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法師講述
許寬成居士記
——在八堵正道山海會寺——
仁光
我嘗聽源公上人說:「藥無貧賤,對症者艮。法無高下,應機者妙。」醫生開出來的一切藥品,皆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只要對症,能把患者的疾病治痊癒了,悉是良藥。如來說出來的一切法門,皆以了脫生死為目的。只要應機,能把眾生的生死了脫了,無法妙法。
上人說:「我們修學大乘佛法,應當八宗並重,一門深入。」我國大乘,有八個宗派,我們應當並加尊重,不可妄事批評,孰淺孰深。以免引起門戶執見,宗派諍論。因為「兄弟鬨于牆」對於今日之佛教是不幸的。
上人又說:「研究理論,雖然八宗並重。修行用功,必須一門深入。我之修學淨土宗,是因為淨土法門應我的機。我之所以弘揚淨土宗,是因為淨土法門能應一般人之機。」我們自己修學淨土,同時弘揚淨土,都是為的應機而已。對於其他宗派,並無偏重偏輕之觀念。
淨土宗雖有三經一論,乃至五經四論,但以文句深奧,似乎不能偏應初學之機。若令一般人都能了解淨土宗的道理,則實在需要一種淺顯簡明的教材。
自民國四十年,追隨源公上人,創建海會寺,即定為淨土宗。每年於彌陀聖誕之時,即舉行「念佛七」。由上人開示念佛法要。當聽講的時候,只覺得上人講的好!而以我的學問不夠,未能隨時記錄下來,實在太可惜了!
四十七年農曆二月十三日至十九日,臺中市淨土專宗道場靈山寺,請源公上人主持念佛七。由許寬成居士,把上人所講的開示,全都記錄下來了。在中國佛教月刊陸續發表,頗受讀者歡迎。又由許居士募化淨資,印成單行本,以贈有緣者。第一版印二千五百本,竟不夠分送。繼由高雄市丁潤生、陳仁和等,諸位居士發心,再版一千三百本,亦一索而空。
四十八年農曆十一月,本寺照例舉行佛七。我試著把上人所講的開示,亦全都記錄下來了。但以文筆太差,未敢發表。嗣經多數道友之鼓勵,勉將原稿改寫一遍,再呈上人斧正之。仍在中國佛教月刊次第刊布。而竟接到很多來信,要求仍照前次印單行本者。是知上人之開示,實屬現代應機之妙法,乃為淨宗簡明之教材,不可不推廣之。爰乃發起募化,提倡印行。幸得諸上善人協力資助,方得如願以成,實無任感謝!經請名於上人,仍定名曰「佛堂講話」,但以第一輯、第二輯分別之。顧前次所印者為袖珍本,攜帶雖然便利,外觀似欠莊嚴,故改為三十二開本。此次連同第一輯,共印一萬冊,用以廣結淨緣。惟願見聞者,讀誦者,同發信願,同持佛名,同生蓮邦,是所馨香禱祝的了。
中華民國五十一年浴佛節序於基隆八堵正道山淨土宗海會寺監院寮
佛堂講話(第二輯)
淨土宗道源上人講
比丘尼弟子仁光記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講幾句話,打打閒岔:—
時光快的很,自從創建海會寺以來,每年冬季舉行念佛七,今年已是第八次念佛七了。往年的佛七,都是從農曆十一月十一日起七,至彌陀聖誕日圓滿。可是今年因為要到大崗山,參加慈舟大師的舍利塔落成典禮,所以把念佛七提早幾天;自今日(初八日)起七,至十四日圓滿。因十五日還有「消災會」。十六日就要乘火車往南部去了。
本來在「打七」期中,只須一心念佛,不須講話,所謂「行起解絕」。然而在這念佛堂中,有初發心的人;倘若不聽聽「開示」,以啟發道心;恐怕念不了幾天,便懈怠下來了。又有「一番提起一番新」的好處,老修行也須要聽聽。因此就得講講說說,以作助道之緣。既然在佛堂中講的話,是為啟發道心而講,那就不是平常隨便講的話了。所講的都是很重要的道話,希望諸位注意聽著!
在這次念佛七中,準備與諸位講一講「念佛與十大願王」的道理。為甚麼要講這種道理呢?因為這種道理,可以啟發諸位的道心,可以幫助諸位的功行,是非常重要的。諸位一定要諦聽諦聽!
十大願王,出在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出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有三種譯本:第一次翻譯的有六十卷。即所謂「六十華嚴」。第二次翻譯的有八十卷。即所謂「八十華嚴」。第三次翻譯的有四十卷。即所謂「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即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也就是全部華嚴經的最後一卷。
華嚴經是「經中之王」!乃世尊成佛之後,將他自己所證得的境界,說與圓頓大根眾生聽的。經中具有無量法門,無量義理;圓頓大教,都在這部經裏。我們讀了華嚴經,方知佛位之高,法義之廣。所謂「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現在影印的大藏經,三種華嚴經都有。希望諸位發心讀一讀,便知我佛法王是如何的大富大貴了。
華嚴經是對圓頓大根眾生設的。但圓頓大根亦應分為三等:上等者:因深緣熟,智利德厚,一聞便悟,一見便證,如華嚴法會中,諸大菩薩。中等者:隨聞隨悟,即修即證,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生辦道。下等者:雖聞圓頓大教,未能即生悟證;謹依十大行願,念佛求生西方。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即遍收此類眾生。由此觀之,方知行願品在全部華嚴經中之重要性!華嚴經倘若沒有行願品,則攝機不普。假使不能普攝群機,則華嚴經亦不得謂之「圓教」了。有志華嚴者,其注意及之!
以上所講的是行願品的經文。現在再講行願品的註解;我國古代高僧,對於華嚴經,不但有精深研究,而又能發揚光大,創建一個專宗。華嚴宗共有五位祖師:初祖杜順和尚,二祖智儼尊者,三祖賢首國師,四祖清涼國師,五祖圭峰大師。清涼國師著有「華嚴疏鈔」,是解釋八十卷華嚴的。迨四十卷華嚴譯出後,復作疏十卷釋之。而於最後一卷之行願品,更作「別行疏」釋之。又得圭峰大師作「鈔」以解其「疏」,解釋得最為詳盡了。此「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載在「卍字續藏經」第七套第五冊。臺北市善道寺太虛圖書館,存有一部。志願研究者,可往閱之。
我們應當注意:清涼四祖於「大疏」之外,特為行願品作一部「別行疏」。而圭峰五祖更復作「鈔」以解釋之。這兩位大祖師,何以特別重視這部行願品呢?大概有三種原因:第一、行願品是全部華嚴經的綱領!設無此品,則研究華嚴者即不易得其綱領。第二、行願品能攝授尚未成熟的圓頓大根眾生!設無此品,則攝磯不廣,而「圓教」亦不得謂之圓了。第三、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設無此品,則末法時代的眾生,實在沒有辦法「同登華藏玄門,共入毘盧性海」。由此可知:古代祖師之重視此品,而特加疏鈔。近代祖師又將此品,列入淨土五經之內,實在有其必要了。(淨土五經:阿彌陀經、十六觀經、無量壽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圓通章。)
全部佛法在於華嚴經。而華嚴經之綱要,在於行願品。行願品之綱要,在於十大願王,我們能了解了十大願王,即等於了解了全部佛法!因此這十種大願,方得稱為「願中之王」!
現在開始講十大願王。先講第一大願「禮敬諸佛」。諸位留心聽著!下面分三段來講:—
「禮」是禮拜,「敬」是恭敬,「諸佛」是盡虛空,遍法界,剎中塵,塵中剎,重重無盡的諸佛。
印度有一位三藏法師,梵名勒那摩提,華名寶意。在元魏時代,來至洛京,住永寧寺。講說七種禮佛。清涼國師更加三種,成為十種禮佛。
一、我慢禮:如碓上下,無恭敬心。身體雖在禮佛,心中毫無恭敬。只有身形在那裏一上一下的禮拜,恰如舂米的石碓一樣。這是不對的。
二、求名禮:欲得修行之名,見有人來,即詐現威儀,口唱佛名,身行禮拜;而內心實馳求於外境。這亦是不對的。
三、恭敬禮:五體投地,兩手接足,心存殷重,方成禮佛之儀。五體投地,即是倒身下拜,把全身投在地上。這在印度是第一種敬禮。可是我們中國人沒有見慣,一般不信佛者,常常譏謗我們!因此古德們,就倡行「曲身禮」。這在印度是第二種敬禮。雖然曲身,亦必五體投地;五體即是兩手,兩膝,一頭頂。至於我們拜佛時,為甚麼要把兩手掌翻向上呢?這即是「接足禮」,表示最敬之意的。我們的身體上,最尊最貴的莫過於頭頂。最卑最下的莫過於兩足。佛在世時,弟子們禮佛,必須將自己的頭,碰在佛腳上。即是以自己最尊之頭,禮佛的最下之足。方稱最敬之禮。佛涅槃之後,我們所拜的佛像,是高高坐在金剛臺蓮花座之上,雖欲以頭碰佛之足而不可能。於是心存殷重之觀想,把兩手掌翻過來,接捧著佛的雙足,以自己之頭頂禮拜之。真是恭敬之至了!
四、無相禮:以智慧觀想著佛的境界,遠離「能禮」「所禮」之相,而不起「禮佛」之執著。須知「所禮之佛」是真空無相的,而「能禮之智」亦是真空無相的。如是觀想,方能深入法性,而獲得禮佛的真實利益。我們知道:第一種「我慢禮」,第二種「求名禮」,都是不對的。第三種「恭敬禮」纔是對的。但是我們應當注意:假若禮佛之時,只有「恭敬」之心,而不進修「無相」之觀,則將會引生「新的我慢」「新的求名」之念的!因為我們但求精進禮佛,不修真空觀想,自然爾然會「著相」的。一有「著相」之心,就會覺著自己能修行,肯用功,每天每天都在拜許多拜。由是又會覺著他人皆不修行,不肯用功,都不如我。我們想想看: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不是「我慢」嗎?!又因為自己覺得了不起,逢人便要表示一下,我天天在拜多少拜的佛,這不是「求名」嗎?!拜佛有拜佛的功德,能作「無相觀」更有無量的功德!設若不進修「無相觀」,而只知恭敬拜佛,則恐將引生我慢求名之心。如是則將功德翻成煩惱!豈不是太冤枉了嗎?
五、起用禮:由於以前所修之「無相觀」,而悟到諸法無「能」無「所」,這是得到了「真空理體」。須知「真空不空」,從體起用,觀想到能禮之人,所禮之佛,猶如影像,普遍一切;纔能達到「妙有」的境界哩。
六、內觀禮:前面的「依體起用」「從空入假」,高深是很高深了;但是應當再進一步的觀想:自己具有的覺性,便是法身真佛。一一禮拜,只是自己禮拜自己的法身佛,不必向外求佛。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妤在靈山塔下修」。就是這種道理。
七、實相禮:上來所講的第三種禮,乃至第六種禮,雖然一步比一步深奧;但仍存有自他內外之差別相。今此一禮,觀入「實相」。實相平等,無自無他,凡聖一如,體用不二。不住於法,而常禮諸佛;真是玄之又玄了。
以上七種禮,乃勒那三藏所定。以下三種禮,是清涼國師所加。
八、大悲禮:以前之禮,雖然觀智圓明,尚未顯示大悲利生。故此一禮,以明「同體大悲」之心;隨一一禮,皆普代眾生禮;方堪稱為菩薩之禮了。
九、總攝禮:謂融攝前六門由淺至深之禮,以為一種觀想。前面所講的八種禮,為甚麼只融攝六門呢?因為第一第二,不合禮儀,所以除去不用。現在將第三至第八,總為融攝起來:謂凡欲禮敬者:先須五體投地,殷重接足——即是第三恭敬禮。繼之深入法性,離能禮所禮之相——即是第四無相禮。再繼之以普運身心,禮不可禮之佛——即是第五起用禮。進一步觀想:但禮內佛,不向外求—即是第六內觀禮。更進一步觀想;若內若外,同一實相——即是第七實相禮。若能隨一一禮,普代眾生——即是第八大悲禮。將這六種禮,融為一種觀想,便謂之「總攝禮」了。
十、無盡禮:觀入「帝網珠」的境界,能禮之自身,與所禮之佛,皆重重無盡。若依此禮,則一一禮,皆有無盡的功德。倘若不修此種觀想,雖終日禮佛,實徒自疲勞而已!
有人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入道。何必一定要禮敬諸佛呢?
這話說的是不錯,不過我們須要細心的研究一下;既然每一種法門,都可以入道:那麼世尊只要說一種法門,令我們入道就好了;又何必廣說八萬四千法門呢?這是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之故。煩惱如病,法門如藥。有了何種病,即用何種藥對治。把病治好了,即是得到了藥的利益。修行佛法,也是這樣的;有了甚麼煩惱,即用甚麼法門對治。把煩惱治好了,即是得到了法門的利益。
禮敬諸佛,是對治「我慢障」令得尊貴身的。因為眾生執若有「我」,故於他人生起高慢之心。「慢」因「我」起,故名「我慢」。我慢能障佛道,故名「我慢障」。唯識論說:「云何為慢?恃已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這是總釋「慢」字的意義。若詳解「慢」的種類,則有七種:
一、「單慢」:以自己與他人相比較,他人劣於自己者,則謂自己勝於他人。他人於自己相等者,則謂自己等於他人。這雖然比較的沒有錯,但因內懷「高舉」之心,所以叫「單慢」。
二、「過慢」:他人於自己相等者,硬說自己勝。他人本來勝過自己,而偏說與自己相等。這種過分的慢心,所以叫「過慢」。
三、「慢過慢」:他人本來勝過自己,而翻過來說自己勝過他人!這比「過慢」更加過分,所以叫「慢過慢」。
四、「我慢」:這是七種慢的根本慢。內執有「我」,則一切人皆不如我。外執有「我所」,則凡是我所有的,都比他人所有的高上。這就叫「我慢」。
五、「增上慢」:增上者強盛之義、。因「我慢」未除,於精進修行之時,得一種「相似境界」,便謂已證聖果。這叫著「增上慢」。
六、「卑劣慢」:這有兩種人:一種人,對於他人多分勝者,亦承認自己卑劣,但是還要「慢」一下,說是自己不過少分卑劣而已。另一種人,已完全承認他人之高勝,自己實在是卑劣,但是決不肯虛心下氣向人學習。竟會說出這樣話來:「你高你的,我卑我的,你成你的佛,我墮我的地獄,我不希望你來度我」!唉!這種「卑劣」而仍要「慢」的人,真是可笑亦復可憐了!
七、「邪見慢」:社會上有一種惡人,仗恃著他所作的惡事,生起「高舉」之心,這就是「邪見慢」。例如:惡人作惡,犯法坐牢。他不但不以為不名譽,反而以為坐監牢的次數越多,越有資格!又如惡人殺人,不但不知悔改,反而以為殺人越多,越是英雄!噫!這種人在世之日,為害社會!為害國家!死了之後,一定墮入阿鼻地獄!真是害人亦復害己了!
一切凡夫,皆有「我執」:凡有「我執」者,皆有「我慢」。不過有輕重之分而已。有些人,見了諸佛之像,即肯禮敬;這是「我慢」輕的人。有些人,見了諸佛之像,不但不肯禮敬,反而故意的挺起胸脯,背抄兩手,舉目高視,好像要與諸佛較較身量似的。這就是「我慢」重的人。我們見到禮敬諸佛的人,固然歡迎他。但是見到不肯禮佛的人,也不要捨棄他。應當循循善誘,方便勸導,令知禮敬諸佛有不可思議之功德!初入佛門的人,教他禮佛,當然有點勉強。可是時間久了,也就自然了。將來不但見了佛不起我慢。就是見到一般人,乃至見到一般畜生,皆不會生起我慢之念。結果把「我慢障」消除淨盡!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尊貴身,這就是得到禮敬諸佛的利益了。
又有人說:我們只要一心念佛好了,不必再去拜佛。因為念佛的目的,在求一心不亂。設若一邊念佛,一邊拜佛,豈不令人分心動念嗎?而且「一法具有一切法」,只要一心念佛,自然具有拜佛的功德,又何必勞身累形呢?
這話,乍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這種道理並不圓滿。若在「一法具有一切法」來講,則頗有道理。可是在「一切法即是一法」來講,這「道理」就只有一邊了。
我們不要講的太高深玄妙,令人難懂。還是講淺顯一點吧:
第一、念佛的人,沒有不拜佛的。因為念佛的人,對於佛都存有必恭必敬之心。有敬佛之心的人,遇見佛像,焉有不拜之理?!設若不拜,必無敬心!既無敬佛之心,念佛還能念到一心不亂嗎?
第二、假若一種法門可以對治一切煩惱,則普賢菩薩又何必發十種大願呢?!一願有一願的妙用,禮敬諸佛之願,其妙用在對治「我慢障」。假使只知念佛,而不禮敬諸佛,或雖禮而不敬,如前面所講的「我慢禮」「求名禮」,如是則「我慢障」未能伏除。具有「我慢障」的人,發心念佛;念來念去,會增加「我慢」的。例如有些念佛的人,自己覺到會念佛,會用功,便自以為了不起!於是以為別人都不會用功,便瞧不起別人!這都是念佛念出來的「我慢煩惱」。急應以禮敬諸佛之法對治之!
現在要講念佛與拜佛的方法了,諸位留心聽著!
在念佛七中,當然以念佛為主。可是在「起香」之前,要拜三拜。每一支香念完之後,也要拜三拜。尤其在晚上「大迴向」之時,要拜很多拜。這都是用的禮敬諸佛的功夫。但是切不可禮而不敬!必須至誠作觀,方見功效!一定要依著文殊菩薩所說的「禮佛觀想偈」來作觀想。偈曰:「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彌陀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第一句的意思,是要觀想著:能禮之人與所禮之佛,其體性本自空寂。也就是前面所講的第四種「無相禮」。第二句的意思,是要觀想著:其體雖空,其用不無。自然感應道交難思難議了。即是第五種「起用禮」。第三句及第四句的意思,是要觀想著;我此禮佛道場,如帝釋天的寶珠網一樣,有重重無盡的彌陀如來,影現其中。帝釋天宮有一莊嚴羅網懸飾空中。是用一千個寶珠穿成的。粒粒寶珠,皆有光明,互照互攝。一個寶珠裏面,有九百九十九個寶珠的影子。個個寶珠,悉皆如是。這是第一重境界。一個寶珠,帶著所照攝的九百九十九個珠影,又照入個個寶珠之中。個個寶珠,悉皆如是。這是第二重境界。如是互相攝入,第三重,第四重,乃至「重重無盡」。我們沒有珠寶,可以用十面鏡子來證明;四方四隅,用八面鏡子,上方用一面,下方用一面,中間點一盞燈,就會出現「重重無盡」的境界來了!設若十面鏡子不容易找到,可以先用兩面鏡子試驗一下。在這兩面鏡子中間,點一盞燈,試想該有多少燈影呢?若依我們的粗淺想法,至多不過兩個燈影吧!啊!那裏知道竟是數不完的燈影哩!上面所說的燈影,是證明「帝珠」的。帝珠是譬喻無盡的世界,無盡的諸佛的。虛空之中,有無量數的世界,(世界亦名剎)即有無量數的佛。這是第一重境界。每一個世界—剎中,有無量數的微塵。粒粒微塵之中,復有世界,亦復有佛。這是第二重境界。塵中有剎,剎中復有塵,塵中更有剎;如是剎塵塵剎,重重無盡!所有之佛,亦復重重無盡!我們拜佛的時候,要如是觀想。亦即是第九種「總攝禮」,及第十種「無盡禮」。禮佛觀想偈的最後兩句:「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即是第三種「恭敬禮」了。
講到這裏,總結一下:在念佛七中,每一支香之前後,都要拜三拜。每一拜伏身在地之時,就要依著文殊禮佛偈,至誠作觀!每日晚上,「大迴向」「頂禮」之時,口唱佛名,即隨文作觀!「一心頂禮,宏揚淨樂土,釋迦佛如來,千百億化身,遍法界諸佛」!「一心頂禮,常寂光淨土,阿彌陀如來,清淨妙法身,遍法界諸佛」!一共十條「頂禮」,每一條都帶有「遍法界諸佛」。遍法界,即是塵塵剎剎,重重無盡之界。如是禮一佛,即是禮無量諸佛,如是用功,即是將念佛名號與禮敬諸佛融而為一了。
打念佛七,是以念佛為主的!話說多了「打閒岔」,諸位還是打起精神來念佛吧!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講幾句話,打打閒岔:—
昨天講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第一大願「禮敬諸佛」。今天接著講第二大願「稱讚如來」。諸位留心聽著!下面分三段來講:—
稱是稱揚,讚是讚歎,如來乃世尊十號之一,亦就是佛。可是既然稱為佛了,為甚麼又稱為如來呢?這即是十號中的「倣同先跡號」。過去諸佛皆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的,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亦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的,「如」過去諸佛而「來」,故名如來。如來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可是一切眾生都不知道;我們將如來的功德,說與一切眾生聽,即是「稱揚」。再將如來的功德,是如何的美妙,解給一切眾生聽,即是「讚歎」。這樣淺顯的解釋,對於稱讚如來,是容易明白了。不過我們還應當往高深處研究一下;因為十大願王出於華嚴經,華嚴經是經中之王,所說的道理,都是甚高甚深的!我們講的太淺了是不合經意的。
第一應當知道:所稱讚的如來,不是一位如來,乃是無量無邊重重無盡的如來。如經上說: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在這一段經文中,有四重無盡:一、剎土無盡。虛空之內,有無盡的剎土—世界。二、微塵無盡。世界是微塵合成的,世界尚且無盡,微塵自然無盡了。三、諸佛無盡。這一重無盡之中,復有三重無盡;每一世界有一位佛,因世界無盡之故,佛亦無盡。每一微塵即是一個世界,因微塵無盡之故,佛亦無盡。這兩種無盡,我們還可以推想而知。至於第三重「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真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了。四、三寶無盡。諸佛是佛寶。「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是僧寶。有說法的佛,有聞法的僧,自然有法寶了。
我們知道了經文中所說的重重無盡的境界之後,應當進一步研究經文中為甚麼要說這樣的重重無盡的境界呢?說這些重重無盡的境界,對於我們有甚麼利益呢?
先講為甚麼要說這重重無盡的境界?因為「事實」是這個樣子!華嚴經是「直顯教」,「直」稱本懷,「顯」示自證。並不曲順眾生之根機,乃如來將自己所證得的境界,照樣說出來的;所謂「如證而說」。
或者有人說:如來所證得的這種境界,不見得是「事實」吧?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可有絲毫懷疑!決定相信這是「事實」!第一、要相信如來是不妄語的!大慈大悲的本師,決定不會誑騙他的弟子的。佛語不信,還信甚麼人的語呢?!第二、如來的境界,我們可以「分證」的。只要我們精進用功,如法修行,如來所證的,我們亦可以得到一部分的。由於我們證得的一部分,就可相信如來證得的全部分了。所以佛教的信仰,不是「盲目的信仰」。第三、由於「科學」的進步,竟能證實如來所說的境界;這便足以增加我們的信仰心了!例如:華嚴經中所說的,虛空之內,有無量無邊的世界!今日的科學家,已經說明這是事實了。雖然現在的科學家尚不能證明「一一微塵之中,皆有微塵數的如來」。但是我們亦相信科學的進步是無止境的!將來總會證明的。
再講經中說這樣重重無盡的境界,對於我們是有很大的利益的!先就「增慧」方面說:我們的「真心」就是這個樣子;約空間說,則橫遍十方。約時間說,則豎窮三際。約本體說,則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交疏空明,玲瓏透徹,一多含容,重重無盡!猶如因陀羅網。可是因為自從無始以來,被「我執」「法執」所障礙;竟將一個活潑潑地真心,變成一個死板板地妄心了。我們若能依照經中所說的重重無盡的境界,勸修觀想,則智慧日益增加,將來定會返妄歸真,恢復「本來面目」,究竟證得這不可思議而本是事實的境界的。正如一個初學「科學」的人,必須依照「科學家」的指示;在天文臺中,望遠鏡前,歷歷觀察,一定會發現虛空之內有無數的世界!是一樣的道理。再就「增福」方面說:我們「稱讚如來」,有稱讚如來的功德。稱讚一位如來,有「一位」的功德。倘若稱讚重重無盡的如來,則定有重重無盡的功德了!所以要稱讚重重無盡的如來,以求重重無盡的功德!
第二、應當知道:稱讚如來乃是用的至高的「辯才」!如經中說:—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海,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
自在天王,有一綵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種音樂而共相應。故名辯才天女。
「速疾應機名辯,言含文采曰才」。即是應機無礙,善巧說法的才能,名曰辯才。分別之有四種,謂之「四無礙辯」。亦謂之「四無礙解」。又謂之「四無礙智」。蓋以得之於心曰智解,發之於口曰辯才。一「法無礙辯」,於一切法無不通達。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沒有不知道的;所以說起「法」來,無壅塞,無滯礙。這就叫著「法無礙辯」。二「義無礙辯」,「法」是能詮的法相,「義」是法相所詮的道理。於一切義理無不通達。無論俗諦理,真諦理,沒有不知道的;所以講起「理」來,頭頭是道,圓融無礙。這就叫著「義無礙辯」。三「辭無礙辯」,「辭即是言詞。於一切言詞無不通達。無論中國話,外國語,天龍的話,鬼神的話,沒有不會的;所以說起「話」來,一切眾生皆能聽得懂,自在無礙。這就叫著「辭無礙辯」。四「樂說無礙辯」,「樂說」即是歡喜說。因為具足了前面的三種智辯,所以講經說法之時,自己歡喜,亦令一切眾生歡喜。這就叫著「樂說無礙辯」亦叫著「辯說無礙」,解此復有七種:一「應辯」,在很短的時間中,能「應」一切三乘五性眾機的要求,而都使他們聽得滿願。二「捷辯」,說法的時候,迅捷流利,不會結結巴巴的。三「峻辯」,說法時,猶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亦若「居高建瓴,其勢難當」。四「無疏謬辯」,所說的法,句句都稱理合機;絕無疏謬之失。這一種道理是最要緊的!假若不求「無疏謬辯」,而但求「應辯,捷辯,峻辯」;縱令得到了,則恐流入於強辯,矯辯,佞辯之途!那就過失太大了!五「無斷盡辯」,說法時,雖然時間很長,而中間不會間斷。猶如智者大師之「九旬談妙」一樣。六「豐義味辯」,凡所言說,義味豐足。令聽法的人,當時覺到如飲甘露,如餐醒醐!過後回憶起來,猶然覺到義味無窮!這樣纔算使聞法者得到「法樂」!設若說法的人,不求義味豐足;則聽法的人,便感覺淡而無味。如是,在短時間,尚可勉強忍受。倘若在長時間聽無義味的話;現代有一句諷刺形容詞,叫著「疲勞轟炸」!是則人所不能忍受的了!那麼,怎樣纔叫著「義味豐足」呢?第一、甚深如雷,但這並不是說,聲音很大,震耳欲聾,像打雷的一樣。相反的是說,「在近處聽,聲音並不很大」。不過是由「臍輪發音」,其聲厚重,故曰甚深如雷。第二、清徹遠聞,說法時,不但字句清楚,而且聽的很遠。「在遠處聽,聲音並不太小」。第三、諦了易解,說理說的諦詳明了,容易生解。第四、人心敬愛,因有第一第二之聲音好聽,以及第三之義理易解,故此令人亦敬亦愛。第五、聽者無厭,因為說法的人說的義味豐足,所以聽法的人亦就越聽越愛聽了。具此五義,方成第六「豐義味辯」。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辯」,無論世間何人的辯才,更無過者了。總此七種,方得名為「辯說無礙」。
辯才天女,具有四種無礙辯才。我們要以超過辯才天女的辯才,來稱讚重重無盡的如來;這樣方是普賢菩薩的第二大願。
這樣一說,恐怕我們對於「稱讚如來」是不能滿願了?我們不但沒有超過辯才天女的辯才,簡直連一點點辯才都沒有嘛!不是這樣說的,切勿自生障礙!要知道我們是學普賢菩薩發願,盡我們現在所有的才能,以最誠敬的心來稱讚如來就對了。
稱讚如來,能除「惡口障」。能得「無礙辯才」。除惡口障,是「自利」之益。得無礙辯才,是「利他」之益。先說自利之益:我們凡夫,為甚麼要在三界之內,六道之中,輪轉生死,受苦無窮呢?因為我們造了十種惡業!身業有三種:即是殺,盜,婬。口業有四種:即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業有三種:即是貪,瞋,癡。四種口業,可以俱屬於惡口,以都不是善言之故。單講惡口之業,即是粗惡罵言的話。最惡的惡口,就是毀謗三寶!由惡口所生之障,名「惡口障」。或者有口不能說話。或者雖能說話而說不清楚。或者說世間話說的很清楚,可是說起佛法來便說不清楚了。或者雖說法說的很清楚,而聲音不好聽。這都是惡口障。必須發願稱讚如來,方能消除此障。有些人不會用功,聽說惡口生障,便實行「禁語」。在胸前掛一個「禁語」牌子,逢人則舉牌以相示,並且指手劃腳以代語言。如是則直把佛法變成外道法了!要知道佛法勸人,只是不要說惡話,並不是完全不說話。假若不說話可以成佛,則世間的「啞吧」不是都成佛了嗎?!但是說話要說善話,善話說的愈多愈好。稱讚如來,是最善的話!所以常常稱讚如來,自然就把惡口障消除了。這是「自利」。再說「利他」:唱讚,念經,說法,皆是稱讚如來。皆能令眾生得利益。經中記載:印度有一個惡國王,要破壞佛教!有一天晚上,月亮很好!國王騎了一匹大象,到郊外賞月。信步走到一座寺院門口,裏面有一比丘正在念經。聲調哀遠,音韻鏗鏘!所騎的大象,站在寺門口,趕也趕不走;原來大象在聽念經!這時國王亦注意到念經的聲音,越聽越好聽!國王乃叫開寺門,見比丘念的是「三啟經」。細閱經文,即悟「無常」!於是歸依三寶,大興佛教!念經尚能利他,則講經之利他,固不待言了。利他即是自利;例如我們發願講經弘法,本來為的利他。但越講越有辯才,將來得到「四無礙辯」,豈不是因利他而得的自利嗎?!消除惡口障,引生無礙辯,這都是稱讚如來得到的利益啊!
我們現在念佛的時候,同時即在稱讚如來。例如:在「上供」時,先唱「爐香乍熱...」的香讚。最後唱「天廚妙供...」的結讚。在「打普佛」時,先唱「戒定真香...」的香讚。再唱「彌陀佛大願王...」的中讚。後唱「蓮池海會...」的結讚。這都是屬於「稱讚如來」的。又如念佛時,每一支香開始,必先唱「阿彌陀佛身金色...」。這正是將念佛法門與稱讚如來的行願,融而為一了。
打念佛七,是以念佛為主的!話說多了打閒岔,諸位還是打起精神來念佛吧!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講幾句話,打打閒岔:—
昨天講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第二大願「稱讚如來」。今天接著講第三大願「廣修供養」。諸位留心聽著!下面分三段來講:—
廣是大勝,修是持理,供是奉給,養是資用。即是常常修持營理廣大勝妙之供品,以奉給資養於三寶。
供養有二種:一、財供養。二、法供養。財供養可以資養「色身」。法供養可以資養「法身」。財供養又分身內之財與身外之財。「外財供養」,普通分為:四種供養、六種供養、十種供養等。四種供養,亦名四事供養。即是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是供佛及僧的基本供養。其他的供品,缺少了尚可以。這四種供品,則缺一不可!因為這是「資身之具」。雖然出家修行,一切盡捨。而資養身命,卻仍需要這四種物品。我們現在要供養僧伽,就要注意,必須以此四事供養。因此四事是出家人日常生活的必須品。設若缺少四事,則不足以資養身命。身命尚且不活,遑論修行辦道?!又有六種供養,此有二說:一、香,華,燈,塗,果,樂。塗是塗香,以香料研為細末,塗摩身手,能淨垢穢,能除熱惱。樂是音樂。二、閼伽,塗香,華,燒香,飲食,燈明。閼伽是水。復有十種供養,此亦有二:一、香,華,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寶是七寶。珠是瓔珞。二、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妓樂,合掌。繒是彩紬。蓋是傘蓋。幢幡是以彩緞繡製的懸掛莊嚴品,圓桶形者曰幢。長片形者曰幡。妓樂即音樂。這都是「外財」供養。至於「內財」供養,即是以自身為三寶做事;所謂執勞服役等。
以上所講的各種供養,散見於各種經論。以係佛教常識,故附帶著講講。現在再講本文,普賢行願品上說:—l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
這一段經文,是說我們要廣修供養,就應當以重重無盡的三寶為對境。再看經文:—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鬘」有二種:一是華串。二是瓔珞。「酥」亦二種:一是牛乳油。二是藥草油。「須彌山」國語妙高山;四寶所成,有八萬四千由旬高。經中所列的供品,共有十一種。若是把諸種香合成「香」。把諸種燈合成「燈」。則只有七種。所謂「如須彌山,如大海水」。這是說「廣修供養」之「廣」!以見供品之廣大勝妙。可是如何能夠修辦這樣多的供養品呢?常然事實上是辦不到的。既然事實上辦不到,經中何以要這樣說呢?我們要知遁,這是「觀行供養」!須要注意經文中的「天雲」二字!天者自然之義。謂法界性中,自然具有如是不可思議之德用。雲者緣起之義,普遍之義,重重無盡之義。謂由普賢甚深行願之力,以為緣起;令此種種廣大勝妙之供具,色相顯然!普遍於重重無盡三寶之前,而作供養。我們再看經文:—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此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千萬)那由他(億)分,迦羅(豎析人身上一毛為百分)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極微細)分,亦不及一」!
對於這兩段經文:先消文,後釋義:—
別明七行,皆「法供養」。第一、如說修行供養者:學佛之人,必須能說能行,方可得到真實利益。如大智度論說「能行說為正!不行何所說?若說不修行,不名為智者」。這是說:能腳踏實地修行的人,所說的佛法纔是正確的。既然不能修行,又何必說法呢?能說不能行,還算有智慧的人嗎?又如大法句經說「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雖誦千言,求名愈著!不如一說,棄執離著!雖誦千言,不欲捨罪;不如一聞,去離生死!...雖誦千言,不求出世;不如一悟,絕離三界!雖誦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聽,自他兩利」。千言是千字,或作千句解亦可。誦是背誦,包括演講。這是說:即使你能夠日誦千言,不修行也得不到實益。而且能說不能行的人,一定貪名。愈是能說,貪心愈大!如是則罪業日增,何能自利利他?
然而我們要注意:這只是警策能說不能行的人的。能行而不能說的「老修行」,是不得藉口以自護短的。因為能行不能說的人,世尊是呵斥為「啞羊僧」的啊!今日佛教之不興,其病源即在於行解背馳!能解說的不能修行,能修行的不能解說。以是不能「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了。所以文殊章說「如說修行,如行而說。若不能爾,是亦不能利樂眾生」。必須把說出來的佛法,能夠行出來。把行出來的佛法,能夠說出來。這樣纔叫「如說修行」。這樣纔叫以「法供養」如來。
第二、利益眾生供養者:諸佛出世,本為利樂一切眾生。我們所修的善根,皆以救護一切眾生為目的。諸佛一定大生歡喜!這便是以「利益眾生」供養如來。
第三、攝受眾生供養者:攝受即是攝取。眾生以差別為性,我們要度眾生,必須方便善巧,隨順眾生的根機而攝取之。如維摩居士「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如是以六度法門,攝取一切眾生。於無量眾生中,不捨棄一個眾生;而必將他安置在佛道之中。這即是以「攝受眾生」供養如來。
第四、代眾生苦供養者:例如我們要度眾生,必須學法修行。學法修行,一定要受辛苦。而這種辛苦,正是代眾生受的。又如眾生遭遇到災難,我們要去救災救難,也一定要受很多的辛苦!這也是代眾生受的。諸佛為度眾生,不惜累劫勤苦!我們能代眾生受苦,最能契合佛心!是即以法供養如來了。
第五、勤修善根供養者:諸佛出世,為的是令一切眾生勤修善根。我們能勤修善根,即是供養如來。
第六、不捨菩薩業供養者:菩薩是以「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對於弘法利生之事,念念不捨,即是供養如來。
第七、不離菩提心供養者:這一句最重要!是乃以上六種行門的根本!甚麼叫著菩提心呢?即是度一切眾生悉皆成佛的心。設若離開菩提心而修前面所說的六種行門,則必被魔所攝持!如是則一切佛法悉皆變成魔法!不但不能利樂一切眾生,連自己也淪落於三界之中了。若能念念不離菩提心,方為真法供養如來。
以上消解經文,以下再釋其含義:—
「廣修供養」的經文,分為三段:第一段「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這一段經文,在表面上看起來是「財供養」。第二段「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這一段經文,在表面上看起來是「法供養」。第三段「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這一段經文,更顯明的校量著,第二段的法供養,勝過第一段的財供養。然而,倘作如是解,則便大錯特錯了!!第一須知:第一段經文中的「財供養」是「觀行供養」。觀行供養即是法供養。第二須知:第二段經文中的七種法行,並不是另有七種法供養,而只是前面「觀行供養」所依據的七種發心!「如說修行」者,即是如前所說的觀行;如是而行,即是「如說修行」。「利益眾生」者,即修觀行之時,本來是為利益眾生而修的。果能如是與七種心相應,則所修的觀行,即名為真法供養了。那麼第三段經文是怎樣校量的呢?其中含義是:觀行供養雖然是法供養,但必與七種法行之心相應,方得稱為法供養,方能得到不可思議之功德。倘若不與七行之心相應,縱令觀行成就,而法供養早已變成財供養了。其功德也就有限了。有志研究行願品者,幸勿以文害義!
廣修供養,除慳貧障,得大財富。慳是慳吝,自己所有的財物,不肯施捨於人,就是慳吝。貪是貪得,他人所有的財物,總想屬於自己,就是貪得。但是世間人都是凡夫,大家都有慳貪心。你要貪他人的財物,實在不是容易的事。而因為財物不易貪到手,乃千方百計以謀之。甚至欲達目的,不擇手段,竟不惜傷天害理以圖之!於是因貪財而造許多惡業!現在有犯國法,死後墮入地獄!不但未得財富之樂,反而受苦無窮!這都是不明因果所致。我們要研究一下,世間人為甚麼要這樣慳貪呢?為的是得大財富,享受快樂嗎?那知道慳貪不是致富之因,愈慳貪則愈貧苦!眾生愚癡,令人可嘆!是以要想得大財富,切不可起慳貪心。不但他人之財不貪,自己所有的財物,還要布施。布施纔是致富之因。所以廣修供養,可以除慳貪障,得大財富。這是總說其利益。若分別說之:則供華能除醜陋而得相好。供香能除垢穢而得法身。供燈能除癡暗而得慧明。供樂能除瘖啞而得法音等。如是等供養,一一皆有廣大報果。
我們早晨,先供一杯開水,次再點燈燒香,而後早課。食粥之後,供華供果,而後念佛。午前,供菜供飯,而後午齋。而且每「一支香」皆須然燭焚香,而後念佛。以及念佛堂中,所懸掛的縵帳幢幡,種種莊嚴。這都是將「廣修供養」之行願,與念佛法門融而為一的修持。
有人說:只要一心念佛就好了。何必更要廣修供養呢?須知一切行門皆由福報所攝持!設若沒有福報,不但找不著一座清淨的念佛堂,甚至於連衣食都不能具足!如何能以安心辦道呢?三寶是最大的「福田」!廣修供養可得最大的福報!所以應當念佛與供養合一了。
但有兩點重要的道理,應當注意:第一、在供養的時候,要加修「觀行」!雖然所供的只是一香一華,而必須觀想著如山如海如雲。第二、在修「觀行」的時候,必須要發七種心: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乃至不離菩提心供養。若能如是,必能成就普賢菩薩的第三「廣修供養」的大願。
打念佛七,是以念佛為主的!話說多了打閒岔,諸位還是打起精神來念佛吧!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講幾句話,打打閒岔:—
昨天講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第三大願「廣修供養」。今天接著講第四大願「懺悔業障」。諸位留心聽著!下面分三段來講:—
華嚴經中本來是「懺除業障」。可是我們現在每日做早課時,都是念「懺悔業障」。以此先解「懺悔」二字;「懺」是梵語,「悔」是華言。這有二種意義:一者梵語懺摩,華言悔過。是即翻譯梵語之懺摩,為華言之悔過。二者懺悔乃梵華並舉之詞,是乃一半梵語,一生華言。懺即陳露先罪,即是恭對佛前,陳說發露先前所作之罪;要把自己的罪過,通統說出來,不得隱藏,這就是懺摩。悔即改往修來,對於往昔所造的罪過,必須真實悔改;於未來的善法,一定精進修行;這就是悔過。所謂「懺其前愆,悔其後過」,方合懺悔之義。
再解「業障」二字,業有三種:一者善業,二者惡業,三者不動業。業障之業,即是惡業;以惡業能障人天善法,能障出世聖道,故名業障。障亦有三種:一者煩惱障,即是無明。二者業障,即是五逆十惡。三者報障,即是地獄,餓鬼,畜生之果報。為甚麼不懺悔煩惱障,果報障,而但懺悔業障呢?這有二種意義:一者業力甚大,故須先懺。煩惱障潛伏力弱,故後懺之。至於報障,已竟結成惡果,只有受報,無法懺除了。二者懺悔業障,即是懺悔三障;以煩惱障如種子,業障如水土,報障如果實;懺侮業障,猶如去其水土之緣,則煩惱種子自然乾枯,惡報果實亦自無法生出;是則但能把業障懺悔清淨,則三障悉皆捐除了。
上來已經把懺悔業障的大意,說明白了,現在再把十種惡業多說幾句:因為我們都是凡夫,凡夫是「畏果不畏因」的;惡果尚未現前,即不能生起怖畏之心。怖畏惡道之心不生,如何能發心真實懺悔?然而三惡道的果報,乃屬於未來之事。未來之事,尚未現前,是故不易令愚癡淺見之凡夫生起怖畏。可是我們都是人類,人類的眾生,是大家都看得見的。就看得見的果報,以推過去之業因,則容易引起信仰之心,生出怖畏之念了。
我們大家都是人,都是父母所生,為甚麼所受的果報不一樣呢?這就是因為過去所造的業因不同。現且不談善報善因。但說惡報惡因。
招感惡報之惡因,大別有十種:即是身口意所造之十種惡業。於中「殺生」之罪,先墮地獄受苦。地獄之苦受完了,再墮畜生。畜生之苦受完了,再墮餓鬼。餓鬼之苦受完了,方得轉世為人。雖然生於人中,尚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這都是看得見的事實。此方說有一富貴人家,只有一個兒子:這位獨生子,一定有福好享了!可是他偏偏短命死了!這就是前生前世造了殺生之業的緣故。又如一位大財主,富有多金,正好享受榮華之樂!可是他偏偏身弱多病,雖有五欲之樂而不能享受!這亦是前生前世造了殺生之業的緣故。第二「偷盜」之罪,先墮三惡道受苦。三惡道的苦受完了,方得轉世為人。雖然生於人中,尚得二種果報:一者常受貧窮之苦,二者雖有錢財而不得自在使用。第三「邪婬」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的眷屬。以上三種,屬於身業,應當懺悔。第四「妄語」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誹謗,二者常受他人誑騙。第五「兩舌」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敝惡。第六「惡口」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第七「綺語」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無人信受,二者語不明了。以上四種,屬於口業,應當懺悔。第八「貪慾」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第九「瞋恚」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他人之所惱害。第十「邪見」之罪,先墮三途受苦。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於邪見之家,二者其心諂曲不直。以上三種,屬於意業,應當懺侮。總上十種惡業,所受的果報,雖只有二十種,但這是大概分別的。若是詳細分別,實有無量無邊的果報。這些果報,都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或為他人所遭遇。或為自身所親受。我輩凡夫,不明因果之理。遇到不如意的事,常常怨天尤人!真是惡上增惡,罪上加罪!明白佛理的人,一心懺悔尚恐來不及,又何敢怨天尤人呢?!
話得說回來:上面所說的果報,乃是由三惡道出來,轉生於人道,所受的「餘報」。與三惡道的果報比較起來,真是微不足道了。要是墮到地獄裏,其受苦之多,所謂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其時間之長,動輒論「劫」!真不知何日何時方能出來?!何況從地獄裏出來,復墮畜生。從畜生裏出來,更墮餓鬼。又不知經過多少劫?!真是「一失人身,萬劫不復」!那裏容許我們粗心膽大而不趕快懺悔呢?!
以上所講的話,乃是就因果的事實論的。現在再將造罪的心理分析一下,以便「罪從心起將心懺」。
人是善道的眾生,怎麼會不信因果,廣造諸惡的呢?乃是由心理上漸漸變壞的。從微至著,分為十個階段來講:一者妄計人我,起於身見。不知身體是四大假合的,妄計人我之相。既把這個身體,認為是我自己,於是就要為這身體貪圖享受,一切罪過皆由此一念「身見」而起。二者內具煩惱,外遇惡緣,我心增盛。內心之中,本已具有貪欲之煩惱,外面又遇到惡友的誘惑,於是執著我見之心倍加隆盛。三者內外既具,滅善心事,不喜他善。內外惡緣,既已具足;即能內滅善心,外滅善事。不但自己不肯做善事,就是看見別人做善事,亦不歡喜。四者縱恣三業,無惡不為。既不喜作善,則好作惡了!於是放縱身口意,無惡不造了。五者事雖不廣,惡心遍布。如好獵者,於萬般禽獸,總帶殺心!又如貪財之人,舉世資財,無一不要!雖然事實上未必盡遂其意,而其殺生貪財之心,實常遍布一切處所。六者惡心相續,晝夜不斷。既無善心,則全是惡心。於是無時不想作惡。七者覆諱過失,不欲人知。雖然無時無處不在作惡,可是不願他人知道。八者虜扈抵突,不畏惡道。虜掠拔扈,粗野橫暴,抵觸唐突,冒犯聖賢!毫無畏懼惡道之念。猶如瘋犬,不易馴服。九者無慚無愧,不懼凡聖。前面講作惡不欲人知,是尚有慚愧之心。至此則廉恥之心喪盡,不但不怕天不怕人,連佛菩薩亦復不怕了!十者撥無因果,作一闡提。梵語「一闡提」,華言斷善根。因果報應之理,一概不信。恣意作惡,方能稱心。猶如糞蛆,好樂廁所。由此十種惡心,昏迷顛倒,廣造罪惡,永處惡道了。現在要懺悔業障,必須生起十種善心,從後翻破之,以為對治法門。第一要明信因果。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絲毫不錯。雖然現在作惡的人,尚未見其受到惡報;那只是因緣未熟而已。經云:「假使滿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沒有造了業不受報的。亦沒有自己造業他人受報的。精識善惡,不生疑惑,是為明信因果。以此明信因果之心,破除第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之心。第二要自愧克責。設若放逸心一動,急當自己克責自己:「鄙惡罪人,不知修善,無羞無恥,猶如畜生。」再想到天見我屏處造罪,是故於天生慚;人見我顯處造罪,是故於人生愧。以此自愧克責之心,破除第九無慚無愧不懼凡聖之心。第三要怖畏惡道。修行的人,當自思惟:「人命無常,過於轉燭。一息不還,千載常往。幽途綿邈,無有資糧!苦海波深,船筏安寄?豈可坐待墮落?!」又佛名經云:「若不懺悔者,大命將盡,地獄惡相,皆現在前!當爾之時,悔何及乎?!當爾之時,欲求一禮一懺,豈可更得?!」思惟至此,怖心自生。怖心生時,如履湯火!雖有五欲六塵之境,亦不暇貪染了。以此怖畏惡道之心,破除第八虜扈抵突不畏惡道之心。第四要不覆瑕疵。若有罪過,恭對佛像,盡情發露。發露罪過,猶如吐毒!倘若覆藏罪過,不肯發露者,猶如隱處有斑,覆諱不治,則致於死。以此不覆瑕疵之心,破除第七覆諱過失不欲人知之心。第五要斷相續心。既然發心懺悔,必須斷除作惡的相續心。即是懺悔之後,誓不再犯!以此斷相續心,破除第六惡心相續晝夜不斷之心。第六要發菩提心。以前因為愚癡不覺,故遍一切處惱害有情。今發覺心,應當遍一切處利益有情。以此發菩提心,破除第五事雖不廣惡心遍布之心。第七要修初補過。昔因惡身口意,造諸罪過。今以善身口意,修諸功德。以此修功補過之心,破除第四縱恣三業無惡不為之心。第八要守護正法。人能弘道,法藉人傳。人在法存,人亡法滅。故正法須得人護。以此守護正法之心,破除第三滅善心事不喜他善之心。第九要念十方佛。昔因狎近惡友,信受其言,作諸惡事。今念十方佛,為我作導師,修諸善法。以此念佛之心,破除第九外遇惡緣我心增盛之心。第十要觀罪性空。觀諸罪過,從因緣生,其性本空。以罪性本空,方能懺除。倘若罪性不空,則雖懺亦不能除滅了。以此觀罪性空之心,破除第一妄計人我起於身見之心。所破者是十種惡心,是順生死之心。能破者是十種善心,是逆生死之心。明了此等善惡之心,進修懺悔無罪不滅了。
懺悔業障的利益太大了,能以滅除三障,能得依正具足。前面已經講過:煩惱障猶如種子,業障猶如水土,報障猶如果實。只要把業障懺除了,煩惱種子得不到業水之滋潤,自然乾枯。業障是因,報障是果;因既不生,果亦自滅。所以懺悔的雖只是業障,而結果是三障完全除滅。這就是懺悔業障的利益。至於得到依正具足的利益,則有二種解釋:依是依報,即是衣食住等。正是正報,即是身體。在未成佛之前的「因位」中,生生世世,身相莊嚴,衣食豐裕。在成佛的「果位」上,正報則相好圓滿,依報則珍寶嚴飾。這都是懺悔業障所得到的利益。我們再把本段的經文念一遍,看看還有甚麼利益?經云:
「復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恒住淨戒一切功德」,即是懺悔業障所得的利益。嚴持淨戒,能生一切功德。但是有「業障」的人,雖欲嚴持淨戒,而不能「恒」常安「住」於淨戒之中,亦就是不能恒常安住於一切功德之中了。比方說:有貪欲業障的人,則將因貪欲而犯戒。有瞋恚業障的人,則將因瞋恚而犯戒。淨戒既不能恒住,一切功德得而復失,豈不可惜?!是以有志嚴持淨戒者,必須誠心懺悔業障,方能得到恒常安住一切功德的利益。
有人說:我們只要一心念佛就好了,何必還要懺悔業障呢?說這種話的人,是不知道業障的厲害!經云:「業力甚大,能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有業障的人,雖欲念佛而不可能,又遑論一心。例如有人在貧困之時,頗肯念佛。一旦陞官發財了,佛也不念了。這就是被貪欲之「業」「障」住了。又如有人發心來打念佛七,不跟這個蓮友鬧意見,就跟那個蓮友吵架,結果自己把自己「氣」走了,佛也不念了。這就是被瞋恚之「業」「障」住了。所以發願念佛的人,必須誠心懺悔業障。
在念佛七中,每天做晚課時,要跪念「八十八佛大懺悔文」,這就是將「懺悔業障」的行願,與念佛法門融而為一了。
打念佛七,是以念佛為主的!話說多了打閒岔,諸位還是打起精神來念佛吧!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講幾句話,打打閒岔:—
昨天講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第四大願「懺悔業障」。今天接著講第五大願「隨喜功德」。諸位留心聽著!下面分三段來講:—
隨是順從,喜是欣悅,功是力用,德是道行。致力用功,所得之道行,謂之功德。這裏乃通指一切善法而言。十法界四聖六凡一切功德善法,皆當發願隨順喜悅,故曰「隨喜功德」。
先說隨喜佛的功德:如本師釋迦牟尼佛,貴為太子,富居皇宮,嬌妻婇女,常隨承事,五欲之樂,任其享受。而本師竟不為環境所迷,因觀察眾生受苦,遂即捨棄國城妻子,毅然出家!這出家的功德,我們應當隨喜。本師出家之後,為成佛道而在最荒涼的雪山,修了六年苦行。每日只食一麻一麥,瘦的皮骨連立,終不退道心。因未成佛道,又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重發大願「若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遂於七日之後,夜睹明星,而成正覺。這種不惜身命,而求佛道的功德,我們應當隨喜。本師成佛之後,即將自己所證的佛法,講給一切眾生聽,「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直至雙林樹下,臨入涅槃的時候,尚且問諸弟子,「吾將涅槃,汝等對於佛法,若有所疑?可速來問」!這種說法度生,誨人不倦的功德,我們應當隨喜。本師涅槃之後,留下很多的舍利;使供養舍利的眾生,滅罪生福。這種身雖入滅,仍留「身分」以澤被眾生的功德,我們應當隨喜。
次說隨喜菩薩的功德:菩薩是佛果的「因位」,在發菩提心之後,成妙覺果之前,歷劫所修的六度萬行,都是菩薩的功德,都應當隨喜。菩薩修「布施」時,一切身內之財,身外之財,皆須布施。身外之財,不但衣服飲食,金銀珍寶須布施;即家園國城,妻子眷屬亦須布施。身內之財,不但眼耳手足須布施,即身命亦須布施。法華經上說:「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菩薩捨身命處」。菩薩所捨身命之多,可想而知了。菩薩為甚麼要捨身命呢?一則為佛法,二則為眾生。且說一個「雪山童子為半偈而捨身命」的公案,給諸位聽聽。這個公案,出在涅槃經。經上說:「我住雪山,天帝釋為試我故,變其身為羅剎。說過去佛所說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我於爾時,開半偈心生歡喜!四顧唯見羅剎。乃言:善哉大士!若能說餘半偈,吾當終身為汝弟子。羅剎云:我今實飢,故不能說。我即告曰:但汝說之,我當以身奉大士食!羅剎於是說後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我聞此偈已,於若石,若壁,若樹,若道,書寫此偈,即時昇高樹上,投身於地!以奉羅剎」。這就是為半偈而捨身命的公案。我們想想看:世尊為菩薩時,是如何的輕視身命,重視佛法!現在大藏經中,何止半偈一偈;直有無量數的偈。這都是世尊在過去劫中,用身命換來的!可是我們竟把這些希有珍貴的法寶,束之高閣,不肯一讀,未免太對不起世尊了!所以不但對於為法捨身的功德,應當隨喜;即是菩薩所修的一切難行難忍的功德,都應當隨喜。
復次說到隨喜二乘聖人的功德:二乘即是聲聞緣覺。「聲聞」所修的是苦集滅道四諦法。他們能以「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所以他們能證阿羅漢果。「緣覺」所修的是十二因緣法。他們能以觀察眾生之生死輪迴,皆由於十二因緣之流轉;因之用功而將十二因緣還滅。所以他們證得的果位,稱為「緣覺」。二乘人所修的法門雖然不同,但其結果都能以了生脫死,超出三界。所以二乘人亦稱為聖人。這二乘聖人的功德,我們亦當隨喜。
現在再講隨喜六凡的功德:六凡即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六道凡夫。天道分三界,欲界天修十善法。色界天修四禪定。無色界天修四空定。這些功德,都應隨喜。阿修羅此云「非天」。他們有天之福,無天之德。雖似天道眾生而實不是,故曰非天。阿修羅既然無德,我們隨喜他的甚麼呢?我們應當注意:隨喜功德,不是隨喜罪過。阿修羅既然「有天之福」,這就是他的功德;我們即應隨喜。至於「無天之德」,這是他的罪過,我們切勿隨喜。人道的眾生,佛教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為其善法。儒教以仁義禮智信為其善法。其意義頗相同。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其善者而從之,即是隨喜他的功德。其不善者而改之,即是不隨喜他的罪過。畜生道的眾生,亦有其善法;如犬能守夜,即是負責。雞能司晨,即是守信。又如鴉能反哺,即是孝順。雁不二配,即是貞節。如是功德,皆當隨喜。鬼亦有善有惡,如地藏經中所說的「主命鬼王」「堅牢地神」,其功德亦當隨喜。地獄道的眾生,作惡多端,乏善可述,有何功德,可資隨喜呢?須知地獄眾生,受苦極重!為苦所逼時,必生後悔。這一念悔過之心,即其功德,即應隨喜。又者閻羅王亦屬於地獄道。如地藏經中所說,他能以親近地藏菩薩。又如公案中所講,他能以禮拜永明禪師之像。這都算是地獄裏功德。既是功德,自應隨喜了。以上所講的是十法界四聖六凡一切功德善法,都應當隨順喜悅,故名隨喜功德。
隨言功德能除「嫉妒障」。能起平等善。能得大眷屬。前一是對治的惡法。後二是生起的善法。能滅惡生善,故須發此大願。
昨天曾講到三障,即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那是約三世因果配的。若就現在一期之中,尚有三重障的名相;即是一、我慢重障。二、嫉妒重障。三、貪欲重障。按大乘百法中說:「根本煩惱」有六種,貪欲與我慢居其二。「隨煩惱」有二十種,嫉妒居其一。如是說來,則根本煩惱中,除了貪欲我慢之外,尚有其他四種:為甚麼只將貪與慢列為「重障」而不將其他四種列為重障呢?再說隨煩惱中,除了嫉妒之外,尚有其他十九種;為甚麼只將嫉妒列為「重障」,而不將其他十九種列為重障呢?這就是因這三種惡法障礙善法最重之故。其他的煩惱法,雖然同是惡法,同能障礙善法,但是比較起來,都沒有這三種惡力厲害。故特標重障之名。比方說,有二十六個壞人,其中有三個最壞的,因為他們害善人,害的最凶!故特標其名,以便預防,而利緝捕。
我慢重障,須用第一願王禮敬諸佛之法,對治除滅之。這在打七的第一天,已經講過了,貪欲重障,須用第三願王廣修供養之法,以及第四願王懺悔業障之法,對治除滅之。這在第三天和第四天,亦已講過了。現在專講嫉妒重障,必須用隨喜功德之法,以對治除滅之。
所謂嫉妒者:即是不喜他善,不耐他榮。見到他人作善事,自己心中便感覺著不歡喜。見到他人榮華富貴,自己心中便感覺到不能忍耐。這便是嫉妒心現前了!我們要知道嫉妒是二十種「隨煩惱」之一。不論出家人在家人,只要你是凡夫,統統有的。不過學佛的人,既然知道有這種煩惱心,就得好好的用功夫降伏它,不能讓它生起來。設若嫉妒心生起來,就要忌害賢人,障礙善事了!若約世間凡夫之法來講,假使他人要來害我,我也要來害他。這種報仇之心,按世俗的情理,尚有可原。然而嫉妒心奇怪的很!他人既不曾害我,所作的事,亦與我不相干;但是因為他人有光榮之事,便忍耐不下,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一定要害他一下,心裏纔覺著痛快!這不是很奇怪嗎?有一本世間書,記一個故事:說是清朝時代,有一個人,性好嫉妒。他的鄰居,中了「舉人」,把大門重新油漆一遍,以表示慶賀之意。這個嫉妒成性的人,聽說鄰居中了舉人,心裏就覺著不好受!及至見到人家油漆大門,他心裏更加生氣!直氣的不能入睡!半夜裏起來,把水溝裏臭泥,抹在人家大門上,心裏纔覺著安然。
諸位想想看:鄰居中了舉人,對自己不是亦有光榮嗎?縱令沒有光榮,亦沒有害處呀!為甚麼這樣放不下呢?這就是「不喜他善,不耐他榮」的嫉妒心在作祟啊!
佛書上亦有這樣一則公案:說是有一座大寺院,請一位法師來講經。為尊重佛法之故,全寺的比丘,都手持香花,到寺外迎接。因此招來許多看熱鬧的人。內中有一青年,看見迎接法師的儀式太隆重了,他氣不過,跑出來拖著法師打了一頓!
諸位想想看:寺院裏請法師講經,即使禮節有過於隆重之處,亦是佛教內部之事;與這個青年有何相干?有何害處?他為甚麼把法師打一頓?這只是「不喜他善,不耐他榮」的嫉妒心在驅使他啊!
現在再講到我們自己身上:比方說,我們看到某一寺院很興隆,就要說他幾句壞話。聽到某一法師講經講的很好,也要說他幾句壞話。試問:某一寺院很興隆,某一法師講的好,對於佛教不是很光榮嗎?為甚麼還要說他的壞話呢?此無他故,只是嫉妒心現前而已。
嫉妒雖不是根本煩惱,但確是重障!因為它能以「忌害賢人」,它能以「障礙善事」!作善事的人,就叫賢人。設若不喜他人作善事,而加以毀謗,抑以破壞!是不但障礙了善事,而且忌害了賢人!其罪過不是很大嗎?!佛門中有句成語,說某人「嫉妒障礙」。嫉妒是嫉妒他人,障礙當然也是障礙他人了。但要知道,障礙他人即障礙自己!因為忌害賢人,自然會親近惡人。障礙善事,自然會做惡事。近惡人,做惡事,不是障礙自己嗎?!所以名曰「嫉妒重障」!
對治之法,要用隨喜功德。見到他人作功德之事,無論是大功德小功德,都要隨喜。或以身業隨喜助成之,或以口業隨喜讚嘆之,或以意業隨喜而發欣悅之心。如是用功,久而久之,成了習慣,樂善之心常常現前,嫉妒之心自然伏斷了。嫉妒之惡法,既已伏斷,自能「生起平等善法」。將來度脫很多的出家弟子和在家弟子,「得大眷屬」親近擁護。這都是隨喜功德的利益啊。
如前幾天所講的:禮敬諸佛的功德,應當隨喜。稱讚如來的功德,應當隨喜。廣修供養與懺悔業障的功德,均應隨喜。乃至拭佛前棹,掃佛堂地,都是功德,都應隨喜。如是拭棹不礙念佛,念佛不礙掃地,便將隨喜功德的行願,與念佛法門融而為一了。
打念佛七,是以念佛為主的!話說多了打閒岔,諸位還是打起精神來念佛吧!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講幾句話,打打閒岔:—
昨天講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第五大願「隨喜功德」。今天接著講第六大願「請轉法輪」,及第七大願「請佛住世」。
每天都是講一個大願,今天為甚麼講兩個大願呢?這有兩種原由:第一是我們的念佛道場只有七天,倘若一天只講一願,則十大願王便不能講完;因此今天講兩願,明天講三願,如是即可以圓滿了。第二是「請轉法輪」是總義,「請佛住世」是別義。其所以請佛住世者,原為請轉法輪。是則願王雖有兩個,而意義只是一種。故將第六大願第七大願,合為「勸請」,一次講完之。諸位留心聽著!下面分三段來講:—
先解釋第六大願請轉法輪:請是眾生的祈求,轉是諸佛的宣說,法是諸佛的言教,輪是教法的譬喻。我們請求諸佛說法,名曰請轉法輪。諸佛所說的教法,為甚麼用輪作譬喻呢?輪是「轉輪聖王」的「輪寶」。在人壽八萬歲時,有轉輪王出世。由王的福德所感,自然有金輪寶出現。其輪千輻,具足轂輞,眾相圓淨,舒妙光明,旋轉飛行,威伏四方。此福德之王,因有此輪寶之故,稱為轉輪聖王。諸佛所說之教法,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其威德猶如輪寶,故諸佛說法,名曰轉法輪。若詳細解釋,則有大小乘的分別;小乘法輪,具有五義:一速疾義:如來的智慧生起妙用時,非常的迅速;猶如轉輪聖王之金輪寶,飛行速疾。二取捨義:如來所說苦集滅道四諦,令諸眾生捨苦諦而取滅諦;猶如輪寶,捨東洲而取南洲。三降伏義:如來說法,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猶如輪寶,能降伏一切叛亂。四鎮伏義:如來智慧能鎮伏一切煩惱,令其不起;猶如輪寶,鎮伏四洲一切臣民,不生擾害。五上下轉義:如來智慧不但能斷欲界煩惱,亦復能斷上二界煩惱;猶如輪寶,上下飛行。有如是五種義理,是故如來所說的小乘言教,名曰法輪。大乘法輪,具有四義:一圓滿義:大乘法義,究竟圓滿;猶如輪寶,圓演流通。二摧壞義:大乘智慧能破盡一切煩惱;猶如輪寶,碾壞一切。三鎮遏義:大乘聖道,能攝伏外道二乘;猶如輪寶,威鎮天下。四不定義:大乘法門應機施教,無有定法;猶如輪寶,應時飛至,無有定軌。有如是四種義理,是故如來所說的大乘言教,名曰法輪。
有人說:若佛在世,我們好去到佛前,請轉法輪。現在佛已涅槃了,既不見佛、如何請轉法輪呢?這有兩種義理,須要明白;第一、在地方說,不是請一尊佛轉法輪;我們的對境,乃是盡虛空,遍法界,塵塵剎剎,一切諸佛。現在十方世界,住世的佛無量數,正好請求轉法輪。第二、在時間說,現在的佛固然要請,未來的佛亦當要請。一切菩薩、羅漢、善知識,都是未來佛,皆應請其轉法輪。我們只要能以常常發此大願,隨時隨處皆可依願起行。例如:有一位善知識,修行功夫,甚為高深!但是他人不知請法。我們以有此願力之故,即代眾人請求開示。要知道真正用功修行的人,所開示的法要,一言半句,皆能令人得到真實的利益!所謂「還丹一粒,轉鐵為金。至理一言,轉凡為聖。」又如:有一位大法師,講經說法,辯才無礙!但是他人不知請法。我們以有此願力之故,即代眾人請求說法。大開講筵,普接聽眾。既能令未聞佛法的人,了解佛理,信仰佛教。又能令已聞佛法的人,深入佛理,倍加精進。這都是請轉法輪的大願,所引生成就的功德。
再解釋第七大願請佛住世:佛有三身:一法身,乃中道之理體,無生亦無滅。二報身,乃因行功德圓滿享受法樂之身,有始無終。以上二種佛身,均不須請求住世,而自然住世。三應化身,乃應眾生之機感,變化示現之身。每一尊佛出世,皆示現八相成道,有降生亦有入滅。佛出世間,原為度生;生未度盡,何以入滅呢?因為眾生不需要佛了!所謂「化緣已盡,住世無益。」於是示現入滅了。設若眾生以至誠之心,請佛住世!顯見化緣未盡,佛一定會應眾生之請而久住世間的。
有人說:佛將要涅槃而未涅槃之時,我們請佛住世是應當的。現在佛入滅已二千多年了,我們還要請佛住世,豈不是太晚了嗎?
若是對印度示現的這一尊佛說,似乎嫌晚了。然而我們所請的不是一尊佛,乃是十方三世無盡諸佛。並且還有諸大菩薩,聲聞緣覺,以及一切諸善知識,都要請其住世。所以須要時時發願了。我們再把經文念一遍,藉以增加信心。經云:「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這段經文容易懂,念一遍就明白了。
又有人說:有生必有滅,乃世間一定之理。佛既示現受生,亦必示現入滅,方不違背俗諦之理。何能因我們請求而即常久住世呢?
既云「示現」,即非「定命」。只要有真正發願請佛住世的眾生,佛一定會應眾生之機而示現住世的。不但有眾生請求,佛即為之住世;而實實在在的是佛不願入滅,唯願眾生請問佛法。如佛臨涅槃時,問眾弟子曰「我將涅槃,對於佛法,有疑問者,可速來問。」這即是暗示「若有請問佛法者,我即暫緩入滅。」不幸,竟無一人請問佛法者!豈不是「化緣已盡,住世無益」了嗎?!設若有人請問,佛可以多說一部經了。設若有許多人請問,佛可以多說許多部經,自然延緩涅槃了。
我再舉兩則善知識的公案,作一證明:—
南嶽山慧思尊者,將入滅時,大集門人說法,苦切訶責!乃曰:「若有十八人,不惜身命,修法華懺者;吾當供給。若無,吾當遠去。」竟無答者!即端坐,言佛來迎!而化。這並不是門人請求善知識住世,相反的是善知識請求門人:「只要你們肯修行,我即為之住世。」不幸,竟無一肯修行者!既然住世無益,只有端坐而化了。
又有一則公案,是我親耳所聞的;民國十七年,我住蘇州靈巖山時,認識一位比丘,名呼妙性師。二十二年,再到靈巖山。這時妙性師在別院寶藏寺當家。我即下山探望這位離別數年的道友。到了寶藏寺,看見一塊木匾,上面寫著「大休息處」四個字。筆力蒼老古掘!因問這是誰寫的?妙性師先嘆一口氣說,唉!這是我的傷心紀念品啊!於是講起他自己的一段公案;他說:「靈巖山的後面,有一天平山。天平山後面,有一間茅蓬。裏面住一位老修行,名叫大休禪師。我妙性與他談禪,談的很投機。他認為我是一個法器。但根性遲鈍,急切不能開悟。他說:「你能放下一切,一心辦道,我當為你住世三年!否則,我於中秋日就要走了!」我本來很相信他的,可是聽到他這幾句話,反而生起了疑心!因為「預知時至」這步功夫就不容易,何況「延促壽命」!他真的有這麼高的功夫嗎?我倒要等等看,看他到了中秋日,是否真的能「走」嗎?因此一念疑心作了障礙,我終於未去親近他。詎知到了八月十五日,這位大休禪師居然坐化了!我聞訊之下,不勝悲痛!急忙趕到他的茅蓬,哭奠一番。又把他茅蓬門上掛的這塊木匾取回來,留作紀念。唉!談及此事,真是後悔無及了!」諸位聽到妙性師的公案,有何感想?這不亦是善知識要為學人住世嗎?而學人竟不肯親近善知識;不禁令人長嘆息了!所以我們必須常常發這請佛住世的大願。不但請求諸佛住世,即一切菩薩、羅漢、諸善知識,都要請他們住世。這不只我們自己得利益,亦令一切眾生得到法樂啊。
請轉法輪,可以除慢法障,得多聞智慧。我們遇到佛菩薩,乃至遇到善知識,而不肯請轉法輪者,皆因內懷「輕法慢教」之心的原故。現代佛子,多如是人。其無道心者,固不足掛齒。即一般自認為老修行者,率多不肯廣學多聞。於自己則盲修瞎練,於他人則閉口不言。故名慢法障。其對治之法,凡是遇到善知識,即以殷重之心請轉法輪;自能除去慢法之障。前以輕法慢教之故,致成孤陋寡聞。今以尊法重教之故,遂得多聞智慧了。
智慧有三種:一曰聞慧,依見聞經教而生之智慧。二日思慧,依思惟道理而生之智慧。三日修慧,依修行用功而生之智慧。現今的修行人,既不肯見聞經教,又不思惟道理,一味的盲目修行,其不「墮坑落塹」者,恐怕少有了。
請佛住世,可以除謗法障,得慈善根。謗法二字,乍看之,很淺顯易知,詳解之,則頗微細難明。佛教以外的人,既不信仰佛教,自然常常毀謗佛法。這是淺而易知的。至於信仰佛教的人,為甚麼也會謗法呢?這就微細難明了。若研究其原因,大別有二種:一是重行不重解的人,如前面所說的老修行,凡是教法,一概輕視鄙棄之!豈是謗法嗎?!一是重此輕彼的人,因為所學的宗派不同,於是重自宗之法,而輕他宗之法。以門戶執見,互相毀謗!而成謗法之罪了。既然謗法,當然不喜聞法,於是與法常相遠離,這便是謗法之障。若能常常發願,請佛住世,則謗法障自然除滅。因為請佛住世,原為請轉法輪;既有重法之心,自無輕法之念了。而且不但請佛住世,並要請一切善知識住世。此一切善知識,自然包括各宗各派。門戶執見,既已消除,自無互相毀謗之罪過了。
謗法障除滅之後,即能得種「慈善根」。慈善即是慈悲善。乃佛所說大小乘經典,所具有的七善之一。佛經具有七善,故名正法。其七善者:第一時節善,佛所說的每一部經,初時說的序分,中時說的正宗分,後時說的流通分,三時皆善,故名時節善。第二義善,佛所說的經,其義理深遠,能令聞者得到今世後世以及出世的利益。第三語善,佛所說的法,其語巧妙,隨順方俗之語而能顯示正義。第四獨一善,佛所說法,純一無雜。第五圓滿善,佛所說的每一部經,悉皆諸法具足圓滿;並不須要另一部經來助成。第六調柔善,佛所說之法,皆是清淨善法,其性調順柔和。第七慈悲善,佛所說的法,總為慈興一切眾生樂,悲拔一切眾生苦。一切諸佛所說的法,悉皆具有如是七善。在未成佛之前,要常常發願「勸請」,即得「慈悲善根」。七善皆以慈悲為本,得到了慈悲善根,亦就得到了其他六種善根;我們將來成佛說法,亦自具有七善了。
我們對於各宗各派的善知識,都要請其轉法輪,請其住世。對於專門弘揚淨土的善知識,自然請其轉法輪,請其住世了。我們對於諸大菩薩,都要請其轉法輪,請其住世。對於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自然請其轉法輪,請其住世了。我們對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要請其轉法輪,請其住世。對於阿彌陀佛,自然請其轉法輪,請其住世了。
有人說:阿彌陀佛「現在說法」,何用我們請轉法輪?「其佛壽命無量」,何用我們請其住世?
佛壽無量,現在說法,這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是我們的大願大行。我們的願行是因,阿彌陀佛的願行是緣;因緣和合,方能見佛聞法。倘若只有佛的願行,沒有我們的願行;則是有緣無因,終不成就。佛雖常常說法,我們未聞,等於不說。佛雖壽命無量,我們未見,等於入滅。是故我們念佛同時勸請,將來往生極樂世界,自會見佛聞法了。亦即是將念佛法門與勸請大願,融而為一了。
打念佛七,是以念佛為主的!話說多了打閒岔,諸位還是打起精神來念佛吧!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講幾句話,打打閒岔:—
光陰真是快的很,轉眼之際,我們的念佛七就要圓滿了。昨天講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第六大願「請轉法輪」及第七大願「請佛住世」。今天接著講第八大願「常隨佛學」,及第九大願「恒順眾生」,第十大願「普皆回向」。
為甚麼要把最後三個大願一次講完呢?亦有兩種原因:第一是念佛七只有一天了,念佛七打完了,開示也講完了,一切都圓滿了。第二是「常隨佛學」與「恒順眾生」是別義,「普皆回向」是總義。即是將常隨佛學的自利功德,及恒順眾生的利他功德,用來普皆回向的。是則願王雖有三個,而義意只是一種。故將最後三個大願,合為「回向」,一次講完之。諸位留心聽著!下面分五段來講:—
回是回轉,向是趣向;回轉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而趣向於所期之目的地,謂之回向。所期之目的有三處:第一回向菩提,回轉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趣向於佛果菩提;是謂回因向果。第二回向眾生,回轉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而布施於一切眾生;是謂回自向他。第三回向實際,回轉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趣向於真如實際之理性;是謂回事向理。這三處回向,又須合為二種;一者「隨相」,二者「離相」。回向菩提,回向眾生,是謂隨相。回向實際,是謂離相。此二種義,缺一不可;若缺於隨相之義,則墮於二乘;以二乘人,既不知回向佛果,亦不肯回施一切眾生。若缺離相之義,則墮於凡夫;以凡夫無處不著相。所以回向必須有三處,回向菩提,以完成自利之行。回向眾生,以完成利他之行。回向實際,以遠離二利之相,而會歸於中道理體。上來是總講回向的意義。下面再分講三個大願:—
先解釋第八大願常隨佛學:佛是我們的師長,我們是佛的弟子。為弟子的必須隨著師長學,而且須要常常隨著師長學,這樣纔能學得成功。如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初發菩提心,即精進不退。為尊重佛法,不惜身命。經過種種難行的苦行。及至成佛之後,常時說法,利益一切眾生。最後示現入涅槃。這都是給我們留下的好樣子,我們要隨著學,纔是正因,纔是真修。所修的善根功德,既不求人天福報,亦不求二乘小果,專為趣求無上妙覺,故名回向菩提。如是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皆隨學。這就是第八常隨佛學的大願了。
再解釋第九大願恒順眾生:即是恒常隨順眾生之種類根性,以利益之,成就之。我們對於一切眾生,須要承事供養,而且必須盡其恭敬。要把眾生當作父母恭敬。要把眾生當作諸佛恭敬。眾生有了疾病,我們為作醫藥。眾生迷失了道途,我們指示其正路。眾生處於暗夜,我們為設燈明。眾生受了貧窮,我們助其財富。經云「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讀了這段經文,可以知道恭敬供養眾生的原因,是為令一切如來生歡喜的。但這不是最重要的道理,這只是如來的方便說法,漸次引進我們來恭敬供養眾生的。因為我們這些凡夫弟子,只知道恭敬供養如來,而不知道恭敬,供養眾生。所以如來方便誘導說:凡是欲令如來生歡喜者,必須先令眾生生歡喜。眾生皆大歡喜了,如來自然歡喜了。換句話說:設若我們不肯恭敬供養一切眾生,但肯恭敬供養一切如來;則一切如來不會生歡喜的。比方說:我們住的地方,遭受了風災水難;一切民眾無衣無食,無家可歸。這時來了一位大慈善家,救災救難。我們知道了,就盡力的幫助他,去救濟災難!一切民眾轉危為安,皆大歡喜;這位大慈善家,自必亦大生歡喜了。反之,我們坐視民眾受災受難而不救濟;只忙著招待這位大慈善家,這位大慈善家能生歡喜心嗎?所以欲令如來生歡喜者,必先令眾生生歡喜。然而這只是如來方便引導我們發心而已。在本經文中,尚有一段最重要的道理,其他經中是很少見到的。我們應當注意及之!
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成等正覺是果,發菩提心是因;所以願成佛果者,須先發菩提心。然而菩提心何由生起呢?乃由大悲心生起。是故大悲心乃諸佛之本體。再進一步研究,諸佛何由生起大悲心呢?乃由於觀見眾生受苦之故。於是由大悲心而發上求下化之菩提心。由菩提心之因而得成佛果。推本尋源,諸佛之所以成佛者,實因於眾生。如是而論,眾生乃是諸佛之恩人!我們為甚麼要恭敬供養諸佛呢?因為諸佛是我們的恩人。如是既然要報佛恩,尤應報眾生恩了。是則恭敬供養眾生,並不是專為討諸佛的歡喜的。而實是為報眾生之恩。這道理就比較深一重了。然而下文仍有更親切的道理,諸位須諦聽諦聽!
經云「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菩提覺道,譬如一株大樹。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譬如樹上開的華。諸佛所證的無上正覺,譬如樹上結的果。一切眾生,則譬如是樹的根,足見眾生之重要了!設若這株菩提樹沒有根,則自然不能開菩提之華結菩提之果了。所以菩薩須發大悲心,饒益眾生。譬如以水常常滋潤樹根,則枝葉華果,悉皆繁茂了。我們未讀本文之前,總以為菩提屬於諸佛的。及至讀了本文之後,方知菩提屬於眾生!這種道理,真是太親切,太重要了!
諸位靜下心來想想看:設若沒有眾生,不見眾生苦,何能發起菩提心來呢?設若沒有眾生,又到甚麼地方去修六度萬行呢?不發菩提心,不修菩薩行,則是沒有成佛之因;既無成佛之因,何有成佛之果呢?是故菩提屬於眾生,我們必須要報眾生恩,要恭敬供養一切眾生。
可是前面講過的一點更要緊的道理,諸位不要忘記了;即是須要隨順眾生之種類根性,以佛法利益之,成就之。令一切眾生悉皆成佛,方可圓滿「恒順眾生」的大願。倘若只以世間法恭敬之,供養之;而眾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不能出離生死苦海,怎能算是報眾生恩呢?
最後解釋第十大願普皆回向:不但以第八大願自利的功德,以及第九大願利他的功德,用來回向三處—菩提、眾生,實際。而是以前面九個大願的功德,通統回向於三處。故曰普皆回向。
為甚麼一定要回向三處呢?因為是大乘菩薩的行願之故。大乘菩薩必須具有大智大悲,方能上求下化。以大智上求佛道,即是回向菩提。以大悲下化有情,即是回向眾生。而所修上求下化的功德,必須離相,以免墮於凡夫,即是回向實際了。是故須要回向三處。
回向能除「狹劣障」,能成廣大善法。凡夫執著成性,只想到卑處,想不到高處。只見到小處,見不到大處。只解到淺處,解不到深處。這即是「狹劣障」。現在要回向菩提,菩提乃是最高無上的佛果,如是我們的心就可以想到最高處了。要回向眾生,眾生乃是無量無邊的境界,如是我們就可以見到廣大處了。要回向實際,實際乃是甚深微細的理性,如是就可以解到甚深處了。把卑小甚淺的凡夫心,變成高大甚深的菩薩心,則無始以來的「狹劣障」可以除滅了。回向又能成就廣大善法;我門所修的功德,倘若不回向菩提,則成為人天福報。一經回向菩提,便成為最高無上的功德了。我們所修的功德,回施於一切眾生;因眾生無量無邊之故,我們的功德也變成無量無邊了。我們所修的功德,回向於實際;實際法性是遍一切處的,我們的功德,既與法性相稱合,自然也遍一切處了。譬如「回聲入角」,小聲音可以變成大聲音。又如「滴水入海」,一滴水之性,可以與大海之水性相稱合了。所以回向能成就廣大善法。
念佛願生極樂世界,為的是「常隨佛學」,這與第八願王融而為一了。往生西方,求證智慧神通,為的是回入娑婆「恒順眾生」,這與第九願王融而為一了。我們一心歸命阿彌陀佛,為的是「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即是「回向菩提」。為的是「善知方便度眾生。」即是「回向眾生」。為的是「聞已即悟無生忍。」即是「回向實際」。這與第十願王回向三處融而為一了。
這一次打念佛七,講話的總題目,是「念佛與十大願王」。在這七天之中,已經分別的講過了。現在再讀一讀經文,藉以了知十大願王與念佛法門有密切的關係!
經云「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一段經文說:凡是一個人,到了命終的時候,一切的一切全完了!讓你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到這時候,一樣東西也帶不去,一個臣民也不跟隨你。假若你在生之時,沒有發過願,沒有念過佛,那你真要墮入茫茫的苦海了!所幸的是,你在生之日,發過願,念過佛;到臨命終時,十大願王,引導其前,彈指之頃,即把你引到極樂世界去了!這是說明十大願王有這樣的功能。我們再讀經文:
經云「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這是說明,由十大願王引到極樂世界,蓮華化生,即得見到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並且蒙佛「授」與成佛之「記」,成佛有分了。此乃所得的自利。下面再說明利他:
經云「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
這是說,授了成佛之記以後,以菩薩之智慧,神通,分身於十方世界,常時利益一切眾生。下面再說明究竟成佛,與成熟眾生:
經云:「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這是說明,發十大願,往生極樂世界的這位新大士,不久當成佛果。成佛之後,廣說妙法,成就一切眾生。十大願王,既有如是自利利他的廣大功能,所以要勸我們受持了。
經云「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
又云:「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
這段經文:先讚嘆十大願王的殊勝功德,後勸眾生發心受持。並且詳明次第法行,而歸結於弘法利生。以是之故,方能於大苦海中,拔濟一切眾生,同生極樂淨土。我們再讀一讀最後一段經文吧:
經云「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上來幾段經文,總明受持十大願王,自己可以往往極樂世界,而且可以普度一切眾生同生極樂世界,可見念佛法門與十大願王關係之重要了。
再進一步說:淨土法門有「三資糧」,曰信曰願曰行。所謂願者,即是願生極樂世界;此乃總願。十大願王乃是別願!即由此一個總願之中,開為十個別願。凡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者,皆須常常發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乃至十者普皆回向,合此十個別願為一個總願,即是願生極樂世界。是則念佛與十大願王,只是一個淨土法門而已。
第一願望諸位於佛七圓滿之後,發心研究華嚴經。研究華嚴經,當然要看「華嚴疏鈔」。這部疏鈔,實在太好了!真是一部現成的「佛學大辭典」。清涼國師能以不辭辛苦的著出來,我們就不能發一點心看一遍嗎?!
第二願望諸位發心讀華嚴經。設若時間不夠,或者學力不夠,不能研究華嚴疏鈔;則請諸位將八十卷的華嚴經讀一遍。時間只需七天。普通的學力,即可以了解經中大意。華嚴經乃是最圓最頓之教典,讀一遍也可以種個圓頓善根呀!
第三願望諸位發心弘揚「普賢行願品」。弘揚行願品,當然要參考行願品的「別行疏鈔」。這部別行疏鈔,乃是清涼、圭峰兩大祖師的著述精華!我們現在能把這部書請出來研究一番,豈不等於面對兩大祖師請開示嗎?!
第四願望諸位發心讀誦行願品。清涼國師說「此經一卷,文少義豐!實修行之玄樞!乃華嚴之幽鍵!功高德遠,何不修持?!」若能定為日課,實能獲大法樂!
第五願望諸位發心多念彌陀聖號。我們打念佛七,是為求證「一心不亂」的。諸位無論證得與否,皆須繼續精進,多多念佛!
在這七天之中,所講的話,都是依著行願品疏鈔講的。但以慧劣舌鈍,未能講得清楚,未能幫助諸位用功,尚希諸上善人慈悲,多多原諒!
中華民國四十八年記錄,五十年改寫。仁光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