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性法師敬集
本編所據典籍一覽表 | ||||
題目 |
卷數 |
註者 |
集中簡稱 |
備註 |
觀無量壽經義疏 |
二卷 |
隋淨影寺沙門慧遠撰 |
淨影疏 |
|
觀無量壽經義疏 |
一卷 |
隋沙門吉藏撰 |
嘉祥疏 |
|
觀無量壽經疏 |
一卷 |
隋天台智者大師撰 |
天台疏 |
|
觀無量壽經疏 |
四卷 |
唐沙門善導集記 |
四帖疏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 |
五卷 |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鈔 |
妙宗鈔 |
註智者大師疏 |
觀無量壽經義疏 |
三卷 |
宋西湖靈芝崇福寺沙門元照撰 |
靈芝疏 |
|
觀無量壽經直指疏 |
二卷 |
清浙水慈雲寺沙門灌頂續法述 |
直指疏 |
|
觀無量壽佛經約論 |
一卷 |
清彭際清述 |
約論 |
|
觀經疏鈔演義 |
一卷 |
民國、四明觀宗寺沙門諦閑演義 |
演義 |
天台疏妙宗鈔 |
觀無量壽經箋註 |
一卷 |
民國、無錫丁福保箋註 |
箋註 |
|
觀無量壽經釋論 |
一卷 |
民國、呂碧城造 |
釋論 |
|
今講此經,先釋經題,次明譯史,後釋經文。
據下經文,阿難請問,佛立二名。初云:「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加一經字,共二十字。此從心境為名也。又云:「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更加經字,共有九字。此從破障感報為名也。就初名中,「觀」之一字,能觀智也。下十八字,所觀境也。「極樂國土」,即是依報,攝前六觀(一、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無量壽」下,即是正報,攝後十觀(七、華座觀,八、聖像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往生觀,十三、雜明佛菩薩觀,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觀佛,總前三觀。下二菩薩,總攝七觀。故此一題,十六皆足。次名中,「淨除業障」,總前十六觀行力用。觀成破障,即現因也。「生諸佛前」,即來果也。不指彌陀,而言「諸佛」者,即下經云:「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等。 今翻譯家,止用初名,仍從省約。但據諸佛,深合經旨。天台疏云:「舉正報以收依報,述化主以包徒眾;觀雖十六,言佛便周。」此約舉要包攝前後釋也。遠師疏云:「此經以觀佛為主,故偏舉之。」此據經宗諸觀相從釋也。今詳兩釋,後義最長。以正為觀佛,須先國土,以為由漸;後因觀佛,旁及徒眾,以顯周遍。是以佛觀文中,獨名念佛三昧也。
題中上七字為別題,別在今文;下一字為通題,通及眾典。上二字,標能說教主;下五字,示所說行法。
初、能說中,佛是十號之一。說謂悅可眾心(案:此約聽者而言,故云「悅可眾心」。天台疏云:「說者,悅所懷也。」妙宗鈔釋云:「悅,是暢悅。懷,是心懷。若就此經,即是如來久修久證念佛三昧,蘊之在懷,今機扣發,說之,乃暢昔之所懷。」)。此方化主,定是釋迦,故但舉通號。下所觀境,恐濫餘尊,則通別齊舉。準智度論云:經通五人說:一佛,二聖弟子,三諸仙,四諸天鬼神,五變化人。欲顯此經是佛自說,簡非餘人,令生信受。然一代時教,律唯佛說,特彰祕勝;經通餘人,但須印可。然就經中,淨土一法,定是佛說,明非小聖餘凡所知。是以他經或容不著,諸淨土經並須標簡。
二、所說法中,上一字,即能觀心;下四字,即所觀境。 初中、大小觀法,並指第六意識為能觀體。五陰之中,善行陰攝。行前三心,體唯無記;必取行心成業,方能感報招生。準下經文,或名想念,或號思惟,名異體同,莫不皆指意思為能觀耳。(以上皆錄靈芝疏)
大乘義章二云:「粗思名覺,細思名觀。」智度論十七:「問曰:有覺有觀,為一法、為二法耶?答曰:二法。麤心初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是名為觀。譬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為覺,後聲細微名為觀。」(箋註)
次、所觀中,梵云阿彌陀,此翻無量壽,亦云無量光。壽即表福,是解脫德;光即表智,是般若德。般若解脫共嚴法身,即同居淨土攝生教主。觀音補處,實有壽限;且據凡小莫數,故言無量。佛者,具云佛陀,此翻覺者。覺有二義:一、覺察義,四住如賊,唯聖覺知,不能為害;二、覺悟義,無明如睡,聖慧一起,如眠得悟。對彼二乘,故名大覺。超彼等覺,故名妙覺。且據一相,餘如別說。身相光明,具如佛觀。(靈芝疏)
經者,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契有二義:一、上契諸佛之理,二、下契眾生之機。經復多義:佛地開二:一、貫穿,貫穿所說法也。二、攝持,攝持所化生也。此方四義:一、常,三世不易也;二、法,十方同軌也;三、徑,古今共由也;四、典,遠近尊守也。(直指疏)
此經以觀無量壽名者,專明極樂教主依正莊嚴,慈悲方便,與他方諸佛不相混濫;欲令眾生一心回向,捷出生死。觀有多門,隨機利鈍。攝以一佛,更無不盡。九品分張,萬流齊赴。不離報化而頓徹法身,不外同居而直登補處。此之方便,無等無倫。遇斯經者,詖宜發決定心,堅儋何願,盡此報身,速生彼國。(約論)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報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四帖疏)
劉宗、西域、三藏法師,僵良耶舍譯
劉宋者,所以別於趙宋也。劉裕受晉禪,國號宋,都建康(今江蘇江寧)。有今揚子江、珠江兩流域各省。凡八主,五十九年。(起民前一四九二年(四二○),訖前一四三三年(四七九)。)禪位於南齊。(箋註)
西域之名,指敦煌以西諸國而言。古時常用西域以指印度諸國。(箋註)
三藏,謂經、律、論。法師者,以三藏法而為師故。又深通三藏之法,教化眾生故。
僵良耶舍,譯主名也。僧傳云:僵良耶舍,此云時稱,西域人。性剛直,寡嗜欲,善通三藏,尤工禪思。宋元嘉初,達於京邑。文帝深加歎異,敕止鍾山道林精舍。僧含請譯此經,並觀藥王藥土經。含即筆受。後遊岷蜀,還卒江陵。春秋六十。 譯者,翻梵文以成華文也。
大科分三: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證信有六:
一、「如是」者,即指正宗所說之法。稱理云如,離非曰是。決定可信,故云如是。
二、「我聞」者,阿難親從佛聞,明非自說。諸法無我,無我則無聞;隨俗假名,故說為我。
三、「一時」者,始從眾集,終至畢席。一期之時,簡非餘時也。如來說經,時有無量,不可定指,故云一時。又,西土此方,年月日時,曆數不同,流布他方,人難曉故。又復諸經,或有一席未能終畢,至後結集,方綴成文,前後不一,難為標指。即如今經,闍王造逆,如來說經,阿難重述,豈是同時?故以一言,包羅斯盡。
四、「佛」者,說教之主,顯非餘人。即指開示淨土釋迦大師也。佛翻為覺;自覺異凡夫,覺他異二乘,覺滿異諸菩薩,故名大覺。
五、在王舍下,說經之處。(以上錄靈芝疏)
王舍城:梵云羅閱祇伽羅,在中印度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自上茅城之舊都,遷居於此。城周圍有五山圍繞。靈鷲即五山之一。天台疏解釋此山得名因緣有三:一約諸王治化釋,二約移居免火釋,三約畏罪得處釋。文繁不錄。詳於智度論卷三,及西域記九。
耆闍崛,此翻靈鷲,諸聖仙靈依之而住。又名鷲頭,峰形似鷲。或眾鷲所棲,因以為名。天台疏釋山名亦三:一約聖靈依住釋,二約山形似鷲釋,三約鷲鳥棲隱釋。
六、大比丘等,同聞之眾。有二:一、聲聞眾,二、菩薩眾。若論志願,則菩薩為先;今取威儀,故聲聞居首。(靈芝疏)
與者,共也。梵語摩訶,此云大。大義有三:謂大、多、勝。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德量大故。遍解內外經書,名曰多—識解多故。出九十五種上,號為勝—知見勝故。(天台疏一
比丘:因名比丘,有三義:乞士、怖魔、破惡也。果號阿羅漢,亦三義:應供、殺賊、無生也。梵語僧伽,此翻為眾。四人已上,和合無諍,羯磨說戒,能辦一切滅惡生善之事,故名為眾。(靈芝疏)
千二百五十人,即眷屬弟子。三迦葉共有弟子千人,目連、身子共二百五十。其先並是事火外道,久受勤苦,都無所證;一見如來,便登聖果。感佛恩深,故常隨侍。(靈芝疏) 同時一處曰俱。
菩薩,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廣覺一切有情故。三萬二千,數也。(靈芝疏云:「三萬二千,總舉上首眷屬之眾。」)文殊師利,此云妙德,亦云妙首,又云妙吉祥。入法正位,名法王子。智德獨尊,故為上首。(直指疏)
智度論曰:「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法王子。」菩薩為育於法王佛陀之家者,皆法王子也。而經中多稱文殊為法王子,則以其在釋尊二脅士之上座,助佛教化之第一法子也。法華文句記:「經稱文殊為法王子,有二義:一、於王子中,德推文殊;二、諸經中,文殊為菩薩眾首。」眾首即上首也。上首者,一座大眾中之主位也。(箋註)
以上列大小聽眾以證信也。諸經通有,亦名通序。(直指疏)
大本小本彌陀經,列眾甚廣,今經最略。翻傳適時,各其志也。計應更列人天雜眾,下流通云:無量諸天龍夜叉等。即知序中亦略之耳。(靈芝疏)
諸經緣起,隨事不同。今經乃以殺逆為發起者,略有二意:一、欲彰此界眾生,極可厭惡,親生膝下,尚敢危害,況於餘人。意令末世欣樂淨土故。二、為表此方機緣,非遭極苦,不念脫離求往生故。故下韋提希云:「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等。(靈芝疏)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爾時,顯佛正在王城說法,揀非遊化諸國時也。(直指疏)
阿闍世,此云未生怨。胎時已於父王起怨害故。或婆羅留支,此云折指。生時王令撲之不死,折一指故。(直指疏)
隨順者,信他之教,從他之意,名曰隨順。(箋註)
調達,具云提婆達多,此云天熱;生時,諸天心皆熱惱,知彼出世,必破三寶故。(亦名天授)是斛飯王子,佛之堂弟,阿難親兄。有三十相。出家誦六萬法聚,十二韋陀。因見如來王臣歸仰,利養充溢,心生嫉忌,即往白佛,求欲攝眾,為佛所訶,遂謀害佛。阿難不知,授與通法。入山修習,獲得五通。乃自思惟,誰作檀越,闍世太子有大王相,種種變現,惑令信受。語太子言:我作新佛,汝作新王,豈不快哉!於是,推石壓佛,密跡金剛以杵擬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出佛身血。自號為佛,五法化人,三聞達等五百新學,受彼邪化,別眾乞食,別自布薩,即破法輪僧。蓮華色尼,路逢訶之,拳打眼出,即殺阿羅漢。犯三逆罪,生入地獄。闍王殺父、害母,共造五逆。此皆大權化事,或逆或順,無非益物,為絕後世起逆業故。經云:「示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又涅槃云:提婆達不曾墮獄造逆等。實非聲聞緣覺境界,唯是諸佛之所知見是也。(靈芝疏)
忽掩王身曰收。既得不捨曰執。言父者,別顯親之極也。王者,彰其位也。頻婆者,彰其名也。言幽閉七重室內者,所為既重,事亦非輕,不可淺禁人間,全無守護。但以王之宮閤,理絕外人,唯有群臣,則久來承奉,若不嚴制,恐有情通。故使內外絕交,閉在七重之內也。(四帖疏)
頻婆娑羅,此云模實,亦名影堅。皆為形體充實,從身立名。亦有翻為顏貌端正。七重之室,不慮往來;復加制約,欲令餓死。(靈芝疏)
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權現化,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眾生根性不同,入道有異,一逆一順,弘道益物。示行無間,而無惱恚。闍王現逆,為息惡人令不起逆。(天台疏)
阿闍未生有怨,幽因也;隨順惡教,幽緣也;重室制往,幽法也;收執閉置,幽業也。經初以幽父為發起者,有二意:一者、頻娑昔於毗富羅山,遊行獵鹿,周遍無得,唯見一仙,生瞋惡心,怒其逐去,刺左右殺之。其仙臨終,誓言為子,還以心口而害於汝。若不報怨,不能禁人無辜加害故。楞嚴謂:怨害輪迴,食父母想,如土梟、破獍等類。正此義也。二者、子若不逆,必貪富貴,終不能令聞法得果,厭此娑婆苦故。(直指疏)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麩,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蒲萄漿,密以上王。
韋提希,頻婆娑羅王之后,阿闍世之母也。(箋註)
韋提希,此翻思惟。先受此名,即為今日請觀之讖。浴身令淨,麩蜜塗身;瓔珞中空,可盛果漿。潛入深室,故云密也。(靈芝疏)
酥,音蘇。酪屬。以牛羊乳為之。麩,齒表切,音弨,上聲。糗也。以麥蒸磨成屑為麩。(箋註)
竊謂:情愛之深,莫過夫妻;王既被禁於七重室內,又復制諸群臣一不得往,夫人心中,甯不潸然?明知餓死,於心何忍?酥麩上王,是宜然事耳。(疏鈔演義)
爾時大王食麩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
目犍連,此翻採菽氏。上古仙人,採菽豆而食,因以命族。是王門師,故稱親友。(靈芝疏)
言大目連是親友,有其二意:目連在俗,是王別親;既得出家,即是門師。往來宮閤,都無障礙。然在俗為親,出家名友,故名親友也。(四帖疏)
八戒,即八關齋戒。十善戒經:「八戒齋者,是過去現在諸佛如來為在家人制出家法。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婬,四者、不妄語,五者、不飲酒,六者、不坐高廣大床,七者、不作倡伎樂,故往觀聽,不著香薰衣,八者、不過中食。」(箋註)
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
目連知已,應機往赴。如鷹隼飛,喻神足之疾。隼,音荀。字書云:鷙鳥,謂猛鳥也。八關齋戒,唯局一日一夜,故逐日別受。(靈芝疏)
鷹,鷙鳥也。隼,鳥名,鷹類中最小者。(箋註)
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
富樓那,此翻滿慈子,從父母得名。說法人中,最為第一。善能開誘,故特遣之。(靈芝疏)
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麩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父王因食聞法,多日不死,此正明夫人多時奉食,以除飢渴;二聖又以戒法內資,善開王意。食能延命,戒法養神。失苦亡憂。致使顏容和悅也。(四帖疏)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麩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
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初、王問在否。時守下,以事實答。時阿下,王聞瞋怒。竊謂:一、世人經七日不死者,必有其故:或定水資神,或道力加被。王果死已,守門人必來報告。今經三七日,未見耗音,阿闍是以問言:猶存在耶?「猶」字「耶」字,是疑問關捩。二、守門者以事實答言不可禁制有二:一、夫人是主人,何敢禁制。二、二聖從空而至,何可制止。有此二意,所以云不可也。三、阿闍本願,只須父王不在,即可南面稱孤;今聞猶在,甯得不怒?怒於中,出於口,頓忘懷耽之德,乃罵之曰:「我母是賊!」賊,害也,謂害我不得頓稱孤願。彼沙門,亦賊也,日日來宮,為母作朋,故曰:「與賊為伴」。明知沙門本非惡人,我欲父死,彼以咒術令其不死,為我作障,故言惡人。明知咒力功巨,言幻惑者,亦罵詞耳。以興怒難遏,所以執劍害母也。疏釋妨云:「應殺守門人,而欲害母者:守門有詞,王先有敕,制諸群臣,不言婦女。沙門從空飛入,非我能禁。王雖貪國殺父,猶不違法。」(演義)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已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汙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
月光,華言。耆婆,梵語,此翻固活。生時,一手持藥囊,一手把鍼筒。昔誓為醫,治疾存活。從德立號。菴羅女之子。二皆多智,顯是賢臣。 毗陀經,即俗典。或作韋陀,梵言小異。如此間史書,紀其國事。 貪位殺父,已為大惡;無道害母,亙古未聞。 西竺四姓,攝一切姓。剎帝利、婆羅門,二為尊貴;毗舍、首陀,二為下賤。剎利,即王者姓。旃陀羅,此云殺者,即此間魁劊之類。君既無道,賢臣不輔,故不宜住。按劍卻行,示威令懼。(靈芝疏)
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
闍王驚懼,賢臣去國,社稷必危。不為我者,求救之詞。為,猶佐也。(靈芝疏)
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耆婆重諫,王悔乃從。敕閉深宮,發起之本。(靈芝疏)
王意:母不禁閉,父終不得身亡;若要父亡,須禁閉母。於是敕內官,閉置深宮也。(演義)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疏云:韋提何故請見目連及以阿難?目連是門師,阿難佛侍者。先恆教我,故偏求見。居在深宮,不敢偏求;內厭惡界,願生淨土。欲令二人傳意請佛。竊謂:夫人被禁,一弗克救王不死,二莫由面見金顏,無堪設想。只好遙禮祈求,故云:「而作是言」。向來王宮有事,佛常遣侍者慰問,我今困苦愁憂,佛必他心洞察;不敢求佛親臨,故願二人相見。目連言門師者,是頻婆師也。前云:「大目犍連是我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即八戒師也。所以並請阿難者,欲其傳達請情,求佛親施法澤也。作是下三句請法。疏云:悲泣雨淚,望佛哀憐。遙向佛禮,前已禮竟,今復重禮,表己慇懃。(演義)
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
知其心念,即他心智。乘空出沒,即如意通。(靈芝疏)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見佛有四殊勝:一、身色,二、蓮座,三、左右侍從,四、諸天供養。釋,即帝釋。具云釋提桓因,此翻能天主,即三十三天主也。梵,即大梵天王,色界天主。護世,即四天王等。古疏問曰:頻婆、韋提,俱請弟子,何故前遣弟子,後乃自往,其意何耶?解有二義:一、闍王殺父,佛若親往,則起怨嫌。護彼心故。二、欲行佛法,須委國王;頻婆定死,闍王登位,佛若自往,則障礙不行。為護法故。韋提無此,自往無妨。(靈芝疏)
直指疏云:「問:王與夫人,皆請弟子;何故王則遣徒,夫人自去耶?答:有三意:一、頻娑願受戒聞法,可遣人傳授;韋提願求生淨土,非佛難開示。二、於王若自往者,阿闍謂朋父謀政,怨嫌必重,致滅法僧,罪不可解;於夫人自往者,阿闍謂母無謀理,嫌恨尚輕;縱幽二親,罪猶可懺。三、王乃丈夫,可遣弟子教誡,則無餘嫌憎;夫人是女,必須師弟同來,自度諸疑謗。」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宿生之因,具有二意:一、謂我宿何罪之因,生此惡逆之子;二、世尊宿有何緣,與提婆為眷屬?(演義)
文有二段:初、作禮申敬。被囚日久,不期遇佛,悲喜盈懷,無暇容緩,挽斷項瓔,持用獻佛。投身於地,以竭其誠。(靈芝疏)
次、正問宿因。我之母子,愛出天性;佛之兄弟,情同天倫。反生逆害,必有往因。本唯自責,兼問如來。但是傷嘆往業,以為陳請之由。經律多說,佛與提婆,從因至果,常相惱害。蓋是大權影響,而非實事。即法華云:「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乃至「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等。(靈芝疏)
白下,求示二因。何罪,過去因。惡子,現在果。問自身眷屬因也。緣如前釋。世下,問如來眷屬因緣者:昔於定光佛時,耶若達欲嫁女,有年老梵志須摩提,求為女婿,聰明而貌配;時釋迦為摩納童子,顏貌姝好,就珍寶仙人學習既成,從遠方來,遇見摩提論議,摩提言屈,耶若歡喜,以女妻之,摩提忿極,誓願當來生生惱害。摩提,調達是。女者,瞿夷是。如「生經」。.........應知闍王、達多,皆是逆行。一令惡人不起逆罪,二現逆行為攝惡類。故大雲稱不思議,法華與天王記。若果實造,輪轉惡道不休,豈得世世同佛為伴哉。(直指疏)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
文有四節:初、標欣厭,二、敘可厭,三、立誓遠離,靈芝云:此之三節,即示末世修行要術。若不爾者,則徒修淨業,定不往生。四、正請往生因。
此初、標欣厭也。無憂惱處者:韋提所問,言相通含,據下佛答,即指淨土。娑婆五濁,人間天上,皆有憂惱。唯佛淨土,依正俱勝,但受諸樂,寧有憂乎?閻浮提,此翻勝金,即別指南洲也。據今通指娑婆大千,且從近論,令易解耳。或可閻浮於四洲中,濁惡最甚,故特標之。(靈芝疏)
無憂惱處,即請說淨土法也。唯淨土上善聚會,可謂無憂無惱。我當往生,欣淨願也。不樂閻浮,厭離心也。欣厭二字,修淨業人,不可暫離,不可不知。(演義)
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
二、敘可厭。濁,謂五濁,即見、煩惱等。五皆不淨,故總名濁。惡,即十惡,即殺盜等。五濁則具該依正,十惡則別指行業。若據濁惡,實該六道;特舉三塗苦果,以彰可厭。遍於大千,故云盈滿。多不善聚者,即上惡趣共聚此處。或可別指人中少有良善,如下所願不見惡人。怨親逆順,無非不善。闍王、調達,豈善聚乎?上隨文解。次約義論:此濁惡處,即指世間郡邑民居,親族會處。其間心行萬差,三惡盈滿,皆不善聚。又濁惡處,即指我等眾生現前識心;無始至今,三業所造無邊業種,日用所起三惡道行,不可窮數,故云盈滿多不善也。(靈芝疏)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三、立誓遠離。五濁三界,五逆十惡,皆是惡聲。其中眾生,造如是業,盡號惡人。極樂世界,尚無惡道之名,即無惡聲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即無惡人也。(靈芝疏)
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四、正請往生因。頭及四肢為五體。五處皆圓,亦名五輪。著地,禮之重也。由有宿罪,故受此苦。今欲厭離,故須求悔。梵云懺摩,此翻悔過。今言懺悔,華梵並舉。有云:懺即斷後,悔是恥前。如來說法,破障除疑,如日照世,故云佛日。極樂依正,莫非主伴淨業共成,故名清淨業處。據此,韋提正求觀法,故云教我觀也。(靈芝疏)
夫淨土法門,曰觀想,曰觀像,曰持名,曰實相。今夫人請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故世尊為說十六妙觀。如上四種,無一不含攝其間。前十二觀,即觀想也;第十三觀,即觀像也;後三觀,即持名也。若知能觀所觀,俱不思議,即實相也。(演義) 釋序分竟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如來眉間有白毫相,長一丈五,周圓五寸,外有八稜,中空如筒(觀佛三昧經云:「眉間毫相,長一丈五尺,從中發光。」),白如珂雪;右旋宛轉,表從中道流出諸法(直指疏云:「眉間,表中道。光,表智。」)。初散後聚,亦表攝多歸一。即顯此經純圓究竟一佛乘法,故現此相,異於常時。光臺高聳,喻若須彌。現土無量,不可具舉,略示四種,以示可觀。七寶成者,言其尊貴。純蓮華者,言其潔淨。如天宮者,言其快樂。玻璃鏡者,言其明瑩。若論諸土,莊嚴極眾,經文從簡,各舉一相,欲彰極樂具兼諸美,令韋提見,即示放光現土之意。(靈芝疏)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據韋提希言:十方諸國,俱是清淨之相,無處不好。我之求生,但生一處。既蒙世尊慈悲示現令觀,無非使我自擇。我今願生阿彌陀佛國。足證彼佛,與此土眾生緣深也。(演義)
世尊眉間放光,現諸淨土,令韋提希自擇者:蓋諸佛國土,清淨光明,無踰極樂;肉眼親見,信樂倍深。從此思惟,便獲正受。(約論)
文有三段:初、通敘諸土非是所願。 二、我今下,別指極樂正合機緣。良以此界下凡,心多馳散。若不的指一方,專觀一佛,則觀行難成,往生多障。況彌陀光明常照,誓願弘深。是以生一土,則諸土皆通。想一佛,則諸佛齊見。十疑論:佛答普廣,其理昭然。善導專修,義亦同此。 三、唯願下,求請往生所修觀法。初修方便,作意觀緣,名思惟。觀想既成,任運妙契,名正受。如地觀云:「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即思惟也。「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即正受也。準知思惟、正受,皆屬觀法,淺深有異。又復前云:「教我觀於清淨業處」。即知韋提唯請觀耳。(靈芝疏)
直指疏云:散心量度名思惟,約慧言。一心繫念名正受,約定言。
箋註云:定心後即無思無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曰思惟。四帖疏云:言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正受,又名三昧,是禪定之異名。離邪亂曰正,無念無想納法於心曰受。如明鏡之無心現物也。觀經玄義: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箋註)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如來現土,正意在茲;機感相投,潛通密應,故佛微笑。觀佛相海經云:「諸佛常法,凡笑必有五色光從口而出。」光照王頂,佛力加被,令增道果。蒙光見佛,深悟無常,發智斷惑,遂證三果。阿那含,此云不還。結惑將盡,不還下界。據此頻婆見佛得果,應與夫人同聞觀法;後結益中,但教韋提五百侍女,乃知頻婆證果,即歸滅矣。(靈芝疏)
微笑,有二意:一答夫人樂因,故歡笑;二成大王樂果,故歡笑。(箋註云:「佛不妄笑,惟遂其出世之本懷時,始以微笑許人。故佛之微笑者,顯現其出世之本懷也。」)不待答而先光照王者:一令相見佛僧斷疑釋結,二令相悟世法盡如幻夢,三令相信善惡因果不忒,四令相知各得修證利益故也。五色,表破五陰而成五分法身樂,超五濁而得五清。(直指疏)
疏云:「不直答其土因,而復放光微笑者,有二意:初、為欲(令王)增道,次、欲使王與夫人相見,王既睹光增道,知國非實,視死如眠;夫人見王無憂,觀法成果也。微笑,如釋種被誅,如來光色益顯。正以如來善達因緣業報無差,對至叵避。王雖應死,而獲道跡。夫人幽縶,即是現淨土之緣。有此多緣,所以致笑也。」竊謂:佛因頻婆果熟蒂落,時至理彰,故先放光照觸,令其出樊籠而成聖果;況彼小機,自成小果,不止韋提是本經發起人,又是當機眾,頻婆二事俱無,故令先脫也。頻婆若不生闍世,未必現生即成聖果。即使現生得成,亦未必有若斯之速。闍世若不逢惡友,未必便有殺父圖王之念。無此極惡之心,斷不作此逆事也。以世間極惡之苦因,助成出世證聖之善果,豈非不可思議者歟!頻婆因親生子,殺父圖王,由是塵念若灰;及至關於七重室內,國政纖芥不聞,此時還他本來面目,兼之以奉戒聞法,三學齊修,是故斷惑證真也,宜矣!光有五色者:表從佛法性五陰體上,顯露妙光,照破頻婆五陰,轉變而成五分法身果也。所以王雖幽閉,而內外身心無不舒暢。七重房壁,萬不能遮;雖曰遙見,如在目前。作禮之頃,即證三果。梵云阿那含,華言不來。謂已斷欲界九品生因,可以不來下界受生也。(演義)
箋註云:觀念之心,能照了諸法,曰心眼。
淨影疏云:王先須陀洹,故今增進成阿那含。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
先審知否者,欲明淨土非佛自說,他無知者。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信佛土」,而云不遠者,此有三釋:一、佛眼觀故,如楞嚴說:天眼觀大千,如觀掌果,況佛眼乎?譬如登高視下,一目萬里。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也。二、心念速故,心神無礙,遐方異域,舉念即至。所謂心念疾於風也。三、佛力攝故,雖未得通,乘佛神力,如十疑論說:劣夫從輪王,一晝夜行四天下。所謂青蠅附於驥尾也。(靈芝疏)
妙宗鈔云:「言不遠者,以佛力故,令修觀者欲見即見。故此文云:『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故知佛力加欲見者,令觀成見。後文云:『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故般舟見佛而論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
箋註云:「繫念者,繫念於一處而不思他處也。諦,審也。」
淨影疏云:「『諦觀彼國』,勸觀依報。『淨業成者』,勸觀正報。謂佛菩薩及與三品往生人等,名業成者。」靈芝疏云:「淨業成者,總目彼土依正二報。」直指疏云:「彼國淨業成者:極樂國中無量莊嚴,皆是無漏性德熏成,清淨福業修成者也。」
演義云:「佛意謂:爾前言樂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今告韋提希:汝今知否?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去此不遠,不難往生;祇要繫念阿彌陀佛,諦觀彼極樂國土。」
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我今為汝廣說眾誓,許說也。亦令未來世下,明說之意。所以說者,為欲利益現在未來眾生故也。(嘉祥疏)
極樂境界,眾生未識;以物比擬,故云眾誓。如下云:「如億千日」,「其光如華」等。或可所有言諭,通名為譬。亦令未來者,正彰本意,非止當機。所謂千鈞之弩,豈特為鼷鼠而發機乎?(靈芝疏)
所以先明三福者:即是修觀行人,合行事業。非觀無以導其福,非福無以成其觀。有觀無福,則闕於莊嚴;有福無觀,則牽於異趣。闕莊嚴,則獲報非勝;牽異趣,則往生莫由。二法相資,無往不利。寄言學者,剋意研求。無惑兩歧,自迷發足。(靈芝疏)
約論云:「將明淨觀,先教眾生修三福者:由世間法,漸達出世間法。如貯醍醐,先淨其器。其器不淨,其味則壞。」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靈芝疏云:「欲生者,言其志願。當修者,教令必為。」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既是三世佛因,明知菩薩大行。第一共凡夫業,第二共二乘業,第三大乘不共業。(直指疏云:「第三共大乘業」。)初中,上二句,報恩行。父母生育恩,師長教導恩。下二句,離惡行。不殺為十善之首,故特標之。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也。(靈芝疏)
孝善父母者:眾生依于父母而有其身,依于此身而知有佛。故不敬其身,則不成就一切種智;不敬其親,則不能長養一切福田。或謂:如來捨親出家,疑乖孝養之理。不知有世間之孝,有出世之孝。世間之孝,生則盡養,死則盡享,立身行道,揚名後世,則已。出世之孝,必待吾親出三有,證無生,子道方盡。大孝尊親,孰過于是?(約論)
奉事師長者:有世間師長,有出世間師長。道之以詩書之業,策之于仁義之涂,世間師長也。啟之以三尊之教,進之以不二之門,出世間師長也。其宜奉事一也。(約論)
慈心不殺者:佛心者,大慈悲是。娑婆惡業,無過殺生;歷劫冤讎,從殺生起。殺心不斷,則慈心不充;慈心不充,則與眾生成敵兩立;與眾生成敵兩立,即與如來成敵兩立。欲求生淨土,難矣!(約論)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上句,即翻邪三皈。凡夫無始繫屬於魔;作法皈投,希求救護。若但受皈,有善無戒。若受眾戒,必兼三皈。下二句,即受戒法。在家五、八,出家十、具,故云眾戒。受持無缺,故云具足。威儀亦戒,輕細難持,人多陵犯,故特標簡。(靈芝疏)
能修十善,對治十惡,則夙障漸除;夙障既除,故往生無礙。然必受之以三皈,廣之以眾戒者,不受三皈,則不能植出世之種;不具眾戒,則不能培出世之基。三皈眾戒,入佛正因故。(約論)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就中四句:初即發大心。菩提翻道,即無上道心。二即起大信。善惡因果,皆我自心;了知畏慎,故云深信。三即生大解。教詮本智,因誦發生。四即修大行。勸誘修行,不令退墮。上三自行,後一化他。(靈芝疏)
然雖歸戒具足,苟不發菩提心,縱饒福德,終成有漏;以與如來無依智印不相契故。(約論)
菩提,舊譯為道,新譯為覺。智度論四十一:「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淨影疏:「菩提是道。佛果圓通,說為菩提。起意趣向,名發心。要而論之:如佛所得,我亦當得。」四帖疏:「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心者,即是眾生能求之心。故云發菩提心也。」
深信因果者:為善得福,為惡得禍;如人參主補,大黃主瀉。補瀉在人,全由本具。故知為善即福,善外無福;為惡即禍,惡外無禍。是謂因果同時。然則一念念佛,是念即佛;念念念佛,無念不佛。心淨土淨,亦復如是。(約論)
讀誦大乘者:不讀大乘,則不明佛心;不明佛心,則不契佛智;不契佛智,縱生彼國,不得見佛。果明佛心,果契佛智,自利利他,機不容已。以佛與眾生同一體故。(約論)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己二、歎勝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三世果德,藉此而成,故曰正因。(靈芝疏)
約論云:「三福齊修,淨因具足;或觀或念,隨所願求。譬如持鏡取像,揚聲責響,何遠之有。」
十六觀者:淨影疏云:「一是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是總想—觀一切樓樹池等,七、華座觀,八、佛菩薩像觀,九、佛身觀,十、觀世音觀,十一、大勢至觀,十二、自往生觀(即普觀),十三、雜明佛菩薩觀,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此十六觀,古疏科判不同。靈芝疏云:「就十六觀,大分為二:初一種,先觀此方落日,指定向方;後十五種,正觀彼土依正二報。初觀是總,該下十五。下皆為別,各不相收。就後十五,復分為二:前五、先觀彼土依報莊嚴,後十、觀彼正報殊勝。就前五中,又分為二:前二、觀彼所依境界;觀水成冰,見冰為地。後三、觀彼莊嚴之相。國土莊嚴,不出三種:樹即觀彼林蔭,池即觀彼流泉,樓即觀臺閣。地觀為總,攝餘三故。樹等為別,皆依地故。就後十中,復分為四:前三觀佛—第七觀佛坐處,第八觀像表真,第九正觀佛像。十與十一,觀佛侍者,左右分殊。十二十三,總觀三聖,普雜不同。十四五六,觀佛徒眾,三輩差降。」淨影疏云:「此十六中,初之七門,觀其依報。後之九門,觀彼正報。前言『汝當諦觀彼國』是初七觀。『淨業成者』,是後九觀。觀別如是。然今文中,初之六觀,一處論之。後十觀門,一處而辨。華座之觀,應與前六一處論之;以與佛觀相起義便,故在後說。」今依文便,分為二科:初、觀依報,二、觀正報。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佛下,誡聽。如來下,許說。善哉下,讚前問。
告韋提希復告阿難者:告韋提希,令一心諦聽;命阿難,使傳化未聞。為是因緣,故雙告二人也。(嘉祥疏)
諦聽,生聞慧;善思念之,思、修慧也。(天台疏)
為未來者,正指像末也。煩惱賊害,即具縛凡夫也。清淨業,即十六觀也。(靈芝疏)
煩惱言賊者,能損慧命、傷法身故。(天台疏)
善哉,是歎詞。善,猶好也。哉,是助詞。快問此事,出其所歎。由前請問,廣開往生淨土之業,所以歎之。(淨影疏) 靈芝疏云:「悅可聖心,故云快問。」嘉祥疏云:「由其問故,得近利現在,復益未來,故歎快問。」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阿難多聞,勸令持說;由在幽宮,同聞尚少,後還耆山,意令重述,故預囑之。如來今者等,並是付囑阿難所說之詞。(靈芝疏)
如來下,出勸囑所以。淨影疏云:「近教韋提,遠教未來一切眾生,聖意普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出所教事。以佛力下,明觀利益。益有三種:一、佛力故見。見之分了,故如明鏡自見面像。(直指疏云:「執譬修持,鏡譬觀心,像譬土境。」)二、由見心喜。三、得無生忍。由知彼國從心而現,達本無法,故得無生。無生,理也。慧心安理,名無生忍。」直指疏云:「得,證也。忍,智也。無生法,理也。慧心安此無生法性理故,名得無生法忍。應時者,圓頓入也。見土,是境妙。心歡,是因純。即得,是果熟。」靈芝疏云:「得無生忍,位當初住。若據觀法,功德力強,現生可證。準下佛觀,即指生彼獲證之相。下云: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也。」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大權引實,故示同凡。(淨影疏云:「韋提夫人實大菩薩,此會即得無生法忍,明知非小,亦化為凡。」)天眼,六通之一;障內障外,無不徹見。凡仙小聖,雖得天眼,遐方淨剎,亦不能觀。異方便者,若對當機,即前光臺現土,令韋提見。據論垂教,即下十六觀法,專被未來。欲彰權智道同,故言諸佛。(靈芝疏)淨影疏云:「教觀此方日水等事,令知彼方,名異方便令得見矣。」直指疏云:「異者,勝捷奇妙也。起信云:如來有勝方便,謂以念佛因緣,常見於佛。」演義云:「勝,是超勝。異,是殊異。經論合觀,足見淨土是勝異方便法門也。」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此問意者:我今以佛力故,得見彼土;若佛滅後,眾生云何得見?為未來眾生重問也。(嘉祥疏) 靈芝疏云:「此即大悲權巧利物,方見韋提位非凡小。濁惡不善,義同前釋。五苦者:疏云:五道皆非樂故。修羅一道,開則為六,合但有五。或取大本五惡、五痛、五燒,以為五苦。即五戒所禁五種之過,為五惡。犯此五事,遭難犯法,為五痛。後墮三塗,名為五燒。未來眾生:一、生不值佛,二、濁惡轉盛,三、苦逼益深。業障如此,疑無見土之理,有何方便令得見乎?」
觀法有六:一、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嘉祥疏云:「前一觀半(日觀及水觀前半),作觀方便。後三觀半,正作觀(正觀依報)。」今且隨文分六:初、觀落日,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淨土觀門,要在專一,故須指定一方,以為投心之處。故放光現土,厥意在茲。(靈芝疏)
言專心繫念者:凡心暗散,何能明見淨土妙境?故令專想落日之形。想之不已,其心則定。心若靜細,種種觀法皆可造修。繫心之法須落日者,欲令定想趣於西方,是向彌陀所居之處。(妙宗鈔)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方隅渺漭,無物表彰;此間落日,有目皆見。顯了易觀,是可標準。疏云:「落日懸鼓,用標送想之方。」即此意也。言作想者,想即是觀。胎中失目,謂之生盲。(靈芝疏)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文有四節:初二句,示修儀。起想,即發觀也。正坐,則身儀也。全趺、半趺,直身、累手,如坐禪法。故僧傳中,古晉高僧,坐不背西,蓋遵此耳。二、諦觀下,示觀相。心境相應,凝然不動,即定體也。三、見下二句,顯成相。日沒近地,雲散光收,瑩如鼓面,懸住空中。四、既下,勸常觀。想成相起,念念相續,任運不忘。末二句,結示。可解。(靈芝疏)
此觀先定方所,如航海指南之針,俾修觀者心嚮往之。問:按唯識義,心外無境;此云境在西方,豈非心外有境耶?答:心者,謂阿賴耶藏識;色身之心依藏識起,非即心也。阿賴耶藏識無始以來,遷流不息,菩薩登第八地時,始捨此藏識,當未捨藏之前,此識以六道為傳舍,受無量分段生死;色身之心乃傳舍,而非舍之主人。主人之物產,豎窮三世,橫遍十方,非傳舍所能盡藏。主人之力量,能變起根身器界,則山河大地皆識所現,西方豈獨例外?一心賅十法界,且能攝及地獄,更何間於淨土。心用之廣,應盡其量;放之六合,不限於方寸間也。今教先觀落日,狀如懸鼓,應永記勿忘,臨命終時,阿賴耶識與色身脫離,此識於茫茫前途,何所趨往?如契經云:唯見眼前為各色氈,則生鬱單越等洲;或見叢林、竹葦、蘆荻,當生下賤之家;見升宮殿,生尊貴家。修淨業者,死時不見此類雜相,唯見暮靄明處,落日一輪,金光晃耀,即向之直奔而往,自不迷途。若淨功成就者,佛自現前,更有恃無恐。故此日觀,不但為樂國之方所,亦備臨終尚未見佛者之旅行指南也。(釋論)
就後十五觀,前五依報中,第二水想,欲成此土凝冰;第五想水,正觀彼方池沼。名同體別,學者宜知。(靈芝疏)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文有三節:初、正想水。演義云:「承上日觀成已,依次進觀水。不言觀,而言想者,以改觀故。初心修觀,必先用想。繫想定心,始能修觀。今舉水為所觀境,人先已曾見過大池湛水,是以教令用心想也。須知想有二種:一、純想,二、雜想。修觀初心用純想也。」靈芝疏:「水想正為觀地。琉璃寶地,舉世所無;水面結冰,是人皆識。因此見彼,用似比真。故先舉水冰,後成寶地。疏云:『大水結冰,實表琉璃之地』,是也。」又云:「顯上澄清,湛然不動,故云無分散意。二、既見二句,變水成冰。三、見冰二句,變冰為琉璃。齊此已來,當觀文畢。此想已下,屬後地觀。」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文有三段:初、此想下,地體明徹。箋註云:「先教行者想水以住心,轉水以成冰,轉冰以成琉璃,轉琉璃以成琉璃地。」
二、下有下,地下幢擎。文有二節:初二不幢體。演義云:「言在地之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幢,柱也。其實是柱,以其明淨瑩徹,儼似空筒,名之曰幢。金剛,取堅固義,所以能擎寶地。其幢下,明其形相。幢有八方,方脊四楞(箋註云:「楞與棱通。物之有棱角曰楞。言幢形為八角式也」靈芝疏云:「八面八楞,其狀如塔。」)。而八方正面,均以百寶所成。」次、一一下,珠光上映。演義續云:「寶中有珠,珠珠有光,光光有明,明明有色,色有八萬四千,照映琉璃寶地,如百千萬億之赫日麗天。行者觀中心眼,尚不可具見,況常眼耶!」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
三、地上莊嚴。文有四節:初、地面華級。直指疏云:「先、金繩為間,謂以黃金繩間廁界道傍也。以七下,次、七寶為界,界,階道也。琉璃地上有八交道,俱以七寶成也。」靈芝疏云:「金繩七寶,互相間錯,如世華塼。」演義云:「良以淨土寶地,有八交道,即八方通衢,皆以寶繩作界,其繩各寶所成,一寶一繩,繩繩間錯,間於交道衢上。金等七寶,各有分齊,眼見分明。」 二、一一下,眾寶色光。靈芝疏云:「眾寶色光,其光從地昇空,故如華。從上照下,故如星月。」 三、成光下,合此寶光以成臺閣。演義云:「上言寶珠有光,地內之光映徹於上;此言寶中有五百色光,指地上界道之光,映上空中。其光下,連舉兩喻,以彰光相。光是假色,華與星月,俱是實色。今以實色以喻假色,以顯淨土寶光能假能實。所以寶光懸於空中,變成光明寶臺;臺中現出百寶樓閣,自然合成。」
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四、於臺下,華幢樂器。靈芝疏云:「華幢樂器,四面圍繞;風動出聲,說法警眾。」演義云:「華幢樂器,以成臺外之莊嚴也。八種下,風樂說法。清風有八種,此風不從八方而來,乃由寶光而出。其光所以流出清風者,以臺之左右,有華幢樂器,八風一出,華樂齊鳴,演唱妙法,說苦諦法門也。」 末二句,結示。可知。
釋論云:「前文尚可就世間實地觀,如坐水邊觀日,即可實習。此則全入幻境,惟以心力構造之。日定方所,水奠國基。蓮邦以水德為最勝,融則表八種功德,結則成七寶琉璃,止則水流同澄,觀則心華並絢。此中境界,實有左右逢源、引人入勝之概!經中辭句瑰麗,氣象萬千,猶其餘事。無常苦空無我之演說,非指淨土;是令由三界往生者,回憶前塵,永不退轉而已。無常,謂生住異滅四相。苦,謂五趣之苦。......淨土中尚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諦,則求生淨土者,尤應預習。......
問:實相無相,而淨土中樓閣華幢,無量樂器,色相紛然,云何為淨?
答:約理而言,固云無相;約事而言,不墮頑空。實報莊嚴,皆淨因之果。如成唯識論云:「有執大乘遣相空理為究竟者...........染淨因果,皆執非實,成大邪見。......若一切法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捨生死精勤修習菩提資糧。」可謂直捷爽快之論。
問:佛教人淡泊不貪,何佛國莊嚴不離金寶?
答:此有二義:一、隨順眾生故。二、實報法爾勝妙故。世間珍寶,爭奪為用,鴆毒為性。廣五蘊論云:「云何為貪?謂此纏縛輪迴三界,生苦為業。由愛力故,生五取蘊。」佛國珍寶成於自然,隨緣為用,幻化為性。如經云:或一寶二寶,乃至無量眾寶,隨意所欲,應念而至。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此其所以異於世間珍寶也。
問:一珠一寶,光色千萬,如此繁複,作觀何能成就?
答:有志者不畏難。循而修之,無論成就與否,皆謂之成。蓋一念即一法界,念念相緣,即塵塵法界。一珠而有八萬四千光,一葉而有八萬四千脈;現前一念,求八萬四千之相雖不可得,然此一念之求,已具八萬四千之性,法爾具足,即是成就。如華嚴經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求相不得,則攝相歸性,皆得成就。但有四因難成:一、與修多羅不合故。二、求相不現,便起煩惱,自疑不成故。三、戒行有虧,自起憂悔故。四、夙業為障故。對治之法如次:一、修此觀者,純以觀經為標準,雖別宗各有妙法,概所不取。二、具忍耐心,具自信心。三、嚴持戒律。四、懺悔夙業。此中持戒所關最要。後當廣說。」(以上均錄釋論)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麤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所觀之境,備在前文。故第三但有躡前結勸而已。(靈芝疏)
釋論云:「此觀即第二觀之水想後半段,所述地面各種莊嚴,是為地想,僅粗見極樂國地而已。若得三昧,了了分明,不可具說者,謂若觀想精進,至妙不可言境界,方為第三觀。即得除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報後,必生淨國。」
靈芝疏云:「一一觀者,指前總別相也。除食時者,開暫間也。有依別本,改為睡時。尋諸古本,並作食時。且凡人睡時,任運自息,豈待除耶?或云:大小兩乘,各有食觀,故此除之。此局道眾,亦非通論。今謂:餘諸觀法,不擇時處;此觀聖境,理合虔恭。對食起想,義乖尊敬。故觀佛三昧經觀像法云:『想念成已,唯除食時,除便轉時,一切時中,恒見佛像』等,斯為明據。不須改作。 初心漸想,未成定相,故云粗見,言其未明也。 三昧,正音三摩地,此翻正定,或云等持。想成見地,不待作意,任運契合,見境分明。如人學射,初生後熟,發無不中。言思叵及,唯證方知,故云不可具說。」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
文有二節:初、重囑轉教。敕阿難者:以前二觀,止是此方之物,以為發觀之端;及觀寶地,心達彼方,定能脫苦,破障除疑。重囑轉教,意見於此。(靈芝疏)
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次、正彰利益。初二句,破障。八十億劫,或云無量劫,或云五萬,或云五十億劫;隨宜不定,非凡所測。捨身下,除疑。此觀若成,往生已決。如唐高僧大行,於泰山結菴修淨業。未三七日,見琉璃地,心眼洞明。至後得疾,其地復現。乃曰:吾無觀想,寶地復現,豈於安養無緣哉!即日終於所居。(靈芝疏)
釋論云:「或疑:僅觀其地,何能即得如此勝果?不知此地為壽佛歷劫以來淨德所成,唯為救度眾生而設。然眾生若不修觀,則彼此兩不相涉,無從聯合,以闕乏種子故。按唯識理:眾生所依之器世界,皆識所變現。今於寶地令一一觀之,了了分明者,即是熏習其識,使留深刻之印象於藏識中;若本有出世淨種,則熏令長成;如或未具,亦得新熏而生。由此變起根身器界,而以寶地為依報焉。法爾成就,故云心得無疑。」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先、顯正。言作是者,指前觀相。心境相稱,教行無違故。次、簡邪。乖前境量,名為他觀。不正曰邪。雖是佛教大小觀法,若非往生淨土之觀,並是偏邪。非同外道邪見之邪。餘皆例此。(靈芝疏)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初、告詔當機。地想句,結前。次觀句,生後。(演義)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
初二句,教令遍觀。樹相多種,故云一一。(靈芝疏)
作下,正出體量。體謂七寶所成,量謂八千由旬。七重行樹者,演義云:「彼國琉璃地上,周匝皆有寶樹行列;行行皆有七重。不上不下,共井齊齊。高八千由旬。枝葉華果,一一備具。」靈芝疏:「由旬,西竺驛亭之量。經律所出,遠近不定。諸家多取四十里為準。葉具足者,無凋落故。」
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
演義云:「體是七寶具成,本有七種色相;其所出之光,則轉變他色,故曰作異寶色。」靈芝疏云:「寶色與光,五色相間:琉璃碧色出黃光,玻璃青色出紅光,瑪瑙赤色出白光,硨磲白色出綠光。若準大本,琥珀七寶諸樹,周滿世界。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等樹,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廣如彼說。即是眾寶以為映飾。」
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
文有四段:初、示重數。每樹七層,每層一重。其形如塔。二、一一下,網間宮殿,如色界天梵王居處。三、諸天下,殿中童子。一一下,天童嚴飾。釋迦毗楞伽,此云能勝。摩尼,此云離垢。亦云如意。(箋註:「按摩尼為寶珠之名。釋迦毗楞伽摩尼者,能勝世間一切珍寶之寶珠也。」)四、其摩下,珠瓔光明。眾寶間者,不獨珠也。色中上者,異於常也。(靈芝疏)
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
此總舉也。靈芝疏云:「行相當者,當,猶對也。葉相次者,如鱗接也。」
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
此下別示。先明樹葉。一一下,示量。其葉下,明色。百種畫,即葉上痕脈。如天瓔者,狀其文也。(靈芝疏)
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
次、明華果。有眾下,明華色。直指疏云:「閻浮檀,此云勝金。閻浮樹果水汁,點物成金。因流入河,染石成金。其色赤黃,兼帶紫燄。」靈芝疏云:「其華旋轉,猶如風車。」涌生下,明果實。箋註云:「帝釋瓶,帝釋天之寶瓶也。所須萬物,自然涌出。又名德瓶。」有大下,光變幢蓋。靈芝疏云:「映現有二:大千佛事,一也。十方佛國,二也。示生、唱滅,說法度生,皆名佛事。」
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
恐其參亂,故令次觀。莖等五種,即是次第。莖謂根幹,必兼枝條。(靈芝疏)
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
極樂有八池,此有二說:一謂一國有八池,靈芝疏:「一國八池,渠道相通。」二謂八池水,即八功德池,演義云:「言極樂有八池者,並非指土祇有八個池;乃指一池有八功德。謂池中有水,水有八德。下結云:『八功德水』者是也。幸勿以文害意。」後義為勝。演義續云:「須知極樂國中,有總報池,聖凡共業之所感報。小本云:『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指此池也。其大無喻。十方眾生往生彼國,即在此池。池水汪洋,如香水海。水上蓮華,居中者,如須彌盧;其八品旋繞,如七金山。十方苦惱眾生,聞知識開示,信得有西方極樂世界,國中有阿彌陀佛;肯發心念佛,願生彼國者,此池內即有一朵蓮蕊透出。故知總報池,匪唯彼國聖凡所共有,盡十方眾生皆共有也。若言別報池者,別業所成,千差萬別,大小不同,行人修功所致。其數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各在樓閣之傍,行樹圍內。行人生彼國後,自所受用者也。今經所觀者是也。」
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
初二句,明水色。演義云:「一一二字,承上八池而來。言彼佛國內,所有無量阿僧祇不可說池;每一一池水,無不七寶所成。」靈芝疏:「池塘階岸,眾寶合成;池中泉水,色亦如然。故云七寶成也。」其下二句,示出處。靈芝疏:「每一池心,各有珠王;泉從王出,流落池中,常時盈滿。」演義云:「其淨國之寶,與我娑婆不同。此土雖有七寶,其體堅硬。彼國之寶,其體柔軟。」分為下,明支流。箋註云:「凡一源而歧出者曰支。」謂寶水從如意珠王中生;自一源出,分作十四支流。如意,即梵語摩尼。摩尼寶珠,為眾寶之王。故七寶水從彼而生,亦名摩尼水。水既寶成,故各有妙色。況是黃金為渠。(演義) 黃下,明渠成。渠,水所居也。如溝渠、河渠。演義云:「渠,即池也。渠底有沙,沙名金剛。則上下明徹可知。」箋註云:「雜色,謂五彩相合也。」
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
此明池中蓮華,及水流華間出聲演法也。初二句,示數。次二句,明量。靈芝疏云:「十二由旬,計四百八十里。小本經但云大如車輪,舉其極小者耳。」其摩下,明水流華間。靈芝疏:「從如意珠出,故云摩尼水。華梵互舉也。尋樹上下,尋,猶循也。樹,即莖也。言水循華莖,上入華中,旋轉發聲,卻從莖下。」釋論云:「此水不唯在池流注華間,亦且尋樹上下,作懸瀑飛泉,故能有聲,演說妙諦。而百鳥和之,讚歎三寶。」其聲下,水聲演法。靈芝疏云:「演說有三:四念處,一也;六度,二也;讚佛相好,三也。」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此明珠王出光,化禽演法也。百寶色鳥,靈芝疏云:「即小本中白鶴孔雀,今經下文鳧鴈鴛鴦。即知珍禽非止一類。今此但舉毛色,以通收耳。讚歎三寶,令歸向故。」
問:佛國中用何種語言文字?泉之與鳥,依何而說?
答:此有二義:一、有名句文身,二、無名句文身。一者、生淨土之人皆來自殊方,語言各異,泉鳥等聲,隨聽者之識而轉,梵天聞為梵音,閻浮聞為世語。佛以一音說法,眾生各隨所解。華嚴所謂「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是也。又契經說,佛得希有名句文身,若約了義,佛無言說,眾生自識所變,如聞佛說,而各生解。水聲鳥聲,應知亦爾。二者、音以意會,不假詮說。如成唯識論云:「且依此土,說名句文,依聲假立。非謂一切諸餘佛土」。管絃音韻,無名句文,然聞者或哀或樂,東坡詩云:「溪聲便是廣長舌」,蓋聞聲而得解也。.........凡此皆不待名句之詮,而自能領會,塵世且然,何況淨土佛願所成,各物皆起自然妙用。若謂水成文句,鳥作人言,則刻舟膠柱矣!(釋論)
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前第二,本是冰觀,以先用水為所緣之境,故立水觀名。此第五,本是水觀,以與第二名同,故立池名。其實是水,故結水想,為第五觀也。言八功德者:功德,妙用也,彼水有八種妙用,故稱八德。一、輕德,不若此水,但能下注,不能上流;彼水能上能下。經云:「尋樹上下,流注華間」。二、清德,此水觸沙泥即濁,彼清潔自如。三、冷德,此水遇曝則熱,彼水涼冷自若。四、軟德,此水體質強硬,往往衝壞塘堤;彼水體質柔軟,能益餘物。五、美德,此水淡而濁味,彼水甘而清美。六、香德,此水全無氣息,彼水撲鼻芬香。七、飲者無厭德,此水多飲生厭,彼水飲者調適。八、無患德,此水飲多生病,病飲增劇;彼水調神開慧,增道損生。故稱為八功德也。(演義)
嘉祥疏云:「無量壽國有無量事,不可具觀,故第六觀總作一切觀也。」文分二段:初、正明,二、顯益。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先、別觀寶樓閣。界上,謂界道內地面上也。(直指疏) 靈芝疏云:「一一界者,準小本即池岸上。經云:『四邊階道』,『上有樓閣』等。」其下,樓中諸天作樂也。又下,空裏樂器自鳴也。此下,樂內演出三寶聲也。眾音,指天樂空樂二種音。(直指疏)
此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此總結也。釋論云:「此觀須取前列第三、第四、第五諸觀之寶樹、寶地、寶池,而合觀之,方得名總觀想。因第六觀中只說樓閣及聲塵,不得名總也。」妙宗鈔云:「最初繫念,且寄此土日冰,以為方便;次觀彼國地樹池樓。應知此四,得後後者,必得前前。故樓觀成,四事都現。是故至此,得總觀名。雖云總見,若望後觀,此猶約略。故曰粗見。」後二句,結名。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利益有二:一、滅罪,二、生西。除億劫極重惡業,滅罪也。命終必生彼國,生西也。前地成,除八十億劫;後座觀,除五萬億劫;皆是佛智如量言之。非初心人所能思議。但可信奉而已。後四句,顯邪正。(演義)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初、誡聽。靈芝疏:「如上觀依,意在觀正,故重勸囑。」吾當下,許說。直指疏:「苦,三苦八苦等,果也。惱,十使煩惱等,因也。除苦,轉生死得涅槃。除惱,轉惑業成菩提。」靈芝疏:「娑婆眾苦,非觀佛三昧,無由解脫,名脫苦法。三界為苦器,六道是苦報。」汝等下,勸持說。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直指疏云:「今佛將說三聖觀,故現身相以證信也。」演義云:「如來正許說時,阿彌陀佛及二大士,並立空中,全身顯現;唯以光明熾盛,初心不能具見。設使以百千億閻浮金,比校不上。聖像金相晃耀,概可知矣!」靈芝疏:「前文光臺現土,令韋提見,以為依報發請之端,故云『以佛力故見彼國』等。今三聖共臨,以為正報發請之由,故云『因佛力故得見佛』等。佛立空中,二聖侍立;三聖立像,斯為明據。閻浮金色猶不可比,則知其光不可盡見。」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直指疏云:「接足,頂禮三聖足也。白佛,仰白釋迦尊也。因佛者,目睹觀則易,自可緩;未來者,未見觀則難,他須示,故須代請。然云觀佛菩薩,揀前兼請觀極樂界。」靈芝疏云:「菩薩存心,不專為己;雖令我見,意在未來。」
靈芝疏云:「就後十觀,復分為四:前三觀佛—第七觀佛坐處,第八觀像表真,第九正觀佛像。十與十一,觀佛侍者,左右分殊。十二、十三,總觀三聖,普雜不同。十四、五、六,觀佛徒眾,三輩差降。」即分為四:初、正明觀佛,二、觀佛侍者,三、總觀三聖,四、觀佛徒眾。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演義云:「韋提代請觀三聖法,如來先示座像二觀者,意謂:真像微妙,不易成觀;言佛必坐座,故先觀華座;要觀真像,先觀似像,使觀心流利,先說座像二觀也。」靈芝疏云:「華座觀者:欲瞻尊境,先觀坐處。如對君上,目視階陛。」
直指疏云:「佛所坐者,蓮臺為座,故當想蓮花也。」七寶地上作蓮華想者,總明臺座所依處也。靈芝疏云:「華依於地,顯是臺座,非池蓮也。」
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
演義云:「先觀整朵蓮華,華葉有八萬四千,每葉有百寶色,又有微細紋脈,好比天然妙畫。又有八萬四千光。華葉之量,有二百五十由旬。華葉兩間交處,有如意寶珠以為莊嚴。珠放寶光,猶如傘蓋,覆於蓮華之上。」靈芝疏云:「光形如蓋,下覆其地。」
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
初、明臺體。此蓮下,明校飾。演義云:「此華內之臺也。毗楞伽,見前。甄叔迦,此云赤色。西土樹名。華赤色,形如手。此寶似之,因以名焉。」
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此明臺上寶幢。即土臺面四向立柱。上擎網幔,以覆佛頂。(靈芝疏)演義云:「須彌,此云妙高。四寶所成曰妙,超出七金為高。」直指疏:「前觀寶樹,止高八千由旬;今寶幢高百千萬億山王,觀境展轉深勝可知。」演義云:「夜摩,此云善時,謂以蓮華開合,善適晝夜時分也。」靈芝疏:「夜摩,即欲界第三空居天。彼天華光,莊嚴最勝,故多取為比。」復下,明珠放光。直指疏云:「幢幔周圍,皆有如意珠瓔珞垂也。」一一金下,明光色變現。靈芝疏云:「其色變現為三:金臺、珠網、華雲也。更有別相,故云隨意等。」施作佛事,謂隨機利物。直指疏云:「見臺,則悟如來妙覺果。見網,則解心地眾法門。見雲,則知菩薩萬行因。故隨現佛事,機無不被其澤也。」
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阿彌陀佛昔為國王,遇世自在王佛,棄國出家,法名法藏,發四十八願。(詳見無量壽經)彼國依報境界,身壽光明,種種莊嚴,一切果相,皆願所成,豈唯華座?寄此點示,使知淨土即佛願體,願由心發,即佛心體。故知願力理絕言思矣!(靈芝疏)
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
靈芝疏云:「不先華座,則觀佛不成。」故觀佛須先觀華座也。
演義云:「首句,念作觀看。觀想須專一,不可夾雜,少一不慎,觀即不成。故囑以不得雜觀。皆當一一觀之,謂:葉、珠、光、臺、幢,循序而進,依次不紊。」靈芝疏云:「一一觀之,貫下五種。華葉及幢,皆有珠光。臺不明光,在文少略。鏡中見面,喻其無差。」
釋論云:「了了分明,皆令得見:然外境可同時具現,一覽無餘,以用眼根故;作觀只憑心力;用心與用眼,成反比例,必待前念既滅,後念始生。只能為時間之繼續(豎義),不能為空間之普遍(橫義)。蓮華之瓣、脈、光,各有八萬四千,何能同時皆令得見?此非眼根所見,乃定慧之境。謂修三摩地(或稱三昧),如菩薩四智中之『隨觀察者智轉智』,謂得勝定,隨觀一境,眾相現前。三摩地分大小二類,如瑜伽說:『云何小三摩地?謂或由所緣故小,觀少色故。.........此中大心三摩地者:謂於一樹下,想諸天光而生勝解。.........遍一樹下,乃至大地,大海邊際,發生勝解。』又有一分修、具分修之別:『一分修三摩地,謂於此中,或唯作意思惟光明相,或唯作意思惟色相,而入於定。具分修三摩地,謂具思惟而入於定,亦了光明,亦見眾色。』準此,如『分別次地,一一觀之』,為一分修。若將瓣、脈、光,總攬觀之,則為具分修。要非借定力不為功。然佛之本願,有憶想者,必得成就。其他珠網臺幢,皆一一於定中觀之。不取別宗外道方法,不作世事雜念,即是正觀。成與不成,皆屬順益,而無違損。」
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
演義云:「此觀若成,滅罪多矣,故云五萬億劫。罪滅,則福生,塵去,則明生;生極樂國,無可疑也。」
靈芝疏云:「此是觀佛最初方便,滅罪猶少。次至像觀,滅罪乃多。後至佛觀,得無生忍,即破無明。」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
見句,結前。次句,標後。靈芝疏云:「眾生無始未識真佛,多見形像,故使先觀。以像表真,觀佛易就。」
此一段經,我佛如來欲明佛觀,故於像觀之首,先敘觀佛之功;即是開示眾生成佛要道。一經妙旨,唯在此文。後學討論,宜須窮究。此而不了,餘竟何言。(靈芝疏)
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初句、徵。謂:觀佛其利安在?諸下,釋。此中正說彌陀;以法身體同,故言諸佛。華嚴云:「一切諸佛身,即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此明諸佛果證法身,無所不遍;則與眾生因地法身,無二無別。故眾生作想,佛身隨應。疏云:「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能入眾生心想中。如白日昇天,影現百川。」故想佛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如勢至圓通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此明佛常念眾生。「若子逃逝,雖憶何為?」此明眾生不念,有應無感也。「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此明眾生念佛,感應道交也。此實彌陀世尊同體大慈悲善根力,隨緣赴感,應物垂形,不思議用。苟明此理,佛入何疑。(靈芝疏)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初句、示心境相應。是心下,顯因成果相。下二句,釋成上義。是心者,即指行者觀佛之心。由觀佛相,相現心中,此心即具佛之相好。此據小身丈六為言,其功若此。若觀八萬四千相好,心具亦爾。教令觀佛,其功若此。眾生依教,修因感果,始於此心,故云是心作佛。恐謂修成佛從外得,祇由此心當體是佛,故使建修,無不果滿,故云是心是佛。若不爾者,生彼國已,具三十二大人相好,自何而得耶?當知今日想佛之心,相好果德悉已具足。蓮胎孕質,即是此心。是證菩提不從他得矣。(靈芝疏)
約論云:「作者,離自然義。是者,離因緣義。知是心作佛,不知是心是佛,則昧本妙而滯功勳;知是心是佛,不知是心作佛,則任天真而廢修證。離此二邊,一念圓融,方明中道。」
釋論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句,為全經之總匯。作、是二字,又為二句之綱領,示心佛不二之義。華嚴經解脫長者語善財云:『善男子!我若欲見安樂世界無量壽佛,隨意即見。.........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無所從來,我無所至。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悉如夢,知一切佛悉如電光,了知己心如水中像。知一切佛皆悉如幻,己心亦爾。知一切佛聲音如響,己心亦爾。如是知,如是解,如是入。』華嚴之詮「入」字,圓融如此;揆諸本經,謂佛之法身入眾生心想中,或眾生心想入佛心中,皆無不可。不必問他來我往,非他非非他,非我非非我;自他皆不可得,是謂心一境性。古德疏註此章,既云「感應道交」,復恐謂心外有佛,每為種種補救之詞,以泯此見。實則心作心是之句,本已圓融;無疆界之可泯。修觀屬熏種作用,不求感應,以免躁進著魔(魔謂神經病)。俟工力純熟,如水到渠成,春回華綻,自得效果。故初機行人,不求與佛相應,唯求與經相應,所謂『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是也。」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正遍知者,十號之一也。出世法無不究盡。深廣無際,故喻如海。佛德無邊,略舉遍知以攝餘者。果人萬德,皆心想生;意勉下凡,專勤修習,功不虛矣。(靈芝疏)
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祇由觀佛功德高深,故勸繫想。前則通舉諸佛,此則別指彌陀,結歸今經正意。故云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此云如來。阿羅訶,此云應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即十號中略舉三號。委釋如別。(靈芝疏)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
以像表真,從易至難;故若畫、若雕,隨人見熟,即以為境。坐彼華者,即前華座。(靈芝疏)
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
因像見土,即見前依報。妙宗鈔云:「像觀既成,心眼開發,廣見依報地樹等相。應知樹等,超過前觀無數倍也。所以者何?以今寶像,必稱華座;樹若不高,焉能覆座?皆由妙觀轉深,故使所觀愈勝。」靈芝疏:「觀掌中者,言其明了也。」
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
初、觀華座。如前蓮華者,即佛所坐者。據菩薩身,計應須減。次觀形像。亦作金色者,即菩薩身同前佛色。(靈芝疏)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初、三像放光,光色照樹。次、一一下,遍見三像,無處不有。(靈芝疏)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鴈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麤想見極樂世界。
初、明觀中聞法也。水流光明,及諸寶樹,無情說法也。鳧鴈鴛鴦,有情說法也。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於是可見。(靈芝疏:「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故云妙法。」)行者匪惟入定得聞,出定亦爾,故曰恆聞。二、行者下,明當與經合,否則即妄。故云:「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粗見。」此明出定境也。因入定聞時,必與經合(靈芝疏:「謂所聞之法,不乖教典,故云合也。」)。恐出定不然,乃有此示。若出定仍與經合,則不出而出,出而不出也。如此猶名粗想者,以像望真,須分粗妙。此想乃是佛觀方便,豈可全同真佛觀耶?(演義)靈芝疏云:「違教即妄,合法猶粗。對下三昧,以分粗妙。」
問:經云「所聞之法憶持不捨」,若未聞奈何?
答:須得勝定,方能聞之。若不聞者,即取第五觀所謂水聲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及鳥讚三寶,依此憶持,不違經教。(釋論)
經云:「想彼佛者,先當想像」。先字詮表觀像與想佛是兩種工作。由「次當想佛」至「從心想生」等句,皆謂想念佛之威德。云何威德?「正遍知海」,威也;大慈悲,德也。既想佛智之汪洋如海,後觀佛心之慈悲無緣。像須先觀,心作一閻浮檀金色寶像,與二菩薩各坐華上,像皆放光,照諸寶樹。各樹下影像皆同。第八觀只限於此,不必求三十八十之形體各部分也。觀佛望熏種有直接功能,唯識述記云:「自性親因,名等流種。異性招感,名異熟種。一切種子,二種攝盡。」等流通漏無漏。異熟唯有漏。觀佛是出世間法,非異熟攝,當屬等流。攝大乘論云:「從最清淨法界所流經等教法,名最清淨法界等流。」準此,觀佛者,近則為往生淨土之因,遠則為僧祇劫後成佛之因。所謂同類所引,果似因故。然行者須一切時自淨其心;若習染時多,觀佛時少,其量懸殊,亦乏勝用。維摩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實為不易之理。(釋論)
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文有二:一除罪障,二近三昧,即下佛觀。像觀若成,真身必見,故云現身即得。(靈芝疏)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
此句,結前。次句,起後。靈芝疏云:「此與像觀,皆有躡前起後次第之文;意使正修,不容異轍。」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初、觀佛身色。直指疏云:「夜摩天金,超過日月而倍萬億,輝豔叵思矣!」 次、佛身下,觀身量。直指疏云:「那由他,垓數,此云萬億。由旬,此云限量。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較二大士,少二十萬億那由他,而多恆河沙矣。」靈芝疏云:「佛身無量,機見有殊;文中所舉,假以數量,顯非數量。欲彰佛身不可定故。即下文云:『如前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又云:『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舉此證前,知無限量。蠡杯酌海,丈尺量空,是可得乎?喻可見也。」 三、眉間下,眉毫量。靈芝疏云:「右旋宛轉,其狀如珠。一須彌,高三百三十六萬里。縱廣亦爾。五須彌,共一千六百八十萬里。」 四、佛眼下,眼色量。靈芝疏:「一大海,八萬四千由旬。四大海,共三十三萬六千由旬。」 五、身諸下,毛孔流光。靈芝疏云:「演,即流也。一一毛孔光如須彌。」直指疏:「光如須彌者,具眾寶色故。」 六、彼佛下,圓光化佛。直指疏:「先、形量。大千世界復有百億,圓遍量大可知。於圓下,次、化佛。一下,三、化眾。」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
初、正明相好。靈芝疏云:「丈六之身則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今彌陀身相好光明三量八萬四千,則其數無量,不可算矣!」直指疏云:「皆八萬者,轉塵勞成智德故。」妙宗鈔云:「相、好、光,皆云八萬四千者,即障顯德,故成此數。佛居凡地,具於八萬四千塵勞;於此塵勞,皆見實相。理智既合,故能示現相好光明,故節節云若斯之數。行人今觀,心知即是,能於塵勞,皆見佛相。」
次、一一光下,明攝生。靈芝疏云:「下示光明遍照攝生,即是彌陀慈悲心體。」直指疏云:「佛念眾生,如母憶子,故相好中光明一一照攝念佛人也。」妙宗鈔云:「生佛體同,雖土廣生多,攝無一失。」約論云:「其光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知眾生一念念佛,常在我佛大慈悲光中,坐臥經行,絲毫不隔。」
問:不念佛人,佛光攝否?
答:念與不念,光無不攝。但念佛者,與光相應,攝取往生,定無退墮。智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楞嚴所謂「佛念眾生,如母憶子」。但子於母,有憶不憶耳。又如盲人在日輪下,日無不照,盲者不見。不念佛人,亦復如是。(靈芝疏)
三、其光下,總辨難思。靈芝疏云:「其光相好,兼上身項(項即圓光)二光。化佛,即圓光所現。言不能盡,憶想方見。心眼,即意思也。」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此明觀一佛即見諸佛。靈芝疏云:「見多佛者,法身體同。念佛三昧,從此得名。」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此明觀佛身即見佛心。靈芝疏云:「見佛心者,身為心相故。佛無一切心,唯有大慈悲。慈者,與樂,悲即拔苦。眾生無盡,佛大慈悲亦無有盡。智論云:慈有三種:一、眾生緣慈,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二、法緣慈,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對治。三、無緣慈,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後一舉理體,前二約事用。今舉無緣,義收三種。謂諸佛心,不住有無,不依三世;平等大慈,常照法界。以此攝生,生無不攝。不由緣起,故云無緣。即前所謂『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也。」直指疏云:「以觀下,次、觀佛心。先舉觀身,全悲心應現,故云觀身見心。親愛歡念曰慈,與樂德也。憐愍惻怛曰悲,拔苦德也。各有三相:一、生緣慈,緣一切眾生,如父母六親;二、法緣慈,緣一切諸法,皆從因緣生;三、無緣慈,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悲三例知。佛心無形,依性德顯,故云大慈悲是。運同體慈,度諸眾生,而亦不取眾生相,亦不限劫數,故云無緣慈攝眾生。三昧經言:『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既諸佛以眾生為身心,則如來外身內心,眾生皆可隨順而觀矣。」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捨身他世,生彼土已,即證無生;故知此觀若成,則上品上生明矣。(靈芝疏)
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
智者,即目修觀之人。依前觀法,即是諦觀。以修此觀,往生得忍,功深利大,故勸繫心。故般舟經:眾生問佛:何因緣故,得生此國?彌陀答言:以修念佛三昧,得生彼國也。(靈芝疏)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
多相自具者,眉毫一相,總諸相故。若據經文,即觀五須彌量。故云「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即知非丈六眉毫。(靈芝疏)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靈芝疏云:「多佛授記者,皆蒙印可,授記作佛。」
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
靈芝疏云:「一切之言,或總指所見諸佛,或別在彌陀諸相,二釋並通。」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
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
初、明身量。直指疏云:「量較佛身短少恒河沙者,例如東方淨光莊嚴界中,淨華宿王智佛,身長六百八十萬由旬;妙音菩薩,四萬二千由旬(見法華妙音品)。此土釋尊丈六,人身八尺。」釋論云:「此觀先說身量為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按佛身為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約萬億言,八十較六十為多;約由旬言,無恆河沙字句,則減少甚遠。然此等處不必執著,但想像身量之高與佛相仿而略低耳。」身紫句,二、明身色。頂有句,三、明頂髻。箋註云:「肉髻,梵名烏瑟膩沙,佛之頂上有一肉團,其狀如髻,故名肉髻。為三十二相之一。」
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四、明項光。演義云:「光量四面,各百千(即十萬)由旬。中有化佛,佛有化菩薩,復有諸天為侍者,其數無量。」靈芝疏云:「如釋迦者,丈六身也。」
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五、身光。靈芝疏云:「五道眾生,合修羅故。菩薩垂形五道,救苦眾生,故於光中現其色相。」釋論云:「光中不僅化佛菩薩,且有五道,攝及惡趣;蓋此菩薩本願,被弘誓鎧,遊行各界,度苦眾生故。非如壽佛之建立淨土,專以攝受眾生為主要之事也。」
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六、天冠。演義云:「釋迦毗楞伽,此云能勝。冠中有立佛,高二十五由旬。」靈芝疏云:「冠中化佛,以表帶果而行因故。」
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
七、觀面色。八、眉間下,毫相。毫備七寶色,色有八萬光,光有無數化佛,佛有無數化菩薩為侍者。變現自在,滿虛空中。(演義)
釋論云:「眉間毫相,作七寶色,異於白毫。」
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九、臂相。色如紅蓮華。復有八十億妙光為瓔珞,瓔珞中現一切莊嚴。(演義)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十、手相。掌如雜華色。手十指端,各有八萬畫;畫有八萬色,色有八萬光;光照一切,接引眾生。(演義) 釋論云:「周身各部,色不盡同。如面閻浮檀金色,身紫金色,臂蓮紅色,手五百億雜蓮華色;而寶手特色尤多,表直接援引之德。此應注意。」
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十一、足相。若不舉,似不能觀,故須舉足時觀千輻輪也。(靈芝疏:「輪有千輻,號千輻輪。」)輪相化光臺。下足有金剛寶華,彌布一切。通身相好,大概若斯而已。(演義)
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此明餘相同佛,唯肉髻不同。妙宗鈔云:「肉髻是相,無見頂是好。此之相好,表於極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
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靈芝疏:「真實色身,即應身也。」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初、約修觀滅罪勸。靈芝疏云:「當作是者,即上諸相,不可異故。不遇諸禍,除現難也。除無數劫罪,破往業也。」次、約稱名獲福勸。演義云:「稱名散善,尚得無量福,況修觀定善,故能除無數劫生死重罪矣。」聞名獲福,如普門品廣說。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
三、示觀次第。靈芝疏:「從上至下,以為次第。」演義:「謂從頂項循次觀下,直至於足下輪相,悉令明明了了,如於掌中,自見掌文然也。鈔云:身相既多,先觀何相?今示:先觀肉髻,次觀天冠。以此二種,能別表示觀音德相。何者?肉髻降佛,表現行因;冠有化佛,表昔成果。別相若顯,其餘通相則易可明。行者觀於冠、髻、毫、面、身色、光明,一一須用心作心是而為能觀。說在像前,用在此處。既云作佛是佛,豈不能作觀音是觀音耶?作髻、作冠,是髻、是冠,皆可為例。不獨以佛例觀菩薩,亦須例於普、雜、三輩。豈唯以前例後,亦合以後例前。以令行人,始末經文,俱可修觀故。」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首句,總標。此下,別示。一、明身量。靈芝疏云:「如觀音者,亦八十萬億那由他也。」 二、圓光。 三、身光,有三:一、光色。二、光用,謂有緣得見。靈芝疏云:「修此觀者,即有緣人。」三、立名所以,有二:一、從光立名,二、從威勢立名。靈芝疏云:「以光照眾生,拔苦與樂,從威勢為名。無上力者,即十力也。」
釋論云:「此菩薩身相多分與觀世音等無有異。茲略釋別相,其同分則不重述。按觀音之圓光百千由旬—百千,按華語為不定之多數,按西語云百千者,則是十萬。—,何勢至之光僅百二十五由旬?此非光有勝劣,乃其相及用之不同耳。夫毛孔微矣、細矣,然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不關圓光相之大小。且能令有緣眾生皆悉得見,則其用妙矣。」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
四、天冠,直指疏云:「華,蓮華也。」餘如文可知。
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五、肉髻。初、明髻色。缽頭摩,此云赤蓮華。次、瓶光變現。
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六、指餘相與觀音同。謂面臂手等。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
謂菩薩行時,十方地動;動處即有寶華出現。華之高大,如極樂等。(演義)
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菩薩坐時,地亦震動。行時橫遍動,坐時豎徹動,文互顯也。從下至上,中間有塵數分身三聖,雲集彌滿空中,說法度生。(演義) 箋註云:「雲集,喻集合之盛。又,如雲之聚來無心。畟,音測。畟塞,直指疏曰:遍滿也。」
問:何為此菩薩行坐時,橫震十方,豎搖上下耶?
答:此菩薩威力殊勝故名大勢,以剛表德,而觀音則以柔表德。故經云:「其光柔軟」。歐人著作,亦持此論。是否適當,究俟來哲。予未敢作定論也。
問:此菩薩於極樂國土,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豈極樂國亦有苦耶?
答:說法非僅限於本國;諸佛不動道場,威被十方世界。如極樂國中天人皆俱天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見四十八願)。此菩薩為苦眾生說法,俾諸天或其他苦世界之有緣眾生皆得聞之。猶如極樂國中之天人,得聞他方諸佛說法也。否則生極樂者,則是已度之眾生,更有何苦可稱,何處可渡耶?(以上二問答錄自釋論)
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名第十一觀。(此依流布本,大正藏經文為「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
直指疏云:「三聖皆云色相身者,顯非法身;以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報化色相,皆從法身之所現。故起信云:『諸佛法身,唯是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
觀此菩薩者,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
益亦有二:謂滅罪,生西。靈芝疏云:「不處胞胎等者,脫娑婆苦,生佛淨土,寶蓮孕質,永絕胞胎。」
問:何故世人多供養觀音,而不供勢至?
答:前已說明,觀音之行,多饒益世間法故。若思出世間而厭畏胎生者,應兼觀勢至。因觀此菩薩,不處胞胎故。(釋論)
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此總結觀音勢至二觀也。言具足者,靈芝疏云:「總攝身相,故云具足。」直指疏云:「謂上二觀成時,則於二大士身,名為具足觀色身也。」妙宗鈔云:「具足觀者,以二菩薩,唯有化佛、寶瓶,二種有異,餘相皆同。同異分明,名具足見。」今謂:壽佛左右侍者,若唯觀一,則不具足。今二俱觀,故云具足。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此依流布本),憶持不失。
妙宗鈔云:「上來諸觀,先依、次正,先主、次徒,雖皆觀成,未為普總,又未想身生彼親見,故今令想身終生彼,一時普見。非獨所觀境界頓足,亦乃往生心想成就。可類前文依報之觀,初地樹池等別觀,至樓觀成,四事總見,名為總觀,然但能總依報四事。今想生彼,普見普聞依正諸相,故名普觀。」
文中,初句,結前。次句,起後,亦即起心作觀生彼佛國。次、蓮中跏坐。次、想華開合。直指疏云:「合如托胎,開如出胎。」次、華開光照。次、見佛、聞法。靈芝疏云:「佛菩薩者,即三聖也。水鳥樹林,依報說法。及諸佛者,正報說法。仍須合教,以驗真妄。」 釋論云:「上來各種依報至三尊正報皆已說竟,行人依經作觀至此,即當作自身往生想,以結束之。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前例,心作心生,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閉目、心想:塵世一切皆空,己之屋宇、床座亦空,唯己身及一蓮華。端坐即定。華瓣重重漸合。入定片時,華瓣徐徐漸放,五百色光觸身,微感振奮,故開眼視。—但僅作開眼之想,不可真實開眼,因開眼則睹塵境而壞觀境故。閉目保全觀相,想見諸佛菩薩,滿虛空中,心聞水、鳥、樹林,及諸佛說法。一切音聲,皆以意構造,不用眼耳諸根。」
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普觀者,靈芝疏云:「雙結依正,故得普名。」直指疏云:「三聖正報,樂國依報,與自身往見,同時具想,故名普觀。」釋論云:「經中所述淨土色相,至此已訖,合前諸境,總結普觀。」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直指疏云:「佛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成就時,三聖化身常來至此所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釋論云:「此於前列諸觀之外為別門,或為諸觀之先導。行人於前諸觀,卒難成就,佛為方便計,先設此觀,而後及其餘。「先」字,表次序之先後,非謂取此一觀而廢其餘諸觀也。」靈芝疏云:「順此方機,故觀丈六。不言坐立,應是立像。」
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靈芝疏云:「先所說者,指前佛觀。凡夫心劣,雖不能觀;仗佛願力,有想必成。」釋論云:「前諸觀,雖非凡夫心力所及,佛恐行人執著此句,隨即以「然」字為轉語,許以必得成就。因彼佛之願力故。」但下,舉像況真。釋論云:「像謂丈六之觀。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為具足身相。」靈芝疏云:「想像獲福,況真可知。」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初、明身量不定。靈芝疏云:「佛無大小,隨機有異。」次、指餘諸相。靈芝疏云:「金色、圓光,如前佛觀。寶蓮,即華座觀。」釋論云:「佛身大小本無定量,唯色皆真金,一切與前無異,以別邪正。」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
釋論云:「二菩薩之身,於此觀中,與眾生同。以應一切眾生之方便故。」靈芝疏云:「但觀首相,可辨二聖。觀音冠有立佛,勢至髻有寶瓶。」直指疏云:「助化一切者:佛身既隨眾生心,菩薩亦應所知量故。」
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釋論云:「云何觀名雜想?以係劣應,望真身為雜而不純;以係方便之別門,望勝觀正受為雜。」靈芝疏云:「三聖不同,大小有異,故云雜想。」
靈芝疏云:「十四已下三種,觀彼徒眾。三輩九品,並所觀境,因明生相。人多惑之。今謂:文中所敘,並是已生彼國之人;當本修因感果之相,以為三種近觀之境。又云:『為令識位有上中下;即是大本三品也。』今謂:大本三品,皆標發菩提心,可對今經上三品耳。中下二品,則非所對。況復因行與今全別。尋經校之,方知不爾。今明:上三品,即彼菩薩眾也。中三品,即彼聲聞眾也。下三品,即彼人民眾也。三輩九品,攝盡彼方聖凡之眾。又復三輩各分高下,如後具明。」
文分為三:初、觀菩薩眾,二、觀聲聞眾,三、觀人民眾。
靈芝疏云:「第十四上輩有五:一、發菩提心,大乘心也;二、解第一義,大乘解也;三、修行諸行,大乘行也;四、深信因果,大乘信也;五、迴向往生,大乘願也。如此五法,上三品中,出沒互見。上品上生具五,經明三心三行是也。上品中生有四,唯缺大行。經云:『善解義趣』,是也。上品下生有三,缺於解行。經云:『但發無上道心』,是也。若無第一,不為上品;若無四五,即不往生。故上三品,即攝補處、不退、初心、諸大菩薩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初、修勝因 二、感勝緣 三、明往生 四、生後益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初、發三心。靈芝疏云:「發三心者,菩提心也。亦名無上道心。一、至誠者,求佛菩提,決定堅固,至佛不移也。」箋註云:「至誠心,願往生真實之心也。」約論云:「何名至誠?至者,不留餘地;誠者,唯此一心。行者創聞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指,發儋何心,直趣無上菩提,不復希求有餘涅槃、人天果報;第念不依佛力,行願難圓,是故決定求生淨土,一意精修,無有間斷,是謂至誠。」靈芝疏云:「二、深心者,於大乘法,聞思修習,至佛不已也。釋論(智度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故云深也。」淨影疏云:「求心殷重,故曰深心。」天台疏云:「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約論云:「何名深心?經云:『深心信解常清淨』。諸佛甚深法藏,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然亦不離眾生妄想心中,故曰: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如來智慧非他,眾生妄想是;眾生妄想非他,如來智慧是。但以深心照了,知如來眾生無二無分別,則不於心外見佛。所見之佛,不離自心故。知如來眾生無二無分別,則不於心外求生淨土;了所生淨土,具足自心故。乃至即見無見,即生無生,清淨本來,離諸覺觀故。如是信解,是謂深心。」靈芝疏云:「三、迴向發願:所修功德,普施眾生,至佛無盡。」箋註云:「迴向發願心,迴向所修之功德,而願求往生淨土之心也。」約論云:「何名迴向發願心?如阿彌陀佛為佛道故,發廣大心;我亦如是為佛道故,發廣大心。如阿彌陀佛為眾生故,取妙淨土;我亦如是為眾生故,取妙淨土。有一眾生未得度者,是則我土不淨,我佛不成。我、佛、眾生,即一即三,非三非一,究竟不可得故。是名迴向發願心。」 靈芝疏云:「若對三聚:初即攝律儀,無惡不斷,故必至誠。二即攝善法,無善不修,故必漸深。三攝眾生,無生不度,故必迴施。若對三佛:初是斷德,法身佛也;二即智德,報身佛也;三即恩德,應身佛也。果有三佛,因必三心,不可缺一。」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次、修三行。靈芝疏云:「發上三心,必修三行。然有徑修三行,義具三心,故云復有三種眾生等。」約論云:「三種眾生者:言齊修三種行業之眾生,非謂各修一種也。蓋信願相資,解行相發。一有所虧,不能入道。」靈芝疏云:「一、不殺是諸戒之首,故別標之。具諸戒行:此上品中,須納大乘菩薩戒。依善戒經,先受五、十、具,後受菩薩戒,故云諸戒。此即對上至誠心也。二、讀誦經典,不唯讀誦,必須學解,發生智慧。此即對深心也。三、迴向發願,對上可知。仍加六念,即念三寶,及戒、施、天。名大乘六念也。」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三、示修期。直指疏云:「功德,指上心行二種,再加專心念佛一七,當命終時,即得往生也。」靈芝疏云:「少至一日,多至七日。舉少況多,欲彰功勝。則知菩薩大行,一念能行,猶為佛種;況一日七日,寧不往耶?」約論云:「具此功德者,就長時而論。一日乃至七日,據小本持名,大集繫念,俱有此文。經特約言之,務在一心不亂。剋期取效,斯為精進勇猛。」釋論:「問:云何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豈踰此期便不可修耶?答:斯非限定。須盡形壽行之。然諸行雖經長時修習,或違、或闕,未臻圓滿;至身殞之前一日或七日始得成就者,或聞道較晚,一日至七日後即身死者,皆得預於上品。如儒家云:『朝聞道,夕死可矣』。此則不僅須「聞」,而且須「思」須「修」,更較究竟。其聞法晚者,自非勇猛加行不為功。」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
首句,明往生時。言此行人,臨命終時,或吉祥而臥,或坐化立亡,當爾之時也。此人下,明上品緣。言以此行人,生前或修三心,或兼餘行,精進勇猛,始終不懈,是以臨終,三聖聖眾,依正偕來,授手迎接,讚歎勸進,以慰其心。(演義)
靈芝疏云:「精進勇猛,即能感也。精進,不懈。勇猛,不退。阿彌下,彰聖應。佛與大眾,共集其前。七寶宮殿,即佛居處。金剛臺,即蓮華座。下云『此紫金臺,如大寶華』是也。但此金剛,與下為異。二聖共執,付與乘之。」
問:臺座來迎,可矣。宮殿云何亦能移至?
答:依正二報,同時俱生。如瑜伽論云:「彼諸天生與宮殿俱生俱歿」。非如娑婆有求不得苦。雖得,有先壞苦。(釋論)
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至爾時也,既見若斯勝境,生大歡喜。自見己身,乘金剛臺,當此土捨報之時,正彼國往生時也。不前不後,故云如彈指頃。(演義)靈芝疏云:「形留神往,有如蟬蛻。十萬億土,剎那即至。彼佛威神,眾生業力,易軀換報,如反掌耳。」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既生彼國,三聖身相,如前觀所云具足相好,一一親見。又聞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得忍。經少頃時,即能遊歷十方,承事諸佛,並承諸佛次第授記。得授記後,便還本國,得百千陀羅尼門。登別地圓住位也。(演義) 約論云:「由戒行具足故,所見佛菩薩色相具足;由信樂大乘故,聞說妙法,即得無生法忍。經授記已,即得百千陀羅尼門。」靈芝疏:「陀羅尼,此翻總持。一、能持善,二、能遮惡。即於無量法門無不通達。」
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妙宗鈔云:「言不必者,是義持人,不樂讀誦。但於經中,取一句一偈,深窮旨趣。於絕言思深廣之理,心不驚動。又復其心安住中道,不為二邊之所驚動。了達因果皆是實相,名為深信。雖不遍習,或聞大教,赴機異說,知顯一理,不生疑謗。」
靈芝疏云:「上句,示缺行也。善下,彰有解也。第一義者,了達諸法畢竟空寂;由從緣起,無自性故。出過諸法,故云第一。心不驚者,不狐疑也。信因果者,諸法雖空,善惡因果無毫差也。如此信解,方契大乘,豈有謗耶?迴此功德,向彼莊嚴,故云迴向。若無願求,縱有信解,不出輪迴。」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靈芝疏:「紫金臺,亦即蓮華。從法化生,故名法子。」演義云:「此緣與上位有不同處,大遜於前也。前則三聖偕無量化佛、比丘、諸天,并宮殿來迎;今偕千化佛。前金剛臺,今紫金臺。前則佛光照觸,今但語言讚歎。授手,即迎接也。」
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
前生彼國,隨時見佛,並不經時;今則華經一宿乃開。前則經須臾間,歷事諸佛;今須七日。前則諸佛隨時授記;今須經一小劫,得忍、受記。值緣既不同,後益亦異也。(演義)靈芝疏云:「一小劫者,亦據此土一增減為言。」
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妙宗鈔云:「信因果等二句,同上中,故云亦。彼解第一義諦為別行。此但發無上道心為別行。」直指疏云:「對前上中,缺於持經解義二種。功德:發心念佛,持戒行施等。」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靈芝疏云:「金蓮華,亦即臺座。讚言清淨者,既發大心,必離諸惡故。」演義云:「此緣亦遜向者也。向有千佛,今則五百矣。餘可不談。總之,品愈低,緣愈淡。此必然之勢也。」
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靈芝疏云:「不言時限,同前一念。」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臺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文二:初、花開見佛。上則到時即見,中則經宿乃見,此則七日中見,至三七後見之究竟者,蓋心願雖發,未能稱真修八萬行,轉塵勞成相好故。聞眾下,二、聞法得果。供佛聞法者,生前不能廣修福慧,故於極樂遊後,歷事諸佛,滿足二嚴也。(直指疏)箋註云:「百法明門者,菩薩於初地所得之智慧門也。明者,慧也。門者,入也。又差別也。慧能通入百法之真性,故云明門。」直指疏:「百法明門者,大乘家五位百法也。名數如百法論。總顯三界所有,唯識所現。歡喜,初地名。初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如來種中,決定當得。成多欣慶,故名歡喜。華嚴明初地菩薩於一念頃,得百三昧,見百如來,百神力,動百界,照教百劫眾生,住壽百劫,知前後際各百劫事,入百法門,現百身,示百菩薩。住此地位,安有不歡喜耶?」
是名上品下生者。
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靈芝疏云:「第十五、中輩三品,此攝四果聲聞眾。經云:『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等。問:彼國純一大乘清淨良伴,何有小乘聲聞耶?答:此土聲聞,則有二種:一者、定性,謂沉空滯寂,取滅度者。往生論云:『二乘種不生』,即此類也。二、不定性,謂中間迴心,已經開顯,知常獲記。雖是聲聞,不住小果。法華真阿羅漢,涅槃出家菩薩。淨土聲聞,即同此類。已聞大教,發菩提心,但先學小乘,聞說苦空無常無我,發其本習,先證小果,終歸大乘。此三品中:上生常持五八十具四種戒行;中生亦持四戒,但一日一夜;下生孝養仁慈。上二專持佛戒,並有迴向願求。下一止依世教,故但臨終遇善。三階行別,故分高下。」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初、明修因。靈芝疏云:「五、八,在家二眾戒。諸戒,即包十具,出家五眾戒。五戒者:一、不殺,二、不盜,三、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八戒加三:六、不著華鬘瓔珞,香油塗身;七、不坐高床,及不歌舞倡伎;八、不過中食。婬斷邪正,名加淨行。齊一其心,故名八齋。禁閉諸根,亦名八關。廣如律中。然此四戒,或道俗各持,或出家兼具。既持淨戒,必離眾過。五逆,過中之大,故特標之。以下,示願求。善根為因,生彼是果。」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次、明感果。演義云:「上三皆言佛與菩薩,今言佛與比丘者,化同行眾,引同類人。以其初習小行故也。故所演說者,亦四念處法耳。」靈芝疏云:「讚歎出家,即明此品多收道眾。離苦者,近離塵緣,遠清煩惑。」行下,明往生。靈芝疏云:「坐蓮禮佛,識神即脫。」蓮開下,生後益。靈芝疏云:「(蓮華開時),合有見佛,文略不明。」演義云:「此品華開見佛,較上中、上下二品尤速。上中經宿,上下一日一夜乃開。今則尋開,一宿亦不經也。但所見佛相不同耳。」靈芝疏云:「讚四諦者,順所習故。苦集二諦,世間因果,是所斷。滅道二諦,出世因果,是所證。四法皆實,故並名諦。」
應時下,明得道。靈芝疏云:「阿即翻無,羅漢為生。結惑已盡,不受後有,故言無生。亦云應供、殺賊。如別所明。三明者:過去宿命明,現在漏盡明,未來天眼明。三皆洞徹,獨得稱明。六通: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如意,六漏盡。六皆無壅,故總名通。八解脫,亦名八背捨。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不壞內身骨人,而觀外色不淨。此位在初禪。二、內無色相外觀色—壞滅內骨人,觀外不淨。得入二禪。三、緣淨背捨身作證—除外不淨,定心清潔,名緣淨。以無著心,受三禪樂,名身證。四、虛空處背捨—滅四禪色,心緣無邊空而入定;知無常苦空,心厭背故。五、識處背捨—捨空緣識入定,知無常,生厭背。六、無所有處背捨—捨識緣無所有入定;知無常,生厭背。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捨無所有,緣非非想入定。知無常,生厭背。八、滅受想背捨—背滅受,捨諸心心數法,入定休息,名背捨。餘如法界次第。」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
初、修因。靈芝疏云:「文略五戒,前略十具。前後互見,必具四戒。沙彌戒,即十戒。前八戒中,分七為二,加不捉金銀錢寶。具足戒,即大僧大尼所受戒。七支具發,遍該生境,故云具足。持戒淨業,以求淨報。持戒成德,名稱遠聞,故喻如香。」
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次、感果。初、感緣。三世諸佛,並勸持戒,斷惡修善。故今持戒,即是隨順。次、往生。華合即生,亦一念頃。三、生後益。初、見佛。文敘讚歎,理合先見。次、聞法。亦即四諦苦空無常等。下品同然。三、證果。須陀洹,此翻逆流。謂逆生死流。即初果也。(靈芝疏)
癸三、中品下生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
初、修因。執勞侍奉,順色承志,故名孝養父母。儒教以為百行之本。推愛及物,博施濟眾,故云行世仁慈。儒宗以為君子之德。由生前積善,故臨終遇緣。此人下,二、遇緣。以善化人,眾所知識。知其道德,識其儀貌。法華妙莊嚴王品云:「善知識者,是大因緣」。即指妻兒為善知識。故知但能開導,不局僧俗。國土樂事,如上依報,及大小彌陀經所說。法藏比丘者,彌陀因名。昔為國王,遇世自在王佛,棄國出家,即於佛前發四十八願。具如大本。三、聞此下,得生。此中合有臨終持華接引等事,文略不敘。壯士屈伸臂頃,亦即少時。前後語變。(靈芝疏)演義云:「聞下二句,正明臨終發心猛利,所以尋即命終也。當此土命終之際,正彼國往生之時。譬如二句,顯往之速。此歿彼生,不經中陰,故如壯士屈伸臂頃也。不言蓮華者,可例知故。彼下三品俱有蓮華,豈此品無蓮?決無是處。四、經七下,明後益。前品經於七日,蓮華乃敷;今云經七日已,較前稍遲時間。斷不至於二七華開也。前云讚歎世尊,聞法歡喜,是聞佛說法;今遇二大士說法。前經半劫已,今過一小劫。可見前之半劫,亦是小劫。以今遜前,理合如是。」
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靈芝疏云:「下輩三品,並無修因,皆是平生作惡,臨終遇善。準十疑論,若無宿善,今亦不遇。故此三品,不無遠因。上生但泛爾作過,不知慚愧。中生所敘,多是出家五眾,希貪名利,毀破戒律。下生即造十惡五逆,諸極重罪。罪有輕重,故分三等。」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釋論云:「此品上生之輩,乃凡外犯較輕之罪,臨命終時,始遇機緣,為說大乘十二部經名。此事殊不易易。以佛化最勝之中國,佛徒雖多,然於十二分教之悉能知其名義者,亦不多覯。況此惡人臨終倉卒遇之,苟非夙世善根恰於此際成熟,何能得此巧遇?縱有人能為詳說,彼痛苦昏迷,恐難諦聽。故云此事殊不易也。聞經名除千劫重罪已屬幸事,唯較稱佛名除五百萬劫生死之罪,則相差猶遠。況稱佛名簡便易行,心得專注。若聞經名,既非所解,則扞格不入,故功用較遜。為說經名雖得其人,可遇而不可求。教稱佛名,則人人優為之。外道之傳教者,有於罪囚將受死刑時,為說歸依,其計甚善,佛徒亦宜取法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演義云:「此品行人,有道俗二類:俗人或毀五戒八戒,比丘或犯具足大戒(靈芝疏云:「文略沙彌戒」)。如此二類,皆是不智愚人。」靈芝疏云:「僧物最重,故特標之。僧祇,此翻大眾。即常住物。有二:一、常住常住,即寺宇穀米等。(妙宗鈔云:「一、常住常住,謂眾僧廚庫,寺舍眾具,華果樹木,田園僕畜等。以體通十方,不可分用故。」)二、十方常住,即供僧食飲等。(妙宗鈔云:「二、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體通十方,唯局本處。」)現前僧物亦二:一、現前現前,謂據數即分者。(如今諸俗,以供養當處僧眾,衣藥房具等。—見戒本講錄)二、十方現前,謂作相普施者。(如僧得施,及亡五眾物。)四種僧物,盜皆結犯。經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僧物者,我所不救。』斯極誡也!言不淨說法者,假托佛法,希求利養。無慚愧者,公然造作,內無羞恥。惡跡盈滿,故云莊嚴。應墮地獄者,應猶合也。地獄眾火,即鑊湯鑪炭鎔鈿鐵丸等。遇知識中,說佛功德有三:一、十力,二、光明,三、五分法身。聞法滅罪,感聖來迎;以聞佛德,一念信受,轉惡為善,火化清風。境隨心變,其速若此!」
釋論云:「下品中生者,乃佛徒既造惡業,又加毀戒之罪,況盜常住公共之物,及僧伽私人之物,是侵損僧寶。不淨說法,是淆亂法寶。幸有宿世善根,臨命終時,廣聞佛法,得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唯其罪性較重,須閉蓮華中六劫。經中未說明劫之大小,按一小劫為一六、八○○、○○○年,中劫為三三六、○○○、○○○年,大劫為一、三四四、○○○、○○○年。是小劫為一千六百萬年,何況中劫大劫。此非佛菩薩所處罰,乃罪人自業為障。世人須知:重罪必不可造,淨土亦不離因果之律。佛菩薩所能救者,乃令不墮惡趣。長期育於華苞之中,此是不幸中之大幸。華胎與地獄之分:一、華胎無苦而地獄極苦,二、華開有期而阿鼻地獄出離無期。苟非下愚,應知所取捨矣。」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
靈芝疏云:「標中,上中兩輩,止於上品標佛告等;獨下三品一一標者,以作惡往生,反常駭眾,易惑難信,故頻標示,意令聽受。」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釋中,初、生時造惡。五逆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違負恩德,故名五逆。生報即墮阿鼻,名五無間業。十惡者:即身三、口四、意三。一切惡業,皆十攝之。既作極重,餘無不為,故云具諸不善。問:大本云:「下至十念,不生我國,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今經五逆亦得生者?今解:若據彌陀願力,豈遮造逆之徒?方便赴機,言乖趣合。彼則顯樂邦殊妙,欲進於善人;此明淨業功深,不遺於極惡。但使持名迴願,無不滅罪往生。故觀佛三昧經云:「四部弟子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等;如是等人,若能至心一日一夜繫念觀佛一相好者,諸惡罪障皆悉消滅。」引彼證此,罪滅何疑。如下,示來報。隨犯一逆,阿鼻一劫;何況多犯,故經多劫。(靈芝疏)
釋論云:「下品下生為極惡之輩,所造為五無間業,亦世所共知。然有為世人所忽略而易犯者:為誘汙僧尼,或不自作而教他作,如戲院演劇,及下流文人著作小說彈詞,以為綺豔韻事;玷辱佛門,壞他梵行,亦屬無間地獄之業。愚者幸勿自貽伊戚。」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次、臨終遇緣,二:初、知識開導。說妙法者,讚淨土也。令念佛者,作觀想也。(直指疏云:「苦逼,地獄惡相現也。」)遑,暇也。心觀為念,口誦為稱。(直指疏云:「純一無間曰至心,相續成片故不絕。」)十念,謂十聲也。(靈芝疏)
釋論云:「世人每以稱名為念佛,然、經云:『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據此,則念佛與稱名判然不同。吾人未至臨終苦逼之時,除不廢口誦外,應兼念佛,即以心緣之繫念作觀。彼以口誦為專修,餘為雜修,蹈執指為月之誤!」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此明念佛滅罪。直指疏:「問:云何十念便能滅八十億劫罪耶?答:具三力故。一、本有佛性力,如火、如舟船;二、至心稱名力,如鑽、如帆楫;此二,自力猛利也。三、佛願攝取力,如人、如順風。此一,他力強勝。既因利緣強,境勝心猛,故能燒罪木而到蓮池也。法藏十八願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又大本云:『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大品云:『若有一人,稱南無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佛名經云:『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罪。』此如百輛車薪,星火能燒;萬年暗室,盞燈能破;一錐千紙;一風億土。故調達獄中一稱佛時,變眾苦為三禪樂;張善和,臨終未滿十聲,惡相滅而佛來迎;鍾馗設佛像,而除群雞啄面之苦;雄俊信念佛,而成地獄漏網之人。一稱三稱尚爾,況十念多念者耶?」
妙宗鈔云:「此猛利心,從二緣發:一、值善友,二、為苦逼。心怖惡道,耳聽佛名,是故牢強,至誠稱念。既境勝心猛,故時少功多,能超百年悠悠願力。若此二緣猛心不發,此人乃是合墮地獄也。」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
次、勝相現前。華如日輪者,喻其量也。若準俱舍,日面徑五十一由旬。今此但取地居仰望,大小未必如論。如一下,明得生。於蓮下,生後益。罪從緣生,無有自性。諸法皆爾,故名實相。普賢行法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也。(靈芝疏)演義云:「此品尤其長也!須經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華開障淨,如雲散天晴。聞二大士廣說妙法。言諸法實相者,即是指無明為妙明,悟妄覺為真覺,明諸法當體即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非虛語也。是故應時即發菩提心矣。」末句結。
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釋論云:「下品中,唯上生者十小劫後得入初地,餘二未說明果位。殆淨土中天人之類。」
約論云:「九品之文,總名曰觀者:為令行者具決擇智,發精進心;捨下超高,背小向大;且令知如來願力所持,無機不被故。」此約修因以明觀義。若約果辨,具如前說。若明地位,靈芝疏云:「準(四帖疏)玄義云:古來諸師,皆用大乘三賢十聖,對上三品;小乘兩凡四果,對中三品;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對下三品。彼文(指四帖疏玄義分)委破,不復具引。今謂:準九品文,生彼土已,方論地位,可如諸師。又據經文,此土求生,並是凡夫。須依玄義。.........」四帖疏玄義云:「觀經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詳於疏說。文繁不錄。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文二:初、眾見彼土依正莊嚴。前但韋提獨見,今此大眾皆睹。次、心生下,隨機獲益,三:初、夫人入證。豁然大悟,破無明也。逮無生忍,證法性也。次、五下,侍女發心獲記。問:往生論:女人、根缺,皆不得生,今何違者?答:非謂此土女及根缺不得生彼;蓋言生彼國者,不受女人及根缺報耳。以彌陀發願:若有女人,來生我國,復受女像,不取正覺。又云:國中人天,不具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是知彼無女人及根缺也。餘如十疑論說。三、無量下,諸天發心。佛在幽宮說此觀法,阿難目連侍佛左右;止有夫人、侍女、諸天,以為聽眾,餘無聞者。後還靈山,阿難重述,菩薩大眾,始得同聞。(靈芝疏)
靈芝疏云:「由此二處,眾聞信受;展轉傳授,流注無窮。」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初、阿難雙問名持。一、問經名,二、問持法。
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次、佛答中,初、示經名。有二:初、從能觀所觀為名。總包依正,但缺徒眾。首題避繁,但摘五字,包攝亦備。次、約功用為名。滅罪往生,是經力用。二、汝當下,教受持。智論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既受且持,則無忘失。(靈芝疏)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文五:初、見境勝。勢至圓通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二、若善下,滅罪勝。舉聞況念,其勝可知。三、若念下,自身勝。分陀利,此云白蓮華。一、人間奇瑞,二、性潔無染,故以比焉。四、觀下,伴侶勝。補處為友,無宜自輕。五、當坐下,果報勝。坐道場者,謂成佛也。得道之場,故名道場。一切諸佛,皆於菩提樹下,趺坐斷惑,破魔成道。法身一體,諸佛同證,故是佛家。勢至章云:「去佛不遠」,小本經云:皆得不退阿耨菩提,並同此意。(靈芝疏)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靈芝疏云:「意令對說:持名功大,持經亦然。」
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靈芝疏云:「歡喜者,一、所未曾聞,今得聞故;二、清淨國土,得往生故;三、展轉開示,利生無窮故。具斯諸義,故懷大喜。」
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
初、佛還本處。據佛王宮說經時久,或眾不散,待佛還來;或是再集,皆不可測。(靈芝疏)
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無量諸天、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次、阿難重述。累囑憶持,意見於此。三、眾聞禮散。照前列眾,文略龍天。阿難親聞,代傳佛語,故云聞佛說也。(靈芝疏)
民國辛丑佛誕前一日上午初稿成於華嚴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