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木鐸

天之木鐸 儒家經典萃編

【目錄】

壹、人生哲學

貳、政治哲學

參、教育哲學

肆、後記

論語是儒家思想中最基礎也是最有實用價值的經典,因此論語這部書被全世界學術界所重視,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流傳於世上。

論語之中記載的是孔子、孔子與弟子之間,以及孔子諸位弟子之間,還有孔子弟子與弟子門人之間的談話。他們談話主題,涵蓋了一般為人處世的道理,以及心性上修為的功夫,尤其最重要的是孔子所說的甚至包含了亙古不輕傳的天道。然而,論語之中有關天道這部分,並不是學術界所能了解的,當年孔子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回以一聲「唯!」。有人說曾子這麼一聲「唯!」害慘天下古今人。學術界所能研究的只有文字表面意義,至於文字所蘊含的屬於靈性修持方面是屬於秘法,不是一般學人能窺探究竟的,因此學者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認知而已。所以子貢才會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世上一般見解以為儒家思想只是純粹的人道思想,不屬於宗教的領域,事實上儒家思想也是一種靈性修為的功夫,而且根據子貢說的,夫子之教有文章,有性與天道。文章相當於佛教中的顯教;性與天道又相當於秘教,所以儒家門內可以說是顯密雙修。只是夫子弟子中少數幾人得秘法心傳,其他人不得秘法心傳而已。悟得秘法心傳的有顏子、曾子,以及後來的子思得自曾子,孟子得自子思之門人,所以儒家門內有四人成聖,其餘不得秘法心傳的弟子成就十哲,七十二賢與三千弟子。

因為夫子之性與天道不是一般的知識認知,所以在論語之中,有很多地方被學術界強辯強解,其實是誤會聖人的本意。時至今日,正法重光,真道降世,儒家應運;想一窺聖學的堂奧並不像過去那麼困難,孔子當年之「性與天道」,今天已經變得垂手可得了。子貢如果生在今日,肯定他一定不會有當年那樣的感嘆。

今天天道普遍傳播於世上,向全世界的人明白揭示道義之門,成聖的路徑。因此只要有緣,人人可以得聞「夫子之言性與天道」,將來皆可成聖成賢。

然而,雖然聖人之徒已經進入道義之門,掌握了成聖成賢的路徑,但在到達目的地之前,聖賢路上免不了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這時候,論語是一本必須研究的經典。

本書章本是濟公活佛老師於民國七十二年左右在天元道場所屬的武聖宮、舊崇德堂、公聖殿以及新舊慈恩堂,前後將近有四、五年之間,歷經幾個階段,每個階段裡每週定時借竅一個多小時以口頭批出,並加講解,最後串聯完成的。其內容主要是取自《論語》,極少部分取自《中庸》與《孟子》,建構了人格教育的完整架構。也把《論語》一書分門別類作有系統的歸類,讓《論語》呈現出分明的體系以及清楚易以實踐的哲理。

這本「曠世之作」,其珍貴與殊勝性是無須強調的,只是當時欠缺宣傳,沒受到該有的重視,更別說廣為利用了。

今有當時參班的學員楊傳銘前賢體貼活佛老師的用心,辛苦記下經文內容及完整體系;又體會資料的珍貴,有意把它整理付印成書以造福社會大眾;最近見面與後學談論此事〈後學當年也參加了部分班程留下深刻印象〉,後學當然非常贊成其美意;又承蒙楊兄不棄,讓後學擔負起加註簡單解釋的工作。這就是本書誕生的緣起。

相信本書的問世對全世界孔孟哲學的研究能有些許的幫助,對於白陽弟子完整的人格教育也提供了一個珍貴無比的範本。整理過程如有疏漏,以及註解部分如有欠缺圓滿的地方,尚請各方賢能多加包涵,並且不吝指教!

後學慈惟仁謹識

公元二○○三年五月於三峽白雞山莊



經文

壹、 人生哲學

一、中心思想──仁

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2.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里仁】

3.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顏淵】

4.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

5.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里仁】

6.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7.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

8.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

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路】

10.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11.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12.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13.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衛靈公】

14.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15.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里仁】

16.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

17.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長】

18.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子路】

19.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

20.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

21.憲問:「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憲問】

22.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

2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24.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

25.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里仁】

26.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

27.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長】

28.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

29.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

30.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

31.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述而】

32.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

33.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子罕】

34.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泰伯】

35.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泰伯】

3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37.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斯言也訒,其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顏淵】

38.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憲問】

3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40.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顏淵】

41.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憲問】

42.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憲問】

43.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憲問】

44.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

45.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子路】

46.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47.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

48.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

49.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衛靈公】

50.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5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陽貨】

二、孝悌為人之本

1.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2.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

3.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

4.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

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

6.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

7.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里仁】

8.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

9.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為政】

10.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

1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泰伯】

12.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先進】

13.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子張】

三、論忠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

3.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

4.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

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6.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

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8.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顏淵】

9.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

10.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路】

11.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憲問】

12.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衛靈公】

1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

四、論聖

1.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2.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 子曰:「若聖與仁,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

3.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

4.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子罕】

五、論賢

1.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2.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3.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述而】

4.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

5.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衛靈公】

6.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張】

六、論君子

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

2.子曰:「君子不器。」【為政】

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

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

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

6.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

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

8.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

9.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述而】

10.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顏淵】

11.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

1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13.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子路】

14.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

15.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憲問】

16.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

1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憲問】

18.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19.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20.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公】

21.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

22.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

23.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靈公】

24.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

25.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

26.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靈公】

27.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

28.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衛靈公】

29.子曰:「君子貞而不諒。」【衛靈公】

30.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衛靈公】

31.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季氏】

3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33.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

34.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

35.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

36.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陽貨】

37.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陽貨】

38.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微子】

39.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子張】

40.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子張】

41.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子張】

42.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子張】

43.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子張】

44.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子張】

45.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張】

46.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堯曰】

貳、 政治哲學

一、政乃眾人之事(政治之定義)

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為政】

2.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子路】

二、為政須以德(政治之精神)

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顏淵】

2.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孟子離婁上】

3.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4.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

5.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

6.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離婁上】

7.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中庸】

8.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

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

1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

11.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

三、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之道

1.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中庸】

2.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泰伯】

3.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泰伯】

4.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泰伯】

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6.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張】

7.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堯曰】

8.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孟子萬章下】

四、為政者應具備之修養

1.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雍也】

2.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顏淵】

3.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

4.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

5.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

6.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季氏】

7.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公冶長】

五、為政的原則與方法

1.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顏淵】

2.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衛靈公】

3.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子路】

4.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之,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顏淵】

5.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子張】

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子路】

7.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

8.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季氏】

9.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季氏】

10.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泰伯】

11.齊宣王問卿。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王色定,然後請問「異姓之卿。」曰:「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孟子萬章】

12.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子路】

13.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顏淵】

14.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衛靈公】

15.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堯曰】


參、 教育哲學

一、孔子的好學精神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

2.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

3.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4.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

5.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

6.子曰:「若聖與仁,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

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泰伯】

8.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搏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子罕】

9.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衛靈公】

10.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

1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

二、學習的內容與目的

1.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

2.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

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

4.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5.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述而】

6.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

7.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8.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搏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子罕】

9.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

10.

 (1)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孟子盡心篇下】

 (2)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中庸第二十七章】

 (3)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孟子萬章下】

 (4)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中庸第三十一章】

11.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

 (1)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

 (2)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憲問】

 (3)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憲問】

 (4)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

 (5)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篇】

12.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憲問】

13.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

14.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公】

15.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季氏】

16.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陽貨】

17.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

18.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陽貨】

19.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20.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張】

三、學習的方法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4.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5.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8.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

9.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

四、教學的精神

1.子曰:「有教無類。」【衛靈公】

2.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

3.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

五、教學的內容

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2.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先進】

六、教學的方法

(一)因材施教

(1)問仁

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斯言也訒,其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顏淵】

4.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

5.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顏淵】

6.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路】

7.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

8.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

(2)問孝

1.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

2.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

3.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

(二)啟發法

1.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

2.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

3.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為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八佾】

(三)機會教學法

1.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2.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

(四)注入教學法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罕】


壹、人生哲學

一、中心思想──仁

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白話翻譯】

顏回問如何行仁?孔子說:「克制自己的私慾,回歸天理良心,便是仁了。如果有一天大家都能克制私慾回歸天理良心,全天下就都契合仁道了。所以要做到仁,是要由自己身上下工夫,豈是由別人呢?」

顏淵說:「請問其細目如何?」

孔子說:「不合禮節的不看,不合禮節的不聽,不合禮節的不說,不合禮節的不做。」

顏淵說:「顏回我雖然不聰敏,但是願意奉行夫子這些話。」

【補述】

仁者,道也,理也。人稟天理而生,人人各具天理良心,奈因落入後天受環境的影響,物慾的蒙蔽,氣數的拘束,所以良心被障蔽住了。如果人人懂得這個道理,立志修身,克制自己的私慾,久了自然能恢復與生俱來的天理良心。人人秉良心做事,天下自然太平。

如何修身?夫子說從四勿開始,不合禮數的不要去視、聽、言、動。以此四項原則來克制私慾,等私慾淨盡,天理自然就流行起來。如果人人能如此,天下哪有不太平的?

2.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如果有人立志學仁,他便不會再作惡。」

【補述】

一個人只要有道心,他便不會做壞事,即便做了壞事也會悔改。

3.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顏淵】

【白話翻譯】

樊遲問如何做到仁,孔子說:「要能夠愛人。」

樊遲問何謂知?夫子說:「去了解別人!」樊遲不太懂,孔子又說:「舉用正直的人,除去邪曲的人,能使邪曲的人變正。」

樊遲仍然不能意會,退了下來。幾天後去見子夏說:「前幾天我去見夫子,問夫子智的道理。夫子說:『舉用正直的人,罷黜邪曲的人,能使邪曲的人變正。』這怎麼說呢?」

子夏說:「涵義很深廣的話啊!從前舜有天下,在眾人之中選用好人。當他舉用一個皋陶出來,不正的人便遠離了。湯王有了天下,在眾人中選用好人。當他舉用了伊尹,不正的人便遠離了。」

【補述】

「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這句話的意義很深。舉用正直的人,天下正直的人都會來投效,邪曲的人便無處立足,除非改正。所以舜用了皋陶,湯用了伊尹,不好的人改好,不能改好的人自然要離開了。

4.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只有仁人能公正地愛那些所該愛的人,也能公正地憎惡那些所該憎惡的人。」

【補述】

仁者處世待人大公無私,有著正確的尺度,所以他連愛一個人、恨一個人都很公正。

5.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我沒見過一個真正喜歡仁道的人會討厭不仁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愛好仁道的人,其道德修養是高尚無比的,如果他還會討厭不仁的人,那表示他還不是個真正的仁者。真正仁者行仁道不會讓此種不仁的行為發生在自己身上。天下間可有人在一日間奮力於仁道的嗎?我未曾見過有力量不足的。或許有吧!但是我可沒見過!」

【補述】

討厭不仁的人也是一種不仁的行為,發現有人不仁,聖人不但不討厭,還同情他,想辦法去把他改變過來。這才堪稱真正的仁者。這一篇南懷瑾解釋跟宋儒不同,後學偏愛南懷瑾的解釋。

6.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有志向有仁德的人,絕不為了求生而敗壞仁道,有時寧可犧牲生命以保全仁道。」

【補述】

有偉大志向的人指的是有志學道、脩道的人,學道即學仁,志士與仁人經常是一體的。志士仁人行事以道義為第一,生命第二。不會為生命而敗壞道德,甚至為了維護道義,連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7.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

【白話翻譯】

樊遲問怎樣才算聰明?孔子說:「只要用心在人道的義務上,尊敬鬼神但不迷信鬼神,這就算得上聰明了。」又問:如何算是仁?孔子說:「仁者先得經得起困難,而後才能有所成就。這可算得上仁者了。」

【補述】

先難後獲是仁者的命運。樊遲問仁,孔子說「先難後獲」,各家解釋不一,南懷瑾解釋為「任何事先從難處想,以後才能有好結果。」這種說法似乎也可取。

8.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

【白話翻譯】

子張問孔子,怎樣才算仁?孔子說:「如能奉行五項原則於世間就可以稱仁了。」子張又問那五項原則,孔子說:「恭敬、寬大、信實、勤敏、恩惠。能恭敬便不會受到別人欺侮;能寬大為懷就能得到大眾的擁戴;能信實就能受到大家的信任;勤敏就能建立功端;能給人恩惠就能夠差遣人家。」

【補述】

仁字包含很廣,只有模糊的概念,沒有簡單明確的定義。這裡孔子告訴子張只要能做到這五項原則便算是仁了。

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路】

【白話翻譯】

樊遲問:如何是仁?孔子說:「居家謙恭,辦事敬慎,與人交往忠厚信實;即使在夷狄蠻荒地區還是不能放棄!」

10.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白話翻譯】

仲弓問如何才能做到仁?夫子說:「出家門要向要去晉見大人物一般敬慎;差遣人民要像主持大祭一樣鄭重。自己所不願意的事物不要加之於別人。這樣可以做到在機關團體內沒有人怨恨,在家裡也沒有人怨恨。」仲弓說:「雍雖然不聰敏,但願意服膺這些話。」

【補述】

夫子告訴仲弓,要做到仁必須行為小心謹慎,臨事時更要戰戰兢兢,不得有一絲輕率。還告訴他,自己所不願意的,不要給別人。這樣就能做到在家在外都能沒有人怨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恕道的基本精神。它的原理,簡言之,即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境為他人設想。我們所不願意的,別人也一樣不願意,不要強加於人而招來怨恨。把這個「將心比心」擴而充之,凡碰到事情不和諧時,只要能換個立場替對方想想,差不多事情多可以解決;即使不能解決,最起碼也可以降低衝突了。

11.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白話翻譯】

子貢說:「如果有人廣博施於人民,又能濟助大眾之苦,怎樣?能算仁嗎?」孔子說:「這豈只是仁,必須是聖人才做得到的!即使像堯舜那樣的聖人恐怕都做不到呢!講到仁,是必須自己立身也讓人立身,自己通達也讓人通達。能就近處設身處境為他人設想,可以說是行仁的方向。」

12.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參啊!我的道是貫穿萬事萬物,渾然一體的。」曾子說:「是的。」孔子出去後,同學們問說:「什麼意思?」曾子說:「夫子的道,其實不過只是忠與恕罷了。」

【補述】

在外頭這一篇最難懂。課堂上夫子跟曾子打啞謎,夫子一句「吾道一以貫之」,只有曾子聽懂,回答一聲「是的。」更讓同學們聽得一頭霧水。事後同學問曾子,曾子回答說:「不過是忠恕罷了!」曾子的回答是不得已的講法,但也沒錯,因為忠恕的極致即與道契合。「佛佛只傳道體,師師密付本心」,其實課堂上夫子與曾子的對話,這一幕正是祖師與祖師之間的密付本心傳承道體。

13.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人民對於仁道,其實比水火更重要。更何況有人死於水火,卻沒見有人死於行仁道。」

【補述】

水火是生活中不能或缺的要素,但是仁道比水火更重要,欠缺仁道將失去本心。這是本篇的大意。

14.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仁在內不在外,它豈會離我們遠呢?只要有心於仁,仁自然就來了。」

15.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鄰里之中要有仁厚的風俗才好,如果不選擇有仁厚風俗的地方居住,怎麼能算有智慧呢?」

16.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

【白話翻譯】

一個人如果逢人喜歡拍馬逢迎,這個人缺少仁!〈或者說這種人很少是具有仁心的。〉

【補述】

基本上一個誠實的人才比較具有仁心,所以一個人如果逢人習慣巧言令色討好別人,這種人沒有仁心,他一定有私人企圖,不值得信賴。相反的,正直的人習慣講實話,這種人有仁,仁即是道,所以這種人靠得住。

17.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長】

【白話翻譯】

有人說:「孔子的學生冉雍,人很仁厚可惜沒有口才。」孔子說:「那裡用得著口才?抵擋人靠一張嘴,往往惹人厭憎。我不知道他是否仁厚,不過那裡用得著口才?」

【補述】

有仁心不必有好口才。倘無仁心,口才好只會讓人生厭惡而已。

18.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子路】

【白話翻譯】

孔子說「剛強、恆毅、質樸、遲鈍,這些特質和仁道很接近。」

19.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

【白話翻譯】

孔子說:「聰明人通達事理喜歡清澈透明的水;仁厚的人喜歡穩重不移的山。聰明人喜好動;仁厚的人喜好靜。聰明人胸襟灑脫多樂;仁厚的人涵養深所以多長壽。」

20.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心,對他用禮也奈何不了他;一個人沒有仁心,對他用樂也奈何不了他。」

【補述】

仁是禮樂的根本,對於一個沒有仁心的人,用禮用樂都沒辦法約束他的心,中和他的心。所以讓一個人恢復仁心才是根本辦法。那麼要如何讓一個人恢復仁心呢?只有道可以做到,就是引人去聞道。

21.憲問:「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憲問】

【白話翻譯】

原思憲問孔子:「好勝、矜誇、怨恨、貪欲四種惡行不犯著,能稱得上仁嗎?」孔子說:「這也算難能可貴了,但是不是算得上仁?我就不知道了。」

22.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一個人家的子弟,在家能行孝道,在外能擴充悌道,做事謹慎,說話守信用,博愛大眾,並且接近有仁心的人。這些事情做完了,還有剩餘的精力,再學習其他文化藝術。」

【補述】

孝悌是所有道德的根本,一個人做好了孝悌,並且擴充孝悌博愛大眾,還多接近有仁心的人,加上做事小心說話守信,這樣一個人本分的工作做完了,如果還有心力,可以學習其他才藝。如果本分工作不做而去學習各種才藝,那叫本末倒置。

2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沒有仁心的人,不能使他長期處在窮困的境地,也不能使他長期處在安樂的環境。有仁德的人無論窮困或安樂都能安於天命;有智慧的人更念念不忘仁德。」

【補述】

仁愛之心是人的本心。本心即良心。失去良心的人不能長期處在逆境,也不能長期處在順境,他會作怪。只有仁者能安時處順、樂天知命;有智慧的人更是時時不忘掉仁。

24.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富貴是人人所想要的;如果不該得到而得到,不去享用;貧賤是人人所厭惡的,雖是不該得到卻得到了,也不去拒絕。君子失去仁,哪能成名?因此君子雖在一頓飯的時間也從不違背仁道的,匆忙之間如此,顛沛流離也如此。」

【補述】

觀察一個人的好壞,有四個要領:觀人於臨財,觀人於臨難,觀人於忽略,以及觀人於酒後。這一篇已經包括了三項:富貴不該得不得;貧賤來臨不拒;匆忙的時候,心有所忽略,也不違背仁。另一項觀人於酒後,這邊沒談到,但這邊多了一項──顛沛流離。顛沛流離的時候還能堅守原則的人是個仁人,是個君子。

25.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凡人都免不了犯過失,但它有一定的類別。例如君子的過失往往由於對人太過寬厚;小人常常由於待人太過刻薄。觀察他的過錯就知道他是不是仁者?是不是君子?」

【補述】

君子也有過失,他對人太過厚道,讓小人不知警惕。所以君子也必須學習中庸之道。

26.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

【白話翻譯】

孟武伯問孔子:「子路算得上仁嗎?」孔子說:「不知道耶!」孟武伯繼續問,孔子說:「由這個人啊!千輛兵車的大國可以找他去主持政務,但是仁或不仁還不知道。」孟武伯又問:「冉求如何?」孔子說:「冉求啊!如有千戶人家的大邑,或一百輛兵車的大夫家,可以找他去做主宰官,但是是否已達仁的境界?就不知道了!」孟又問:「公西赤如何?」孔子說:「赤這個人啊!穿戴整齊站立廟堂上,可以使他與賓客交談應酬,至於仁或不仁,也不知道呢!」

27.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長】

【白話翻譯】

子張問孔子:「令尹鬥子文三度為令尹,沒有喜色;三次被罷黜也沒有憤怒臉色。新舊任交接時都誠懇交接。這種人如何?」孔子說:「這個算忠。」子張又問:「到達仁的境界了嗎?」孔子說:「不知道,如僅只如此怎麼能算仁?」子張又問:「崔杼弒殺齊君莊王,齊國大夫陳文子有馬四十匹,放棄而離開齊國。到了別國,發現那些臣子也是亂臣,就說:『還是跟我國大夫崔杼沒兩樣。』於是又離開該國。到了另一國度,不料又發現那邊的臣子也是僭亂的,又說:『還是跟我國大夫崔杼一樣。』於是又離開了。這種人如何?」孔子說:「非常清高!」子張問:「能稱仁嗎?」孔子說:「不知道他的用心,怎麼能算仁?」

【補述】

仁不仁不能看表相,要看他的用心,也就是要看這個人的心安立在哪兒而定。

28.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

【白話翻譯】

孔子說:「顏回啊!他的心能夠為期三個月不背離仁道,其餘的學生則只是一日之間或一月之間偶而有仁道而已。」

29.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

【白話翻譯】

宰我問孔子說:「假使有一個仁人,雖然有人告訴他說『井裡頭有人。』他可要下井去救人喔!」孔子說:「何必要如此做?君子會來到井邊圖救,但不會陷入井中;可以拿合理的話瞞他,但不能以不合理的話去騙他。」

【補述】

仁者仍是有理性作後盾,否則非真仁、善仁、大仁,而是小仁、婦人之仁。

30.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立志向道,據守美德,時時依從仁心,游心於六藝。」

【補述】

這篇說的是一個有理想抱負的人應該有的志向與持守。

31.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述而】

【白話翻譯】

冉有說:「現在蒯瞶和衛君輒爭奪君位,夫子會幫忙衛君嗎?」子貢說:「對啊!我也想問他。」於是進去問孔子說:「伯夷與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孔子說:「古時候的賢人啊!」子貢說:「他們遜國讓位,事後會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得仁,有何可怨恨的?」子貢出來告訴冉有說:「夫子既然讚許伯夷、叔齊遜讓君位,他不會幫衛君的啦!」

【補述】

輒是蒯瞶之子,衛靈公乃蒯瞶之父,蒯瞶是世子,蒯瞶得罪其父靈公被放逐晉國,靈公死後,衛人立輒為君,晉國擁護蒯瞶回國登基,輒拒絕,於是形成父子爭奪君位的局面。孔子一行剛好處在衛國,才有這麼一段話。依子貢之意,孔子是不會贊成子與父爭君位的。

32.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如果說我聖與仁,我怎麼敢當呢?我不過是努力學習聖與仁,歷久不厭煩,同時又把學到的拿來教人,歷久不厭倦,如此而已!」公西華說:「這正是弟子們學不來的啊!」

【補述】

聖人豈會自稱聖人?不過從以上對話可以看出孔子早就是聖人了。

33.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子罕】

【白話翻譯】

孔子很少單獨提到利字,一般都與天命或仁道並提。

【補述】

利是屬於物質,論本末它是屬於枝末,天命與仁道才是根本。如果不談根本天命、仁道,而只談利,這個利會傷到天命跟仁道,所以孔子不單獨提「利」字。

34.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泰伯】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一味地恭敬而不以禮來節制就會太煩勞;一味地勇敢而不以禮來節制就會出亂子;一味地謹慎而不以禮來節制就會變成畏怯;一味地直爽而不以禮來節制就會太偏激、器小。在上位之人能厚待親長,人民自然會興起仁道;上位之人不遺棄故人舊友、傳統精神,人民便不會偷盜。」

【補述】

恭敬、謹慎、勇敢、正直等四項美德都必須有禮數加以節制,否則還是會有弊端。在上位的人的行事作風會帶動社會風氣,在上位的人尊親,民間便興起仁道;在上位的人念舊,民間便純樸無巧智。

35.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泰伯】

【白話翻譯】

孔子說:「好逞血氣之勇又不甘貧窮的人,必定要做亂的。對一個心地不仁的人,如果太過排斥他,不能包容他,也會激發他作亂的。」

3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白話翻譯】

孔子說:「有智慧的人對事情不迷惑;有仁愛心的人不憂愁;有勇氣的人不畏懼。」

【補述】

世上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有智慧的人總是能夠掌握每件事情的理性,所以不迷惑。有仁心的人總是愛著所有的人,大家也因此而愛他,所以他沒有憂愁。真有勇氣的人見義勇為,視死如歸,毫不畏懼。智仁勇是孔子教人為學的次序。先求知再培養仁心,有了智慧與仁心之後,所擁有的勇氣才不是匹夫之勇而是真正的勇。

37.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斯言也訒,其謂之仁矣

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顏淵】

【白話翻譯】

司馬牛向孔子問仁的道理,孔子說:「仁人說話都有所克制,不輕易發言。」司馬牛又問:「說話有所克制不輕易發言就合乎仁道了嗎?」孔子說:「如果做某件事能不苟且敷衍,說這事時能不有所克制而輕易發言嗎?」

【補述】

司馬牛話多,孔子告訴他要學仁,首先必須說話時有所克制不輕易發言。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個實例。

38.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憲問】

【白話翻譯】

孔子說:「有德的人一定會有言論,但是言論很多的人不一定有德。一個仁者一定有勇氣,但是有勇氣的人不一定是仁者。」

【補述】

一個有德行的人一定會有很多道理教人,因為他悲憫眾生,想開眾生之慧覺,讓眾生明理修道,追求解脫。可是話多口才好的人未必有德行。一個仁者,也由於他仁心的作用,讓他為了行仁而無所畏懼,所以仁者有勇氣;但一位勇者,他的勇可能是匹夫之勇,沒有仁義作依據,所以不一定是仁者。

3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白話翻譯】

曾子說:「士人的心志不能不寬宏恆毅,因為士人擔負著極重的負荷,並且要走長遠的道路。怎麼說呢?他把仁當作自己的責任扛在肩上,這負荷不是很重嗎?這負荷擔在肩上一直要到死為止,這路程不是很遠嗎?」

【補述】

士人翻成現代白話應該是讀書人。讀聖賢書要以行仁為自己的責任,並且要一輩子如此。要一輩子行仁必須堅心恆毅,否則任重道遠不能貫策到底。過去的讀書人是有這種使命,現代的讀書人只為謀生,追求幸福快樂,沒有行仁的使命。可見時代在退步,不是在進步。不同於一般讀書人,修行人學聖賢之道,以仁為己任是責無旁貸的。修行人慈悲喜捨,便是仁的表現。

40.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顏淵】

【白話翻譯】

子張問孔子有關士的道理:「要如何才算所謂的通達?」孔子說:「怎樣才是你所謂的通達?」子張說:「在鄉鄰必聞名,在家族必聞名。」孔子說:「那是聞名,但未必通達。講通達必須是心地正直愛好道義;與人談事情,能仔細聽人言,觀看人之容色,謙卑自牧。能如此則在鄉鄰必通達,在家族必通達。講聞名,則外表以仁作幌而行為卻違反仁,而且自以為是,肆無忌憚。如此則在鄉鄰必聞名,在家族必聞名。」

【補述】

人如只求出名,心思全用於求名上,必定會違背道德仁義;可是為了求名又不得不裝出依附仁義的模樣。這種人是偽善者,因此出名的人未必是真正的好人,真正的好人未必會出名。

41.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憲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偶爾犯錯違背仁道,這是有的。但比小人好多了,小人是從來不會行仁道的。」

【補述】

君子與小人其實是本質上的差異,本質好的人,偶而犯錯是難免的,但也不會錯得太離譜,並且知道悔過。本質差的人表現再好也是有限,永遠是個壞胚子。這是個不能改變的事實,跟過去世因果有關,也就是根基使然。

42.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憲問】

【白話翻譯】

子路說:「齊桓公殺死公子糾,召忽當下自刎以示忠心,管仲卻不肯死。」子路又補上一句:「管仲該不合乎仁道吧!」孔子說:「管仲糾集諸侯不需用兵力,有誰的事功能比得上管仲的?有誰的事功能比得上管仲的?」

【補述】

孔子很讚嘆管仲不用兵力而能夠糾合諸侯,他說有誰能比得上他的事功,能有這麼偉大的事功,當然夠得上「仁」囉!

43.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憲問】

【白話翻譯】

子貢說:「管仲大概是個不仁之人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他為人屬下沒殉忠而死,甚至後來還輔佐齊桓公。」孔子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使天下歸正,到今天百姓都還受到他的恩惠。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現在是披著長髮,穿者左襟的衣服,變成野蠻人呢!他哪肯像一般匹夫為了小節,自盡於水溝裡而無人知道他的姓名?」

【補述】

大人不拘小節,管仲因有偉大抱負,不輕易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後真的建立了偉大的功業。孔子很佩服他。

44.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

【白話翻譯】

微子見商紂無道就離去了;箕子裝瘋賣傻作奴僕;比干向紂王諫言被殺。孔子說:「殷商有這三位仁人。」

【補述】

上述這三位賢人都因堅持道德原則被紂王所害,孔子稱頌他們,說他們是商朝仁人。

45.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子路】

【白話翻譯】

孔子說:「如有聖王在朝,必須經過三十年之後,仁風才得以奠定。」

【補述】

一種風氣的形成不是短時間能完成,必須經過一個世代三十年,才能奠定下基礎。

46.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的道德有三項,我做不到:有仁心的人不憂愁;有智慧的人不疑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子貢說:「這是夫子謙虛罷了。」

47.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

【白話翻譯】

曾子說:「有道德學問的人拿文章學術來跟朋友聚會,藉著朋友間的鼓勵成全,以促進德行的增長。」

【補述】

以酒肉會友,交的是酒肉朋友;以文會友,交的是文友。文友〈即道友〉會讓我們道德學問成長。修行人不交酒肉朋友,文友、道友多多益善。

48.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子貢問孔子怎樣做到仁。孔子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事,必須先磨利他所用的器具。居住在這一國家要先去事奉大夫中的賢者,結交士人之中的仁者。」

【補述】

孔子因材施教,同樣問仁,不同的人問,答案不同。子貢當地方官,孔子要他先去事奉大夫中的賢人以及士人中的仁者,然後你可以做到仁。

49.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智力明白這道理,仁心由於私欲不能守住,雖然得到也必失去;智力足以明白這一道理,仁心也守得住,可是如不嚴格治理人民,則人民不會敬畏;智力明白這道理,仁心守住了,又嚴格治理人民,但如果動員人民不以禮節,則不能盡善。」

50.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白話翻譯】

子夏說:「能夠博學多聞,堅定志向,有問題切切地追問並且就近處思考,仁道便在其中了。」

【補述】

博學多聞,才能真切地了解道理;志向不堅定不能力行。加上有疑必問到底,並且往日常生活中近處去思考,便能體會許多真理。

5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陽貨】

【白話翻譯】

宰我問孔子:「父母喪後要穿三年的喪服,其實滿一年已經很久了。一個君子三年不去對人民講禮,禮就要荒廢,三年不去講樂,樂也將敗壞。如只守一年喪,舊的穀子已經吃完,新穀子也已經登場,並且春夏秋冬鑽木取火用的木頭已經捱次換過,所以守一年喪就夠了。」孔子說:「父母才死一週年,你就吃那麼好的米飯,穿那錦繡衣服,你心會安嗎?」宰我說:「安的。」孔子就說:「既然你心安就這樣做吧!講到君子在三年喪期,雖吃到好食物也不覺味美,聽到好音樂也不覺快樂,住好地方也不安舒,所以不忍只守一年的喪,既然你心安,就這樣做吧!」宰我出去後,孔子說:「宰我真是不仁啊!孩子生下需經過三年才離開父母懷抱。而且三年守喪是天下通行的喪禮啊!宰我如此見解,父母死了,還有三年的哀痛在心嗎?」

【補述】

宰我認為守喪三年太久了,禮樂都崩壞了,天運一週年就夠了。孔子認為父母生育子女劬勞三年,父母死去,子女理應守喪三年以報,所以天下才通行守喪三年。以事實看,目前父母死去,子女要平復內心的哀痛依後學個人經驗需要兩年,孔子的時代或許需要三年吧!不過當今工商社會生活緊張,守三年喪是不可能的,能守百日就不錯了。

二、孝悌為人之本

1.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白話翻譯】

有子說:「一個人做人能行孝悌卻愛忤逆上司、長上,這是很少的;不愛忤逆上司、長上而會在一個團體裡作亂,這是不會有的。一個君子做事情總是從根本下手,根本一旦確立,其他一切道裡自然生出來。孝與悌便是仁愛的基礎啊!」

【補述】

孔子講仁,而仁的根本便是孝悌,每家子弟能行孝悌,社會自然和諧,天下自然太平,所以孔子思想的中心在孝悌。

2.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學生子夏問如何孝順父母?孔子說:「最難的是順從父母的意志,時常表現歡欣的顏色。若僅僅在有事情的時候由子女代勞,有酒飯先讓父兄吃,難道這就能算是孝順父母嗎?」

【補述】

孝順父母不僅父母有事時要為父母辦事,奉敬父母好吃的東西就好了,而是必須在父母面前時時表現得歡欣的顏色給父母看,這樣才能算真正的孝順。孔子也說這一點很難。

3.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

【白話翻譯】

孟武伯問要如何孝順父母?孔子說:「父母唯恐子女有疾病。作子女的要體念父母的心,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免得父母擔憂。」

【補述】

父母生養孩子不容易,孩子如果生病最讓父母擔憂,所以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也是孝順父母的一項工作。

4.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的學生子游問孝順父母的道理,孔子說:「今天孝順父母的人以為只要做到奉養父母就可以了,不知道奉養父母,如果沒有孝敬心,跟養狗、養馬有什麼分別?」

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

【白話翻譯】

孟懿子問孔子有關孝的道理。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一天樊遲幫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問我有關孝的道理,我對他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說:「什麼意思?」孔子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要以禮節來服侍他們;父母去世時,要以禮節來安葬,並且以禮節來祭拜他們。」

【補述】

孔子因材施教,每位學生請問夫子有關孝的道理,所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樣。這回孟孫與樊遲問到孝,孔子叫他們要孝順父母,不能違背禮節。或許他們兩個人在這方面有欠缺吧!

6.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事奉父母應該低心柔聲勸諫父母的不是處,如果父母執拗不肯依從我們的意志,仍然要繼續孝敬不違背,即使因而受勞受苦,也不怨言怨色。」

【補述】

子女事奉父母並不是一味的順從,有時候父母也有不對的地方,這時候我們要聲柔色悅地勸諫父母。勸諫無效,也不能生氣,必須跟往常一樣恭敬,等有適當的機會再勸。如果不管父母對不對都一味地順從,那是愚孝,也可能陷父母於不義。

7.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父母還健在的時候,為人子女不適宜到太遠的地方去,真不得已要到遠方去的時候,也必須有個固定的處所。」

【補述】

根據孔子的意思,父母健在的時候,為人子女必須留在身邊事奉父母才應該。依目前的社會型態,孔子這個要求似乎很難做到,不過夫子還有一個不得已的權宜措施,就是去遠了沒關係,必須有個固定的地址好讓父母連絡得到。

8.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父親在的時候,只看兒子的思想態度,父親死後,就看他的行事。父親死後三年沒改變父親的美好的風格,這樣可稱作孝子了。」

【補述】

父親好風範兒子當然要維持,如果父親沒有好風範,兒子還能效法嗎?所以孔子指的當然是指有好風範的父親。

9.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為政】

【白話翻譯】

有人問孔子說:「夫子為何不從政?」孔子說:「書經上說過:『孝道嘛!只有孝順才能讓兄弟友愛和睦。』把孝順跟友愛的心推行到一家人身上,便能治好一家子。這也算施政,何必一定要出去做官才算從政?」

【補述】

治國原理與治家原理是一樣的。能治好一家子便能治好一國度。

10.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一個人家的子弟,在家能行孝道,在外能擴充悌道,做事謹慎,說話守信用,博愛大眾,並且接近有仁心的人。這些事情做完了,還有剩餘的精力,再學習其他文化藝術。」

【補述】

孝悌是所有道德的根本,一個人做好了孝悌,並且擴充孝悌博愛大眾,還多接近有仁心的人,加上做事小心說話守信,這樣一個人本分的工作做完了,如果還有心力,可以學習其他才藝。如果本分工作不做而去學習各種才藝,那叫本末倒置。

1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泰伯】

【白話翻譯】

孔子說:「像夏禹的為人,我找不到可以指責的漏洞!自己吃著菲薄的飲食,而卻用豐厚祭品祭拜祖先與神明;自己平時穿粗劣的衣裳,而在祭祀時穿戴華服禮帽;自己住小房子而卻盡力開通水道溝渠。像夏禹這樣的人,我實在找不到可以指責的漏洞!」

【補述】

聖王真不愧是聖王,自己節儉,對鬼神與人民慷慨。

12.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先進】

【白話翻譯】

孔子在匡邑心存戒備,顏淵失散後再相會,孔子說:「我以為你已死在匡人手裡!」顏淵說:「夫子還在,顏回豈敢先死?」

【補述】

孔子跟顏回感情深,顏回意外失散,孔子很擔心他會遭到不測,沒想到後來又相會了,才有他們師生這段對話。

13.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子張】

【白話翻譯】

曾子說:「我曾經聽夫子說:『孟莊子的孝行,別人也做得到,但是他不改用別人取代父親所使用的臣子,不改變父親的政治風格,這一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補述】

懷念並沿用父親的舊制度也是一種孝的表現。

三、論忠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白話翻譯】

曾子說:「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樣事情: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忠?與人交往有沒有講信用?夫子所傳授給我的,我有沒有實踐它?」

【補述】

忠心就是盡自己本分。既然要為別人做事就要盡本分把事情做好,把職責完成。與人交往,必須講信用,否則別人不信任我們。老師傳授給我們的知識道理,我們要拿出來用,才不枉費老師辛苦教導以及自己辛苦學習。學問只知道是沒有用的,必須行出來才有用。學道,知道,要行出來才能成道。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一個學道的君子態度不莊重,就不具備威儀,這是由於他學道學得不夠紮實。一個君子做人做事講究忠信,交朋友不交道德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有過錯不怕改。」

【補述】

一個道德學問很深厚的人,他的外表會顯得威儀十足,文質彬彬。如果一個人雖言學道,但是外表不理想,這表示他的道學基礎不夠紮實。一個君子有許多特色,他做人做事講究忠信,交朋友要交道德學問比自己好的人;還有,他有過錯也不怕去改。凡人皆有過,人不怕有過錯就怕有錯不能改,壞人改好了還是好人。「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有一點學問,我們不交道德學問不如我們的人,我們要交道德學問比我們好的人,可是相對的我們的道德學問是不如對方,那麼對方如果遵行這句話「無友不如己者」,是不是他們就不跟我們交往呢?相反的說,如果有人道德學問不如我們,但要跟我們交往,我們要不要跟他交往呢?只要對方願意跟我們學習,接受我們的教導,我們當然可以跟他交往;如果有人想跟我們交往,但其道德學問不足的地方不接受我們的規勸與化導,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不與之交往。所謂接近善知識就是這麼回事;儒家的「就有道而正焉」也是這麼回事。

3.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

【白話翻譯】

季康子問孔子:「要使人民敬仰、盡忠又能相互規勸,如何能做到?」孔子說:「接近人民要莊嚴端正,人民自然敬仰;本身能孝順父母、慈愛大眾,人民自然盡忠;褒獎善行、教導不懂的人,自然人民懂得相互規勸。」

4.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

【白話翻譯】

魯定公問:「國君使用臣子,臣子事奉國君,該如何?」孔子回他說:「國君使用臣子要合乎禮;臣子事奉國君要合乎忠。」

【補述】

這篇講的是君臣之道。國君使用臣子不能不合乎禮數;臣子事奉國君必須忠心耿耿。怎樣才合乎禮?怎樣才合乎忠?這邊並沒有談到。

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參啊!我的道是貫穿萬事萬物,渾然一體的。」曾子說:「是的。」孔子出去後,同學們問說:「什麼意思?」曾子說:「夫子的道,其實不過只是忠與恕罷了。」

【補述】

在外頭這一篇最難懂。課堂上夫子跟曾子打啞謎,夫子一句「吾道一以貫之」,只有曾子聽懂,回答一聲「是的。」更讓同學們聽得一頭霧水。事後問曾子,曾子回答說:「不過是忠恕罷了!」曾子的回答是不得已的講法,但也沒錯,因為忠恕的極致即與道契合。「佛佛只傳道體,師師密付本心」,其實課堂上夫子與曾子的對話,這一幕正是祖師與祖師之間的密付本心傳承道體。

6.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

【白話翻譯】

孔子說:「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樣忠信的人,但是不像孔丘這樣好學。」

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平常以下面四種科目教人:文藝、品行、忠厚、信實。

8.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顏淵】

【白話翻譯】

子張問孔子有關政治。孔子說:「在職不懈怠,辦事公忠。」

9.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

【白話翻譯】

子貢問交友的道理,孔子說:「朋友有過錯,要忠心勸導他,如果真的不聽就停止,不要自取其辱。」

【補述】

朋友之間有互相規過勸善的義務。如果朋友有了過錯,勸了不聽,一勸再勸,不聽就別再勸了,否則不但無效,還會惹來侮辱。

10.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路】

【白話翻譯】

樊遲問:如何是仁?孔子說:「居家謙恭,辦事敬慎,與人交往忠厚信實;即使在夷狄蠻荒地區也是一樣,不能放棄這些原則。」

11.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憲問】

【白話翻譯】

孔子說:「愛護子女能一意姑息,不讓他們勞動學習嗎?忠於長上只一味順從,長上有所缺失,能不進諫他嗎?」

【補述】

愛護子女必須讓他吃苦,吃苦才能長大懂事。如果讓孩子享盡優渥安逸的生活而不捨得讓孩子吃苦,那是愛之適足以害之,將來長大沒有能力適應困難的環境。效忠長上,長上有所不知必須盡輔弼之責,長上言行有所缺失,必須負起規諫的責任。以上才是為父之道,為臣之道。

12.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期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子張問孔子如何行遍天下而無礙。孔子說:「說話忠誠信實,做事篤厚謹慎,能如此雖處野蠻國家也行的通;如果說話不忠誠信實,做事不篤厚謹慎,即使在本鄉里恐怕行得通嗎?要切記這兩信條,站立的時候,它就在眼前,乘車的時候,他就像在車上橫木一般。如此地鄭重,則到處都行得通。」子張把它寫在自己的衣帶上。

1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有九項值得他留心思考的事情:看事物時要想著能看清楚;聽聲音時要想著能聽明白;表現的臉色要想著能溫和;禮貌要想著能恭敬;說話要想到能誠實;做事情要想到能專心敬意;有疑惑要想到能問明白;憤怒的時候要想到發脾氣的後果;見到利得要想到合不合義理。」

【補述】

孔子教人臨事要依這幾樣準則多思考,事情才能做好,也才不會犯錯。這九項值得思考的事情都是一個學道的人做人做事應有的態度。

四、論聖

1.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白話翻譯】

子貢說:「如果有人廣博施財於人民,救濟於大眾,怎麼樣?能算是仁嗎?」孔子說:「這豈只算是仁而已?畢竟聖人才做得到啊!即使像堯舜那樣的聖人都還恨自己做不到呢!講到仁,是要將人我看成一體,自己想立身也讓別人立身,自己想通達也讓別人通達,能就自己立場設想別人立場,這可說是求仁的好方法了。」

2.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神妙莫測的聖人,我沒見過啊!能見到一個才德出眾的君子便也可以了!」又說:「真正的大善人,我沒見過啊!能看到一個恆守常道的人就不錯了!不過,如果只是把沒有當有,把空虛當充盈,把勉強當自然,也很難做到恆守常道的了!」

【補述】

如果不是真正實實在在,表裡一致的話,要恆常不變地遵守義理是不可能的。

3.子曰:「若聖與仁,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如果說我聖與仁,我怎麼敢當呢?我不過是努力學習聖與仁,歷久不厭煩,同時又把學到的拿來教人,歷久不厭倦,如此而已!」公西華說:「這正是弟子們學不來的啊!」

【補述】

聖與仁沒有明顯的定義與條件,夫子也不敢說自己是聖人,是仁者。夫子謙虛的說,他只是學習聖人之道,學習仁道,而且學不厭教不倦而已。學生公西華說,單獨這點學不厭教不倦就已經夠偉大的了。

4.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子罕】

【白話翻譯】

有一個做太宰的人問子貢說:「夫子是個聖人吧!他怎麼那麼多才能?」子貢說:「他原本就是天生的聖人,又多才多藝。」孔子聽到這些話就說:「太宰真了解我嗎?我孤兒出身,年少貧賤,所以許多事都會做。君子需要多才多藝嗎?不需要的!」子張說:「夫子曾經說過『我因不為世所用,所以有閒暇去學習這些技藝。』」

五、論賢

1.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看到有德行的賢人要想到跟他一樣好;看到德行不好的人,內心要自我反省,是不是跟他一樣?」

【補述】

不管看到賢人或不賢的人,只要用心學習或自省,對我們都有幫助。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就是這個道理。

2.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白話翻譯】

孔子說:「賢德啊!顏回。吃的只有一竹筩飯,喝的只有一瓢的水,居住在僻陋的巷子。如果是別人,一定受不了這種憂苦,但是顏回安貧樂道,照樣快樂得很。賢德啊!顏回。」

【補述】

一個得道悟道的人,由於他已經證悟道體,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心中充滿法喜,心滿意足,外在物質的缺乏根本不會困擾他。顏回得到夫子的心傳,等於是得道高僧,所以他能夠安貧樂道。不是當事人當然不能體會顏回的心境。

3.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述而】

【白話翻譯】

冉有說:「現在蒯瞶和衛君輒爭奪君位,夫子會幫忙衛君嗎?」子貢說:「對啊!我也想問他。」於是進去問孔子說:「伯夷與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孔子說:「古時候的賢人啊!」子貢說:「他們遜國讓位,事後會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得仁,有何可怨恨的?」子貢出來告訴冉有說:「夫子既然讚許伯夷、叔齊遜讓君位,他不會幫衛君的啦!」

【補述】

輒是蒯瞶之子,衛靈公乃蒯瞶之父,蒯瞶是世子,蒯瞶得罪其父靈公被放逐晉國,靈公死後,衛人立輒為君,晉國擁護蒯瞶回國登基,輒拒絕,於是形成父子爭奪君位的局面。孔子一行剛好處在衛國,才有這麼一段話。依子貢之意,孔子是不會贊成子與父爭君位的。

4.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子貢問孔子怎樣做到仁。孔子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事,必須先磨利他所用的器具。居住在這一國家要先去事奉大夫中的賢者,結交士人之中的仁者。」

【補述】

孔子因材施教,同樣問仁,不同的人問,答案不同。子貢當地方官,孔子要他先去事奉大夫中的賢人以及士人中的仁者,然後你可以做到仁。

5.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臧文仲這個人,他其實是盜得職位啊!明知柳下惠賢能卻不推薦,讓他同立於朝上。」

6.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張】

【白話翻譯】

子夏的門人問子張交友的道理。子張說:「子夏怎麼說?」他說:「子夏說:『可以交則交,不可以交則拒。』」子張說:「跟我聽到的不同,我聽說:『君子尊敬賢人包容平庸的大眾,褒獎善良矜恤不善良的人。』假使我是大賢人,對於人怎會有所不容?假使我不賢,別人將排拒我,我又如何去排拒別人?」

六、論君子

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太飽,居住場所也不求太安適,做事敏捷談話謹慎,經常接近有道的人,跟他學習,這種人算是愛好學習的了。」

【補述】

一個學道之人,吃不吃太飽,穿不穿太暖,這才合乎養生之道。住也不求豪華舒適,能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就要滿足了。一個學道者,最重要的工作是把道學好,所以還要多接近善知識,跟善知識學習。

2.子曰:「君子不器。」【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學問廣博多才多用,不像每一器皿只有一個用途。」

【補述】

一個有道德學問的人總是多才多藝,不會局限於某項才能,像器皿一樣。學道之人更要多方位學習,才能具備強的能力好為眾生服務。

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

【白話翻譯】

子貢問孔子要怎麼做才能算君子?孔子說:「把要說的話先行出來,然後再說。」

【補述】

說話很容易,但是要實現說出來的話,就沒那麼容易。話說出來沒能實現是一件羞恥的事,所以孔子說先做出來再說不慢。古人說:「言之不出,恥躬不逮。」意思是話不隨便說出來,害怕會做不到。

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對人普遍友善,不與少數人結黨;小人卻喜歡成群結黨,而不是對每個人都友善。」

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富貴是人人所想要的;如果不該得到而得到,不去享用;貧賤是人人所厭惡的,雖是不該得到卻得到了,也不去拒絕。君子失去仁,哪能成名?因此君子雖在一頓飯的時間也從不違背仁道的,匆忙之間如此,顛沛流離也如此。」

【補述】

觀察一個人的好壞,有四個要領:觀人於臨財,觀人於臨難,觀人於忽略,以及觀人於酒後。這一篇已經包括了三項:富貴不該得不得;貧賤來臨不拒;匆忙的時候,心有所忽略,也不違背仁。另一項觀人於酒後,這邊沒談到,但這邊多了一項──顛沛流離。顛沛流離的時候還能堅守原則的人是個仁人,是個君子。

6.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內心常常想的是能保持固有的善德,小人卻一心想保持安樂的處境;君子小心怕觸犯刑法,小人卻貪圖小利,一味地想從別人身上得到恩惠。」

【補述】

君子因為志向大,所以不安於現狀,一心想追求善德;又怕觸犯法律,所以小心翼翼。小人因為失去本心,沒有向道之心,所以只圖安逸又貪小恩惠。

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心中只有道義;小人心中卻只知道利益。」

【補述】

這是君子與小人最大的不同點。是君子是小人?從這一點的差別判定就可以分曉。

8.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發言都結結巴巴說不出口,但是做事卻很敏捷。」

【補述】

孔子說多做事少說話便是君子。這麼說來,說話很溜,但是光說不練便是小人了。

9.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做事依從義理,所以胸懷能常保持舒坦寬闊;小人正相反,做事昧著良心,不依從義理,所以常憂心不能安寧。」

【補述】

君子宅心公正,做事合乎義理,所以能心安理得;小人多受物慾驅使,做事違背道義,不能心安理得。

10.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顏淵】

【白話翻譯】

司馬牛問有關君子的道理。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不明白又說:「不憂愁不恐懼就算得了君子嗎?」孔子說:「自己從內心省察,一點也不愧疚,還有什麼憂愁恐懼的?」

【補述】

孔子說君子不憂愁恐懼,司馬牛用倒轉辯證說:「照這麼說,只要不憂愁恐懼的人就是君子了嗎?」孔子說:「當然!但是要不憂愁恐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個能自我內省而無疚的人才能不憂愁恐懼;一個能自我內省而無疚的人當然是個君子。」

11.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

【白話翻譯】

曾子說:「有道德學問的人拿文章學術來跟朋友聚會,藉著朋友間的鼓勵成全,以促進德行的增長。」

【補述】

以酒肉會友,交的是酒肉朋友;以文會友,交的是文友。文友〈即道友〉會讓我們道德學問成長。修行人不交酒肉朋友,文友、道友多多益善。

1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尚公義,不跟人結黨,能中能和;小人重私利,喜歡結黨營私,不能中和。」

【補述】

君子為人做事大公無私,不與人結黨營私;小人重私利,喜歡劃小圈圈,建立小勢力範圍,結黨營私。

13.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子路】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容易事奉但很難取悅;取悅他如不用正道,他不會歡悅;等他用人的時候,卻又能因才而用。小人很難事奉但是容易取悅;取悅他雖不用正道,他照樣愉悅;等他用人的時候,他處處求全,一點也不寬容。」

14.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心裡安泰而毫不驕傲;小人驕傲而內心不安泰。」

15.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憲問】

【白話翻譯】

子路問夫子有關君子的道理,孔子說:「以敬字修養自己。」子路說:「如此而已嗎?」孔子說:「把自己修養好了可以安定別人。」子路說:「就這樣嗎?」夫子說:「脩好自己可以安定天下百姓。這件事連堯舜這樣的聖人都憂慮自己沒做到唷!」

【補述】

大凡一個團體的精神領袖只要修養好自己的德行,便能安定這個團體所有成員的心,還會感昭外面的人來加入。子路以為修養自己安定別人非常簡單,一直問就這樣嗎?孔子說這件事不是那麼容易,連堯舜這樣的聖人都認為自己在這一方面做得不夠好。

16.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的道德學問一天天往上提升;小人的道德學問一日日向下退步。」

1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憲問】

【白話翻譯】

曾子說:「易經亙卦象辭有句話說:君子所思所想不超出自己的本分地位。」

【補述】

君子心中所想的總是合乎他的身分與地位,不好高騖遠,也不貪心妄想。

18.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羞恥他的言論超過他的行為。」

19.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的道德有三項,我做不到:有仁心的人不憂愁;有智慧的人不疑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子貢說:「這是夫子謙虛罷了。」

20.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公】

【白話翻譯】

衛靈公問孔子有關行軍佈陣的方法,孔子對他說:「宗廟祭祀陳列俎豆的事,我曾經聽前輩說過;出兵作戰的事,我沒有學到。隔天孔子一行人便離開魏國。結果在陳蔡之間斷絕了糧食,跟從的人都生病,起不來了。子路很生氣地去見夫子說:「君子也會像這樣窘迫嗎?」孔子說:「君子也有窘迫的時候,但君子守本份,不像小人會為了突破困境,不顧一切,為非作歹。」

【補述】

這是一則孔子與其弟子落難的故事,說起來也是上天給他們的考驗。在這場考驗當中,眾弟子不同的能耐都一一表現出來。首先子路問老師,君子怎麼會落到這般下場,再來子貢問孔子,是不是夫子的道太高,才不能見容於天下,問老師何不降低以求見容於天下?表現最好的還是顏回,他說老師的道既高且大,不能見容於天下,不是老師的道有問題,而是時代環境病得太重,老師沒有錯,錯在當今的諸侯不能採用老師的道。老師的道越不能見容於天下,才越顯得老師的道的偉大。孔子聽了顏回的話後感到很安慰,總算還有學生能了解他以及他的道。在這場考驗當中,顏回得分最高,他的復聖不是浪得虛名的。

21.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以義作行事的骨幹,再依禮法實行,謙遜形諸外表,最後以誠摯信實的態度去完成。能這樣的話,才真可算是君子了。」

22.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擔心自己沒才能,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

23.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恨自己死後的聲名無人稱道。」

24.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別人。」

25.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莊重自持,不與人爭執,於大眾中表現合群但不與人結黨。」

【補述】

君子雖然自持莊重,但不與人爭執,在團體中表現合群,但絕不與人成群結黨。君子行事只依憑道義,不參加黨派。「黨」字尚黑,結黨只為營私,公心一片何需黨派?所以君子不參加黨派,修行人更應該如此。

26.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不因這個人話講得好就貿然地舉用他,也不因為這個人不好而廢棄這個人所講的有道理的話。」

【補述】

一個人口才好不一定品德好,所以不能貿然舉用,因為光口才好不足以辦事,一定要品德好才能信任。然而,一個人的品德雖然不好,但他講的話不一定全沒道理。只要是有道理的話,不管是誰說的,都必須採用。因為我們用的是這個人所提供的真理,而不是這個人的品德。

27.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為道奔走不為生計操心。種田的人,碰到水旱災,饑餓的事也會發生在他們身上;君子學而實習,俸祿自然就在裡面了。所以君子只憂慮道能不能成,並不憂慮貧窮。」

【補述】

君子只要有道在身上,就會受到龍天的護法,不必擔心沒飯吃。上面告訴我們種田卻不一定有飯吃。所以智者選擇學道不選擇種田。

28.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不能拿小事評量他,卻可受任大事;小人不能受任大事,卻可撿他長處,拿小事使用它。」

29.子曰:「君子貞而不諒。」【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堅守正道,不只是顧全小信。」

【補述】

孟子也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之所在。」就是這個道理。

30.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事奉君上先講盡職,把俸祿放後面。」

31.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季氏】

【白話翻譯】

孔子說:「陪侍在君上旁邊有三種容易犯的過錯:還不是輪到說話的時候就說話,叫做急躁;到了該說話的時候還不說話,是故意隱瞞;沒察看他的臉色神情就信口胡說,叫做瞎眼。」

【補述】

作為君上的侍臣,要隨時給他意見,但是必須適時說話,該說的時候得說,不到該說話的時候不能說。要懂得察眼觀色,說話才能得體。不僅是陪侍國君,陪侍一個團體的領導人,其道理都一樣。

3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有三樣戒律:年少時,血氣尚未穩定,必須戒色欲;到壯年時,血氣正強盛,必須戒鬥爭;等到老了時,血氣已經衰微,要戒貪得無厭。」

33.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有三項讓他敬畏的事:他敬畏天理,敬畏大德,敬畏聖人的言論。小人不了解義理天意,所以不敬畏,並且輕慢大德者,以及把聖人的言論當戲玩。」

【補述】

天命乃上天的旨意。大德者能明晰上天旨意,並操聖人的語言。這三樣東西有著密切的關係,君子一併敬畏,小人不識義理,所以不覺得這三樣東西有什麼值得敬畏,所以對之輕慢。

34.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有九項值得他留心思考的事情:看事物時要想著能看清楚;聽聲音時要想著能聽明白;表現的臉色要想著能溫和;禮貌要想著能恭敬;說話要想到能誠實;做事情要想到能專心敬意;有疑惑要想到能問明白;憤怒的時候要想到發脾氣的後果;見到利得要想到合不合義理。」

【補述】

孔子教人臨事要依這幾樣準則多思考,事情才能做好,也才不會犯錯。這九項值得思考的事情都是一個學道的人做人做事應有的態度。

35.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

【白話翻譯】

孔子到武城去,聽到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笑說:「殺雞幹嗎用牛刀?」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言偃曾聽夫子說:『上面的人學禮樂是為了愛護人民;下面的人學禮樂是為了能性情和順容易使用。』」孔子說:「小子們!偃的話是對的,我只是開個玩笑罷了!」

36.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陽貨】

【白話翻譯】

子路問夫子說:「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說:「君子最注重義理。君子如果只有勇敢而沒有顧全義理就會作亂;小人如果只有勇敢不懂義理就淪為強盜。」

【補述】

義者宜也,正確也。君子光勇敢是不夠的,必須以義理為準則,有義理為準則的勇敢叫做正確的勇敢,否則勇敢會往負面的發展,成為亂源。小人也需懂得義理,否則勇敢會淪為強盜。

37.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陽貨】

【白話翻譯】

子貢問夫子說:「君子也有憎惡別人的時候嗎?」孔子說:「有的。他憎惡那些背後說人壞話的人,憎惡在下位的人毀謗上位者,憎惡勇敢卻沒有禮貌的人,憎惡做事雖果敢卻事理不通的人。」夫子問:「賜也有憎惡的時候嗎?」子貢說:「憎惡那些以窺伺別人的隱私為聰明的人,憎惡那些以不謙遜為勇敢的人,憎惡那些以揭人隱私為正直的人。」

【補述】

聖人也有性情,但是聖人的性情是真性情。他憎恨那些該憎恨的人,然而他雖然憎恨卻不是私心。他所憎恨的都是一些不合道義的行為,而不屬於個人的恩怨。

38.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微子】

【白話翻譯】

周公訓誡他的兒子伯禽說:「在上位的人不遺棄親族;不使底下大臣埋怨不受重用;只要舊臣沒有太大罪過就不能輕棄;也不能對任一個人要求全能。」

39.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子張】

【白話翻譯】

子夏說:「雖然只是小小的技巧,但也必然有可觀的內容,如果進一步拿它來貫穿遠大的目標,恐怕是行不通的,所以君子不肯在小技巧上去用心。」

【補述】

「知小闇大」,小技巧不能夠通達大道,小道思想甚至會妨礙大道,所以君子不花心思在這上面。

40.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子張】

【白話翻譯】

子夏說:「各種工業都在製造場所實地練習,技藝才能精熟;君子求學為的是要求得最高的真理。」

【補述】

古人學道的目的就是要通達道理,道理通達了之後才堪稱一位君子。

41.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子張】

【白話翻譯】

子夏說:「君子的容態有三種變化:遠望很莊重的樣子;一旦接近他卻發現他很溫和;聽他言談卻也嚴厲。」

【補述】

要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膚淺的表面,大德的風範也必須親近他才能真正感受他的親切和藹。一般大德總有莊嚴的威儀與嚴厲的言談,讓人望之生畏,可是等我們接近他才會發現他卻有春風化雨般的溫潤。

42.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子張】

【白話翻譯】

子夏說:「君子在上位總要先取得人民的信任,然後再勞動他們。沒得到信任的話,人民以為虐待他們。對於君上,也要先取得信任,然後遇到該勸諫的時候再勸諫。如果沒取得信任就向其諫言,君上會以為我們譭謗他。」

【補述】

在任何不同的相對關係上,取得對方的信任非常重要。只要取得對方的信任,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會得到支持,做事情才能成功。

43.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子張】

【白話翻譯】

子貢說:「商紂的不好,沒有像後世傳說的那麼嚴重吧!所以君子如同不願置身卑污匯聚的下流處一樣地避開惡名,因為如果不這樣,眾污穢都會匯流向他,所有惡名都要歸結到他身上。」

【補述】

這裡說的「惡居下流」指著是,譬如有一個地形卑下,眾流所歸的地方,這地方一定會匯聚污穢。子貢比喻紂王的惡名已經達到一個程度,隱約形成上述這個卑污匯聚的下流處,所以許多額外的罪名也紛紛落在他身上,其實他沒那麼壞。

44.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子張】

【白話翻譯】

子游說:「子夏的學生們,做做廳堂洒掃、語言應對、賓主間小禮節,倒是可以的!但是這些都是枝末小事啊!如果沒有根本,怎麼可以呢?」子夏聽到了,說:「唉!子游的話太過頭了!先生教導學生君子之道,是從什麼先傳授,什麼後教授的呢?譬如說種植草木,也得先要有個區別吧!偉大的君子之道怎麼可以省掉這些呢?至於君子之道的極處,只有聖人才可以教人去領悟到的啊!」

【補述】

所謂的「君子之道」即是先王之道,先天大道,即是成佛之道。祂包天包地,當然也包括灑掃、應對、進退…等枝末小事。

45.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張】

【白話翻譯】

子貢說:「在上位的人的過失,就像日蝕、月蝕一樣。有過失時,大家看得很清楚;改過之後,大家都仰慕他。」

【補述】

在上位的人,因為所處的地位高,大家看得見,所以一有過失,大家看得清楚;等他改過時,大家又看得清楚,所以又得到大家的仰慕。

46.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堯曰】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不知天命是無法能成為君子的;不知禮節是不能立身處世的;不知分辨人家的語言的對錯,是不能認識他人的正與邪的。」

【補述】

知天命才能成為君子;要在世上安身立命必須懂得禮節;語言是心聲的流露,懂得分辨語言才能認清人的正邪。天命負載著天理、天心與天意,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可見要知天命不是那麼容易,必須窮究經藏典籍,加上足夠的生活體驗,等道理貫通,然後才能知天命。

貳、政治哲學

一、政乃眾人之事(政治之定義)

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為政】

【白話翻譯】

有人問孔子說:「夫子為何不從政?」孔子說:「書經上說:『孝道嘛!只有孝順才能讓兄弟友愛和睦。』把孝順跟友愛的心推行到一家人身上,便能治好一家子。這也算施政,何必一定要出去做官才算從政?」

【補述】

治國原理與治家原理是一樣的,能治好一家子便能治好一國度。

2.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子路】

【白話翻譯】

冉子作季氏家臣,從季氏私朝回來,孔子說:「怎麼這麼晚?」冉子說:「因有國政商議。」孔子說:「那不過是季氏家的私事罷了!如果有什麼新政,現在雖不用我,但是我也曾當過大夫,就讓我聽聽吧!」

二、為政須以德(政治之精神)

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顏淵】

【白話翻譯】

齊景公問孔子有關治國的道理,孔子對他說:「國君行君道,臣子行臣道,父親行父道,為人子行子道。」景公說:「說得好!如果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孩子不像孩子,那時雖有俸祿可得,我豈能安心享用呢?」

【補述】

齊景公問孔子,孔子回答時,景公只覺得孔子說得好,但是並沒有好好體會,更談不上實行,才會搞得後來齊國大亂。其實我們往往跟齊景公一樣,道理聽起來直說好,但是也沒繼續探討其所以然,更不用說去實行了,所以道理好是好,與我們卻不相關。

2.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孟子離婁上】

【白話翻譯】

在上位的人如果沒有以道義作審定政事的尺度,下面的人便沒有法律制度可守。朝上不採行義理,百官也就不信國家制定的法律制度,做官的人違背義理,百姓觸犯刑罰。發生這樣的情形,國家不滅亡是僥倖。

3.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白話翻譯】

到了周室,世道又衰微,邪說暴行又發生。臣子弒殺君王的有了,兒子殺父親的也有了,孔子憂心,於是完成《春秋》這部書。貶惡揚善原本是天子的事,所以孔子說:「要知道我的憂世苦心,在大義將滅的時候維持大義,只有看《春秋》這部書。要責難我僭越帝王權限,懲罰亂臣賊子的舉動,也因為《春秋》這部書。」

4.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說:「作國君治理國政,必須以德行領導全國人民,全國人民自然歸服,就像北極星處在它的本位,而所有星星一致拱衛著它。」

【補述】

一個團體之中,領導人只要把自己德行修好,然後德行感昭,全體自然歸順為他效勞。這叫做「為政以德,無為而治」。

5.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說:「用政策引導,用刑罰遏阻人民作惡,人民可以免去刑罰,但是沒有羞恥心;如果用德行引導,用禮來規戒,使大家整齊,人民不但有羞恥心,還有好的品格。」

【補述】

法家採用嚴刑峻法治國,百姓因害怕受法律的制裁而不敢違法,但缺少羞恥心;儒家主張用道德,用禮法治國,人民不但守法,而且還有高尚的品格。這是法家與儒家在治國理念上的不同。

6.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離婁上】

【白話翻譯】

現在有些國君雖有仁愛之心與仁愛之名譽,可是人民卻受不到他的恩澤,不能為後世留下榜樣,這些都因為不施行先王的仁政。所以說空有仁愛心是不能治理國家的;空有法度,但沒有施行的決心,法度也不能自生效用的。

7.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中庸】

【白話翻譯】

魯哀公問孔子有關政治方面的道理。孔子說:「文王武王的治天下的法度,發布在竹簡木板上。不過必須有像那樣的人在位,那些法度才得以施行;那樣的人一旦沒了,那些法度也沒用了。」

8.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

【白話翻譯】

孔子說:「如果自身能夠端正,那麼從政有什麼困難?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如何能夠匡正別人呢?」

【補述】

這一則跟上一則一樣,都是講從政的基本道理,就是端正自身。能端正自己,要把人民治理好就沒什麼問題。

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

【白話翻譯】

季康子問孔子有關治國的道理。他說:「如果殺了無道的惡人,以警戒人民,使人民歸向有道。這種做法如何?」孔子說:「你執國政,幹嗎要用殺呢?你有心要讓人民善良,人民就會善良。在上位的人的行為如風,人民的行為如草,草會隨風仆倒的。」

【補述】

政治這玩意兒,只要執政者真正有心要治好人民,不是為遂個人的私慾,讓人民看出你的誠意,取得民信,加上方法用對了,治國一定治得好。只怕執政者居心不良,圖謀個人私利,不管人民死活,或者把人民當傻瓜。上位的人的行為有標竿作用。如果上位的人作錯誤的示範,帶頭炒股票,幹這種敗壞民風的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民風怎麼會好?〈民間已經夠貪婪了,上頭的人不僅不設法改良這種貪婪的社會人心,反而以身示範,還主持彩券,帶動賭風。〉這樣的政治怎麼會好呢?這種執政者也是迷啊!

1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

【白話翻譯】

孔子說:「在上位的人自身做事正當,不用命令,其人民自然會照著做;反之,自身做事不正當,雖然有命令,其人民也不遵從。」

【補述】

這叫「以身作則」,也叫「上行下效」。在上位的人如果不以身作則,自己胡作非為,而要人民不效法,不胡作非為,那是不可能的。「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是一定的道理。

11.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

【白話翻譯】

子貢問孔子說:「如何才稱得上『士』?」孔子說:「做事時先要自己有廉恥心,出使到各處,都能不辱沒君主託付的使命。這樣子就能稱得上『士』。」子貢說:「再其次呢?」孔子說:「在宗族之間以孝稱名,鄉黨之間以悌稱名。」子貢說:「再其次呢?」孔子說:「說話講信用,做事果斷,堅貞如石,這種見識氣度短淺的小人啊!也算是次一等的了。」子貢說「那麼今天從政的人如何?」孔子說:「這些如米器般鄙微的小人,怎麼能算呢?」

三、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之道

1.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中庸】

【白話翻譯】

孔子遠述唐堯虞舜的道理,近表彰文王武王的典章制度,並且上循順天時變化,下依照水土地理特性。

2.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泰伯】

【白話翻譯】

孔子說:「偉大呀唐堯的為君:講到崇高呀,莫過於天,只有唐堯取法天道;講到高遠啊!人民無法形容他;崇高嘛!看他的功業;光明嘛!只要看他留下的禮樂典章。」

3.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泰伯】

【白話翻譯】

虞舜有賢臣五人,而天下治平。書經泰誓篇上武王說:「我有治理天下的賢臣十人。」孔子說:「人才難得,不是嗎?唐堯虞舜之間,這時候人才最盛,比得上周朝。周朝賢臣十人裡頭還有一個婦人,實際只有九人罷了!在文王時已擁有天下的三分之二,可是仍然守臣節,服事商殷。周文王的德可以說登峰造極了。」

4.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泰伯】

【白話翻譯】

孔子說:「真是崇高啊!虞舜夏禹擁有天下,卻不以有天下為尊榮。」

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白話翻譯】

孔子的面貌酷似陽虎,匡邑人受過陽虎的害,把孔子當成陽虎,於是孔子在匡邑存有戒心。不過他還自慰地說:「文王已經不在,但他的禮樂典章難道不在我這兒嗎?上天如果要喪失這些文化,後死者的我便不得參與這個文化了。上天倘不讓這文化喪失,匡邑的人又能把我怎麼樣?」

【補述】

孔子繼承了文王、武王、周公的文化道統,深信道在他身上,只要上天要讓這文化傳統繼續留在世上,他便有所依恃,所以雖然多次遇到危難,都從容不迫,不畏苦難,最後也都真的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今天修行人只要身上有道,無需憂懼局勢之危急。大局方面,大道之行與不行聽任天意;個人方面,得志則與民由之,不得志則獨行其道,不得志於道並無虧損。大道之行與否,全在天意,不是人力可為的。

6.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張】

【白話翻譯】

衛國大夫公孫朝問子貢說:「孔子的學問那兒學來的?」子貢說:「文王武王的訓典與周朝以來留下的文章禮樂,還沒墜落在地,完全看人學習。有才識的人就記得那些較廣大的,沒才識的人就記得那些狹隘的,無不是文王武王留下來的道理。夫子怎能不學?而且也哪來固定的師長?」

7.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堯曰】

【白話翻譯】

堯帝說:「咳!舜啊!上天所欽定的天子位的繼承落在你身上,你要執守中正的道理才能長久!假如四海的人民生活都窮苦困頓,那時候上天給你的祿位就終止了。」

【補述】

這是唐堯依照天意傳位給虞舜時,對舜所告誡的一段話。堯要舜好自為之,把人民治好,否則辱沒上天所賦予的使命,上天就要終止他的天命。並且堯還傳舜四字心法「允執其中」。這「允執其中」四個字,除了表面意義─執守中正的道理之外,還附帶傳授中正本體,也就是佛佛只傳本體的本體,師師密付本心的本心,即所謂的心法真傳。

8.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孟子萬章下】

【白話翻譯】

孟子說:「伯夷,聖人中的最清高的;伊尹是聖人中最負責任的;柳下惠,是聖人中最和氣的;孔子,是聖人中行動最合時宜的。孔子可說是集合了三聖者的優點。」

四、為政者應具備之修養

1.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雍也】

【白話翻譯】

季康子問孔子:「仲由可以使他從政嗎?」孔子說:「由做事果決,從政有何不可?」季康子問說:「端木賜可以使他從政嗎?」孔子說:「賜這人很通達事理,從政有何不可?」季康子又說:「冉求可以使他從政嗎?」孔子說:「冉求這人多才藝,從政有何不可?」

2.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顏淵】

【白話翻譯】

孔子說:「話說一半就可以斷明訟案使人信服,這是仲由的本事。子路著實忠信,答應的是不留隔夜。」

3.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

【白話翻譯】

孟武伯問孔子子路稱得上仁嗎?孔子說:「不知耶!」孟武伯還問,孔子說:「仲由啊!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可以請他主持政事,至於他仁或不仁還不能確定。」

4.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

【白話翻譯】

孔子說:「讀完了三百篇詩,把國家政事付託給他,他不能通達;派他出使四方,又不能單獨應對。像這種人雖然詩讀得多又如何呢?」

5.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

【白話翻譯】

孔子說:「弟子啊!為何不多研究點詩經呢?詩篇可以激發人的意志,可以觀察政教得失,可以懂得如何跟眾人相處,可以叫人如何埋怨而不發怒。近的可以學會事奉父母,遠的可以學會如何事奉國君,還能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6.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季氏】

【白話翻譯】

陳亢私下問孔子的兒子伯魚說:「你有聽到令尊給你的特殊教誨嗎?」伯魚說:「沒有。曾經有一次父親站在大廳,鯉很快的走過庭前,父親說:『有研讀詩經嗎?』伯魚說:『沒有。』孔子說:『不讀詩經,不能跟人從容對談!』伯魚就退下開始學詩。又有一天,孔子又站在大廳,伯魚又匆匆走過庭前。孔子說:『有沒有研讀禮記?』伯魚說:『沒有。』孔子說:『不讀禮記,品德不能建立,將不能立身處世。』伯魚退下之後開始學禮。只聽到這兩樣。」陳亢退出而高興的說:「我問一件得三件,聽到學詩學禮的道理,又聽到君子並不偏愛自己兒

子的道理。」

7.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公冶長】

【白話翻譯】

孔子要叫漆雕開出去做官,漆雕開說:「我對自己沒自信。」孔子看他篤實,所以心裡歡悅。

五、為政的原則與方法

1.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顏淵】

【白話翻譯】

季康子問孔子有關政治的道理。孔子對他說:「政治就是要端正,你以身作則,誰敢不正?」

2.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不必有什麼作為而卻能平治天下,只有舜一個人做到。他有什麼作為呢?不過是恭肅自己的容貌行為,端坐在天子的位子而已。」

【補述】

前面說過大德者只要修好自己的德行,天下的人自然歸服,這種人當政就能行無為之治。虞舜就是最佳典範,他以大孝之聲聞獲得唐堯的賞識,又得到天下人擁護,當然他行無為之治絕對沒有問題。不只是舜,所有領導人只要能脩好自己的德行都可以行無為之治。

3.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子路】

【白話翻譯】

子路說:「衛國君仰慕夫子,等夫子去為他輔弼政務,不知道夫子將以何為先?」孔子說:「一定是先正名份!」子路說:「夫子也真迂闊啊!為何要先正名份?」孔子說:「粗野的仲由!君子對自己不知道的事大都不妄加反對。名份不正,講話沒立場不能順情理;講話不順情理,事情就不能成功;事情做不成功,禮節音樂就不能興起;禮節音樂不能興起,刑罰就不會用得適當;刑罰用不適當,人民就不知如何放置手腳。所以君子立個道理上可以說得通的名份,講的話才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所說的話一點也不苟且。」

4.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之,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顏淵】

【白話翻譯】

子貢問夫子治國的道理,孔子說:「民生重要的糧食要充足,保衛國家的軍備也要充足,然後施以教化,取得人民的信任不背離。」子貢說:「不得已必須減去一項的時候,三項之中要減去那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再不得已必須再減去一項,二項之中要減去那項?」孔子說:「去糧食!自古以來,人都有死的一天,但如果失信於民,是不能夠自立的。」

【補述】

治國要取得民心,取得民心要取得民信。人民一旦信任國君,一切的政事好辦矣!如果失信於民,便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得不到人民的信任,縱然一時糧食再足,軍備再好,也不能做到政通人和。更何況失去民信,人民會生出背離之心,甚至造反也未可知。所以民信擺第一,糧食其次,再來才軍備。不得已要裁掉兩項的話,當然是軍備與糧食了。

5.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子張】

【白話翻譯】

子夏說:「君子在上位總要先取得人民的信任,然後再勞動他們。沒得到信任的話,人民以為虐待他們。對於君上,也要先取得信任,然後遇到該勸諫的時候再勸諫。如果沒取得信任就向其諫言,君上會以為我們譭謗他。」

【補述】

在任何不同的相對關係上,取得對方的信任非常重要。只要取得對方的信任,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會得到支持,做事情才能成功。

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子路】

【白話翻譯】

葉公問有關治國的道理。孔子說:「先讓在近處的人歡悅,在遠處的人自然就來歸順。」

7.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

【白話翻譯】

孟子說:「桀王與紂王失去天下,是因為失去人民;失去人民,是因為失去人民的信心。想得到天下是有方法的。得到人民擁戴,就得到天下!要得到人民的擁戴有方法。得到人民的信心,就得到人民的擁戴!要得到人民的信心有方法。人民所喜歡的給他並且聚集起來,人民所厭惡的不要做就行了。」

8.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季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那禮樂制度和征伐號令,都由天子作主的;天下沒有道的時候,禮樂制度與征伐號令,是由諸侯作主。由諸侯作主的話,這國家最多只能傳十世,很少不滅亡的;由大夫作主的話,最多傳五世,很少不滅亡的;如果再由大夫的家臣把持國政,最多傳三世,很少不滅亡的。天下有道的時候,政權不會旁落在大夫手裡,天下有道,平民百姓也不議論政事的。」

9.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季氏】

【白話翻譯】

孔子說:「爵祿不在魯國公室授受,已經有五代之久了;政權旁落於大夫,有四代了:所以那桓公的子孫季氏孟氏叔氏三家已經衰微了!」

10.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泰伯】

【白話翻譯】

孔子說:「如果不在這個職位上,就不參與這個職位上的事。」

11.齊宣王問卿。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王色定,然後請問「異姓之卿。」曰:「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孟子萬章】

【白話翻譯】

齊宣王問孟子有關卿相的道理。孟子說:「君王是問什麼樣的卿相?」

宣王說:「卿相有不一樣的嗎?」孟子說:「有!有兩種不一樣的卿相:同姓貴戚的卿相,與異姓卿相。」

宣王說:「請說有關同姓貴戚的卿相。」

孟子說:「國君有大過錯則勸諫,反覆再三而不聽,則推翻改立新君。」宣王突然臉色大變。

孟子說:「君王請勿驚異!王問臣下,臣下不敢不以正確的回答。」宣王臉色才慢慢安定了下來,然後問起孟子有關異姓的卿相。

孟子說:「國君有過錯就勸諫,反覆再三不聽就離去。」

12.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子路】

【白話翻譯】

仲弓作季氏的家臣,向孔子問「管理的方法」。孔子說:「先行派定各主管幹部,遇小過失要寬赦,舉用賢才。」仲弓說:「怎麼知道哪一個是賢才而舉用他呢?」孔子說:「舉用你所知道的人,你所不知道的人,人家知道的會放著不推薦嗎?」

13.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顏淵】

【白話翻譯】

子張問如何管理政事。孔子說:「在職要不懈怠,做事要公忠。」

14.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臧文仲這個人,他與他的職位不相稱,只能算是盜取職位而佔據而已!他明明知道柳下惠賢能,卻不舉薦他同立於朝。」

15.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堯曰】

【白話翻譯】

子張問孔子:「要怎樣才可以治理國家政事?」孔子說「能尊重五種美德,摒棄四種惡習,這樣就可以治理國事。」子張說:「怎樣叫做五種美德?」孔子說:「在上位的人,盡量施恩於人民而不浪費;讓人民雖然勞苦也不埋怨;雖有基本欲求但不貪得無厭;態度安泰但不驕矜;形容威嚴卻不兇猛。」子張說:「什麼叫施恩於人但不浪費?」孔子說:「把人民應得的利益給人民,這樣不是施恩於人而不浪費嗎?選擇可以使用民力的時候,徵召民力去作公差,又有誰會埋怨呢?如果人人追求仁而得到仁,在仁的作用下,有誰會貪得無厭呢?在上位的人不論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能不怠慢,這不就是安泰但不驕矜嗎?在上面的人能時時端正自己的衣冠,莊重自己的儀容,莊嚴的樣子讓人看了心生敬畏,這不是威嚴而不兇猛嗎?」子張說:「什麼叫四惡?」孔子說:「不教導人民,等犯了罪就殺,這叫虐待人民;不預先訓誡就要看成果叫做凶暴;自己遲緩發布命令卻要人民如期完成,叫做賊害人民;既然同樣都是要給人民的就給人好了,支出吝惜就變成了管庫小吏的見識了。」

參、教育哲學

一、孔子的好學精神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說:「我一十五歲立志向學,到了三十歲時在道學上已經有了基礎,四十歲時便已經對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五十歲時大概可以了知有關天命的道理,六十歲時耳朵能順聽各種不合心意的話語,七十歲時起心動念能夠隨心所欲不超越禮法規矩。」

【補述】

一個偉大的人格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鍛鍊完成,像孔子這樣的資質也必須從小開始學習,慢慢成長,一直到了七十歲偉大的人格才告完成。所以說學道之人不用急,用一輩子時間慢慢涵養鍛鍊,經過千錘百鍊,日久功純,德行才能成就。

2.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早上得聞了寶貴的大道,生死大事已經明瞭,即使晚上死去也已經沒有遺憾了。」

【補述】

世上不是得道高僧不會明白孔老夫子這句話,其實孔老夫子明傳詩書暗傳道,不了解這個道理的人總是覺得不知所云。

3.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默記在心並加以體悟,研究學問不厭倦,教誨別人始終不倦怠。這三點,我做到了那一點?」

4.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上天若讓我多活幾年,好讓我五十歲開始學習易經的話,我便可以沒有大過失了。」

5.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

【白話翻譯】

楚國葉縣尹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不回答他。孔子說:「你為什麼不說:『他的為人啊!在發憤研究學問時,連吃飯都忘了,等研究明白了又忘了憂苦,不知道衰老已經快來臨了,如此而已!』?」

6.子曰:「若聖與仁,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如果說我聖與仁,我怎麼敢當呢?我不過是努力學習聖與仁,歷久不厭煩,同時又把學到的拿來教人,歷久不厭倦,如此而已!」公西華說:「這正是弟子們學不來的啊!」

【補述】

聖與仁沒有明顯的定義與條件,夫子也不敢說自己是聖人,是仁者。夫子謙虛的說,他只是學習聖人之道,學習仁道,而且學不厭教不倦而已。學生公西華說,單獨這點學不厭、教不倦就已經夠偉大的了。

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泰伯】

【白話翻譯】

孔子說:「求學一方面要有不足之心,另一方面要唯恐會失去一般。」

8.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搏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子罕】

【白話翻譯】

魯國達巷地方有人說:「偉大呀孔子!學問廣博,卻不能成為名家。」孔子聽到了,告訴弟子說:「我該專心幹何事?專心駕車呢?還是射箭?我看還是駕車吧!」

9.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端木賜,你以為我是博學天下道理而且是強記的人嗎?」子貢說:「是啊!不然呢?」孔子說:「不是!我是執一理而貫通萬事萬物之理。」

【補述】

「一以貫之」是一理通萬理徹。這其中的奧妙,為一般世人所不解。

10.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

【白話翻譯】

孔子說:「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樣忠信的人,但是不會有像孔丘這樣好學的人。」

1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

【白話翻譯】

孔子說:「生下來就很懂得道理的人,是上等資質;學習過了而懂得道理的人,是次等資質;勉強學習才懂得的人,是更下一等;勉強學習能懂得但不學的人,這種人算是最下等了。」

二、學習的內容與目的

1.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一個人家的子弟,在家能行孝道,在外能擴充悌道,做事謹慎,說話守信用,博愛大眾,並且接近有仁心的人。這些事情做完了,還有剩餘的精力,再學習其他文化藝術。」

【補述】

孝悌是所有道德的根本。一個人做好了孝悌,並且擴充孝悌博愛大眾,還多接近有仁心的人,加上做事小心說話守信,這樣一個人本分的工作做完了,如果還有心力,可以學習其他才藝。如果本分工作不做而去學習各種才藝,那叫本末倒置。

2.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

【白話翻譯】

子夏說:「向賢人學習,改變氣質容態;事奉父母時,能竭盡心力;事奉君上時,能不顧生死委身君上;與朋友交往時,能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即使他說自己沒學問,我卻一定說他學問好啊!」

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

【白話翻譯】

魯哀公問起孔子門下的弟子,誰最好學?孔子回答說:「曾有一位叫做顏回的,真是好學!從不遷怒別人,也從不犯同樣過錯,很不幸的壽命三十二歲就死了!從此就沒聽過再有好學的了。」

【補述】

顏回是夫子門下弟子中最得到孔子的賞識。哀公問夫子時,顏回已經去世了,所以孔子說曾經有一位叫顏回最好學了。從他死後就再也沒有這麼好學的了。孔子說顏回不遷怒不二過,所以說他好學。一個人如果不好學是做不到不遷怒不二過的。

4.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廣博於學問,然後用禮節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背離大道了!」

5.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我只轉述舊書而不創作,深信而且愛好古道,私自效法商朝賢大夫老彭。」

6.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上天若讓我多活幾年,好讓我五十歲開始學習易經的話,我便可以沒有大過失了。」

7.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我並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我只是愛好古道,勤勉追求它罷了。」

8.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搏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子罕】

【白話翻譯】

魯國達巷地方有人說:「偉大呀孔子!學問廣博,卻不能成為名家。」孔子聽到了,告訴弟子說:「我該專心幹何事?專心駕車呢?還是射箭?我看還是駕車吧!」

9.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的學生子張研究如何做官謀取俸祿?孔子說:「古往今來的道理多聽些,有疑問的部分擺一邊,其餘的部份謹慎地說,這樣就少責難。多多增廣見識,有讓你不安的擺一邊,其餘的謹慎地把他行出來,這樣就會減少內心的懊悔。言語少受責難,行事少懊悔,自然有人推薦你做官,俸祿就在裡面了。」

【補述】

孔子教學生,其目的不一定要學生去做官。但如果學生學業有成,孔子倒鼓勵他們出去為國家做事,為人民謀福利,一方面也可以推行孔子的道。子張毫不保留直接問孔子,如何能夠謀得官職,享受俸祿?孔子叫他多見多聞,言行謹慎,避免受人責難,也避免自己內心懊悔,長期下來自然有人會推薦他做官。

10.

 (1)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孟子盡心篇下】

【白話翻譯】

孟子說:「才德絕世的聖人是百代的師表,伯夷、柳下惠兩人便是。所以聽到伯夷的作風的人,貪夫也變得廉潔,懦弱的人也變得有志向。聽到柳下惠的風聞的人,氣量小的人變得寬宏,輕薄的變得敦厚。百代之前奮發美德,百代之後,聽到的人無不振作。不是聖人能像這樣嗎?更何況親身受到聖人薰陶的呢?」

 (2)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中庸第二十七章】

【白話翻譯】

偉大呀這聖人的道理!茫無邊際,長養萬物,高可比天。充足有餘,偉大極了!大的禮儀有三百多,小的規矩有三千多,必須等聖人出現才能照著行。所以說:「如果不是有大德行的人,至高的道氣就無法凝聚。」所以君子一方面涵養尊重自己的「明德性」,另一方面還向人請教學習,努力達到廣大的功用,並力求精緻微細,期求最高明的境界而走不偏不易的平常大路。溫習以前學過的知識,悟出新的道理。篤厚自己的誠心,遵奉禮節。所以在上位時不會驕傲,居下位時也不違法。國家有道時,能夠說句話使國家振興;國家無道時,口守緘默也足於保身。詩經上說:「已經明白事理而且多見識,足於保身。」就是這個道理。

 (3)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孟子萬章下】

【白話翻譯】

孟子說:「伯夷,眼睛不看不好的顏色,耳朵不聽不正的聲音,不是適當的國君不事奉,不是適當的人民不差遣,天下平治就出來做官,天下大亂就退隱,橫暴政治的溫床,凶暴人民聚集的地方,都不肯居住。照他的意思,如果與鄉間不明道理的人相處,就好像穿戴著朝服坐在爛泥上一般。紂王當朝,他居住在北海的邊境,等待天下清明。所以聽到伯夷的作風的人,貪夫也變得廉潔,懦弱的人也變得有志向。

「伊尹說:『什麼叫事奉不適當的國君?什麼叫差遣不適當的人民?』政治清平也做官,天下大亂也做官。他又說:『上天生下這些人民,是要有知識的人去叫醒那些知識落後的人,叫先覺悟的人去喚醒那些落後未省悟的人。我,是屬於人民裡先覺醒的人,我將以此道理來喚醒這裡的人民。』在他看來,全天下人民中,有誰沒受到類似堯舜的恩澤的人,就好像是由他自己把他們推入水溝一樣。他擔負天下的責任是何等的重啊!

  「柳下惠不把事奉不好的國君當作羞恥,不辭去小官職,做了官絕不隱沒才能而盡力實行自己的道,被埋沒了也不埋怨,困厄窮苦也不憂愁,與鄉民相處,也很自在不忍離去啊!他說:『你是你,我是我;雖然露出臂膀甚至裸露身體在我身旁,你又怎麼能沾污我呢?』所以聽到柳下惠的風聞的人,氣量小的人變得寬宏,輕薄的變得敦厚。

  「孔子離開齊國時,收拾已淘好原本要煮的米,匆匆離去。離開魯國時,卻說:『慢一些走好了,這是離開我的祖國的態度啊!』可以快就快,該慢就慢,該隱就隱,能做官就做官:這就是孔子的為人啊!」

孟子又說:「伯夷,聖人中的最清高的;伊尹是聖人中最負責任的;柳下惠,是聖人中最和氣的;孔子,是聖人中行動最合時宜的。」

【補述】

  這些聖人中孟子以孔子的為人態度為最上等。要做到像伊尹不容易,柳下惠也不好學。後學個人嚮往孔子的為人外,還欣賞伯夷清高的個性。但是孟子嫌伯夷器量狹窄,嫌柳下惠太沒原則了,君子都不應該學這兩個例子。然而要能夠做到像伯夷、柳下惠一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孔子離開齊國時匆匆離去,連已經洗好要煮的米都收拾起來一併帶走,這一點後學個人覺得孔子是個性情中人,非常可愛。離開魯國又是另一種心情,充滿熱誠卻遭冷落的無奈,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還依稀可以感同身受到他的無奈與傷感。

(4)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中庸第三十一章】

【白話翻譯】

只有天下最偉大的聖人,纔能聽出別人講話的虛實,看出事情的是非,而且運思靈巧,才足於監督眾人;心地寬宏性情溫柔,足夠包容下人;發心堅強恆毅,足於擔當大事;容貌端正莊嚴的威儀,足於令人望之產生敬意;文章條理詳密觀察,足於分別曲直。聖人有此五項美德在身,猶如深廣的泉源,不時地流出。他廣大如天,泉源如深淵。表現在外,人民沒有不恭敬;講的話,人民沒有不信;行事公正,人民沒有不喜悅的。所以好名聲充滿全國,並且傳佈到外邦。只要舟車所到,人的力量能到達的,天所覆蓋的,地所承載的,日月所能照得到的,風霜雨露所能降臨的,舉凡有血氣的人,沒有不尊敬親近他,所以說聖德能配天。

11.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

【白話翻譯】

樊遲請問孔子種五穀的事。孔子說:「這一方面,我不如一位老農夫。」樊遲又問種菜的事,孔子說:「這方面我也不如一位老菜農。」樊遲出去,孔子說:「志向這麼小啊!這樊須不學在上位的人做的事,卻要學些小民做的事。在上位的人愛好禮法,人民就沒有一個敢不尊敬的;上位的人愛好義理,人民沒有一個敢不服從的;上位的人愛好誠信,則人民中沒有一個不用真情對待的。這樣的話,四方的人民就會背著他們的孩子來歸順,何必去學種田呢?」

【補述】

一般來跟孔子學道的人都有大志向,想為國家做事。既然想為國家做事,就必須學些做大人的事。只要能在上位把人民治理好,人民自然歸順,為我們效勞。歸順的人民之中有各色各樣的人才,哪需要我們去擔心種田的事?這邊孔子說樊遲小人,並不是罵他,而是說他沒大志向。不學當一位上位的人,偏偏來問孔子種田的道理,夫子才這樣說他。但是不明白孔子為何不當面說他,而是等樊遲出去了才說,或許要樊遲自己去思考吧!

 (1)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

【白話翻譯】

如此說來,只有治理天下的人可以兼做耕作嗎?天下事原有區別,有在上位的人所該做的事,有下階層所做的事。姑且讓一個人學遍百工技藝,並且必須由自己作成再使用,這樣的話是帶領全天下的人奔走於路上。所以說:有人勞動心思,有人勞動體力;勞動心思的人管理眾人;勞動體力的人被人管理;被人管理的人供養管理的人,管理的人被眾人供養:這是天下所通行的道理。

 (2)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憲問】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上面的人喜歡按禮法做事,那麼人民就很容易使用。」

 (3)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憲問】

【白話翻譯】

子路問夫子有關君子的道理,孔子說:「以敬字修養自己。」子路說:「如此而已嗎?」孔子說:「把自己修養好了可以安定別人。」子路說:「就這樣嗎?」夫子說:「脩好自己可以安定天下百姓。這件事連堯舜這樣的聖人都憂慮自己沒做到。」

【補述】

大凡一個團體的精神領袖只要修養好自己的德行,便能安定這個團體所有成員的心,還會感昭外面的人來加入。子路以為修養自己安定別人非常簡單,一直問就這樣嗎?孔子說這件事不是那麼容易,連堯舜這樣的聖人都認為自己做不好。

 (4)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

【白話翻譯】

孔子告訴子夏說:「希望你成為一個注重公義的學者!不要做一個只為私利的小人學者!」

 (5)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篇】

【白話翻譯】

孟子說:「爵位有分天爵與人爵。胸懷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種叫天爵;公卿大夫是人爵。古人修善德以獲天爵,人爵也跟著而來。當今之人修天爵以求人爵。但當他獲得了人爵之後便放棄了天爵,那是再迷惑不過的了,終究要走上滅亡啊!」

12.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憲問】

【白話翻譯】

子路問怎樣的人算成德的人。孔子說:「像魯國大夫臧武仲的智慧,孟公輟的清廉無私慾,魯國卞邑大夫莊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藝,並以禮樂加以陶冶,就可以算是成德的人了。」孔子接著又說:「當今成德的人何必要如此?只要看到利益能想到義理,臨到危難時能不吝惜生命,達成任務,不管多久都沒忘記與人的約定:這樣也可以算是成德的人了!」

13.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古時候求學的人是為了自己求得好的學問;當今求學的人是為了讓別人知道而可以獲得功名利祿。」

14.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公】

【白話翻譯】

衛靈公問孔子有關行軍佈陣的方法。孔子對他說:「宗廟祭祀陳列俎豆的事,我曾經聽前輩說過;出兵作戰的事,我沒有學到。隔天孔子一行人便離開魏國,結果在陳蔡之間斷絕了糧食,跟從的人都生病,起不來了。子路很生氣地去見夫子說:「君子也會像這樣窘迫嗎?」孔子說:「君子也有窘迫的時候,但君子守本份,不像小人會為突破困境,不顧一切,為非作歹。」

【補述】

這是一則孔子與其弟子落難的故事,說起來也是上天給他們的考驗。在這場考驗當中,眾弟子不同的能耐都一一表現出來。首先子路問老師,君子怎麼會落到這般下場,再來子貢問孔子,是不是夫子的道太高,才不能見容於天下,問老師何不降低以求見容於天下?表現最好的還是顏回,他說老師的道既高且大,不能見容於天下,不是老師的道有問題,而是時代環境病得太重,老師沒有錯,錯在當今的諸侯不能採用老師的道。老師的道越不能見容於天下,才越顯得老師的道的偉大。孔子聽了顏回的話後感到很安慰,總算還有學生能了解他以及他的道。在這場考驗當中,顏回得分最高,他的復聖不是浪得虛名的。

15.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季氏】

【白話翻譯】

陳亢私下問孔子的兒子伯魚說:「你有聽到令尊給你的特殊教誨嗎?伯魚說:「沒有。曾經有一次父親站在大廳,鯉很快的走過庭前,父親說:『有研讀詩經嗎?』伯魚說:『沒有。』孔子說:『不讀詩經,不能跟人從容對談!』伯魚就退下開始學詩。又有一天,孔子又站在大廳,伯魚又匆匆走過庭前。孔子說:『有沒有研讀禮記?』伯魚說:『沒有。』孔子說:『不讀禮記,品德不能建立,將不能立身處世』伯魚退下之後開始學禮。只聽到這兩樣。」陳亢退出而高興的說:「我問一件得三件,聽到學詩學禮的道理,又聽到君子並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

16.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陽貨】

【白話翻譯】

孔子說:「由啊!你聽說過六種美德與連帶的六種障礙嗎?」子路說:「沒聽過。」孔子說:「來!我告訴你:喜好仁道但不好學明理,結果會變成愚昧;喜好智慧但不好學明理,結果會成為放蕩;愛好信實但不好學明理,結果會傷害到義;愛好正直但不好學明理,結果會淪為偏激器小;崇尚勇敢但不好學明理,結果會出亂子;喜好剛正但不好學明理,結果會變成狂躁。」

【補述】

以上六種美德是天生的好本質,但實踐起來如果缺少理智的調配,就不能合乎中道而產生可能的許多弊端。因此天生的好本質也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避免這些弊端。這就是學習的重要。

17.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

【白話翻譯】

孔子說:「弟子!怎麼不學習詩經?詩:可以令人振奮,可以觀察時事,可以讓人知道與眾人相處,可以發發牢騷。近的可以學會事奉父母,遠的可以事奉君主,並且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18.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陽貨】

【白話翻譯】

孔子對伯魚說:「你曾學過周南與召南這兩篇詩嗎?人如果不學周南與召南這兩篇詩,就好像一個人對著牆面站立,無所見也無能進!」

19.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白話翻譯】

子夏說:「能夠博學多聞,堅定志向,有問題切切地追問並且就近處思考,

仁道便在其中了。」

【補述】

博學多聞,才能真切地了解道理;志向不堅定不能力行。加上有疑必問到底,並且往日常生活中近處去思考,便能體會許多真理。

20.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張】

【白話翻譯】

衛國大夫公孫朝問子貢說:「孔子的學問那兒學來的?」子貢說:「文王武王的訓典與周朝以來留下的文章禮樂,還沒墜落在地,完全看人學習。有才識的人就記得那些較廣大的,沒才識的人就記得那些狹隘的,無不是文王武王留下來的道理。夫子怎能不學?而且也哪來固定的師長?」

三、學習的方法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學道一面學一面實習,不也是令人喜悅嗎?有同道的人從遠方來跟我們一起學道,不也是快樂的事嗎?別人不了解我們,我們不因此而生氣,這不也是很有君子風度嗎?」

【補述】

學習就是一面學一面實習。一面學道,同時把學會的道理實踐出來,落實在行為上。這樣也可以驗證道理。經過自己親身證實之後的道理便會成為我們的智慧。有跟我們有緣的人來跟我們一起學道,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如果機緣不對,別人一時不能了解我們的好意,甚至誤會我們、侮辱我們,我們也不生氣。這樣不是也很有君子風度嗎?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說:「能夠從舊日所學悟出新的道理的人可以當別人的老師。」

【補述】

一個人如果能夠溫習過去所學的悟出新東西出來,這種人有相當的智慧,所以可以當別人的老師。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說:「只學習而不去思考原理是不會明白的;相反的,只憑思考而不學習的話是危險的。」

【補述】

學思並重才會有功效。只有學習表皮不加以思考體會是不會明白道理,不會累積智慧的。要思考也必須要有線索,沒有線索沒有根據,胡思亂想、邪思妄想會非常危險。所以學道必須學思並重。

4.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不睡覺地思考,結果沒啥益處,所以還不如用功學習。」

5.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白話翻譯】

孔子說:「看到有德行的賢人要想到跟他一樣好;看到德行不好的人,內心要自我反省,是不是跟他一樣?」

【補述】

不管看到賢人或不賢的人,只要用心學習或自省,對我們都有幫助。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就是這個道理。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三人成行,我除外,其他兩人一定可以做我的老師。選擇這兩個人的優點來學習;選擇這兩人不好的地方做借鏡,有的話改掉。」

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廣博於學問,然後用禮節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背離大道了!」

8.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如今是沒有人能了解我了!」子貢說:「怎麼說沒人了解夫子呢?」孔子說:「我從來不埋怨上天也不怪別人,認真學習,追求無上真理。了解我的人,只有上天了!」

9.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

【白話翻譯】

孔子說:「君子的道德學問一天天往上提升;小人的道德學問一日日向下退步。」

四、教學的精神

1.子曰:「有教無類。」【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孔子說:「從事教育只管教化,對被教的學生不計較善惡分別。」

2.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只要有心學習,依禮數,初次見面交禮物的人,我沒有不給予教誨的。」

3.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默記在心並加以體悟,研究學問不厭倦,教誨別人始終不倦怠。這三點,我做到了那一點?」

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如果說我聖與仁,我怎麼敢當呢?我不過是努力學習聖與仁,歷久不厭煩,同時又把學到的拿來教人,歷久不厭倦,如此而已!」公西華說:「這正是弟子們學不來的啊!」

五、教學的內容

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平常以下面四科目教學生:文學藝術、操守品行、忠厚存心、做事誠信實在。

2.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先進】

【白話翻譯】

孔子說:「跟隨我在陳蔡兩國交界處共同度過危難的弟子們,現在都不在門下了。那些人當中,品行很好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四人;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貢兩人;政事辦得好的有冉有、季路等兩人;文章寫得好的有子游、子夏兩人。」

六、教學的方法

(一)因材施教

(1)問仁

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白話翻譯】

顏回問如何做到仁?孔子說:「克制自己的私慾,回歸天理良心,便是仁了。如果有一天大家都能克制私慾回歸天理良心,全天下就都契合仁道了。所以要做到仁,是要由自己身上下工夫,豈是由別人呢?」顏淵說:「請問其細目如何?」孔子說:「不合禮節的不看,不合禮節的不聽,不合禮節的不說,不合禮節的不做。」顏淵說:「顏回我雖然不聰敏,但是願意奉行夫子這些話。」

【補述】

仁者,道也,理也。人稟天理而生,人人各具天理良心,奈因落入後天受環境的影響,物慾的蒙蔽,氣數的拘束,所以良心被障蔽住了。如果人人懂得這個道理,立志修身,克制自己的私慾,久了自然能恢復與生俱來的天理良心。人人秉良心做事,天下自然太平。如何修身?夫子說從四勿開始,不合禮數的不要去視、聽、言、動。以此四項原則來克制私慾,等私慾淨盡,天理自然就流行起來。如果人人能如此,天下哪有不太平的。

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白話翻譯】

仲弓問如何才能做到仁?夫子說:「出家門要向要去晉見大人物一般敬慎;差遣人民要像主持大祭一樣鄭重。自己所不願意的事物不要加之於別人。這樣可以做到在機關內沒有人怨恨,在家裡也沒有人怨恨。」仲弓說:「雍雖然不聰敏,但願意服膺這些話。」

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斯言也訒,其謂之仁矣

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顏淵】

【白話翻譯】

司馬牛向孔子問仁的道理,孔子說:「仁人說話都有所克制,不輕發。」司馬牛又問:「說話有所克制不輕發就合乎仁道了嗎?」孔子說:「如果做某件事能不苟且敷衍,說這事時能不有所克制而輕易發言嗎?」

【補述】

司馬牛話多,孔子告訴他要學仁,首先必須說話時有所克制不輕易發言。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個實例。

4.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

【白話翻譯】

樊遲問怎樣才算聰明?孔子說:「只用心在人道的義務上,尊敬鬼神但不迷信鬼神,這就算得上聰明了。」又問:如何算是仁?孔子說:「仁者先得經得困苦艱難,而後才能有所成就。這可算得上仁者的了。」

5.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顏淵】

【白話翻譯】

樊遲問如何做到仁,孔子說:「要能夠愛人。」樊遲問何謂知?夫子說:「去了解別人!」樊遲不太懂,孔子又說:「舉用正直的人,除去邪曲的人,能使邪曲的人變正。」樊遲仍然不能意會,退了下來。幾天後去見子夏說:「前幾天我去見夫子,問夫子智的道理,夫子說:『舉用正直的人,罷黜邪曲的人,能使邪曲的人變正。』這怎麼說呢?」子夏說:「這是涵義很深的話啊!從前舜有天下,在眾人之中選用好人。當他舉用一個皋陶出來,不正的人便遠離了。湯王有了天下,在眾人中選用好人。當他舉用了伊尹,不正的人便遠離了。」

6.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路】

【白話翻譯】

樊遲問:「如何是仁?」孔子說:「居家謙恭,辦事敬慎,與人交往忠厚信實;即使在夷狄蠻荒地區還是不能放棄。」

7.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

【白話翻譯】

子貢問孔子如何行仁。孔子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事,必須先磨利他所用的器具。居住在這一國家要先去事奉大夫中的賢者,結交士人之中的仁者。」

【補述】

孔子因材施教,同樣問仁,不同的人問,答案不同。子貢當地方官,孔子要他先去事奉大夫中的賢人以及士人中的仁者,然後你可以做到仁。

8.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

【白話翻譯】

子張問孔子,怎樣才算仁?孔子說:「如能奉行五項原則於世間就可以稱仁了。」子張又問那五項原則,孔子說:「恭敬、寬大、信實、勤敏、恩惠。能恭敬便不會受到別人欺侮;能寬大為懷就能得到大眾的擁戴;能信實就能受到大家的信任;勤敏就能建立功端;能給人恩惠就能夠差遣人家。」

(2)問孝

1.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

【白話翻譯】

孟懿子問孔子有關孝的道理,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一天樊遲幫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問我有關孝的道理,我對他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說:「什麼意思?」孔子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要以禮節來服侍他們;父母去世時,要以禮節來安葬,並且以禮節來祭拜他們。」

【補述】

孔子因材施教,每位學生請問夫子有關孝的道理,所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樣。這回孟孫與樊遲問到孝,孔子叫他們要孝順父母,不能違背禮節。或許他們兩個人在這方面有欠缺吧!

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

【白話翻譯】

孟武伯問要如何孝順父母?孔子說:「父母唯恐子女有疾病。作子女的要體念父母的心,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免得父母擔憂。」

【補述】

父母生養孩子不容易,孩子如果生病最讓父母擔憂,所以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也是孝順父母的一項工作。

3.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的學生子游問孝順父母的道理。孔子說:「今天孝順父母的人以為只要做到奉養父母就可以了;不知道奉養父母,如果沒有孝敬心,跟養狗、養馬有什麼分別?狗、馬也有人豢養。」

4.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

【白話翻譯】

孔子學生子夏問如何孝順父母?孔子說:「最難的是順從父母的意志,時常表現歡欣的顏色。若僅僅在有事情的時候由子女代勞,有酒飯先讓父兄吃,難道這就能算是孝順父母嗎?」

【補述】

孝順父母不僅父母有事時要為父母辦事,奉敬父母好吃的東西就好了,而是必須在父母面前時時表現得歡欣的顏色給父母看,這樣才能算真正的孝順。孔子也說這一點很難。

(二)啟發法

1.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

【白話翻譯】

孔子說:「受教的人如果不是在心裡求通而不得通就不告訴他;如果不是心裡想說而說不出來就不去引導他。舉一個例子不能推想三隅來也不告訴他。」

【補述】

受教的人如果不是真心想求通,告訴他也是無用;如果不是想說而說不出來,告訴他也沒效果。舉一例子不能推想三隅的話,告訴他再多也是無用。

2.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

【白話翻譯】

子貢說:「貧窮時不諂媚別人,富有時不對人驕傲。這樣如何?」孔子說:「已經可以了,但不如貧窮時還能快樂,富有時喜好禮數。」子貢說:「詩經上說:『精益求精,如治骨時切開後銼光,治玉時先雕琢再磨細,我說了一層道理,夫子就拿更深的道理來教我,就是詩經這兩句話的意思。」孔子說:「賜啊!這樣可以跟你談詩了,告訴你過去的道理,你就知道未來的道理。」

【補述】

對一個學道的人來說,貧窮不諂媚不夠,必須還要覺得快樂才好;富有不驕不夠,必須富有而愛好禮數。人窮心能快樂,自然不會諂媚;富有而好禮,當然也不會驕傲了。學道就是需要常常跟道友切磋琢磨,才會進步。子貢問孔子一種境界,孔子教它更高的境界,讓子貢繼續精進。

3.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為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八佾】

【白話翻譯】

子夏問說:「詩經上說:巧笑的樣子好看呀!美麗眼睛黑白分明呀!這素質可以加以五彩做成畫。這怎麼說呢?」孔子說:「有素質然後可以畫成畫。」子夏說:「是不是像人有仁義忠信而後才禮呢?」孔子說:「啟發我的人真是子夏啊!看樣子可以跟你談詩了。」

【補述】

禮對人來講只是裝飾,仁義忠信才是人的根本。子夏從談到繪畫想到人的根本與枝末,所以孔子對他說,可以跟他談詩了。詩經中的學問很深,包含很廣,沒有相當程度不能了解。論語很多地方,學生在某方面有好表現,夫子會說,看樣子可以跟你談詩了。

(三)機會教學法

1.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白話翻譯】

孔子到衛國去,冉有駕車。孔子說:「衛國人民眾多耶!冉有說:「人民既然這樣多,還需要加強那些呢?」孔子說:「立學校教育他們。」

2.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

【白話翻譯】

孟懿子問孔子有關孝的道理,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一天樊遲幫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問我有關孝的道理,我對他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說:「什麼意思?」孔子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要以禮節來服侍他們;父母去世時,要以禮節來安葬,並且以禮節來祭拜他們。」

【補述】

孔子因材施教,每位學生請問夫子有關孝的道理,所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樣。這回孟孫與樊遲問到孝,孔子叫他們要孝順父母,不能違背禮節。或許他們兩個人在這方面有欠缺吧!

(四)注入教學法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罕】

【白話翻譯】

孔子說:「我有知識嗎?其實是沒有。有粗鄙的人來問我,在他雖然是好像空無內容;我卻只從其問話內容,正反比對分析找出答案回答他。」


肆、後記

《天之木鐸》原本是濟公活佛費心歸類,加以編排順序,賦予孔子思想新的生命。如今加註解釋,完成一本優質的人格教育的教材。註釋內容參照朱熹的《四書集註》以及王天恨的《四書白話句解》,少部份參考南懷謹著的《論語別裁》,作成了這本應該是簡明易懂的,也合乎現代語法的古書。雖然不敢稱完美,但是如說它頗具參考價值應該不為過。

但願學者們能從這其中找出孔子思想新的詮釋與應用。當今世界思潮功利主義掛帥,人類迷於科技,漠視人文,尤其中國古典文化,造成思想離經叛道,道德沉淪,趨向邪惡,引來大規模頻仍的天災人禍。最近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襲擊全球,造成恐慌,人人自危。其實這也是上天降下的一項災劫,人類在遭受蹂躪之餘,還是未見覺醒。

當年美國總統杜魯門說:「要促進世界永久和平,必須實踐中國孔孟哲學思想。」杜魯門的說法的確顯現出他的獨特的睿智,今天孔孟哲學思想也真的受到全世界人的重視。身為炎黃子孫,享有中華文化遺產,我們怎麼能不好好應用老祖宗的智慧?

《天之木鐸》是一本由聖哲大膽重新編排的儒門典籍,算是一部天人合作完成的應用哲學書籍,但願它能引領儒學研究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也企盼它能給我們帶來應用上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