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教真理

第十二章 敦倫常

  宗聖曾子曰:吾夫子道述堯舜、教正人倫。人倫者,五倫也。五倫是何?曰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開自羲皇、明諸堯帝;暨乎春秋,王綱廢墜,倫理喪絕,臣弒君者有之,子弒父者有之,夫婦禮棄,朋友義乖,是為春秋之大變。吾夫子擔教統於是時,首以明人倫為要端,所謂道心人心之分歧。尚後焉者也。春秋筆削,首嚴名分,以正倫常為正人心、明道心之宗旨。倫常果盡,人心即沒,道心即明矣。蓋倫常之盡,即天理之不昧也。

  忠恕為吾夫子立教之真旨,盡己之心是謂之忠,己心之盡,孰有真於君父之地乎?推己及人為恕,推己及人,孰有真於夫婦兄弟朋友之地乎?統論吾夫子之教旨,則曰忠恕。剖論吾夫子之教旨,則曰倫常。其實倫常即行忠、行恕之地也。何以行忠?

  一曰 不欺心 二曰 不欺己

  三曰 不欺世 四曰 不欺天

  此四條乃行忠之主腦。

  一曰 不欺心

  君父之尊,分位高也。分位雖高,性非同聖,故桀紂之惡,亦為人君,瞽瞍之頑,亦為人父。舉桀紂之行為、瞽瞍之存心,合全國人皆可誅其不仁。若為其臣者、為其子者,則不論矣;以分位言之,則諫君為堯舜、感父為聖賢,方曰忠孝。行此忠孝,在我心田,吾心地間所具者,只天理二字,他無所知。理具於心,不使或昧,盡此天理,上感君親,雖斧鉞臨身、杖撲是責,所不知者刑戳杖責,所獨知者天理之心。此天理具於心間,無時無事,無遇無遭,而或稍昧,此心不欺,得成忠孝。

  二曰 不欺己

  君父之心,明暗難一,臣子心盡,君父多昏。目忠為奸、目孝為逆,此固君父之不明,正所以驗臣子之真偽。不欺己者,明昏,聽之君父,盡心;守之臣子,一己不欺,對天對地,只知持己,何計君親?如是立腳,忠孝可真。

  三曰 不欺世

  君父不明,是臣子建節之秋,盡心持己,得成忠孝。夫此忠孝二字,千古馨香、百世知敬,一時難定論,後世發幽光,而盡心持己之初懷。要獨知盡我天理於君父,不得稍有一毫念及世論之品評。世論是也,我固聽之;世論非也,我亦聽之,不可稍有彌縫世論之心,稍有顯白世論之意。持此盡心持己之天理,要獨對我幽獨暗室之間,奚計及世論人談之地。蓋盡心持己以盡忠孝,俟為百世以後之鑒察,非為現時耳目之公論也。不欺後世,可昭人心留待百年。明此心地,如是不欺,忠孝方立。

  四曰 不欺天

  君父偏袒,無世不然,盡心持己,待鑒百年;君父心暗,昧理袒奸,盡忠盡孝,心盡徒然。此固君父之偏袒,亦正臣子全性之天。

  夫忠行於君、孝行於父、立此盡心持己之心,行此百年待鑒之事,此種飲泣苦誠誰實知之?只有覆我之天、載我之地、一己之心耳。此心可上告諸天、下質諸地、中對諸己。行此飲泣苦誠,心盡盡時,雖君父不知,世人不知,而亦皆不欲其知;蓋具此飲泣苦誠,惟只欲覆我之天知,載我之地知,一己之心知而已。如是不欺諸天,忠孝方全;四條不欺,行忠行孝,忠孝言盡,倫常敦全。

  再言行恕、倫理無憾行恕之道。

  一曰 不欺心  二曰 不欺己

  三曰 不欺世  四曰 不欺天

  四條附闡,又為行恕之主腦。

  一曰 不欺心

  行恕者,推己及人也。我及人先推己。而夫婦兄弟朋友間他人及我,未必先皆推之自己也。如是行恕,故首要不欺心。我於夫婦兄弟朋友,一行一言,及之人者,必先要推之於己,此心不欺,何論他人欺否?欺心二字,是言自欺自之心,非言人欺人之心也。不欺自心,去行此恕於夫婦兄弟朋友間,倫理方可無過。

  二曰不欺己

  行恕者,推己及人也。誰及人先推己?蓋我自己也。我自己於及人時,先要推己。他人及我,未嘗先皆推之於己,而我則不暇計也。夫婦兄弟朋友,雖曰契屬五倫,其實人自人、己自己也。己行恕,是自己得敦其倫理,人不恕,是人不敦其倫理。我為聖賢之學業,我則行我之恕耳,奚必計及於他人乎?故夫婦兄弟朋友間,能不欺一己,則恕方可行。故能不欺一己,以行恕於夫婦兄弟朋友間,倫理方可言敦。

  三曰 不欺世

  行恕者,推己以及人之謂也。凡及人先推之於己,他人知否,固無可察,而他人私心計較,往往反指摘交加,謂吾行恕皆屬虛言,實皆私己。此又世論之常情也。

  然行恕於夫婦兄弟朋友間,要化此世論之私談、他人之私較,不以不欺心、不欺己之恕道,質諸斯世之人心;要以此不欺心、不欺己之恕道,對於上古聖賢之訓戒、後輩子孫之傚法。世論是也,我不知之;世論非也,我不理之,而行此恕道,不與世辨,實於世無欺。不欺世以行恕,於夫婦兄弟朋友間,倫理方可言盡。

  四曰 不欺天

  行恕者,我自己行此不欺心、不欺己、不欺世之恕道也。我自己於及人,皆先推己,以行此種種之不欺。他人不鑒,固可弗辨;他人謗污,理所難容。然我行此恕道,以敦夫婦兄弟朋友之倫理,本不求人喻,其任怨任勞之丹忱,未曾欲顯白於夫婦兄弟朋友間,只欲上告我覆戴之青天,下對我博厚之土地,中慰我天理之良心耳。他人不喻,我心常安。蓋夫婦兄弟朋友雖不喻,而我翹首質天,實不欺耳。以不欺天,行恕於夫婦兄弟朋友間,倫理方可言全。四條不欺,又為行恕之主腦。

  總之,吾夫子之道,一忠恕而已矣。忠恕之理,一不欺也。統論吾夫子之道,則曰:忠恕;剖論吾夫子之道,則曰:倫常,倫常盡,即忠恕盡。忠恕盡,即天理盡,即道心盡。內曰:行忠行恕,外曰:盡倫盡常,實即羲皇立教之主腦。堯舜明教之真旨,吾夫子祖述之道宗,世界綱常之範圍也。置心地於不欺。庶可以敦倫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