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

會性法師講述
民國七十四年農曆正月於屏東普門講堂

介紹華嚴經三譯

各位善知識,新年恭喜,恭喜大家,增福添壽,得大智慧,將來成佛。

這回,本講堂開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本品與學佛者的日常行持,可以說是息息相關。如叢林寺院早課的普賢十大願,晚課八十八佛後的「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等偈頌,皆出於此。為佛弟子,當如何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眾生、普皆回向,一一都有詳說,歡喜念誦者,能得無量功德,故凡佛弟子,皆應發心研習。

本品出自華嚴經,具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總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是品題。和前三十九卷是同一題目,也就是六十華嚴、八十華嚴最後的入法界品,「入法界」即「入不思議解脫境界」,簡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華嚴經說於世尊初成道時,天台家云:「佛成道後,三七日中說華嚴。」小乘則見佛於菩提樹下享受成道之樂,乃至第三七日,思惟可度眾生機緣。大乘見佛三十歲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成等正覺後,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過去善根成熟的天龍八部講華嚴經,闡佛境界。

華嚴經說些什麼呢?本經內容豐富,包羅萬象,佛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統攝無遺!昔有帝問,國師:「一大藏教,何部最大?」答:「華嚴經。」帝疑般若教典六百卷,華嚴僅八十卷,為何華嚴最大?師云:般若雖多,唯演般若之理,華嚴卷少,含括一代時教,故最大。內容廣博,不出二點:

一、明世尊及十方諸佛親證之不思議解脫境界,即明佛之境界。古德云:「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境界。」其義在此。

二、從初發心至究竟佛果,所歷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五十一階位的修行法,皆有詳明。經中雖未標十信,但十住前所說道理,都是十信法。未標等覺,十地後所說,便是等覺法。

佛法不出空有二門,如般若說空,法相言有,華嚴則空有圓融,雖圓融,注重從有入門。所以,事相較多,理由事顯,事得理彰,事理雙融。賢首國師及華嚴宗諸大師將本經分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四種法界。其中藉幻有說明事與事不相妨礙的道理,最為深妙,不易明瞭,今為初學,且非說全經,僅一卷,不及一品,只略知大概內容便可。

也有人說:「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佛捨王位出家,成道後,托缽乞食,然所享深妙法樂,無以倫比,借世俗之富貴為喻,實在不能相提並論。世間富貴如花上露,若不善運用,則為惡業之源,豈似清淨涅槃,勝樂無窮。

講經慣例,先釋經題,因農曆春節剛過,才大年初六,寺院忙接信眾,在家忙迎親朋,累了四、五天,一靜下來,就講深理,恐大家猛點頭稱好,實際上是頻夢周公,坐一小時,入定六十分鐘,什麼也沒聽到,反浪費時間,非常可惜!所以,先介紹本經翻譯,明其源頭。

華嚴經原文有多少?且不論他。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生於今之尼泊爾,用的原始語言是梵文或巴利文,須經翻譯,始能讀誦。本經傳入中國,共有三種譯本。

一、東晉佛馱跋陀羅法師譯。師於東晉義熙十四年(西元四一八年),住建康(今之南京)道場寺,主譯華嚴,四年方成。有六十卷,三十四品,人稱「六十華嚴」,是最早的華嚴經譯本。

二、唐,武則天時,實叉難陀法師譯。武則天廢中宗,自己執政,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雖女流,不讓鬚眉,是大政治家,一度想改國號為武周。小說家常把她描寫得一文不值,私生活糜爛,且不論之。彼尊崇佛法,彰揚慧業,又有人說是利用宗教統理民心,純屬個人觀點,不予置評。

武則天禮法藏(賢首)大師為師,執弟子禮。師弘華嚴,深感六十華嚴處會未備,聞于闐國有華嚴經,遣使訪求,兼請精通華嚴的實叉難陀為譯師,於證聖元年(六九五),離東晉二百多年,距今一千三百多年,譯於洛陽大內遍空寺,費時四年,共八十卷,三十九品,五十三萬八千餘字,後人稱八十華嚴。

論品目比晉譯多五品,實只多一品為前譯所無,除補足前譯,文較詳,品目分得較細,故成三十九品。

八十華嚴譯出,賢首國師啟講,武則天御筆親作「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偈,讚本經是無上、甚深、最微妙的法寶,百千萬劫難逢難遇,今有幸見聞,讀誦受持,發願:願解釋迦如來所說華嚴大經的深妙義理。這首偈本是讚華嚴經的,後廣為流傳,用作開經偈,由唐至今,無出其右,足見武后之才學,對法之恭敬。

八十華嚴出,華嚴經內容約已完備。據譯家言,印度之華嚴偈頌原有十萬,本譯只四萬五千,未及一半,但內容大抵周詳。不過,也有缺略,不論六十華嚴或八十華嚴,都沒流通分,到入法界品,普賢菩薩讚佛偈說完,就結束了,只有序分和正宗分。

三、唐,德宗時,般若三藏譯。據說四十華嚴的梵本,早已傳來,南天竺烏茶國王,進貢德宗,直至德宗貞元十二年(七九六),才詔般若三藏譯於長安崇福寺,歷時三年,有四十卷,稱四十華嚴,距八十之譯九十九年,距今一千一百多年。

此謂華嚴三譯。其實,四十華嚴就是前二譯的入法界品。六十華嚴入法界品,從第四十四卷起,有十七卷。八十華嚴從第六十卷起,共二十一卷。般若三藏所譯四十華嚴總題目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等於是前二譯入法界品的同本異譯,內容相似。不過,前二譯簡略,四十較詳,有些為前譯所無。入法界品,唯四十華嚴最圓滿,又有流通分,行願品後的流通分,就是全部華嚴經的流通分,有了四十華嚴,經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才圓足。

後人以為四十卷經文太長,取第四十卷補於八十華嚴後,成八十一卷。巧的是兩譯偈頌相仿,互補之下,八十一卷的華嚴似已圓足。

實際,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有許多缺略處。民初,徐文霨居士,專門研讀受持華嚴經,認為讀誦八十華嚴至第五十九卷,三十八品後,換讀四十華嚴「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共九十九卷,這種讀法,最為圓滿。我依之讀約二十遍,覺得很好。在座出家或在家,若無緣看全經,念普賢行願品,在道業上,大有助益。

我十七歲,初住獅山元光寺,本源長老勸我讀行願品,謂能開智慧,當時年少,目的想學「斡資囉」趕經懺,老和尚既希望我讀,我也很聽話,沒經本,借來抄,讀書不多,字又醜,抄後常讀誦,手抄本現還保留著。

出家後,研究教理,三十一歲閉關,期間曾為獅山同道講行願品,共五千四百多字,因已讀得很熟,發願隨講隨背,講圓滿也背完了,二十幾年來,坐車時,心中默轉,十幾分鐘,可默誦一遍。雖無顯感,冥應不少,今天能講點經,或許是讀誦行願品而啟發的智慧,若人受持,功德不可思議,聽了便知。

行願品早就想講,經本三年前就印了,因緣不成熟,眼睛出了問題,講經也停了兩年,今年依然未癒,坐在這裡,看各位如霧裡看花,知有人,卻分不清張三李四,既如此,怎能說呢?憑一「熟」字,會背,且這種版本字大,隱約能見。我只發心講,不考慮其他,因光陰似箭,漸近耳順之年,我不太相信自己那麼多歲了,猶記昨日玩泥巴,今已過半百,再不講,年復一年,年老體衰,欲說更難,所以,不管他,每天一小時,講多少算多少。先明譯史。

明譯史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或寫「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此略「唐」,翻譯朝代名。

「罽賓」舊譯,羯濕彌羅國之簡稱,今印度北部的克什米爾。

「般若」譯師名,智慧之意。

「三藏」經、律、論,常說不贅。精通經、律、論,方名三藏法師,譯史上,稱三藏法師較出名的有舊譯家鳩摩羅什三藏、真諦三藏,新譯家如玄奘三藏、義淨三藏,都是了不起的翻譯家。

說到這兒,現在教界對出家人的稱呼,混淆不清,不說古代,光復初年,我在獅山,山上只妙清和尚一人被稱法師,因會講經。和尚讀過天台宗學院,在普陀山閉關三年。平時,同道相見,互稱某師而已。除此外,當時,斌宗法師算是最了不起的法師了,一般寺院住持稱和尚,不稱法師,雖是日據時代,仍依大陸叢林的稱法。

近二十餘年來,只要頭髮一剃,出戒場,就是法師,會說法,年紀大的「老法師」,一般則「大法師」。變成法師有大、小、老、青,近年更怪,「大師」很多,其實,大師不可隨便稱。民國四十六年,東山寺傳戒,我忝為引禮,書記師將全部引禮都寫作大師,我反對說:「我小小的,只四十多公斤,大不起來,不敢稱大師。」惜抗議不成,那時,稱呼已開始汎濫了。依理,只釋迦牟尼佛堪稱大師,為三界導師故。再則如有修有證已圓寂的像智者大師、清涼大師、蕅益大師等,方堪稱之,人還在世,便稱大師,並不妥當。名不符實,混淆視聽,不是好現象。

這些話,在這兒說,起不了作用,拿各位作出氣筒,也不應該,或許我是老古板吧!不知不覺就說了出來,我們不必見人就稱大師,稱法師已經很好了。「法師」約自利言,依佛法為師,復以法師人,做人天師範,是謂法師。實則稱能講經說法者為法師,較妥切。也不須在法師上加「大」字,常有人寫信,稱我大法師,回信時總拜託他,下次去掉大字才好,稱法師,已愧不敢當了,況大法師!年紀更大,是否要稱「老大法師」呢?所以,我覺得保持以前的稱呼較好。

般若法師精通三藏,應作「三藏法師般若」,此略法師二字,義含三藏中。

「奉詔譯」,奉皇帝旨命翻譯。師精研華嚴,奉唐德宗皇帝旨意而譯。玄奘大師也有許多經典,奉唐太宗或高宗皇帝旨翻譯的,寫「奉旨」或「奉詔」譯。

「譯」梵文譯中文。

介紹譯史,表對譯者恭敬感恩,若非師譯,無緣見聞受持,故須生珍重想,心存恭敬,置淨處,讀時端坐,莫隨手亂丟。字不深,易學易懂,要發心學習,莫在經本上注音,另備筆記,不可摺角為記,要保持經本的潔淨莊嚴。

釋題

釋題分二:一、釋經題,二、釋品目。

先釋經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字,是華嚴大經的總題。古人解釋經題,有一定規矩,天台用五重玄義: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賢首用十門懸談: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乃至第九總釋名題,第十別解文義。中國佛教講經方式,不出這兩種,唯識家也有「六離合釋」的說法,一般很少採用,以天台、賢首較普及,古德註疏也不出這兩種。說華嚴經,本以清涼國師「華嚴懸談」為準,現為初學,時間也不允許,又只講一卷,懸談從略。古德如智者大師釋法華經題,就講了九十天,即有名的「九旬談妙」。清涼國師的大經懸談有好幾卷,照本宣科,得花數十天;略說,單經題也要十天半個月。憶民國四十三年十二月,斌宗法師在台北講阿彌陀經七天,五重玄義說了五天,第六天才「如是我聞」,最後一天「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剩九十分鐘,其餘經文沒法講,只好順著經文讀,等同念經。這種講法,老修契機,初學茫然,如鴨聽雷,有聽沒懂。民初,大陸講經出名的圓瑛法師,曾來台灣大崗山、獅頭山弘法。於上海圓明講堂講金剛經時,一位受持金剛經,以讀誦金剛經為常課的居士,帶著經本去聽,第一天除「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八個字懂外,餘皆不懂,因為說的是懸談,經五、六天,還是如此,索性不帶經本,晃著兩手去,直到第三十六天晚上,才聽到「如是我聞」。像這種樂法的精神,真令人感動!我若如是說,怕大家第二天就不來了,慈舟大師云:「玄妙理,雖投機,而未必對症。」治不了現代人的毛病。今之聽眾很少花時間研究,昔之聽眾程度,與說者大多不相上下,說者十分,聽者八分,現在,台上的未必有十分,台下的往往沒幾分,為了適應今人口味,只得調整,不談深理,僅銷文釋義,經題也只作簡單介紹,像七種立題、明通別之類的道理,過去常提,是普通常識,懂當然好,不懂也無妨,欲詳細了解,自己看書去。「大方廣佛華嚴」是別題,「經」通題,通諸經故。「大方廣」也通其他大乘經,如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乃至大方廣如來藏經,故又屬別中之通。

七種立題中,人、法、喻具足立題。「大方廣」,性法。「佛」,果人。「華嚴」,比喻,以萬行因華,莊嚴一乘果德。

釋經題分三段:一、大方廣,二、佛華嚴,三、經。

一、釋大方廣

「大方廣」,細說費時,現以事相、理體二種略解。先約事言。「方廣」即「方等」,乃大乘經別名,十二部經之一。舊譯十二部,新譯十二分教,謂:一、長行,二、重頌,三、授記,四、孤起,五、無問自說,六、因緣,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未曾有,十二,論議。孤山法師偈云:「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名,廣於大論三十三。」義謂欲了解十二分教,可看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有詳細說明。若無大論,可查法數或佛學辭典。瑜伽師地論云:餘十一部,小乘經也有,唯方廣部,純係大乘經。故方廣是大乘經之別名,題標「方廣」,明本經屬大乘經典。

「大」,揀別經中所說之理,是八地菩薩至佛果境界,八地分證,佛果圓證。佛經凡具「大方廣」字眼,皆作如是解,圓覺經亦然。而方等陀羅尼經,乃通途大乘,不限定八地以上。大方廣境界深妙,七地菩薩尚不知,況凡夫!所以,有的佛經內容,凡眼閱之,根本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如螞蟻不知人境界,故研讀佛典,莫因自己看不懂,世智解不來,就生毀謗。如世間科學、哲學等學問,我們沒涉獵,同樣不懂。地持菩薩戒經云:菩薩對深理,當生尊敬、仰信之心,精進學習,體悟了解。(見輕戒第二十七)

「大方廣」,約事相謂:此是大乘經,敘八地至佛果境界,故名大方廣。

約理:「大方廣」為人人本具真心理體。理深難明,今據華嚴疏鈔及諦閑大師輯要疏,融天台、賢首之說,略作簡介。

眾生本具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佛性即真心,妙不思議!「大方廣」指眾生本具之真心理體而言,此心具無量功德,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故台宗以性體、性量、性具釋,起信論以體大、相大、用大解,若要雙陳,數日不盡,故僅能略說。

「大」,疏云:「大以當體得名,離絕為義。」當體,指真心理體,廣大無邊,楞嚴經云:「十方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十方虛空置真心中,如天空中的一片彩雲。又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大覺即真心。虛空處大覺海裡,如海中一個小水泡。顯心性豎窮橫遍,無外之大,非對待之大,含一切法。「離絕為義」,心性離過絕非,不生不滅。單「離過絕非」,就有得說了,所謂「離過」,離四過也,即「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四句,任何事都可配合四句,唯心性不拘於此。細分,四句下各具四句,為十六句,又合過、現、未三世,三世各十六句,成四十八,再配已生起、未生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句,加上根本四句,剛好一百句,楞嚴經有詳說。心性理體不拘四句,也不在百句中。說有,增益過;無,損減過;亦有亦無,戲論過;非有非無,相違過。用四句說,皆有過,百句說也不對,理甚深妙,語言文字無從表達,唯親證始知。如生盲者,不識諸色,怎麼形容,也弄不懂,如白色,喻如白壁,便以硬為白,喻如雪,則以冷為白,白鳥喻之,手摸羽手,不小心,噗一聲,飛走了,又誤以為飛是白,越說越糊塗,初學凡夫,深理說多,徒增困擾,真心理體萬古常新,亙古如是。凡夫一向以妄為真,認賊作子,今學佛,要捨妄歸真;念佛求無量壽,就是求真心的無量壽,尋回本具之理體。

「方」,就相得名,常遍為義。「常」約時間論、豎窮三際。「遍」約空間說,橫遍十方。台宗謂之性量,心之量豎窮橫遍,具諸功德,起信論謂之相大。

「廣」,從用得名,包博為義。約性具說。心性本具十法界,六凡四聖,不出心外。有人畫十法界圖,中間心字,周圍十法界,佛最上,地獄最下,實際上是心包十法界,非十法界包心,十法界不離當下一念心,故華嚴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說明這個道理,心包十法界故用大。何謂用大?心覺則成佛,心迷為眾生,古德云:「三點如星相,彎鉤似月斜;披毛從此得,作佛也由它。」說明心的寫法和妙用。心無形卻廣大,二祖見初祖,求為安心,初祖云:「將心來,與汝安。」二祖答:「覓心了不可得。」無形相故,無形相又包羅萬象,世出世法,本自具足,故名「性具」。若非本具,修行不能成就,因含善種,才能聞法起修,藉緣熏習而啟發。老儒生問老禪師:「經謂心含萬法,如何取信?」禪師反問:「聞夫子讀萬卷書,是否?」答:「學富五車,不只萬卷。」「能背否?」「能背居多。」禪師注視云:「從頭至足,不過六尺,萬卷書藏在何處?」夫子當下即悟。

佛法實在不可思議,常聽人說:佛法深奧,我那聽得懂、學得來!但是,很多人一入門就看深經,一看便懂。因此,佛法若要依淺深分初級、中級、高級,很難!沒法分清楚!楊仁山居士雖博學,不曾研讀佛書,初見起信論,如獲至寶,從此,學佛篤行,可是,一般人那看得懂起信論!楊仁山居士一看便領會,起信論是初級嗎?我讀日本書,人之初,性本善,合起來,讀不到二十天,但出家初聽經就聽楞嚴,且能複講,誰也不信,難怪,我在佛光山教書,偶回獅山,遇家叔,問我在南部做什麼?答:教書。老人家哈哈大笑說:「沒讀書,會教書,笑死人了!」若非本性具足,宿生熏習,豈能如此!設須學後方有,譬如磨磚不能成鏡,修亦枉然。

「大方廣」,直指生佛同體之心性,具無量德,受無量名,所謂:真如、圓覺、常姓妙明、涅槃、如來藏等,一切一切皆指心性,含理深廣,立名無量,每一名顯一勝德,故云:「心性具無量德,立無量名」。上約性德略釋大方廣。

二、釋佛華嚴

「佛華嚴」,修德。「佛」,就果得名,覺照為義。修行之後,親證心性,徹究心源,名佛。約果德立名。「華」,從喻得名,感嚴為義。因修萬行之華,感果地一乘之莊嚴。華為能嚴,佛為所嚴,能嚴所嚴,謂「因果別相」,佛是果,華是因,藉華顯修因,因華燦爛,果則妙明。「嚴」,功用受稱,資莊為義。顯成佛之妙用,資助成佛勝德,莊嚴佛果為義。為因果總相。因修萬行為能嚴,果彰眾德為所嚴,故成佛稱「萬德莊嚴」。

累劫精修,究竟成佛名「佛華嚴」。如釋迦牟尼世尊,因修萬行,福慧雙足,功德圓滿,謂「佛華嚴」。

有人讀作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錯誤讀法,應念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性德,「佛華嚴」修德;佛為果,華是因,嚴乃總指因果之勝,如是名為「大方廣佛華嚴」。

何謂佛?怎樣才能成佛?有人不知,往往錯解,以為人死就會成佛了。昔在獅山,有人往生,常聽到:「某某人成佛了!」認為佛是死的,大錯!佛是活的,密宗說活佛。悉達多太子三十歲成佛,正值年輕力壯,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八十歲入滅。誰說成佛就是死呢?又有說「證涅槃」了,這也不對。世尊在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就證涅槃了。涅槃乃本具性德,不生不滅,借寂滅理,言佛入滅,故云:「化畢歸寂,謂之涅槃。」並非死了才證涅槃。

成佛必定福慧圓足,晚課念「皈依佛,兩足尊」,即福足慧足,不是依字解誤為兩隻腳,兩隻腳的就是佛,我們都是佛嗎?我們只是理即佛,理上講是佛,事實不是,須歷劫修行,福慧圓滿,才能成佛。

密宗說即身成佛,禪家講明心見性,皆屬理即佛、名字即佛,絕非究竟成佛,從來沒有福慧不足的佛。密教縱言即身成佛,也提過去有成了佛的祖師,但我不曾見聞如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留傳十二部經,廣度一切眾生的,可見不是福慧圓滿的佛。我們學佛,要以究竟即佛為目標,若今生始修,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三大無數劫),嫌佛道長遠,懶惰懈怠,難期成佛;肯發心,不畏艱苦,菩提在望。今天聞法,種下善根,就有成佛的希望,時間遲早而已。明此理,莫貪快,欲速則不達,貪多嚼不爛,你看楞嚴經,持地菩薩,單修橋舖路,就修無量無數劫,最後遇佛開示:「善男子!當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皆平。」才開悟。所以,莫心急,也莫愁修行不相續,如是因,如是果,你信佛嗎?真信佛別憂愁,今種修行因,將來定結修行果,道心堅固,必能相續,就怕心浮雜用。信因果,才真信佛,依法精進,萬牛莫挽,任何境界都動搖不得,否則,風吹草動,欲速反慢。

三、釋經

「經」,梵語修多羅或素怛纜,譯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契理契機,名經。契理不契機,度眾不得;契機不契理,不能了生死。總言之:經者,徑也,修行的路徑。古德云:「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佛經不只念誦而已,讀誦目的在求明白修行之路,如阿彌陀經,教人念佛,得一心不亂,便可往生。經,教導人修行,依之可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聽經的目的也在此。

次釋品目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乃四十華嚴之品目,六十、八十華嚴稱「入法界品」,名有詳略,義理無差,即證入一真法界之意。內容雖同,惟本譯詳盡,且最末卷「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為前二譯所無。

釋品目分三段:先說「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次言「普賢行願」,再明「品」。

一、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入」,親證也,長劫修行,福慧二嚴,便能證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證入有能所,「不思議解脫境界」為所入,「普賢行願」是能入;修普賢行願,才能證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亦即修普賢行願,就能成佛。

「不思議解脫境界」,分境界、解脫、不思議解脫,三段說明。

何謂境界?「境」,分際。「界」,界限。境界有分際境界、所知境界兩種。所謂分際境界,如國有國界,省、縣、市、鎮、鄉、村、里、鄰,乃至家庭,都各有界限。像此處圍牆內是普門講堂範圍,牆外則不是。此約有形有相的境界說。

「所知境界」,無形無相,六凡在迷,四聖了脫,境界各異。以人道言,依報環境,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青紅赤白,眼見相同,內心世界,各有感受;皓月當空,有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的放歌縱酒慶團圓,憂喜各別。

有一老修行度一小沙彌,住山下茅蓬。一博學居士來,見環境清幽,心生貪念,想佔為己有,明知老和尚不善言詞,專修念佛,卻訂約辯論,贏的住下輸的離開,害老和尚徹夜難眠,大將亮才睡著。賣豆腐老者來,見草扉緊閉,不聞早課聲,隨即高呼開門,老和尚無精打采應之,問明原委,老販云:「免煩!我賣豆腐,天天打嘴鼓,練就好口才,交給我好了!」「但你是俗人,一眼就被看穿。」老和尚答。「無妨!你為我剃髮,借穿僧服,你委曲一下,暫時叫我師父。」老和尚想,橫豎皆輸,辜且試試吧!儘速張羅,並告知居士,為之引見。居士略施問訊謂:「老師父夜歸,知我與令徒訂約事否?」座上人點點頭。居士以為禁語,言:「師既禁語,用比的好嗎?」又點頭。好戲開鑼了!居士出十指,老販回五根,居士驚退一大步;再伸三指,老販以姆指對,又退!居士用手指圈個小圈,販者兩手一揮,比個大圓圈。不知怎麼,居士竟落荒欲逃。老僧躲在門邊,偷窺啞謎,追問何故?居士說:令師精通敘理,廣學多聞,我初暗示,你雖習禪,十惡不改,故比十。不料師出五,答:我不但沒十惡,且嚴持五戒。第二次,我說:你雖持五戒,三毒充滿,有何用?故我比三。師卻出姆指,隱示我一心向道,三毒不侵!又輸!最後,我說:你雖一心修行,可惜心量狹窄,比個小圓圈,令師大手一揮,說:我心包太虛,廣大無邊。三辯皆輸,無顏再留,走了。

老販挑著豆腐也要走,老和尚拉著,請他解釋。販者云:什麼知識分子,「十」塊豆腐多少錢也不知道,我告訴他:「五」塊錢。真沒常識,我豆腐賣了幾十年,也沒碰過講價的,今天頭一次,嫌貴要我賣「三」塊錢,那豈不虧本,我告訴他:「一」毛錢也不減!不買拉倒!沒想到讀書人真沒風度,竟嫌我的豆腐「小小」塊。惹我生氣,比說:我不偷工減料,貨真價實,「大大」一塊!

這便是境界問題,居士滿腦子名相,販者滿腦子豆腐經,你等境界呢?是學者還是販者?仔細審察。但是凡夫境界,不出生死輪迴,不是解脫境界。

「解脫」,解煩惱束縛,脫離痛苦。有二義:一、離障解脫。斷除見思、塵沙、無明煩惱,起碼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二、作用解脫。滅惑、業、苦三障,得大解脫,自由自在。所謂「作用解脫」,至少斷見思惑,具六神通,來去自在,作用自如。古之高僧,掌控生死,欲去則去,想留則留,無罣無礙,如明末紫柏大師,被誣入獄,嘆喟:「事既如此,住世何益!」本為興隆三寶,因緣不足,寂然入滅獄中,便是一分作用解脫,不似凡夫,操自閻王,閻王要人三更死,不肯留人到四更。

二乘解脫境界,大菩薩能知,猶可思議,稱「解脫境界」,非不思議解脫境界。

「不思議解脫境界」,約分破無明、分證法身的法身大士言。天台之別初地、圓初住菩薩,彼之境界,非凡小所能心思口議,法身大士分證,究竟佛果滿證,現指究竟佛果言。究竟佛果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有四種妙用:

一、事相境界無邊,不可思議。一切事相境界,佛皆了知。如一樹多少葉?我等不知,有空砍下來算,或許也會算錯,佛即問即答,絲毫不差。

佛世,一婆羅門不相信佛是一切智人,於樹旁,隨手折一樹枝,問佛枝葉多寡?佛當下給個標準答案,隨數不差,以為枝之葉少,佛眼利,稍瞄便曉,又問大樹上的葉片,佛如實回答,彼還真有閒工夫,砍下來,用了三天三夜時間數,果如所說,始信佛是一切智人。這就是事相境界無邊,不可思議,佛無所不知。

二、理性境界深遠故不思議。佛法涵蓋一切法,一切法不能超越佛法,甚深微妙之理,佛悉徹知,故云:「世間好語佛說盡。」名不思議解脫境界。

三、理事圓融,不可思議。理事無礙,從性顯相,相相皆性,不能執事廢理,理由事顯,事得理彰,圓融妙理,佛通達無礙。

四、以性融相,性相雙融,重重無盡,不可思議。事事重重無盡,如帝網天珠,互映互攝,本經專說這類妙理,唯佛究竟證得,法身大士分證。

二、普賢行願

「普賢行願」,先明普賢二字。德周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普賢菩薩德遍法界,是因心最圓滿的等覺菩薩,僅次於佛。此約字面解釋。

「行願」,發願,依願起行。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謂之四弘誓願。弘者,大也。屬通願,三世諸佛都曾發此弘願。佛菩薩為度生,須斷煩惱,故「煩惱無盡誓願斷」,欲除煩惱得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成佛是學佛的究竟目標「佛道無上誓願成」,圓成佛道,始能廣度眾生。

願,是修行指標,行,實踐所立,趣向理想,所謂「以行山填願海」,願如海深,行似山高,歷劫修行,誓達目的方止。行與願,如鳥雙翼,車之兩輪,有願無行是虛願,有行無願沒目標,缺一不可。

「行」音ㄏㄣˋ。太虛大師說:「普賢行願品,約普賢菩薩讀ㄏㄣˋ,修圓故;約凡夫讀ㄒㄧㄥˊ,正修故。」所以,等覺菩薩以下,讀ㄒㄧㄥˊ,讀ㄏㄣˋ也無妨。

普賢行願,有通別。通途論之,從初發心至等覺,乃至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所修,不論四弘誓之通願或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釋迦牟尼佛發願於五濁惡世度化眾生等別願,包括六度萬行在內,都是普賢行願。

別,指本經所說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等普賢十大願,為普賢菩薩別願,謂之「普賢行願」。

此十大願「即願即行,即行即願」,邊修邊發願,隨願而行,願行同時,願行相輔,非待發願後才修。

三、品

「品」,類也。物以類聚,相同義理集在一起。這品專說「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故名。有四十卷,前三十九卷偏重在入不思議解脫境界,第四十卷(本卷),專說十大願,兼明不思議解脫境界,長行沒明文,倡頌中提及,所以,太虛大師說,這卷經可單名普賢行願品。一般都以此稱。

正釋經文

本卷經共五四七六字,長文偈頌交織而成,分結前起後、正說行願、結歸流通三大段。

甲一、結前起後

總結前文,生起下文。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總結前文。

前三十九卷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後參普賢菩薩,聽大士說法,所證與普賢等,同是等覺境界,進則成佛,故普賢菩薩為之讚佛勝德,末二偈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說盡佛功德。若有聞斯勝功德,而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悉當得,慎勿於此生疑念。」三十九卷文止於此,六十、八十華嚴亦然。

「爾時」,普賢菩薩讚佛勝德完畢時。

「菩薩摩訶薩」,大菩薩。義常說,今略。「稱歎如來」主要是稱揚讚歎毗盧遮那佛,並十方三世諸佛。如來,佛十種通號之一,後佛如先佛之再來,故名如來。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乃常說之名相,不懂者可查註解或法數。「勝功德」,功,功能,約修行時間說。德,德用,修行成就之妙用。佛累劫勤修,萬德莊嚴,無與倫比,曰「勝功德」。「已」完畢。已、己、巳,中國方塊字須詳看細分,「上巳、下己、已中分」。實際上,我只讀過三字經、百家姓、昔時賢文,十幾天會背後,因出麻疹而休學,並沒讀什麼書,讀書識字多靠自己帶杓子舀的,字字老師教,怎麼可能!像這句話也是無意中得之,以前老師很肯教人,我十幾歲寫「上大人,孔乙己」,被路遇的老先生看到,告訴我「己」錯了,然後說上巳、下己、、已中分,我就舀起來了,至今五十多年,都是在大路邊、小路邊學,不是在教室中學。現代年輕人,粗心草率,不肯用心寫字,如「見」寫成「貝」,懶到腳伸長長的,彎都不肯彎一下,依文看是見,但字非見又非貝。「員」,頭上口移到旁成「唄」,全走了樣。國字不可馬虎,須工整,否則,腳翹到頭上就難看了!復興中華文化,只是唱歌跳舞,沒搔到癢處,這些看似小問題,實是大癥結。

「稱歎如來勝功德已」,指第三十九卷,歎佛勝德偈頌畢,有人誤為是下文「所有十方世界中」,真是錯到馬來西亞了,沒弄清楚亂說,後文未講,怎可「已」呢?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普賢菩薩偈讚佛已,再對善財及諸菩薩說:佛功德無量,盡未來際,歎不能盡。

上對下說曰「告」,下對上言「白」,今已不分。普賢大士對法會大眾及善財童子說,主要是對善財,彼是當機,故另標出。

「諸菩薩」,諸者,多也。除善財外,尚有華嚴海會眾,皆是菩薩,縱有聲聞,也是回小向大,能聞華嚴義理的大心聲聞,經云:「有六千比丘、受文殊化」,非等閒之輩。

「善財」,即善財童子。一般以為童子是未成年男孩,大概七、八歲左右。佛經不然,乃菩薩通稱,四十華嚴稱文殊菩薩「文殊師利童子」,他經亦作是稱。

從善財初參文殊菩薩,歷五十三位善知識言,絕非男童,而是二十多歲的青年。神壇誤為小孩,乩童作孩童狀,撒嬌、翻滾等,明理人一見,便知是假。就算佛世時,彼是童子,經二千多年,難道還長不大嗎?不真不實,不值得信賴。且佛菩薩度人以正知正見為旨,要人正信,絕不會假外道乩童之身,佛弟子當明辨。

誤善財為小孩,也可能受西遊記紅孩兒的影響,謂善財童子拜觀音,那是小說家筆下的人物,非佛法所說。

為何名善財?其出生載於四十華嚴第四卷,云善財領五百童子,親近文殊菩薩,可見非一人,古註:名善財,有二義:一、出生時,家現眾寶,請教相師,以為呈瑞,具大福德,故名善財。二、無量劫修行,聚集無數功德法財,將近圓滿,故名善財。另謂:善財非今生始修,乃久修之大菩薩,今示現從初發心起,親近文殊菩薩,教發菩提心,引南方參德雲比丘(四十華嚴名吉祥雲),示修念佛法門,如是輾轉介紹,經五十三位,後參普賢菩薩。因此,學法,依理當廣學多聞,多去參訪,善知識須傾所知外,還要鼓勵親近他人,令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中國人總喜歡留一步,導致許多精巧藝術失傳,每人都懷著祕方入棺材,使「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善男子」,普賢菩薩稱善財,具大善根、發大心、行大行的大丈夫。佛經上,善男子也是菩薩的通稱,表善財乃菩薩也。

菩薩開示善財及大眾:佛德廣大,前僅略頌,不但我普賢稱歎不盡,假使盡十方遍法界,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演讚,也歎莫能窮。

「剎」,梵語剎多羅之簡稱,譯國土或世界。「佛剎」,一佛教化之三千大千世界。「劫」,梵語劫波,此云時分。長時曰劫,短時曰剎那。世人不知,誤為災難,常聞「又過了一劫」,實際,世界成、住、壞、空一遍,才是一大劫,中含八十小劫。

「不可說不可說」,華嚴十大數之一。華嚴經有阿僧祇品,從阿僧祇列起,共有一百二十三數,最後最大數目有十種,簡稱「華嚴十大數」,凡說數目多,便以十大數喻,所謂:一、阿僧祇,二、無量,三、無邊,四、無等,五、不可數,六、不可稱,七、不可思,八、不可量,九、不可說,十、不可說不可說。所以,不可說不可說是十數中最大數,雖言不可說不可說,佛及大菩薩猶知之,若以凡夫立場,雖阿僧祇,亦不能體會。

將如是佛剎,磨成微塵,一微塵為一大劫,經極微塵數劫,以無礙辯才,日以繼夜,相續敷演佛勝功德,也說不盡。

或許有人會認為佛功德說不盡,恐是重複述說吧!像北部農家種田器具碌碡,轉個不停,有人想數,跟著從田頭打到田尾,老數不清,實際只八粒而已。其實,絕對不同,試想,由初發心,歷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成佛,五十一階位,所修福慧,縱相似,卻不相同,長劫不懈,萬行無缺,豈是短時間可說盡!此類事,非凡夫境界所能解,當仰信之。

普賢菩薩講這段話,顯佛德廣勝,勉善財並海眾,須發成佛心。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生起後文。要成就佛功德,當遵修十種大行大願。

甲二、正說行願分三

乙一、長文分三

丙一、正示行願分二

丁一、大士徵列名數

普賢菩薩徵釋十大願名。

何等為十?

那十大願呢?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正列十大願。

欲學讀音,得注意我唸。五十歲以上的,念客家音,或許還準;三、四十歲受現代教育,可能失真,常用國語翻成客家音,「成功」變「層功」,「批」作「匹」,去建材行買東西,老闆說:一匹一匹的貨色不同。害我莫名其妙,客家音「匹」「批」,意思相去甚遠,現在客家音要讀到標準,很不容易。本經字不深,注意學,必能正確,我的鄉音還算標準,可作參考。

十大願,下文有解釋,不先說,免重複。

丁二、當機徵名請示分二

戊二、當機總徵(總問)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回向?

善財童子稟白菩薩:「大聖」,善財對普賢菩薩的尊稱,發大菩提心,歷劫修行,惑盡功圓,名大聖。大士本可成佛,愍眾生故,示等覺身,非西遊記之齊天大聖。

「乃至」,超略詞。今舉十願中之初願禮敬諸佛,第十普皆回向,略第二至第九願。

善財請教,前云欲成佛,當發十大願,依願起行,現請問大士:如何禮敬諸佛,乃至普皆回向,願一一詳說,以利後學。

先列名再請問,表示不知,實以善財程度,無不明白,為利眾生,代為請法。

戊二、菩薩別釋分二

己一、正示十願分十

庚一、禮敬諸佛分三

辛一、牒初願名

十大願,每願經文,讀法相仿,皆分牒初願名、釋行願相、結顯無盡三段。第一願詳明,第二願起,相似處則略說。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普賢菩薩受請,為之開示。

「善男子」,針對當機,兼含大眾。

牒,重複。前已說初願名,今再重述之。

辛二、釋行願相分三

壬一、明所禮果境

身心所禮境界,即佛果。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盡十方,遍法界,無邊佛土,磨為微塵,一塵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勝微塵數,顯佛無量。

佛為何如是之多?華嚴經云:「如來成正覺時,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在佛眼看一切眾生皆是佛。十方三世諸佛,同受我虔誠禮敬。

「世尊」佛十種通號的最後一號,世出世間最為尊貴,九界獨尊,故名世尊。

又「所有」,非指外境,慈舟大師云:「所有乃吾人本性所具。」

十方微塵數佛,不離當下一念心,莫向外求。

壬二、明能禮因心

明禮敬者心態。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初發心者,禮佛便是修因,如何禮敬呢?我仰仗佛及普賢大士願行威德,並自己深心信解力,自他相合,一切諸佛,儼然在前,受我禮拜。

凡夫力弱,縱不能觀無量佛,至少觀一佛,現前受禮。

壬三、明能禮心相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先總明。

一一佛,我皆以清淨三業,恒修禮敬。

「身語意」即「身口意」,口不說話,不構成業因,屬身攝;出諸語言,已成業種,謂語業。「身」無三惡,澡浴清淨。「口」無四惡,不閒言雜語。「意」無三毒,萬緣放下,至誠懇切。禮非一時,恒久如是,故云「常修」。散心禮佛,不得利益,清涼國師列十種禮:

一、我慢禮,貢高我慢,爭位次,執位置,如碓上下,心不恭敬,不但無功,反而有過。

二、唱和禮,人念我念,人唱亦唱,有口無心,台南、台北、美國、日本,到處遊蕩,人在殿內,妄想紛飛。

三、恭敬禮,身心端肅,殷重頂禮。

四、無相禮,五、起用禮,六、內觀禮,七、實相禮,八、大悲禮,九、總攝禮,十、無盡禮。都屬修觀,理深,列名便可。凡夫心粗境細,觀想難成。如我愚鈍,拜四十多年,不會觀想;上根利智者,可尋註作觀,起碼要做到身心恭敬,故拜佛莫貪多,一天幾千拜,大家比賽。有人說,拜快不打妄想,其實,妄想照打,「比賽」即妄想。除非阿羅漢,才沒妄想。

拜佛要五體投地,捧足殷重。額頭、雙肘、雙膝謂五輪,又名五體。現多是「五體投墊」,並未投地。縱用拜墊,墊不宜高,否則有失恭敬。

「常禮」,以清淨三業常修禮敬。常,不間斷。凡夫要做到不間斷較難。敬,常存敬心。心敬等固禮拜,縱不能做到常禮,也要心常敬之。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明別相。

一一佛前,皆現微塵數身禮拜,是多身禮一佛。

一一身,遍禮極微塵數佛,為一身禮多佛。

每尊佛前,現無量身;每一身拜無量佛,非凡夫能為,古德註疏多說作觀,若德業深厚,具大智慧,或能做到,不能,則盡己力,恭敬禮拜,一身禮一佛,進而一身禮多佛,再多身禮一佛,終則多身禮多佛。四種除第一種外,餘須藉觀想,登地菩薩不須作觀便能做到。

拜佛力求恭敬合法,現在寺院,多備有拜墊,為免擺收麻煩,以長墊為多,大眾共修,求齊整,為老人,不妨方便,但不宜高。諸多拜墊中,榻榻米做的較妥,因榻榻米是四方型,四面可坐,打七、念佛都適用,老人嫌低,加一、二塊無妨;個人自修,當五體投地,久禮地冷,可用蒲蒲團,自作調適,不勉強。

年紀大,若不方便,也可坐禮,不能坐禮,合掌問訊,問訊困難,坐著觀想,觀身五體投地,翻掌接足,佛世,赤足而行,弟子禮佛,皆作接足狀,佛雖入滅,依然如是,表至極恭敬。文殊菩薩禮佛偈云:「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中(禮阿彌陀佛則彌陀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求往生則「為求往生接足禮」,佛號可隨所禮之佛菩薩而更改。

入大殿最少三拜,早晚課聞引磬聲拜三拜,為什麼?佛、法、僧,三寶各一拜也。我初學佛,見諦閑法師禮佛儀軌云:

第一拜: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默念便可,不一定要出聲。頂禮,依文殊偈作觀,觀不來,默念一遍也很好,上面是六句,慈舟大師又加兩句,若禮本師,則「釋迦如來無窮盡,弟子禮拜亦如是。」源出一身禮多佛,多身禮一佛的經文。禮佛宜慢,共修亦然,頭至地,稍作停留觀想,才是名符其實「稽首禮」。有人拜佛似撈魚,膝未著地即起,毫無意義,以前曾見獅山一老人,為貪多,僅手摸墊,膝、首皆懸,甚不如法,五體縱沒投地,也須投墊,否則,就是我慢禮。

第二拜:一心頂禮,華嚴法華等諸大乘經典,及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釋迦佛一代時教,先說華嚴,後說法華,開權顯實,會三歸一,舉前後以攝中間,二經為諸經之王,是一代時教的代表,統禮一切法寶。

法寶觀想偈:「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或尊法前),一心如法歸命禮。」慈舟大師又加「常住法寶無窮盡,弟子禮拜亦如是。」緣於這段經文而得的靈感。

第三拜:一心頂禮,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及十方三世一切賢聖僧。

以聖賢僧為主。僧寶觀想偈與佛寶同,改「諸大菩薩(或十方僧寶、一切僧寶)影現中」。

我自知此理後,受持至今,無論任何場所,拜三拜,皆作如是觀想。

三拜後,或另訂如禮本師三拜,阿彌陀佛四十八拜,表四十八願;藥師如來十二拜,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三十二拜等。隨分隨力,恭敬作禮,多拜當然好,最少要三拜。至誠頂禮,功德不思議,經云:一心禮佛,足下起,至地底金剛際止,一粒微塵算一轉輪王位,盡微塵數轉輪王福。顯「禮佛一拜,福增無量」,並非拜一拜,要做微塵數轉輪王。

修淨土也要多拜佛,天親菩薩往生論說五念門,第一就是禮拜門。念佛者喜禮阿彌陀佛四十八拜,或依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一願一拜,不識字則念: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第一大願,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是依序,禮至第四十八願畢,只要至心,功德無別。

這講的都是凡夫能做到的修行法,不是說好聽而已,經中一身禮多佛,多身禮一佛,我等凡夫還做不到,若恭恭敬敬,一身禮一佛,必「罪滅河沙,福增無量」,何樂不為!

高僧傳載:慧聰法師,歡喜拜佛,禮時見天龍八部、鬼神等眾隨禮,這也是多身禮一佛,自己一身,龍天眾多,感應不可思議!勤禮佛有助健康,少勞動者,一舉兩得。

拜佛可除「我慢障」,得尊貴身,畢竟成佛。未成佛前,身相端嚴,眾生歡喜親近,依正殊勝。我矮小,或許前生貢高,不喜歡拜佛的緣故。

佛世,佛親弟難陀,僧相堂堂,矮佛四指(八寸),佛丈六,彼一丈五尺二,常被誤為佛,故佛允穿不同色服,以便大眾分別。舍利弗智慧第一,既矮且瘦,與外道辯,屢辯屢勝,但受長相影響,多不願禮其為師,常度徒給難陀。外道認為,醜瘦之輩,智尚如此,何況高偉之難陀,智必更勝!故舍利弗說法度人,難陀坐收門弟。我願度徒給人,不敢自收,福德不足也。所以,莫小看僧相莊嚴者,須多生修得,不像我,今生才起步,幾十年前,受請講經,坐了將近一個多鐘頭的冷板凳,住眾來來往往,沒人打招呼,只聽彼此互問:「時間到了,怎麼法師還不來?」見佛教會人來,趕緊問:「請的法師呢?」「那不是嗎?誰說法師沒來?」教會人答。「那個叫法師哦!」拉了好長的驚嘆號!我當時又瘦又小又黑,才四十公斤,難怪對方不信,作侍者差不多。親近慈航法師時,老人家常說:「會性什麼都好,就是頭太小些。」意思是身材矮點。

欲得高俊尊貴,使人起敬信心,應常禮佛,佛是眾生福田,禮敬功德不可思議!

以下凡是說修行之事,以我們能做的為主,深理不多發揮。

辛三、結顯無盡

總結顯示禮敬諸佛,無窮無盡,至成佛止。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下舉四事皆無盡,先借虛空說。

虛空有盡時,禮敬方止,反顯也。

虛空界無盡故,我禮敬諸佛,盡未來際,無有窮盡。順釋也。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如是」,承上文意,不是結詞。「乃至」非超略,乃轉語詞。如上虛空界喻,但不及上文詳細,「乃至」二字含括。

眾生界也無盡,人道或能統計,餘如畜生道,蟻、蚊等,皆無盡。凡眾生必造業,業亦無盡;業因煩惱造,有三毒種子,則造業無窮,眾生無邊,煩惱無盡,造業無窮,故我之禮敬,亦無有盡,盡未來際,恒久如是。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身禮不斷,惟大菩薩能,凡夫心常禮敬,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便得禮佛三昧,與念佛得一心相同,因地拜佛、念佛,果地成佛,為十法界尊。

如是身禮、口讚、意敬,自然不生疲倦厭煩之念。

這段文,十願皆同,文淺易明,下略。

庚二、稱讚如來分三

辛一、牒二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

依次第,還有第二願,稱讚如來。

辛二、釋行願相分三

壬一、明所讚果境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此所讚境文,較前廣詳,足見前後願文,互有詳略,互相彰顯。

譯經不易,鳩摩羅什法師之譯,優美流暢,首屈一指;但個人以為華嚴譯師實叉難陀、般若三藏,與鳩摩羅什法師相較,毫不遜色且有過之。六十華嚴差些,八十甚佳,四十尤勝,類此義理相同之文不少,要譯至雅馴不重疊,誠屬難事。

盡虛空、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土,磨為微塵,一一微塵,有極微塵數佛。楞嚴經云:「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境與此似,小中現大,一塵中有無量佛,一一佛,皆有海會菩薩眾,圍繞聞法。境界較前深妙,為所稱讚的佛果不思議解脫境界。

壬二、明能讚因心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

前有「仗普賢行願力」句,此略。僅明以甚深勝解心,現前知見,佛如在前,受我稱歎。仗己心力,亦仰普賢力,文謂「悉以」,義含於中。

壬三、明能讚心相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

凡夫舌根,話多重複,語快舌打結,讚揚有限。須如自在天綵女善口,具妙舌根,出一音聲,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一音應眾音。今欲以超過辯才天女舌根,稱讚如來。大菩薩無礙,凡夫不能,只是心願。

非僅一舌根,一一舌根,皆出無盡音聲。「海」顯出音如海之深廣無窮。每一音出無盡辭,稱揚讚頌三世諸佛;盡未來際,相續不斷,盡十方法界,無不周遍。

辛三、結顯無盡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義如前釋。

禮佛須讚佛,我三拜完,也養成讚佛習慣,讚佛偈很多,如「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此偈乃世尊往昔親近弗沙佛時,與彌勒菩薩師兄弟,共修菩薩道。弗沙佛欲測誰先成就,突然失蹤,釋迦菩薩很著急,渴念見佛,四處尋覓,見半山現大光明,佛於窟中入火光三昧,因七日不見,菩薩喜極,禮畢合掌,金雞獨立,說此偈讚佛七晝夜,由是精進,超九十一劫,較彌勒菩薩先成佛。事載大莊嚴論。

此偈可通讚一切佛,或用華嚴經「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毗尼日用也有:「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暫皈依,能滅三祇業,稱揚若讚歎,億劫莫能盡。」

凡禮畢,至少一偈讚佛。常讚佛能除「惡口障」,得大辯才,具法、義、詞、樂說四無礙辯,善說法要。

念佛求生西方,要常讚佛,「阿彌陀佛身金色」偈,便是讚阿彌陀佛的。往生論五念門第二,即讚歎門,稱讚彌陀勝德。老人家不會念沒關係,敬心念佛,即是拜佛讚佛。「南無」皈敬義,「阿彌陀」,譯無量光、無量壽,老人若不便,念佛就是禮讚阿彌陀佛光壽無量,功德相同。

菩薩因地,殷勤讚佛,感「名聲遠聞,諸佛稱歎」果報。將來成佛,名聲普聞十方,諸佛讚歎,眾生聞之,生歡喜心。

庚三、廣修供養分三

辛一、牒三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第三、廣陳諸物,依法修行,供養諸佛。

辛二、釋行願相分三

壬一、明所供果境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

義如前釋。

所謂「種種菩薩」,指初發心至等覺五十一階位的菩薩。

壬二、明能供因心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仗普賢行願力,起深信解,以智慧力,觀見諸佛,如在眼前,受我供養。

壬三、明供具供相分二

癸一、財供養分二

子一、列諸供具

列出供品。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

總標。

廣羅最上精妙物品,供十方佛。

供品雖多,不出五塵。

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

「所謂」指下文釋上文。

「華雲」,華通花,故華嚴經亦寫花嚴經,佛經裡,花多作華,縱是花字,仍讀華音。雲,周遍義,有虛空便有雲,表物品多,重重無盡。

花欲供,不可先聞;舉花過鼻,不令呼吸觸聞,以表恭敬。花須新鮮,莫任枯萎。瓶花日日換水,免致腐臭。

「鬘雲」,印度風俗,喜以花作鬘,如今之花環,飾髮或掛胸前。上屬色、香二塵。

「天音樂雲」,音樂供佛,屬聲塵。天,非定指天樂,表莊嚴尊貴,如唱讚、誦念,聞之淨心,故謂梵唄。

「天傘蓋雲」,以勝妙寶蓋,安佛之頂。

「天衣服雲」,衣服,非指穿著之衣,乃布幔類,如佛殿之繒綵、幢幡等,須用布做的莊嚴物品。

「天種種香」,上妙香供佛,香種類多,有線香、沉香、檀香等,「塗香」,印度人習慣用香膏抹佛身或蓮座、塔、殿四周供佛,中國無此習。燃線香、環香、沉檀香等,謂「燒香」。「末香」即香末,燃於爐或盤中供佛。

中國普遍燃線香,香要買好的,取其香,非取煙多,煙多便好,煙囪之煙,豈不更多?香不須多,一炷清香,上供諸佛,劣香一束,反熏壞經像。有人誤為,佛像烏亮才靈,若如此,拿到灶口熏,豈不更快!

順便提一下,莫買以佛菩薩像作商標的香或素食品,用後亂丟,污蔑聖像,罪過不輕。常有人買此類香來供佛,我則另作焚化,很麻煩,樓上騎龍觀音像,就是從香筒上慢慢取下來裝框的。素食品也很多,以前紙印,還好處理,現印在罐頭上,處理不易,這類製品,再好吃也莫買,以不買作抵制,像雖不如大殿裡的莊嚴,但知是佛菩薩像,就該拒買。有的寺院,可能沒注意,隨手一扔了事。更要不得的是,有些佛教刊物,竟以佛像作月曆,失「禮敬」之心,月份過,撕一張,亂棄置,真罪過!梵網經云:「見人損壞佛像,如三百矛刺心」,實在難過!但知法犯法,甘造地獄業,我等又奈何?

佛弟子當禮敬佛菩薩,如父母肖像,子女敢任意棄置嗎?元首之像,允人不敬嗎?善因法師學佛行儀云:「莫說佛菩薩像,見地上有一佛字,都當拾置淨處,況佛像!」縱使說得天花亂墜,每天拜佛數千,入定開悟,但若連這點微小事都做不到,我認為那不像學佛人,不是真佛徒。佛法千生罕遇,萬劫難逢,望大家存敬心,如理如法,做真實佛弟子,否則,修一輩子,因污穢聖像而墮落,實在可惜!

這些話常說,聽者大多如耳邊風,一副不在乎的樣子,莫以為我是老古董,我這個老頑固希望大家生西方,向善趣,擔心大家下地獄,枉費修行一生,切莫因老生常談而忽略。

「如是等雲」,指列種種供品,「一都如「須彌山」。須彌山,譯妙高山,水面算起,八萬四千由旬高,為眾山之王。顯供品至多,如須彌山之高廣,尚且要供養,何況少物!

「燃種種燈」,古作然,下四點是火,今加火旁是多餘的。點各種燈供佛。如以牛乳提煉而成的「酥」油燈,或如花生油等有香味的油燈都可以。

舊叢林殿中央,燃「海燈」,懸半空,日夜不熄。燈,表光明,今有電燈,不須一定用油燈。設油燈,油須具香味,不可用煤油等,味臭煙多,油垢多,供佛不敬。蠟燭味也不太好,我就怕燭味,滅卻還飄煙味,熄燈,莫用嘴吹,口有臭氣,不敬。

「炷」,燈心,如須彌山,油當然得如大海,才能點燃,表至極之語,如是「海燈」尚供,況小燈!類此,是大菩薩境界,非凡境能為。

子二、正申供養

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常以香、華、燈等供養。略飲食等供品。食物水果供佛,須在午前,諸天早食,傍生黃昏食,鬼神戌亥時食,佛過午不食。故齋天(拜天公)宜在早上日將出未出時,世俗不知,都在半夜,真怪!非天神受食時間,拜也徒然,如人吃三餐,半夜睡覺中,被吵起來吃飯,喜歡嗎?我寧願睡。施食宜在晚上七點後,十點五十九分前。午後供佛,開佛玩笑說:「佛啊!你瞧,美食當前,你吃不得,我可以吃哩!」寺院供佛,往往忽略,超過十二點才上供,莫名其妙。戒場午供,一上堂,過午了還沒供佛,失供佛之義。戒場本該是最守法的地方,反處處違法,所以,我不喜參與戒場事,最不守因果,最違背佛制,一講,我就不客氣喝斥,我不怕人罵,「寧教老僧下地獄,不將佛法作人情」,現代人作人情,不怕下地獄。佛弟子當依教奉行,叫人奉行,自己不如法,不是騙人嗎?其實,是騙自己。出家人過午受食已不如法,切莫要佛也如是,過午,寧可不供佛,免致不敬。在家人不懂,情有可原,出家人當弄清楚。

供佛物品須清淨,未供不可先食,吃後再供,大不敬,請客尚不敢如此怠慢,況供佛!

水果、蔬菜,能吃才能供。一般人說蕃茄、番石榴不可供佛,因為果實小,孩童吞下去,排洩出來,還會生長,不乾淨。其實,龍眼子照吞不誤,排出來,依然會萌芽,難道也不能供佛嗎?東西能吃就能供,蕃茄、番石榴也一樣,其實,佛很喜歡吃番石榴,「菴摩羅果世無雙」,菴摩羅果就是芭樂,佛世,弟子常用以供佛,為何我們這些人自作聰明,若佛如凡夫,我想吃的不給吃,豈不煩惱!當然,佛非凡夫,不會如此。

東西趁新鮮就供佛,尤其水果,不要放到初一、十五,或佛菩薩生日才供佛。常覺得,佛不如我,我想吃什麼水果,隨時可買來吃,不必待生日,佛菩薩要等初一、十五才吃得,真是豈有此理!菩薩戒明文規定,凡瓜果等物,欲吃先供,方得受食,何須待生日!平日想吃就給,我心歡喜,生日那天,備辦豐盛,卻吃不下,奈何!新鮮不給,壞爛才供,不合情理,這種壞習慣要改掉。

供菜也是,自己要吃,炒得香噴噴,色香昧俱全,供佛,不管生或熟,香菇用熱水泡軟就上桌,請問:這樣的香菇,你要吃嗎?青澀小橘,人都不願多看一眼,自己不吃,怎可供佛?米粉、麵線,整束整把,為何不把鍋、鏟、瓦斯爐也搬去?說供佛,順便談談放燄口,施鬼神,大碗底下舖米或鹽,隔張紙,上擺一層香菇,讓人誤為整碗都是香菇;舖米還好,舖鹽怎吃得?真是騙鬼!為何要這樣騙呢?東西不多,用小碗即可,彼又沒吃,何必騙!有的碗中空,上放盤子,再舖香菇,學佛學成「空心官(肝)」,哪是佛弟子?有多少供多少,莫因好看而妄語。

學佛要知理能改,學佛求成佛,況這些小事,豈有改不過來的。凡夫隨力供養,一炷清香、一盞茶、一碟香花、一盤水果,敬心誠意,有則供,沒有不勉強。

供養諸佛,功德難思議,古德云:「散花得佛容,淨鬘得寶冠,獻樂得法音,傘蓋得福蔭,供衣得佛衣;」花供佛,將來如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華鬘供養,生生世世,頂戴寶冠,享天福,在人中得尊貴身。梵樂供佛,處處聞法。寶蓋嚴佛,得龍天護持,貴人相助。繒綵布幔莊嚴佛殿,將來成佛,得柔和忍辱衣。「焚香得佛智」,好香供養,表戒香,必得如來大智慧。「然燈得光明」生生世世,智慧光明。

採華授決經云:昔有羅閱國王,遣使採華,以供後宮綵女,使者回途遇佛,稽首頂禮,自發願言,寧棄身命,以華獻佛,佛為授記:以此供佛因緣,得勝妙報,將來成佛,名曰妙華。使者喜躍禮謝。回宮後,王知原委,亦赦其罪。

雜寶藏經載:一天女說偈云:「我昔以華鬘,奉迦葉佛塔,今生於天上,獲是勝功德,生在於天中,報得金色身。」昔於人道,採華供佛故。

百緣經云:佛世,舍衛城眾樂師,遇佛入城托缽,奏樂供佛,佛為授記言:「緣此功德,百劫中不墮惡道,天上人間受妙樂,將來修行成佛,同名妙聲。」微妙樂供佛故。

法華經云:「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皆已成佛道。」往昔許多因伎樂供佛而成佛的,故言「皆已成佛道」。又云:「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旛蓋,敬心而供養,皆已成佛道。」華、香、旛、蓋,供佛或塔,將來必定成佛。

阿闍世王授決經云:王具百斛香油,從宮門然至祇桓精舍,貧婆見狀,乞得二錢,參與供佛,侍衛驅之,避大樹後,因油少,待佛至方然,禱曰:「弟子福薄,乞佛慈愍,賜智慧光。」忽大風吹,眾燈皆熄,彼燈熾盛。王請問佛,佛曰:恭敬心故,龍天護持,你雖為王,我慢心高,慢風熄之。王大慚愧。

供佛莫存驕慢,否則,就是電燈,也會熄哦!

癸二、法供養分二

子一、正明法供

正說明法供養義。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總標,法供養第一。因修法能斷惑證真,了生死、度眾生,圓滿菩薩行。下別列七種法供養。

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依序略釋。

「如說修行供養」,依佛講的三藏教典,如法修行,便是供養佛。這句是總義,下之六種,含「如說修行」中。

佛法不僅誦念、演說,若不實踐,不得利益。大智度論云:「能行說為正,不行何所說?」心口相合,如說修行,才是正道,光說不練,何必說呢?法句經云:「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解,欣樂奉行。」聰明者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日讀萬卷,滿腹經論,若行解不相應,又有何益?不如了解一門,歡喜奉行,來得實在。華嚴經云:「如來從修行中來,若能修行,則得成就供養如來。」諸佛皆從修行得,沒有天生釋迦,自然彌勒。法華經云:「觀三千大千世界,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如法修行,不枉學佛,才是真供養。

「利益眾生供養」,使眾生得斷煩惱了生死的利益,不止功名利祿而已。富甲天下,不善用便成罪惡之源,所謂:「半世功名百世冤,一將成名萬骨枯」,顯名利之失。

諸佛出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學佛能自行化他,令眾生親近三寶,能勸一人學佛則度一人解脫,至少生人天,進而究竟解脫。舉心動念,不忘利益眾生,便是供養諸佛。

「攝受眾生供養」,以善巧攝化眾生,使歡喜信受。度化眾生不易,必須觀機逗教,先「布施」,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故六度以布施為首。次「愛語」,和顏悅色,如彌勒菩薩,接引眾生。若整天繃著臉,則令人退避三舍。三、「利行」,凡有益眾生,不辭辛勞,願作不請之友。四、「同事」,士、農、工、商,只要合法,為接引故,示作同事。能以四攝法,教化眾生,即是供佛。

「代眾生苦供養」,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第十普皆回向云:「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眾生造惡業,菩薩願代眾生受苦,便是供養佛。義待第十願說。

「勤修善根供養」,精進廣修一切善法供養。樹有根,則枝葉茂,能開花結果;修善法,如播種於八識田中,永為道種。大莊嚴論載,有一八十歲老人求出家,適佛外出,五百阿羅漢觀其八萬劫內,無一善根,不准所求。佛制:六十歲出家,猶可受比丘戒,七十歲雖能剃度,僅能受沙彌戒,七十歲以上,除非善根深厚,否則,不可剃染。老人傷心不走,佛回來後,准彼出家,修行二週,證阿羅漢果。舍利弗代眾請問,佛云:非無善根,你等智淺,唯知八萬劫事,此人曾於八萬劫前,為樵夫,上山遇虎,因懼怕而攀樹,危急時,憶偶過寺院,聞念佛功德不可思議,乃高稱一聲「南無佛」而解危,從此,經八萬劫,未曾再種,今善根成熟,得出家證果。

這似乎給各位打了一支強心針,大家念了許多佛,不只一句南無佛,善根深固,將來最少證阿羅漢果。南無佛,即是善法,如金剛種,八萬劫不失,遇善緣起現行,證果了生死。大家將來或許各各都是彌勒佛弟子,因彌勒佛三會所度,皆釋迦佛世,種下善根未度脫者,這又是一支強心劑,但聽了不可懶惰懈怠哦!認為我已念了那麼多佛,明天起,安心看電視,待彌勒佛來度,那就錯了,造業必墮落,欲待佛光接引,須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何必多受這些苦呢!今生勤種善根,努力念佛,不論世出世間善法,皆勤修習,如是發心,即是供養。

「不捨菩薩業供養」,學佛當行菩薩道,不捨菩薩行業。菩薩業是因,成佛是果,廣修六度,即是菩薩事業。華嚴經云:「若捨菩薩事業,則不能利樂眾生。」不行菩薩事,則不能成就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故勤修菩薩業,便是供養佛。

「不離菩提心供養」,菩提心,具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發成佛心。發心不易,既發大心,必將成佛。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初心難。」初發心與畢竟成佛心,功德無差,但二心相比,初發心難。不要認為,有何難?我現在就發心受菩薩戒。受戒時,戒師問:「已發菩提心否?」答:「已發菩提心。」出戒場就還給戒師了。其實,有些人受菩薩戒,何謂菩薩戒?何謂菩提心?根本「莫宰樣」,只知燃三點。有一地方傳菩薩戒,請我當引禮,第六天晚上燃香,熱滾滾,八十幾歲老人也爭先恐後。隔天八點正授,卻躲在房裡不出來,尤其是那些老菩薩,去叫,卻手伸長長說:「我昨晚就受好了!」給我看那三粒香疤,根本不知什麼是菩薩戒,現在受戒,不過如此,出家亦然。若真發心,百中有一,台灣就不得了了,我想,萬中求一都難。出家也是,「火燒菩薩頭」,一燃香,菩薩比丘、菩薩比丘尼就出來了,實際上,卻莫名其妙!

菩薩當不離菩提心,大悲經云:「菩提心者,惟應數發。」數,讀入聲ㄕㄨㄛˋ,時時、常常之意,不是今天發,明天不發,而是不可暫時離開,如孔子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者,非道也。」離道則不仁,不仁非人也,故凡是人,皆不可離道,離道與畜生無異,是人頭畜。學佛者,不能離開菩提心,離菩提心非菩薩道,華嚴經離世間品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縱修善法,屬人天有漏法,不能出三界;縱修出世間善,只能自利,不能利他,故菩提心不可須臾離,能保持菩提心不失,即是供佛。華嚴經云:「善男子!汝應如是解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非以世間財寶飲食名供養也。何以故?如來恭敬尊重法故。」因三世諸佛尊重法,故不離菩提心,如法修行,即是供養。

子二、較量顯勝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如前供養無量功德」,即上所說華雲、香雲等物品供養,能供財大,所供佛多,歷時長遠,功德自然無量,但與法供養一念比較,猶不能及。財供養之百分或千分、百千「俱胝」譯億,「那由他」,也是億,印度十萬、百萬、千萬、萬萬,都稱億,但表數不同。俱胝是十萬,那由他,百萬;「百千俱胝那由他」即百千個十萬百萬的財供養功德,也比不上發一念法供養功德。

「迦羅」,析人身一毛為百分,一毛之百分之一謂迦羅。意:將世界磨為微塵,又將微塵解析如毛髮之百分之一。

「算分」盡世間算法能算出的數目。

「數分」盡世間數字能寫出的範圍,印度算與數分開。

「喻分」,可比喻的數目,如恒河沙數。

「優波尼沙陀分」,此云近少分或極微塵。數雖多,仍不及起一念法供養心的功德。

這類比喻,非凡夫能解,講者也弄得矛盾,現在,我說個比喻,助大家明了。財供養無量功德的一分,不及法供養一念的一分功德,財供養漸積,百分、千分乃至極微塵數分,也不及法供養一念功德。總之,財供養再勝再多,也比不上一念的法供養。

何以故?

徵釋。為何無量財供養也不及一念法供養呢?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因諸佛皆尊重法的緣故。所謂「諸佛從般若出」,般若即法,是諸佛之母。

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

如說修行,定能成佛。

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修菩薩道者,行法供養,就是供佛。

相較之下,法供養殊勝無比,禮佛一拜,念佛一聲,靜坐須臾,觀無常無我之理,乃至攝化眾生,都是法供養。今後,念佛便可,不須香花燈茶等供養了,因財供養再多不及一念法供養嘛!這種見解是錯的,說法供養並非否定財供養,不要忘了,法供養經文首句「如說修行供養」,香、花、燈、果供養出自佛說,也是法供養。既然如此,為何又言法供養殊勝?因眾生著相布施故。永嘉大師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財供養雖好,著相故,成有漏福,福盡還墮,如射箭,力盡墜落,是第三世冤家。達磨祖師見梁武帝,帝問:「朕造寺度僧,有何功德?」師潑冷水云:「並無功德。」帝重有漏福,師重無漏德,兩不投機。初學也往往如此,這包香是我的,誰點了我的香?或我要自己買香,借香供佛,功德全是別人得。只為一支香,煩惱跟著起,香燃心也焚,執著功德,結果,燒盡功德林。鼻息一停,何處是家鄉?那樣是你的?莫著相,香放著,大家用。拿了幾塊錢,就要寫文疏,豎耳細聽,沒聽到名字,懷疑錢被師父私吞了,佛不知道我添油香,怎辦呢?早知道就不添!做些好事,就須文疏上稟,為非作歹者,誰替他寫奏表?閻王如何清清楚楚?大家怎麼沒想到這一點?

住相布施,失去如法修行義,布施須三輪體空,施者、施物、受者,當下觀空,了不可得,能如是行施,即法供養,功德無量!

學佛要常省察,莫原地踏步,由小至大,從外至內,由下往上,漸修漸進,無相布施,無住供養,便得大益。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後被侯景逼死台城。有的史學家因此毀謗,武帝因信佛而亡國。其實,亡國無關信佛,縱造寺度僧,著有漏法,信佛不深入。追究其帝位,奪自同族兄弟蕭道成,為稱帝,水淹壽陽,死了無數人,雖修福也難彌補,致受侯景軟禁;侯景專權攬政,減彼受用,渴極思蜜,索蜜不得,饑渴而死。世福無用,別夢想當皇帝,現在民主時代,也沒皇帝可當,做了皇帝,也難保不餓死。

學佛要明因果,深信因果,因果各自獨立,不能將功抵罪,建寺度僧有其功德,水淹壽陽,不免其罪,功過不能相抵,詳載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憶有經言:比丘見餓鬼道眾生,有晝樂夜苦、晝苦夜樂者,請問佛。佛答:「生時,白天修福,晚上造惡業,故晝樂夜苦;夜間禮誦,天明為非,故晝苦夜樂。」足見因果分明。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即「作善善報,作惡惡報」,莫認為修福甚多,微惡無妨,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法供養雖勝,仍不廢財施,諸物供養,若能觀空而不著,便屬法供養。

辛三、結顯無盡

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財供養雖廣大,一一如須彌山,但不及一念法供養,故法供養最殊勝。財供養不著相,即成法供養,事理互融,便是廣大最勝供養。

二種供養,恒久無間,是大菩薩境界,凡夫枝花寸香,供佛時莫忘所修之法,禮念受持,不離菩提心,成就財法二供,獲大利益。

因地,廣修供養,除貪煩惱障,得大富饒報。成佛後,佛剎妙嚴,思衣衣至,思食食至,宮殿隨意,猶如極樂。

庚四、懺悔業障分三

辛一、牒四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

第四言懺除業障。

梵語懺摩,華云悔過,華梵兼舉,故說懺悔。新譯家義淨三藏翻「說悔」,將所造罪,對佛菩薩乃至一清淨僧發露,即得清淨。所謂「懺悔」者,懺前愆,悔後過,發露先罪,改往修來,誓不更做,始達懺悔目的。

「業障」乃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之一。障,阻礙也。阻礙成佛之道,故須懺除。三障皆應除,為何獨舉業障說?有多種解釋:

一、舉其中以攝前後。煩惱是因,報為果,無惑不造業,無業果報滅,說業障含括前後二障。

二、煩惱種子,若不造作,不構成障;凡夫雖具三毒,不起現行,障礙不得,若已結成果報,除之困難,而業障如種子剛萌芽,未開花結果,剷除較易,故單言懺除業障。

尚有多義,從略。

教典所說懺悔,不出三種:

一、作法懺:依律行懺。若違犯佛制,視其輕重,如突吉羅(第五篇),悔過法(第四篇),波逸提(第三篇),大概對一清淨比丘懺悔便除。若是捨墮法,先捨犯物,再懺悔方清淨。偷蘭遮對四個清淨比丘懺悔,僧殘對二十個清淨比丘懺悔,並經羯磨法,半月摩那埵等繁瑣作法,方得消除。作法懺不能滅根本罪,犯根本戒已失戒體,如多羅樹心被斬斷,多羅樹似我國的檳榔樹,心被斬斷就活不了。所以,小乘戒犯殺、盜、婬、妄,沒懺法,縱悔過、止作與學比丘,准許修學佛法,不續僧脈。這些道理,須研究戒律方知。

菩薩戒只分輕重,如梵網經菩薩戒本有十重四十八輕戒,犯重戒,懺悔後准重受,犯輕垢罪(染污犯),懺可清淨。實際,也有詳細分類。

依律法,向清淨比丘懺悔,名「作法懺」。中國佛教,早已不遵行這種懺法了,不行便失傳。所以,現代出家人,若沒研讀戒法,對這些根本莫名其妙。

二、取相懺:依大乘法禮懺,如梵網懺、大悲懺、淨土懺等,向佛菩薩求懺悔。所謂「取相」,求取瑞相也。晝夜六時行道,一七日或三七日,乃至一年三年,於禮懺時或在定中,見佛菩薩現前摩頂、授記,見光見華等瑞相,表示罪障已除,恢復清淨。懺本中有十科行道,依之修懺,可得瑞相。屬大乘懺法,小乘唯作法懺。

三、無生懺:正心端坐,觀無生理,親證實相,罪障即滅。普賢觀經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知易行難,須開悟證實相方得,若智慧不啟,罪不能除。無生懺力量最大,能消五逆十惡罪。古德云:「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罪性本空,皆由心造,三毒根滅,罪亦不存,心不可得,罪也不可得,心罪具空,是真懺悔。古德說:我們連罪相都不清楚,到底犯了多少罪業?是輕是重?不知道,怎麼觀實相?

三種不出事理二懺,作法懺屬事,取相懺十科行道,前九種是事,後一種靜觀實相屬理,有事有理,事理並具。無生懺完全屬理。末法時代,無清淨比丘,惟依取相,向佛菩薩拜懺求悔,方能罪消障除。

不能禮懺者,念佛。念佛也是拜懺,「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等同懺悔功德。無生懺,我們做不到;作法懺,理雖不能觀,依法事懺,也能得利。

請人拜懺,如請人代為吃飯,懺悔要自己發懇切心才得益,他人代懺,僅獲少福,如暫在鄰人之樹下乘涼,樹是別人的。所以,有人請拜水懺、梁皇懺,我不答應。「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那有你造罪業,我代消的道理,古人代為禮懺,只是度眾方便,令眾生得福而已。請人代吃我若會飽,請他拜懺始行得通,你吃我不飽,頂多給自己一點安慰,聊勝於無,權充一下,飽否?沒飽!但看了心歡喜,起一點心理作用罷!這是比方,並非完全相同,自己不懺悔,力量有限,滅罪業難。

辛三、釋行願相分二

壬一、舉所作業

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初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當自省觀:我從無始劫來,因貪瞋癡煩惱,而造眾罪,身:殺、盜、婬,口:惡口、兩舌、綺語、妄言,意:貪、瞋、癡。以意為本,發動身口,造無邊惡,若惡業有形有相,盡虛空界,不能容納。顯無量劫來,個人造罪之多。

壬二、正明懺悔

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

正說明懺悔義。

往昔因三業造罪,今用清淨身口意,遍十方法界,微塵數佛菩薩前,至心頂禮,求哀懺悔,改往修來,誓不更作。

拜千佛、八十八佛、三昧水懺十六尊佛菩薩、梁皇懺現在賢劫千佛等,皆是藉禮佛菩薩名號,向賢聖求懺悔。

懺悔首重誠心,不誠無益,「懺前愆,悔後過」,是主要宗旨,如孩子被修理,哭說:我不敢了!以後再也不敢了!求懺悔如對佛菩薩說不敢,懺後不再犯。但凡夫難說,凡夫也像小孩,剛說不敢,出來便忘,毛病又犯了!左手丟垃圾,右手執掃帚,怎麼掃也不乾淨。常求懺悔,罪障猶存,問題在此。但不可因而不懺,掃總比不掃好,剛掃完,覺得乾淨些,不掃則積垢如山,勤求懺悔,漸改,久自然淨。從此,「恒住淨戒」,成就「一切功德」。

末法時期,僧俗欲持淨戒,很不容易,尤其微細戒,時時違犯,經云:「末法,見佛弟子雖受佛戒,犯戒情形如雨下。」一滴雨喻犯一戒,造罪無量,故須常自省察,生慚愧心,虔誠懺悔,盡量做到「恒住淨戒一切功德」。

辛三、結顯無盡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懺悔乃盡未來際事,二六時中,不忘所修,滅罪增福,就是懺悔。

勤修懺悔,將來成佛,國土清淨,光明無量,無惡道名,猶如極樂。現求懺悔,罪業漸消,便能轉五濁為人間淨土。

庚五、隨喜功德分三

辛一、牒五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

所謂「隨喜功德」者,隨己之見聞,無論善之大小,乃至一毫一塵,都生歡喜心。他行善,我生喜,雖非親為,功德無異!

本願主要在除凡夫嫉妒心,嫉賢妒能乃凡夫通病,除非聖賢乘願再來,否則難免,輕重而已。如見人生意好,就眼紅,認為財神爺不公平。見他遇難,則幸災樂禍,期好事向自己,壞事與他人,標準的自私自利,此心不除,懺不能淨,故行懺悔者,必修隨喜德,兩相輔持。

辛二、釋行願相分四

壬一、隨喜諸佛德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密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

盡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無量諸佛,從初發菩提心,為求一切智,究竟圓成佛果,累劫精進,廣修眾善,福聚如海。因地修行時,修布施度,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在「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的「頭目手足」。歷盡一切難行苦行,行內外施,毫無懈倦。

此乃不退轉菩薩境界,我們應發心學習,如禪宗二祖,斷臂求法,為法捨身;世尊往昔作雪山童子,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為求「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半偈,捨身羅剎。孔子云:「朝聞道,夕死可矣!」,佛「當下聞道,當下死可矣!」更勝一籌,更加積極!類此,不勝枚舉。何以如是苦修呢?為圓滿成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諸波羅密門,循序證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各階位的智慧境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成佛後,說法度眾,化緣盡,入涅槃,荼毗之後,遺留舍利,分布十方供養,普令眾生,滅罪生善。所有功德,我皆隨喜。這點容易做,佛功德願隨喜。

壬二、隨喜六趣善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

十方世界,六道及胎、卵、濕、化四生,種種類別的眾生,所有功德,乃至一塵之善,我皆歡喜讚歎。

天、人有功德可隨喜,無庸置疑,地獄眾生,何善之有?功德有性德、修德,彼無修德,本具性德未失,應生隨喜心。鬼道輕者,也有少分功德,性德猶在,仍須隨喜。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今人弒父母,忤逆爹娘,卻時有所聞,反不如畜生;犬護主、燕守節、蟻合群,禍福與共,螞蟻是「義」蟲,遇外侮,傾巢而出,故螞蟻爭鬥,死傷慘重。人卻往往不如禽畜,好東西自己吃、偷著吃,逢事畏首畏尾,名為萬物之靈,實際,衣冠禽獸者不少。細思之,畜生道眾生有許多讓人隨喜學習的地方。

壬三、隨喜二乘善

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聲聞」,有四向四果。「辟支佛」譯緣覺或獨覺,修十二因緣開悟名緣覺,出無佛世,觀無常悟道,謂獨覺。不論聲聞、緣覺,正在修行,未得道前是「有學」,已斷惑證真,稱「無學」,皆具出世功德,都應隨喜。

壬四、隨喜菩薩德

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

從初發心至等覺,一切菩薩,志求無上佛果,因地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廣大功德,我皆隨喜修學。

四種隨喜,最難是人與人之間的隨喜,須勉勵加強修習。因地隨喜,能除嫉妒障,生生世世,眷屬和樂,將來成佛,萬善莊嚴佛土。

辛三、結顯無盡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念念不斷懺悔,時時刻刻隨喜,盡未來際,直至成佛。

庚六、請轉法輪分三

辛一、牒六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

請轉法輪即請佛說法。如悉達多太子,夜睹明星,成等正覺後,大梵天王請佛說法,垂示眾生。學佛行菩薩道時,若幸逢修行成佛者,願作最初請佛說法之人,宗旨在此,兼含請住劫善知識轉妙法輪,令正法久住。

輪者,運轉義。常轉法輪於眾生心中,令破迷啟悟。今人將法輪化為形相,作佛教標誌,圖有八支,表八正道,是佛法根本教義,奇怪的是輪須圓方能轉,支伸於環外,如何運轉?我認為在內便可,在外反成阻礙,怪不得末法時代,正法欲轉乏力,或許設計者另有其義,我識淺,不明其妙吧!

輪,又具摧碾義,能碾壞諸物,表佛法轉入眾生心中,能碾除煩惱。此處重在運轉,傳燈續慧命。

辛二、釋行願相分二

壬一、舉所請境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穫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

盡十方世界,磨成微塵,「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每一微塵現無量佛國,此乃小中現大,一中現多。「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每一佛國,念念有無量佛剎微塵數佛,成等正覺。

小中現大,大中又小中現大,義同第一願所禮境,第三願所供境,但文字較詳,有三重無盡,顯佛境界不可思議!

佛為利生而出世,故每尊佛都有從初發心至等覺的一切菩薩,海會圍繞,聞佛說法。一一佛,我皆至心懇切,請轉法輪。

壬二、明勸請法

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輪。

而,轉語詞。

我一一皆以清淨三業,備具種種禮儀,如合掌、頂禮、繞佛、長跪等,殷重懇請諸佛,廣演最勝微妙之法,利益人天。

辛三、結顯無盡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盡未來際,殷勤勸請;菩薩常請,諸佛常說,恒久無歇。

請轉法輪,除慢法障,得廣學多聞,智慧如海。將來成佛,國中風吹鳥鳴,水流華飄,皆演妙法,儼如西方極樂世界。

庚七、請佛住世分三

辛一、牒七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

圭峰大師云:「十方一切佛,若欲捨壽者;我今頭面禮,勸請令久住。」古人釋此偈云:「眾生心淨,見佛常住。」所謂「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心若淨,佛則常住。「眾生心垢,見佛涅槃。」佛本不生不滅,隨機應現,心垢佛入滅,心淨便是佛住世,此當謹記,各自除垢,靈明不昧,即是請佛住世。

辛二、釋行願相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

所有一切極微塵數佛,臨將示滅,如世尊往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預入涅槃般,我悉勸請,不單是佛,若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世間修學佛法,具正知見善知識,我也一一殷請住世,作巨夜明燈,眾生福田,領眾修行,續佛法脈。

或疑:人壽各有長短,賢聖僧來去自如,勸請住世,或能如願,凡夫僧,生死不能自保,何以接受勸請?這並非不能,須靠眾生福德,大家渴望,且善緣成熟,必能滿願。高僧傳載:顯超法師,法筵不輟,德學優穎,見佛現前,預知時至,集眾告別,弟子不捨,同心至請住世,終滿眾願,再續教化十五年。足證凡僧,亦能為眾延年,但須眾力,一人一福德有限,不易達成,似此例子不少,願大家各自淨心,廣聚福慧,則感善知識常住,轉妙法輪。

末法時期,說法者不少,知見如何?頗令人深思!有的初生之犢不畏虎,吃三粒黃豆想生西,看幾卷註疏就登座,若依註講還無妨,有錯是註解的事,否則,信口開河,任意發揮,誤導大眾,過失甚大,古人錯下一轉語,墮五百世野孤身,「不昧因果」成「不落因果」,一字之差,尚且如此,況說法誤導呢?三十多年前,參與一佛七道場,居士講開示,止靜時見人撥念珠,本意要勸大家,靜坐默念便可,以免念珠聲此起彼落,妨礙他人。竟說:「你們啊!拿念珠ㄌㄧㄌㄧㄌㄚㄌㄚ的,將來閻王爺就提鐵鍊子鎖你,拿什麼念珠!」害得大家再也不敢用念珠念佛了。念珠變鐵鍊,豈不是善因得惡果嗎?這就是不明因果,亂說。當言:「止靜時莫拿念珠,以免打擾他人,念珠用在平時。」否則,善因得惡果,犯了大錯誤,所以,說法要謹慎。

又有一人講開示說:「你們妄想紛飛,念佛沒用,昔有老婦,到閻王處報到,謂平素以念佛為功課,閻王呼左右用風車(農具)一拌攪,噹!一聲,只有一粒是真實的,餘如糟糠,那一顆好的,還是因怕雷公,大叫一聲「阿彌陀佛」而來,像你們這種念法,有啥用呢?」許多老人從此再也不念佛了,因為念了一輩子,以後閻王用風車試驗,全吹走了。這種不經大腦的說法,瞎人慧眼。念佛無形無相,怎會是有形有相的顆粒狀呢?還可以倒入農具中,念佛難道等打雷才念嗎?除非阿羅漢,人不免有妄想。所以,說法並不簡單,必須長人道念,啟人信心,才是善能說法。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各各能說,但以富樓那為說法第一,可證說法不易。

請人說法,須善知選擇,淨宗道場,請修他法者開示,往往破壞念佛人的信心,或請邪知邪見者,反危害佛教。來果禪師是宗門,以禪為主,有人請教念佛方法,他說:「看看我掛的是什麼招牌?」意思是:我這兒是禪堂,不是念佛堂,找錯地方啦!禪宗念佛一聲,漱口三日,與淨土相反,請講開示,根本不對機,妨人道心,腳踏雙船,心頭茫然,不能到家。淨土道場,請他宗開示,雖同屬佛法,因修法不同,易生矛盾,如買五金找皮鞋店,買帽子找五金行,怎麼買得到?這並非門戶之見,乃學有專精的緣故。人之能力有限,不可能萬事通,門門專,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也只講一個法門而已,不可能親近一個,全盤皆通,故請人說法當視道場所修而定,免生衝突,妨礙所修,尤其末法,更要注意!

辛三、結顯無盡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盡未來際,至心請佛並諸善知識住世說法,利濟眾生。

因地若能勤修請住,將來成佛時,國內眾生,壽命無量。

庚八、常隨佛學分三

辛一、牒八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

普賢十大願,後三科皆是回向。第八、常隨佛學是回因向果。第九、恒順眾生,是回自向他。八、九二願屬別義,第十、普皆回向是總義,含三種回向在內。所以,前二願說得很詳細,重頌則至第七願止,便說回向偈,可證八、九兩願出自回向。

謂佛從因至果,所修之行,歷經之事,我願步佛後塵,一一隨學。

辛二、釋行願相分二

壬一、隨本師學分二

癸一、明所學法分二

子一、從因至果之勝行

本師為娑婆教主,故文較詳,分:明所學法、總結二段。明所學法又分:子一、從因至果之勝行,子二、得果以後之大用。文中所說不出佛因地修行乃至證果入涅槃之殊勝妙用。

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

我等居五濁,就以娑婆教主來說。

「娑婆」,此云堪忍,有二義:一、眾生堪忍五濁諸苦,不思出離。二、佛菩薩堪忍剛強眾生,慈愍不捨而度化。理常說,今略。

「毗盧遮那」,即釋迦牟尼。因華嚴大經真身、應身平等不二,或說毗盧遮那,或言釋迦牟尼。平素說:毗盧遮那,法身佛,光明遍照義。盧舍那,報身佛,淨滿義。釋迦牟尼,應身佛,能仁寂默義。在此,無二無別。

從初發心,精進不退。

經載:世尊最初於古釋迦佛前發心,古釋迦佛亦示現於無量劫前的五濁惡世,國名也叫娑婆,上首弟子是舍利弗、目犍連,侍者名阿難。當時,今之世尊為陶師,見佛經過陶舍,心生渴仰,發願將來成佛,國土、名號、弟子等,與佛無異。歷劫勤修,於二千多年前降生印度迦毗羅國(今尼泊爾),出家、修行、成道、度生,圓滿誓願。此是最初發心。

發心後,「精進不退」,最為勇猛,十方諸佛讚歎。「不退」有二:一、十信菩薩,不退墮四惡趣。未滿十信,還有因造業而墮惡道的可能。二、初住菩薩,菩提心堅固,不退二乘。華嚴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指初住菩薩,菩提道堅,不退二乘地。昔舍利弗曾習菩薩道,至第六信位,因婆羅門乞眼因緣,退失菩提心,所以塵劫聲聞。修行至初住,方不退轉,我等雖發心,實是毛道凡夫,如手飄空,為不定性,可能飄上佛頂,也可能落入廁所。現約階位論不退。世尊從初發心到成佛,皆勇往不懈。怎麼精進修行呢?

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

布施有內財施、外財施等,此約內財施言,以無量身命,累劫行施。

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

為求佛法,尊重法故,缺文房四寶,剝皮為紙,折骨作筆,刺血為墨,歷劫所寫經典,積如須彌山高。

這種發心,我們做得到嗎?我認為是「至極」之語,行菩薩道,為重法故,尚要如是書寫,況用紙筆,乃易行之事,更當為之。歷史上未見記載,皮剝下能否書寫?析骨能否作筆?不知道。但刺血為墨,古德甚多,如刺舌血寫經,但是也不容易,平常不作準備,血腥味臭,不得書之,必須事前先禁鹹,飲食要淡,牛乳也不可以喝,何況葷腥!至全部血液清淨,無鹹味,方可刺寫。弘一大師,欲以臂血供養,請問印祖,答:「並非必需,且體弱不宜,常人不知,隨便刺血,不只不敬,反污穢佛典。」語出文鈔,可知不易,現印刷發達,經書汎濫,不似古代,得之困難,只要心淨,認真讀誦,依法修持,等同寫經。

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

身命尚捨,況王位、國城村落、宮殿園林等身外之物,更不吝惜。

「難行苦行」甚多,故云種種,詳見佛本行經。

乃至樹下成大菩提。

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子二、得果以後之大用

示種種神通。

佛具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漏盡六種廣大神通。常說,現略。

起種種變化。


大「變」小,小變大,有變無。無而忽有曰「化」。阿羅漢有十八變,如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忽現大身、忽現小身、履地如水、履水如地等。佛的神通變化,更為殊勝,故云種種變化。

現種種佛身。

現種種身度眾。常說有法、報、應三身,本經言有國土身、業報身、眾生身、虛空身等十種,從略。佛平時現丈六金身,為化拘尸羅長者,曾現三尺侏儒身。

處種種眾會。

此句總標,下是別明。

各種聚會,佛皆示現說法。

「種種眾會」指下文。

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

度菩薩眾。

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

度二乘人。

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

經言有金、銀、銅、鐵四種輪王,為統一天下的大國王。

「小王」,粟散王,如周朝之東周列國諸王。

或於轉輪王、小王之眷屬中說法。

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

「剎利」,印度之國王、武士階級。

「婆羅門」,譯淨行,印度宗教家。

「長者」,一般紳士,領導地方的人。

「居士」,居家學佛之士或隱士。

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

「乃至」略餘未說之種種眾會道場。

或處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八部眾中,或在人、「非人」鬼神眾中,說法度生。

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

處種種眾會,以勝妙圓音,弘演妙法,如大雷震,警覺眾生,生死大夢,隨其根性,成熟菩提道種。

乃至示現入於涅槃。

化眾緣盡,最後於娑羅雙樹間,善巧方便示現入滅。

癸二、總結隨學

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總結隨學。凡本師世尊,從因至果,乃至涅槃,一切一切,我悉發心隨學。

壬二、隨諸佛學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佛佛道同,隨本師學,也是跟十方諸佛學,一多無礙,平等無二。

辛三、結顯無盡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如是隨學,恒不間歇。

常隨佛學,能背塵合覺,破妄顯真,轉凡成聖,終至成佛。成佛之後,國中眾生皆具無量智慧、功德、神通,猶如西方極樂世界。

經言剝皮為紙、析骨為筆,非我等所能為,但,佛亦人成,可由淺入深,常隨習之。根本說一切有部律雜事篇載:佛於舍衛國精舍,見落葉滿地,以身作則,打掃落葉,舍利弗、目犍連眾弟子見之、一齊動手,撿的撿,掃的掃,片刻,祇園潔淨,佛於講堂集眾,說掃地有五種功德:一、令心地清淨,二、令他心淨,三、諸天歡喜,四、植端正業因,五、將來生天。可見佛並不是只坐著讓人拜,頤指氣使,佛沒架子,親自掃地,所以,清潔掃除也是常隨佛學。

又佛親自看顧生病比丘。佛在世時,除王舍城靈鷲山外,舍衛國祇園精舍待最久,依佛制,托缽生活,佛也不例外,並五天巡寮一次,看弟子作息是否正常?道業有無精進?一日,聞末後房間有呻吟聲,尋聲往視,見一比丘臥病,穢物污床,佛問其故,答:「平時不關心同道,今染病疾人亦不顧。」佛愍之,與阿難抬至井邊,親自汲水洗滌,淨房除垢,令阿難取食餵之。俟眾弟子回,開示曰:八福田中,看病為第一福田,師兄弟當互相護持。佛親自照顧生病比丘,況我等凡夫,尤其出家眾,更須隨學。~出四分律~

佛也不捨穿針之福。老比丘眼花,欲補衣不能穿針。歎息:誰願修福?為我穿針?佛聞即曰:「我要修福,來!我為你穿。」比丘謂:佛是一切智人,福慧圓滿,還需修福嗎?佛答:福不嫌多。故事出自增一阿含。成佛尚不捨穿針小福,況我們!

中阿含云:佛親自為阿那律裁製衣服。佛制弟子,自做三衣,阿那律因聽經好打瞌睡,佛當眾呵責:「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阿那律發大慚愧,精進不寐七日,因而眼瞎,不能裁衣,佛為剪裁,數比丘縫成。佛能製衣,我當如是!

十誦律:佛在阿羅毗國精舍,見門楣毀損,開關不易,自找木材,自鋸自修。佛親做木匠,如叢林監修,整修常住物。故護修常住物,即是常隨佛學。

增一阿含:佛制,比丘須結夏安居,依中國為農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共三個月。七月十五是解夏日,也是僧自恣日,允許互相舉罪懺悔。佛坐草上自恣,告諸比丘:「我無過咎於眾人乎?我不犯身口意乎?」三個月中,你們發覺我三業有違犯戒律的地方嗎?有侵犯眾人,影響大眾嗎?佛人格完美,豈有缺犯!靈芝律師云:「如來自恣者,示同凡法故;垂範後世故;令眾省己故;使折我慢故。」這是佛教最平等最民主的地方,完美如佛,猶須自恣,為大眾楷模,降伏我慢心。

上列各事,明佛住世,示同凡夫,佛非三頭六臂的神,是究竟圓成人格的完人,太虛大師讚曰:「大哉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常隨佛學,只要時時檢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類如上說,並不困難。因地常隨佛學,果成眾德莊嚴。

庚九、恆順眾生分三

辛一、牒九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

眾生根性千差萬別,恒常隨順以教化之。

根性既異,恒順不是很難嗎?俗話說:「知性可以同居」,由身旁做起,先溝通了解,順而融洽,接引不難;否則,頭角崢嶸,互別苗頭,欲度不易。儒云:「君子尊賢以容眾,嘉善而矜不能。」孔老夫子說:「老者安之,少者懷之」,孟子之「仁民愛物」,都是隨順之意。運權巧之法,使大家和睦共處,水乳交融,親炙佛法,便是恒順眾生。

辛二、釋行願相分二

壬一、正明分二

癸一、出所順境分二

子一、總標

先總標出隨順境界。

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

盡十方遍法界,無量無邊國土中,所有六道眾生,各有其種類差別。

子二、別列分五

丑一、受生差別

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受生有胎、卵、濕、化,四種差別。如鳥、雞、鴨等,由蛋孵化而生,屬「卵生」。人、牛、馬、羊等「胎生」;依濕氣而生,如孑孓等是「濕生」,天人及地獄眾生,無而忽有謂「化生」。

丑二、依止差別

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

依止安住處不同,人、畜,地水火風空,缺一不可。水族眾生依水,微細眾生或依火、依風,鳥依空等,「卉」草也。依草附木而居,律謂破壞草木,是「壞鬼神村」,乃鬼神之村落也。

丑三、種類差別

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

種類差別,多約人道而言。

眾生種類差別很多,前說有四種,細分有十二類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等。「種種生類」指眾生類別,天上六欲、人間四洲,乃至羽毛鱗甲,千差萬別。

「種種色身」,如人有高、矮、胖、瘦、黑、白、黃等。畜生道大如獅、象,小若蚊、蟻、微生物等。

「種種形狀」,人頂天立地,兩眼雙耳,鼻、嘴、四肢。畜多橫生,形狀各異。

「種種相貌」美醜不同。

「種種壽量」,壽命不同。或壽長如虛雲禪師百二十歲,或生即夭亡。地獄眾生長則億劫,短則一日一夜萬死萬生。蟲有朝生夕亡,龜、鶴不被捕殺則長壽,故為人祝壽曰「龜鶴遐齡」。天,以無色界非非想處天最長,八萬四千歲。

「種種族類」,種族類別各異,如中國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

「種種名號」,姓名字號。如劉備自我介紹曰:在下姓劉名備,字玄德。關公名羽字雲長。依國習,人皆有名、號,後受日治影響,名、字不分。除名號外,也有綽號,阿貓、阿狗等亂稱。昔之中國講禮,尊重故不敢直呼姓名,都稱字別,如三國誌,稱劉備為玄德。佛教東來,隨順國俗,出家人也有法名字號,法名依字輩,號則或按輩份,或自訂立,今人多混淆,如北部觀音山與台南開元寺,同一法派,名之字輩是「證悟會融」,外號是「圓淨妙定慧」(舉一略餘),如我名會性,外號「定」,「悟」字是「妙」,「證」號為「淨」,「融」外號「慧」。法名,唯師可稱,如我名「宗律」,沒人敢如此稱我,實際上,也很少人知道,因受戒時,皈依師已往生,依慈航法師法脈受戒。「會性」是皈依師父取的,當時在獅山皈依時,因先父名阿定,居隔鄰,避諱故,由師公作主,借用「會」字,而稱會性。一般不知,認為有例可循,錯把法名當字號用,其實,是不對的。

復興中國文化,這也是其中之一。佛世,舍利弗、目犍連出家,仍用俗名,傳入中國,始有法名,是中國佛教特色,與了生死無關,既屬文化,最好弄清楚。

另如動土、破土,陽宅是動土,陰宅方稱破土,近閱一佛教雜誌,謂十普寺萬佛大樓某日行破土典禮,若是人住,破土不宜,說不定凶多吉少。這點,連佛教刊物都分不清,看了,很難過,雖是小事,不容忽視。

「種種心性」,個性不同。有的剛強急躁,像我常火燒功德林。有的性柔,樣樣都好,自由自在。

「種種知見」知見有邪正,有人具正知正見,聞法生歡喜;有人不受正法,樂近外道。

「種種欲樂」樂,音ㄧㄠˋ,讀ㄌㄜˋ亦可。欲樂有善惡,如閱三國,學曹操,愈奸邪,學關公,愈忠義。若作平常欲樂解,也通。天人好享樂,人貪財、色、名、食、睡。但約經義,指心之好樂,喜善或喜惡而言。

「種種意行」意所起之現行,或好動或愛靜,心定或心散。

「種種威儀」日常舉止。出家人立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現代不講究這一套,翹二郎腿,捏腳的,比比皆是,行、住、坐、臥,各有其態。

丑四、受用差別

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

約人道說,衣料、剪裁不同,富者綾羅綢緞,窮者布衣。現在講流行,更是奇裝異服。「飲食」方面,南飯北麵,川人好辣,寧波喜臭。酸甜鹹淡,口味各異,光復初,大陸來一長者說:「台灣的鹽好像不鹹。」有的餐餐要醬油,樣樣沾醬油,吃到臉黑,猶不離醬油。

「住」也不同,或處村莊、營地、山邊、水湄、都會、縣邑,權貴居宮殿,今則高樓大廈,窮人則竹籬茅舍。

丑五、結示眾生種類

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乃至」攝餘未說種類。「天龍八部」前已說。

眾生「無足」如蚯蚓、蛇,「二足」人、鳥、鵝、鴨等。牛、馬、豬、羊是「四足」,蜈蚣、蜘蛛為「多足」,因足多寡而分。「有色」,指色界,無欲有色。「無色」界,四空天。「有想」,除無想天及非非想天外,餘皆有想。「無想」,色界四禪之無想天,外道修無想定所生,壽五百大劫。「非有想非無想」,無色界之最高天,因修非想非非想定而生,壽八萬四千大劫,思想微細似無想,故另立名。

明三界六道眾生種類千差萬別,科謂「結示眾生種類」。

癸二、正明隨順

正明隨順之境,對上列所說眾生,當如何隨順呢?

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如是等類」承上啟下之詞。上列及未列眾生,「我皆於彼,隨順而轉」,此句總標。學菩薩道者,對諸群生,當一一隨順。「轉」最緊要,一昧隨順,毫無原則,易同流合污;「轉」己之執著,棄己成見,順彼心意,目的在使「轉惡向善」,漸令親近三寶「轉迷啟悟」,,終究「轉凡成聖」,乃菩薩隨順眾生的根本目標,否則,失隨順義。

「種種承事」下,別明隨順方式。

隨順須用方便,故「種種」供奉「承事」,行「種種供養」,對眾生「如敬父母、奉事師長」般,不敢怠慢,非但如此,更進而敬之如阿羅漢乃至如來,平等無異。略辟支佛、菩薩。

佛經常言:「當視一切眾生如過去父母、師長、六親眷屬,我生生世世無不從之受生。」故當等心愛護。眾生緣熟,近侍三寶,或許先我成佛,大智度論云:螞蟻雖小,轉生人道,或較我等先成正覺。故敬事如未來諸佛,如常不輕菩薩之恭敬承事。

菩薩欲令眾生離苦得樂,如何隨順,以轉其心呢?提出四點,約人言,不免生、老、病、死,故菩薩願「於諸病苦,為作良醫」,令離諸病,身康體健。古云:「不作良相,便作良醫」,醫護人員,學佛最好,用世間醫藥治身病,以佛法治心病;治癒身病,再為彼說法,易使近佛,轉惡向善。「於失道者,示其正路」,誤入歧途,導之正路,即令捨邪歸正,趣向菩提。「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暗處設燈,便利通行,以助安全;引之學佛,啟智慧光,破無明闇,使轉凡成聖。「於貧窮者,令得伏藏」,古印度常發現地下寶藏,貧者衣食住不足,食不充口,衣不蔽體,得伏藏,受用不愁。眾生沒學佛,沒有佛法,便是貧窮,若能學佛,依教奉行,享受法喜,便是得寶。永嘉大師云:「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褸褐,富則心藏無價珍。」佛制,出家托缽為生,不蓄資產,都稱貧僧,真窮嗎?不也!以法莊嚴,最為富有。儒家也講求精神生活,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曲肱而枕之,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有道故不憂,所謂:「回也!三月不違仁。」仁即道。出家若真得受用,棄五欲如敝屣。太空時代,富僧不少,實在反常,應是「身貧心不貧,人窮道不窮」,否則,失出家之志。

使眾生得福慧伏藏,始達菩薩行者心願。舉四種「隨順而轉」,導群迷去惡向善、捨邪歸正,轉凡成聖,圓滿福慧,乃隨順真目的。我等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腳踏實地,由淺入深,久自成就。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總結隨順宗旨。菩薩當如是怨親平等,恒順眾生,令得究竟益。

恒順非盲從,拿順風旗,同流合污。有人說:現在太空時代,古時那套不行了!實際上,不論古今,真理常新,亙古不變,昔食三餐,今也如是,並沒多出三個肚子、五個胃,學佛若隨潮流,就不是學佛。不客氣說,最不隨順潮流的是釋迦牟尼佛。未出家時,堂堂太子,富貴無比,物質享受不缺,卻摒五欲,雪山苦行,為何?為修行故。成道後,回宮度父母,捨豐美供養,托缽依舊,淡泊猶然。今之弟子迎合潮流,是違佛意,逆佛教育,我最不贊成。當以佛作榜樣,佛赤足而行,安步當車,讚大迦葉:「有頭陀行在,我法得久住。」行若迦葉,法方久住,隨潮流,是滅法者,一般也不認同你是學佛者,根本是學飛機、賓士車子、潮流,我是老古董,好說頑固話,願大家為真佛弟子,我等沒入雪山,已很享受了,怎可不知足呢!

如何恒順眾生?不談學佛者,世之正人君子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如前漢文帝時,郎官直不疑,同僚先後返鄉過節,直與另一人慢回,二人物櫃相鄰,後走者所存十兩金不見,疑直所偷,向彼追討,直暗遣家丁購金還之。假畢回京,一同僚謂,因急誤包他人十兩金,請問何人遺失?乃真相大白,從此,人稱「直不疑」,對彼人格深信不疑。被誣而不辯,非常人胸襟,後官拜御史大夫。

又後漢丞相卓茂,便服外出,坐騎被疑是盜牽他人馬匹,欣然與之,謂:「他日若尋得馬匹,請牽回相府。」徒步而返。後尋得,牽至相府歸還,欲道歉時,方知是宰相,感動不已。「宰相肚裡可撐船」,信然!若是我輩,必大打出手。如此隨順眾生,必受敬信。

後漢,陳實。家境富裕,五代同堂。一日,外出歸來,瞥見賊藏樑上,不動聲色,召子孫曰:「人不可不自勉,當勤努力,不善之人未必惡,偶失心性,流為盜賊,樑上君子是也!」賊聞之,躍下跪而請罪。陳實令家人送布疋助之,從此,改惡向善,影響所及,縣無盜徒。以寬宏胸襟,作機會教育,這便是「隨順而轉」。

楊震為東萊太守時,商人夜半行賄,震不受,商人曰:暮夜無知者。震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愧而出。有名的楊震四知,流傳至今,無人不曉。為官者若學楊震,豈會發生十信弊案?當權者應塑彼像,朝夕敬禱,以為楷模,必能平安!

類此故事,史載甚多,世間君子尚如是,況學佛人,更當勉勵。

我民國三十七年,親近慈航法師,於中壢圓光寺讀書。慈老有一鬧鐘,從南洋帶來。當時學生九十多人,年長者四、五十歲,少者十四歲,成份複雜,程度不齊。有一天,鬧鐘不見了,我是侍者也沒發覺,老法師上課,輕描淡寫說:「我有個鬧鐘,擺在床頭,有人發心,親自拿去了,真好!真發心!東西只一個,你們那麼多人,又不知誰需要,該給那位,曉得自己來拿,很感謝,成就我做無相布施的功德」。

若我們非查個水落石出,決不善罷干休。慈老如此隨順而轉,學生因而循規蹈矩,勝我說得舌敝唇焦多多。

壬二、徵釋分三

癸一、令如來喜故隨順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隨順眾生,即是供養、尊重、承事如來。

「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有二義,一、諸佛欲令眾生離苦得樂而出世,眾生心喜,圓滿佛之大悲心願,故佛亦喜。二、眾生皆未來佛,故眾生歡喜,即是令未來諸佛歡喜。

癸二、增大悲心故隨順分二

子一、正明佛以大悲為體分四

丑一、法說

何以故?

為何令眾生歡喜,便是令諸佛歡喜呢?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大悲經云:「若問佛法以何為體?當正答:以大悲為體。」慈悲是佛之本懷。悲心從何而生呢?「因於眾生,而起大悲」;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為愍濟眾生,發大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丑二、喻說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沙磧」,磧,淺水露出的小沙灘。沙磧有二義:一、沙土之地,草木不生。二、沙漠。

譬如曠野沙漠,有棵大樹,根若得潤,枝葉花果,皆繁衍茂盛。

丑三、法合

喻與法合釋。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生死曠野,輪迴無依,幸遇妙法,發大菩提心(菩提樹王),一切眾生,猶如樹根,菩薩如華,佛為果,以大悲水潤群生,則能開花結果,成就諸佛菩薩般若妙智。

丑四、重徵釋

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何以大悲水,能開智慧花?因行者若欲成佛,當悲眼視眾生,怨親無別,自他無異,方得成就。悲心為動力,不起大悲心饒益眾生,不能圓成正覺。

子二、結成菩提屬於眾生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無眾生,一切菩薩,不能成佛,故菩提屬於眾生。因此,菩薩視眾生如大恩人。

癸三、結示隨順成就法供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普賢菩薩勉善財童子,當如上釋之文,了解恒順眾生之義。以平等心視眾生,方能圓成大悲,以大悲隨順眾生,即是依法修行,以法供養如來,恒順眾生就是法供養。

辛三、結顯無盡

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隨順眾生,盡未來際。菩薩道當如是,成佛之後,依然如此。地藏菩薩之悲願,觀音大士之倒駕慈航,皆恒順眾生,無有疲厭,無有間斷之證明。

恒順眾生,除我執障。若主觀強,老是我對你錯,不能設身處地為他著想,固執成見,怎能隨順,若常學隨順,轉化我執,證無生忍,將來成佛,眾生喜見,容易受化。

佛度眾生有三不能,其中之一是「無緣不能度」,故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慶幸我等與佛有緣,才知修學,當珍惜之,相續不斷,增長悲心,廣結善緣,培養平等心。理可頓悟,事須漸修,莫因能說不能行,或聽懂做不到而退心,須步步踏實,慢慢學,只要肯學,必定成就!如心想台北、美國,影像即現,要去,得花時間,費時多寡,則視交通工具而定。

庚十、普皆回向分三

辛一、牒十願名

復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回轉趣向謂「回向」,將前所修功德,回轉趣向三處:

一、回自向他—將己功德,回向一切眾生,使離苦得樂。

二、回因向果—即回向無上菩提。現在修行為因,將來成佛是果,期功德回向,願與眾生,共成佛道。

三、回事向理—即回向真如實際。禮敬、讚歎、供養等事相上的修行,回向於真如理體,不執所修,會相歸性,藉事顯理,同證菩提。

文中所說,不出這三種。

辛二、釋行願相

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

從第一、禮敬諸佛至第九、恒順眾生,所修功德,普皆回向法界眾生。乃回自向他也。

回同迴,義同,迴是俗字。

回向必含發願,發願未必有回向,如四弘誓願,並不含回向,而念佛回向文,發願求生西方,二者兼具。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

願眾生自今始,盡未來際,健康快樂。

以人道言:假借地、水、火、風四大為身,四大不調,四百四病生。地大不調,身沉重;水大不調,身腫脹;口乾舌燥,虛火上升,火大失調;氣喘、呼吸不順,風大不調故。略說四百四,詳說不止。願眾生離諸病苦,身得安穩。

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

願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若起惡念,仗吾道力護持,滅惡生善,所修十善,速得成就,無有障礙。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關閉造惡諸緣,不墮三惡道。開示眾生植眾善根,入佛法海,守五戒十善,生人天,修四諦、十二因緣,證聲聞、緣覺,廣修六度菩薩行,親證如來大涅槃。不論凡聖,皆須行正路。此之涅槃,含二乘果位。

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明代苦義。

眾生因積聚諸惡,感墮三塗重報,不論何種苦,悉願代之,令早學佛法,速成正覺,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乃菩薩難行能行之偉大處。

眾生各有因果,自作自受,何能代之?菩薩視眾生如獨子,真誠願代眾生苦,較之父母待子,過千萬億倍,真不能代,仍想盡辦法減其痛苦,清涼國師疏鈔說有數種,略舉五種共勉:

一、發大悲心—常存悲心,願代眾苦,即菩薩行,所謂「思地獄苦,發菩提心」,非見苦方發。

二、修諸苦行—不畏艱難,精進勇猛,成就道業,便能利濟眾生,佛雪山苦行,目的在此。菩薩正修時,雖不能代苦,卻已做準備救助之增上緣。真實修行,能感化眾生,如民初之虛雲、印光、弘一諸大師,以身作則,即是代苦。

三、說法教化—有身教、言教。如古德之言行教化,印祖閉關普陀,以書信弘法,數十萬人向佛,文鈔流傳,利益後世,使修善離苦,屬言教,即是代苦。

四、修同體觀—前云發大悲心,進而見眾生苦,感同身受,悲心更切,修同體大悲,乃悲心之增上,尤其本品,更重修觀,如前禮敬諸佛等,古人多作修觀解,修觀雖不易,若常修習,亦能代苦。

五、作諸功德—地藏經云:「聞健自修,分分己獲」,莫待子孫超度,七分得一,六分生者自利。然為人子者,禮請高僧大德為先亡超薦,縱使得一分,總比沒有好,故作諸功德回向,亦能代苦。

疏鈔云:不退轉菩薩,能轉眾生定業,代受地獄苦。凡夫初學做不到,就不說了。但,現在科學昌明,也有能讓我們略盡棉薄,真代苦的,如捐血,既救人又不傷己。或隨分隨力勸人學佛,斷惡修善,得生人天,進趣菩提,如代苦般。詳看清涼國師行願品別行疏。此即回自向他,令眾生得益。

「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是回因向果,兼含回事向理義。

辛三、結顯無盡

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盡未來際回向,無間斷,不疲厭。

有人不懂回向之妙,疑減損所修,故吝而不肯回向。其實,回向如點燭,暗室無光,唯我一燭,光弱,他人借火,百燭百光,燈燈互映,己火不減,利益他人,光明更盛,故莫吝惜。功德回向,一毫之善,周遍法界,無窮無盡。地藏經說:「所修歸己,僅三生受樂,回向眾生,福德無量,得大安樂。」故凡所修,悉皆回向,願共成佛道。

歡喜回向,將來成佛,國中皆補處菩薩眾。

十大願超一切願,最為究竟圓滿,從初發心至成佛,悉皆含攝。其中「常隨佛學」、「恒順眾生」尤為重要,上求佛道故常隨佛學,禮敬、讚歎、懺悔、供養、隨喜、勸請,皆屬之;下化眾生故恒順眾生,統攝一切下化無遺,這兩願是菩薩道的要件。將九願功德「普皆回向」,與眾生共享,同證圓覺。

他經往往將禮敬、讚歎、供養合為一願,或請佛住世、請轉法輪,兩願合併,或將常隨佛學、恒順眾生,攝入回向中,故有六願、四願、二願等差別,本想例舉經典,一一說明,又覺繁瑣,不研究經典者也不需要,故省略。

十大願,一一皆願,故不似他經另立願文,如往生論五念門有禮拜門、讚歎門、作觀門、發願門、回向門。在此則十願統含。

己二、結益令知

總結修十大願之利益。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

普賢大士說完十大願,告善財言:以上是菩薩十大願,圓滿具足無缺。

十大願,他經也有,較簡略,如離垢慧菩薩禮佛法經,說八種,有的說六種或四種,最少則懺悔、回向兩種。開合不同,義理不變,以本品最圓滿。華嚴以「十」表諸法圓滿,法數、功德、願心等皆圓滿,也表十願功德,重重無盡,無量無邊,至此,究竟圓滿。

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


菩薩行者,依十大願修行趣入,則能成熟眾生善根。為種善根、成熟善根、令得解脫,是菩薩化眾的三部曲,依此而修,能滿自利利他之願,圓成一切功德。是故行者,當如實了知普賢大願,方得大用。

丙二、顯經勝德分二

丁一、較量聞經德

以布施等,較量聞本經之功德,顯聞法功德不可思議。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極微塵數上妙七寶,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赤珠等,布施如是微塵數眾,供養極微塵數佛,經無量微塵數劫,相續不斷,布施供養,功德甚多。但若有人,聞此十大願王,一經其耳,植下善根,較前布施、供養功德,前之布施功德百分,不及聞經功德一分,千分不及一,「乃至」略迦羅分、算分、數分等,優波尼沙陀分,也不及一分聞法功德。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故功德不可思議,聽經不似聽閒話,聽懂很好,縱然不懂,坐一小時,起碼身、口、意清淨,三業清淨,便是修行,何況聞法解義,功德更是殊勝。所以,聽經也是修行,回想以前講過之法華經隨喜功德品可知。

丁二、顯餘眾行德分二

除聽聞功德外,餘讀經等,一一各有其勝處。

戊一、約眾行以彰現報

現在依教奉行,所得的果報。

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

若人以堅定不移的信心,於十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十種修行法門只舉受持、讀、誦、書寫四種,餘用「乃至」二字括之。十法行謂:一、書寫,二、供養,三、轉施(施經典),四、受持(執持在懷),,五、聽聞,六、披讀,七、開示(演說),八、諷誦(背誦),九、思惟(諦審十大願之義),十、修習。前九種為第十之前方便,先讀熟方能依法修習,故十種以修習為本。

依教奉行,莫言全部,乃至讀誦書寫一四句偈,能表達全經旨意,功德不可思議,「速能除滅五無間業」。五無間,見地藏經。犯五逆罪,必墮無間地獄,因讀誦受持故,而得解脫。

仗修持功德,能治「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似微塵數一切罪業,皆得消除。

「一切魔軍」,梵話魔羅,此云殺者、殺行者慧命也,有五蘊魔、煩惱魔、天魔、死魔四種,此重煩惱及天魔二種。「軍」眾也,喻障道因緣多。

「夜叉」捷疾鬼。「羅剎」食人鬼。「鳩槃茶」,或作鳩槃荼、鳩滿拏,新譯的音較近「茶」,咒多念茶音,據密部云:二譯音皆不正,當作烏輸曼。究竟如何?無從考據,依字讀便可。鳩槃茶,譯甕形鬼,形似甕故,屬惡鬼。「毗舍闍」啖精氣鬼,食人精血。「部多」大身鬼。都是「飲血啗肉」的「諸惡鬼神」,具小神通,故稱神。

受持本經,少至四句偈,諸魔惡鬼,悉皆遠離,若親近時,則生善念,發心護持。

戊二、約一行以顯三報分二

己一、明現世善報

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

行者單讀誦十大願,無論何時何地,一切無礙。我讀誦至今,三十多年,冥應不小,往往「山窮水盡疑無路」,卻「柳暗花明又一村」,當然,仍有許多不如意事,乃宿業所致。古云:「善人各有一重天」,誠屬不虛。約善法言,得無障礙,自由自在,惡法則不然。怎樣無障呢?如皓月當空,烏雲盡除,感諸佛菩薩讚歎,一切人天禮敬,一切眾生歡喜供養。

己二、明生後二報分二

庚一、總明等同普賢

此善勇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謂讀誦者「善得人身」,不虛度歲月,肯修學,假以時日,將來必能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得微妙色身,華嚴經云:菩薩眾中,普賢菩薩身相最為莊嚴,從頂至足,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庚二、別顯生後二報分二

辛一、得生人天

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將來受生人天,種族尊勝,不被輕賤。近善知識,善法熏習,除惡道因,不墮四惡趣。能伏外道,導入正途,息諸煩惱,如獅王伏群獸,如是行者,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辛二、得生淨土分二

壬一、願王導歸極樂

依此修行,能導歸極樂,最為要緊。

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

行者臨命終時,最後剎那,古德釋剎那有三:一、捨本有,捨肉身也。二、入悶絕無心位。突然休克昏迷,六識不起作用。三、現中有,醒來已是中陰,若非大善、大惡,死後必經中陰,七日一變,四十九日內轉生。俗之作七,由此而來,為作功德,助生善趣,世人不知,訛傳男人跑得快,須經十殿閻君審判等,根本錯誤,死並不一定得向閻王報到。如何幫助亡者,可參閱弘一大師「人生之最後」、飭終津梁等。

順便回答兩個問題:一、蓋陀羅尼被是否合法?這個問題,我不便說,因用的人很多,上面印有許多佛號、梵咒,依顯教言,不可焚燒經典,不用為宜。密宗用,我非修密者,不知其勝處,依密部,須經金剛上師加持才有效,現在是印的,沒依法加持,是否有效?不得而知,陀羅尼被不是非用不可。

二、出家有三衣,在家受戒也有縵衣,壽終後,能焚燒否?

依佛制,不可。穿著死則另當別論。佛制出家人命終,順當時所穿,不須更換,不燒的原因是「惜福」,布施他人。但,現在情形不同,給人未必要,若二十五條衣,質料好,或可轉施,五衣七衣常穿,欲施不得,可摺成長形置棺上,火化時同化,莫置棺內。若土葬,埋土內,恐污法衣,失恭敬,可墓旁焚之。焚化否?視情況而定,須知善巧,有人需要則送,沒人要則焚。這是我的看法,只好如此,否則,無法處理。在家亦然。

臨欲命終,最後剎那,六根散壞,呼吸停止,人死如虎,無人不怕,一切親眷遠離。世俗傳說,死於床會做扛床鬼,故見將斷氣,速移至廳堂。事實上,是孝子賢孫怕鬼,死在房間,沒人敢睡,大廳是公家的,無妨。依佛法,隨彼死時睡在何處皆無妨,不須移動,待八小時後,全身冷透再處理,否則,八識未離,動之恐令生瞋而墜落。人死真沒價值,不如豬狗牛,尚值幾文錢,豬狗牛死了,或許還有人煮來吃;人死則不敢多留,棺出不可再入,怕回來,嚇死人了。

活時叱吒風雲,此時威勢何用?若為帝王,輔相大臣、宮邑城廓、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來空去也空,生時赤裸,死亦然,縱使一身綾羅綢緞,實際上也帶不走。明此理,對世間萬物應知放下,不執著。

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當爾之時,唯有十大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中,隨即引導,在剎那間,往生極樂,蓮花化生。故本品列為「淨土五經」之一,念佛者當常持誦。

壬二、見佛授記證果

到已,即見阿彌陀佛。

往生即花開見佛悟無生,多好!中、下品生,蓮花待時方開,唯上品上生,始能如此。

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

除見阿彌陀佛外,並見文殊、普賢、觀音、彌勒等諸大菩薩,色相端正莊嚴,種種功德具足圓滿,海會圍繞。

彌勒菩薩等是法身大士,遍十方界,非僅居兜率天。

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往生者自見生寶池蓮中,蒙彌陀導師,親授記別。

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

受記已,得不退轉,隨阿彌陀佛,往化十方。

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不久,坐菩提道場、降魔、成佛、說法利生,能令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眾生根性教化,不隨根性,不能化導。佛世,目犍連度二弟子,久修不得成就,思悔欲退,見佛,佛問:在家作何行業?出家修何法門?甲答:在家洗衣為業,出家修數息觀。乙謂:在俗作鐵匠,出家修不淨觀。佛示二人,修法互換,不久,皆證阿羅漢果。因洗衣常見不淨,打鐵拉風箱如呼吸,根性相近,故易成就。凡夫度眾,難在不知根性,佛世,只要親近佛,各各得解脫。但,凡夫多作觀察,亦知一二,儘量隨化,熟其善根,究竟成佛。學佛利生為成佛,成佛為度眾生,盡未來際,廣益無量,非供人瞻仰禮拜而已。

顯經勝德畢。

丙三、勸囑受持分三

丁一、結前勝德

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

眾生若信聞此十大願王,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所得功德,唯佛乃知,顯功德不思議!

丁二、正勸受持

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

聞莫生疑,當真實信受,受已能讀、能誦,依法修行,行解有得,廣演流通。

我這經本依清朝名家書寫影印,字工整,寫經當如是,不可草率,書寫目的,在使法寶流通,令眾受持,今印刷便可。

丁三、重舉勝德

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行者於一念中,所有行願速成,福聚無量,為苦海舟航,濟度迷津,往生極樂,究竟解脫。

長行竟。

乙二、偈頌分二

丙一、標舉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長行說完,普賢菩薩欲重說文義,普觀十方眾生根性,而說偈曰:

丙二、正說分四

丁一、頌正示行願分四

戊一、分頌十願分二

將十願分開重頌,但前七願分頌,後三願合頌,故又分二段:一、分頌前七願。二、合頌後三願。

己一、分頌前七願

今依長文比照,稍異處略釋,不詳說。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

重頌第一、禮敬諸佛願。

晚課八十八佛後的回向偈出於此。

「人師子」佛也。經中常讚佛為人中師子。仗普賢行願威神力,所以能清淨三業,遍禮十方三世諸佛無餘。「一身復現剎塵身」,一身現無量,「一一遍禮剎塵佛」,一一身禮無量佛。謂:一身現無量身,每一身皆禮無量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 讚佛甚深功德海

重頌稱讚如來願。

於一微塵中見微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裡弘演妙法,無盡法界內,一一微塵亦如是,我依普賢行願力故,深信諸佛充滿微塵中轉妙法輪,願以至誠懇切心,在每尊佛前,出無盡妙言詞,盡未來際,讚頌佛無量無邊功德。

以諸最勝妙華鬘 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重頌第三、廣修供養願。

願以勝妙花、香、伎樂、傘蓋、衣服、燈燭等,一一皆如須彌山多,仗普賢行願力故,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三世諸佛,願遍諸佛前,廣修供養。

僅重頌財供養,證明財供養即法供養,故不重說。

修財供養,觀三輪體空,便是法供養,財、法並具,不偏一邊,義含在中。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重頌第四、懺悔業障願。

此偈大家甚熟,「我」或更改為「往」。往昔無始所造諸惡業,皆因貪、瞋、癡三毒,三毒是造業根源,身、口、意是造業的工具,因三毒推動,從三業造作,而種下無量無邊苦果,今於佛前,求哀懺悔,悉使清淨,不障道業。

平常求懺悔,念此四句,至心禮敬亦可。

十方一切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重頌第五、隨喜功德願。

十方世界六道眾生,及二乘聖者,不論有學、無學乃至諸佛菩薩,所有功德,我皆深心至意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

重頌第六、請轉法輪願。

「世間燈」,佛也。燈能化暗為明,佛教導眾生,能去眾生迷矇,啟智慧光,如巨夜明燈,照耀漫漫長夜。

「十方所有世間燈」,指十方一切佛。「最初成就菩提者」,如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時,便前往勸請諸佛說法,利益眾生,使離苦得樂。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重頌第七、請佛住世願。

諸佛化緣盡,欲示現入滅,我皆至心懇請,祈佛久住世間,法燈燄續,利樂眾生。

己二、合頌後三願

所有禮讚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回向眾生及佛道

此偈前三句,總牒前七願功德。開頭「所有」與第三句末「諸善根」,盡括攝七願。所有「禮」敬諸佛功德,所有稱「讚」如來功德,所有廣修「供養」功德,並所有「請佛住世」、請「轉法輪」、「隨喜」功德、「懺悔」業障的功德善根,我悉回向一切眾生,回向無上「佛道」。令眾生皆擁有善根福德,速成菩提。

所有善根回向眾生,即恒順眾生,回自向他;回向佛道,即常隨佛學,也是回因向果,回向真如實際,故標合頌後三願。

戊二、總頌行願分七

行、願合頌。有願無行,是虛願,有行無願,謂盲行,所以,須願行並具,如鳥雙翼,缺一不可。

下文可說是合頌常隨佛學與恒順眾生,兩願合併,再詳頌之,文長分七,先:

己一、略頌第八願

我隨一切如來學 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 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 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 速得成就大菩提

兩首八句,文淺易明,且長文已說。

發心隨十方諸佛修學佛法,以圓滿普賢大士的種種行願,等同普賢。願效法菩薩,供養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天人師」,佛十號之一,為九界獨尊號。佛是九界導師,但三途迷深、修羅瞋重,唯人、天能解、能行,三世聖賢,皆於人道成就,故稱「天人師」。常隨佛學的目的在「一切意樂皆圓滿」,求獲普賢行願,廣利一切眾生,隨心所願皆得圓滿。更願普隨三世諸佛,親近受教,福慧圓具,速證菩提。

己二、廣頌第九願分四

詳細重頌「恒順眾生」願,文分四段。

庚一、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所有十方一切剎 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繞諸如來 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 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 滅除煩惱盡無餘

文有八句,前二句,明佛剎莊嚴,次顯能依眾會。「十方所有諸眾生」下,正申發願,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十方佛剎,廣淨妙嚴,海會大眾,於菩提樹下,圍繞諸佛,恭聆法音。普賢行者,親近如來,恒順眾圭,願一切群萌,離憂愁苦惱,得涅槃安樂,獲佛法深益,滅除種種煩惱。

庚二、願隨形六道說法度生

我為菩提修行時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 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茶 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 悉以諸音而說法

願化六道身以度眾。

我為求成佛道,歷劫修行,願得宿命通,知過去、未來諸事,若生人趣,常得出家,嚴持淨戒,以身作則,不犯輕戒。「無垢」,垢是垢染、骯髒之意,無垢即無垢染、不骯髒,若犯輕戒,如衣染垢,須加洗滌,方復清淨。今嚴持戒律,微細戒也不犯,謂「無垢」。「無破」,不犯根本重戒,出家者犯重戒,如器皿破碎,不能使用,亦如斷頭,不能延續僧脈,受戒後,不違重戒,清淨梵行。「無穿漏」,穿漏是比喻,如渡海者,愛惜浮囊,不使有裂縫,免遭生命之危,顯持戒嚴謹,不漏落三塗。行者當修持淨戒,生天上人間,保持慧命不失,具宿命通,延續所修,易得成就,這是菩薩行者的主要條件。然後化他,弘法利生,不捨天龍八部等一切眾生,具語言三味,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普攝六道,度諸苦厄。

庚三、願在塵不染勤修勝行

勤修清淨波羅密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 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精進修習六波羅密,純為眾生,非為名利,沒一點副作用。不管如何顛沛困苦,「恒不忘失菩提心」,盡除煩惱垢,成就眾妙行。於世間修行,能滅惑種、業因並諸魔境,雖處五濁,猶如蓮華出污泥而不染,生於水而瓣不沾水,截惑業魔繩,得大解脫。

行者不但即世間而不染,修學菩薩道,「亦如日月不著空」,不被眾生轉,不執空性中,不偏空、有,得大自在。

庚四、正頌隨順

悉除一切惡道苦 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於剎塵劫 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 盡於未來一切劫

恆修普賢廣大行 圓滿無上大菩提

願悉拔眾生苦,等與究竟樂;經微塵劫,恒處十方,利益無盡。我盡未來際,恒順眾生,方便度之,念念不忘普賢行願,期圓成無上菩提果。

己三、廣頌隨學義分三

上僅略頌,故又詳明,文分三。

庚一、明隨學根本

所有與我同行者 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 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 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 於我常生歡喜心

所有與我共修普賢行的同參道友,生生世世共聚一處,三業清淨,互勉互勵,願共住道友,做我教授善知識,示我普賢廣大行願,增我道業,並願與我常共集會,提攜教誨,對我常生歡喜心,不相捨離。

隨學之本在「常親近善知譏」,不論教授、同行,皆生生不離,共行共勉,方能恒修願行,直至成就。

庚二、願永劫隨學

願常面見諸如來 及諸佛子眾圍繞

於彼皆興廣大供 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 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 盡未來劫常修習

願時時親覲如來,及海會圍繞眾菩薩,盡未來際廣修供養,毫不疲厭。願持諸佛勝妙法,學佛所學,行佛所行,不違佛教,光顯一切菩提行,證出世間無漏慧,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無間歇,恒常懇切修習。

庚三、頌隨學功德

我於一切諸有中 所修福智恆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 獲諸無盡功德藏

「諸有」,指三界六道,有輪迴,有生死。簡稱三界為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處中說九有:欲界,五趣雜居地為一有,色界之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四地四有;無色界之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四有,合起來共九有。詳分二十五有,俱舍論偈云:「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那含。」總不出三界輪迴生死。

行者於三界中,恒修福慧。因定慧生諸權巧,方便度眾,而得究竟解脫,獲無盡功德寶藏,乃常隨佛學之殊勝妙處。

己四、加頌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分二

所謂「加頌」,因前無明文,僅隱含其義,此以偈加頌品題也。分二:庚一、頌不思議解脫境界。庚二、頌普賢行願。庚一又分四:

庚一、頌不思議解脫境界分四

辛一、塵剎小大相入不思議

微塵剎土之空間,互相融入不思議。

一塵中有塵數剎 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 我見恆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 我遍修行經劫海

顯微塵剎土,大入小,小入大,不可思議。

一微塵裡現無數佛剎,是小中現大,一一剎有難思議佛,每一佛都處在眾會中,為海會大眾所圍繞,願能參與殊勝法會,親見無量諸佛,恒常開演無上菩提的修行妙法,令我及眾生,增進福智,圓滿所學。無量諸佛恒演菩提法的情形,如海之深廣無盡。頌文「海」字,表甚深、廣大、無窮無盡之意。並於毫毛端,見三世佛,處微塵剎,轉妙法輪。不但空間上,大入小,小容大,橫遍十方,就是時間上,也豎窮三際,盡攝過去、現在、未來無餘。雖佛無量,國土無邊,我猶發願,深入微塵剎海,追隨諸佛修學,盡未來際,無間歇,不疲厭。

如是境界,非凡小所能思議,如毗耶離城維摩丈室,僅一丈四方,竟容三萬二千個高廣寶座,並無量人天,甚不思議,凡夫往往不信。玄奘三藏留學印度,參禮毗耶離城,室頂已毀,牆壁仍存,見小小之室,何能廣納,不免心生疑惑,逐步而量,從東牆往西壁,近在咫尺,由朝至暮,屢行不到,看似在前,卻碰摸不著,始深信不疑。

大入小尤不可思議,只能依文解說,無從顯示,乃佛之境界也。

辛二、音聲一多無礙不思議

一切如來語清淨 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 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 於彼無盡語言海

恆轉理趣妙法輪 我深智力普能入

佛語清淨,利益群萌,故云世間好語佛說盡。佛不但言語淨無瑕穢,且一音具眾音,眾生聞之隨類得解,能滿眾生願,聞所欲聞法,佛出廣長舌音,一一音具法、義、詞、樂說無礙辯,三世諸佛,以此無礙辯才,於十方世界,廣說妙法,契理契機,降魔外,伏眾惑。我願仰仗普賢力,深入諸佛微妙法海,依修成就。

辛三、時劫長短隨心不思議

我能深入於未來 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 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脫及威力

我依普賢行願力,深入未來時間中,並將長劫縮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也不出我當下一念,故說「為一念際我皆入」,所謂一念入一切劫,一切劫攝一念中,念劫相入,所以,能於一念間,見到三世一切諸佛,聞佛說法,亦常趣入佛境界,親證如幻解脫,獲佛威神之力。

時間本是假法,並無實體,長短隨人心念,古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仙境如是,況佛境界。昔天合山有一老修行,工作稍息,行至後山,過石橋,見梵剎巍峨,五百俊秀僧人過堂,隨之而入,飯罷喝茶,齒頰皆香,欲留下不走,童子不肯,強送至橋,問是何處?童子不答,再追詢,童子用手一推,回首,梵剎、石橋均不見,惟有己在此山中,循徑歸來,園蕪鋤鏽,茅屋傾毀,下山尋故友,已逝百年,友人之孫已八十多歲了。老修行有福,得入羅漢境,餐飯杯茗,人間百年,此即時間長短隨人心念,不可思議!

辛四、頌普賢行不思議

於一毛端極微中 出現三世莊嚴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 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 成道轉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詣而親近

於一毛端極微塵中,現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莊嚴寶剎;十方微塵毫端內,遍現無邊淨佛國,我願深入佛土中,承事諸佛,修普賢行,使諸佛土,更加嚴淨。「照世燈」,即佛,佛示現人間,導迷啟悟,如世之明燈。所有未來一切諸佛,示現修行成道、轉法輪、度眾生,乃至化緣盡、入涅槃,各階段中,我皆發願,恭詣親近,隨侍修學。

此即普賢行之精神,親近諸佛恒修行故。

庚二、頌普賢行願分二

辛一、頌普賢行之能力

速疾周遍神通力 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 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 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 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 圓滿普賢諸行力

十二句十二種力,明修普賢行願,能成就十二妙力。文倒過來念較易明白,如「神通力速疾周遍」,意即有神通力速遍十方世界。「大乘力遍入普門」,以大乘菩薩道力,證入普門境界,示種種法門,接引眾生,皆成正覺。「智行普修功德力」作「功德力智行普修」,依普賢行,智行普修,解行並進,成就一切功德。「大慈力威神普覆」,具慈與樂之大力,恩威並濟,折攝兼施,如慈雲蔭覆眾生。「勝福力遍淨莊嚴」,普賢行具殊勝福力,能遍淨莊嚴一切佛剎。「智慧力無著無依」,有般若妙智,不著諸法。從「定慧方便威神力」起,按經文讀。修普賢行,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具諸善巧方便,威神之力,度化眾生。「普能積集菩提力」,普修萬行,積聚菩提大道資糧,將來親證菩提。「清淨一切善業力」,依甚深行願,使一切善業清淨。「摧滅一切煩惱力,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修普賢行,能滅諸煩惱,降眾魔障,圓滿普賢行願。

辛二、頌普賢願之廣大

普能嚴淨諸剎海 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 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 修行無倦經劫海

八句,皆以「海」顯普賢願之廣大。具普賢願能遍嚴諸佛剎土,使眾生究竟解脫,善巧揀擇一切諸法,深證般若妙智,淨修所有法門,圓滿一切利他之願,至十方親近承事諸佛,盡未來際修行,毫不倦怠。

己五、重頌隨學與圓滿行願

三世一切諸如來 最勝菩提諸行願

我皆供養圓滿修 以普賢行悟菩提

三世諸佛的最勝菩提行願,我皆一一虔敬供養,圓滿隨學,依普賢行悟佛菩提,成等正覺。

己六、願同二聖分二

庚一、遍同普賢

一切如來有長子 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回向諸善根 顯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恆清淨 諸行剎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 願我與彼皆同等

本品重在普賢行願,故首願願與普賢相同。

一切如來的長子,名也叫普賢,我願將所修善根功德,普皆回向,入於普賢行願海中,並冀望自己的智慧、行持,和普賢菩薩相同。願三業清淨,恒無污染,所修萬行,所居國土,亦如普賢清淨莊嚴。具如上甚深妙智,方可名為普賢,願我和普賢無異,具大智、發大願、行大行,彼之所修我亦修,彼之所證我亦證。

庚二、雙齊二聖

我為遍淨普賢行 文殊師利諸大願

滿彼事業盡無餘 未來際劫恆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 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 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為遍修普賢大行,實踐文殊大願,圓淨二聖事業,使智行一統,願盡未來際精進不倦。既願雙齊二聖,切修無量行門,必獲無邊功德,安住一切行門中,徹證一切神通,文殊智猛,普賢亦然,我今回向諸善根,常隨二聖學。

己七、結歸回向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十大願殊勝無比,為三世諸佛之所稱歎,我今願將所有善根,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以期證得普賢行願。

總頌行願畢。

戊三、超頌願生淨土

長行願生淨土文,在顯經勝德中,現於此超前重頌,故云「超頌」。

願我臨欲命終時 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剎

重頌願王導歸極樂。

願臨命終時,盡除諸障,親見彌陀,往生極樂。「安樂剎」,安樂佛國,即西方極樂世界。

我既往生彼國已 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 利樂一切眾生界

重頌見佛授記證果。

往生後,得不退轉,努力進修十大願,皆圓成無餘,上求圓滿後,方能「利樂一切眾生界」,下化眾生,令六道離苦,二乘回小向大,盡化十方,普獲安樂。

明發願雖在娑婆,成就要在西方,凡夫對十大願只能隨分隨力修學。

彼佛眾會咸清淨 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 現前授我菩提記

彼國依正莊嚴,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皆清淨海眾。從初生至等覺,都是蓮華化生,環境七寶所成,平坦無瓦礫荊棘,行者娑婆業盡,於殊勝蓮花中,上品上生,親見阿彌陀佛說法,並蒙佛授記別,如法華會上佛為舍利弗、目犍連授記般,將來畢竟成佛。

蒙彼如來授記已 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眾生界

蒙彌陀如來授記後,已是分破無明、分證法身的大菩薩,能化身千百億,周遍十方世界,利益一切眾生。

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可分身百界,示現八相成道,成佛度生,況位位增進呢?二地二住可以千身,三地三住則一萬,每一化身,皆運深廣智慧,普利一切含識。

為何華嚴會上,普賢菩薩還要以十大願王,勸導善財及華嚴海眾,求生極樂呢?清涼大師行願疏說有四義:

一、有緣故。彌陀願力與娑婆眾生最為有緣,所謂「家家彌陀佛」,縱使不信佛,也知道佛弟子念阿彌陀佛。

二、不離華藏故。極樂世界在華藏世界的第十三層,和娑婆同一層,第十三層有微塵數佛剎,極樂是其中之一,故生西方安樂國,並未脫離華藏世界。

三、令眾生心歸一處故。雖然十方淨土皆可往生,但為使眾生專注一境,心歸一處,一門深入,易成就故,導歸極樂。

四、阿彌陀佛即本師故。阿彌陀佛與釋迦如來,平等無別,當體即是。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普賢菩薩讚世尊勝德云:「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所圍繞」。或見本師即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圍繞,因此,彌陀即釋迦,釋迦即彌陀,無二無別。生西方並未離娑婆之毗盧遮那,親近阿彌陀佛便是承事本師,同一法身,所以,求生極樂,即見華藏勝境。

戊四、總收行願無盡

總頌每一願「結顯無盡」經文。

乃至虛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 我願究竟恆無盡

普賢行願總收一切行願無盡。

「乃至」超略詞。長行文較詳,頌文較略,以乃至括之。

虛空界、眾生界、業及煩惱,四種雖無盡,但亦有盡時,如眾生煩惱有斷盡之日,業有清淨之時,我之願行永無盡期,立志恒度一切眾生。

丁二、追頌顯經勝德

十方所有無邊剎 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 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 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 獲勝功德過於彼

八句重頌較量聞經功德。以眾寶供養功德,和聞持行願功德,兩相較量,何種殊勝。

用盡十方無邊剎土之珍貴眾寶,供養如來,並以最勝安樂布施人天,經一切微塵數劫修福,如是長劫,以妙供品,上供諸佛,下施眾生,功德不可謂不大。但若有人,偶聞十大願王,一歷耳根,即生淨信,心生渴仰,求勝菩提,僅此一念功德,勝前供養、布施功德,一經於耳,功德如是,況依教修行呢!

即常遠離惡知識 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 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下二十句,頌顯餘眾行德。

信行十大願,能常遠離惡友,不受牽纏,除惡因,不墮四惡道,生人天中,若念佛求生西方,臨命終時,迅即往生,速見彌陀如來,圓具普賢殊勝行願。

此人善得勝壽命 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 如彼普賢菩薩行

如是行者,不空過光陰,可謂善得壽命,善用人生,不久之將來,定能成就普賢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 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 一念速疾皆消滅

往昔因無智慧,未親近三寶,致造五逆十惡極重之罪,今聞普賢行願,發心讀誦受持,於一念間,速滅五無間業,而得解脫。

顯行願力之大,能於一念中,懺除無間地獄業,況餘諸罪。

族姓種類及容色 相好智慧咸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 堪為三界所應供

出生尊勝種族,六根無缺,顏色端正,具智慧力,能降伏諸魔外道,如是行者,堪受三界眾生供養。

速詣菩提大樹王 坐已降伏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法輪 普利一切諸含識

修普賢行,能速至菩提,坐菩提樹下,降伏強軟二魔,成等正覺,轉妙法輪,普利眾生,如釋迦牟尼佛。

「含識」,即眾生。眾生心含八識,故名含識。

丁三、頌勸囑受持

若人於此普賢願 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 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能發心讀誦、受持、為人演說此普賢十大行願,所得果報,唯佛方知,未來必定成佛。

十法行僅列讀、誦、受持、演說四種,禮佛、讚佛、供養等,便是受持。「演說」則不論深說、淺說或略說。

若人誦此普賢願 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 成就眾生清淨願

若人虔誦十大願,舉少分善根說,就在一念中,圓成一切功德,仗此一念,將來能成就自利利他的清淨大願。

願王雖十,不出上求下化,以一念敬心讀誦,度眾之清淨誓願,悉皆圓滿。

丁四、總結回向

我此普賢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我以此所修普賢行願的殊勝功德,悉皆回向給一切眾生,普願沉溺三界苦海的眾生,仗此功德,速超生死,往生極樂,親近無量光佛。

此經常說「無量光」,「光」表智慧,修十大願,須以智導,否則,盲修瞎練,大智度論云:「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布施等五度如足,般若為目,智目行足,方達彼岸,故處處言無量光,表普賢行願,離不開文殊妙智,智行雙運,才能成就所修。行而無目,易入歧途,有目無足,不達目的,顯智之重要。

乙三、結讚

總結上文,讚普賢行願之殊勝。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

普賢大士於毗盧遮那報身佛前,說了十大願偈頌後。

此偈最圓滿,能令行者斷惑、證真、度眾、成佛,故曰「清淨」。

聞印度當時大乘菩薩道盛行,初學都以普賢偈作早課,因全部行願品文長,故僅誦偈頌。我昔住獅山茅蓬,也如是依行。偈中圓含十大願,故藏中另有「普賢行願偈」譯本,未攝長文,顯彼時盛行之狀況。

善財童子踊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

「踊躍」,喜至極也。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後參普賢,普賢菩薩身相最為莊嚴,一毛孔具無量佛剎,運神通力攝善財入毛孔中參學,出已,證與普賢等,為等覺菩薩境,大士才為說佛勝德偈(第三十九卷),於第四十卷說十大願,童子聞十大願王,喜極踴躍。華嚴會上,所有菩薩,聞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生大歡喜。

如來讚言:善哉!善哉!

華嚴勝會中,佛很少說法,多屬菩薩說,至此,毗盧遮那佛才開口稱讚,印證普賢菩薩所說真好。

首句「善哉」,讚十大行願說得好,能令眾生上求佛道。第二句「善哉」,讚普賢行願能下化眾生,令諸行成就。「哉」,語尾音。

經佛印證,雖菩薩說,與佛說無異。

正宗分畢。

甲三、流通分分二

此之流通分,是全部華嚴經的流通分,八十華嚴和六十華嚴,至讚佛偈最後「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說盡佛功德。」止,並沒有流通分的經文,只四十華嚴的普賢行願品才有,也因此,華嚴經才算圓滿。後人將此列入八十華嚴,成為八十一卷。文分二:

乙一、功歸佛說

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

普賢菩薩說,由佛印證,如同佛說,故功歸佛陀。

佛讚善哉完畢時。「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聖者」總指諸大菩薩,至少破無明證法身。「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如是」,總指四十華嚴,前三十九卷可說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第四十卷為「普賢行願品」,當將此不可心思口議之解脫境界,殊勝法門介紹圓滿時。

乙二、時眾受持分二

丙一、別列持眾分三

丁一、菩薩眾

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

文殊師利菩薩為上首,所領導的諸大菩薩,及其教化成熟的六千位菩薩比丘。

詳見四十華嚴第四卷,文殊菩薩在福城東邊說法,舍利弗領六千比丘弟子,皆回小向大,欲學菩薩道,舍利弗勸令親近文殊,受文殊教化,成就菩薩道,也參加華嚴勝會。華嚴經到第九會才有聲聞出現,即此六千比丘。

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

彌勒菩薩為上首,領賢劫諸大菩薩。

賢劫有千佛出世,釋迦世尊第四,彌勒第五,後面還有九百九十五位,正在行菩薩道,並及賢劫中興隆佛法的諸大菩薩。

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餘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訶薩眾。

普賢菩薩為上首,統領十方剎海極微塵數菩薩眾。

普賢菩薩煩惱斷盡,只留一分生相無明,成佛頓斷,是因心最圓滿的菩薩,故謂「無垢」,歎彼斷惑勝德。

「一生補處」,即等覺位,後補佛位,教化眾生。

「灌頂」,是譬喻。古印度風俗,太子登基時,取四大海水,灌其頂,以承王位。「灌頂位」,也就是等覺位,即補處菩薩,藉喻此類菩薩,進一步便成佛。

「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訶薩眾」,顯十方來集之菩薩眾多。

「種種世界」,經中說世界種類千差萬別,詳見華嚴經。

所有世界,一切菩薩,皆聚集勝會,聞華嚴妙法。

丁二、聲聞眾

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

以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為上首,率大乘善根成熟的大聲聞眾。

丁三、八部眾

并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

除菩薩、阿羅漢外,還有人天及善根成熟的八部眾,都在法會中。

「世主」,即國王。華嚴經首卷列所有世間主參與法會,國王、天王等皆世主,乃至八部眾,樹、海、空、道場、山神等,皆各有其領導者。

「人」,統指世間人。「非人」,總括鬼神眾。「等」,所有一切聽眾。「八部」,常說不贅。

丙二、總結受行

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從菩薩眾起至八部眾止,所有大眾,聞佛說華嚴大法,皆踴躍歡喜,各歸本處,依教奉行。

耳根發耳識,開啟聞慧,深「信」不疑,「受」持在懷,是思慧。念念不忘依教「奉行」,是修慧。「信受奉行」四字,具足聞、思、修三慧。

佛法重實踐,聞而後思,思而後行,方得受用。

「普實行願品」,因時間及個人眼睛關係,略說至此。本品列為淨土五經之一,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對淨土行者尤為重要,虔修十大願,精進念佛,臨命終時,設若阿彌陀佛沒來接引,仗願王之力,也能送往西方,是念佛者的強心劑。願普賢行願廣得流通,人人見聞信受,普令眾生,圓滿所修,共生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