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一書,原亦由於禮記中有所抽出,乃孔子之孫名假字子思之所作,子思授業於曾子之門。獨得孔門傳授心法憂道之失傳也。
乃述孔子所傳之意,以作中庸經二程子表章之,後朱子集註之時,分經分傳,以定章句。合大學論語,孟子為四子書,後之學者,始知二書之寶貴,以大學為經,以中庸為緯(漢賈達之說)尊為至寶之經書也。英國公使亦曾說「中國不慮危亡,因有四書五經之寶書,自可以五治平之基矣。」朱子集註之時乃引其老師程夫子之傳述,以為序,故人筆則稱。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夫中庸一書,乃到聖相傳,心心相印不外乎性理心法,言理則莫玄於天性,言功則莫大於道教,誠能志心是編,朝夕玩索,心領神會靜而存養,以戒懼之功致其中,動而省察以慎獨之功致其和,誠誠不思,窮神知化,不惟於風俗世道有所裨益,且能克造其極,而天理得以中和,陰陽賴以燮理,四時順序,寒燠咸宣,二氣氤氳,風雨時若,萬靈各適其性,而遂其天,諸物各安其命,而遂其生,大別為四支,分為三十三章,以述聖祖之聖道。
第一支=白天倫章至第十一章素隱章,朱子釋之曰首章乃子思述夫子之心法,以立言,首明道之本源。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於己而善不可離,次言存養有察之耍,終言聖神功化之極。
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則性自我盡,道自我成,教自我成,受命於天者吾能全其天,而通其化蓋天即人,人即天,天人一體,萬物同性。一本萬殊,萬殊一本矣,通章以性道教為綱領,下十章乃引夫子之言,以終此章之義。
第二支=自第十二章君子章至第二十章問政章子思立言,以明道不可離,通章以費章二字為主,下八章引夫子之隱以明之。
第三支=自二十一章自誠章至第三十三章至誠章,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以立言,下十一章,子思反覆推明此章之義。
第四支=三十三章衣錦章,前第二十三章子思因前章極致之言,反求其體,復自下學立心之始,推言戒懼慎獨之事,以馴致手其極,又贊其妙至於無聲無臭而後已焉,此章與首章首尾相應為中庸一部之結束也。
首章言天命而及體道之功,自天而推之人,此章由為已,而及上天之載,自人而達乎天,可見中庸一書。只一盡人合天之道而已。
中 庸 釋 義
1.中 庸
「中」字之義乃口中一直,上通天外之天,下貫大地九幽,「口」字範圍上下左右四方即表示宇宙之意,「∣」一直者即是無極之真理,太極之一氣,至中至正,法一之中道也。
「庸」庸者乃無過無不及,平平常常,坦坦蕩蕩之謂也,並非高遠離奇之事,亦非卑俗簡陋之行,至平易而無奇特,至真常而無更變,孝子仁人必由之路,聖賢仙佛必守之經,雖是日常之人道正是由此人道而達天道之正路。
「中道」中道者,中央戊己土之真中,真空生妙有,真虛統至實,由無形而生天地萬物之有形,由無聲而發天下萬種之有聲,萬靈萬彙之所從始四端萬善之所由生,即先天之理,無極之真是謂真天大道之奧竅,吾佛所謂至善地,亦即是專司造化之黃老,博土為釜,安爐立鼎,斡旋造化之丹丘也。
中與庸:
天命之謂性之性處=中。
七情未發……………中。
隱與微............中。
率性之謂道之常行=庸。
發而皆中節........庸。
費與顯............庸。
自誠明乃明體而達用=中則必庸
自明誠乃明用而達體=庸則亦可中也
視之而弗見,聽之而聞。無聲無臭,隱微慎獨︰中之體也。
三達德,五達德,九經三重。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庸之為用也。
知其道本,則謂中............內聖之學也。
達其德用,則謂庸............外王之學也。
中與三教傳統
按中庸二字,為聖門傳授心法,其精微奧旨真使人莫可思議,堯以「允執厥中」四字傳於舜,舜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傳於禹,禹以是傳於湯,湯以是傳於文武周公,其後老子傳於孔子,孔子傳於顏、曾、思、孟、西天笠,釋佛傳二十八代,達摩西來,老水還潮迨至慧能六祖,道傳儒門,至今聖聖相傳,四千餘年矣,中華應運,大聖傑出,心法傳授,皆不外此「中」,金剛經第一分如來佛之「敷座而坐」之一剎那間就是傳此心法也。第二分中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之一剎那間,亦即是指授此中也。而子思子又以「庸」益之,是為真常不憂之道,常行不易之理也。
中與易
學者果能達不易之易,則造詣天地造化之大本,謂之聖域。能達變易之易,則明於造化之妙用,謂之賢關。聖域無為,是為天德,賢關有為,是為王道,若只知交易之易,則知顯而不知微,知有象而不知無象者,未足與言道。
2.中道之妙用
苟志於道,欲達賢關聖域者,必須先致知大道之本體,真理之妙化,太極五行之化工,達乎理之妙化,則入於聖域,明乎氣之妙用,則入於賢關,惟狂克念可作聖,惟聖罔念可作狂。
夫大道之本體,五太之先,不古不今,三才之後,非先作後,其實際之玄妙,卻又無而非無,雖然視之而不可見,聽之而不可聞,體物而不可遺,實是無物不有,無處不在,著言有又未嘗見其有,空空洞洞,無有朕兆之可觀,渾渾淪淪,未有形狀之可指,此天道之隱微,性理之奧秘,可以神會,實不可以言傳也,故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此無中之真理,先物則謂之道,物則謂之理,在人則謂之性,分而言之紛紛紜紜,莫不皆是此物,合而言之,萬法歸一,亦莫不是此物也,此物有無混合之機,渾同色空之妙其無體之體的妙道,無中妙有之真理,無而非無之本性,總不外存於無極之中,謂之中道,故曰「中」曰「道」曰「體」由無極之中道化入太極,應變於五太之始,五太者何。
五太
有理未有氣:太易
有氣未有形:太初
有形未有質:太始
有質未有體:太素
理氣形質體用具備:太極
3.造化之玄妙
由理而生氣,一氣化二氣,而分陰陽,是謂兩儀,形質由是而著焉,陽為清陽,陰為濁陰,而清濁判焉,清陽輕清上浮而為天,濁陰重濁下凝而為地,混沌既分,天地成矣,雖有天地未有人物,空洞枯寂,不成世界,是以無極聖母,憑太空虛無之氣,分形分性,孕育五老,命其專司造化之職責,此五老各具一性,各居一方,東方曰木公,西方曰金母,南方曰火精,北方曰水精,中央曰黃老,是為五行元祖,於是抽爻換象,木公得陰像奼女故又稱為木母,金母得陽象嬰兒,故又稱為金公,自此嬰蛇誕育原人,是謂天生人也,於是三才立,世界成矣,由是生生化化而造化之基立矣(造化之大源詳載第一程第十八章)然無極與太極實非兩物,無極即是太極,太極即是無極,假使有無極而無太極者,則無極之實理,成為空寂,而天地人物,不能有生化之妙,恰如有資材原料,而無工廠機械一樣,有太極而無無極者則陰陽不能有變化之功,而太極無有造化之妙用,有如有工廠機械而資材料只徒空轉機械成何用呢!是以有理便有氣有體便有用,有道便有德,有無極便有太極,有中便有庸,故中庸二字為修道人所當行之道也。
4.賦性之流遷
嗟夫人生之賦性本同,而氣稟則異,秉於理性之正者為道心,秉於形氣之偏者為人心,發於血肉之私者為血心,三者恒交錯於方寸之間。
理勝於氣,則道心見。
氣勝於理,則人心見。
質勝於氣,則血心兒。
今世人部以人心血心為一身之主,而道心反聽命焉,是以危者愈不安微者愈難見。動靜云為,盡失其常,機謀變詐無所不至,是故不能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是以孔聖慨嘆曰「中庸其至乎民鮮能久矣。」
又曰「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又曰「道其不行矣乎。」
5.中庸之道誠難行乎哉
夫中庸之道,乃最平易無奇,易知易行之道,何以似此難行哉非難乎行也,只因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等之原因耳。
果能效法聖賢,如顏子雖知雖賢,而不蹈於「知者過之賢者述之」之等弊,曾子雖魯,而不至於「愚者不及也,不肖者不及也。」等之譏,苟能一日三省。拳拳服膺,以誠於中,而行於外以慎獨為入手之工夫以至誠盡性為了手之方法,素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何患乎中庸之不能行者乎。
天命之謂性
「天」天有三十三天,此天乃指三十三天外之無極理天,至靜不動,至理常存,主宰宇宙萬有之天也。
「命」命猶命令,即賜予之意也,理貫三界,大化流行,使萬物各安其生,使萬靈各盡其職,故曰命。
「性」者人之所得乎天,無極之真理即天命也,亦即所謂虛靈也,而實皆體備於我也,天命之謂性,見天外無性,凡嗜欲與頑空,皆非性也,性本無形,動生萬善,得之理天者,神為元神,心為道心,開竅於目。得之氣天者,神為識神,心為人心,開竅於口鼻,故人之目通理天,口鼻通氣天,但是如魚之在水,鳥之乘風,然通而不知其通,其所以不得大通終通,與之合而為一者皆因物慾之引,情思之蔽故也。
本性蔽於情思,情思役於物累,是以迷真逐妄流浪生死,而鬼關禽關,於是乎入矣,賢關聖域於是乎遠矣,所以必須率性而行者,即要葆此中存此性,養此元神,歷代聖神,繼天立極,繼往開來。
道曰煉性,釋曰見性,儒曰養性,耶曰移性,回曰定性。總不外葆此中養此性也,夫性道乃無極之真理,動而為太極,分而為陰陽,布而為五行,生化萬物氣聚成形,而理亦賦焉。
天以元之理為命,人物得之則為仁之性。
天以亨之理為命,人物得之則為禮之性。
天以利之理為命,人物得之則為義之性。
天以貞之理為命,人物得之則為智之性。
天以「元亨利貞」之理為命,人物得之則為「仁禮義智」之實理。
信之性,蓋在人在天,雖有性命之分,而其理之寓於氣,未嘗不一,人性物性雖有氣稟偏全之異,而其理之至善,未嘗不同,是性命於天乃天命之謂性也。
率性之謂道
「率」循也,各循其性之自然之謂也,蓋性分之中,本具八德,兼備萬德萬善,具足良知良能,所謂具象理而應萬事者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之理至當不易若大路然,要知率性之法先知性之體在率性的地方。
儒曰吾道一以貫之,釋曰「應如是住」「應作如是觀」耶「聖靈充滿」必以十字為寄託此皆率性之所在也。
道之感應,釋之慈悲,儒之忠恕,耶之博愛,回之清真,亦即是率此性行此庸也。
朱子曰率循也,人能率性循氣而行使入賢關,息氣合神,則入聖域,入賢關者,氣還太極天也,入聖域者,神還無極天也,知其氣而養之,塞於天循賢人之道也,知其神而凝之,範圍天地聖人之道也,故曰率性之謂道,果能
循仁之性:自父子之親以至仁民愛物:仁之道,
循義之性:自君臣之分以至敬善尊賢:義之道,
循直之性:凡進退周旋之文恭敬辭讓之節:禮之道,
循智之性:凡是非曲直之別邪正真妄之分:智之道,
循信之性:自朋友之交信而無妄:信之道。
率性者何,則不愆不忘,率由舊章之謂也,愆者過也,聖賢之過者。多入於頑空,忘者不及也,性情之卑者,多淪於功利,此乃偏而不中者也,率由舊章者,知上帝與我之舊物,而率由之謂也。
修道之謂教
聖人依人性分中所固有之八德,萬善立法,以垂訓於天下,修節正道,推行法則是謂之教,而教非強久以本無也,性道雖同,而氣拍物蔽或異故不能無過不及之差,聖人依其本性所當行之理為之品節防範使過不及者,皆有以適乎中,為辨親疏遠近,使之各盡其性,行道立德為法於世,如孔子遺致之禮樂刑政,文物制度,詩書經典,使後之學者敦倫達理,明禮義知廉恥,人人各知所以修身,各知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則仁之為教立︰為別其貴賤之等︰使之各盡其分,
則義之為教行︰為之制度節文︰使之遵守不失,
則禮之為教得︰為之開導禁止︰使之有別不差,
則智之為教明︰為之去偽存誠︰使之真實無妄,
則信之為教著︰推之天下之物︰則亦順其所欲,
以上乃中庸三綱領,即同於大學之三綱領也。
由天而至性,由性而至道,由道而至教,此性、道、教三則一,一則三,是不可分離的,修道之人先明體而達用,由用而返還先天真如之體也。
天命之謂性,即大學之在明明德。
率性之謂道,即大學之在親民。
修道之謂教,即大學之在止於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