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居士 主講
姜善和居士 錄音整理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原為黃老居士生前於北京居士林所講,原講共為七講,惜當年第二講錄音丟失,故至今海內外只保留有六講磁帶,通過整理現編輯成此書。
為便於閱讀通順,同時依據「依義不依語」的原則,編緝時於個別口語及無關義理之言外話,均做了適當刪節,於語法上也做了調整補充。如果僅依錄音而實錄文字,讀者會發現所云諸語不知源於何處。幸好於整理中發現黃老所講,主要參考《彌陀要解》及其個人所寫《大經解》等著書,此發現為整理文字帶來了很大方便,也避免了許多錯誤的發生。但因整理者水平有限,肯定於個別處有所紕漏,還希大家予以指正。
作為佛學漫談,我這次來可不是來說法的,更不能說是來向大家開示的,只是向大家彙報一下自己看經、實修方面的一些體會而已。既是漫談,那我們從今天開始談什麼呢?就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吧。大家也許覺得這兩部經很不相同,怎麼能聯繫到一塊講呢?所以,這裏有三個因緣,先跟大家彙報一下:
第一個因緣:正果法師一直在這個道場講《金剛經》,現在正果法師生病了,委託我來代替他,所以這裏有個接續的意思,因此還是先從《金剛經》談起。大家都知道本人寫了一部《無量壽經》的註解本,而且三月份的時候我就準備來向大家談這個,後來就廣濟寺增信班的需要,我就到那邊去講《無量壽經》及淨土法門了。當然我們這裏接續正果法師的《金剛經》還是要談到《無量壽經》以及《阿彌陀經》的。也就因此從「般若」談到「淨土」。此為第一個因緣。
第二個因緣:咱們居士林一恢復以後,開始印經,所印所念的那個經本,是本人所印,供養居士林的。而居士林所印的第一部經就正是這《金剛經》。秦譯、唐譯的兩種版本,老居士們都得到了。接著所印的就是三種版本的《阿彌陀經》,應王居士所提議,我寫了一篇序,其中就說明瞭這兩部經先後印是很有意義的,這也說明瞭我們修行人所要走的修行途徑——「以般若為導,以淨土為歸。」
我們修行拿什麼來做導引呢?也就是說我們要有一個導航、一個方向、一個指南針,這要靠什麼呢?靠的就是這「般若」——《金剛經》之類。但是我們要走到哪去呀?總要有個歸宿吧!以什麼為歸呢?就是以淨土為歸!
我寫的這篇序題就是「以般若為導,以淨土為歸」。其中,這個「歸」字有幾種解釋:
一是「歸宿」。總在外頭跑要有個宿處回歸呀!不然住在哪呢?這是「歸」的第一重含義。二是「究竟終極」之義。如何能究竟、圓滿呢?要究竟、圓滿就要以淨土為歸,彙歸大海。一切水都要流到大海才成,淨土就是我們所要歸的那個海!
「般若為導,淨土為歸」。我們為什麼要「以般若為導」呢?因為我們修菩薩道都要修「六度」。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是前五度,第六度就是「般若」。我們要修「六度」,就必須知道:前五度如盲,唯有「般若」才是有目。對此,《金剛經》中有此證明。所以,正如有人批評人時常說的:「你是盲修瞎練」。因為他沒有目標,可不就是盲修嗎!如果沒有「般若」,行五度也如盲,那就免不了被批評為「盲修」了!「以般若為導」如有眼目。一個人要行路,沒有眼睛不辨方向怎麼能行?佛經上也說:「入佛寶藏,智慧為目」。到了寶藏裏頭,你要拿寶,你得先能用眼睛看見寶才成。什麼是你的眼呢?智慧就是你的眼睛!不然,即使進了佛的寶藏,你看不見,不知拿什麼,你若有「般若」,才知道拿什麼。那又用什麼去拿呢?「信為手」。信心就是手。用「信心」去拿!所以,「信為道源功德母」。就是「以般若為導」呀!
反過來說,咱們許多在迷中的人,就如同「大富盲兒」一樣。擁有財富但卻瞎了眼睛的孩子。「日坐寶中,為寶所傷」。天天坐在寶藏裏頭,珊瑚樹、水晶瓶、大金元寶……可偏就讓珊瑚樹紮破了臉;讓水晶瓶碰破了腦袋;讓金元寶拌摔了跤……整天在那兒受傷。所以「般若」的重要性就在於它為目,為目才能為導,其中的重要性就在於此。
什麼是「淨土為歸」呢?最高的經——《華嚴經》,八十卷中的最後,講的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再現成再好不過的證明瞭!整個佛法的宗旨就在這。所以,佛開始就講《華嚴經》,一開口告訴眾生的就是這個,也就是把佛的全部所得都給了眾生了。最後導歸到哪?歸的就是「極樂世界」。普賢菩薩是「華嚴」的長子,是第一位的大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以淨土為歸就是「華嚴」的宗旨!也就是普賢菩薩所給我們示範帶頭的——以淨土為歸。為什麼我們今天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這就是第二個因緣。
第三個因緣:就是我自己本人的因緣。有許多老同修總問我:「你是因為什麼而學佛的?」這就要讓我首先感激《金剛經》了,是《金剛經》救了我!不然我已經是「叛徒」了。我這「叛徒」又轉變為「信徒」,就是由於《金剛經》的緣故。
我小時候常跟著家長到廣濟寺來,可以說寺院裏沒有一處角落我沒有走到的。在我十一歲的時候,那是臘月初八的夜裏頭,晚上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那天的道場非常莊嚴,從大殿繞著念,一直念到第二天淩晨。當年這地方有條甬道,一直通到天王殿,人就從這到天王殿來回地繞著念佛號。當時鉗錘也好,鐘鼓聲也好,念的也好。夜裏了,我母親她們都走了,我還不肯走,還跟著大家繞,後來到了十二點多,才把我叫走......這些都是往事,所以小時侯是佛教家庭,一開始的印象很深。那麼,為什麼又成為了「叛徒」呢?慢慢的,由於知識增加了一些,於是我就覺得不是僅僅參加參加道場、拜拜佛、念念佛就可以了,於是就想看看這些佛教徒到底是什麼樣的思想和行動。結果發現許多有名的法師、大居士,他們的名利心還是不淡,在人我是非上還是有很多分別,還是有時嗔恨,有時貪,貪、嗔、癡心都不淡,總還有一些計較分別,佛教圈內還是有勾心鬥角的現象出現。由於看到有名的在家、出家人的這許多情況,於是便產生了一個錯誤結論,我以為:「這些人修行幾十年,看來修行是不管事的,要真管事怎麼還是這樣呢?」正好當時看過蔡元培先生的一篇題為《以美育代宗教》的文章,所以就更以為這些人這麼拜、這麼念,實際上根本沒起作用。
直到我上大學三年級考試完了的之後,書也不想再看,也不願出去玩,於是把母親的佛書拿了兩本來看,一本是《靈魂論》,另一本就是帶註解的《金剛經》。這本《金剛經》看過後,不知有多少次地,一次又一次地,從身而心,從頂到踵,如同甘露灌頂一樣,一陣一陣的清涼,一陣一陣的清涼……一切世間的事情都不能比的。我這才一下子明白了《金剛經》的道理,恍然而大悟:不是佛法不靈啊!是這些修行人辜負了佛法!
通過重新認識佛法,也就從中看到了一部《金剛經》的宗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到這時我才思想轉變了,也不再是「叛徒」了!同時,自己也有一個體會:這「無住生心」可不是一般主觀願望所能達到的。如果想要「無住生心」,一旦「生心」了,你也就「有住」了,也就不是「無住」;一旦「無住」你就不能「生心」……
那時,第一遍看《金剛經》的時候,我剛二十歲,當時還有一個體會:看來這念佛法門很巧妙呀!你念佛的時候就容易達到「無住生心」。所以,就我個人而言,也就是從《金剛經》才到了《阿彌陀經》,也就是到了淨土念佛法門。也就是從《金剛經》才體會到了淨土法門的道理。這個道理的體會是第一次的開蒙,是開蒙的第一課。那麼,經過這麼多年的學習,就深化得多了。下面我要談的就是深化後的一些體會、感想。這是第三個因緣。
通過對許多大德的論著、遺教的學習,多少年後回顧起來,當年我思想上的這一轉還是正確的!當然,當年的體會、感想還畢竟很幼稚、很膚淺。其實,基本上說,一部佛法的道理也就是如此一回事!
關於「無住生心」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因緣事蹟中看得很清楚!六祖是一個大字不識的勞動者,很孝順!自己用砍柴擔水掙錢來養活母親。他之所以信佛就是因為聽了半部的《金剛經》,也就是聽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話。當時,六祖給小旅店裏頭送水來正欲出門,一個店客在念經,他就聽,當他聽到此人念到「無住生心」的時候,心中豁然,於是便問:「你這經是從哪來的?」客人告訴說是從五祖黃梅處聽來的,於是六祖便要去黃梅。從廣東(嶺南)去黃梅路還不是太遠。六祖就是聽了這一句「無住生心」便去了黃梅的。
一個不識字的,也從來沒聽到過佛法的人,就聽了半部的《金剛經》,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樣一個基礎水平,可是大家都知道他後來見到五祖時的對答的這宗公案,我也常提起這個公案,因為這則公案實在太有意思了。不老去提,咱們總是體會得不親切。
我們看,六祖當時就是這麼個水平,既沒有多少年的修持,也還是一個字都不識的勞動者。等他見了五祖,五祖一看他就說:「你這茖獠,你也來學佛呀!」「茖獠」當時是罵南方少數民族的話,好比「南蠻子」之類的歧視的話。言外之義:你一個不開化的野蠻人,你也來學佛呀!
梅山五祖弘忍是禪宗祖師,所以說起話來都帶有禪機機鋒在內的。六祖當時就回答了:「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人是可分南北的,但佛性即不分呀!人人都有佛性,這個佛性難道還分南北嗎?你看看這是什麼水平!這麼一問一答,六祖便顯出了真水平。五祖就說了:「這個根基還是很利的,你到操場上去勞動吧」。六祖後來又回答過一句話,這話就更利害了:「阿那自家日生智慧。為甚再做何物?」他自稱自己是「阿那」,阿那每天都生出智慧來,除了我每天生智慧外,我不知道你還要讓我幹什麼?能說出這樣的話該是什麼人啊!僅僅聽了半部《金剛經》,僅僅聽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話……所以,《金剛經》的殊勝功德,我們一定要深刻體會,道理就在這!五祖講:「這個根基太利,快去快去!」後來六祖做了個偈子,對於這個偈子,當時很多人都誤會了,其實在修證上他已經超過了神秀。這就說明有許多人不相信頓法,這是很可惜、很遺憾的!你能不相信頓法嗎!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事實,你不能不信呀!神秀能講多少部的經論,那《楞嚴經》在皇宮中第一次講,就是神秀給武則天講的。神秀是五祖弟子五百人中的善知識,是首座,所以五祖一宣說:「你們誰來做個偈子,我就傳衣缽給他。」聽了這話,五百人中沒有一個敢做的。因為他們都以為,當然非神秀莫屬了,眾望所歸嘛!我們就不必再做了。由此可見,當時神秀是有這麼高的威望了。
雖然神秀最後做了個偈子,但他還是沒有得到衣缽,倒是讓一個勞動者,一個南方來的,還沒銻頭出家呢,只是寺院裏一個幹苦活的人給得了去……後來眾弟子追衣缽,對此很多人都誤會了,認為佛教徒怎麼還搶衣缽?不應該呀!其實不然,佛教徒水平不是低到這個程度,咱們可不要低估了、錯解了!我要在此給五祖的眾弟子們平反!他們之所以追缽,是因為這些佛教徒就是想不通呀!怎麼一個在家人把衣缽拿去了?想想看,連戒都沒有受,連和尚也不是,他竟成了六代祖師了。現在能有這事?!所以大家想不通呀!他們追慧能不是為了爭名奪利,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認識清楚!
那麼,慧能他雖然超過了神秀,但畢竟還沒有「見性」。五祖所以夜裏才又把他找來,又給他開示,於是便講到這《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無住生心」是一部《金剛經》的宗旨。現在香港出了一本《金剛經》的註解,其中對「無住生心」這句話,一句也沒發揮而加以再說明,這是很遺憾的事!
在那個時候,六祖是第二遍聽《金剛經》,他沒有別的基礎,也沒有見過別的經典,他就是因為《金剛經》最後才大徹大悟的。大徹大悟之下他感歎:「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就是這麼一個文盲,他給我們以啟示,告訴大家不要總以為「我不識字」就學不了佛,其實大家怕什麼?學佛開不開悟,不是考狀元。大家要知道沒有什麼可怕的,你的佛性一點不減,一點沒減啊!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哪里想得到呀!這個「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何其」是哪里想得到的意思。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這個「自性」本來就是無生無滅的!
「何期自性本來具足!」這個「自性」本來就是具足的,一切都是具足的,沒有任何欠少,一點都不缺呀!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咱們這個妄心有動搖,但哪里想得到,這個「自性」卻從來不增不減而沒有動搖過呢!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就真正認識了「自性」,一切萬物皆由「自性」變現出來的!
五祖也對六祖說了:「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你不認識你自己的本心(自性),你再怎麼學法也沒有用處!當然,不是說一點用處也沒有,畢竟還是種了「福」,但是,對於解決你個人的生死根本,就必須要開智慧,明心見性!你如果總愚昧,這就達不到了,所以也就學法無益了。
「若識本心,見自本性!」倒過來說,你如果能識得本心,見自本性,怎麼樣呢?那你就是「大丈夫、天人師、世尊……佛」了。所以,這是頓法,正所謂「迷即眾生,悟即佛」。五祖沒有全說,言下之義:你是這樣的大丈夫、天人師,我就把衣缽傳給你。所以,這部《金剛經》的殊勝,也就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上,道理也有於此!
關於「般若」的重要性,在此有必要重申,也就是上面所講過的「如聾如盲」。多少人能有目呢?《金剛經》有言:「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心裏有所住,你雖然行布施,但行的卻是什麼呢?就像一個人進了黑屋子似的,什麼也看不見。所以,你即便是行布施,如果沒有「般若」,等於進了黑屋子一樣,什麼也看不見!
又如《金剛經》所言:「若菩薩,心不住於法而行布施。」能無所住而行布施,就才真是「生其心」了。你如果真「無住生心」又怎麼樣呢?那就是「如人有目」了。「般若」就是目呀!有「般若」才有眼睛。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好好地在「眼睛」上用功夫!現在大家都是願意「練腿」,想跑本來是好事,但是先別光「練腿」呀!你跑得再快,如果眼睛看不清楚,是要摔交的。所以「眼睛」太重要了,若人不住於法而行布施,那就是如人有目,日光明照!在日光明照之下,見種種色,也就是「無住生心」。
「般若」的重要,從經文中也可以看到。正如經文所說:「若是無量百千億劫以身布施,」早晨我以多少身多少身布施;中午我以多少身多少身布施;晚上還是這麼布施……這麼布施了百千億劫,而且還是拿生命來布施,一般人根本是做不到的!這福報大不大呢?這要看跟什麼比了,如經所說:「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如若有個人聽了《金剛經》能相信,心不矛盾,信心不逆,那他所得的福超過了這個百千億劫以來能拿生命布施的人。
所以,《金剛經》的功德、般若的功德、不住相的功德……你拿這個去行一切功德,就如行人而有目,見種種色。你不如此,做不到這一點,那就「入暗無所見」了。總之,《金剛經》的功德就在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的是什麼人呢?根據蕅益大師的《破空論》所講,這是「地上菩薩」的境界。他說:「羅漢能夠無住,不能生心」。所以只見到了「我空」,真正沒有「我相」了,但他證的是「有餘涅槃」,他證了「真諦」,就入了「大般涅槃」了,也就生不起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心了。所以他雖是「無住」了,但不能「生心」呀!所以,釋迦牟尼佛呵斥這些聲聞乘的菩薩為「嬌芽敗種」。其實,他們已經入聖人流了,但就是因他們發不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有些事度的菩薩,他雖也發了大乘心,比如:拿些腦髓來施捨,拿種種修忍辱……這些事度的菩薩他雖是發起了這個大乘心,但是他不能「無住」,而是「有所住」。那麼只有到了「地前」的「三賢」才成。(幾十個聖位,『十信』之上有『十住』;『十住』之上有『十行』;『十行』之上有『十回向』;『十回向』之上才是『十地』。)「地前三賢」是什麼情況呢?「十住」、「十行」、「十回向」,他們只能有時候是「無住」,在「無住」的時候就不能「生心」;而有時倒是「生心」了,但又不能「無住」。相交換的,一段時間「無住」,一段時間「生心」。只有是登了地,破了「無明」的菩薩,才真能做到:生心時即無住,無住時即生心。
《金剛經》的殊勝,前面我們通過蕅益大師的《破空論》瞭解了:雖是如此殊勝,但要知道這不是凡夫的境界;也不是羅漢的境界;也不是事度菩薩的境界;也不是三賢菩薩的境界,而是登地菩薩的境界!雖然我們如此讚歎《金剛經》,大家是不是認為高不可攀呢?
剛才不是說過嗎,在我二十歲的時候就體會到,當你這麼單單純純地、老老實實地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一句又一句,一句又一句……這時你心裏沒有想別的,所以,念佛的人應當萬緣放下,什麼功名富貴,什麼考級,什麼家庭糾紛……這一切都應當放下,你萬緣放下了,不就是「無所住」了嗎!於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念聲聲不已,相續不斷,這不就是「而生其心」了嗎!你的妄心畢竟還沒有斷滅,所以佛經告訴我們:以凡夫的生滅心要入諸法實相,唯有以念佛是最容易的。佛開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個法門是不好的。但以我們這種生滅的妄心,就此水平要入諸法實相,那就只能是以持名或持咒才成,因為這種方法是最容易的!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念佛之法是「即事持達理持」,也就是說:你就這樣去事念,相信有阿彌陀佛,相信有極樂世界,這就是事持。不想別的,就這麼念、就這樣持名號,再從這個事持便可達到理持,也就變成了實相念佛。蕅益大師這樣的大德,他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功德?就是因為這一句的佛號,而暗合道妙的。你雖然不懂得《金剛經》,但是在你念的時候,不知不覺中你就合乎了「無住生心」這個無上的道妙,也可說是妙道了!
蕅益大師說過:「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一個人能夠信願持名,便完全可以把佛的功德全攝成自己的功德,這種方法是最直接的。所以,我們能從《金剛經》談淨土宗的《阿彌陀經》(即同《無量壽經》),就是全攝自己的功德!我們雖然知道了《金剛經》有如此的殊勝,但還要知道這並非是我們的境界所能達到的!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這個淨土法門所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下面就我們所念過的《阿彌陀經》的最後一段,結合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來向大家做一彙報。
剛才所說:從《金剛經》談到《阿彌陀經》,其實《阿彌陀經》就是小本的《無量壽經》,所以也就是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的最後部分有這樣一句:「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十方的佛都在讚歎這部經,這也就是佛在讚歎一切諸佛。「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這說明十方的佛都在勸大家一定要信這部經。同時也在稱讚釋迦牟尼佛不可思議的功德。「而作是言,」十方的佛都是這麼說的。說什麼呢?「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釋迦牟尼佛能夠做到非常難得、非常稀有、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夠在娑婆國土,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五濁惡世」是什麼呢?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就是在這樣一個惡世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這個世界上示現成佛。「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為這個世界的眾生說一切世間人都太難相信的法。大家在讚歎釋迦牟尼佛!大家為什麼做這樣的讚歎呢?蕅益大師就把這個原因告訴我們清楚了,下面就拿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中的話來供養給大家聽。
蕅益大師的這個《要解》是九天中寫出來的,完全是三昧境界!完全是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的文句!所以近代大德印光大師,咱們現在推崇他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就曾讚歎:「所有的註解之中,唯有蕅益大師的這本註解最好!而且這一本註解,即使是釋迦牟尼佛自己來寫,也不能超過!」這話只有印光大師才敢說,正是他說這話,我們對於他,被稱為現代中國三大高僧而深信不疑!確實是和虛雲老、諦閑老並列。印老,過去我個人總覺得印老「弱」一點,當然這也是我的妄見。現在才覺得不是,可以並列的!
蕅益大師這些話說得太好了:「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籍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意,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彌陀要解》。雖然佛所施的教化是有難有易的,實際上佛之功德是沒有不同的。但是大家要知道,一結合到具體情況,就可以比較了。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一本藥方書,裏面的藥方沒有一個不是好的,都能夠治好病的,收集起來都是經驗的總結。你不能說某一個藥方好,除非你有科學試驗的證實,隨便說是不成的。雖然都是好的,都是經驗的總結,但是具體到某一個病人來說,那就可以說:你用這個藥方最對,而用別的藥方對於你是不對症的。就如人參是好的,但你患感冒發高燒,你吃人參這樣就會死的,所以這是一樣的道理,不能說藥好就什麼病都能治。那個砒霜能治病,一結合到具體的病這個有比較了。
回過頭來,結合咱們這個具體的修行實際,就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便可以說,稱讚淨土法門最得當!施化有難有易。為什麼稱讚釋迦牟尼呢?是因為他給這個五濁惡世的眾生說出了這樣殊勝的法。給五惡眾生說一般的法容易,說些漸法也已經就很難了,但是相比之下還是比較容易的。而他還要給眾生說頓法,告訴大家不需要「三大阿僧祗劫」就可成佛。這話信起來可就太不容易了!《大乘起信論》就是講「三大阿僧祗劫」才可成佛,這個還是漸法。但是眾生信起來已經不容易了!所以相比之下,還是比較容易的。在這個五逆、十惡都有的世間,一個人於臨終能十念,便能往生極樂世界,生了極樂世界,你就等著成佛,這是頓法!禪宗當下開悟就成佛,這也是頓法。這個不容易說呀!難呀!難有人信呀!佛說「三大阿僧祗劫最後才能成佛」,他(泛指有些人)以為說得對,他還能慢慢修去,所以他能接受。而佛說到「當下就成佛」,那他就不能接受了,佛給咱們這個五濁惡世的眾生說其他的頓法,比如禪宗、密宗、天臺……這些個還容易接受,而說淨土法門,這種橫超的法,就不容易說、不容易信了!佛給眾生說一般的淨土法門中的法,比如念法有四種念法: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持名念佛。要說前三種大家信起來還比較容易,可是你要是給他單說是「持名」,「說此無籍劬勞修證」,告訴大家:不需要怎樣閉關、不需要多少多少的修證,「但持名號」就成了,只要去念,你就「徑登不退轉」,直接達到「阿鞞跋致」了。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不退轉直到成佛。「奇特勝妙」,出奇、特殊、殊勝、微妙的。「超出思議」,不是眾生的思想、言論所能達到的。「是第一方便」,是方便中的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這是難中之難。所以十方諸佛都稱讚釋迦牟尼佛「甚難稀有」,能做這樣的事情,給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眾生,說這樣的殊勝之法,真是「難中之難」!「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所以,沒有一位佛不推崇我釋迦牟尼能做這樣的殊勝的事情,真是太勇猛了!
下面《彌陀要解》解釋」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劫濁」是個總的名詞,就是這些濁法都聚彙了。見也濁了、煩惱也濁了、眾生也濁了、命也濁了,這些濁都聚彙了,這樣一個時代就叫做劫濁。那麼在這樣一個一切濁法聚集的時代,你一定會被這個時代所逼、所限制,為苦所逼,有種種的苦來逼迫你,你必然要受到時代環境的限制。現在就是這樣一個時代,所以大家都會有這種感覺的!誰都是「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苦在心裏頭了。所以在這種時候,劫濁誰都不例外,要不是帶業往生,這種「橫出」的修行方法必不能度,這是肯定的!
結合這個時代,這個「藥方」也就出來了。佛法都是好的,沒有不好的,你要是跑到藥師琉璃佛世界,或是跑到其他別的什麼國土,那可不一定能實現呀!但是淨土法門不然,《要解》這就絕對肯定了,這個淨土法門最殊勝!否則「必不能度」。沒有這個法絕對不能得度!而且這個法殊勝就在於可以帶業「橫出」。現在有人在國外反對「帶業往生」的說法,還寫了許多著作。這還是一個修學密教的人,也可以說是我的一個師兄弟。但是他背叛了我的師父,密宗修行最要緊的就是「尊師」,可他卻背叛了師父,這就沒什麼可說的了。這麼樣的一個人,他忽然寫了些文章,而且還辦有他的雜誌,大肆反對「帶業往生」。有些人也寫文章跟他辯論,但這些人說:「帶業往生是指帶善業往生」。其實這麼說也不對。所謂「帶業」指的就是帶惡業。業深罪重不容易消,所以佛大慈大悲,讓你罪業不消的情況下也可以往生。這也才是佛的大願,也才是淨土宗的根本!殊勝就殊勝在這!可是就是有人反對,我們看這就是劫濁時代的特點呀!
「見濁者,五利使邪見增盛。謂身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昏昧汨沒,故名為濁。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彌陀要解》。什麼是「見濁」呢?「見濁」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種見惑,又稱為「五利使」。因為它非常之迅速、靈利,所以它比誰動得都快。所謂「見」,就是你的觀點、看法。對於一件事,你是怎麼看的、你是如何看待問題的,這都屬於「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見」,但這個「見」是「五利使」,也就是見惑的前五種。
第一個就是」身見」。也就是說我們常把一個本來由「五蘊」假合而成的血肉之身當作真實的自己了,貪愛這個身體,想種種辦法來營養它、保護它。特別是女同志,「身見」更重些!她總覺得我這個身很美,留戀它、裝飾它……有很多修練的人,比如練氣功或是練這練那的人,又是想通大周天吧,又是想通經通脈吧……而且產生了奇異功能使得這個身體有了些變化,便以為如之何了,這些人都屬於「身見」。這也是「見惑」裏的第一惑。「惑」就是惑亂,就是迷惑。「濁」是混濁,都是貶義詞。
第二,什麼叫「邊見」呢?所謂「邊」就是指落到了邊上。一個事情要一分為二,一分成二,那兩邊就出來了。一個球就沒有邊,你用刀子中間一切,就分成兩邊了,也就出來「邊」了。一邊是「空」,一邊是「有」。有的人持「空見」;有的人持「有見」。比如,有的人把一切都執為是實有,一切都看成是真實的:人民幣是真實的,彩電、冰箱也是真實的……,直到臨死的時候都還留戀而捨不得。這些人所持的都屬於「有見」。另有些持「空見」的外道,看什麼都是沒有,什麼都沒有這是斷滅,也屬於「邊見」。
再有些人執斷執常,這也是執兩邊,是「斷」、「常」二見。有些科學家說「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這就是「斷見」。現在,國外大量的試驗資料已經證明瞭人有前生。可就是有人還持這種「斷見」。「斷見」當然就不對了!還有人持「常見」,特別是一些宗教徒說「常」。比如耶教(天主教 )講:人死之後將來要等待耶穌來審判,有罪的人就入地獄了,而且是永遠地入地獄;善人行善就升天,而且是永遠的升天了。這是常見,老是如此也是錯誤,是邊見,不落斷就落常,種種邊見,這個見濁裏面有許多是是非非的邊見,這裏就不多舉了。見濁就是這樣一個性質,蕅益大師說:在見濁中決定被邪知所纏。所以現在有很多練氣功的想和我談談,我說這樣的一位也不接見,因為現在他們連外道也不是了,他們走的不是老子和莊子的道路,這些人只能稱為養生家氣功師,都被邪知所纏。在這種情況之下有身見邊見怎麼辦呢?如果不加方便,他已經被邪知所纏沒有智慧了,你沒有特殊方便的辦法叫他修行,他就不能得度,他還覺得很艱苦,那麼度他就沒有這個心了,這是見濁。
「煩惱濁者,五鈍使煩惑增盛,謂貪、嗔、癡、慢、疑。煩動惱亂,故名為濁。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彌陀要解》。什麼是「煩惱濁」呢?就是「見惑」中的「貪、嗔、癡、慢、疑」。「貪、嗔、癡」是「三毒」。「息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用「戒、定、慧」這三無漏學去對治人心的「三毒」。「慢」就是「我慢」,這個「我慢」僅次於「貪、嗔、癡」。我們人人都想一想:總覺得自己不錯,如果兩個人發生點意見 ,總覺得自己對而別人錯,總覺得自己的修行比別人強……這些都屬於「我慢」。還有一種「大我慢」,就是「未得言得;未證言證」。
「疑」就是懷疑。對什麼事都不信,總要有點懷疑,尤其是對正法加以懷疑,這就最不得了的!「疑根未斷,即是罪根」。「疑」的那個根沒有斷,就是犯罪的那個根沒有斷!「貪、嗔、癡、慢、疑」稱為「五利使」,就是我們的「煩惱濁」。「煩惱濁」就是煩動惱亂。「煩」是煩燥;「動」是亂動,這個人喜歡熱鬧,靜不下來。「惱」就是苦惱;「亂」就是心裏很亂。人人種種的心情,實際說起來就在「煩、動、惱、亂」這四個字裏頭。很煩燥,心裏總不安,心裏老在動,這樣很苦惱,因為心都是散亂的,所以叫做「濁」,又稱它為「鈍使」。因為癡鈍、癡重,所以就好像有了慣性一樣,貪就讓你老貪;嗔就使你老嗔,總也轉不過來。那麼,處在「煩惱濁」之中是如何呢?蕅益大師說:「處於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所限。」你在煩惱濁中,一定被貪欲陷進去,像陷井一樣把你陷進去。各種的「貪」:貪吃、貪色、貪享受、貪舒服、貪名利、貪人家的恭敬……。你如果被貪欲所陷,為惡業所蜇,就如同蠍子、黃蜂蜇了一樣,決定有這樣一種遭遇。
在這種情形下的眾生,若不是「即凡心是佛心之行」,那是不成的。這個念佛之心是什麼心?就是」即凡心是佛心」。這句話我們要好好的慎重地理解!也就把你這個凡心變成為佛的心了。若不是這樣的妙行「必不能度」。「必」字很肯定。如若不是把你的凡心當下就成為佛的心,沒有這樣的妙行,你決定不能得度的!所以這也是十方諸佛都稱讚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所在。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這樣的妙法,怎麼說是」即凡心是佛心」呢?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這一句佛號,阿彌陀佛能成為佛,而出現這句佛號,是萬德的一個果實,是萬德之所莊嚴。由於是萬德成了這個名號,所以這個名號之中就包括了萬德。當你念這句名號的時候,這個名號就在你心裏頭,也就是用「阿彌陀佛」這句佛號的萬德莊嚴了你自己的心,也就因此而全攝了佛的功德成自功德。
大家注意: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在當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把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攝即成你自己的功德,即你的凡心成佛心。這也就是密宗的道理。所謂「密宗」就是把凡夫的「三業」(身、口、意造業叫做三業),使之頓然同於佛的「三密」。念佛就是這個方法,使你的口業同於佛的「意密」。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莊嚴了你的「意密」,你的「意業」同於佛的「意密」,這就是密宗的道理——即你的凡心成為佛心。若不是這樣的妙行,不能得度!
「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彌陀要解》。什麼是「眾生濁」呢?你又是見濁又是煩惱濁,這樣所感便形成了「五蘊」假合的這個肉身,所以「色」跟「心」都痞劣。身色就是這樣,一旦把這個肉身之皮扒開,人就成了一個行動的廁所。這個身很劣呀!那麼「心」呢?也就是「見濁」、「煩惱濁」,同樣也是很劣的!所以眾生身心都痞劣就叫「眾生濁」。這個五蘊假合的身體,假名為「眾生」。在「眾生濁」中,你也決定安於臭味而不能洞覺,因為你是「濁」的,所以安於這樣臭味的環境之中而不會洞覺到。昨天晚上,我還批評我的兩個女兒,我老是這麼舉例,我說:「大家就是糞坑裏的蛆。」從農村來的人或在農村勞動過的人都知道,這糞坑裏的蛆,就在那忙忙亂亂的,爭呀!這塊糞好,那塊糞不好,我丟掉這塊糞去奔那塊糞,那個蛆不如我這個蛆,我比它強……爭來爭去,想來想去,可就是不想著我如何出糞坑。對此,蕅益大師說了:大家在煩惱濁中,你決定安於臭味!你不認識這糞坑,就在這爭,這個是大富翁的營養充足的糞;那個是病號的糞,我要補充這個糞,換那個糞……甘於劣弱而不能奮起。有人很自卑,總以為自己不行,要問:「我還能往生嗎?我念佛就只求一個好死。」我妹妹就是這種人,她念了一輩子佛,用她的話講,就是求一個好死。還有一位居士跟我說:「我念佛就希望我的一個亡者(她死去的一個親人)。」這些人就是不想:我們自己的佛性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是平等的!我們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攝成為自己的功德。
所以我們決定是可以往生的!我們決定如阿彌陀佛一樣,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但這些人不能擔負起如來家業。所以很多人雖然都關心佛教,如若真關心佛教,你第一件事就應該把你自己這個「燈」先點燃!你不要去管別人!這個寺院怎麼樣、那個和尚又如何如何了……你最好先管管你自己,只有這樣,你這個「燈」才能先放光。可有人就是不想奮飛,而只想管別人的事,這就是「眾生濁」的表現。如果在這種情形下,就沒有棄厭之心。因為眾生陋劣,他沒有這個雄心壯志,沒有廣大的願力,所以他安於這個臭味。其實這個棄厭,是苦空無常的啊!一定要厭離呀!極樂世界你可以欣厭,這個棄厭中也就包括了「四弘誓願」,包括了「苦、集、滅、道」四諦。一般人沒有這種棄厭之情,其實它應該對我們的人生是很實際的!人生無常,翻看年輕學生時代的照片,我一看呀,這照片上的人到老的時候,現在一半都變為鬼了。所以只有到這個時候,說到棄厭,我想大家才能真正懂得這個道理,也就提醒我們一定要求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呀!
「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命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彌陀要解》。再有就是這「命濁」。因為你因很劣,所以果也就很溈。感受的壽命就不滿百歲。現在到一百歲的人很少很稀有,所以稱「命濁」。我們最苦的就是「命濁」。學佛也發心了,也懂了如何去修行,但是壽命卻沒有了。很多很多人都是知見錯誤而不覺悟,等到當他也明瞭、理解力也強了、決心也有了……可是身體卻不頂勁了,人也老了。釋迦牟尼佛曾告訴我們:人老之後,修行就如同那個吃過後已經沒水分的甘蔗。所以希望年輕人可要及早努力,莫在老年方學道。《涅槃經》講:老年人修行如擠過水的甘蔗。到了糖廠,把甘蔗擠出水後,剩下的只是甘蔗渣了。老年人修行就如同吃甘蔗渣。所以「命濁」就是這樣。
在「命濁」之中,蕅益大師說:「決定為無常所吞。」「無常」是很快的事,就像打石火閃電光一樣措手不及。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你既便不花多少時間,比如修密宗的人,有時十二年閉一次關,一個關接一個關,那已經很不容易了,一般人做不到。現在不需要讓你費時節,像明真長老,他一天修「十念法」,修「十念法」照樣也可以往生的。比如你早晨起來向著西方念十口氣佛號,特別是像退休的同志,你並沒有別的事,你完全可以這麼念,但你還是不想念呀!明真長老是修禪的人,他還禪淨雙修,他這」十念法」也可以往生。所以,不是讓你工作很多,能否往生決定你的「信、願」有無!而往生後的品位則決定於你平時念佛的水平。所以你不需要多少時節、多少勤苦。也只有這個法你才能得度。現代人命濁呀!生命很短暫。尤其是在家的居士,社會上的事、家族中的事……我們不能不管,也是我人菩薩道修行的一部分。淨土宗的好處就在於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世間法所應該做的事,我們一樣也不要廢除,還能證佛法。這句話最妙了:「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不離佛法而行世法」。沒有離開佛法行世間法,你在炒菜時何嘗不可以念佛,你在帶孫子,拍孫子睡覺的時候何嘗不可以念佛,而且對你的孫子有很大的加持。可謂一舉兩得。如果沒有這個就不能得度。
「復次,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會海;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彌陀要解》。你有信、有願,用信、願的心來莊嚴你的這一句「阿彌陀佛」。所以,念佛必定是信願持名!只是持名而沒有信、願,不能往生,這是最要緊的!用信、願來莊嚴你的這一聲「阿彌陀佛」能怎麼樣呢?「五濁惡世」就可以轉了!
「轉劫濁為清淨會海」。這個時代是「劫濁」,一切環境都很濁:核戰爭有可能爆發,到處鬧各種災荒,恐怖分子到處搞爆炸……這些都是實情,很普遍。但你如能堅持這一聲「阿彌陀佛」,就把這些變成你的清淨海會。只要你真能往生了,這個是很好體會的。諸善人聚會一處了,也就清淨海會了。大家要知道:你一聲正念的時候,當下對於你來說,就是清淨海會。
「轉見濁為無量光」。所謂「見濁」就是汙濁,就變成智慧之相。「無量光」是照用,是智慧。你就把這「見濁」完全變成「無量光」,把「煩惱濁」變成「常寂光」了。《金剛經》不是講「無住而生心」嗎,你念佛的時候,什麼都不想,這就是「寂」呀!你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照」呀!這不當下就是「常寂光」了嗎!「寂而常照,照而恒寂」。「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現在眾生這樣一個污垢之體,成了蓮花化生了。「轉命濁為無量壽」。人本來不過百歲,這一句佛號就這麼莊嚴之後,你就把「命濁」變成了「無量壽」了,就是無量壽佛了!
「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念一聲「阿彌陀佛」,今天我來以此供養大家,來報大家的加持之恩!這一句話非常重要,拿這句話來報大家的加持之恩。這一聲「阿彌陀佛」即是釋迦牟尼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什麼呢?就是咱們的本來的導師釋迦牟尼在這個世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現在把佛所得的這個果實的覺悟,全體授給濁惡的眾生,一點沒有保留地授與濁惡的眾生。
(第一講結束,由於第二講沒有被錄音,故下接為第三講,特此敬告,敬請諒解)
還是繼續上次那個題目,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也就是上次提出來的「般若為導、淨土為歸」。我們要依靠般若作為我們導航的方向,引導我們,把我們帶到哪里去呢?我們還是以淨土作為歸宿。所以我們就從這《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
《金剛經》的經題是「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般若」,沒有適當的中國字可以翻,因此就翻譯了它的音,而沒有翻譯它的意思。這是古時候譯經家的一種規定。咱們國家沒有適當的名詞恰好跟這個「般若」一樣,但是這個音有點走了樣,注了這個音,這個音還是接近的。要是翻譯了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有的翻譯的是音,有的翻譯的是意思。「般若」就是音。因為我們中國沒有適當的字相當於「般若」,勉強叫做智慧。這很容易混,因此就需要「般若」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深智慧或者大智慧,以區別於咱們一般所謂的智慧。尤其是要區別於咱們所謂的世智辯聰,這兩個詞的意思恰恰有天淵之別。我們如果把世智辯聰當作了般若,那就是禪宗的話:「把驢鞍橋當作阿爹的下巴頜(鎧Kai)了」。那個橋跟下巴頜沒有共同之處,如果把般若體會成世間的學問、世間的聰明能幹,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世智辯聰是佛教所講的「八難」之一,學佛是有八種人是很困難學的:聾子、瞎子、啞巴......。啞巴,他就不能問話;如聾如盲,他就看不見、聽不見。還有神經病等都屬於「八難」之一。這個世智辯聰是跟「八難」並列的。我們有的時候常常不知道,有的人還以此自負,不知道這是一種缺點。所謂「般若」既不是我們所說的智慧,也不是指學問,而是一個大智慧,極深的智慧。「六度波羅蜜」裏頭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只是這前五度而沒有般若的話,不能稱為「波羅蜜」。你只是布施,就是布施,不能成「布施波羅蜜」。忍辱,只是忍辱,而不能成為「忍辱波羅蜜」......波羅蜜是什麼意思呢?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彼岸到」。外國文法是倒過來說的,咱們的話就是「到彼岸」。眾生生生死死輪迴不斷,這生死是一岸。我們在這岸裏頭,八寶山一燒,又不知驢胎馬腹哪里去了,輪迴不休。現在大量的科學研究,證明這種輪迴是事實!很多人都記得他前生的事情,還出了大量專書,是外國人寫的書。生死這一岸是可怕的,我們死是很苦的,這個死是無窮盡的死。一個人說:「我難過的要死」,那就是用這個「死」來形容難過到極點了。這個死是極難過的,如果只死一回就空了,這事情也好辦了,但是這種死是無窮盡的。而且這「六道」裏頭還有「三惡道」,「三惡道」苦趣的時間就更長了,三途一報就是五千劫呀!釋迦牟尼佛修精舍的時候,很多大阿羅漢看見螞蟻就哭了。因為前一個佛在這說法,這些螞蟻當時就是螞蟻,它們一直到現在還是螞蟻。你看前一個佛過後,另一個佛出世得多少年時間呀!可它們還是螞蟻。所以墮入這種惡趣就很難得再從這惡趣裏頭出來呀!因為它結的緣只是這個緣,它思想裏頭只是這個東西,它就出不去了。所以這生死之岸很可怕。
那麼我們都希望永遠離開這個生死。所謂「涅槃」就是彼岸。但中間還有個中流,這個中流是什麼?就是煩惱,煩惱是中流。度過這個煩惱的「中流」這才能到「彼岸」。那麼,要想通過「六度」到彼岸,就必需哪一度中都不能離開「般若」。般若是大智慧,甚深的智慧,不是我們所謂的世智辯聰。就是「般若波羅蜜」。這個「般若」有三個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一切寫成文字的、寫成書的、寫成經的、寫成論文的,這都屬於「文字般若」。用文字來表達「般若」的。那麼僅僅是文字行嗎?底下第二就是「觀照般若」。「觀」就是「觀自在菩薩」(《心經》語)的那個「觀」;「照」就是「照見五蘊皆空」的那個「照」。你這讀了經之後,聞到文字般若了,你得實修,要實踐哪!
學佛和佛學是兩件事,佛學只是佛教的學問,還要真學佛呀!學佛就是學佛的大慈大悲、六度萬行。佛學院曾有一個學生問我:「我們到底要不要搞佛學?」我說:「既然名子叫做佛學院,當然要研究佛學了。」但是要知道,佛學裏頭真正的內容都是告訴咱們怎麼去學佛的。
你這麼去研究佛學就對了!不是給你寫一篇論文,考個博士,而是告訴你如何去修行,如何去成佛的。我們要學佛嗎,學佛就要「觀照般若」。「觀」就是「觀自在」的那個「觀」,「觀自在菩薩」的意思很深!老要觀自己的自性在不在、你自己的妙明真心是不是當家做主。你的「主人翁」在不在?你這煩惱一來就跟它跑了,音樂一響,你就想到音樂上去了,你這「主人翁」就不在了。再加上一些分別顛倒,那就不自在了!所以要老「觀自在」才行!這是「觀」。《心經》還有「照見五蘊皆空」這一句,那就是「照」。我們要學佛也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要學佛怎麼「觀」?怎麼「照」?。所以這裏頭就需要實踐,不光是懂得理論就完了。我知道是怎麼回事,你要去做才成。要去做當然很難了,上頭說了「無住生心」,這個凡夫是做不到的。我再舉一個例子,證明我們也還是可以做得到的。比方《金剛經》裏頭大講「忍辱波羅蜜」。釋迦牟尼佛講:「我前生為忍辱仙人,那時歌利王出來打獵,帶了多少宮娥彩女,他打獵之後睡了個午覺。這些宮娥彩女沒有事就出來轉轉看。附近有一個青年男子在那打座,很莊嚴很清淨,有人過去問問他在做什麼?他就回答了。於是大家就覺得他這些話都很有道理,便請教他,他就給大家講。人越聽越多,很多人都圍過來了,聽他說法。歌利王他睡醒一覺一看,宮娥彩女都沒了,唉?大吃一驚,於是去找,發現都圍著一個青年男子坐在那聽他說話,歌利王這時,男人的那種嫉妒心就起來了。
「你是幹什麼的?什麼妖鬼?你敢調戲引誘我的婦女。」。
「我哪里是引誘,是她們自己來找我,聽我講話的……」
「你是幹什麼的?」
「我在修忍辱,我是忍辱仙人,」
「你修忍辱?那我拉你一刀你忍不忍?」
「你拉我一刀,我,無我相無人相,不生嗔恨。」
於是歌利王給他一刀,拉下一塊,「你恨不恨?」
「不恨!」於是再拉一刀,「不恨!」於是就節節支解……
《金剛經》裏談到這個具體的一個事例。節節支解之後,歌利王看這個忍辱仙人始終不生嗔恨。佛就是這麼大慈大悲。但是,我們現在要學當年的忍辱仙人,捅你一刀,你也不生嗔恨,當然我們現在還是做不到的。因為這要有個程度。
這個「忍」有「六忍」,今天我們談談這「六忍」。對於我們生活一切還都有關係。人生總不免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許多冤枉,有許多無理橫加,種種的這些事情。但我們要怎樣忍辱呢?
第一種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說,別人無緣無故打我一拳,唾我一臉唾沫,我當然是生了氣了,動了真心了,但是自己要克制自己。我是修行人,我不應當跟他一般見識,自己努力克制,這樣也就不思報復了。他罵了我,我沒罵他,他打了我,我沒有打他,他批評我向上級彙報我,我不打擊報復,這樣不報復就叫「力忍」。我受了,但是我生了氣了,還是動了心,動了煩惱,但是不去回報他,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忘忍」,凡事我就把他忘了,這就高了一步。度量很大,宰相肚裏好撐船,你對於我如何,我從不計較,於是就把這個事給忘了。過去有個宋襄公,他手下的元帥把敵人的元帥抓了來,因為他把敵人的元帥都給放了,於是自己的元帥就生氣了,「啊!我這麼辛苦把他抓來,你卻給放了」,說著就在宋襄公的臉上唾了一臉唾沫。而這個宋襄公度量很大,唾面自乾。唾了一臉唾沫他擦都不擦一下,讓它自己幹,把這事給忘了。這又進步了。
再進一步叫「反忍」,雖然人家對我無理橫加種種事情,我回頭想是我不對,責怪自己,一定是什麼什麼原因,由我引起來的,這是第三種叫「反忍」。
第四種就是「觀忍」。那就用上了咱們的《金剛經》所講的道理了。這個來侮辱我的、我受的侮辱以及我被受的人,都是肥皂泡,將來都是要破滅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樣一觀,也就沒有什麼可計較的了,總之是肥皂泡。這個肥皂泡還是紅的,還是綠的,還是藍的,各種的顏色,有種種的差別,這差別反正是轉眼就空的,這麼一觀,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一觀照,一空就度一切苦厄。這是第四個忍。我們學佛,「忍」不是無用,而是大有用,是大安樂法門。咱們對於「忍」受用一點,就能安樂施慧。你就變了,種種問題就改了。
第五種是「喜忍」。碰見種種無理橫加的事,別人忍受不了,我卻很歡喜。沒有苦這個事怎麼能鍛煉我的忍呢!歡喜有這麼個機會,那就不是生氣了,排除了煩惱,一步一步高上去了。
第六步就是慈忍。對我的種種無理取鬧,是愚癡的人所為,我要憐憫他,因此我就要度他。這就不是要報復了,最初一步只是不報復,後來想讓對方得到好處,得到度脫。
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不是空談,他都是自己先做到的。這個歌利王,後來他是誰呀?世尊睹明星悟道,首先度五比丘。五比丘之中最著名的,大家都知道是喬陳如。喬陳如就是當年節節支解世尊的那位歌利王。
我們就是念經,當然得好處,念經之後,你還要在一切日用中,能夠用心去觀行、去覺照。這是第二種「觀照般若」。
第三種「實相般若」,「觀照般若」之後,最後所證的就是證「實相般若」。「實相」就是真如、佛性、果覺等等,都是「實相」。說到「實相般若」,這裏不免首先要強調一點,就是現在對於「文字般若」,大概有兩種不正確的對待:
第一,研究的人只是重視了「文字般若」,以為從這經典上我懂了,看了一些註解明白了,我也會跟人家說了,這就是「實相般若」了。其實一切文字,不管你是經典,還是禪宗老和尚的語錄,總之,就如禪宗的一部書《指月錄》所喻的那樣,文字的一切一切不過是給你指一指這個「月」。「文字般若」起的最大的作用就是給你指一指這個「月」。對此不認識就會產生二種錯誤:一種錯誤認為:既然實相是離開這一切,就不要「指」了,對於經典我也不用去看了,這是個錯誤。這個茫茫太空之中,哪個是月亮?從來沒見過,你哪里去找啊?所以需要一個指,才能得到很大的方便哪。連指都不要了,看「月」就困難了,所以不要「指」的人是一個錯誤。再一種錯誤更嚴重,以為這個「指」就是月亮。錯把指月亮的手指當成了月亮。雖然我這些話都是對的,我用手指著月亮的樣子說「這就是月亮,月亮就在那」。我這句話跟我的指都是對的,可誤解的人就以為我的話及我的手指就是月亮了。正是由於這樣去認識月亮,才把經典上的文字錯當作「實相」。那麼這樣就有二個嚴重的問題:一個嚴重問題是,再也看不見月亮了,因為把手指當月亮了。第二個嚴重錯誤就把月亮認為是指月的樣子。
對於般若,如果我們只是從自力來悟入「實相般若」,是很不容易的事。因此,我們再引證一下蕅益大師話,深入地解釋這個「實相般若」。「實相」是什麼呢?「實相者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離一切相,遍為一切諸法作相」。那到底是有?是無?是非有非無?還是又有又無……?這些都不是,所以「實相」是離開了一切相的。我們總是在這些相之中,為之迷惑,是有?是無?是非有非無?還是有無具相?……都沒有了,才離開這一切相。那麼如果「實相」就是離一切相,這就又跑到「執空」的另一邊去了,眾生雖好懂,但是底下還有一句話:「遍為一切諸法作相」,一切法都依這個實相而成相,所以這才叫做「實相」。
打個比方:就如這個水上生波,這個水本來無所謂有一定的什麼波相。沒有這些相,但是因為風動之後,水可以出現種種的波,種種波都是實相,因為風吹動之後而顯的相,所以水就遍為一切波作相。水本來沒有這個波相,但是它給一切波作相,這個話好懂吧!「實相」是離一切相,可是「遍為一切諸法作相」,所以就能顯現一切相,無相而能顯現一切相,佛法的道理就在於此。「此實相者,即是般若波羅蜜體,體自寂照,照不可思議,如理而照,照不異寂,即名觀照般若。」「寂而常照」空寂之中而常起無邊無盡的照用。所以空到了極點,徹底了。而這個用也就無窮了。我們現在就是因為不能空其心,不能無所住,所以我們的妙明真心就不出生,就像陰天的太陽被雲遮了。
這個「實相」是什麼呢?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本體。那麼《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本體是什麼呢?就是剛才說的「實相」。在《彌陀要解》裏頭,蕅益大師說:《阿彌陀經》以什麼為本體呢?就是「以實相為體」。那些水、鳥、樹林等等事相都是依止這個「實相」而成的。「寂照」就是本體,就是實相般若。如果契悟到這個「離一切相,遍一切諸法作相」,這個實相也就「實相般若」。能夠稍微證一點「實相般若」那就是地上菩薩了。這個體本來就是「寂而常照」,所以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土,最高是「常寂光土」,本體就是自然而然的,本來就是。「寂而常照」是不可思議的。
這個「觀照般若」是什麼呢?「如理而照,照不異寂」。我說眾生若真正像我剛才說的那個「觀照」,那還只是個初步,還是粗淺的。真正的「觀照」是很深的境界。「即理而照」完全是合乎這個本體的去照。這個「無住生心」就是「理」,用這個事照,我這個心寂然無住,又不斷滅,以這個為我們心的鏡,這就是「即理而照」。「照不異寂」,在照的時候,跟這個「寂」並沒有不同,所以這也就合乎了「無住生心」。在照的時候跟那個寂,跟那個空寂沒有相異。就好像鏡子一樣,鏡子很寂,它可是能照,鏡子並無心,而它能照,而且鏡子的照就比我們高,它不留一點痕跡,你什麼人來,給你反映的真真實實,一點不錯,毫釐不爽,只有在空寂之中才有這種作用。這個鏡子就是我們很好的一個譬喻。所以這樣叫「觀照般若」。
「文字般若」是什麼呢?「如理詮寂,寂詮即照,是名文字般若。」就是「如這個實際的理體」來表明什麼叫做「寂」。無有音聲,無有所住心,應生清淨心。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但是修一切善法,無住而生心,用這些來表達這個「寂」。那麼在「寂」不離開「寂」而能夠做一些表示說明,這就叫「文字般若」。這個「文字般若」,用我自己語言粗淺的說,也就是說是從「實相般若」中所流出來的,「實相」就是咱們「觀照般若」的本體、「文字般若」的本體。這三個是互相聯繫的。
那麼「觀照」是觀照什麼呢?「觀照」也就是照實相、照文字。那你觀照什麼?也就是照「實相般若」、照「文字般若」去。那「文字」是幹嘛的呢?「文字」是表達「實相」的,表達如何「觀照」的。說這三個般若,一也就是三,三也就是一。因此我們讀經,我們思維,這裏能起很大的不可思議的功德。為什麼說你早上拿多少生命布施,中午拿多少生命布施,晚上又拿多少生命布施,這麼布施多少千年萬年,還不如對《金剛經》的道理你能相信、你能不違反,而沒有信這《金剛經》的福氣大呢?就是因為這個「文字般若」,它也即是表達了「觀照般若」、表達了「實相般若」。你只要讀「這就是月亮」這句話,就認為「這就是月亮」這句話就是「實相」!這麼你只要這樣去執著,那麼你所積的福就勝過拿多少生命去布施所得來的福。這個道理就在這!
關於般若的妙用,我們再舉一個例子,舉六祖慧能的一個事。上次我們講過六祖的水平,他得了衣缽。他只是聽人念過半部《金剛經》。他給一個小飯店送水,有個客人念經,他旁邊聽了,就大悟,這就是他的全部理論基礎。他的修行經過就是這樣。到了黃梅去,他勞動,最後做了個偈子,五祖給他講《金剛經》又是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小段,他大徹大悟,於是得了衣缽。這是六祖,因此禪宗才「一花五葉」。
現在外國人非常重視咱們中國的禪宗,他們把佛學歸為是印度的,這是應當的,確是印度的!對於中國的學問,外國人最重視的、在世界上最推崇的就是禪宗和老子。老子是中國的。這禪宗在中國是大放光明,所以他們把禪宗歸為中國,其實也還是印度的,也還是達摩祖師傳來的。他們之所以沒有把禪宗歸到印度,是因為印度沒有這麼發揚光大。只是到中國才「一花五葉」,流出這麼多公案。所以他們把這禪宗列為中國的。六祖就是這麼一個水平,他得衣缽之後,有多少人在六祖這開悟啊!我們底下就舉他的一則公案:
這個人叫法達,從七歲就出家,他一輩子念《法華經》,念了三千遍《法華經》。《法華經》很厚的,有七卷,他念了三千遍。那麼六祖就問他:「你念《法華經》,法華是以什麼為宗呢?」同樣的,我們講《阿彌陀經》,一部《淨土資糧》就講了《阿彌陀經》的「宗」。《阿彌陀經》的「宗」就是「信、願、持名」。可見這個「宗」很重要,我們要研究什麼經,先要知道這個經的「宗」是什麼。這個念《法華經》的人來,六祖就問他:「你念法華以什麼為宗呢?」他就回答說:「弟子根器很愚、很鈍,從來我就是按著經文念,我不知道什麼叫宗。」(有些修行人,能做到這樣還是很了不起的修行人了。)那麼六祖就說:「我是不認識字的」(一個比丘尼也曾請教六祖《涅槃經》,他也說:「好,你問吧,你念念給我聽,我不識字」,那比丘尼說:「你不識字怎麼講」,六祖當時說:「字我是不識,道理你只管問」,所以證悟佛道可不是什麼搞學問的事,有學問更好,沒學問一樣。六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些人一有點學問就以為,我這個比別人強,其實不見得。你有學問,很容易生所知障)。「你把經念念,我可以給你講」,於是法達就高聲念,念到〈方便品〉時,六祖說了:「好,不用念了」,他就給法達講這個經是「以因緣出世為宗」。佛為何因緣而出現於世?佛為什麼到世間來?也就是說:佛出世是因為一個大事因緣,而不是一個普通的事,是一個大事、大因緣。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界成佛了,給我們說法四十九年,最後給我們說《法華經》,說明一個大事因緣。什麼大事因緣呢?就是開佛的知見。就是把佛的所知、佛的所見讓眾生都知道。所以這個《法華經》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令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個法達念了三千遍,他還始終不知道什麼叫「宗」。他還沒有念完,六祖就給他開示了,而且開示得非常好:」人心不思本源空寂,離卻邪見,即一大事因緣。內外不迷,即離兩邊。外迷著相,內迷著空,於相離空,於空離相,即是內外不迷。悟此法,一念心開,出現於世。心開何物?開佛知見。」
在世間的,教外的人容易迷於著有相,執迷於世間種種身色、貨利的繁榮相;教內的人則迷於著空。我要空,放下一切。其實不用空呀!見色聞聲你只管見色聞聲好了,離相就完了嗎!用不著你空,用不著你躲著。那麼於相就要離相,於空就要離空,所以「空異空」。如果你要死守著一個空,那這就叫做「轉到陰山背後」,是很可怕的事!只有「於相離空,於空離相」才可以「內外不迷」。「悟此法」你對於這個能夠悟入,「一念心開」,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我們這個念佛跟禪宗是一回事,六祖也就是從這裏頭「悟入心開」的。咱們淨土宗念佛就是要像母親想孩子或孩子想母親那樣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只有這樣你才會「自得心開」。你一旦「一念心開」,就是開了佛的知見了。有的人會說:「《法華經》也講了佛的知見,這是佛的事,我們沒有份」。說這話可就錯了,你這麼去理解就是謗經毀佛。有的說:「我怎麼能謗法呢?」其實有的人是整天在謗法,你這麼認識本身就是謗經毀佛。六祖都是佛了,他已經是佛知見了,他要開佛知見,悟佛知見,示佛知見使大家入佛知見。示佛知見幹什麼呢?就是給我們聽的,讓咱們自己要信佛知見。那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自己的心!也就是直指人心。這跟淨土宗《觀經》的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一致。你作佛是誰在作佛?是心在作佛!這個作佛的心就是佛。
「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不二,故雲開佛知見。」所以,一切眾生是因為自己障蔽了光明,貪愛塵境而受到外緣內擾的。外頭有種種緣,心裏頭自己幹擾著自己,甘受驅馳,就這麼整天跑來跑去。所以,世尊才從三昧境界中出來,種種苦口勸勉大家:不要向外求,你本來跟佛無二。你要是真正能夠信受了,你就開了佛的知見了。「吾示勸一切世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這個「吾」就是六祖,他也勸一切世人,如若把佛的知見都推到佛那邊去,於自己無關,這樣學佛那至少得「三大阿僧祗劫」。其實「剎那即成佛」!這話是大圓滿的話,密宗叫「大圓滿剎那即成佛」。六祖接著又說:「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嗔嫉妒,慘躪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口上說的都很好,好話說盡,但心中卻很惡,壞事做盡,心裏想的卻都是壞事。輕視別人,害己奪物……種處的幹擾,使得一切都不安寧。為什麼這麼做?就因為你是眾生之見而不是佛知見。所以昨天我還跟別人講:我們修行,就是把我們眾生的知見換成佛的知見,也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緣,佛已經在《法華經》上把道理都說了,對於我們來說,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馬上放棄自己的眾生之見,變成佛的知見,這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緣。
這是通過《金剛經》談到三種般若的關係及般若所起的功用,六祖就是我們最好的一個事例。現在有的人,他就是不大相信,這六祖是中國歷史事實,這不是咱們隨便捏造的,非得捏造出個六祖來不可。其實唐朝就有,多少論著都記載了,這是事實啊!
我們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就要談到我們的淨土法門。代表禪宗的《金剛經》講般若有三種,而淨土法門講念佛,也有四種念佛。四種念佛是:第一種大家都知道了——「持名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二種叫「觀像念佛」,我供一尊像,我整天看這個像,觀了這個像心裏也就想著佛,這個叫觀像念佛。第三種是「觀想念佛」,就是在《觀經》裏邊講的十六觀:先觀這個太陽,然後觀水,觀地……一步步觀。但是這個《觀經》的觀想念佛方法很難。真正要做到《觀經》的觀,那就要觀一朵蓮花有八萬四千個花瓣,你想一朵蓮花都這麼難!我的能力有限,要觀一朵蓮花,頂多也只能觀一百花瓣,就是觀這一百個瓣我也還是很困難的。你們也許比我水平高,能觀得到更多,但我想真要觀八萬四千瓣,諸位恐怕還辦不到吧!一朵蓮花八萬四千瓣,這就很難觀了。一瓣蓮花還要觀八萬四千脈,蓮花卻有一條條紋,每一個瓣上有八萬四千條脈,每一個脈要放八萬四千種光……這就超乎咱們眾生觀的能力了。所以《觀經》就開了第十三觀,叫「略觀」。觀丈六或八尺的佛像,是略像。因為這像有多少多少萬萬里高,是報身像,咱們凡夫見不著,做不到那麼微妙地觀,基於根本連一個汗毛也看不清,既使上了白塔,你觀到了一個圓圈,三四里這麼個半徑為一個圓圈,再遠你瞧不見了。所以這樣的眼力看佛的像,一根汗毛也看不見的,怎麼能看見佛有多大呢。那都是佛的報身,凡夫沒份,甚至阿羅漢也無份,只有地上的菩薩才能見。所以只能「略觀」,「略觀」就是觀佛有丈六八尺。但是這麼觀也有難度,比如你要觀這個白毫光相,白毫光相是八輪中空,右繞幾匝,然後下垂於地,很不容易觀的。
第四種念佛就是「實相念佛」。修行的方法,說到究竟處其實是一樣,禪宗談到般若,有三種般若,最後般若是「實相般若」。而念佛法門的念佛也有四種念佛。第四種念佛就是「實相念佛」,「實相念佛」也就是「念實相」。念念入於實相,凡夫更無份了。雖然法門分了二種,但到了最高究竟的境界其實都是一回事。當然還不僅僅就是一回事,因為淨土法門之方便中最方便之處就在於,可以使咱們凡夫甚至下愚的凡夫,也可以通過念佛,而不知不覺的符合了《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不知不覺的進入了「實相般若」。在不知不覺的持名念佛過程中,相契了「實相念佛」,念佛法門最微妙的地方就在這!最方便之處也在這!為什麼說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大慈大悲,而且阿彌陀佛是「大願之王」,原因也就在這。
許多經典、許多法門,沒有一個不是好的。但是尤其是到了末法時代,末法的眾生要依仗淨土持名念佛法門之外的其他方法去解決問題,那就太困難了!正如《觀經》中釋迦牟尼佛也說的: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
成萬成億的人去修行,很少有一個人能得道,釋迦牟尼佛早說過了。那些法不是不行,可那是在佛世界,比如藥師佛世界或其他種種佛世界,那些大菩薩們修行都可以得度,那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水平高的太多了!而我們這些末法的眾生如果也依他們的法子去修,那是億萬人去修,很少有一個人能成功。我們現在只有通過念佛才可得度。所以,我們所有的一切人都要懂得這「實相念佛」的般若道理!我們要用這個「念佛」法去求生淨土。以這個為歸宿,我們必定可以往生。
「持名念佛」分二種念法:一種叫「事持」;一種叫「理持」。得到「一心」之後,一種叫「事一心」,一種叫「理一心」。這也是我們應當知道的。那麼什麼叫「事持」呢?「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蕅益大師語)「事持」就是在事相上,你在那兒持念、持名。這個「事持」同樣是極其殊勝、相當寶貴的。我們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但是如果你不能夠深深的了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對於這個殊勝的般若,你就不能有很真實的理解。就像有的人所說的:「我也就是這樣念念罷了」,儘管於文字他也能講,就覺得自己是理解了,就像考卷子似的,其實並沒有成為他自己的智見。得真正的成為自己的智見才成。要真正相信承認了,成為自己的見地,那才算是了達了。如果聽了某個法師講經,自己按著他所講的能復述地講一遍,那只是鸚鵡學舌,不能算有了見地,了達了佛法。但是不了達不要緊,你只要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就成,你決志願求生,死心踏地,不貪戀這個世界,願意盡一切努力,爭取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可以成功!這一點很要緊!關鍵在於你願意不願意!如果表面上我也願意,但實際上三心二意的話,那麼來了一點別的事,他就把這個「願意求往生淨土」給忘記了,就會被眼前的事所轉,也就不能成功了。
所以,要真正下決心發願求生。「如子憶母,無時暫忘」。你會這句佛號,就像兒子思念母親那樣,無時無刻不忘地念,沒有什麼時候把這句佛號忘了,這才叫「持」。所謂「持名」,我們要注意,並不是說我這一天念一千佛號或念上三千五千的就算是「持名」了。真正的「事持」,就是在你時時都能想著你所修的這個法門,想著你所持的名號。但是,我們大家往往智慧不夠,沒有了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般若深義。
再高水準就是「理持」。「理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正如天臺宗所講的「心具心造」。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我本心所具有的。阿彌陀佛也是我本心所具有的,這叫「心具」。不在我心之外,我心裏本來具有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心造的!從前的耶穌教講上帝造萬物。我就問:「誰造上帝呀?」這麼講本身就說明瞭不平等啊!只許上帝造咱們,咱們不能造上帝?你要跟信者講「我造上帝!」他會認為你很不恭敬。而佛教是平等的。這個佛就是我心造的!所以「十法界」就是從我們一念心中所流現出來的。這是難信之法呀!有人會說:「你這麼講太我慢了吧!」其實他不知道,他只是重視了「佛」,而沒有重視「心」。寺院一進山門就是那個大家稱為的「彌勒佛」,其實這麼稱是錯誤的,稱為「彌勒菩薩」還可以。那個造像實際上是唐朝的布袋和尚,大家說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有一個偈子告訴我們什麼是「佛」:「只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妙用縱橫可憐生,一切無如心真實」。這三個「心」字是佛,十方世界最靈敏的東西了。雖然你有多少神通妙用縱橫自在,但這些事情可憐得很,還算不了什麼,一切一切世間、出世間沒有一樣能比我們自心更真實的。
所以,我們要開佛知見,就是讓大家明白「自心」,我們念佛還是念的「自心」。夏老師的《淨修捷要》,我不是跟大家彙報了一遍了嗎,其中講了這個念佛法門,講的十分透。「《無量壽經》是我本覺」。「阿彌陀佛」可以翻成「無量光無量壽」。本來可以翻成無量的名子:無量清淨、無量莊嚴、無量的無量……可以翻無窮的名子。但一個「光」一個「壽」就統攝了一切。光就遍滿虛空,壽就豎窮過去、現在、未來不可窮盡了。無量光無量壽阿彌陀佛是誰呀?就是我們自己的本覺!我們人人所有的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我們發起了願心來念佛,在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無量壽佛」時,這才叫「始覺」,即開始的覺悟。這個「始覺」必須得合乎「本覺」才叫「覺悟」。怎麼合乎「本覺」呢?我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的是誰呀?念的就是自己的本覺嗎!「始覺」要「念阿彌陀佛」,所念的這個佛就是我們自己的「本覺」。這個「始覺」跟這個「本覺」自然不就合起來了!不是念的別的。這叫「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必然覺悟的!「暫爾相違,便墮無明」。你不念了,不念了整個就又墮到「無明」裏去了。所以,所謂「理持」就是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心之所本具,是我心之所造、所顯現。就拿自心所具所造佛,這一句法名為繫心之淨土。我的心就住於這一句上。而這一句住既然是「覺悟」,就離開了「四句」,離開了「百非」。而這個心也就不斷滅了!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令無暫忘矣」,沒有一會把這句佛號忘掉。能做到這一點,是我們修行人的一個關鍵問題!
大家也信佛了,也念佛了,這個怎麼樣?能不能成功呢?能不能就像上次我給大家看的那個照片,那位八十多歲老修行,女居士那樣,一天念八萬佛號,念到無念而念?八三年冬天老人跟孫媳說:「你不要給我送飯了,我見佛了,我就要往生了。」於是她就不吃飯了。不吃飯還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但是她單腿盤坐晝夜念佛不斷,又念了八天八夜,所以她說見佛見光。有人還否定這件事,不相信,說她見佛見光,是她自己在吹。這麼認為可以,也有理由這麼說,做為眾生可以這麼說,說她臨終時神經錯亂,她看的幻境。但是有個事實你不能否認,那就是一個老太太八天不吃飯,八天八夜念佛。反對的人做得到嗎?你拿一天來試試?拿一天不吃飯,並且不住聲的念,恐怕半天的功夫也做不到吧!甚至三個小時都也做不到。他就是念不了!所以老太太的行為是事實,只這個事實就夠了。在最後一天,老太太跟她的兒孫說:「佛這個白毫之相,特別的殊勝,沒有法比喻!」她在這之前就見佛了,她知道自己要往生了,就不叫孫媳婦送飯了。到了往生這一天,她再一次說:西方三聖來接了。所以臨終佛來加被、來接引,這樣的事例八三年就出現在福建了。我看過老太太臨終時的照片,還是死後合掌很恭敬虔誠的樣子,不是一般人的形象。死後又坐了七天,我看不是坐不住了,倒是街道居委會不答應了。街道要考慮再坐下去是不是不符合公共衛生了,因為一般人死後放兩三天都不行,那就不要說死七天還不燒的,肯定有人會來管的。老太太燒的時候,大家都聞著奇異的香味,並燒出了三十多顆堅固子,也就一般俗稱的「舍利」。因為「舍利」只有佛的可以稱為「舍利」。所以佛以下的人再燒出來的叫「堅固子」。燒出三十多顆堅固子,這都是事實!堅固子擺在那,有這個東西在,這是「唯物」的見證嗎!那個所謂的堅固子,拿錘子砸都砸不破,所以稱為「堅固子」。
老太太為什麼能往生?主要是她做到了不忘!她時刻不忘念佛。我們念佛應當是到一個什麼程度才成呢?我們既然都在世間,總有些事情要做,但是我們應當怎樣不忘念佛呢?打了一個譬喻,就像母雞孵蛋一樣,它不能離開這個蛋去找食,而把這個蛋忘了。在外邊找食不回來了,就會讓雞蛋冷了,雞蛋要一冷了就孵不出小雞了。所以,我們就要注意這個不斷暖氣的道理。現實生活的事情未了,還要有很多事做,這就念不成佛了。但這個時候就要像母雞出去找食一樣,一旦回來後就又馬上想到這個蛋,我還得焐,不能讓暖氣斷了。你這樣去念佛就行!關鍵就怕你留戀忘返,忘了不知哪去了,你再回來,再焐也不管用了。所以,蕅益大師說的很好:「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佛,皆理一心。」不管你是事持到理持,你要能夠把見惑、思惑都先斷盡了才成。所以念佛到了這一步就很高了,但只要你「不斷暖氣」,那必定得受用。這一點是多少事實經驗證明瞭的,自己的、別人的,多少的事實證明瞭不是一句空話。要實踐才能真正達到「事一心」。之後自然而然地見惑、思惑就盡了。見惑思惑斷盡了這就叫「事一心」。不管是事持還是理持,你都能夠開悟了,這叫做「理一心」。這話說起來很深!不要想象地認為:要達到「理一心」的一定得理持,事持只能「事一心」,理持才能「理一心」。那可不一定!事持和理持都可能先達到「事一心」。事持的人也能夠「明心見性」,也能夠達到「理一心」。這就是我們所要說的,念佛法門所具有的最方便之處!這其中有暗合道妙的道理。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花了五劫的時間才想出這「四十八大願」、想出這個極微妙的法門。這個法門「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潛通佛智就是與佛智相通,暗暗地合乎道妙,巧入無生就是得無生法,證「無生法忍」。正所謂「花開見佛悟無生」。有人就是不能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其實能真正事念的人,一樣可以達到「理一心」。為什麼?因為事念照樣可以暗合道妙!持名念佛的人,通過念佛不知不覺中也就能達到「實相念佛」,令得自己萬緣放下什麼都不想了,就是一句佛號,明明朗朗現前,無住而又生心,這是極殊勝的「實相般若」,能在暗中就通了就合了。所以這個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就在於此。
同樣的道理,密法中的持咒,也要發大菩提心持咒才成。要知道,淨土宗就是密教的顯說!二者是相通的。也就是說:般若有三個般若,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而念佛也有四種念佛,我們是「持名念佛」,通過「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在你持名之中不知不覺就暗合了「實相念佛」。因此我們要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老實念佛,「如子憶母,如母憶子」,一會也不忘,同樣也可以「明心見性」,這是《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說的。蕅益大師的話與大勢至菩薩的話完全相合。
有的人往往自己喜談高妙,其實他並不知道,他所謂的高妙反而是走了彎路。所以有的時候反而不如我剛才說的那位老修行人。她雖然不識字,但通過念佛她至少是達到「事一心」,不達到「事一心」是做不到的。因為咱們凡夫的這個肉體,你怎麼使橫勁,多少天不吃飯,多少天念佛不斷,困也把你困死了,餓也把你餓壞了。所以只有到達了「事一心」之後,那才能有所突破!這是我們最近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把《要解》裏頭現成的話彙集成了一幅對聯,這個上聯是「從事持達理持」
就從這個「事持」,也就是剛才所講的「事持」,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我就這麼如子憶母一樣,真正下決心求往生,就這麼念,老這麼念,老這麼念,不忘,一會兒也不忘,這就是「事持」。「事持」之中就會不知不覺地達到「理持」,那也就趨向於「實相念佛」,或者完全「實相念佛」了。當然這就要看個人情況而定了。這是蕅益大師的話。這個淨土法門之妙,就在於「從事持達理持」。有的人說:「我智慧不高,這個道理我還不十分懂」,但你只要跟蕅益大師的話相合,即「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對於這世間我不貪戀,我就決心要求生淨土,去度眾生,將來「花開見佛」。你就這麼老實地念就成!
蕅益大師是明朝人,他跟唐朝道綽大師的話也是一致的:念佛人不要一上來就求離相,所謂「離相」,大家做不到!又要離相、又要不著相、又想什麼金剛智慧……你這個頭緒太多了,其實但能一向專致,就住於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住於阿彌陀佛這個像上,住這個像而專心致至去念佛,那你決定能往生。道綽大師是淨土宗的祖師,跟蕅益大師的話是一致的。所以,念佛的妙又妙在什麼呢?它不要求你離相,就這麼念就可以了!念念之中,他自然而然暗合妙道。所以巧妙就在這!方便就在這!阿彌陀佛的大智慧大慈悲也就在這!誰都可以這樣下手。不比別的法門,非要你得悟道了之後才能修。而這個法門你不悟也能修。因為能悟道的人太少了!你不悟能修,所以大家都能使得上。佛要度眾生,就必須給個方法,讓大家能用,不僅是給一個方法,就像咱們一群人都得了癌症,但這個病不用發愁,美國有一個醫院,你去了那保準治好。但是,對於咱們來講沒用!因為咱們到美國去不是那麼容易的!你又要有美金、又要考慮是不是能接收你……一系列的問題。所以有方法而你又沒法使也不成!如果方便到街道上就有一個大夫,現成的藥方,他就能給你治。你就吃,吃了準好。這下子咱們都能方便受用了。所以佛儘管開了八萬四千法門,他其中也開了最方便的法,使末法眾生受益,這個法門就是淨土念佛法門。
今天是第四講,我們從另一部經談起,這部經很重要,但是恐怕很多人都不熟悉,這部經的經題就是:《大方等如來藏經》。這部經最早翻譯於南北朝之前的東晉時期。是由北天竺,也就是印度的三藏法師佛陀拔陀羅翻譯的。到了唐代,由密宗大德不空金剛阿闍黎又翻譯了一次。他譯成的經名就是《大方廣如來藏經》。其中「大方等」與「大方廣」是一個名詞兩種翻譯。
「方等」這個詞大家應當是很熟悉的。例如,佛五時說法: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方」通俗的話解釋就是方正;「等」就是平等。等到「方等」時佛就說大乘法了,並且「談偏斥小」,就是呵斥偏、小的小乘,稱小乘為「焦芽敗種」,是長黑了的芽、腐敗了的種子。因為小乘人不能生起大菩薩心,故而佛就呵斥他們而反過來「讚大褒圓」,讚歎大乘、褒揚圓法。所以,「方等」代表著大乘佛法,而小乘中沒有「方等」。所謂「大方等」是指方等法中最為殊勝、最為稀有、最無上的法。「大方等」的經題就是這個含義。
至於「大方廣」呢,是一個名詞,也就是甚深廣大之法來教導眾生。其中最殊勝稱為「大」。我們也知道《華嚴經》的經題上面也有這三個字,所以由此可見,這部經與《華嚴經》是同宗旨的。
「如來藏」在《大乘起信論》中講的特別多!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如來藏」是什麼呢?眾生煩惱之中就包含「如來法身」的功德。這是最不可思議的!是最難的法!在《大乘起信論》中,馬鳴菩薩就是為了大家對此有信,所以才造了這部論。眾生的情見對此很難相信呀!現在信小乘法的人很多!信大乘法的人在世界上只有中國和日本。因為大乘法很難讓人信。其實,在你的煩惱之中,就有「如來法身」的功德!所謂「藏」者,是「藏(cang)」之意。即藏在裏頭。每個眾生的本心裏頭,都包括「如來藏」的智慧功德。在這一部經中,佛就直接地說明瞭眾生的「如來藏」,以種種的善巧方便為我們打了不少的譬喻,由此可以使我們明白:無論是《金剛經》還是《無量壽經》乃至淨土法門,之所以殊勝,就是因為佛所演說的,都是以這個「如來藏」(這部經)為根本的。
今天我們不是講解這部經,而是側要地向大家來做個彙報,做些貢獻。下面所涉及的一段經文是很多古大德都引證過的。當時這個法會,是為眾菩薩們說的,「大比丘眾百千人俱」。注意!這部經沒有具體說講有幾個人參加法會,而只有《金剛經》裏講是千二百五十人。至於參加會者有多少人?中間有誰?名子叫什麼?都沒有說,只是以「大比丘」這幾個字就全概括了,這說明對於這部經,「聲聞乘」不是當機者,當機者是什麼人呢?是「菩薩摩訶薩」。所謂「菩薩摩訶薩」,是大菩薩,不是一般的菩薩。這些位菩薩,眾生哪怕只要聽一聽他們的名子,你都可以在天道上得不退轉。這樣的菩薩有多少呢?有六十億恒河沙那麼多。一個恒河裏的沙子多得不清,更何況有六十億個恒河那麼多,可見有那麼多得數不清的菩薩。這些菩薩的功德都是極其殊勝的。只要聽到過他們的名子,你無上道都不退轉。其中有我們熟知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等。雖有那麼多的菩薩,但阿羅漢卻一個也沒列席!所以我們說,今天咱們大家在一塊能聞到此經,已經不是小緣了!
關於在這個法會上,如來現出極殊勝的瑞相,經文上講了,我們在此不多說了。下文是菩薩請問於佛,然後佛就做答復。這其中有四位大菩薩是最突出的:金剛慧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四大菩薩在久劫以前,在「常放光明王如來(佛)」說法的時候,那時無量的聞到法的人都已成佛了,但還有四大菩薩為救度眾生而沒有成佛,就是這四大菩薩:金剛慧、文殊、觀世音、大勢至。這時金剛慧菩薩又來問法,其實釋迦佛就是後來聞到這個法而成佛的。「爾時世尊告金剛慧及諸菩薩言:善男子,有大方等經名如來藏,將欲演說故現瑞相,汝等諦聽善思念之。」對大乘說的法,對菩薩說的法,我們應當極其殷重地來聽授如來的開示。他說有一個「方等」經,名叫「如來藏」,將要演說給大家所,所以現出瑞相:有種種的花、種種的化佛、種種的放大光。目的是要讓大家都能認真地聽、認真地思悟。接下來就是經文:「如是善男子,我從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疑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佛有「五眼」,這在《金剛經》中講過,只有佛眼才能見,其他一切都不能呀!見什麼呢?能見眾生的貪。「貪欲」就是貪;「恚」就是嗔恨;「癡」就是愚癡。此為「三毒」,存在於種種煩惱之中。而這種種的煩惱之中,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眼目、如來的身,在那結成「跏趺坐」儼然而不動。這些個煩惱卻與他無關!所以稱之為「如來藏」。
「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汙,德相俱足如我無異。」這一段話給我們做了極大的說明,這是佛眼所見,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睹啟明星而悟道,悟的也就是這回事。所以一代世尊的教化就是這一件事,也就是這樣一個大事因緣,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給我們開示佛的知見。什麼是佛的知見呢?「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跟以上經文所講的意思一致!「唯有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問題就出在這了!你出了個妄想、有了執著,因此你才不能現證!那麼「一切眾生雖在諸趣」,其中「諸趣」是指「六趣」,在「六趣」之中,雖然是在「地獄、餓鬼、畜牲」這三惡趣中,但仍然於你的煩惱中有「如來藏」存在,你的那個「如來藏」是常無染汙的!種種煩惱染汙在纏的眾生,你的「如來藏」並沒有染汙,是「德相俱足」的,而且是「如我無異」,與我釋迦牟尼現在三覺圓滿成就的佛一樣,這個「德相」是沒有分別的!所以佛為我們說「大方等」,就是大平等法。正如《華嚴經》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這個大平等法是佛在這一段經文中開示的主要內容。
下面,世尊非常慈悲,給我們打了種種的譬喻,以說法讓眾生知道這個道理:
「譬如淳在岩樹中,無數群蜂圍繞守護,時有一個巧智方便,先取彼蜂乃取其蜜,隨意食用惠及遠近。」樹上有許多蜜,但有許多蜂圍著,你要吃蜜,蜂就要蜇你,這該怎麼辦呢?你得要先把蜂去掉才可以取蜜。蜜是現成的,你得的就是這個嗎!這裏「蜜」譬喻的是「如來藏」;「蜂」代表的是「煩惱」。你是要除了煩惱,這個「如來藏」、一切功德、一切受用都是現成的。這個譬喻如同《圓覺經》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一樣的。許多人對於這個「本來成佛」的這個「成」字極為不信呀!甚至連古大德也有信不及的。如果說「本來是佛」還可以,而說「本來成佛」這話可不敢相信。所以我們在這部經中再選幾個譬喻,以此證明佛所說的這個話沒錯!
因為佛在說《圓覺經》時說的這句「本來成佛」,是佛的本意!不是哪個翻譯的人給翻譯錯了!上面的那個譬喻不是講了嗎,「蜜」是已經有了的,不是蜂還要採花,而是因為蜂圍在那才使你沒法吃那個蜜。眾生本來有「如來自性」、就有「如來藏」,如來的德相與釋迦牟尼佛的一樣!但你的煩惱就像許多蜇人的蜜蜂一樣,所以才不能受用他,這是一個比喻。下面的比喻就更妙了:「譬如粳糧未離皮糠,貧愚輕賤謂為可棄,除蕩既精常為禦用。」這是說,吃飯的人,他們飯上還帶著稻子殼,不管是掏米的人還是吃飯的人,只要見了帶殼的米粒,一定是帶著米一起扔了。給國王做的禦用飯與咱們吃的飯都一樣。這也是個比喻,那殼子裏的米就是「如來藏」;種種的煩惱就是那稻米殼。你只要把殼子去掉就可以給國王吃了,沒必要偏得連殼帶米一起扔掉呀!
以上兩譬喻說的就是這個「成」。就是多了點「皮」罷了,我們要是有去皮、去殼的機器,倒進去皮殼就會脫了,也就成了好東西了。所以,我們學佛,特別是有學問的人,越是知識份子,學起佛來越是變成所知障、理障!不能如實領受佛法的真意,往往是按照研究學問那樣去研究佛學,所得恰恰是相反的東西。「為學日增」,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搞學問嘛!你的學問一天比一天增長,學問要是越學越不會了,比如本來會高等數學,越多就越只會加減乘除了,那不就是白學了嗎!所以,為學當然是越學越增長。「為道日減」,有很多人肯讀書、肯讀經,但是他就不知道這讀經的要旨是「日減」。減什麼呢?正如剛才所說的,你要把殼去掉!而沒有什麼可增的!就像淘米一樣,你只要把米殼去掉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加什麼了,也沒有什麼可加的。下面的經文中許多譬喻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只是要去東西,而不是要得東西。就拿有些人來說吧,總是想得點神通、得點什麼定、得點什麼奇異功能……對於奇異功能,我曾在一次佛學會上講過:「這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有個人聽了這話很不高興,因為他在這大講什麼奇異功能。其實,你真的把你的「殼」去了之後,如來的智慧德相完全是本有的!
「譬如真金,墮不淨處,隱沒不現經歷年載,真金不壞而莫能知。」這第三個譬喻,是以真金為喻。真金你把它掉到胙昀地方,多少年也沒有人能知道。這個金子怎麼樣呢?這個金子不壞呀!金子掉到糞坑裏,多少年後,你把它拿出來洗乾淨,金子還是金子,從來沒被染汙!這就是譬喻:這些髒東西、糞便就是我們的煩惱;其金就是我們的「如來本性」。所以,有人一聽說,說我自己本來是佛?那不就驕傲自大了嗎!對此有兩點可以把這種錯解打破!頭一點,不是說了嗎,雖然是金子,但這金子是掉進糞坑裏的金子,如果不清洗,那連用手接都不敢接的,所以這個金子不比首飾店裏的那個金子,就這一點,我們當然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因為雖是金子但還是帶糞的。再有一點,你也是沒有什麼可驕傲的。一切眾生都是這樣,你也是,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所以也不值得驕傲!這是大平等法——全是金子。
「譬如貧家有珍寶藏,寶不能言我在於此,既不自知又無語者,不能開發此珍寶藏。」譬如咱們造佛像,有個模子,把金子燒紅成水後倒入模子,要造一個真金的佛像,當然最好寶貴,可是等你把成水的金子倒入模子後,只有等到冷卻後佛像才能造成功。這時候你還看不到佛像,因為祖模子包著呢!所以,只有你必須把模子去了後才能見到佛像。金色光明、種種莊嚴相好也就顯現出來了。因此,釋迦牟尼佛就說:「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如來看一切眾生,不光是咱們人,還有蒼蠅、蚊子、螞蟻……乃至地獄中的眾生,一切都是眾生。)佛藏在身,(都有佛藏在裏頭。)諸相具足,(如來一切相,不是指『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言的,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釋迦牟尼佛在尼泊爾出生後,示現給眾生的相,實際上菩薩看到的是無量的相、無量的好。這是很難形容的。而這個無量的相好,咱們眾生身體裏頭本身都是具足的!)如是觀已,(還麼看了之後怎麼樣呢?)廣為顯說,(佛就廣泛地普遍地跟大家顯示這個道理,說了幹什麼呢?讓大家)得息清涼。(讓他的心得到休息,得到清涼。)
以「金剛慧」這種智慧來認識自己,也就是在我們貪、嗔、癡之中、煩惱之中、勃然大怒之時,種種的愚癡之中,而如來卻是常照放光轉大法輪的!對此,禪宗祖師就悟到了這一點,比如德山禪師,臨終大病,「噯呦!噯呦!」病痛得叫個不停。於是有徒弟問了:「和尚疼嗎?」回答是:「有個不疼的」。他這個肉身還是疼,但他卻答有個東西不疼。徒弟就又問了:「那個不疼昀東西,他還來看老和尚嗎?」德山就又回答:「老僧看他有份!」。我看他還有份。這就是禪宗的大祖師的一宗公案。如來觀一切眾生都有疼!大徹大悟的德山禪師,他臨命終也在病疼之中,但他還知道有個不疼的,這就是「金剛智慧」,這個「金剛慧」能摧破煩惱。(金剛智慧不同於其他外道的智慧。有的人學著佛還總不放心,還想找誰學點氣功,或看些外道的書,不是看點這,就是看點那。他根本不知道,這樣做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只有金剛智慧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這一部經以金剛慧菩薩為當機,是經中的主角,就像經中佛所打的這些譬喻。)開淨佛身如出金像。(佛的智慧就打開了,就好像把模子裏的金像打開了,金像也就做成功了。所以,事情也就容易多了,就如同有人所講的『只要去東西』。釋迦成佛了,我們這些佛也成佛了。)
有一位佛學院的學生,他曾經對我說:「我體會這個『佛性』,就是有這個『性』,而不見得人人都具有佛的智慧。」要是按他這麼一說,當然也就好講了,大家也就容易懂了,他就沒有什麼懷疑了。但是他卻沒注意到釋迦牟尼佛成佛時曾說過的那句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現在你如果認為凡夫只有佛性而沒有智慧(佛),那不就如同在與釋迦牟尼佛抬扛嗎!這說明什麼?說明難信呀!雖然佛學院畢業了,但他還不懂這個道理,而做自我發揮呢。這都說明這個法是難信之法呀!雖然難信,但你信了,你就有這個智慧!
對於頓法,許多人只能信漸法,而不能信頓法!因為他的根器只能信漸法,頓法他不能承認。你把模子一去,佛就出來了,這就是頓法!現在有些修禪宗的人,也不相信頓法,他還在那整天地打坐,只是第五度的禪,而不能相信頓悟。所以,盛教之衰就表現在這呀!
底下,我們講持這部經的功德。「若持此經者,當禮如世尊。若得此經者,是名佛法主。則為世間護,諸佛之所歎。若有持是經,是人名法王。是為世間眼,應讚如世尊。」(經文)「若持此經者,當禮如世尊。」(我們對於這部經的禮敬,就當跟禮敬佛一樣。)「若得此經者,是名佛法主。」(得到這部的人,如能真懂,那麼他於佛法就不是門外人了,不但是門內人,而且這是佛法的主人了!)「則為世間護,諸佛之所歎。」(一切世間、天人、天龍八部、人非人等都來護持於他。十六諸佛也都給予讚歎。)「若有持是經,是人名法王。」(如若有人能夠持這部經,他就是『法王』了。這個『法王』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我為法王,於法自在」的這個『法王』)。「是為世間眼,應讚如世尊。」(他就是這個世間的正眼,我們對他的讚歎應該像讚歎世尊一樣。)
今天我們講這部經,並不是讓大家連《金剛經》、《阿彌陀經》都不念了,而去精進念此經了,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我們要通過這部經中的幾個譬喻,以及如來開示,使得我們把金剛智慧帶到我們天天所念的《金剛經》、《阿彌陀經》乃至一句佛號中去,這就是「持是經」。如此,你就是「法王」,你就會被一切世間所護念,一切佛所讚歎。這也就是我們的目的!這部經,前面也談到了,不空三藏法師也曾翻譯過,叫做《大方廣如來藏經》。如若能夠得到,有此因緣應該讀一讀!他為什麼要再翻譯一遍呢?不空阿闍黎翻這部經,說明他是密宗,中國的密宗稱為「唐密」。密宗在唐代盛世一時。日本的密宗,現在日本高野山還有,這很盛!當年就是從唐朝學去的。在中國沒能流傳至今,而在日本卻一直流傳到現在,這說明此經和密教有著極深的關係!不然不空三藏為什麼還要翻譯呀!對於密宗,大家存有很大的誤解。以為所謂「密」就是「秘密」,一定有什麼特殊的竅門。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所謂「密」是指道理太深了!大家不能領會,即使給你說了之後,你也跟沒聽一樣,因而稱為「密」。密宗的道理就是《大方等如來藏經》的道理,也就是《金剛經》的道理。近如密宗經典《大毗盧遮那成佛經》所說,密宗最根本的五個字可以包括就是「如實知自心」。就是如那個實際、實相來知道自己的心。通過不空阿闍黎的翻譯,就把這個「心」告訴你了。你的心就是已成佛的心!你的心,所有的功德跟釋迦牟尼弗是沒有分別的!可是你就是總在那兒貪嗔癡、煩惱熾盛而不能自主。
我們對於「如實知自心」這樣的佛的開示,就應該知道我們每個人現在這個身就是一個模子,在種種的愚癡和煩惱之中,這個「模子」是很容易去掉的!就像外頭那個殼,這個「模子」裏頭就有佛。我們知道了這件事,這是一大殊勝的「因」!如道沒有聽說過,你就不知道,你就不敢相信!有時還覺得「我這麼想是多麼『我慢』呀!」其實,我自心中已成就了佛!有人就不敢這麼想呀!而佛就希望你敢於這麼想。大家要知道這就是修行的「因」呀!你要先知道你這個『模子』裏頭就有佛嘛!這才能有下文,下文是什麼呢?就是要去掉這個「模子」。這就很簡單了,你就不用再去買金子,也用不著你再去刻「模子」,也不必再去燒什麼了!都不用了。你只要把「模子」去掉,打開「模子」就可以了!這是很現成的事嗎!「模子」也不是整個的,是兩片合在一塊的,把它掰開就完成了嗎!是徒手之勞的!什麼是「正修行」,這就是正修行!你知道了這個「模子」裏就有佛,這就是正知見,有了正知見才能有正修行!而不要去搞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了。很直接了當、很簡單的。「模子」一打開,佛就出來了,也就成就了,證得佛法了!這就是「如實知自心」。
第一步先知道、先產生正知見,剛掰開一點你就見到了,也就放心了,你努力繼續去掰開,第一次見一點,就是「悟」;整個都掰開了,全部修行也就圓滿了。掰開同時佛成了!這個「因」與「果」是同時的。所以「性修不二」呀!「性」與「修」不是兩回事呀!「修」就修在「性」上;從「性」上起「修」。我知道了什麼是佛了,就從「性」上起修,修什麼?把「模子」掰開這佛就出來了。修在「性」上,就叫做「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上,這樣修就快了!珠子放了光,光就照珠子,直接了當、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現現成成,沒有那麼多囉嗦,那麼多繁瑣。所以這就稱為「無上法」、「頓法」。密宗所講的就是「一生成佛」,就是剎那即成佛。密宗的「無上」就表現在這!「紅教」的特點也就在這!
從道理上懂得了「如實知自心」,這是彼量的知。真正到了最後,「佛像」被打開出來了,你是佛了,這是現量的知。有三量:非量、彼量、現量。這個「知」,是指從彼量的知到現量的知。所以,我們一生參學佛法,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到了這就功德圓滿了。密宗的精華就在這,所以不空阿闍黎要翻譯這部經,因為它跟密法極其密切。禪宗經典《金剛經》雖然沒有直接提出「佛性」、「如來藏」,但是從禪宗的公案中,你就明白了。六祖於《金剛經》只聽了半部,他就壓倒了神秀。所以,漸法和頓法,大家一定要注意!不可以只抓住一個漸法把它定死了。應該是有漸有頓呀!漸法也是對的,我們也應讚歎,但是你要是因此而排除頓法,那就不合適了!六祖慧能大師就示現在咱們中國,離咱們的年代也只一千多年的唐代,有歷史記載的!雖然他的修證超過了神秀,而得了衣缽。但五祖的座下五百人各個都尊敬神秀,有神秀在,當然是他得衣缽。他繼承了五祖的法脈,其他人沒份的,他的威望就那麼高!他還做了四句偈。而慧能呢,因為聽了半部《金剛經》而來到寺院,因為只是個居土,還沒資格上殿,只是在食堂裏勞動,他的本錢就那麼點,還只是從別人那聽得的半部經,而他也做了四句偈,卻被五祖所看重。而神秀呢,能夠到皇宮給武則天講經,被奉為「國師」,可想而知他是一位什麼水平的人。可是偏就是被慧能所壓倒,他的四句偈壓倒了神秀的四句偈。一個大字不識的人卻能說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看這四句好不好!這智慧是怎麼來的?!
「人有南北,佛性何分南北。」
「阿那自家日生智慧,為甚再做何物。」
這些話是普通人所能說得出來的嗎?咱們普通人難能「阿那自家日生智慧」?恐怕是日生煩惱吧!這件事一來就煩惱了;那個事一來就生煩惱了……我們如此,而六祖是「無住生心」。「無住生心」就是頓法;無住了就是去了「殼」了。煩惱就是你的妄想執著,就是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你若離了這「四相」,能夠「無所住」,他本來的佛,他自然就是了!六祖的話是活潑潑的,既不是斷滅也不是死的,而是把「如來藏」的精神完全顯示了出來!當六祖寫了此偈之後,五祖就叫他夜裏來方丈室,再給他講《金剛經》,這第二次講又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是六祖便大徹大悟了,也就是見性了,「殼」完全打開了!於是他說了一句話:「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大地山河種種一切,乃至「十法界」都不離開我們自己當人的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六祖完全開悟了!五祖曾說過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要知道「本心」就是「如來藏」。如果不知道這個,那麼你學法無益。學也只種點福田罷了!福享完了,你也就完了,所以五祖說「學法無益」。「若識自心,明白本性,」那麼怎麼樣呢?「是名大丈夫、人天師、佛。」這就是頓法,如果你不識,就學法無益!識了之後,你就是大丈夫、人天師、佛。以上所講說明瞭,我們通過學習《金剛經》要「明自本心」;要知道這個「模子」中就有佛;打開「模子」就見了佛。在咱們這個世界上,六祖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對於我們來講,這個「無住生心」,不是一般人境界所能達到的!在「別教」而言,天臺宗分為:藏、通、別、圓四種判教。
「藏教」:就是經、律、論三藏,全稱「三藏教」。要知道「藏教」屬於小乘,(即為三乘人等分別說生滅之『四諦』法,以析空觀同斷思惑,令入『無餘涅槃』)。
「通教」:指般若類經典義通大小乘而不定,有的道理深,有的道理淺。
「別教」:專屬於大乘,(即專為大菩薩所說無量『四諦』令證『但中』之理。)
「圓教」:就是無上圓滿之教。
在「別教」裏立「三賢十地」之位,但這「三賢」都不能做到「無住生心」。「三賢」就是指修行大乘的三個階位,即:十住(十地)、十行、十回向。其中,「十地」中的每一「地」又分出來四十個位次。再加上等覺、妙覺,別教分菩薩修行為四十二個階位。別教的「地前三賢」,只能做到無住的時候就不能生心;生心的時候就不能無住。心須到了「初地」菩薩以上,才能實際做到「無住生心」這句話。六祖是特殊根器的人,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我們聽了以後,只能幫助我們起到熏習的作用,得到無上的啟發。
那麼,我們當前眾生到底該怎麼辦呢?
笫一個,首先「知有」。雖然《金剛經》是破空論,教我們離相,講什麼是無相、無為,但很容易使人錯體會到一個「空無」上去,而偏空了!偏於空,就促二乘,是阿羅漢所證的「偏真」。實際應該是「中道」而不落兩邊。因此,我們讀了《金剛經》,又舉了六祖的例子,又通過《如來藏經》,而要珍惜「知有」呀!知道我們本心之中有「如來藏」。所以禪宗最強調這個「知有」!必須「知有」始能知道我們有「如來藏」、我們有「佛性」。對於這個「知有」,我這裏再打兩個比方,一個比方舉的是古大德,另一個比方舉大家所接近的許學為例。
梁武帝執政的時候,有個大菩薩叫傅大士,現的是居士身。一次,梁武帝請他講《金剛經》,他上了座便把戒尺一揮,然後就又下座了。他還麼一揮戒尺,整部《金剛經》也就講完了。他曾著有一本書為《興亡銘》,其中就有幾句話:「水中鹹味,色裏膠青,」(水裏的鹹味,要上顏色就要往裏面擱一點膠呀,這樣染色畫出來才能粘住呀,但鹹味依然是有的!不然你嘗怎麼能嘗得出來呢!(白水就不鹹。)雖然有鹹味,(知道實有)但是我們不見其形,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們不可以形象來求!所以《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以見如來。所謂「如來法身」,佛經中打過種種的比喻來說明,都不可能於各個方面表達恰當,而只是表一方面的意思,一分的表述,但現在告訴了你「實有」,這就達到了一萬分的表示。再把《金剛經》的道理結合進去,如釋迦牟尼佛所說,我們能圓融起來理解,就好懂多了!這個「見」,不是以色見聲求得來,就如同水中鹹味一樣,決定是有,但不見其形。這個「鹹味」比喻的就是「佛性」。這個「佛性」,眾生決定是有,但是無形的,你偏要把他找出來,看看是個什麼形象,那你就是執著了!你用執著的心去找是永遠找不到的。所以,以色見聲求的方法是邪法,是不行的!
對於什麼是「佛性」,我們再舉個常見的例子:誰都見過指南針,因為磁性作用,所以與地球兩極磁性相吸,也就起到「指南」的作用了。這是科學的發現,還有就是知道吸鐵石可以吸起針來,為什麼?因為針與吸鐵石都有磁性。不僅如此,人類的科學發現,已經在利用這個磁場,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
比如,你拿一個能導電的金屬物,讓它在磁場裏頭轉,這就起到發電的作用。發電機的原理就是這麼來的:能導電的銅線在磁場裏面轉,電能就產生了。作用就這麼大!大到工廠的發電機、飛機,小到家用的電扇、電吹風機……靠的都是這種發電方式來運作的。總之,靠的不過是這個「磁場」的磁性作用!那麼,這個磁場的磁性作用這麼大,而磁性是個什麼樣子呢?不可得呀!這個「見磁性」就如同禪宗所講的「見性」,千萬不要以為我們有朝一日,覺得能看到一個特殊的相出來,見光見色了,還搞得自己很緊張。其實,所謂「見性」的「見」是不可以色見聲求的。「佛性」雖然決定是有,但色見聲求是求見不到的。這一點在此有必要重申!
對於淨土宗來講,這部《如來藏經》與之關係更為密切!淨土宗最關鍵的兩句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老實說,這兩句話大家聽得都耳朵磨出趼子了!但是否能真得相信——這個心就是佛!倒過來說,有人才能信,「我是作佛」,我這念著佛號,身在作佛,在這念佛,我才能是佛呀。通過這麼理解才能有所信,而直接了當地就講「是心是佛」,這就不大敢相信了。
今天我們講了這部《如來藏經》,釋迦牟尼佛就是這麼說的!眾生就是在貪欲、嗔恚、愚癡之中,但你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眼、如來身、跏趺坐、儼然不動。如果把釋迦牟尼佛的話放在這個開示之前,咱們結合起來看,對於「是心是佛」你信得就會更真切的多了。當然,「是心是佛」這句話,我們要真正能夠很深的信入,那就太了不起了!但是,釋迦牟尼佛雖打了這麼多譬喻,每個譬喻都說得很清楚,但並沒說完。當時古佛為解釋這句話,光打譬喻就打了「五十劫」。用了無數的譬喻來說明這句話,可想而知這句話該有多難信!通過引入《如來藏經》中佛所說的開示,結合起來也許大家會比以前多信了一些,信得深一點了,這也是一大進步!
大家不要以為,我念佛可以念得入定了,如何如何了,這個是我的進步;或以為我能夠講多少多少部經了……這都是務外了。如果你真是對「如來」所說法,從內心中把他接受下來,你堅信不疑,這才是「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要在「信」上加深認識。入「寶藏」有沒有空返呢?可別空入「寶藏」呀!今天連我也在內,咱們也別空入「寶藏」。要不空入「寶藏」,要有兩個條件:
一、要有智慧。智慧如眼睛,能看見哪個是寶,而不至於去揀破爛。只有把寶找出來了,才有可能去拿寶。但只有眼睛還不行,要拿還需要手。什麼是手?「信」為手!信心才是手,你才不會空入寶山。如果根本沒到寶山,空手回來那才是錯過,而你進到寶山,而卻空手回來了,豈不如此太可惜了嗎!「是心是佛」,《淨修捷要》說:「無量光壽是我本覺」。我們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佛。「無量光」就遍滿虛空,沒有一個地方不存在的。無量光它普照,你的身、你的智慧、你的一切都遍滿虛空,這是本覺!「無量壽」就是無窮無盡,沒有終止。人要想求長壽,大不了活上二百歲。古大德之中有能活到一千歲的,但究竟是一剎那的事。這「無量壽」才真正無窮盡。這個「無量壽」也就是我們的「本心」。從空間上說,哪也找不到邊,東也無邊,西也無邊,上也無邊,下也無邊……從時間上講,過去、現在、未來都沒有盡頭,不可窮盡。這樣一個大覺的「性」,就是我們的「本心」。這「無量光壽」是我本覺。我們人人都有「法身如來」,「如來藏」我們已經下了一個定義,它是什麼意思呢?眾生煩惱之中有「如來法身」的功德!不是「如來報身」的功德所化身的功德。而就是「如來法身」的功德,所以才「是心是佛」。我們的本心是佛,剛才的譬喻就說明瞭這點。
既然「本心是佛」,有人說「那就行了,我這真行了。」可是你要知道:我們凡夫就如同是那帶殼的稻子、掉在茅坑中沒洗過的金子、在這模子裏沒被打開的像,因此,要我們去修呀!天臺宗有言「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這個「修」也就簡單了、直接了。不是從外面去修,而是你心中就有佛,佛外的有個殼(模),這個殼就是「無明」。只要一分開殼就見佛了!所以,所謂「修」就是開殼。修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但在這一切修行法門之中,我們要想直接了當地「開殼見佛」,莫過於「持名念佛」這個法門了!它最容易,也最穩當。因為這個「無量光」就是你的「本覺」!你在念念中,也就在「無量光、無量壽」中。你也就是直接了當地開了這個殼。因此,所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們這一念相應一念佛,最直接、最了當!
念佛有四種念佛法。這四種念佛法跟別的法門比,都是捷徑!而這四種之中,「持名念佛」是捷徑中的捷徑。因為此法最為方便、最為簡便、最為直接、最為穩當、最為現成。人人都能念,什麼時候都能念。所念的是什麼?念的就是我們的「本覺」,就是「阿彌陀佛」。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所講的「宗」就是「信願持名」。「信願持名」這個「信」有六信。往往我們有些修淨土的修行人,他能信有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信念佛號能往生、信有因果,這叫「信他、信事」,但是「信自、信理」的就往往不夠了。這部《如來藏經》和《金剛經》就是幫助我們產生「信自」的!而且這個「自」是平等的,一切眾生都具。彼此之間沒有什麼不同。而同時,你的那個「自」就是如截流大師所說的「相信我跟佛是平等的」。只在於佛是已經成就了的,我還在迷、還與佛相差天淵。那你該怎麼辦?念佛嗎!念佛的時候,因為佛就是我心中的佛,我就是佛心中的眾生,我念佛就是佛念我。這樣感應道交,不相間隔。對這話,大家可能也還是不太懂:「啊!我是佛心中的眾生?」那當然了!我是在佛心裏頭,佛光普照,照到我嘛!佛是我心中之佛,對不?現在打個比方:
你只要把頭一點,承認下來,在煩惱之中你的「如來藏」中的如來就與釋迦牟尼佛所成就的那個「如來」,便完全沒有區別了!釋迦牟尼佛就好比是那邊的一盞燈;我們就好比是這邊的這盞燈,他的燈當然就照到了我的這盞燈,佛光普照。所以,我們這些眾生是佛心裏頭的眾生、就是佛光中這個燈。而我們這個燈也在照,也可以照到那邊佛的那個燈,所以佛就是我們眾生心中的佛,就在我的心之內。合起來講,這就重重無盡了。照著我們的這個佛,同樣也被照在我們心中,我的也照到了他,相互彼此間的關係。而且佛這個燈的光和我們這個燈的光是不可分的!是一體的!所以「心作心是」就是這個道理!
念佛的時候,這兩個「燈」就互照。這樣去修,就決定能往生!所以「上者即生,證入無生法忍」。晉朝就有這樣的人,現代也有人能證入「無生法忍」,上面提到的那個福建的老修行人她能夠多少天不飲不食,端坐念佛,見光見佛,正念分明,那要沒有達到「事一心」是很難得做到的。就是因為通過這個殊勝的法門才做到的。因此,這個法門是如此的殊勝!
最後,對於這個淨土法門,我們還是用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的話做個總結。「從事持達理持」所以你不要管念佛是否就是著相或不著相、離相或不離相,你只要好好去念就是了,這就是「事持」。按蕅益大師的說法,念佛珠一天要念三萬,而且三萬是最起碼的,最低的數。當然現在就不好說了,我老勸人念佛、要修行,一天如果還念不到一萬,恐怕功效不會有大明顯。當然能念上一句也是好的,但要想顯著起作用的話,那你一天至少得念一萬,這離蕅益大師的要求可就差三分之一了。蕅益大師提出至少要每天三萬遍,大家從他的開示錄中可以看到,他的數是三萬、五萬、八萬、十萬。蕅益大師拿著佛珠就是這麼念的。拿佛珠念也有好處,可以起提醒我們的作用。就這麼念,什麼時候我們有這一句,這就是「事持」。在事持之中就可以達到「理持」。
所以,儘管我們「無住生心」做不到,就像剛才所講的連「地前三賢」,成了聖賢的賢了、菩薩了,也還做不到呢,所以這個淨土法門的妙就妙在,你這麼去念佛,在暗中,不知不覺地就做到了。念來念去,你就這麼老老實實地,念著念著,什麼功名富貴、什麼人我是非,都沒有了!念來念去就不知誰在念了,能念與所念的分別也沒有了,這時你也就「無所住」了!我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相繼不斷,這不就「無住生心」了嗎!這個「地上菩薩」才能達到的,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也同樣達到了。這就是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所在!(第四講完)
今天,向大家彙報這個「般若為導,淨土為歸」。這八個字代表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因為「般若為導」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在「六度萬行」中,前五度如盲,從布施、忍辱、持戒、精進到禪定,這是前五度。為前五度就如瞎子一樣,唯有第六度—「般若度」,才是有目,才算是打開了眼睛,看清了方向。因此,我們才以「般若」為導,不能以盲為導。無目就不能導航,所以我們是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
佛經中,最高是《華嚴經》,《華嚴》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同讚」。十方諸佛共同讚歎這個法門。「千經萬論共指」,就指示你到極樂世界去!既然是十方諸佛都讚歎,那我們究竟歸到哪呢?當然也是「極樂為歸」!總的精神就是「以般若為導,以淨土為歸」。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這兩部經,般若類的《金剛經》是家喻戶曉的經典;再有《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第一經。所以,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
「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經典文字是文字般若,都是從實相般若所流出來的,是極殊勝的文字。但它本身僅僅只是個文字的般若,而我們的文字又非常的有限,所以用語言文字表達起「般若」來,便有它的局限性。僅僅是文字般若,而不能一寫出來就是實相般若。既然有文字般若,那我們就該依於這個文字般若去「用」呀!所以,這個「信受奉行」在任何一部經的最後面都提到這句話。所謂「奉行」,就是要按著「般若」這個道理去奉行,這也便是「觀照般若」。
「觀」就是看,「照」就是「照見五蘊皆空」中的照。這個「照」字蘊涵很深哪!我們也念過《心經》,也懂得「五蘊皆空」,但是我們卻度不了一切苦厄。問題在哪?就是因為我們不會「照」!我們是「想見五蘊皆空」,用我們的思想一想,啊!五蘊都空了,所以才接受了佛所講的道理,但是卻不是「照見」而是「想見」,因此力量很小、作用不大。「苦厄」便不可能空!兩者分別就在這。「觀照」,一上來我們就用「照」,是不可能的,先練習著用「觀」。所謂「觀照般若」的「觀」,就是從這個文字入手,我們去觀、去照 。說的俗一點,就是指我們如何去看待問題、怎樣去對待問題。我們在生活中有種種的現實問題,怎麼去對待呢?所謂「修佛」,不是上座或在大殿上繞繞佛,這個時候是修持,但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呢,我們應該不斷地修持呀!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我們都應該按「如來」所教導的那樣來看問題、對待問題。這是觀照般若,由文字般若到觀照般若,觀照般若在某一天觸著碰著,就證實般若了,契入實相了。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談一談這個「觀照」。前面講過:對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但凡夫沒份做得到,就連「三賢位」的菩薩也不能做到。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該從哪做起呢?我以為,我們下手的最好之處便是《金剛經》的四句偈中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就是從「文字般若」進入「實相般若」的下手之處!我們只有從這下手才對。就看這一切有為的世間法,不但世間法,你修橋、補路、上供、齋僧乃至練氣功、入禪定……這一切一切都是「有為法」。例如禪定,道理很深哪!有些人得了一點定或有了點特異功能,便以為很了不起了,其實還在「有為法」中。關於「特異功能」是存在的!錢學森(大科學家)發表了文章《奇異功能是事實》,肯定了它的存在,不能予以否定!但這一切還畢竟是「有為法」!哪怕你入禪定,入到自己空了、床鋪也空了、房子也空了……一無所有的境界,那也只是「欲界」的定,連「色界天」都不是,「無色界天」就更達不到了!有些人得了一點定,便以為《金剛經》的道理我都證得了,我證到了般若,都能空了……其實還遠著呢!這些還都屬「有為法」。不要說功名富貴、妻子兒女如夢幻泡影,就連這些修持、這種種的鍛煉也都是「有為法」!要知道「有為法」皆如夢!我們都是在做夢中事,在夢中來了個大老虎,何嘗有老虎?夢中撿了十萬美金,其實根本沒有美金,還是我自己,都是夢中事。
「幻」是幻化,是變幻出來的。印度有許多的幻術,甚至能變出人來,變什麼有什麼,一看果然是這麼回事,實際上沒有這回事。「泡」比喻得最好,就是個肥皂泡。小孩子吹的肥皂泡。用吹泡管一吹,吹出幾十個泡來,五顏六色的,很好看。但是請問誰認真地曾把肥皂泡像藏錢一樣放到保險櫃裏去的?因為它馬上就破滅了嗎!是不是?這是最好的比方!其實,功名、富貴、妻子兒女……種種一切都是肥皂泡!都要壞滅的!因此你有什麼可執著的?啊!你搶了我的肥皂泡,我就跟你拼命,其實,這個肥皂泡不搶也是要破滅的。泡如人的身影,沒有實際!
「如露亦如電」,如早上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又如閃電,只閃了一下子就沒有了。在《金剛經》中用了六個「如」來形容「有為法」。唐伯虎點秋香的唐伯虎,大家都知道他的一些風流事,但並不知道他是一個佛教徒。他的法名,如他自稱的「六如居士」。「六如」就是《金剛經》裏的「六如」——如夢、如幻、如影、如泡、如露、如電。這個道理很好懂,在坐各位要講起來比我講的還要好,但據我默察這種種的因緣,就這四句是我們下手之處。講雖好講,但很不容易做到。我們不要小看這四句,它是《金剛經》裏我們最易下手之處。但實際上我們很多人沒有做到!
因為我寫了一些書,於是便有人知道了我與居士林、佛學院有聯繫,因而有許多信通過居士林、佛學院轉給我,各方面的來信,物件也多了,瞭解的實際情況也多了,我舉一個例子 :一個女居士修行了一輩子,她的愛人拋棄了她,跟她離了婚,她撫養著兩個兒子,現在她就是跟這個小兒子鬧矛盾,煩惱的不得了。煩惱一來,就嚷嚷著打,打了之後就鬧,鬧得不可開交。她就很痛恨自己:「我一個有修持的人,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都是她的原話。「一點嗔心火能燒功德林,我修來修去,這一把火把功德林都燒光了,我又得從頭修起,不知哪天又燒光了」,於是她就不斷地在佛像前懺悔,不斷地痛哭流涕,就這樣痛哭流涕達三十多次。你說她對這些話不懂嗎?這些道理不知道嗎?但她還是不行,做不到呀!她說:「我不能懺悔了,我變成了欺騙佛了,我說我改,但我又來犯了。」後來我告訴她說:「你不能不懺悔,你要繼續懺悔,《普賢行願品》裏普賢菩薩就有『我此懺悔無有窮盡……盡未來際』的話,普賢菩薩的懺悔都無有窮盡,我們豈能不懺悔呢!要接著懺!只要做了就再懺。」其實她的矛盾很簡單,她的兒子收入不很多,想從母親那裏拿點錢,花得痛快一些,她就覺得兒子不應隨便多花錢,應當體貼她,應養成簡樸的習慣。就這個矛盾。打完之後,當媽的就哭,哭完了之後就又打。這說明什麼呢?道理懂得很容易,但事情做到卻很難。就這點事,所以她多生以來的習氣,就如油入面。我們和麵的時候,裏面灑一點油,這油很容易就進到面裏去了,但是你現在想去掉這個習氣,就如同把這面裏的油拿出來,這就困難到極點了!
所以我們要知道,高明容易解脫難。不但這個居士個別存在這個現象,我就聽說到有許多的寺院,中間也是分了幾派,彼此不團結,不是「和合僧」。即是幾派不團結,那只能說,這其中只有一派是好的,其餘跟他不合的,那不就得有問題了。這些事情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把事情看得太認真了,你如果看到這一切一切,「誰當方丈」是個肥皂泡;「誰受到居士們恭敬」是肥皂泡;「派誰出國去深造」是肥皂泡;「給你個博士學位」是肥皂泡……這一切一切都按《金剛經》上這四句偈去看待,你的關係處得好是肥皂泡,處得不好也是肥皂泡。因而也就沒有什麼可分別的、可執著的、可計較的、可留戀的了,道理就是這樣!
但是大家就是過不去,「看得破,忍不過!」。說起來都很高明,遇見了實際問題卻很難。老實說,我們只有勤勞,只有常常提起,用《金剛經》這幾句話來時刻提醒自己。有的時候難免就隨境所轉,當你隨境所轉的時候,要猛提「如夢幻泡影」,這就在「觀照」。我們只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至於《金剛經》深入到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家還辦不到,但是有一個殊勝的方便法,能夠起到暗合道妙的作用,下面就要說了。
我們就是從這四句偈入手,要能夠進入到「無為」,而不是「有為」!所以古大德有偈:「十方同聚會,各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就如同我們今天在居士林,道場來了這麼些位大德,「十方同聚會」,都到這幹什麼來的?我們在這學「無為」呀!我們不是來學有為的!「各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這個地方是選佛的考場。什麼人能考取呢?「心空及笫歸」,所以我們就從這能照破、看破這些「有為法」,不為它所束縛,契入「實相般若」,這就「心空」了!也就「及第」了,即當選了!
一再說過,要真入「諸法實相」是多麼的難!只有地上菩薩才有份。但是有一個最殊勝而方便的法,是什麼呢?以我們眾生的生滅心要入「諸法實相」,就是以念佛(念咒)最容易!是殊勝的方便!這就叫「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我們怎麼能達到「無住生心」呢?你越想「無住」,你就越是在「有住」,你一生心就是分別,完全沒有一點《金剛經》的味道。但當你是真正在念佛的時候,你念得綿綿密密,念到最後不知誰在念,也不知道念的是什麼,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正當這個時候,你什麼都放下了,也就「無住」了!但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朗朗現前,這個心是「生」的,不是斷滅的,所以既「生心」又「無住」。這就暗合道妙了!這是一個殊勝的方便法。
關於淨土宗,有人在海外弘揚了一輩子密宗,最後他也認識到,要講契機還是淨土宗。剛才說了,要入「諸法實相」最容易的是念佛(淨土)和持咒(密宗)。這樣可以不知不覺地暗合道妙,你就可入「無生」。地上菩薩所能做到的事,你就不知不覺地也做到了,因此你的功德極大!因此念一句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因此在臨終一念就能往生。它是「諸法實相」的功德。這個功德是無限大的,不是其他一切所能比的!所以,一切法門之中,淨土宗是最為容易,當然持咒也是如此。
說起密(宗)來,我是學密的,也是學淨土的,也是學禪宗的。三者之中,最穩妥的就只有淨土宗。密宗的師父非常難找,種種的邪說異端、魔子魔孫,在這裏頭冒充。大概去年北京就來了一位,他就召集有夫之婦、有婦之夫,在一起合修。還加上表演,就自稱是密宗。對於這些,如果沒有金剛正眼去辨別,就只是好奇,聽說有點特異功能就趕去學,於是上當就上到極點了!一般人是沒有這個金剛正眼的眼力,能認得清哪個是正的阿闍黎,哪個是冒牌的。你如果有這個眼力,那你也不是普通人了。所以不容易,一句活,就叫不容易!
淨土宗就沒有找師父的問題,你無需找師父,千經萬論,你只要看了書,告訴你,你就念「阿彌陀佛」,只要真正的去念,你就能解決問題。所以說,一切法門之中,淨土宗最為契機、最為方便、最為穩妥!在現在這個末法時代,眾生的根基有限,加上社會生活節奏快,種種的工作、種種的任務、種種的橫禍,這個核電站泄漏了;那個地方又發大水了;又有哪地震了;還有恐怖主義分子到處製造的爆炸……你想像過去那樣的條件下修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說這個淨土宗是一切修行之中的易行道。這個話是龍樹菩薩說的,可不是我說的。別的修行法門是難行道,這些路很難走!唯有修淨土法門是易行道,這是一個平坦的、直的路。因此,我也不遺餘力地來讚歎、弘揚這個淨土法門。我寫了一些書,花了多少年的精力,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重視這個法門。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而在淨土宗的經典中,《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第一大經典,正所謂「此是淨宗第一經」。大家都念《阿彌陀經》,甚至有許多人還不知道有《無量壽經》,因為《無量壽經》很長,二萬多字,而且文字又很繁雜。此經是曹操(三國)時代翻譯的,因而文字很古老,大家念起來不像《阿彌陀經》那樣方便。其實,《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是同一部經,古人把它們稱為大經、小經(或稱大本、小本)。大經就是《無量壽經》;小經就是《阿彌陀經》。就如同《金剛經》與《心經》的關係,大本《無量壽經》像《金剛經》;小本《阿彌陀經》像《心經》。《心經》就是二百六十個字,《阿彌陀經》字數也不多。倒不是字數多就好,少就不好,不一定!之所以稱《無量壽經》為淨土第一經,是因為此經中真正地把阿彌陀佛成佛的「因」——因地的修行、因地的發願,這一切都給我們介紹清楚了。於是我們才知道淨土是怎麼來的;佛是怎麼成的佛;四十八願都是什麼;發這些大願是怎麼成就的……而在《阿彌陀經》裏都沒有介紹。極樂世界有種種莊嚴,跟《華嚴經》所述的莊嚴一樣,事事無礙莊嚴的境界,少裏有多、小中有大、一中有多、一秒中有萬萬年……這一切都無礙。《華嚴經》裏所述的事事無礙境界,在《無量壽經》裏都有。「十玄門」在《無量壽經》中一門也不少。大家如果看到我寫的《大乘無量壽經解》,可以發現這種種的具足。
而有關「往生」,《阿彌陀經》只講了一種:一日一夜至七日七夜念佛。《無量壽經》裏卻講的就多了,如三輩往生、往生正因等。並且特別說出我們這個世界種種的惡因惡果,五惡、五痛、五燒……眾生都行五惡,現生受苦痛,來生受五燒,這些都告誡大家:不是我們念念佛,將來死了就可生到極樂世界去(沒那麼簡單),而同時也告訴我們,現在作為人,首先要把人先做好,所以此經是非常完備的一部經典。
通過對極樂世界的描述,讓我們產生羡慕心,同時對比娑婆世界種種的惡、痛、燒,讓我們產生脫離心。更重要的在於,阿彌陀佛的世界顯現在大會上,讓人人都得以見到,不然光說極樂世界,誰看到了?就是有人去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去,誰見到了?在淨土三經中,除《阿彌陀經》外,其餘兩部經大家都看見了,所以今天我要說一說《阿彌陀經》裏沒有涉及的部分。《阿彌陀經》與《心經》一樣,都相對比較簡單,作為常課可以讀《阿彌陀經》,你要研究淨土宗就不可不讀其他兩部經,因為它內容太少了。而且,將來一切經都滅了之時,最後只有這部《大乘無量壽經》獨有。所以我們就知道《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的重要性了。
《無量壽經》現在一共有九種會譯本,這九種本子中,哪一種最好呢?就是最後由夏蓮居老師所完成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現在海外的佛教徒已經評定,公認這九種會本之中,這一本是善本,並且收入到了新編的《大藏經》中。我所作的註解,就是依這個本子註的。所以,一切法門中,淨土宗最為易行;而淨土法門經典之中,又以《無量壽經》最為殊勝第一。由於這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善本,所以下面我們把重點從《金剛經》轉到這一部經上來。
今天我們只談這部會本的殊勝與重要性,以使大家都來重視此經。
第一點,說這一部經本的殊勝,就在於這一本《無量壽經》在第三品「大教緣起」中,說明瞭淨土這個教是以什麼因緣而引起的。在法會上,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放大光明「威光赫奕」,就像金子一樣透過佛無礙之身,從裏到外通體現大光明,數千百變,變化不拘。阿難尊者作為佛的侍者就想了:「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喜得瞻仰,生希有心。」我跟佛這麼多年,從來沒見過這個情況,這麼殊勝、這麼清淨、這麼光明。我今天能夠這麼瞻仰,真是讓人生出稀有之心。於是:「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曰: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去來現在佛佛相念,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願為宣說。」阿難對佛說:您一定是入了大寂定,入了奇特之法,一定是住了諸佛所住的導師之行。今天不同往常,是最勝之道。過去、未來都是佛與佛彼此相念,世尊您現在是念現在佛呢,還是念他方佛呢?若不然的話,為什麼能有這樣的光明、這麼的殊勝!請佛告訴我。
阿難是了不起的聰明,他已經知道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殊勝、這麼光明、這麼功德莊嚴,一定是有念佛。這是阿難的智慧之處。那麼,到底念的是什麼佛?他方佛?過去佛?現在念的又是哪一尊?不是念佛的話,怎麼會有這麼殊勝的境界呢!因為這個問問題的人是很有水平的,所以佛聽了之後就讚歎阿難:「善哉善哉,當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你看阿難這個問題一提出來,這個功德比供養多少羅漢、累劫布施無量人民,要強百千萬倍!因為這個問題問的好,佛回答了,大家都知道方法了,而得到度脫。於是佛就說出如來之所以出興於世到底是為了什麼。就是要惠予眾生真實之利!佛為什麼要降王宮、出家、示現成佛?就是要給眾生以真實的利益!所以這部經、這個法門就是如來的本願——要給眾生真實的利益。
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有段故事在經文中沒有,我下面引證一下:
父親求法,他就教父親念佛,父親說:你釋迦牟尼佛有好多實相、真如等等殊勝之法,為什麼不教我修習而教我念佛呢?釋迦佛就說:您歲數大了,那些法您修不起來,而這個法就能解決問題。你看,釋迦牟尼佛對於父親也是教他念佛,教導我們也是念佛。所以佛的大公無私、大慈大悲,我們是要知道的!佛並不是還有什麼保密法告訴父親,而是對待父親一樣也對待我們,沒有把我們當作不堪造就的人。所以我們要感恩呀!感恩佛慈悲給我們說這個法。這是淨土教的緣起。
佛在《無量壽經》中提了「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日本的佛教就是以此作為根據,也就是完全依於善導大師的教化。善導大師是專弘《無量壽經》的。他把幾種原譯本都作以參考,加以配合,而特別提出第十八願是作為一切聖教的中心!也就是說,眾生聽了佛的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阿彌陀佛說的,你臨終有十念若不生的話,佛就不成佛了。其實,佛已經成佛了,拿此做保證,說明眾生只要在臨終能念十句「阿彌陀佛」,甚至只有一念,只此句也能往生。這是《寶王三昧論》裏講到的。所以佛惠予眾生真實利益。
在現實中,修這個法、那個法的人很多,我的朋友中修各種法的就很多。有觀想的、有持名的,都很殊勝。《觀無量壽經》就是用觀想法,修過此觀想的人都有這種經驗,就是修過之後,全觀不成,不但如此,當重病的時候觀想觀不成功。所以這就顯出持名念佛的殊勝了,持名念佛就是為了使你到了臨終之時而有受用。平常念佛雖然很好,一旦病到臨終之時,最後都要咽氣了,你如果一念不起來,那不就前功盡棄了嗎!所以我們得說老實話,而不是只說好看就可以了,要真能做到「十念必生」、「一念必生」才成,這就需要平時多下功夫呀!
《無量壽經》講到「禮佛現光」(三十八品),就是極樂世界現前了。這是一件大事!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觀經》是在皇宮裏講的,當時只有韋提希夫人和她的一些侍女聽,而沒有四眾弟子,所以聽到《觀經》的人很少。而說《無量壽經》的時候,就咱們這地球上的人而言,有大比丘萬二千人,也就是有一萬二千大比丘在法會上,沒有退席的。不比說《法華經》時,還有五千人退席而聽不下去了。此外,還有七千男居士、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總共二萬人的大法會。這二萬人大法會上,人人都見到了極樂世界。這是歷史上記載的。所以你能說誰也沒見過極樂世界嗎!有這麼多人看到了!說《觀經》的時候,韋提希夫人及侍女們也都見到了極樂世界。所以淨土三經中,有兩部經記錄聽經人都親見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
佛當時說:你們誰想見阿彌陀佛的話,你們應向西頂禮,念佛號。於是阿難就起身說了:「我願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正當他頂禮之時,忽然顯相了,看到阿彌陀佛容顏廣大,「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似大海」;色相端嚴,如黃金山,阿彌陀佛相好莊嚴,就像海上湧出的一個黃金山一樣金色光明。看到了極樂世界、看到了阿彌陀佛,同時又聞十方世界諸佛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無礙無斷。其實,即使是現在這個時候,十方諸佛也還在那稱揚讚歎呢!只不過我們耳朵不行就是了。
接下來阿難又發願,於是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使一切世界也明現。在這個法會上,不但見到了極樂世界,還聽到了極樂世界以外的其他十方諸佛對阿彌陀佛的稱讚。後來佛又放光,十方世界都見到了,咱們這個世界也完全是光明的,唯見佛光,阿彌陀佛的光明耀顯赫。
再看底下,大家要注意,此法會中的四眾包括「聲聞、菩薩、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所有的都在內了!剛才我說的那二萬人外,還有他方的阿修羅、天人乃至各方的菩薩,那就無量無邊了。最值此注意的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包括在內。此會中有一萬二千個比丘、七千個男居士、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共二萬人都看到了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看到阿彌陀佛「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菩薩恭敬圍繞。」所以,這就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證明!不要以為這只不過是個寓言、童話故事,是在安慰我們。孔子、老子,我們誰都沒有見過吧,但是我們承認他們真實存在過,因為歷史上記載下來的。而這個法會上,有那麼多大眾都親見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並且有經典記載下來成為歷史事實,所以我們要真實地相信極樂世界的存在呀!
《阿彌陀經》:有世界名曰極樂,其中有佛,號阿彌陀……兩個「有」字,有世界名曰極樂、其中有佛號阿彌陀佛,這兩個「有」字,剛才我們說的那一切都是為了證明這兩個「有」。
第二點,說明這部經的重要性。
大家看「流通分」,所謂「流通」就是勸大家都來流通。雖然在此我們不詳細講了,但是大家都要給以重視!只有你重視了,你才能去看這部經,才會去研究它。所以我們先要重視起來。
「流通分」從第四十三品開始:「佛告慈氏: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慈氏」是佛對彌勒菩薩的稱謂。這一部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後半部就是彌勒菩薩當機。這是很殊勝的!彌勒菩薩當機,這說明瞭什麼道理?當來彌勒下生以後,還是要弘揚這部經。所以佛把這部經囑咐給彌勒。大家要等「龍華會」上才得見到,到那時靠救度眾生的不是講「唯識」,而依然還是這部經。
當你聞聽得此一句「阿彌陀佛」聖號,能真實地心生一念歡喜之心,你起心動念,能引起這麼一念,但這一念是很真實的一念、很清淨的一念。「歸依瞻禮」,歸依阿彌陀佛,願意禮拜、願意「如說修行」,哪怕只是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你要知道這個人得了極大的利益!這個一心念佛的人,他就不是小乘道根氣的人。因而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大乘根氣的人。能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純粹是大乘菩薩。既然是大乘菩薩,那麼,經中又提到有許多「聲聞」,這又是什麼意思呢?「聲聞」雖是大乘菩薩,但他所證、所斷惑的水平,才是剛剛斷了見惑思惑,相當於阿羅漢。還有「塵沙惑」未斷、「無明惑」未斷,還需慢慢地斷。所以,這就是所謂的「帶業往生」、「帶惑往生」。你如果發的是小乘心,那就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的!所以,發心不是小乘心,往生的也不是小乘根氣的人。而是什麼人呢?佛說了,是「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裏頭,這樣的人是弟子中的頭號人物,是第一弟子、笫一流的弟子。
現在是有許多的人不大重視淨土法門,我跟朋友們講過:我也不敢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信仰淨土,但是我卻有這麼一個希望,就是希望每一位都不要輕視淨土法門。釋迦牟尼佛說過,能這麼信,哪怕是一念,清淨單純地一念,就這樣便已不是小乘了!而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了。
佛告訴大家了:「天人、世人、阿修羅等,應當愛樂修習,生希有心,於此經中生導師想。」我們萬劫千生輪轉於「六道輪迴」之中,今天能遇到這個淨土法門,聽到這個淨土法門,這是萬劫千生稀有難逢的這樣一個機遇啊!這就叫「生希有心」。對於這部經裏所說的話,應當把它當作導師,我們要依止。
「欲令無量眾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及欲見彼廣大莊嚴,攝受殊勝佛剎,圓滿功德者,當起精進,聽此法門。」要勸眾生信這個法門,所謂「大乘」,就是念念不忘眾生,不忘讓大家接受這個法門。
「無量億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還有許多菩薩想聽、想學這部經還得不到呢!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求這個法呀!「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廣大異門,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勸令聽聞,不生憂惱,乃至晝夜思維彼剎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這就是說,還有一億個菩薩,由於不聽聞這個法,還都是大菩薩,但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所以需要勸受呀!你如果能夠信受、如法修行,那麼這個人肯定已經蒙受過去佛給他受過記了,而且現在十方佛都要讚歎你的。
那麼,勸大家信受要該怎樣呢?「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所以我們要信這個法門、接受這個法門、念這部經、執持佛號,不僅自己讀誦並給他人聽,還要真正修行,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念佛號。以上說的就是此經的重要性。
有生就有滅,佛經也都是遲早要滅了的,所以我們看佛教,很講辨證法的!佛法也如此,佛經要一點一點的滅掉。有部經《法滅經》,說的就是哪部經先滅,哪部經後滅的問題。第一部先滅的就是《楞嚴經》。現在就已經有跡象表明了:有人已經著書說《楞嚴經》是偽經。其實佛早就懸記了,將來末法時期,這部經肯定先要滅,因為謗法的人說是偽經,人們也便慢慢相信這種說法,也都認為這部經是假的,誰都不去念了。所以,這批人是先走這條路了!
再有就是《涅槃經》,有極高深的道理!經中告訴我們,將來眾生由於根器不夠,所以此經也遲早要滅。那麼,眾生怎麼才能得度呢?佛所以出興於世,就是要惠予眾生以真實之利。於是就把這個最殊勝方便之法,以佛的威力使此經獨留於世。任何經都滅了,獨有這部《無量壽經》留下來。留多久呢?不可能是無限期的。因為時間因緣,這就取決於眾生的根器了!由於眾生根器不斷消弱,那就不能接受這個法門,既使經在,那也沒人聽信,也就跟沒有一樣的。所以「止住百歲」,只住世一百年!由此可知,從現在算起,也只有百年,為什麼呢?因為《無量壽經》才剛剛在咱們中國興起。在日本早就「放光」了,也就是說早就被重視了。在中國,淨宗有段時間衰微了,現在又開始重興。由此也提醒我們,現在能對此經讀誦、演說、信受、依此修行,那是多麼的可貴!可以說是佛的第一弟子。我們也因此而為如來護持這個法,使之於最後百年內,能存於世利樂眾生!
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喜歡密宗,那我就將諾那祖師的開示告訴給大家,他在香港傳完法,在離開香港之時,所說的開示,就是有關淨土宗的。我給大家介紹幾句,才算是圓滿了。諾那祖師所傳是紅教的法,也就是蓮花生上師的法,是最古的法。這個法有很特殊之處,與其他法不大一樣。這個法特別尊重「阿彌陀佛」。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根機,都教他學「金剛薩埵」,即是學阿彌陀佛的法。人人都要修呀!諾那祖師講:「念彌陀者,臨終觀佛在,信心不疑……彌陀法願甚強」。也就是說,往生之時,能念阿彌陀佛的人,臨終你一心觀想佛就在頭頂上接引你而不懷疑,這樣你把自己都忘掉,自己忘了,你就跟彌陀的法身相契,才就得以往生了!由於「法願甚強」,所以無論你修何種法,無論你水平怎樣,都能往生的!這樣一來,諾那祖師的說法就和蕅益大師的話是一樣的了。
現在有許多人追求功夫,錯就錯在,他總覺得自己下的功夫不夠,於是把注意力都用在下功夫了,其實,不管你證到了什麼程度,而決定你能否往生的不在於此,而正如蕅益大師所說:「但憑信願之有無!」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沒有「信、願」!往生後,你生到的什麼品位,才決定於你平時念佛的功夫之深淺!也就是修證的程度。因此,我們要深信切願!臨終之時,你能夠憶念,佛就決定來接引你!你修持差也不要緊,根器差也不要緊,只要你肯去念佛,一心一念,臨終還想著阿彌陀佛,那就可以往生!
諾那祖師還說:「必三密具足來度。」你修其他法,修其他的本尊,比如修藥師佛等,就必須得「三密」全修才可以!所謂「三密」:身密、口密、意密。密法的特點就是:讓眾生的三業,(身是造業的;嘴是造業的;意是造業的。)頓同於如來的「三密」。你身結成釋迦牟尼佛的印或是阿彌陀佛的印……,這身就是身密;嘴念咒念佛,這是口密;心想著般若《金剛經》、觀想著「種子」字……這是意密。其他法門的修行,必須得「三密」都具足才能得度!而念佛法門,唯有阿彌陀佛這一尊,一律不用去管它是一密,還是二密、三密,都一律平等普度啊!不論你修持水平怎樣,只要你臨終有意念,願意往生,就可以!這是極殊勝的法!
諾那祖師最後開示:「汝諸位不忘阿彌陀佛。」祖師在香港、澳門等處給許多人灌了頂,「諸位」就是指大家,向大家臨別之際,最後的開示就是讓大家不要忘記「阿彌陀佛」!他老人家是我師父的師父,所以,今天我也用師爺的這句話作為此講的結束:「汝諸位不忘阿彌陀佛!」(第五講完)
今天咱們就拿《無量壽經》中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來作討論,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所共同讚歎、學習的阿彌陀佛的大願。
一切法門中,淨土法門是最容易的了,別的修行法門都是難行道,只有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修行起來容易成功。《無量壽經》是淨土法門中的第一經,原因就在於其中講述了阿彌陀佛是怎樣發願成佛的。他發的願不是普通的願,是大願,而且是大願中的王!是最尊、最高、最殊勝的!今天我們討論的就是:大願王怎麼發的願?四十八大願的內容是什麼?淨土宗為什麼這麼殊勝?......
淨土宗之所以是易行道,就在於大願王有極為殊勝的大願。首先我們就來介紹這個從出家到發願的緣起。上一講說了,阿難看到釋尊放殊勝的光明,多少年來他跟佛在一起作侍者,參加過多少次法會,也見過殊勝的景象,而在這個時候佛現這光明,是多麼的殊勝,是他從來也沒有見過的。這也表明淨土法門的殊勝便在於此。阿難是傳佛心印的人,是集結經藏的人,智慧非同一般。他就想到,今天放這樣的光,是不是世尊在念佛呀?於是就向佛提問:今天這麼樣的殊勝,這麼大的光明,您念的是什麼佛呀?這一問太好了!釋迦佛就告訴說了,因為阿難你的這一問,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所謂「當來」就是指自問話起開始。從此所有有靈性的眾生都因為你這一問,而能夠得以度脫。由於這一問的因緣,佛才說出了淨土這個殊勝法門。
法門無量,沒有一個不是好的。而我們特別對於淨土法門,不能有足夠的重視,所以我曾對佛學院的同學們講過:「諸位出家人,你們在座有五十人,我不敢奢望你將來都學淨土,但是我就希望你們任何一位不要輕視淨土、譭謗淨土!這是我開淨土課所作的最低的要求了。」我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因為有許多人輕視淨土宗,而並不能知道,只有阿難的這一問,佛這一說,當來的含靈都因此而得度脫。這個重要性就在於此。
下面我們結合經文來討論:
「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不可說、不可數的無盡數之劫以前,有一尊佛在世,這尊佛的名號叫「世間自在王如來」。
這個佛的名號很有深意!表明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是世間自在,也最契合我們現在這個機緣。佛法出世間,不離世間法。如果所有的佛教徒都是去入深山、住山洞、不生產、不勞動、不學習……那麼佛教也就不能存在了!而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是「世間自在」,而且是「世間自在王」,最自在不過了!你幹什麼都行,做什麼工作都可以,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甚至當軍事家,沒有一件事情妨礙你修淨土法門的。只要你有信願,通過「十念」就可以成功。「世間自在王如來」,這個佛的名號具有很深的意思。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那時世間自在王佛(如來)正在住世說法,當時有一大國王名號世饒王,他治理國家國富民安,人民富足安康。他聽見佛說法,就因開解佛義而非常歡喜。於是,國王發起無上菩提心,並棄國捐王,出家作沙門。作了沙門後,取法號為「法藏」。我們常稱的這位「法藏比丘」就是阿彌陀佛。在世間王佛那裏發了心,出家了以後,他便「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發廣大願 。」他的修行超於世間,一切都是第一。這時他就發起了大願,就願自己完全學習佛,願得到佛的智慧、佛的戒定、佛的清淨……總之,能跟佛一樣去救度一切眾生。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一旦自己證得無上智慧,如佛一樣的清淨,如佛一樣的普度眾生。就願自己有一個廣大的處所,就像杜甫的詩中所言:「願得廣廈千萬間」一樣,當然,法藏的這個願要比得廣廈千萬間大得多!他願有一個極樂世界,殊勝的國土,讓輪迴於六道諸趣的眾生,不僅僅是含識(思想意識)上得歡顏,而且還要讓六趣中的一切處於苦惱中的眾生,都到我這裏來,都生我佛剎,受到無上的安樂,清淨修行,最終成佛。這個願就是後面所講到的「四十八大願」。用現代話講,不過是「四十八願」的一個總原則。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法藏比丘發的大願,願這個佛國要殊勝得勝過一切佛國,所以才稱他為「大願之王」,道理就在於此。於是世間王佛(如來)就把這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種種的佛國,其中有的純粹是淨土,有的就像咱們這個娑婆世界差不多,也有的就是汙土,因為只有三惡道,所有的國土都給法藏比丘看。那就需要很長時間了,經過了千億歲,後來法藏比丘集這「四十八願」用了五個小劫的時間,經歷了千億歲。之後他又到佛前向佛說,說什麼呢?用現代的話講就是:通過這五小劫的時間的觀看與總結,我的願已經具體化了。所謂具體化的願,就是下面所要講的「四十八願」。
我們都知道有「四十八願」,在沒講之前,我想談一個問題:我剛從南方回來的時候,正趕上抗戰日本人投降,那時,就聽到有一些老居士們講:「有個夏某人,他怎麼把這佛的四十八願改成了二十四願了?」對此,梅光羲老居士曾在大經全集本(夏會本)的序中講到了這個問題。大家對這個問題有大的誤解,其中有兩點錯解:
一、夏(蓮居)老並沒有放棄「四十八願」而改成「二十四願」,其實早有古人就有放棄「四十八願」而改成「二十四願」的。為什麼呢?因為這部經有五種譯本,其中兩種譯本是「四十八願」;另有一種譯本是「三十六願」;另還有兩種譯本是「二十四願」。此外,有一部《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也是「二十四願」。因此,說有「二十四願」的經本共有三種。對這些大家都少有所知,所以一聽說「二十四願」就認為是荒謬的,而不知道「二十四願」出現於多種譯本中。「四十八願」只出現於魏譯本和唐譯本中。宋譯本是「三十六願」。所以,在不研究不考證的情況下,有些人說話沒有根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沒有發言權而發言,那就要犯錯誤了。所以,對「二十四願」大有疑議的人犯的就是這個錯誤!六種譯本中,三本是「二十四願」;二種是「四十八願」;一種是「三十六願」。再會集時如何來用呢?先師夏老居士認識我的舅父梅老居士,這兩位被尊稱「南梅北夏」的人物,再加上他們共同的老師——慧明老法師(即住廣濟茅棚的慧明法師),他們三位反復推敲得很哪!不是隨便定的。老法師是開悟的人,已經圓寂了,另兩位「南梅北夏」都是大居士,他們一起研究定酌,於是這部新的會集本《無量壽經》成為二十四章,但依然保留了「四十八願」。每一章節中各有幾願,但加起來最後還是這「四十八願」。所以既合了「二十四」又合了「四十八」,於是也跟各種古譯本契合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無量壽經》會集本是極為必要的!僅是在有幾個願上就有這麼大的差別,是「二十四」還是「四十八」?再加上「三十六願」那差別就又多了!要知道,魏譯本中的所謂「四十八願」,其實不夠「四十八願」,因為有重覆的地方。而所謂的「二十四願」其實也不僅僅只有二十四個願,其中一個願中還包含一兩個願。以魏譯本為例,其中就有重覆的地方。比如魏譯本笫二十八願:「若我成佛,國中眾生,讀誦經典,教授演說,若不得勝辯才者,不取正覺。」意思是說:我要是成了佛,國中菩薩,受持、演說、誦經,如若有不得到智慧者,我不得正覺。諸菩薩有我國土都能得到智慧辯才。下面是第二十九願:「若我成佛,國中菩薩有不成就無邊辯才者,不取正覺。」比較前後這兩願,前者是「勝辯才者」後者是「無邊辯才者」。只是後者中前者稍微擴充了一點而已。所以這樣分成兩個願,就使得「四十八願」不足四十八了。另外,在古譯本中,只有吳譯本中有「國無女人,蓮花化生」願。都知道極樂世界沒有女人了,都變成了三十二丈夫相了,而且不需要女人,都是蓮花化生,都是蓮花化身,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這個願出自哪?只有吳譯本中有。因此,從這些問題中可以看出來,我們想要把各種譯本中的精華都瞭解了,就必須要把這幾種譯本都看過才成!在新的夏會本上,既有「二十四」也有「四十八」,不僅避免了重覆,而且對各譯本沒有的重要的願作以相互補充,「國無女人願」就是一個例子。因此說,公認這部夏會本是彙集了九種本之後的一個善本,是有道理的!
關於譯本的出入處,屬《無量壽經》最大,其他經典在譯本上也存在出入,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翻譯者每個人的譯筆不同,而且古印度文,都是貝葉文,都是零散的一篇一篇的,沒有裝訂成冊。有可能翻譯時,有的人依據的經文少了一篇或因樹葉殘破,丟了一塊……各種原因都有可能存在。另外,經文由人輾轉抄寫,也是造成各種譯本不同的原因之一。但是儘管有這些原因,也不至於像《無量壽經》這樣有這麼大的出處,這也同時表明了此經的特殊性。說明釋迦牟尼佛說這部經肯定不只一次!這次說法,弟子作了記錄,阿難回憶起來第二次又說,如此,每次說此經的物件不同,這就可能大有出處了。
怎麼證明佛不只一次講過此經呢?唐譯本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就是一個說明,此出自於《大寶積經》中的一段。這就說明在佛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又說了一遍《無量壽經》。只不過在說《大寶積經》時,沒有提到咱們這個世界的「五惡、五痛、五燒」罷了。因為說《大寶積經》時是個大法會,「無量壽如來會」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沒有全說。
因為《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所以佛很重視,而多次說,再有人多次譯,這其中便有很大的差別了!把各種譯本彙集起來的原因也在於此。這就是我對有些人犯的第一個錯誤認識給予的解答。
第二個問題:我們所說的「四十八願」,實際上還是「四十八願」,因為真正有「四十八願」,只不過夏會本中,把四十八願分為二十四段,所以出現「二十四」的原因。而且比之任何一本都完整。
在海外,有人反對「帶業往生」,這個人寫了許多文章,並引起了很大的爭論。他說:「經中沒有出現帶業往生的字樣,因此帶業往生是錯誤的!」這個人不是修淨土宗的,當他看到有許多人修了淨土宗,而不跟他修密宗了,所以他才問:「為什麼大家修淨土呢?」有的人說:「我們不可能一生成就,所以修淨土可以帶業往生。」於是他當然要破「帶業往生」,目的就在於此!因為他寫了許多文章,著了許多書,流傳影響得很大,所以這裏提出來作為第二個問題來討論。
這「四十八願」,我們把其中最殊勝的願挑出來和大家一起研究。根據善導大師的說法,「四十八願」中,我們挑出五願:1、定成正覺願,2、光明無量願,3、壽命無量願,4、諸佛稱歎願,5十念必生願。善導大師認為這五願是願中的精華,因此我們在談到了「帶業往生」之後,就談這五願。我在拙作 《大經解》中都作瞭解釋,這裏就不多談了。
那麼,怎麼證明可以「帶業往生」呢?在夏老的會本《無量壽經》,其中〈發大誓願第六品〉第一條國無惡道願、第二條不墮惡趣願,就把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了!「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既然來了之後,他就不會再墮落到惡趣裏去了,那麼就是說,各種眾生都可以來,極樂國土中根本沒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沒有三惡道。正如《阿彌陀經》所說:尚無惡趣之名,何況有實。所以,不像我們現在這個世界,蒼蠅、蚊子什麼都有。特別是畜牲、餓鬼、地獄,極樂世界是沒有的!而且眾生一旦生到極樂世界,他就不會再墮落回去。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再回?是佛要發個願不再回呢?還是他根本就沒有業了呢?佛雖沒有說,但他根本還是有業。這在《觀經》中有所說明。在《觀經》中說:罪惡之中,五逆十惡,臨終地獄都現了,但只要你能念十句「阿彌陀佛」,每一念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也就因此而得往生。
那麼這個往生後,到底徹底消業了沒有呢?是消了不少的業,但還是沒有消完啊!對此,蕅益大師講過:每一句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是無論你早上念佛、中午念佛、晚上也念佛,這樣念上一百年,無量劫以來的業,也只消得如手指蓋內的土那麼少呀!所以光有「十念」是消不完所有的業的!而臨終能「十念」可以消八十億劫的重罪業,那完全是感佛願力加被的結果!佛接引你,儘管你還有很多業帶著。否則,由這些惡業牽引你還是要墮惡趣的!就是由於佛的願力才使你得以往生的。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我們罪業全消完了,根本也就沒有再墮惡趣的可能性了,那麼法藏比丘也就無需再發這個願了!為什麼還要發這個願呢?道理就在於此!通過蕅益大師的話,也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啊!
我們再看第二十一願:悔過得生願。「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中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通過這一「悔過得生願」,我們就看得更清楚了!如果一個人宿惡有很多罪業,但「聞我名字,即自悔過」聽到我的名字就悔過了,改悔了,於是「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其中這個「願」很重要!說明你光持經、持戒,這只能使你將來命終之時可以生天或生到別的道上去,而唯有「願生我剎」才可以「不復更三惡道」。既使你有多大的罪業,命終之時也無需再經三惡道了。也就是說,你只要肯悔過、肯念佛號、願生淨土,你就可以生到極樂世界了,而不需要再經三惡道了,因為你的這些罪業,由於佛的願力超過了你的業力,所以可以往生,等到了極樂世界後繼續修行,繼續做功德,繼續消宿業,所欠的債加倍奉還了,也就了清了。
在這個願中,佛並沒有說:你必須修到把業都消了才可以往生。所以,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要往生,就只有這個法子最容易!我們是帶著罪業往生的,帶惑往生的。如若非要等斷了見惑、思惑業,那就證了「阿羅漢果」了,也就不再是易行道,而是難行道了。極樂世界也就不會再有「凡聖同居土」了。而等你見惑、思惑都斷了,證得阿羅漢,而發大乘心往生的話,生到的是「方便有餘土」。所以我們現在修行淨土法門,一般往生後,生到的是「凡聖同居土」。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就是帶業往生,帶惑往生,見思惑都還沒有斷!所以我們才稱凡夫。對此,蕅益大師說過:是凡夫,可是不退轉。由於不退轉,所以跟「阿鞞跋致」、跟大菩薩一樣,甚至等於「一生補處」,而實際還是凡夫。而十方世界沒有這種情況,這是特例,這種特例就是由於阿彌陀佛大願所形成的,是大願的結果。因而是不可思議的!
下面正式接著談善導大師關於阿彌陀佛大願核心的這五大願:
一、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定成正覺,就是所有眾生,生到我的國土之後,他就遠離分別了。說起「分別」來,我們這些凡夫都是在虛妄分別之中。我在《淨土資糧》裏就曾舉了例子:把金子打製成盆、碗、瓶子、寶塔……,於是你開始分別了,這是盆、這是碗、這是塔……,如果都拿到火爐中一化,哪里還有這些東西呀!全一樣,都是金子。這些分別是你虛妄分別出來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後,就離開了這些分別。人之所以成為眾生,之所以有十界、六道,都是因為虛妄分別的結果!「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真如法是一(不是二),你不如實於真如法上安住,你就會起分別心,有了分別就成為了凡夫!也就是迷惑顛倒。要想成佛,當然要捨離這些分別,除去這些分別之後,諸根才能得以寂靜。「諸根」就是指眼、鼻、耳、舌、身、意這六根。這一切諸根都寂靜了。「寂」是離開煩惱的意思,「靜」是沒有苦患的意思。、現在有些人錯解了「寂靜」二字的含義,認為越清靜,環境沒有聲音才叫「寂靜」,那是《新華字典》的解釋,不是佛教的解釋。這不生分別,諸根寂靜,就決定你成等正覺、證大涅槃,乃至決定成佛!「涅槃」也是佛的一種稱謂,「大涅槃」是佛果的稱謂。因為「涅槃」分為小乘的涅槃、大乘的涅槃兩種。《賢首心經略疏》曰:「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一切德行具備了稱「圓」;一切障礙(理障、事障)消除了稱「寂」。所以「圓寂」、「涅槃」的含義就是萬德具備,諸障俱空。
大乘涅槃不同於小乘的涅槃。大乘涅槃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而小乘涅槃只具備「解脫德」,他雖解脫了,但並沒有證「法身」,還沒有證得「無上智慧」,因而只有一德。大涅槃是「常、樂、我、淨」,而小乘涅槃只有「常、樂、淨」而沒有證得法身的「真我」。因為他還沒有恢復就已經寂滅了。
知道了什麼是「圓寂」,什麼是「涅槃」,還要瞭解什麼是生死。
生死分為兩種:一分段生死,二變異生死。證得阿羅漢果,只能離開了「分段生死」,雖然出於生死,但還是像一般凡夫一樣,還是要一段一段地了生死。而只有到了菩薩果位,才有「變異生死」。從初地菩薩到二地菩薩也叫「生死」。從初地死後入二地就是「變異生死」。跟咱們一般凡夫的生死完全不一樣!小乘的涅槃還達不到這一步。所以,我們說要證大涅槃,就是要成佛,這也是佛的一個本願!
生到極樂國土,所有的人都在內,不管你帶業不帶業,不管你帶業多少、帶惑多少,雖然有程度的不同,但一步步的,最終各個將來能夠徹底遠離分別,諸根都能徹底寂靜,最後都能證大涅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沒有一個例外的!所以,我們看,彌陀「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了眾生,頭一願就是願一切眾生都生到極樂去,這個極樂國沒有三惡道,你不必再受苦了。這念念為眾生成佛呀!不是為了得一種安樂、得一種享受,而是究竟的覺悟。念念為正覺,為菩提,這才是法藏比丘初發此廣大殊勝、利益徹底究竟的大願。是最容易的法,讓眾生最苦的罪都避免了,不再入三惡道、再不退轉了、永遠不退轉了,而且個個來後個個成佛!這個願是善導大師所指出的,五個願中的核心
二、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我要是成了佛,我的光明是無量無邊的,普照十方,「十方」包括東西南北四方,以及四角、上下共為十方。這一切的地方,我光明都能夠普照得到,沒有一處不照到的!「絕勝諸佛」就是說,我一定要超過一切佛的光明。對此話,大家一定要小心領會,不要錯解!不小心可就變成「修羅」(六道之一)了。為什麼呢?逞強好勝是「修羅」的特點。佛說這話可不是這個意思。佛是願意這個光明能夠有更大的饒益性,使眾生更能夠受真實之利,而給眾生利益更大,這個願望要勝於諸佛。所以這不是逞強好勝的意思,而是表明阿彌陀佛的悲願更大!對此,後面「光明遍照品」中便有說明。經中說,諸佛的光明是有大有小的、有遠有近的,而只有這阿彌陀佛號無量光。為什麼會這樣呢?佛與佛是平等的,法與法也是平等的。為什麼光有不同呢?就是因為在因地作菩薩的時候,每位所發的願有大小不同,因而最後成就所發之願後,這個願力也就有大小的不同了,所現的光明當然也大小不同了,原因就在於此。所以阿彌陀佛稱為大願王,就是因為法藏比丘在因地發願最大,一旦成佛後當然光明也就最為無量了!
日本有古大德寫有一本《甄解》,其中說明這個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為真正的報身佛的功德。」又說此光壽無量二願是「方便法身大悲之本。」也就是法身行方便,是佛大慈大悲的根本。所以發願要達到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這完全不同於「修羅」的好勝。
因為無量壽命豎窮三際,佛身常住,所以眾生才有所依靠;無量之光橫遍十方,可以照到一切處而無遺漏,且德用遍周,功德達到任何一方,所以能使眾生當即便可因加持力而離開苦惱得以安樂。我們能有今天,其實都是在阿彌陀佛光明普照攝受之下,才得以這樣(地球因有光方顯此地球世界)。所謂「無量光」就是無量無量的世界,無量的世界都被攝受教化無盡。所謂「攝受」,就是說像吸鐵石一樣,而我們就是這被吸的鐵。所謂「教化」,就是說我們雖然是鐵了,但還在愚癡沈迷之中,佛要把我們這些無量無盡的眾生叫醒。要想叫醒,就必須「無量光」,這樣才能夠去攝化無盡,德用遍周。這是佛的用心之處!我們如果只知道佛如何殊勝、如何光明無量,而不知道他為什麼發這個願,是因為我們沒有體會到佛的用心。只有體會了佛的用心,我們才知道感恩啊!才知道在心上用功啊!
日本還有一位法師,他曾著有《望西樓》一書,他的名子也叫「望西」,就是老望著西邊。法師說:「橫攝十方虛空無邊,故國土亦無邊。國土無邊故眾生亦無邊。眾生無邊,故大慈亦無邊。大慈無邊,故光明亦無邊。光明無邊,故攝取亦無邊。以要言之,欲益無邊,故光無邊。」意思是說,佛所攝受的虛空是沒有邊的,所以國土也就沒有邊,國土中的眾生也沒有邊了,由於眾生無邊,你要大慈大悲也就沒有邊,所以光明也就沒有邊。這個「光明」,我們就可以體會為「慈心」的意思。佛發出光也就是要攝受我們,給我們利益也是無邊的。總之,想要利益無邊的大眾,就要光明無邊。
最近我接到過一封來信,來信人說:『我們這裏有許多的黑教,我不信,他們就用什麼東西來降服於我,我應該怎麼辦?」其實念佛的人怕什麼呢?有什麼可怕的呢?還有人來信說,他身邊有個外道,總要對付他……這說明這些人信心不足,你要是真正念佛,那就真如《十往生經》上所說的,阿彌陀佛從極樂世界派二十五位菩薩隨時隨地都在護持你,所以你根本用不著再念一個什麼咒,以求得一個咒的方法來對付那些邪道的外侵,否則就是多事了。
所謂「光明無邊、攝受無邊」,總結起來說,就是為了利益無邊的眾生,所以功德才無邊。這就是法藏比丘發此大願的根本所在!因而也就是要勝於諸佛千萬億倍。
三、第十五願:壽命無量願。「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我作佛時壽命無量,這與釋迦牟尼佛不一樣,阿彌陀佛是不涅槃的,所以壽命無量。國中有無數的聲聞,所謂「聲聞」就是斷了思惑,但這裏所指的「聲聞」不是真正的就小乘而言的聲聞,因為發小乘心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對此,《往生論》有所論證,正所謂「小乘種不生」。所以這裏指的都是大乘,達到了斷思惑的水平。所謂「天人」,指的也不是六道之天人道,而是泛指凡人生到極樂世界,我們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天人」。「聲聞」、「天人」無數,並且往生後,跟佛的壽命一樣,也是無量的。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佛的壽命無量,才能使我們能永久的有所依止。在地球,我們這個世界是做不到的,如能有佛長久住世該有多好啊!而現在我們這個世界已經到了「末法時代」,連「像法時代」都已經不是了,佛法將來還要有滅的時候。而西方極樂世界則永遠是保持「正法」。佛永遠在世,人民壽命因而也就無量!日本高僧澄憲有云:「人民壽命無量,淨土第一德也。」壽命無量,這是第一德。你去了之後,就會壽命無量,就沒有什麼「死」可言的了,你只有證「大涅槃」,而沒有「死」了,因而壽命是第一德!又云:「修行佛道者,死魔為恐,生死間隔,退緣根本也……。」修行佛道的人,「分段生死」這個現像是退轉的根本。今生雖好,但來生可就保不準了!歷史上的「三車和尚」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車和尚」生前與玄奘大師約好了,轉世後他是要出家的,可等他轉世投胎到了富貴的官宦人家後,他卻今非昔比了,花天酒地的他根本就不想出家了,還是玄奘大師讓皇帝下令逼著他才出了家,等他出家之後,他還跟玄奘大師提出條件說:「皇帝有聖旨我才不得不出家,可是你得允許我一件事,就是要一車的美女陪著我,我還離不開美廚,我若每天沒有燕窩、魚肉,我就活不下去……」我們看就是這樣的人一轉世後,前生的事也都忘記了。他當年在雪山修行,一「定」就是多少劫,等遇到了玄奘大師才出了定,並答應大師:「等你從印度回來,到皇宮裏去找我,我定會跟你出家……」結果一轉世就全忘記了。於是玄奘大師答應了他的要求。所以稱為「三車和尚」,就是一車是美女、一車是廚房,再一車是經書。後來他遇到了文殊菩薩,經過教化才使他把那兩車不要了。這其間經過了多少的挫折,要知道他生前是很有修行的呀!有很深的定力,他能自在地轉世,但來生還落得如此,所以對這個「退緣」,有的人說:「修行就是今生為來世修。」而來生你很不保險呀!大家都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可要問你一些經歷過的事,你不見得想得起來,甚至全忘了。這輩子的事還有記不清的,連自己的事都有時忘得一乾二淨,你還能等到下輩子還記憶起來,這很困難的!所以,生死間隔是退緣的根本。
既然到了極樂世界,又見了佛、又聞了法、又有聖眾、又有善友、又有快樂、又無諸苦……,可是壽命很短,那就像沒有底的杯子,是沒有用的!無論怎樣,必須得有壽命才成,因而這「壽命無量」是淨土第一德!壽命無量,我們才能徹底地成就,因為沒有使你退轉的緣!到了極樂世界,你不必為生活等等問題而苦惱,而處處都能使你精進。而且,佛的壽命無量、你的壽命也無量,這就保障了你遲早定能成佛!
四、第十七願:諸佛稱歎願。「我作佛時,十方諸佛,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量諸佛,都在稱歎我阿彌陀佛這個名號,都在稱歎我極樂國土的莊嚴殊勝,如若不是這樣,那我便不能成為佛。前面提到的望西和尚對此解釋說:「六八願中,此願最要。」所謂「六八願」,就是指「四十八願」。他說這個願最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要是沒有這個願,那麼我們今天還能知道有淨土、有西方極樂世界嗎?就不知道了呀!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願,所以釋迦牟尼佛才給我們講了《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不然,十萬億國土的事情,我們怎麼會知道呢!就是阿羅漢也不可能知道呀!只佛說我們才知道,而佛為什麼說呢?就是因為法藏比丘當年發了這個願。
所以,《阿彌陀經》裏也說,六方佛都讚歎,都於他的國土,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讚歎這個極樂世界,也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也讚歎釋迦牟尼佛。「六方佛讚歎」,實際上是「十方佛讚歎」,這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時簡化了一點。玄奘大師翻譯的《稱讚淨土攝受經》裏是「十方」。其實「十方」、「六方」都是一樣的意思,都表示所有的空間。總之,我們之所以得聞這個淨土法門,今天都知道這本《無量壽經》,就是這個願的效果。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講這部《無量壽經》。日本的大德寫有一本專門註疏《無量壽經》的書,名為《會疏》,其中對於「稱我名者」,解釋說:「稱我名者,此有三義:(1)諸佛稱揚彼佛德號;(2)諸佛咨嗟稱名之人。如彼小經誠證護念稱名之人;(3)諸佛亦咨嗟,亦自稱彼佛名。「第一個意思是:十方的佛各個都在稱讚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萬德莊嚴。第二個意思是:十方的佛稱讚念佛的人,如果咱們念佛,也會被稱讚的。因為我們能念佛很不容易呀!咱們國家有十二億人,其中信佛的有多少?而且肯修淨土法門的人又有多少?既使有信淨土法門的人,而真正能落實的有多少?大多是有名無實,根本不懂得持名念佛,真正能持名念佛的人不多!如果你能真正地持名,十方諸佛都會讚歎你的,而且包括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都來護持你,」共同護念」。第三個意思:十方諸佛也都在念阿彌陀佛!也在持名念佛,所以十方稱讚。
為什麼十方諸佛都來讚歎佛名呢?就是要讓十方的眾生都能得度。由此也可看出阿彌陀佛的無量功德來。諸佛都在讚歎阿彌陀佛,諸佛都在勸各方的眾生,讓大家都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去。這就跟其他宗教不一樣了,其他教都是宣傳「我這好,其他的地方你不要去,你要到我這來才好,其他地方都不好,就我這好」,這樣宣傳的人,還是凡夫眾生呀!凡是佛就不是這樣,比如釋迦牟尼佛,我們這個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國土,但他就不說:「你們都在我這呆著,當我的教徒,老老實實地只給我禮拜、燒香……」不是這樣吧!而是讓大家都到極樂世界去,不僅釋迦牟尼佛,而且是十方諸佛都在共同地勸大家去。由此我們對於淨土宗,不管你信不信,都應當有一個正確的對待,我們不能和這些經論上所講的不一致!佛教經典很多,信這本經或那本經都可以,但是不能去違反,十方諸佛都在讚歎淨土法門,我們如果不信淨土,而是信禪宗或密宗或其他宗,這都可以,比如密宗一派中的「紅教」,要是信了「紅教」,那就肯定要信淨土宗,因為根據教義,你不能輕視其他法門,這是與經義不合的,是違反佛的旨意的,是不如法的。
五、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十方的眾生聽到「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能夠以至誠心相信,並且歡樂心喜,以一切的善根,一心一意地,至純地、相繼地在回向,願到極樂世界去,乃至你只有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不能因此而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那我法藏比丘就永遠不成佛了。言外之義,你這樣去做,一定能往生!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五逆」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犯有這五逆,罪惡可就大了!不僅五逆,還加上誹謗佛法,這就往生不了極樂世界了!
以上粗略地解釋。如果再說得更細緻一點:「至心」,就是最真誠、最真實地至了極點,「心」,就是我們的自心,也就是心的「種、識」。「信」,就是真正地相信。「樂」,就是歡喜。「至心信樂」,就是拿一個真實的、真誠的、圓滿的、願意的、歡喜的、慶倖的心,來信這個極樂世界的存在,而且願意去。「善根」,就是身、口、意三業所做的善。這個善是堅固不拔的。你做到了這個善,它就會產生力量,產生結果、果實。這個結果分二點:一是你做這一切善事,這個善能生出一個根,有了根就會使你不動搖,所以稱「善根」;二是你做這一切善,有了根必然會結出眾善果來。「心心」,就是純一的心。兩個心擱在一塊就非常純一了,而別無他心!也就是淨念相續,心心相續,一心接一心地只有一念。「回向」,「回」就是回轉,「向」就是趨向。正如曇鸞大師著《往生論注》所說:「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把自己的功德回向到眾生那去,回向極樂世界去,讓眾生和自己一起往生極樂世界。「乃至十念」,其中「十念」就是十句阿彌陀佛聖號。《箋注》曰:「十遍稱名也」。望西大師說:「經十念頃,專稱佛號,為十念也。此言念者,謂稱阿彌陀佛。」由此可見兩者所說意思相同。
也許有人會疑問:經文中的「十念」,何以就是指念阿彌陀佛聖號?這種解釋有根據嗎?我們可以用經典來證明,這個「十念」就是指念「阿彌陀佛」。宋朝譯本《無量壽經》中說得很清楚:「所有眾生,求生我剎,念吾名號……」這其中當然是指念佛洪名。又《般舟三昧經》云:「爾時,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土。」又《觀經》言,如果下品地獄相現,叫他觀想觀不成了,這個時候就讓他「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由以上諸經義可見,所謂「十念」,實際就是指稱念「阿彌陀佛」。特別是《觀經》對此說得更清楚不過了!把「十念」解釋為完全是念佛號,這是有經典依據的。《觀經》中有「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無量壽經》中也說「至心信樂」,都有「至心」二字,我們怎麼念才算是「至心」呢?又如何能「具足十念」呢?對此,鳩摩羅什大師有個最極精要的譬喻:譬如有人,在曠野中遇上了強盜惡賤,揮戈拔劍來殺他,這個人趕緊跑,前面見到一條渡河。若不渡河,自己的腦袋就會保不住了。這時跑的人心裏會怎樣想呢?就想著我怎麼過這條河——我是到了河邊穿著衣服過呢,還是脫了衣服過,我穿著衣服過,伏水不方便,我要是脫衣過河,強盜追上來該怎麼辦……這時,這個跑的人心裏沒有功夫再想別的了,而只會想著自己如何過河的事。絕對想不起來:人家讓我買彩電,我買不買等等其他的事。
舉這個例子,很簡單也很生動親切。我們念起佛號來也是如此,念佛時沒有其他事可想,就像被強盜所追而只想著如何渡河一樣,我就只想著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別的,這樣能念十句,就是十念。實際我們真要做到這樣才成,萬緣放下一念單提,到了這時,萬緣都放下了,就等於過河了。什麼功名富貴、什麼這個那個、什麼是非人我……這一切都沒有,才是萬緣放下!萬緣放下,就包括一切緣,就好像這個過河的人,沒有別的法了就是要過河一樣,要一念單提。所謂「一念」不是指「我們要過河」,及「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而是指「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
怎樣才能做到萬緣放下呢?正如《金剛經》所云:「如夢幻泡影。」把一切放下,不能只是等到臨終的時候,我才一切放下,要養成於平時,才能用之於臨時。平時就應當多多看破、多多放下。也多多想想這個譬喻。所謂「至心念佛」,什麼是至心?萬緣放下就是至心。
下面講關於不能往生的兩種情況:
所謂「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既犯「五逆」又誹謗正法的人,才不能往生。只是犯「五逆」而不誹謗正法,這樣的人可以往生。對此,《觀經》有所證明。單是誹謗正法,而不犯「五逆」者,不能往生,這話在《往生論注》中有所提到。但是善導大師在《觀經疏》另有一種見解,他認為:「五逆」加上謗法的人,如果他於臨終之時,真的能懺悔,真的能好好念佛,佛還是攝受的。《往生論注》與《觀經疏》之說,並不矛盾。《論注》之說,說明謗法罪業深重,因而令人慎莫謗法;至於《觀經疏》則正顯彌陀悲願無盡。果真能臨終念佛、懺悔發心,這太難得了,所以佛慈憫,仍然攝受。
善導大師,日本人最為尊崇至極。認為阿彌陀佛是淨土第一祖師,第二祖師就是善導大師了。善導大師專弘《無量壽經》,而且特別贊成這第十八願。他說:「一一願言,引第十八願。」意思是說:一切的願,都出自這第十八願。日本人所著《甄解》一書也說:「四十八願雖廣,悉歸第十八願。……由此願故,使眾生生無三惡趣之土,不更惡趣。具相好,現神通,而得滅度,入光壽海故。是以此願,特為最勝矣!」因為這個願,眾生才能生到沒有三惡道的國土去,才能不再墮三惡道 ,雖然你還帶著業呢,但你照樣可以三十二相好、照樣可以有種種神通、照樣可以成佛、照樣可以入無量光無量壽的智慧海中。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有這第十八願。
所以,丁福寶所著《箋注》中也說:「故知四十八願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願,而為本願中之王也。」念佛為什麼能有這麼大的功效?這麼大的力量?用密宗的話講,名號是萬德所成就,因為萬德所成就,才成了這句名號。名號之中含萬德。同時,根據密宗大圓滿的道理,「聲」、「字」都屬於「實相」。所以,念的既是佛號,也是萬德。也就是既具萬德的同時,又在念實相。
這一講重點講的是「五大願」,就講到此。(第六講完)
作為最後一講,從《金剛經》我們完全談到《無量壽經》了,今天所要講的是《無量壽經》的宗要,即它的宗旨、要領。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第一經。關於淨土法門的殊勝,在《無量壽經解》第一卷開頭有這樣幾句話予以說明:「淨土法門者,乃一乘了義……」淨土法門是一乘法,是了義法。佛所說的法中,許多是三乘法,讓大家證阿羅漢、證圓覺、修菩薩道。所以,「聲聞乘」、「圓覺乘」、「菩薩乘」這三乘稱為「三乘法」。等到最後,佛說《法華》的時候,就彙三為一了,也就不再說「三乘法」了。「三乘」是一種權說,是權巧的說法,因為佛初轉法輪時,眾生根器還不夠,不能把真實的法向大家和盤脫出,所以給眾生先講「三乘法」。說到最後究竟處,那就是「一乘法」。統統都要成佛,這就叫做「一乘法」。它是最究竟的法!佛最真實的說法!不是佛為了將就眾生的根器而說的權巧法,而是表佛境界的法!《無量壽經》則正是這「一乘法」。因為對於「極樂世界」,在《往生論》裏有這樣的話:「二乘種不生」。只是為了自覺而發的二乘種性的願心,是不能往生的!到了極樂世界,純粹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轉)。諸上善人都是發心的大菩薩!大家經常所說的「有聲聞乘」,這個「聲聞」,不是就他發心而言的,而是就他的斷惑而言的。他的斷惑水平相當於「聲聞乘」的水平,但實際他所發的心卻是「大乘心」,是一乘法。因此淨土法門與《法華》所說的「一乘法」,兩者是一回事。都是最殊勝的、最圓滿的、最究竟的、最真實的法!
佛所教的法中,分有「了義教」與「不了義教」兩種。「了義」就是徹底的;「不了義」就是不徹底的。那麼,怎麼叫「了義」,怎麼叫「不了義」呢?凡是講「諸法實相」的經典,就是「了義」的經典;凡是沒有講到「諸法實相」的經典,就不是「了義」的經典,即是「不了義」。
因為眾生根器、水平都各不相同,所以佛說的法也各不相同。對水平低的,就講「不了義法」;水平高的就講「了義法」。所以,常常你會發覺這部經與那部經好像有衝突而不一樣,按現在的話講,就是有矛盾,原因就在於此!那麼,兩部經有了矛盾怎麼辦呢?都是佛說的,我聽哪個呢?其實,佛早就告訴我們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要依止於那個「了義」的教說,而不能依止於「不了義」的教說。也就是說,哪本經是了義經,就依止於哪本經。
淨土法門是「了義」的教。《阿彌陀經》中包括釋迦牟尼佛在內,十方諸佛都來讚歎阿彌陀佛,原因就在於它是「一乘了義」的教!「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永明延壽大師有一部《萬善同歸集》,說一切善最後所得的果,都是要彙到「阿彌陀佛」這個大願之海中,就像一切水都要流到大海中一樣,一切善行最後所歸宿的,你要得到的最終善果,就是要最終都歸宿到彌陀的願海之中。
有許多法,只是上根之人修起來合適,下根人就很困難了,比如參禪,許多人就不相信有「頓法」,甚至有些修禪宗的出家人也不相信,那就不好辦了!由於根器的原因,所以不可能人人都接受頓法,學密法也是如此。包括前面提到過的我那個師兄弟在內,許多人學了密法之後,發神經病的人不只一個二個,有很多。這倒不是因為「法」有問題,而是因為修法的人根器不夠造成的。根器不夠就會生出障礙,引起魔障,下場很慘!
只有淨土法門,才能三根普被。你再沒有水平的也可以往生。前面提到的那位老太太,往生之時很安祥的,比活著的人都要安祥,她雖然大字不識,就這樣的水平,她卻往生得很好。所以,不是只有永明大師、智者大師乃至文殊菩薩才能往生極樂世界,而是「三根普被」。
有的法,你叫上上根的人修,他還不耐煩、不願意修呢!我個人就是個狂妄的人。當年,對於有些說法,我還聽不進去,覺得不入耳,後來是《金剛經》才把我給折服了。所以說有的法不是三根普被。而淨土法門則不然,唯獨淨土法門,最上根器的人學也不屈才,最下根的人學,也可以入門,真正是凡聖齊收。
「橫超三界,逕登四土,極圓極頓,……」淨土法門的特殊之處,在於橫超三界,這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要離開這個欲界,按普通的修行方法是很難的!「欲界」包括欲界天,佛教稱之為「帝釋」。即是欲界,那還有男女之情。「欲界」上面就是「色界」,色界成為梵天。梵天修梵行、清淨行。要按普通的法門來說,一個人在一生中,只要有一次男女行為,就已經不清淨了,就不能再生梵天了。生天就這麼難!「色界」之上還有「無色界天」。要想豎出「三界」,就要把見惑、思惑完全斷盡才成。不僅是咱們人類的見惑、思惑,「欲界天」、「色界天」乃至「無色界天」的見惑、思惑統統都要斷得乾乾淨淨。高了不說,就拿咱們人類而言,思惑中的「貪、嗔、癡、慢」這四個字,誰敢說自己已斷盡了一種?我看不見得有吧!連「欲界」中的「貪、嗔、癡、慢」都沒人敢說斷盡,那就更不要說「色界」、「無色界」的「貪、嗔、癡、慢」這四毒了,所以,這個豎出「三界」是太難了!
而現在這個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是依仗佛的願力加被的方法出「三界」。就好比一個竹竿,裏面有個小蟲子,它要沿著這個長竿一節一節地咬出去,那就太困難了!豎著咬,不知要咬到何時才能出去,而如果要橫著咬呢,只要橫著咬個窟窿不就出來了嗎!也就是說,只要我們一生勤苦,老老實實地修持,認認真真地念佛,你咬通了,就可以出「三界」了,這種出「三界」是「橫出三界」。順著竹竿一節節地咬出來,這是「豎出三界」,橫著咬出來是「橫出三界」,這一生就可以辦到!
我曾經問過貢噶上師:「咱們密宗都是即身成就,也就是即身成佛,往生淨土算不算是即身成佛?」他反問了我一句:「你說的是哪個淨土呀?」我說:「我問的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他說:「啊!那就是、那就算!」所以,我們一生中便能得到大成就,唯有這個淨土法門是最易行道!
所謂「逕登四土」,就是說你一旦到了極樂世界,到了「凡聖同居土」,不可思議處就在於,它與「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是同等的,你生一土,就等於是生四土,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這個「同居逕登四土」,不但是圓教,而且還是「極圓極頓」之教。
天臺宗判教:藏、通、別、圓。其中最高者是「圓教」。藏教(三藏)是小乘;通教是通於大、小二乘;別教單指大乘;圓教最高,稱為圓教。有的是漸法,有的是頓法,稱之為漸教、頓教。華嚴宗就分為五教:小、始、終、頓、圓。這個淨土教,不但是圓是頓,而且是「極圓極頓」之教。對此,我在《大經解》中引證得很多了。有中國的、有外國的論註,都說明了淨土教是「極圓極頓」之教。用蕅益大師的話講,《法華經》和《華嚴經》的精髓都在《阿彌陀經》裏體現了。這兩部經典是最圓最頓的經典。既然它們的精髓都在《阿彌陀經》中有所體現,這不正說明淨土教也是最圓最頓的嗎!不可思議呀!《阿彌陀經》的經名就叫「不可思議」。
我們修任何法門沒有不好的,但是對於淨土宗,特別提醒一句,千萬不要輕視淨土,你願意修其他什麼法門,可以接著修,我從來不喜歡勸人說:「你這個法門修不好,換換樣」。既然抱定一個法門,那你就要努力去修。但是最好你要求生淨土,你不求生淨土,也千萬不要誹謗淨土,你要是誹謗了淨土宗,那就是在誹謗「如來大法輪」!你要是這樣地謗法,那比「五逆十惡」的罪還大!有些人還自以為自己修得很精進、很不錯了,但就是因為你謗法而已經上了謗法的名單。所以,這一點今天提出來向大家作為供養,希望大家千萬在言談舉止上注意,不要流露出輕視淨土的言論。
淨土宗是如此殊勝的,別的法門都是難行道,唯有淨土宗是易行道。我們要重視這部《無量壽經》,好好去研究它,要依止這個法門。那麼,淨土法門的經典中,哪一部是最重要的呢?古人早已替我們作了選擇,《無量壽經》稱為淨土第一經。淨土三經、淨土四經、淨土五經,這其中都有《無量壽經》。大家念的《阿彌陀經》是其中之一,還有《觀經》也是其中之一。淨土這三經是根本的經,有的加上了《普賢行願品》,還有的加上了《大勢至圓通章》,各個選擇不一,於是才有「四經」、「五經」之說。另外還有《後出阿彌陀佛偈經》。儘管許多經典帶著說了西方極樂世界,千經萬論之中,唯有這《無量壽經》最為重要!在日本非常重視此經,但在中國,念此經的卻很少。中國歷史上註解《無量壽經》的,從古至今也只有兩部:一部是隋朝的慧遠大師(還不是淨土宗的那個慧遠);另一個則是三論宗的祖師,唐朝的嘉祥大師。此外再沒有註解《無量壽經》的了。
為什麼註解《無量壽經》的本子很少呢?這是因為《無量壽經》的翻譯本太多,沒有一個最理想的譯本,所以塵封於「大藏經」中,就是因為缺少一個善本。至今流傳下來的各個譯本之間出入很大,出入的程度遠遠大於《阿彌陀經》、《金剛經》的譯本。例如:此經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發願」,而這五種譯本之中,記錄「四十八願」的有兩種,即魏譯本和唐譯本;記錄「三十六願」的有一種,即宋譯本;最古的譯本漢譯本和吳譯本,是「二十四願」。由此可見,有「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等數量不一。平時大家只知道有「四十八願」,而不知道還有「三十六願」、「二十四願」之說。由於沒有善本,所以大家不知道讀哪一本為好。後來,經過王龍舒居士(著《龍舒淨土文》)作了彙集;彭紹升對魏譯本也作了刪節,稱之為「節本」。再加上清咸豐年間的魏莫申(音)彙集的一本,一共形成有八個彙集本。但是這些彙集本都有缺陷,特別是有些彙本,好些文句是彙集者自己寫進去的,與原譯本不符。有鑒於此,先師夏蓮居居士才又彙集了一本,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這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一本是抗戰日本投降之後才定稿的,是最新的,至今成為佛教界公認的一個善本。我所發心註解的也正是這個善本。
一旦「法運」到了,有些經典也就應運而生了,所以這個善本的出現與「法運」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常常也感歎,後人的因緣比古人強的地方也有,這部善本的出現就是一個說明。再比如,當年智者大師聽說有《首楞嚴經》,他整天向西頂禮,希望他能讀到《首楞嚴經》,還是智者大師呢,但他一輩子也沒能看到《首楞嚴經》。他是隋朝人,而這部經直到唐朝武則天時代才傳入中國來。好困難呀!是擱在肉裏藏著帶進來的,經過手術從肉裏才取出來。所以,我們今天讀《首楞嚴經》,讀得很方便,不知道當年來之不易呀!所以說,有時候後人的福報還勝過古人。今天這部《無量壽經》善本的出現,確實是我們當代人的一種殊勝因緣福報。善本的出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它是關係到今後眾生得度的一件大事。我們談到《無量壽經》,當然就要依據這部善本,我所註解的《無量壽經》,依的也是這部善本。
我們研究這部經,首先要研究經的玄意,而不是一上來就看這經的正文。要先深入研究這部經有幾重玄意。天臺宗為解釋各經內容之深義,立有五種義解法:
第一,釋名。就是一部經為什麼它叫這個名子,這個名子有什麼含義。
第二,解體。就是一部經,以什麼為體。我們知道談實相的才稱作「了義教」,不談實相的就不是「了義教」。它是以什麼為體?它是不是談實相的,是不是以實相為體?這就叫「解體」。比如 《阿彌陀經》,蕅益大師便指出:此經的體就是實相。
第三,明宗。闡明一部經的宗是什麼。也就是此經的宗旨是什麼。所謂「宗」,就是修行的要徑。宗就是告訴你修行的路應該怎麼走。「宗」分三層意思:一是修行的要徑,重要的途徑怎麼走。二是契合本體,契合實相,契合真如的關鍵。三是「六度萬行」的綱要。因此我們瞭解「宗」是很重要的!
第四,論用。要知道一部經的作用是什麼。
第五,判教。知道它屬於哪一教。
在《淨土資糧》中談到了《阿彌陀經》的宗,它的宗是「信、願、持名」。《阿彌陀經》稱為小經,《無量壽經》稱為大經。這部大經以什麼為宗呢?大經就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大經、小經,實際上是一部經。古德有時稱為「大本、小本」,《阿彌陀經》被稱為「小本」或「小經」;《無量壽經》被稱為「大本」或「大經」。就《華嚴經》而言,《法華經》就是「大經」;《無量壽經》就是「中經」;《阿彌陀經》就是「小經」。是屬於「華嚴」的同類。
既然知道了這部經的宗旨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麼什麼是「發菩提心」呢?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呢?這個「菩提」可以翻譯成「道」,「菩提心」就是「道心」。也可以說是「正覺」、「佛」。發心是因果關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菩提」就得「菩提」。佛法是心地法門,不是別的,完全是你心地上的事情。你如果發了「菩提心」這個因,必然成就「菩提」的果。通俗地講,這個「菩提心」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這三者圓融為一體的心。三者為一體的,不是大拼盤,而是「三即是一,一即是三」。
再深入地講,如《往生要集》所言:菩提心分為二種:一種叫做「緣事發心」。一種叫做「順理發心」。就是順著這個實際的理體而發的心。這兩種發心正好與密教相合:這個「緣事發心」,在密宗稱為「行願菩提心」,即所發的廣度眾生的種種大願,是隨著事而發的心。第二種「順理發心」,在密宗稱為「第一義諦菩提心」或「勝義諦菩提心」。名詞雖然不一樣,但顯密圓融起來,這兩種叫法是一致的。據我本人發現,在密教裏許多不好懂的地方,都能從這個顯教的大乘經典裏找到根據。
所謂「隨事發心」,就是煩惱無量誓願斷(法身成就之因)、善法無量誓願修(報身成就之因)、眾生無邊誓願度(應身成就之因)、佛道無上誓願成(求證佛果之因)。這樣一個發心,擱在一起就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因。這個因果是不可思議的!正如經上所說:「發心畢竟二無別,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心與最終成佛,兩者是無分別的,一切平等嗎!雖然是一切平等,但先發心與後成佛的那個心比起來,前者難呀!為什麼呢?因為眾生都在迷惑顛倒之中,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能生起一念清淨的正信之心,是極不容易的呀!所以說:「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不是為了救自己)「是故我禮初發心」(所以我要頂禮初發心的人)。我們不要輕視自己,真正發了菩提心的人,我們就叫他初發心菩薩,稱菩薩了。你要學般若,就稱學般若菩薩。你應受頂禮,給你頂禮的人都是菩薩,都是菩薩給你頂禮。
真是如此,這個心的果報,當然成佛。種菩提得菩提,雖是菩提,但華報生淨土,是先生淨土,然後成佛。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個菩提心的心量是廣大無邊的,長遠無限的,所以能感得廣大無邊的依報淨土、長遠無量的正報壽命。這樣的一個果報,除非是發菩提心,否則不可能承當得起。這是「緣事發心」的心相。也就是我們的「四弘誓願」,在密宗稱之為「行願菩提心」。這個發心相對還是比較容易的。
第二種,所謂「順理發心」,就是真正信解「諸法皆如幻夢」的道理。也就是《金剛經》上所講到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要是真正發心之後,就會把一切的事情都看得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也就不會對此執著而較真了。我常給大家打比方:見到這一切功名富貴、一切一切妻兒老小,都只當成是肥皂泡。因為一切都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滅掉的,所以沒有什麼可留戀的。要知道一切事物沒有滅的時候其實就是虛妄的,表面肥皂泡是個球,但根本就沒有球的存在,當你認為存在的那一剎那,其實當體便是虛妄的!不要等泡滅了才看出它的虛妄性。一切都如夢幻,一切就是指「諸法」,它包括了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情。有的人修定得了點境界,出現了一些奇異功能,於是便覺得這是得了真實受用,其實這樣認為就耽誤了大事了。要知道一切皆如夢幻,你依然還在諸法的範圍之中,所以是非有非無的。
大家習慣於執著,不是執有就是執無。要是「有」就不可能是「無」;要是「無」就不能是「有」,這是形式邏輯思維而不是辯證思維。諸法實相是離於有、無的!佛法難懂之處就在於此。經中一講「無」,於是大家就以為什麼都沒有;以為一切色都是空,那麼既是如此,這些擺在眼前的東西怎麼不空呀?經中的真正意思是,有與無都離開,而是「非有非無」的,是離言絕慮的。離開了言語,用言語是表達不出來的!如以電視來說,它是把一個圖像分成許多小格,彙集到電視螢幕上,從而形成完整的圖像。如果是一個完整的圖像傳送過來是不可能的。同樣的道理,佛法要想全部用語言表現出來擺在你面前,也是不可能的。也等於給你分成了許多小格子,還需要你像電視一樣把它們還原,通過你的還原才能顯現出佛法的真相。所以,什麼開悟?所謂「開悟」,就是你跟佛同步了,你能把零散的小格還原成完整的圖像,這就是開悟了!
發菩提心不僅是「離言」的,還是「絕慮」的。不是思慮所能達到的。用研究、用思想的方式,那是意識而不是絕慮。既是意識,那就是分別識,凡是分別識都是錯誤的。我們要修佛法,就是要成就,就是要轉識為智,把這個識轉成智慧才是成就!現在,人都是在這意識分別中修行,所以《四十二章經》說:「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離言絕慮的,非思慮所能及的。從此去信、去理解,發廣大心,不見有煩惱可斷,不見有善法可修,善法與煩惱都是平等。然而它不是沒有可斷、可修的,雖然知道要度無邊無量的有情,可是不存能度和被度的心,能隨順於空無相、隨順於無願。就如《金剛經》所說的:「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由此可見,這樣地發心是不可思議的!是真正明白了順理發菩提心的心相,也就是《金剛經》的境界!
這個「隨事發心」,是可以退轉的,這是因為不定性的人也可以「隨事發心」的結果。所謂「不定性」就是指道心不強,還沒有定性,願心忽升忽降的人,這樣的人也能發心。而「順理發心」就沒有退轉可言,因為凡是順理而發心的,肯定都是菩薩性的人才能發起,已經決定是大乘心,以菩薩為性,這樣的發心功德無邊!
所以,什麼是「菩提心」,我們通過元曉大師(唐朝高麗國的大德)的話,知道這個發心有多大的功德:「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一個人發了菩提心,即使諸佛拿多少劫來給你講說他的功德,也還是說不完的。所以這個發菩提心的重要性就在於此。再有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也說:「發菩提心是諸善中王。」什麼是「善中之王」?彭二林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中說:「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眾生之慧命。才發此心,已成佛道 。以與佛智、不思議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相應故。」菩提心是什麼?是諸佛的本源!諸佛都是以菩提心為本的;是眾生的慧命。你發了菩提心就有了智慧的生命。咱們只知道這個壽命,可你還不知道自己有慧命,其實你若真正修持,發心之後,你就有了慧命。才發此心,你就已成佛了,正如經中所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由此可見,淨土宗是圓教,是最圓頓的教,不立階梯,直下成佛!《無量壽經》中講「三輩往生」,不論上輩還是中輩、下輩,都是因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結果。由此可見發菩提心的重要。
很多人都對密宗感興趣,其實密宗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她強調發菩提心。修密宗之所以成佛快、得果大,就是因為發菩提心的關係!我們對此可以用密宗的經典作以引證。《菩提心論》說:「此菩提心,能包括一切菩薩功德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事。」現代科學界最新發現:一個細胞包括了一切細胞的資訊,細胞間不是隔裂的,一跟一切都是貫通的。發菩提心也是這個道理,你發心就包藏了一切菩薩的功德。若修證就會出現,現在之所以沒有出現,是因為你沒有發心,一旦發心於修證中就會出現,你則成為一切有情的導師。若歸本,那這個發心的本是什麼呢?就是「密嚴國土」。就是「大日如來」的國土,在《華嚴經》毗盧遮那稱「華嚴世界」,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就是「密嚴國土」。只要發了這個菩提心,你不用下座,就是坐著便能成就一切事。一切佛所做的度化眾生的願都能圓滿成就了。這是極其讚美了發心的功德。另一部密宗經論《菩提心意》又說:「菩提之心是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是。」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佛為什麼出世?就是這大事因緣。這個大事因緣就沒有比發菩提心更大的了。誰能真正發起了菩提心?這是了不起的事情!我們看經中常常說的,有多少多少人發菩提心,證明就是難得呀,記載下來。發了菩提心,就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與《彌陀要解》以及《淨土資糧》所講的信、願、持名是一致的!
下面我們再說說,為什麼只提倡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其中有許多原因:
第一,在一切方便之中,用蕅益大師的話講就是:「一切方便之中,求其最直接、最圓頓者,莫若念佛。」最直接,張口就來,而且最圓頓,這一句佛號功德無量,「莫過於念佛求生淨土了」,因為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至穩當者,莫過信願專持名號」,所以這是比較來比較去,最簡單、最圓頓、最直接、最穩當的!
第二,最為穩當。對此大家要注意!我們這個修持,不要搞得很冒風險。現在許多修密的人,得了神經病,發狂昏亂,不是一個兩個人,也不止三個四個人犯。如果這麼修就不穩當,莫若專持佛號。又「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它是由於萬德成就,才成了「阿彌陀佛」,為什麼成就了呢?因為種種功德都成就了,種種誓願也都成就了,所以這個「阿彌陀佛」的名號也就成就了。這個名號是萬德所產生出來的,因而我們念這個佛號,就把德給召來了。比如我這有一串念珠,是由種種的寶所成就的,那麼這串念珠中當然也就包含了種種的寶。如果其中有珍珠、瑪瑙所成就,那麼這串念珠肯定包含了珍珠和瑪瑙。同樣的,這句佛號由於是萬德所成就的,所以這句佛號就包括了萬德。念佛就是借這句名號把這萬德便叫了出來。
再打個比方:人們修房子,房頂上有個師傅,房下有個徒弟,師傅說「我要瓦刀!」,徒弟就拿瓦刀上去;「要灰漿!」於是又把灰漿送上去;「沙土!」,沙土就又上去了——名子嗎,你要什麼來什麼,這就是以名召德。念「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召來的是什麼呢?召來的是阿彌陀佛的萬德。所以,持名不必再需要觀想、參禪等等。最簡單、最直接不過了!《圓中鈔》說:人人都有嘴,人人都有心,初發心的凡夫,你只要有嘴,就可以只持名號,不論是困還是忙,是動還是靜,行、住、坐、臥都可以修,所以最為方便啊!尤其是現在,大家都很忙,讓大家一天上三課,每課三個小時,那你的生活家庭就沒法照顧了。而現在你完全可以在生活之中、勞動之中、在排隊之中......你都可以念佛。我常說,咱們就是要變廢時為有用時,即不管你是男是女、是智慧是愚癡、是有地位還是下賤,都可以如元曉大師在《遊心安樂道》中的話:咱們所造的這個惡業,是從妄想生的。它沒有真實的根,所謂「妄想」就是虛妄;所謂「無明」就是沒有無明。那麼咱們為什麼成為眾生,是因為「無明」。而《心經》不是告訴我們「無無明」嗎!正如《涅槃經》也講到的:當佛就要涅槃之前,入了種種的禪定,入了種種的世界,給大家找「無明」,但最後告訴大家,找無明不可得!沒有無明!所以眾生所自造的一切惡業,都是從妄心生的,因而是虛妄的。
念佛的功德是從真心而起的,從妙明真心起來的。真心就像太陽,妄心就如黑暗,不管黑暗持續多少年,哪怕是上千年,只要光明一現,黑暗就消了。所以念佛就是用真心去破妄心,這是很直接的,是不是!正如《觀佛三昧經》上所講:釋迦佛去度自己的父親,教父親念佛,於是父親就說:「諸佛的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諦,這些為什麼不讓弟子我去修呢?」佛的父親在佛面前也自稱自己為弟子。於是佛就告訴他:「這些不是不好,但並非凡夫所行境界」。凡夫做不到的,所以才勸他行念佛三昧的方法。釋迦牟尼佛在勸說他的父親時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很大的臭樹林,我們聞著都生病,裏頭只要長出一棵旃檀,整個一百多里的林子便都變成香的了。這個念佛法門就是如此。你種種的煩惱妄想就如同一個大臭樹林子,但只要你念佛,它就轉變了。這與我們剛才所講的太陽破黑暗的道理一樣。所以咱們通過譬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念佛法門。
再深入一點講,就是念佛的功德。念佛中,能念與所念都是實相,所以《彌陀要解》中蕅益大師說:「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一切能所),無非實相之印之所印也。」無量光橫遍十方,阿彌陀佛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光十方遍滿,橫滿空間。無量壽,即是壽命無量、時間無量,豎窮三際:過去、現在、未來,永遠有。這個宇宙的存在不就是因為有時間和空間嗎!而阿彌陀佛在空間上即是無量光,在時間上又是無量壽。橫豎都交徹。橫豎交徹就是無量光,就是法界的本體遍佈虛空。三際一如就是無量壽,是法界的本體。那麼把這個本體作為阿彌陀佛的身、阿彌陀佛的國土,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法界的本體,也就是眾生的本來理性、眾生的妙明真心。對此,夏(蓮居)老說過:「一聲佛號一聲心。」你念一聲佛號的時候,就是你的妙明真心的體現。持名就是始與覺合本。念佛是始覺,眾生在不覺之中,無明妄動而不能覺悟,開始念佛了,就是開始覺悟了!念的是什麼呢?念的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是眾生的本體、是咱們的本覺。始覺一念就合了本覺,始覺與本覺就合二為一了。
始覺很重要!始覺要合本,咱們念佛就是始覺合本的最直接的方法了!始、本不二之後,當下雖是眾生你也就是佛了,因為這時的眾生與佛不二!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念「阿彌陀佛」,一念相應,離開了能念與所念,清清淨淨的「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當下就是佛呀!如此一念一念地下去,念念相應了,你就念念之間都是佛了。這就是殊勝之所在嘛!
我們再用密宗來引證:密宗是很殊勝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因而當許多人看到有葷的東西來供佛,便對密宗產生了懷疑。不大好懂,但是對於殊勝的密宗,我們不能隨便就加以批評!(編者註:供養之有無在於一心,以何供佛並不重要,重在一心。一心誠淨即是佛心,何需葷、素之分別。密宗之殊勝即在於此!)日本真言宗高僧空海大德,在顯密諸教的教判上立十種住心(指心之十種狀態),密宗即被判為「第十住心」,認為在「華嚴」之上。當時,日本的華嚴宗不服氣,到淳和天皇那裏告狀,天皇就只好把大家都請來。華嚴宗的大德對空海僧說:「你立這個十住心,我們華嚴宗不同意!」空海說:「我反正是從中國學的這個法來,我就是按此修持的。」於是他就放大光明,這一放大光明,把整個的皇宮都照亮了。這時,反對的人都頂禮而不再反對了。皇帝便也起來向空海高僧獻袈裟。所以這個「十住心」也就被認可而成立了。
日本所傳是「唐密」,為龍樹菩薩那一支。龍樹菩薩和蓮花生大士是一致的,互為師祖。龍樹菩薩親見金剛薩埵得了法,蓮花生大士是從阿難那得到的釋迦牟尼佛所傳的法,並從空行母那裏得了法。這兩個人都是了不起的祖師!而且彼此間有交流。中國內地的「唐密」是屬於龍樹菩薩所傳的一支,所以對蓮花生上士知道的比較少,而在西藏地區則主要是蓮花生大士的傳法。日本的興教大師說過:「自『阿』字出生一切陀羅尼,自陀羅尼出一切佛。」日本密宗最高的法就是「阿」字觀。越高的法就越簡單。大家總喜歡繁瑣的,越繁瑣便越以為這樣的法才是高深的。他不知道,諾那祖師有過這樣的話:「愈高深的法、愈殊勝的法,愈簡單!」「阿」字生出一切陀羅尼,這一切陀羅尼從這「阿」字生出,這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所以這一切就從這「阿」字出來的。又說:「『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諸佛法身同所加持」。又「毗盧遮那,以此『阿』字名為秘藏。」又「三身唯說『阿』字一法,諸廣讚此法功德,聞名觸耳,諸罪冰消。唱聲見字,萬德雲集。淺觀但信,直遊淨土,深修圓智,現證佛道。」這三身的佛——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只說「阿」字這一法。你聞到了這個「阿」字,就會諸罪冰消了;見了這個字,一切德就彙集了。淺淺地觀想一下,你只要能這麼信,都可以生淨土,你深修,有圓滿的智慧,現身即可證佛道。極讚這「阿」字的功德,由此也可知佛號之功德。
興教大師還說:念佛號功德之好,就在於佛號包括了這個『阿』字。所以,我們修的這個淨土法門,它是密教的顯說。凡對密宗有懷疑的,到此就不要再誹謗密法了。「阿彌陀佛」的「阿」字如此殊勝,就在這一句佛號中,你去念就是了!
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一上來就談「體」。「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真體」是什麼呢?「靈明洞徹,湛寂常恒」。靈明,不僅是明,而且是靈明,明到了極點,光明至極!徹,透徹,不但透徹,而且是洞徹、徹悟到了極點!是湛寂常恒,這個寂淨,是湛然寂淨,是常恒的!無生無滅,這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離開一切向背、一切染淨,就是我們當人的自性。怎麼能恢復我們的自性呢?大哉妙用是什麼呢?就是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就能把濁變成清,把背覺變成向覺。一句佛號,「齊諸聖一片言,越三祗於一念「。十方諸聖,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都是諸聖,念這一句佛號,即與他們看齊,稱為「齊諸聖一片言」。「片言」,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你當下就與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看齊,要有這樣的信心。相信你只要念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成果、這樣的功德!如果你不能相信,認為「我哪有這麼大的功德呀?」於是便只以為我這樣只是念念,只是種種善根罷了,那麼你用這樣的心去念,那也就只是種種善根罷了!因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心是這樣,你的心與佛的心是一個本體,佛也不能勉強你。「越三祗於一念」,三大阿僧祗劫通過這一念便被超越了。所以這是頓法!大家要知道,這是極圓極頓之法!這是最後一講,以此作為對大家的供養。
下面是結束語:我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宗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發菩提心有如此殊勝的功德,念阿彌陀佛又是如此殊勝的功德。而且這麼方便!我願大家都能以此遵循這個宗,我們去修持。如果覺得這其中的理深了點,不是那麼好體會,那大家就按小經(《阿彌陀經》)的信、願、持名,完全是一樣的!小經有《彌陀要解》、《淨土資糧》可以作為參考。謝謝大家!耽誤了大家很寶貴的時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