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太上老君註

 

道與名--觀妙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今天由我來講道,那麼道是什麼呢?「道」這一個字,是表示宇宙萬物尚未形成之前的真理,也表示虛空之間,一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能源。因此人類是難以使用語言與文字,去形容它,去描述它。可是世人卻偏偏喜歡以語言或文字去表達這個「道」,而且說得很多,很多。依我看來,這只是口頭之「道」而已,因為這個「道」如果是可以講出來,或是形容出來,就不是真正本來的「道」了,更不是永恆不變的「道」了。因為講出來的「道」,只是描寫與形容而已,與事實畢竟是距離很遠的。譬如說:一張桌子,就是一張桌子,你就是巧奪天工,畫得跟真的一樣,畢竟還不是真正的桌子,這就是「本來的東西與形容描寫的差別距離」。可是世人就是這麼頑固,喜歡門戶之爭,都去強調我們才是「道」,你們不是「道」,而且每個人所強調的「道」都不一樣,更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因此我看到這種情形,才發覺到可以用言語表達出來的,已經不是真正的「道」了,因為這只是形容與描寫而已,而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就好像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談到說:「我說法四十九年,實在是沒有說法的,如果你們以後講我有說法,就是在毀謗我」,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對「道」的體悟,也是難以使用言語代替的,所以修行的人,如果自己不去體悟大道的話,只想依靠別人的說詞,像這樣的瞭解還是離道很遠的。「名」這一個字,是指宇宙萬物還沒有形成之前的名字,那個時候宇宙萬物,都沒有名字,可是沒有名字,才是真正永恆不變的名字。一旦到了宇宙萬物變成有形體,可以看得出來,又可以摸得到的時候,人類就會給它立個名字,可是這只是人間的巧立名目而已。因為萬物是經常在變換更改的,因此這個名字也就跟著變換更改。譬如人的名字,隨著人的死亡後,這個名字也就跟著死亡,所以有名字的稱呼,都不是真正長久的稱呼。所以說沒有名號及沒有名稱的東西,才是天地之間的原始。照這樣說來,稱呼與名字不就像萬物的母親嗎?所以我說:人的心靈在清清靜靜連一點慾望也沒有的時候,才能觀察出一切萬物的本來面目。如果在心中充滿慾望的時候,所觀察到的,只是萬物的外表而已。以上兩種人的心境不同,所以所觀察到的事物,當然就有不同的見解與看法,這不是很玄嗎?在如此玄妙之下,如果我們再深入去探討的話,便可得到更玄妙的問題,你相信嗎?所以我說,研究「道」這門學問,的確是所有玄妙之門中,最玄妙的了,你說不是嗎?

 

 

相對論--觀徼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假使為了表現美好的形相,就一再去虛偽的巧扮,像這種作為,難道還能算是美好嗎?如果只是希望行善讓別人知道,才去作善事,那麼這種行為,還能算是行善嗎?因此凡是沒有「有」的感覺,就沒有「無」的感覺,因為「有」與「無」是相對的。沒有「困難」的感覺,就沒有「容易」的感覺,所以困難與容易也是相對的。沒有「長」的名稱,就沒有「短」的名稱,所以長與短,也是相對的。沒有「高」的名稱,就沒有「下」的名稱,所以高與下也是相對的。沒有「小聲」的分別,就沒有「大聲」的分別,所以小聲與大聲也是相對的。沒有「前方」的分別,就沒有「後方」的分別,因此前方與後方也是相對的。所以聖人知道以上這些相對的問題之後,為了要超越褒獎與煩惱的包袱,所以他就以無為的心去處事,因為以無為的心去處事,他就不會感到困擾。因此他對人民的教化,就不喜歡以辯論的語氣去實行。他會學著天地培養萬物一般,不辭辛勞,而且不自傲,更不視為己有一樣的無為。因此聖人他以天地之德為榜樣,所以就做了許多事情,可是他做了許多事情之後,還是感到自己沒有做一樣。因為他是不想居功的,所以他往往在大功告成之後就功成身退,不想去佔有這個榮譽。像他這樣寬容大量的涵養,連自己所建立的功德,都不去攀緣,因此反而使他的功德萬古流芳啊!

 

 

無為之治--安民章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一個人最好不要標榜自己的尊大,就不會讓人去爭取虛名的地位,那麼人與人之間反而能達到和平相處。不要特別去標榜或是珍藏難得的財物。這樣別人就不會有貪慾的妄念,而淪為盜賊。因此由以上的啟示,我們就可以了解,如果不去見那些足以起心動念的聲色貨利。心思就不會受到外物的迷惑。所以聖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先教人斷除一切的邪思妄念為要首的步驟。因為能斷除邪思妄念,身心才能神清氣爽,精神飽滿。再來又教人,消除高傲與自滿的骨氣,及不擇手段的互相競爭之心,能夠這樣的話,爭端就平息了。再其次是增加人的體魄,使人人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以及堅定自強不息的概念,更保持天真和諧的狀態,沒有偽詐的心智,及爭奪的慾念。像這樣教化人民的方法,縱然有幾位詭計多端的陰謀家,也不敢胡作非為了。因此照這樣無為又安然的方法來治理天下。天下那裡還有治不好的道理呢?

 

 

道的功用--不盈章第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體雖然像虛空一樣的渺茫,然而它所產生的能量,卻能讓萬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深厚博大的樣子,不就像萬物的宗主嗎?因此它的本性是虛無瀰漫的,決不鋒芒顯露,這就是它沒有爭強好勝的鬥心。而且它不與萬物相爭,所以它更有解脫紛擾的寬宏大量。在光明的地方,也有它的存在。在塵埃的地方。也有它的存在。在清靜的地方,也有它的存在,可見它的妙用是如何廣大又變化無窮,難怪凡俗的人難以觀察它的跡象,只是說它好像存在的樣子。道體既然如此的玄妙,在天地之間又無跡可尋,所以吾也不知它的來歷。但是它應該在主宰萬物的上帝之前,就有了它的存在了。

 

 

天地與聖人--守中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真的不仁慈嗎?為什麼將萬物當成祭祀用的草狗一樣,用過之後就不要了。聖人真的不仁慈嗎?為什麼將天下百姓當成祭祀用的草狗一樣,用過之後就不要了。其實天地化育萬物是遍及一切的,聖人博愛的精神也是遍及一切的,他們的心境,絕不存有偏狹之意與分別之念。因此萬物的退化,完全是隨著他們的因果造化,這怎能怪罪天地的不仁慈,或聖人的不仁慈,其實這完全是人民自己所作所為,自己招來的因果禍福啊!所以說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風箱一樣。如果沒有人去搖動它,它就虛靜無為,但是它生風的本性仍然是不變的,如果有人去拉動它,那麼風就自然吹出來。因此天地與聖人的心境是無為的,而現在有些人的思想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不能默守中庸之道,常常以為自己很聰明,妄作主張,固執己見,互不相讓,像這種作為,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嗎?如果要像以上這些多餘的做為,不如守住中和之道,譬如說:眼晴如果不多看,魂氣就隱藏在肝臟。鼻子如果不多嗅,魄氣就隱藏在肺臟。嘴巴如果不多說,神氣就隱藏在心臟。耳朵如果不多聽,精氣就隱藏在腎臟。身體如果不多動,意氣就隱藏在脾臟。以上這五種神氣,如果能夠守中,身體中的五氣自然歸於本位,濁精自然化為元氣,元氣自然化為神氣,神氣自然歸於虛無之中,這就是修身的要訣,性命的關鍵,學道之人不可不知呀!

 

 

無形的真神--谷神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天地有無形的真神,人體有無形的元神,這都是虛無妙有的,看也看不到的。現在我們就簡稱祂為萬物之母吧!萬物之母雖然毫無門路可尋,但是天地萬物無不是從此而出,從此而入,因此祂才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呀!所以妙有之門是至虛至無的,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像這種變化的玄妙,不是現在才有的,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

 

 

無私之心--無私章第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從無法計算的年代之前,天仍然是這個天,地仍然是這個地,可見它的生命是長久的,那麼天地為什麼能夠如此的長久呢?就是因為它不自己生長自己,而生長萬物,不為自己,而為別人,所以它能夠長生。因此聖人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他也學著天地一樣,將自己的事放在後面,將別人的事情放在前面,可是祂的靈性卻永遠在別人之上。他雖然將自己置之度外,但是祂的真我反而永遠長存!這就是聖人祂沒有私心,反而能成就祂的偉大,而且等到祂的身體死了之後,祂的靈性永遠超脫三界,不再受到六道輪迴之苦,還受到後人的敬仰,這就是祂沒有私心,反而得到了好處。

 

 

上善若水--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不而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世人都想學善,今日 吾就來講,最上等的善到底是什麼?那就是「水」了,為什麼呢?不信的話,我可用以下的比喻去分析之:

    一、水的善德在那裏呢?就是它利益萬物,滋潤萬物,也不去爭名、爭利、爭功、爭大。

 二、它處在眾人所厭惡又卑下的地方,這就是它最接近「道」的作為了。

    三、它無論居住在什麼地方,都能隨處而安,真靜自守。

 四、而且它的善德淵深得很,幾乎難以測量,為什麼呢?因為它能夠沈靜,又能和合萬物之用。

    五、水施予萬物,皆出自於仁愛之心,這就是它的仁慈。

    六、水本無言,可是無言之言才是真言,更是信言,如朔望的潮水,皆能適時而來去,這就是水的信用。

    七、水以滋潤萬物就好比處理政治一樣,遇熱就昇華成雨露,多餘就流入江河,如此生生不息的現象不就是水善於處理政治的表現嗎?

    八、水在行事方面又能盡其所長,如行舟渡筏,滋潤萬物,煮飯、燒菜、洗衣,無不是水的善能。

 九、水在舉動方面很合乎自然的,如水流到圓的地方,它就成為圓形,流到方的地方,它就成為方形,氤氳的時候就會下雨,晴天的時候它就昇華,人如果能夠像水一樣,不違背天時行事,不妄做,不妄為,不妄言,這才是學習水的善德。尤其水不與它物相爭,所以它物也不會與水相爭,這就是水以「和」的表現。所以如果人能夠學「水」的涵養與和氣,自然也不會有錯誤之紛爭了。

 

 

為人的道理--持盈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為人的道理,應該知道進退的分寸,凡事適可而止,不要自誇自大,因為自信自滿的人,往往就像水溢流出來一樣,得不償失的,倒不如放下自滿自大的心,使得自己安逸恬適。自恃自己聰明才智,就鋒芒顯露的人,將會受到別人的排斥與打擊,因此這種人就不可能受到別人的擁護與愛戴。金與玉雖是珍貴之物,但仍是身外之物,因此縱然富有之人金玉堆積滿堂,一旦臨命終時還是守不住的。所以修道之人倘若能直取身中之金玉,養性命之真常,才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還有富貴之人如不生驕傲之心,他人必定會以謙恭之心禮敬於你。倘若貪戀富貴又驕傲自得,這將使人嫉妒批評,這是自取禍殃的開始。只有功成身退的人,才是最合乎自然的天道。

 

 

修道難易--玄德章第十

載魂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修道說容易也容易,說困難也困難,因為心一外馳,魂就與魄相離,那麼你們能夠保持神不外遊,意不散亂嗎?你能夠專守先天的元氣,如嬰兒赤子一樣,保全天真柔和的本性嗎?你能洗除貪執之心,自淨其意,使心靈清淨澄澈而毫無瑕疪嗎?你能在愛國家、愛民族,或治理國政的時候,保持一種天真博愛自然無為之心嗎?人心為一身之主,那麼你的一身之主,在喜、怒、哀、樂出入動靜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守住安靜柔弱呢?你們能夠在事物完全明白之後,還能保持不以聰明為驕傲,而守住無見、無聞、無為、無欲的境界嗎?以上這些道理,其實都是要你們學習天地一般,因為天地雖生長萬物,養育萬物,但是它仍然不把萬物當成自己的。它生育萬物,養育萬物,做了天下的事,仍然還不仗恃自己的才能。長養育萬物還不認為自己是主人翁。像天地這種作為,便可稱為最深、最厚、最高、最遠,更難以立名的德行了!

 

 

無的用途--虛中章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車輪要三十支徑木,插入中間的軸心,這個車輪才有作用。製造盛物的器具,要留個中空的地方,這些器具才能盛物。建造房屋,開鑿門窗,要留個空間才能住人。所以說,有形的東西是給人方便使用的,無形的空間才是活動的地方,如天與地之間是中空的,才能讓萬物來去無阻,通行無礙。如天與地之間,沒有這個中空的地方,萬物就沒有活動與生化的餘地了。

 

 

追求外在的人--為腹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追求外在的形色,將離去本性的靈明,譬如──聲色貨利本是身外之物,但是受到眼睛物欲的影響,就會流逸奔馳,因此五色使人的本性趨於迷盲,就是這個原因。貪求外在的聲色,也會使人本性蒙蔽,一旦蒙蔽了本性,正法的聲音就難以聽入心靈之中,像這種人不是好像耳聾的人嗎?人一旦貪求食物的滋味,本性便被味覺所惑,所以五味常使人的本性流逸奔放,而不知本性之中,淡中有味,如子曰:「飯疏食飲水,而樂在其中」此就是真味也。如果人無所事事,每天騎著馬追逐鳥獸,打獵競技,像這種人將會使自己瘋狂於鬥爭之心,導致身心不寧,而迷失天賦之本性。擁有珍貴寶物的人,常使自己行動受到妨礙,而過份虛榮的人,往往會不顧節操以至身敗名裂。因此聖人知道物慾之害,所以在為人處事方面,就不去強求物質的享受,一心一意,常養性中之腹飽,不受外物而亂心,就是這個原因呀!

 

 

寵愛與羞辱--寵辱章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託天下。

 

世人皆注重於寵愛與羞辱的差別,所以一旦遇有外來的寵愛或是羞辱,就感到驚慌而不知所措。而聖人就不同了,他對於別人的寵愛,就好像我們有這個身體一樣的禍患,因為人身是四大 ( 水、火、風、土 ) 假合。為什麼寵愛及羞辱會讓吾感到驚慌呢?因為寵愛就好像得到功名富貴一樣,有一天恐怕又要失去,而羞辱就好像被辭職的人,將要受人嘲笑。為什麼有身體是禍患呢?因為人生在世,有了此身,便有生、老、病、死之苦,所以聖人便將這個身體當做禍患,更將別人的寵愛與羞辱看成我們有這個身體一樣的禍患。所以有道的人,他雖然得到尊榮的地位,但是他不視為自己的榮耀,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尊貴,就是天下人的尊貴,自己的榮耀,就是天下人的榮耀,像這種有道之人,我們才可以把天下交給他。因此如果有人貴重自己的身體,但並不是為了貪享榮華富貴,而是為了拯救天下眾生的大任務,像這種人,我們就可以將天下託負給他。

 

 

無相、無聲、無形--道紀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看不出什麼東西就叫做「無相」。聽不出是什麼聲音就叫做「無聲」。摸不著的東西就叫做「無形」。以上三樣,無相、無聲、無形。就是道體的微妙,所以世人是看不見,聽不到,又摸不著,這就是道體的不可思議之處。雖然「無相、無聲、無形」的理論可以分開來說,可是它的本體,其實還是混合的。而有形的世界就不同了,凡是有一邊明的,就有一邊是暗的,如上面是明的,下面就是暗的,而道體的微妙就不同了,它上面不是明的,下面也不是暗的。它綿綿不絕充塞於天地、宇宙之間,似乎是有個物體又難以立言。因為它畢竟是非常虛無的東西,雖然它生長了萬物,而又好像不是它生長的。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體的「物體」。所以有人說道體為恍惚不定的,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如果你想在前頭去迎接道體的話,根本也看不到它的前頭。你要是想在後面跟著它,你還是看不到它的尾巴。因此聖人就是秉持著,這古始以來就存在的道,去治理世間的一切。所以我說能夠知道古始之道的人,就是知道「道」的系統的人,因為這個系統,就是道的綱紀呀!

 

 

古代的有道之士--不盈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古時候的有道之士,他們的靈性是微細奧妙的,他的本性是永遠通達的。這都是外人難以窺測,難以了解的玄機。就是這樣難以窺測他的玄機,如果要去描述古代有道之士的話,也只能勉強形容而已。比如他們在處理事物方面的行動,絕對不會急迫衝動,就好像古時候的「豫獸」一樣,一定要等到冬天河水的冰結凍了,才敢走過,否則未等到河水結冰,就魯莽走過去,不是等於自己去送死嗎?他慎獨的工夫,就好像古時候的「猶獸」要下山一樣的謹慎,不敢擾動山下村莊的百姓,否則牠的生命就危險了。因此古代的有道之士,他為人恭敬的樣子,就好像身為主人禮遇貴賓一樣的謹慎,不敢輕舉妄動。在心性清靜方面,他對一切外緣的干擾心不染著,就好像春風中的冰,自然的解凍散開一樣。因此他心中淳厚的本性,就好像一塊木頭尚未雕琢一樣的樸實無華。心胸的開闊,就好像空曠中的山谷,能夠虛受一切,涵容萬物。並且他有大智若愚的美德,將自己混合在污濁的水中一樣。這就是聖人不自以為自己是聖人,所以才能成為聖人,凡人自命不凡,所以才越像一個凡人的道理呀!所以,誰能像他們 (古時有道之士 ),在動盪之中,還能除去心中污濁的惡水,使他慢慢的澄清呢?誰能在安定自守之中,久久以待使體內的清正之氣發動呢?因此能夠保持以上這章道理的人,他一定是虛心知足的人,不自滿,不自傲的人。就是因為他不自滿,不自傲,只是為了世人著想,反而使自己得到永生之道。

 

 

致知的極點--復命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日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如果人能夠致知,達到虛無妙境,虛空妙有的時候,便可達到大智慧的極點,達到大智慧的極點,又能誠心誠意的守靜達到最高止境之時。那麼萬物的生長、孕育、死亡,我們就能夠從無形的氣胞,觀察到有形的物體。又能從有形的物體,觀察到無形的氣胞,這些生生化化的過程,我們不難去發現它週而復始,循環不息的奧妙。因此雖然萬物是眾多的,但是最後還是要回歸到生命的根源。萬物回歸到自己生命的根源,就叫做「靜」,靜也就是回復到自己真我的生命。回復到真我的生命,才是真正的長生。知道什麼是長生的人,可說是明白什麼是「假我」,什麼是「真我」的人。如果不明白靈性不滅的人,大都是胡思亂想,或是異想天開的人,因此容易輕舉妄動,一旦輕舉妄動,往往就要招來災殃了。因此想珍惜真我的人,他能容受一切,無所不包,所以這種人的心胸開朗,更是大公無私。像這樣至公無私的人,就會將挽救蒼生視為己任,這就是聖人了。所以聖人也稱為「王」,既然是王,必然是順天行事了。能夠順天行事,就合乎真常之道。能夠合乎真常之道的人,就是假我的肉體死了,也不會墮入六道輪迴。

 

 

國君的治世--知有章第十七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上古時候,有德的聖君,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使天下百姓不知不覺的自化,如此人民暗受聖君的恩賜,仍然不知道有聖君的存在。再其次的賢明國君,雖然不能像上古的聖君一樣淳樸無為,但尚能以德教化百姓,親近百姓,如此仁德的國君,還能得到天下百姓的稱讚頌揚。再其次的時期,再其次的國君,他教化百姓,就以刑政與賞罰去治理人民,這時候的人民,就知道畏懼國君了。最差一等的國君,就無道無德了,他只會以權術愚弄人民,所以人民也就開始輕視侮辱國君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這種國君本身的誠信不足,所以人民也就不相信他呀!因此想要達到上古淳樸的治世風氣,首先必要貴重他的號令,誠信他的語言。使人民都能安居樂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人人都能順利將自己的事做好,這種國君的治世,才可算是大功告成了。可是大功告成之後,人民還是不曉得這是國君的功勞,反而說:「這是很自然的事嘛!」所以這種國君的治世,才是最上等無為的國君呀!

 

 

仁義與孝慈--四有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很多事情是很巧妙的,不相信你看,當大道難行於世的時候,才顯出仁義的可貴,大道普行的時候,反而現不出仁義在什麼地方,也不知什麼叫做「仁義」。就好像上古時代,人心純樸,順天行事,大道普行,到中古時代,大道就漸漸難行於世了,因此至聖孔子看到大道就要廢棄的時候,便大力提倡「仁義」。這也是大道廢棄以後,才出現的「仁義」呀!一旦到了科學越發達,社會越文明的時候,人心越奸巧虛偽,到那個時候,人民也不遵守仁義道德了,因此投機取巧,欺詐攻訐的事也就層出不窮了。當六親和的時候,雖然有孝慈的人,但因為六親祥和,就顯不出有什麼孝慈。而且因為人人孝慈,則不知誰是孝慈,一旦在六親不合的情況下,倘若有人還能行孝慈的事,這就難能可貴了,更能顯出這個人的孝慈。有忠臣必有奸臣,但是在天下太平的時候,就顯不出誰是忠臣,誰是奸臣,一旦到國家戰亂的時候,奸臣則賣國求榮,忠臣便盡其無私之心,捨身報國。成為萬古不朽的忠臣之名。因此是「國家昏亂,有忠臣」。

 

 

回歸純真--樸素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真正的聖人,不自以為聖人,如至聖先師孔夫子在世的時候,以聖人之行,但不以聖人之名自居,反而使他的聖名長久,就是因為他能夠棄除智巧的心機,順其自然,反而能夠讓人民學習他言行的榜樣,這對人民來說,是利益百倍的。在力行仁義的時候也是一樣,不必刻意去標榜自己,能夠這樣的話,人人才能回復到孝慈的自然本性。比如說,人人都不以奸巧的手段去騙人,那麼其他的人,就不會起盜賊之心了。以上這三種理論,有些人認為是多餘的文章,是難以感化天下的。所以我就另外傳下一種啟示,來教導天下的百姓。就是持守樸素純潔,少思寡慾,回復到純真的本性。

 

 

視萬物為一體--食母章第二十

絕學無憂。唯之於阿。相去幾何。善之於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眾人昭昭。我獨若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只要斷絕奸巧的心思,反而使人沒有分別計較的憂愁。比如在接待對話之間,輕輕和氣的回答「唯」,和不耐煩忿怒的回答「啊」,這兩句話同樣是聲音,相差有多少呢?雖然相差沒有多少!可是在別人聽到耳裡的感受就不同了,一種是覺得良善的,另一種就覺得惡意的。所以只是一句話的應聲回答,良善與惡意,就很明白的表露出來,每個人都相信覺得很可怕,我也一樣,不能不怕呀!可是世人不修心德,心田寶地都好像荒廢的田園一樣,忿恨貪慾的雜草到處叢生,不去修剪。這種貪慾無厭的樣子,就好像要參加豐盛的筵席一樣很想嚐試。又像春天登上高台,遠眺風景一樣的愉快。唯有我的心境淡泊恬適,心清意定。就好像嬰兒在母體的懷抱中。好像動,又好像不動,沒有思慾,也沒有煩惱,像這種不沾染世俗的樣子,又好像無所歸的遊子一般。不像世人經常自得意滿,尤其在追求功名利祿的時候,就好像有用不完的才智與能力。而我的才智與能力,就好像遺失一樣,心境之中空空洞洞,我真像愚人啊!是那麼的無知無識,渾渾沌沌的。尤其世人的眼目,謀慮多端,就好像尤其世人的眼目,謀慮多端,就好像精明銳利的樣子。唯有我昏昏昧昧,像無知的小孩。還有世人斤斤計較的樣子,就好像很會分別。唯我像沒有知識的人,不知道怎樣去分別與計較。哈!我的心恬淡寧靜,就好像大海一樣的深闊廣大。像風一的飄搖自在,不執著一定的住所。世人都仗恃自己聰明才智,以為自己很有作為。而我呢就像一位愚頑又鄙陋的粗人。我跟世人不一樣,是因為我一心以道為重,視萬物為一體,就好像時時要吸食母奶的嬰兒一樣。得到母乳,性命可全,失去母乳,性命就難保了呀!

 

 

道的顯現--從道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如果想去洞悉「德」的真實面目,惟有從道體之中,才能夠找出目標與答案。那麼道體又是什麼呢?它本自無形,又無一定的形象。是恍恍惚惚的,說有又無,說無又有。可是在這恍惚之間,它又具備一切的形象。在這恍惚之中,它又包涵了天地一切萬物。它是那麼長遠,又是那麼幽深,在這長遠幽深之中,又具有生命之源的東西。難以窺測的原素與原理。而這些原素與原理又是非常真實的。如天地沒有這些原素,天地就不能悠久,人類沒有這些原素,人類就不能生存。而且其中又包涵了應用不失其時的信驗,與循環不息的根據。所以它從古代到今天,它一直還是存在的,它的名字也沒有消失,更沒有改變。像這些跡象已足以讓天下人去印證去體會。我何以發現這些呢?就是「道」給我的啟示。

 

 

不用爭奪的爭奪--抱一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能夠虛受委屈的人,他的心境一定是很完全的。能夠涵受冤枉的人,他的心性一定是最坦蕩率直的。能夠低聲下氣的人,他的心靈一定很充盈圓滿。能夠忍受穿用破舊衣物的有德之士,他的心地一定非常清新。能夠減少自己慾望的人,他的心中反而什麼都有,什麼都得到。所以說貪求外在物質的人,他的內心是最迷惑的時刻。因此聖人的心境是充實的,他抱持著心的原點「佛性」,就足以為天下人的模範。所以說不固執自己成見的人,他的心才能夠明白。不自以為是,認識自己才是全對的人,他的德性才能夠彰顯出來。不誇耀自己功德的人,才是最有功德的人,因為他將功德保全於心性之中沒有遺漏。不誇耀自己才幹的人,他的才幹才能長久,因為他不驕不傲,更受人尊崇。因為他不與人爭奪,就是他不與人爭奪,反而天下的人,沒有一個人可以跟他爭奪。因此古人所說「委屈就是完全」的道理,難道是虛偽的言語嗎?所以說能夠時時「誠於中」的人,天下自然就歸向於他。

 

 

 

自然之道--同道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減少言論的爭辯,便可合乎自然的道。你看!狂風刮不了一早晨,他自然就停止了。暴雨下不了一天,它也難以再下了。誰刮的狂風?誰下的暴雨?就是天地啊!誰能比得上天地呢?天地這麼大,如果不順乎自然而為,尚且還不能長久。更何況是我們這些渺小的人類呢?何必去違反自然,去爭辯是非呢?所以說,想修行大道的人。如果面對一位有道的人,我們就以「道」來互相研究討論。如果面對一位有德的人,我們就以「德」來互相勉勵。如果面對一位失意的世俗人,我們就以慈悲的心去安慰他。能夠這樣做的話,你跟有道的人在一起,有道的人也感到很快樂。你跟有德的人在一起,有德的人也感到很快樂。你跟失意的世俗人在一起,失意的人也感到很愉快。因為無形的道,是很微妙深遠的,可是有些人,對「道」就是信心不足。有些人,根本不信,所以你就是強辯,也是沒有用啊!

 

 

 

多餘的貪吃--不處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凡是腳跟不著地,只想翹起腳尖,就希望出人頭地的人,反而站立不穩。凡是跨著大步,想要走快的人,反而走不了多遠就要累了。因此以私我之見,而好求於表現的人,反而會令人唾棄,更讓人覺得他的心性還是不清明。以為自己的意見是全對的人,反而讓人不敢苟同,覺得他的意見有些偏差。如此一來他的意見反而不能得到贊同。自我稱功的人,反而讓人覺得他是一位好炫耀的人,而且讓人懷疑他所說的功勞。經常自我誇耀自己本事的人也是一樣,讓人否定他的能力。因為他驕傲的缺點已顯露出來,還有什麼真正的長處。以上這些好勝好強的行為,站在「道」的觀點來看,就好像肚子已經飽了,別人叫你再吃,不是等於多餘的貪吃嗎?像這種行為,動物或植物之類的東西尚且討厭,更何況我們是萬物之靈的人類。因此有道的人了解這些道理之後,就不會這樣了。

 

 

 

道的真面目--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的真實面目就是無名的,但是我們相信它是一個大物體,一個混成物,也即是鴻濛未判之前,天地未分之前的「無極」。它在天地未分之前就有了,所以是先天地而生。它沒有聲音,也沒有形相。超然於萬物之上,因此它是亙古不會改變的。而且它周行天下循環不息,你看萬物沒有一樣不是依靠它而生生化化的,所以它可以說是天下萬物的母親啊!像這樣微妙的變化,吾不知道怎樣去稱呼它。只好給它取個名字,叫做「道」。如果再勉強取一個名的話,就應該稱為「大」。大到沒有極限,不就是消逝了嗎?所以這個「大」也不是最恰當的名稱,應該稱為「逝」。消逝到極限,不就是很遠了嗎?所以這個「逝」也不是最恰當的名稱,應該稱為「遠」。到很遠的地方又能夠循環回來,不就是「返」嗎?所以這個「遠」也不是最恰當的名稱,應該稱為「返」。因此能夠生天生地生萬物的「道」是最大的。其次是能夠覆蓋一切萬物的天,它也是大的。再其次是能夠承載萬物的「地」了,它也是大的。再其次就是能盡天地之德的聖王了。所以在宇宙之中可分為四種大。而聖王就居於其中的一種。但是世人只知道聖王大,而不知聖王之所以為大,乃是效法於天地之德。因此人受大地的承載之恩,也應該效法大地才是。地受天的覆蓋,所以大地也時時刻刻在效法天的法則而運轉。然而「道」又是「天」的依歸,所以天也是效法「道」的法則而周流不息。而道呢?它是生天地萬物之母,它是無為的,像這樣無為而為的做法,不就是好像它是在效法自然嗎?因此我們修道,行道最後的步驟,也當效法「道」的無為自然,也就是說有功德於天下,也不去居功,有能力也不仗恃自己的才幹,這樣才能達到無爭、無欲、無為的自然境界。

 

 

輕與重--輜重章第二十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心性穩重原是輕浮妄動的根基。心性清靜鎮定本是急躁暴氣的主人。所以聖人終日之間,不離穩重清靜的心,如果有外出的時候,因為身份極為榮貴,所以離不了載著衣物糧食的兵車。雖然外表看來是極為尊貴又美觀,可是他的心仍然要安然穩重,不可受到尊貴美觀而紛擾心境。可是有些擁有萬輛兵車的君王他就不同了,他不知道以自身的修養為重,而輕浮妄動於聲色貨利之間,因此他不知自重,自身就輕了,自身輕了,天下也就輕了,所以這就是他自取滅亡的時候。所以我說輕浮的人,他就是想早日失去自己的根本。就好比躁動的國王,想早日失去他君主的尊位一樣。

 

 

至善的人--襲明章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至善的人他行善於天下,心裡沒有虛偽的做作,也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念頭,因此他的心中,絲毫不留下行善的痕跡。而且至善的人,他說話的時候純粹是自然本性的流露,因此他所說的話就是真理。所說的既是真理,當然就讓人心服口服,所以也就沒有缺點讓人責備。更何況至善的人,他的心就是佛,佛就是他的心,所以他所做的事,不用什麼計劃,一行一動,都是仙佛的顯現。不像凡人想做好一件事情,都是用盡心機,結果無論怎麼算,怎麼計劃,所做的事還是離不了因果輪迴。還有至善的人,他的心境物我兩忘,純粹自然無為!不去執著身外之物,所以他的心門,不必使用門鎖,別人也偷不了「他的解脫之心」。不像凡人的巧設機關之門,裝設門鎖,可是最後還是被奸詐之徒破壞。而且至善之人,他立了誓願要救度天下之人,因此他時時刻刻不會將這個誓願忘記,因此天下的人,也時時刻刻沒有忘記他的恩德,像這種不必立下條約,不必交換信物的約定。可是有誰能夠解開他們的約定。不像凡人經常以信物約定,或是立了契約書,好像已經用約定將兩個人綁住,可是到後來還是難免有一方黃牛而解除了約定。所以聖人,他具有以上至善的心境,因此他常常懷著善良的本心去救助別人。他認為教育是不分別的,所以他不嫌棄人的貴賤或貧愚,一樣的施以教化。所以他的心與萬物合而為一,因此他無論對動物植物,都沒有毀損與輕棄的念頭。這就是聖人他承襲古人的明德啊!所以至善的人,他的言行很合乎大道,就成為不善之人的老師。不善之人的作為,就成為至善人的資料。但是至善的人,仍然不會執著擁有老師的資格。因為他希望每個人,都是至善的人,所以他也希望,以後再也沒有不善的事,成為他的資料。雖然他有超人的智慧,可是他仍然大智若愚。這才是了解真理的人,更是悟到精深之道的人。

 

 

剛強與柔順--常德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得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聽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如果知道,什麼叫做「剛強之道」的人,他反而會守住溫和柔順的謙虛。為什麼呢?因為能夠這樣的人,就好像叢山之間的水溝,以卑下自處,自然成為眾流之所歸。能夠像眾流之所歸的人,他更不敢離開他的德性。就好像回歸到嬰兒的時代,那樣的無知,那樣的純真。如果知道什麼是「真正潔白光明」的人,他反而會像一位昏昧無知的傻人一樣。為什麼呢?因為他有內在的涵養與眾人打成一片,又沒有自傲的表現,這才是天下人的榜樣。一個人能夠做為天下人的榜樣,他的德性便不會差錯。那麼這種人的心境是什麼呢?他的心境就是回復到原始之前,那樣的無知無識,好像渾然忘我的境界。如果知道什麼是「真正光榮的人」他反而會守住低下賤卑之道。為什麼?因為能夠這樣的人,就好像是山谷一樣能夠虛受一切,自然使人歸服。但是他的德性反而比別人充足。就好像回復到木頭未割開以前的純樸無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完全。但是木頭割開以後,只能成為一種器具使用。所以聖人守住這無為的樸,就能包涵一切器具的長處,不像裁成的器具之後,只能有一種用處。所以它不就成為一切器具的主人翁嗎?因此大有作為的聖人,他寧願守住純真、樸素、無華。不願意像木頭割開製成器具之後,滿身粉飾,而且又帶著虛偽的外表。

 

 

不要違背天意--自然章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呴或吹。或強或贏。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如果為了滿足私慾去奪取天下,吾的看法是不可能的。因為天下是一種很神聖的東西。不是有強暴武力的人就可以去控制它。也不是聰明自用的人就可以佔有它。因此如果想以武力去控制它的人,最後都會得到失敗的後果。如果想以私慾去佔有它的人,最後都會嚐到失望的痛苦。因為人雖然是萬物之靈,可是也離不了物體的原理。譬如說,當你想走在前面,結果還是有人走在你的前面。當你想走在人的後面,結果後面還是有人跟隨。當你張開口慢慢的呼一口暖和之氣,後面就有一陣風將你的暖氣吹散。當你想成為最強的人,總是還有人比你更強,因為人的身體總有衰弱的一天。如果你想扛載重物,不久你就累了,你又要將所扛載的東西放下來。所以聖人知道這些道理之後,他就不想去做過份的事,也不想去做誇大與不實在的事,更不想去做不必要的事。

 

 

不可仗恃兵強力壯--不道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如果知曉使用「道」去輔佐國君的人,是不會仗恃自己的兵力而去逞強天下。因為用兵去殺人的事,對方一定不服氣,一旦有機會,對方也會想盡辨法來報復殺人的行為。而且兩軍戰鬥所到的地方,農夫不能順利耕耘,都讓雜草到處叢生。等到戰鬥之後,人死的死,逃的逃,病的病,這些都是造成凶荒之年的主要原因。因此善於用兵的人,是為了不使殘民害國的事繼續漫延,是為了討伐侵侮橫行的行為才用兵,他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兵,只是求得平息亂世而已。所以善於用兵的人,不敢仗恃自己的兵力,就去侵犯鄰邦。而且善於用兵的人,他等到戰事平息之後,就不再炫耀自己的能力。也不誇耀自己的功勞。更不以驕傲的眼光去看待別人。因為他認為戰爭之事,是不得已才戰的呀!所以等到戰事平定之後,就不再逞強兵力了。因為逞強不是長久之道,譬如萬物它是循著自然軌道行走的,它由成長而壯大,由壯大而衰老,由衰老而死亡。所以仗恃逞強的行為是不合乎大道的!既然知道不合乎大道,就要趕快停止好強、好勝、好戰之心。

 

 

用兵之道--貴左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勇猛的精兵,銳利的兵器,精巧的戰艦,都是最好的兵器,可是它們都是殺人甚速的武器。也就是說它們都是不吉祥的東西。連一些動物植物或許都討厭它。所以有道的君子,是不輕易去用它的。因為有道的君子,平時都注重心平氣和。只有在用兵的時候,才使用「陰謀的殺機」。由此可見兵器是一種不吉祥的東西。不是君子使用的東西。所以有道之人,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它。但是也要以心平氣和為首要的條件,就是戰勝了,也不以為光彩。因為如果你認為那是一件光彩的事,就是你的心裡很喜歡殺人。喜歡殺人的人,就難以得到天下人的歸服,所以在治理天下時就難以順利了。所以說吉慶的事,都以左邊為尊上。只有遇到不吉利的凶事,才以右邊為尊上。因此兵家以偏將軍站在左邊,表示他不是主將,人殺得不多。而上將軍呢?要站在右邊,表示他是主將,雖然他居於上勢,可是在他的主權之下殺人眾多,所以要以凶事的喪亂來看待。這就是說殺人殺多了,要以悲哀的心情去哭泣。戰爭勝利了,要以喪禮的心情去慶祝。

 

 

知止之道--知止章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也。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未有天地之前,本來就沒有名字可言,可是雖然沒有名字,卻是造化萬物,養育萬物的根源,所以說,凡是有名字的,必定會變遷,凡是有名相的,皆是不實在的,因此道是常久存在的,因為它本來就沒有名字。「樸」是無名的比喻,好比木頭尚未分割前的名字叫做「樸」,若割開做成器具後,便有了名字,因此「樸」字的意思,就是表示未有天地之前與「道」一樣的形象。所以雖然是小小的名字,但是天地萬物,無不是從此無名之「樸」生化而來,因此天地之源是尊貴無比的,就好比一位國王,有誰敢以「宰相」去稱呼呢?因此如果侯王能夠守住這種渾全的「樸」,就是無為之治了。萬物就自然了,百姓也可以和樂相助,安居樂業了。不信你看,天地必先和合這個陰陽之氣,陰陽之氣能夠調和,氤氳之氣自然也就調和了,氤氳之氣既然調合,甘露之水未有不降的。因此上天如果降下這祥瑞的甘露去滋潤萬物的話,也根本不需要人們去指揮它,或是去分配它,它就會很自然平均的降下來。但是當國家還沒安定的時候,不能不製造一些有名的器具來治理天下,但是有了器具,能夠達到和平之後就應該知道知止了。因為知道知止,就是歸於道,歸於道,就沒有危險的禍患了。就好比天地的運轉順著軌道而行,又好像河川與溪水流入大海一樣,有了歸宿。有德的仁君這樣去治理天下,就成為天下人的歸宿。

 

 

真正的永生--盡己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則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能夠洞察人的善惡與賢愚,能夠分別人的是非與作為,這些都是智的表現。能夠反省自己的過錯,知道自己的不對,這才是明白自己心性的表現。能夠戰勝別人,打敗別人,這是表示你有力量,有能力。可是你有力量,有能力去戰勝別人去打敗別人,並不表示你就是一位堅強的人,更非永恆之道。因為今天你有力量去戰勝別人,去打敗別人,待以時日,別人也一定千方百計想辦法來打敗你,所以這就不是永恆之道了。所以說,只有戰勝自己的人,克服自己的人,這種人才是最堅強的人。因為人的力量不過百斤,但是若能守住「仁德」之心,才能真正的戰勝一切,達到永恆。所以能夠知足的人,他的心裡反而沒有欠缺,沒有欠缺,就是不窮,不窮,就是富有的人。假使勉強去做事的人,就須要靠志氣,因為沒有這個志氣,他就好像一位半途而廢的失敗者。所以說一個人做事應該不要失去立身處事的原則,如果能夠做到不失去立身處事的原則去處理事務,才是長久之道。就是肉體死了之後,他的精神還是永留人間,他的靈性就上升天堂,像這種人才是真正的永生,真正的長壽。

 

 

天地的胸襟--成大章第三十四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天與地之間的能源,是非常充沛的,可以任其自然的要往左邊就左邊,要往右邊就右邊。甚至於萬物依賴著它生長,它都不會推辭。而且它還在滋潤萬物與培養萬物之後,就是成功了,也不想去爭功、爭名、爭利。它甚至於以博愛的心去養育萬物,就好像父母關懷子女一樣的愛護著,可是它還是不以為自己就是天地萬物的主人翁,像這種胸襟是何等的偉大呀!它無所慾望,也不居功,就好像它很微小一樣。萬物生化以後都歸向於它,它還不知來當主人翁。因為它能虛受一切,所以這種才是真正的大啊!就好像聖人一樣,他總是不以為自己很大,這才是真正的偉大,更成就他的偉大。

 

 

道的玄妙--大象章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大道之體是沒有形象的,就是因為沒有形象,所以天地萬物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人的心如果能像大道之體一樣,無所不包的話,那麼天下之人,沒有一個不歸從他的。如果天下的人都歸從他,這是最好不過了,因為天下將要太平了。可是等到太平安樂之後,也不可一味貪求享受,因為享受就像作客一般的短暫,是不能長久的。只有「道」的顯現,瀰漫在虛空之中,它是那麼的淡薄,那麼的毫無味道。你想要去看它,又看不到它,你想要去聽它,又聽不到它,可是當你要用它的時候,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呀!這不就是「道」的玄妙嗎?

 

 

物極必反--微明章第三十六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天下之物,物極必反,陽極必陰,陰極必陽。譬如月缺之後必圓,圓了之後必缺,由此可見收歛隱藏之後必定張明。就好比秦始皇造長城,想鞏固自己的霸業,但是這種作法,違反了自然的天意,反而得不到民心的擁護。因此凡事如果不循著自然的天意,而想以壓迫的手段去迫害,這是不可能的。例如有人要摧毀中華文化,反而使中華文化復興,所以是「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如果想以不法的手段,去剝奪別人的生命,這也是不可能的。如猶太人奪了耶穌的生命,反而使耶穌揚名於後世,而且自古以來,忠臣孝子,英雄烈女,皆是奉獻犧牲自己,反而使他們的聲名俱存,流傳千古。像這種道理看起來,好像很隱微,其實是很明顯的,只是你們沒有去注意到而已。所以說不能小看一些外表顯得柔弱的人,其實柔弱才能真正的勝過剛強,如聖人處事,他常以卑下柔弱自處,反而成就他萬古流芳。人一離開道,就被氣數所困,反而失去了目標,就好像汽車脫離了軌道,必然發生車禍;船沒有指南針,必然失去方向;魚一旦離開水面,必然死去。所以說國家傷人的利器,不可隨便誇示於人,一旦誇示於人,就很可能危害了自己,因為他國也一定要製造更厲害的武器來威脅你,如此戰爭就更難以避免了。

 

 

人民的自然歸化--無為章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道雖然是無為的,但是因為他的無為,反而使他無所不為,例如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變遷,四季之調配,沒有一樣不是它的造化,沒有一樣不是從它的懷裡生長出來,所以是無為而無所不為。因此假使一位君主,能夠守住無為的道,萬物自然就歸向於他。但是在萬物歸順之後,難免還有一些惡人使出欺詐的作為。如果為君王的人能善於挽救的話,只要以無為的道理去開導他,人民自然好清好靜而無爭奪。倘若人民好清好靜無爭奪的話,則他們自然歸化於清靜自正了。

 

 

道德為上,仁義次之--處厚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最有道德的人,他做了許多善事,可是他心地善良,不想去佔有這份榮譽,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可是沒有道德的人就不同了,他一旦做了善事恐怕別人不知道,所以就到處宣揚。因此有道德的人,他對人的犧牲與奉獻,是出自無為的,他就是做了許多好事、善事,還以為自己沒做一樣。但是沒有道德的人,他一旦做了一些善事,就銘記在心,像這種人的心,就是未能達到純真,因此對自己所做的善事,就恐怕失去了名譽。最有仁慈的人,他視萬物為一體,觀天地為一身,沒有分別之心,因此忘物、忘我,渾然是無為而為。可是有義氣的人就不同了,因為他無法出自無為之心,所以在為人處事方面,往往失去仁德之心。有些人以為自己很有禮貌,但是一旦遇到對方沒有回禮,就很不高興,真恨不得伸出手來指著對方,強迫對方回禮。所以萬事的開頭,是先失了大道,然後「德」才失去了,失去了德之後,「仁」也就開始失去了,失去了仁之後,「義」也開始失去了,失去了義之後,「禮」也開始失去了。因此「禮」,只不過是「忠信」之心最薄的一種,到了這個時候,禍亂與災變,可以說就要開始了。從這個時候,知識開始競爭了,就像花一樣,只擁有華麗的外表,一切就更顯得虛偽,這種虛偽的開始,等於是愚昧的開端,等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愚蠢與盲從了。所以大丈夫做人處事,應該以道德為上,仁義次之。然後講求實質的意義,不要追求虛偽浮華的作為。所以凡是大丈夫的人,都是注重這方面的實質意義,不為虛偽的事務而煩惱,就是這個原因啊!

 

 

道的根本--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大道是清淨無為的,它的本體是精一無二的,所以「道」又稱為「一」。自古以來天如果得到「一」的話,就顯得很清明。地如果得到「一」的話,就顯得安祥寧靜。神得到「一」的話,就玄妙靈敏。人得到「一」的話,就明理清靜。山谷如果得到「一」的話,就充足滿盈。萬物如果得到「一」的話,就能生化成長。君王如果得到「一」的話,天下就安定自足。所以這一切的事物都很有密切的關係。否則天不清明的話,就會崩裂。地得不到寧靜,恐怕就會暴發天災地變。神得不到靈妙,恐怕就會衰頹消失。谷得不到充盈,恐怕就會乾涸竭盡。萬物得不到生化的話,恐怕就要滅絕。在上位的人,如果不以正道去治理天下,還要以尊貴的高位自居,恐怕就要遭到顛簸坎坷了。所以說尊貴的人要以低賤為根本。高尚要以低下為根基。這樣的話才能契合萬機,沒有分別之心才能和合。因此侯王尚且要自謙稱「孤王、寡人」。這些名稱,不都是以低賤為本嗎?難道不是嗎?不相信以車子比喻好了,如果要算它的零件,當然很多,如果要算車子的數量,只有一部,一部就不用算了,所以由一而歸於無,無才是道的本體,回復到道的本體,才能合於萬物之用。所以說高貴的人,不要將自己看成寶玉一樣,那麼的尊貴,不要將他人看成石頭一樣,那麼的低賤。因為這樣已失去道的根本了。

 

 

無生有--反覆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萬物皆在生生化化反覆的運轉著,但是它無論怎樣的運轉變化,也是從道的本體中而發。可是它雖然反覆的運行,到最後還是要歸於柔弱與寧靜,就好像一陣風吧!它雖然很強勁,但是不久便要歸於平靜,又好比一陣雨吧!它雖然下得很大,但是下不了多久,還是要歸於平靜。所以說天下萬物皆從「有」( 太極 ) 之中而生,可是這個「有」( 太極 ) 還是從「無」之中生化而來的。

 

 

道的尊貴--聞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上等的賢人,因為根基深厚,見識超群,志量廣大,所以一聽到「道」,就志與道合,努力的去實踐。中等根智的人,因為見識不足,對道的認識不清,所以雖然有緣聽到道,也有慕道之心,但是道心總是不能持續長久。下等愚頑的人,因為見識淺薄,不知「道」為何物,而且本性迷昧,貪享慾樂,所以一聽到「道」就哈哈大笑。哈哈!如果這些愚昧的下等人,不笑的話,還不知「道」的尊貴在於何處。所以在古時候,有些先見之明的人立下了一些含有哲理的言詞,如下:

一、明白大道的人,他的作為必是機智全無,意念清淨,這種人因為大智若愚,所以從外表看來,好像很愚昧的樣子。

二、行道的人,因為不作有為之事,不逞勞心勞力之能,事事讓人三分,不敢先進於人。

三、有道有德的人,因為心與道合,不作矜異之舉,不說矜奇之言,不分富貴貧賤,很平實感。

四、上等道德的人,心量廣大,涵受一切,如空谷一般。

五、心裡潔淨的人,像明月當空,像蓮花出於污泥一樣,雖然他們純真貞潔,可是他們仍不計較得失是非,好像受辱的樣子。

六、有廣大的德行的人,常常不自以為有德,所以仍然很謙虛。

七、建立廣大功德的人,他常常不向人誇耀他的功德,就像小偷一樣,偷偷摸摸的去做,不想讓別人知道,所已是「見德若偷」。

八、聖人品性之質最為純真,但仍然不執著於事務分別之中,悠於他的本然天性,所以聖人的心好像是變的。

廣大的空間,如宇宙之大浩瀚無垠,所以每有角落可立,好像聖人之心量廣大,無邊際無角落一般。世上要完成一件大器物,必須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要成為一個偉人也是一樣,必經時間與人格的考驗,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就,所以是「大器晚成」。汽車跑的時候有聲音,飛機飛的時候有聲音,可是宇宙的律動,天體超音速的運轉,能夠響澈整個宇宙的大聲音,但是人住在宇宙之中,就好像人坐在飛機之內,卻聽不到他的聲音,所以是「大音希聲」。有形的東西一定有限大,只有無形的東西才能無限大,就像無極的虛空一樣,所以是「大象無形」。「道」雖然是一切萬物的大根源,可是至玄至微,無形跡可尋,因為它很隱微,好像連名字都沒有,所以是「道隱無名」。所以說「道」這個大生命力的本體,經常把它的力量「氣」借給萬物,成就天下的萬物,等到他們生成之後,不用了,才將借用的「氣」還給「道」,所以是「善貸且成」。

 

 

道的造化--沖和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道的造化總原理是這樣的──道為萬物之本,但是道本無名,強名為「一」。由一而分為二,則是有了陰陽,有了陰陽,自然天地定位。就是「二」的數。有了「二」數之後,就開始有對待,有對待必有兩端,如善惡分別,有兩端必有中間的中心處,所以「二」就開始成為「三」數。因此易經的數理,就以「三」為生數而演變的。一切飛潛動植,一切有形有色之物,就成為萬物了。陰的一面居於幽暗而且是柔弱的,所以往往是萬物所持的正明面,因此陰以無形而身負其內,陽以有形身抱其外。沖氣就是陰陽二?的中心──虛中之氣,虛中之氣是含有萬物造化之機,所以萬物得其沖,便有生生化化之妙,此虛中之理若以人身為比喻如下,眼有虛靈而能視,耳有虛洞而能聽,鼻有虛孔而能嗅,口有虛空而能吃,意有虛魂而能思,心有虛竅而能應,因此萬物皆以沖虛為本。因此剛才所講的皆以柔弱沖虛為本,就因為他實在太偉大了。你看人都最討厭聽到孤,寡,不榖( 不善 )這些話,但是高高在上的國王,卻喜歡以它來自稱,這豈不是以柔弱來自損嗎?如果侯王不自損,天下便不自歸。所以以虛下為用,實在太妙。因此表面上看來是受損的,實際上是得益的,在表面上看來是得益的,實際上是受損的,如國君以「孤王、寡人」自稱是損的,反而得到天下人民的歸心。如果國君以驕傲自滿來誇示天下的話,反而會受到眾叛親離。如桀紂將天下視為己有,驕滿自大,雖有天下,而天下反叛之,就是一個借鏡。這是古代聖人所教導的遺訓,我也就拿這個來教導別人。也就是人生在世,應體悟大道而行,不可仗恃自己的力量稱強霸道,或是向人誇耀,否則會得到不到善終的。所以我將以上這些巧妙的道理,當成父親教導我一樣,永遠的記住它。

 

 

柔勝剛--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就是「水」了,「水」雖然很柔弱,確能穿山透地。又如「無形之氣」為比喻吧!它能載運各種星球,所以這些無形柔弱的力量,往往能勝過有形剛健的物體。又好比聖人是柔弱的,他常以身作則,身體力行,這種身教勝於言教的無言之教,反而勝過其他的教育。又比喻天下的母親是柔弱的,可是世人無不是從母親的懷裡孕育出來的。所以無形柔弱的力量,外表看來是不中用的,但是它是最偉大的。所以無形的力量能穿透有形間隔以及有形體的東西,更能支配它們。因此我才知道這無為的益處啊!所以這些沒有言語的教化,不用言語的教化實在非常有益的,如四時的變換、天地的運轉、萬物的生化。像這些不言之教,天下實在很少有一物能比及的。

 

 

身與明--知止章第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身外的聲名與身內真我的生命,那一樣應該親近呢?身內真我實質的生命與身外多餘的物質,那一樣應該重視呢?得到身外的名聲,與失去真我永恆的生命,兩者之間比起來,那一樣貴重呢?所以說過分的貪求物質與名利慾望的人,必定要勞心勞力大費精神,結果失去越大。貪財利祿的人,必定喜愛寶貴的珍品,但是珍品藏得越多,反而招人嫉妒怨恨,結果往往身遭橫禍。所以知足的人,他的心就減少貪求,身心自然超於無憂無慮之間,遠離了羞辱侮蔑之事,更不會遭到危險的禍事,像這樣的人可以與天地共長了。

 

 

 清靜自然--清靜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大有成就的人反而謙虛待人,這樣的謙虛作為,在凡人的眼光中就好像尚未完滿的樣子,所以看起來好像有點缺失,其實這種人才是大有成就的人。但是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在一般人看來好像不值得學習,可是他的一切功用反而沒有絲毫的破壞,因為別人反而會更尊敬他,更崇拜他,更擁護他,更聽從他。因此在聖人的眼裏,能夠達到功德盈滿的人,心境就像虛無一樣,心裡反而什麼也沒有得到。可是他的作用反而生生化化沒有窮盡。就好像正直的人反而能包容一切,所以有時在外表看起來,就好像受委屈一樣。而巧妙的人呢?就好比聖人的心,根本毫無貪得的機心,也沒有多餘的做作與行為,但以凡人眼光看來,就好像他們都是很笨拙的人一樣。所以說,對宇宙萬物有深深體悟的人,此種人應該是最有辯解的人,但是反而體悟在心中難以言喻,就是有時候他講出來的大道理,別人也不知道他在講什麼,因此大辯論的人,反倒像不多說話的人。人在急躁生氣的時候,雖然體內熱氣沸騰,暫時勝過寒冷的天氣,可是畢竟不能長久,就像大風大雨一樣,雨過仍然天晴,風過仍然平靜,所以平心靜氣才能永久勝過急躁的熱氣。所以說清靜無為,才是天下人民所應該追循的目標,因為這樣能使萬物各得其所,人民各得其歸,天下自然就太平清正了。

 

 

天下有道與天下無道--知足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的時候,國泰民安,人人知足,這個時候能夠用來戰爭的馬,都可以讓他在田野之中糞田施肥清閒自在。就好比有道的人身心泰然,沒有心猿意馬胡亂奔馳之患,而以中正之道立命,以和煦之氣養身,自然清靜無事了。但是一旦到了天下無道的時候,人人貪得無厭,這個時候戰亂難免要發生了,因此兵馬也都要生死於荒郊野外了。就好比修道的人,如果不守清靜無為的話,時時便會產生貪得無厭之念,導致心上之「刀兵」橫出,性中之「意馬」胡闖,不得一時的寧靜。這個時候三魂七魄盡成魔君之輩時時擾亂;五臟六腑盡為交戰之場,神無一刻之守舍,心無時刻之安閒,此就是人心無道之時,因此性命怎能長保呢。由此看來,天下罪惡之大的,還不能超過這些多思的慾望。如兄弟鬩牆,朋友反目,覆宗滅族之事,皆是一念之微所害,就好像星星之火雖微,卻可以燎原廣闊。所以說修行之人先要止念,念頭如果不止,雖是日夜不眠的一心求道,但也只不過是勞形而已,因此學道之人就是受了「慾望與不知足」所害。所以說,知足之人無所不足,無往而不泰然,因為不求身外之物,反得身中「自性之寶」,如此之人,還有什麼可貪求的呢?

 

 

自然的原則與定理--天道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天下總有一個原則與定理,聖人就是能夠體悟這個原則與定理,所以天下雖然很大,但還是離不開這個原則與定理,所以聖人不必走出門戶,就可以完全知道天下的一切事物了。因為宇宙天地之間,不過是陰陽動靜而已,陰陽動靜,不過是無極太極之理而已,聖人盡其本性,就是盡其天道,所以聖人之本性,就是行其天道。但是凡夫之人則不同,每每要以自己的眼睛來了解天下的事物,而不知天下的事物是不可窮盡的。所以凡夫俗子費盡了畢生的精力走遍天下,迷於身外之見,反而更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所以是走得越遠,知道的反而越少,因為自己越遠離了本性,受到外物之染的原因呀!所以說,聖人他不必走遍天下,自己只求淡然無欲,但他仍然可以知道一切的,何必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搜尋身外之物呢?眼前就是法界了,心上圓明的人自然可以洞見一切。所以聖人不必行遠而可知一切啊!所以也不必視察外界,就可以說出自然法則的名目。也不必去多餘的造作,只要盡己之性,自然而然就完成聖業了。

 

 

無為的妙處--日損章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一個人如果是為了學問求知見的話是有益的,但是這種「益」只是短暫的,而學道就不同,因為學道是要損去知見,除去情慾,更要排除妄念,所以是「為道日損」。除了損去知見、情慾、妄念之外,更要把人情世態及名利虛華一併丟棄,這樣物我兩忘私慾淨盡之後,就是達成無為的境界了。有了無為的境界,就是無所不為了,可是這個「無為」,其中隱藏著深妙的玄機,是動中之靜,靜中之動的無為,是虛中之實,實中之虛的無為。譬如天之無為而四時能行,地之無為而萬物能生。因此人與天地合為三才,如果人能無為,真性了然,萬物的造化,無不在身心之中,此是人之無為的妙處。所以要得到天下,如果以私慾之心,或是仗恃自己的力量去取得的人,那麼將不可得。所以一個真正體悟大道的人,他會以道德仁義去取得天下,如古時候的「堯、舜、禹」這些聖人就是一個榜樣,不但取得天下,又取得天下人民的心,這才是真正的取得天下。而「秦始皇」就不同了,他以私慾的作為,想將天下納為己有,其實這種作為反而使人痛恨,使天地神祗不悅,所以像這種取得天下的方法是不足以效法的。

 

 

聖人之心--德善章第四十九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聖人之在天下。怵怵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所以說聖人的心,是隨其百姓的心態習俗隨宜制化的,他不以一己之見教人,更不以私見或是分別之心待人。所以聖人既然無分別之心,那麼看到善良的人,或是見到善良的事情,聖人也以仁慈之心去親近他,看到不善的人,見到不善的事情,聖人也一樣以仁德之心去感召他。而且聖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皆以誠信待人,無論是守信的人,聖人他這樣對待他們,連一些沒有誠信的人,他也是一樣以誠信對待他們,使這些不誠信的人,能受到聖人的德性感召而歸於誠信,這就是聖人的德信啊!所以聖人生活於天下之間,每每為天下的百姓,因為不知泰然自處,更做出悖理越軌的醜事而擔憂,及感到恐懼不安,所以聖人何等的慈悲,他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而渾濁了自己清靜的性體。因此聖人有這麼大的慈悲心,所以天下的百姓皆以他為依歸,時時的仰望著他,想聽聽他的話,聽聽他的道理,想看看他,看看聖人的慈容。所以聖人有這無上的德威,他看到天下百姓,就像看到自己親生的小孩一樣,去教導他,去感化他,這就是聖人可敬之處啊!

 

 

出生入死--生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人與萬物一樣,凡出生於世,就有死去的一天。可是人生存在生與死之間,分為三種:第一種人,是小孩正在生長的年齡,這種比例,在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第二種人,是老年將死的年齡,也是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第三種人,是在中年的時期就轉向死亡的人,像這種人,也是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這種人他嗜慾太深了,自奉太厚了,常常因謀求衣食而勞累了生命,所以反而傷了生命,因此很早就歸向死亡之路了。但是聽說很會攝養生命的人,這種人大概十個人之中,還不到一個人吧!這種人他了解真正的生死之道,所以他不屬於生,也不屬於死,他超越了生死的假相,所以他生在世也不感到可喜,就是死了也不會感到悲哀,因為他已領悟到,真我的生命是不生也是不死的。所以這種人在陸地上走的時候,好像不會遇到一些犀牛老虎之類野獸,就是遇到這些野獸也不會去傷害牠,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聖人慈懷愛物,不傷害萬物,就好像動物園的園丁一樣,他了解動物的心,動物也了解他的心,所以就不會被傷害了。而且這種人即使走入了戰場,也是出入無妨的,因為一個有聖德的人,不但是將軍敬畏他,連兵卒都敬畏他。因此以上所說的,犀牛雖然兇悍,卻不以角去攻擊他。虎雖然勇猛,可是看了這種人,爪子也好像失去了作用一般。連兵卒作戰的刀器,看到這種人,也都不知道攻擊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聖人早已把生命託付給天地了,因此他把假我的肉體早已看空了,在「我空」之下,豈有死亡之理呢?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仇視與野獸這類的敵人,因為他已把萬物看成一體了。

 

 

道體的德性--尊貴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為萬物之母,所以萬物皆從道體中而生的。但是萬物生出來以後,還要以「德」去滋潤他,這個「德」就是天地中的陽和之氣,這個陽和之氣能夠蘊育萬物使它成長。成長以後,才有種種萬物,可是這些萬物,本來就是由無形的「道」所生的,與無形的天地之「德」培育而成。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有形的萬物之後,才知無形道德的偉大。但是在萬物生長以後,如果沒有四季寒暑的更替,陰陽的互換交流,則雖生長了萬物,也不能使萬物趨於成熟,所以勢之所在,就有了陽春之氣的培物,及寒秋之氣的逼物,這些四時的代謝。所以萬物沒有不尊崇道及貴重德的,但是道雖然偉大,德雖是尊貴,卻不以偉大與尊貴而自命不凡,仍然以自然處之,可是它這樣的自然處之,反而得到永恆自然的尊貴。所以道生了萬物,德滋潤了萬物,讓它們長大,又給它們撫育,又讓它們自立長成,又讓它們成熟,這些長養與覆護的大恩,「道」還不以為自有。像這些大有作為的事,它還是不仗恃自己的能力,雖然是萬物之主,但是它仍然不以主宰為自居。所以「道」實在是具有極深極遠的至德呀!

 

 

道的本源--守母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腹守其母。歿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道身殃。是謂習常。

 

天地萬物都有它的本源,這個本源就是「道」,「道」創造天地萬物,所以「道」是天地萬物之母。既然知道天地萬物是「道」之所生,就知曉「道」為母,物為子,道為體,物為用,所以現在的人只知物而不知「道」,是背道而馳呀!因此當你認識這個「道」以後,就要秉守這創造天地萬物的道,就是身亡的時候,也不會感到恐怖與危險,因為你已經回歸到「道」的母懷中了!所以,如果不想讓精、氣、神外馳,就要塞住了人的慾望之口,閉住了人的六賊之門,此六賊之門就是「眼、耳、鼻、舌、意」。修道之人,如果能閉塞慾望之口與六賊之門,則一輩子受用不盡,不必動用多大的勤勞,自然可以成就大道的。否則終身不知閉住這聲色貨利之門,只知仗恃自己的才能,而喪心爭鬥於紅塵之中,那就不可救藥了。因此能夠察覺微小事物的人,才是明白大道的人,能夠守著柔弱之道的人,才是真正強勝之人。但是明白大道還是不夠的,仍然須要迴光反照,使得心德內外相應,這樣才能歸於靈明覺悟之中。能夠這樣做的人,就能達到身心無掛,安然自得了,更可說是實行大道已經習慣了。

 

 

 大道之行--大道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貨財有餘。是謂盜兮。非道也哉。

 

假使我有一些智慧,要行於大道的話,還須要小心謹慎,因為不小心的話,還恐怕會走入歧途末路之中呀!這為什麼呢?因為我看到了大道本來就很平坦的,很寬大的。可是偏偏有些貪妄的人,他喜歡尋找小路走,這樣的結果不但無益,反而害了自己,這些都留給我很大的警惕!就以一些當朝的文武百官,為譬喻吧!朝綱都已經保不住了。百姓的田地也都已經荒蕪了,倉庫的稻米也已經快要沒有了。但是還有一些貪官污吏,尚穿著華麗的衣服,來顯示自己的尊貴。身上還帶著明亮的利劍,來誇耀自己的強悍,不但如此,更是一心追求美餐,美酒來吃喝享受,而且只顧自己的財貨有餘,更不去接濟別人。像這種人,不就像極了惡人的作為嗎?所以像這樣的做為實在很不合乎大道的。

 

 

德性的餘蔭--善建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天地之間,如果建立有形的東西,容易被拔去,購置有形的物品,容易被取走,因此唯有善於建立道德的人,才不容易被拔去,不容易被取走,這為什麼呢?因為道德是建立於無形的心中,所以沒有形體讓力量拔去,也沒有其他的力量,能讓無形的道德脫落。所以能夠在生的時候,行乎道德的人,他死了之後,仍然有社稷宗廟,讓子子孫孫祭祀,代代相傳不絕,因為他的德,實行於身,所以他的善德,才有如此的完美。所以說,一個有道德的人,他修德充實於身的話,必能使家人得到德的餘蔭。如果這個有德望的人,德化於鄉里之間,則鄉里之間必然能夠得到教化上的長處。如果德化於國家的話,這個國家也必然會得到興旺。如果德化於天下的話,也一樣能夠感召天下。因此我明白以上這些道理之後,我就以自己的身心體悟,去觀察別人的一切作為。以自己的家庭教化,去觀察別人的家庭教化。以自己的鄉里教化,去觀察其他的鄉里教化。以自己的國家教化,去觀察其他的國家教化。以現在的天下教化,去觀察未來的天下教化。所以我何以知道天下的變化情況呢?就是以上的道理推究而得的。

 

 

德性深厚的人--含德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性深厚的人,就好像天真無邪的嬰兒一樣,那麼的無知無識,那麼的順天自然。所以毒蟲要螫他,他也不怕。猛獸要傷害他,他也不怕,兇惡的野鳥要撲抓他,他也不怕,因為他毫無傷人之心,亦無懼怕之意,心靈中純然物我兩忘,哪裡會去顧忌毒蟲之螫,猛獸之害,以及野鳥的撲抓呢?別小看這些嬰兒,雖然筋骨柔弱,可是當他握起小拳來,卻是非常的硬朗。他雖然不懂得男女之間的情慾,更不懂雌雄之間的交合,可是他的真陽之物,卻能經常勃起,這就是他的真精已達到極點的表現啊!你看他終日的號哭,但是聲音仍不沙啞,這就是他保守太和之氣已達到極致的表現啊!因此由以上的舉動,我們可以知道,赤子之心不但不怕外物的傷害,而且骨弱而握拳固,無知而陽舉堅,哭叫而不嘶啞,這些表現就可以知道嬰兒他保全了太和之氣。而我們不能保持這些太和之氣,就是我們慾心動而神亂,瞋心動而氣耗,情心動而精散,這就是我們不能返回先天真常之道的原因啊!如果能夠知道真常之道的人,可算是明白誰是真我的人,能夠明白真我的人,他的心自然能夠像秋天的月那麼明亮,像晴天中的潭水那樣明淨。所以這種人也是明智的人。這種人也自然知道保養先天太和之氣,以增益長生之道,能夠增益長生之道的人,就是吉祥的人了。但是,現代的人,往往不去保固先天的元氣,反而妄動暴躁,自以為很剛強的樣子,其實這都是不對的舉動。因為你妄動暴躁,這都是勉強的行為,勉強的行為,總是支持不久。支持不久,就好像萬物的強壯,就會老了,老了不是早日邁向死亡之道嗎?所以這都是不合乎「道」的舉動呀!不合乎「道」的舉動,就要早日自我滅亡了。

 

 

悟道的人--道貴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真正悟道的人,心與道合,可是卻難以用言語表達,就像釋迦佛所說:「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達摩祖師所說:「達摩東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工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醮乾洞庭湖。」可見「道」是如何的微妙了。可是偏有一些好於炫耀自己的人,喜歡在大庭廣眾之前高談闊論,行為乖張,高傲自取,其實這種人,反而是不知「道」的人。所以有道的人,他首先塞住了他的口舌紛爭。關閉他的七情 ( 喜、怒、哀、樂、愛、惡、慾 ) 六慾 ( 色、聲、香、味、觸、法 ) 之門。折挫自己鋒芒又高傲的銳氣。這一切才是解脫紛擾煩惱的方法。同時有德之人,他毫無高傲之心,就算是有功於眾生,可是他的心與眾生的心,仍然能夠像燈光與燈光在一起那樣的融合。那樣的不矜奇、不立異、不粉飾,隨俗同塵。他的作為沒有一點特殊的地方,使人感到特別,反而與人共同相處。但是這種人,你想親近他,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心同虛空,是不染情慾的,你想疏遠他,也是很難的,因為他慈悲為懷,關愛世人,使人難以捨棄他的恩德。你想利益給他,其實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淡然無慾,只是抱著「取之眾生,用之眾生而已」。你想加害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有解脫的心,能夠超出生死的假相。你想貴重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不貪慕榮華富貴的虛名地位。你想輕賤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心靈中時時懷有如瑰寶般的牟尼寶珠。因此,外在的形象,以及褒貶毀譽,都不能打動他本心的自在,所以這才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了。

 

 

 治國之道--治國章第五十七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治理國家要以正道的方法,不要以奇巧的方法。只有在用兵的時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奇巧的方法。因為治理天下,要使百姓平安無事,才可以取得天下百姓的心。我為什麼知道這個道理呢?就是以下的道理,給我的啟示。比如,治理國家,如果發佈禁忌太多的政令,就不能便民,人民就無法順利的工作,無法順利工作,農、工、商生產就會減少,所以人民就會越來越貧窮。如果人民擁有太多利害的殺人武器,打殺的事件自然就多,因此要治理人民,就會愈感到混亂。如果人民有奇巧的居心時,一些邪惡又奇怪的事物,就越來越多。在法令設得很多的時期,就是道德仁義失落的時候。道德仁義失落的時候,盜賊恐怕就要越多了。所以,上古的聖人曾說:只要我渾全天理,順天應人,人民就會自我約束,自我導化。只要我虛心恬淡,不妄動,不縱慾,人民就會自然歸於清正。只要我不實施禁忌太多的政令,去擾動百姓的行動與安寧,就是便民,然後人民自然康富。只要我不貪慕享樂,人民自然也會歸於純樸。

 

 

治國方針--察政章第五十八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耶。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治國的方針,若能以寬大為懷的胸襟,人民反而過得淳樸安定知足。治國的方針,若是私智自用,嚴刑苛罰,人民反而狡詐多端,憂慮不安。因此,災禍的裡面,已經隱藏了幸福的到來,譬如說,發生過災禍的人,才知道幸福的可貴,因此才知行功立德,去追求永恆的幸福之道。幸福的裡面,也潛伏著災禍,比如說,沒發生災禍的人,他不知珍惜幸福,反而為非作歹,奢侈浪費,造下罪業,一旦因緣成熟,災禍就要臨頭了。但是,像這種禍福循環,物極必反的道理,有誰能夠了解他的究竟,有誰能在無形中去認識這些真理呢?所以,人心不古,本來是正直的道理,人們卻認為那是奇怪的理論。本來是善的教導,人們卻認為那是妖怪的行為。因此,世人迷昧於邪正善惡的分別,這種日子已經很久了。唯有聖人,他為人的方針,能夠在保持方正之中,又沒有銳利的稜角,去割傷他人。他為人清廉,可是在處事方面又很厚道,絕不疾惡太嚴,或苛刻太甚。他為人正直,可是絕不直率得過於放肆。他心性光明,可是絕不炫耀他人。這就是聖人德性深厚的原因啊!

 

 

治人事天--長生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治理世人,以及事奉上天,最好的方法,就是精神不妄洩。因為精神不妄洩,就能夠心德全備,心德全備,就好像回復到自己的本性。像這種事,就像每個人起床之後要穿衣服一樣,是首要的事,所以起床穿衣服,也是我們早已習慣的事,而且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是不斷的做。我們的德性,如果能像起床穿衣服一樣,累積下來的德性,一定是深厚的。一個德性深厚的人,他要治理人,要事奉上天,就沒有不能勝任的。既然是沒有不能勝任的,就難以估計他力量的極限!像這種力量難以估計的人,也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了。有這種人來治理國家,就像國家的褓姆一樣,能夠率天下以道,治理天下當然可以長久了。就好像根深牢固的樹,就能結出結實的果子。如果以這個道理,去實行於修身養命方面,這種人無形的生命,也可以長久的生存在人們的眼前,讓人崇敬奉養朝拜,因為治國與修身是一樣的道理呀!

 

 

純樸祥和的世界--治大國章第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民。非其神不傷民。聖人亦不傷民。夫惟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治理大國家,就好像在烹煎小魚一樣,不能常去翻動它,否則就會將一條魚煎得破碎不堪。治理國家也是一樣,不要常常去變動政策,否則人民也會因政策的變來變去,而難以適應,感到煩悶。所以這都是為政的人,因為失去誠信,使人民對遵守法律,也失去信心的結果。因此,為政的人,如果能以「道」的無為、清正、誠信,去治理百姓的話,自然能夠達到和氣致祥的目的。連惡鬼的作亂,也難以顯出神奇的靈應,非但惡鬼難以顯出神奇的靈應,就是威靈的神明,也不會去傷害人,因為百姓都是善人,神愛善人,尤所不及,怎會去傷害人呢?所以,非但威靈的神明不傷害人,就是聖人在世的時候,看到人民善氣祥和,他也不必慨嘆「人心不古」,更不必使出──浩然正氣,去傷害一些為非作歹的偽君子。如果能夠達到無形的鬼神與在世的聖人都不傷害人,就是天下德性感交的時候,也好像天下人民都回歸到本來天真與純樸的世界裏,那樣的詳和與清靜。

 

 

大國謙卑,小國謙恭--為天下章第六十一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大國應該學大海的卑下自處,雖是居於下流,但是唯有居於下流,才能成為百川眾流交會的歸處。就好像天下的雌性動物,常以柔弱的靜定自處,但是卻能勝過雄性動物的剛強躁動,這就是以靜定為下,反而能勝剛強躁動的原因。所以說,大國若能以謙卑自處,更以誠信有禮對待小國,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服,更能取得小國的歸向之心,小國若能謙卑自處,更以誠信有禮對待大國,就能取得大國的信任,更取得大國的崇敬之心。所以無論是大國謙下以求小國的信服,或是小國謙下以求大國的信任。大國為政的最終目的,只不過是愛護天下百姓,既然天下百姓皆是安定純樸,治理大國的使命,也算是達成了。小國治理百姓的最終目的,不過是願意侍奉人民,使百姓過得平安無事,因此他對大國的要求,也只是希望大國能將小國平等看待而已。所以,無論是大國或是小國,如果要達到這種目的,首先就要以謙卑自處。而且,最要緊的,就是大國應該首先以謙卑低下做為模範,能夠這樣天下自然太平了。

 

 

道的奧妙--道奧章第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壁以先駟馬。不如坐進這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道是萬物之中,最精微最奧妙的東西。善人經常視為修身養命的至寶。就是不善之人,也會依賴「道」來保障自己,例如俗語說:盜亦有道就是最佳的佐證,可見壞人有時候,也要仰仗「道」來保護自己。所以,有時候當你講出一句合於道的至善美言,就可博取別人的欽佩。也就是說,只要你合於「道」行事,有尊貴的行持,就能夠高人一等。人往往有迷昧的時候,而做出不善的事,可是只要你有改過向善的心,誰不會原諒你呢?誰還會遺棄你呢?但是最怕你的懺悔之心不誠、良知不堅、惡性不改、力行不恆,所以才會自棄棄人,為人所棄。所以說,如果你不依道而行,即使得到世間的一切,如擁有了至上的王位,又設置了文武百官,前呼後擁,兩手又擁有希世珍寶的美玉,乘坐富麗堂皇的馬車,如此的尊榮華貴,還不如體悟大道,深入道心,來得實在永恆,所以古代的聖人,才如此的尊貴大道。這是為什麼呢?無不是因為,日日求於大道,日日行於大道。如果不這樣做,便要背道而行,一旦背道而行,就要造下罪業了。一旦造下罪業,難道可以免受因果的懲罰嗎?所以「道」實在是天下最尊貴的了。

 

 

聖人的處事--無難章第六十三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其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聖人處事,不是為了慾望而處事,也不是為了貪得而處事,更不是為了私利而處事,純然是為了大公無私而處事。聖人的行事,不以心機而行事,不為功業行事,不為名利行事,心性中是純然虛無為懷而行事。聖人的品味,不是為了情慾而品味,不是為了滿足慾望而品味,更不是為了貪慾而品味,純然是以自然淡泊無味而品味。可是凡人的心靈欠缺,常常以大為小,以多為少,而聖人的心境就不同了,他心靈中一切具足,不缺少一物,因此聖人能以小為大,以少為多。所以聖人的心靈是萬德具備,心中無怨。假使有人誤會他,對他產生憤恨的心理,他還能以德報怨,絕不懷有報復之心。因此,如果你想學聖人的作為,必先從容易的事做起,能將容易的事做好,才能將困難的事情做好。要做大事情也是一樣,先從細小的事情做好,能先從細小的事情做好,大的事情才能做好。所以說,要做天下的難事,必先從容易的事情開始,要做天下的大事,必先從細小的事情開始。因此聖人他總是先從細小容易的事情開始做起,而不是一下子,就想做大事業。所以,他最後根基穩固,終於能成就大事業。可是凡人他輕視心性的修養,他們以為那是小事情,但是小事情都做不好,怎能成就大事業呢?這就好像一個人,馬馬虎虎點頭答應的事,這個人一定沒當做一回事,沒當一回事的答應,必然是缺少信用的。還有如果把事情看得很容易,而且事先一點也不準備,到時候發生的困難反而越多。所以聖人開始的時候,先把每一件事都認為困難,事事戒慎自己,時時反省自己,最後反而「天下無難事」了。

 

 

修己治人的方針--輔物章第六十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幾於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國家安定的時候,為政的人,容易保持治理的大事。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紛亂的事情還沒發生的時候,如果有違反正常的事情,剛要發生,便能一目了然,能夠一目了然,才容易找出圖謀的對策。就好比說,一件事情剛要形成的開始,總是比較脆弱的,比較脆弱的東西,總是容易分化。也比如說,微小的東西,容易散失,尚未凝結的事物,容易分散。所以,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綢繆於事情未發展的開始。治理國家也是一樣,要在尚未混亂之前,就要先做好治國的基礎。好比一棵兩人合抱的大樹木,它的成長也是從一粒細小的種子開始萌芽。一棟九層樓高的平台,也是從一畚箕一畚箕的泥土累積起來。要走千里的路程,也是要從腳底踏出第一步。因此行為超出以上過程的人,一定會失敗的,因為他太執著太任性,太執著太任性的人,就是缺德,缺德的人,就會失去一切。所以聖人了解這種道理之後,他就守住渾全的德性,不與人紛爭,也不執著得失之心。既然不執著得失之心,所以也沒有失落的痛苦。但是,世人常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只因一時的鬆懈而遭到失敗。因此能夠將最後關頭當做開始一樣謹慎的人,他就不會失敗。所以,聖人所欲求的,是一般人所不欲求的。譬如聖人欲求的是自在解脫,而不是貴重的金銀財寶。聖人所學的,是一般人所不喜歡學的,好比聖人所學的是內在生命的哲學,而不是追求虛榮浮華,賣弄心機。所以聖人他只是想回復到自己的本性良知,提醒世人不要胡作非為,違背自己良知而已。這就是聖人將所要做的事,先去了解,先去實行,然後他才能輔佐萬物回歸自然純樸。因此,聖人他的任務太大了,世人的注目也太深了,所以他更不敢胡作非為而亂了修己治人的方針啊!

 

 

回歸純樸--玄德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古時候,了解以「道」治國的人,不教人民鬥智機巧。而教人民純樸敦厚,為什麼呢?因為國家之所以難以治理,就是人民的智謀太多。所以如果以智謀來治理國家的人,等於教人民互相鬥智,一旦上下互相鬥智,自然兩敗俱傷,在兩敗俱傷之下國家就要亂了。因此這種教人民鬥智的辦法,實在是教人民為賊呀!反過來說,倘若在上的人不以智巧治國,人心自然純樸,人民生活自然安定無爭,這才是國家的福祉。所以如果有人知道以上兩種道理的人,就可成為治理國家的模範,能夠成為治理國家模範的人,就是有玄妙德性的人。當玄妙德性發揮到更深更遠的時候,在外表看來似乎與世俗的軌道相反,其實這正是使人民更歸於純樸,歸於和諧的妙境啊!

 

 

謙卑低下--江海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汪洋的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眾流之王,就是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位,使百川眾流之水,無論淨穢,皆能容納,所以才能成為百川之王。聖人他能夠高居萬民之上,就是他心口一致,而且先謙虛自己的言語,自稱為下,所以,如果你也想居於別人的先前,那麼你必須先尊重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人,所有的人才會尊重你,反之你輕視所有的人,所有的人就輕視你。聖人就是知道這些道理,所以他雖然居於上位,可是他處處謙虛為懷,使居於下方的人民,都不感到威重的心理壓力。所以聖人雖然居於所有人的先前,可是人民會自然的崇敬,不會去嫉妒他,或是加害他。而且天下的人都樂於推舉他,而不討厭他。這就是他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人也就沒有人能勝過他了。

 

 

慈祥的愛心--三寶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天下人都說:「我把『道』講得很大,其實看不出『道』有什麼能力,根本不像很大的樣子。」不錯!就因為「道」很大,所以才不像任何的東西。如果它像某一種東西的時候,豈不是很久以前就被人認為那是一件很細小的東西嗎?但是在修身處事方面,我有三項要訣,只要你持有它,就是你的身中之「道」了。那就是第一:慈祥的愛心,第二:節儉純樸,第三:不敢自高、自傲、居於別人的先前。因為慈愛才能產生勇氣,就好比一位母親,為了兒女的生活,就必須背負自己責任的勇氣,這就是慈愛所發揮的勇氣。因為節儉自己的精神不妄洩,所以才能精神飽滿,使先天之氣運轉,五氣朝元,三花聚頂,元神復位,然後天地任我遨遊,更能發揮廣大的救人救世大事業。因為謙虛卑下的美德,才能受人尊敬擁戴,像這種德性的發揮,正是大器晚成的寫照。可是現在有人捨棄了慈祥的愛心,而好勇鬥狠,且好出風頭。捨棄了節儉純樸,而荒淫無度,且浪費光陰。捨棄了謙虛退讓,而好爭好鬥,且瞧不起人。像這種人,就是自己想要快一點邁向死亡之路了。所以說,抱著天生慈祥的正氣,才是永恆的勇氣,此種勇氣,才有真實的力量,以此種力量去對付逞強邪惡之輩的擾亂,才能得到真正的勝利。而且以慈愛來防守,就能得到鞏固,因為慈愛本是上天所賦的本性,盡到天賦的本性,天下之人,就會擁護愛戴,能夠得到擁護愛戴,在上位的人自然能夠得到鞏固的支持了。

 

 

最佳的勇士--不爭章第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最佳的勇士,絕不會誇張自己的武力,也不會逞強好鬥,更不會顯出凶狠的樣子。最好的戰士,是時時保持太和之氣,以及養精蓄銳,絕不會輕易就暴躁發怒。最會打勝仗的將帥,是最不想和敵人交鋒打戰,如果宣佈與敵人交鋒打戰,也是為了早日和平著想。最會用人的長官,常常關懷部下,為部下著想,如此的信誠關照,才能讓部下信服擁戴。以上這些都是不與人相爭的美德,也是用人的真正力量,這就是配合天地之德,順其古道,所表現的極致啊!

 

 

真正的勝利--用兵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軍事專家有一句箴言:「我不敢主動先向對方挑戰,只有在對方已經開始攻擊的情況下,才起而應戰,我不敢以殘暴好殺之心,去爭強爭霸,我只想保全固有的國土,使戰爭早日平靜。」像這樣的打仗,雖然國軍士氣高昂,可是卻沒有殺氣騰騰的兇惡,雖然高舉著臂膀,高呼著口號,可是卻沒有凶殘暴虐的模樣。雖然互相打仗,可是卻沒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要懷恨在心。因此這種人,不是為了好殺好戰而打仗,只是為了正義,為了和平而打仗,像這種慈愛光輝的打仗,才能使軍民全心全力以赴,也是勝利的象徵。所以說,這種戰爭雖然手裏拿著兵器,可是這正是正義之手,不是殺人的兇手。災禍的發生,都是好戰好殺的人所引起的,而這種人,也是過份輕敵的人,殊不知輕視敵人,就是失敗的主因,因為再小的國家,只要全國上下團結一致,軍民同心,這種力量的韌力,就遠勝於兇殘暴虐的好戰之軍,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是順天行事,一個是逆天行事,差別就在於此。因此輕敵的人就會失去「六十七章」所講的慈愛,節儉,不敢為天下先這三相寶貝,失去這三相寶貝,以國家來說等於失去國家的命脈。所以說,不以好殺好戰去打仗,而以順天行事悲憫蒼生才出戰的國家,它到最後,才能得到真正的勝利。

 

 

我的言論--懷玉章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我的言論,實在很簡單,你們應該容易了解,而且又容易做到才對。可是現在天下的人,本性已經迷昧了,所以才不了解我的「道」,又難以遵照我的「道」去做。因為我所說的言論,都有個宗旨,我所說的事情,也都有個含意。可是你們就不了解這些宗旨,又不了解這些含意,這都是你們受到耳目見聞所染已久的原因,所以才不知道我所說的話,更不知道我所講的道理,更不了解我的心意。因此,真正了解我「道」的人,的確太少了,大概是我所說的「道」太珍貴了吧!因此聖人就好像一位,身外披著破舊衣服的人,可是身內卻懷有寶玉,別人怎麼會知道呢?

 

 

知與不知--不病章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聖人不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已經了解「道」,卻認為自己還不了解「道」的人,是真正了解「道」的上等人;尚未了解「道」,就志得意滿,而且還自吹自擂,自以為了解「道」的人,就是得了高傲誇張的病症。唯有先知先覺的人,了解高傲誇張是一種病,所以以後,才不會再犯上這種病。聖人就是這種人,所以聖人就沒有這種病,因為他知道高傲自取是一種病,所以聖人就不患這種病了。

 

 

愛惜自我--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做什麼事,都胡作非為,而且又豪無畏懼的人,比較大的災禍,很快的就要降臨,這正是自尋的罪惡之途,也是自尋的毀滅之路。因此你們不要把你以後的去路狹窄起來,應該要開闊你的心胸,就好像四海之內皆兄弟,無處不是我的居所,無處不是我的歸處一樣的廣闊。而且你們要不厭棄真我,應該趕快去修身立命,使真我不生不死,不來不去,自在解脫。因為唯有這樣不厭棄自己的真我,天地萬物也才不厭棄你。所以聖人只求明心見性,而不受外在的一切矇蔽本性。這就是聖人愛惜真我的大生命,不受因果輪迴的拘束,因此他不貴重身外的榮華富貴,以及人間的虛情假愛。這就是聖人看輕假身,而求真我的解脫。

 

 

因果羅網--天網章第七十三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自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凡事想表示自己勇敢,而殘暴好鬥,又胡作非為的人,必會遭到殺身之禍。凡事不敢輕舉妄動,又不逞強好鬥的人,就可以明哲保身。以上這兩種人,一種是對自己有利,一種是對自己有害。這就是上天的本意,討厭剛強好鬥的人,可是有誰能夠知道它的原因呢?就是聖人也難以了解這些道理。但是冥冥之中,就好像有這個定數,有這種感應。不相信,你看吧!天的法則,天的造化,它經常不與萬物相爭,可是它從古代到現在,無論你怎樣與它相爭,到最後還是它得到勝利,這好像上天雖然不說話,可是它有一種不可抗拒的感應。不用你去安排與召請,它自然就降臨下來,而且報應較快的,反而知道警惕,知道懺悔反省;報應較晚的,罪惡就愈深,罪惡愈深的,災禍就愈慘。像這種因果報應,好像上天早就謀算好了。這就是上天散佈下來的因果羅網吧,它就是那麼的廣闊,那麼的稀疏,可是對因果報應,都毫髮沒有漏失呀!

 

 

暴政之下(1)--司殺章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政治家如果施行暴政,老百姓一定不堪暴政的摧殘,如果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也不怕死了,就想起來革命反抗了。到這個時候,執政的人,才想以殺人去威脅百姓,有何用呢?因此,如果百姓生活在安定的時候,他是怕死的。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為非作歹,執政的人以政治清明的作風,把這些為非作歹的人抓起來審判死刑,還有誰敢再來送死?但在暴政之下,一切情形就不同了,常常遇有在司法官的命令之下,劊子手才殺人的。也有一些不是司法官命令之下,也不是劊子手,就亂殺人的。就好比一位不是砍柴的木匠,也要代替別人去砍柴,這種代替別人去砍柴的事,少有不砍傷自己的手啊!

 

 

暴政之下(2)--貴生章第七十五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暴政之下,執政的人只顧自己縱慾玩樂,對於人民失去「仁、義、禮、智、信」,在這個時候,課稅必然超過人民所得,人民在入不敷出又勞力用盡的情況下,自然就飢餓不堪了。這就是執政的人,失去仁、義、禮、智、信的原因,所以人民也跟著奸詐虛偽,等到這個時候,要治理百姓就困難重重了。一旦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人民也就不怕死了,這都是在上位的人縱慾玩樂,過份奢侈的原因,才使人民不怕死的結果。所以唯有清心寡慾,恬淡虛靜,才是真正貴重他自己的生命。自奉太深,縱慾太甚,反而是輕親自己的生命。

 

 

柔弱與剛強--柔弱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堅強居下。柔弱居上。

 

人在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之後,身體才變成堅硬。萬物也是一樣,你看花草、樹木,它在活著的時候,也是柔軟的,只有死了之後,它才變得堅硬。由以上的道理可以知道,如果守住剛強頑固的人,就是想快點邁向死亡的人,反而謙退柔弱的人,才是走向永生之路。因此逞強於兵力,喜歡戰爭的國家,往往得不到勝利。就好像樹木強大的,反而要遭受砍伐。所以說,經常自誇強大的人,反而使人討厭,讓人看不起他,而以謙退柔弱自處的人,反而讓人崇敬擁戴。

 

 

天道的微妙--天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不欲見賢。

 

天道的微妙,就好像拉開弓箭準備射擊的情況。目標在高的地方,弓弦要往下拉,目標在低的地方,弓弦就要往上拉。距離較短的,拉開弓箭的力量就要小一點,距離較遠的,拉開弓箭的力量就要大一點。天道的微妙也是如此,物極必反,循環不已。萬物總是在平衡又調合的情況下,生生化化,調節運轉。可是世人就不是這樣了,比如為人處事方面,常常去做錦上添花這些虛偽的事,而救濟貧困這些實質的工作,卻少有人要去做。所以有誰能夠將有餘的精神與財力,奉獻給天下貧困的人呢?我想只有有道德的人,才做得到吧!因此聖人體悟大道,還不敢仗恃自己的能力。順天行道也不想自居其功,這就是聖人他不願處處誇耀自己的能力,將自己的長處去補助天下百姓的不足。這就是聖人所行的天道啊!

 

 

柔弱的益處--水德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過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天下莫能行。故聖人云。愛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沒有一樣能超過水了。水雖然柔弱,可是如果有其他堅強的東西去攻擊它,它總是得到最後的勝利。如石頭丟到水裡,就被它涵蓋,因為它有「包涵性」;如火遇到它,就會被撲滅,因為它有「化解性」;如泥土遇到它之後,就變得柔軟,因為它有「柔韌性」;如木材浸在水裡就會腐爛,因為它有「滲透性」;如鋼鐵浸在水裡就會生鏽,因為它有「浸蝕性」,而且,它無論在什麼地方,柔弱低下的本性絕不更改,因為它有「平等性」。以上這些都代表著柔能勝剛,弱能勝強的原理。像這些事實,天下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可是世人就很少有人能夠學習水的榜樣。所以聖人說:「能夠承受全國人民的污穢與侮辱之人,才稱得上──國家的主人翁,能夠承受全國災難的重擔,才稱得上──天下之王」。你看像這種卑下委屈的話,就是聖人柔弱的真正本性,但是卻能得到反面的益處呀!

 

 

上天的德性--合契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世人好勝之心甚強,私心過重,所以常常為了某些不如意的事情就發生爭執,或是結下仇恨,像這種事情,都是雙方自負心甚強,才產生的結果。因此,縱然在某種機緣下,有人出面調解了恩怨,可是雙方,仍然有些不愉快的心情隱藏心中,還是難以化解的,所以這種和解,只是勉強的和解。像這種勉強的和解,難道可算是完善的結果嗎?所以唯有聖人的心,虛靜恬淡,不與世人紛爭計較,如果有恩於世人,也不惦念心懷,就好像放款的官員,儘管發出款項,沒有捨不得的念頭,也沒有回報的思想,這就是有德之士的作為。可是世人的心就不同了,就好像是催討債款的,借多少討回多少,一點也不放鬆。這不就好像無德的人,佈施了一些金錢財物,心裡頭就一直惦念著回報!所以,只有上天的德性是最令人欽佩了,因為它養育萬物,是不分親疏貴賤,同樣的施予恩惠,因此行善之人的心境,應該學習上天的德性!然後你就是上天的知己,跟它一樣擁有一顆大公無私的心了。

 

 

純樸的世界--不徒章第八十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徒。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如何回復到純樸的世界呢?應該像人民很少的小國家一樣,大家都過著純樸和諧的生活。在這個時候,假使有一些人的才幹,能超過十人甚至一百人的大人物,也用不到他的才華。在這個時候,人民安居樂業相處無事,就會尊重自己,也不想到處搬家了。這個時候,雖然有船有車,也沒有人爭先恐後想去乘坐。就是有武裝的的兵器,也不知道要放在那裡。使人民回復到自然純樸的世界。這時候,人民吃飯都覺得甘甜,粗衣都覺得華麗,居家都覺得安樂,風俗習慣都覺得樂趣。與鄰近的邦國互相遠望都覺得友好,聽到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覺得調合。這時候,人民生活滿足,就是活到老,也沒有怨言,更不想搬家了。

 

 

聖人的使命--不積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信實的話,不是花言巧語,所以聽到耳裡,總是不悅耳、不動聽。花言巧語的話,雖然動聽,可是不一定是從心裡講出來的,因此這種話,總是缺乏信用實在。美好的事物,良善的言語,不必去費口舌爭辯,費了口舌爭辯的事情,便非良善的言語,也非美好的事物。求真知的大智慧者,社會知識不必廣博,廣博反而得了「知障」,這就是聖人「守一而萬事畢」的原理。所以,求得外在廣博的知識,不一定就是真知的大智慧者,因為追求外在的形象,越追越遠,越追越迷,而且永遠無法探求真正的答案。因此,聖人不必去追求外在的知識,更不必追求物慾來佔為己有,他只是奉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人,去禮讓人,然而他卻沒有想到自己所做的結果,反而受人欽佩,讓人來崇敬。不但如此,另一方面,更使他的博物精神,留在世人的心靈中,刻下了永恆的追思和懷念。因此他好像上天的道理,只是利益萬物,而不去侵害萬物。聖人的道理,只是擔負調合大自然的使命,而不與人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