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執經註譯

彌勒佛尊、勇筆王奇謀主著

目錄

恭接 玉旨開著新書
南屏道濟 序
南海古佛 序
去執經 皈依讚
去執經 開經偈
去執經 緣由
去執經 講稿
去執陀羅尼
去執經 誦課
去執經 外院演記第一
去執經 外院演記第二
去執經 偈問
去執經 見問
去執經 景化第一
去執經 識化第二
去執經 執趣第三
去執經 思無量第四
去執經 有為功第五
去執經 願行第六
去執經 法傳第七
去執經 下天第八
去執經 見佛第九
去執經 懺悔第十
去執經 比較第十一
去執經 識形他心第十二
去執經 戒第十三
去執經 因地慈行第十四
去執經 分內外院第十五
去執經 教爭分別第十六
去執經 唯識觀第十七
去執經 遺法囑付第十八
去執經 收經讚
去執經 收經偈
道安菩薩 跋
準提佛母 後記

註:本書由拱衡堂扶鸞著作 歡迎翻印 廣種福田

恭接 玉旨開著新書

本堂主席關 登臺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十二日

詩曰:著書普化醒人心。挽轉頹風指日臨。

   聖地鸞音宏廣被。立德修功德澤深。

聖示:今夜恭接玉旨。命本堂福神十里外接駕,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欽差太白仙翁 降

詩曰:註譯經書責莫辭。法輪推動護持宜。

   綱常維德人心喚。聖教千秋澤永垂。

聖示:吾今夜承命降爾道場,頒示全闕玉旨。玉旨開宣,神人俯伏。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凌霄,洞鑒萬靈,無時不以蒼生是念。查爾南瞻部州臺疆懿敕拱衡堂,奉彌勒佛諭成立唯心宗道場,著造去執經。唯識佛經深奧妙諦,雖有發心誦經,不了經意,事倍功半;乃敕命由西方龍樹菩薩,每逢星期三,爾堂鸞期降駕著造《去執經註譯》,並以此為書名。命由勇筆王生奇謀擔任主著正鸞,為期丙子年底完成,以茲誦、譯本雙傳壽世,宏收佛道普化之效。另者爾堂有正鸞四位,茲再敕命由儒門曾參夫子,每逢星期五鸞期降爾道場,開著道德闡述之書,題曰《維德喚人心》,命由協筆擔任主著正鸞,丙子年底完成。宣化二筆敕命由爾堂眾司神職再加琢磨,以期濟世有功,鸞乩心法精進,以備任命。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丙子年二月廿五日

南屏道濟 降

為《去執經註譯》作序

  佛教經典名相繁瑣,故經文多是語句深澀,研閱經文之人多須旁通文學,智慧清朗,庶有所得,並可免除困頓文字障礙之中;因而歷來佛門高僧大德無不以註解經典為弘法之職志。

  唯識一學,尤在佛學之中屬艱奧哲學,因唯識之識,乃我人之覺相變化,與天地之變化息息相關;更因人心所識瞬息萬變,不察其根源,不能明其脈絡;不知其脈絡,終究陷其無明之中。故,唯識學名相繁多,牽連人心,而一心王於八識,因此識性變化源於心,心法首在去執;是以故去執即為唯識之根基。

  今彌勒心法降著臺疆,成立唯心宗道場,藉資弘法,著成去執經;但世人能誦其經,不了經義,事倍功半,因此經成乃有註譯開著,以廣流傳是也!

南屏道濟 序於南瞻部洲臺疆豐原唯心宗道場

天運丙子年二月三十日

南海古佛 降

為《去執經註譯》作序

  去執一詞源自儒家思想,乃在警惕眾生切莫剛愎自用。子曰:「愚者好自用,賤者好自專。」即乃直指人性執著之處。唯識一學乃為人性心理哲學,指出人性因執而成虛實不定之幻化,因故首須去執,始克復我真如。去執經著造完成,並不依循唯識頌論而著作,反以人心變化執趣衍生諸根塵相等為重;即是避免因唯識名相繁多,學研者大為不易。擷其簡易實用之綱目編著而成,使唯識之學有所基本概念,進而逐次深入唯識領域。

  際值末法,彌勒法門應世而傳,此一殊勝之處,天人共見;但先儒早有銘訓「天之降大任於斯人也……」故,今彌勒法門之傳流,不在天意而在人心,此一殊勝法門源流不斷,于焉興盛,則天人共立功果;此一法門不傳,則再待機運。今經已著成,流傳契機已有深植,註譯再得完成,千秋萬世此一法門不虞絕斷,因而欣慰於註譯之已開著,乃略誌數語以贊篇幅,並為序。

南海古佛 序於南瞻部洲臺疆豐原懿敕拱衡堂

天運丙子年三月初七日

龍樹菩薩 降  佛歷二五四一年五月八日

阿彌陀佛 降:乃西方主教,一如道家之元始天尊乃先天道祖。

《去執經.皈依讚》:皈依乃為歸心而依附之意,讚為讚言,其意乃開宗明義曰:「誦此經文,宜發心歸心依附之。」

相象想像望幻妄

 

相象乃為諸法名。相為第八識阿賴耶識未能圓成實性之前之諸相;象者為假托。想像乃第七識末那之執識,依附八識之見分我執,故誤斷判定之想像。望幻妄乃為第六識之意識,因前五識之見聞覺知傳入第六識所產生之心念。

易起心念起浮尚

有此八識轉流作用,因而凡夫身心念易起紊亂不能靜定,故如浮華之不定,執迷之癡,尚心念無所依止。

止入平常無波浪

若知此之不平常作用,則宜先止心猿意馬,使智珠明朗,惱海無波,一如明鏡照影,亦即借此照見我心。

往生淨土合適當

如此始能發起往生淨土之願心,亦可因此而往生淨土無礙。

南無唯識尊師

南無之義有二:一為歸命禮敬,其意即佛對眾生之語。唯識尊師乃因慈尊演化瑜咖師地論,在佛教發源地印度有瑜珈行學派,即依據此學成宗派,故以唯識大尊師尊崇慈尊。其二乃為驚怖之意,即為眾生懼怕苦海輪迴,
而求佛引度,故其意為度我,但此義僅可用在眾生求佛唸佛之義而已,經典中南無之義以第一義為適用。

南無龍華無盡大尊佛

龍華即為慈尊龍華樹下說法,有龍華三會之義。無盡乃指慈尊為未來佛,當世未下生,龍華之期,無盡眾生皈依正當時。

南無海會智慧引度大如來

海會之意乃引觀世音菩薩之海潮音,喻為慈尊妙法梵諦無邊之智慧蘊藏。

(頂禮三稱)

頂禮三稱乃在經典中為表達歸依膜拜崇隆敬禮。

藥師琉璃光如來 降:乃佛名,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使諸眾有情悉皆有求可得。
《去執經‧開經偈》:本偈即由藥師佛所作。

彌勒淨土

彌勒淨土乃在欲界中設淨土,乃由此界本為補佛處,亦即居此天中之菩薩身悉皆由此下凡成佛。因世尊圓寂之前說彌勒三經,故此為未來佛之補佛處,最後菩薩身大願攝納世尊所遺未度眾生,故帶業眾生可發願往生之淨土。

演化開心

演化是為說法,為諸眾說法,說何法?即為諸眾釋開心結。

當來住世

此句即指彌勒慈尊當下閻浮提與諸眾有情共成正覺佛果,亦即三經所指之典故。

古直至今

傳說由來已久,依據三經明載,彌勒下世乃與眾生共成佛果,其餘悉皆以訛傳訛。

心妙義譯

彌勒心法在佛教大乘妙諦之中,屬於一項專門研究凡人心識之真理。

若似傳真

其演化之妙,即其傳佈,乃真實無誤。

際法隱晦

在如此末法時期,正法已遠,故法門不朗不清。

重見儒林

幸好有鸞門扶鸞著作。

廣傳普度

以廣流傳。

振起淪沈

以資唯識一學不再埋沒,彌勒法門不再宗續無力。

唯識體相

唯識法相以其繁瑣,故有以百法束之五位,以此將宇宙林林總總之萬法歸類。但唯識體、唯識相只在我執、法執而已;我執即以生滅常態誤執為實我,以仗因託緣之體相誤執為法;因此一執無以窮竟心識。

萬禍不侵

了別此義,第八識圓成實性即見。

直指一心

因而萬法唯心而已。

萬法成音

能知其體,即明其自,因此不迷不惑。

只莫自幻

不要誤執。

如獲甘霖

即能如大旱之得甘霖及時雨滋潤。

釋迦如來 降:即乃世尊。
《去執經.緣由》:本文由世尊所作。

兜率天

即乃彌勒淨土中,有兜率天宮,因而為名。

有內外院之分

兜率天宮即乃慈尊駐錫,屬內院,廣泛之兜率宮外指外院。

一切佛、眾生、善知識之有情生靈

一切佛,此句佛非只圓成實性之正覺佛陀,意指俱佛性之天人菩薩等。

悉皆可憑恃無畏願力

凡是有志往生彌勒淨土之天人等,均可以大無畏堅持之心信仰,接受往生淨土之理念而修持。

往生淨土

則可來到此界。

唯兜率天內院

但在內院。

乃由眾生之劣根性

乃是由有志往生此界之眾生,將其凡夫劣根性。

昇華淨化

已經都袂除。

存餘佛性

只剩下善慧根性。

乃得駐錫內院

才可以來到此界兜率天宮內中。

而一切佛性眾生

一切有善根佛性之眾生。

有因業重障深

卻也有因為輪迴業障拖累沈重。

佛性猶未大顯

善慧根性尚未大顯。

但有無邊願力

可是他們卻有志於往生此界淨土。

信受行持

只要能夠發出信仰心堅持依此法門修行。

雖受三毒五蘊、

七情六慾所綰繫

雖然受到人世一切貪婪欲望所束縛。

但仍可往生淨土

仍然有望來此界。

但須居於兜率天外院

只是必須在兜率天宮外院中居住修行。

即屬身俱佛性,靈帶業障

就是靈慧深種之諸眾有情。

而所往生之淨土

他們所往生去到的境界。

受業障纏擾之一切

俱佛性眾生

受到輪迴業障干擾之諸眾有情。

首在心執不去

最重要即是心中執識無以消除。

而兜率天外院眾生

悉皆如此

兜率天宮外院帶業往生來至此界之天人俱皆如此。

因而兜率天大願

弘行龍華尊佛彌勒

有見於此,慈尊。

乃定期說法

乃在此界定期為帶業往生至此界之天人說法。

以啟一切眾生

以資啟悟一切有情眾生。

去執不縛心

所說之法即是去執,使此執識不入心。

佛性始可悉皆顯現

才能使善慧根性顯現。

現今南瞻部洲

豐原懿敕拱衡堂

如今臺疆懿敕拱衡堂以鸞門宏揚大道之使命。

成立彌勒淨土

之唯心宗道場

兼涉佛教,以佛道妙諦雙修弘法利生而成立唯心宗道場。

龍華尊佛乃將

兜率天外院之說法

慈尊乃將在兜率天龍華樹下為往生此界之天人說法之本。

在人間重行演繹,

此為去執經之著

傳下人間,即是本去執經。

將為天人說法之本也

可見是為天人說法寶貴經典無誤。

彌勒佛 降
《去執經.講稿》:此篇講稿以後均為彌勒慈尊所親註述。

道是非常妙

道在人間詮釋,雖有異名,但其奧妙卻是人所需求。

性是靈與心

性乃指人性,因人性落入凡塵,諸相染著,乃至各有所異。

佛是智慧覺

佛指一切佛、菩薩智慧正覺臻於菩提實性。

人是轉輪深

凡夫在人世輪迴不止,因而謂之。

先天有真諦

即因先天宇宙萬物之衍生,端憑此一道之傳流而生生不息。

十丈播法音

才可人間廣佈法音,意指佛菩薩之教言。

一墜人世裏

但人身在人世中。

根基日淪沈

卻因百相染著,先天所具之慧性日愈沈淪,亦即輪迴愈久,慧性愈掩沒。

修圓覺慧性

修圓,乃指人性受後天染著,故稜角多剌須予琢磨,始可光滑而顯現先天慧性。

端在研究深

如此琢磨,即在自身之行持。

法理雖鐵定

雖然真理永恆不變。

情緣卻牽絲

可惜受到凡人識體作用,而有誤解,不確知其理。

無數會元裏

一會乃一萬八百年,一元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即有無數之十餘萬年之時間。

業障纏愈隨

歷劫輪迴,業障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

根基無奠立

乃蠶食先天所具之慧性。

定遭大風吹

有如受狂風吹掃。

形外愈散亂

外表凌亂不堪。

見識不護持

無法加以護守。

天人時作戰

而有理智以及欲望之對立。

魔相入心機

終究無法抵禦宿世所形成之業根,乃有使凡人無以顯現慧性。

千層浪襲捲

而後又如遭受千層捲浪之侵襲(註:狂風掃,意指諸相紛擾;千層浪捲,意指人海情緣,其破壞力無可言喻)。

元神蒙滅之

至此身受煎熬,靈性自是無以光明。

縱有修十世

縱然十世修持。

難抵一願行

若無大願行持。

願念成浩瀚

使此願力浩瀚綿綿,以資解開業障牽纏。

黑暗見光明

才能突破黑暗境界,亦指輪迴而顯現真我之實性,亦指不墜地獄。

雖入輪迴裏

雖然在輪迴之中。

永護道根成

如有此一大願,即可護守靈根慧性。

帶業雖負重

免其業擾。

尤苦不明心

但最怕凡夫者不能明心之變化。

八識互作用

以及八識諸根之作用。

幻象現于今

將會執假為真,棄真為假。

則無護法力

如此將無護守一點靈性之力量。

淨土不相臨

而且也無法往生淨土。

萬緣當放下

所以眾生須知將一切繁瑣莫牽掛於心。

立上佛法林

即可來到淨土中。

緣像生引滅

緣起乃世尊教義之根本依據,故在一切假象互動生滅作用中。

作縛入冰深

將會如蠶絲作繭自縛。

從此不得悟

無法突破開悟。

十丈過客臨

那麼此生此世在人間,只是一個過客生來空空,去也空空。

《去執陀羅尼》:陀羅尼乃梵語,乃為一切佛菩薩之真言密咒總持,勿使其失去之意;因此下文即是彌勒慈尊之真言總持勿失。

萬法唯心

宇宙一切法,林林總總,不出一心之
變化。

修法律心

修行法門須知約束此心

聞法放心

聞聽正法,放下縈心,而認真行持。

般若自在

將可使智慧圓融無礙。

《去執經.誦課》:以下是為本經之課誦,有作廣泛題解之用意。

眼觀其境

眼睛所視之景像。

方生貪念

會使人心起貪婪意念。

耳聽靡音

耳根聆聽萎靡不善之音聲,包含言語音樂。

方起遐思

就會引起遐思雜念。

口語不善

如若語言,不知善言語。

方造業因

就會肇始業障因原。

鼻聞香味

鼻嗅香味。

方動食慾

就會引動口腹之欲。

身入不正

身體去到不善邪歧之地。

方入歧途

就會走錯人生路。

唯心有執

但是心有所執意。

萬象不破

萬象意指外境,亦即輪迴所顯現人生諸相就難以破除。

自入魔境

乃致引導自身走入魔障之中。

唯心無識

但是假設心中無此識體。

無久了別

就無法分判了義。

乃成渾噩

直如低能淺薄之人。

有形假體

此一身軀。

無形靈心

以及智慧。

均因執意

都是因為此一執念。

執入識神

灌輸凡夫之識體。

萬緣不下

所以人生諸相萬般因緣無法放下。

幻象頓生

才會使凡夫認假為真,再輪迴不止。

佛有覺智

佛菩薩即是因為阿賴耶識已淨化為圓成實性,此一種子已不再是阿賴耶識。

而不入執

才能不再執意不去。

眾生無之

眾生卻仍在種子薰習異熟之中。

是以迷失

才會智慧不顯,迷失在人生幻覺假象之間。

一縷因緣

使得夙累所積造之因緣。

莫測變化

無法約束窺測其變化機遇。

外緣生景

此一外力引動內識而生動之假像。

境由相轉

將因人而異,因心而異,更因機遇而異。

心識勘透

只有勘破此一心識之原由。

空色靈慧

才能生出般若智慧,空色妙理了然。

即成正覺

就是正信智覺之菩薩行。

天界入口

(併下句)

南天一門

南天一門乃為天界五天、四方,唯一之出入門戶。

西去極西

進入天界之門戶南天門後,往西越過西天往西。

即為淨土

就是綿亙之淨土。

沿路行來

在此行程之中。

十有五個

總計有十五個淨土區域。

殊勝淨土

各個有其殊勝之處。殊勝乃為佛家語譯,取法華遍佈之盛會。

毘盧淨土

此一淨土乃為如來報身之淨土。

天河淨土

此一淨土乃為文殊淨土。

忉利淨土

此為普賢與及龍王淨土。

觀音淨土

即是白衣大士所設莊嚴淨土。

五重淨土

此為如來業身淨土。

六原淨土

此為大日如來所設淨土。

俱足淨土

此為地藏淨土。

河野淨土

此為大日淨土。

大日淨土

(亦同。)

無畏敬淨土

此為彌陀淨土。

信願行淨土

此為彌勒淨土。

彌陀淨土

此為阿彌陀佛所設極樂淨土。

藥師淨土

此為藥師如來所設淨土。

總持淨土

此為如來淨土。

各該有緣

凡屬眾生有緣行持各佛菩薩之法門。

示現法門

俱皆可得。

佛在淨土

淨土之佛菩薩。

演繹說法

均在淨土示現法華,宏被法雨。

俱皆攝受

眾生願發攝納。

唯不願行

唯有不願行持之人。

無可引度

無法引度之眾生。

俱可入淨

亦可往生淨土。

只在兜率

在兜率淨土之間卻有殊例。

彌勒淨土

彌勒淨土位在欲界。

帶業往生

乃可使諸眾有情身業不淨,可得攝受往生於此淨土。

無有不容

無所不予包容。

有情眾生

諸眾有情。

信願受行

應知信仰,發願行持。

戒律度攝

彌勒法門慈心為願,因而慎戒發心,以此束律身心,雖在閻浮提地身業未淨,有此戒律之發心,自可受度攝引。

總持行修

以此而修持。

彌勒淨土

彌勒佛尊所設淨土。

無邊願力

有無邊浩瀚之攝受願力。

極目向南

在此淨土極南之處。

八萬億里

距離八萬億里程。

各有殊勝

各有不同法華之盛會處所。

或願青華

或是青華滿佈之地。

或行金華

或是金光騰耀之地。

或持玄華

或是彩麗閃綴之地。

不一而足

難作詳述。

今身所在

如今所處之地。

七重雕欄

(即為彌勒淨土)寶宮華麗。

飛簷狼牙

極盡瑰麗。

金鋪瑤池

或以金玉為鋪,玉石為池。

蓄水功德

可在此與欲界類似之淨土,見佛聞法,處處行持功德。

極盡眩惑

雖然易成淆混心識。

意義非凡

但其意義深涵。

眾生有情

眾生情根未斷,慧性不顯。

無時或忘

因而時時記掛欲界諸相。

見景生情

在此淨土則易起心動念。

情入緣因

乃以此為喻。

相乃幻虛

謂之諾相不實,物象為假。

執入心識

一旦如此,執著之理念,深入意識之中,植入第八識阿賴耶識裡。

直受束縛

將使身心意,時刻之間俱受束縛。

因此之故

是以在此原因之前提下。

置身兜率

在彌勒淨土中。

帶業修果

必須身帶業債而修慧性。

必在勘悟

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大乘頓悟

佛家妙諦,有大乘小乘之別,大乘法義有在緣機成熟之時立刻證悟,謂之頓悟。

小乘漸悟

小乘法門較為注重實際苦修,以自了
為目的,因而乃從漸修漸得之漸悟。

各種信願

乃于此而分判之。

往生淨土

往生各該淨土。

當來淨土

若屬彌勒淨土。

冀期劫後

而可有所得之。

生慧出智

得其初心善智,乃由慧性啟蒙。

無上正覺

可得圓融無礙。

天人福報

所謂天人,其義有二:一為在兜率,以至各天各淨土聞法修行之帶業眾生,本句即為此義。另義乃指初證佛家果位之初地修行者。

各溯因緣

各人所具之緣機。

內院正覺

如發心上品上生,修行屆此,即可得生內院。

轉智成實

而得諸圓成實智之境。

三性三量

三性三量俱乃唯識名相,意識之作用。

圓明自如

可使意識不執。

雖在紅塵

雖然處身人世間,此義指欲界。

應化無礙

可使無所掛礙。

可如蓮花

正像蓮花。

污泥不染

生於污泥之池,長成不受染著,在此喻為人性不受陽世諸相所染著。

輪迴下世

縱然幾經輪迴。

大願恒存

此一悲宏大願,仍可長存識體之內。

不急妄斷

不使磨滅。

智慧恒覺

智慧之根,仍然深植。

頓悟一乘

悟之可得。

佛妙無邊

法義宏披,諸眾俱可受沐。

淨土外院

彌勒淨土之外院。

帶業眾生

即為帶業眾生所處之地。

心執識迷

如以執識不去。

無所了別

將無法分判此義。

或有善根

縱然善慧之根,仍舊具有。

行善立德

行善。

或有慧根

或是具有靈慧。

聞法信行

在此聞法了義,而得心生歡喜,信行法義。

卻無覺度

但仍無有其確實成果。

不明所以

諸眾各自不知其理。

心相蒙昧

而有蒙蔽不清。

幻識作用

時時受到假像之作用。

性命斂蘊

雖得涵斂之修持在淨土之中。

不以急求

仍無有其突出。

欲速不達

此為過求貪功所致。

反墜欲天

因而反成墜入欲界名相之迷濛。

大願之行

故欲求往生之願。

聞法喜悅

須知得聞法義,心生歡喜。

漸沐法益

而得了別其義。

成實心志

得圓智無礙。

唯識自主

使識性可由自主。

急斷煩惱

斷除煩惱障。

反彈愈大

際處反彈,亦即自性之叛逆。

恰如放馬

(併下句)

脫韁難馴

就像脫韁野馬,其性不馴,乃喻人心如馬性,好動不靜,如不加以制伏約束,則易放蕩。

修法者戒

在修行之人須戒慎。

說佛大乘

以佛家大乘法義而言。

解脫妙諦

乃為輪迴之鑰,因此可開脫此一枷鎖。

先了外緣

先行了斷外緣,此一外緣,非指現下事物之牽引,乃宿世之因業。

再明體相

次而明白唯識理論中體相之了別。

窮究互動

則可達其究竟。

唯識所宗

唯識理論之宗旨。

一全人道

首先在了明自身所處之娑婆世界所施設之名相。

再行修持

進而可以參研妙諦。

三免幻境

再進而可以不墜入名相之假像。

四存道覺

直接成就智慧。

緣境相法

得無上圓智。

無以障礎

可不受掛礙阻障,亦即外緣、自相、內識等牽絆。

終成覺境

就可成就修行法義之目的。

直上淨土

往生淨土之中,並可得上品上生,故此義乃在勉勵修者莫以帶業往生而自足。

各天淨土

至於各個淨土。

各本往生

欲求往生,須有其本願修行。

殊勝因緣

各俱奧妙之因緣。

無所礙難

若知所遵循而修,一志精持往生各該淨土。

通行無阻

即可通行,不受阻礙。

唯有兜率

只有欲界之彌勒淨土。

願渡眾生

願海無邊攝納諸眾有情。

大悲宏願

有其慈心大悲之宏願。

法心周全

予以眾生方便法門,佛家名曰「異方便法」。

相輔相成

能夠使眾生聖凡兼顧。

始足膺承

如此之異方便法,唯有彌勒福音,可當之無愧。


《外院演記.第一》:外院演記乃彌勒淨土無邊眷屬所在,本章即是記述其事。

吾由心潮

吾意指慈尊,乃意為有日慈尊心血來潮。

乃巡外院

乃至外院。

殊勝淨土

此一淨土。

倏見愁悵

卻可見頗有愁悵等蕭瑟氣氛瀰漫。

原是有情

原來有情眾生在此淨土中。

各動牽引

各個起心動念之間,仍不脫除此一氣息。

或因禪坐

有人習於坐禪之工。

思斷欲根

想要借此禪工了斷根障。

或因念想

也有人用於他法。

引動幻識

卻牽引幻相而使識性迷茫。

一時光雲

一時之間氣氛。

暗淡無色

在淨土中不顯光華,反而暗淡。

如塵飛揚

就像塵土滾滾。

如馬奔馳

也像萬馬齊奔之雜亂震懾。

如鹿亂撞

更像小鹿受驚奔竄莽撞。

如猿跳躍

亦可形容猿跳起落之浮現。

幾成色相

這些諸般色相。乃在記述眾生之心境。

因有維那

因此有維那僧,即是佛家之管事僧。

見吾巡蒞

看到慈尊在外院之中巡視。

招集眾生

乃立即召集在此之有情眾生。

團坐聆法

團團圍坐在慈尊身旁,恭聆開示法義。

吾乃開示

慈尊乃就方才所顯現諸相而予說法。

深修禪定

即指用心用功於禪坐入定,此句有反指過急求功之意涵。

必有所宗

必須有其學習宗脈之法義,禪坐如此,任一法門亦是如此。

欲界淨土

在欲界天之淨土,僅得彌勒淨土。

我執他執

在此淨土中,眾生之執意仍重,此我執他執,並非唯識中之二執,其意為自我執念以及執意於與人比較之執意。

尚未勘透

此種心態,尚未能突破。

易入迷幻

就容易生出迷惘不明。

心緣境識

如心境所生之引動他緣。換言之,即為先入為主之觀念產生之執念。

真假相轉

以及實相假像,比如見山是山,換個時地環境,見山不是山,此一真假不明之心識。

實外識有

實外識有,乃講外緣所生之物像及識體之有無。鑽研唯識,有者主張外緣不實,內識亦無,但八識之作用,在在印證實外識有之存在。

體相各別

只是識體及外相各有所別;比如八識阿賴耶在各個階段有其不同作用,乃牽動整個八識作用。有俗語云「相由心轉。」頗能貼切詮釋此一意義。

相不應合

相(意指體相)若不呼應。

即為實我

就是真實之我,因為不受心緣境識之牽引。

心心所及

只要明白此一八識(前六識為根識,即為前一個心字,第七、八二識即為心王之識),因而此一八識能夠妥善運用。

空色不幻

就是能使空無之義與色相染著分判明白。

體相各執

則縱使在識體與緣相之假合作用中,有所不能釋出。

執識入迷

甚或執念使識性迷惑。

增減二執

二執即為我執、法執,只要能夠善予運用。

終非實相

終非實相意指前述所指不是真我,若依前述詮釋,可得真我。

蘊合趣虛

此乃四大假合,指人性之內涵,趣虛其意乃指取於不實,反昧於真實,觸受之心識作用不明,乃致人性易受假像蒙蔽,認假為真。

唯在善惡

只有在善惡分明。

契故因緣

這一個緣故。

莫生迷識

不要受其影響。

萬緣齊放

將萬緣(指宿世因緣,以及當下所造作之因緣)。

紊念暫止

可止息不停之雜念。

實虛交替

在實虛輪替顯現之識體作用中。

悟我真如

即可明悟真實本性之所在。

說法至此

慈尊說法到這裏。

利樂有情

其意即為佛菩薩之開示,可使眾生得受法音而充滿歡樂。

諸般眾生

團坐於慈尊周圍之諸眾有情。

法益均沾

都有受到法音之利益。

或有所得

但是其中有人有所得。

面露祥和

因而面色祥和。

面露微笑

有笑容綻放於臉上。

若無所得

但是也有人無所得。

蹙眉揚唇

就滿臉迷惘不解。

反入欲識

甚至更陷入迷惑執著的心境。

維那大師

此時眾僧之班頭和尚。

龍天獅吼

立即作出如獅子吼般的大叫。

細微梵音

獅子吼乃佛門梵音,雖陽剛卻不浩烈,反而柔細悠揚。

震醒迷蒙

因此能夠使迷惑之眾生聽音而醒,梵音並直入腦際,使其意識清醒。

吾再告曰

然後眾生清醒,慈尊再告示眾生。

彌勒淨土

在彌勒淨土中。

大願下生

有大願於未來世下生閻浮提地。

三會龍華

在龍華第三會之時期。

引度正信

與一眾生示現正法,授記引渡。

不急不斷

故在此不必急於斷絕欲業根障,以及深入修禪,急於求功。

正信頓悟

只要明白正信,發增上心。

修行體相

修行此一體相之唯識觀、唯識定。

轉識成智

使識性成圓融智慧。

了別心相

能夠了別分判心王之法與實相之義。

乃作合十

慈尊說法至此,合十乃佛家禮儀,其意即是慈尊起身離座與諸眾打招呼。

飄然離院

就離開此處。


《外院演記.第二》:本章乃記述外院故典之第二則。
 

瑞華遍處

在淨土中瑞靄禎祥瀰漫。

光明照耀

大放光明。

一時淨土

在此淨土之中。

充滿法喜

置身即覺滿心法喜。

諸天佛陀

此時諸天佛陀,即指各淨土之佛菩薩。

大乘菩薩

以及位證菩薩果位者。

齊駕蓮座

都駕乘蓮花祥雲往此而來。

詣達兜率

意在會聚於兜率天宮彌勒淨土。

說陀羅尼

在此說法。

示現妙法

開示印證妙諦正覺。

適有菩薩

有一位菩薩果位之人。

號曰龍樹

其號名曰龍樹。

啟詮開義

在此刻起身說法。

醍醐灌頂

就像對迷糊眾生作正確導引。

說勿愩高

開章明義,立即強調不要自滿自高。

昔在閻浮

昔日在人世間。

南瞻一地

南瞻即為四大部洲之一地,屬中土。

天台禪師

有一位天臺山之修禪和尚。

號曰鏡清

其名號曰鏡清。

修行無礙

他的修行很精深,無所罣礙。

法禮通妙

並且佛法、佛禮俱皆深諳通達。

德行望重

自身品德亦是精持自律。

諸山長老

普遍受到各地道場之修行者。

無不推崇

所深深讚佩敬仰。

往生之日

他歸空之時。

西方淨土

在西方極樂之彌陀淨土。

無緣得駐

卻是無緣往生。

彌勒外院

反而是在欲界天中之彌勒淨土之外院。

任職維那

任職一位僧頭。

一生精修

他一生修持佛法。

禮佛參禪

禮佛參禪即乃僧家之工。

德行高深

並且品德亦頗隆重無礙。

三師六證

三師六證乃佛家出家受戒之儀式,或謂三師七證。三師即乃一戒和尚,此乃正授戒者;二羯磨師,此即讀表文之師,三教授師,即為教授威儀及作法事者,此為三師。六(七)證,即為證明師六(七)位,此乃佛規儀。

門生數千

這位鏡清和尚作三師六證,授徒數千人。

因何無法

卻為何。

往生西方

無法往生西方極樂。

落得維那

僅只落得在彌勒外院擔任僧頭。

比敘尊者

果位僅僅等於尊者而已。

同門鏡融

他有一位同門修持和尚,名號鏡融。

尚憑授證

猶是由他代行師證而剃度。

成就菩薩

但今日卻已成就菩薩果位。

進駐內院

往生於兜率天宮之內。

其中緣由

這其中的關鍵原因。

礙在何處

到底癥結在那裏呢?

原是心性

原來只是心性問題而已。

鏡清和尚

這位僧頭鏡清和尚。

自恃修行

在生之時,自恃修行高深。

德行皆深

並且德高望重。

諸山所重

普遍受到各地道場之尊崇。

桃李遍處

並且門生數千遍佈各地。

心有愩高

因此產生自高心態。

偏有虛執

有此虛名之執念。

凡有來晉

凡是有僧侶來此拜訪之人。

必事師禮

必須對他執事師禮,恭恭敬敬才可以。

素好虛名

頗重此虛名禮俗。

人不重禮

假設有不知事師之禮之來人。

動輒斥言

都會受到他的斥責。

一執入識

此一執念進入識性。

斷根西方

就把西方極樂淨土之路封閉了。

乃入兜率

所以才會往生到兜率天。

任職維那

在外院中擔任僧頭一職。

鏡融菩薩

另一位菩薩鏡融。

雖由其證

雖然是由他授戒作證。

青出於藍

卻修行以徒勝師。

乃在不執

其原因就是他修行無所執著。

信願受行

發心信願受行無礙。

生補佛處

所以才會在此一生補佛處之彌勒淨土中。

駐錫果位

得證菩薩果位,而長駐內院。

出家僧眾

出家受戒之僧侶。

猶是如此

尚是如此(意指上述之故典)。

優婆夷塞

在家男女居士。

乃至眾生

以及一般眾生。

心執更忌

所執更為深重。

戒慎體悟

尤宜警惕。


《去執經.偈問》:偈問乃在闡述本經之機鋒,以問題闡述為章旨。
 

信願由何作因緣

信乃為本身之信仰,願乃為其志願,信願即為本身心志之凝聚。

發心歡喜仰瀰深

有此志願,始能使一心聞法而歡喜,使道心更上增,根器愈深植。

受行作得慧根種

受乃為得受法義,行乃行持。

護念上增好佳音

護念乃為六事之一,故行之得佳音,意指可得兜率入籍,印證善因緣。

有情眾生今何在

試問芸芸眾生如今置身在何地。

輪迴業識執難明

就在一閻浮提地輪迴不息。

見景易起心緣相

人生百相,情景易使心識引起,則生外緣之干擾。

轉化迷幻掩智珠

此一變化使智識受蒙蔽。

根業難離心王法

六根之業障,不離八識之作用。

自在無礙實有成

必須使八識作用,不受諸相識性之作用阻礙,始能有所成就。

兜率淨土何因緣

彌勒淨土之因緣。

廣結有情眾生天

乃在廣為攝納諸眾有情。

諸神攝受無邊願

諸天佛菩薩俱皆有所攝納。

菩薩地持現雲光

在此覺悟淨土中,示現雲靄祥光。

應化示現轉輪間

普遍示現於人間廣佈福音。

此後罣礙可總持

從此之心識作用均可由修行而使其淨化。

摩護善根轉智識

摩護意為善加攝受,意即聞法攝受可使八識作用淨化。

堪期惡業不相侵

則可使惡孽諸業不侵擾。(註:業在佛家謂之造作是為業,故使心識淨化,可使根器圓融,即可不造作諸不善。)

彌勒淨土何殊勝

再問兜率天之彌勒淨土,有什麼殊勝之處。

迴真向俗自在行

它可使諸眾有情,置身而回復真如,不退道心用;一如置身欲界之中,不嚴不苛,不急不斷,卻免於輪迴。

提增向願得信受

只要在此能夠發增上心,凝聚意志,見佛聞法不退墮。

未住常寂莊嚴國

雖然不是住在極樂常寂之彌陀淨土。

先往見佛不退墮

卻以一如在任何淨土之中,可見佛受法,帶業往生。

出離無礙得慧根

一心無罣,則慧性根器可顯現。

是為方便一法門

因而彌勒心法,可謂末法之方便法門,亦乃佛教之一大異方便法門。

如何見佛不退墮

那麼要如何才能夠在彌勒淨土中見慈尊而道心不退呢?

心生歡喜上增心

首先必須見佛(慈尊)心生歡喜心,歡喜想親近,道心可保持不退。

發願信受行無礙

再來就是要凝聚意志,堅定修行。

依法持戒清淨身

依慈尊之法義,慈心而至身清淨。

不受業纏無束縛

可不受宿業之阻擾。

常唸菩薩摩訶薩

一心禮佛唸佛,以此念力感受攝納。

一心契引上陀天

則可在此淨土印證善因緣。

人身守戒苦行持

然後在修行過程中,戒之持守須謹慎。

可引靈神不昧藏

可使此戒之束力,使靈神不散亂,可免三心二意、心猿意馬等心識游離作用。

雖然十方有淨土

雖然在各天均有各佛菩薩願力所設之淨土。

諸佛菩薩盡護持

諸佛菩薩也會廣納各個發心往生各該淨土之有緣眾生。

可惜人天善根昧

可惜諸眾有情,此一善根大多泯滅。

隨興難行自在宜

難以各隨心隨緣,而得印證此一機緣。

生補佛處光淨土

唯有在此一生補佛處之彌勒淨土。

有情眾生盡何緣

每一位有情眾生很輕易就可種下此一善因緣。

合運天機修佛道

此乃合乎末法之運數,佛道法門普傳。

二乘根性現法輪

不論大乘小乘修行者,俱皆有緣親近法義。

見證引度成正信

再依此印證求修究竟。

悉皆等覺伴如來

俱皆有緣覺悟而長伴佛前。(此一如來乃泛指諸佛菩薩)

智覺慧性在何處

本性之智慧在何處顯現。

佛在心頭莫遠求

所謂佛,意指靈心道性,亦指本身之覺性,眾生俱皆具有佛性,何處去求佛呢?

墜入意識反逐末

是以眾生乃墜入意識幻相,是為捨本逐末。

終成障礙不得真

因此乃形成一切阻礙自性,不見真如。

信願常住靈山裡

眾生須知,道心須由信仰與願力而行持。

業根不蝕智慧珠

業障於本身之根識,不侵害腐蝕慧性智覺。

眾生有情豈難渡

有情眾生豈是難以引渡。

只因欲海太沈淪

只因為受欲根之障,乃致靈性道心日愈沈淪。

輪迴既久根識昧

因此反覆,沈淪泯沒善根慧性。

不能自拔救無門

自救無門。

說到修行畏辛苦

眾生好逸惡勞,乃畏辛怕苦,不能堅毅而修道。

守戒卻難心志定

戒律嚴格是以無法甘之如飴,因此戒
律多流於空談,無法真正約束身心。

漫言享受人生意

不要只偏重於享樂人生。

難期立志作苦修

應該立志於不朽之生命,求修大道。

總在渾噩日復日

如果只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雖有殊勝正因緣

縱然有任何殊勝方便之法門與因緣。

授法渡證作明師

並且能得明師授記引度。

不除無明總成空

不能止息無明(註:此一無明,即為十二有支緣起之無明,十二有支不離惑業苦,即乃眾生之迷茫不予破除,則因果相續永生不斷),一切終成空談。

須有三轉大法輪

法輪三轉,其意在此乃為龍華三會。

龍華樹下引渡成

可得隨侍慈尊在龍會樹下授記,共下閻浮提地,同成正果。

迴智向悲心大願

因而悲心大願同心而發。

護念攝受作加被

在此護持而得願海受攝納。

各生上增成善願

發增上心,結善因緣,成往生願力。

萌芽善心歡喜持

從此膜拜慈尊,心生歡喜,一志行持。

稱念頂禮長契合

以此六事行持,能夠身心而行。

二乘根性化大乘

不論大小乘,人凡根性,同化於大乘根性。

見佛聞法不退墮

能夠聞佛(慈尊)受佛(慈尊)之法義,心生法喜。

終成等覺待佛果

如此行持,已種下往生彌勒淨土之善因緣,亦如在此一生補佛處,得共成佛果之初機。

欲天淨土意大羅

如此在欲界之淨土(此意涵蓋人間與彌勒淨土),有如大羅天一般,亦是當下開悟何處不是淨土。

人間比是蓮花國

人間亦如同西方極樂世界。

奈何不能戒法持

如果不能守戒法義行持。

縱有法門任殊勝

縱然法門很殊勝。

不定飄搖心識執

我人根性,二執不去(二執乃我執、法執,我執執我為真,法執執法為真,此乃為有違世尊之空義),因此飄搖心識,無法認真,而得真如。

根柢不去成執妄

反而使此妄執不去。

終成魔性亂佛性

因而自性介於佛魔一線之間,佛性受擾蒙蔽,魔性自是顯揚。

二乘根性雖六識

不論小乘大乘之法義,六識理論具為根本。

唯能磨成繡花針

只要工夫深,便能研透其理論。

端倪一意功夫深

關鍵只在是否肯下苦工。


《去執經.見問》:本章之主旨寓意於此。

佛法雖在前

今日雖屬末法時期,但教義普傳,正法興盛于人世之間。

眾生業偏重

奈何眾生業障過重,際此大好良機,不能珍惜。

授記傳正法

得有正法,佛規儀軌,卻得而不實。

願海現如來

幸有慈尊無邊攝納之願力。

末世法法弘

在此末法時期多方示現。

正信入覺途

凡有正信之人(此一正信,不特指於佛弟子,乃泛指于其慧根器者)

除境心無礙

只要發心無礙。

入境識猶牽

若有心緣引動境識,可借引喻凡有慧根器者,無須受名相所縛(意指莫受門戶之執)

雖定猶不覺

以免得到正法能得修行之路,卻未能深奧精進。

孽海掣力多

此時勉于眾生記此牽掣之力量。

雖慧而不顯

慧根器者入於塵世受諸煩惱障之困擾。

智珠乃蒙塵

因此智慧受蒙蔽,如塵污染。

欲象執心境

則心識不明,欲根乃蠢動。

識根自盤據

于此累世因緣之力盤據于心。

人修悲願行

願眾生體認慈悲喜捨之修行。

佛國淨土開

自能隨願於淨土。

記述方便法

此時開述普傳方便法門。

佛子心歡喜

諸眾有情宜聞法歡喜。

菩提成正果

以期正果之前,先種善根。

龍華弘正法

則慈尊之淨土法門,廣得眾生之信願行。

未來咸引渡

在未來時機中,諸眾有情均可引度。

悉皆成正道

並與慈尊同下閻淨提,共成正覺佛果。

十方各淨土

各處之佛菩薩淨土。

轉眼現來臨

轉眼之間,即可來到,此一禪意乃指引眾生莫以慈尊之未來佛遙遠時日,只要信願行,心頭種佛性,則時日長短均如轉眼之間。

雖根識未定

雖然目前慧根器,尚無具體。

善巧護攝受

但此一因緣之種結,絕不受時空所隔斷。

人乘未淨化

在根業未淨化之時。

信願能受行

信願行是最重要。

魔天借獅吼

能在末法時期,諸天佛菩薩藉機示現。

靈心慎勿亂

則眾生宜知此機緣,結下正法之善緣,一心不可受擾亂。

外力不相侵

外來之干擾,世間之污染,俱可不受擾亂。

內魔不自祟

內性之魔意,就可抑制(人之魔性,俱皆由自心所生,與外力無關。)

心識唯一主

心識能有主宰之力量。

境相不互動

則受動靜牽引之機率可減輕。

明明圓至性

從此就可有圓融之智慧。

業根不浮顯

夙累根障亦可消弭。

覺路已成行

就此踏上修行,而暢通于淨土之間。

正法根器深

諸眾有情能夠生出慧性。

啟度捨即成

得法修行可成。

佛理諸經論

諸佛菩薩所傳流之經典。

妙法盛宏揚

在人世間可謂宏傳興盛。

滅度千年間

佛涅槃以來。

象法雖不定

象法時期,雖然頗有混淆之時期。

教化猶風興

但是佛陀正法仍是在彼時興盛風氣,蔚然而成。

慧覺勤修證

是以故只要有發心堅定之人。

果品自然得

自然可修行至究竟佛果。

最可擔心意

最可擔憂的事。

末法已來臨

在此末法時期。

眾生根器淺

眾生之慧根器淺而不顯。

輪迴孽障多

兼又宿世輪迴累積頗多不善因緣。

眼耳根識重

根障又重。

心識起無明

因此易起無明。

執妄以為真

終日妄執不去,誤假為真。

趣虛智成空

凡事取於不實。

不盡淨欲身

而使身心日受染著。

不盡淨業因

無邊無盡業力之因緣,不但未淨化。

不盡修道行

更不知在修行路上精進。

不盡慈悲願

不能慈悲喜捨。

不盡信受心

不能信受發上增心。

凡此諸業惡

凡此種種諸般惡業。

難發上增心

意志慧根不生上增道心。

難住不退轉

至此,就不能往生于彌勒淨土。

世尊親鑒納

世尊住世親示。

法語明開示

有彌勒三經為證。

欲界建淨土

慈尊在欲界天中建立兜率宮彌勒淨土。

先引眾善緣

諸眾有情只要發心先種下善因緣,以契引慈尊之願海。

只要心歡喜

從此心中見佛(慈尊)心生歡喜。

信願依法持

發心皈依此一彌勒法門,而行持依止。

淨戒淨惡業

並淨化諸惡業。

一生長稱念

一生之中持念佛(慈尊)名號。

大願頻感應

即可得鑒納,並且得受攝納于慈尊願海之間。

接引往淨土

而往生彌勒淨土。

見佛開妙諦

意指可在淨土之中得聞佛法。

道心常住在

則道心永固,可不退志。

淨智不退轉

于淨土之中,不再輪迴。

悉皆成佛果

都可以伴隨慈尊,共成正覺佛果。


《去執經.景化第一》:本章乃專述景現緣引之變化。

海市又蜃樓

此乃形容詞,意指虛幻不實。

見景易觸情

謂人心易受外景所動。

起心頻動念

而有風吹草動,一起心念,則思緒紊亂。

難辨假與真

如此就無法辨別真假。

幽香暗浮動

此句乃藉詞,意指人生諸相之色名。

空谷類足音

空谷足音,乃形容詞,謂之與眾不同。

炫目耀琉璃

凡置身於炫麗人世間。

銀堆及金山

觸目金銀財寶。

人心猶不足

但人心不足。

小蛇吞大象

如蛇吞象,明知不自量力之謂。

景象雖實在

物景雖然眼見是實。

滄海又桑田

但人生之中,滄海桑田之變化,又豈盡能測。

莫入視覺障

際此非但人生之中劫厄重重。

模稜兩皆可

此乃形容詞,謂之兩可不定。

虛實須慧斷

因世間萬法萬有俱皆識性而了,故真假虛實乃須由人之慧性判斷。

強詞豈能明

無以辨識,則業識蠢動。

見象似有徵

似真之物景,但卻非定論。

瞽瞍各爭詞

此乃寓言,謂之瞎子摸象各執一詞,以此寓意眾生不知之執。

萬象雖包羅

宇宙事物雖盡在眼前。

假象豈久長

但此一物景,卻非真實,歷經時間等因素之變化。

唯有覺玄微

唯有實性─空,始為其真。

如如不所動

真實之空性,不為假像所惑動。

見怪能不怪

眾生如若見怪,而心不受所惑。

其怪久自敗

則其異像自然消滅。

假如為所動

如果被其異象所迷惑。

陷其景換替

就會陷入迷離景況。

靈心自成幻

一縷真實之空性,就會染著。

不辨景與相

不能破除此一現象。

萬丈墜深淵

就會墜入深淵而無以自拔。

明暗又凹凸

識體之變化,除以自性根障,外緣亦重,故無法平靜圓滑。

淨土永難生

一旦如此,不能改善,就無法往生淨土。

《去執經.識化第二》:本章主旨乃在講述識性之變化。

宇宙一切法

天地間林林總總諸法之概言。

唯識即唯心

以萬法唯識,而識又以心法為主。

體相相和合

雖有體相之分判,實則均由識性而產生。

窮竟性相理

如果能夠透澈研悟空性與名相諸理。

莫執有與無

並不執有無(此有無乃大小乘之執)。

邊見又邪見

邊見與邪見乃我執之一種,易入意識。

虛實如假真

有此邊見邪見,則真假不明。

鏡花與水月

猶如鏡花水月,到頭一場夢幻。

夢景實又虛

在識覺中不辨夢境(蓋有獨頭意識可在夢中化景)。

一切盡識根

原來一切都是根障。

六根顯六識

六根乃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乃屬根身,亦即在自身所俱,意根屬心法,不屬色法,故六根與六識結合,互輔互成作用。

意識阿賴耶

再加第七識與第八識。

須莫虛幻裡

乃為七轉識作用,皆為阿賴耶識之種子經三能變而成,因此我人莫明所以。

唯破迷執心

唯有破除此一迷與執,始能不使種子之現行如此。

學理入庫藏

將邪見邊見抑藏不露。

百世輪迴轉

縱然輪迴無休止。

阿陀那因識

此一心法使種子之作用提昇(亦即修行者之精進)。

自在依于心

自可無所罣礙。

能所執盡藏

此乃第八識之別名,均略去識之一字而已。

業識源不斷

業根雖自始即已隨輪迴而轉。

識明唯智慧

但智識(即為實智)存在。

莫受六根蔽

可不受六根所蔽障。

眼見如花影

眼識之見,當作花影。

花謝只剩枝

待其花謝,剩其枝椏。

耳聽足步音

耳根得聽走路聲。

人去只留痕

人走過後,只剩下腳印。

一切見非見

以上所列,乃為舉例。意即雖眼耳所聽見,是有其實像,但變化無常。

莫執定識論

不要以此就執見(此意即識性,若非早存前所知之名相,則花開花謝,人行走路,豈知其所行,此即為阿賴耶之儲存藏識,見此現象而產生作用。)

無有無不有

一切有與沒有。

心相隨機轉

都是在心識之了別而已。

緣情最牽掣

人生最牽礙,不外是緣與情。

定性少無明

所以我人修行須從不起無明,才能定性。


《去執經.執趣第三》:本章主旨乃在講述我人之所執與趣志(此一「趣」意即取)。

趣虛執實

本句頗有繁複,故須加以解釋,趣虛以字義而言,乃取向於虛幻,但趣虛是指取空之意,蓋意即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入幻相

可不入於識景緣情之假相中。

趣實執虛

當取向於實性(即圓智),則心中所執將不再存在。

易入迷茫

若此現象不袂除,則容易步入幻景之中(此句乃為以上各句之結論)。【前四句總結再加釋義如下:「執趣既是心中所執,暨其取向志趣,則顯露人心之易受假象所影響,而虛實之交替,假象之叢生,乃易入迷茫。故,此四句之註解,應為:「取空義而執實法,不入幻相;若以實性為趣志,但卻執於空性,則易入迷茫。此乃小乘之論。」(註:此為佛滅度後,僧團分裂,各部學說迭起,有犢子部更以諸法俱有與世尊之緣起性空之法義大相逕庭。)】

趣眾所往

意即眾生之通性一致,比如說:好好色,惡惡臭等。

形諸言語

若將此通性用言詞表達出來。

言善法語

說好話,比如勸人為善,即是法音。

言惡業障

若是不好言語,便是造業。

形諸意識

若是將此通性植入意識之中。

行善意善

就是能知往好的事業造作,就能形成正派。

識深業累

但是我人識業宿世輪迴形成一個很大的包袱。

形諸聽聞

在聽聞之根而言。

植入六根

它會在我人的根身之中。

趣執抵固

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我見,依此而執趣不捨。

識海常念

因而在識體中常常憶念起。

無以消弭

沒有辦法使它磨滅。

淨業莊嚴

在此一業識變化之中,趣於正善。

智實成性

才能使智慧等同於實性。

萬緣不動

使萬相之蔽惑都不動搖。

當下即捨

必須能夠捨此通性。

則無牽掣

就能無所牽擾。

緣情互動

如若外力與自性互相引動(此句之緣指外力,情指自性。)

雨後彩虹

一旦如此,就像雨後會顯現彩虹的現象是一樣的。

似實還虛

像是真的,但卻是虛渺不在。

如見光影

像是見到光影如物所曳,但須先有物而後有影。

先有其物

是以故,先決條件必須有這個東西。

後見其廓

才能知道它是什麼輪廓。

因見為實

這種先決是在有見,故此見為因,而因為見到了才執以為實。

不見為虛

若果沒見到其影,也就沒有其物,是以為虛渺。

度量依忖

度量乃指唯識中之三量。三量即現量,亦即是我人所見,直接判定;就像我人照鏡,鏡中顯現即是。二為比量,即是見煙則判知有火。其三為非量,乃錯誤之判知,如見霧以為煙,如見繩誤為蛇,乃以我人之忖度而判知。

則是虛實

就是不真,但卻有其物之誤導。

夢顯緣境

夢境即是有獨頭意識,乃我人第七識依執八識之見分而執著。

則為實虛

所以是有其實性,但卻非有物質,畢竟是虛渺。(以上諸句,由雨後彩虹至此,乃在闡述三量之非量,乃言我人之誤判知與八識之自證分,而了別有分際。)

互動果因

互動果因,乃指種子之等流習氣。所謂等流習氣,乃我人之平素所知,等即相等,流是相續,其意就是因果相續不止。

實性虛相

在此現象中,有實性,但無其相狀,有虛相但卻有實物。(前句已有註解。)

總在唯識

總之,唯識之作用。

依見揣摩

依見揣摩,即是非量之作用。

無有恆論

這在各家所說之中,沒有定論。

體相和合

但是體相和合這個形成的唯識理論,卻是採集各方主張。

破執不趣

主要就是破除眾生所具之執念,因為三量乃我人所具識性作用。換言之,與生俱來,而一入世間,習氣使然,乃執而不捨,趣而不忘。

二執生妄

也因此我執、法執,不破名相,恆存心識之法,永遠在迷惑之中。

不干圓明

此與自性實性無關。


《去執經.思無量第四》:本章主旨,思無量乃在提醒眾生注意思量此一課目。

斷惑證理

真理之印證必將由迷惑中求證,正所謂真理愈辯愈明。

法音正道

法音開示所含蘊之真理。

說八正道

佛家說法,以八正道為無漏之學,因為它是八種正直可避離邪非,並能到涅槃之法,故曰正道。
一、正見:明見苦集滅道之四諦,是以無漏之慧為體,並是八正道之主體。
二、正思惟:既見四諦,則必須思研探究,是以無漏之心所為體。
三、正語:是清淨口業。
四、正業:是清淨身業。
五、正命:是清淨身口意三業。
以上三項,是以無漏之戒為體。
六、正精進:是以真智而精進涅槃之道,是以無漏之勤為體。七、正念:時時愈念正道而不生遐非,是以無漏之念為體。
八、正定:是發增智而入於禪定,是以無漏之定為體。

首在正見

八正道之主體,即在正見。

見知而思

可知其主體所在,而思惟增長真智。

無明大海

在無明之念,此一領域中。

執境入虛

一旦所執,易入虛幻。

波濤洶湧

如此起心動念,無時無刻有如海浪浮起。

無盡無止

沒完沒了。

我思他量

我思指我人之所執,意即誤執而思量;他量即為外力,故此句所指即為我法二執之誤。

混淆實智

將會使我人之圓成實智受到混淆。

故思無量

因此思惟在一般眾生探究真理是非常重要。

自可編排

當此自可免於誤執。

牽引思緒

而有所引動我人之思念。

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是佛法四聖諦,須加研思。

變化萬千

我人思惟變化萬千,加雜百相紛陳,容易陷入虛幻不實境界。

是有諸根

當然我人諸根障所形成。

欲像不斷

使此變化牽纏不止。

靈明自蔽

致使我人靈慧閉塞。

以心起念

因而心識迭起變化。

念動而行

一旦起心動念之後之行。

行而造作

從此造作成業。

百般百變

就千變萬化綰繫靈明。

無盡庫藏

阿賴耶識種子之儲存。

識根不斷

將使此一業因,形成緣力,輪迴永不息止。

見知思量

眾生必得知其所以然,而加以思考。

偏妄執頗

莫使心識陷入偏執。

遐思紛歧

而迭起邪非紊念。

無以正信

導致行持之中,無有正信之行。

信念不馭

而使信念搖動偏頗。

則入幻思

一曰如此,陷入不實假象之迷思中。

似見實物

有如見著實物而執。

惑思為夢

卻成如夢,真假不定。

虛實不辨

無以使此識性定靜。

智海堵塞

終於智慧之珠掩蝕其智,無以發揮。

思而不明

縱然有所思惟,終究越入迷津。

般若失真

智慧之實智不顯,僅以執而誤。

未焉想像

導致無法破迷,使此假象儲存不去。

思而不得

將無所得。

反自作縛

並且誤導自己,有如作繭自縛,不得出困。

陷入困境

愈陷愈深。

以思無量

所以思無量這一課目。

說正見知

先說正道,使眾生得無漏之體。

正信不執

才能產生不執妄之正信。

免入化覺

庶可不入虛化之所知,亦即七識之所執。

無明無盡

無明之緣起,無止無盡,眾生細思量。


《去執經.有為功第五》:本章主旨闡述有所為。

百相雖為假

雖然諸相乃屬假像。

萬物猶實真

但是各種物質卻是真實之組成。

覺利行大智

所以必須一入凡世即有志向。

上根末法少

際此末法時期,上上根器之人較少。

自利時覺己

而智慧善根僅及於自己而已。

道程落小乘

因而在修行過程中,大多落於小乘修行(註:修行小乘法義,果位僅及於自了羅漢而已)。

蓮花果不就

是不能成就佛菩薩之果位。

人生時變化

人生過程之中多變化。

六根頻接觸

而且六根受塵境染著。

言行起心念

故言行之間起心動念之際。

情緣動亂時

常常使自己情緒以及外緣擾亂自身之靈明。

串連越時空

況且此一外緣,可超越時空,僅隨輪迴不止息。

無礙生阻障

無礙意指無掛漏之智慧,因此本意為圓融智慧受到阻障。

故食衣住行

所以在食衣住行之日常點滴裏。

總在牽萬緣

都是可牽動宿世一切因業與因緣。

物實相卻虛

物質雖實在,但其名相卻屬虛幻。

情真意仍假

「情真」意指自身情緒,「意」指本身之識,故本意為我人之情緒,本質上仍不真。

唯有如不動

只有本性真如妙有之空性。

始能齊放下

才能放下這一切假名相。

萬事真現實

人世間萬事均在現實。

道行超現實

但是修行卻要超此現實。

小乘修行者

佛法之小乘法義之修行者。

執沈守空寂

以取空執著沈寂之惡取空,以佛法之有無而生執。

大乘覺聖者

但是大乘法義修行者,智慧圓融。(註:佛法小乘僅及於六識,故其空性不及妙有真如,大乘演八識才有圓成實智。)

空色生妙有

空色妙有之真諦。

故今末法時

在今天末法時期。

根器少上上

能夠知之根器屬上上的人。

大願必堅持

必須堅持此一大悲悲心之願。

隨緣可修行

得法而修,隨緣而進。

譬如公門職

比如說在公門任職之人。

筆落多留情

因公門中人主掌百姓生息,故落筆決策宜知為百姓謀福祉。

譬如商家店

比如說作生意的人。

童叟兩無欺

老人幼稚童少,都能不欺其不知。

譬如道中子

比如說修行之人。

萬法盡隨緣

萬法須隨緣,莫執著我法之為上。(註:本句本意不指萬法唯識之義。)

盡在一心中

修行只在心法,緣反在其次。

善惡兩分判

善惡分判一念間。

盡在實念裡

所以必須自己之觀念中釐清。

真假不混淆

真假不會因此混淆。

道行上中下

行持雖有深淺。

勤修諸功德

但是諸功德之勤修,卻是最重要,換言之,修道不論法門高下、行持時間長短,最重要是在實踐,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一可度淨業

而勤修諸功德,第一可淨諸業障。

二可種善因

第二可種下善因業。

三可結善緣

第三可與有情諸眾生結下善因緣。

四可正見知

第四又可讓自身正見而得正知。

五可正信念

第五並因此讓自身正信正念無礙。

六可信願行

第六因此而恒持悲行,直至功果圓滿,甚而涅槃見佛。

諸般盡照見

所以勤修功德,可照見印心,亦即印證我心。

唯心有為功

只在一心有所為。


《去執經‧願行第六》:本章主旨乃在闡述願行。

願之海,浩瀚無垠

願海無邊無盡,不論人佛之大願,均可超越時空以及諸般阻障。

似日光,遍照大地

有如陽光可普照於大地各個角落。

似祥雲,瑞靄氤氳

像天際祥雲,乃是氤氳瑞靄之氣所形成。

似花香,薰俗滌慮

也像花朵芬芳,可使人俗慮淨除怡然。

似霜雪,晶瑩透澈

也像霜雪晶瑩透澈。

似珠華,琉璃剔透

也像明珠光華是光明透亮。

是以故,願發于心

所以發願誠於心。

諸業識,無所以擾

諸般業識或諸般根障,均無法擾亂這個大願的存在。

只能立,力得轉輪

只要能夠發此願心,它的願力能夠不受轉輪之束縛。

願既成,常省常思

所以一發心願,就要時常省思是否實踐。

以激勵,無量真智

以此省思激勵自己,進而產生天賦之實智。

油然現,三世十方

能夠如此,則可在三世因果十方世界中願力存在。

咸感應,灼然光明

都能受到感應,而願力倍加光明。

似流星,劃夜曳空

這個力量就如夜空中流星劃過,跡象顯明。

諸有情,共成善願

閻浮提地諸眾生都能共發善願。

宇宙中,隨處淨土

那麼天地間處處都是淨土了。

得契引,願力宏鉅

也都能夠人佛願力共同結合。

願不失,常持常行

因而諸眾有情宜知此願之大,時時謹記而實踐。

具如意,是莊嚴智

因為它是祥和之願,有奇妙之莊嚴實智。

具無量,是無邊度

也因為它無可限量,己度度他,都是在這個願力之中。

具堅持,是宿世緣

所以堅持著這個願心,是宿世所種的善慧根器。

具陀名,是等覺慧

這個願海,也是以佛名,所以它也是如同與佛同位。

諸所故,願行無邊

所以諸眾有情都可契引,也因此諸眾有情應與此共願而成。

似久旱,甘霖普降

在這個末法時期,願力就有如久旱之日獲得下雨的滋潤。

因此緣,心生歡喜

因為這個善因緣能夠心生歡喜。

無所捨,無所不捨

須知願無所可捨而實踐,願行卻可無所不捨。

無業欲,無所束縛

那麼就能沒有造作諸般業障及欲望而得此願恒行。

能皈依,心不退轉

諸眾有情應早知依止禮佛,皈依於彌勒佛國。

能見佛,聞法攝受

在此就可見佛聞法而得法喜滿心。

喜無名,總在願行

無盡法喜,都在這個願行之中。


去執經.法傳第七》:本章主旨乃在闡述傳法道脈。

人間法

世間法門。

欲界天

在欲界天中。

互牽連

都有互動互牽連。

傳道統

傳續道脈。

執金線

若果執於某一法義。

總有違

總是有所違悖。

說盡法

世尊住世,說盡八萬四千法門。

須印證

仍在各般印證諸眾有情之所執。

無實智

如果沒有實智。

法成空

那麼諸法都是空。

上生經

佛說彌勒上生經。

示分明

其中有開示分明。

諸有情

世間諸眾有情。

咸正信

應該都信仰於此經。

彌勒宗

彌勒一宗。

乃大盛

就可以大為興盛。

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受扭曲

被後世人所斷章取義,扭曲原義。

誑言解

以誤導或自行加註,失去真實開示之意義。

假托生

因此後世直至如今,有以下生經所載而稱慈尊已下生閻浮提。

遂私圖

各說紛紜。

乃式微

因此造成。

因以故

這個現象。

法傳正

必須正解道脈。

須實智

而諸眾有情更須以真智慧才能判定。

昔盛脈

昔時彌勒法義興盛。

今微耗

今時卻以衰退隱沒。(彌勒一宗在唐期頗盛,尤其在西域以迄天竺盡可見彌勒佛像,盛興尤勝今時隨處可見世尊佛像,因中原地有頗多假托彌勒佛名,致慈尊法義受扭曲,始道脈衰微。)

總機緣

總是一個機緣。

有太虛

有太虛和尚。

願往生

發願往生於彌勒佛國。

彌勒國

因此彌勒淨土才在近世顯揚。

彌陀願

此一如佛心之願。

廣如海

其廣大如海,無邊無際。

咸披被

都可普遍而及。

仍囿侷

但有此一機緣,仍受限制於。

眾生根

諸眾有情之根器,於此末法時期大都善根器隱晦。

八萬四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

治諸根

對治諸眾生之病根。

諸煩惱

以及諸般煩惱。

乃有願

因此才有此一願。

先往生

先往生到達。

隨弘傳

再來弘傳。

度未盡

以彌勒法義廣度世尊所遺未度之諸眾有情。

悉證果

能夠均伴隨慈尊而共成正覺。

一脈繫

以此彌勒法義一脈維繫。

法隱現

彌勒心法已示現於世間。

幾春秋

多少年來。

以值待

已可等待確知。

宏被願

有廣大攝納之願海。


《去執經.下天第八》:本章主旨闡述法義下傳人間之義。

法界曼荼羅

法界屬於弘法之義,曼荼羅乃為佛家謂信受眾生。另有一義為天神名。

無盡莊嚴藏

此義指為法界有無盡之寶藏即乃各部經典。

身語意密表

其中身語意密之闡述以度化。

三世及十方

遍及三界十方。

欲界承淨土

欲界指人間,使人間成淨土。

周遍諸法界

而使法義遍佈人間。

轉輪推法輪

雖然人間有輪迴,但法輪推轉不斷。

祥光華林園

祥瑞華林即指龍華樹,此句即為龍華樹周遭盡是祥光。

誓度有情生

將要來度化有情眾生。

同願無限地

與眾生共同發願在佛國淨土。

願彼閻浮提

願在人間中。

人間化淨土

的眾生都能置身淨土。

三生經上註

世尊開示彌勒三經中有詳細載明。

佛陀既授證

既然已得到世尊親自開示。

不違旭典故

當然就是真實的事。

愈誐慈氏門

眾生歌誦皈依慈尊法門。

運在塵業報

在人世間的業報,可因應此一方便法門而得以解脫。

人間猶火宅

人世間就是吃食煙火所煮熱的地方。此句隱喻世間人置身煉獄。

法音長垂注

慈尊心法時常傳佈在這裡。

萬里猶震響

雖然再遠再暗的角落都能得到慈尊普照。

僅得儀軌在

只要此一佛菩薩的儀規存在。

戒度行法持

眾生又肯信受持行。

歡喜無遠近

只要心生歡喜,欲求皈依,不論遠近。

拂遍法界中

都可受到慈尊法義,願海之攝納。

生生而不息

並且永不斷止。

源源而不絕

將可綿久。

天命咸本願

慈尊之慈悲願行,就如天命所賦。

授證同引度

將要與眾生同證同度。

金光長顯耀

光華披被於人世間。

龍華共證果

眾生俱皆攝受龍華三會共同成就佛果。

莫顧時空換

不要怕時空轉換。

莫受謠言惑

不要受到不實的傳言所迷惑。

莫受攻訐語

不要受到惡意中傷。

莫惑明心志

不要蒙蔽自己的靈心。

莫去自尋苦

不要去自尋煩惱。

莫自毀根基

不要自己毀敗自己修行之根基,此句意指皈依之願。

千秋萬世裏

則再久的時間。

一願可往生

憑此願力,就可往生到彌勒佛國。


《去執經.見佛第九》:本章主旨闡述在兜率天宮彌勒淨土得見慈尊之情景。

見佛得聞法

在淨土之中能得見慈尊而受法義開示。

誓願信有行

以此而立志行持。

各具因緣相

並且深深種下聞法善因緣而產生喜悅形相。

不背志心堅

從此不違背這個志向。

唯存恭敬禮

還要存在著恭敬的禮儀。

長侍心歡喜

常常心存著歡喜心情。

見之如無遁

而受到啟示不蒙蔽。

有形不彼參

有此現象得到喜悅而無違背。

此後共依歸

在此之後,共同皈依慈尊法門。

勝似貌作恭

甚至於貌相恭敬。

意卻遐闌珊

但是外表如此,內心卻無積極之意志。

必須存其在

因而必須存在著。

植心入願海

使一心堅持不違背,而能夠得到慈尊願海攝納。

未成等覺慧

尚未成就等覺之慧果(亦即尚未開悟)。

時抱見賢齊

就要時時存著見賢思齊的謙卑心理。

能得無懈怠

能夠如此,並且無所疏慢。

契引悲心願

以期得到契引而融入慈尊弘大願海。

同處欲界天

雖然尚是處在欲界之中。

佛映顯靈山

但見佛開示卻可顯現凡夫俗子之慧根。

時刻放光照

使此一慧根時常綻放光芒。

深沐接往生

深深感受到此一願往生。

見佛如佛在

像是見佛而佛常在身邊。

信願持行深

再以深深信仰之行持。

法益長垂注

得到慈尊法義之啟示。

見佛意不在

則是見佛之義。

聖言縱明確

此一明訓宜周知。

自絕見佛路

以免自己阻斷了見佛的通路。

人生落自擇

人生過程之中。

一心記圓明

須有一心一意圓明見佛之志向。


《去執經.懺悔第十》:本章主旨乃在闡述懺悔之必須。

往世一切佛名

過去歷劫以來所傳下之諸佛菩薩聖名

悉種無邊福田

都是有種下廣大的福田。

悉佈無邊誓願

也都是充滿了很大的誓願。

悉佈深厚法華

也都充滿了法義的光華。

依是故澤眾生

所以眾生。

俱在善巧攝受

都在這些佛菩薩的慈悲心願中受攝納引度。

有心無意造罪

如果在有心無意之中造下罪業。

或以美色生淫

或許因為見了美色生出淫心。

或以財利生貪

或許因為財物關係生出貪念。

或以怒氣生嗔

或許因為生氣忿怒而生出嗔意。

或以不平生怨

或許因為受到不平等對待而生出抱怨忿恨之心。

或以受辱生恨

或許因為受到恥辱而生出恨意。

或以情愛生痴

或許因為男女情愛而生出痴情之意。

或以榮華昧心

或許因為受到人間的官祿而蒙昧良心。

或以富貴失德

或許因為財富而失去品德。

甚至觸犯國法

甚至因此而作犯法。

諸般業根識障

這些種種的欲根業障。

人生根性受磨

都會使得凡夫俗子的根器受到磨練。

凡夫劣性猶在

這種劣根性尚存在。

人乘根器固植

相對的也使凡夫俗子的慧根泯滅,而更加執意不知轉化。

不拒繁華引誘

說不盡的人間染著。

總在人性之中

都是在人性的弱點上。

淨土之門尚開

如今淨土的大門敞開。

本誓願海加被

本來就是有願往生,就可受到攝納。

首在心生懺悔

但是眾生應知必須勤行懺悔,才可得到攝納。

佛本儀軌明載

因為這本來就是佛陀所開示的。

懺悔心願之源

懺悔的儀規,就是立下志願的根源,換言之,眾生能知懺悔,就是立下往生淨土之願的第一步。

凡夫諸般罪惡

在人生中的諸般罪業。

即是欲界百相

就是欲界中的眾生相。

既建欲界淨土

既然是要往生欲界中的彌勒淨土。

廣度有情眾生

來廣渡諸眾。

安有阻絕其路

豈有阻斷他往生之路。

以此依循而行

所以只要依此懺悔而行。

儀軌勤行懺悔

以佛規禮儀而殷勤行持懺悔。

惡心由茲已去

使劣性因懺悔而淨化。

借一佛名稱念

藉慈尊之佛名而稱念。

心生歡喜不止

懺悔之中更心生歡喜。

往繼善緣漸連

則可得到此一善法之益。

無量念力上生

無止無盡的念力充滿。

帶業不受牽墜

縱然有帶業之身,亦可藉此而不受牽掣墜落。

終其一生堅志

能夠一生一世的立志堅持。

命終放光接引

在壽盡之時,慈尊將可放光接引而得上生淨土。


《去執經.比較第十一》:本章主旨乃在我識所易產生比較之心。

因地行

因地,意指種因所在,則人事物均有可以是,本句其意乃為慈尊因地慈行,成就慈心無量。

各殊勝

各種因地之行俱有殊勝所在。

佛佛傳

每位過去佛都傳下此一因地之行。

道道連

每種法義也都是一脈相聯。

緣起勝

起於何時。

各因緣

就必須視個人宿世所種下的福慧。

故所宗

雖然有特定的。

無不通

但都是可融會。

諸眾生

有情眾生。

知皈依

只要知道依止。

聞法益

聆聽法義。

稱佛名

常誦佛之名。

信解慧

生出信心,增長智慧。

能有得

就必然有所得。

萬法一

萬法殊途,終歸合一。

散萬殊

由一再分散成萬般。

復歸宗

再合而為一。

知發心

眾生只要知道能夠發心。

法無比

更須要知道法門無從比較。

莫判別

不要去分別。

植藩籬

(同前句。)

自阻路

而無須以成見而分別心。

入迷茫

反而容易使自心陷入迷境。

比較心

我人識性之比較,乃緣於宿世之福慧深淺而植入識體,隨轉輪迴而入耶識。

智慧失

以致失去智慧。

見長遠

如果能有遠見。

成碩果

才能大成就。

任上下

隨其浮沈。

猶關心

卻仍然繫執於我人心識。

器賢愚

其意指根器之好壞。

根善惡

根器之善惡。

性良劣

本性之好壞。

俱為因

都是主因。

道精進

欲求行持精進。

在發心

必須發心。

在智慧

以大智慧。

在修行

精進修行。

法為末

不要以法門優先考量。

己為上

以自身適量為考慮,才能融入法義。

須明理

尤其須要明悟其理之所在。

窮比較

一味比較。

退道心

將會使自身道心衰退。

引淨土

而阻斷了精進之路。

不得門

不得適合自身之法門。

願眾生

但願眾生。

心平靜

能夠把心靜下。

心歡喜

而且聞佛名心歡喜。

心有信

能夠如此,即是心中有信仰。

心有願

就能發出願力。

心所王

心之所在。

成唯識

乃在心王之唯識。

萬法真

萬法皆真。

萬法空

但是萬法不出空性。

我空執

我人之執於性空。

全虛幻

反而使我入迷渺之境。

本末反

以此倒置。

唯一心

唯有一心一意。

直契引

執此信仰之心。

識本源

即是唯識之源頭。

空淨返

空性而真如,勝於惡取空之空寂。


《去執經.識形他心第十二》:本章主旨闡述識性與形相他心等之理論。

意起識臻念紊動

意念牽引而使我人前六識一體作用。

自識他心隨牽掣

這就是外緣引動的作用。

植入心田無所從

以此假相為真,乃是七識之執,進而使我人無所適應了別。

徬徨不定亂心機

因而我人產生迷境,紊亂靈心。

眾妙法門無所適

有再好的法義也不能融入。

獨疑不信失真如

疑心產生莫明,以此莫明而掩蓋我人之真性。

不厭生死樂生天

不怕輪迴,只要有心往生淨土。

大乘根性自形雛

只要如此,凡夫俗子的根器也可漸漸形成大乘根器。

莫自了脫生與死

不要以自了漢的修行。

捨他眾生落小乘

而不顧眾生的共登覺岸(此二句乃闡述大乘小乘的修行)。

欲界天中欲界定

在彌勒淨土中仍然可以有帶業的眾生。

深入正受求三昧

可以深深進入慈心三昧,而得到正法的授證。

六事行法求上品

只要以彌勒法義的六事行持,終其一生可以上品上生。

蓮華座上結跏趺

在龍華三會中龍華樹下,坐於蓮花座上。

此生願信兜率天

只要眾生能夠一心一意發願往生兜率天彌勒淨土。

無妨結使斷欲根

就可以從今而後立志(註:結使喻指立志)。

識心主宰一切名

我人心識可以主控世間一切法。

業根顯見諸般形

並且受到識業根障的影響,因而一切都必須以當下的此時來發心。

他心串連一切業

不要受到外緣的影響。

結梗業田難自主

以致我人不能夠自主。

執邊邪見失正信

執著於邊見邪見,而反入於不正信。

不能揮發出願心

不要使外緣的力量拑制自身的發心。

故願眾生明知悉

願眾生都能夠明白。

戒慎惕懼永存心

外緣的力量阻斷自身的發心,眾生宜惕慎。

歡喜恭敬慈悲願

眾生可以簡易的以見佛歡喜,稱念佛名,而深入慈尊的慈悲願行。

皈止當來常稱念

從此依止於慈尊,而常稱念佛名,以此而契引慈尊願海,使自身減輕外力干擾。

堅誠解破諸困境

只要一心虔誠,可以破除諸般困阨。

生天永久信受中

則往生淨土當可如願。


《去執經.戒第十三》:本章主旨乃在闡述戒之對眾生有其重要所在。

戒持入定生慧

修行持戒,以戒而束心,乃得入定而生慧。

誡於中而形外

行持守戒,必發自內心,始能行諸於外。

束意律行嚴心

故其行首在嚴格律行。

立戒本意在此

因而佛家立戒,它的本意就是如此。

欲界諸根不盡

因為身在欲界之中,諸業根均在蠢動,尚未淨化。

頰惱處處皆是

煩惱障隨處可生。

無以約束言行

是以眾生無法自行約束自己言行。

不見淨智莊嚴

難以達到莊嚴妙智的境界。

是以諸眾有情

所以眾生。

修行求學覺證

在修行大道上,未能慧覺印證之時。

必先學儀肅規

應該先學習佛規端肅禮儀。

出乎至誠自發

並且要發自內心至誠而自動自發。

盡意復禮軌懺

盡心符合佛規禮節。

則得符合本意

才能符合佛之立戒本意。

戒之成立儀軌

戒的儀軌,也就是行持守戒的細節。

首在脫胎換骨

就是要讓眾生脫胎換骨。

眾生宿業牽連

因為眾生輪迴以來業障牽連甚重。

識意無以自明

心識之間常常受宿世因緣牽掣,無以自主明悟。

欲界聲色繁華

加上欲界之中,聲色繁華的情相染著。

誘引起心動念

很容易受惑而起心動念。

內有業識昧心

因而在內有欲根蠢動而蒙昧心識。

外有賊業引意

外在又有諸般色相的誘引。

內憂兼而外患

際此內外侵襲的情形。

修行頻添變數

修行路上加雜許多變數的動力。

非守戒規自律

因而必要以守戒的自律力量。

無以守心修行

才能夠鎖住心猿意馬而清靜修行。

唯戒者不艱澀

但是守戒並非一成不變。

五戒八齋隨意

只要五戒或者八關齋等能夠隨緣而守。

須在堅誠不退

最重要的是誠心不退志。

必蒙獲益良多

這樣就可以獲益很多。

戒在肅正六賊

守戒就是在端正六個賊根,這六賊就
是眼耳鼻舌身意。

賊去蘊空識明

只要六賊淨去,就可使身心清淨靈明。

心王得以自主

心識就可以自主。

內外不受困縛

內外的侵襲,都可以抗禦或淨化。

則可由戒弘誓

因此可以因為守戒而達到律心明識。

進而願海無邊

再精進至於立下宏願。

終持一生無礙

以此修行一生一世。

先消宿世罪業

則可消除宿世的業障(因戒行之中,除有不造新罪外,並以明理而行功立德,自可消業)。

再期未來厚福

然後再造以後的無邊福慧。

威儀一生戒肅

守戒之人,無形之中氣質潛移默化,自然端肅莊嚴。

滅罪獲福肅正

漸漸的消罪而得印證。

等覺果品可得

那麼以戒一行,就可以有等覺菩薩的果位了。


《去執經.因地慈行第十四》:本章主旨乃在闡述慈尊之慈心無量,其因緣所在。

昔無量阿僧祇劫

在很久很久無量阿僧祇劫之中。

一佛如來號彌勒

有一位佛陀,祂的名字叫彌勒佛(此位彌勒佛非為如今之彌勒佛)。

大弘佛法利度生

當時這位佛陀大力的弘傳佛法,以引度眾生。

有婆羅門善知識

當時有一位婆羅門的人氏,他本身具有很大的善根。

深受法益帶髮修

很得到佛法的薰陶,身受法益,因此帶髮修行。

時在深山逢枯旱

當時在山中適逢枯旱的時節。

作物欠收食糧少

一切農作物不好收成,因此民生食物普遍缺少。

修者一切智光明

那時這位修行者在此山中修行,已得光明智慧。

足有七日未進食

雖然已有七天,因無食物而未曾吃過食物。

山有白兔母與子

在此山中有兩隻白兔是一對母子。

護持佛法與修行

這母子白兔頗有慧根,竟能護持修行者。

自願捨身燒熟肉

見修行者因枯旱未進食,乃自願將自身烤熟,以供修行者充飢。

供養一切智光明

以捨身供養佛法僧。

山中有神告修者

事後此山之山神告訴修行者這件事。

聞言不禁悲心起

修行者知道此事後,不禁悲從中來。

憐憫白兔知供養

深深感動於憐憫白兔母子,身為畜道竟知供養佛法僧。

乃心誓願不殺生

由此一事,這位修行者立下大願,從此修行不殺生命。

偈畢縱身投火中

以此一願而修行,並為眾生作榜樣。

世尊說經明開示

此後世尊住世說法時,有明確的開示。

兔母即佛之前身

這一對白兔母子,兔母即是世尊的前身。

兔子佛子羅睺羅

兔子就是修行者姓名羅睺羅。(註:此二句乃闡述世尊與慈尊以及一位修行者姓名叫羅睺羅三人的因緣;世尊的前身即為兔母,因以身供養佛法僧,故得轉佛陀之身,一身繫佛法弘興之重任,而羅睺羅亦以此因緣而成世尊座下。)

修者再轉慈氏身

而那位修行者再轉世為慈尊。

是以彌勒慈三味

由此一段因緣,慈尊的慈心無量就是由此而來。

生生世世永護生

慈尊轉輪後,修行之間生生世世以護生為宏慈。

因地慈行不食肉

就是這個因緣事,所以此後修行都不再吃食肉類。

攝受有情慈氏願

並以此宏慈攝受諸眾有情。

生吾淨土修慈法

因此眾生欲求往生彌勒淨土,修行彌勒法門。

無量功德無邊造

應該知道因地慈行這個修行因緣,以此宏慈造無邊功德,生無邊福慧,以護生結無邊善緣。

慈心三昧入禪定

以慈悲護生,不受怨靈干擾而入定。

浩瀚願海無邊際

可以進入慈尊無邊願海。

涵蓋有情諸眾生

包括人天諸眾有情。

一念直上彌勒國

有此一念,即可直上彌勒淨土。

淨土安怡能駐錫

在此怡然安祥的駐錫(本意為僧人掛單借住)而修行,以待共伴慈尊同成正果。


《去執經.分內外院第十五》:本章主旨闡述彌勒淨土往生在內院外院之分別。

求生兜率淨土

凡有志往生於彌勒淨土之眾生。

比丘尼等比丘

比丘尼即出家女眾,比丘即出家男眾。

行持於具足戒

具足戒乃指出家眾而言,沙彌、沙彌尼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二十戒,完全領受謂之具足戒。

六事修齊不怠

六事乃指:
一、勤修諸功德。
二、威儀不缺。
三、掃塔塗地。
四、名香妙華供養。
五、行眾三昧,深入正受。
六、讀誦經典。
此六事乃指在家修眾,以此六種事勤行。

永住四無量心

四無量即慈悲喜捨,以此四種真諦常存於心。

發願往生吾土

而發願求生彌勒淨土。

上品等覺上生

能夠完全領受具足戒之出家眾或六事修齊之在家眾,則可上品上生於彌勒內院。

證果彌勒內院

在此得證正果。

阿羅漢菩薩果

或者羅漢、菩薩等覺之佛果。

諸眾優婆夷塞

優婆夷指女居士,優婆塞指男居士。

及至有情眾生

甚至到一切有覺情之眾生。

未戒六事不全

沒有完全受戒,或是六事行法沒有完全修齊。

僅以一願堅誠

僅是有心一志堅持。

六事擇其一二

在六種事行間選擇一、二種。

在家受八齋戒

並且在家守八關齋戒,所謂八關齋戒即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之五戒,加上不著香花蔓華、觀聽歌舞,不坐高廣大床,非時不食。

稱念佛名不懈

持唸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之佛名。

縱有犯戒觸規

能夠這樣,縱然在行持之間偶有觸犯戒律。

未至斷欲淨業

也沒有斷絕欲根,淨化業障。

仍可往生淨土

也可以求生而往生到彌勒淨土。

兜率天宮外院

的兜率天宮中的外院。

帶業往生淨土

以此帶業之身來到彌勒淨土。

欲界諸根不斷

欲界的諸般根障沒有完全斷絕。

見佛聞法信受

但可見到彌勒慈尊,恭聆開示,聞法信受。

道心永不退墮

而將道心永固,使之不退不墮。

欲天彌勒淨土

在此欲界天中之彌勒淨土。

示現帶業男女

可以演化帶業往生之諸眾。

十方淨土所無

這是十方諸佛所設淨土所沒有的。

乃悲願之所致

能夠如此,是因為慈尊悲憫眾生在世尊住世之時無緣得度,乃發心善巧攝納諸眾。

不捨一切眾生

不放棄引度一切眾生。

廣涵欲界男女

涵蓋諸眾有情。

針此人乘根性

針對凡夫俗子的根器。

上生欲界淨土

使之方便往生來到同一種質性之淨土。

再作各分教化

然後才加以分別教化。

男女各受聞法

男女分別受到教化。

歡喜道心不退

使之見佛心生歡喜而道心不退去。

天女開音唱法

並且在淨土之中有天女以音樂教法。

音教四無量法

以此音樂之教化,灌輸四無量法之法義妙諦。

教六度波羅蜜

再教六度行,所謂六度即佈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智慧。

天籟醍醐灌頂

以此仙樂之妙華法音,以教化眾生。

各生上生出離

使在此之眾生可生出上生上增斷欲淨業之心。

雖是欲界男女

雖然是欲界的男女二眾。

不受欲根污染

只要不受欲根的纏擾。

一切莊嚴淨智

那麼莊嚴的智慧。

內外分明清楚

就會顯現出來。

眾生根業可淨

輪迴的根業都可慢慢淨化。

彌勒佛土寶光

受到彌勒佛國的光華普被。

可受正信宏願

加以正信及發心。

成就佛乘根器

就可以慢慢成就等覺的根器。

吾普告諸有情

慈尊告訴一切眾生。

上品則得上生

上品就能夠上生。

內院得證正覺

在彌勒佛國的兜率天宮內院之中證得正覺。

中品上生內院

中品而往生彌勒佛國的兜率天宮。

道心可不退墮

也可以保持道心不退去。

龍華勝會圓功

等到龍華三會再證正果。

再證等覺菩薩

或者等覺之佛果,即菩薩羅漢果位。

下品上生外院

如果是下品的往生彌勒佛國之兜率天宮,則在外院。

見佛普受加被

見到慈尊再親領法華加被。

稱念懺悔滅罪

再行唸佛懺悔。

上增道心根器

以慢慢增加上生心。

再除業根業障

再慢慢淨化欲根業障。

欲界天中斷欲

最後在欲界淨土之中斷絕欲根。

再下閻浮勝地

等到龍華三會之後,再陪伴慈尊同下閻浮提一地。

共成無上正覺

共同成就正等正覺之佛果。


《去執經‧教爭分別第十六》:本章主旨乃在闡述對如今眾生分門別派的慨嘆。

佛佛同道

過去世、未來世每一位佛,傳的都是同一個道。

源源同流

其根源都是一樣。

三世諸佛

過去如今未來的諸佛。

十方如來

以及十方的佛菩薩。

共願度生

都是有共同的宏願,就是要引度眾生。

攝引有情

(同前句。)

閻浮提中

即指人世間。

各部生眾

各個宗脈的眾生。

接引因緣

都是有因緣可指引。

以諸佛名

以過去未來諸佛佛名,此句指諸佛佛名。

深種福慧

來為眾生得到福慧的根源。

修行有異

雖然各個修行不同。

信受無差

但是皈依卻是不變。

願行既就

有願有行,以此完備。

淨土可生

就可以往生於淨土。

緣何不智

為何會不智。

互相攻訐

是因為各個分門別派互相攻擊。

宗脈立論

一個宗脈所依據的理論。

無非佛法

也都是佛傳的道理。

大乘小乘

雖然有大小乘之分。

人天根性

但那是以各人之根器而適應。

輪迴之間

眾生宿世輪迴以來。

或有長短

各有各人之因緣好壞。

終歸覺慧

終歸一句。

共證圓融

就是要圓融共同助行大道。

何苦分別

何必要耿耿於門戶之見。

形成教爭

以此而形成教門爭議,爭議更會造成損失。

一失慈悲

第一會失去修行人之慈悲心。

二失誓願

第二會失去願力。

三種業根

第三種下因緣的業障。

四成執識

第四會形成執著的識性。

五廢修行

第五大廢修行之工。

六遠佛光

第六不會受到佛光加被。

七得怨恨

第七會造成互相怨恨。

八自無明

第八會起無名之火。

九有惡累

第九會日久惡化。

十去真如

第十會失去本性之真如。

有此十礙

有這十大障礙。

何苦來哉

何必為分門別派而作無謂爭議。

漫作誑言

不要說是放大話。

我最殊勝

只有我的法門最好。

佛法妙諦

佛法的妙諦所在。

因人示教

是因人適性而予教化。

各擅殊妙

各宗脈有各個的殊勝。

共度有情

共同來引度眾生。

諸部生眾

而各個眾生。

應有所悟

也應該有所體悟。

傳承佛道

來傳佈繼承此一妙法。

各領法益

使眾生都能領受到法益。


《去執經.唯識觀第十七》:本章主旨闡述唯識觀與求生彌勒淨土之有關連與否。

吾今說法唯識觀

慈尊在經中演法開示唯心觀,所謂唯識觀即是唯識理論的理念。

意即世間之萬法

也就是世間林林總總的萬法。

皆自心意識變現

都是從我人的心王八識所變現了別。

都會歸入心識中

萬法歸唯識,即是唯識觀。

不論有為無為法

不管世間萬法是有為或無為之法。

似有外景其實無

以及像是有外物景像的法義,其實都是空無。

唯識觀想而生定

以理解唯識觀而進入唯識定。

唯識定中深正受

在唯識定中得到正確的受記法義。亦即由唯識了悟至萬法空性由觀而定。

智實互轉須唯識

可以了悟到圓融智慧以及真實之空性,都必須依此唯識而修。

虛實欲破唯心王

欲求破除虛實(亦即我法),也只有心王八識的了別。

即是唯識之初修

這個就是修行唯識的初入門。

但須戒慎名相繁

但是修行唯識的人必須知道唯識理論中的名相繁瑣。

洞澈明理根基奠

只要明白這些道理,可以奠定唯識修行的根基。

唯識觀想能了解

唯識觀的概念有所了解。

再作勤修唯識定

再依循進修,進入唯識定。

切莫誤解及訛傳

不要誤解唯識理論,或者以錯誤引導錯誤。

必修唯識始往生

以為一定要修唯識才可往生彌勒淨土。

求生兜率方便門

往生兜率天宮彌勒淨土有方便法門。

持戒十善念彌勒

只要持守戒律,力行十善道,並稱念佛名。

聞名歡喜行六事

聞聽慈尊佛名而心生歡喜,並勤行六事行法。

恭敬禮拜不退轉

日夜膜拜慈尊,往生志心不退去。

凡夫之身諸有情

凡夫俗子之身的諸眾有情。

信願恆持發初心

只要信願不退,桓持精進。

慈心三昧四無量

以慈尊護生之慈及慈悲喜捨四無量法。

命終接引上兜率

只要如此,命終之日就可蒙慈尊放光接引往生彌勒淨土。


《去執經.遺法囑付第十八》:本章主旨乃在闡述世尊住世說法之未度盡遺眾乃在未來佛之引度共成正覺,意義乃指世間,佛之同道無須劃分門戶。

佛說八萬四千法

世尊在世說法,以四萬八千法門對治四萬八千煩惱苦。

專治八萬四千障

以此對治諸障。

滅度遺法代代傳

雖然世尊已不住世,但佛法代代傳續。

各擅殊妙遍閻浮

各宗脈法義各有殊勝,也遍佈於人世間各地方。

歷歲雖經星月移

雖然歷經許多波折。

滄海桑田未滅傳

也經過許多時地變遷,有如滄海桑田變化之大,也不能使佛法斷絕。

各洲諸部根器異

雖然各地方的人根器各有不同。

因應緣機妙示現

但是佛法都能在適當的緣機中巧妙演法示現。

正法弘佛上智根

在佛滅後千年之間的正法時期,諸修佛者都還有很好的根器。

像法弘佛仍慧覺

在像法時期,弘傳佛法的人仍然是大有慧根之人。

末法根器太淪沈

但是到了佛滅後的二千餘年後,如今是末法時期,眾生的根器就太過淪沈不振。

兼而立論成宗脈

雖然有弘法之人從佛法中另成宗脈。

恰似雨後生新筍

並且都如雨後新筍的冒出頭。

千宗萬脈利度生

千宗萬脈弘法利生。

佛佛道同本無異

各宗本尊雖異,但佛佛同道,法法相續。

何奈人心未識明

只是因為人心不知此理。

或以緣機度眾生

有的人因緣際會而引度眾生。

或以法門啟眾生

有的以法義而啟蒙眾生。

或以知名引眾生

有的以自身之知名度引度眾生。

或以入世度眾生

有的以入世行持而引度眾生(入世乃指深入眾生之生活圈子,出世即遠離人際而入山自修)。

周德周備原可喜

雖然各宗各脈諸般大德根器都已完備。

奈何機鋒各逞強

只是各宗各脈各逞機鋒,互相攻訐,使得弘傳佛法失去原義。

攻訐毀諦咸曲解

(併同前句。)

形成自傲為殊勝

各以自身為殊勝,自許自傲,而貶斥他宗他脈。

實則十方三世佛

其實十方淨土三世佛陀。

無量祇劫本一源

自無量阿僧祇劫以來,就是佛佛同道,法法相續。

何須爭勝成心結

不必要以自傲殊勝而互訐,造成互相攻擊之心結。

況乎二乘成聖者

而且二乘根器難以發菩提心以自度之自利為修行者。

因地佛位未周全

是因地菩薩修行未臻完全。

果地佛品道究竟

究竟之無漏佛果,尚有距離。

漫言十方何淨土

不要說十方世界的任一淨土。

不信成土妙善根

沒有發菩提心,自利根器不除,不能得願海攝納,則任一淨土不能相應,就不能往生任一淨土。

雖有專精一志修

雖然有專誠一志的修行(淨土志業是佛弟子都知道是易行道,但是十方世界的任何淨土悉皆有佛願海接應,唸佛以修淨土法門,雖是易行道,但若不發菩提心,難得彌陀願海相應,則無以往生蓮邦)。

須忌遲豫生口業

仍然要戒慎者,乃立志修行過程中謗道生口業。

枉費大好初因地

如此就枉費了很好的初發心了。

遙望十方不成行

只能遙望嚮往於十方任何淨土,卻不能入境。

唯隔淨土十萬億

並且距離十方任何淨土都很遙遠。

雖隔十數恆河沙

淨土殊勝,卻分隔難以盡述(佛徒素以恆河沙數形容其多)。

彌陀願海攝無邊

雖然阿彌陀佛之願海廣大無邊,以唸佛之易行道以廣度眾生,但彌陀淨土不納二乘根器者(二乘指中乘緣覺乘及聲聞乘之小乘,均為自度根器)。

琉璃淨土廣大涵

而藥師琉璃光淨土雖然也是廣大攝納。

各願往生憑自願

往生之修行者也是自願求生。

何須口舌爭是非

這些淨土法門各自殊勝,無須自恃自傲。

彌勒內院成淨土

眾生更不知彌勒法門是佛法中易行道之最易行道,不須大乘根器之人,二乘根器也可求生到彌勒淨土,更可證入彌勒天宮之內院。

眾妙善根百德成

只要來到彌勒內院,則妙德莊嚴的善根器就可成就。

欲界天中兜率宮

在欲界天中的彌勒淨土。

四無量法同攝受

慈尊以慈為首之慈悲喜捨一同攝受。

慈心三昧度有情

以此初因之慈心三昧護生之心以度眾生。

近易簡行稱方便

修行法門最易行。

先得無上不退轉

只要得到一心往生之志願不退去。

見佛聞法出離心

見到慈尊恭聆開示,再發出離斷根絕欲。

始得龍華圓勝會

就可以共赴龍華勝會。

證阿羅漢果地佛

伴同慈尊得證佛果。

天上人間無二殊

因為到那時娑婆已非五濁惡世,如同彌勒淨土殊無二致(此在三經中有明載)。

聖言量者最可貴

當是最值得珍惜。

佛說彌勒上生經

這是世尊說法彌勒上生經。

付囑遺法度遺眾

以及下生經,彌勒大成佛經三經中明載,囑付未度遺眾由未來佛引度共成正覺。

悉皆慧覺得圓融

屆時眾生都可回復大乘根器圓融無礙。

不論何法不違法

不管是什麼法門不違反法律。

悉承本師釋迦佛

都是承接於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量劫去期未來

無量阿僧祇劫後,賢劫中期待未來。

正法深受慈願海

轉正法輪,就是慈尊的願海。

吾今普告人天眾

慈尊現在周告天上人間諸眾。

本師付法度遺眾

本師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之前,將所穿之袈裟叮囑摩訶迦葉轉付,即是正法授記囑咐引度遺眾。

三藏典冊記分明

這些都在佛經中記載分明。

唯願諸眾共閱研

希望諸眾能夠閱明研究。


文殊菩薩 降
《去執經.收經讚》:本經完結,在經末有收經讚,此乃經體之制。

妙哉彌勒法王子

稱讚慈尊之詞(此乃引用人天之讚詞)。

欲界大悲建淨土

在欲界天中,以慈心大悲之願建立攝納遺眾的淨土。

願海無邊咸攝引

這個淨土因有世尊囑付善巧攝納,以及慈尊護生之大願,故廣大攝納諸眾有情。

四部諸眾同歡喜

人天諸眾同樣的歡喜。

一志不退恆持名

只要一志不退,恒久持唸佛名,以契引願海。

恭敬禮拜香華供

並且恭敬禮拜慈尊,以好的香花等供養。

六事勤行戒嚴守

有六事行法及齋戒的行持。

彌勒內院兜率宮

就可證入兜率天宮彌勒內院。

得受資糧憑往生

這是一個憑藉往生的方便法。

彌勒淨土

彌勒淨土。

誓不退墮

在此立志不退去心志。

無上道心

發菩提心。

萬德莊嚴

就可以有妙德根器。

三身圓滿

而成就菩薩果位(所謂三身乃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三身圓滿必須初地以上大菩薩才具。所謂自性身乃以大功德法所依止之緣。故受用身分成二種:其一,自受用身,謂諸如來之圓淨常遍,色身常自受用廣大法樂。其二,他受用身,謂諸如來示現微妙之功德身,及初地以上大菩薩轉正法輪,令彼受用大乘法樂。變化身乃諸如來以度化眾生而變現之無量隨類變化)。

皈依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一聲、十聲、百聲、千聲、萬聲、十萬聲、百萬聲):

(此乃經體制,無須註解)。

大日如來 降
《去執經‧收經偈》:此經收經偈,乃意在為此經說偈,為眾生說明。

卅二法相

慈尊有三十二個法身。

紫全法身

其中本相為紫金。

慈心三昧

但以慈心護生是為初因。

四無量法

加上四無量慈悲喜捨之法義。

顯密圓融

而可顯密之義都圓融無礙。

法門殊勝

彌勒法門之殊勝,乃是佛法中易行道之最易行道,因各乘根器之人俱可帶業求生。

願被諸眾

慈尊大願廣及未度遺眾。

接引遺眾

俱皆接引攝納。

共證龍華

以其龍華勝會共成正覺。

信受願行

只要信受而力行不退。

悉皆迴向

都可以迴向。

皈依

皈依意即依止。

萬德周備

萬德周備乃讚嘆慈尊。

護生菩薩

慈尊以護生,因地而成就菩薩果位。

龍華尊佛

而在龍華勝會與眾生共成正果,而慈尊之成佛將不似世尊之艱辛,只在龍華樹下,日昇出至日西下即可成佛,故尊稱龍華尊佛。

皈依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一聲、十聲、百聲、千聲、萬聲、十萬聲、百萬聲)。

道安菩薩 降

 跋

  經之註解,乃在闡述經意,期以淺白文詞解析詞句之艱澀,而使讀經之人了然於胸,進而誦經之時,心領神會,不負著經之意旨。

  去執經,顧名思義乃在解開眾生心結之執著,文詞之中不免牽涉唯識名詞,更加使經意艱深,不易組織領會。今日本經得佛菩薩摩訶薩龍樹之註解,則使經意明朗。眾生讀經細加體會,則讀誦兩有所得,悉皆法益,實為末法之幸,眾生之福。

  際值書成。吾謹以數語以作為跋。

道安 跋於南瞻部洲臺疆豐原懿敕拱衡堂

天運丙子年十二月十四日

準提佛母 降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一月廿二日

 後記

  說到修行,眾生畏難;說到離欲,眾生擔心失落所得,此乃眾生根障太重,末法時期,根器有差所致。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慈氏聖者亦是大慈大悲,因在末法時期眾生執識太重,不易得度;因此,乃在離此閻浮提最近距離之欲界天中建立兜率天宮,以作依住,並建設彌勒淨土,使眾生容易得度。

  本尊釋迦與慈氏聖者乃同時期修道,佛陀早已成佛,而慈氏聖者卻在兜率天宮此一生補佛處行菩薩道,以待未來下生成佛。這種差異不在世尊根器優於慈氏聖者,乃在慈氏聖者負有度盡佛陀說法未能得度之遺眾,再在三會龍華之時共同成佛。這是大悲大願,也是方便善巧攝納,所以彌勒淨土可以帶業往生,這就是得度之機。

  眾生修行彌勒心法,可以精進唯識觀而唯識定;也可以持戒護生,勤行六事;更可以發願往生,稱念佛名,諸此種種,俱是末法之中方便法門。

  際此末法之時,正信行持是為修行者之智慧,佛陀授記彌勒以度遺眾,此在大藏經諸部中上生下生經中記載分明,眾生應可明證彌勒法門乃為佛授正法而皈依行持,自是在此濁世之中往生淨土之一大殊勝緣機。

準提 誌於南瞻部洲臺疆豐原懿敕拱衡堂

天運丙子年十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