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指南

修道指南序

夫道者,真理也。修道者,研究真理而奉行者。真理者,儒家之綱常維德也。所以修道者,不得離真理也,離則非道也。

本堂有鑑及此,特於壬子年六月初六日,敦請五教  教主降鸞座談,討論修道之途徑,並釐定以「忠孝」為主之五條修

道必守之條文,呈請  玉帝核准為天律,廣佈於天下,作為修道者應遵而修之,否則道果難成,墮落地獄矣。

茲將  五教主之高論,彙集為一冊,題其顏曰:「修道指南」。際付剞劂,特述數語為序。

    南天直轄鸞堂臺中聖賢堂

    主席  文衡聖帝   

中華民國六十一年歲次壬子六月十五日

 

五教主釐定修道指南座談會

    壬子年六月初六日

本堂司禮神  示:

五教  教主齊降本堂舉行座談會,諸生排班候駕,不得失儀。

 

太上無極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詩:無極混元道始生。生民認理自然成。

成名匪易應修正。正大光明感玉京。

 

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 

詩:聖德同沾雨露施。綱常遵守莫輕離。

修齊治國平天下。道統尼山化四夷。

 

西方教主釋迦牟尼文佛 

詩:踐約中州會教尊。祥光燦耀降鸞門。

可憐最是癡迷輩。修道偏邪何足論。

 

耶穌教主耶和華 

詩:五教同源出一家。劃分門戶實堪嗟。

勸人行善修真理。道統明明玉無瑕。

 

回教教主穆罕默德 

詩:承邀赴會喜無疆。五教賢人集聖堂。

修道應從何處是。闡明真理可宏揚。

 

本堂主席 

詩:聖人降駕賜瑤章。蓬蓽生輝德不忘。

共勉修身行大道。可登彼岸樂徜徉。

話:有勞五教  教尊降駕本堂,未能遠迎抱歉之至,希勿見罪,幸甚。請坐。

 

五教教尊  齊聲曰:

關主席不必客氣。

 

本堂司禮神  曰:

五教  教尊座談會,自此開始。

 

本堂主席    曰:

本堂負天命普度眾生之責,但世間雖有善根之人,有志修道,而不知「道」從何修起,僅盲目聽信人言,致使步入歧途,不修正道而修邪道者眾,此皆因不知修道之意義所致也。今夜本堂為針對此題,特請五教  教尊降堂舉行座談會,專題討論修道,闡明意義,以廣佈天下蒼生信受而奉行。請五教聖人,發表高論。   

 

元始天尊  曰:

善哉,  關主席上體天心,下懷赤子,恐世人迷失本靈,特舉辦座談會,專題討論修道之途徑,難能可貴。現世修道之人,均不知從何修起,不知修道之真義。道乃無極混元所生,道者,人之本性。儒謂之「仁德心」,道謂之「善良心」,佛謂之「慈悲心」,耶謂之「博愛心」,回謂之「側隱心」,此五教之名雖異,而皆同出一理也。修道者,應依其本性而修之。

 

孔夫子  曰:

天下雖有千宗萬教,但理均同源,修道者,應從三綱,五常修至四維、八德,若能修齊,可謂成道矣。三綱者:「君臣、父子,夫婦。」五常者:「仁,義、禮、智、信。」四維者:「禮、義、廉,恥。」八德者:「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修道可依此而修之。

 

釋迦文佛  曰:

道者,儒謂:「修心養性」,道謂:「存心煉性」,佛謂:「明心見性」,耶謂:「洗心移性」,回謂:「堅心定性」,如此修之,始能說修道。修道人,雖持齋唸佛,而未能修到「明心見性」,則離道矣,世人既知天道可修,而不修其本性,妄談修道,實可笑也。

 

耶和華  曰:

道者,天下為公,博愛為本,所以天道乃大公無私,絕無秘密,有秘密非道也,大道康莊,豈有秘密之理。博愛者,儒家之仁也。所以修道應有仁慈博愛之心,始謂修道,修道如有秘密者,則無博愛也,無博愛者,修何道乎。

 

穆罕默德  曰:

修道之人,應抱惻隱之心,忠於國家,始可言道也。如修道者,不遵國法,非國民也,已失去儒家八德之首,修何道乎。聞中國昔時有白蓮教者,為非作亂,終被朝廷所滅,既對國家不忠,何必修道。修道者,要公明正大,忠於國家,絕不得陽奉陰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旦被政府所取締,則委之魔考,此乃自作孽,非魔考也。

 

元始天尊,曰:

回教主所言極是,世之修道,應遵國法,修道人是善良民,因世間之人,不認清真道,而偏信邪道,自造罪孽,而不能自拔。當世五大教皆是名門正派,其道統皆承天道,修道人若能修其本性,則成道無難矣。

 

本堂主席    曰:

承蒙五教  教主闡明道理,使修道人認理歸真,勤修正道,實是修道人之幸,還望能分別提示道從何修?以提醒世人,指引迷津。

 

孔夫子  曰:

自三皇五帝,行正道而天下太平,其道不離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所以修道人應先從「忠孝仁義」修起,修道人若對國家不忠,對父母不孝,對人不仁不義者,已非修道人,是社會之罪人,已無資格談道矣,所以修道人應正己化人也。

 

釋迦文佛  曰:

佛門弟子在修天道,亦不離「忠孝仁義」,所以修道之人雖有持齋戒殺,慈悲佈施之心,僅能達到仁與義而已,尚要努力勤修忠孝也,所以修道者,應遵國法,公明正大,無驚無恐,始能靜心養性、明心見性。如有所恐懼,則心不能靜,何能修道乎。

 

耶和華  曰:

世人修道之目的,均望死後上天堂,但皆不知應從何修起。如本教教徒,雖以博愛為本,但要抱博愛及眾之心懷。博愛者,儒之仁也,如能博愛兼忠孝齊全,則道可成,就能上天堂也。

 

穆罕默德  曰:

天有好生之德,人有惻隱之心,此乃儒家之仁也。修道者,應從惻隱修起,人若無惻隱之心,與禽獸何異,所以修道之人應有惻隱之心,而兼修到儒家之綱常維德,則道可成也。

 

元始天尊  曰:

今日之會。專題討論修道,各教主均發表寶貴意見,綜合起來,不出儒家之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所以修道者,應由「忠孝仁義」修起,修齊「綱常維德」,則道可成矣。應由吾等釐定修道路徑,簽署交南天直轄堂,呈南天韓奏  玉帝核准施行,並希南天直轄鸞堂臺中聖賢堂印成小冊,廣佈世人周知奉行,未知各位  教主高見如何?

 

各教主  齊聲曰:

天尊所言極是,就請  天尊指示。

 

元始天尊  續曰:

第一條:修道者,應遵憲法,忠於國家,忠於人謀,不違法,作善良民。

第二條:修道者,應孝順父母,慎終追遠。

第三條:修道者,須有仁德心、善良心、慈悲心、博愛心、惻隱心。

第四條:修道者,應夫婦有義,朋友有信。

第五條:修道者,待人接物須彬彬有禮,能忍人之所不能忍。

以上五條作為修道者之準則,如能修全者,即可成道,登天堂為仙為佛。

 

各教主  齊聲曰:

天尊所提示修道五條準則,實符現世修道人必修之條件。

吾等贊成。

 

本堂主席    曰:

荷蒙  天尊指示修道準則,又蒙  各教主同聲贊同,自當製成奏本呈上  上蒼核准,作為修道者應修之道。荷蒙五教  教尊不辭辛苦降駕本堂,討論修道座談會,此實天下蒼生之幸,本會就此結束,勞駕!勞駕!

 

五教教主  齊聲曰:

不客氣。可,吾等回去。

 

本堂主席    示:

今夜座談討論修道,乃應世特舉行者也,因世人尚未知修何謂道,往往步入歧途,被邪所惑,故特舉辦五教座談會,專題討論修道,以提醒凡人,希南天直轄鸞堂臺中聖賢堂另印成小冊本,其顏曰:「修道指南」,印就後廣為分發。

 

本堂主席 

    壬子午六月初九日

詩:五教座談事有成。凌霄批閱准施行。

從玆核定為天律。道理勤修上玉京。

示:五教  教主釐定「修道指南」已蒙  玉帝批准,定為天律,修道人若不遵守,難成道矣。

 

 

 

孫臏仙翁

論「今之修道」

古人之修道者,多數由於仕途淡薄,或商場失利,或情場失意,或受逆境之刺激,始願放棄家庭與名利,遁入空門或隱於深山,而自修以補過,此皆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鮮有涉世未深,而願放棄名利與家庭者,是故,古人之修道,僅修己而度己,莫怪九六原靈,僅能度回四億者也。

今之修道者,遠非昔比,不妨奔逐名利,不妨家庭之累,只能修身,明道德,守綱常,以信待人接物,慈悲為懷,雖在家,亦可以修道,亦可以成道,只要正己化人,修己度人,造功立果,此乃今之修道也。

是故不分老幼,不分男女,若能守孔孟之道,即謂之修道也,依然可成仙成佛。

 

復聖顏夫子

論「修道」

孔夫子之道,乃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之精髓也。夫子之道,能修己化人,立己達人,所以天下五大教,均以夫子之道為教理,修道者,乃修夫子之道也。

是故男人應遵三綱五常。女人應守三從四德。如不遵守夫子之道,何能成道哉。嗟乎!世之修道者,不學夫子之道,而盲目修道,修河道乎,離道矣,豈能超生了死耶?

 

濟公佛 

論「大道真理」

哈哈,諸子勤修大道,日夜辛勞,成道有日,可恭可喜,吾來闡明大道真理,給大家參研。

道之本源,由無極而降,謂之天道,天道者:日月五星循環之道,即正道也,絕不得越軌,是公正無私之一大道。

天道降於地道,地道者:康莊大道也,非崎嶇之羊道也,地道揚於人道。人道者:道德之道也。凡修道者,應由人道修起,修人道者:儒家之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也。

人道修成,就可由地道之康莊大道,而登天道,即正道歸一而得也。時值三曹普度之期。上天有好生之德,開方便之門,五教聖人,曾在南天直轄鸞堂臺中聖賢堂,釐定「修道指南」,已成修道之天律。凡學道者,應了悟修道指南之真理。勤修而奉行,則道可成矣。

 

西方彌勒佛:

論「五教之一字」

儒之執中貫一,道之抱元守一,佛之萬法歸一,耶之默禱親一,回之清真返一,此五教之一字,其理同源也。

天下萬事,皆由一起,而後止。所以一加止,乃正字也,此五教之正理也。太上無極混元真經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始得其正也。」孔夫子曰:「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此皆不出於正也,明德是由一做起,至善而後止,亦一加止而為正也。

希修道者,應了悟此理,參研五教聖人所釐定之「修道指南」則道果可成矣。

 

西方如來佛:

論「天道普降」

自古以來天道真理,未嘗輕洩,際此三曹普度,上天有好生之德,大開方便之門。真道普降,凡有根緣者,均可修而得之,實為萬世難逢之奧機也。

如能誠心修行儒家之仁德,發揚佛家之慈悲,兢兢以救世為懷,廣施佈化,普度眾生,體天行道,大開善門,輕財重道,提倡善舉,比比皆是,無量功德。

世之寶典,「玉皇普度聖經」、「太上無極混元真經」,「修道指南」,應運而降筆,著造於南天直轄鸞堂臺中聖賢堂,此皆修道必讀之聖書,乃入道之捷徑,凡修道者,必須信奉勤修,則大道可成。

 

本書完


回善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