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續詮

第十二章 心的分類(上)

本堂主席關恩師 登台   中華民國97726日 歲次戊子年六月廿四日

聖示:今夜恭接 母娘,命本堂福神十里外,命本堂城隍五里外迎迓,其餘神人及本院眾修士排班候駕!

御林軍主帥岳武穆王 

詩曰:排班候駕沐慈暉,大道續詮濟四圍,

   無極天來宣至理,期將九六渡同歸。

聖示:恭迎 老母降鸞,神人俯伏,不得失儀!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懿示:諸賢卿及諸兒女免禮、賜坐。

詩曰:闊別靈園憶舊時,紅花翠柳逞芳姿,

   夜來驟雨驚酣夢,拽杖休言蝶意痴。

又示:靈兒沉迷苦海,不識歸途,已歷無數元會,娘雖望穿秋水,廣設津粱,期盼母子團圓,怎奈大羅天中頻見兒女受苦、物慾蔽障、因果糾纏。是以為娘不忍而運籌降下懿命,於上蒼畀重之南天直轄武廟明正堂關卿,籌劃興建理天僅有凡間唯一之「原靈園」,以期靈兒植栽靈樹,清朗靈性,解脫浩劫,更可配合數本無極天書,冀達內聖外王,早日回鄉。

又示:娘以「心的分類」為題。

 

第十二章 心的分類(上)

無極老母曰:

  心是變化的樞機,天道修子欲求盡興,必須由心下手,乃因人心千變萬化,欲利叢生,因此老子云:「常無欲,以觀其妙」,此妙字即是變化,即是心。但心若缺乏制衡的力量,往往遭受欲利箝制,所謂擒賊須先擒王,如若深入了解心的變化,克欲則可臻其效。但是須知變化不是三言兩語便可說盡,因此娘以二章節分述之。

 

一、心之源:萬物變化皆有起源,比如木有根,水有源。心的活動當然也是如此,那麼心之源是自動的還是被動的呢?其實二者皆有,心之所以自動,則如先天道之道心;心之所以被動,則如後天道之人心。當先天道的道心賦予人時,則如孟子云:「不學而知是謂良知,不學而能是謂良能」,但良知、良能一旦泯滅,那麼趁虛而入的就是利欲,利欲使心源不再純潔,所以要還本復初,若非修道,實難完好如初。

 

二、心之意:意如一個點,語云:誠其意,這意也是一個點,但是一個點無法形成一個概念,不過卻是修道方向的關鍵。比如:廣播電台,需要許多基地台為據點,方可使電波傳播長遠,否則收訊必然接收斷續,遑論一完整的訊號。修道著重「點」的原因,乃需使心之意誠而心正,日後方可漸進修程,所以修道、修心注重「意」。

 

三、心之索:意是點,二個點則成線,線則是索,索則為概念之雛型。如比上例而論,雖有點與點的聯結,但多點的結合必然會有誤解的曲線。所以修道注重心之索,便是要截彎取直,使思想觀念一貫,亦即專精一致。

 

四、心之境:心之境是由源、意、索所構成的面,既是諸多質素構成,那麼心之境必是複雜的,不過心境複雜,卻是外緣的幻化,比如:「心似有境,亦似無境,我在境中,境也是我」,所以修心是在抽絲剝繭,將複雜的心境修理分明。

 

  心由總體而論,只在一念之間念善則天堂,念惡則地獄。為娘之所以將「心」剖析分類,乃欲諸兒女由分類中獲得真我而修持,以期他日回鄉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