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續詮

第一章 正信與迷信

本堂主席關恩師 登台   中華民國96826日 歲次丁亥年七月十四日

聖示:恭接 母娘懿駕,命本堂福神十里外,命本堂城隍五里外迎迓,其餘神人及本院眾修士,排班候駕!

御林軍主帥岳武穆王 降

詩曰:迢迢雲路赴中州,護駕金湯未敢休,

   老母親臨揮玉筆,生花善誘解鄉愁。

 

聖示:恭迎 老母懿駕臨堂,神人俯伏,不得失儀!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懿示:諸賢卿及諸兒女免禮、賜坐。

詩曰:瓜藤豆蔓競疏棚,肆虐狂風未肯晴,

   雨霽蛙鳴催斷景,重溫濃密續金莖。

又示:開著《大道續詮》。

 

第一章 正信與迷信

無極老母曰:

道乃天地萬物之根本,孕育三才,觀之在前,卻神妙莫測,若非明師指點玄竅,無法知其本來,而邁還原之路,所以明師之尋求,當以正信和迷信以資判別。

 

信是一種力量,啟發之力量主要在「明」,所謂:明白四達,即以無為為本,有用為用,大澈大悟,不啻於明鏡高懸,無一物可以藏匿,而達到常明常覺的境界。然而如何啟信,則應知四點道理:

 

一、去蔽生信:每人都有蔽,比如:烏雲遮日,自然黯淡無光。蔽即是欲,蔽重則其欲重,然則,蔽不容易消退,卻可能遮蔽良知,良知既隱,黑白混淆,指鹿為馬,是非顛倒,不去蔽,如何啟信。

 

二、致知了義:每人都有良知,不過需要刺激及引導,才可以重新跳躍。致良知當博學,如由古今聖賢的歷史和著作,研閱而得知識,學習其言行規範,以知識及規範可以致良知,當然亦可由心之澄澈起始。

 

三、慎思無礙:對於宇宙人生的問題,當要慎思之。神秘的道理,不是端憑一片模糊的梗概,就可稱之真知灼見。真理存在深遠的去處,它的來龍去脈,必須沉潛的思慮,由靜中才可得到。

 

四、神啟恆明:神啟是一種靈感,靈感不是鬼神的專利,而是精神的一種現象,到達某種程度自然有之。可能很快,可能很慢,亦有可能終無神啟靈感,但有神啟者,其信心必是堅固的。

 

何謂迷,迷是糊塗,凡迷信之意識多屬不清楚,所以容易亂性。

 

迷是一種惑力,對於真理無法通澈了悟,因此易造成:

一、欺騙:欺騙即糢糊真理,佈教者應將真理事實傳遞,倘有欺騙之心態,天地難容。

 

二、愚昧:佈教者無心欺騙,但是對於大道的勝義理諦,無法深邃知解,所以對求道者支吾其詞或曲為解說,導致愚昧也。

 

三、災禍:歷史的洪流可以清楚見證,許多災禍起源迷信宗教,導致民生凋零,民心失信,這些都是修道迷亂之結果。

宗教與修道有其密切關連,信則堅志,迷則意靡,是以修道要正信,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