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百業經故事集

1.導讀

《百業經》顧名思義指的是至少有百則關於業力的經典,主要記載眾生現世事蹟與過去生相關涉及的因緣業果。內容的起頭,一般是藉由佛世時眾生的一生遭遇,或出生富貴,或長相醜陋,或不如法,或得道證果,種種眾生相的差異,透過佛弟子請示釋迦牟尼佛,因而了知該眾生何以會有此業果的過去生因緣,鮮明傳達出「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的因緣果報法則。

這部選集的出處是藏文經典,由藏傳佛教的晉美彭措法王所傳講,索達吉堪布翻譯為中文,再經由印經協會編輯組精選四十則故事,加以刪繁潤飾而成。索達吉堪布的譯序中介紹「此經是在唐代由漢文譯成藏文」,然未能在漢傳《大藏經》中找到漢文本。經由編輯組查證,發現數則類似故事出現在《大正藏》本緣部中的《撰集百緣經》、《雜寶藏經》中,有興趣的讀者,可翻閱參考。

本選集中所牽涉到的眾生,約可分為二類,第一類眾生雖生在佛世,卻無緣修學佛法,或已學佛但還未解脫者,前者以仍在地獄、惡鬼道受苦眾生為主,後者有國王、比丘、比丘尼、王妃等; 第二類眾生則是已獲得解脫,或蒙佛陀授記,這類眾生僅限於人、天,含括國王、死刑犯、大臣、小孩、首陀羅人、天子圪各種身份(參見附錄一)。另外,亦有多篇涉及佛陀過去生中行菩薩道的事蹟(參見附錄二)。

當閱讀到第一類眾生的業跡時,不妨注意一下,他們生在佛世,又幸運地蒙世尊以他們為例,說明其前世業因,渡化眾生,為什麼他們無法修學佛法乃至解脫?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若已了知地獄、惡鬼道的眾生,在其惡業未消盡以前,是無暇修學佛法,如此可再尋求他們墮入惡道的緣由,以及何時可脫離惡道,何時可達解脫證果。經過這樣的探求之後,相信不用他人多說,也會明白何以要避免墮入惡道。

至於第二類眾生則是無論何種身份,遭逢何種順逆境,皆有機會遇佛聞法,修行得解脫,可想想為什麼他們有這樣的善或惡的因緣?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如此,必得留心他們過去生中,曾造下什麼樣的業緣,或發過何種善願,促使他們生逢佛世,不管出生富貴或貧賤,即使在惡業未完全消盡之下,仍能在世尊面前,或親聞佛法,或出家,乃至解脫生死。

透過對這些眾生過去因緣的了解,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可抉擇出適當的行為準則,尤其要避免造下墮入惡道的業因。佛世時的惡道眾生,無緣學佛,是我們最好的警惕。除了消極不再造惡業外,更需積極累積善業資糧,行持六度,這樣就算我們遭遇過去生所造下的惡因成熟時,也能以此積善修行功力平等心面對,隨緣消舊業,至少確保承受惡業的當下,不會再造新殃。 那麼當未來佛出現世間時,我們就有把握以人身遇佛得度。

雖然「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是現代佛子的一大憾事,但不要忘了,我們仍在世尊的教法之下,並擁有難得的人身,又有緣讀此《百業經》,何妨效法先賢,至誠髮願,願將來在彌勒佛的座下,親聞法音,獲得解脫,或蒙佛授記。那麼即使先前所造之惡業先成熟,但所發的善願與所聚集的善業,是不會因而滅失的,當舊業消完,也正是善因善業成熟之時。期昐有緣我們龍華三會再聚首。

 

2.大熊(一)——慈心救護砍材人,反遭砍材人殺害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有一次,佛陀在往迦耶山的路上感冒了,弟子便延請當時最有名的耆婆醫生來看病。然而,葯還沒吃完,世尊的病就已經好了。

「這剩下的葯該如何處理呢?」耆婆醫生請問世尊。

「拿去供養僧眾就行了。」佛陀回答。

於是耆婆醫生遵照佛陀的指示,把藥平均分給每一位僧人,可是沒有人敢接受。提婆達多知道這事後,大不以為然地說:「這算什麼?他們不敢接受,我敢。沙門瞿曇的葯有什麼了不起?他能服多少,我照樣能服多少。」

耆婆醫生馬上勸誡他:「世尊的體力強,你想跟世尊一樣服用,會消化不了的。」可是提婆達多聽不進去,把剩下的葯全吃到肚子裡,結果馬上就生病了。

但是提婆達多並沒有悔悟。第二天,耆婆醫生為世尊煮稀飯,提婆達多也蠻橫地搶去喝,結果肚子痛到在地上翻滾,大聲哭喊。

「提婆達多生病了,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他痛得在地上翻滾,醫生也不見人影,該怎麼辦呢?」提婆達多的一些好友跑去告訴阿難。

阿難得知後,馬上趕到世尊前祈求:「世尊!我的兄弟提婆達多已經快死了,請佛陀慈悲,救救他吧!」

佛陀來到提婆達多的面前,為他摩頂加持,並慈祥地對提婆達多說:「提婆達多!你天天想害我和我兒子,卻又恭敬承事我,這些事在我心中都是沒有差別的。若我的心中真實具足平等心,那麼願以此真實力的加持,讓你的病立刻痊癒。」世尊一說完這句諦實語,剎那間,提婆達多恢復健康。

這時,很多比丘在提婆達多面前說:「世尊對你有大恩德,因為世尊的加持力,你的病才好的。」

可是,提婆達多卻埋怨:「要不是吃了世尊的葯,我也不會生病。更何況,疾病自生自滅,與他加持不加持又有什麼關係。」

很多比丘聽到這些話,跑去稟告世尊:「世尊!提婆達多不知恩義,人品真的很差。」

世尊對比丘們說:「提婆達多不僅是現在不知恩義,過去生中也曾對我恩將仇報。很久以前,離寂靜山林的不遠處有座城市,城裡有位窮人,以賣草藥、柴木維生,天天都得上山砍柴。

有一天,他正在山上砍柴,突然間狂風四起,大雪紛飛,於是他趕緊躲進了一個山洞。

沒想到,在山洞裡竟住著一隻體型龐大的巨熊。砍柴人嚇得魂飛魄散,心裡只想著:『死定了!大熊一定會吃掉我!』

事實上,這隻大熊是菩薩化身的,它具足慈悲心,平常以吃水果、藥草維生,不曾害過任何一個眾生。看到砍柴人如此害怕,大熊連忙安慰他:『朋友,不要害怕,我不會害你的。』接著,一連七天大雪封山,大熊每天都以自己的身體溫暖他,並把水果、藥草分給他吃。

當天氣轉晴時,大熊再三叮囑砍柴人:『現在你可以安全地離開了。回去後,請您念在這七天對你的救護之情,千萬不要跟任何人說起我住的地方。』

砍柴人答應了,可是就在快到城鎮時,他遇到兩位獵人,在聊天中不小心說溜了嘴,把大熊住在山洞裡的事講出來。兩位獵人聽後,生起貪心,就對砍柴人說:『你帶我們去找那隻大熊,把它打死後我們各拿一份熊肉,如何?』

砍柴人心裡盤算:『雖然它照料我、溫暖我,但也算不了什麼。反倒是回去之後,家裡什麼都沒有,如果分到一些熊肉,還可以飽餐幾頓呢!』想了想,就帶兩位獵人往山洞去。

兩位獵人見到大熊,就用毒箭射牠。大熊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射中,當場負傷倒地,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瀕死的大熊說了一個偈子:

『我住在寂靜的山林中,僅依靠藥草果實維生,

從未搶奪他人的財物,也從未害過任何眾生。

我知道今天難逃一死,這是業力也無可奈何!

諸眾生的痛苦與快樂,皆緣於過去的業力啊!』

說完,大熊就去世了。

那兩位獵人剝開熊皮,將肉分成三份,並將其中一份遞給砍柴人,正當砍柴人伸手取肉時,突然雙手斷落,掉到地上。兩位獵人看到嚇得要命,連忙問他:『這是怎麼一回事啊?』

『可能是因果報應吧!這隻大熊之前照顧我七天,也再三叮嚀不能透露關於它的事,而我卻告訴你們,還帶你們來把它殺死。一定是這個果報!』砍柴人如大夢初醒般地對獵人說。

兩位獵人聽後,覺得大熊不是一般動物,不該吃它的肉,於是就把肉拿去供養僧眾。當時有一位羅漢以神通力知道這件事,立即警告所有比丘:『這是賢劫中一位大菩薩的肉,不能隨便食用。』接著,他為大熊誦念了一段話:

『此大熊有大因緣,是菩薩化現而來,

具有大慈大悲心,三界眾生都應供養它。』

說完,就率領比丘和獵人把肉建成遺塔供養。世尊繼續對比丘們說:「當時的大熊就是現在的我,而那位忘恩負義的砍柴人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他往昔也是個不知恩不報恩的人。」

 

3.一隻大蟲——出家盜用僧物,比丘頭蟲身報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有一次,舍衛城外的糞池裡出現一隻奇形怪狀的大蟲,它的頭是比丘頭,身體卻是一條大蟲,身上還長滿了細細長長的小蟲,不停地在它身上蠕動,吸食它的血,吃它的肉,再加上一直浸泡在臭氣熏天的糞池中,這隻大蟲痛苦得不斷哀號。

這時,世尊以智慧觀察得知:這隻大蟲授記的時間到了,可藉此教化舍衛城人民的因緣也成熟了。於是佛陀以加持力,使糞池的臭味瀰漫到整座的舍衛城。城內的人覺得奇怪,怎麼會這麼臭?因而跑出城外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才發現臭味來自城外的糞池,於是,所有的人全集中到糞池四周,看到那隻比丘頭、大蟲身的動物。

「它前世究竟是造了什麼業,才會這樣?」人們不禁好奇地想,並在內心產生不同的感受,有些覺得稀有,有些覺得討厭,有些覺得可憐。

就在此時,釋迦牟尼佛知道是教化舍衛城人民的時候,就率領比丘們從城外緩緩走去,城民也看到佛陀與眾比丘從遠遠的地方走來。世尊來到糞池邊,知道各種不同根機的人都集中在此,心想:「為了讓更多人相信因果,我應該與這隻受苦的大蟲對話,讓牠親口說一些感受,給大家聽。」因此,世尊就對這隻大蟲作了一個加持,使它進入一種能回憶前世,又能說人話的禪定。

「賢首,你是三藏法師嗎?」佛陀慈祥地問它。

「世尊啊,我是三藏法師。」牠回答。

「身口意所造的惡業會不會成熟?有沒有報應?」

「身口意所造的惡業,確確實實會成熟,一定有報應。」

「那報應是怎樣的感受?是安樂還是痛苦?」

「世尊,惡業感召的痛苦,讓我無法忍受。」

「你以前是依止哪位惡知識才會變成這樣的呢?」

「不是因為惡知識的關係,而是沒有調好自己的心。」

大家聽了心裡都覺得疑惑,這三藏法師是誰啊?到底造了什麼惡業啊?想請問世尊,但又敬畏世尊的威嚴,於是找阿難尊者代為請問。

阿難問:「世尊,這隻大蟲能回憶前世又能說人話,牠到底是誰轉生的呢?」

世尊回答:「它是往昔造了惡業的三藏法師轉生的。」

阿難續問:「世尊,請問這三藏法師究竟是誰?它前世造了什麼惡業才會變成這樣一隻大蟲?」

世尊告訴阿難:「在久遠劫前,普勝如來出世時,有位大施主於佛法生大信心,後來出家,精進修學,精通三藏,人人都稱他為三藏法師。他經常在得到人們的供養後,又轉供養其它僧眾。有一年,僧團準備在洛日山結夏安居三個月,聚集了七萬七千位僧人。由於安居時需要一位安居執事員,統理安居事務,他們覺得三藏法師是最理想的人選,就徵求他本人的意見,三藏法師也答應會盡力而為。

於是,七萬七千位僧人就在洛日山安居,三藏法師也將僧眾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有天,他覺得應該下山為僧眾化緣,讓僧眾過得更好一些,因此便著衣持缽下山。

那時,城邊有五百名商主剛從大海取寶回來,正在卸貨。他們看見洛日山上僧眾聚集的情景,生起很大的信心,一邊卸貨,還一邊往洛日山看。當他們看見三藏法師前來,知道他的目的後,這五百名商主都很發心,說:『我們剛從大海取寶回來,供養七萬七千人三個月的生活沒問題,您就不必再到各處化緣了。』

於是商主給了三藏法師很多金銀財寶,還說:『若是不夠,請儘管來拿,等安居圓滿,我們還會供養每位僧人一套僧服。』

可是,三藏法師在回去的路上,突然起了貪念,於是就把這些財寶全藏起來,據為己有。此後,僧眾生活越來越困難,經常吃不飽。很多人找三藏法師想辦法,但他推辭:『我只有這個能力,不然你們自己找施主化緣吧。』僧團只好派出幾位僧人下山化緣。

僧人們剛下山,也是遇到那五百位商人,便上前向他們化緣。商主們覺得奇怪,告訴他們說:『我們早就將財物交給三藏法師了,還告訴他如果不夠時,儘管再來拿。為什麼你們還出來化緣呢?』

這幾位出家人說:『我們不知道這件事,但僧眾的生活現在確實是非常困難。』聽了這話,商主們都有點不高興,便上山去質問三藏法師。

『是僧團不讓我作執事了,所以,我才沒辦法......』三藏法師急忙掩飾。

『誰不讓你作執事呢?當初說盡力而為的是你,現在獨吞施主供養的,也是你。你害大家生活不下去,才讓我們不得不出外化緣。』幾位僧人反駁他。

他聽了很生氣,破口大駡:『你們這樣當眾羞辱我,希望你們以後變成吃糞的大蟲,永遠住在糞池過生活!』僧人見他已經造下惡口罵人的惡業,就不再說下去,擔心他會造作更大的口業。

後來,他有點醒悟,就到僧眾前發露懺悔,僧眾對他說:『我們可以原諒你,但因果報應是避免不了的。』

當時,普勝如來教下的三藏法師,就是現在這隻正在糞池中受苦的大蟲。牠從普勝如來到我的教法這麼長的時間,生生世世都變成大蟲受報。」

比丘們又請問世尊:「世尊,那這隻大蟲什麼時候才能解脫呢?」

世尊告訴他們:「在賢劫五百位佛出世後,它才能解脫。五百佛出世以後,有一位作明如來出世,它才能轉為人身,出家修行。之後,又因業力現前,造了一個無間罪,墮入地獄受苦幾十萬年,受盡後,才能再轉為人身,在作明如來的教法下出家,摧毀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

當時,舍衛城的人民聽了世尊詳細講述這隻大蟲因果報應的故事後,都對三界輪迴生起了厭離心,深深覺得因果報應確實不虛。

世尊觀知他們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就傳授他們相應的法。其中有些人證得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有些人獲得金輪王位;有些人得到梵天位及帝釋天位,有些得緣覺、辟支佛位;有些人則是種下無上菩提的種子;其它多數人也真實生起信心而皈依了佛門。說法圓滿後,佛陀率領僧眾返回經堂。

 

4.農夫——清凈心供養佛,土地變成黃金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城郊祇陀園附近住著一位貧窮的農夫。農夫每天都是一大早起來,準備好種田的工具,到田地裡幹活。因為田地離家有一段距離,因此每到中午,他的妻子便把午飯送到田裡,兩人一起吃。

他們經常見到佛陀及僧眾們著衣持缽,到城中化緣來回的情景。每次農夫看到時,內心總有說不出的喜悅,並讚歎不已:「不可思議!佛陀是這麼莊嚴,僧眾是這麼多,個個威儀具足!」

有一次,農夫夫婦互相說:「我們前世肯定沒造什麼善業,所以今生才會這麼貧窮,若再不供養佈施,來世我們會更可憐,怎麼辦好呢?」

想了想,農夫對妻子說:「賢妻,我們家中有沒有可以作為佈施供養的物品呢?」

妻子說:「家裡沒有什麼供品,但供養不在於多少,只要以清淨心,即使對世尊作個小小的供養,功德也是很大的。所以,為了今世與來世不再這麼窮,我們應該好好地供養世尊。」農夫高興地贊同這個提議。於是,妻子就回去準備家中最精美的飲食,預備明天早上供養世尊。

第二天早上,夫婦倆將準備好的供品拿到田裡去,在那兒恭候佛陀前來應供。

這時,世尊觀察到教化農夫的機緣已經成熟,便著衣持缽前來化緣。

農夫夫婦看見世尊遠遠地走來,馬上高興地跑去迎請世尊,並祈求:「世尊能不能接受我們的供養呢?」世尊默許,他們隨即請世尊入座,親手供養甘美的飲食。供養圓滿後,世尊觀察他們的根機,為他們傳法,就回祇陀園了。

夫婦倆接著就在田裡發願:「以供養世尊的善根,希望我們從今以後不再受貧窮之苦,並希望我們的田地莊稼全變成黃金。」

剛發完願,其清淨心供養的功德力與佛陀不可思議的加持力,竟使得農夫的田地莊稼真的全變成了黃金。夫妻兩人看到了,高興得不得了,反而不知該怎麼辦。

此時,賢慧的妻子對農夫說:「田地變成黃金的願望真的實現了。不過,我們最好還是徵求薩迦國王的允許,否則,我們不一定能享受到這些黃金。你先去王宮稟告國王,並獻給國王一塊黃金,這樣比較好。」於是,農夫到王宮中,告訴國王有關田地變黃金的事。

起初,國王不太相信,在農夫的建議下,勉強派了一個人去勘察,但國王派去的人,只看到普通的田地,怎麼瞧也看不到黃金,就回去稟告國王。

「國王陛下,請您親自看一下,我們的田地真的變成黃金了。」農夫又祈求說。

國王想了想,就問農夫:「你是造了很大福報呢?還是遇到很殊勝的福田呢?」

農夫回答:「我是遇到很殊勝的福田。」國王才覺得可信,就隨農夫到田裡。

國王親自到田裡觀察,土地變黃金果然是真的。農夫馬上獻給國王一塊,國王仔細地看了看,覺得很稀奇,就問農夫:「是什麼樣的因緣,讓你得到這樣的福報?」

「是中午我們供養釋迦牟尼佛,並至誠發願後才得到的。」農夫照實回答。

薩迦國王聽後,告訴農夫:「不必擔心,這是你們自己供養發願的功德力,所得到的福報,你們可以享用。不過,我希望你能廣行供養與佈施,這個很重要!」

農夫心想:「國王所說的,頗有道理。現在的富裕全是世尊加持而來的,我應該報佛恩上供下施。」

於是,農夫在三個月中,以飲食及許多物品供養佛陀及比丘僧,世尊也為他說法。聞法後,農夫以智慧摧毀薩迦耶見,證得了預流果位。後來,他在世尊前出家,守持清凈的比丘戒,勇猛精進,最後,摧毀三界煩惱,成為阿羅漢。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使農夫的田地變成黃金?又是什麼樣的因緣,讓他能在佛前出家,並證得阿羅漢果位呢?希望世尊為我們開示,我們都想知道。」

世尊告訴他們:「這是他前世和今世兩種因緣所成。過去生的因緣是,賢劫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時,他是一位婆羅門的兒子,長大後出家,臨死前他發了一個願:『我在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沒有得到什麼境界,但希望我未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證得阿羅漢果。』現在,由於他往昔的願力已經成熟的緣故,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位。

現在的因緣則是,他作農夫時,每次見到我內心就充滿無限喜悅,並以清凈心供養我。以他清淨心供養的功德力,以及我的加持力,使他的田地變成黃金。」

 

5.升天的父親——兩世開導兒子,起信出家證果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有一位婆羅門與妻子一起過著美好的生活,後來妻子生下一位長相端嚴的兒子。他們為他舉行誕生儀式,也取了適合他種姓的名字,並用牛奶、優酪乳、油餅細心餵養。他像海中蓮花一般很快地長大了,對世間各種學問,更是精通無礙。

這位婆羅門對佛、法、僧三寶極具信心,不但皈依佛門,受持居士戒,還常常供養佛陀和比丘僧,世尊也親自為他說法。過了不久,他生病了,家人不管用什麼葯醫治都沒有效果,最後他還是過世了。婆羅門死後,立刻轉生到三十三天。

他的兒子把屍體抬到靈鷲山附近的大屍陀林中,準備進行火化。他看著父親的遺體,心中非常的難過,一邊處理屍體,一邊大聲哭喊著:「爸爸,我的爸爸!」由於傷心過度,精神失去正常,此後他便四處流浪,邊哭邊喊:「爸爸,我的爸爸啊!」樣子十分可憐。

他的父親轉生到三十三天後,就照天人的規矩作三種觀察:

一、觀察自己從哪個地方來?

二、以後會到哪個地方去?

三、是以什麼樣的因緣來到這裡?

他作了這三種觀察,知道自己是從人道來,由於皈依了佛陀,親自聽佛陀說法,才能轉生三十三天的。這時,他深深覺得佛陀對他的恩德很大,為了報答佛恩,他決定在天還沒黑之前拜見世尊。於是他穿上天人的衣服,戴著項鍊、耳環、臂環、手鐲、頭飾等的瓔珞珠寶,手裡拿著青蓮、白蓮、曼陀羅等各種天上鮮花,飛來佛前,供養頂禮佛陀,右繞佛陀三圈。

世尊觀察他的根機,為他說法。他當下獲得預流果,再度恭敬頂禮佛陀,右繞佛陀三圈,準備返回天上。此時,他看到自己的兒子在屍陀林裡到處哭喊,於是就飛到兒子面前問:「你是怎麼了?為什麼這麼悲傷呢?」

「您是誰呀?」

「我是你的父親啊!」

「您現在在哪裡?」

「我已經轉生到三十三天。」

「您是因什麼樣的善業轉生三十三天的?」

「因為我在人間皈依佛陀,受居士戒,還親自聽佛說法的善根,使我轉生三十三天的。希望你不要悲傷,我現在非常安樂。你好好地皈依佛、法、僧三寶,對你的未來會有極大的利益。」聽了父親的教導,他心中的煩惱因而解除,神智也回復清醒了。

隨後,他到世尊前恭敬頂禮,世尊傳給他應機的法要,他因而摧毀薩迦耶見,獲得預流果。得果後,他再三祈求,希望在佛前出家,受持比丘戒。佛陀答應了。之後,他勇猛精進,滅盡三界所有的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使這位婆羅門的兒子,一開始對佛法沒有信心,但在聽了父親的教導後,才對佛陀生起信心,跟隨佛陀出家,並證得阿羅漢果呢?希望世尊為我們演說前後因緣。」

世尊告訴他們:「婆羅門的兒子在聽了父親的教導,才對佛陀生起信心,並出家證果。其實這個過程不只是現在,在過去生中,他們也是這樣的。在賢劫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時,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婆羅門的兒子,世間學問沒有不通曉的地方。而這位婆羅門對迦葉佛具足極大信心,在佛前皈依、受戒。死後,轉生到天界。兒子無法接受失去父親這事,傷心得不得了,天天哭喊。

這一切被死去的父親看到了,於是顯現在兒子面前,開導他:『你不必這麼痛苦。我在迦葉佛前皈依、受戒,死後轉生到天界。你也應該皈依迦葉佛,對你以後會有利益的。』兒子聽後,就到迦葉佛前皈依出家,臨終之時,他發了一個願:『我在迦葉佛教法下出家,沒有得到什麼境界,希望我將來能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證得羅漢果位。』

由於他當時所發的願力,現在已經成熟,所以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成為阿羅漢。當時的父子就是現在的父子,當時的兒子是聽從父親的開導而出家的;今生也是聽從父親的開導,再加上前世他曾經發過的願力,才得以出家證羅漢果。這就是婆羅門父子的前後因緣。」

 

6.果嘎勒嘎比丘——假因毀謗聖者,墮無間獄受苦

當佛陀住在王舍城的時侯,果嘎勒嘎比丘(提婆達多的眷屬之一)住在薩伽瑪山,此山的環境非常幽美。附近的施主與婆羅門對果嘎勒嘎比丘都十分恭敬,經常供養他衣物藥食等。有一次,舍利子和目犍連一同遊化,來到薩伽瑪山。果嘎勒嘎比丘聽說這事,就前往頂禮迎請二位尊者住下來,並願意供養他們一切資具。

兩位尊者提出一個要求:「請不要告訴任何人我們在這裡,若太多人知道,我們就會離開。」果嘎勒嘎比丘答應了,於是兩位尊者就安住下來。

那時,有一位大施主的兒子,很有善根,自己到果嘎勒嘎比丘那裡皈依,並請求出家。果嘎勒嘎比丘要他徵求父母的同意,然而他的父母不同意,他只好順從父母,暫時不出家。

果嘎勒嘎比丘供養二位尊者許多年後,大施主的兒子也長大成人了。有一天,果嘎勒嘎比丘準備出遊,出門前,他請兩位尊者代為教導自己的弟子。兩位尊者觀察這些弟子的根機,覺得他們能夠修學更進一步的法,就傳授給他們相應的法。他們個個勇猛精進,全都證得阿羅漢果位。

這時,那位大施主的兒子終於獲得父母的同意,來到經堂,準備出家。比丘們對施主的兒子說:「果嘎勒嘎比丘外出,現在是由舍利子和目犍連二位尊者帶領我們修學。你若是在尊者面前出家,這因緣是很殊勝的!」他聽了很高興,就在尊者舍利子前出家。舍利子尊者為他傳授一些法要,他便證得預流果。受了比丘戒後,更加精進修持,最後滅盡所有的三界煩惱,成為阿羅漢。證果後,他回去度化父母,也讓父母得了聖果。

不久,薩伽瑪山的天人對當地的人民說:「我們薩嘎瑪山上有兩位尊者:目犍連和舍利子,是真正的善知識,你們為什麼不去拜見他們呢?」從此以後,來薩伽瑪山朝拜的信徒就越來越多。

兩位尊者覺得天天很多人來恭敬供養,於修習無益,因而決定離開。於是就對那些已得羅漢果的果嘎勒嘎的弟子們說:「我們曾經與果嘎勒嘎約定,一旦往來的人太多,我們就會離開。現在你們最好去王舍城,大家各奔東西,好好修行。」尊者說完後,寺院裡的僧眾全去了王舍城,兩位尊者也出發到其它的地方。

兩位尊者走到途中,突然下大雨,他們遠遠看見前面有個山洞。這時,有一位牧羊女先進去,接著又進去一個男人,一會兒,那個男人從山洞出來,走了。兩位尊者沒有仔細觀察,就進入山洞中避雨。

就在此時,果嘎勒嘎回到薩伽瑪山,發現山中空無一人。有人告訴他:「是兩位尊者把你的弟子給帶走的。」他聽後,非常生氣,連忙追趕兩位尊者。在山洞裡,追到兩位尊者,同時也看見一位行為淫蕩的女子從洞內深處走出來,不禁心生懷疑 :「洞裡只有他們三個人而已,他們之間一定有曖昧不明的關係。」

想到兩位尊者遣散自己的弟子,又破戒與女子有了曖昧不明的關係,果嘎勒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破口大駡:「你們這兩個犯了淫戒的惡徒!」並說很多不堪入耳的惡語,兩位尊者見他失去理智,無法加以解釋,只得默然離去了。

於是,果嘎勒嘎到王舍城各處毀謗兩位尊者。其它比丘把這件事告訴佛陀,佛陀特意找來果嘎勒嘎,對他說:「果嘎勒嘎,他們持戒清淨,你毀謗他們,將來會遭受無量的大苦報。」

果嘎勒嘎對佛陀說:「世尊!舍利子和目犍連確實是惡性比丘,不是清淨比丘啊!」於是繼續毀謗他們。佛陀語重心長地再三勸誡他,但果嘎勒嘎仍然固執己見。

後來,果嘎勒嘎罹患怪病,身上長出了很多小疹子,小疹子越變越大,從像小芥子轉到像青稞、豌豆那麼的大,長滿全身;他口吐鮮血,全身滾燙,受不了地大聲叫喊:「好燙啊!我的身上好燙啊!」他不停地叫著,身上的膿血也是不斷地湧出,不久就在極大的痛苦中去世了。死後,他墮入最底層的裂如大紅蓮地獄中,不但舌頭燃火,還有鐵嘴的老鷹、鴛梟、烏鴉啄他。

同時,有三色三天子飛來佛前,對佛陀恭敬頂禮。一位天子告訴世尊說:「世尊!提婆達多的眷屬果嘎勒嘎已經生病去世了。」

另一位天子說:「世尊!果嘎勒嘎因為誹謗二位尊者,如今墮入裂如大紅蓮地獄了。」

最後一位天子,以偈誦的方式說:「無論是什麼人,宣說他人過失,毀害自己業因,白白造下口業,永遠失去安樂;勿讚惡人所為,不可誹謗正士,尤是證果聖者,若對其生瞋恨,萬劫地獄受苦。」說完之後,三位天子就不見了。

第二天,世尊告訴大眾:「昨晚來了三位天子,他們告訴我果嘎勒嘎已經墮入地獄中受大苦報。如果還未得到像我一樣的境界,那麼是很難知道別人根機等情況的。

所以,平時大家不可任意說別人的過失,想真正瞭解一個人,要通過八種觀察,一、觀察他的行為,二、行境,三、道友,四、生活,五、聽,六、聞,七、身業,八、口業。從多方面綜合觀察才能真正認識一個人,千萬不能以偏概全,對他人的善惡妄下定論。比丘們,對一般的木頭也不能生瞋恨心,何況是對有情眾生,以後,要多注意,多精進修行。」

舍利子和目犍連聽到後,就到地獄裡,想救誹謗他們的果嘎勒嘎。在裂如大紅蓮地獄的深處,他們看到果嘎勒嘎正受極大的痛苦。當果嘎勒嘎看到他們二人時,依然瞋恨不息,當場開口罵了起來;因為瞋恨心增強,所遭受的苦更加猛烈,身上的火也更加熾燃。他們兩位眼見無法救他,只好回王舍城。

到王舍城後,他們對眾人如實宣講親眼見聞正在受苦的果嘎勒嘎,人們聽了對因果不虛生起誠信心,對輪迴生起厭離心,已足以接受佛法的潤澤。於是,舍利子傳給他們相應的法,他們有些得到加行道的暖、頂、忍、世第一位,有些獲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有些得了梵天、帝釋天,有些達到獨覺、辟支佛位,有些獲得金輪王位,有些則種下無上菩提的因,大多數的人對佛法生起信心,並皈依佛門。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使果嘎勒嘎比丘對兩位尊者生起那麼大的瞋恨心毀謗,並在死後下地獄呢?希望世尊為我們開示。」

世尊告訴比丘們:「以前,他也是因為毀謗他們而下地獄的。很久以前,無爭城裡有一位婆羅門大臣精通世間學問,大家都對他很恭敬。不久,有一位精通一切學問的仙人到無爭城附近安住下來。

過了一段日子,無爭城人民全都跑去供養仙人。婆羅門大臣得不到名聞利養,就想陷害仙人。當時,仙人有兩位大弟子,也精通世間一切學問,他們持戒清淨,可是婆羅門大臣卻到處散布謠言:『這兩位婆羅門持戒不清淨,不是清淨的修行人。』

後來,那位仙人勸告婆羅門大臣說:『請不要毀謗,他們的戒行很清淨的。』如此再三地勸告他,可是他都聽不進去,大臣死後就墮入地獄中受苦。

當時的那位老仙人就是現在的我,兩位弟子就是現在的舍利子和目犍連,當時的婆羅門大臣就是現在的果嘎勒嘎,那時他也是以無因毀謗而下地獄的。」

比丘們又問世尊:「是什麼因緣使兩位尊者雖是阿羅漢,卻受這樣的毀謗呢?」

世尊告訴他們:「很久以前,俱塵城住著兩位苦行者,他們很受人民的尊敬。有一天,來了一位具足五神通的婆羅門,大家都跑去皈依他。之後,苦行者為了得到供養,就中傷婆羅門,使他無法久留,不得不離開。

這兩位苦行者就是現在的捨利子和目犍連,他們那時宣說別人的過失,死後下地獄,歷時千百萬劫,從地獄出來後,生生世世還是被人毀謗,現在雖然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因果不失壞,仍受到果嘎勒嘎比丘的詆毀。」

比丘再請問世尊:「世尊,果嘎勒嘎在地獄受種種的苦,被鐵嘴烏鴉、獅子等啄食,這因緣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世尊回答他們說:「這是他毀謗舍利子和目犍連所感召的果報。」

 

7.醜陋的小孩——罵獨覺得醜相,因願力而轉變

從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財產,並與妻子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後來他的妻子懷孕了,卻生下一個非常醜陋的孩子。夫妻二人為此非常煩惱,施主抱怨:「我們前世不知造了什麼業,生出這麼醜的小孩?不如丟出去喂狗算了。」

妻子阻止丈夫:「不可以,如果我們殺了人,將來會下地獄的。不如秘密養著他,等他能夠獨立生活後,再把他趕出家門吧!」因為這孩子長得很醜陋,所以就叫他「醜陋的小孩」。

孩子長大以後,果然就被施主夫婦趕出家門。他四處流浪,過著到處乞討的生活。無論到了哪個城市,都因為長相太醜,看上去很可怕,而被調皮搗蛋的孩子們拳打腳踢,或捏耳朵、打耳光,或丟牛糞、石頭,乃至用木棒打他,還一邊追打一邊叫:「魔鬼來了,魔鬼來了!」

「不知道自己以前造了什麼惡業,現在才會這麼痛苦?人多的地方現在待不下去,或許到較僻靜的公園裡會好一點吧!」於是,他就住到了公園裡,白天躲藏起來,等太陽下山後,才偷偷出來,找一點遊客扔下的食物,勉強維持生命。

這時,佛陀以神通力觀察到這位醜陋的小孩,知道他受教化的因緣已經成熟,就幻化出一個更醜的孩子,在圍兜裡裝一些食物,來到醜陋的小孩所在的公園。

那個醜陋小孩看到佛陀幻化的醜小孩,非常害怕,轉身就跑,佛陀馬上以加持力使醜陋的小孩跑不掉,還讓他回頭看看自己。就這樣,醜陋的小孩看到這位奇醜無比的小孩,心想:「沒想到這世上竟然也有跟我年齡相近的醜小孩!我得去問問他,究竟是什麼人?」

當醜陋的小孩往幻化的小孩走去時,幻化的小孩就向後跑,醜陋的小孩趕緊喊:「朋友!你不要跑,你要跑到哪兒去?為什麼跑呢?」

幻化的小孩回答:「因為我長得太醜了,不管到哪,都有人對我拳打腳踢,或打耳光,或用牛糞、石頭丟我,還邊打邊罵我是魔鬼。所以,我怕見到人,一看到人,我就趕快逃跑。」

醜陋的小孩追著他說:「你不用怕啦!我也是因為長得太醜,常常受到別人打罵。就是因為這樣,我才躲到這個靜靜的公園裡,比較不會被人看到。你不要怕嘛!我們可以一起去找點東西吃。」

「好啊!我們就交個朋友吧!」

幻化的小孩慢慢走向他,還把放在圍兜裡的食物拿出來,分了一些給他吃。吃飽以後,醜陋的小孩心裡很高興,覺得他們可以一起生活,就對幻化的小孩生起歡喜心。在他生歡喜心的刹那,世尊現出他本來具足的三十二相莊嚴金色身。醜陋的小孩一見到這莊嚴相好,頓時生起無比的信心和歡喜心,其快樂非十二年的禪悅所能比。於是他走到佛前恭敬頂禮,世尊為他傳了法,他當下就獲得預流果位。

醜陋的小孩心想:「如果我的身相不是長得這麼醜的話,真希望能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受戒,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可惜,我的因緣不具足。」

就在他發心出家的剎那,醜相頓時變成妙相,他立即在佛前祈求:「世尊若慈悲開許,我願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受淨梵戒。」佛陀為他授比丘戒,並傳了一些法要。他依法精進修持,不久就滅盡了三界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醜陋的小孩以什麼樣的因緣出生在富貴之家?又以什麼樣的因緣而長相醜陋、被父母趕出家門?之後又為什麼能對佛陀生起歡喜心,最後出家證阿羅漢呢?請世尊為我們演說這前後因緣。」

世尊告訴比丘們:「這是兩世因緣成熟的緣故。以前無佛出世的時侯,只有獨覺在世間。那時,有一位施主是個守財奴,不但自己用錢計較,對別人更是一毛不拔。

有一次,一位獨覺經過他家門口向他化緣,他勉強供養,但馬上就後悔了,他想:『供養這位光頭沙門,還不如拿給工人吃。』因而跑出去,把供養出去的東西搶回來,並用惡毒醜惡的言語和行為,咒罵這位獨覺,還趕他快點走開。

獨覺知道他這樣作,已經造下很大的惡業,很想救度他,於是立即示現神變,飛入虛空中,同時出現閃電、打雷、下冰雹等景象。吝嗇的施主看到了,當下就對獨覺生起尊敬心,跪下來求獨覺救度他。獨覺看他已經心生懺悔,就從空中下來。施主重新恭敬供養獨覺,併發了一個願:『希望以此供養的功德,願我生生世世出生在富貴之家,且能在比獨覺更殊勝的聖者前,獲得阿羅漢果位。還希望這次造的惡業不要成熟,如果成熟了,希望在我發心出家的那一瞬間,能全部消失。』

比丘們,當時那位吝嗇的施主就是現在的醜陋小孩。由於他以各種醜惡的言語咒罵獨覺,所以今生長得醜陋;因為他驅趕獨覺快點走開的過失,所以今生從小就被趕出家門;由於生起後悔心,再加上對獨覺供養發願的功德,使他今生能生在富貴之家;因為願力的緣故,他能在發心出家的剎那間轉醜相為妙相,最後出家,證得阿羅漢果。

另外,他在迦葉佛出世的時候,也曾出家。臨終時,他發願:『我在迦葉佛座下出家,一生都沒得到什麼境界,希望以後能在釋迦世尊的教法下出家,滅盡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由於這兩世發願的因緣,現在都成熟了,所以他今生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證果。」

 

8.安寧太子——兩世被判死刑,蒙佛救度證聖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舍衛城是由勝光國王掌管,而鹿野苑則是由梵施國王所執政。那時,兩國因一些矛盾交戰,傷亡都十分慘重,雙方關係也是越來越壞。

有一次,梵施國王率領四大軍隊進攻舍衛城,在康丹河邊紮營。勝光國王知道後,隨即率領兵隊前往應戰。雙方勢力相當,難分勝負,一直僵持不下。

這時候,梵施國王的妻子生下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王宮上下鼓樂齊鳴,慶賀女孩的誕生。勝光國王知道後,心想:「和梵施國王交戰這麼久,耗損國力,不如我向她女兒求婚,和平解決兩國關係。」於是就派使者到梵施國王那裡去求婚。

梵施國王知道勝光國王的心意後,非常高興,心想:「兩國開戰至今,雙方皆損失慘重,現在藉聯婚求和,正合我意啊!」便告訴來使,願與勝光國王和親。從此,兩國結盟,成為好朋友。

由於女兒的出生,平息一場戰爭,讓全國上下得以安寧,因此,梵施國王將女兒命名為「安寧女」。不久之後,王妃又生下一個長相莊嚴的男孩,他們為他取名為「安寧」。很快的姐弟倆長大了,二人關係好得很,親密到連一刻也不願分開。

不久,安寧女的年齡已適合婚嫁,於是雙方選好日子,勝光國王親自到鹿野苑迎娶安寧女,依當地的習俗舉行隆重的婚禮。

安寧弟弟找不到姐姐,就問父母:「姐姐哪兒去了?」

梵施國王說:「她到勝光國王那裡了。」

安寧就鬧著要跟姐姐在一起,梵施國王告訴他:「你姐姐已經成家了,你去幹什麼?你是太子,以後要繼承王位,料理國政,你是不能去的。」但他還是天天吵著要到姐姐那兒。

後來,勝光國王告訴梵施國王:「讓安寧來吧!我會像對待自己兄弟一般地對待他的。」梵施國王只好送他到舍衛城與姐姐團聚。

勝光國王教他騎馬、射箭等世間的五明,他全部精通無礙。然而,安寧慢慢地變得驕縱而目中無人,個性也變壞了,在很短的時間內竟做了一百多件犯法的行為。安寧女和勝光國王再三勸導,都收不到任何效果;萬般無奈之下,他們只好派人告訴梵施國王有關安寧的種種行為。

梵施國王聽了也很是擔心,三番五次地叫安寧回宮,並告訴他:「你身為王子,未來要繼承王位,作人民的表率,不要再胡作非為。」

但安寧既不願回宮,也不聽從父王的教誨,仍舊一意孤行。最後,梵施國王與他脫離父子關係,勝光國王把他趕出王宮,安寧只得在市井裡混日子。

有一天,他想要進宮看姐姐,但是守城衛士不讓他進宮,安寧不禁瞋恨心大起。抬頭一看,竟又看到姐姐和國王在涼台上彈奏琵琶,有說有笑的; 安寧在憤怒、嫉妒交集之下頓起殺心,拿起弓箭便朝國王射了一箭,但只射中了國王面前的琴。

逃過一劫的勝光國王憤怒不已,心想:「這個安寧居然要殺我?真該馬上殺了他!但他畢竟是梵施國王的王子,恐怕梵施國王會不悅,若在法庭上辯論,再判處他死刑,則較妥當。」

當時,勝光國的規矩是:凡是有小辯論,就吹兩個海螺集眾,而舉行大辯論時則不但吹海螺,還要擊大鼓。於是國王就命令手下吹海螺、擊大鼓,集中舍衛城的大臣和所有官員,再把安寧帶來與國王辯論。當然,完全理不直氣不壯的安寧輸了,連同之前觸犯的一百多條法律,一併合起來被判處了死刑。於是便依著國家的規矩,讓安寧太子戴上代表已判極刑的花環,由劊子手帶去遊街。安寧太子這時才驚覺自己做錯了事,心生懺悔,獨自哀嚎:「這世界上還有誰能救我!」

世尊觀知教化安寧的機緣已經成熟,便著衣持缽到城中化緣。正在遊街的安寧,遠遠地看見世尊,生起極大的歡喜心,立即上前恭敬頂禮,祈求世尊:「慈悲的佛陀,能不能再給我一次生命? 請您救救我!」

世尊便對劊子手說:「你們不要殺他,放了他吧!」

劊子手很為難,對世尊說:「若是擅自釋放極刑罪人,我們只怕性命難保!」

世尊告訴劊子手:「沒關係,我親自去跟國王說吧!在我未見到國王以前,請你們不要殺他。」劊子手答應了。

世尊找到勝光國王說:「國王!放了那個罪犯,不要殺他。」

勝光國王很信任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就說:「世尊!他犯了許多罪,理應處死,但如果您能攝受他,而他也願意出家,我可以釋放他。」

於是,世尊將安寧帶回經堂,為他剃度、授戒、傳法,他精進修持,很快地滅盡三界輪迴的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這時,比丘們請問佛陀:「世尊!是什麼因緣讓安寧太子造做不法的事,幾乎被處以極刑?又何以能在臨刑前被世尊所救,還度他出家,使他證得羅漢果?請世尊為我們演說前後的因緣。」

世尊告訴比丘們說:「不但是今生我救護他,度他出家獲證羅漢果位,而且前生我也曾經救過他,使他得到四禪五通。

很久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倉祈國王。當地有個惡人,做了很多非法的事。後來,倉祈國王判他死刑,當劊子手正準備殺他的時候,他心生恐懼,連連呼喊救命。那時,鹿野苑附近有位大仙人,具足五種神通,看他非常可憐,很想救度他,便來到惡人的面前。

惡人看見大仙人就恭敬頂禮,請仙人救他。仙人請劊子手釋放惡人,但劊子手說:『放了死刑犯是會被砍頭的! 我們可沒有兩個頭,怎麼能將他放了呢?』

仙人就對劊子手說:『由我去跟倉祈國王說吧!在我未找到倉祈國王以前,請你們暫時不要殺他。』劊子手答應了。

仙人找到國王,幫惡人求情,國王說:『如果不殺他,您得帶他出家。』於是,仙人帶惡人到森林中,傳授他教言,他依教修行,最終得到四禪五通。

比丘們,當時的仙人就是現在的我,那位惡人就是安寧太子,倉祈國王就是勝光國王。以前他在臨死前,我及時援救他,並教他修得四禪五通; 現在也是在他臨刑前,我救了他,使他證得阿羅漢果。」

比丘們又請問:「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使安寧太子今世轉生在富貴王家,身相莊嚴,並能在佛前出家,獲證阿羅漢果呢?希望世尊為我們演說前後因緣。」

世尊說:「這是他前世的願力。在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僧眾執事,一生為僧眾辛勤做事。 臨終時,他發願:『我一生出家,為僧眾做事,沒有得到什麼境界,希望我將來能在釋迦佛出世的時候,讓佛歡喜,出家滅盡三界輪迴的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

這位執事比丘就是現在的安寧王子,因為他前世的願力,現在已經成熟,所以今生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滅盡三界煩惱,成為阿羅漢。」

 

9.一個首陀羅人——罵僧轉投賤種,復讎未遂成聖

當世尊住在新德佳城南方的森林裡時,新德佳城是猛光國王所統治,鄰國是色不熱城,由恰嘎國王統治,二位國王密切往來,關係良好。

色不熱城盛產芒果,而新德佳城則幾乎不產芒果。有一次,恰嘎國王特意送給猛光國王一些上品的芒果。猛光國王將芒果分給王妃、太子、大臣們一起享用,他覺得芒果非常鮮美好吃,於是就派人去種植芒果。芒果樹在細心照料下長得枝葉茂密,很快的就開花結果了。國王很高興,為了保護這個芒果園,他找來一些首陀羅人(印度奴隸階級)看守果園。可是,這些首陀羅人竟然監守自盜,大量偷吃果實,使得樹上的芒果剩沒幾顆。

「是誰偷吃了芒果?芒果怎麼只剩下這麼一點點呢?」國王生氣地問他們。

「芒果被人偷了!」害怕的首陀羅人在國王面前說謊。

國王懷疑是他們偷吃的,就派人去他們家搜查,果然在他們家中找到芒果的果皮和果核。國王盛怒之下,把所有的首陀羅人及其妻兒等全關在屋子裡,一把火燒掉整個首陀羅村。

這場浩劫的唯一倖存者,是一個在外謀生的首陀羅兒子,他覺得一輩子做首陀羅奴隸沒有意義,於是裝扮成婆羅門階級的模樣,出外謀生,還跟著一位上師學習隱身法。

有一天,他回到賤民村,只見一片廢墟,不見自己的父母家人。他詢問隔壁村的人,才知道整個事情的經過,他心想:「那些偷吃芒果,犯了法的首陀羅人,受罰是應該的。可是,那些無辜的婦女、孩子沒有犯法,憑什麼也遭殺害?」他悲憤填膺,決定要報仇雪恨。

他以隱身術進入王宮,在任何人都看不到他的情況下,悄悄地來到國王身邊。接著他拿起鞭子便狠狠地抽打猛光國王,並嚴厲責駡他:「你這個粗暴、惡毒的國王,為什麼要燒死那些無辜的首陀羅眷屬呢?」

「那些首陀羅人偷吃我的芒果。」猛光國王看不到任何人,以為是魔鬼,但仍強忍著痛回答。

「芒果是看守果園的首陀羅人偷吃的,婦女與小孩又沒犯罪,為什麼也燒死他們?你實在太可惡了!」

他非常憤怒,一邊抽打,一邊警告他:「你這殘忍的暴君,我給你七天時間處理國家大小事務,七天後,我再殺你。」聽完這些話,國王非常害怕。

第二天,他又是這樣抽打國王。國王恐懼萬分,趕快找來大臣商量對策。

大臣們建議:「我們去求佛陀的弟子達雅那尊者,可能會有辦法。」

決定後,大臣們來到達雅那尊者前請求:「尊者,我們的國王正遭受魔鬼的惱害,請您慈悲救救他吧!」

達雅那尊者作了一個加持,首陀羅人的隱身法立刻不靈了。

首陀羅人對於無法使用隱身法覺得奇怪,懷疑有人破壞,於是跑去探問大臣:「前幾天國王受到魔鬼的惱害,這幾天卻好了,是什麼原因呢?」

大臣們說:「我們去求達雅那尊者,是尊者保護了國王。」

這個首陀羅人聽後,滿腔怒火地來到達雅那尊者面前質問:「尊者!您為什麼要破壞我的隱身法?您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尊者和藹地說:「孩子,不要著急,有話慢慢說。」尊者的慈悲溫和消除了他心中的怒火,平靜下來的首陀羅人對尊者恭敬頂禮,尊者為他傳授相應的法,於是他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預流果。

證果後,他在尊者前再三祈求:「我願意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比丘戒,守持清凈梵行。」尊者攝受他,併為他剃度、授戒、傳法,他精進修持,最後滅盡三界煩惱,成為阿羅漢。

大臣們知道後,稟告猛光國王:「害您的不是魔鬼,而是一個來復讎的首陀羅人,但他已經被達雅那尊者度化出家了。」

國王聽了很高興,心想:「如果沒有達雅那尊者,我一定早被殺害了。」為了報答尊者的恩惠,他親自迎請尊者和比丘僧來王宮中應供。

尊者告訴他:「可以,但現在佛陀住在附近的森林裡,您應供養佛陀才是真正的大功德。」

於是,猛光國王前往佛前求法,世尊為他傳了一些法,他又再三祈求佛陀及僧眾親臨王宮應供七天,佛陀默許了。七天中,猛光國王虔誠地供養佛陀和比丘僧,圓滿當天,還供養佛陀一件無價的寶衣,並供養每位僧人二件僧服。佛陀為他傳授教言後,便返回森林中。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這個首陀羅人以什麼因緣,能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獲證阿羅漢果?希望世尊為我們演說。」

世尊告訴比丘們:「這是他前世的因緣。在距今九十一大劫以前,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毗婆屍佛出世,佛在度化眾生圓滿後,示現涅槃。

當時的郎約國王把佛的舍利集中存放在隱密的地方,還找了一些首陀羅人守衛。有一次,一位首陀羅人被猛虎攻擊,他至誠地祈禱頂禮如來正等覺,因如來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天人救護他,使他免除虎難。

過了一段時間,郎約國王建好舍利塔,並舉行隆重的開光儀式。那位在虎口中倖存的首陀羅人盡己所能地供養,並對遺塔恭敬頂禮,心想:『我能從虎口逃生,全是如來的加持,為了報答佛恩,我今盡力供養,以此供養的功德,希望將來能在如來的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位。』

比丘們,當時在毗婆屍佛出世的首陀羅人,就是今世證阿羅漢果的首陀羅,由於他前世的願力現在已經成熟,所以今世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獲證阿羅漢果位。

另外,在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時,有位惡性比丘經常以粗話罵其它比丘:『你們這些首陀羅賤種人......』

後來,他臨死前生起後悔心,誠意懺悔併發願:『我在迦葉佛的教法下,一生出家,沒有得到什麼境界,希望將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歡喜,獲證阿羅漢果。』

他雖然發善願,但仍然五百世轉生為賤種人。 而他在臨終前的發願,現在已經成熟,所以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滅盡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

 

10.極賢大臣——修建遺塔起信,全家共證羅漢

以前,淨飯王手下有一位極賢大臣,婚後一直都沒有子嗣,夫妻倆常常祈禱梵天、帝釋天、地神等,但都沒有效果。

後來,凈飯王生下悉達多太子,婆羅門相士預言:「太子若在家,將成為金輪王;若出家學道,將證得無上正等覺。」

聽到這個預言,極賢大臣非常痛苦,心想:「如果有孩子,將來可以作悉達多太子的侍從,我的職位也可以傳給兒子,只可惜我現在沒孩子。」想到這裡,極賢大臣心裡倍加難過,夫妻倆又想盡辦法,再三祈求,仍然無濟於事。

悉達多太子長大後,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後來出遊四城門,親眼目睹人間的生、老、病、死苦,他深深思維世間的諸苦,生起猛烈的出離心,獨自夜半越出城門,拔劍削髮,出家修道。在苦行六年之後,在尼連禪河接受牧羊女的羊奶,以及婆羅門的吉祥草等供養後,他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發誓:

「在未現證菩提以前,我永遠不起此座!」

後來,夜睹明星,而大徹大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接著,佛陀在鹿野苑初轉*輪,攝受憍陳如等五位比丘,也度脫很多人,皆得聖者果位,後來又去迦毗羅衛國等印度各地演說妙法,弘法度眾。

這時,極賢大臣心想:「我已經七十多歲了,膝下無子,應該將財產供養佛陀,不然,我死後,財產無人繼承,將全部充歸國庫,沒什麼意義。」於是,他發心迎請佛陀及僧眾應供,親手供養各種甘美的飲食。供養圓滿後,佛陀對他傳了法。他受持讚歎正法,對正法生起歡喜心。同時,他對佛陀誠懇地說出內心話:「佛陀,如果我家有個男孩,就可以像我侍奉淨飯王一樣地侍奉您......。」

佛陀安慰他:「如果您真是如此希望,那非常好,我們就這麼約定。」

不久,極賢大臣的妻子果然懷孕了,十個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他們為他舉行隆重的誕生儀式,並取名為「賢者」。賢者很快長大了,他學會八觀察及一切世間的學問。

佛陀觀知賢者出家的因緣已成熟,便親往極賢大臣家,對他說:「您家的賢者,在未生之前,你已答應給我作侍者。現在,我來接他了。」

極賢大臣很歡喜,把賢者叫到佛陀面前,吩咐他:「賢者,在你未出生以前,我已承諾把你交給佛陀作侍從。今天,佛陀親自來接你,你一定要好好地侍奉他,千萬不要辜負父親對你的期望。」

賢者高興地說:「我一定遵守您的教誨,謝謝父親給我這個機會,孩兒非常樂意。」

佛陀把賢者帶回經堂,為他剃度、授戒、傳法。 賢者精進修行,滅盡了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這時,他心想:「我現在已斷除一切痛苦,獲得無上安樂,這些都是佛陀給我的。而報答佛恩的唯一方法,就是度化一切眾生。」

賢者以神通觀察了知,應該先調化自己的父母。剎那間他回到家裡,躍入虛空,對父母示現雷、火、雹等各種神變,父母親對他生起歡喜心和信心。他傳法給父母,當下父母二人都摧毀薩迦耶見,證得預流果。

父母告訴賢者:「我們想出家修道。」

賢者說:「你們怎麼決定,都可以。」於是,父母佈施所有的家產,安排好一切,就一起出家。出家後,各自精進努力,都成為阿羅漢。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賢者是什麼樣的因緣出生在富貴之家,身相莊嚴,能於佛的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他的父母又是什麼因緣被賢者度化,也能出家得阿羅漢果?請世尊為我們演說前後因緣。」

世尊說:「這是因為他們前世的願力。在賢劫人壽四萬歲時,人天導師拘留孫佛在度化眾生圓滿後,示現無常,入了無余涅槃。當時的國王準備為佛修建一座遺塔,命令一位大臣全權負責。但這位大臣對佛沒有太大的信心,因而把修建遺塔的事推給兒子做,他對兒子說:『兒子,我在王宮裡國事繁忙,若再兼管修建遺塔,恐怕會忙不過來,你來負責修建遺塔吧!』

大臣的兒子聽從父親的命令,掌管整個修塔工程中的大小事務。在修塔的過程中,他對拘留孫佛生起很大的信心,並皈依受戒。他的父母受他的影響,也漸漸對佛生起信心,進而也皈依受了居士戒。

遺塔圓滿竣工後,國王召集全國人民,舉辦一場大法會。大臣的兒子,在塔前恭敬地供養,併發願:『以這個善根因緣,希望未來能令佛歡喜,在佛的教法下出家,滅盡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

他的父母問他發了什麼願,他如實回答,父母聽後,也一起發願:『希望我們生生世世財富圓滿,能依孩子的引導,在佛的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證得阿羅漢。』

比丘們,當時大臣的兒子就是現在的賢者,當時的父母就是賢者的父母。因為我和拘留孫佛的功德事業是相同的,所以他對我生起歡喜心,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他的父母也因為同時發願,現今願力已經成熟,而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滅盡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

另外,在迦葉佛出世時,他們三人出家,曾共同發願:『希望將來能在佛的教法下一起獲得解脫。』

因此,今天這三個人能同時得到究竟涅槃的果位。這就是全家人一起共證阿羅漢果的前後因緣。」

 

11.能持子——供養獨覺併發願,出生富貴證不還

從前在舍衛城裡,住著一位財富圓滿,名叫德衛峽瑪的婆羅門; 他有一位關係密切的朋友,住在鄰近的德衛夏城,名叫傑日婆羅門。

傑日婆羅門的妻子名為舍利,因此他們的小孩名為「舍利子」;德衛峽瑪又稱為「能持婆羅門」,故而他的小孩名為「能持子」。舍利子和能持子從小青梅竹馬一塊兒長大,同窗共讀,互相鼓勵説明,很快就學會基本論典,完成學業。

舍利子又進一步學習深奧的論典和辯論,到了十六歲時,就已經打敗許多的大辯論家。後來,舍利子跟隨世尊出家,成為阿羅漢,佛陀授記舍利子為智慧第一。

能持子後來娶妻成家,並成為引勝國王的大臣,經常往來於宮中,做很多事。但他常常仗恃王權,對人民徵收重稅,奪取人民的財物。

有一天早上,舍利子觀察到教化能持子的機緣已經成熟,因而著衣持缽往能持子家走去。當時,能持子正在指揮工人擠奶,一看到舍利子從遠遠的地方走來,高興地跑上前抱住舍利子,激動異常,對舍利子說:「久違的老同窗,今日重逢,我太高興了,請您光臨寒舍,讓我好好地供養您鮮奶。」

舍利子委婉謝絕:「老同學您有這份心就夠了。我非常感謝,但您的家我是不會去的。」

「我們分別這麼久了,好不容易才見面。如果您不去,我會很難過的!您為什麼不願意到我家呢?」能持子疑惑不解地問。

舍利子說:「因為目前我們彼此的行為完全不同,你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於禮我們可以打招呼,但去你家沒多大意義。」

「舍利子,您不要這麼說。我是個在家人,為了生活,總是會有一些不得已的事啊,否則,生活怎麼過得下去呢?我上有父母,下有妻小與親戚朋友,都靠我維持他們的生活。為了依靠國王,還得護持土地神、天神,供養沙門、婆羅門,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倘若如法行事,那怎麼行呢?」能持子解釋自己的行為。

舍利子告訴他:「既然這樣,我問你一個問題,能否好好回答我?」

「可以,我一定好好回答。」

「你剛才說你是為了父母、妻小、親朋等而不得不做壞事,那麼假如你還沒來得及懺悔便死了,隨業墮入地獄,閻羅王以各種兵器擊打殘害你,你非常難忍,你祈求他不要打殺你,因為你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父母才造業的。請問閻羅王會不會原諒你?」

「舍利子,閻羅王肯定是不會饒我的,只有自作自受。」

「我再問你,一個人為贍養父母去做正當合理的事,自己與父母都能得到很大的安樂,自己也積累很多的資糧。 如果這樣,父母是否很高興?」

「那當然。」

「如果你為妻子親眷等造惡業,隨惡業而墮惡趣,閻羅君會不會因為這是為別人造業而不打你、懲罰你?」

「那絕對不會放過我的。」

「如果你為了他們如理如法地行持,他們也會善待你,這個沒有什麼疑義吧?」

「確實沒有什麼疑義。」

「所以,人享受生活不一定要造作惡業啊!」

通過舍利子一步一步地點化,終於使能持子清醒過來,他生起很大的後悔心,忍不住大哭了起來,邊哭邊用衣服揩著淚水,對舍利子懺悔說:「舍利子,我以前的行為確實不如法。加上最近又娶了個小老婆,為了滿足她的物欲需求,為此也做出很多的壞事。現在,我願意把她送回娘家,在您面前受持五戒。」於是,舍利子慈悲攝受他,為他授了五戒,圓滿後,舍利子就回去了。

過了很久,舍利子安住在南印度的森林中,遇到剛從王舍城來的比丘,經詢問這位比丘後,知道能持子對佛陀與正法仍具有很大的信心與歡喜心,但目前得了嚴重的疾病,命在旦夕,因此連夜趕往王舍城。

能持子重病臥床,看見尊者親臨探病,非常歡喜,想要勉力起身卻是力不從心。舍利子連忙搖手示意他不用起來,並且輕聲細語地親切詢問:「老同學,病有沒有好轉一些?......」

能持子有氣無力地說:「舍利子!我已經不行了,從早痛到晚。」歇了一會又說:「我的頭痛得彷彿要炸開,我的肚子痛得比屠夫把牛的內臟全掏出來再塞回去還痛,我渾身滾燙,就像在烈火裡燒烤一樣,病情沒有半點好轉的跡象。看來是活不久了。」

舍利子對他說:「能持子,我問你,你好好地回答我。你覺得地獄與餓鬼哪個好呢?」

「餓鬼好一點。」

「餓鬼與傍生呢?」

「傍生好一點。」舍利子繼續發問,如此依次問到欲界的最後梵天。

能持子說:「生在梵天是最好的。」

舍利子說:「如果你覺得梵天的果位最好,那就好好聽我傳授給你四無量心的教言,你好好作觀,絕對能轉生天界。」傳完教言後,舍利子就回去了。

此時,世尊觀知舍利子沒有對他傳究竟的法,只能升天,不能得聖果,因而在舍利子離開後,立即以神通力顯現在能持子面前。能持子見到世尊,便生起無比的歡喜心,於是佛陀為他傳授相應的法要,能持子當場證得不還果。接著,佛陀又顯示神變,比舍利子先回到住處,坐在那裡等舍利子。

世尊問:「舍利子,你去哪兒了?」

「世尊!我去給能持子傳法。」

「你傳的法不究竟,在你走後,我又為他傳法,他證得不還果。」

舍利子讚歎:「善哉!善哉!如來神變無比,如來度眾無邊!」

那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能持子是什麼因緣生在富貴之家,後又對佛生歡喜心呢?請世尊為我們開示。」

世尊說:「這是由於他前世願力的緣故。很久以前,在龍天國王治理無爭城的時侯,國家太平,人民無爭。但國王手下有位大臣,經常仗恃王權,暴取賦稅,揮霍浪費,生活享樂。

當時,有位窮人見了,覺得應修一些善法。後來他遇到一位獨覺,便盡力供養,供養圓滿後,獨覺示現神變飛走了。他觀想自己在獨覺面前恭敬頂禮發願:

『以今天供養獨覺的善根,願我將來能生在富貴之家,像國王手下的大臣那樣,依仗王權,享受美好的生活。』

比丘們,你們是怎麼想的呢?當時的窮人就是現在的能持子。

另外,在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一個人皈依佛門,受了居士戒,臨終時發願:『希望在釋迦佛出世的時侯,我能令佛歡喜,證得聖果。』

當時的居士就是能持子,因為這兩世的願力皆已成熟,所以今世他先作大臣,仗恃王權,暴取豪奪人民的賦稅,奢侈享樂;後來再遇佛,生歡喜心,得證不還果。」

 

12.兩個小孩——前世願力成熟,七歲得羅漢果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增長國王率領軍隊,滅了釋迦族。阿難尊者的妹妹、妹夫不幸往生,留下兩個小孩流落在迦毗羅衛城的街頭。

有一位施主從舍衛城過來,看見沿街乞討的孤兒,認出是朋友的孩子,就帶他們到舍衛城找他們的舅舅──阿難尊者。

阿難尊者瞭解到這兩位外甥,父母雙亡,無處可依,是特地來投靠他的,心裡很憂愁。

其它比丘見阿難尊者悶悶不樂,便關心問道:「尊者為何心情如此沉重?」

尊者說:「這兩個小孩是我妹妹的孩子,無依無靠,特來投靠我。但我是一個苦行僧,自己無資生之源,三寶的財物他們不能享用,不撫養又不行,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比丘們勸阿難尊者:「尊者,還是好好照顧他們吧。世尊曾說過,如果對僧眾作利益事,可以對其佈施,是不違因果的。就讓這兩個孩子為僧眾洗缽、洗水果、供花,這是被允許的。」於是阿難尊者便收留這兩個可憐的孤兒。

平時,比丘們把剩下的飯菜佈施給這兩個小孩,阿難也將自己化緣來的飯食分一半給他們,自己僅食用半缽。日子久了,尊者的身體越來越衰弱。世尊看到後,問其它比丘是什麼原因,比丘們照實說出事情的經過。

於是,世尊問阿難:「你收養的兩個小孩要不要出家?」

「世尊,這兩個孩子以後是要出家的。」阿難尊者回答。

世尊說:「阿難,這兩個孩子如果出家的話,就可以享用僧團的財物。還沒出家以前,為僧團做些供花、供果等事,也是可以享用僧團的財物。」世尊這樣開許後,這兩個孩子的生活獲得改善。

過了一段時間,世尊問阿難尊者:「您那兩個外甥為什麼還沒出家呢?」

阿難說:「世尊,因您早已規定:不滿十五歲不能出家。他們尚不滿十五歲,所以,還未出家。」

世尊又問:「他們能在僧眾曬糧時,做驅趕烏鴉的事嗎?如果能作,那就可以出家了。」

「他們早就能做驅趕烏鴉的事情。」阿難很肯定地回答。

「若能驅趕烏鴉,七歲就可以出家了。」世尊開許後,二個小孩便一起出家,生活也變得比較好。但是他們卻因此變得懶惰,白天顧著玩樂,晚上長時睡覺,根本不聞思修行。

目犍連尊者看到這兩個孩子放逸睡眠度日,就對阿難尊者說:「不該讓這兩個孩子虛度光陰,應嚴加管教。」

阿難坦承因慈悲,管不動這兩個孩子,於是便請求目犍連尊者代為教導。剛開始目犍連尊者嚴厲督促這兩個孩子,但漸漸也因過於慈悲,而無法再嚴格要求。

阿難尊者問目犍連尊者:「您現在怎麼也嬌慣這兩個孩子?」

目犍連尊者說:「這兩個孩子已經瞭解到我很慈悲,因而一點都不聽話,實在拿他們沒辦法。」

阿難尊者說:「您可以用方便法使他倆生起厭離心啊!」目犍連尊者答應了。

有一天,目犍連尊者帶著兩個孩子外出。 尊者用神變幻化出一個很恐怖的地獄,並要這兩個孩子過去看。他們看見地獄裡的眾生正在遭受燒殺煎熬等各種痛苦,再轉到一個非常大的鐵鍋旁,鍋裡正煮著滾熱的鐵水,但卻沒有人在裡頭,他倆覺得奇怪,就問獄卒:「為什麼這個鐵鍋裡只煮鐵水,有什麼意義?」

「因為阿難尊者的兩個外甥,天天不修行,卻享用僧眾的財物;等他們死後墮入地獄,將會受到鐵水熬煮之刑,這個鍋正是為他們所準備的。」獄卒說道。

聽了以後,他倆非常恐懼,很快地回到尊者身邊。尊者問他們看到什麼,他們說:「尊者,我們親眼目睹地獄之苦,可怕極了。我們若再不精進聞思修,將來必定會墮入地獄,現在我們很害怕。」

從此,這兩個孩子日以繼夜地精進修學,若在早上沒吃飯前,想起地獄的痛苦,就不想吃了;若是在飯後,憶起地獄的慘景,便將食物全部吐出。就這樣,茶飯不思地精進修行,漸漸地變得體衰無力,面色萎黃。阿難看了覺得很難過,便去詢問目犍連尊者其中的緣由。

目犍連尊者說:「大概是他們見到地獄的景象,嚇得不敢吃飯吧!」

阿難尊者擔心這樣下去會拖垮兩個孩子的身體,又請求尊者想辦法以善巧方便安慰孩子。

過了幾天,目犍連尊者告訴他們要到一個好玩的地方去,兩個孩子又跟著尊者出遊。尊者幻化出一個美妙的天堂,再叫他們去看。他們看到很多的天子和天女以珠寶裝飾自己,過著快樂美好的生活,心裡很羡慕這種天人的生活。接著,他們看到兩個獅子座,旁邊有很多天女圍繞,還演奏各種樂器,供養美麗的鮮花。

兩個小孩便問:「為什麼這兩個獅子座上沒有天子呢?」

「阿難尊者的兩個外甥,因為害怕下地獄受苦,每天精進修行。以這樣的功德,未來會轉生天上,這兩個獅子座是為他們準備的。」眾天女告訴他們。

他們聽了非常高興,心想:「如果現在能精進修行,以後還可以轉生天上。」於是,歡天喜地回到尊者身邊,把天上的事告訴尊者。

尊者慈悲地說:「你們已親眼看到天上與地獄的苦樂,你們一定要精進修行啊!」

此後,兩個孩子特別精進修持,他們終於發現,無論生於地獄、餓鬼、傍生、人、阿修羅或天人中,皆沒有任何安樂可言,一切都是有漏法,三界輪迴猶如火宅,一切的本質都是苦的,因而生起真實的出離心。於是,他們更加精進修持,最後滅盡三界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證果後,他們以神通飛到各處採集鮮花、水果等來供養僧眾。

僧眾感到這兩個小孩很稀有,都覺得他們非常了不起。 有些年長的比丘看到僅七歲的小孩就有這樣的功德與境界,自覺慚愧,也開始努力精進修行,很多比丘因而也成為阿羅漢。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這兩個孩子以什麼樣的因緣,能在七歲的時候就證得阿羅漢呢?請世尊為我們開示。」

佛陀告訴他們:「這是緣於他們前世的願力。很久以前,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五百位青年人在花園裡看見佛陀率領僧眾出遊鹿野苑的情景,都生起無限的歡喜心,很多人覺得如來出世的機會難得,因而想發心出家;有些人則認為應趁年輕好好享受人生,等老了再出家;還有些人覺得可以等到生兒育女後再出家。後來,這五百位青年人一直忙於生計,日久年老,逐漸雕零,皆沒有機會出家。剩下最後的兩位老人,眼見夥伴一個個地死去,才醒悟:『年輕時我們就發心出家,現在已年邁體衰,再不出家,恐怕再也沒有機會。』故而,他們將自己的財產上供下施後,跟隨迦葉佛出家。

佛陀規定新出家的人必須承侍先出家的上座,因此二位老人雖較年長,但仍必須作很多事情,有些僧人更藉機欺負他們。其中一位老人很生氣,另外一位心胸比較開闊,便對生氣的夥伴說:『不要生氣啦!如果我們早點出家就不會發生這種事,錯還是在我們。』於是,生氣的老人誠懇懺悔,沒有受到報應。

他們在臨死前發了一個願:

『我們一生在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生起歡喜心,希望以這些功德,未來能在釋迦佛出世的時候,童貞入道,滅盡煩惱,成為阿羅漢。如果出家的年紀太小,希望佛陀能為我們特別開許。』

比丘們,當時在迦葉佛前出家的兩位老人就是現在的這兩個孩子。因為他們前世的願力,所以今生能在我的教法下,以七歲之齡得到我的開許,讓他們出家,獲證阿羅漢果。」

 

13.吉祥跛子——罵僧後懺悔發願,百世跛腳今羅漢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有一施主與妻子過著美好的生活,後來生下一個身相莊嚴,但雙腳卻畸形的孩子。然而自從生下這孩子,施主家中的一切都非常吉祥圓滿,因此施主仍然非常欣喜地為孩子舉行誕生儀式,併為他取名為「跛子」。跛子長大後,施主家越來越富有,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提到「跛子」的名字,都能完善順利。

舍衛城的人民知道後,也都有樣學樣,不管做什麼事之前,都先提起這個孩子的名字,結果竟然也是一定能完滿成功。加上跛子又精通八觀察等世間的學問,所以,他在舍衛城一帶真是名聲遠播。

有一次,他和親戚好友乘坐馬車一起出遊,遠遠看見一堆人湧向祇陀園。

「那些人去祇陀園做什麼啊?」跛子問他的親戚朋友。

「他們是去朝拜釋迦牟尼佛的。」朋友告訴他。

「釋迦牟尼佛是什麼人呢?」跛子好奇地問。

「釋迦牟尼佛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相士曾預言:『太子若是出家則證得佛果,若是在家則為轉輪聖王。後來,太子出家證得佛果,大家都對太子生起無比的歡喜心與敬信心。』」

聽了這些話,跛子就跟親戚朋友一起去祇陀園。這時,世尊正在為眾多眷屬傳授佛法,跛子遠遠看見世尊的三十二相,當下生起大歡喜心,立即下馬車,頂禮跪拜在佛陀的腳下。

世尊觀察他的根機,傳授了相應的法。他立刻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預流果,並且心想:「如果我沒有殘廢,就可以跟隨佛陀出家。」就在跛子發心出家的剎那,原先的跛腳恢復正常了。他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就在佛前請求出家,佛陀開許,並以「善來比丘」為他傳授比丘戒,他精進修持,不久就滅盡三界輪迴的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這位比丘以什麼樣的因緣生在富貴之家,卻是個跛子?為什麼他出生後,能吉祥圓滿大家的願望呢?又是什麼因緣,使他在發心出家的一瞬間,跛腳就恢復正常,並能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獲證阿羅漢果?希望世尊為我們演說。」

世尊告訴他們:「比丘們!這是他前世的願力已經成熟的緣故。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印度鹿野苑有位大優婆塞,博學多聞,非常了不起,大家對他就像對待上師一樣地恭敬供養。

有一次,迦葉佛到鹿野苑傳授佛法,這位大優婆塞帶了許多信眾到佛前聽法。之後,迦葉佛去別的地方轉*輪,他仍在鹿野苑為眾人講法,受到許多人的恭敬,眾人以錢財供養他,他全拿到寺院裡供養僧眾,僧眾對他也很好。

某次他來到寺院時,剛好遇到僧眾正在誦戒。僧眾誦戒時在家人是不能聽的,因此,執事僧把大優婆塞等所有在家信眾統統趕出經堂。

有位不明事理的人,對大優婆塞說:『我們被趕出來是沒什麼啦!但是,像您這樣一位大居士,對寺院做了好大的功德,居然也被趕出來!』

聽到這些搬弄是非的話,他生起瞋恨心,惡口咒罵:『你們每天像跛子一樣坐在法座上,我做了這麼多的供養,今天竟然把我從經堂裡趕出來,在這麼多人面前,也不給我面子......』

僧眾知道他惡口罵僧已經造下很大的惡業,想救度他,就勸他:『你這樣說是不對的,不管怎樣,你是個在家人,對這麼多僧眾無理咒罵,將來會有惡報的。』他自己也想通了,便誠心發願懺悔。

最後在臨死時,他發願:『希望以我一生中供僧、持戒的功德,生生世世生在富貴之家,眾人一提起我的名字,事事都能吉祥順利。希望我對僧人惡口咒罵的惡業不要成熟,一旦成熟的話,希望在我發心出家的一瞬間即滅盡。』

比丘們!你們是怎樣想的呢?當時的大優婆塞就是現在的跛子,他曾經五百世中受到跛子的惡報,這是最後一世。因為他前世的願力已經成熟,所以生在富貴之家,眾人一提起他的名字,都能事事順利吉祥,又能令我歡喜,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獲證阿羅漢果位。」比丘們聽後,都生起大信心,歡喜受持,於頂禮世尊後離開。

 

14.五百仙人——跟隨佛陀腳印,兩世皆蒙救度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舍衛城外有一座寂靜的森林,裡頭住著五百位仙人,他們經常以火供養天尊。

世尊觀察知道,在森林中苦行的五百位仙人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於是就在五百仙人作火供的爐灶上留下一個腳印。在五百位仙人都看到爐灶上的腳印後,世尊又加持,使爈灶內的火無論怎樣都無法點燃。 發生這樣的怪事,眾仙人深信是大自在天神的力量,是修行的瑞相,心中無限歡喜,便將供品供在腳印上。這時,佛陀又以加持力,使所有的供品都起火燃燒,火焰直衝上梵天界。仙人們看到這奇特的現象,更加相信是大自在天神加持的結果。

佛陀為了讓這些仙人能修學佛法,又在他們火供的爐灶旁留下幾個腳印,並一直延伸到舍衛城外的祇陀園。仙人們見到腳印,認為是大自在天神降臨人間,於是決定跟著腳印,去參拜大自在天神。

五百仙人一路追尋腳印來到祇陀園。這時,釋迦世尊正在為數百位眷屬傳授妙法,五百仙人遠遠看見世尊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莊嚴身相,都生起無限的歡喜心,心中的喜悅比十二年的禪悅還要快樂。

他們在佛陀的腳下恭敬頂禮,佛陀觀察他們的根機,為他們傳授相應的佛法,使五百位仙人全都得到不還果。 得果後,他們在佛前請求出家,受持比丘戒。佛陀同意了,並以「善來比丘」的稱呼,傳給他們具足戒。他們精進修持,滅盡三界輪迴的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在他們的境界中,黃金跟牛糞沒有差別,虛空和手掌也是相同的,諸天都讚歎他們的功德。

後來,比丘們請問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使五百位仙人能藉由佛陀腳印的指引,最後證得究竟的阿羅漢果呢?請世尊為我們演說。」

世尊告訴他們:「不僅是今生,前世他們也是循著佛陀的腳印,而獲得出家身相的。早在賢劫人壽二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的時候,當時迦葉佛示現種種神變,度化無量的有緣眾生。那時,也是有五百位仙人在森林裡苦行,並已修得各種神通,他們可以從居處飛到檀香山。有一次,他們在天上飛的時侯,迦葉如來在地上留下自己的腳印,使他們不能再飛行。

『是不是我們的神通消失了呢?』他們暗自懷疑。

後來,有天人告訴他們:『並不是你們的神通消失,而是地上有如來的腳印,使得不只是你們,即使像梵天、帝釋天等天人也同樣飛不起來。』這五百位仙人聽了以後,當下就對迦葉佛生起極大的歡喜心。

這時,迦葉佛又在從仙人們居住的森林到如來居所之間的路上留下許多腳印。仙人們認為這些腳印是大自在天神留下的,他們跟著腳印前行,最後見到迦葉佛,生起大歡喜心,於佛的腳下恭敬頂禮,出家受持比丘戒,迦葉佛也傳給他們相應的法。

之後他們一生出家,臨終時共同發願:『我們一生在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雖然沒有得到任何境界,但願能在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令佛歡喜,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獲得阿羅漢果。』

比丘們,你們是怎麼想的呢?當時的五百位仙人就是現在的五百位仙人。因為他們前世的願力成熟了,所以今世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成為阿羅漢。」

 

15.盲者——挖掉萬人雙眼,受累世皆瞎報

當佛陀住在木特樂城的芒果園中時,木特樂城有位財富很多的施主,名叫具資。 他與妻子共度幸福的生活,但妻子懷孕九個月後,卻生下一個雙目失明的孩子。 夫婦二人心中非常痛苦,覺得生養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更何況還是個瞎子,不如餵狗算了。 於是,他們趁黃昏沒人看見的時候,悄悄地把孩子丟在路邊。

世尊觀察到這位瞎眼的嬰兒被教化的因緣已經成熟,而且藉著他還可以度化更多的眾生,便加持嬰兒不會被惡狗吃掉。

第二天一早,世尊著衣持缽率領比丘僧到木特樂城。 當地居民見到世尊一大早率領僧眾來到這裡,感到十分稀奇,猜想會有很精彩的授記。

這時,佛陀思維:「這個孩子若能回憶前世,並能與我對話,對眾生將會有很大的利益。」 於是,佛陀以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使這個孩子能回憶前世,並能開口與佛陀對話。

「你是『醜陋的人』嗎?」 世尊問這個嬰孩。

「是的,我是『醜陋的人』。」 孩子說。

「你覺得身口意所造惡業的果報會成熟嗎? 是不是很痛苦?」 世尊又問。

「佛陀啊! 身口意所造的惡業肯定是會成熟的,果報真是苦不堪言啊!」

「那麼,你是皈依怎樣的惡知識才形成這樣的惡業呢?」

「並不是依止惡知識的緣故,而是我沒把心調伏好。」

木特樂城的居民見到這樣的景象,心中皆充滿疑惑,暗自猜測這個孩子的來歷,都想知道這個孩子到底是誰,有怎樣的前世?為什麼他能與佛陀對話,且能回憶前世呢?由於敬畏世尊的威嚴,便悄悄地向阿難尊者提出心中的種種疑問。

「只有佛陀知道一切,你們應該去請問世尊才對。」阿難尊者對他們說。

「我們因為懼怕佛陀的威嚴,不敢冒犯。 尊者,您能不能代我們請求世尊,為我們開示呢?」

阿難尊者回答:「可以,我就代替你們向世尊請教。」

於是,阿難來到佛前,恭敬頂禮,合掌請問:「世尊! 這個孩子前世是誰?他到底造了什麼業呢?為什麼他能夠回憶前世,又以小嬰兒的身體開口和您對話呢?」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這個孩子前世曾造作很大的惡業。很久以前,統治木特樂城的國王,名字叫『醜陋的人』。他的性情十分殘暴,有著極強的嫉妒心,嚴格管教所有的王妃。 當他帶王妃出遊的時候,不但不準別人見到王妃的臉,連街道兩旁的門窗都不准打開,萬一有人不小心見到了,他會立刻挖掉那個人的雙眼。

有一次,他與王妃親眷一起在公園裡遊玩。 那時沒有如來出世,但有一位圓滿功德的獨覺在山林裡修行。 碰巧獨覺剛從山林裡走出來,被幾位王妃看到。她們覺得獨覺的身相莊嚴,身心調柔,便生起無比的歡喜心,紛紛取下自己的面紗,跑到獨覺前恭敬頂禮。國王知道這事後,非常生氣,命令手下挖出獨覺的雙眼。 這位獨覺因為前世惡業所感召,受害的當下不能顯現神變,但隨後就恢復了。

獨覺知道國王一夥人已經造下很大的惡業,為了救度他們,便飛入空中,示現燃火、下冰雹、閃電等神變。因為凡夫對神變有大信心,所以當國王見到這樣的情景,對獨覺生起信心,當下五體投地,撲倒在獨覺腳下,恭敬頂禮,並對獨覺懺悔:『大尊者,請您下來吧! 我已造作很大的惡業,請求您接受我的懺悔。』接著,獨覺便藉這個因緣示現涅槃。

國王因為對獨覺有大信心,就將獨覺的骨灰作成遺塔,恭敬供養,並在遺塔前發願:『願我以後的世世生生中,不要承受今生所造惡業的果報,並願以我造塔、恭敬供養獨覺的功德,生生世世生在富貴之家,且能在比獨覺更殊勝的如來前,令佛歡喜,出家獲得阿羅漢果。』

比丘們,你們是怎麼想的呢? 當時的國王就是現在這個瞎了眼的孩子。因為他曾經挖掉成千上萬人民的眼睛,當這個惡業成熟的時候,五百世中下地獄受無量的苦。從地獄中解脫後,五百世中轉生為盲目餓鬼,接著,五百世中轉生為瞎眼的畜生,最後,又五百世中轉生為瞎眼的人。」

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這個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受完所有的痛苦呢?」

世尊告訴他們:「將來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善意如來出世的時候,這位盲人才能轉生為六根具足的正常人,並在善意如來的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獲得阿羅漢果。 證果以後,因他前世惡業的最後果報成熟,業力現前,烏鴉啄食他的眼睛,以這個因緣,他示現涅槃。 從此以後,再也不用感受痛苦。」

佛陀宣說完畢,所有在座的人都對輪迴生起厭離心。這時,世尊看他們的因緣已能受法,就為他們傳授相應的法。這些人中,有些人得到加行道的暖、忍、頂、世第一位,有些人得到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有人得到金輪王、梵天、帝釋天的果位,有人得到獨覺果位,有人則是種下無上的菩提種子,還有更多人因此對三寶生起真實的信心。

 

16.裸體迦葉——臨終前皈信佛,證入真實涅槃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舍衛城附近有一戶貧窮的農民,農夫的妻子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孩子,因為這家人是外道迦葉種姓,所以為孩子取名為「迦葉」。迦葉長大後,與父母一同幫忙農務。

有一次,他看到父親殺死很多的蟲子,就勸告父親:「父親,您怎麼忍心殺害那麼多的蟲子呢?」

「孩子,不要這麼說!你還小,還不懂這些道理!」父親對他說。

迦葉聽了覺得很難過,心想:「如果一直跟父親這樣生活下去,是沒有意義的。」

有一天,世尊來到王舍城,人們互相通報釋迦世尊將普降甘露妙法的好消息。迦葉聽到後,很想跟隨佛陀出家修行,在徵得父母的同意後,便前往王舍城。可是在路途中,他遇上一位外道行者,誤以為就是世尊,便追隨他出家。

迦葉跟外道修學後,修得很不錯,頗有名氣。 因為他皈依的是外道裸體派,所以人們都稱他為同姓裸體迦葉。 有一次,他以神通觀察發現自己只剩七天的壽命,因而很憂苦,痛悔自己選錯了路,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解脫,卻已經快要死亡。

後來,有一位對佛法極有信心的天尊告訴他:「你何必如此痛苦,想要獲得解脫,就應該去王舍城,世尊在那裡,一定會傳授給你解脫法的。」

裸體迦葉聽了,即刻前往王舍城。 在途中,他思前想後,覺得:「世尊的眷屬都是有慚有愧的,而我全身赤裸,這樣前去絕對會遭到他人的譏笑。」 想著想著,就不敢再往前走,便找個地方住下來,但他心裡一直在想:「世尊啊世尊! 您知不知道我的心情呢?」

此時,佛陀觀知這個外道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就著衣持缽去到迦葉住的地方。迦葉見到世尊前來,頓時生起極大的信心,他來到佛前,向世尊請教問題:「喬達摩尊者! 我有一些疑問,您是否能現在為我解答呢?」

「我現在要到王舍城化緣,沒有時間,以後你到我經堂外面,我可以給您答覆。」 佛陀對他說。

因為他知道自己壽命已經不長,心中很是著急,再三地請求,直到第四次在世尊面前祈求後,世尊終於答應了。

迦葉請問世尊:「世尊! 痛苦是自己造成的,還是他人造成的? 是自己和他人共同造成的,還是非自己、也非他人而是沒有原因自然而成的呢?」

佛陀解釋:「在勝義中,是遠離一切戲論的;在世俗中,是如夢如幻,以因緣而生的。」

接著,世尊為他一一傳授順行十二緣起。 傳法圓滿後,迦葉得到無垢的法眼,並對佛法生起不退轉的信心,得到殊勝的境界。他很感激世尊的恩德,在讚歎、隨喜之後,皈依三寶,就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迦葉被一頭牛撞死,死相很吉祥,諸根十分平靜,面色柔和安詳,皮膚鮮白。

第二天,很多比丘去王舍城化緣,聽說了裸體迦葉不幸被牛撞死,死相吉祥的消息。化緣後,回到經堂,比丘們恭敬頂禮稟告世尊:「世尊,昨天在您面前聞法的裸體迦葉,在回去的路上被牛撞死了,死相很吉祥。請問世尊,他死後將生到哪裡?又將死在哪裡呢?請求世尊為我們演說。」

世尊告訴比丘們:「裸體迦葉在我面前聽聞佛法,已經證悟法義,他是真實涅槃。你們一定要把他的骨灰作成遺塔供養。」

世尊作了授記後,天人們非常歡喜讚歎,在空中說:「現在裸體迦葉已經真正涅槃了。」

很多外道聽到後,認為是自己宗派的弟子,興奮地在街頭路口高舉旗幟,得意地說:「釋迦牟尼佛說我們外道沒有究竟涅槃的,但天人們在空中宣告,裸體迦葉修行已經真實趣入涅槃了。」同時,還想把裸體迦葉的骨灰作成遺塔來供養。

比丘們執行如來的教言,也準備迎請裸體迦葉的骨灰作遺塔供養。因此,兩方發生很大的爭執。

外道說:「迦葉是我們裸體派的修行人。」

比丘們說:「迦葉已經在佛前皈依聞法了,是佛教的修行人。」

雙方僵持不下,外道提議:「這樣一直爭下去,不會有結果,不如問天人,天人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作。」比丘們也同意。於是,裸體外道請問天人:「裸體迦葉到底是佛教的修行人,還是外道的修行人?」

那些對佛教有信心的天人,照實地說:「他不是修行外道法成就的,而是依世尊的教法,趣入真實涅槃。」外道聽了之後,都很羞愧地走了。 於是,比丘們順利地依法將骨灰作成遺塔,並恭敬供養。

後來,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 裸體迦葉是以什麼因緣被牛撞死?又以什麼因緣令佛歡喜呢? 請世尊為我們開示。」

世尊首先為他們宣講四個男孩殺害四個妹妹的因果報應,這是裸體迦葉被牛撞死的因緣,然後再接著說:「很久以前,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佛陀在鹿野苑轉輪,有一位婆羅門的兒子對迦葉佛生起極大的信心,到佛前恭敬頂禮,佛傳給他相應的教法,並在佛前皈依、受戒,廣行布施,積累資糧。他在臨終前發了一個願:『我一生在迦葉佛的教法下皈依,守持淨戒,雖然沒有得到什麼境界,但以這些功德,希望將來能在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皈依三寶,令佛歡喜。』

因為這個願力已經成熟,所以能在我的教法下,令我歡喜,守持淨戒。」

 

17.一隻母狗——惡口咒罵僧眾,五百世轉生狗

當佛陀在印度舍衛城的時侯,有一位施主的財富很多,就跟多聞天子一樣。 這位施主雖然學佛,但也不排斥一些外道宗派。 他的妻子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孩子,具有膚色金黃、頭像寶傘等種種瑞相。 當小孩會行走玩耍時,施主便買了一隻小母狗陪他玩耍。

這隻小母狗很聰明,每次見到外道信徒總是跑去咬他們,並咬爛他們的衣服;但見到比丘時,則是搖著尾巴,跑去舔他們的腳,或是繞圈等作一些恭敬的行為。

有一天早上,舍利子以聲聞眼觀知度化施主的因緣已經成熟,於是著衣持缽到舍衛城化緣。 當他走近施主家時,那隻母狗遠遠地跑去迎接尊者,舔舍利子的雙足,又搖搖尾巴,恭敬地右繞三匝。 施主看見後,心想:「這隻狗真有善根! 它只不過是隻狗,卻對比丘這樣恭敬,這位比丘肯定是位大德,我應該好好恭敬供養他。」

於是,施主開口邀請舍利子尊者到他家應供,尊者默許。施主心生歡喜,於家中敷設高座,並親手供養飲食,尊者也如理受食。供養圓滿後,施主祈求舍利子傳法。舍利子以神通觀察他的根機,傳授相應的佛法。因為聽聞佛法的加持力,施主摧毀了薩迦耶見,證得了預流果。舍利子又與他交談良久後,才回去。

得果後的施主,生大歡喜,廣行佈施,其財源如井水般,讓蜂湧而來的求施者取之不竭。 施主也常請舍利子應供,並代為母狗祈法,舍利子隨順所求為它傳法,母狗也恭敬心聽受。

這時,施主心想:「我能證果都是因為這隻母狗的因緣而來,若不是它去迎接尊者,我也不可能供養尊者。 它對我有大恩德,應該好好善侍它。」

有一天,這隻母狗生病了,施主請舍利子尊者為它誦經。 舍利子尊者對母狗與施主傳受:「諸行皆無常,諸行皆痛苦,諸法皆無我,涅槃即寂滅。」 並對母狗說:「如果你對我生歡喜心,那麼即使墮入畜生界,也能脫離惡道的。」 尊者回去後,過了不久,母狗就去世了。

施主前去請問尊者:「我的母狗死了,現在該怎麼辦?」

尊者對施主說:「將母狗的屍體放於靜處,肉體腐爛後的骨架,會有大用處。」 施主便按照尊者的吩咐,處理母狗的屍體。

母狗死後,它的神識投胎到施主的家中,成為施主家的女兒。 女孩長大後,相貌十分莊嚴。

有一天,舍利子見到她,叫她去聽法,但她正值青春年少,性情嬌縱,不肯去。這時,舍利子把靜處的母狗骨架,放到她面前。突然,她能夠回憶起自己的前世,她心想:「由於舍利子的加持,使我離開傍生界,獲得人身,所以尊者對我有恩。 我應該立刻到尊者前聽法。」

她來到舍利子尊者面前,舍利子觀察她的根機,傳給她相應的法,她以智慧摧毀薩迦耶見,得到預流果。 得果後,她披上袈裟,對尊者恭敬頂禮請求:「我希望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尊者告訴她:「需徵求父母的同意,才可以出家。」

後來,她取得父母同意,舍利子便把她帶到比丘尼僧團,讓她在摩訶波閯波提長老尼前落發出家,受具足戒。摩訶波閯波提長老尼為她傳了相應的法,她精進修學,最終斷盡三界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證果後,她對舍利子充滿感激之情,經常頂禮尊者,也時常對舍利子說:「尊者,您對我有大恩德。 我曾經是傍生,是您把我從傍生界中救出來;我能得聖果,也是您幾度傳法的緣故。」

舍利子身旁的比丘們因常聽見她這麼對舍利子說,因而好奇地請問舍利子尊者:「為什麼這位比丘尼天天說:『非常感謝您,您使我從畜生界中得到解脫』呢?」

尊者問他們:「你們是否還記得,舍衛城有位施主家的那隻母狗呢?」

「對,對,是有只母狗,它對我們很好。」

尊者說:「它就是這位比丘尼的前世。 當時我為它傳法,它對我生起無比的歡喜心,死後轉生為施主的女兒。 她現在能回憶前世,所以常說些感激我的話。」

比丘們聽後,對因果生起很大的信心,又到世尊前請問:「世尊!這位比丘尼以什麼樣的業報轉生成一隻狗?以什麼樣的業感轉為人身?又是什麼因緣能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呢? 請世尊為我們開示。」

世尊告訴他們:「比丘們! 這是她前世的業力與今世的因緣所造成的。 在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當時的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大施主的女兒,對迦葉佛具有大信心,並在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 她精通三學,持戒清凈,具足梵行,是一位傳授佛法的說法上師。因為她說法度眾,得到許多人的供養,但她覺得:『我一個人享受不了這麼多,不如發心將所有財物供養僧眾。』於是就把每次所得的供養物,用來供養維持僧眾的生活。

有一次,她遇到急事請求僧眾幫忙,但僧眾因為忙碌的關係,沒有一個人能夠幫她。這位比丘尼頓時生起大瞋恨心,咒罵僧眾:『我平時對你們事事關照,供養你們,為你們做許多的事情,可是當我遇有急事,卻沒一個人肯幫忙。你們一點良心都沒有,像母狗一樣。』

僧眾聽到她用『母狗』罵僧眾,知道她已造下很大的惡業,便問她:『你是什麼人?我們又是什麼人呢?』

那位比丘尼生氣地說:『你們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

僧眾告訴她:『有點不同,雖然都是出家人,但是我們當中有已證得果位的聖者,你還是個凡夫,如此惡口已經造作很大的罪業,會使你在輪迴中受苦的,你應該好好地懺悔罪業才是。』

聽了這些話,這位比丘尼也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心生悔意,便在後半生中,不斷地懺悔,並更加精進行持淨戒,她在臨終的時候發願:『願我一生持戒、供養的功德,使我生生世世投身富貴之家,相貌莊嚴,並能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成為阿羅漢。還希望我在僧眾前惡口罵人的罪業不要成熟。』

雖然她這麼發願,但這個惡業最先成熟,並且轉生五百世的母狗之後,其它的願方成熟,到了今世才得以出家證得阿羅漢果。 今生的因緣則是,她作母狗的時候,對舍利子尊者生起歡喜心和大信心,以這個歡喜心和大信心,始得以轉為人身。」

 

18.能願比丘——殺害千萬眾生,累世短命多病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有一位施主財富圓滿,但他的兒子在娶妻之後,一直沒有小孩,所以他們常常祈求天尊,希望獲得一個孩子。好不容易,兒媳終於懷孕了,她非常高興地告訴丈夫,併發願:「希望我的孩子將來孝順父母,行持善法,光大整個家族及自己的種姓。」

這時,阿那律尊者以聲聞眼觀知一位最後有者(表此世一定會證阿羅漢果位)已經投胎到施主家中,而且度化施主一家人的因緣也已經成熟,於是就去施主家,為他們傳了相應的佛法。 施主一家對尊者生起很大的信心,皈依三寶,守持居士五戒。

有一天,阿那律尊者獨自一人到施主家,施主驚訝地問:「尊者,您是大阿羅漢,怎麼會沒有侍者呢?」

尊者說:「我找不到侍者,你能否替我找一個?」

施主馬上說:「我家兒媳已懷孕,若生下來是男孩,一定送給尊者作侍者。」

尊者說:「長者既然如此發心,那就一言為定。」說完,尊者便走了。

不久,施主的兒媳婦生下一個相貌莊嚴的兒子,因為這孩子是祈求很久才得來的,因此就取名為「能願」。能願長大後,學習世間各種學術,無不通達。此時,阿那律尊者觀察到他出家的因緣已經成熟,便著衣持缽去施主家化緣。

尊者見到這個孩子就問施主:「這位就是在未出生前,您已經答應給我作侍者的孩子吧!」

「是的,尊者!」 接著,施主把孩子叫到身邊,對他說:「孩子啊!當你還沒出生以前,我已經答應把你交給尊者作侍者了,希望你能盡心侍奉尊者,圓滿我當初的承諾!」

這孩子聽了很高興地說:「這是爺爺對我的恩賜,我會好好侍奉尊者的。」

於是,阿那律尊者把能願帶回經堂,給他剃度、皈依、授戒、傳法。能願比丘非常精進,前夜後夜都不睡眠,努力修持。有一次,能願比丘得了重病,他的父母知道後,馬上帶著藥品來寺中探望。 幾天過後,能願比丘的病情沒有好轉,他的父母無法長時在寺院裡照顧他,特地請示尊者:「尊者,我們家事繁忙,住在寺裡有許多的不便,能否允許能願比丘回家養病呢?」

尊者知道能願比丘回到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所以就答應了。能願比丘被父母接回家中,遵照醫生的囑咐,多方治療,漸漸地對病苦生起厭煩心,也對輪迴生起出離心。他精進努力,最後,斷除一切煩惱,在家中證得阿羅漢果位。

證果後,他觀察父母及家人的根機,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以智慧也都證得預流果。 這時,能願比丘再觀察自己的前世,知道自己前幾世都是人,但都是短命多病,而且生生世世都感受這樣的報應。 因此,他對自己的肉身生起厭煩心,於是示現身體放光、出水、燃火、閃電等種種的神變之後,進入無餘涅槃。

涅槃後,他的父母用白、黃、紅、藍四色布包裹他的遺體,準備抬到屍陀林去,但無論如何都抬不動遺體,便去請示阿那律尊者。尊者覺得也許是能願比丘前世的願力所導致的,於是就到世尊面前,對世尊說:「世尊!能願比丘已在家中圓寂,但搬不動他的遺體。」

世尊告訴比丘們說:「羅漢比丘已經在家中圓寂,所有比丘都應該去供養他的遺體,我也一起去。」於是世尊率領僧眾一同前往能願比丘的住所。摩訶波閯波提長老尼聽到這件事後,也帶著五百位比丘尼一起去。 同時,給孤獨長者也帶許多優婆塞和優婆夷前去。

如此,佛陀與四眾弟子都聚集在能願比丘家。有一些優婆塞請求世尊,希望由他們抬能願比丘的遺體到屍陀林去,世尊答應了。於是,一群人順利把遺體抬到屍陀林,四眾弟子在遺體前發願,供養各種香、花,並將火化後的骸骨,建造遺塔。

這時,世尊為四眾弟子傳授無上甚深的妙法。傳法圓滿後,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能願比丘以前造了什麼業,生在富貴之家,卻是短命多病呢?」

世尊說:「比丘們! 任何人前世所造的業,無論是善是惡,其業果都不會成熟於外境的地、水、火、風上面,一定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能願比丘也不例外。

在賢劫人壽四萬歲的時候,有一位住在聚樂王宮前的大臣,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因為對輪迴中眾生的生、老、病、死苦生起厭離心,就到森林裡修學三十七道品等妙法,後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轉十二大*輪度眾生,他就是賢劫中的第一尊佛——拘留孫佛。

小兒子從小行為放蕩,喜歡殺生、邪淫等惡行,尤其喜歡打獵,曾殺害成千上萬條的生命。後來,由於拘留孫佛回宮傳法,他也被教化皈依佛門,受了居士戒,併發心修建經堂,供養僧眾,還發了一個願:『願我生生世世財富圓滿,願我生生世世能令如來歡喜,並在如來的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位。』

但是他殺生的果報最先成熟,因此無論他投生到哪一道,都是短命多病。又因為他供養僧眾及修建經堂的功德,使他生生世世財富圓滿,能接受如來的教化,又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

比丘們又請問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能願比丘的遺體讓人抬不動呢?」

世尊告訴他們:「在賢劫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的孩子,他在出家後就證得阿羅漢果,進入涅槃。涅槃後,阿羅漢的上師,也就是能願比丘的前身,收集遺體供養,併發願:『希望我將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證得羅漢果,入涅槃的時候,佛與四眾弟子一起供養我的遺體。』

由於這個願力現在已經成熟,所以我與四眾弟子一同去供養那具抬不動的遺體。 這就是眾人抬不動遺體的因緣。」

 

19.春幹摩比丘尼——兩世皆無智慧,同等情況被騙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有一位名叫春幹摩的比丘尼,她住的地方有很多戒學較高的比丘尼,她們經常以神通力到北俱盧洲、西牛賀洲、東勝神洲、三十三天,或是人間富貴的地方,帶回各種珍寶與美食。

春幹摩比丘尼看了,十分羡慕,常想:「我若能像她們那樣該有多好啊!」並一再反覆思量:「要到哪裡學神通呢?能跟誰學呢?跟那些比丘尼學嗎?不行,她們的嫉妒心強,大概不會教我;如果跟比丘學,男女眾連講個話都受到很多限制,更別提學訣竅了。」

她每天左思右想,最後,想到了寺院外的六群比丘,春幹摩暗自高興地盤算:「這些惡行比丘既不受寺院管理,又不受戒律的束縛,誰也管不了,我可以跟他們學神通呀!」

於是,她就以供齋的理由跟六群比丘聯絡,還親手作了許多美味的飲食,供養六群比丘。然後,她說:「我有一個請求,希望你們能傳授我一個神通。」

六群比丘對她說:「教,是可以。但秘訣可不是隨便教人的,按規矩,學習者需答應三個條件,首先要有大的供養,其次要以世間學問來交換,最後是一生中不准再傳給其它人。不過,至於你嘛! 如果妳能在三個月內天天以飲食供養我們,再供養每個人六種資具,我們可以特別發心教你一個神通啦!」

聽完這話,春幹摩比丘尼信以為真,便很高興地答應了。三個月過後,她對六群比丘祈求:「我的供養圓滿,應該教我神通了吧!」。

他們爽快地說:「可以。不過,學神通首先要鍛煉好身體,身體越強壯,越容易修出來。」

「那我該怎樣鍛煉呢?」

他們漫不經心地說:「第一天,先站在一個凳子上跳下來,依此類推,到第七天從第七個凳子上跳下來。這樣,身體就鍛煉好了。接下來,第一天,從一層樓跳下來,第二天,從二層樓跳下來,直到從第七層樓跳下來,一直堅持下去,這樣,身體越來越好,神通也越來越大,以後,在空中飛來飛去,就沒有問題啦!」。

春幹摩比丘尼真的照做,一天、兩天、三天......到了第七天,她從第七個凳子上摔了下來,把腰椎骨摔斷,變成駝背。她痛苦地對六群比丘說:「你們教的是什麼神通啊?怎麼把我的身體鍛煉成這個樣子!」

六群比丘神態自若,蠻不講理地回答:「這我們不管,該教的我們都教了。」

聽了這些話,春幹摩比丘尼非常生氣,無論在經堂里,還是在道路旁,逢人就說六群比丘是如何如何地騙她,害她變成駝背。

很多比丘聽說這件事後,到世尊前稟告:「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使得六群比丘會欺騙春干摩比丘尼呢?希望世尊為我們解說。」

世尊告訴比丘們:「現在的六群比丘欺騙她,以前也曾經愚弄過她。在很久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梵施國王,準備興建王宮,請了許多木匠。這些木匠每天在彎曲、粗硬的木材上畫線、鑿鋸,將木料打造得端直滑順,手藝非凡。

一位看守國庫的駝背婦人看到後,心想:『這些木匠技藝如此高超,能不能把我的身體也給做直了呢?那些木材彎曲又粗硬,而我的身體是比較柔軟光滑,應該更容易做直吧!』經過一番思考後,她對木匠們說:『您們的手藝很不錯,能不能把我的身體也做得像木料那樣地直呢?』

這些木匠說:『照道理是可以啦!不過有個條件,如果妳能三個月內每天供養我們飲食,我們就願意幫你做囉!』

聽完這些話,這位駝背婦女高興地接受了。三個月過後,她對木匠說:『我已經供養你們三個月了,現在可以把我的身體做直了吧!』

這些木匠一本正經地說:『是,現在可以了。不過,我們作木料是先在上面畫線,再用斧頭砍,鋸子鋸,如此木料就可以做得很直。同樣地,我們也要在妳身上畫線,再用斧頭砍、鋸子鋸,......。』

還沒聽完,那個駝背婦女便毛骨悚然,很害怕地說:『什麼?用斧頭砍?那不就把我給砍死了嗎?』

木匠不在乎地回應:『那又有什麼辦法?只有這樣才會有效果啊!』

當時,駝背婦女十分傷心,卻又不敢對任何人講。

比丘們,當時的駝背婦女就是現在的春干摩比丘尼,那群木匠就是現在的六群比丘。以前他們騙了她,沒能滿她的願,直到現在,她仍舊繼續受他們的騙。」

 

20.恰嘎國王——輕慢尊者再懺悔,暫失王位後復得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有位名叫布德作拉巴多扎的人,遣除三界輪迴的痛苦,獲證阿羅漢果位,為了報答佛恩,他發願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

有一次,他觀知印度南方薩彌城的眾生與他有緣,而且度化的時機也已成熟,就著衣持缽前往薩彌城化緣。果然,一到城裡就有許多大施主及親眷供養他,尊者觀察他們的根機意樂,為他們傳授相應的佛法,他們有的證得聖果,有的種下如來正等覺的種子,更多的人對三寶生起大信心。

後來,得果的弟子向尊者祈求:「尊者,您對我們有大恩德,把我們從三惡趣中解救出來,再也不用輪回了。所以,我們誠心祈求您,希望您在有生之年,能接受薩彌城信眾的供養。」

尊者和善地說:「待在這兒也可以,但我還要饒益其它的眾生。」

由於尊者廣度眾生的大悲心,感召各地的朝拜者從四面八方紛紛前來請益。就在這時候,恰嘎國王率領四大軍隊打獵,經過此施主門前,看到人潮擁擠的景象,便問大臣:「這個院子怎麼這麼多人?」

大臣說:「聽說有位布德作拉巴多扎的人在這裡,所以,有很多人朝拜他。」國王聽到尊者的名字,知道他是友邦鄰國國王的兒子,出家後已證得阿羅漢果位。

「哦!原來是那個人,我應該去看看他。」於是,國王便走進院內,尊者看到他,沒有起身迎接,依然坐在法座上。國王頓時感到有點不悅,但還是勉強禮拜尊者。

「他畢竟是在我的國土上,居然敢對我不恭敬!」國王出來之後生氣地說,大臣們也議論不已,說些冒犯尊者的話,國王聽了更是怒氣填膺。

後來打獵返回時,心有不甘的國王說:「我們再去,如果那位尊者仍然那副姿態的話,我就砍斷他的頭!」

「對,應該如此!」大臣們隨聲附和著。

這時尊者知道國王發了噁心,就向前跨了六步去迎接國王。因為勞煩尊者親自迎接,國王身上原有的光立即消失,大地瞬間裂開。國王非常害怕,他知道是尊者親自迎接造成的,便馬上跪下來,向尊者頂禮懺悔,並祈求:「寡人愚昧無知,只求一心一意懺悔。」

尊者悲憐,慈眼看著他說:「這對我倒沒什麼,您已經知道錯了,好好懺悔就可以了。」

「我發了惡願,身造惡業,會不會影響我的王位,危害到我的生命呢?」國王擔心地請問尊者。

尊者安慰他:「不用擔心,您的生命不會有損傷。但因我邁六步迎接您的緣故,您將失去六個月的王位;因您懺悔的緣故,王位會失而復得。若您對我生歡喜心,身上的光可以恢復,裂開的大地也對您無害。」國王立即對尊者生起歡喜心,當下,身上的光復原,裂開的地也閉合。國王於頂禮尊者後,就回去了。

過了不久,恰嘎國王又帶著軍隊到森林中打獵。當國王獨自朝某一方向追捕獵物時,迷失在森林中,看不到其它人,他著急地四處奔走。天黑後,國王既急且怕,竟然精神錯亂了!他見到一個牧童的家,就隨隨便便地闖進去。牧童不知道他是誰,見他神智不清,也就讓他住下來。 之後,國王更是完完全全地發瘋了。

太子、大臣們等不見國王身影,在森林中四處尋覓,一無所獲,只好放棄回去,此後居然不曾想要找國王。直到六個月過後的第一天,一位大臣才忽然想起丟失的國王,大臣們互相商量:「我們再去找國王吧!若能找回來,最好;若找不回來,就另立太子為國君。」於是,太子與大臣們共同外出尋覓國王。

同時,國王的神智清醒了,牧童也認出他是恰嘎國王,在送他回宮的路上,正巧遇上前來找尋國王的太子及大臣們。

太子興奮地問:「父王,您這六個月來,是如何過日子的呢?」國王就把這六個月中如何如何,詳細地告訴太子。

在他敘述時,聰慧的太子回想起尊者曾對父王的授記,便稟告父王:「這一切正應驗了尊者的授記啊!」

國王也覺得此事不可思議,頓時,對尊者的信心更加增上,便對太子說:「父王暫時不回宮,要先去禮拜尊者。」

他們直接到薩彌城的施主家,國王一見到尊者就恭敬頂禮,並祈請傳法,於是尊者傳給他相應的法。接著,國王請求尊者接受他七天的供養,尊者也默許了。

供養圓滿後,尊者又為他們傳法,他們讚歎尊者的傳法功德後,返回宮中。

後來,世尊與僧眾來到薩彌城,也安住在施主家中,恰嘎國王知道後,立即去拜見世尊,世尊也為他傳了法。國王請求世尊:「世尊,您能否在三個月中接受我的供養?」世尊默然答應。

在這三個月的廣大供養中,國王對尊者是另眼相待,許多比丘不解,便好奇地請問尊者:「為什麼國王總是特殊對待您?」尊著就將整個事情的經過告訴他們。

於是,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使國王先對尊者生瞋心,導致身光消失?之後,又生信心,使身光恢復呢? 請世尊為我們開示。」

世尊告訴比丘們:「這是他前世的因緣。久遠以前,有一位寧布國王在治理追培城的期間,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富裕祥和。寧布國王部下有一位小國王,小國王的太子精通十八明等世間學術。這位聰穎的太子觀察到父王有時傷害人民,有時又利益人民,以及種種人生的苦樂悲歡,而深有感觸。經過長久的觀察,太子生起勇猛的出離心,捨棄王位,到森林中修行。後來,他修得四禪八定及五種神通,成為一位著名的仙人。

修成後,他回宮傳法,當時,對他恭敬供養者多不勝數。那位寧布國王打獵路過,見到眾多的人群,就問大臣:『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聚在這兒?』

『是您部下的太子修證成仙人,回宮傳法,所以聚集很多人。』 大臣說。

聽到這些話,國王心想:『以前我們彼此頗為友好,應該去看看他。』

當寧布國王拜見仙人的時候,仙人沒有起身相迎,於是國王生起瞋心,而想要殺掉他。正動念之時,國王身上的光立刻消失了,大地也隨之裂開。他害怕極了,馬上跪在仙人面前請求懺悔。

仙人慈悲地說:『這對我沒什麼,但是在因果面上,您得多考慮。』

國王再三祈問:『我對您發了噁心,會不會影響王位?會有什麼樣的報應呢?』

仙人安慰他:『不會影響到您的王位,如果您對我生起信心與歡喜心,身光會立刻恢復。』國王當下對仙人生起歡喜心,裂開的大地隨即閉合,身光也回復了。

比丘們,當時的仙人就是布德作拉巴多扎尊者,寧布國王就是今世的恰嘎國王。這就是他們的前後世因緣。」

 

21.生樂母——婚前證果度夫,出家智慧第一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舍衛城的薩迦國王與鹿野苑的梵施國王因一些爭執,雙方起兵戰爭,傷亡都十分慘重。

有一天,梵施國王又率領了軍隊,氣勢洶洶地在康丹河的附近紮營;薩迦國王也不甘示弱,統率大軍前來迎戰。由於雙方兵力相當,打了很久,仍是難分勝負。正在僵持不下的時候,薩迦國王的妃子生了一位秀麗的女孩,而梵施國王處則誕生一位端莊的男孩。兩國同時都以歌舞奏樂慶賀各自孩子的降生,彼此的鼓樂聲,皆引起對方的好奇,於是便派人探知原因,原來薩迦國王得個女兒,梵施國王得個兒子。這時,梵施國王暗自高興:「這是很好的機會,雙方對陣時,同時各得一個孩子,這意味著和平即將到來,因為可以停戰和親。」

於是,梵施國王派一位使節與薩迦國王和談:「雖然咱們兩國一直兵戎相見,但現在我方願意停戰,希望貴國的小王女能許配給我國的小王子,過去恩怨一筆勾消。」

薩迦國王聽了很高興,心想:「自己兵戎戰場多年,操勞國事,也實在夠累的了,如果兩國能夠和好,正合我意。」於是,雙方互相道歉,還互贈厚禮。

薩迦國王考慮到:「自從女兒誕生之後,戰爭就停止了,我的身心才得以安樂。」因此,為女兒取名「生樂母」,並精心呵護餵養她,生樂母就如同海中蓮花很快地長大了。生樂母自幼賢淑善良,皈依受戒,歡喜廣作佈施,經常去尼眾經堂聽經,對釋迦佛生起極大的信心,並證得不還果,具足種種神通及八大解脫等功德。

她回到宮中,對父母示現神變,並告訴他們:「我已經獲得不還果,不願再享受世間的生活。希望父王母後能准許我,在佛陀的僧團中出家。」

父母都說:「你要出家,我們無權干涉你。可是在你剛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許配給梵施國王的王子,因此你還應當徵求他的同意。」

生樂母回答:「好,我會跟王子商量。」

這時,她的父母暗派信使,對梵施國王說:「你們是不是該選個良辰吉時,儘快辦理王子的婚事呢?否則,王女要是出了家,我們可就沒辦法了!」梵施國王聽後,馬上選定吉日,並通知眾人參加王子的婚禮。

婚禮當天,王子穿著上好的珠寶服飾前來迎娶,王女也是穿著妙衣霓裳,被接到鹿野苑。這時,王子、王女各自坐在一張凳子上,準備舉行結婚儀式,突然間,王女飛到空中示現雷、雨、電、光、雹、火等神變,並對王子說:「我已獲得勝法,不願再享受欲界生活,請您同意我出家。」

王子想了想,覺得王女言之有理,就對她說:「您請先下來,我很好說話的,您願意怎麼做都可以。」

王子同意生樂母出家之後,生樂母高興地對在座的賓客講了一些佛法。接著,她也得到父母的恩准,來到給孤獨園,在佛陀座下長跪合掌,恭敬頂禮,祈求:「世尊,要是有出家因緣的話,請世尊慈悲攝受,我願意出家受持凈戒。」

佛陀開許了,把她交給摩訶波閯波提長老尼。摩訶波閯波提長老尼為她落髮、授戒、傳法,她也勤懇精進修行,很快地便斷盡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連天人們都讚歎她的功德。這時,她已是尼眾中智慧第一的聖者。

而那位王子聽說生樂母已證得聖果,故也在釋迦佛的教法中出家,他勇猛精進,後來也斷盡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於是,比丘們請教世尊:「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生樂母和王子都出生在高貴王家呢?又是什麼樣的因緣使他們令佛歡喜,出家證果呢?」

世尊說:「這是往昔的願力所造成的。很久以前,賢劫人壽二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的時候,印度鹿野苑有位財富圓滿的施主,與妻子一起過著安樂的生活,並對迦葉佛具有大信心。有一天,夫妻兩人商量:『我們膝下無子,再多的財產,也沒意義,不如趁有生之年,在迦葉佛前多作些供養功德。』

決定以後,他們用自己的財富修建一座經堂,供養迦葉佛和僧眾。後來,他倆都在迦葉佛前出家,一生中都沒有得到聖果,但在臨終的時候,他們共同發願:『以今生佈施、出家的功德,希望我們生生世世財富圓滿,生在貴族王家,當未來世釋迦世尊出世的時候,能令佛歡喜,在佛的教法下一起出家,皆證得阿羅漢果。』

借著他們共同發下的願力,如今已經成熟,所以今生他們都能生在富貴之家,並能出家,共證聖果。今世的王子、王女就是迦葉佛時的那對夫婦。」

 

22.寶光天子——寶珠供養佛塔,獲發光天人身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當時有一位天子,名為「寶光」,他的財產很多,身上遍戴珠寶、瓔珞,光芒四射,莊嚴殊勝。

有一天晚上,寶光天子來到給孤獨園世尊居住的地方,他以鮮花供養佛陀,恭敬頂禮,向佛陀求法。世尊觀察他的根機意樂,傳了相應的法要。寶光天子以智慧金剛摧毀薩迦耶見,證得預流果位,得果後,便飛回天界。

當天晚上,有許多前後夜精進不眠的比丘們,看見世尊那裡出現光芒普照的景象,猜想可能是帝釋天、大梵天或是四大天王來到世尊前。第二天,他們請問世尊:「世尊,昨晚是不是帝釋天、大梵天,或四大天王等來到您的面前呢?」

世尊回答:「不是的,是寶光天子。他身上的寶光能破除黑暗,來到給孤獨園,祈求我為他傳法。在傳了相應的法要後,他證得聖果,便飛回天界。」

比丘們接著問:「世尊,寶光天子是以什麼樣的善業,今世能貴為天子,身上具有寶光,還能來到世尊座前求法得果?」

世尊告訴他們:「這是他以前的善業成熟的緣故。眾生所造作的業因,不會成熟在外在環境的地、水、火、風中,而是成熟在眾生自己的身心中。也就是說,一個人所造的業,即使經過百千萬劫,都不會消失;一旦因緣和合聚會時,一切果報終將自作自受,也一定會成熟的。

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印度有一位施主,他的財富就跟多聞天子一樣多。施主對迦葉佛有大信心,把迦葉佛的指甲與頭髮放在塔里,常作供養,並在塔上裝飾各種寶珠,寶珠光芒四射,僧眾也常利用此光來做事。他還修建一座經堂,供養迦葉佛和僧眾,施主自己也皈依三寶,持守清淨的戒律。他在臨終的時候,很慎重地發願:

『希望以這些功德,使我生生世世財富圓滿,身上具有寶光,並能於釋迦世尊的教法下證得聖果。』

這是寶光天子往昔的因緣。當時的施主就是寶光天子,現在往昔的願力已然成熟,出生為寶光天子,財富圓滿,並在我的教法下,得證聖果。」

 

23.集聚母——因願力具辯才,與夫兒共證果

當佛陀在王舍城的時侯,有一位蓮藏國王統治愛達夏耶拉這個地方。這裡舉國安寧祥和,財富圓滿,無病無災,田野裡苗肥禾壯,道路旁果木成行,到處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蓮藏國王如理如法地管理這個國家,與王妃共同享受著美好的生活。

後來王妃懷了身孕,奇怪的是,王妃在懷孕後,心中不由自主地產生一個念頭:「我想與人辯論!無論跟任何人進行辯論,我都一定會獲勝的。」

她把這個念頭告訴蓮藏國王,國王詢問婆羅門相士:「我的王妃懷孕後,產生想與人辯論的新念頭,如果我把世上所有雄辯家都請來跟王妃辯論,不知是否有意義?」

相士說:「有必要,也有意義!若是辯論,王妃一定會獲勝的;若不辯論,那麼王妃很可能會殘廢,或出生六根不全的嬰兒。」

國王馬上召集了各方的雄論家,舉行了辯論大會,果然,王妃在每一場的辯論中都獲勝了。懷胎九個月後,王妃生下一個相貌莊嚴的女孩,宮中為她舉行隆重的誕生儀式。因為自從她入胎以後,國王集聚眾人與王妃進行辯論,所以取名為「集聚母」。父王、母後安排八位姨母照料、餵養她。

很快地,集聚母長大了。她在宮中學習文字等學問,在短時間內,精通了世間的一切學問。聰慧的集聚母與世上許多善辯者進行辯論,從來沒有輸給任何人。

有一天,國王問她:「你已經長大了,將來你希望自己與什麼樣的人一起生活呢?」

集聚母非常堅定地說:「女兒不希求世間的美貌與財富,只求辯才能夠勝過我的人,父王就可以將女兒許配給他。」國王聽後十分讚歎王女的志向,於是通告全國,將舉辦辯論擂台賽,招選駙馬。

這時,印度南方有位名叫日悟的辯論大師,他英俊瀟灑,財富圓滿,又具足辯才。他聽見消息後,便一路風塵僕僕經過大小城市,來到蓮藏王的國家。國王熱情地接待他,讓他與集聚母展開辯論。

在辯論中,集聚母見日悟大師一表人才,言行瀟灑,談吐有致,不由得心生貪愛,於是漫不經心地辯論,根本無意贏他,結果敗在日悟大師的手下。蓮藏國王對日悟大師也非常滿意,於是將女兒許配給他,並按當地習俗舉行盛大的婚禮,日悟大師也成為蓮藏王手下的重要大臣。

集聚母婚後,懷胎十月,生下一個相貌莊嚴的男孩,為他取名為嘎達亞那。嘎達亞那在父母的細心照料下很快地成長,年齡尚幼,就精通十八明等世間學問;到了十六歲時,更是辯才無礙。他自認為自己的辯才在整個南瞻部洲也是無與倫比的,因此漸漸變得驕傲自大,目空一切。

在王宮附近的一位優婆塞見他如此驕慢,勸告他:「太子,不要太驕慢。據說在印度中部有位悉達多太子,這位太子降生時,婆羅門相士就預言:『這位太子若是在家則為轉輪聖王,若是出家則將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後來,悉達多太子捨離王位出家學道,已經證得無上菩提。他相好莊嚴,功德圓滿,相比之下,您還不及他的十萬、百萬、千百萬分之一呢!你若見到他,內心的驕慢定會喪失的。」

當嘎達亞那太子聽到佛陀的名號時,汗毛直立,淚水縱橫,頓然生起無比的歡喜和信心,他立刻趕到父母前請求:「希望能在釋迦佛座下出家。」他的父母和藹地對他說:「不要著急,等我們把家中內外事情安排妥當,我們也隨你一起出家。」

幾天後,一切事情都安排妥當,全家三人前往舍衛城。在很遠的地方,他們看見佛陀的三十二相金色身,當下便生起無比的歡喜心,接著頂禮供養佛陀,並祈求傳法。佛陀觀察他們的根機意樂後,傳了相應的法,三人都證得預流果。得果後,又請求出家,佛陀為父子倆授比丘戒,摩訶波阇波提長老尼為集聚母授比丘尼戒,並又為他們傳法,他們各自精進,全都獲證阿羅漢果位。在他們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是一樣的,虛空與手掌也是沒有分別的,而且都得到天人們的讚嘆。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嘎達亞那以什麼樣的因緣,得以相貌莊嚴、財富圓滿又具足辯才呢?又以什麼樣的因緣能在佛陀的教法下全家出家,皆獲證羅漢果位呢?希望佛陀為我們宣說。」

世尊告訴比丘們:「早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的時候,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婆羅門的兒子,他對迦葉佛深具信心,請求父母讓他出家學道。

最初,他的父母不答應,說:『我們只有你一個孩子,你出家了,父母以後怎麼辦呢?』但經不起兒子的一再懇求,最後還是同意他出家。

這個孩子在迦葉佛前出家後,將迦葉佛的指甲、毛髮等供在塔中,也經常對僧眾作廣大的供養,並對他們恭敬頂禮。後來,他發願:『以今生恭敬、供養的功德,願我以後生生世世財富圓滿,相貌莊嚴,十六歲時,精通一切學問,具足所向無敵的辯才,並且我的父母也具備這種雄辯才能,將來一同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破除三界煩惱,共證阿羅漢果位。』

他的父母聽到他發的願後,也同時發願:『願我們在未來世,一同於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證果,願未來世能成為他的父母,也具足雄辯的才能。』

比丘們,你們是怎麼想的呢?迦葉佛時代的那位比丘就是現在的嘎達亞那,而當時的父母就是現在的嘎達亞那的父母。眾生的願力是不可思議的,現在他們的願力已經成熟了,而迦葉佛與我釋迦佛的功德力與神通力等同,也沒有差別。」

 

24.跛子——前世惡罵聖者,多世得跛子報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有一位大施主,他的妻子生下一個跛腳的孩子,夫婦倆為他取名為「跛子」。

跛子長大後,父親覺得:「跛子以後不會有什麼大前途,不如讓他學習裁縫,靠手藝維持生活。」施主把這個想法告訴他的妻子和兒子,於是跛子便遵守父親的命令,學習裁縫,不久,因為他的手藝精湛,在舍衛城中漸漸打響了名氣。

有一次,當地舉行一場大型宴會,有位施主的妻子想去參加,因而向朋友借了一套禮服,可是在宴會上,不小心把禮服弄破了。她擔心禮服的主人知道後會生氣,因此趁丈夫出去時,把跛子請來,緊閉大門,讓他縫補禮服。正當此時,她的丈夫回來了,邊敲門、邊喊:「開門!」

她聽到丈夫的叫門聲,十分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最後,她叫跛子躲進一個大的袋子裡,手忙腳亂地把袋口捆綁好,藏到隔壁的房子裡。她喘了一口氣,定定神後,便開門迎接丈夫,對他說了一些甜言蜜語。到了深夜,夫婦倆就上床睡覺了。

半夜,一個小偷溜進她家,黑夜中四處亂摸,摸到那個大袋子,再上下仔細摸了摸,覺得捆得又緊又好,小偷猜測可能是個無價之寶,心中暗自得意:「得到這個如意寶,我的七代子孫都不用愁了,財富無虞匱乏。」於是欣喜若狂地背起這個大袋就跑。

走了一程,在月光下,他扛的袋子竟然滴滴答答地流出水來,這是由於跛子待在袋子太久,忍不住撒的尿,可是這個小偷卻覺得:「唯有水晶如意寶在月光下,才會流出甘露。現在正巧是月亮升起來的時侯,裡頭必定是如意寶。」

想著想著,心裡更加歡喜,步伐也更快。最後,走進有五百個土匪的森林中,同夥們看他興致勃勃地背個大袋,就問:「你到底背了什麼好東西啊?」。

小偷自豪地說:「什麼東西?這可是我偷到的無價之寶!各位都應該高興,以後我們七代子孫的生活,都不會有問題了。」

盜賊們聽他這麼一說,都急著想打開看。那知道袋子一開,他們全都楞住了,裡頭除了一個殘廢的跛子外,那裡有什麼如意寶啊?眾賊有的煩惱,有的失望,但又都覺得驚奇、好笑。而那個小偷則是一言不發,無精打采地一旁坐著。

本來入睡的夫婦,妻子夜間醒來,還惦記著口袋中的跛子,就躡手躡腳地去隔壁房,卻怎麼也找不到那個大口袋,於是就唱支歌:「屋中的口袋喲,不知去了哪裡?是誰背走它喲,我心既喜又悲。」

另外,那五百盜賊彼此商量:「這個跛子對我們沒有一點用處,乾脆拿來祭祀藥叉算了!」於是他們在藥叉像前堆柴薪,準備焚燒跛子活祭藥叉。準備好後,強盜們把跛子拉到藥叉像前,這時跛子心想:「完蛋了!世界上能救我的人在哪裡呀?」他終於想到:「唯有釋迦世尊能救我。」於是,他便一心一意地祈禱:「釋迦世尊請快來救我!」

諸佛如來時時刻刻觀照著每一個眾生的苦樂,因此跛子一心一意地祈禱世尊,世尊悉皆了知。於是,世尊化成一尊藥叉形象,來到森林中,五百盜賊看到藥叉,非常高興地說:「今天,我們正準備作供,藥叉真的親自降臨。」

這個「藥叉」告訴眾賊:「你們把這個人放了,不要殺他。若能如此,我可以傳授你們相應的法。」

於是眾賊放了跛子,然後一齊祈求「藥叉」傳法。那時,世尊觀察他們的根機,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要,這五百位盜賊當下就證得初果聖位,而那位跛子也證得不還果。

五百位盜賊證得初果後,世尊回復相好莊嚴。眾賊見了,無不合掌恭敬頂禮,祈求能在佛陀教法下出家。佛陀攝受他們,並為他們授戒傳法。他們精進修持,都摧毀了三界的煩惱,共同證得阿羅漢果位。

跛子因為六根不具足不能出家,而生起慚愧心,他想:「我這個人太可憐了,假如沒有殘障,我一定會在佛前出家,成為阿羅漢。」當他這麼發心後,他的腳立刻不跛,身體也可以站直。跛子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到佛陀前祈求出家,而佛陀同樣攝受他,為他授戒傳法,他也精進修持,最後也證得阿羅漢果。

後來,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是什麼樣的業感,使他今世成為跛子?又是什麼樣的因緣使他復原,並得以出家證果呢?請世尊為我們開示,我們樂意聽聞。」

佛陀說:「這是他前世業力所造成的。在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印度鹿野苑有一位施主,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信仰迦葉佛,精進修持後,證得不還果,他對俗世生起厭離心,對迦葉佛生起極大信心,便天天靜住修持。小兒子則是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風雨中,都辛苦地勞作,非常痛苦。有一次,痛苦難忍之下生大瞋心,對哥哥惡口咒罵:『你像跛子一樣,天天安住睡覺,而我卻是整天操勞,你真是太懶惰了!』

哥哥知道他已造下很大的惡業,便對弟弟說:『不要惡口罵人,我已經是聖者,你這樣已造了惡業,應當立即懺悔。』

弟弟聽完這話,突然覺醒,深感自己不應這樣做,馬上向哥哥祈求懺悔,並跟哥哥商量一起去迦葉佛前出家。哥哥出家後,精進修持,證得阿羅漢果位。弟弟雖然一生修持,但沒有得到什麼境界,臨終時他發願:

『希望我惡口罵哥哥的惡業不要成熟。如果這個惡業一定成熟,則希望在我發心出家的一剎那,業障消除。雖然,今生我沒有證果,願我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證得聖者果位。』

比丘們,你們是怎麼想的呢?當時那位弟弟就是現在的跛子,由於他惡口罵人的業報先成熟,在許多生中都變成跛子,感受極大的痛苦。他之所以能在發心出家的一瞬間,身體恢復正常,腳不跛了,還出家證果,這是因為他臨終願力成熟的緣故。」

比丘們又請問世尊:「世尊!那五百盜賊與跛子之間又是什麼因緣,能共同證得阿羅漢果呢?」

佛陀告訴他們:「這也是前世的因緣。很久以前,有五百名土匪聚集在森林中,以搶劫掠奪為生。有一天,有個人誤闖森林,被那群土匪抓去,正準備把他火祭藥叉時,這個人非常害怕,突然想到附近有位道行很高的頭陀仙人,於是便立即不停地祈求。

有位與仙人很要好的天人聽到了,特地告訴仙人:『有個人的處境很危險,正祈禱您救他。』

仙人馬上趕去,這五百土匪一見仙人便生起很大的信心,合掌恭敬,仙人對他們說:『把這個人放了吧!不要殺他,我可以為你們傳授仙法。』土匪們放了那人,以聞法的加持力,最後眾人都得到四禪五通。

比丘們,當時的仙人就是我,當時的五百土匪就是現在的五百盜賊,當時在森林中遇難的人就是現在的跛子。他當時因五百名土匪得到四禪。

 

25.乾布國王——殘殺五百羅漢,恆在地獄受苦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有一個正在地獄受苦的怪物。牠的軀體龐大,沒有雙眼,全身潰爛,潰爛處還有許多小蟲不停地吸食,真是苦不堪言。當它跑到平原時,有獅子、老虎、豹子、大熊等用鐵嘴一塊一塊撕咬他的身體。而當它跑到河裡時,又有鐵嘴大鯊魚與毒蝎子吃它、咬它。即使飛到空中,也有鐵嘴老鷹、烏鴉、貓頭鷹等爭相啄食它。它無法忍受地跑進森林,頃刻間森林全變成鐵刺林,佈滿劍、矛、弓等尖銳兵器,一一刺向牠,全身被刺得千瘡百孔;跑到角落或山洞裡,又有業力所現的惡人手拿著刀、矛、劍等各種武器攻擊牠。它四處跳竄,無處安身,到處奔跑,到處受害,身心痛苦不堪,大聲嚎叫。

這時,釋迦世尊觀察舍衛城的人民,發現應當用「使他們生起厭離心」的方法來教化他們,於是以神通力把這只怪物從地獄裡勾召到人間,讓它出現在舍衛城邊的康丹河內。

由於這只怪物的業力不可思議,使牠到了人間還是受著地獄裡的痛苦。牠四處奔跑,無論躲到哪裡,都被各種野獸追咬、噉食,還被各種惡人以兵器窮追猛打,牠痛苦得大聲哭喊嚎叫。

淒慘的叫聲大到全舍衛城的老弱婦孺都能聽到,一下子城中的眾生全都跑來,親眼看到這只來自地獄裡的怪物,所遭受一幕幕極為痛苦的慘景,他們皆覺得不可思議,互相揣測討論:「這到底是什麼業緣?這到底是什麼果報?」

這時,世尊要阿難聚集比丘們一起前往康丹河邊。人們遠遠地看到佛陀向康丹河邊走來,他們更是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未信佛法的人趁機毀謗:「你們看,世尊規定出家人不可以看集會,今天他卻親自率領比丘來河邊觀看……」

而信仰佛法的人則是滿懷欣喜:「今天佛陀親臨,絕對會有精彩的授記,或有殊勝的法緣……」

世尊與比丘僧眾就在大家紛雜的聲音中來到河邊,跏趺而坐。這時,世尊心想:「我應該讓牠回憶前世,並能開口與我對答,使大眾自然而然地深信因果。」接著就進入使牠能憶起前世,且能說人話的禪定。

「你是乾布嗎?」世尊慈祥地問牠。

「世尊,我是乾布啊!」牠垂淚說。

「身口意所造的業有報應嗎?」

「有啊,有報應啊!」

「所感受的果報,你覺得痛苦嗎?」

「痛苦,非常痛苦!」

「你以前皈依哪位惡知識,造成今天這個樣子呢?」

「不是其它人,而是我沒調伏好自己的心。」

當世尊與牠問答的時侯,在場的人都覺得疑惑:「乾布是誰啊?為什麼它能回憶前世,還說有報應,受痛苦?」想請教世尊,卻又因世尊的威嚴而不敢親自去問,只好悄悄地請阿難尊者代為發問。

於是,阿難尊者對世尊恭敬頂禮問道:「世尊!剛才說話的那位眾生是什麼人?牠造了什麼樣的惡業,而遭受這樣的痛苦呢?祈求您的開示,我們都希望聽聞。」

佛陀告訴阿難:「在無量劫以前,俱光如來出世的時候,在他的教法下有五百羅漢。有一天,這五百位羅漢出遊,到王宮內化緣後,來到附近的公園,在樹下結跏趺坐,進入滅盡定。隔天早上,有位名叫乾布的國王,帶著王妃及眷屬一同去花園中游玩。乾布國王獨自坐在角落,觀賞周遭的景色,王妃眷屬們則四處採花、摘果,自由地嬉戲。當她們看見樹下安祥坐禪的羅漢們時,頓時生起無比的歡喜心,便對他們合掌、恭敬,祈求傳法,其中一位長者對她們宣說佛法。

當時,國王聽見花園中有男人的聲音,因嫉妒而當場生起大瞋恨心,於是立刻抽出鞭子,沖向羅漢們,把他們打得遍體鱗傷,死去活來,又命令手下拿矛、劍等兵器刺殺他們,再把他們切割成一塊一塊的。乾布國王邪眼瞅著已肢離破碎的羅漢肉身,餘氣未消地命令手下拿去餵狗。

比丘們,你們作何感想呢?當時的干布國王就是這位正受極大痛苦的眾生。因為他以瞋恨心及邪眼盯著羅漢們,所以這輩子沒有眼睛;又因為用鞭子抽打他們,所以全身潰爛;由於他殘殺五百羅漢的惡業成熟,因此他從俱光如來到現在,都還在無間地獄中承受極大的痛苦。」

比丘們接著請問世尊:「世尊,那乾布國王還需受多久的地獄苦報呢?」

世尊回答:「未來賢劫五百佛出世以後,乾布才會脫離這種惡報,轉生到賤種人家,成為一位獵人。某天,他在林中設下一些陷阱,準備次日再來取回獵物。恰巧當天來了一位獨覺,在附近打坐入定,因此野獸不敢接近。

第二天,獵人滿懷期待地四處察看,卻只見到一位獨覺坐在那裡,其餘陷阱都是一無所獲。他當下生起大瞋心,心想:『要不是這位獨覺,絕對能捕到獵物!』一怒之下,就把獨覺殺死了。因此他死後又墮入無間地獄,受無量劫難忍的苦報。此業報受儘後,遇到正覺師如來出世,才在正覺師如來的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證果後,他示現比丘相外出遊方。

有一天,他走到王宮附近的花園內坐禪。當時,有位國王正帶著王妃一同遊樂,王妃四處採花摘果,恰巧遇見他,對他生起信心,求他傳法。在傳法時,國王聽見男子的聲音,心生嫉妒而立即跑去舉鞭抽打他,並命令手下拿刀、劍、矛等兵器刺割他,把他的身體切成塊,丟去餵狗。直到此時,他的果報才完全受盡。」

聽完釋迦世尊宣說這個漫長的因果過程後,舍衛城的觀眾都覺得因果不虛,人身是苦,於是生起深深的厭離心。這時,世尊觀知他們已能夠受法,就為他們宣說相應的法。

聞法後,有些人得到加行道的暖、頂、忍、世第一位,有些得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羅漢果,有些得金輪王位,有些得梵天位,有的得獨覺果,有的種下無上菩提的因,其它的人也對佛法生起信心而皈依佛門。

 

26.耶惟檀王妃——同等情境被侮,兩世回辱惡人

當佛陀在迦毗皤窣堵城中時,提婆達多因殺害蓮花色比丘尼,被薩迦國王驅逐出境。無處可去的提婆達多,決定到迦毗皤窣堵城。

到了之後,他又琢磨:「我現在沒有能力殺釋迦比丘,也沒有能力證得佛果,不如回到悉達多太子的王宮去,跟那些王妃搞好關係,再設法篡奪王位。」

他作著這樣的美夢,於是就派人跟耶輸陀羅、耶惟檀等說:「釋迦比丘說自己遠離貪心,可是又娶了這麼多的王妃。若沒有貪欲心,就不應該娶妃子,這種作法真的很不如法。如果您們對提婆達多有信心的話,可以跟他商量,他很想做國王的。」

聽後,兩位王妃非常不以為然,於是一起商量對策:「如果直接拒絕,對提婆達多應該沒有什麼教訓的作用。不如讓他來王宮,我們再當眾羞辱他吧!」於是,她們派人告訴提婆達多:「我們很樂意讓你來宮中,有什麼事大家一起商量,我們會盡量幫助你的。」

提婆達多聽了欣喜若狂,立刻趕赴宮中。當時宮中仍有悉達多太子的法座,他得意洋洋地想坐法座,但諸天認為提婆達多無法無天,便以神變把法座隱藏起來,提婆達多只好自討沒趣地離開。

這時,耶惟檀王妃已帶著所有王妃坐在宮門前的台階上,準備接待提婆達多。當她見到提婆達多得意忘形地走來,內心覺得好笑,就走向前,假裝殷勤地說:「歡迎您的到來。」

提婆達多合掌,對王妃們寒暄幾句客套話。突然間,耶惟檀王妃上前,狠狠地捏住他的雙手,他使勁地抽也抽不出來,就這樣被王妃捏得流出血來;提婆達多慘叫一聲,還沒來得及反應,緊接著王妃又將他摔倒在地,狠狠地踢他,其它王妃一擁而上,以各種東西砸他,有的用牛糞打,有的用油燙,把提婆達多打得是遍體鱗傷,狼狽不堪。

提婆達多逃回他的眷屬果嘎勒嘎的居處,果嘎勒嘎看到提婆達多,便揶揄他說:「今天你運氣不錯吧!去王宮與王妃一起享樂。」讓提婆達多十分尷尬。比丘們得知此事後,告訴世尊:「世尊!今天耶惟檀王妃等當眾羞辱提婆達多。」

世尊說:「耶惟檀夫人不僅是今天羞辱他,過去世也曾羞辱過他。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梵施國王,與距離不遠的不德哈拉城的自在部國王,因為一些嫌隙,雙方戰爭,死傷很多人。

有一天,梵施國王與大臣們談論一些關於女人的事情。梵施國王問大臣們:『哪些女人長得最漂亮?』大臣們各自抒發意見,其中一人告訴國王:『他們所見的美女都比不上自在部王妃,她的貌美不是其它女人比得上。』

梵施國王聽了,生起極大的貪欲心,心想:『無論如何,我一定要得到自在部王妃,但要得到她,得先平息兩國戰爭才行,以後再找機會。』於是他就設法與自在部國王和解,兩國終於得到了短暫的和平。

過了一段時間,他派信使告訴自在部王妃:『我願意放下身段商討有關兩國和解事宜,其實是因為你的緣故。能否賞個機會,我倆面談如何?』自在部王妃將這件事悄悄地告訴自在部國王,並說:『如果您同意,我想當眾羞辱他。』國王同意了,王妃接著寬慰國王:『請您放心,我會處理好的,您不要過於計較啊!』

於是,自在部王妃派信使告訴梵施國王:『臣妾明白國王您的意思,但礙於自在部國王,若您真有誠意的話,最好先殺掉他,才方便我倆行事。』梵施國王得信後,覺得這種證明誠意的方式很容易,於是立刻派了四大軍隊攻打自在部國,兩國關係因而更加惡化了。

這天早上,整個布德哈拉城被包圍得水洩不通,自在部國王手下的一些人也被殺害了。王妃見狀,就派人對梵施國王說:『你殺下面的人有什麼用呢?你的目的不是為了我嗎?現在城中一團亂,王宮裡只剩我一個人,你隨便穿件破舊的衣服混進宮來見我吧!』

梵施國王信以為真,迫不及待地找了一件破爛衫換上,溜進王宮。

『救命啊!自在部王、王子、大臣、商主們,梵施國王偷闖我的寢宮,想對我非禮啊!』自在部王妃看到梵施國王,卻突然抓住他的手,高聲叫喊。自在部國王連忙趕來,佯作勃然大怒地說:『你身為國王卻闖進我的王宮,還對王妃非禮,實在不如法,應當處你死刑才對!』

自在部王妃說:『殺了他也沒多大意義,不如當眾羞辱他,讓他記取教訓。』於是,王妃上去狠狠地踢他,其它人則用東西打他,或用油燙他,梵施國王被打得半死不活,又羞又慚地逃離了自在部王的王宮。

比丘們,當時的自在部國王就是現在的我,王妃就是現在的耶惟檀王妃,而梵施國王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

 

27.金色比丘尼——醜女供養佛塔,感得金色身相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有一戶賤種人家的妻子生下一位具有十八種醜相的女孩,她的父母都很憂愁,父親說:「這樣難看的孩子,乾脆趁晚上,把她溺死,再丟出去餵狗。」

母親說:「您不要這麼說,殺人是天理所不容的,畢竟她是我們倆的孩子。起碼等到她長大,能自己獨立生活的時候,再把她趕出門。」丈夫想一想,也同意了。

從此以後,他們把她關在家中偷偷地養著,不讓任何人知道與看見。等到她能獨自行走時,這對夫婦便把她趕出家門。她流浪街頭,四處行乞,每天吃不飽、穿不暖,相貌本來就夠醜的,卻又染上嚴重的痲瘋病,她實在是痛苦難忍,便在街道上亂喊亂叫了起來。

阿難尊者看到她慘叫的情景,生起無比的悲憫心,於是上前溫和地問:「女孩,妳是誰呀?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她的神智還算清楚,悲傷地對尊者祈求說:「尊者啊!一定是因為前世惡業所感召,我才變成現在這副模樣。求求尊者,消盡我的惡業吧!」

尊者悲憫地安慰她:「你不必擔心,我教你行善,以善業的力量,來消盡你的惡業。」

於是,阿難尊者從別的地方找來一些芝麻油、供香,把她帶到佛的發塔和指甲塔前作了香、燈、塗香、鮮花等的供養。這時,給孤獨長者正好也來到這裡,看見這一情景,過去詢問,尊者便告訴長者事情的經過。給孤獨長者看見醜女沒穿衣服,生起慈悲心,於是送給她一件衣服。

另方面,佛陀已觀知這位可憐的女子,便親自來到塔前。醜女見到佛陀三門寂靜、相好莊嚴、圓滿嚴飾的金身,馬上生起很大的信心,她想:「我供養髮塔、指甲塔的功德已經很大,今天若能再親自供養佛陀,功德更不可思議。」想著想著,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供養佛陀。她無比歡喜地在佛前合掌祈禱,接著,就在這歡喜心中去世了。

死後,她轉生到當地的一戶商主家,生下來時非常端莊秀麗,全身膚色金黃,因此取名「金色」。金色剛滿七歲時,對佛法生起信心,在求得父母的同意後,於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出家後,她晝夜精進,很快地就滅盡煩惱,獲得阿羅漢果位,成為具足大神通的阿羅漢。

證果之後,她用神通觀察自己的前世,知道是阿難尊者把她從十八種醜相的賤種人中救拔出來,所以她對阿難尊者特別感激,天天恭敬供養阿難尊者。

比丘們看見這一情景,前去請教世尊:「世尊,金色羅漢以什麼樣的因緣生在富貴之家,全身膚色金黃?又為什麼年紀還小,就對佛法產生信心,出家證果呢?希望世尊為我們開示。」

世尊說:「你們還記得舍衛城曾有個十八種醜相的女孩子嗎?」

「記得,記得,她真是醜得可以。」

「當她正在供養我的發塔時,我親自到她的面前,她見我之後,生起大信心及歡喜心,並在充滿歡喜心及大信心中去世。因此她轉生到大商主家,一出生膚色就是金黃。」

比丘們又問:「那麼,請問世尊,她造了什麼惡業,而成為十八醜相的賤種人呢?」

世尊說:「這是她過往業力成熟的緣故。早在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的一位女兒,長大後對迦葉佛具足信心,還祈求父母同意她出家。出家後,她個性剛強,恃財好勝,常常惡口罵人『賤人』、『醜人』等。後來,她一生中修持清淨梵行,在臨終前發願:

『我一生中出家修持梵行,雖然沒有什麼成就,就以這齣家功德,希望能於釋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獲證阿羅漢果,而且希望惡口罵人的惡業不要成熟。』

但是,因果不虛,這個罵人的惡業最先成熟,使她成為具有十八種醜相的賤種女。後來,善願成熟,得以遇到我,並對我生起信心及歡喜心,由此轉投生為商女,最後出家獲證阿羅漢果。這就是她的前後因緣。」

 

28.五百位牧童——戲罵生為牧童,因願得證羅漢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薩迦國王恭請世尊及比丘僧眾在祇陀太子園應供三個月。國王用上好的牛奶、酸奶、醍醐等食物供養,並派五百名牧童幫忙作雜事。圓滿結束後,國王供養佛陀無價妙衣,還以各種臥具、醫藥供養僧眾。

那時,有五百個牧童不約而同地想:「國王過去生中一定造了很大的善業,今世才會成為有權勢、有威望又有福報的國王,現在又繼續供佛與僧,積累資糧。而我們這些人,大概前世沒有什麼善業,所以今世成為牧童,實在也應該發心供僧才對啊!」

於是,他們共同決定以飲食供養世尊與僧眾,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便恭請世尊及比丘僧應供,世尊默許了。午前,世尊領著僧眾前來應供,牧童們虔誠供養。供養圓滿後,五百牧童一起到世尊前求法。世尊觀察他們的根機,傳給他們相應的法,他們以智能金剛摧毀二十個薩迦耶見,得到預流果。

得果後的牧童們發心出家,在得到薩迦國王的允許後,再於世尊前祈求:「我們想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戒,懇請世尊悲憫攝受。」

世尊開許了,並以「善來比丘」的方便言詞,令他們當下得到近圓戒體,五百位牧童立刻成為身披袈裟、手持缽、淨持梵行的清淨比丘。世尊又給他們傳法,他們各自精進,很快就摧毀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的果位。

得果後,他們以神通觀察到一些具足因緣而可以調化的眾生,就前去調化。但是,其中有一個牧女,想盡辦法都不能使她對佛陀生起信心,無奈之餘,只好強拉硬扯地把她帶到世尊面前。

當牧女一見到世尊的三十二相金色身後,頓時生起無比的歡喜心,這種喜悅比十二年的禪悅還要殊勝,無法言喻。她又看到左右的人都捧著供品,而她什麼也沒有,便環視周遭,發現路邊的果夏達呷花長得很好看,便順手採下,拿去供養佛陀,並在佛前恭敬禮拜,祈求傳法。

世尊觀知她的壽命不長,給她傳了相應的法。傳法圓滿後,牧女回去不久,因四大不調,很快就生病去世了。由於她曾對世尊生起歡喜心的緣故,轉生到天界,成為一個可愛的天女。

一般天人有個規矩,生天界後需進行三種觀察:觀察自己前世是哪一道眾生?以什麼樣的因緣得生天界?以後又會轉生到什麼地方?

這位天女觀察知道,自己前世是人道中的一個牧女,因為以歡喜心供養佛陀果夏達呷花的善根,因而轉生為天女。她滿懷對世尊的感恩心,想立即拜見世尊,於是就穿著妙衣霓裳,身戴金銀寶珠,手持天上青蓮、白蓮、曼陀羅花等來到世尊座前。她合掌恭敬供養鮮花,再祈求世尊傳法。佛陀為她傳了相應的法,她以智能金剛摧毀薩迦耶見,獲證預流果。之後,又對世尊恭敬頂禮,右繞三匝,才返回天界。

當時,有許多精進不眠的比丘們見到夜間光芒普照的情景,以為是大梵天、帝釋天、或四大天王來拜見世尊,第二天,便請問世尊:

「世尊,昨夜光亮如同白天,是不是大梵天、帝釋天、或是四大天王來世尊這裡呢?」

世尊說:「都不是。你們還記得有一位牧女對我歡喜供養果夏達呷花嗎?」

「記得,記得!」

「這位牧女以歡喜心對我供花,死後轉生為天女。為了報答佛恩,她特地在昨夜來拜見我。我為她傳法,她得聖果之後,已返回天界。」

比丘們接著請問:「世尊,這位天女以什麼樣的因緣今生為貧窮的牧女,而後又能轉生為可愛的天女呢?祈求世尊為我們宣說前後的因緣。」

世尊告訴比丘們:「這是前世的業力與今生的因緣所造成的。早在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性情暴躁的比丘尼,經常以瞋恨心惡口罵人『牧女』,她臨終前,生大慚愧心,發願道:

『我於迦葉佛教法下一生修持清淨梵行,沒有得到什麼境界,但願釋迦佛出世時,我能在佛的教法下,令佛歡喜,證得果位,並希望惡口罵人的惡業不要成熟。』

比丘們,你們是怎麼想的呢?當時的惡口比丘尼就是今世的牧女,這是她前世惡業成熟的緣故。今世的因緣則是,她以歡喜心供養我一朵果夏達呷花,而得以轉生為天女,這是今世善業因緣所感得的果報。」

比丘們又請問:「世尊!那五百名牧童,以什麼樣的因緣今世同為牧童?又何以能在遇到佛陀後,出家共證羅漢?希望世尊為我們演說,我們都樂意聽聞。」

世尊告訴他們:「早在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那五百名牧童都是比丘,當時他們嬉戲以『牧童』互相罵人。後來,他們在臨終的時候,一起發願:

『雖然在迦葉佛座前,我們沒有得到什麼境界和功德,希望以一生持戒的功德,能於釋迦佛出世的時候,在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歡喜,證得阿羅漢果位。也希望惡口相罵的業報不要成熟。』

當時的五百位比丘就是現在的五百位牧童。因為他們惡口嬉戲的業報成熟,今生成為牧童,又臨終時所發的願力也成熟,所以,今生能遇佛,令佛歡喜,並出家證得阿羅漢果。」

 

29.扎德沃青年——供花蒙佛授記,佛述己授記因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有五百位悠閒自在的紮德沃青年,他們經常到景色明媚、鳥語花香的公園裡去玩,一面編織各種花蔓作頭飾,一面享受大自然的風光。有一天早上,世尊著衣持缽去城中化緣,這五百位扎德沃青年在很遠處就看見佛陀的金色身相,當下生起無比的歡喜心,紛紛跑到世尊前供上各種花鬘,恭敬頂禮,右繞三匝後,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世尊此時破例微笑,身放白、紅、黃、藍四種光,上照天界,下徹八寒八熱地獄。地獄眾生各自覺得冷暖舒適,誤以為業報已盡,當轉生他方世界,後來知道是世尊的慈光消除他們的寒苦熱惱,便對世尊生起極大的信喜心,因此轉生到各個天界。

佛光隨後繞三千大千世界三匝,復入白毫間。阿難尊者見了,恭敬合掌請問:「世尊!如來正等覺無因無緣不會放光微笑,今世尊以什麼因緣面顯微笑、身放四光?希望為我們解說,我們樂意聽聞。」

佛告阿難:「正是,正是。如來正等覺無因無緣是不會放光微笑的。今天有五百扎德沃青年以信喜心供養鮮花,右繞我三匝的緣故,他們於十三大劫中不會墮入惡趣,再十三大劫轉生天界,享受欲樂,然後轉人身,出家修行,在阿蘭若處獨修三十七道品,而得獨覺果位,名字為無願獨覺。以這個因緣,所以我破例微笑、身放四光。」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他們為什麼要供養您鮮花呢?」

世尊告訴他們:「諸佛善逝皆是往昔積集善業得來的,我也一樣。本來一切眾生的業不會成熟於外在的地水火風,而是成熟於自己的身心中。所謂:『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遠在第二個大阿僧祇劫,燃燈佛出世的時候,有位燃燈國王如理如法地掌管上下,全國佛法興盛,無有戰爭災難,人人都安閒度日。

有一次,燃燈國王準備恭請燃燈佛前來王宮應供,同時也邀請手下具財子國王參加。這位具財子國王也是財富圓滿常行大布施者,前後已有十二年,這次他準備作最後的五大供養:金盤、金掌、金瓶、五百嘎夏巴涅(印度幣值單位)及一位美女。

另外,有二位婆羅門的兒子,聽說具財子樂善好施,為了報答自己上師多年來對他們的教導,便前來祈求財物。在他們未到之前,具財子國王的天尊告訴他:『今天會來兩個人求施,一名賢慧,一名智能,如果你將五大供品奉獻給賢慧,勝過你十二年來的布施功德。』

具財子國王照著做了,但賢慧覺得自己已受梵行不淫戒,所以沒有接受美女,僅歡喜地納受其它四樣供品。

可是這位美女鍾情於賢慧,悄悄地對他說:『賢慧,既然國王把我賜給您,還是接納我吧!』賢慧還是謝絕了。

美女已無處可依,便前往燃燈國,看見一位賣花的人,就把全身的金銀珍寶交給他,用來每日換取一朵青蓮花供養天尊。

賢慧得到四大供品後,全數供養他的上師,上師只有五百嘎夏巴涅沒有接受。那天晚上,賢慧作了十個夢:一是自己飲用大海水,二是行走在虛空中,三是手持日輪,四是手持月輪,五是乘坐國王的馬車,六是乘坐仙人的馬車,七是騎大象,八是騎天鵝,九是騎獅子,十是登懸崖。

清晨醒來,他覺得稀有,就四處探詢能解夢的人,後來從一位具有五神通的仙人處,得知燃燈佛能解夢,於是前往燃燈國。同時,具財子國王也率領八萬大臣到燃燈國。

此時,燃燈國王為了供養燃燈佛,在七天前就規定:『國內所有鮮花一律交給王宮,準備供養燃燈佛,任何人不得違抗!』因此,全國各地沒有人敢留下一朵花。

那位美女照例去取她每日訂購的一朵花,賣花者說:『國王規定,不得留一朵花,我已全部上交了。』

美女沈默一會兒,然後很有把握地告訴賣花人:『你去池邊看,以我的福德力,池中絕對有綻開的蓮花。』

賣花人半信半疑地走去察看,池中果真有七朵綻放的青蓮,他回告美女:『奇哉!奇哉!我剛剛全采了,怎麼又有新開的青蓮?』

美女要他採下,他怎麼都不敢,因為害怕違犯規定。美女靈機一動說:『我把花放在寶瓶裡,任何人都看不見,放心好了!』於是,賣花人采了花,美女把它們裝在寶瓶裡,藏在身上,往城中走去。

此時,賢慧到了燃燈國,也想以花供養燃燈佛,但走遍全城都找不到鮮花,正失望時,與美女不期而遇。由於賢慧的福德力,使得藏在寶瓶中的青蓮露了出來。賢慧看到花,就對美女說:『我給你五百嘎夏巴涅,能否把青蓮花給我?我要拿去供佛。』

美女略微思考一下說:『給你,可以。但我不要錢,只要您發個願:生生世世讓我做您的妻子。否則,我是不會給您花的。』

賢慧聽後,很真誠地對她說:『我一生好行布施,將來生生世世都會布施自己的妻子、兒女,甚至我自身的血肉,你還是多加考慮考慮。』

美女說:『在您以後的布施中,我絕不會造作任何違緣,只要您現在發願就好。』

賢慧同意了,美女送五朵蓮花給他,並發願:『您什麼時候成佛轉輪,我就什麼時候作您的弟子行持佛法,乃至未成佛的這段期間,我生生世世做您的妻子。』

燃燈佛蒞臨王宮應供的日子到了,宮廷內外,大街小巷灑掃清潔,用各種妙香敷撒大地,種種幢幡、寶蓋林立,場面非常盛大莊嚴。

燃燈國王手舉百幅寶傘,率領各持寶傘的大臣們,具財子國王也帶領八萬眷屬一起前往迎請燃燈佛,在佛前頂禮合掌祈求:『恭請世尊及比丘們光臨我王宮應供。』

燃燈佛與比丘們默許前往。一路上,燃燈國王手持百幅寶傘舉在佛的上方,其餘的隨從也打著寶傘,這時,燃燈佛給他們作個加持,他們每個人突然間都覺得是親自為佛打傘。

當燃燈佛的雙腳跨上王宮門檻時,整個大地震動,盲者復明,聾者能聽,喑啞者得以說話,跛子也能行走了,瘋狂者恢復正常,難產孕婦順利生子,其餘為苦束縛的眾生,皆各自解脫,布穀鳥等叫出悅耳的聲音,各種樂器不擊自鳴,美妙動聽,大地鮮花怒放……。不計其數的眾生,各持香花,紛紛頂禮供養燃燈佛。

在這熱鬧非凡的擁擠人群中,賢慧、智能及美女三人隨眾也想親近燃燈佛。這時,燃燈佛以慧眼觀察到賢慧是人群中福報最大的人,想給他一個機會,於是用神變降下一場大雨。

擁擠的人群被雨淋散,賢慧三人立刻上前親近佛陀,賢慧以無比的歡喜心供養燃燈佛五朵蓮花,燃燈佛加持這五朵青蓮變的跟車輪一樣大,並上升到燃燈佛的頭頂上空,好像五座傘蓋,與佛同進隨行。美女見了也生起很大的歡喜心,把剩下的兩朵也供養燃燈佛,佛陀加持後也大如車輪,停留在佛陀的雙耳旁,一樣隨佛陀停留。

燃燈佛在前行,賢慧看到前面泥濘不堪,就把自己的頭髮鋪在地上,對燃燈佛祈求:『如果我能證菩提果位,成就轉*輪的話,請佛陀的雙足在我的頭髮上踏過。』果然,燃燈佛在賢慧的長發上踏過。

當時,智能生起瞋心,覺得:『怎麼佛把賢慧當畜生看待,竟然從他的頭髮上踏過,不合道理。』

後來,燃燈佛對賢慧授記:『你將來得解脫,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號釋迦牟尼佛,成為三界輪迴的唯一明燈。』

授記後,就飛升到離地約七棵多羅樹高的虛空中,剛才因踐踏而脫光頭髮的賢慧同時又長出新發來。在場中的無數人有目共睹,都生起信喜心,還發願希望未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成為他的弟子。

美女也深深發願:『以今天供花的功德,願我將來在釋迦佛轉輪的時候,成為他的聲聞母,在他未成佛前的生生世世作他的妻子。』

這個時候,諸天人見了也發願:『在釋迦佛轉*輪時,我們願成為佛的首座聲聞。』那些被佛踏落在泥坑里的頭髮,被燃燈國王撿起,具財子國王求得,數一數共有八萬根,分給八萬大臣,都作了發塔。

賢慧得到授記後,燃燈國王、具財子國王和其它許多信眾對他作了歡迎和供養。

那時,智能問賢慧是如何發心的,智能聽後說:『完了!當燃燈佛踏你的頭髮時,我生了瞋心。』

後來,賢慧與智能一起在佛前出家,賢慧很快精通三藏,後來轉生到兜率天;智能則墮入地獄。

比丘們,當時的賢慧就是現在的我,因為供花於燃燈佛前的果報,使我在輪迴中得到極大的福報與安樂,也是因為這善根,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也是這個殊勝的因緣,得果後,又受到五百扎德沃青年的供花。」

 

30.無畏與鼓聲——兩位孩童發心,獲得佛陀授記

當佛陀在王舍城的時候,有一天,佛陀在前往舍衛城的途中,走進了一片寂靜的森林。林中有些令人畏懼的猛獸,世尊在樹下休息一會兒之後,又繼續往前走。阿難尊者看見前面有個交叉路口,就報告佛陀:「世尊,前頭有個叉路,一條是直的,但路上有許多獅子猛獸;另一條是彎彎曲曲,可是比較安全。請問世尊,我們該走哪條路呢?」

佛陀說:「如來是沒有任何畏懼的,走直路。」

於是,佛陀與比丘僧就朝著直路走。這時路旁有兩個孩子正在玩耍,一個手拿小鼓,另一個拿著弓箭,他們看見佛陀的莊嚴身相,立刻生起無比的歡喜心,於是蹦蹦跳跳地跑到世尊旁邊,對佛陀恭敬頂禮後說:「世尊,您走的這條路有可怕的猛獸,但我們可以作您的侍衛,保護您。」

「你們要怎樣保護我啊?」世尊笑著問。

「如果猛獸來了,我就搖小鼓,嚇唬它們。」拿著鼓的小孩說。

「如果牠們來了,我就用弓箭射牠們。」另一個比手勢說。

釋迦牟尼佛聽了很高興,覺得他們倆發了清淨心,積累福慧資糧很圓滿,就說:「不用保護我了,你們已經圓滿資糧,可以回去了。」

這時,世尊放光微笑,光芒徹繞三千大千世界之後,返回進入世尊的白毫間。

阿難合掌請問:「世尊!今天是什麼樣的因緣放光微笑呢?」

世尊告訴阿難尊者:「剛才那兩位天真活潑的小孩,對我生起清淨的歡喜心,將於十三大劫之中,轉生為人天中,享受人天福樂。之後,再轉為人身,出家修行,在寂靜的地方獨自修學三十七道品,證得獨覺果位。其中一位名叫無畏獨覺,另一位叫鼓聲獨覺。所以我放光微笑。」

 

31.寶海童子——修繕供養佛塔,感得俱生寶藏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當時的捨衛城裡有一位財富與多聞天子一樣多的大施主,與他的妻子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他的妻子懷孕後,出現許多瑞相,例如:他們居住的宮殿自然顯出寶幢、寶傘等等飾物,大地開滿各式鮮花,芬香四溢,睡覺的床也變成天人的寶床……。這些瑞相讓大施主疑惑不解,他擔心妻子著魔了,或是遭到夜叉的危害。

於是他跑去請教一位相士,這些異相究竟是福是禍?相士告訴施主:「這不是什麼災難,而是胎兒的福德力,才顯現出這些瑞相,不需擔心。」聽了這些話,施主才放心。

十個月之後,施主的妻子生下一個非常可愛且相貌端嚴的男嬰,與眾不同的是,他的身體非常潔淨,不僅沒有胎盤與血污的垢染,而且一生下來就有寶珠、瓔珞、天衣等等裝飾。

當僕人們為他沐浴時,每當脫下他身上的服飾,馬上又會顯出另一套,僕人實在沒辦法,只好連著衣服及裝飾一起沐浴。洗完後,僕人將他抱上床,床就會立即變成珍妙寶飾的大床,房頂上顯出一座莊嚴的宮殿,宮殿上方有寶幢、寶幡等,宮中有五彩繽紛的鮮花與芳香撲鼻的香水,床前還出現一個寶塔,塔里有各種寶藏,取之不盡,十分稀有。

施主內心無限喜悅,為孩子舉行一場非常隆重的誕生儀式,因為他一生下來,家中的寶藏如同海一樣多,所以取名為「寶海童子」。

寶海童子由八位姨母用牛奶、酸奶、油餅等飲食餵養,很快地,他如海蓮般地迅速長大,無論他走到哪兒,都有非人為他鋪地毯,又有非人、天人為他散花。他精通世間文學、醫術與八種觀察等學問。他的父親為他修建春、夏、秋、冬四座宮殿,宮殿上自然出現寶蓋、幢幡,天女也下凡與他一同戲樂,他盡情享受這美好生活。

有一天,他對佛、法、僧三寶生起大信心,獨自思維:「世間的人天福報,我已經享受夠了,現在應該出家,精進修行,斷除生死輪迴的一切痛苦。」

於是,他廣作布施,使許多窮人得到安樂,並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出家之後,寶海童子不論到什麼地方,還是有很多非人為他鋪地,舉寶幢,很多天女圍繞著他。

有一些出家人覺得不像話:「這在搞什麼啊?」

寶海童子也為此苦惱,便去請教世尊,該怎麼對治。

世尊告訴他:「你觀想這一切都不必要,它自然會消失。」

他照著世尊的教導修持,果然一切都消失了。他覺得很輕鬆,更加精進修持,不久,就斷除三界煩惱,成為阿羅漢。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寶海童子以什麼樣的善業因緣,出生在富貴之家,相貌端嚴,天生具有各種寶飾,生下來身體沒有垢染,自然顯現宮殿、寶塔、鮮花,所到之處都有非人與天人為他鋪地散花呢?又以什麼樣的因緣,對三寶生起信心,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位呢?希望世尊為我們演說,我們樂意聽聞。」

世尊告訴比丘們:「這是他前世發願的力量所造成的。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當時在印度鹿野苑有一位施主,財富多得跟多聞天子一樣,對三寶深具信心。他特地建造一座經堂,迎請迦葉佛及所有僧眾,供養各種甘美的飲食,並請他們沐浴更衣,還將迦葉佛的頭髮與指甲起塔供養。

有一次,他看見有許多飛鳥在塔上築巢、拉撒,覺得這樣子很不如法,所以就在塔上再加蓋一層樓,還以幡蓋、寶傘裝飾,室內則用瓔珞等寶物裝飾得非常圓滿莊嚴。後來,他發願道:

『以這些修繕寶塔的功德,願我生生世世轉生在富貴之家,相貌端嚴,天生具有各種寶物裝飾,生下來身體沒有垢染,自然顯現宮殿、寶塔、鮮花,內有任何寶藏讓人取之不盡,所到之處都有非人及天人為我鋪地散花。然後,對三寶生起信心,並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獲證阿羅漢果位。』

比丘們,你們是怎麼想的呢?當時的施主就是現在的寶海童子。由於他有這樣的善業及願力,所以今生他得以獲得世間一切圓滿,並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最後證得聖果。」

 

32.小駝背——狠心餓死母親,羅漢受餓死報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城中有一位婆羅門以乞討為生,家中生活非常困苦,因此連他妻子也得出門乞討。後來他的妻子懷孕了,但是很奇怪的是,自從懷孕那天起,她就經常要不到飯。九個月後,生下了一個男嬰,不但又瘦小又醜陋,還是個駝背,父母叫他「小駝背」。

過了幾天,由於業力現前的緣故,他母親的奶水就枯竭了,只好用其它動物的奶來餵養,也常求不到。因為他是一個最後有者,在沒有受盡業報,還沒達到自己的境界以前是不會死的。就這樣,他的父母很辛苦地總算把小駝背拉拔大了。

有一天,父親對他說:「我們家以乞食為生,本來就過得非常辛苦,你現在已經長大了,應該離家自己去乞討。」

於是,小駝背開始自己乞討的生活,但因業力現前,他還是常常要不到食物,每次都是在快要餓死時,才能勉強得到一點點能夠維生的食物,不論身體或是內心,都是異常的痛苦。

後來,他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漸漸生起信心,在徵求父母的同意後,於一位比丘面前出家、受戒。出家後,剛開始幾天他與師父一起吃住,生活得還可以,但過了一陣子之後,他的師父便要求他自己化緣。

於是小駝背就開始了一個正規比丘的生活方式,有時與僧眾一起去受供,有時獨自去城裡化緣。但即使他與僧眾一起受供,也經常得不到食物,而其它的比丘都吃飽喝足。有時是輪到他時,施主的供飯恰巧沒有了,要不然就是施主突然有急事走了,回來後就漏了他,而接著供養下面的比丘。在所有的僧人中,他是生活得最苦的。

很多比丘知道這種情況,很憐憫他,就去請問世尊:「世尊,小駝背比丘經常吃不到飯,有時後面的比丘都已經獲得足夠飯食,卻漏掉他,該怎麼辦?」

世尊因此制定一條戒律:「上面的比丘未得到食物以前,下面的比丘不能受食。」儘管如此,小駝背比丘還是經常吃不到飯,即使到城中化緣,也常常是空缽而返。

後來,有兩天他打掃世尊的內殿,都吃得很好,身體也健康了,於是他把握時機勇猛精進,頓時斷除一切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然而,雖然他已是位羅漢,但是依然要承受業報。

他想:「我還是天天打掃經堂,可以生活得好一些。」就又去佛陀的內殿,但當天另一位比丘已經把殿堂內外打掃得乾乾淨淨,他祇得著衣持缽到城中化緣,但一無所得。第二天,他早早地拿著掃帚很有把握地去殿堂,誰知早已有位比丘把殿堂打掃乾淨了,只好先回寮。

回去後,聽說有位大施主將在中午供養世尊和僧眾。可是,施主臨時有急事提前供養,小駝背比丘在坐禪因而不知道。等世尊應供結束,施主也出門了,小駝背又沒吃到飯。

第三天,他更加提早拿著掃帚去殿堂,又見已有比丘在打掃,只好回寮。阿難知道他已第三天沒飯吃,特地為他介紹一位施主,中午去他家受供。可是,施主臨時有事必須馬上出門,匆匆忙忙,忘了囑咐家人:「今天中午將有一位比丘來應供。」於是,當小駝背前來化緣時,沒人理他。阿難從城中化緣回來,聽說小駝背羅漢仍未吃到任何食物,心生憐憫地寬慰他:「不要擔心,明天我好好供養你。」

第四天早上,阿難尊者手持兩個缽到城中,化到滿滿的兩缽,一缽自己吃了,另一缽準備帶給小駝背。到了祇陀林時,來了很多惡狗搶吃缽裡的飯,阿難想盡辦法也沒能對付,只剩空缽。阿難尊者想:「即使再去化,趕回來也已過午,下午阿羅漢不管怎樣都不會吃的。」這樣,他仍然沒吃到飯。目犍連聽說小駝背已四天沒吃飯,心裡很不是滋味,就也想幫他化緣。

第五天,目犍連拿兩個缽去城中化緣,化了滿滿兩缽,一缽自己吃完,一缽準備帶回來。到了祇陀林,突然飛來一群烏鴉,把缽裡的飯搶光,目犍連想盡辦法也無法護住缽中的飯食。目犍連自忖:「若再返城中化緣,也已經過午。」只好也是帶著空缽回來。就這樣,小駝背還是沒吃到任何食物。舍利子尊者聽說他已餓了五天,就去安慰他,打算明日幫他化緣。

第六天,舍利子也拿兩個缽,在城中化得滿滿兩缽,一缽自己吃了,帶著另一缽往祇陀林去,可是,小駝背的業力現前,因此竟來了一群非人把缽搶走,然後就不見了。舍利子覺得再去化緣也過中午了,只得空手回來。小駝背羅漢依然沒吃到飯,舍利子再安慰他:「不管怎樣,明天我一定會想辦法好好供養你。」

第七天,舍利子到城中化緣,又化得滿滿的兩缽,一缽自己吃,另一缽順利地帶到小駝背的房前,突然間,全部的門窗都被封死,無法進去。舍利子現神變進到房裡,叫小駝背羅漢洗臉受供。可是,當小駝背的手一伸出,缽就掉落地面,直墮到金剛大地(距地面四萬由旬)。舍利子立即示現神變把缽從金剛大地拿回來,再拿給小駝背吃;但是小駝背才取了第一口,剛到嘴邊,就被非人搶走,第二口,也被搶走。舍利子親手餵他吃,但是他的嘴卻緊閉著,完全張不開。舍利子顯現各種神變想打開他的嘴,卻是怎麼也打不開。過了一會,已過午不能食了,他的嘴才又可以張閉自如。舍利子萬般無奈,問他感受如何?小駝背說:「只是口渴,給我一口水喝吧!」

舍利子取了一缽水,又是業力現前,許多非人把灰撒進水里,成了一缽灰湯。小駝背羅漢知道這是自己前世的業障,就喝了一口灰湯,顯示降冰雹、閃電、打雷等神變後,進入涅槃。諸比丘將他的遺體作成塔,並作種種供養。

後來,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小駝背造作什麼惡業,在七天中,眾比丘竭盡全力都無法救他,雖是阿羅漢,卻在飢餓狀態下趣入涅槃?希望世尊演說他的因緣。」

佛陀告訴比丘們:「這是他前世業力顯現的緣故。一切眾生的業力不會成熟在外面的地、水、火、風上,而是成熟於自己的身心中,有謂:『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很久以前,有位施主夫妻,都好行廣大布施。他們的孩子長大後,大施主去世了,施主的妻子繼續作廣大布施,但孩子反對,多次警告母親:『父親在世時布施,但我們不能這麼做,妳不要把家裡的財產全都布施給別人。』但母親依舊廣作布施。

有一天,他居然狠心把母親關在房間裡,不給她吃,也不給她喝,打算餓死她。即使母親再三地苦苦哀求,他依然不給一口水、一口飯,也不放她出來,就這樣連續了七天。他的親戚朋友聞風而至,呵責他,他才被迫放出母親,這時母親已是奄奄一息。親戚們問她:

『現在妳需要什麼呢?』

她說:『想喝一口水。』

兒子聽了,心想:『若把灰撒進水里,她喝了肯定會馬上死的。』他就在母親要喝的水里撒進石灰,母親喝下一口灰湯,就去世了。

比丘們,你們是怎樣想的呢?當時這個不孝順的兒子就是現在的小駝背。因為他用這種手段殺害母親,已在千百世中墮入地獄,不論轉生何處,都是這樣餓死的。雖然今世他已是最後有者,不再輪迴了,但也是在喝下一口灰湯,才進入涅槃。

另外,在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施主的雙胞胎兒子,長大後,都對迦葉佛的教法生起大信心,一起出家,都成了說法上師,得到許多供養。

其中一位心地純善,會把所得拿去供養僧眾,尤其常供養那些生活較困難的出家人;另一位不但不隨喜,還反對說:『你不要把我們的財產全部供養僧眾。』

那位純善的法師就勸他:『我們生活充裕,而許多僧人有困難,作為一個具悲心的出家人,有什麼理由不上供下施呢?』

反對的那位無話可說,只好勸純善的比丘到別的地方說法。因此,僧眾沒人供養,生活產生困難,就派人請他們兩位回來。

那位吝嗇的法師聽到後,生氣地惡罵:『這些僧眾就是要我們供養,已到了別處,還是糾纏不清,整天沒吃沒喝的,簡直像餓鬼一樣。』

那位善良的法師勸他:『你這樣惡口罵僧不合道理,應好好懺悔。』

他自己也覺得不應該如此,生了很大的後悔心,因此,在臨死的時侯,發了一個願:

『願我對僧眾惡口咒罵的惡業不要成熟,並願將來能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歡喜,獲證阿羅漢果位。』

當時的吝嗇法師,就是今世的小駝背比丘,因為他以惡口咒罵僧人的果報,使他五百世中轉生為餓鬼,後來,無論再轉生為哪一道的眾生,全是餓死的。由於他在臨終時發願,希望將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今生他能在我的教法下對我生起歡喜心,並能在出家後摧毀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

 

33.甘藏嘎比丘尼——五百世為佛母,尼中解經第一

當佛陀在沃達那城郊外的一片寂靜森林之中時,有一天清晨,佛陀著衣持缽往城中化緣。這時從遠處來了一位衣衫襤褸,頭頂著一罐水的村婦,當她看見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莊嚴金色身時,欣喜萬分,馬上放下水罐,不顧一切地沖向世尊,還一邊喊著:「兒子,兒子,我的兒子!」一邊想抱住世尊。

很多隨從比丘上前阻擋,可是世尊告訴他們:「不要阻擋她,否則,她會吐血而死。」

比丘們放手隨她去,她抱著世尊的脖子,仍舊不停地喊著:「我的兒子,我的兒子……。」

等她平靜下來後,世尊觀察她的根機,為她宣說相應的法要,她隨即以智能金剛摧毀了薩迦耶見,獲得預流果。

已得聖果的村婦,跪在佛前,恭敬合掌祈求:「世尊,我願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尼戒。」

世尊答應了,便把她交給摩訶波阇波提長老尼為她剃度授戒,還傳她相應的法。她精勤修持,摧毀了三界煩惱,成為阿羅漢。

佛陀為她授記:「甘藏嘎比丘尼,在我教法下,聲聞比丘尼中,解說佛經第一。」

比丘們問:「世尊!在化緣時有成千上萬的婦女見到您,沒有一位像這位村婦那樣抱住世尊,這是什麼因緣呢?請為我們演說,我們樂意聽聞。」

世尊告訴他們:「這是往昔的緣份。五百世以前,她一直是我的母親,今天會這樣,也是她前世習氣現前的緣故。」

比丘們又問:「世尊,她曾經五百世中做您的母親,為何今世不再做您的母親呢?」

世尊回答說:「她今生不作我的母親,有兩個因緣,一是我今生的母親──摩耶夫人曾經發願,要在我成佛時作為我的母親;另一,往昔她做我母親的時候,有一些不如法的行為,讓我生起厭煩心。」

「世尊,為何當時會生起厭煩心呢?」

世尊告訴他們:「大菩薩以喜歡心布施,具足出離心。她做我母親的五百世中,經常趁我作布施,生出離心時,做出種種障礙逆緣,所以對她生起厭煩心。」

比丘們又問:「她造了什麼業,使她今世轉生窮人,直到晚年才得以出家?」

世尊回答:「這是因為她做我母親時,經常對我布施和生出離心時,作出種種障礙逆緣的業報,使她今生貧窮,晚年才得以出家。」

比丘們再問:「那她又是以什麼因緣在您的教法下證得阿羅漢,成為解說佛經第一的比丘尼呢?」

世尊回答:「這是她往昔的願力所致。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尼,她的師父在迦葉佛的教法下為解說佛經第一。後來,這位比丘尼終身行持淨戒,臨終的時候,她發願道:

『我在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一生守持淨戒,沒有得到什麼境界。願我將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歡喜,並能像我的師父一樣,成為解說佛經第一的比丘尼,並證得阿羅漢果位。』

由於臨終時所發的願,如今已經成熟,所以她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對我生歡喜心,獲證阿羅漢果位,成為尼眾中解說佛經第一的比丘尼。」

 

34.已婚婦——出家調化丈夫,同證阿羅漢果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有兩位大施主平時關係非常密切,他們都認為兩家關係一直很和睦,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加強。

一個施主說:「你我兩家關係很好,以後應繼續保持下去。」

另一位說:「那,我們做親家吧!」。

「做親家是不錯,但目前我們都沒有子女,怎麼作呢?」

「做親家有兩種,一種是過去已經是親家了,另一種是未來做親家。假如將來我家生個女孩,你家生了男孩,就將我的女兒許配給你的兒子;如果我家生男孩,你家生女孩,就將你的女兒給我做兒媳婦。」兩位施主就這樣一言為定,雙方都非常高興。

不久,一位施主的妻子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端莊的男孩,家人為他舉行隆重的賀生儀式,取了適合他種姓的名字,並用牛奶、酸奶、油餅餵養著他。

過沒幾天,另一位施主的妻子也在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秀麗的女孩,父母為她舉行盛大的賀生儀式,取了適合她種姓的名字,也用牛奶、酸奶、油餅餵養。

女孩長大後,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生起極大的信心,很想出家,可是父母不同意。

她對父母說:「您們何必阻攔我出家呢?我早已對世間沒有絲毫的貪戀,過世俗生活沒什麼意義。」

父母向她解釋:「我們不允許你出家,是因為在你未出生之前,就已經把你許配給一位施主家的兒子。讓你出家,我們就失去信用了。」

父母一邊推託,一邊悄悄地派人去男方家告知:「我們家的女兒想出家,您們趕快選個良辰吉日,把這樁婚事辦了吧!」

男方聽了很高興,馬上給兒子穿上華貴的服裝,前往迎娶,並按照當地的習俗舉辦婚禮。

結婚後沒幾天,新娘便離家出走,跑到尼眾經堂,剃度受了比丘尼戒。她的師父為她傳法,她精進修行,很快就摧毀三界煩惱,獲得阿羅漢的果位,具足種種神通與神變,天人們都讚嘆她的功德。

她丈夫知道後,以為她還沒出家受戒,馬上帶一批人前去尼眾經堂準備把她抓回來。到了經堂,看見她身披袈裟,正在參禪打坐。他上前強拉她的手,想把她帶回去,她立刻躍入虛空,示現雷、電、雹、光等種種神變。

她的丈夫及隨從看見她已經得到這樣的成就,轉而很高興,恭敬地祈求:「請下來吧!請您慈悲我們這些沉溺在生死輪迴中的可憐眾生。」

這時,比丘尼才下來,她丈夫對她恭敬頂禮,請求傳法。她為他傳了相應的法後,他當下摧毀薩迦耶見,證得預流果。

得果後,他也想出家,在徵得父母的同意後,成為比丘。他精勤修持,很快就摧毀三界煩惱,成為阿羅漢,具足種種神通及神變,天人們齊聲讚歎他的功德。

於是,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使那位比丘尼先結婚、再出家,並獲證阿羅漢果呢?請世尊為我們宣說。」

世尊告訴他們:「這是她前世的願力。賢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施主家的女兒,先與丈夫過著幸福的生活,後來,對佛法生大信心,並出家。但她的丈夫追著不放,於是她對丈夫傳法,後來丈夫也被度化出家。她臨終的時候,發了一個願:

『我在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守持淨戒,今生雖然沒有得到什麼境界,願我將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摧毀三界煩惱,成為阿羅漢。』

她的丈夫問她發了什麼願?她如實回答,於是,她丈夫也發願:

『希望我將來能依照你的教導,我們先結婚,以後再於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摧毀三界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

比丘們,你們是怎麼想的呢?當時那位先結婚、再出家的比丘尼,就是現在這位先結婚、再出家,而後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尼;而當時那位被她度化出家的比丘,就是現在這位先結婚、再出家證阿羅漢的比丘。由於他們發願先成家,再出家證果,現在他們的願力成熟了,所以今世能在我釋迦佛的教法下,先結婚、再出家,同樣證得阿羅漢果位。」世尊開示圓滿,比丘們以歡喜心受持信受,頂禮世尊後才離開。

 

35.法施女——佛特許音訊傳戒,圓滿受比丘尼戒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薩迦國王的手下有兩位大臣,一位是持獸大臣,另一位是財施大臣,他們兩位情同手足,相約未來成為親家。

不久,持獸大臣的妻子生下一個莊嚴的男孩,名叫「薩嘎」。

另外,財施大臣的妻子也生下端莊秀麗的女孩,但是這個女孩生下來便大哭不止,怎樣哄她、逗她都不行。直到有一天,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來到財施大臣家傳法,只有在傳法的時候,這位小女孩才停止哭叫。以後的幾次傳法也一樣,只要聽聞佛法,哭鬧的女孩就會安靜下來。

財施大臣心想女兒這麼樂意聞法,很有善根。再加上父親的名字是「財施」,因此就叫她「法施女」。

法施女長大後,對釋迦佛的教法,生起大信心,經常透過父母迎請僧眾應供,也不時去佛前聽聞妙法。不久,她皈依受戒,又精進修持,證得不還果,具足種種神通與神變。她很想出家,便向父母祈求。父母很為難,對她解釋:「妳還未出生時就已許配給持獸大臣的兒子薩嘎,若答應妳出家,我們怎麼跟持獸大臣交代?」

法施女說:「女兒對世法已無貪欲,成家又有什麼意義?」

父母想了想對她說:「我們不敢答應你。如果真想出家,可以把世尊和僧眾迎請來,也告訴薩嘎同時過來,到時你再作抉擇吧!」

到了迎請僧眾應供的那天,世尊及僧眾著衣持缽來到財施大臣家,財施大臣親手供給他們甘美的飲食,世尊及眷屬受供畢,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

另一方面,薩嘎得到消息,於是帶著一些隨從,包圍財施大臣的家,在外等侯法施女。

世尊傳法後,返回經堂,法施女也跟著比丘尼後面離去。薩嘎看到法施女,追上前去,想抓住她,法施女立即飛入空中示現種種神變,薩嘎看見,覺得稀有,生起信心,於是仰望著空中的法施女祈求:「請您下來,您願意怎麼作都由您,不過您要救度我們這些沉溺輪迴的眾生,我同意您出家,而且還要供養您。」於是,法施女下來傳給他一些佛法。聽完後,他就回去了。

法施女來到尼眾經堂,受了沙彌尼和式叉尼戒,接著想受比丘尼戒,受比丘尼戒必須到祇陀林。但她的相貌端莊秀麗無比,世間男子傾慕追求她的人很多,這幫男子聽說她出家了,便想用搶的,曾多次威脅尼眾經堂。比丘尼們沒有把握能安全護送她到祇陀林,而讓她待在寺院裡,天天有男人打擾也很麻煩。因此,尼眾便把她送回家。接著,她們到世尊前,把這件事禀告世尊。

佛陀慈悲地開許說:「可以用音訊方式為她傳戒。」

於是派人帶口信給法施女:「有障礙逆緣無法受戒者,世尊已開許,佛與僧眾在祇陀林念儀軌,妳在此觀想,也能圓滿得到戒體。」

世尊還因此開示僧眾:「現在開始可以用音訊的方式傳授,將來若有人遇障礙逆緣時,可以用這種方式受戒。」

法施女雖然不能親自於佛前受戒,但她也圓滿納受比丘尼的戒體。法施比丘尼精進修學,最後摧毀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在她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是相同的,虛空與手掌也毫無差別,諸天都稱讚她的功德。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是什麼樣的因緣使法施女今生轉生在富貴家,對佛生歡喜心,出家證得阿羅漢呢?又是什麼因緣佛為她開許音訊受戒呢?希望世尊為我們演說。」

世尊告訴他們:「這是她前世的發願力。在賢劫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印度鹿野苑的一位施主有個美麗非凡的女兒,她長大後,在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於準備受比丘尼戒的時候,也受到一些障礙逆緣。當時,迦葉佛為她開許音訊受戒的方式,使她納受戒體。接著,她精進修持,獲證阿羅漢果位,得果後,她顯示種種神變,進入涅槃。

有位曾經為她傳音訊的比丘尼師父還未得果,於是把她的遺體作成遺塔,以各種鮮花、香水等妙供品作供養,並在臨終時發願:

『我一生出家,雖然沒有得到任何境界,但願我將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成為像我弟子那樣一位讓佛特地開許音訊儀軌得戒的比丘尼,並令佛歡喜,出家證羅漢。』

當時的比丘尼師父就是今世的法施女,因為她曾經這樣發願,所以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證果,並且讓我專門為她開許音訊傳戒得戒的比丘尼。」

比丘們又請問:「世尊,以什麼樣的因緣使法施女今生相貌端嚴,很多人障礙她,使她受持梵行困難呢?希望世尊為我們演說前後因緣。」

世尊告訴他們:「比丘們,不只是現在,往昔的她也是在守持淨戒的時候,經常受到障礙逆緣。很久以前,有一位施主的孩子,娶了一位稱心如意的愛妻,共同享受著美好的生活。這位丈夫成天貪戀自己的妻子,沈溺在情慾中,不料理外面的事務。

施主擔心這麼下去會坐吃山空,但無論怎麼告誡兒子,都沒有用。後來,施主乾脆讓兒子到很遠的地方經商。離家後,因為思念妻子,施主的兒子跟一位木匠借了一種先進的木頭飛機,經常駕飛機回去與妻子生活,於是妻子後來便懷孕了。然而就在孩子快出生前,木匠突然不再藉他了,從此夫妻倆斷了音訊。

懷孕的事被知道了以後,施主夫婦惡狠狠地問兒媳婦:『我兒子不在,這個孩子究竟是誰的?』

兒媳婦把丈夫乘坐飛機回來的事講出來。可是,他們誰也不相信什麼坐飛機,就將她轟出家門。她流浪街頭,來到陌生的城市生下孩子,當時她痛得昏過去。在她昏迷的時候,恰巧路邊有一隻名叫「炯波」的狗,看到剛生下的小孩就叼走了。母親醒來後,到處詢問孩子的下落,知道孩子被狗叼走後,竟然已經被當地的某家施主收養了。想想自己流浪街頭,如何能養孩子呢?不如暫時由施主家餵養,反而能讓孩子有比較好的生活!於是母親雖然心中不捨,但還是強忍悲傷地離開了。

有一次,她在行乞的時候,被一位強盜頭領看中,想要強行納她為妻。她心想:『如果與他成為夫妻,良心上實在說不過去。我是有夫之婦,丈夫的心仍是思念我;再者,我受過居士五戒,應當依戒受持清淨行。』因此,到了黃昏,她在強盜頭領的房裡假扮成魔鬼,把那位首領嚇得直打哆嗦,跪下求饒。於是,強盜在她的威脅下白白養她一段日子。後來,強盜找機會把她賣給妓院。

她只好又打扮成魔鬼的樣子,妓女也是嚇得以為是魔女來了,害怕地求饒。因此,妓女不得不白白養她。日子久了,妓女家養魔女的消息傳開,很多男人都不敢來這家妓院,生意越來越冷清。妓女想送走她,但無人敢要。就這樣,她在妓院住了許多年。

此時,那個被狗叼走的孩子也長大了,人們都叫他「炯波」。他通達世間學問,在養父去世後,繼承父業,因為商務的需要,也來到親生母親所在的城裡。

他的母親,一直掛念被狗叼走的孩子,仍不停地打探消息。後來,問到與炯波一同前來經商的眷屬,由此母子得以相認,炯波到妓院把母親贖回來。

另外,炯波的親生父親在外經商多年,終於賺飽錢財回家。回到家中,只見父母迎接,卻不見自己深愛的妻子,忙問父母。施主夫婦就把兒媳婦懷孕以及被轟出家門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他。

『她懷的確實是我的孩子!』他知道情況後,想起妻子的委屈及不幸,抑制不住心中的傷痛,當場瘋了。他脫光衣服,到處狂奔,口中一個勁兒地喊著:『郎巴姑娘,我的郎巴姑娘!』如此瘋狂了許多年。

後來,全家團聚的因緣成熟了。有一天,炯波家門口來個瘋子到處亂喊:『郎巴姑娘……。』

炯波聽後告訴母親:『我們家門口來了位瘋子,一直喊郎巴姑娘。』

『我叫郎巴姑娘,他會不會是我的丈夫呢?』

於是,出去看,果真是自己的丈夫,便把那瘋子帶回家,並告訴他:『郎巴姑娘就是我啊!』聽了這話,他當下恢復神智,全家人終於團聚,不禁抱在一起痛哭不已。這對分別多年的夫妻終於得以重新廝守,共同安度他們的晚年。

比丘們,這位婦人正是法施女的前身。法施女當時守持梵淨行,受到這樣的障礙逆緣,到了今生,也是很多人給她作障礙逆緣。」

 

36.大鯨魚——冤枉害死他人,世世受鯨魚報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侯,大阿羅漢目犍連尊者經常以神通力往來於地獄、餓鬼、畜生、人間、天界,觀察彼等眾生的苦樂,諸如地獄的嚴寒、酷熱和彼此殘殺的痛苦;餓鬼受飢渴的苦痛;畜生彼此互相噉食及奴役的痛苦;人間的生、老、病、死諸苦;以及天人死前的痛苦,並回到人間一一為人們宣說,使人們了知五道眾生的痛苦,因而對輪迴生起厭離心。

有一次,目犍連尊者在舍衛城中,忽然消失不見,原來他到了畜生界中的大海洋。這大海洋分為三層:

第一層海水有二萬八千由旬那麼深,其中有大鯨魚長達七百由旬。這些大鯨魚每當肚子餓的時候,就張開大嘴,把海水、海生動物全部吞到肚子裡,等肚子飽後,再把海水吐出來,就這樣大鯨魚靠水生小動物維持生命;而那些被牠吃進肚裡的小生物,則是以吃牠的內臟維生。

第二層海水深二萬五千由旬,裡頭的大鯨魚身長一千四百由旬,牠飢餓的時候,張開大嘴所吞食的是第一層海水里的動物。

第三層海水則有二千五百由旬深,大鯨魚身長二千一百由旬,這些鯨魚以吞食第一、二層的動物維生。

就在第三層海水中,有一隻巨大的鯨魚,在牠的身上有許多動物吃牠、咬牠,牠的身體被咬成一塊一塊的,有大有小,有的約一由旬、二由旬,也有像小山一樣,這些大大小小的爛瘡讓它痛的不得了。大鯨魚為了減輕痛苦,就游到岸邊,然因業力現前,有五百個夜叉拿著斧頭等各種兵器砍牠,把牠的脊椎骨全部砍斷,血流成河,它無法忍受,再遊回大海,大海都被鮮血染紅。返回大海後,海中的大小動物又爭著吃它、咬牠,牠忍受不了,只得再遊回岸邊,但是又有夜叉砍殺牠,就這樣輾轉來回,重複著不斷的痛苦,它難以忍受地大聲嚎叫。

目犍連尊者看到這一切,就用自己的聲聞智能,進入四禪定中觀察這只鯨魚的前世因緣:前一世、二世、三世……,以目犍連尊者的聲聞眼所能觀察的每一世都是畜生。他認為只有佛陀的智能眼才能徹見無礙,應該到世尊前請問牠的因緣。剎那間,尊者從大海中隱沒,回到舍衛城。

這時,世尊正為許多眷屬傳法。目犍連覺得現在請問佛陀,能利益許多眾生,就來到佛前,恭敬合掌,請問:「世尊!我平常到五道輪迴中觀察各道眾生的苦痛,再回到人間告訴人們,使他們對輪迴生起厭離心,得到利益。這次我到海邊,看見大海中有一隻身長二千一百由旬的大鯨魚,有大小動物爭相吃咬它,牠痛苦不堪,游到海邊,又有五百夜叉砍殺牠,所流的血染紅海水。我看它受到如此無間斷的苦痛,就以聲聞眼觀察它的前世因緣,然而一世、二世、三世……直到聲聞眼觀察不到的生生世世全都是大鯨魚。請問世尊,牠造了什麼惡業因而受到這樣的果報?希望世尊演說前後的因緣,我們都樂於聽聞。」

世尊告訴目犍連尊者:「目犍連,這是牠前世業力現前的緣故。在山王如來出世的時候,有一位施主在山王如來的教法下受三皈五戒。

有一天,這位施主對自己的妻子說:『賢妻,妳貌美又賢慧,我們也一直生活得很好。但我在山王如來教法下受了三皈五戒,從今以後只能照顧妳的衣食生活,不能再有親密犯戒的行為了。或者,我給妳另外找個男子,去跟他一起生活。』

他的妻子對他說:『夫君,您既然已受了三皈五戒,我也絕不願與其它人生活,應該好好承侍於您才是。』於是他們夫妻就共同過著清淨的生活。

由於他的妻子貌美無比,有一位大鼻子大臣處心積慮想佔有她。有一天,大鼻子大臣帶著一個人,手上捧著許多金銀財寶,來到這位居士家中,對他說:『麻煩你,這些金銀財寶請你暫時保管,我要去國王那里辦事,帶在身邊很不方便,等我辦完事回來,再取走。』這位居士很老實地答應,大鼻子大臣還特意讓自己帶來的人當證人,看著大鼻子大臣親手把這些金銀財寶交給這位居士。

過了一段時間,大鼻子獨自來到居士家說:『前幾天我寄放的金銀財寶,現在要取回,非常感謝你。』這位居士心無戒備,就把財寶原封不動還給他,根本沒料到其中有詐。

又過了一段時間,大鼻子帶著那位證人,再度來到居士家,對居士說:『今天,我和證人兩個人是來拿回我們那天寄放在你家的金銀財寶,請把它還給我。』

居士很驚訝地說:『什麼?不是早就還給你了嗎?』

大鼻子裝出很氣憤的樣子說:『你怎麼是這樣的人?那天,明明是我們兩個把金銀財寶交給你,今天來拿,你竟然不給,還冤枉我已拿走了,真是豈有此理!』

他們兩個爭論不休,最後到國王那裡,請求國王裁決。然而大鼻子是位大臣,又有證人,老實的居士最後輸了。大鼻子趁機用皮帶抽打居士,還將他的肉一塊塊割下來,再用斧頭打斷他全身的骨頭,這位居士在極度痛苦中往生。

後來,大鼻子告訴居士的妻子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妳,你的丈夫已經死了,你就改嫁給我吧!我一定會好好待你的,我們可以快樂地過一輩子。』

當時,施主的妻子強忍住心中的憤慨,對他說:『等我把丈夫的遺體火化圓滿後,我們再一起生活。』

大鼻子同意了,並假惺惺地陪她把屍體護送到屍陀林中火化,當火燃得正旺時,施主的妻子趁他不備,縱身跳入火堆,為夫殉節而亡。此時大鼻子非但女人沒得到,反而造下極大的惡業,後悔莫及。

比丘們,當時的大鼻子就是現在這只正在受報的大鯨魚。牠先在地獄中無量劫受極大的苦報,再轉生為大鯨魚,至今仍不斷地這樣受苦。」

目犍連再問:「世尊,這隻大鯨魚什麼時候才能解脫惡報呢?」

世尊回答:「將來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善意如來出世的時候,牠才能轉為人身,在善意如來的教法下出家,並證得阿羅漢。」

在座的許多眷屬聽完世尊詳細宣說這前後因果,都對輪迴生起厭離心。世尊觀知他們已堪為法器,便傳給他們相應的法,有些人因此得到加行道的暖、頂、忍、世第一位,有些證得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有些得金輪王位,有些得梵天位及帝釋天,有些得緣覺、辟支佛位,有些則是種下無上菩提的因,其它多數人也對佛法真實地生起信心而皈依佛門。

 

37.裸體餓鬼——無因誹謗僧尼,轉生裸體餓鬼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有一位能喜阿羅漢經常以神通力去地獄、餓鬼、畜生、人間、天上,觀察各道眾生所受的痛苦與歡樂,例如:地獄眾生受寒、熱、燒、殺的苦;餓鬼眾生受飢渴、燃燒的苦;畜生們彼此互相殘殺噉食、奴使的苦;以及人世間的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嫉妒等苦;還有天人將死前的苦。能喜比丘把在五道中所見所聞的痛苦告訴人們,令人們對生死輪迴生起厭離心,相信因果報應的道理。

有一次,能喜比丘在舍衛城,以神通力到大海附近。他看到海邊有一隻披頭散發、全身赤裸、雙目失明的裸體餓鬼,鼻孔、嘴巴中不停地有很多小蟲爬出,吃牠的肉、吸牠的血;它的身體跟燒焦的木頭一樣黑,發出的臭氣連一由旬外都聞得到;而且還有花斑惡狗追咬著它不放,使它身心皆痛苦不堪,難以忍受地亂跑、亂叫。

能喜比丘看到這一切,用自己的聲聞禪定智能觀察,原來這個裸體餓鬼在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是位性格暴躁的惡性比丘尼,因為無因誹謗其它的比丘尼僧眾,使當時很多人對三寶退失信心,才受到今世這樣的惡報。

能喜阿羅漢心想:「我雖然大概知道其中的緣由,但如果能將這件事禀告世尊,並祈請世尊開示,那麼肯定會對眾生有大利益。」於是,剎那間便從海邊飛回了舍衛城。

這時,釋迦牟尼佛正在為眷屬轉*輪,能喜羅漢覺得這個機緣很好,就到世尊前恭敬請問:「世尊!弟子能喜因受過去生習性的影響,經常去地獄、餓鬼、傍生、人間、天界,把自己所親聞目睹的種種六道痛苦告訴人們,使他們對生死輪迴生起厭離心,對因果生起真實的信心。這次我以神通力到了海邊,看見有一長發遮裹全身、身如焦炭、雙眼失明的餓鬼,它的嘴巴、鼻子不時有小蟲爬出,吃牠的肉;身上的惡臭遠傳至一由旬;後頭又有花斑惡狗緊咬不放,它非常痛苦,沒有剎那的安樂。世尊!請問這是什麼樣的業緣,使它遭受這樣的果報?請世尊為我們演說,我們都願意聽聞您的開示。」

世尊告訴能喜比丘:「在賢劫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施主,生了一個很莊嚴的女孩,他們為她舉行隆重的誕生儀式,取了適合她種姓的名字,並以各種奶類、高級營養食品餵養她,她如海蓮般很快長大了。長大後,對迦葉佛的教法生起信心,因而發心出家,修學三藏法要,成為一位說法上師,除了勸很多施主發心修建經堂、佛塔外,自身也經常對佛及僧眾作供養。但是,因為她端莊美麗,生長在富貴之家,年輕有為,又因說法得到許多衣食用物的供養,不知不覺中變得非常傲慢。

後來,她在僧團中犯了根本戒,還直接享用僧眾財物及僧眾的生活費。其它比丘尼發現她已經破了根本戒,還直接享用僧眾財物,就想將她驅逐出僧團。

她對眾人要趕走她這件事,生了很大的瞋恨心,便無理取鬧地誹謗其它有學、無學比丘尼,到處說:『某某比丘尼,你也犯了戒,她也犯了什麼什麼戒……。』

當時,她無因誹謗很多的僧尼,並惡口咒罵她們。後來她真的被驅逐出僧團了,然而她絲毫沒有反省的意思,依舊是惡習不改,到處對在家居士說僧尼的種種過失,但這些過失都是她自己編造的,根本沒有這回事。

這些無因誹謗使得僧眾彼此間不信任,在家居士對僧團產生邪見,不明事理的人也因盲信她的邪說,對三寶退失信心,不再供養僧眾。

當時的這位比丘尼就是現在的裸體餓鬼。由於無因誹謗有學、無學比丘尼,因此所造的惡業讓她轉生為餓鬼。又因她對比丘尼無因誹謗、惡口咒罵,故而在口裡、鼻裡冒出許多小蟲咬它。更因她在破戒之後,仍舊享用僧眾的財物,以及無因誹謗僧眾,使得在家居士退失對三寶的信心,所以有許多花斑樣的惡狗追咬著她不放。至於她會雙眼失明,則是因為她罵人時以輕蔑態度邪視瞪人的緣故。」

世尊演說完這只餓鬼的前後因緣,當時在座的眷屬都生起憂愁與出世的厭離心。世尊見教化他們的因緣已成熟,就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

聞法後,有些人得到加行道的暖、頂、忍、世第一位,有些證得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有些獲得金輪王位,有些得了梵天、帝釋天,有些得了獨覺位,有些則種下無上菩提的種子,而許多不信佛法的人也生起虔誠的信仰心,皈依佛門。

 

38.肉團餓鬼——貪僧團財物自用,成肉團餓鬼受苦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目犍連尊者經常去地獄、餓鬼、畜生、人間、天界等五道中觀察眾生所受的苦難,例如:地獄中寒、熱、燒、殺的苦痛;餓鬼的飢渴、燃燒的悲苦;畜生中的互相噉食、役使的痛苦;世間人們的求不得及生、老、病、死等的苦惱,以及天人墮落臨死前的淒苦。他返回人間後,把各種苦的情形,一一告訴人們,使他們對輪迴生起厭離心,對因果道理生起信心。就這樣,他經常以此方便教化眾生。

有一次,目犍連尊者到餓鬼界的大海邊,看見一個像房子那麼大的肉團餓鬼,身體內沒有骨頭,也沒有眼睛、鼻子等五官,身上長滿許多鐵嘴小蟲,不停地咬它,它又癢又痛,難過極了。不得已它飛到空中,身體又開始燃火,極為痛苦;若回到大海裡,小蟲們又持續不斷地啃咬它。就這樣飛上去又落下來,一直沒有間斷地受苦。

目犍連尊者用自己的聲聞禪定智能觀察它的受報因緣,原來它曾經是迦葉佛教法下僧團中的一位大執事,把僧眾財物、生活費與修建佛塔的錢財等拿來自己享用,並送給自己的親戚朋友,若有餘還一把火全部燒光,由於這樣的因果,使它下墮成為一隻肉團餓鬼。

目犍連尊者雖然了知前後因緣,但他想:「如果把這件事禀告世尊,世尊對許多眷屬宣說這只餓鬼的因緣,那麼將能利益更多的人。」剎那間,目犍連尊者在海邊隱沒,回到舍衛城。

這時,世尊正在為許多眷屬轉*輪,目犍連尊者覺得這個機緣很適合,於是來到佛前請問:「世尊!弟子經常去地獄、餓鬼、畜生、人間、天界各道中,一一觀察眾生的苦,再回到人間,把所見所聞講述給大家聽,讓人們對輪迴生起厭離心,也對因果生起誠敬信仰的心。

這一次,我到餓鬼道的大海邊,看見一隻龐大如房子般的肉團餓鬼,沒有骨頭,也沒有五官,還有許多鐵嘴小蟲蛀咬它,極難忍受時,它躍入空中,在空中身體又會燃火,痛苦不堪,只得回到大海;但回到大海以後,又會繼續受到蟲子的咬食,如此輾轉受苦。請問世尊,這是造了什麼惡業,而受到的報應呢?希望世尊宣說,我們想要聽聞。」

世尊告訴他:「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僧眾的執事,掌管僧眾的財物、修塔的功德款及僧眾的生活費,他貪污享用了很多。後來,他生病沒辦法管理,就私下把財物送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別人看他這麼做,好言相勸,但他不但不改過,反而生起大瞋恨心,並說:『你們竟然這麼對我說話!那好,這些財產我得不到,你們誰也得不到!』結果,他把僧眾財物全燒光了。

由於這惡業使他轉生成為餓鬼。因為他貪污享用僧眾的財務、修佛塔的功德款及僧眾的生活費,使他變成像房子般大的肉團餓鬼;因為他用火燒光僧眾財物,使他現在的身體會自動燃火,承受難以忍受的痛苦。」

那些眷屬聽完世尊的演說,當下對輪迴生起極大的厭離心,也對因果報應生起虔誠的信仰心。

世尊見他們已可以接受法的教導,就傳授他們相應的法。他們聞法後,其中有些人得到加行道的暖、頂、忍、世第一位;有些人證得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位;有些人得到金輪王位;有些人得了梵天、帝釋天的果位;有些人獲證獨覺果位;有些人則是種下無上的菩提種子;有些原本不信佛法的人,也因此生起信心皈依佛門。

 

39.一位老人——百世佛父不續緣,因障佛行菩薩道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園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羅門老人。這位老人一見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兒子,我的兒子!」還朝著佛陀撲過去,想抱住佛陀。這時,旁邊的比丘上前阻攔,不讓他這麼做。

「你們不要攔他,否則,他會立刻吐血而死。」佛陀對比丘們說。

比丘們於是讓開,這位老人忙著上前,緊抱著佛陀的脖子,就像是久別重逢的父親終於見到自己的兒子一樣,急切地喊:「我的兒子,我的兒子啊!」過了很久,這位老人鬆開手,激動的心也漸漸平靜下來。

此時,佛陀為他傳授相應的法,這位老人當下證得預流果位。

接著,這位老人向佛陀祈求:「我希望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請佛陀慈悲攝受。」世尊欣然答應,並攝受他,以「善來比丘」為他授了具足戒。

出家後,他著衣持缽,成為一位很如法的出家人。後來,世尊又為他傳授一些相應的法要,他勇猛精進,很快就滅盡三界的煩惱,成為阿羅漢。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在您面前頂禮的成千上萬男人中,沒有一位像這位老人一樣如此對待您。今天這位老人的行為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緣造成的呢?希望世尊為我們解說。」

世尊告訴他們:「這位老人在今世以前的五百世中曾經做過我的父親。因為他以前的習氣現前,所以才會有今天這樣的行為。」

比丘們又問:「世尊,既然他五百世中曾做過您的父親,為什麼今生不做您的父親呢?」

世尊回答:「我以前行菩薩道時,好行佈施,具足出離心。可是,這位老人在這五百世中,常常趁我作佈施、或生起出離心時,故意製造許多的障礙逆緣。後來,我發了一個願:『希望他以後不要再做我的父親。』此外,我今生的父親凈飯王,他曾經發願希望以後能成為佛陀的父親。由於這兩個因緣,所以他今生沒有做我的父親。」

「那麼請問世尊,淨飯王過去生時是怎樣發願的呢?」

世尊說:「早在九十一個大劫前,拘留孫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大商主供養拘留孫佛,見到佛三十二相金色身,十分莊嚴殊勝,就發了一個願:『希望我將來能有一位像佛陀一樣的兒子。』當時的商主就是今世的淨飯王,由於他的願力,使他今生能做我的父親。」

比丘又問:「世尊!那位婆羅門老人是什麼因緣,造成今世貧窮,且直到老年,才得遇佛陀出家呢?」

「因為他生生世世障礙大菩薩的廣行佈施與生出離心,尤其是為了阻止我的出家,造作不少的惡緣。所以,他今世貧窮,且直到年老時,才能遇佛出家。」

「他以什麼因緣能對佛生歡喜心,並在佛的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呢?」

世尊回答:「這是他往昔的願力,今世已經成熟的緣故。賢劫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在臨終時發願:『我一生出家修學佛法,雖然沒得到什麼境界,只希望我將來能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讓佛歡喜,出家斷盡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因此,他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成為阿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