論典中的立誓句。在下面兩偈中,可以涵攝整部論典的內容。

學《弟子規》其實很簡單,它只有九十個頌詞,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特別順口,所以我要求智悲學校的學生早上讀誦。對小孩子而言,可能有些內容懂,有些不一定懂,但只要慢慢記在心中,長大後這些道理就會隨口而出,很容易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不管佛教理論還是世間格言,只要用得上,對自己心行起到斷惡修善的作用,就是善法。心善則善、心惡則惡,所以,本論也是諸佛菩薩的一種加持。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弟子規,聖人訓」:《弟子規》這部論典是聖人的教誨。所謂「聖人」,狹義上指儒教的創始者—孔老夫子;廣義上,所有的古德聖賢、高僧大德皆可包括其中。

在漢地,孔子的思想雖一度被當作批斗對象,但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現在很多仁人志士都想恢復這一傳統文化。在國外,很多人也對孔子思想給予了高度重視。早在1988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發表了聯合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英國湯恩比博士也說:「要解決21世紀的社會問題,一定要借助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教。」

由此可見,現代人類非常需要聖者的語言,此外,凡夫的語言表面上再吸引人,也不適合去看、去學。記得《弟子規》的後面說:「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意思是,不是聖者的教言,千萬不要看,看了只會遮蔽了你的聰明,教壞你的心志。的確,雜書看多了,流行歌曲聽多了,思想就會被染污,從此之後,對「聖人訓」根本不感興趣。因此,我們該學的,就是聖人的教言。而這部《弟子規》,其體系是出自《論語ž學而篇》的一段話:「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故而是聖人訓。

這部論典總共有七個問題來闡述,下面雖對此分別有廣說,但這裡先略作解釋:

第一是「孝」,在古代,尤其是漢族人,對孝的重視程度很高。所謂「百善孝為先」、「忠臣出自孝子之門」,一個孩子孝順與否,決定了他將來的命運。

我很小的時候,常愛去一些親戚家,當時兩個親戚比較典型:一家的孩子可能有十幾個,他們天天打架,父母也使勁打,每次一進他家帳篷,總是鬧哄哄的,孩子們哭聲一片,大的恨小的,小的罵大的……現在這些孩子到了我這樣的年齡,沒有一個有出息的,連維持基本生活都相當困難。還有一個親戚,他家有六個孩子,每次我去他家,父母也慈悲,給孩子講很多道理,而且從未看到孩子打架或對父母不孝。後來這家出的都是人才,不僅自己的生活沒有問題,還為社會做了許多貢獻,出家的,在出家方面有所建樹;在家的,經常喜歡助人為樂。可見,家教十分重要。當然作為出家人,也沒必要去考慮這些,但回顧你自己的成長,應該扪心自問:我在孩童時期有沒有孝敬父母?甚至,有沒有這種概念?

第二講「悌」,就是友愛兄弟姊妹。孝字,上是「老」、下是「子」,意為子女理應頂戴父母;而悌字,是「心」旁邊加「弟」,是說哥哥心中要有弟弟,這是象形字的一種表示。所以,悌就是要關愛兄弟姐妹。

第三講「謹」,指所作所為小心翼翼、認真對待,這也是佛教講的用正知正念守護根門。所以,做任何事不要任意妄為、敷衍了事,而應該認真謹慎。

第四是「信」,就是誠實、守信用,做什麼事、說什麼話乃至起心動念都不虛偽狡詐,老老實實地去行持。

第五是「泛愛眾」,這是一種廣泛的愛,對凡是生活在天底下的人類,皆以慈悲心一視同仁。類似於佛教中的以慈悲心關愛一切眾生。

第六是「親仁」親,是親近、依止;仁,是仁人志士,或高僧大德、善知識。也就是要親近善知識、親近好老師。

第七是「有余力,則學文」。除了上述六層內容以外,若有多余的時間、精力,還可以學習其他有利於身心的知識。

可見,古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有了這個基礎後,才要求學習文化知識。所謂「德才兼備」,而不是「才德兼備」,即先有了六種「德」以後,再去具備「才」。然而,現在的教育有點顛倒,每個學校的老師都只重視分數,只看學生能不能背、能不能學,至於他的行為規范、人格操守,根本提也不提。好多孩子因為沒受過這種教育,長大後雖有一點學問,可是做人很差勁。包括有些出家人,學歷盡管很高,也讀過一些名牌大學,但與人的溝通能力不行,沒接觸兩天就出一些問題。所以,古人的教育方法,我們還是應該沿用:先培養德育,有余力再學其他知識。

「有余力」其實也不難。東漢時有個人叫董遇,因生活貧窮,靠打柴為生。他特別好學,每次去打柴總帶著書,一有空閒,就拿出來讀。他哥哥常譏笑他,但他還是照樣讀他的書。天長日久,他的學問大長,寫了兩本好書,在當地引起轟動。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只是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書讀一百遍,意思自然會顯現出來。)請教的人說:「您講得有道理,但我們苦於沒有時間。」

董遇說:「應當用『三余』的空閒時間:冬天,沒有多少農活,是一年之余;夜晚,不便下地勞動,是一天之余;雨天,不好出門干活,為平日之余。」現在有些人總找借口說:「我白天那麼忙,工作壓力那麼大,生活節奏那麼緊,哪有時間學習?」其實,只要你自己肯學,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像董遇,就是從那些「空余」裡得到了利益。

如果有了空余時間,就可以學習其他學問。什麼是其他學問呢?《周禮》中講了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禮」是禮節;「樂」是音樂;「射」是射箭(當然出家人不能學);「御」是駕車;「書」是書法;「數」是計算。佛教中也有相似的觀點,如《經莊嚴論》、《薩迦格言》中言:如果你有充裕的時間,應精通五明或十明的一切學問,如醫學明、聲明、詩學等;即使你沒有多余的精力,孝、悌、謹、信等也不得不學,因為作為一個人,明白這些必不可少。

我經常想:《弟子規》的內容,應該用佛教觀點來解釋,這樣剛好有一些補充。否則,單單只考慮眼前幾十年,卻從來不提前後世、業因果,不去關注更為長遠的生命,就太有限了。若能與佛教理念配合起來,進行灌輸,孩子們一生中的印象會比較深。想想我們小時候,如果在學校讀過這些,可能就不會給父母、給別人帶來那麼多痛苦了,反而應該還有很大饒益。以上講了總敘,下面正式講七個問題中的第一個: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在家中,父母呼喚你,一聽到就該立刻答應,不要慢慢吞吞。無論父母叫你做什麼事,不要拖拖拉拉,要立即去做。

「父母呼,應勿緩」:表面上這好像很簡單:父母喊你,馬上答應就可以;父母讓你做事,馬上做就可以,但它有甚深的道理。我們兒時都做過孩子,那時,是不是父母一叫就答應呢?恐怕很多人不是。尤其現在獨生子女居多,父母當寶貝一樣疼愛,這讓孩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像很多大學生,不會洗衣服,別人叫也不吭聲;再大一些,不懂人與人之間怎樣交往,這都與兒時教育有相當大的關系。

小時候父母嬌慣你,喊多久都不應一句,即使回答,也是惡狠狠地說:「干嘛!什麼事?」沒有一點恭敬和孝心,長大以後自然對誰都不理不睬。因為父母是最親的,他的呼喚你都不應,那到了單位或面對親友時,更不會恭敬對待了。所以,兒時的教育很重要,它導致了每個人在修養上的差別。

學習這部論典,很多道友可能會有一種懊悔:「小時候父母說什麼,我應該好好地聽。但現在父母已經死了,想孝順也沒辦法了。」但不要緊。若懂了這個道理,有機會可以教親戚朋友的孩子,同時自己也知道該怎麼跟人相處。譬如,不是父母,而是其他人叫你,你的態度怎麼樣?是不是像有些世間人那樣,領導上司喊了立即答應,而普通同事喊,就用另一種態度?如果這樣,那就是傲慢無禮的表現。

表面看這只是一般的道理,但在實際行動中卻難以做好。所以,現代人和古人相比,確實特別差,而且是點點滴滴都差!

此處講的並不是中觀空性,也不是氣脈明點,只是做事做人的世間道理。我們這些凡夫人既然還沒離開世間,就應該遵守這些規矩。畢竟內心的證悟,誰也看不到,但外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別人喊你,你在那兒一副特別傲慢的樣子,別人會有怎樣的反感,你清楚嗎?所以,古人的行為規範,現代人的確需要。否則,每天接受的都是眼花缭亂的事物,那麼真正有價值的思想文化,就只能被拋棄,讓它斷滅了。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有命令,要趕快行動,不應該拖拉,這也是孝敬父母的舉動。從小若有這樣的理念,那麼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會去孝養。春秋時期的郯子 ,生性至孝,父母年老都患有眼疾,他特別傷心,到處求醫。聽說鹿乳能治好雙親的眼疾,他便披著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中。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舉箭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相告。獵人聽後非常感動,想辦法給他弄來鹿乳,並護送他出山。古代有這樣孝子,而現在有沒有呢?很罕見。2004年有個人把腎捐給了母親,這在當時轟動一時,感動了很多人。但古代並不是這樣,那時人人對父母都特別孝敬。

或許有人問:「儒家思想提倡孝道,後世有《二十四孝》等許多故事。可這孝順之舉,佛教有嗎?」

佛教不但有,而且遠遠超勝,更不可思議。如虛云老和尚,他為報答亡母深恩,吃盡了千辛萬苦:首先三步一拜,一心發願朝拜五台山,以此功德,回向母親早脫輪回。在這個過程中,他兩次凍僵在冰雪中,感得文殊菩薩化身救他脫險,三年後才到五台山。後來又念未見母親現身,不知是否離苦得樂,他又在阿育王寺拜佛陀捨利、燃指供佛,一心求見母親一面。結果一天在夢中見母現身,得知母親已轉生淨土。

以這種偉大的行持報父母之恩,在儒教中很難見到。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父母活著,應以禮承事;死後,要以禮埋葬,並於逢年過節時,以禮祭奠。所以,他們對父母的報恩僅限於此。然佛教可謂更上一層,蓮池大師云:「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只有讓父母徹底離苦得樂,才成就了真實的孝道。

在佛教中,一個人要想往生極樂世界,首要條件就是:「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可見,「孝養父母」是最基本的善法。要了解孝,就應深入佛經,像《父母恩重經》、《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都可以稱為「佛門孝經」,經中詳細描述了父母恩重難酬,做兒女的應如何報答父母深恩。佛陀還親口說:「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因此,人想學道,孝順非常重要。
而孝順方式,佛教的與世間的有很大不同。佛經云:「飲食及寶,未足報父母之恩。唯導父母向於正法,便為報二親也。」意思是說,以金銀財寶、飲食衣物供奉,不能圓滿報答父母的恩德,唯有引導他們行持正法,才是真正報答了雙親之恩。有些道友以前常讓父母不高興,也做了讓他們傷心的事,現在懂佛教的道理後,就應該行持善法,並把善根回向給他們—這是我們的報恩之舉,是最圓滿的!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教導的道理,必須恭恭敬敬諦聽。父母若有智慧,教得頭頭是道,子女自然會聽,但有些不一定有學問,可他畢竟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做子女的也要洗耳恭聽。

現在有些孩子,有了一點學問就傲氣沖天。父母是小學文化,自己是大學畢業,父母給他講道理,他就擺出不屑一顧的姿態:「你連書都沒讀過,還敢教我?我可是了不起的高才生!」其實這樣不合理。一般來講,父母的人生閱歷比你豐富,而且,他在教導子女時心很善良,以慈愛心所引發的語言,肯定有價值。所以,年輕人要好好聽父母教導。如果抱怨:「嘮嘮叨叨,在講什麼呀?別講了,你吃你的就可以,囉唆什麼!」這不但會傷了雙親的心,自己的修養也成問題。真正有學問的人,父母再沒文化、再怎麼樣,對他們所說的教言,還是會聚精會神地傾聽。但這一點,如今很多人都做不到。

「父母責,須順承」:父母因為你做錯了、行為不如法而譴責你,你必須虛心恭順地聽從,勇於承認自己錯誤。對父母有恭敬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即使父母說的是一般語言,甚至是責備,也會認真聽取。因為「愛之深,責之切」,父母的訓斥是出於愛心,做子女的應該接受。若能如此,對自己也有很大利益。

不僅世間人要順承父母,佛教中不管小乘、大乘,都認為父母是嚴厲對境,即使他們是凡夫,也值得恭敬。尤其是作為出家人,信眾供養自己的錢財,可以給他們使用。以前佛陀時代就有位阿羅漢,父母非常貧窮,他想以衣食供養,但又不敢,於是請示佛陀。佛陀便召集僧眾,並作開許:「假令出家,於父母處,應須供給。」所以,出家人可以對父母進行供養。

一個從小要恭敬父母,父母說什麼都要聽,即使是批評也要認真對待,若能如此,久而久之便會明白,父母的教導很有價值。眾所周知,孟子小時候厭倦學習,有一天不願讀書,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織布,見他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意味著馬上將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孟子非常孝順,忙跪下來問:「您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告訴他:「讀書求學不是一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然後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恆,像你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辄止,以後怎麼能成才呢?」若是現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話就扔給母親:「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畢竟不同一般,他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從此一心向學,再也不隨便曠課,後來繼孔子而成為「亞聖」。所以,對父母長輩的責備,理應樂於聽受。

我們作為出家人,即便中觀應成派的觀點學得比父母好,但對父母的批評,也要視為一種教誨;縱然學佛多年、廣聞博學,但父母的那種世間教言,對自己的身心仍有幫助。所以,每個人應把「敬聽」、「順承」的道理,用於實際行動中。但很多道友恐怕沒有做到,有的可能在後悔:「如果父母還在,我一定要聽話,可是—下一世再來吧,只有等下輩子了。」會不會這樣?

真的,現在很多人做得不如法。包括一些出家人,可能空性觀得太好了,把父母也「觀空了」,覺得沒什麼,但從世間道德而言,對父母的孝順奉養不能缺少。以前漢地有個懶殘和尚,因為母親就生了他一個獨子,所以他責無旁貸地要負起孝養母親的責任。有時他窮得一文錢也沒有,為了不讓年老的母親挨餓,只有把自己袈裟典當了,買米回來養親。從這些大德的歷史來看,他們對父母是有執著,但這種執著並未影響他們成道。而有些人出了家以後,對父母一點悲心也沒有,這是不應理的。

現在的社會,人們的行為確實不如古代,但這暫時不講了。總而言之,在孝順父母方面,大家應該有一些新變化、新行為!

第二課 思考題

7、一個人立足於社會,關鍵起作用的是什麼?你對此有哪些體會?為了教育下一代,你今後准備怎麼做?

8、看了古代子女對父母的承侍,然後再對比現在的狀況,你有什麼感觸?

9、對「居有常,業無變」這句話,請從世間、出世間的角度分別作解釋。你自己做得到嗎?

10、有些孩子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偷偷藏起來拿走,你如果見到這種現象,會如何教育他?

這次宣講《弟子規》的目的,就是想挽救下一代的孩子。

大家都清楚,人生非常短暫,而這一生,卻很難學到有用的知識。尤其是現在,多數人並不重視傳統文化,只是一味地追求錢財、地位、名聲,致使倫理道德受到了極大損害。所以,作為大乘修行人,每個人都有責任將有緣眾生安置於佛教的光明大道中,即使與佛教沒有因緣的,也要讓他行持善法、斷除惡行。

在古代,不管老師所教的,還是學生所學的,其目的都是讓人具足善良品德。我們看「教育」一詞:所謂「教」,《禮記》中云:「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就是讓孩子增長善法,挽救他的過失。而「育」,《說文解字》中云:「育,養子使作善也。」意即讓孩子一心向善,形成善良的人格。所以,教書育人的內涵,不僅僅是傳授一些知識,更主要的是教孩子怎麼樣做人。

昨天也講了,在「德」和「才」之間,古人把「德」放在第一。本論云:「首孝悌,次謹信……有余力,則學文。」《三字經》也說:「首孝悌,次見聞。」要先以孝悌為基礎,再擴大見聞—「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逐漸廣學所有的知識和技能。所以,現在的教育次第確實顛倒了。你們也可以看看,任何一所學校的老師,誰把德育放在第一了?老師教書時只看分數,得滿分、成績好的才得獎,但此舉最多只培養了智慧。所以,去年我在智悲學校裡就要求:成績優異者可以得獎,但更重要的,應該鼓勵德育,德行也要分上、中、下三等,分別發給相應的獎品。這樣做,孩子從小會覺得「做好人是有必要的」,讓他腦海裡有這樣一種觀念,才是教育的根本。

我們辦學校、教學生,一定要重視德育。否則,孩子們學了再多知識,也只是增長傲慢而已。有些西方學者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一個人在任何社會團體裡生存,真正起作用的,思想和行為的態度占了85%,智慧只占15%。然而,現在人全力以赴希求的是什麼?就是智慧、文憑,但這些能用於生活中的卻很少。就算你讀了大學、研究生,所學的知識能否全部派上用場呢?恐怕也不行。所以,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個人的人格、品行和善心,才是最為關鍵的。

出家僧團中也一樣,有些人雖然學問不高,但人格相當好的話,即使剛開始不被人接受,時間長了以後,人們還是會對他刮目相看,越來越喜歡他。相反,有些人盡管文憑不錯,可交往能力差且傲慢無禮,這樣的人呆在哪裡,也不會有長久的緣分。這個道理,出家人弘法利生時應該了解。上師如意寶生前為什麼特別強調人格?原因也在於此。雖然出家人已遠離紅塵,這些好像可有可無,但要想在寺院長期過這種清淨生活,人格不好的,寺院也不會要,而去社會上弘法利生時,不要說度別人,自己都呆不下去。

我們學這部論典,必須先了解它所講的基本道理。《弟子規》中最開始是講孝順父母,作為學佛的人,對父母一定要有感恩之情。如果對父母置之不理,無所謂的態度,那又如何對所有眾生發菩提心呢?要知道,修菩提心最主要的就是知母、念恩、報恩,倘若對自己的母親都沒感覺,那能否悲憫其他可憐眾生呢?絕不可能!

現在有些人提到父母,就跟其他眾生差不多,這樣的人能不能修大乘佛法?尤其是菩提心能不能在他相續中生起呢?非常困難。只有對現世父母有報恩心,進而了知天下眾生皆為父母,如佛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菩提心才能真正生起。

所謂的父母,狹義上講,就是今世雙親;廣義上講,在多生累劫中,每個眾生都當過自己父母,凡是眾生,沒有一個未曾當過父母的。因此,修行人要先孝順父母,進而才能對一切有情生起悲憫之心。

最近,我要求各地的孩子都學《弟子規》。如果從小沒受過慈悲的教育,以完善人格,長大後再去扭轉,恐怕非常困難。只有小時候把這種教育一點一滴滲入心田,長大以後,知識與德行才會用於生活當中,對家庭、團體、國家乃至全世界和平,起到重大的作用。所以,本論講的雖然只是今世的法,但學大乘佛法的人也有必要去行持,以此願一切眾生暫時離苦得樂,究竟獲得圓滿的斷證之果。

大家應該相信發願的力量。早上起來就要願眾生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益,晚上睡覺前也要如是回向。不說大的世界和平、國家安寧,我們可以從每個家庭開始,願他們不要整天吵吵鬧鬧。現在的許多家庭,大人天天斗,小孩子互相斗,小孩跟父母之間也在斗……家成了激烈的「戰場」,不平靜、不安寧,這樣的生活也是種痛苦。所以,大乘佛教徒應該默默發願:願大大小小的爭斗與戰亂,全部得以平息。這也肯定能起到作用。所以,我們應通過各種方式來弘揚佛法。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冬則溫,夏則凊」:子女對父母應無微不至地照顧,根據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給予不同的關心。冬天寒冷,要想盡辦法給父母取暖;夏天炎熱,要讓父母過得涼爽。當然,這裡的「冬」、「夏」,並不意味著只管冬夏,不管春秋。而是要根據天氣的不同,時時看父母有沒有生活上的困難,並給予關心。

藏地經常有這種情況:有些人條件不好,父母冬天沒有厚衣服,還是穿夏天的,特別冷;夏天本應過得涼快點,可還穿著笨重的破衣。從這些父母身上,也能看出子女的不孝。因此,孝順的子女平常要關心父母。

古代有個叫黃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歲時母親去世,從此他更細心地照顧父親,一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親著涼,就先鑽到冰冷的被窩裡,用身體溫熱被子後,再扶父親上床睡下。(不像現在,可以開電熱毯、開暖氣,那時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到了夏天,為了使父親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涼席扇涼,再請父親去睡。黃香小小的年紀,就有這樣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學上有所成就,後來他當上了以孝聞名的好官,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被列為「二十四孝」之一。像這樣去關心父母,我們在兒時或長大後有沒有做過?每個人不妨想一想。

現在社會好像是相反的: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什麼都安排好。孩子從小習慣了,長大後也就認為:「我是家裡最可愛的人,所有人為我服務是應該的!」因為生下來就如此,過慣了「小公主」、「小皇帝」的生活,所以從來不會為父母長輩著想。而古代不是這樣,古人的兒時教育,讓孩子長大後就有生活能力,不管到哪裡去,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

所以,我們的教育需要改進,要由家庭和老師做些溝通:孩子在學校時,老師應該教他怎麼樣孝順,早上、晚上如何對待父母,多講「孝」的知識;而在家裡,父母則應灌輸「敬」的道理,告訴他怎麼樣尊敬師長,怎麼樣聽老師的話,怎麼樣團結同學……諸如此類。否則,老師只重視分數,父母也是除了管他吃飯,此外什麼都不過問,一晃幾年,教育的大好時機就錯過了。

大家也可以回顧自己的人生:從小到現在,你是在什麼環境、什麼教育氣氛中成長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你對父母是否始終有感恩之情?現在的教育缺少恩義、道義、情義的理念,這方面甚至是一片空白。既然如此,要一下子彌補起來也辦不到,但我們首先要明白:有些地方需要改革。否則,如果一代一代只追求錢,心中不再有理想,永遠這樣下去的話,珍貴的傳統文化就中斷了,如此前景令人堪憂。

「晨則省」:省,是問候。做子女的早上起來以後,應先到父母那裡問安:「您昨晚睡得好不好?有沒有生病?今天早上覺得如何?要我做些什麼?」

「昏則定」:定,是安慰。黃昏時也要到父母那裡探望,看有沒有什麼事需要做的。比如,父母身體不適的話,要為他准備好藥和開水。
真正孝順的孩子會這樣,早上、晚上都關心父母,可現在的人根本做不到。即使有人認為自己很孝順,也只是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每個月寄一點錢,其實這不是孝。以前有人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現在許多人認為孝就是能養父母,讓父母吃飽。其實你養狗、養馬也要讓它們吃飽,如果只是給飯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養狗、養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子女在物質上孝養父母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給予安慰。作為父母,晚年往往會感到孤獨、寂寞,始終覺得自己遭人嫌棄、沒人理睬,因此,子女平時要多加安慰,讓他們開心、高興。其實這也合情合理,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時,不會吃飯、不會穿衣、不會走路,甚至不淨糞也染在父母衣服上,而父母犧牲一切,無微不至照顧我們長大,之後又一直關心我們讀書、成家……到了現在,他們的身體已經蒼老、體力已經衰退,這時候,如果對他們一點都不關心,那真是沒有良心的表現。

當然,出家人離開父母也是沒辦法,如果一直隨順他們,他們不一定讓你出家。所以你是大孝,現在只有閉著眼睛發菩提心、回向了—我看很多出家人臉色有點不對,所以安慰一下啊!

不管怎麼樣,關心父母確實重要。倘若你是在家人,平時一定要經常問候父母。周文王就是典型的例子,有關歷史說:他是聖者,母親懷他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語」,即眼睛不看不如法之色,耳朵不聽不如法之聲,口中不說傲慢之語。後來他成了太子,每天三次去禮拜父王:早上起來,他穿著禮服在門外向父親問安,中午、晚上也是如此。這在歷史上非常出名。

但現在的在家人,不要說一天三次,三個月一次有沒有啊?有些人對父母關心很不夠,好像從降生以來父母從未關心過自己一樣。當然,這也與父母的教育有關,倘若從小就培養孩子孝順,那他對長輩會有恭敬心。其實,恭敬心非常重要,前段時間我去學校時說:「你們做老師的,有一個道理沒有教好,那就是恭敬心。」古人的禮節,往往代表很深的意義。我看過一位教授的演講,他在每次演講之前,都先給台下的人深深鞠個躬。他說:「如果我心裡有傲慢,腰肯定彎不下來。」我覺得他講得非常對,一個人很傲慢的話,根本不會給人鞠躬,甚至連頭也不願點一下。所以,人如果從小懂禮節,對他一生會起到很大作用。

漢地非常講究團圓,一家人共同吃飯時,因為對孩子的寵愛,菜往往先夾在他碗裡:「你是寶貝,最可愛的。」所有長輩都給孩子夾菜。其實不應該這樣,吃飯時,應讓孩子先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有種恭敬的表示,就像我們對三寶供養獻新一樣。這樣點點滴滴教,漸漸地,他就會對長輩有尊重之心。否則,現在很多孩子智慧不錯,會打電腦、會上網、會開車……有種種技能,可內在的德行很缺乏。所以有些教育需要調整,不然的話,孩子對父母連基本的感恩心都沒有,更不要說去學佛修菩提心、大空性了。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出必告」:作為子女,出門時一定要向父母告辭,不能不告而別,隨隨便便想走就走,否則會讓父母擔心。尤其現在社會非常復雜,治安也不好,孩子到底是出去了?還是……父母不清楚就會擔心。父母的心跟孩子的心完全不同,俗話說:「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孩子的心像石頭一樣堅硬,對父母總是無所謂,而父母的心卻像水一樣柔軟,始終惦記著孩子。就算孩子已經二三十歲了,按理說不需要擔心,可父母還是放心不下。所以,出去時跟父母打招呼非常有必要。

「反必面」:一旦從外面回來,也要去看看父母,讓他們心安。不這樣做,父母會始終想著:「孩子回來了沒有啊?」然而,如今很多子女,出門時從不辭行、想去就去,回來時也不打招呼。這就是現在年輕人的行為。

居有常」:做子女的,居住的地方要固定,不要變來變去,今天在北京、明天在上海;今天在寺院,明天在鬧市……住處若經常變換,父母就會擔心孩子在外面居無定所、到處漂泊。

其實,居所固定很重要。不僅在家人要做到,出家人也應如此,在一個道場的時間越長越好,呆的時間長,說明你在這裡有一分功夫,有一分成就。否則,今天在這裡,明天去那裡,東南西北跑來跑去,恐怕有點問題。有時候我接觸一些想來出家的人,問他到過什麼地方,有的說:「我先在一個寺院呆了三個月;又到東北的寺院呆了五個月;然後去南方的寺院住了兩年;某某佛學院讀了一年半;後來在郵電局呆了三年;老師當了一年;醫生做了兩年……」弄得我眼花缭亂,心想:「這個人到底是干什麼的?在這裡恐怕也是一年半載,能不能呆一個月也不好說。」所以,居所不定有較大的過失。

業無變」:一個人的學業、事業、道業,最好不要改來改去,一門深入才會有所成就。如果你想學佛,那就好好學顯宗或密宗;在社會上做一項工作,那也好好去做,不要換得太勤了,否則心很難成長起來。所以,人一定要穩重,不穩重的話,干什麼都容易出違緣。這些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平時用它來觀察,既可以衡量他人的境界,也可以看出自己的不足。

當然,作為出家人,出去回來都跟父母禀報,恐怕不一定適合。尤其是父母若不信佛教,你這樣做,可能永遠沒機會行持善法了。對這種情況,佛教經論中開許說:可以自己決定。誠如華智仁波切在《前行》所言:既不向父親詢問,也不與母親商量,自己決定一切,遠離世間而前往寂靜地,什麼也不掛在心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以此來印證自己修行。到了那時,「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什麼也不必在乎,在這樣的境界中,就不用天天到父母那裡去了。如果你都出了家,就應該放下一切,沒必要總惦記著家,否則修行容易出障礙。暫時看來這好像是不孝,實際上是大孝,這方面也有許多教證。

不過,世間的做法與佛教的大不相同,尤其在古代,由於交通不方便,父母在世的時候,子女不能住得太遠。以前有個「聶政養母「的故事:聶政是戰國時期的一位俠士,很孝順自己的母親。母親在世時,有人請他出門行俠仗義、打抱不平,他總是刻意回避;當母親去世以後,他才離開家為朋友報仇去了。所以孔子講:「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當父母健在時,最好不要遠游他方,如果你有事需要出去,不論遠近、時間長短,一定要向父母說明,以便父母與你聯系。但現在不說也可以,因為每個人都有手機,不過有些人總欺騙父母,本來自己在南方,卻偏偏說在東北……

其實父母是很可憐的,天天記掛著子女:行為不如法的孩子,害怕他在外面打架、做各種非法行;品德好的孩子,那些雖不必擔憂,但還是掛念他會不會生病,正所謂「父母唯其疾之憂」。尤其是出家人,有父母的,父母會一直惦記著:「孩子沒給我打電話三年多了,他現在活著還是死了?如果活著,身體好不好啊?」可能你當時出家他不同意,但實際上—你們不要哭哇,這多不好!

去年我弟弟天天給母親打電話,這方面他還可以,比我強。他為居士林進貨,每次出去都習慣性地「我現在到馬爾康了」、「我到米亞羅了」、「我到汶川了」……後來我跟他說:「你這樣講,母親也不懂汶川是哪裡、米亞羅是哪裡,不如到成都說一聲就可以了。」但他已經習慣了,回來一路上也是不停地匯報。我說:「如果你非要說,說色爾壩、霍西就可以,不要一直汶川、安德……」這方面我確實不擅長,可能是一種習慣吧。有些出家人經常問我:「我要不要給父母打個電話?」我說:「《札嘎山法》裡講了,父母當你死了最好。你以前在家時本應孝順,但當時因耽著事業,沒有好好地盡孝,而現在你出了家,也不一定能做什麼。」有些出家人會不會覺得自己不孝,現在想重新尋找父母?

言歸正傳,這裡講的「居有常,業無變」很重要。作為修行人,行為不要多變,身體也要穩重,住於一處好好修學,最終才會學有所成。否則,今天在一位上師那裡學個儀軌,念幾遍就捨棄了,又尋找另一位上師……自己的課程、儀軌、行為,經常換來換去,這樣恐怕意義不大。其實,能在一位上師面前、在一個寺院裡長期發心,這是一種成就。人生本來不長,所以要選擇最有意義的發心,發心時間也不能太短,這是我自己多年的經驗。尤其在為眾生、為佛教發心時,不要今天在這個部門,明天換一個,過段時間又換一個,這樣心態不穩就不好。

不管出家人還是居士,做人還是要穩重,這方面的功德,《二規教言論》中講得非常清楚。我看現在很多道友不穩重,這是你們最大的毛病。昨天我翻了八年前的電話簿,感覺有些學佛的人變了,包括心態、修行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很可惜!你選擇好一個法門之後,一生中沒必要變來變去,十年前是學這個,二十年後還是學這個,一門深入很重要。所謂一門深入,也並不是只看一部經典、只學一個法,而是你所著重的法不要輕易改變。我有時候覺得自己還可以,二十多年前的課誦,現在仍然天天念。以這種方式,自己所學的知識會用得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雖然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不要不經父母同意就自作主張、肆意妄為。如果隨隨便便去做,將有損於子女的本分。

做孩子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應問過父母,如果自認為有學問了不起,就擅自做主、隨心所欲,這是不合理的。有些人覺得:「我現在是知識分子,父母又沒讀過書,問他干嘛?這個老糊塗懂什麼?」其實不是這樣。父母的社會經驗豐富,尤其有道德修養的,我們去問他,他會有好的建議。佛教的《善生經》中也說:「凡有所為,先白父母。」凡是你要做的事情,先應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如果接受了父母的建議,後果肯定非常好,否則不經父母同意就去做,很容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俗話說:「老人走過的橋,比我們走的路多。」「老人吃過的鹽,比我們吃的飯多。」別看有些老人沒有文化,但他吃的苦很多,社會閱歷相當豐富,你若去問他一些事情,就會知道這非常有必要。

所以,子女不要擅自做一些事,尤其是造罪業,假如覺得「這只是小罪,造了也沒什麼」,那問題就很嚴重了。《賢愚經》云:「莫想諸罪微,無害而輕視。」三國的劉備在離世前,也給兒子留下教言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不要因為罪業小就隨便去做,也不要因為善業小而不去做,只有具賢明、有道德,才能讓人信服、於人有利。

因此,我們平時在生活中,處理各種問題時,應經常請教一些有智慧的老人、有智慧的上師。他們的教導與指點,肯定會對自己有用。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雖然是非常小的物品,也不要因為它小,就背著父母私自藏起來。如果偷偷地占為己有,會讓父母感到傷心、難過,也會有損你的道德。

這一點,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有些人可能是習慣了,對別人的東西隨便拿、隨便用,這不太好。尤其是一些小孩,隨便用別人的筆、拿別人的本子,雖然這事很小,但習慣了以後,對一些大的財物也會不在乎。當今社會,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很多人對公款公物,私自占用也覺得沒什麼、無所謂,順手牽羊也就拿走了。

有些人甚至對僧眾的財產也這樣:「這是常住的、寺院的,沒事,可以隨便拿。」但這是不是你的?如果不是,就不能裝進自己的口袋,否則,來世的因果非常可怕!佛經中的很多公案,大家也應該清楚,有些人只用了僧眾一點財物,就無數劫在惡趣受苦,至今仍然不能解脫。

然而,有些人是習慣了、不好改,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偷偷地塞進自己包裡。我一個親戚即是如此,每次到別人家,見到自己想要的,連個招呼也不打,藏著就拿走了。所以他一來,我就比較害怕,雖對那些東西不執著,但心裡不舒服。說他偷吧,也不算,有時是公開拿,但有時我也不知道。因為是親戚,又不好說,很麻煩的。這就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有些道友可能也是如此,這樣很不好。如果你要借別人東西,就應該說:「這個我借一下,可不可以?」如果你想要,那就說:「這個給我可不可以?」當面說清楚好一點,否則也是人格出了問題。

所以,大家做人要有禮貌、懂節制,甚至對不合理、不如法的,看也不能看,聽也不能聽,做也不能做。古人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可現在人恰恰相反,對於不合禮教的,又要聽、又要看、又要說,更要去做。這個社會確實已經亂了,想一下子改變過來,非常困難,因為人們都習慣了。北宋時期有個人叫張乖崖,他發現一個小官從庫房裡拿小錢,就狠狠地責備他。小官不以為然:「才一文錢而已,不足道也。」張乖崖說:「一日偷一錢,千日偷千錢,時間長了,繩子能鋸斷木頭,水能滴穿石頭。」由此可以推知,小的惡習漸漸擴大,最後也能毀壞整個世界。

因此,我們每個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自己的不良行為,應當盡量改正。而身邊的孩子,也要讓他接受這種教育,以令其逐漸成為一個有用之才。在此,呼吁大家盡量挽救下一代,否則,他們有智慧卻無德行,今後在社會上將寸步難行。倘若這種無德的智慧付諸於行動,對社會不但無益,反而有極大的損害。我們不願意看到那樣一個社會,所以希望每個人能自覺遵守道德規范,慢慢散發出慈悲和愛的光芒,到那時,大乘佛法也就能在世界上弘揚開來了!

第三課 思考題

11、孝養父母有哪五種方法?請詳細解釋。你做到了幾點?

12、現在許多年輕人崇洋媚外,對自己的民族傳統不屑一顧,認為外國的月亮也比中國的圓,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13、如果父母從小就討厭你,對你百般折磨,你長大後還要孝順他們嗎?為什麼?請引用公案進行說明。

14、父母的言行若有不對之處,身為子女的應該怎麼辦?你能做到嗎?

現在正在講「入則孝」。前面講了要如何孝順父母,下面接著講: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凡是父母所喜愛的,子女應盡心盡力去成辦;凡是父母不喜歡的,子女應小心謹慎加以排除,不要去行持。

由此可見,古人對父母的尊重非同一般。相比之下,現在的孩子想什麼就做什麼,不隨順父母的心意,根本不考慮父母樂不樂意。你們也想一想:從小到現在,自己是否維護過父母的心?可能我們所做的,多數是父母不喜歡的事,而父母喜歡的,恐怕成辦得很少。雖然有些是無能為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但有些是可以去做的,只因從小沒有這種概念,不覺得父母是至高無上的對境,也就沒有去盡力而為。

在古代,孝順的孩子絕不會這樣,只要是父母喜歡的,他們會想方設法滿足父母。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陸績,他特別孝順父母。6歲那年,一次他到袁術家裡做客,袁術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沒吃,而是悄悄藏在懷裡。後來他向袁術行禮告辭,叩頭的時候,懷裡滾出三個蜜橘來。袁術大笑道:「你吃了不夠,還要拿呀?」他回答說:「我沒見過這麼好的蜜橘,捨不得吃,想拿給母親嘗嘗。」袁術聽了大為驚訝,心想一個6歲孩兒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長輩,實在難能可貴。他感歎道:「小陸郎有這樣的品德,來日必成為報效國家的棟梁!」的確,據有關歷史記載,陸績長大後對國家的貢獻相當大。

其實父母如果有德行、有修養,子女按他們的想法去做,肯定不會錯。有些年輕人覺得:「父母都老糊塗了,又沒有文化,問他絕不會有好主意。」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昨天講了,老年人是有遠見的,而且對子女很關心,以善心出的主意必定有價值。所以,我們做事應該先看父母的心意,父母所討厭的,盡量不要做,這樣對你方方面面也有好處。

晉朝有位將軍叫陶侃,他小時候死了父親,母親把他含辛茹苦養大。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有什麼過錯,從不輕易放過。他二十幾歲時,在縣裡當小官,專門監管漁場。一次,他派人將一壇腌魚送給母親品嘗。母親推知是公家的東西,不但沒享用,還令差役把它帶回去,並附了一封信說:「你做官,隨便拿公家的東西給我,不但沒有叫我高興,反而叫我替你擔憂。」陶侃見信後,羞愧萬分,從此終生不忘母親的教誨,再也沒有貪污過,成了晉朝著名的清官。可現在的社會,父母即使不讓孩子貪污,甚至再三地規勸,恐怕孩子也不理睬。這樣一來,孩子將來勢必要感受痛苦。
所以,古代做人的道理,我們非常值得學習。尤其是在家人,不管處於哪個社會階層中,對自己行為都要有約束,做什麼之前,應常聽取長輩的意見,其實這就是孝順。我們盡孝於父母,不僅要在物質上孝養,還要聽從他的教誨,這一點很重要。

通常來講,孝養父母的方法有很多,歸納而言則有: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智。

一、養父母之身:想盡辦法照顧父母身體。父母生病了,要為他看病;冬天也好,夏天也好,應該多關心他的健康。

二、養父母之心:平時要隨順父母,經常給予安慰,多跟他說說話,去了遠方時,偶爾打個電話回去……就算是出家人,也不能因為出了家就不理父母。既然你能給施主常打電話,為什麼不能跟父母聯系?父母時時刻刻掛念著你,那種關心和擔憂,任何人也無法與之相比。所以,要養父母之心,就應盡量隨順他的想法。

三、養父母之志:子女的行為,不要讓父母失望,如果自己道業增上、行為如法,父母也會覺得面上有光。如《孝經》云:「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有些道友剛出家時,父母覺得極沒面子,在親友面前抬不起頭來,後來孩子成了法師,錢多多有了,眾人也非常恭敬,每天生活在掌聲和鮮花中,父母就慢慢站出來了:「他是我的兒子!」「她是我的女兒!」自己也跟在後面,不像開始那樣天天反對了。相反,假如孩子不爭氣,父母在眾人面前就會羞愧難當。

四、養父母之智:不但要在以上各方面關心父母,還要長養父母的智慧。父母如果智慧低劣,老了就會覺得活著沒意思,此時,我們應給他講一些佛法的道理,讓他有正確的追求目標;即使他不願學佛,也應從精神上給予安慰。

人老了以後,常常會患得患失。孔子曾說:「少者戒之在色,壯者戒之在斗,老者戒之在得。」這是少年、壯年、老年時期的三大禍患:少年時血氣未定,要戒除對美色的迷戀(一旦沉迷於此,整個前途就毀了,求學的最好時光也荒廢了);人到了壯年,血氣方剛、好勇斗狠,要戒除與人爭斗;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退,要戒除貪得無厭。有些老人總覺得:「我有錢多好啊,有個好房子多好啊……「始終落在」得「的欲望中,所以要勸他們放下來,有吃有穿就可以了,不要對世間太執著。尤其是學佛的人,應一心只念阿彌陀佛,過一種無憂無慮、輕松自在的生活。其實,人老了,子女對他的正確引導很重要,若能如此,父母的身體雖已衰敗,但心仍會處在快樂之中。

從前,孔子帶弟子去游泰山,路上看見一位衣衫褴褛、年近百歲的老人,快樂地坐在路邊自彈自唱。弟子看著這個老人,有點不解地問:「你為什麼這麼高興?」老人說:「許多事讓我高興啊!天地萬物中,人最為尊貴,而我有幸生為人;人的壽命有長短,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死了,而我現在活到了九十歲……」孔子聽後,說:「他確實是明智之人。」

與之相比,現在很多老人一直等死:「早點離開多好!孩子不管我,親友討厭我,誰都嫌棄我,什麼時候死啊!」其實這不明智。尤其是學佛的人,你多活一天,就能多行持一天善法,故當珍惜現在的時光。《別解脫經》云:「多聞於林間,居至老安樂。」意思是,廣聞博學的修行人晚年去往林中,無有任何牽掛,該享受的也都享受了,因此他越老越安樂,如《月燈三昧經》中所形容的:「游行世間猶犀牛,如風行空無障礙。」真正修行好的人就是這樣,晚年時自由自在、潇灑快樂。可是現在的老人,由於沒有以佛法調心,也沒有兒女的關愛,生活特別孤獨,相當痛苦。

所以,你們如果關心父母,最好以佛法來引導他們。藏地的很多老人,臨終時一直念觀音心咒、念阿彌陀佛,從表情上也看得出來,他們是極其的快樂。而一個人如果不學佛,老年時會很可憐、很無助。

當然,有些道友也不要覺得:「我以前勸過父母一兩次,但他們剛強難化,實在沒辦法,以後我再也不管了。」不應該這樣。對於父母,第一次勸不成功,要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功,要第三次……慢慢地,他們不但會學佛,還有可能會出家。不過,有些老人出家的話,威儀不一定如法,畢竟一輩子穿在家衣服,到了迷迷糊糊的時候,才穿上出家僧衣,所以可能不太整齊。但即便如此,他們看起來也很慈悲。

因此,對父母關心很有必要。聽說有些人不但不關心父母,還惡狠狠地罵父母,要他們跪在面前,甚至拿繩子捆起來,用腳踢。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真是這樣,你肯定沒辦法修菩提心,更不用說密法了!菩提心要求將一切眾生當做母親,而你現在把母親捆在面前,那對一切眾生怎麼發菩提心?再怎麼修,阿底峽尊者的七種教言 也沒辦法生起!

這是天生的嗎?不,是教育的問題。自從傳統文化被「革」了「命」,長久以來,雖有一部分有志之士想將其恢復過來,可因涉及面太廣,誰也無法力挽狂瀾。因此,現在與我同齡的人,大多數對傳統文化一無所知,自己所學的都是西方科學文化。但西方的有些東西,對很多民族來講,危害性還是比較大。

像我們藏族,本有非常好的大乘佛教理念,但很多年輕的藏人卻把它拋棄,去學漢族現在的行為。而漢族人也可憐,在民族傳統中,雖不像藏地這樣,大乘佛教的慈悲已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但儒教思想所強調的為人處世還是很好,可如今也被完全拋棄,去向西方學習。那西方怎麼樣呢?不過是數百年的歷史。所以我們從西方學來的東西,說實在,許多並不是很有價值。

現在一些學者將東西方的文化對比之後,認為:西方以自我價值為中心,因為過於自我,進而導致競爭、斗爭、戰爭、世界末日。從年齡上看,西方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戰場(西方競爭激烈,確實很像戰場,成家立業之後非常辛苦);老年是墳墓(由於人們彼此沒有仁愛、關懷,人老了就被送進養老院,雖有物質上的照顧,但精神上非常空虛,跟進了墳墓沒有差別)。而在中國古代,童年是積福;中年是造福;老年是享福。漢地本來有這樣的傳統文化,可如今卻被統統捨棄,反而認為西方的文明很先進,自己的文化消極落後,是封建糟粕、教條主義,進而加以踐踏。結果到了後來,他們自己也非常迷茫,雖然物質發展跟得上時代,但精神上已完全失去了自我,這就是全盤西化的弊端。

其實,看到藏地的大乘理念被拋棄,藏人紛紛效仿漢人的生活習慣,種種現象慘不忍睹,我們很悲傷、很難過,但也沒辦法。你們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平時除了吃飯穿衣,也應該看看當今的世界,看看身邊親友的行為,看看古德先賢的教言……只有看了、對比了,才會發現:佛法是全世界唯一的如意寶,它所揭示的真理,任何宗教都無法同日而語。現在我們也正在學儒教思想,從中也看得出來,這裡面有時雖有利他,但范圍很小,不管從時間還是空間,都要由大乘佛法來補充才完善。這並不是自贊毀他,事實就擺在眼前,誰都可以看得到。

你今生就算沒有因緣學佛,也應當掌握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在儒教思想中講得很清楚。然而遺憾的是,即使是這些,現在人也一再踐踏,更不要說落實到生活中去了。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當我們身體受到傷害,最擔心的莫過於父母,他們會憂心忡忡、牽腸掛肚。《大圓滿前行》裡講過:孩子生了重病,父母寧願以死相代。而父母最大的期望,無非是孩子將來有一番成就。如果我們非但做不到,反而還有品德上的瑕疵,一定會讓父母蒙羞受辱,甚至活不下去。

身有傷,貽親憂」:孩子的身體是父母給的,父母把孩子的身體執著為自己的身體,所以為了父母,我們也應該保重自己。《孝經》云:「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意思是,我們的身體、頭發、皮膚,皆為父母所賜,必須要珍惜它、愛護它,不能輕易毀傷,這是孝的開始。

有些人喜歡跟別人打架,但你不考慮自己,也應該考慮父母,一旦你損傷了身體,甚至離開了人世,父母肯定特別傷心。世間上常有人說:「我為了你而活著,一旦你有個三長兩短,那我怎麼辦?如果你掉了一個指頭,那我怎麼辦?」—那你就吃下去嘛!(眾笑)這些語言表面上關心你,但能不能做到也不好說。可是父母的話,不管孩子怎麼樣,都特別特別地執著。

所以,我們為了父母,或按大乘教義來講,為了天下一切老母有情,也應該愛惜自己的身體。誠如《中觀四百論》所言 ,身體雖是不淨的臭皮囊,但為了利益眾生、為了個人修行,還是要保養它,應該好好地吃飯、睡覺,生活上要有規律,平時也要活動活動。所謂活動,是想「活」就要「動」一動,不動就活不了。有些道友始終不願意動,這樣不行。最近我們要求每天磕一百個頭,從佛教角度而言,此舉功德不可思議;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樣活動對身體也有好處。這一點,很多道友應該深有體會。

同時,平時吃飯、睡覺要有規律,除了特殊情況外,包括發心人員也不要熬夜,否則,為了工作熬一次夜,三四天都補不回來。因此,有智慧的人,吃飯、睡覺都會有規律。尤其是睡覺,從醫學角度來講,童年要睡八九個小時,因為身體、內髒正在成長,睡久一點很有幫助;中年睡六七個小時就夠了,這也是國內外醫學機構所證明的;老年人一般睡也睡不著,五六個小時就可以,應早起念佛,不要一直睡懶覺。所以,在小的時候睡得最多,然後越來越少……到一百歲可能就不用睡覺了。

每個人睡眠習氣不同,有些人特別愛睡懶覺,有些可能有另外的原因,但不管怎麼樣,不應一味貪著睡眠。有些人把事業、修行等有意義的事情全部放下,每天就是吃飯、睡覺:早上醒了,爬起來吃頓飯,吃完後再睡一下;睡到中午吃點飯,之後又躺一會兒;到了晚上,吃了飯就更不用說了。薩迦班智達曾說,人的一半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但極個別的懶惰者恐怕還不止。

總而言之,為了父母、為了天下眾生,我們要保重身體,不能讓它有缺損。否則,一旦你真的病了,剛開始還有人關心,看望的人也多,但若病個一年半載,看的人會越來越少,兩三年後誰也不管你了。所以,為了自己也要愛惜身體,平時的保養很重要。當然,我自己就是病人,給你們講這些道理,可能很多人偷偷譏笑:「您若真有這種常識,為什麼不用?「其實我身體也不算很差,還可以,我對它還是充滿信心!

德有傷,貽親羞」:不但身體有損令父母擔憂,我們的道德若有缺失,父母尊長也會特別難過。就像一個道友的行為不如法,這個班的法師會非常不好意思;一個學生做得不好,老師也會覺得很沒面子,甚至有些從此不敢見人。2000年,美國有個士兵奸殺了一11歲小女孩。這則新聞在全世界曝光後,他的家人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父母不得不更換了家中的電話號碼,甚至暫時離開家到外躲避,以免聽到鄰居的議論和調查人員打來的問詢電話。對他的惡劣行為,家人感到非常難以理解,他的哥哥說:「我們沒想到他會做出這種事情!」

反過來說,一個孩子如果很有出息,父母也會感到非常欣慰。有些子女,也許是教育的原因,也許生來如此,對父母特別孝順。以前我去爐霍宗美鄉的一所學校,那裡有位老師,他為了照顧母親,至今沒有成家。他母親從1990年開始生病,一病就病了18年,16年中像塊肉團一樣臥床不起。但他對母親十分愛護,一天也不離開母親身邊,上午、下午到學校教書,其余時間就回去照顧她。不知他母親是什麼業力,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成,尤其是到了晚上,一直痛得大聲慘叫,他只能緊緊抱著她……就這樣,16年中對母親不離不棄、關懷備至,我們學大乘佛法的人恐怕也很難做到。我去他家時,給他母親念了點經。當時我看了很難受,也很感動,覺得這個人的行為應該得獎。現在有些「感動中國「的得獎者我都不感動,因為他們的行為很小,只不過通過其他方式擴大了;而他真的讓人感動,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

所以,子女對父母關心很重要。在我們學院,有些道友的父母也在這裡,我想你們肯定會關心他,這是責無旁貸的。不過也不好說,畢竟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當然,父母也不要覺得:「我非常偉大,你一定要孝順我!」其實你自己想一想:你以前孝順過你父母沒有?如果沒有,那你的行為可能已傳給下一代了,因為父母怎麼教,孩子就會怎麼學。

這次學了《弟子規》,希望很多人對父母的關心有所提升,從現在開始,這方面要下功夫。假如你聽了這麼多法,行為上一點改變都沒有,那意義不是很大。

總之,孩子行為不如法,則是父母的羞恥;孩子若有所成就,父母會覺得自豪。黃檗禪師也說:「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我們藏地就是如此,家裡有一個人出家,大家都覺得光榮,父母也到處宣揚:「我兒子出家啦,在寺院裡面!」「我女兒當覺姆啦!」可漢地有些父母不敢說,明明子女在寺院裡求學,卻跟別人撒謊:「我兒子在中國有限公司上班……」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愛我,孝何難」:父母特別關心我、呵護我、疼愛我,好吃的讓我吃,好穿的讓我穿,好玩的給我玩……那如果父母老了,滿面皺紋、白發蒼蒼,體力、心力大不如前,我孝敬他們是天經地義的。

親憎我,孝方賢」:父母如果憎恨我、討厭我,經常打我、罵我,甚至折磨我,那是不是要報復他,拿繩子把他捆起來呢?也不能。父母對你再怎麼不好,還是要以孝道為先,畢竟父母對你有生育之恩、養育之德,這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詩經》中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意思是,我可憐的父母啊,生我、養我多麼不容易,而想要報答他們的恩德,這種恩德就像天一樣浩瀚無際、廣大無邊。所以,無論父母對你如何不好,一想到他們的生養之恩,還是要盡子女的孝道。

從前,舜的母親死得早,父親和繼母討厭他,多次想殺他。但舜很聰明,每次父親讓他做事,他馬上趕到;而准備殺他時,就逃走了。一次他往糧倉裡裝糧食,父親覺得有機可乘,便取下梯子,在下面點火想燒死他。幸好他有兩個斗笠,就把它當翅膀,飛了下來。(這在小孩子的圖畫書裡有,畫得很好看。)後來父親讓他挖地洞,他知道是要殺他,就提前備了一個暗道。當挖到中間時,父親和另一個兒子開始填土,想把他活埋,結果他從暗道出來了。這種事雖遭遇過多次,但舜並沒有認為:「你天天想殺我,所以我要報仇。」他始終逆來順受,以真誠孝心對待父母。後來堯知道了,認為舜有繼承王位的德行,就把王位傳給了他。

所以,不能因父母對自己不好,有機會就想伺機報復。以前有兩個比較厲害的人,在「文革」之前,一個人天天打另一個;而「文革」期間,受欺負的人就開始算賬:以那個人的方式、說過的話,一筆一筆地跟他清算。我們對父母不能這樣。即使父母以前天天用棍棒打你,但當他老、弱、病、殘了,也不能在他身上討回來。

其實,堯舜禹的仁愛之舉,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孟子曾引用顏回的話說:「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意思是,舜是什麼人?禹是什麼人?和我一樣都是人,他們能做到的我也能。同樣,我們佛教徒也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薩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佛也是人,菩薩也是人,他們以頑強的毅力超出俗類,獲得不可思議的智慧,我們同樣也可以,我們和他們不同的,只不過是習氣罷了。所以,每個人要有這樣的勇氣。

這些講完以後,希望大家還是要有改變。以前對父母不好的,現在一定要轉過來。若還轉不過來,那聽法就沒有用了,真正是「剛強難化」!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親有過,諫使更」:假如父母的言行舉止有過失,比如天天打麻將、喝酒、吵架,從盡孝的角度而言,子女應好言勸他終止不良行為,但不能語言犀利、態度蠻橫。那天我聽一個年輕人說:「今天我父親做的事很不對,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頓。」好像自己很英雄、很了得,其實這是不合理的。父母畢竟是父母,要以柔和的語言來規勸,即使因看法各異,父母不一定接受你的觀點,也應該婉轉地給他講道理。

講的時候要「怡吾色」,表情上和顏悅色,而不要怒目相視,用仇恨的目光盯著他。本來老年人就可憐,心很脆弱,膽子也小,稍微說重一點就無法接受,跟年輕人完全不同,所以勸諫父母時,要注意自己的態度。
還要「柔吾聲」,聲音上柔聲細語,不能以粗暴的語氣責罵他,應該用含蓄、委婉的語言,慢慢地讓他接受。

《入菩薩行論》云:「出言當稱意,義明語相關,悅意離貪嗔,柔和調適中。」我們說話時,要契合對方心意,意義當清晰明了,言語要前後連貫,內容要令人喜悅,遠離貪愛嗔恨,音調快慢適中。所以,我們平常跟父母說話時,縱然表達的意思很尖銳,態度上、語氣上也要柔和。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孫元覺,從小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可他父親對祖父卻極不孝順。一天,他父親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裝在筐裡,要把他送到深山裡扔掉。孫元覺拉著父親,跪著哭求不要這樣,但父親不理。他猛然間靈機一動,說:「既然父親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沒辦法,但我有個要求。」父親問什麼要求,他說:「我要把那個筐帶回來。」父親不解道:「你要這個干什麼?」「因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親一聽,大吃一驚:「你怎麼說出這種話!」孫元覺回答:「父親怎樣教育兒子,兒子就會怎樣做。」父親想想,就沒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趕緊把老人接回家贍養。

所以,即使父母做得不對,性格難以溝通,子女還是應以婉轉的語氣勸說,沒有必要吵架。有些家庭一吵架,簡直是「烽煙四起」,誰都不想呆。我小時候就見過這麼一家人,一進他們家,就有種難以忍受的氣氛。因此,帕單巴尊者說:家人就像集市的過客一樣,切莫惡語相向 。你們看看從小到現在,家裡多少人已經去世了?將來又要離開多少?所以,人和人只是暫時的集聚,不應該互相爭吵。(發心部門的道友也是如此,能聚在一起是種緣分,何必為了一點小事而吵吵鬧鬧?)

在暫時的集聚中,父母跟子女的關系非常特殊,這個若搞不好,還想度天下無邊的眾生,就根本別提了。試想,你對親生父母都是如此態度,那其他眾生跟你毫不相關,又怎麼把他們觀成母親?所以,修菩提心的話,首先要念父母之恩,知道了他們的恩德,才清楚該怎樣對待眾生。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因此,大家一定要尊重父母,假如他們已不在了,就應該好好地忏悔:「父母啊,您還在世該多好啊!我一定重新做人,我給您磕三個頭……」

第四課 思考題

15、按照蓮池大師的觀點,孝分為哪三種?出家人的孝,與世間人的孝有何不同?

16、父母生病的時候,你能不能做到「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17、在古代,父母去世後,子女應以什麼方式表達哀悼?為什麼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守孝三年的傳統?這是不是一種教條主義?

18、從辦理父母喪事的方法上,可以看出儒教有哪些局限性?殺生祭祀是否對亡人有利?作為佛教徒,你會怎樣用佛法幫助亡人?

《弟子規》的內容,主要分六個部分宣講,現在正在講「入則孝」。
孝順父母,對在家人、出家人都非常重要。如果不孝父母,不但不具備世間的人格,也生不起出世間的大乘菩提心。佛教中不管哪一派,在修菩提心時,皆會提到眾生都當過自己父母,當父母時是如何疼愛自己,以此讓修行人生起感恩之心。所以,古人的這種傳統思想,我們一定要重視。只有重視了,許多美德自然而然會積聚,護法、非人、天神也會護佑你,這在《二規教言論》中已經講過。

現在有很多人,對這些傳統美德不屑一顧,甚至肆意踐踏,這看似個人的行為,但卻是整個人類的悲哀。我們很想改變這種現狀,但自己的能力畢竟有限,因而,希望更多的人能來關注這些。

當然,這一點也要從自身做起。古人提倡一日三省,現代人卻少有這樣的觀念,所以今人和古人在很多方面差別比較大。盡管當前科技突飛猛進,交通發達、通訊便利,生活遠遠超過古人,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人的基本道德日益淪喪,眼花缭亂的事物讓人玩物喪志,好多東西全是欺惑我們的,若真正去了解、去觀察,人們特別希求的對境,有價值的十分罕見。因此,現代人不應盲目地一味往前奔,在展望未來的同時,也要回顧一下古人的足跡,了解一下人類所走過的漫長旅程。

鑒於此,學習傳統文化很有必要。尤其是我們結合佛教的教義加以傳講,這兩種不同的宗教文化可以進行對比。有些人覺得儒教跟佛教完全一樣,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對此我們只能說:你還需要再三地、更細致地去了解。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諫不入,悅復諫」:諫,是規勸。子女若看到父母的行為做得過分、極端,與世間道德、佛教教理不相合,則應用溫和的語言勸他改正,不能粗言粗語、大發雷霆地跟父母吵架。

在勸的過程中,父母如果固執己見,不肯接受勸諫,那是否勸一兩次就放下呢?不能這樣,應以悅意的態度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復請求。若能再三規勸,明智的父母還是會接受的。比如我們這裡有些道友,自己學了佛以後,把所學的知識跟父母不斷地交流,最後父母也能理解。

即使父母實在不聽,那也不能跟他爭吵,甚至把父母捆起來:「你聽不聽?承不承認?不承認,我把你憋死!」不能這樣。應該跪在父母面前「號泣隨」—號是大聲哭,泣是小聲哭,要哭著勸請。

以前,李世民在年輕時,天下很亂,他常陪同父親李淵一起打仗。一次,李淵決定連夜拔營,攻打另外一個地方。李世民從各方面分析後,認為可能有埋伏,肯定沒辦法成功,就再三勸阻父親。父親不采納他的建議,眼見整個軍隊就要拔營了,李世民在軍帳外面嚎啕大哭。李淵見兒子哭得那麼傷心,所分析的道理又比較中肯,於是及時停止了進攻行動。之後李淵與兒子李世民,平定了各地的賊寇,奠定了唐朝的基業。

所以,如果為了父母,子女再三地勸谏,甚至傷心地大哭,父母很可能為之動容。退一步說,即使父母不肯聽,反而還狠狠地打你、罵你,自己也要「撻無怨」,不能有任何怨言。可現在的年輕人不是這樣,父母還沒有打到身上,只是眼神稍微有點不對,他就會恨得咬牙切齒,獠牙畢露,像魔王一樣,最後父母都不敢看他了。這樣的人,在敵人面前低眉順目,在父母面前卻囂張跋扈,真的特別可悲!

在古代,父母再怎麼責打,子女都會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地接受。如孔子的弟子曾子,非常孝順父母。一天父親把他打得非常厲害,但他就跪在地上受罰,也不逃避,可身體承受不住,便暈倒在地,過了很久才蘇醒過來。他一醒過來,就到父親面前問:「剛才孩兒犯了大錯,讓您費了很大的力氣來教訓我,不知您身體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路人見後,覺得他非常了不起,回去就告訴了孔子。

孔子聽後很不高興,對弟子說:「曾子犯了一個大錯誤。他父親用那麼大的棍棒打他,他卻不知愛惜自己身體,輕棄生命直接去承受父親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他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親於不義嗎?哪有比這更不孝的呢?」

可見,「撻無怨」也要用智慧來觀察,該避開的要避開,所謂「小杖則受,大杖則逃」。孔子又說:「你們知不知道舜的故事?父親要他做事,他就及時地侍奉在側;但要殺他的時候,卻沒有一次能找到他。父親用小的棍棒打他,他能承受的就等著受罰;可如果是大的棍棒,他就先遠遠避開。這樣,他父親沒有犯下為父不慈的罪過,既保全了父親的名聲,舜也極盡自己孝子的本分。」

然而,現在的年輕人,父母如果拿一根木棒,他可能拿一根鐵棒,等著跟父母較量:「你打我一棒,我就打你兩棒,看誰的忍耐力強。」所以,大家一定要學古人的教言,對父母始終保持恭敬之心。孔子云:「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侍奉父母的過程中,見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如果父母不采採納你的意見,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不能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相比之下,現在的人對父母就像對待平常人,父母若對自己不好,長大以後還要報復,這是非常不孝的!

所以,每個人應該要了解:到底該以什麼方式對待父母?現在很多人,從小沒有受過孝的教育,很容易把父母當作一般人。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子女,可能犯過無數錯誤,沒有做到的也很多,等到想報答父母恩德時,父母可能已離開了人間,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其實源於一個典故:當時孔子帶弟子出游,忽然聽到有哭聲非常悲切。孔子說:「快走,前面有賢人。」到後一看是皋魚,穿著粗布衣服,擁著鐮鎬在道旁哭。孔子問:「你又沒什麼喪事,為何哭得這麼悲傷?」皋魚說:「我有三個過失啊!我少時好學,曾游學各國,而把父母放在次位,這是第一個錯誤;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侍奉君主,沒有很好地侍奉雙親,這是第二個錯誤;與朋友交情深厚,稍微疏遠了親人,這是第三個錯誤。如今我想報答父母之恩,可父母卻不在了,所以內心悔恨不已,才失聲痛哭起來。」孔子聽後,對弟子說:「你們要以此為戒啊!」聽了孔子的話,十分之三的弟子都告別孔子,回家贍養父母去了——我講完《弟子規》後,會不會很多出家人也想回去?有些人的父母已經去世,有些人的父母雖還健在,但不知道你們怎麼孝敬。

實際上,要想孝敬父母,以佛法來利益他是最好的。蓮池大師說過,孝有三種:孝、大孝、大孝之大孝。

一、「人子於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意思是說,做子女的為父母做事情,奉養飲食、衣物等各種資具,這是一般的孝順。

二、「立身行道以顯之,大孝也。」規范自己的道德行為,不違背世出世間的種種規則,好好做人,使父母獲得快樂,這是大孝。我們出家行道,雖不能對父母承歡膝下,但也不像一些不肖之子,天天打架鬧事,令父母擔心。即使自己十年不回去,父母也會認為:「他肯定在寂靜地方精進修行,只要他沒有死、沒有病,不管在哪裡,我都非常放心。「所以,出家人雖不能天天守著父母,但我們立身行道、不讓父母擔憂,這就是大孝。

三、「勸以念佛法門,俾得生淨土,大孝之大孝也。」勸導父母一心念佛,若能往生淨土,則是大孝中的大孝。所以,出家人不必擔心無法對父母盡孝。

我們每個人身邊有很多親友,尤其是對他們的小孩,應當灌輸「孝」的教育,使其長大以後懂得恭敬父母。或許有人認為:「孝順的人,總會恭敬父母;不孝順的,再怎麼講也沒有用。」當然,可能會有這麼一部分。但大多數人還是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對於他們,就一定要教育。如果沒有教育,這些人也許會變得忤逆不孝,而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們會慢慢變得孝順。所以,為了挽救這部分人,我們應經常強調「孝」的重要性。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親有疾,藥先嘗」:當父母生病的時候,子女應侍奉湯藥。在古代,藥一般都是中藥煎湯。如果端藥給父母喝,孝順的子女會先嘗一嘗,看藥的溫度是否合適,會不會太燙、太涼,或者有沒有毒性反應。各方面詳細觀察之後,再給父母服用。當然,現在的藥大多是西藥,但這個道理也是一樣,要先看看父母的病情,了解所服之藥的藥效後,才放心地給父母吃。

晝夜侍,不離床」:子女還應白天、晚上地伺候,不離床邊。可現在很多人特別不孝順,尤其在醫院,我每年都去那兒「靜修」一段時間,所以對那裡的狀況比較了解。一次我在成都住院半個月,當時有位老太太,她說自己有兩個女兒,但住院期間從沒有來看過她。老太太只能到處借錢,自己想辦法治病。

其實父母生病時,孝順的子女應陪著他輸液、打針、拿藥。但現在人不是這樣,對父母好像沒有感恩之心,就算偶爾陪父母看病,也是為了自己的面子,並不是擔憂他們的病情。甚至有時候父母病了,子女像對屍體一樣,根本不理。還有些有錢人,父母生病就雇人看護,自己什麼也不管,整天說「我工作特別忙」、「現在家裡離不開」……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從世俗角度而言,比父母更重要的事情,是沒有的。想想你以前生病時,父母是怎麼照顧的?他們心急如焚,半夜把你背到醫院,一直衣不解帶地看護你,而現在,你能做到嗎?

古人對父母不像現在這樣,那時即便貴為皇帝,對父母也會細心服侍。如漢文帝劉恆,他就以孝聞名。母親生病了,他一邊要處理裡裡外外的國家大事,一邊還要陪著母親。吃藥的時候,他總是自己先嘗,然後再端給母親;母親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沒有離開,一直在母親身邊照顧。然而現在的人,可能比皇帝還忙,官位比皇帝還高,父母病了也沒時間陪,即使偶爾打個電話、去看一看,也是呆一個小時就走,父母死了也沒人管。有時連親友都看不過去,但也沒辦法,因為他內在沒有孝心,別人再怎麼說也沒用,就算偶爾為了顧及面子,去看一下父母,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因此,古人的傳統美德,我們有責任傳給現在人,尤其應該讓小孩子學習。北京有個10歲的小學生,母親生病了,他一直照顧著,最麻煩的一些護理,也是他親自去做。很多人問他:「為什麼你能這樣?」他回答說:「學校裡老師講《弟子規》時,說『晝夜侍,不離床』,所以母親生病時,我應盡心盡力地照顧。」像這樣從小就有孝心的孩子,長大之後,毋庸置疑肯定會孝順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應該多想想,以前自己生病時,父母是怎麼關心自己的。就我而言,在很小的時候,一次半夜生了重病,母親抱著我連夜翻過很多山,跑到縣城治療。如果是平時,她晚上根本不敢過森林,但為了救我的小命,她一個人就這麼挺了過來。對每個人而言,母親肯定為自己付出過很多很多。想到母親的恩德,我時而感到很慚愧,覺得沒為母親做很多事情;時而覺得還可以,母親來學院出家十五年了,我們從來沒有吵過架,我對有些事情看不慣,也是以委婉的語氣跟她說,她聽懂了也就盡量改,改了,我也放心了。

母親很聰明,只可惜是文盲,如果她識字,智慧應該超過我,這一點我經常跟她講。雖然她一個字不認識,但能背誦《極樂願文》、《普賢行願品》、《度母贊》等,我小的時候,她就教給了我。所以我始終覺得:一個不識字的人,光憑記憶就能記下這些,是不容易的。母親平時如果生病,或者需要做些事情,我因為實在很忙,確實也做不了什麼,只能上課前去看一下她,有時雖然只有短短一分鐘,但她也覺得是種安慰。

如今,無論是佛教徒還是世間人,對父母的孝順確實不夠,尤其在大城市,很多人不但不關心父母,還以冷漠的態度讓他們傷心。比如父母因為擔心,叫你不要做什麼,你不能以溫和的語言對他解釋,隨便一兩句就應付了。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愛的教育,而這種愛,要在每個人心中生起來。若沒有如此,漸漸地,人心會變得越來越可怕。

所以,我們平時對父母照顧很重要。當他們生病了,需要安慰時,哪怕是一句體貼的話,也會讓他們很窩心。老年人的心跟年輕人的完全不同,他們非常脆弱,偶爾說重了一點,他受的刺激相當大,而稍微說一句安慰話,就會讓他很開心。因此,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一個修行人,對孝順父母理應值得重視!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三年,常悲咽」:父母一旦去世了,子女必須守喪三年。在此期間,應當處於追思父母的哀痛之中,不能開開心心、唱歌跳舞,好像母親死了特別高興,父親死了猶如怨敵離開一樣,這種態度絕對不行。

那麼,要以何種方式表達你的哀悼呢?

首先要「居處變」:父母死後,自己的住處要盡量簡樸,不能奢靡豪華。在古代,子女一般還應為父母守喪。晉朝有個叫王裒的人,他母親生前很怕打雷。母親過世以後,他就在墓旁修一個茅棚居住。每逢雷雨交加的天氣,他都會跑到墓前,安慰母親:「不要怕啊,兒子就在這裡,一直陪著您!」這是歷史上有名的「王裒泣墓」。

其次要「酒肉絕」:以前喜歡喝酒、抽煙、吃肉的,三年中必須戒酒、戒煙、斷肉,還要斷除歌舞等喜慶活動,行持善法以紀念父母。

「守喪三年」這一傳統,藏地跟漢地大致相同。在我們藏地,父母去世之後,子女如果比較孝順,上等者是三年不過年、不辦喜事,也不打扮等;中等者是兩年;下等者也要一年。倘若父母剛去世,你就載歌載舞地過年,那大家都會笑你:「看,還有這樣的人!父母死了還做這些。」

在藏地,人剛死時,需要念四十九天的經,第二年、第三年為紀念他,也必須念三天的經,即三年中要為亡人念經,這是歷來的傳統。念經的時間,應在祭日之前,不能在祭日之後。比如,我父親在今年3月8號去世,那明年3月8號之前,我要為他念經三天;如果條件不允許,念一天也可以。但不管怎樣,三年中一定要給他念經。如果第一年念了,第二年卻沒念,大家就會說:「這家人多不孝順,連父母的祭祀法會都停了。」

不僅對父母要守喪三年,對上師也應這樣。大家都知道,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辭世之後,我們學院幾千個人,三年中沒有過年,也沒開夏天的娛樂法會,這些活動全部取消。而且,在上師如意寶的法體火化之前,學院所有法師都發願:三年中不離開學院,一直講經說法,三年後再決定何去何從。這些是非常有意義的行為。

不但我們藏地如此,印度也有類似的傳統。我翻譯的《密宗大成就者奇傳》 中,就有一個護喜的故事:護喜是梅志巴尊者的弟子,從小精通各種學處,後來皈依佛門,依止梅志巴尊者十二年。上師涅槃後,他守護在上師的塔前,寸步不離,每日涕泣,哀哭了整整三年。三年裡,萬念俱灰的他沒對人說過一句話,一心一意地修行。因為他的誠心祈禱,一天上師的加持頓然融入心間,他親證了覺空無二的境界。三年過後,他前往印度南方利益眾生,後來不捨肉身前往地下,進入吉祥之門。直到現在,他還住在非人之處饒益他們。這是多羅那他親口所述。

因此,不管在漢地,還是藏地、印度,都強調以三年追思父母尊長。這是什麼原因呢?以前孔子的弟子也問:父母逝世要守喪三年,時間會不會太長了?孔子答言:「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父母對子女不但有生育之恩,而且子女生下來之後,差不多三年的時間內,都是在父母懷抱中長大。父母盡心盡力地照顧你,為你的吃飯、穿衣特別操勞,辛辛苦苦把你養大,為了紀念這一點,父母死後守喪三年並不為過。《孟子》亦云:「三年之喪,齊疏之服。」意即守喪要守三年,喪事期間要穿素服。這是中國的古代傳統。

但現代人不是這樣,父母今天死了,過幾天他仍會過年,也許喪事還沒處理完,他就到酒吧去唱歌跳舞了。我知道有一個人,她丈夫剛死時,她痛不欲生,說要如何如何,但四十九天的經還沒念完,她遇到另一個人,就跟著他跑了。許多人聽說後都笑她,但也沒辦法,人沒有道德約束,就會想什麼做什麼,已經不同於古人了。

究其原因,也是在「文革」期間,因為政治上的需要,號召「批林批孔」、「推翻三座大山 」,結果把傳統文化看作封建主義大山推倒了。很多人都覺得:「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這是封建迷信,是陳舊落後的行為,現在的新社會、新時代中,這些教條主義沒有必要。」於是他們紛紛效仿西方,但學到的多是糟粕,不適合自己的知識,一個個粉墨登場、為我所用,而那些值得借鑒的慈善觀念,很多人都學不到。因此,現在這一代人,全是那個時代的受害者,在他們的思想裡,傳統已經斷了,這樣一來,人就沒有規矩,沒有規矩則不成方圓。

故而,要依靠傳統以外的方法來約束自己,對我們並無益處。在古代,即使是很出名的人,也都堅守傳統。像蘇東坡,他父母死了以後,他不顧自己的前程,堅持守喪三年 ,可現在人絕不會這樣。原因是什麼呢?我們要值得觀察。沒有這些傳統,漢人將面臨什麼樣的未來?對此也應該考慮。漢地雖不像藏地一樣全民信教,但自己也有優良的傳統文化,若把這些全部都拋棄,那年輕人該怎麼辦呢?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喪盡禮,祭盡誠」:給父母辦理喪事時,一定要依照《禮記》等中的要求,盡到禮節,不可以隨便。但盡禮節不是鋪張浪費,而是莊嚴肅穆、誠心誠意。現在某些地方,辦喪事特別奢侈,這沒有實在意義。形式上的喪禮,不是真正盡到禮節,發自內心才是真正的禮節。此外,父母如果信仰宗教,最好是按照他生前的願望去做。比如,他是佛教徒的話,就給他念經超度;他若信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也應按照各自的傳統來辦喪事。這一點很重要!

事死者,如事生」:祭拜的時候,亡人雖已遠離我們,但仍應像他還在我們身旁一樣對待。比如,父母健在時,子女在他面前不敢造次,做事也認認真真、如理如法,那麼現在哀悼他的時候,也要像他就在跟前一樣謹慎。

從這個偈頌也看得出來,在儒教思想中,人死之後,只是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地處理完屍體即可,至於他的靈魂來世感受痛苦還是快樂,因為智慧所限,就不再判斷了。如同佛教的聲聞乘,他們的觀點雖然好,但與中觀應成派相比,對萬法無法通達無礙,故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同樣,儒家雖在「孝「方面有它的特點,但卻不能像佛教那樣,人死後還要為亡人超度或行持善法,以利益他的生生世世。所以在究不究竟方面,大家一定要觀察。

而且,儒教的極個別傳統,也有一些不好的負面影響。尤其在南方一帶,每逢清明就宰乳豬、殺雞鴨,以此祭祀亡人,這種做法非常可怕!佛經中記載:一次佛陀與阿難在河邊行走時,看見五百個餓鬼非常歡喜,一邊走路一邊唱歌。阿難問佛陀,佛陀說:「這些餓鬼的子孫,正在替它們修福,它們快要解脫苦海了,所以唱歌跳舞表示高興。」後來又遇到好幾百個餓鬼很傷心地走過。阿難又問佛陀,佛陀告訴阿難:「那些餓鬼的子孫正在為它們殺生祭祀,而不肯作福,所以餓鬼身後有火逼迫,故它們在啼哭。」《地藏經》也告訴我們:辦喪事不可殺生造業,否則,只會增加亡者的負擔和痛苦 。所以,後人在祭拜亡人時,對某些傳統要以智慧作取捨。

從前有個姓金的人,他吃齋戒殺,非常虔誠,死後魂識附在一小孩身上說:「我因為善業不深,沒有往生淨土,但在陰間已經很快樂了,來去都很自由。」一天他突然呵斥妻子說:「為什麼在我墓前殺雞祭祀?今天已有人監視我,不像以前那麼自由了!」 由此可見,人死之後,千萬不能以造惡業來祭祀,不然就會給亡人增加痛苦。

現在很多地方流行給亡人燒紙錢,更有甚者,亡人生前喜歡車的,就扎紙車燒給他;喜歡別墅的,就做紙別墅燒給他……此舉按佛教的觀點來講,可能無利無害,你給他燒了多少錢,他也不一定能得到。我看過有些地方的紙錢,樣子跟一百元人民幣相仿,只是把毛澤東的頭像換成了閻羅王。但不管怎麼樣,中陰身會不會真得到這些錢呢?不好說。不過假如你在燒紙錢、燒紙車時,念一些觀音心咒「嗡瑪尼巴美吽」,那亡人肯定得到利益;如果你什麼都不念,光是燒了很多紙,能不能有利也不一定。

在我們藏地,利益亡人有很多方法,如按照儀軌來燒煙煙,進行施食;或者,把亡人的骨頭、骨灰帶到拉薩等聖地去(以前我們去印度時,法王說把骨灰、頭發放在清涼屍陀林很好,當時我們就把活人的東西也放在那裡了)。過去有一個時期,藏地很多人死了就埋了,後來宗教稍微開放時,人們又把骨頭重新挖出來,做各種超度儀式。

這一點,在漢傳佛教的《高僧傳》中也有。以前有個道丕和尚,他7歲出家,19歲時長安發生戰事,他帶著母親到華山避難,住在山洞裡。那時米價很貴,他沒錢買米,只得餓著肚子乞食供母。母親問他:「你吃飯了嗎?」他雖饑腸轆轆,但為了避免母親傷心,總回答:「我已經吃飽了。」他父親是一位軍人,作戰時不幸陣亡,母親很傷心,想把他的屍骨拿回來安葬,就要求道丕去找。道丕到了戰場上,只見東一堆西一堆的累累白骨,無法知道哪一具是父親的。他就日夜誦經,向空中祈禱:「願依三寶的加持力,讓我父親的遺骨轉動。」過了幾天,忽然有一具骷髅從骨堆中跳出,搖動了很久。他知道這是父親的遺骨,便把它抱在懷裡,帶回家去見母親。就在這天夜裡,母親也夢見丈夫歸家,第二天早晨,果然看到道丕背著屍骨回來了。他們隨即將遺骨安葬,並按佛教儀式做了超度。
所以,作為子女,父母去世後一定要處理好後事。假如你是出家人,則應為他們做些佛事,把亡人的名字寫好,方便時交一些錢,請僧眾念經超度,這樣對他們利益很大。藏地民間有種說法是:「對亡人來講,念一句觀音心咒的價值,遠遠超過一匹好馬。」確實,給亡人一匹馬、一輛轎車、一幢別墅,他又用不上,而給他念些咒語或《金剛經》,可令其生生世世遠離痛苦,獲得快樂。

因此,佛教徒應該這樣孝順父母,這遠遠超過金錢供養。《三字經》云:「人遺子,金滿籝 ,我教子,惟一經。」意思是,別人給孩子留下的是滿箱金子,而我給孩子留的,只有一本經書—《三字經》。這部《三字經》,對人的利益會更大。否則,天天都講錢的話,人心會越來越下劣。美國66歲的投資大師羅傑斯,曾以遺憾的口吻說:「現在的中國人,肆無忌憚、不計後果地追求金錢,想用錢來改變家庭、愛情和命運。」其實,把一切寄托在錢上肯定不行,沒有孝、沒有敬,人類就難以真正立足。所以,錢再多也無法帶來快樂,更無法成辦今生來世的永恆大樂。故一定要在道德的基礎上,學習有益的經論,幫助一切有緣眾生,這才是快樂之源!

第五課 思考題

19、我們應當如何與兄弟姐妹相處?現在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那該如何落實這一精神?

20、與兄弟姐妹共處時,為何在錢財和語言方面尤為值得注意?你以前為此發生過沖突嗎?

21、儒教要求日常行為中做到長幼有序,佛教中有這些要求嗎?此頌對你有何提醒?

22、請引用教證說明,儒教對殺生怎麼看待?這與佛教有何不同?請談談你自己的理解。

《弟子規》第一段內容「入則孝」,已經講完了。現在開始講第二段「出則弟」,也就是出門以後,如何與兄弟姊妹及外人和睦相處。

對兄弟姊妹應該關心愛護,這種教育要從小抓起,否則,一旦長大後,再扭轉會比較困難。所以,這樣的國學教育很重要,你們有機會、有因緣時,不管到哪裡去,都應把這些內容傳遞給他人。自己有能力辦學校的,更應當強調這些。

現在人這方面的觀念非常缺乏,由於過去的迫害比較嚴重,一下子撿起來難如登天。但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有種責任感,對這些內容除了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外,還要在不同地方、不同人群中盡量傳授。

這次學習《弟子規》,我們是要求大人先學,先了解傳統道德的重要性,之後再傳播給子孫。這樣做了,有智慧的人應該會思考這些道理,如此一來,也許會對這個時代起一點作用。

出則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兄道友」:兄,是兄長,泛指年齡大的哥哥姐姐,應友愛年齡小的弟弟妹妹,不能欺負、打罵他們,甚至搶奪他們玩具以上的東西。

弟道恭」:弟弟妹妹則要恭敬哥哥姐姐,對他們要有禮貌,不能經常吵架、打架。長幼之間要互相友愛、和睦相處。

我們若回憶自己的孩提時代,由於父母沒灌輸過這種教育,故這方面的觀念比較薄弱。如今雖然過了那種年紀,但對兄弟姊妹仍應愛護,而且,這種理念也可用於金剛道友的團結和合上。按照佛教的觀點,所謂的兄弟,包括總道友、遠道友、近道友、密道友。總道友指所有的眾生,遠道友、近道友、密道友則是趨入佛教的道友 。因此,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兄弟,正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過去我總以為,儒教的「四海之內」,指四海之內的一切眾生,包括陸地、水裡的動物。這樣一來,儒教的思想境界就比較高了,因為是兄弟的話,就不能互相啖食,所以人不能吃動物。但實際上不是這樣解釋。他們認為,只有天底下的「人類」,才是兄弟,「人類」之間才該互相友好,不要發生爭斗—當然,如果這樣去做,也能消除一些爭論和戰爭。

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若能和合、沒有爭執,就不會讓父母操心,整個家庭其樂融融,所以,子女和睦也是對父母的孝順。但我們這個時代,獨生子女居多,下無弟弟妹妹,上無哥哥姐姐,父母當他是天上派下的小公主、小王子,他自己也覺得「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沒人敢惹、沒人敢說。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生活能力往往很差,而且,由於沒有其他兄弟姊妹,一旦他不孝順了,父母就會很可憐。古代時一家會有好幾個孩子,一個若不孝順,其他孩子裡還有孝順的,而現在就完全不同了。

關於「兄弟睦」這個道理,歷史上有很多故事:唐朝有位副宰相叫李績,一次他姐姐病了,他就親自照料她,為姐姐燒火煮粥時,火苗燒了他的胡須。姐姐非常不忍心,勸他說:「你的僕人、侍妾那麼多,何必自己這樣辛苦呢?「李績立即回答:「您病得這麼重,讓其他人照顧,我不放心。您現在年紀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就算想一直給您煮粥,也沒有太多機會了。」李績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姐姐,實在是難能可貴。

然而在現在人的身上,這種事很難看到了。即使兄弟姐妹病了,有些人也以「我現在工作忙」為借口,讓別人替他打電話、發信息;好一點的,會給卡上打點錢,但不可能親自去照顧。因此,現在的社會退化得很厲害,外在物質條件雖然不錯,不像古人一樣用瓦罐做飯、住的是土房,可在科技進步的背後,人心不再像古人那麼善良了。如果你連兄弟姐妹都不關心,那與自己沒有關系的人,就更不會去出手相助了。

在古代,人們把所有人都當作兄弟姐妹,我們現在雖做不到這一點,但至少也要與家人和睦共處。倘若這一分愛都不能付出,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確實不好說。古人講過:「愛的感覺,是溫暖;愛的語言,是正直;愛的心地,是無私;愛的行為,是成全。」然而現在的人,說還是這樣說,但行為上卻充斥著自私自利,助人的心少得可憐。

可能你們也聽說過,新加坡有一位許哲女士,她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凡是可憐的人都盡量幫助、護持。前幾年她106歲時,一位記者采訪她:「您為什麼對所有人都這麼好,都要幫助?」她說:「我哪裡是幫助別人?在我眼裡,他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這種理念,如果放在人類上,那就是儒教思想;如果放在所有眾生上,那就是大乘教義。所謂大乘教義,其究竟宗旨就是要以無私的心,關愛天下一切生命。

有時候我們反觀自己,不要說大乘教義,就連儒家對父母、兄弟最基本的感情,可能也沒有做到,的確值得慚愧。有些人好像突然來到這個世界、跟誰都沒有關系一樣,對家人始終非常冷漠、不理不睬,這種態度確實不好。假如你有佛法上的境界,泯滅了親怨分別,通達了自他平等,那倒值得隨喜。可如果沒有這種境界,只是像塊石頭一樣麻木不仁、沒有感覺,那就成了《二規教言論》中經常呵斥的「無慚無愧者」。

其實,孩童時代建立友愛觀念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就懂得尊敬兄長、愛護弟妹,那他長大之後,跟同學、同事、道友相處時,也會幫助並尊重別人。《小學生手冊》和《中學生手冊》中,都有「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字眼,但如何落到實處讓孩子們身體力行,很多學校卻並不關心。所以我每次去學校時,經常強調:「孩子分數的高低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應該做個好人。」

當然,要讓孩子做好人,父母、老師都有責任,都值得努力。否則,孩童時代教育不好,長大以後重新再來,那就非常麻煩了。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從小搞不好兄弟關系,後來在單位裡待人接物會捉襟見肘;不但如此,倘若他想修學大乘,對天下父母觀慈悲心,或者修學密乘,對金剛道友觀清淨心,就更是舉步維艱了。因此,大家應該知道:要想學佛,先要做人,做好人後才能學好佛。

上師如意寶也常講:對下者應慈悲愛護,對平等者應和睦相處,對長者應恭敬有加。這個教言,與此處的內容完全相同。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對錢財等身外之物,一定要看淡,如果不執著財物,兄弟之間的怨恨爭斗就不會產生。除了錢財以外,語言也常成為爭斗之因,語言若能包容忍讓,別人說了刺耳挖苦的話盡量忍下來,不必要的沖突自然會銷聲匿跡。

財物輕,怨何生」:父母教育孩子時,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玩具,也不能讓他看得過重。其實,儒教這些少欲知足的道理,講得非常好。若沒有這些理念,孩子小時候會為了玩具打架;大了會為了錢財殺人。現在社會上這種現象特別多,有些人打麻將僅僅為了五元錢,坐出租車為了省一元錢,就會殺人奪命,非常可怕。若能從小斷除對財物的貪執,就會止息很多不必要的紛爭。

西漢有個人叫卜式,他弟弟長大成人後,他把家裡的房屋田產全部留給弟弟,自己趕著一百只羊,上山放牧去了。十幾年後,卜式的羊達到一千只,弟弟卻把家業耗盡了,卜式又分出一半羊給弟弟……可見,他是個重義輕財的君子。

現在人若也教育子女不貪財,那孩子將來不管在社會上做事還是學佛,都會有一定的前途。否則,對一點蠅頭小利都死執不放,沖突定會在他身上頻頻發生。就像漢地的很多地方,子女為爭奪父母的家產,打官司會持續好多年。有一個老人,他很有錢,平時生病子女都不來,後來他病得非常嚴重,子女一個個都趕來了。老人十分聰明,清楚他們的來意是為了遺產,但不願把錢留給這些不孝子,就故意全部捐給政府了。

所以,每個人小時候最好不要養成自私、貪財的習慣。我認識一個老鄉叫才讓嘉尼,他家有七口人,所有東西都是分開的,故家裡有七個箱子:父親的箱子、母親的箱子、大兒子的箱子、二兒子的箱子……但平時吃飯是一起吃。後來這些孩子長大後只為自己,對一點財物就斤斤計較,所以都沒有特別好的前途。可見,孩子在什麼樣的家庭、學校,接受什麼樣的教育,也就形成了什麼樣的人生目標。因此,大家有這個機緣時,應該給孩子灌輸良好的教育,只有這樣,對他的將來才有很大幫助。

如果一個人德行非常好,即便是諸天也會經常護佑。以前有個姓田的老人,他死之後,三個兒子決定分家。他們將家產分為三等份,別的財產都已分妥,唯剩一株紫荊樹不好處理。他們商量了半夜,議定次日將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但這樹好像有靈性,第二天去截時,它已經枯死了。三兄弟十分震驚,認為是天地鬼神的暗示,逆天而行會招致不詳,於是決定不再分樹,紫荊樹立刻復活了。他們大受感動,把已分開的財產又合起來,從此不再提分家之事。

可見,人與自然之間,有肉眼看不到的很多奧秘。假如人們彼此不和,引發紛爭與戰亂,外境上也會出現風雨不順、五谷不熟等惡兆。所以,人類要想快樂地生活,並非希求錢財就能得到,而要從自身修養、隨順天龍八部等方方面面加以調整,許多緣起不能破壞。倘若隨便砍神樹、挖神山、移江河,則容易引發各種天災人禍。所以,人類要想生存下去,很多方面的因緣要處理好,否則就會出現不妙的緣起。

話說回來,兄弟之間為了名聲地位而手足相殘,這是非常不合理的。以前在三國時期,曹丕得了王位後,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華,就故意刁難他:讓他七步成詩,題目是「兄弟」,但不能出現「兄弟」二字,作不出來就要砍頭。所幸的是,曹植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很快就作了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詩中用了一個比喻:豆子被放在鍋裡煮,而用來煮豆的是豆稈,所以豆子在鍋裡哭泣:「我們本為同根所生,何必要急於相殘?」以此來影射曹丕的狠心。曹丕聽後,心感慚愧,就不殺曹植了。

縱觀上下幾千年歷史,無論漢地還是藏地,帝王子孫中兄弟相殘的例子數不勝數,和睦相處、互忍互讓的,實在少得可憐。當然,家族的世代相傳,如果是因你出家而終結,這並不可惜;但若不是這樣,是由於兄弟不和而分崩離析,那就是大不孝了。

我們每個人都要生存在這個世間,而若想活得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懂做人的原則。假如你不懂,那就不可能做好,做不好也就得不到你想要的生活。所以這個規律,大家一定要牢記。

言語忍,忿自泯」:兄弟姊妹之間說話不能過激,否則,一旦說了刺耳難聽的語言,就會傷害彼此的感情。古人言:「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用利刃割傷身體,傷痕容易愈合,而用惡語傷了人心,別人就會一直不忘、耿耿於懷。

當然,對他人所說的難聽之語,我們沒必要記在心上。《弟子規》後面也說:「報怨短,報恩長。」報恩的時間越長越好,而報怨的時間越短越好。因此,道友之間有一點摩擦,應早點把它忘得一干二淨。作為一個修行人,當場接受不了別人辱罵,這還可以理解,但若很長時間後仍念念不忘,就該值得慚愧了。雖說若沒有一定的修證,對諷刺、挖苦確實難以忍受,但我們還是要盡量串習。《法華經》中云:「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铠。」即使有些人像惡魔附體一樣,在公共場合謾罵我、侮辱我、誹謗我,我也要「忍一時」,以保「風平浪靜」,披上安忍的铠甲,把他當作佛一樣對待。不過,許多人此時來不及披安忍的铠甲,到處找,卻不知道放哪裡了。結果—心被刺傷了,爭斗也開始了。那時候,安忍的铠甲忘了,大圓滿的寶劍也丟了,什麼修行境界都沒有,最終弄得遍體鱗傷,非常可憐!

所以,修行人平時一定要學會寬容,面對他人的惡言相向,儒家教誡我們要修安忍,而佛教的大乘六度中講得更為清楚。當然,這說起來簡單,可一遇到外境,許多人因為「肚子」太小,很多事情沒辦法包容。如果你有漢地彌勒佛那樣的「大肚子」,那什麼事都會容得下。記得有一副描寫彌勒佛的對聯,上聯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下聯是「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大家也應常以此對照自己。

有時候人為了一點小事,便爭得頭破血流,回頭一看,也會覺得羞愧、後悔。常言道:「氣後後悔,醒後後悔。」有些人生氣的當下口不擇言,罵的罵了、說的說了,過後又後悔不已;有些人發酒瘋時,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部說了,醒酒後也悔不當初。既然如此,當我們難以控制自己時,就要盡量學習彌勒佛的大肚 ,裝下別人的攻擊與侮辱,行持世人行持不了的安忍。

安忍有多種,像上面這樣耐受怨害,是一種安忍;而我們為了佛法苦行,也是一種安忍。不說其他的,單單是聽法,有些人總抱怨太累了、太冷了,其實不能這麼想,我們為了佛法,再寒冷、再辛苦也值得。1987年,上師如意寶從五台山回來後,開始傳講《釋量論》,那時候我輔導是露天的,地上也沒有坐墊,地全凍了,大家就這麼坐著,一個冬天都是如此。不但是那四個月,以後三四年中一直都這樣。現在想一想,我們那時的安忍心很強,不像現在的人:「地上太冷了,什麼都不墊,我得風濕怎麼辦?」不說城市裡的人,包括學院的有些道友,現在像那樣聽一堂課,也不一定能做到了。

此外,聽法、修法的時間稍微長一點,也應該多加忍耐。我們居士林的老堪布(可能七十多歲了),修法非常精進,每次講法也是三四個小時,下面若有人叫苦連天、疲憊不堪,他就批評道:「你們搞世間法不覺得累,聽三四個小時的法有什麼累的!」有一次,老堪布和我弟弟幾個人去朝神山,一大早就出發了,下午五點左右才到。大家一路上都沒吃飯,餓得不行,到了那裡很高興,覺得終於可以吃飯了。但老堪布早把這事給忘了,一到山下就說:「走,轉神山去!」他們只好硬著頭皮、饑腸辘辘地先轉山。神山特別高,他們暗想:「走一圈可能花很長時間吧?」沒想到,老堪布又語出驚人:「這次機會難得,好,我們磕大頭轉!」他們雖然又累又餓,但看到老人家像朝拉薩一樣磕大頭,自己也沒辦法,只有跟著磕。結果,很晚了才轉完一圈。

這些老修行人,修法不怕時間長,安忍心也特別強。不像現在很多人,修法、聽法方面一點耐性都沒有,而對世間法的忍耐力卻很強,為了家庭、工作,什麼都能忍下來,這是一種顛倒行。所以,作為修行人,理應行持真正的安忍。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不管吃東西或喝飲料,都要請長輩先用;就座時讓長輩先入座;走路時讓長輩先行,晚輩隨後。

可能有人認為:「這沒有必要吧!現在人人都是平等的,長幼可以一起吃、一起走、一起坐。」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其實,長幼有序、尊卑有次的理念,不僅儒教中提倡,在佛教僧團中也一直存在:以全體佛弟子來說,所受的戒越高,地位便越高。以同一種戒來說,受戒的時間越早,地位就越尊。因此戒臘長的人應先坐、先吃,比丘、比丘尼都是如此。

可現在人不注重這些,一家人吃飯時,都是先讓寶寶吃,這完全是錯的。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尊重長輩,讓老人先坐、讓老人先吃。假如從小懂得尊重老人,他自己老的時候,子女也會孝順他。所以,做人要明白先後次第,《大學》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意即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凡事也都有始有終,若能明白本末、始終的先後次序,這也就接近於「道」了。

然而,如今很多人不懂這一點。前段時間我去學校時,強調「禮」很重要,有個老師反駁說:「學點知識就可以了,禮是多余的,現在人不需要。」當時我很不高興,狠狠說了他一頓。其實,人如果不懂禮,跟動物就沒有差別了。《禮記》云:「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在這個世間上,人和動物怎麼區分呢?很多人以能不能說話來分,實際上並非如此。鸚鵡會學人說話,但終究是飛鳥;猩猩會學人說話,也始終屬於禽獸。人如果不受禮的規範,即使能說話,不也是禽獸之心嗎?如同所謂的「人面獸心」、「衣冠禽獸」,外表上是人模人樣,內心卻猶如禽獸。人不知禮的話,久而久之,就沒了父子的差別,也沒了上師與弟子的差別,長幼之間全部平起平坐……這跟動物又有什麼兩樣呢?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荀子也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人若沒有禮節,則不會有立身之地;做事不依禮節,那不可能成功;國家沒有禮節,就不會有安寧之時。

古人處處用到「禮」,而現在人卻非常缺乏。有些人鼓吹西方文明很先進,但西方卻沒有這方面的教育。有位教授叫錢賓四(錢穆),他在清華、北大教過書,1949年去了香港,後來又移居台灣。他是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在國內外均享有盛譽。一位美國學者曾就中國傳統文化編了本書,書後引用錢教授的話,寫了一篇文章:《上一堂中國課》。文章中說:「錢教授講過,中國的『禮』字,在西方文字中根本找不到同義詞,只能把它的音譯出來。」所以,作為炎黃子孫的中國人,假如把自家的如意寶丟棄,而到西方的知識海洋中去摸索,恐怕找不到有價值的東西。

「禮」對我們非常重要。孔子教誡兒子道:「不學禮,無以立。」的確,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禮,就無法在社會中立足。孔子的兒子叫孔鯉,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據說是因為他出生時有人送來一條鯉魚。儒教不以吃魚、殺生為惡,有時候我很看不慣。比如,「二十四孝」中的王祥臥冰求鯉,就是供養父母鯉魚;現在小孩子的圖畫書裡,在表示孝順父母時,也是在盤裡放一條魚……儒教提倡「以時殺焉」,認為遵循時令 則可以殺生,這一點跟佛教有很大的差別。

講到這兒,不由得想起有些佛教徒的極端,他們聲稱:「大乘佛教不用學,它跟儒教一模一樣。我對《三字經》、《弟子規》更有信心,對佛教沒信心也可以。」這一番言論,正說明了他連儒教都不懂。而有些國學老師更可悲,上課時諄諄告誡孩子:「你們一定要殺雞宰羊,以孝父母。」其實,造罪業來孝順父母,在佛教中本身就是不孝。他們把「終生慕父母」認為「則大孝也」,我們也承認;但若說「殺生供父母,則大孝也」,我們則不許也。所以,有些人的話太過分,口口聲聲說:「儒教思想最殊勝,以後不用學佛了,《弟子規》遠遠超過《入行論》和大圓滿。」這種思想非常狹隘!

儒教在世間法方面有很好的傳統,這一點我們非常認可,但除此之外,他們對來世的研究一片空白,在有些話、有些事上造下很多罪業,這從有些文章中也看得出來。所以,這次講《弟子規》的過程中,我如果有不同的意見,不管遇到什麼人,都會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以供大家作為參考。

第六課 思考題

23、師長叫一個人時,如果他不在旁邊,你應該怎麼做?這種小小的行為能反應出什麼?

24、在長輩、老師面前,應當杜絕什麼樣的傲慢之舉?對於這些優良傳統的繼承與弘揚,你認為自己該做些什麼?

25、當今時代,人們心理與行為有了巨大變化,有些古代傳統不一定適合,這時候該怎麼辦?對師長表達恭敬時,關鍵要把握什麼原則?

26、在古人的待客之道中,「目送」為什麼很重要?請說說你自己的體會。

《弟子規》主要是小孩子學的,作為出家人,作為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也許覺得太淺了。但如果你受過這種教育,去了解一下古人的思想、禮節和行為,對度化眾生、饒益有情必定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同時,對你與人溝通交往及心理成長,也會有所利益和幫助。

這裡雖沒有宣講甚深中觀,也沒有揭示光明如來藏的本體,更沒有無上大圓滿直指心性的甚深竅訣,但作為一個普通人,若想生存在這個社會群體中,對有些道理不得不了知。了知了,對今生來世只有幫助,沒有危害。

這一點我非常清楚。因為傳講之前,我自己先讀了一遍,又給三四個有緣眷屬講了一遍,正是覺得有意義,才開始廣泛弘揚的。彌勒菩薩說過:任何語言,如果符合經教且能對治煩惱,就應像佛語那樣恭敬頂戴。

對很多智者和學者而言,以後通過這種方式來隨順眾生、幫助眾生,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你對甚深中觀或無上密法的境界有所領悟,但有些眾生的根基比較鈍,不依靠一些其他道理,也不一定能攝受他們。因此,這次學習《弟子規》,若是佛教徒,可結合佛教道理讓他了解;若是非佛教徒,則應令其在傳統文化的領域中尋找真理,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此對他個人和社會都有利。

下面繼續講: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先到

長呼人 即代叫」:長輩叫人時,自己聽見了應及時回應,並幫著去呼喚人。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應當回來禀告長輩,並進一步詢問,有沒有需要自己幫忙的事情。

也許有人覺得:「《弟子規》沒什麼可學的!你看,長輩叫,我就代他答應;人不在,我就替他做,再沒有更深的東西了。」

確實,這個字面意思比較簡單,但你能否真正運用於實際生活中,時時助人為樂,對長輩不離恭敬心?這還有待於觀察。遺憾的是,這麼小的一個行為,現在人也很難做到。比如,我打電話或用其他方式找一個人,他可能不情願地應一句:「嗯,什麼事呀?」找他本人都這麼冷淡,不是找他的話,恐怕更不理不睬了。尤其是現在的小孩,根本沒有這種觀念,你若叫一個孩子,他又不在,別的孩子絕不會替他轉告,更不會幫他做事。可見,簡單的事也並不好做。

其實從有些行為上,能體現出更深層的東西。譬如打電話,大人不在家,是小孩接的,從他接電話的態度,就能看出這家人的素質以及對孩子的教育。倘若他對你很恭敬、很尊重:「我爸媽不在,也許過一會兒回來。假如您有急事,我可以代為轉告。」這是有教養的表現。如果說一聲「他不在」,「啪」一聲把電話掛了,那就很沒有教養了。倘若從小養成這種習慣,長大後就會體現在他的行為上,只要不牽涉到他個人,身邊無論發生什麼事,他都不會伸出援手。這一點,看看現在的社會就知道—即便是臨近餓死、快要崩潰的人倒在身邊,許多人依然漠不關心、置之不理。這是為什麼?就是從小沒有受過道德教育。

所以,我們不能把這些行為看作是小事。尤其對大乘佛教徒而言,別人的事,其實就是自己的事。如果有人迷了路,或者在找人,這時你應主動地引導他、幫他找。若能如此,說明你有利他之心,因為這小小的行為,就是無條件自願助人的善心體現。

因此,本應善待一切眾生的佛教徒,對身邊的人更要關心。而這種關心,自然也會有所回報。《法華經》云:「為一切眾生,歡喜而愛敬。」對凡是有生命的有情,若不分種族、不分群體讓他獲得快樂滿足,盡心盡力地愛護他,則會得到一切眾生的歡喜與愛敬。

當然,為他人做事,不能懷有圖報之心,也不是為了在人前表現。現在社會上,有身份的領導、上師才有人恭敬,而無依無靠的可憐人,不管在哪裡,都少有人眷顧。所以,我們應不分地位、不分權勢,以恭敬心來幫助所有眾生,若能這樣,必定會得到佛法的利益。印光法師也說:「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

不過,說總是比較簡單,你們聽也一樣,聽課的時候覺得:「是啊,以後不管別人怎麼樣,我都要恭敬對待、一視同仁。」可當遇到關系不好或毫不相干的人時,要誠心幫他比登天還難。但不管怎樣,大乘的原則就是沒有任何分別,只要有生命的,就應該平等幫助。這是我們的目標,至於能否達到,還要看個人的修行。

有些人在短短時間裡,就能提起心力做到;而有些人因前世罪業深重、習氣深厚,再加上今生的智慧、對治比較薄弱,聽聞佛法、依止善知識的時間再長,恐怕也很困難。就像昨天講的阿育王時代那位比丘,出家六十年了,連一個偈頌也不會講 。有些道友就是如此,來學院很多年了,不要說修行,跟別人交往的能力都很差,雖然聽的是最甚深、最殊勝的法,但修行始終上不去;而有些人來的時間並不長,只有一兩年或幾個月,很多境界卻已紛然呈現,行為也有日新月異的變化,究其原因,就是他能夠提起心力,對善法具有強烈的意樂。

我們每學一部法,都要盡量用於生活中,不要停在理論上、書本上。像這句「人不在,己即到」,表面看來很簡單,誰都懂,甚至有些人想:「堪布不要講了,不要耽誤我的時間,我還要念咒語、修加行。「但實際上,你能不能真正做到呢?也許你認為:「反正別人又不找我,沒提我的名字,我干嘛瞎操心!「所以,即使是大人,是修行人,對此也很難行持。

總之,《弟子規》的道理看似淺顯,但做起來時,每一個都比較難——我是有這種感覺。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稱呼長輩時,不可以直呼名諱,《事師五十頌》中也說,對上師不能直呼其名,須冠以「最尊貴的」、「尊敬的」等敬語。同時在尊長面前,也不要表現自己很有才能,從而藐視長輩。

稱尊長,勿呼名」:我們在日常行為中,隨時對尊長要有恭敬心。如果沒有恭敬心,按佛教的觀點,就會障礙智慧的生起。釋迦牟尼佛在未成就之前,與 陳如等五人在尼連禅河苦行六年,之後前往菩提伽耶的金剛座,途中享用了牧羊女供養的乳糜,後於金剛座示現大徹大悟。當時 陳如等人對佛陀捨棄苦行、享用飲食十分不滿,他們說:「喬達摩是放逸者、破戒者、不如理行持禅定者……」接著就前往鹿野苑了。釋迦牟尼佛成就後,四十九天沒有講法,梵天等請法之後,才開口宣說。正准備初轉法輪時,卻沒有適合的所化眾生,本來兩個外道根基不錯,但已不在人世了。佛陀觀察前世因緣,了知 陳如等五人正是所化,為把這甘露般的境界傳給有緣眾生,佛陀便前往鹿野苑。

在鹿野苑,五人遠遠地看見佛陀,就共同商定,佛陀來了不要理他。但佛陀的到來,就像陽光映蔽群星一樣,令他們不由自主違背了內部的誓言。他們直呼佛陀的名字,語氣態度仍有失恭敬:「具壽喬達摩,你是不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佛陀說:「你們不應用『具壽』來稱呼佛陀,否則永遠得不到真正的智慧。佛陀是三界導師,具有無礙的智慧與慈悲,所以你們理應恭敬。」聽了佛陀的話,五人馬上改變了態度,對佛生起恭敬心祈求傳法。此時千佛的法座突然現前,釋迦牟尼佛向前三佛的法座頂禮後,自己坐在第四個上面,其他的也就消失了。之後佛陀轉了四谛法輪,這五人和八萬天子都獲得了聖者果位。

從這個緣起上看,在佛教中,對上師應當恭敬,不能直接稱呼其名。這一點,小乘大乘、漢傳藏傳都有各自的傳統。比如,漢傳佛教稱呼法師的名諱時,會說「上成下勞法師」等等。以前有個人寫我的名字時,寫成「上索中達下吉」—他的因明學得不錯,我的名字是三個字,他就把中間那個字加了個「中」,這也是一種尊稱吧。可現在的世間人都直呼名字,對老師不在乎,對父母也沒大沒小,這樣非常不好。對老師就應尊敬地稱呼「蔡老師」、「范老師」,否則,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你沒有修養。

對尊長,勿見能」:在長輩或上師面前,千萬不可誇誇其談、高談闊論,大肆宣揚自己的功德。有些人跟別人交流的過程中,一半都是講自己的經歷,對此華智仁波切說過:人家沒問你的經歷,就不必處處自我宣傳 。

以前,我在一個縣城裡見過這樣一件事:有個學生成了縣委書記,地位遠遠超過老師。十幾年沒見了,一見面,他對老師很不恭敬,不但直呼其名,還不停地自我炫耀。老師有點不高興,因為這畢竟是他的學生,懂禮節的人,再怎麼也不該直呼師名,不該在老師面前宣揚自己。而在佛門,古代尊師重道的傳統禮節,如今依然保持完好,言行舉止相合於古人,行為點點滴滴都如理如法,這對今生來世也有非常大的功德。

說到宣揚自己,春秋時期齊國有個相國晏嬰,他的車夫就喜歡在大庭廣眾中招搖,駕車的時候傲氣沖天、神氣活現。他的妻子很懂禮,見此情景,對他說:「你看我們相國,有那麼好的修養和學問,但始終謙恭有禮、毫不張揚。你不過是一個車夫,一點學問都沒有,卻天天趾高氣揚、洋洋自得,你有什麼好炫耀的?」他聽後深感慚愧,自此以後,變得謙遜謹慎起來。晏嬰對車夫的變化感到奇怪,追問之下,對他勇於改過的態度感到滿意,後來推薦他做了大夫。

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一個人若常常自我炫耀,尤其在老師、長輩或一些嚴厲對境面前,宣揚自己如何出色,是不符合道德修養的。因為這種言行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傲慢,而在世間,最不可接受的就是傲慢。對於傲慢,不僅佛教中有很多教言,《禮記》中也說:「敖 不可長,欲不可從 ,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傲慢的念頭不可滋長,邪惡的欲望不能放縱,求善的志向不可自滿,享樂的行為要適可而止。

所以,我們平時要觀察自己的言行舉止,否則很容易自以為是。其實,真正對眾生有利的唯有大乘佛子,但大乘佛子在任何場合都不會說自己如何了不起。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境界很高,沒有「自我」的執著和念頭,在他看來,付出與奉獻理所當然,自己是眾生的僕人,僕人為主人做事天經地義,有什麼可值得宣揚的?

此外,對尊長說話也要用最恭敬的詞。藏語中就有一些敬語,如吃、走、睡、行,都有專門的恭敬用語,用上這些就能體現出對別人的尊敬。這在拉薩一帶做得不錯,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懂了。而在漢地,古人對長輩說話也多用「請」,但如今,只有在一些星級賓館或大餐廳,才聽得到「您請坐」、「您請吃」,在其他場合裡,「請「字幾乎銷聲匿跡了。「請」字用得越少,說明人的素質越差,對秉持傳統禮節越不重視。漢人如果自己都不重視老祖宗的傳統,而讓這些禮節在社會人群中消失,這是非常悲哀的。

當然,藏地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藏人取名本來都有意義,或與自然界有關,或與傳統文化有關,或與吉祥、佛法、成就有關,總之名字都有一定的象征。可是現在,很多人去學西方和漢地,隨便取一個,不倫不類的。其實,每個民族都有良好的傳統,對此應該繼承並發揚,沒有必要放棄。漢地也是同樣,人與人之間的禮節原本非常好,但對新一代的年輕人而言,這些只能在書本上看到,行為上已經沒有了,若再繼續下去,估計過不了幾代,所有的禮節都會隱沒,確實很可惜!

因此,當前許多有志之士,正在全力以赴地挽救民族文化,以免它受到更大的沖擊。其實這也是每個人的責任。雖說我們不一定有多大的能力,能在大范圍中進行弘揚,但每個人身邊有很多孩子,只要力所能及地將這些傳統文化傳遞給他們,也會有非常大的利益。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走路時遇見長輩,要主動上前去行禮問候。長輩有什麼吩咐就依教奉行,沒有吩咐就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著,讓長輩先走過去。

或許有人認為這多此一舉:「你看,遇到老師時,他沒離開之前還要傻傻地等著,多浪費時間啊!沒有必要。」確實,現在生活節奏非常快,人人像太陽下的螞蟻一樣忙碌奔波,不如古人那樣悠閒自在,這樣做可能會有不同感覺,似乎也有改變的必要。在佛教中,佛陀制定戒律時也說,可根據時間、地點、當地習俗來修改一些細則。而今經過多年的演變,人的心理與行為已有了巨大變化,故也能理解他們的這種想法。

但從整體上看,對長輩的尊敬還是非常有必要。雖然世間人對老師的態度已經變了,但在佛門,這些傳統一直存在,而且保持得很好。一個佛教徒遇到了上師,不打招呼而扭頭就走的,幾乎沒有。有些人可能是近視看不清,上師都走過去了,才如夢初醒:「噢,是上師!」然後戴上眼鏡看一看。除了這種情況,一般來講,不恭敬的很少。

可現在的世間人,見父母師長根本不打招呼,更不用說上前恭敬問訊了。其實,這些行為是人的本分,如孔子所言:「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對父母的「孝」與對兄弟的「悌」,是「仁」的根本,是做人的基礎。所以,恭敬不是做給人看的,也不是為了得什麼利益。

在古代,人們不好炫耀,重視隱藏學問、韬光養晦,但他們的道德修養,卻往往能從外在的「有表色」—表情、言語、眼神、行為中流露出來。例如子路,是孔子的學生,學識淵博,以懂禮貌著稱。一天,孔子走過庭院,要到門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裡讀書,看到老師,立刻放下手中的書,鞠躬行禮。孔子並沒有看到他,只是看到院裡的櫻花而停下腳步,欣賞了很長時間。子路就一直躬身站著,不敢動,等孔子發現他時,他身體已酸麻得失去知覺了。孔子很高興,稱贊道:「子路真是一個懂禮貌的好弟子!」

然而時至今時今日,這種行為已經沒有了。那天我到智悲學校去,說:「你們應該學會恭敬,不能像古人那樣彎腰問詢也不要緊,但對老師、長輩和出家人,至少要打招呼。」若能這樣做,別人心裡也很舒服。就像下飛機時,空中小姐微笑著說:「再見,請慢走。」這麼幾句話,並不是什麼大的付出,但讓人聽了以後,確實感到很溫暖。

當然,對師長恭敬時,也要觀察他的意樂。比如對我來講,有些道友過於恭敬也不舒服。以前講《事師五十頌》時說過,路上遇到我了,打個招呼就可以,但站在旁邊一直恭送,我就不喜歡。《金剛藏莊嚴續》中有個教證說:拜見上師後,不能背對著離開,要面朝上師往後退 。原來有個居士離開時一直退退退,可是還沒有退到門口,自己就倒下去了……其實這很符合密續教義,但人與人不同,太恭敬了我不習慣,尤其是人多的時候,有人彎下腰表示恭敬,我就特別不好意思。還有些人路上只要看見我,馬上撲下去磕大頭,我一見就趕快躲開,他磕完一看,人早就沒影了,旁人也不知道他向誰磕,還以為是磕大頭去拉薩的呢!其實,《事師五十頌》裡說過:「能令師喜皆當為,師不喜事悉斷除。」令上師歡喜之事,要盡力去做,而上師不喜之事皆應遠離。所以,凡事要根據情況決定。

總之,古人的傳統值得我們深思。如果人人能對師長如是恭敬,那麼試想,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反之,假如人人都不能行持,又會變成什麼情形?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路上碰到長輩,根本不知恭敬問詢,甚至還會瞪他一眼。所以,人心道德越來越淪喪、越來越敗壞了,這種傾向一定要注意!

剛才講了走路時遇到長輩的禮節,下面講騎馬: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如果騎馬或乘車時遇到了長輩,不能視若無睹地徑直馳過,一定要下車跟長輩問訊,恭敬地站於一旁讓長輩先過。即使他已走過去了,也要目送他離開百步以外,或直到看不見為止,自己才可以乘著坐騎離開。

有些人認為:「當今時代,在大城市裡,此舉完全沒有必要。」我覺得這種說法不對。平時遇到老師,不管你是坐車、騎馬,還是走路,都不能不聞不問,連個招呼也不打,應該看到老師就恭敬對待。當然,也不能老師剛走,自己就迫不及待地離開,還應當目送老師走遠。

古人特別講究「目送」,這是很重要的待客之道。比如客人要走的時候,你在門口或樓梯口目送他離去,他心裡會很舒服;否則,他前腳剛走,你後腳就把門「砰」一聲關上,好像巴不得他離開一樣,客人心裡肯定不痛快。如果一直目送著他,嘴裡也說:「慢走啊,有空再來玩!」那他也覺得:「主人這麼歡迎我,以後有機會我要報答他。」一路上,心裡會一直回蕩著這一切。

所以,人與人之間確實需要這些禮節。現在人對知識有強烈的希求,卻忽略了基本的人際交往,包括有些修行人,待人接物方面很不夠。古人對朋友、師長非常有禮,李白的詩中就寫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當年李白送一個朋友,一直目送他的孤舟漸行漸遠,消失在碧空的盡頭,這時他還站在岸邊,只見滾滾的江水向天邊流去。詩中描寫了李白對朋友真摯的留戀。而這位朋友,可能也是站在船頭望著李白,一直不停地揮手,慢慢地,最後連人影也看不到了……

可現在人不是這樣:客人坐車准備離開時,主人關車門會夾住他的腳或衣服,好像急不可待地想他快走;或者,客人剛上了車,回頭想打個招呼,主人早就回去了。這些都是不恭敬的行為。古人常講:「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若不注意待人的態度,漸漸地,自己也不會受到別人尊敬。

表面上看,路上遇到師長要下車,等他離開百步以外才可以走,好像是多余的事情,在大城市裡也難以做到。但這確實是很好的傳統,即使實在做不到,心中也要存有一分恭敬。

恭敬其實極為重要。宋代有兩位學者很出名,他們分別是程颢、程頤。最初楊時與游酢在程颢門下求學,程颢離世後,二人又結伴到程頤那裡去。那天正好大雪紛飛,他們冒雪到了那兒,發現程頤正在午睡,他們不敢打擾,就在門外站著等候。當程頤醒來時,打開門一看,他們兩人已經成了雪人,腳下的雪積了一尺多厚。從他們的行為中,程頤看到了對師長的恭敬和求學的熱情,因而將自己畢生的知識傾囊相授。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程門立雪」。

作為出家人,我們雖然已捨棄了俗世,但遇到以前的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仍要懂得尊敬。去年我遇到一位小學代課老師,他知識不高,當我表示尊敬時,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不管怎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我一個字、一個偈頌的也是老師,也值得我終身尊敬。還有一次,我和慈誠羅珠堪布去縣城給一家人念經,那家有位50歲的婦女,慈誠羅珠堪布見到她,說:「您是我的老師。」她當場驚呆了,說不出話來,有些不敢置信。據說,她以前在小學給堪布教過書。

我們這裡也有很多出家人,如果你以前的老師信佛,今後可以給他一點加持品;如果不信佛,我們也要默默祈願:願他今生來世獲得快樂。有這麼一顆尊敬的心,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千萬不要覺得:「我很了不起,老師沒有什麼地位,應該向我磕頭。」現在很多人有這種行為,這是不對的!

要獲得世間知識,就應該恭敬老師;那麼,要獲得更甚深的佛法境界,就應該恭敬上師。關於如何恭敬依止上師,《事師五十頌》、《如意寶藏論》、《大圓滿心性休息》等經論中講得非常清楚,我在此不作贅述,希望大家認認真真去翻閱。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