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傳道論

修真傳道論         (出正六十四卷版呂祖全書)

呂祖問修真功夫要訣。

正陽祖師因述金丹大道。口授呂祖。呂祖集成卷。

華陽真人施肩吾希聖傳之於世。

 

 

修真傳道論    卷上

呂祖全書修真傳道集小序

昔虞廷十六字。為傳心之祖。嗣後孔門授受。亦止一貫一言。若是乎傳道固無庸多說也。然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中庸一書。所述仲尼之言。多論語所不載。意當時性天之說繄詳。多秘而不傳者。世傳呂祖受道於正陽帝君。以恐誤五百年後人一語。而三千功行已完。何其直捷。及閱修真傳道集。指陳天人性命之旨。不憚曲折反復。詳哉言之。獨異於虞廷十六字。孔門一貫一言者。則又何也。集傳於華陽施肩吾。肩吾唐元和年間進士。隱洪州西山。矢志不仕。嘗有詩曰。氣本延年藥。心為使氣神。能知行氣主。便是得仙人。足以知其所養矣。呂祖遊睦。見其趨尚烟霞。授以還丹大道。此集之傳。所自來也。但當年問道。應尚有秘密口訣。不能筆之於書者。所謂口口相傳不記文。今皆不可得見矣。原本多訛。今將舛錯者改正。其餘闕疑。分十八篇。為上下二卷。                              

無我子謹序

 

鍾呂傳道集

論真仙第一

呂祖曰人之生也。安而不病。壯而不老。生而不死。何道可致如此。

鍾祖曰人之生。自父母交會。而二氣相合。即精血為胎胞。於太初之後而有太質。陰承陽生。氣隨胎化。三百日形圓。靈光入體。與母分離。自太素之後。已有升降。而長黃芽。五千日氣足。其數自滿八十一丈。方當十五。乃曰童男。是時陰中陽半。可比東日之光。過此以往。走失元陽。耗散真氣。氣弱則病老死絶矣。平生愚昧。自損靈光。一世兇頑。時除壽數。所以來生身有等殊。壽有長短。既生復滅。既滅復生。轉轉不悟。而世世墮落。則失身於異類。透靈於別殼。至真之根性。不復於人。旁道輪迴。永無解脫。或遇真仙至人。與消其罪報。除皮脫殼。再得人身。方在癡瘖。愚昧之中。積行百刦。升在福地。猶不免饑寒殘患。迆邐升遷。漸得完全形貎。尚居奴婢卑賤之中。茍或復作前孽。如立板走九。再入旁道輪迴。

呂祖曰生於中國。幸遇太平。衣食稍足。而歲月未遲。愛者安而嫌者病。貪者生而怕者死。今日得面尊師。再拜再告。念生死事大。敢望開陳不病不死之理。指教於貧儒乎。

鍾祖曰人生欲免輪迴。不入於異類軀殼。嘗使其身無病老死苦。頂天立地。負陰抱陽而為人也。為人勿使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

呂祖曰人死為鬼。道成為仙。仙一等也。何以仙中升取天乎。

鍾祖曰仙非一也。純陰而無陽者鬼也。純陽而無陰者仙也。陰陽相雜者人也。惟人可以為鬼。可以為仙。少年不修。恣情縱意。病死為鬼。知之修煉。超凡入聖。脫質為仙。仙有五等。法有三成。修持在人。而功成隨分也。

呂祖曰法有三成。而仙有五等者何也。

鍾祖曰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離於鬼。人仙不離於人。地仙不離於地。神仙不離於神。天仙不離於天。

呂祖曰所謂鬼仙者何也。

鍾祖曰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陰中超脫。神像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入輪迴。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已。

呂祖曰似此鬼仙。行何術。用何功。而致如此。

鍾祖曰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志陰靈不散。故曰鬼仙。雖曰仙。其實鬼也。古今崇釋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誠可笑也。

呂祖曰所謂人仙者何也。

鍾祖曰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

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悞交悞合。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呂祖曰似此人仙。何術何功。而致如此。

鍾祖曰修持之人始也。或聞大道。業重福薄。一切魔難。遂改初心。止於小成法有功。終身不能改移。四時不能變換。如絶五味者。豈知有六氣。忘七情者。豈知有十戒。行潄咽者。咍吐納之為錯。著採補者。笑清淨以為愚。好即物以奪天地之氣者。不肯休糧。好存想而採日月之精者。不肯導引。孤坐閉息。安知有自然。屈體勞形。不識於無為。採陰取婦人之氣。與縮金龜者不同。養陽食女子之乳。與煉丹者不同。以類推究。不可勝數。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於大道。止於大道中。一法一術。功成。安樂延年而已。故曰人仙。更有一等。悅須臾。厭持久。用功不謹。錯時亂日。反成疾病。而不得延年者。世亦多矣。

呂祖曰所謂地仙者何也。

鍾祖曰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於小成之法。不可見功。唯長生住世。而不死於人間者也。

呂祖曰地仙如何下手。

鍾祖曰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時刻。先要識龍虎。次要配坎離。辨水源清濁。分氣候早晚。收真一。察二儀。列三才。分四象。別五運。定六氣。聚七寶。序八卦。行九州。五行顛倒。氣傳子母。而液行夫婦也。三田反復。燒成丹藥。永鎮下田。煉形住世。而得長生不死。以作陸地神仙。故曰地仙。

呂祖曰所謂神仙者何也。

鍾祖曰神仙者。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關節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煉頂。玉液還丹。煉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入聖。謝絶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呂祖曰所謂天仙者何也。

鍾祖曰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脫。乃曰神仙。神仙厭居三島。而傳道人間。道上有功。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為天仙。若厭居洞天。効職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於天地有大功。於今古有大行。官官升遷。歷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歷任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呂祖曰鬼仙固不可求矣。天仙亦未敢望矣。所謂人仙地仙神仙之法。可得聞乎。

鍾祖曰人仙不出小成法。凡地仙不出中成法。凡神仙不出大成法。此三成之數。其實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難。

以道求仙。仙亦甚易。

呂祖曰古今養命之士。非不求長生也。非不求升仙也。然而不得長生升仙者何也。

鍾祖曰法不合道。多聞強識。小法旁門。不免於疾病死亡。猶稱尸解。迷惑世人。互相推舉。致使不聞大道。

雖有信心苦志之人。行持已久。終不見功。節序入於泉下。鳴呼。

 

論大道第二

呂祖曰所謂大道者何也。

鍾祖曰大道無形無名。無問無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

呂祖曰古今達士。始也學道。次有道。次得道。次道成。而於塵世入蓬島。升於洞天。升於陽天。而升三清。是皆道成之士。今日尊師獨言道不可得而知。不可得而行。於道獨得隱乎。

鍾祖曰僕於道也。固無隱爾。蓋舉世奉道之士。止有。好道之名。聞大道而無信心。有信心而無苦志。朝為而夕改。坐作而立忘。始乎憂勤。終則懈怠。僕以是言大道難知難行也。

呂祖曰大道難知難行之理如何。

鍾祖曰以旁門小法。易為見功。互相傳授。至死不悟。遂成風俗。敗壞大道。有齋戒者。有休糧者。有採氣者。有潄咽者。有離妻者。有斷味者。有禪定者。有不語者。有存想者。有採陰者。有服氣者。有持淨者。有息心者。有絶累者。有開頂者。有縮龜者。有絶迹者。有看讀者。有燒煉者。有定息者。有導引者。有吐納者。有採補者。有布施者。有供養者。有救濟者。有入山者。有識性者。有不動者。有受持者。旁門小法。不可備陳。至如採日月之華。奪天地之氣。心思意想。望結丹砂。屈體勞形。欲求超脫。多入少出。攻病可也。認為真胎息。絶念忘言。養性可也。指作太一含真氣。金槍不倒。黃河逆流。養命之下法。形如槁木。心若死灰。集神之小術。奈何古今奉道之士。苦苦留心。往往挂意。以咽津為藥。如何得造化。聚氣為丹。如何得停留。指肝為龍。肺為虎。如何得交合。認坎為鉛。離為汞。如何得抽添。四時澆灌。望長黃芽。一意不散。欲求大藥。差年錯月。廢日亂時。不識五行根蒂。安知三才造化。尋枝摘葉。迷惑後人。致使大道日遠日疎。異端並起而成風俗。以失先師之本意者。良由道聽途說。口耳之學。指訣於無知之徒。遞相訓式。節序而入於泉下。令人寒心。非不欲開陳大道。蓋世人業重福薄。不信天機。重財輕命。願為下鬼。

呂祖曰小法旁門。既已知矣。其於大道。可得聞乎。

鍾祖曰道本無問。問本無應。及乎真原一判。大朴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為體。二為用。三為造化。體用不出於陰陽。造化皆因於交媾。上中下列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氣。二氣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萬物。萬物之中。最靈最貴者人也。惟人也。窮萬物之理。盡一己之性。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全命保生以合於道。當與天地齊其堅固。而同得長久。

呂祖曰天長地久。亘千古以無窮。人壽百歲。至七十而尚稀。何道之獨在於天地而遠於人乎。

鍾祖曰道不遠於人。人自遠於道耳。所以遠於道者。養命不知法。所以不知法者。下功不識時。所以不識時者。不達天地之機也。

 

論天地第三

呂祖曰所謂天地之機。可得聞乎。

鍾祖曰天地之機。乃天地運用大道。而上下往來。行持不倦。以得長久堅固。未嘗輕泄於人也。

呂祖曰天地之於道也。如何謂之運用之機。如何謂之行持之機。運用如何起首。行持如何見功。

鍾祖曰大道既判而有形。因形而有數。天得乾道。以一為體。輕清而在上。所用者陽也。地得坤道。以二為體。重濁而在下。所用者陰也。陽升陰降。互相交合。乾坤作用。不失於道。而起首有時。見功有日。

呂祖曰天得乾道。所用者陽也。陽主升。何以交於地。地得坤道。所用者陰也。陰主降。何以交於天。天地不交。陰陽如何得合。陰陽不合。乾坤如何作用。乾坤既無作用。雖有起首之時。見功之日。大道如何可得也。

鍾祖曰天道以乾為體。陽為用。積氣在上。地道以坤為體。陰為用。積水在下。天以行道。以乾索於坤。一索之而為長男。長男曰震。再索之而為中男。中男曰坎。三索之而為少男。少男曰艮。是此天交於地。以乾道索坤道。而生三陽。及乎地以行道。以坤索於乾。一索之而為長女。長女曰巽。再索之為中女。中女曰離。三索之而為少女。少女曰兌。是此地交於天。以坤道索乾道。而生三陰。三陽交合於三陰而萬物生。三陰交合於三陽而萬物成。天地交合。本以乾坤相索。而運行於道。乾坤相索。而生六氣。六氣交合而分五行。五行交合而生成萬物。方其乾道下行。三索既終。其陽復升。陽中藏陰。上還於天。坤道上行。三索既終。其陰復降。陰中藏陽。下還於地。陽中藏陰。其陰不消。乃曰真陰。真陰到天。因陽而生。所以陰自天降。陰中能無陽乎。陰中藏陽。其陽不滅。乃曰真陽。真陽到地。因陰而發。所以陽自地升。陽中能無陰乎。陽中藏陰。其陰不消。復到於地。陰中藏陽。其陽不滅。復到於天。周而復始。運行不已。交合不失於道。所以長久堅固者如此。

呂祖曰天地之機。運行於道而得長久。乃天地作用之功也。惟人也。雖有聰明之性。留心於清淨。欲奉行大道。小則安樂延年。中則長生不死。大則脫質升仙。如何作用。運行大道。法動天機。而亦得長久堅固。浩劫長存。

鍾祖曰大道無形。因彼之所得而為形。大道無名。因彼之所有而為名。天地得之而曰乾道坤道。日月得之而曰陰道陽道。人得之朝廷則曰君臣之道。閨門則曰夫婦之道。鄉黨則曰長幼之道。庠序則曰朋友之道。室家則曰父子之道。是見於外者。莫不有道也。至於父母交會。其父則陽先道。而陰後行。以真氣接真水。心火與腎水相交。煉為精華。精華既出。逢母之陰。先進以水。滌蕩於無用之處。逢母之陽。先進以血。承受於子宮之前。精血為胞胎。包含真氣。而入母子宮。積日累月。真氣造化成人。如天地行道。乾坤相索。而生三陰三陽。真氣為陽。真水為陰。陽藏水中。陰藏氣中。氣主於升。氣中有真水。水主於降。水中有真氣。真水乃真陰也。真氣乃真陽也。真陽隨水下行。如乾索於坤。上曰震。中曰坎。下曰艮。以人比之。以中為度。自上而下。震為肝。坎為腎。艮為膀胱。真陰隨氣上行。如坤索於乾。下曰巽。中曰離。上曰兌。以人比之。以中為度。自下而上。巽為膽。離為心。兌為肺。形象既備。數足離母。既生之後。元陽在腎。因元陽而生真氣。真氣朝心。因真氣而生真液。真液還元。上下往復。若無虧損。自可延年。如知時候無差。抽添有度。自可長生。若造作無倦。修持不巳。陰盡陽純。自可超凡入聖。此乃天機深造之理。古今不傳之事。公若信心而無猶豫。名利若枷杻。恩愛如寇讐。避疾病若怕死亡之難。防失身於別殼。慮透靈於異類。委有清淨之志。當且杜其根源。無使走失元陽。耗散真氣。氣盛而魂中無陰。陽壯而魄中有氣。一升一降。取法無出乎天地。一盛一衰。往來亦似於日月。

 

論日月第四

呂祖曰天地之理。亦粗知矣。日月之躔度交合。於人可得比乎。願聞其說。

鍾祖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運行日月。日月者。太陰太陽之精。默紀天地交合之度。助行生成萬物之功。東西出没。以分晝夜。南北往來。以定寒暑。晝夜不息。寒暑相催。而魄中生魂。魂中生魄。進退有時。不失乾坤之數。往來有度。無差天地之期。

呂祖曰東西出没以分晝夜何也。

鍾祖曰混沌初分。玄黃定位。天地之狀。其形如卵。六合於中。其圓如毬。日月出没。運行於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東西。周行如輪。凡日東出而西未没為晝。西没而東未出為夜。此日之出没以分晝夜也。若月之出没。不同於日。載魄於西。受魄於東。光照於夜。而魂藏於晝。積日累時。或出或没。自西而東。其始也魄中生魂。狀若彎弓。初度而光照於西。其次也魄中魂半。時應上弦。初夜而光照於南。其次魄中魂滿。與日相望。初夜而光照於東。其次也魂中生魄。狀如缺鏡。初晝而魂藏於西。其次也魂中魄半。時應下弦。初晝而魄藏於南。其次魂中魄滿。與日相背。初晝而魄藏於東。此月之出没以分晝夜也。

呂祖曰南北往來以定寒暑者何也。

鍾祖曰冬至之後。日出辰初五十分。日没申末五十分。過此以往。出没自南而北。以夏至為期。夏至之後。日出寅末五十分。日没戍初五十分。過此以往。出没自北而南。以冬至為期。自南而北。以冬至夏。乃寒為暑也。自北而南。以夏至冬。乃暑為寒也。夏之日。乃冬之夜也。冬之日。乃夏之夜也。冬至之後。月出自北而南。比於夏之日也。夏至之後。月出自南而北。比於冬之日也。此日月之往來。以定寒暑者也。

呂祖曰天地之機。陰陽升降。正與人之行持無二等。若日月之出没。往來交合躔度。於人可得比乎。

鍾祖曰天地之機。在於陰陽之升降。一升一降。太極相生。相生相成。周而復始。不失於道。而得長久。修持之士。若取法於天地。自可長生而不死。若比日月之躔度往來交合。止於月受日魂。以陽變陰。陰盡陽純。月華瑩淨。消除暗魄。如日之光輝。照耀於下土。當此時。如人之修煉。以氣成神。脫質升仙。煉就純陽之體也。

呂祖曰修真奉道之士。其於天地陰陽升降之理。日月精華交合之度。下手用功。於二者何先。

鍾祖曰始也法效天機。用陰陽升降之理。使真水真火合而為一。煉成大藥。永鎮丹田。浩劫不死。而壽齊天地。如厭居塵世。用功不已。當取日月之交會。以陽煉陰。使陰不生。以氣養神。使神不散。五氣朝元。三花聚頂。謝絶俗流。以歸三島。

呂祖曰若此之功驗。深達旨趣。所患不得時節耳。

鍾祖曰天地之陰陽升降。一年一交合。日月之精華往來。一月一交合。人之氣液。一晝夜一交合。

 

論四時第五

呂祖曰天地日月之交合。年月日時。可得聞乎。

鍾祖曰凡四時有等。人壽百歲。一歲至三十。乃少壯之時。三十至六十。乃長大之時。六十至九十。乃老耄之時。九十至百歲。或百二十歲。乃衰敗之時。此身中之時。一等也。若以十二辰為一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時有春夏秋冬。時當春也。陰中陽半。其氣變寒為溫。乃春之時也。時當夏也。陽中有陽。其氣變溫為熱。乃夏之時也。時當秋也。陽中陰半。其氣變熱為涼。乃秋之時也。時當冬也。陰中有陰。其氣變涼為寒。乃冬之時也。此年中之時。二等也。若以律中起呂。呂中起律。凡一月三十日。三百六十辰。三千刻。一十八萬分。月旦至上弦。陰中陽半。自上弦至月望。陽中陽。自月望至下弦。陽中陰半。自下弦至晦朔。陰中陰。此日月中之時。三等也。若以六十分為一刻。八刻二十分為一時。一時半為一卦。其言卦定八方。論其正分四位。自子至卯。陰中陽半。以太陰中起少陽。自卯至午。陽中有陽。純少陽而起太陽。自午至酉。陽中陰半。以太陽中起少陰。自酉至子。陰中有陰。純少陰而起太陰。此日中之時。四等也。難得而易失者。身中之時也。去速而來遲者。年中之月也。急如電光。速如石火者。日中之辰也。積日為月。積月為歲。歲月蹉跎。年光迅速。貪名求利。而妄心未除。愛子憐孫。而恩情又起。縱得回心向道。爭奈年老氣衰。如春雪秋花。止有時間之景。夕陽曉月。應無久遠之光。奉道之士。難得者身中之時也。艷陽烟景。百卉芬芳。水榭危樓。清風快意。月夜閒談。雪天對飲。恣縱無窮之樂。消磨有限之情。縱得回心向道。須是疾病纏身。如破舟未濟。誰無求救之心。漏屋重完。忍絶再修之意。奉道之士。虛過者年中之時也。鄰雞未唱。而出戶嫌遲。街鼓遍聞。而歸家恨早。貪癡爭肯暫休。妄想惟憂不足。滿堂金玉。病來著甚抵當。一眼兒孫。氣斷誰能替換。曉夜不停。世人莫悟。奉道之士。可惜者日中之時也。

呂祖曰身中之時。年中之時。月中之時。日中之時。皆是時也。尊師獨以身中之時為難得。又以日中之時為可惜者。何也。

鍾祖曰奉道者難得少年。少年者根元完固。凡事易於見功。止千日而可大成。奉道者又難得中年。中年修持。先補益完備。次下手進功。始也返老還童。後即超凡入聖。若少年不悟。中年不省。或因災難而留心清淨。或因疾病而志在希夷。晚年修持。先論救護。次說補益。然後自小成法。積功以至中成。中成法積功。止於返老還童。煉形住世。然而五氣不能朝元。三陽難為聚頂。脫質升仙。無緣得成。是難得者身中之時也。

呂祖曰身中之時。固知難得矣。日中之時。可惜者何也。

鍾祖曰人之一日。如日月之一月。如天地之一年。大道生育天地。天地分位。上下相去八萬四千里。冬至之後。地中陽升。凡一氣十五日。上進七千里。計一百八十日。陽升到天。太極生陰。夏至之後。天中陰降。凡一氣十五日。下進七千里。計一百八十日。陰降到地。太極復生陽。周而復始。運行不已。而不失於道。所以長久。運行日月。日月成形。周圍各得八百四十里。月旦之後。六中起九。凡一日計十二時。魄中魂進七十里。凡十五日。計一百八十時。魄中魂進。八百四十里。月望之後。九中起六。凡一日計十二時。魂中魄進七十里。凡十五日。計一百八十時。魂中魄進八百四十里。周而復始。運行不已。而不失於道。所以堅固大道。長養萬物。萬物之中。最靈最貴者人也。人之心腎。上下相遠八寸四分。陰陽升降。與天地無二等。氣中生液。液中生氣。氣液相生。與日月可同途。天地以乾坤相索。而陰陽升降。一年一交合。不失於道。一年之後有一年。日月以魂魄相生。而精華往來。一月一交合。不失於道。一月之後有一月。人之交合。雖在一晝一夜。不知交合之時。又無採取之法。損時又不解補。益時又不解收。陰交時不解養陽。陽交時不解煉陰。月中不知損益。日中又無行持。過了一年無一年。過了一日無一日。當風臥濕。冒暑涉寒。不肯修持。而甘心受病。虛過時光。而端坐候死。

呂祖曰奉道之人。非不知年光虛度。歲月蹉跎。疾病纏身。死限將至。蓋修煉不知法。行持不知時。以致陰陽交合有差。時月行持不准。

鍾祖曰身中用年。年中用月。月中用日。日中用時。蓋以五藏之氣。月上有盛衰。日上有進退。時上有合。運行五度。而氣傳六候。金木水火土。分列無差。東西南北中。生成有數。煉精生真氣。煉氣合陽神。煉神合大道。

 

論五行第六

呂祖曰所謂五藏之氣。曰金木水火土。所謂五行之位。曰東西南北中。如何得相生相成。而交合有時乎。採取有時乎。願聞其說。

鍾祖曰大道既判而生天地。天地既分。而列五帝。東曰青帝。行春令。於陰中起陽。使萬物生。南曰赤帝。行夏令。於陽中升陽。使萬物長。西曰白帝。行秋令。於陽中起陰。使萬物成。北曰黑帝。行冬令。於陰中進陰。使萬物死。四時各九十日。每時下十八日。黃帝主之。若於春時。助成青帝而發生。若於夏時。接序赤帝而長育。若於秋時。資益白帝而結立。若於冬時。制攝黑帝而嚴示。五帝分治。各主七十二日。合三百六十日而為一歲。輔弼天地以行道。青帝生子曰甲乙。甲乙東方木。赤帝生子曰丙丁。丙丁南方火。黃帝生子曰戊己。戊己中央土。白帝生子曰庚辛。庚辛西方金。黑帝生子曰壬癸。壬癸北方水。見於時而為象者。木為青龍。火為朱雀。土為勾陳。金為白虎。水為玄武。見於時而生物者。乙與庚合。春則有榆。青而白。不失金木之色。辛與丙合。秋則有棗。白而赤。不失金火之色。已與甲合。夏末秋初。有瓜。青而黃。不失土木之色。丁與壬合。夏則有椹。赤而黑。不失水火之色。癸與戊合。冬則有橘。黑而黃。不失水土之色。以類推求。五帝相交。而見於時。生在物者。不可勝數。

呂祖曰五行在時若此。在人如何。

鍾祖曰惟人也。頭圓足方。有天地之象。陰降陽升。又有天地之機。腎為水。心為火。肝為木。肺為金。脾為土。若以五行相生。則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生者為母。受生者為子。若以五行相剋。則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剋者為夫。受剋者為妻。以子母言之。腎氣生肝氣。肝氣生心氣。心氣生脾氣。脾氣生肺氣。肺氣生腎氣。以夫妻言之。腎氣剋心氣。心氣剋肺氣。肺氣剋肝氣。肝氣剋脾氣。脾氣剋腎氣。腎者。心之夫。肝之母。脾之妻。肺之子。肝者。脾之夫。心之母。肺之妻。腎之子。心者。肺之夫。脾之母。腎之妻。肝之子。肺者。肝之夫。腎之母。心之妻。脾之子。脾者。腎之夫。肺之母。肝之妻。心之子。心之見於內者為脈。見於外者為色。以舌為門戶。受腎之制伏。而驅用於肺。蓋夫妻之理如此。得肝則盛。見脾則減。蓋子母之理如此。腎之見於內者為骨。見於外者為髮。以耳為門戶。受脾之制伏。而驅用於心。蓋夫婦之理如此。得肺則盛。見肝則減。蓋子母之理如此。肝之見於內者為筋。見於外者為爪。以目為門戶。受肺之制伏。而驅用於脾。蓋夫婦之理如此。見腎則盛。見心則減。蓋子母之理如此。肺之見於內者為膚。見於外者為毛。以鼻為門戶。受心之制伏。而驅用於肝。蓋夫婦之理如此。得脾則盛。見腎則減。蓋子母之理如此。脾之見於內者為藏。均養心腎肝肺。見於外者為肉。以唇口為門戶。呼吸定往來。受肝之制伏。而驅用於腎。蓋夫婦之理如此。得心則盛。見肺則減。蓋子母之理如此。此是人之五行。相生相剋。而為夫婦子母。傳氣衰旺。見於此矣。

呂祖曰心。火也。如何得火下行。腎。水也。如何得水上升。脾。土也。土在中而承火則盛。莫不下剋於水乎。肺。金也。金在上而接火則損。安得有生於水乎。相生者遞相間隔。相剋者親近難移。是此五行。自相損剋為之奈何。

鍾祖曰五行歸原。一氣接引。元陽升舉而生真水。真水造化而生真氣。真氣造化而生陽神。始以五行定位。而有一夫一婦。腎水也。水中有金。金本生水。下手時要識水中金。水本嫌土。採藥後須得土歸水。龍乃肝之象。虎本肺之神。陽龍出於離宮。陰虎生於坎位。五行逆行。氣傳子母。自子至午。乃曰陽時生陽。五行顛倒。液行夫婦。自午至子。乃曰陰中煉陽。陽不得陰不成。到底無陰而不死。陰不得陽不生。到底陰絶而壽長。

呂祖曰五行本於陰陽一氣。所謂一氣者何也。

鍾祖曰一氣者。昔父與母交。即以精血造化成形。腎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生心。心生小腸。小腸生大腸。大腸生膽。膽生胃。胃生膀胱。是此陰以精血造化成形。其陽止在起首始生之處。一點元陽。乃在二腎。且腎水也。水中有火。升之為氣。因氣上升以朝於心。心陽也。以陽合陽。太極生陰。乃積氣生液。液自心降。因液下降。以還於腎。肝本心之母。腎之子。傳導其腎氣以至於心。肺本心之妻。腎之母。傳導其心液以至於腎。氣液升降。如天地之陰陽。肝肺傳導。若日月之往復。五行各一數也。論其交合生成。乃元陽一氣為本。氣中生液。液中生氣。腎為氣之根。心為液之源。靈根堅固。恍恍惚惚。氣中自生真水。心源清潔。杳杳冥冥。液中自有真火。火中識取真龍。水中認取真虎。龍虎相交。而變為黃芽。合就黃芽。而結成大藥。乃曰金丹。金丹既就。乃曰神仙。

呂祖曰金丹就而脫質升仙。以返十洲。固可知矣。如何謂之黃芽。

鍾祖曰真龍真虎者是也。

呂祖曰龍虎者何也。鍾祖曰。龍非肝也。乃陽龍。陽龍出在離宮真水之中。虎非肺也乃陰虎。陰虎出在坎位真火之中。

 

論水火第七

呂祖曰人之長生者。煉就金丹。欲煉金丹。先採黃芽。欲得黃芽。須得龍虎。所謂真龍出於離宮。真虎生於坎位。離坎之中有水火。水火者何也。

鍾祖曰凡身中以水言者。四海五湖。九江三島。華池瑤池。鳳池天池。玉池崐池。元潭閬苑。神水金波。瓊液玉泉。陽酥白雪。若此名號。不可備陳。凡身中以火言者。君火臣火民火而已。三火以元陽為本。而生真氣。真氣聚而得安。真氣弱而成病。若耗散真氣。而走失元陽。元陽盡。純陰成。元神離體。乃曰死矣。

呂祖曰人身之中。以一點元陽。興舉三火。三火起於群水眾陰之中。易於耗散而難炎熾。若此陽弱陰盛。火少水多。令人速衰敗而不得長生。為之奈何。

鍾祖曰心為血海。腎為氣海。腦為髓海。脾胃乃水榖之海。所謂四海者如此。五藏各有液。所主之位。東西南北中。所謂五湖者如此。小腸二丈四尺。而上下九曲。乃曰九江。小腸之下。元潭之說如此。頂曰上島。心曰中島。腎曰下島。三島之內。閬苑之說如此。華池在黃庭之下。瑤池出丹闕之前。崐池上接玉京。天池正衝內院。

鳳池乃心肺之間。玉池在唇齒之內。神水生於氣中。金波降於天上。赤龍住處。自有瓊液玉泉。凡胎換後。方見白雪陽酥。澆灌有時。以沃炎盛。先曰玉液。次曰金液。皆可以還丹。抽添有度。以應沐浴。先曰中田。次曰下田。皆可以煉形。玉蘂金花。變就黃白之體。醍醐甘露。煉成奇異之香。若此皆水之功效。及夫民火上升。助腎氣以生真水。腎火上升。交心液而生真氣。小則降魔除病。大則煉質燒丹。用周天。則火起焚身。勒陽關。則還元煉藥。別九州之勢以養陽神。燒三尸之累以除陰鬼。上行則一撞三關。下運則消磨七魄。煉形成氣。而輕舉如飛。煉氣成神而脫胎如蛻。若此皆火之功效也。

呂祖曰始也聞命。所患者火少水多。而易衰敗。次聽高論。水火有如此之功驗。畢竟如何造化。使少者可以勝多。弱者可以致強。

鍾祖曰二八陰消。九三陽長。赫赤金丹。指日可成。七返九還。而胎仙自化者也。真氣在心。心是液之源。元陽在腎。腎是氣之海。膀胱為民火。不止於民火。不能為用。而膀胱又為津液之府。若不達天機。罔測玄理。奉道之士。難為造化。不免於疾病死亡者矣。

呂祖曰所謂造化。使陽長陰消。金丹可成。而胎仙自化者。何也。

鍾祖曰人之心腎。相去八寸四分。乃天地定位之比也。氣液太極相生。乃陰陽交合之比也。一日十二時。乃一年十二月之比也。心生液。非自生也。因肺液降。而心液行。液行夫婦。自上而下。以還下田。乃曰婦還夫宮。腎生氣。非自生也。因膀胱氣升。而腎氣行。氣行子母。自下而上。以朝中元。乃曰夫返婦室。肝氣導引腎氣。自下而上。以至於心。心火也。二氣相交。薰蒸於肺。肺液下降。自心而來。由心生液。以液生於心而不耗散。故曰真水也。肺液傳送心液。自上而下。以至於腎。腎水也。二水相交。浸潤於膀胱。膀胱氣上升。自腎而起。由腎生氣。以氣生於腎而不消磨。故曰真火也。真火出於水中。恍恍惚惚。其中有物。視之不可見。取之不可得也。真水出於火中。杳杳冥冥。其中有精。見之不能留。留之不能住也。

呂祖曰腎水也。水中生氣。名曰真火。火中何者為物。心火也。火中生液。名曰真水。水中何者為精。火中之物。水中之精。既無形狀可求。縱求之而又難得。縱得之而又何用。

鍾祖曰前古上聖道成。不離此二物交媾而變黃芽。數足胎完。以成大藥。乃真龍真虎者也。

 

論龍虎第八

呂祖曰龍本肝之象。虎乃肺之神。是此心火之中生液。液為真水。水之中。杳杳冥冥。而隱真龍。龍不在肝。而出自離宮者。何也。是此腎水之中生氣。氣為真火。火之中恍恍惚惚而藏真虎。虎不在肺。而生於坎位者。何也。

鍾祖曰龍陽物也。升飛在天。吟而雲起。得澤而濟萬物。在象為青龍。在方為甲乙。在物為木。在時為春。在道為仁。在卦為震。在人身中。五藏之內為肝。虎陰物也。奔走於地。嘯而風生。得山而威制百蟲。在象為白虎。在方為庚辛。在物為金。在時為秋。在道為義。在卦為兌。在人身五藏之內為肺。且肝陽也。而在陰位之中。所以腎氣傳肝氣。氣行子母。以水生木。腎氣足而肝氣生。肝氣既生。以絶腎之餘陰。而純陽之氣上升。肺陰也。而在陽位之中。所以心液傳肺液。液行夫婦。以火剋金。心液到而肺液生。肺液既生。以絶心之餘陽。而純陰之液下降。肝屬陽。以絶腎之餘陰。是以知氣過肝時。即為純陽。純陽氣中。包藏真一之水。恍惚無形。名曰陽龍。肺屬陰。以絶心之餘陽。是知液到肺時。即為純陰。純陰液中。負載正陽之氣。杳冥不見。名曰陰虎。氣升液降。本不能相交。奈何氣中真一之水。見液相合。液中正陽之氣。見氣自聚。若也傳行之時。以法制之。使腎氣不走失。氣中收取真一之水。心液不耗散。液中採取正陽之氣。子母相逢。兩相顧戀。日得黍米之大。百日無差藥力全。二百日聖胞堅。三百日胎仙完。形若彈丸。色同朱橘。名曰丹藥。永鎮下田。留形住世。浩劫長生。此陸地神仙。

呂祖曰腎水生氣。氣中有真一之水。名曰陰虎。虎見液相合。心火生液。液中有正陽之氣。名曰陽龍。龍見氣相合。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理當然也。氣生時。液亦降。氣中真一之水。莫不隨液而下傳於五藏乎。液生時。氣亦升。液中正陽之氣。莫不隨氣而出於重樓乎。真水隨液下行。虎不能交龍。真陽隨氣上升。龍不能交虎。龍虎不交。安得黃芽。黃芽既無。安得大藥。

鍾祖曰腎氣既生。如太陽之出海。霧露不能蔽其光。液下如疎簾。安足以勝其氣。氣壯則真一之水自盛矣。心液既生。如嚴天之殺物。呼呵不能敵其寒。氣升如翠幙。安足以勝其液。液盛則正陽之氣。或強或弱。未可必也。

呂祖曰氣生液生各有時。時生氣也。氣盛則真一之水亦盛。時生液也。液盛則正陽之氣亦盛。盛衰未保。何也。

鍾祖曰腎氣易為耗散。難得者真虎。心液難為積聚。易失者真龍。丹經萬卷。議論不出陰陽。陰陽兩事。精粹無非龍虎。奉道之士。萬中識者一二。或多聞廣記。雖知龍虎之理。不識交合之時。不知採取之法。所以今古達士。皓首修持。止於小成。累代延年。不聞超脫。蓋以不能交媾於龍虎。採黃芽而成丹藥。

 

論丹藥第九

呂祖曰龍虎之理。既已知矣。所謂金丹大藥。可得聞乎。

鍾祖曰所謂藥者。可以療病。凡病有三等。當風臥濕。冒暑涉寒。勞逸過度。饑飽失時。非次不安。則曰患矣。患為時病。及夫不肯修持。恣情縱意。散失元陽。耗損真炁。年高憔悴。則曰老矣。老為年病。及夫氣盡體空。魂消神散。長吁一聲。四大無主。體臥荒郊。則曰死矣。死為身病。且時之有病。以春夏秋冬。運行於寒暑溫涼。陽太過而陰不足。當以涼治之也。陰太過而陽不足。當以溫治之也。老者多冷。而幼者多熱。肥者足涎。而羸者多積。男子病生於氣。婦人患本於血。補其虛而取其實。保其弱而損其餘。小則針灸。甚則藥餌。雖有非次不安。而時病為患。委於明士良醫。對病服食。悉得保愈。若夫老病如何醫。死病如何治。洗腸補肉。古之善醫者也。面皺髮白以返童顏。無人得會。換頂續支。古之善醫者也。留形住世以得長生。無人得會。

呂祖曰非次不安。因時成病。良醫名藥。固可治矣。虛敗年老之病。氣盡命終之苦。如何治之。莫有藥乎。

鍾祖曰凡病有三等。時病以草木之藥。療之自愈。身病年病。所以治之。藥有二等。一曰內丹。次曰外丹。

呂祖曰外丹者何也。

鍾祖曰昔高上元君。傳道於人間。指諭天地升降之理。日月往復之宜。自爾丹經滿世。世人得聞大道。廣成子以教黃帝。黃帝政治之暇。依法行持。久不見功。廣成子以心腎之間。有真氣真水。氣水之間。有真陰真陽。配合大藥。可比於金石之間而隱至寶。乃於崆峒山中。以內事為法。而煉大丹。八石之中。惟用硃砂。砂中取汞。五金之中。惟用黑鉛。鉛中取銀。汞比陽龍。銀為陰虎。以心火如砂之紅。腎水如鉛之黑。年火隨時。不失乾坤之策。月火抽添。自分文武之宜。卓三層之爐。各高九寸。外方內圓。取八方之氣。應四時之候。金鼎之象。包藏鉛汞。無異於肺液。硫黃為藥。合和靈砂。可比於黃婆。三年小成。服之可絕百病。六年中成。服之自可延年。九年大成。服之而升舉自如。展臂可千里萬里。雖不能返於蓬萊。亦於人世。浩劫不死。

呂祖曰歷古以來煉丹者多矣。而見功者少。何也。

鍾祖曰煉丹不成者有三。不辨藥材真偽。不知火候抽添。將至寶之物。一旦消散於煙焰之中。而為灰塵。廢時亂日。終無所成者。一也。藥材雖美。不知火候。火候雖知。而之藥材。兩不相契。終無所成者。二也。藥材可美。火候合宜。年中不差月。月中不差日。加減有數。進退有時。氣足丹成。而外行不備。化玄鶴凌空。無緣得餌。不成者。三也。又況藥材本天地秀氣結實之物。火候乃神仙修持得道之術。三皇之時。黃帝煉丹。九轉方成。五帝之後。混元煉丹。三年纔成。迨夫戰國。凶氣凝空。流尸滿野。物不能受天地之秀氣。而世乏藥材。當得法之人。而逃難老死岩谷。丹方仙法。或有竹帛可紀者。久而枯壞。人世不復有矣。若塵世有藥材。秦始皇不求於海島。若塵世有丹方。魏伯陽不參於周易。或者多聞強識。迷惑後人。萬萬破家。並無一成。以外求之。亦為誤矣。

呂祖曰外丹之理。出自廣成子。以內事為法。縱有成就。九年方畢。又況藥材難求。丹方難得。到底止能升騰。不見超凡入聖。而返十洲者矣。敢告內藥。可得聞乎。

鍾祖曰外藥非不可用也。奉道之人。晚年覺悟。根源不甚堅固。腎者氣之根。根不深。則葉不茂矣。心者液之源。源不清。則流不長矣。必也假五金八石。積日累月。煉成三品。每品三等。乃曰九品龍虎大丹。助接真氣。煉形住世。輕舉如飛。若修持內事。識交合之時。知採取之法。胎仙既就。指日可得超脫。彼乃不悟。執外丹進火加日。服之欲得上升天界。誠可笑也。彼既不究外藥之源。今當詳陳內丹之理。內丹之藥材。出於心腎。是人皆有也。內丹之藥材。本在天地。天地當日得見也。火候取日月往復之數。修合效夫婦交接之宜。聖胎就而真氣生。氣中有氣。如龍養珠。大藥成而陽神出。身外有身。似蟬脫蛻。是此內藥。本於龍虎交而變黃芽。黃芽就而分鉛汞。

 

論鉛汞第十

呂祖曰內藥不出龍虎也。虎生於坎宮。氣中之水是也。龍出於離宮。水中之氣是也。外藥取砂中之汞。比於陽龍。用鉛中之銀。比於陰虎。然而鉛汞外藥也。何以龍虎交而變黃芽。黃芽就而分鉛汞。所謂內藥之中。鉛汞者。何也。

鍾祖曰抱天一之質。而為五金之首者。黑鉛也。鉛以生銀。鉛乃銀之母。感太陽之氣。而為眾石之首者。硃砂也。砂以生汞。汞乃砂之子。難取者鉛中之銀。易散者砂中之汞。銀汞若相合。煅煉自成至寶。此鉛汞之理。見於外者如此。若以內事言之。古今議論各殊。取其玄妙之說。本自父母交通之際。精血相合。包藏真氣。寄質於母腹純陰之宮。藏神在陰陽未判之內。三百日胎完。五千日氣足。以五行言之。人身本是精與血。先有水也。以五藏言之。精血為形像。先生腎也。腎水之中。伏藏於受胎之初。父母之真氣。真氣隱於人之內腎。所謂鉛者。此也。腎中王氣。氣中真一之水。名曰真虎。所謂鉛中銀者此也。腎氣傳肝氣。肝氣傳心氣。心氣太極而生液。液中有正陽之氣。所謂硃砂者。心液也。所謂汞者。心液之中。正陽之氣。積氣液為胎胞。傳送在黃庭之內。進火無差。胎仙自化。乃比鉛銀合汞。煅煉成寶也。

呂祖曰在五金之中。鉛中取銀。於八石之內。砂中出汞。置之鼎器。配之藥餌。汞自為砂。而銀自為寶。然而在內之鉛。如何取銀。在人之砂。如何取汞。汞如何取砂。銀如何作寶。

鍾祖曰鉛本父母之真氣。合而為一。純粹而不離。既成形之後。藏在腎中。二腎相對。同升於氣。乃曰元陽之氣。氣中有水。乃曰真一之水。水隨氣升。氣住水住。氣散水散。水與氣。於子母之不相離。善視者。止見氣。不見水。若以此真一之水。合於心之正陽之氣。乃曰龍虎交媾而變黃芽。以黃芽而為大藥。大藥之材。本以真一之水為胎。內包正陽之氣。如昔日父母之真氣。即精血為胞胎。造化三百日。胎完氣足。形備神來。與母分離。形神既合。合則形生形矣。奉道之人。腎氣交心氣。氣中藏真一之水。負戴正陽之氣。以氣交真水為胞胎。狀同黍米。溫養無虧。始也即陰留陽。次以用陽煉陰。氣變為精。精變為汞。汞變為砂。砂變為金丹。金丹既就。真氣自生。煉氣成神。而得超脫。化火龍而出昏衢。驂玄鶴而入蓬島。

呂祖曰以形交形。形合生形。以氣合氣。氣合生氣。數不出三百日。分形之後。男女形狀之不同。自己丹砂。色澤之何似也。

鍾祖曰父母之形交。父精先進。而母血後行。血包於精而為女。女者中陽而外陰以象母。蓋以血在外也。若母血先進。而父精後行。精包於血而為男。男者內陰而外陽以象父。蓋以精在外也。所謂血者。本生於心。而無正陽之氣。所謂精者。本生於腎。而有正陽之氣。正陽之氣。乃汞之本也。即真一之水。和合而入黃庭之中。用鉛湯煮。以汞水煎。鉛不得汞。不能發舉真一之水。汞不得鉛。不能變化純陽之氣。

呂祖曰鉛在腎中。而生元陽之氣。氣中有真一之水。視之不可見也。鉛以得汞。汞有正陽之氣。以正陽之氣。燒煉於鉛。鉛生氣盛。而發舉於真一之水。可以上升。然而汞本正陽之氣。即真一之水而為胞胎。保送黃庭之中。已是龍虎交媾。陰陽兩停。亦以鉛湯煮之。莫不陰太過。耗散真陽。安得成大藥。而氣中生氣也。

鍾祖曰腎氣投心氣。氣極生液。液中有正陽之氣。配合真一之水。名曰龍虎交媾。得黍米之大。名曰金丹大藥。保送黃庭之中。且黃庭者。脾胃之下。膀胱之上。心之北而腎之南。肝之西而肺之東。上清下濁。外應四色。量容二升。路通八水。所得之藥。晝夜在其中。若採藥不進火。藥必耗散而不能住。若進火不採藥。陰中陽不能住。止於發舉腎氣。壯暖下元而已。若採藥有時。而進火有數。必先於鉛中。借氣進火。使大藥堅固。永鎮下田。名曰採補之法。而煉汞補丹田。延年益壽。可為地仙。若採藥而以元鉛抽之。於肘後飛金晶。既抽鉛。須添汞。不添汞。徒還精補腦。真氣如何得生。真氣不生。陽神如何得就。既添汞。須抽鉛。不抽鉛。徒煉汞補丹田。如何變砂。砂既不變。金丹如何得就。

 

 

修真傳道論 下 

論抽添第十一

呂祖曰採藥必賴氣中之水。進火須借鉛中之氣。到底抽鉛以成大藥。添汞以補丹田。所謂抽添之理何也。

鍾祖曰昔者上聖傳道於人間。以太古之民。淳而復朴。冥然無知。不可得聞大道。指諭於天地升降之宜。交換在溫涼寒暑之氣。而節候有期。一年數定。周而復始。不失於道。天地所以長久。比說於日月精華往來之理。進退在旦望弦朔之時。而出没無差。一月數足。運行不巳。不失於道。日月所以長久。奈何寒往暑來。暑往寒來。世人不悟天地升降之宜。月圓復缺。月缺復圓。世人不悟日月往來之理。恣縱無窮之慾。消磨有限之時。富貴奢華。算來裝點浮生之夢。恩愛愁煩。到底做下來生之債。歌聲未絶。而苦惱早來。名利正濃。而紅顏已去。貪財黷貨。將謂萬劫長存。愛子憐孫。指望來生同聚。貪癡不息。妄想長生。而耗散元陽。走失真氣。直待惡病纏身。方是歇心之日。大限臨頭。纔為了手之時。真仙上聖。憫其如此輪迴。同歸墮落。深欲世人明悟大道。比於天地日月之長久。始也備說天地陰陽升降之理。次比喻日月精華往來之理。彼猶不達天機。罔測玄妙。因以內藥比外藥。以無情說有情。無情者金石。金石者外藥也。有情者氣液。氣液者內藥也。大之天地。明之日月。外之金石。內之氣液。既採須添。既添須抽。抽添之理。乃造化之本也。且冬至之後。陽升於地。地抽其陰。太陰抽而為厥陰。少陽添而為陽明。厥陰抽而為少陰。陽明添而為太陽。不然。無寒而變溫。溫而變熱也。夏至之後。陰降於天。天抽其陽。太陽抽而為陽明。少陰添而為厥陰。陽明抽而為少陽。厥陰添而為太陰。不然。無熱而變涼。涼而變寒也。是以天地陰陽升降。而變六氣。其抽添之驗也。若月受日魂。日變月魄。前十五日。月抽其魄。而日添其魂。精華已滿。光照下土。不然。無初生而變上弦。上弦而變月望也。若月還陰魄。日收陽精。後十五日。日抽其魂。而月添其魄。光照已謝。陰魄已足。不然。無月望而變下弦。下弦而變晦也。是以日月精華。往復而變九六。其抽添之驗也。自昔真仙上聖。以人心所愛者。無病長生。將金石煉大丹。以人心所好者。黃金白銀。將鉛汞成至寶。本欲世人明悟其理。無情之金石。火候無差。抽添有數。尚可延年益壽。若以己身有情正陽之氣。真一之水。知交合之時。明採取之法。積日累月。氣中有氣。煉氣成神。以得超脫。豈為今古難得之事。自有外藥之說。今古聖賢。或陳說得聞於世。世人又且不悟。欺已罔人。將砂取汞。以汞點鉛。即鉛乾汞。用汞變銅。不顧身命。枉求財貨。互相推舉。好道為名。其實好利。而志在黃白。不知鉛汞之說。比喻內事。奉道之士。當深究之。勿執外丹。與丹竈之術。夫人之鉛。乃天地之始。因太始而有太質。為萬物之母。因太質而有太素。其體為水中之金。其用為火中之水。五行之祖。而大道之本也。既以採藥為添汞。添汞須添鉛。所謂抽添。非在外也。自下田入上田。名曰肘後飛金晶。又曰起河車而走龍虎。又曰還精補腦。而長生不死。鉛既後抽。汞自中降。以中田還下田。始以龍虎交媾。而變黃芽。是五行顛倒。此以抽鉛添汞。而養胎仙。是三田返復。五行不顛倒。龍虎不交媾。三田不返復。胎仙不氣足。抽鉛添汞。一百日藥力全。二百日聖胎堅。三百日胎仙完。而真氣生。真氣既生。煉氣成神。功滿忘形。而胎仙自化。乃曰神仙。

呂祖曰出於金石者。外鉛外汞。抽掭可以為寶。出於己身腎中所藏父母之真氣為鉛。真一正陽所合之藥為汞。抽添可以生神。所謂真鉛真汞。亦有抽添乎。

鍾祖曰始也得汞須用鉛。用鉛終是錯。故抽之而入上宮。元氣不傳。還精入腦。所得之汞。陰盡陽純。精變為砂。而砂變為金。乃曰真鉛。真鉛者。自身之真氣。合而得之也。真鉛生真氣之中。氣中真一之水。五氣朝元。而三陽聚頂。昔者金精下入丹田。升之煉形。而體骨金色。此者真鉛升之內府。而體出白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還丹煉形。皆金精往復之功也。自前而後。自後而前。焚身合氣。皆真氣造化之功也。若不抽不添。止於日用採藥進火。安有如此之功驗。

呂祖曰凡抽之添之。如何得上下有度。前後無差。

鍾祖曰可升之時不可降。可抽之時不可添。上下往來。無差毫釐。河車之力也。

 

論河車第十二

呂祖曰所謂河車者何也。

鍾祖曰昔有志智人。觀浮雲蔽日。可以取陰而作蓋。觀落葉浮波。可以載物而作舟。觀飄蓬隨風往來。運轉而不已。退而作車。且車之為物。蓋軫有天地之象。輪轂如日月之比。高道之士。取喻於車。夫車行於地而轉於陸。今曰河車。蓋有說矣。人身之中。陽少陰多。言水之處甚眾。車則取意於搬運。河乃主象於多陰。故此河車。不行於地而行於水。自上而下。或後或前。駕載於八瓊之內。驅馳於四海之中。升天則上入崑崙。既濟則下奔鳳闕。運載元陽。直入於離宮。搬負真氣。曲歸於壽府。往來九州。無時暫停。巡歷三田。何時休息。龍虎既交。令黃婆駕入黃庭。鉛汞纔分。委金男搬入金闕。玉泉千派。運時止半日工夫。金液一壼。搬過只片時功迹。五行非此車搬運。難得生成。一氣非此車搬運。豈能交會。應節順時而下功。必假此車而搬之。方能有驗。養陽煉陰而立事。必假此車而搬之。始得無差。乾坤未純。其或陰陽往來之。是此車之功也。宇宙未周。其或血氣交通之。是此車之功也。自外而內。運天地純粹之氣。而接引本宮之元陽。自凡而聖。運陰陽真正之氣。而補煉本體之元神。其功不可以備紀。

呂祖曰河車如此妙用。敢問河車之理。畢竟人身之中。何物為之。既得之。如何運用。

鍾祖曰河車者。起於北方正水之中。腎藏真氣。真氣所生之正氣。乃曰河車。河車作用。今古罕聞。真仙秘而不說者也。如乾再索。坤而生坎。坎本水也。水乃陰之精。陽既索於陰。陽乃負陰而還位。所過者艮震巽。以陽索陰。因陰取陰。搬運入離。承陽而生。是此河車。搬陰入於陽宮。及夫坤再索乾而生離。離本火也。火乃陽之精。陰既索於陽。陰返抱陽而還位。所過者坤兌乾。以陰索陽。因陽取陽。搬運入坎。承陰而生。是此河車運陽入於陰宮。及夫採藥於九宮之上。得之而下入黃庭。抽鉛於曲江之下。搬之而上升內院。玉液金液本還丹。搬運可以煉形。而使水上行。君火民火本煉形。搬運可以燒丹。而使火下進。五氣朝元。搬運各有時。三花聚頂。搬運各有日。神聚魔多。搬真火以焚身。則三尸絶逃。藥就海枯。運霞漿而沐浴。而入水無波。此河車之作用也。

呂祖曰河車本北方之正氣。運轉無窮。而負載陰陽。各有成就。所用功不一也。尊師當為細說。

鍾祖曰五行循環。周而復始。默契顛倒之術。龍虎相交而變黃芽者。小河車也。肘後飛金晶。還晶入泥丸。抽鉛添汞而成大藥者。大河車也。龍虎交而變黃芽。鉛汞交而成大藥。真氣生而五氣朝中元。陽神就而三神超內院。紫金丹成。常如玄鶴對飛。白玉汞就。鎮似火龍踴起。金光萬道。罩俗骨以光輝。琪樹一株。現鮮葩而燦爛。或出或入。出入自如。或去或來。往來無礙。搬神入體。且混時流。化聖離俗。以為羽客。乃曰紫河車也。此三車之名。分上中下三成。三成者。言其功之驗證。非比夫釋教之三乘車。而曰羊車鹿車大牛車也。以道言之。河車之後。更有三車。凡聚火而心行意使。以攻疾病。曰使者車。凡既濟自上而下。陰陽正合。水火共處。靜中聞雷霆之聲。曰雷車。若心為境役。性以情牽。感物而散真陽之氣。自內而外。不知休息。久而氣弱體虛。以成衰老。

或者八邪五疫。返搬入真氣。元陽難為抵當。既老且病而死者。曰破車。

呂祖曰五行顛倒。而龍虎相交。則小河車已行矣。三田返復。而肘後復飛金晶。則大河車將行矣。紫河車何日得行。

鍾祖曰修真之士。既聞大道。得遇明師。曉達天地升降之理。日月往來之數。始也匹配陰陽。次則聚散水火。然後採藥進火。添汞抽鉛。則小河車當行。及夫肘後金晶入頂。黃庭大藥漸成。一撞三關。直超內院。後起前收。上補下煉。則大河車當行。若夫金液玉液。還丹而後煉形。煉形而後煉氣。煉氣而後煉神。煉神合道。方曰道成。以出凡入仙。乃曰紫河車也。

 

論還丹第十三

呂祖曰煉形成氣。煉氣成神。煉神合道。始於還丹。所謂還丹者。何也。

鍾祖曰所謂丹者。非色也。紅黃不可以致之。所謂丹者。非味也。甘和不可以合之。丹乃丹田也。丹田有三。上田神舍。中田氣府。下田精區。精中生氣。氣在中丹。氣中生神。神在上丹。真水真氣。合而成精。精在下丹。奉道之士。莫不有三丹。然而氣主於腎。未朝於中元。神藏於心。未超於上院。所謂精華不能返合。雖三丹終成無用。

呂祖曰玄中有玄。一切之人。莫不有命。命中無精。非我之氣也。乃父母之元陽。無精則無氣。非我之神也。乃父母之元神。所謂精氣神。乃三田之寶。如何可得。而常在於上中下三宮。

鍾祖曰腎中生氣。氣中有真一之水。使水復還於下丹。則精養靈根。氣自生矣。心中生液。液中有正陽之氣。使氣復還於中丹。則氣養靈源。神自生矣。集靈為神。合神入道。以還上丹。而後超脫。

呂祖曰丹田有上中下。還者。既往而有所歸。還丹之理。奧旨深微。敢請細說。

鍾祖曰有小還丹。有大還丹。有七返還丹。有九轉還丹。有金液還丹。有玉液還丹。有以下丹還上丹。有以上丹還中丹。有以中丹還下丹。有以陽還陰丹。有以陰還陽丹。不止於名號不同。亦以時候差別。而下手處各異也。

呂祖曰所謂小還丹者何也。

鍾祖曰小還丹者。本曰下元。下元者五藏之主。三田之本。以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既相生也。不差時候。當生而引未生。如子母之相愛也。以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既相剋也。不失分度。當剋而補未剋。如夫婦之相合也。氣液轉行。周而復始。自子至午。陰陽當生。自卯至酉。陰陽當停。凡一晝一夜。復還下丹。循環一次。而曰小還丹也。奉道之士。於中採藥進火。以成下丹。良由此矣。

呂祖曰小還丹既已知矣。所謂大還丹者何也。

鍾祖曰龍虎相交而變黃芽。抽添鉛汞而成大藥。玄武宮中。金晶纔起。玉京山下。真氣方升。走河車於嶺上。灌玉液於中衢。自下田入上田。自上田復下田。後起前來。循環已滿。曰大還丹也。奉道之士。於中起龍虎而飛金晶。養胎仙而生真氣。以成中丹。良由此矣。

呂祖曰大還丹既巳知矣。所謂七返還丹。九轉還丹者何也。

鍾祖曰五行生成之數。五十有五。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一三五七九。陽也。共二十五。二四六八十。陰也。共三十。自腎為始。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此則五行生之數也。三陽而二陰。自腎為始。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此則五行成之數也。三陰而二陽。人身之中。共有五行生成之道。水為腎。而腎得一與六也。火為心。而心得二與七矣。木為肝。而肝得三與八矣。金為肺。而肺得四與九矣。土為脾。而脾得五與十矣。每藏各有陰陽。陰以八極而二盛。所以氣到肝。而腎之餘陰絶矣。氣到心。太極而生陰。以二在心而八在肝也。陽以九盡而一盛。所以液到肺。而心之餘陽絶矣。液到腎。太極而生陽。以一在腎而九在肺也。奉道之士。始也交媾龍虎。而採心之正陽之氣。正陽之氣。乃心之七也。七返中元而入下田。養就胎仙。復還於心。乃曰七返還丹也。二八陰消。真氣生而心無陰。以絶二也。大藥就而肝無陰。以絶八也。既二八陰消。而三九陽可長矣。肝以絶陽助於心。則三之肝氣盛矣。七既還心以絶肺液。而肺之九。轉而助心。則三九之陽長。九轉還丹也。

呂祖曰七返者。以其心之陽。復還於心。而在中丹。九轉者。以其肺之陽。本自心生。轉而復還於心。亦在中丹。七返九轉。既巳知矣。所謂金液玉液。上中下相交。陰與陽往復。而還丹者。何也。

鍾祖曰前賢往聖。多以肺液入下田。曰金液還丹。心液入下田。曰玉液還丹。此論非不妙矣。然而未盡玄機。蓋肺生腎。以金生水。金入水中。何得謂之還丹。腎剋心以水剋火。水入火中。何得謂之還丹。金液乃肺液也。肺液為胎胞含龍虎。保送在黃庭之中。大藥將成。抽之肘後。飛起肺液以入上宮。而下還中丹。自中丹而還下田。故曰金液還丹也。玉液。乃腎液也。腎液隨元氣以上升。而朝於心。積之而為金水。舉之而滿玉池。散而為瓊花。煉而為白雪。若納之。自中田而入下田。有藥則沐浴胎仙。若升之。自中田而入四支。煉形則更遷塵骨。不升不納。周而復始。故曰玉液還丹也。陰極陽生。陽中有真一之水。其水隨陽上升。是陰還陽丹也。陽極生陰。陰中有正陽之氣。其氣隨陰下降。是陽還陰丹也。補腦煉頂。以下還上。既濟澆灌。以上還中。燒丹進火。以中還下。煉質焚身。以下還中。五行顛倒。三田返復。互相交換。以至煉形化氣。煉氣成神。自下田遷而至中田。自中田遷而至上田。自上田遷而出天門。棄下凡軀。以入聖流仙品。方為三遷功成。自下而上。不復更有還矣。

 

論煉形第十四

呂祖曰。還丹既巳知矣。所謂煉形之理。可得聞乎。

鍾祖曰人之生也。形與神為表裏。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舍。形中之精以生氣。氣以生神。液中生氣。氣中生液。乃形中之子母也。水以生木。木以生火。火以生土。土以生金。金以生水。氣傳子母。而液行夫婦。乃形中之陰陽也。水化為液。液化為血。血化為津。以陰得陽而生也。若陰陽失宜。則涕淚涎汗橫出。而陰失其生矣。氣化為精。精化為珠。珠化為汞。汞化為砂。以陽得陰而生也。若陰陽失宜。則病老死苦。而陽不得成矣。陰不得陽不生。陽不得陰不成。奉道之士。修陽而不修陰。煉己而不煉物。以己身受氣之初。乃父母真氣兩停。而即精血為胎胞。寄質在母純陰之中。陰中生陰。因形造形。胎完氣足。堂堂六尺之軀。皆屬陰也。所有一點元陽而巳。必欲長生不死。以煉形住世。而劫劫長存。必欲超凡入聖。以煉形化氣。而身外有身。

呂祖曰形象陰也。陰則有體。以有為無。使形化氣。而超凡軀。以入聖品。乃煉之上法也。因形留氣。以氣養形。小則安樂延年。大則留形住世。既老者返老還童。未老者定顏長壽。以三百六十年為一歲。三萬六千年為一劫。三萬六千劫為一浩劫。浩浩之劫。不知歲月之幾何。而與天地長久。乃煉形驗證也。煉形之理。造化之機。有如此之驗。可得聞乎。

鍾祖曰人之成形。三百日胎完。既生之後。五千日氣足。五尺五寸為本軀。以應五行生成之數。或有大小之形。不齊者。以寸定尺。長短合宜。心之上為九天。腎之下為九地。腎到心八寸四分。心到重樓第一環。八寸四分。重樓第一環到頂。八寸四分。自腎到頂。凡二尺五寸二分。而元氣一日一夜盈滿者。三百二十度。每度二尺五寸二分。計八十一丈元氣。以應九九純陽之數。心腎相去。以合天地懸格之宜。自腎到頂。共二尺五寸。又按五行。五五純陽之數。故元氣隨呼而出。既出也。榮衛皆通。天地之正氣。應時順節。或交或離。丈尺無窮。隨吸而入。既入也。經絡皆闢。一呼一吸。天地人三才之真氣。往來於十二樓前。一往一來。是曰一息。晝夜之間。人有一萬三千五百息。分而言之。一萬三千五百呼。所呼者自己之元氣。從中而出。一萬三千五百吸。所吸者。天地之正氣。自外而入。根源牢固。元氣不損。呼吸之間。可以奪天地之正氣。以氣煉氣。散滿四大。清者榮而濁者衛。悉皆流通。縱者經而橫者絡。盡得舒暢。寒暑不能為害。勞苦不能為虞。體輕骨健。氣爽神清。永保無疆之壽。長為不老之人。茍或根源不固。精竭氣弱。上則元氣已泄。下則本宮無補。所吸天地之氣。浩浩而出。八十丈元氣。九九而損。不為己之所有。反為天地所取。何能奪天地之正氣。積而陰盛陽衰。氣弱而病。氣盡而死。墮入輪迴。

呂祖曰元氣如何不走失。以煉形質。可奪天地之正氣。而浩劫長存。

鍾祖曰欲戰勝者在兵強。欲民安者在國富。所謂兵者元氣者。其兵在內。消形質之陰。其兵在外。奪天地之氣。所謂國者。本身也。其身之有象者。豐足而常有餘。其身之無形者。堅固而無不足。萬戶長開。而無一失之虞。一馬誤行。而有多失之慮。或前或後。乃所以煉質焚身。或上或下。乃所以養陽消陰。燒乾坤自有時辰。假氣液能無日候。以玉液煉形。仗甲龍以升飛。則白雪滿於塵肌。以金液煉形。逐雷車而下降。則金光盈於臥室。

呂祖曰煉形之理。亦粗知矣。金液玉液者何也。

鍾祖曰金液煉形。則骨朝金色。而體出金光。金花片片。空中自現。乃五氣朝元。三陽聚頂。欲超凡體之時。金丹大就之日。若玉液煉形。則肌泛陽酥。而形如琪樹。瓊花玉蘂。更改凡體。光彩射人。乘風而飛騰自如。形將為氣者也。奉道之士。雖知還丹之法。而煉形之功。亦不為小矣。當玉液還丹。以胎仙升之上行。以河車搬於四大。始於肝也。肝受之。則光盈於目。而目如點漆。次心受之。口生靈液。而液為白雪。次脾受之。則肌若凝脂。而瘢痕盡除。次肺受之。則鼻聞天香。而顏復少年。次腎受之。則再還本府。耳中常聞絃管之音。鬢畔永絶斑白之色。此玉液之煉形也。若夫金液煉形。始還丹而未還。與君火相見。而曰既濟。既還丹而復起。與真陰相敵。而曰煉質。土本剋水。若金液在土。使黃帝回光。以合於太陰。火本剋金。若金液在火。使赤子同爐。自生於紫氣。於水中起火。在陽裏消陰。變金丹於黃庭之內。煉陽神在五氣之中。於肝則青氣沖。於肺則白色出。於心則赤光現。於腎則黑氣升。於脾則黃色聚。五氣朝於中元。從君火以超內院。下元陰中之陽。其陽無陰。升而聚在神宮。中元陽中之陽。其陽無生。升而聚在神宮。黃庭大藥。陰盡純陽。升而聚在神宮。五液朝於下元。五氣朝於中元。三陽朝於上元。朝元既畢。功滿三千。或鶴舞頂中。或龍飛身內。但聞嘹喨樂聲。又覩仙花亂墬。紫庭盤桓。真香馥郁。三千功滿。不為塵世之人。一炷香消。已作蓬瀛之客。乃超凡入聖。而脫質升仙也。

 

論朝元第十五

呂祖曰煉形之理。既已知矣。所謂朝元者。可得聞乎。

鍾祖曰大藥將就。玉液還丹。而沐浴胎仙。真氣既生。以沖玉液上升。而更改塵骨。曰玉液煉形。及夫肘後飛起金晶。河車以入內院。自上而中。自中而下。金液還丹。以煉金砂。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乃煉氣成神。非止於煉形住世而巳。所謂朝元。今古少知。茍或知之。聖賢不說。蓋以是乃真仙大成之法。默藏天地不測之機。誠為三清隱秘之事。忘言忘象之玄旨。無問無應之妙理。恐子之志不篤。而學不專。心不寧而問不切。輕言易語。反增我漏泄聖機之愆。彼此各為無益。

呂祖曰始也悟真仙而識大道。次以知時候而逹天機。辨水火真原。知龍虎不生肝肺。察抽添大理。審鉛汞非是坎離。五行顛倒之術。已蒙指教。三田返復之機。又謝敷陳。熟曉還丹煉形之理。深知長生不死之術。然而超凡入聖之原。脫質升仙之道。本於煉氣而朝元。所謂朝元。敢告畧為指訣。

鍾祖曰道本無形。大原示朴。上清下濁。合而為一。太朴既分。混沌初判而為天地。天地之內。東西南北而列五方。每方各有一帝。每帝各有二子。一為陽。而一為陰。二氣相生相成而分五行。五行相生相成而定六氣。乃有三陰三陽。以此推之。如人受胎之初。精氣為一。及精氣既分。先生二腎。一腎在左。左為玄。伭以升氣而上傳於肝。一腎在右。右為牝。牝以納液而下傳膀胱。玄牝本乎無中來。以無為有。乃父母之真氣。納於純陰之地。故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可比天地之根。玄牝二腎也。自腎而生。五臟六腑全焉。其中肝為木。曰甲乙。可比於東方青帝。心為火。曰丙丁。可比於南方赤帝。肺為金。曰庚申。可比於西方白帝。脾為土。曰戊己。可比於中央黃帝。腎為水。曰壬癸。可比於北方黑帝。人之初生。故無形象。止於一陰一陽。及胎完而有腸胃。乃分六氣。三男三女而已。一氣運五行。五行運六氣。先識者陰與陽。陽有陰中陽。陰有陽中陰。次識者金木水火土。而有水中火。火中水。水中金。金中木。木中火。火中土。五者互相交合。所以二氣分而為六氣。大道散而為五行。如冬至之後。一陽生五方之地。陽皆生也。一帝當其行令。而四帝助之。若以春令既行。黑帝不收其令。則寒不能變溫。赤帝不備其令。則溫不能變熱。及夫夏至之後。一陰生五方之天。陰皆降也。一帝當其行令。而四帝助之。若以秋令既行。赤帝不收其令。則熱不能變涼。黑帝不備其令。則涼不能變寒。冬至陽生於地。以朝氣於天也。夏至陰生於天。以朝氣於地也。奉道之士。當深究此理。日月之間。一陽始生。而五臟之氣。朝於中元。一陰始生。而五臟之液。朝於下元。陰中之陽。陽中之陽。陰陽之中之陽。三陽上朝內院心神。

以返天宮。是皆朝元者也。

呂祖曰陽生之時。而五氣朝於中元。陰生之時。而五液朝於下元。使陽中之陽。陰中之陽。陰陽之中之陽。以朝上元。若此修持。亦有知者。如何得超脫以出塵俗。

鍾祖曰若元陽之氣。以一陽始生之時。上朝中元。是人皆如此。若積氣生液。以一陰始生之時。下朝下元。是人皆知如此。若此行持。鮮能超脫。若欲超凡入聖。脫質升仙。當先龍虎交媾而成大藥。大藥既成而生真氣。真氣既生。於年中用月。月上定興衰。月中用日。日上數直事。日中用時。時上定息數。以陽養陽。陽中不得留陰。以陽煉陰。陰中不得散陽。凡以春則肝旺而脾弱。夏則心旺而肺弱。秋則肺旺而肝弱。冬則腎旺而心弱。人以腎為根本。每時一季。脾旺而腎弱。獨腎於四時有損。人之多疾病者此也。凡以甲乙在肝直事。防脾氣不行。丙丁在心直事。防肺氣不行。戊己在脾直事。防腎氣不行。庚辛在肺直事。防肝氣不行。壬癸在腎直事。防心氣不行。一氣盛而一氣弱。一臟旺而一臟衰。人之多疾病者此也。凡以心氣萌於亥而生於寅。旺於巳而弱於申。肝氣萌於申而生於亥。旺於寅而弱於巳。肺氣萌於寅而生於巳。旺於申而弱於亥。腎氣萌於巳而生於申。旺於亥而弱於寅。脾氣春隨肝。而夏則隨心。秋隨肺。而冬則隨腎。人不知日用。莫曉生旺強弱之時。所以多疾病者此也。若日月時。三陽既聚。當煉陽而使陰不生。若日月時三陰既聚。當養陽而使陽不散。又况真氣既生。以純陽之氣。煉五臟之氣。不息而出。本色一舉而到天池。始以腎之無陰。而九江無浪。次以肝之無陰。而八關永閉。次以肺之無陰。而金火同爐。次以脾之無陰。而玉戶不開。次以真氣上升。四氣聚而為一。縱有金波下降。杯水不能勝輿薪之火。水火相包。合而為一。以入神宮。定息內觀。一意不散。神識俱妙。靜中常聞樂聲。如夢非夢。若在虛無之境。風光景物。不比塵俗。繁華美麗。勝於人世。樓臺宮闕。碧瓦凝煙。珠翠綺羅。馨香成陣。當此之時。乃超內院。陽神方得聚會而還上丹。煉神成仙。以合大道。一撞天門。金光影裏。以現法身。閙花深處。而坐凡體。乘空如履平川。萬里若同展臂。若也復回。再入本軀。神與形合。天地齊其長久。若也厭居塵世。寄下凡胎。而返十洲。於紫府太微真君處。契勘鄉原。對會名姓。校量功行之高下。得居三島而遨遊。永在於風塵之外。乃曰超塵脫凡。

呂祖曰煉形止於住世。煉氣方可升仙。世人不達玄機。無藥而先行胎息。強留在腹。或積冷氣而成病。或發虛陽而作疾。修行本望長生。似此執迷。尚不免於疾病。殊不知胎仙就而真氣生。真氣生而自然胎息。胎息以煉氣。煉氣成神。然而煉氣必審年中之月。月中之日。日中之時。端居靜室。忘機絶迹。當此之時。心境未除者悉除之。或妄想不已。智識有漏。志在升仙。而心神不定。為之奈何。

鍾祖曰交合各有時。行持各有法。依時行法。即法求道。指日成功。易如反掌。古今達士。閉目冥心。以入希夷之域。良由內觀。神識自住。

 

論內觀第十六

呂祖曰所謂內觀之理。可得聞乎。

鍾祖曰內觀坐忘。存想之法。先賢後聖。有取者。有不取者。慮心猿意馬。無所停留。恐因物喪志。而無中立象。使耳不聞而目不見。心不狂而意不亂。存想事物。而內觀坐忘。不可無奈。奈何少學無知之徒。不知交合之時。又不曉行持之法。但望存想成功。意內成丹。想中取藥。鼻搐口咽。望有形之日月。無為之天地。留止腹口。可謂兒戲。所以逹士奇人。於坐忘存想。一旦毀之。乃曰。夢裏得財。安能濟用。畫地為餅。豈可充饑。空中又空。如鏡花水月。終難成事。然而有可取者。蓋易動者心。難伏者意。好日良時。可採可取也。雖知清靜之地。心為事役。志以情移。毫末有差。天地懸隔。積年累月。而不見功。其失在心亂而意狂。善視者。志在丹青之美。而不見泰華。善聽者。志在絲竹之音。而不聞雷霆。耳目之用小矣。尚且如此。況一心縱橫六合。無所不該。得時用法之際。能不以存想內觀而致之乎。

呂祖曰所謂存想內觀。大畧如何。

鍾祖曰如陽升也。多想為男。為龍。為火。為天。為雲。為鶴。為日。為馬。為煙。為霞。為車。為駕。為花。為氣。若此之類。皆內觀存想如是。以應陽升之象也。如陰降也。多想為女。為虎。為水。為地。為雨。為龜。為月。為牛。為泉。為泥。為鉛。為葉。若此之類。皆內觀存想如是。以應陰降之象也。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既有此名。須有此象。五岳九洲。四海三島。金男玉女。河車重樓。呼名比類。不可具述。皆以無中立象。以定神識。未得魚。則筌不可失矣。未獲免。則蹄不可無矣。後車持重。必履前車之迹。大器已成。必為後器之模。則內觀之法。行持不可闕矣。不可執之於悠久。不可絶之於斯須。若絶念無想。是為真念。真念是為真空。真空一境。乃朝真遷化而出昏衢。超脫之漸也。開基創始。指日進功。則存想可用。況當為道日損。以入希夷之域。法自減省。全在內觀。

呂祖曰若龍虎交媾。而匹配陰陽。其想也何似。

鍾祖曰初以交合。配陰陽而定坎離。其想也。九皇真人。引一朱衣小兒上升。九皇真母。引一皂衣小女下降。相見於黃屋之前。有一黃衣老嫗接引。如人間夫婦之禮。盡時歡悅。女子下降。兒子上升。如人間分離之事。既畢。黃嫗抱一物。形若朱橘。下拋入黃屋。以金器盛留。然此兒者。是乾索於坤。其陽復還本位。以陽負陰而會本鄉。此女者。是坤索於乾。其陰復還本位。以陰抱陽而會本鄉。是坎離相交。而匹配陰陽也。若炎炎火中。見一黑虎上升。滔滔浪裏。見一赤龍下降。二獸相逢。交戰在樓閣之前。朱門大啟。浡浡煙焰之中。有王者指顧於大火焚天。而上有萬丈波濤。火起復落。煙焰滿於天地。龍虎一盤一遶。而入一金器之中。下入黃屋之間。似置在籠櫃之中。若此龍虎交媾。而變黃芽之想也。

呂祖曰匹配陰陽。而龍虎交媾。內觀存想。既已知之矣。所謂進火燒丹煉藥者。所想如何。

鍾祖曰其想也。一器如鼎。如釜或黃。或黑形如車輪。左青而右白虎。前朱雀而後玄武。傍有二臣。衣紫袍。躬身執圭而立。次有僕吏之類。執薪然火於器。次有一朱衣王者。乘赤馬。駕火雲。自空而來。舉鞭指呼。唯恐火小焰微。炎炎亘空。撞天欲出。天關不開。煙焰復下。周圍四匝。人物器釜。王者大臣。盡在紅焰之中。互相指呼。爭要進火。器中之水。無氣而似凝結。水中之珠。無明而似光彩。若此進火燒丹藥之想也。

呂祖曰內觀存想。止於採藥進火而有邪。抑逐法逐事而有也。

鍾祖曰雲雨下降。煙焰上起。或天雨奇花。祥風瑞氣。起於殿庭之下。或仙娥玉女。乘彩鳳祥鸞。自青霄而來。金盤中。捧玉露霞漿。而下獻於王者。若此乃金液還丹既濟之想也。若龍虎曳車於火中。上衝三關。三關各有兵吏。不計幾何。器仗戈甲。恐懼於人。先以龍虎撞之不開。次以大火燒之方啟。以至崑崙不住。及到天池方止。或三鶴沖三天。或雙蝶入三宮。或五彩雲中。捧朱衣小兒而過天門。或金車玉輅。載王者而超三界。若此肘後飛金晶。大河車之想也。及夫朱衣使者。乘車循行。自冀州入兗州。自兗州入青州。自青州入徐州。自徐州入揚州。自揚州入荊州。自荊州入梁州。自梁州入雍州。自雍州復還冀州。東西南北。畢於豫州停留。而後循行。所得之物金玉。所幹之事凝滯。一吏傳命。而九州通和。周而復始。運行不巳。或遊五岳。自恆山為始。或泛五湖。自北湖為始。或天符勅五帝。或王命詔五侯。若此還丹之想也。及夫珠玉散擲於地。或雨露濟澤於物。或海潮而滿百川。或陽生而發萬彚。或火發以遍天地。或煙露而充宇宙。若此煉形之想也。及夫或如鶴之辭巢。或如龍之出穴。或如五帝朝天。或五色雲起。或跨丹鳳沖碧落。或夢寐中上天衢。或天花亂墜。仙樂嘈雜。金光繚繞。入宮殿繁華之處。若此皆朝元之想也。朝元之後。不復存想。方號內觀。

呂祖曰內觀玄理。不比前法。可得聞乎。

鍾祖曰古今修道之士。不達天機。始也不解依法行持。欲速求超脫。多入少出。而為胎息。冥心閉目。以行內觀。止於定中出陰神。乃作清靈之鬼。非為純陽之仙。真仙上聖。於採藥進火。抽鉛添汞。還丹煉形。朝元合氣。苦語詳言。惟恐世人不悟。而於內觀未甚留意。殊不知內觀之法。乃陰陽變換之法。仙凡改易之時。奉道之士。勿得輕視而小用。且前項之事。交會有時日。行持有法則。凡能謹節信心。依時行法。不差毫末。指日見功。若此內觀。一無時日。二無法則。所居深靜之室。晝夜端拱。識認陽神。趕逐陰鬼。達摩面壁九年。方超內院。世尊冥心六載。始出凡籠。故內觀誠為難事。始也自上而下。紫河車搬入天宮。天宮富貴。孰不欽羡。或往或來。繁華奢侈。人所不得見者。悉皆有之。奉道之士。平日清靜而守瀟洒。寂寞既已久矣。功到數足。輙受快樂。樓臺珠翠。女樂笙簧。珍羞美饌。異草奇花。景物風光。觸目如畫。彼人不悟。將謂實到天宮。不知自身內院。認作真境。因循而不出入。乃困在昏衢。留形住世。不得脫質以為神仙。未到天宮。方在內觀。陰鬼外魔。因意生像。因像生境。以為魔軍。奉道之人。因而狂蕩。入於邪中。或失身外道。終不能成仙。蓋以三尸七魄。願人死。而自身快樂。九蟲六賊。苦人安。則存留無處。

 

論魔難第十七

呂祖曰內觀以聚陽神。煉神以超內院。上踴以出天門。直超而入聖品。既出既入。而來往無差。或來或往。而遠近不錯。欲住世。則神與形合。欲升仙。則遠遊蓬島。皆自內觀。以得超脫。不知陰鬼邪魔如何制。使奉道之人。得以升仙。

鍾祖曰奉道之士。始立信心。恩愛利名。一切塵勞之事。不可變其大志。次發苦志。勤勞寂寞。一切清虛之境。不可改其初心。必欲了於大成。止於中成而已。必欲了於中成。止於小成而巳。又況不識大道。難曉天機。所習小法。多好異端。歲月蹉跎。不見其功。晚年衰老。復入輪迴。致使後來好道之士。以長生為妄說。超脫為虛言。往往聞道而不悟。對境生心。以物喪志。終不能出十魔九難之中。

呂祖曰所謂九難者何也。

鍾祖曰大藥未成。難當寒暑。一年之內。四季要衣。真氣未生。尚有饑渴。一日之間。三飱要食。奉道之士。所患者衣食逼迫。一難也。及夫業緣夙重。應當今世填還。浮世偷閒。猶恐高堂約束。於尊親不忍拋離。欲清修難得閒暇。奉道之士。所患者尊長邀攔。二難也。及夫愛者父母。惜者妻兒。恩枷情杻。每日增添火院愁車。無時休歇。縱有清淨之心。難敵囂煩之境。奉道之士。所患者恩愛牽纏。三難也。及夫富兼萬戶。貴極三公。妄心不肯暫休。貪念唯憂不足。奉道之士。所患者名利縈絆。四難也。及夫少年不肯修持。老大徒傷落魄。氣弱成病。頑心尚不省悟。命薄招災。現世已經受苦。奉道之士。所患者殃禍橫生。五難也。及夫急於求師。不擇真偽。或辨辭利口。或道貎古顏。始自謂遇得道仙流。久後方知好利時輩。奉道之士。所患者盲師約束。六難也。及夫盲師狂友。妄指旁門。尋枝摘葉。終無契合。小法異端。互相指訣。不知日月不出。出則大明。使有目者皆見。雷霆不震。震則大驚。使有耳者皆聞。彼以嚼火之光。井蛙之語。熒熒唧唧。豈有合同。奉道之士。所患者議論差別。七難也。及夫朝為而夕改。坐作而立忘。悅須臾而厭持久。始憂勤而終怠惰。奉道之士。所患者志意懈怠。八難也。及夫身中失年。年中失月。月中失日。日中失時。少則名利不忘於心。老而兒孫常在於意。年光有限。勿謂今年已過。而待明年。人事無涯。勿謂今日已過而待明日。今日尚不保明日。老年爭再得少年。奉道之士。所患者歲月蹉跎。九難也。免此九難。方可奉道。九難之中。或有一二。但徒勞而不能成功也。

呂祖曰九難既已知矣。所謂十魔者。可得閒乎。

鍾祖曰所謂十魔者。凡有三等。一曰身外見在。二曰夢寐。三曰內觀。如滿目花芳。滿耳笙簧。舌嗜甘味。鼻好異香。情思舒暢。意氣洋洋。如見不得認。是六賊魔也。如瓊樓寶閣。畫棟雕樑。珠簾綉幕。蕙帳蘭房。珊瑚遍地。金玉滿堂。如見不得認。是富魔也。如金鞍寶馬。重蓋昂昂。侯封萬戶。使節旌幢。滿門青紫。靴笏盈牀。如見不得認。是貴魔也。如輕煙蕩漾。暖日舒長。暴風大雨。雷震電光。笙簧嘹喨。哭泣悲傷。如見不得認。是六情魔也。如親戚患難。眷屬災傷。兒女疾病。父母喪亡。兄弟離散。妻妾分張。如見不得認。是恩愛魔也。如失身火鑊。墮落高岡。惡蟲為害。毒藥所傷。路逢難當。於法身亡。如見不得認。是患難魔也。如十地當陽。三清玉皇。四神七曜。五嶽八王。威儀節制。往復翱翔。如見不得認。是聖賢魔也。如雲屯士馬。兵刃如霜。戈矛閧舉。弓箭齊張。爭來殺害。驍捷難當。如見不得認。是刀兵魔也。如仙娥玉女。羅列成行。笙簧嘹喨。齊舉霓裳。雙雙紅袖。爭獻金觥。如見不得認。是女樂魔也。如幾多姝麗。艷質濃妝。蘭臺夜飲。玉體輕裳。殢人驕態。爭要成雙。如見不得認。是女色魔也。此十魔雖有。不認者是也。既認則著。既著則執。所以不成道者。良以此也。若奉道之人。身外見在。而不認不執。則心不退。而志不移。夢寐之間。不認不著。則神不迷而魂不散。內觀之時。若見如是。當審其虛實。辨其真偽。不可隨波逐浪。認賊為子。及起三昧真火以焚身。一揮羣魔自散。用紫河車。搬運自己之陽神。超內院而上天宮。然後可求超脫。今古好道之流。有清淨之心。對境改志。往往難逃十魔九難。空有好道之虛名。終不見得道之實迹。或出離塵勞。幽居絶迹。志在玄門。於九難不能盡除。在十魔或者一二。非不得道也。於道中或得中成。或得小成。於仙中或為人仙。或為地仙。若盡除魔難。序證驗而節節升遷。以內觀合陽神。指日而歸三島。

 

論證驗第十八

呂祖曰嫌病者而好道之人。求無病而長安。怕死者而道之人。欲不死而長生。舉世人在世中。好道之人欲升仙而遊物外。舉世人在地上。好道之人欲超丹而入洞天。所以甘勞苦。守貧賤。遊心在清淡瀟洒之中。潛迹於曠野荒僻之地。一向行持。不知功之深淺。法之交換。難測改易之早晚。所謂下功之後。證驗次序如何。

鍾祖曰苦志行持。終不見功者。非道負人。蓋奉道之人。不從明師。所受非法。依法行持。終不見功者。非道負人。蓋奉道之人。不知時候。所以不成。若遇明師而得法。行大法以依時。何患驗證不有也。

呂祖曰所謂法者有數乎。所謂時者有數乎。

鍾祖曰法有十二科。匹配陰陽第一。聚散水火第二。交媾龍虎第三。燒煉丹藥第四。肘後飛金晶第五。玉液還丹第六。玉液煉形第七。金液還丹第八。金液煉形第九。朝元煉炁第十。內觀交換第十一。超脫分形第十二。其時則年中法天地陰陽升降之宜。月中法日月往來之數。日中有四正八卦。十干十二支一百刻。六千分。依法區分。自一日之後。驗證次序。以致脫質升仙。無差毫末。始也婬邪盡罷。外行兼修。凡採藥之次。金精充滿。心境自除。以煞陰鬼。次心經上湧。口有甘液。次陰陽擊搏。時時腹中聞風雷之聲。次魂魄不定。夢寐多有恐悸之境。次六腑四肢。或生微疾小病。不療自愈。次丹田自暖。形容清秀。次居暗室。目有神光。次夢中雄勇。物不能害。人不能欺。或如抱得嬰兒歸。次金關玉瑣封固。絶夢泄遺漏。次鳴雷一聲。關節通連。驚汗四溢。次玉液烹潄。以成凝酥。次靈液成膏。漸畏腥羶。以充口腹。次塵骨將輕。而變神室。出趁奔馬。行止如飛。次對鏡無心。而絶嗜慾。次真氣入物。可以療人疾病。次內觀明朗。而不暗昧。次雙目童人如點漆。皺臉重舒。紺髮再生。已老者永駐童顏。次真氣漸足。而似常飽。所食不多。飲酒無量。終不見醉。次身體光澤。神氣秀媚。聖丹生味。靈液透香。真香異味。常在口鼻之間。人或知而聞之。次日覩百步而見秋毫。次身體之間。舊痕殘靨。自然消除。涕淚涏汗。亦不見有。次胎完氣足。以絶飲食。次內志清高。合乎太虛。凡情凡愛。心境自絶。下盡九蟲。上死三尸。次魂魄不遊。以絶夢寐。神彩精爽。更無晝夜。次陽精成體。神府堅固。四體不畏寒暑。次生死不能相干。而坐忘內觀。以遊華胥神仙之國。女樂樓臺。繁華美麗。殆非人世所有也。次功滿行足。陰功報應。密授三清真籙。陰陽變化。預知人事。先見災福。次觸目塵冗。厭與往還。潔身靜處。胎仙可現。身外有身。是為神聖。次真氣純陽。吁呵可乾外汞。次胎仙常欲騰飛。祥光生於臥室。次靜中時聞樂聲。次常人對面。雖彼富貴之徒。亦聞腥穢。蓋凡骨俗體也。次神彩自可變移。容儀成而仙姿可比玉樹。異骨透出金色。次行止去處。常有神祇。自來朝現。驅用指呼。一如己意。次靜中外觀。紫霞滿目。金光罩體。次身中忽火龍飛。或玄鶴起。便是神靈。脫凡骨而超俗流。乃曰超脫。次超脫之後。彩雲繚繞。瑞氣紛紜。天雨奇花。玄鶴對飛。異香散而玉女下降。授天書紫詔。既畢。仙冠仙衣之屬具備。節制威儀。前後左右。不可勝紀。相迎相引。以返蓬萊。於紫府朝見太微真君。契勘鄉原名姓。校量功行等殊。而於三島安居。乃曰真人仙子。

呂祖曰今日特蒙尊師開說希夷大理。天地玄機。不止於耳目清明。精神秀媚。殘軀有托。終不與糞壤同類。然知之者未必能行。行之者未必能得。念生死事大。時光迅速。雖知妙理。未得行持。終不成功。與不知無異。敢請指教交會之時。行持之法。如何下手。如何用功。

鍾祖曰僕有靈寶畢法。凡十卷。一十二科。中有六義。一曰金誥。二曰玉書。三曰真元。四曰比喻。五曰真訣。六曰道要。包羅大道。引喻三清。指天地陰陽之升降為範模。將日月精華之往來為法則。實五仙之旨趣。乃三成之規式。當擇日而授於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