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蕅益大師要解
清圓瑛法師講義
佛法難聞,凡情忽之也;淨宗難信,旨奧罔解。佛法者何?淨而已矣。所淨者何?根塵識皆是也。故群經蘊義,無不在淨;學而習於淨,扼乎佛法之要矣。然三藏煙海,畏繁求專,得阿爾陀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古德彙而輯之,曰「淨三經」;近德益以華嚴行願品、楞嚴勢至圓通章,曰「淨五經」。前彙專之專者也,各明一義;後益選其專者也,自行化他之加行也。依聖言量,末法惟淨成就,又云普被三根。姑無論其探源析流,遍飲其水﹔盱衡當時,果能貫徹三經者,寧多乎哉?僅彌陀一經,聞者較廣,但亦依其文,而作諷誦,鮮能達其義,如法實修。雖有圓中鈔及疏鈔等,非不浩浩淵淵,探賾索隱﹔第以辭藻典雅清鑠,非夫人盡能受﹔仍如寶珠裹衣,貧子不富。佛法難聞,似又不一其障也!蕅益大師要解出,文潤而質,言簡而精﹔性與相,雙彰其諦;禪與淨,融而無諍。求解者,豁顯其義﹔求行者,詳示其端。十三祖歎為觀止,良有以也!古閩高僧圓瑛法師,復慮格於教相者,或猶難入,又隨文逐句,增以講義,使解若疏,講若鈔也﹔如是,則彌陀一經,三根庶普被矣!寧知尚有不然者﹕末世版本不競,流通典籍,亦復為一障焉!臺省淨學,習是經解者,乃為上海鋟版,序有「壬午暮春」。迭次翻印,皆依原書攝影為之,後始察知多訛﹔凡所翻,無不訛也。雖亟思而正之,惟艱於校勘之求,罔須勝其事,細其心,且當恒其德也。辛亥夏,古粵許寬成教授,慨而任之﹔復得鄭勝陽居士之助,遂鑄鉛易型,自成新版﹔並擬遍蒐舊刊而封之,不使重出於世。嗟夫!無圓公講義,要解不彰;無要解,阿彌陀經之秘不顯;無阿彌陀經,淨土之普不被﹔無淨土,無量佛法不能濟其窮矣。稔其事重大也如此,又安可再容魯魚亥豕,混淆於人心耶?閒嘗省其咎由,其辭至無可遁,其事至無可委者:何以未先塼本於上海,後不肇末於臺灣,任其悠久流訛,垂三十年也?不知而翻,是其疏;知而仍之,是其慢。信奉弘護云乎哉?今之刊也,在正其訛;訛正而後流通,冀少補既往之愆也。若因之忽者不忽,弗信者信,是又今刊之所切願者矣。
中華民國六十年辛亥仲秋稷門李炳南謹識
閩中山川磅礡。靈氣所鍾。高僧輩出。黃蘗心要。百丈清規。古德流風。至今猶有存者。圓瑛法師。籍隸古田。蚤歲脫俗。真參實學。孜孜弗懈。卒能成就其德業。光明俊偉。與先哲同揆。鄉人士皈依座下者。如水趨壑。比歲卓錫浙東。先後住持七塔天童二寺。法雨覃敷。三根普被。余今夏曾詣天童。參承道席。是時方演講楞嚴。緇素翕集。法師闡明義趣。機辯縱橫。聽者無不悅服。又以持戒為學佛之要。每反復誥誡而不已。信乎宗說兼通。行解相應。足為學者之模楷也。今上海佛學書局。以法師平生撰著。彙刻行世。徵序於余。夫我佛設教。法門雖廣。無非使人解黏脫縛。明心見性而已。學道之士。真積力久。有悟於第一義諦。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雖不立文字。可也。其或明宗弘教。發為文辭。等身著作。亦可也。何以故。此心既空。則文字與實相。不相違異。故法師願力宏毅。所至修廢舉墜。鉅細靡遺。至於挺身衛道。處事變艱危之會。不怵不撓。尤為難能可貴。惟其真理既徹。應物無方。雖熾然有為。而不著有為之相。故觀法師之文。即事即理。圓融無礙。而佛法之體用彰明。具可於言外得之。嗚呼。魔說害教。魚目混珍。大法之陵夷甚矣。有如法師言句。引經據論。涵義深廣。而歸於平實。是能燦真燈放既昏。續慧命於將墜者。余安得不為之往復讚嘆也哉。
閩侯林翔敬撰
法門無量。統如來隨機而說。眾生既各入門。終令圓入佛道者也。夫彌陀經。乃釋尊普被三根。群攝利鈍之法。故佛於方等中。不俟請而矢口告舍利弗。廣讚極樂妙境。深歎彌陀光壽。勸人堅固信願。專持聖號。定得往生。終成佛果。斯經也。乃世尊以平等心。運無緣慈。放無量法門。開出方便中最方便。捷徑中最捷經者。良由末世眾生。善根闇鈍。世緣囂雜。攝心尤難。若非至簡至捷。奇妙方便法門而圓收。豈易入道。是故佛經自東漸震旦以來。持誦之盛。往生之驗。無尚此經。由此。自古先達注疏殊多。皆如日星具麗於天。江河皆匯於海。故諸緇素。其起信者。并持而專切者。由來盛矣。迄明智旭大師。特著要解以釋此經。更超前賢之不逮。發所蘊奧之未發。析義判教。勸導信願。若畫龍之點睛。宛轉精耀。徹淨宗之骨髓。達佛意之普周。類六方之共讚。同諸佛之廣長。厥趣幽深。若非再添注釋。今人豈易入室。頃圓瑛法師。受天津居士林請。講斯解全文。欲使眾聞瞭若指掌。特先編輯講義。普令或聞或見。一目貫通。夫荊山之玉。務須剖釋。衣裏明珠。總賴指示。師為現代知識。明眼宗匠。舒胸中之真彩。發礦裏之精金。俾達要解而入經義。由經義而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則極樂蓮花不外當人一念。當念果證。步步皆是已矣。稿成付印而問序焉。余雖不敏。聊敘片言以弁其端。庶廣起信云爾。時壬午暮春。興慈謹撰
夫淨土之教。無相而無不相。無為而無不為。理超象繫之表。智絕有空之境。是諸佛不思議解脫。大乘不二法門。故一切大士本行。皆始於發心。終於淨土。兼具萬善。成就眾生。功莫有先於此者矣。大化東流。廬山遠公創弘禪戒。首勤淨業。三睹聖相。沉厚不言。神鸞繼起。精修淨觀。流風益扇。及智者大師。以無礙解。說天台教。聖行道力。專志西方。自時厥後。弘一心三觀之旨者。罔不以淨土為指歸。如四明尊者之觀經妙宗鈔。慈雲大師之決疑行願二門等。皆研窮理奧。曲暢玄風。即考之扶桑淨土法門之開啟。亦智歸功於慈惠之九品義。源信之往生要集。源空之選擇本願念佛集。此諸師者。皆天台宗人也。親鸞上人既受源空選擇集之付囑。乃以非僧非俗之身。竭精弘闡。而斯教益盛。故淨土法門之與天台宗義。其關涉之深。有如此者。中土自宋元而降。天台諸祖。亦莫不盛弘淨土。靈峰大師崛起於明季。大明台教。因宗妙宗圓中二鈔。而造彌陀要解。所云要者。謂心要境要法門要。心要有破有立。破則破緣影之妄心。立則立即境之真心。境要有破有立。破則破緣影之妄土。立則立即心之實境。法門要者。有事有理。事則淨土橫超三界。勝過一切豎出法門。理則心境圓融。自具十乘觀法。以天台性具法門。釋甚難希有之教。誠為甚深法要。淨土資糧。顧其文約義豐。語近旨遠。講貫者眾。精詣罕覯。圓瑛法師為當今龍象。大乘司南。講席之盛。四方嚮往。既以高座敷揚之語。錄成彌陀經講義。玆又錄成彌陀要解講義。俾未獲親侍講筵者。亦得均霑法乳。開啟愚蒙。大慈悲心。善巧方便。引領玄模。不勝慶喜。乃承 不棄。索為序引。粗述所懷。藉資讚勸。仰冀世賢。普共流通。傳燈無盡。同棲神於安養。指大覺以為期爾。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五月一日靳雲鵬敬序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明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上海圓明講堂沙門韜光圓瑛講
弟子芬陀利子明暘日新錄
今講此解。略分為六 一二種題目 二譯經法師 三解經大師 四著解序文 五解經玄義 六正釋經解 今先講二種題目
(講)前佛說阿彌陀經六字。是經題。後要解二字。是疏題。
甲一經題分二 乙一別題 二通題
(講)經題六字中。復有通別之分。前五字是別題。別者辨別。與諸經之題不同故。後一字是通題。通者通同。凡是經藏。智名經故。
(講)別題。按古德七種立題中。乃是單人立題。諸經別名無量。不出七種。以人法喻三字。有單的三種。即單人。單法。單喻。複的三種。即人法。人喻。法喻。具足一種。人法喻三字。智具足故。
單人立題。如本經佛說阿彌陀經。能說之佛。所說之佛。皆是大覺悟之人。是娑婆極樂。兩土教主。已證究竟極果之人也。題中無法喻。○單法立題。如大涅槃經。涅槃是不生滅之法。題中無有人喻。○單喻立題。如大寶積經。譬如大寶積聚。題中無有人法。○人法立題。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是人。般若是法。題中無譬喻。○人喻立題。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是人。師子吼是喻。題中無法。○法喻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喻。題中無人。○具足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最上一乘之法。佛是一切智人。華嚴喻以萬行因華。莊嚴果德。具足人法喻三字。諸經雖多。總不出此七種立題。
再將經題六字分講。先講佛字。梵語本有佛陀二字。譯為覺者。即大覺悟之者。中國人有好略之習慣。單稱佛之一字。我等信佛念佛學佛之人。第一要明白佛字意義。此字意義無窮。說不能盡。今且略請。佛者覺也。覺有本覺。始覺。究竟覺。佛即究竟大覺之人。又覺有自覺。覺他。覺滿。佛即覺行圓滿之人。又有法報應三身佛等。信佛念佛學佛之人。所應深知而解悟也。
何謂本覺。即吾人本有之覺性。此性本來自有。不假修成。覺即是佛。乃人人本具之佛性。今在凡夫迷位之中。稱為本覺。迷此本覺。而為不覺之眾生。雖然不覺。而本覺之性未嘗失。如醉漢衣裏明珠。貧人宅中寶藏。諸大乘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又云眾生本成佛道。又云一切眾生。本元真如。與十方佛。無二無別。金剛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皆謂此也。是本有覺性。故名本覺。
何謂始覺。因眾生本具佛性。迷而不覺。忽逢善知識開導。或看經書。方始覺悟。本具天真佛性。此性有稱本來面目。或呼無位真人。一向迷之。今始覺悟。故名始覺。
何謂究竟覺。前本覺屬理。始覺屬智。一切眾生。由本覺內熏之因。遇善知識開導。及看經書。外熏之緣。因緣具足。依理起智。方始覺悟。既覺悟已。則以智照理。時時迴光返照。照破一切妄惑。惑盡智圓。復還本有心源。究竟清淨。朗然大覺。是名成佛。堪稱究竟大覺之人。
何謂自覺。即前所云。本覺內熏為因。善知識與經教。外熏為緣。發起始覺之智。了知吾人本具佛性。生滅身中。自有不生滅性。稱性起修。必得無上菩提涅槃。成佛有分。此為自覺。
何謂覺他。即以自覺之理。輾轉教化他人。令他人亦得覺悟。亦能發心修行。不同二乘。無利他行願。自覺之後。不肯覺他也。
何謂覺滿。即自覺覺他。二種功行圓滿。自覺圓滿。斷五住煩惱。得四智菩提。則慧足。覺他圓滿。經三祇練行。住百劫修因。則福足。福慧滿足。為兩足尊。是名成佛。堪稱覺行圓滿之人。
又有法報應三身佛。身者。積聚之義。凡夫則積聚業報以成身。佛則不然。業盡識空故。
法身佛。是理積聚。積聚真如理法以為身。真如圓淨。遍一切處。法身亦然。故曰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梵語毘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
報身佛。是智慧積聚。積聚一切種智以為身。真智圓滿。妄惑乾淨。故曰圓滿報身。盧舍那佛。梵語盧舍那。此云淨滿。惑淨智滿也。
應身佛。是功德積聚。積聚無量功德以成身。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時至機熟。應機示現。故曰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梵語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
今此能說之佛。即釋迦牟尼佛。此佛名號具悲智二德。自他兩利。釋迦譯能仁。屬悲德。能以仁惠。度脫眾生。此為利他。牟尼譯寂默。屬智德。寂照分明。默契至理。此為自利。
說者。古德云悅所懷也。以佛有此圓頓法門。時未至。機未熟。祕而不宣。不暢本懷。今時至機熟。觀眾生於此圓頓法門。自能信願修行。故以八音四辯。暢悅本懷而說也。
阿彌陀。譯云無量壽。本經云。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此無量之稱。有有量之無量。與無量之無量。二種差別。彌陀法身。無始無終。及報身。有始無終。皆無量之無量。而應身有始有終。乃有量之無量。應身壽量雖長。亦有涅槃。正法住世。劫亦無量。無有像法末法。正法上半夜滅盡。下半夜觀世音菩薩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世界不名極樂。名為眾寶普集莊嚴。更勝極樂。
阿彌陀。又譯無量光。本經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佛有智光身光。智光遍照法界。是無量之無量。身光雖然徹照十方。尚屬有量之無量。
又自性彌陀。亦具無量壽。無量光二義。自性豎窮三際。即無量壽義。自性橫遍十方。即無量光義。又彌陀法身真理。常住不變。即無量壽義。根本實智。遍照法界。即無量光義。此約理智而論。
若約事相而談。彌陀之無量壽光。亦屬修成。乃由願行功德之所莊嚴。彌陀因中。為轉輪聖王。聞世自在王佛說法。從佛出家。名曰法藏比丘。對佛發四十八願。莊嚴極樂。依正二報。第十三願云。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第十二願云。設我得佛。光
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因願後歷劫修行。行滿果圓。故壽光悉皆無量。彌陀如是。我等若能發大願。立大行。亦可隨願所成也。上講別題竟。
再講通題經字。梵語脩多羅。此云契經。乃是我佛。契理契機之教。上契諸佛所說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故曰契經。有教經。行經。理經之別。此經能詮之聲名句文。與所詮之信願持名。皆是對機之教。為教經。其中所授執持名號。清淨三業之行。為行經。所有依正莊嚴。不出一心實相之理。為理經。經題六字講竟。
疏題。要解二字。要是重要。綱要。蕅公老人。智慧宏深。不事廣釋。但著要解者。欲將彌陀一經。重要之綱宗。提挈以示人也。略講本經要義。一直詮無上心要。此經。佛說西方極樂。依正莊嚴。即是唯心之淨土。自性之彌陀。一切依正。不離吾人心性之外。此心非肉團之假心。非意識之妄心。乃是包太虛。周沙界。豎窮橫遍之真心。生唯心淨土。即是生現在極樂世界。唯心所現之淨土。非別有一淨土也。見自性彌陀。即是見現在說法。唯心所現之彌陀。非另有一彌陀也。若依報。若正報。皆不離心。此為本經之綱要。
二直示法門要。此經。佛教人專持彌陀名號。以修淨土之行。行由信願而立。故經中先詳陳依正莊嚴以起信。次特勸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執持名號以立行。以一念消除種種妄念。而得一心不亂。即此信願行。三種資糧具足。便可橫超三界。往生極樂。圓證三不退地。。此為法門之綱要。大師之解。即解如是要義。故名要解。一二種題目講竟。
(講)此經結集天竺。流傳中華。姚秦。是紀時也。紀傳譯之時代。揀非符秦。乃是姚興在位時。故名姚秦。亦名後秦。前秦。即符堅稱王名符秦。時有異星現於西北分野。太史入奏。當有智人。入輔中國。堅曰。朕聞龜玆國。有鳩摩羅什法師。得非此人歟。即遣驍騎將呂光。率兵伐龜玆。臨行謂曰。朕非貪地用兵。若得法師。即日班師。馳驛送歸。龜茲王既悉。即勸請法師入秦。以解國難。光迎師回國。至西涼。聞符堅為姚萇所殺。乃自據涼上。即三河王位。萇聞師名。屬請入關。光皆不允。姚興繼父位。復請不允。於是起兵伐涼。呂光卒。姪呂隆嗣位。無力抵抗。興乃得迎師至長安。待以國師之禮。延入西明閣。乃集義學沙門八百人。從什受學。什師所譯經論。九十八部。凡三百九十餘卷。此經亦所譯之一。時在姚秦。故以紀之。
三藏法師者。顯德也。三藏者。一修多羅藏。此云契經。為定學之藏。二毘柰耶藏。此云善治。又云律。為戒學之藏。三阿毗曇藏。此云無比法。又云論。為慧學之藏。○法師有二義。一以三藏之法。為我之師。即依法為師也。二深通三藏之法。自行化他。可以為人師範也。什師博通三藏。七佛以來。為譯經師。堪稱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標名也。原名鳩摩羅耆婆什。譯云童壽。謂童年而有耆德也。有云此名。乃連父母為名。父名鳩摩羅琰。母名耆婆。什者。善識此方文字之稱。○譯者。易也。易梵語為華言。周制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北方曰譯官。漢時譯官兼善西語。聖教西來。請其譯語。故以稱焉。
什師家世相國。其父鳩摩羅琰。棄官出遊。至龜茲國。王美其德。以妹妻之。生師。母即出家。得證初果。師年七歲。母亦令出家。日誦千偈。一日隨母入寺。見鐵缽。即舉加頸。俄念缽重。我年少力弱。何以能舉。力即不勝。遂悟萬法唯心之旨。慧性過人。九歲隨母到罽賓國。依槃頭達多法師。習小乘經論。十二歲其母攜還。至月氐北山。有羅漢見而異之。謂其母曰。此子當善守之。如過三十五歲不毀戒。度人當不減優波毬多。若破戒。祇為才明□藝法師而已。博通四圍陀典。五明諸論。陰陽星算等術。莫不窮微盡奧。又從須利耶蘇摩。咨稟大乘。乃知從前學小乘之非。於是傳習大乘。廣求要義。復到罽賓。為其師槃頭達多。具說一乘妙理。達多感悟。反禮為師。什師不敢受。其師曰。我是汝小乘師。汝是我大乘師。受禮何妨。及還龜茲。名震諸國。其母知龜茲運衰。辭往天竺。進證三果。臨行謂什曰。方等深教。當闡秦都。但於自身。少有不利。奈何。什曰。菩薩之道。利物亡軀。大化得行。雖當鑪鑊無恨。乃留龜茲。止新王寺。後為大秦。請入華夏。一生所譯。咸共流通。
昔道宣律師。問天人陸玄暢。什師所譯經論。何以迄今。受持轉盛。答曰。此師七佛以來。為譯經法師。以悟達為先。得佛遺寄之意。什師臨終自誓。若所譯經論。不違佛旨。當使焚身。舌根不壞。迨火化後。果然一舌獨存。此師之舌。當與六方諸佛。廣長舌相同。其所譯此經。自應可信也。二譯經法師講竟。
(講)明是朝號。大師生於明朝。俗姓鍾。字振之。名際明。又名聲。始祖由汴梁南渡。世居古吳。母金氏。父岐仲公。持大悲咒十年。夢大士送子。遂生師。七歲即茹素。十二歲就外傅。聞聖學。即以千古自任。誓滅佛老二教。開葷酒。作論數十篇。闢異端。至十七歲閱自知錄序。及竹窗隨筆。乃不謗佛。取所著論焚之。二十歲註論語。大悟孔顏心法。是冬喪父。聞地藏菩薩本願。發出世心。二十二歲。專志念佛。焚窗稿二千餘篇。二十三歲。聽楞嚴經。二十四歲。一月中三夢憨山大師。師往曹溪。不能往從。乃從憨山大師門人。雪嶺師出家。命名智旭。二十五歲。住徑山悟道。二十六歲。受菩薩戒。二十八歲。母病篤。四刲肱不救。悲痛無限。喪葬盡禮。誓往深山。掩關脩道。關中大病。乃以參禪工夫。求生淨土。三十歲出關。始述毗尼事義集要。三十二歲。方究心台宗。三十七歲後。宏化諸方。著述各種經論疏解。計四十八種。約三百餘卷。五十七歲。圓寂於靈峰。越三年。門人開龕荼毗。見趺坐巍然。髮長覆耳。面貌如生。火化後。牙齒俱不壞。與羅什法師。舌相不壞。同一徵信。大師生前遺囑。荼毗後。將靈骨研磨。和麵為餅餌。散放山水之中。以結眾生之緣。後眾門人。不敢從粉骴遺囑。遂奉骨。塔於靈峰大殿之右。
西有。是大師之別號。此號根據本經。佛告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即是西方依正二報。皆是實有。故號西有。並非寓言。亦非理想。因無人知。故佛舉告舍利弗。實有西方極樂之依正。不可偏理而廢事也。
沙門。為印度出家修道者之通稱。譯云勤息。謂勤脩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又曰識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此二字實不易稱。○沙門有四種分別。一勝道沙門。三乘聖眾。脩證道果者。二說道沙門。代佛宏化。說法利生者。三活道沙門。持戒脩身。以道自活者。四污道沙門。破戒比丘。玷污佛門者。蕅公是前三種沙門。
蕅益。乃是大師精修淨業之號。蕅為蓮之因。由蕅而生荷。開華。結蓮。蓮即蕅之果。意以種蕅。有得蓮之益。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自有往生九品蓮華。橫超三界。直趣菩提之益。
智旭。是大師法諱。旭為清晨東昇之日。其師以其智慧。譬如東昇之日。能破大夜之昏。光明遍照也。
解。即解釋。將本經重要之義理。綱要之心宗。一一解釋。令得顯明也。三解經大師講竟。
四著解序文分二科 甲初序法門 二序註疏 初科又分二 乙初總序多門 二別顯淨宗 今初
《序》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講)原夫。是起語之辭。諸佛者。諸是眾多之謂也。即指過去現在。十方一切諸佛。佛佛道同。同以無緣之大慈。同體之大悲。憫念眾生。憫者哀憫。即大悲之用。念者護念。即大慈之用。群迷範圍廣大。指九法界眾生之多。六凡眾生。於本來無我。妄執此身為實我。迷卻我空之理。於本來無法。妄執心外有實法。迷卻法空之理。二乘之人。灰身泯智。趣向偏空。迷卻真空之理。權教菩薩。未悟真如。所修不能離相。迷卻圓中之理。九界之迷雖分輕重。其為無明所覆。一也。隨機施化者。諸佛轉八識成四智。有妙觀察智。能觀察眾生。是何種機。為說何種法。是隨其機宜。施以教化。如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
又。諸佛稱為無上醫王。能醫眾生各種心病。如醫師對症。開方授藥。自可藥到病除矣。隨機施化。為度生之唯一方法。如不淨錯施於鑪犕。數息不利於塚人。皆不能受益。
昔有二人。投佛出家。一是製鑪犕之人。一是守塚墓之人。佛弟子授製鑪犕者。以不淨觀工夫。授守塚墓者。以數息觀工夫。二人依教脩觀。皆不得益。遂同欲還俗。佛呼而問之。汝二人何欲還俗。乃將依教脩觀。不得益之故。稟明於佛。佛囑不必還俗。汝二人易觀脩之。自能得道。要製鑪犕者。脩數息觀。守塚墓者。作不淨觀。二人不久。皆得道果。此即隨機施化。易於得益之明證也。
凡為善知識者。應當通達。大小偏圓。權實頓漸。一切法門。隨眾生機。而為宣說。因眾生根性不同。樂欲各異。只得俯就機宜。曲垂方便。而饒益之。是為善知識。○若偏執一門。自是他非。排擯異己。無論法門如何。皆非善調物倩。廣行化導者。如世專科醫師。其利不溥也。
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者。諸佛說法。無非指示眾生。一條歸元之路。元即本元真心。眾生最初。一念迷情妄動。乃迷真起妄。背本逐末。所以流轉生死。長劫不休。諸佛說法。示以歸元之路。一歸本元。無有二致。惟一清淨本心。而所教方便。修證法門。別有八萬四千。故謂之多門。如千徑九逵。皆達王城也。初總序多門講竟。
《序》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講)然字。轉語之辭。上云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法門之中。揀擇其至直捷。而不紆緩。至圓頓。而非偏漸者。莫若念佛法門。求生淨土。念佛法門。但持洪名六字。可以橫超三界。徑登不退。疾趣菩提。其直捷圓頓。為何如耶。
橫超三界。帶業往生。為淨宗特點。一切法門。皆豎出三界。不能橫超三界。豎出則難。橫超則易。今有一喻。喻如蟲生竹中。若從竹節。一節一節咬穿。向竹梢而出者。此喻豎出三界。何等為難。若從竹邊。咬穿一洞而出者。此喻橫超三界。何等容易。此即直捷圓頓之譬喻也。初淨土橫超勝講竟。
《序》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講)念佛一門。而分四種。一實相念佛。二觀想念佛。三觀像念佛。四持名念佛。本經即釋迦如來。教人專持名號。於四種念佛法門中。此為至簡易。至穩當者。
何謂簡易。但持一句佛號。何等簡單。一教便會。何等容易。不必參究。不勞觀想。與夫觀像。何等簡易。
何謂穩當。略說有三。一念佛眾生。常得彌陀光明。之所照燭。常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自始至終。可以不遭魔事。二念佛之人。一生精進。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淨土。可免隔胎之迷。世有修習他種法門。一生功行未圓。欲望來生。繼續再修。一經轉胎。迷卻前生志願。是為隔胎之迷。三念佛之人。只要信願行。三種資糧具足。縱使一生念佛。不得開悟。亦得往生淨土。永明壽祖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其穩當為何如耶。
《序》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研究推重。)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講)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辭。淨土三經。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與本經。皆為淨土法門經。雖然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推重本經。列在日課。無論何宗寺廟。皆早晚二課。念佛經行。是以持名念佛。為尤要也。豈非二字反顯。古人有見於持名念佛一法。可以普被上中下三根。如一雨所滋。大根大莖。中根中莖。小根小莖。皆得蒙潤也。
念佛一法。若智若愚皆有分。是男是女總堪修。上焉者。如文殊普賢。不能踰其閫。文殊發願偈云。願我臨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普賢偈意全同。每句加二字。曰。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下焉者。鐵匠屠夫。亦得臻其域。昔日衡州有一王打鐵者。一家四口。以打鐵度日。一日不打。即生活費無著。自怨前世不修。今世吃苦。總想修行。不知修法。一日見有一位遊方僧。請入其鋪奉茶。請教修行之法。告以窮苦。要求示以不花錢。不妨工作之法。僧即傳授持名之法。可不花錢。不妨工作。煨鐵時。將風箱一掣一聲佛號。一推一聲佛號。要打鐵時。一槌一聲佛號。併告以一生持念不輟。則臨終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其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王甚喜。即依之而修。其妻謂曰。打鐵本來辛苦。再加念佛。豈不更苦。王告其妻曰。是法極好。往日站在爐邊。覺得火熱。念佛則不熱。往日打鐵。覺得臂酸。念佛則不酸。晚間念佛亦好睡。如是益加精進。數年後。一日理髮沐浴更衣。謂其妻曰。我今天要回家去。妻曰。此不是汝家。汝家在何處。曰我家在西方。妻笑曰。汝去好了。少頃又站在爐邊煨鐵。高聲念佛。鐵煨紅取出。說偈曰。『釘釘鐺鐺。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舉槌念佛一聲。敲下即立亡。異香芬郁。面不改容。天樂鳴空。眾所共聞。當知其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無疑。衡州從此。人多念佛。迄今念佛之風仍盛。
昔日屠夫張善和。一生殺牛為業。將終之時。見群牛競來索命。乃呼其妻。請僧救度。妻請一念佛僧至。謂善和曰。汝殺業甚重。惟有念佛可救。隨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善和依教念佛。念不多聲。則曰牛去矣。僧云再念。復念多聲。曰佛來了。一手拈香。含笑而逝。其帶業往生。自可為證。乃至八哥念佛。亦得往生。其被機之廣可知。
攝事理以無遺者。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何謂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念念無間。行住坐臥。惟此一念。更無二念。不為內惑外境。之所動亂。名得事一心。○何謂理念。了知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佛一如。無有二相。唯是一心。寂然不動。名得理一心。故曰攝事理以無遺。
統宗教而無外者。宗乃直指向上宗乘。不落思量分別。念佛法門。專持一句佛號。綿綿密密念去。念到一心不亂。而得念佛三昧。梵語三昧。譯云正定。即是禪定。又古德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此即統宗。○教者教相。有大小偏圓。頓漸權實不等。按天台宗。分藏通別圓四教。今念佛之人。以能念心。念所念佛。能所分明。不離事相。此藏教意。○念念念佛。念念明了。能念所念。皆不可得。此通教意。○始從有念。念至無念。不住有無。而歸中道。此別教意。○能所情忘。有無見泯。湛然一心。常住不動。此圓教意。淨土一門。而該四教。此即統教。故曰統宗教而無外。
尤為不可思議哉者。尤者更也。此句對其餘三種念佛比較。持名更為不可思議。其理深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蓮池大師云。口欲談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本經六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同聲讚歎。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經不可思議。即持名念佛法門不可思議。一序法門講竟。
《序》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講)自古以來。彌陀經註疏。歷代不乏其人。第時世既經久遠。便就湮沒者多。而所存無有幾家。此序古疏。○雲棲下序近疏。雲棲在杭州。是蓮池大師道場。師諱袾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縣人。俗姓沈。官家後代。年三十一歲。聞說萬物皆有無常一語。忽然覺悟人生亦是無常。遂發出世心。參拈花遍融禪師。笑巖寶祖。有省。大明隆慶五年。至杭之五雲山。見五色彩雲。棲於西塢。復觀山明水秀。遂結茅居焉。後以道德所感。遠近來歸。成為叢林。名雲棲寺。文殊菩薩。化為童子。來參大師。師見問曰。兩腳有泥。必是遠來客。童子曰。聞知蓮池水。特來洗一洗。師曰。蓮池深萬丈。不怕淹死你。童子曰。兩手攀虛空。一腳踏到底。○今稱雲棲和尚者。不敢直呼其諱。重其人也。梵語和尚。此云力生。以有力能生弟子智慧。蕅公從其塔前受戒。故稱和尚。
著為疏鈔者。將此經著疏解釋。恐淺智未了。復著鈔解疏。婆心特切。足見其為法為人之處。廣大者。文言浩瀚。精微者。義理明妙。一經要旨。闡發顯了。可謂盡美矣。又盡善也。
幽溪師伯者。幽溪地名。即天台山幽溪高明寺。傳燈大師道場。大師俗姓葉。少從映庵禪師出家。後弘揚念佛法門。每臨登座。天樂鳴空。大眾俱聞。蕅公是其姪輩。亦以地尊稱其人。曰幽溪師伯。○圓中鈔者。圓中。是圓融中道之理。真俗中三諦。圓融無礙。故名圓中。幽溪大師。以圓中之理。鈔釋彌陀略解。稱為彌陀圓中鈔。略解是蘇州北禪寺。大佑法師所著。
高深洪博者。讚圓中之理。是最上第一義諦。如須彌之高。是無邊無盡法界。如滄海之深。洪博即廣大也。圓中之理。包太虛。周沙界。故曰洪博。
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者。以喻二書並行於世。如日月之麗中天。凡有目者。皆能睹見兩輪並耀。光華煥發。若無目者。則日月雖明。彼亦無見。意以二書利於夙根有智之者。不能及於下根無智之人。
《序》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
(講)此數語。即著述要解之發起因緣。承上彌陀疏鈔。與圓中鈔。特以文廣為富。義多曰繁。邊際涯畔。莫能測度。或致初機之人。依之生信發願為難。程度不及。故曰信願難階。上序古疏講竟。
《序》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也〕。
(講)承上發起因緣。故不揣自己庸碌無能。愚暗無智。再述要解。此大師自謙語。作者謂之聖。述者謂之賢。不敢與二翁。競爭其異彩。亦不必與二翁。強唱其同調也。
《序》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將釋經文。五重玄義。〕
(講)此舉喻。其喻是蘇東坡遊廬山詩。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詩有事有理。事者。事相。此山橫看成嶺。側看則成峰。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山勢各各不同。皆非盡見廬山全境。故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之中故。不能盡見廬山真境也。後云縱然不盡廬山真境。也許各各親見廬山而已。
理者。理性。東坡為五祖戒禪師後身。乃悟道之人。欲即事以顯理。故吟此詩。以廬山喻理性。若峰若嶺。皆不離廬山。喻若依若正。無非唯心所成。不識廬山真面目者。不識心性本來面目也。只緣身在此山中者。身亦在心性之中。故不見心性之全體。雖不見全體。亦許各見心性而已。楞嚴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物。即法法唯心之理。東坡乃即事顯理。以詩說法也。
蕅公引此詩。喻彌陀經疏。以廬山喻彌陀經。以峰嶺喻疏解。或談理高遠。或解釋淺近。總是闡揚此經之理性。縱使不能將全體和盤托出。亦許親見佛理。不失佛意也。四著解序文講竟。
(講)玄義。即經中玄妙之義。乃一經之綱要。先行提挈在前。發揮明了。至後經中餘義。易於領會。天台宗解經。總以五重玄義在前。賢首宗解經。則用十門分別居先。此乃二宗解經之家法也。
《解》第一。釋名。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
(講)第一重玄義。即解釋此經之名。佛說阿彌陀經。此題即前七種立題中。單人立題也。以能說所說。娑婆極樂。兩土果人為名。釋迦彌陀。皆是究竟極果。大覺悟之人也。
《解》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以先覺覺後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也。
(講)此土。指吾人所住娑婆世界。以釋迦牟尼佛。為能說教利生之主也。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者。諸佛雖大悲平等。而我佛偏憫極苦眾生。故發願生此娑婆。五濁惡世。示現成佛。以先覺下三句。即成就佛道之義。前云必要三覺圓滿。方得稱佛。
以先覺者。即自覺。自己先能覺悟也。覺後覺者。即覺他。覺悟其他一切眾生也。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即覺滿。覺行圓滿。覺至一心本源。是謂大圓滿覺。入佛知見。佛知真知。無所不知。佛見真見。無所不見也。
此三句。即解佛字要義。佛字。乃超九界以獨尊之號。自覺。超六凡法界眾生之不覺故。覺他。超聲聞緣覺二乘法界。不能自覺覺他故。覺滿。超權實教菩薩法界。雖能自覺覺他。而覺行未曾圓滿。乃至等覺菩薩。喻如十四夜月。比之十五夜。尚差一等故。惟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為三覺圓。萬德具。超九界以獨尊。堪稱世尊。
《解》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
(講)悅所懷者。乃暢悅所有懷抱。佛惟以度生為懷。今眾生成佛之機已熟。可以為說。念佛成佛。難信之法。令得究竟脫離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故悅也。
此二節解。即解成佛說法二事。如本經後文。佛呼舍利弗而告曰。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佛說此經。能為甚難希有之事也。
《解》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講)阿彌陀。是本師所說。彼西方極樂世界之導師。導是引導化導。彌陀過去為轉輪聖王。於世自在王佛會下。聞法出家。發四十八種大願。第一願。國中無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乃至第四十八願。他方菩薩。聞佛名號。即得第一。第二。第三法忍。總之以四十八願。成就極樂依正莊嚴。接引信願念佛眾生。生彼世界。永階不退者。即永遠登不退地。而直趣佛果也。不退有三。一位不退。趣入聖流。不退墜凡夫地。二行不退。恆常度生。不退墜二乘地。三念不退。任運增進。證入如來地。凡生極樂者。皆得三不退地。本經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故曰永階不退。非獨上品不退。乃至十念功成。帶業往生之者。亦得不退也。
《解》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
(講)梵語指印度語。劫初光音天人。下降於印度。因食地肥。足不離地。留為人種。光音天是梵天。印度人。稱為梵天苗裔。故彼土語言。稱為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但將壽命光明。二種而說。已解在前。要之彌陀功德。具有恆沙稱性功德。智慧。已證一切種智。神通。具足三明六通。道力。已得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法。依報正報。種種莊嚴。說法。則轉一切法輪。化度。則度一切有情。故云一一無量也。
《解》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教行理三。各論通別。廣如台藏所明。
(講)金口。指佛口為金口。以佛全體閻浮檀金之故。一切佛親口所說。通名為經。經字是通題。對上佛說阿彌陀五字別題。是通別合為一題。教行理三。各論通別。今佛說阿彌陀經。經中所詮。信願持名之教。與諸經不同。為教別。同名為經。故教通。依教所起之行。非觀想觀像二種。乃是持名之行。故行別。同歸極樂。故行通。依行所契之理。有唯心四土。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淨土。四土差別。故理別。四土不出唯心。故理通。教行理三經。其義甚廣。具如台藏所明。五重玄義第一重。釋名講竟。
《解》第二。辨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
(講)第二辨體。即辨明此經所依之體。大乘經。對小乘說。乘是車乘。有運載義。法華經。有羊車。鹿車。牛車。以譬喻大中小三乘之法。更有大白牛車。譬喻最上一乘佛法。羊鹿二車。指聲聞緣覺。可從凡聖同居土。運載至方便有餘土。牛車。指大乘權教菩薩。可從前二土。運載至實報莊嚴土。大白牛車。指一乘實教菩薩。可從前三土。運載至常寂光淨土。
諸大乘經。談理深廣。故皆以一乘實相為正體。如妙法蓮華經。以實相為體。楞嚴經。以如來藏為體。華嚴經。以一真法界為體。其餘不必廣舉。名異體一。如來藏。一真法界。亦實相也。
實相者。真實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實相之體最深。最關緊要。不得不詳細講明。靜心察聽。自能領會。若明實相。是為悟大乘理。
先講無相之實相。無相者。離虛妄相也。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相即離相。意謂若見所有虛妄諸相。能離虛妄之相。即見真實之相。真實之相。即是法身如來。故曰即見如來。此即無相之實相也。
次講無不相之實相。無不相者。不是沒有真實相也。諸法雖妄。妄中有真。諸法生滅。生滅之中。有個不生滅性。凡虛妄生滅者。皆差別相。真實不生滅者。乃平等相。此即無不相之實相也。
如上所講二種實相。今以譬喻明之。經云。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譬喻者。以易知之事相。譬喻難知之理性。令難知者。亦成易知也。且試舉金與金器。譬喻無相之實相。及無不相之實相。世間所有一切諸相。種種不同。如金器各有相狀不同。有生有滅。一一金器。皆可改造。所有諸相。皆虛妄不實之相。無相之實相。無字。當作離字解。若離卻金器。瓶。環。釵。釧。虛妄之相。即見金之實相。法中。若離卻世間。諸法虛妄之相。即見真如實相。故曰無相實相。○又。一切金器雖然千差萬別。於差別異相中。不是沒有平等之一相。瓶。環。釵。釧。差別相也。真金。平等相也。真金是一。能成無量器。無量器。不出一金。即依金作器。器器皆金。諸器差別相上。不是沒有金之平等相。法中。即世間諸法差別。虛妄相上。不是沒有真如平等真實之相。故曰無不相實相。是實相。為諸法所依之體。亦為諸大乘經正體。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者。此正指現前念佛之一念心性。心有靈知之用。性乃不變之體。用不離體。故合稱心性。下不在內外中間。過現未來等。是教人必須深研痛拶。自有一番消息。不可徒落語言。作道理領過。今當以二義釋之。一本空義。即無相之實相。以現前一念心性。本自空寂。故不在內外中間三處。如二祖神光。斷臂求法。求初祖達磨。為他安心。初祖伸手云。將心來與汝安。二祖即時迴光返照曰。覓心了不可得。初祖云。與汝安心竟。不可得。即本空義也。
二常住義。即無不相之實相。以現前一念心性。常住本然。不屬過現未來三際。此之心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不生不滅。故三際悉皆不屬。此常住義也。無生論云。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體即法界。達此者。由持名念佛。而悟實相也。
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者。離一切虛妄相也。如楞嚴經。空如來藏。空諸一切妄染之法是也。古人悟道云。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此中即香味觸法。而非香味觸法。且道是甚麼。試參看。
《解》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其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講)此即不落空有二邊。全歸中道。承上不在三處。不屬三際。故曰覓之了不可得。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也。又古德云。內外追尋一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故曰不可言其無。此不落空邊也。
具造百界千如者。具是理具。造是事造。理即心性不變之體。事即心性隨緣之用。謂吾人一念心性理中。本具百界千如。喻如海水本具百浪千波也。若約隨緣之用。事上則造作百界千如。喻如水隨風緣。而起百浪千波也。
喻中雖明。法中未了。何謂百界千如。吾人一念。具足十法界。四種聖人法界。一佛法界。二菩薩法界。三緣覺法界。四聲聞法界。更有六種凡夫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地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合為十法界。每界各具十界。則成百界。○千如者。一界有十如是。法華經云。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百界各具十如。是則成千如。復有假名一千。正報一千。依報一千。共有三千。復有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古人云。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也。不可言其有者。以百界千如。種種差別。惟一真如。各無自體可得。故不可言其有也。此不落有邊也。
《解》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非離此別有自性。
(講)上二句言性離妄相。下三句言相不離性。緣慮分別者。是心緣念慮第六意識能分別心也。又此心能攀緣塵境。思慮分別也。此心有明了意識。獨頭意識。二種差別。明了意識。同前五識。俱時而起。緣五塵境界。又名五俱意識。獨頭意識。緣法塵獨影境。即前五塵落卸影子。二種意識。俱有分別。又名妄相心。上二句即起信論所云。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
而緣慮分別下三句。一切諸相。不能離此心性。別有自性可得。喻如水若無風。本無波相。因風波起。波相不能離水。別有波之自性也。
《解》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講)此段結成圓融中道。實相妙理。以要言之。實相。離一切諸法之相。實相。即一切諸法之相。離約真諦真空說。離一切幻相。故為無相之實相。即約俗諦妙有說。即一切諸法。故為無不相之實相。正說真空無相。不壞俗諦。即真不礙俗。正說俗諦妙有。不壞真諦。即俗不礙真。真俗圓融無礙。無名立名。不得已強名實相。
《解》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
(講)實相之體。不落二邊。寂是空義。照是有義。非寂非照。即非空非有。不落空有二邊也。又。寂是不變義。照是隨緣義。而復寂而恆照。即不變常隨緣。照而常寂。即隨緣常不變也。
《解》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
(講)此四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即是如來身土。照而常寂。此句重寂字。寂者不動之義。故強名常寂光土。土亦有不動義也。寂而常照。此句重照字。照有隨緣義。故強名清淨法身。身亦有隨緣義也。
常寂光。是四土之一。前三土。不離常寂光土。常即法身德。常住不滅。寂即解脫德。寂然不動。光即般若德。光明遍照。清淨法身。有自性清淨法身。一切眾生之所同具。有離垢妙極法身。十方諸佛之所獨證。
《解》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
(講)此二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又即如來法報二身。法身清淨不動。故合寂義。報身光明遍照。故合照義。○問。上科以法身合照。此科以法身合寂。豈不自相矛盾。答。法身有隨緣無相二義。上科身土對論。法身隨緣合是照。寂光不變應屬寂。此科法報對舉。法身無相合是寂。報身有相應屬照。並非前後相違。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照寂。名報身。
(講)性德屬性具之德體。如在礦之金。修德屬修成之德相。如出礦之金。法身本有。不假修治之功。故性德寂照。名法身。報身修成。惑淨智圓方顯。故修德照寂。名報身。
《解》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
(講)又修德照寂。照屬智。寂屬理。用始覺智。照本覺理。照徹心源。得根本智。又名理智。又名實智。成自受用報身。依根本智。起後得智。又名事智。又名權智。現他受用報身。故曰照寂。以智契理。始本合一。依法垂報。名受用身。
修德寂照。名應化身。寂照者。即不動寂場。而遊鹿苑。仍現丈六比丘相。為小乘弟子。說四諦法。名應化身。
《解》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實相無二。亦無不二。
(講)上文所舉寂照。身土。性修。真應。理具。事造。悉皆不二者。因不出一念心性故也。無非實相者。即楞嚴經所云。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是也。
實相無二者。以實相之理。本是平等一相。放曰無二。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亦無不二者。從理起事。事應無量。故曰亦無不二。上句約理。下句約事。
《解》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講)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辭。承上亦無不二之故。實相舉體隨緣。作十方國土之依報。作十界聖凡之正報。作法報二身。作自他諸相。乃至超略之辭。超略其他不說。但就本經而說。作能說之釋迦。作所說之彌陀。能度之佛。所度之生。能信之心念。所信之法門。能願之願樂。所願之極樂。能持之身口意三業。所持之阿彌陀佛號。能生之三種資糧。所生之四種淨土。能讚之釋迦諸佛。所讚之極樂依正。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現。
此科作字。應貫下諸法到底。喻如依金作器之作字。一金能作眾器。眾器不出一金。喻實相能隨緣。而作依正等諸法。諸法無不是實相。故曰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此段之理。與諸大乘經同。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古德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皆此義也。故隨拈一法。體即法界。以此而知。一句彌陀名號。亦復體即法界。此經亦復體即法界。故以實相為此經之正體也。五重玄義。第二辨體講竟。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徑。會體樞機。而萬行之綱領也。提綱則眾目張。挈領則襟袖至。故體後應須辨宗。
(講)第三明宗者。五重玄義。此當第三。須當顯明。此經之宗旨。宗者要也。即經中所立之行。故曰宗是修行要徑。行門無量。必擇其要。古德云。念佛是修行捷徑。持名念佛。又為徑中之徑也。
會體樞機者。體。即上科所辨之正體。有謂宗即是體。體即是宗。此言不當。要知體是理。宗是行。體為宗依之體。宗是顯體之宗。宗體不即不離。故曰宗是會體樞機。門之開閉由樞。弩之發動由機。以樞機喻宗。則宗是會體之要行也。
而萬行之綱領也三句。而字轉語之辭。此經以信願持名為宗。余常言持名一法。為大總持法門。三學全該。六度具足。蓮池大師云。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故此經之宗。為萬行之綱領。綱者。網之綱也。提其綱。則網中眾目自張。領者。衣之領也。挈其領。則衣之襟袖自至。故辨體之後。應須辨宗也。
《解》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
(講)此經信願行三資糧。為修行之宗要。三資以信為首者。以信為道源功德母故。又五根。十一善法。亦皆以信居先。至吾人學佛階級。信解修證。亦必以信為入門。三資若非有信心。不足以啟願。若非有願力。不足以導行。若非有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明所信。即平日所信。西方極樂。依正莊嚴。皆為彌陀願行之所成就。既念佛往生。親見勝境。乃證所信也。
《解》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
(講)經中佛呼舍利弗。而告之曰。西方有極樂世界。有彌陀現在說法。復廣陳行樹。欄楯。羅網。樓閣。寶池。蓮華。天樂。金地。天華。眾鳥風樹說法。皆廣陳極樂之依報世界。種種莊嚴。○經中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下。徵釋無量光。無量壽。羅漢菩薩。亦復無量。眾生生者。皆得不退。一生補處菩薩甚多。皆廣陳極樂之正報主伴。種種莊嚴。廣陳依正種種莊嚴者。正欲令聞者以生信也。
次勸發願以導行者。經中佛告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此即佛勸眾生。發願導行之文。有願方能起行故也。
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者。經中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即示持名念佛之法。從一日至七日。剋期取證。而得一心不亂。臨終蒙佛接引。往生淨土。以徑登不退也。
《解》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講)此總標信願行三資。能信之心是一。所信自他因果事理不一。願則厭苦欣樂。行則但持一句佛號。求得一心不亂。即求證念佛三昧也。
《解》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
(講)信自者。以心性為自。乃對其他一切而說。即是信我現前一念真心。以為自也。此心本不是世人所認。四大身內之肉團。亦不是世人所認。緣塵分別之影事。此二種皆非真心。世人多皆認假為真。及認妄為真。學者須從這裏。好好研究一番。死盡偷心。不可草草過去。
何謂認假為真。世人皆認身內肉團假心。以為自心。且試問於人曰。汝心在何處。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這裏。此即是認胸間一團肉。狀如倒掛蓮花。晝開夜合者。以為自心也。此肉團心。是假非真。有生必滅。終歸爛壞。非不生不滅之常住真心。此肉團心。亦無作用。我說此言。定有許多人不信。必曰此心能知。何以說為無用。我曰無知。不妨試驗看。若是有知。此心在人身內。未爛未壞。皆當有知。何以世人乍死。此心仍在。即不能知。足證能知者。非此心。說有知者。非事實也。何謂認妄為真。世人皆認緣塵分別影事。以為自心。且試問於人曰。汝有心否。彼必答曰。誰人無心。再問曰。汝以何為心。彼必曰。現前能緣塵境。種種分別者。即我心也。此正是認妄想為真心。是為不覺之凡夫。同楞嚴會上。佛問阿難。曰汝目可見。以何為心。阿難答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言。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此即認妄為真。致受長劫。生死之患。
現今信自者。即信自己本有常住真心。不是肉團之假心。亦非緣影之妄心。乃是豎窮三際。無有初後。橫遍十方。無有邊涯。之真心也。真心具不變隨緣二義。不變常隨緣。隨緣常不變。喻金體不變。隨緣而成眾器。雖隨緣成器。金體依然不變。吾人真心。終日隨緣。終日不變。亦復如是。
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者。真心包裹太虛。周遍沙界。楞嚴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又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當知空界。本自心所現。西方極樂世界。亦自心所現。
《解》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講)真心本來廣大周遍。我等雖然在迷。此心不失。昏謂昏於無明。迷謂迷卻真俗中三諦。起種種顛倒。五住地惑。依惑造業。依業受苦。輪轉不休。苟能一念回心者。回昏迷倒惑之心。專持佛名。橫超三界。持至事一心不亂。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凡聖同居。方便有餘。二種淨土。持至理一心不亂。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實報莊嚴。常寂光。二種淨土。更無絲毫疑慮。是名信自。即信唯心之淨土也。
《解》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講)信他者。以教為他。信釋迦無誑語。佛具五語。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彌陀無虛願。四十八願。願願圓滿。方成正覺。果後一定不違本願。六方諸佛。廣長舌相。乃因中不妄語。所感之果相。無二言者。即諸佛異口同音。故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者。即依諸佛所說。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決志求生淨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解》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
(講)信因者。以念佛為因。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故曰猶為成佛種子。又佛世一老人。投佛出家。舍利弗以慧眼觀察。其人八萬劫來。毫無善根。不度出家。老人聞言。自悲障重。放聲大哭。佛呼而問何故。老人即以尊者之言。奉白於佛。佛飭舍利弗。度其出家。舍利弗言。佛前諭囑。無有善根之人。勿許出家。此人八萬劫來。毫無善根。佛何以許度出家。佛云此人。八萬劫前為樵夫。在山採薪。見一虎來。即攀上樹以避之。虎過。念南無佛一聲。即此念佛善根。今已成熟。可度出家。後得阿羅漢果。散心稱名尚然。反顯念佛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況字。即反顯義。是名信因。
《解》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
(講)信果者。以往生為果。深信淨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從念佛三昧真因。而得往生實果。文中四種譬喻。二喻依因感果。二喻果不離因。決無虛棄者。有念佛之因。必得往生之果。決定功無虛棄。但肯念佛。必得往生。是名信果。
《解》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
(講)信事者。以境為事。境由心現。深信心無盡故。依心所現之境亦無盡。實有極樂世界。在此土之西。最極清淨莊嚴。雖云過十萬億佛土。亦非心外。○不同莊生寓言者。寓是寄寓。又託也。寄託之言。雖有其名。實無其事。如莊子南華經云。有人名混沌。生而無七竅。人憐而鑿之。七竅有而混沌死。有其名。而無其人。故為寓言。佛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實有。非寓言。亦非理想。故曰信事。
《解》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
(講)信理者。以法界為理。深信十萬億土。無量事境。實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介爾者。微小之謂也。以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雖然微小。體即法界。本來廣大周遍。實無有外。喻如虛空廣大周遍。虛空無外。一切世界。皆在虛空之內。心性廣大周遍。心性無外。極樂即心內之極樂。故曰不出。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講)此文具四法界。一念心性。是理法界。所現極樂。是事法界。全事即理四句。是理事無礙法界。我心遍故三句。是事事無礙法界。一室千燈。即喻事事無礙之義。
又深信西方。依報世界。正報佛生。主即彌陀。伴即菩薩聲聞人天。皆吾人現前。一念心性所現之影。性心如鏡。西方依正。如鏡中之影像。全事即理者。事依理成。事不離理。故即理。如一切金器。依金而成。器不離金。故眾器即是真金。○全妄即真者。妄依真起。妄無自體。全體即真。如冰依水起。冰無自體。全冰即水。○全修即性者。修德屬始覺智。性德為本覺理。依理起智。全智即理。如依鏡有光。鏡光即鏡。○全他即自者。他指諸佛眾生。自即自心。謂不獨我之正報身心。與我之依報世界。是我自心所現。即諸佛菩薩。以及一切眾生。他之依正二報。亦即是我自心所現。此中四句。皆是事不礙理。理不礙事。理事無礙法界。
我心遍故下。事事無礙法界。我之心性隨緣。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佛心。眾生心。亦隨緣。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事與事。亦得無礙。故立一譬喻。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相遍滿。重重交相攝入。一光遍多光。多光遍一光。多光攝一光。一光攝多光。光光相融。不相妨礙。即法界十玄門中。一多無礙法門。如是信者。是名信理。上六種信講竟。
《解》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
(講)此明二種願。願離娑婆。願生極樂。娑婆極樂。兩土穢淨。皆由自心染淨業所感。覺林菩薩偈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古德云。娑婆心險。感陵谷之高深。極樂心平。致寶地之如掌。此皆即理之事。自心所感之穢。應生厭離。自心所感之淨。應生欣求。欣厭二字。即是願。
厭字。是修行基礎。若無厭離。那得欣求。如世人不厭生老病死苦。自然不會求出生死。不思修行。世人對此世界。不生厭者。皆是不覺悟也。第一不覺悟。人生是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外。還有種種諸苦。說不能盡。身是眾苦之本。為眾苦所集故。○第二不覺悟。人生是空。任汝功名富貴。無非大夢一場。『萬貫家財帶不去。一雙空手赴幽冥。』○第三不覺悟。人生無常。人生上壽。不過百年。善導大師云。『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總是到來。』佛問弟子云。人命在幾間。一曰人命在旦夕間。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呼吸間。佛言子知道矣。○第四不覺悟人生無我。個個都認此身為我。處處愛我。貪著五欲。貪財為我受用。貪色為我娛樂。貪名為我榮耀。貪食為我滋養。貪睡為我安息。不知此身。四大和合。假名為我。畢竟無我可得。果能覺悟。人生苦。空。無常。無我。深生厭離。則厭堪為入道之門也。
《解》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
(講)前四句明有欣厭。便有取捨。厭穢者。厭娑婆濁惡之穢。欣淨者。欣極樂莊嚴之淨。欣厭二字。即是信願行之願。既厭穢。必須願捨。既欣淨。必須願取。如何是捨至究竟。方無可捨。必須求出娑婆。橫超三界。則永離眾苦。方是更無可捨。如何是取至究竟。方無可取。必須求生極樂。直上九蓮。則但受諸樂。方是更無可取。以現前方便欣厭取捨。而至究竟不取不捨也。前欣厭取捨。是即理之事。後取捨究竟。是即事之理。
故妙宗下引證。妙宗鈔問云。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捨。今立垢淨令人取捨。既乖妙理。即非上乘。答云。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轍者車路。此中問意。乃偏理而廢事。答處乃即事而達理。
我等發心修行。但老實念佛。求出娑婆。求生極樂。從事實上做起。最為穩當。千萬不可執理廢事。蓮池大師云。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解》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講)設使世人念佛。不從事相發願。捨穢取淨。但重理性。不取不捨。此即執理廢事。亦是不離取捨。何以故。執理就是偏取於理。廢事就是偏捨於事。取捨宛然。既廢於事。理亦不得圓通。豈是大乘。理事無礙之道耶。
若達全事即理下五句。謂若能了達全事即理。具大乘正信者。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全體法界。此文當舉喻以明之。若能了達全波是水。則水是水。波亦是水。水波雖有二名。同一濕性。而念佛捨穢取淨。正是起大乘正信。而發大乘宏願。故次信而明願也。
《解》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
(講)此正明妙行。執持名號。即是求生淨土之妙行。行深則得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固難。而理一心不亂尤難。事理一心不亂。詳講在後若七日下。持名是修法。不亂是成功。
名謂假名。德乃實德。名以召德者。用佛之假名。呼召佛之實德。如念阿彌陀佛。光壽即佛之實德。佛之實德無量。略舉光壽二者。佛器亦貴重。器依金成也。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者。蓮池大師云。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上二句。六字洪名。萬德具足。下二句。一心念佛。六度齊備。故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也。
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者。散亂心稱佛名號。已納佛種於八識田中。時節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執持。即一心執持佛號。念念相續。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登不退地。故曰執持登不退也。
《解》然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講)此下校量行妙。先示諸行。然諸經中。有示淨土之行。種種不一。故曰萬別千差。觀像。即般舟三昧經。示觀像之法。觀想。即十六觀經。觀想西方。依正諸法。禮拜。供養。五悔。即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此兩願。攝屬禮拜。既禮拜。必恭敬稱讚也。三者廣修供養。此願屬供養。
五悔者。一懺悔。二勸請。三隨喜。四回向。五發願。後四亦名悔者。以五者皆能悔過滅罪故。四者懺悔業障。此願屬五悔第一懺悔。五者隨喜功德。此願屬五悔第三隨喜。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此兩願攝屬五悔第二勸請。既請佛說法。必請久住世間也。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此兩願。攝屬五悔第五發願。十者普皆回向。即回向眾生。同生淨土。同證真如。同成佛道。此願屬五悔第四回向。
六念等者。一者念佛。為慈悲導師。二者念法。乃諸佛所師。三者念僧。是人天福田。四者念天。得長壽安樂。五者念戒。能清淨三業。六者念施。能普濟有情。此六念是十六觀經。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之一。三種者。一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修行六念。回向發願。等字。即等前二種。以及萬善。皆可莊嚴淨土也。奉勸念佛。必宜正助雙修。以念佛為正修。以餘行為助道。所修餘行。回向發願。亦得往生。故曰。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解》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講)此顯持名。先示諸行不及持名。以持名具足事理二妙。堪稱妙行。唯者獨也。獨顯持名一種法門。收機最廣。普被三根。下手最易。但持六字。此二乃事妙。下三為理妙。方便者。對機修法也。持名念佛一法。念念即佛。不落三乘諸行。故為第一方便。了義者。大乘顯了之義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第二義門。故為無上了義。圓頓者。圓融頓超之法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偏漸階級。故為最極圓頓。
故云下。譬喻清水珠。能清濁水。珠到水清。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以喻佛號能治亂心。故曰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解》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其四種淨土之相。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茲不具述。俟後釋依正文中。當略示耳。
(講)此結三資。信願持名。以為一乘實教之真因。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圓修之妙果。宗者。具足因果。今舉三資之因。有因便有果。而四土之果。必隨之。故此經以信願持名為正宗。其四種淨土下。如文易知。五重玄義。第三明宗講竟。
《解》第四明力用。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
(講)先總標力用。即功能力用。達默法師。以力言功。以用言德。此經以往生為功。以不退為德。經中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僅上三土不退。即同居土。亦得圓證三不退。既生彼國。即是最後身。可以入補處位。疾趣菩提。
《解》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講)此下別明力用。有往生四土。不退四義不同。四土者。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土。每土各論九品。皆以念佛之勤惰。功行之淺深。而分品位之高下。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四句。此先明凡聖同居土之相。極樂同居。與娑婆不同。娑婆此土。有六道凡夫。二種聖人。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後三名三惡道。阿修羅。善惡雜修。人天為善道。二聖者。一實聖。即已證三乘聖果。未入涅槃者。二權聖。即四聖法界。示現人天等道度生者。凡聖雜居。故名凡聖同居土。極樂此土則不然。雖有凡夫。純是念佛淨業得生。非是有漏業感。但有人天。無四惡趣。亦無四空。外道。魔王等天。純入正定聚。無不定聚。及邪定聚。但見思煩惱未斷。且名凡夫。聖人亦有權實可知。若執持名號。是修法。斷見思。即力用。未斷者。於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未斷故是凡夫。雖是凡夫。橫超三界。帶業往生。能了生死。不同娑婆。定要斷盡見思。豎出三界。方了生死也。或散即名字位。或定乃觀行位。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此土以見思二惑分九品。方便有餘土。以塵沙惑分九品。實報寂光二土。以無明分九品。
《解》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土。
(講)此明方便有餘土之相。極樂此土。與娑婆亦復不同。娑婆必須超出三界。凡聖同居土外。三乘聖眾。修方便道之所遊居。但離三界內生死。未斷變易生死。但斷三界內見思煩惱。未斷塵沙無明。以煩惱生死。二皆有餘。故名方便有餘土。依天台宗所判。有九人生此土。藏教二乘人。通教三乘。別教三賢位。圓教十信位。皆斷見思煩惱故。○若約淨土。但出娑婆三界。不出極樂同居。極樂此土。純是大乘菩薩。經中雖云。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此皆大乘阿羅漢。非是定性聲聞。以其但斷見思惑。未斷塵沙無明。故名方便有餘耳。
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者。此約功行。見思任運先落者。此約斷惑。此節意義。極關重要。不可不明。我等修持淨宗之人。但求一心念佛。不要求斷惑。持至事一心不亂之時。見思二惑。任運先落。即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自然而然。可以橫超娑婆同居穢土。而生極樂方便淨土也。
如何是事一心不亂。事者。念佛之事相。一是純一。亂為雜亂。令依事相法門。以能念之心。專念所念之佛。心口相應。非同口念。而心不念。又非同心念。而心不一也。既一心繫念。六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無間。名為事一心。一心是功用純熟。不亂即三昧成就。梵語三昧。此云正定。不亂即正定。亦即念佛三昧也。
《解》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
(講)此明實報莊嚴土之相。亦名實報無障礙淨土。全性起修。稱性所感。真實果報。色心自在。身土互現。身能現土。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土能現身。於微塵裏轉大法輪。稱性莊嚴。無障無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所遊居。必由全性起修。而至理一心不亂。豁然大悟。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方生此土。乃至破四十一品無明。位居等覺。亦屬此土。位位皆得分證。常寂光淨土。
如何是理一心不亂。理者。淨宗之理性。即達理念佛。稱性念佛是也。了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能所雙亡。心佛一致。不住有念。不落無念。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自體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無念而念。念即無念。唯是一心。寂然不動。是之謂理一心不亂也。
《解》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
(講)此明常寂光淨土之相。常寂光土。即如來所證三德秘藏。究竟涅槃。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不遷故。寂即解脫德。一切塵勞永寂故。光即般若德。般若光明遍照故。三德不離一心。復本心源。究竟清淨。是證常寂光淨土。
若無明斷盡者。四十二品無明。生住異滅四相。悉皆斷盡。如起信論云。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則是上上實報。即實報土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即至究竟位。而證究竟無上菩提。究竟無餘涅槃。常寂光淨土也。往生四相講竟。
《解》不退有四義。一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
(講)此明不退四義。本來只有三不退。今加畢竟不退。故成四義。特顯佛號功德。念佛功德。二皆不可思議也。
一念不退者。念念流入如來果海。已破無明。已顯佛性。用中道觀智。破一品根本無明。顯一分三德佛性。正因佛性。理心發。顯法身德。了因佛性。慧心發。顯般若德。緣因佛性。善心發。顯解脫德。是謂圓發三心。圓證三德。開佛知見。徑生實報上上品。分證常寂光土。
《解》二行不退。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
(講)二行不退者。度生之行精進。不退墮二乘地也。見思我執之惑既落。而塵沙法執之惑亦破。塵沙二字。從喻立名。此惑能障化道。化道多故。如塵若沙。須修假觀。此惑可破。見思既落。即生方便有餘土。從空出假。涉俗利生。常修度生之行。上求佛道。故曰進趨極果。
《解》三位不退。帶業往生。在同居土。蓮華託質。永離退緣。
(講)三位不退者。娑婆與極樂不同。此土要破我執。斷見思。證阿羅漢。辟支佛果。已經成聖。不退墮凡夫地。名位不退。彼土則不然。不必一定斷惑。只要一心念佛。乃至十念功成。亦得帶業往生。從此娑婆同居穢土。橫超西方極樂同居淨土。於九品蓮華託質。永離退墮之緣。即圓證三不退。此點要注意。華開見佛。以常見佛故。念念求成佛道。證念不退。永離念退緣。以常聞法故。樂修大乘之行。證行不退。永離行退緣。以常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觀摩薰陶證位不退。永離位退緣。
《解》四畢竟不退。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
(講)四畢竟不退者。以顯佛號。經名。不可思議功德。不論至心念。散心念。有心念。無心念。或解義。不解義。只要佛名經名。一經歷到耳根。納入八識藏中。即成善根種子。永遠不壞。假使過千萬劫後。善根成熟。畢竟因斯得度。如佛世一老人。八萬劫前。因畏虎扒上樹避難。虎過念南無佛一聲。以此善根成熟得度。故曰因斯度脫。
下立二喻。一喻普及。如聞塗毒之鼓。遠近聞者。皆要喪命。古云。欲撾塗毒鼓。須佩返魂香。二喻不壞。食少許金剛。決定不得消化也。四不退四義講竟。
《解》復次祇帶業生同居淨。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處。
(講)此判較力用。前二句指往生之人。不講上三土。祇論帶業往生。同居淨土。證入位不退之者。皆與補處俱。雖證位不退。亦具行念二不退。經中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乃至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既與俱會。必學利生之行也。末二句亦皆一生。必補佛位者。指雖生同居。即登補處。必補佛位。念念入佛果海。
《解》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
(講)此段乃要解眼目。帶業往生。即與上善俱會。一生補佛。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是居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念佛法門。稱最圓頓者。即在此也。
《解》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講)此與宗教較量。如斯力用者。即圓證三不退之力用也。千經萬論所未曾有。此與諸教較量。從來未經道徹。即八萬四千法門。念佛第一。較彼頓悟正因五句。此與宗門較量。溈山文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頓悟正因者。揀非漸悟。及與邪因也。漸悟不易。況頓悟乎。縱使頓悟正因佛性。能入名字位中。僅為出塵階漸。若未得分證位。尚恐有退。即使生生能得不退。由名字位。入觀行相似分證之位。始可期望。趣進佛階。何如念佛。橫超娑婆三界。橫生極樂四土。圓證三不退也。不可同日語者。比較力用不齊。未可相提並論。末二句誥誡之辭。謂參禪學教之士。為何勿思察。不及早念佛。五重玄義。第四明力用講竟。
《解》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薩藏攝。又是無問自說。徹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
(講)已知此經力用殊勝。未審何為教相。教相即佛教之法相。教海汪洋。不出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聲聞藏。佛對小乘機所說。又為半字教。菩薩藏。佛對大乘機所說。又為滿字教。此經是菩薩藏。大乘圓頓教所攝。以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此經佛告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故非藏通二教。又橫生四種淨土。圓證三種不退。位居補處。一生成佛。亦非別教。
又是無問自說。乃是十二分教中。無問自說教。此經圓頓中。最極圓頓。無人能問。故佛觀察時機既至。無問自說。是徹底無緣大慈。之所加被攝持。特向大智舍利弗。而告之曰。有西方極樂世界。有彌陀現在說法。此為持名念佛。從出之大原。乃金口所親宣之妙法也。
能令末法多障有情者。我佛滅度之後。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住世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末法有情。三障具足。一惑障。二業障。三報障。既具三障。故名多障有情。佛令多障眾生。修念佛觀。求生淨土。是謂依斯徑登不退。徑是捷徑。持名念佛。是徑中徑。姑勿論念到事理一心不亂。但十念功成。皆得帶業往生。圓證三不退也。
《解》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佗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講)大無量壽佛經云。當來經法滅後。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經法滅時。楞嚴經首先滅。然後諸經相繼滅盡。特留佛說阿彌陀經。住世一百年。凡念一遍者。皆得往生淨土。以此廣度含識。含識即含靈抱識。乃有情眾生之別稱。此經滅後。祇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住世。現在虛空之中。眾生業重。雖見不肯念。有人發心念一句者。即得往生。如地獄中。能念一佛名號。即得出離地獄。
阿伽陀藥。萬病總持者。梵語阿伽陀。此云普去。是妙藥之名。此藥能普去眾病。故稱總持。喻此經持名之法。能治眾生一切煩惱心病。三根普被。六度全該。故我常稱此經。為大總持法門。念佛為大總持修法。
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者。念佛法門。何為絕待。能念之心。心即是佛。所念之佛。佛即是心。能所雙亡。心佛一體。絕諸對待。圓融無礙。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
《解》華嚴奧藏。法華祕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歎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講)華嚴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故此經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為華嚴深奧之藏。法華經偈云。但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又云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此經專示持名念佛。圓證三不退。必得成佛。故為法華祕密之髓。
一切諸佛心要。不出我現前念佛之心性。菩薩萬行司南。亦不出我一念心性。萬行雖多。以心為主。如指南鍼。依此而行。故稱司南。皆不出此者。即諸佛菩薩。所修所證。皆不出此經。此經體即法界。法界無盡。故歎述亦莫能盡。智者當自知之。不必廣明。五重玄義。第五明教相講竟。合大科。五解經玄義講竟。
(講)此後入文。正釋本經要解。因本經文淺義深。蓮池大師著疏鈔。幽溪大師著圓中鈔。乃將妙義。闡發無遺。蕅公以二書。文富義繁。初機淺識。莫測高深。故有要解之作。文雖簡。而義仍豐。許多入理之談。亦不易領解。特於講演時。命度徒明暘。筆而記之。或可為披閱要解。及修淨宗者之一助也。
《解》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腑臟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
(講)經文之分三分。始於道安。證於親光。上古講經。隨文釋義。不分科判。迨道安法師。將經文。分為序正流通三分。眾議其非。多不肯從。後唐玄奘法師傳來。親光菩薩佛地經論。亦分三分。初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名異義同。後人稱為彌天高判。今古同遵。
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下明三科之要。復舉喻顯之。序如首。五官具存者。五官為百骸之總。觀其五官。便知此人。智愚善惡。序分亦復如是。觀其序分。便知此經。大小偏圓。○正宗如身。腑臟無闕者。六腑五臟。皆在身中。極關重要。正宗分亦復如是。一陳依正莊嚴以啟信。二勸應求往生以發願。三示執持名號以立行。三種資糧要義。皆在正宗分中。亦為淨土重要之義。○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者。人有手足。方能運動行走。流通分亦復如是。流傳萬古。通達十方。即流通今後。無有滯礙。故以一人喻一經也。
《解》故智者釋法華。初一品皆為序。後十一品半。皆為流通。又一時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五品。皆為跡門流通。
(講)此引證初中後三善。智者。乃天台宗祖師。名智顗。字德安。係潁川人。其母夢五色彩煙縈懷。而生師。及誕光明照室。目有重瞳。臥必合掌。坐必向西。誠非常人也。十八歲出家。日誦法華經。詣光州大蘇山。禮慧思大師。思一見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今復遇矣。即示普賢道場。顗於此行法華三昧。誦經至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寂然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得一旋陀羅尼。後立天台宗。判釋如來一代時教。為五時八教。創立三止三觀。一生宏揚法華。著三大部。享壽六十七歲。後坐脫於石城寺。
釋法華經。亦分三分。第一序品為序分。從第二方便品。至第十七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止。為正宗分。從後至第二十八普賢菩薩勸發品。共十一品半為流通分。即為初善中善後善。
又一時下。指智者大師。先將全經二十八品分三分。又有一時。講法華經。則將述本二門。各分序正流通三段。法華一經。前十四品。乃跡門開權顯實。跡者。即釋迦今生。示現成佛之事跡。開三乘之權教。顯一乘之實理。○後十四品。乃本門開近顯遠。本者。乃釋迦久遠。早成佛道謂之本。開如來之近壽。顯本地之遠壽。跡本各分三段。則法師等五品。皆為跡門流通者。第一序品。全為跡門序分。第二方便品。至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共八品為跡門正宗分。第十法師品。至第十四安樂行品。共五品為跡門流通分。第十五從地湧出品前半。至彌勒菩薩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乃本門發起序。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至第十七分別功德品止。共二品半。乃本門正宗分。從第十八隨喜功德品盡經。有十一品。皆為本門流通分。
《解》蓋序必提一經之綱。流通則法施不壅。關係非小。後人不達。見經文稍涉義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安所稱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
(講)此乃寄責疏家。分科未善。蕅公對本經。所分三分。與人不同。故首明三分。皆屬緊要。引法華為證。以顯初中後善也。
(講)通序者。通於諸經皆具故。即六種成就。又名證信序。有此六種證明。方信此經乃為佛說。又名經後序。是佛說經之後。佛臨涅槃時。阿難問佛。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佛示云。如是我聞等。六成就者。具足六種。法會方得成就故。別序者。別於諸經不同故。惟此經是此序。為本經發起因緣。又名發起序。亦稱經前序。是說經之前。序述緣起也。
(講)標彌陀法會。科中但云時處。文具信聞時主處五成就。乃從略也。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解》如是標信順。我聞標師承。一時標機感。佛標教主。舍衛等。標說經處也。
(講)此總標五種成就。標者表顯也。如是標信順者。阿難結集經時。大眾請云。如尊者所聞。當如是說。阿難答云。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故為信順。乃表其信實。以順眾心也。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故居其首。○我聞標師承者。師資一堂。面命耳提。親承金口施教。非輾轉傳聞也。○一時標機感者。時至機熟感應道交。良時嘉會。大法當宣也。○佛標教主者。佛自覺已圓。然後覺他。以為應機施教之主。○舍衛等標說法處者。舍衛是波斯匿王都城之名。此翻豐德。有謂國覺四德。多聞。解脫。財寶。五欲。四皆豐足。余以財寶五欲。未可稱德。將豐德二字。要分開說。當云國多財寶五欲之豐。人有解脫多聞之德。祇樹。是祇陀太子之樹。給孤獨園。是給孤獨長者。金磚布地。所買之園。供養佛僧。為佛說法之處。
《解》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
(講)此別釋如是。不變名如。無非曰是。實相妙理。乃指本經正體。實相者。真實之相也。遠離虛妄名相故。妙理者。妙性理體也。並非一切事相故。此體非古非今。不屬古今。故古今不變。名之為如。譬喻虛空。非明非暗。不屬明暗。而明暗不能變也。
依實相理。求生淨土四句。實相妙理。並非他物。即現前一念心之自性。依此心性念佛。求生淨土。能念是實相心。所念是實相佛。能求是實相信願。所生是實相淨土。即前辨體文中所云。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故謂決定無非。曰是。
小字批云。悟此者少。達默法師曰。真實不多也。世人但知實相無念。而不達無所不念。又但知實相無生。而不達無所不生。今依此無所不念。故念佛。無所不生。故求生也。是之謂決定無非。曰是。
《解》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名聞。
(講)此別釋我聞。實相無相。故非同凡夫之有我。實相無不相。故非同二乘之無我。阿難乃隨順菩薩假我。隨順世間。假名為我。並無我見之與我慢。但不壞假名。故仍稱我。非如凡夫妄執之實我。及與外道妄計之神我也。
耳根發耳識者。耳根。有浮塵勝義之分。浮塵是地水火風。麤四大所成。即今兩耳。人人可見。勝義是清淨四大所成。惟天眼聖眼能見。耳識依勝義根發。當知根無分別。識有分別。不可不知。唯識云。愚者難分識與根。
親聆圓音。如空印空者。謂依耳根。所發之耳識。親聽如來所說圓音。佛一音具足眾音。故稱圓音。又佛音圓被眾機。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故稱為圓。親聆者。親耳聞佛所說。非私淑諸人也。○耳識。亦第八識見分。映在六根門頭了境。聲塵是第八識相分。見相二分。不離自證分。今耳根發識。聞佛聲教。以見分而取相分。是為自心取自心。故云如空印空。楞嚴經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妄為色空及與聞見。
《解》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
(講)此別釋一時。時無實法者。以時本無實體可得。乃依色心諸法假立。亦無一定長短。一夕之夢。經歷一生。足證無實。○師資道合者。佛為師。弟子為資。以資之機。與師之教。機教相契。故為道合。自始至終。說聽周足。是為一時。
《解》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
(講)此別釋佛在。佛者覺也。覺有三義。自覺。超六凡法界。眾生之不覺。覺他。超二乘法界。但求己利。而不覺他。覺行圓滿。即自覺行滿慧足。覺他行滿福足。超菩薩法界。三覺圓。萬德具。證極無上菩提。福慧兩足。乃超九界以獨尊。為人天大導師。名之為佛。
原解略釋在字。今補之。在者住也。行住坐臥。通名為在。應身。則應機示現。所以有在。若法身。則無在。無所不在也。
《解》舍衛。此云聞物。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祇陀。此云戰勝。匿王大臣名須達多。此云給孤獨。給孤獨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祇陀感歎。施餘未布少地。故並名祇樹給孤獨園也。
(講)此別釋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舍衛本非國名。乃憍薩羅國之都城。因有南憍薩羅國同名。故以都城為國號。舍衛此云聞物。因國有財寶五欲之豐。人有多聞解脫之德。名聞各國。故以稱焉。為中印度大國。波斯匿王所都也。梵語波斯匿。此云勝軍。以其軍勝諸國故。太子名祇陀。此云戰勝。適王奏凱班師。太子出世。故以字之。
給孤獨。是匿王大臣。須達多長者之善名。因長者財富無量。常周給孤兒獨夫。故稱為給孤獨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者。因須達多為兒聘婦。至鄰國王舍城。珊檀那長者家。見其種種設備。非常忙碌。因問其故。珊檀那云。明晨請佛齋僧。今預辦其供。須達多云。何者名佛。珊檀那云。淨飯王太子悉達。十九歲出家。雪山修道。至三十歲。於菩提樹下。得成佛道。具足三明六通。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法。教化人天。有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現在竹園精舍說法。須達多聞佛。身毛皆豎。歡喜無量。即欲見佛。睡不安枕。佛放光照之。以為天亮。即起而行。將至佛所。天忽黑暗。疑云莫非妖邪惑我耶。遂聞空中有神告曰。汝善自前行。莫得遲緩。前行一步功德。勝過七車七寶布施。須達多信步前行。乃見佛身。金色晃耀。巍巍堂堂。在竹林外經行。須達多未知見佛禮儀。天人化現一人。繞佛三匝。禮佛三拜。須達多依儀敬禮。佛為說法。即證初果。便請世尊。來年至舍衛國說法。佛云來年已受瓶沙王請。復請後年。世尊應許。便問舍衛城外。可有清淨園林。遠離憒鬧。能容千眾處所否。須達多云。但願世尊不棄。自當辦之。須達多回國。沿途宣告。以至本國。想自己所有園林。皆不敷用。惟有祇陀太子花園。圍一由旬。寬廣茂好。但太子必不肯賣。次日至太子所。讚佛功德。告以請佛。欲與買園之事。太子戲曰。長者財富無量。能將金磚布滿園地。即算此園。為卿所買。金磚我亦不要。長者聞言稱善。遂即辭歸。用牛車裝金磚以鋪之。太子聞報遂異之。乃親往觀看。大生感歎。尚餘少地未布。乃與長者面商。此地不必鋪。願與長者。共成供佛功德。長者不允。要獨任其事。太子曰。卿雖金磚布滿其地。樹根金磚鋪不到。樹應屬我。若砍樹鋪磚。又失園林之勝。況周圍牆垣。亦復是我。何得不允共成。長者聞說始允。祇陀施餘未布少地。及諸樹林牆垣。故稱祇樹給孤獨園。有經稱祇桓精舍。有經稱祇垣精舍。各隨所稱。佛家有金磚布地之典。即出自須達多。初標法會時處竟。
《解》聲聞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
(講)此別釋聽眾。有聲聞。菩薩。天人。大眾同聞。非一人獨聞。即六成就中。第六眾成就也。聲聞者。聞佛四諦音聲而悟道。故得此名。有定性回心二種。即大小乘之分。定性屬小乘。所作已辦。生死已了。居滅已休。更不前進。耽著小乘涅槃之樂。不肯前趨寶所。求成佛道。是為定性聲聞。
回心屬大乘。回小乘心。向大乘道。出離化城。涉俗利生。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廣修六度。普度眾生。同諸菩薩。運智上求佛道。運悲下度眾生。是為回心聲聞。
三種眾中。不先列菩薩。以聲聞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聲聞。割愛辭親。出家修道。剃髮染衣。具出世之相故。二佛成道後。教化成就。感佛深恩。常隨從不離故。三為佛法所繫。佛法二寶。必賴僧寶得傳故。
《解》菩薩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隨故。表中道義故。
(講)菩薩居中者。一以菩薩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其相不定故。二有此界菩薩。有他方菩薩。乘時利見。到處化度眾生。不常隨從故。三聲聞欣涅槃。是滯空。人天樂生死。是著有。菩薩不住涅槃。不畏生死。處染若淨。在俗恆真。不落空有二邊。常居中道。故曰表中道義故。
《解》天人列後者。世間相故。凡聖品雜故。外護職故。
(講)天人列後者。一三界內人天雖分。同是世間有漏相故。二有聖有凡。有苦有樂。品類雜故。三天人從佛聞法。亦復護法。為外護職故。以是列後。
《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解》大比丘。受具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語。含三義。一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二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三怖魔。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講)與者同也。師資同堂晤對。大比丘。即大乘聲聞。內祕菩薩行。外現比丘身。受具足戒者。受二百五十戒。割愛辭親。出家學道人也。
又既稱大比丘。則具足戒。亦可云具足三諦戒也。真諦戒具足。出同居家。俗諦戒具足。出方便家。中諦戒具足。出實報家。
比丘是梵語。名含三義故不翻。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也。三義者。一乞士。外向施主乞食。以資身命。內向如來乞法。以資慧命。一缽資身。即手持缽多羅。常行乞食。佛制比丘。乞食資身。捨除貪慢故。行乞則折伏傲慢。無所蓄藏。則破除貪心。專求出要者。專心研求。出離生死之要道也。
二破惡者。以三觀正慧。破除煩惱諸惡。小乘云破身口七支之惡。大乘自當廣指諸惡。不墮愛見者。愛即思惑。見即見惑。我執已空。見思惑盡。超出三界。不墮愛見深坑。
三怖魔者。發心受具足戒。登壇白四羯磨成就。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輾轉讚善。聲傳六天。魔聞生怖。
《解》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眾。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見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講)僧是略稱。具足應云僧伽。譯為和合眾。有理事二種和合。理和者。同證無為之理。解脫生死苦縛也。事和者。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合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天竺僧分大小乘。六和亦然。○又僧有五種。一無恥僧。毀犯禁戒者。二啞羊僧。不解三藏者。三朋黨僧。交遊族姓者。四世俗僧。昏昏度日者。五勝義僧。證果說法者。此僧非前四。乃第五勝義僧。
《解》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師資共千人。身子目連。師資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脫。感佛深恩。常隨從也。
(講)首句舉總數。三迦葉兄弟三人。過去在迦葉佛時。共立剎竿。感為兄弟。先為事火婆羅門。後遇佛得度。迦葉此云龜氏。姓也。先人在山修道。感靈龜負圖而出。因是命族。三兄弟。一優樓頻螺迦葉。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住故。又云木瓜癃。胸前有癃。狀如木瓜故。年一百二十歲。頻沙王奉為國師。世稱大仙。師徒五百人。釋迦如來。初度憍陳如等五人之後。即思要度一位。世界有名之人。可以廣度多眾。乃以妙觀察智。觀察三迦葉。機緣已熟。即至木瓜林借宿。優樓頻螺。以道不同。拒而不納。釋迦云。天色已晚。即指石室云。此處可否借我一宿。答曰。此處有毒龍。佛云無礙。迦葉即許住之。其徒曰。必為火龍所害。師云。彼願意。汝勿多事。佛即往住。眾徒心均不安。恐佛必遭火難。其夜火龍吐火。佛則放三昧火勝他。龍瞋噴毒氣。佛入慈心三昧。則不受毒。龍降伏。次日迦葉眾徒往觀。火龍伏於足旁。乃大異之。歸告其師。迦葉云。彼道不如我道真。意勸眾徒。勿信小沙門。迦葉於是留佛少住。以禮待遇。佛為顯神通。至第十六次。迦葉心起一念。佛即為說出。併謂迦葉云。汝自謂得阿羅漢果。其實未得。汝勿自高。成大妄語。於是迦葉心伏。求佛度其出家。佛令與眾徒宣布。各願從佛修道。將事火之器。棄之河中。二伽耶迦葉。伽耶山名。即象頭山。在王舍城外。依此山學道故。聞知大兄。從佛出家。師徒二百五十人。亦相率從佛。三那提迦葉。那提此云河。在河邊學道故。一日見河中事火法器。隨流而下。疑二兄為人所害。即往探之。知二兄皆從佛出家。師徒二百五十人亦相率歸佛。師資共一千人。身子。即舍利弗。其母身形端正。是其所生之子。故稱身子。目連即目犍連。此云采菽氏。婆羅門種。二人先事沙然梵志。沙然去世。眾推二人為師。後聞佛因緣教。心有領悟。師徒二百人。皆從佛出家。耶舍長者子。及同學共五十人。亦從佛出家。併初度憍陳如。十力迦葉。額鞞。跋提。俱利。五人。應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數。故曰千二百五十人。
皆佛成道。先得度脫四句。此大比丘眾。皆是佛成道後。觀察機緣成熟。先得度出三界。解脫生死。感佛度脫深恩。恆常隨從。與佛俱在一處。不離左右也。初明類標數竟。
《經》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解》阿羅漢亦含三義。一應供。即乞士果。二殺賊。即破惡果。三無生。即怖魔果。復有慧解脫。俱解脫。無疑解脫。三種不同。今是無疑解脫。故名大。
(講)前比丘是修因名。此阿羅漢是得果名。因果相契。因具三義。果上亦含三義。一應供。羅漢為世間福田。應受人天供養。即乞士所感之果。二殺賊。殺心中煩惱之賊。煩惱名賊者。以能傷害法身慧命故。即破惡所感之果。三無生。出分段生死。於三界內不再受生故。即怖魔所感之果。以魔樂生死。聞說受具足戒。即怖佛界增多。人天減少也。
有慧解脫下。標三種羅漢。今是無疑二句。是揀大阿羅漢。慧解脫羅漢者。因中修性念處觀慧。即修四念處觀。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觀成斷惑證真解脫生死。能破一切智外道。○俱解脫羅漢者。因中修共念處觀慧。謂諸禪三昧。與四念處共修。具三明八解脫。能破五通外道。○無疑解脫羅漢者。因中修緣念處觀慧。緣念世出世法。皆悉通達。能決眾疑。能破圍陀外道。三種羅漢。修因證果。彼此不同。今經云。皆是大阿羅漢者。決定是無疑解脫。故名大也。
《解》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證此不思議法。故名大也。
(講)此是開跡顯本。以釋大也。又此阿羅漢。約跡則是聲聞。約本則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是菩薩之別稱。破無明見法身。大乘之士也。示作聲聞者。隱藏法身大本。示作聲聞小果。如舍利弗。過去已證金龍佛位。須菩提。乃是青龍陀佛。倒駕慈航。故曰示作。證此持名念佛。不思議之法。故名大也。
《解》從佛轉輪。廣利人天。故為眾所知識。
(講)上表位。是阿羅漢位。此歎德。是大菩薩德。從佛轉輪者。依從佛所轉之法輪。悉能代佛宏化。轉妙法輪。法以輪稱者。譬喻二義。一輪有推碾之功。喻法能推碾眾生。麤細煩惱故。二輪有運載之義。喻法能運載眾生。從凡夫地。到聖人地故。既能代轉法輪。自可廣利人天之眾。為眾所共知共識者也。聞名曰知。見面曰識。二表位歎德竟。
《經》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冕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解》德臘俱尊。故名長老。身子尊者。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目連尊者。神通第一。飲光尊者。身有金光。傳佛心印。為初祖。頭陀行第一。文飾尊者。婆羅門種。論議第一。大膝尊者。答問第一。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慶喜尊者。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牛司尊者。宿世惡口。感此餘報。受天供養第一。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黑光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善容尊者。壽命第一。無貧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此等常隨眾。本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今聞淨土。攝受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增道損生。自淨佛土。復名當機眾矣。
(講)此列常隨眾上首之名。長老二字。貫下十六尊者。非獨指舍利弗一人。德臘俱尊者。若德重智深。是謂法性長老。若臘久年高。是耆年長老。俱者並也。德臘並尊。故名長老。此中多有德有臘者。亦有有德而無臘者。並無有臘而無德者。
身子尊者。已證阿羅漢果。堪稱尊者。身子乃連母為名。其母身形端正。故名身。是身所生之子。故曰身子。本經稱舍利弗。舍利此云鶖鷺。其母眼目伶俐如之。故稱舍利弗。弗即子也。又稱鶖子。聲聞眾中。智慧無能及者。在胎已能寄辯母口。八歲登座。論議無雙。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故稱智慧第一。亦姑顯一德耳。十六尊者。各有偏長。非餘尊者。不具智慧。亦非身子。不具餘德。
目連尊者。神通第一。具云目犍連。此云采菽氏。先人入山修道。采菽而食。因是命族。此族出家多人。以摩訶二字揀之。云大采菽氏。神通者。神妙莫測。通達無礙。羅漢具六神通。一如意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漏盡通。前五。天仙神鬼皆有。彼是報通。此皆修通。後一聖人方得。言第一者。如止耆婆之車。焚得勝之殿等。難以具述。
飲光尊者。身有金光。梵語摩訶迦葉。此云大飲光。由宿世為冶金師。有一貧女。至塔中禮佛。見佛像金身。壞了一塊。乃起一念。我如有金。當為裝飾完好。發一善願。即有感應。後行乞途中。拾一金錢。即倩冶金師。為其鎚薄。不取工價。發心同飾佛像。自爾以來。九十一劫。身常圓滿紫金光聚。光吞日月。故名飲光。加以大者。揀異其他迦葉也。
傳佛心印者。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三卷云。梵王至靈山。以金色缽羅華獻佛。捨身為座。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華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今付摩訶迦葉。此即我佛傳心印於迦葉。為初祖。迦葉復傳心印於阿難。遞代相傳。心心相印。故稱心印。
頭陀第一者。梵語頭陀。此云抖擻。以十二行。抖擻塵勞煩惱故。一住阿蘭若。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四日中一食。五節量食。六過中不飲漿。七著糞掃衣。八但三衣。九塚間坐。十樹下宿。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臥。迦葉年老。不捨頭陀。佛憫其老。勸令休息。迦葉頭陀如故。佛讚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故曰頭陀第一。此尊者未曾入滅。佛囑傳衣彌勒。在雞足山入滅盡定。以待彌勒佛出世。
文飾尊者。即摩訶迦旃延。此云大文飾。南天竺國婆羅門種。西域四大姓一剎帝利。此云王種。二婆羅門。此云淨裔。三毘舍。此云商賈。四首陀。此云農夫。婆羅門多智。尊者又復出家聞法。善解契經。阿含經云。有外道執斷見。問曰。我見人死不還。云何說其受苦。故知無他世。答曰。如罪人被囚。寧得歸否。又問若生天上。何故不歸。答曰。如人墮廁得出寧肯更入。如是種種善論。故云論議第一。大膝尊者。即摩訶俱絺羅。是舍利弗母舅。平日與姊論議輒勝。自姊懷胎後。皆姊勝。知胎中必懷智人。自思弟屈於姊。尚是小事。將來舅屈於甥。豈不令人見笑。遂辭姊。到南天竺國。讀四圍陀典。發憤精進。尚無剪爪之功。世稱長爪梵志。十六年歸。欲與甥論議。問姊甥今何在。姊云先從沙然梵志學道。現從佛出家。即至佛所。索甥歸還。佛令立論。論勝則還。心中大快。即思十六年苦功。今日正好在此廣眾一顯。遂曰。論勝還甥。論屈我頭把汝斬。佛笑謂曰。汝以何為宗。答曰。不受為宗。佛云。汝見受否。大膝一想不好了。兩頭俱墮。說受則自宗相違。說不受。世間相違。被佛一問。自知論屈遂逃。行不數武。心思大丈夫。一言既出。何以逃走。乃返佛所。高聲曰。瞿曇取刀來。斬我頭去。佛曰我法無如是事。汝既知屈。可從我出家。由精勤故。得四無礙辯。觸問能答。故稱答問第一。
星宿尊者。父母禱星宿而生。即離婆多。又譯假和合。釋論云。夜坐空亭。見一小鬼負屍而來。有一大鬼追來爭之。乃請尊者分判。自思若依理而判。必為大鬼所害。若枉理而判。難免小鬼所害。俱不免害。乃依理判曰。我見此屍。是小鬼負來。大鬼怒。拔其手足食之。小鬼取屍手足補之。因此煩惱。遂疑此身非我。若我本身。眼見鬼拔食訖。若非我身。云何隨我行。逢人即問。汝見我否。僧答云。本是他遺體。非我有也。遂悟此身假和合。即得道果。入定心無倒亂。故云無倒亂第一。
繼道尊者。即周利槃陀伽。周利是兄名。譯大路邊。槃陀伽譯繼道。相繼於道路而生。其母二次。皆於歸家途中生子。繼道隨兄從佛出家。因根機愚鈍。僅持一偈。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兄遣還俗。哭泣不已。佛憐而教之。使誦掃帚不輟。於三七日。將一把無相掃帚。把心地見思煩惱。掃得乾乾淨淨。得阿羅漢果。具足辯才。義持第一。可見修行。不怕愚鈍。只怕不肯發心。若肯發心。下愚可得上智。但誦掃帚。亦能證果。如若念佛。豈不成佛。此其證也。
喜尊者。佛之親弟。四月九日生。身黃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故稱儀容第一。摩竭提國。有裸形外道。世稱智者。與舍利弗論議結舌。深信佛法。有欲出家。見難陀色貌殊偉。歎曰。短小比丘。智慧難概。況堂堂者乎。遂從其出家。
慶喜尊者。佛之堂弟。是佛成道日生。淨飯王是日。先得太子出家成佛之報告。又聞王弟白飯王。報告生子。故字之曰慶喜。至二十歲。佛度出家。要求佛將二十年所說之法。重為宣說。悉能記憶。迦葉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故稱多聞第一。
覆障尊者。即羅侯羅。過去因塞鼠穴六日。報感在胎六年。故云覆障。是佛之子。佛與耶輸陀羅。為名字夫妻。未行欲事。何以有子。因悉達第四次出遊。見比丘僧。為度生老病死苦。回歸向父王請願出家。淨飯王聞言流淚曰。阿私陀仙人之言應矣。次日至宮中。勸太子曰。汝若有子。當許出家。太子指耶輸陀羅腹云。他已有孕。耶輸一驚。即覺成孕。於太子出家後。六年始生。惡聲盈路。諸釋皆憤恨。請王治其罪。耶輸雖能自信。欲雪不白之冤。求王設一火坑。誓言我若為非。母子俱滅。若真遺體。天當為證。抱子投坑。火化紅蓮。托耶輸體。母子無損。國人始信。從此息謗。後佛度羅侯羅出家。密行第一。
牛司尊者。宿世惡口。感此餘報。司者。牛雖不食。恆事虛哨。憍梵波提。過去世為沙彌。見老比丘誦經。輕弄云。如牛食草。老比丘已證阿羅漢果。告云。汝此言有罪。隨即懺悔。猶墮落五百世為牛。餘報未盡。尚事虛哨。佛恐世人。睹形不知觀德。譏謗又要獲罪。於是令居天上。諸天敬奉。故受天供養第一。
不動尊者。即賓頭盧。頗羅墮。昔樹提長者。以缽置剎竿上。號於眾曰。誰能現通取缽。當以與之。尊者即時現通取之。佛訶責不許入滅。留身世間。應末世供。為人天福田。故稱福田第一。
黑光尊者。為佛使者。即迦留陀夷。身形麤黑有光。人見驚駭。佛禁夜行。因之而始。此尊者為佛使者。摩利夫人師事焉。教化夫婦同證道果者。數滿一千。一人證果者。不知其數。故稱教化第一。
房宿尊者。即劫賓那。由父母禱星宿而生。房宿乃二十八宿之第四星也。能知星宿第一。
善容尊者。即薄拘羅。毘婆尸佛時。以阿梨勒果。施一病僧。自爾九十一劫。無病無夭。又持不殺戒。感五不死報。初生現異。母以為怪。遂欲處死。置之熬盤不死。復置釜中不死。復投水中。巨魚吞之。魚為人獲。刀剖子現。竟無所傷。漁人養育成人。因火不能燒。湯不能煮。水不能淹。魚不能噬。刀不能傷。名五不死。顏貌端正。故曰善容。享壽一百六十歲。故稱壽命第一。
無貧尊者。即阿冕樓陀。楞嚴經。名阿那律陀。譯云無貧。亦云如意。由昔饑世。以稗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不受貧窮。得如意樂。亦佛之堂弟。聽法之時。常樂睡眠。佛即呵云。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因聞佛呵。恐受墜落。乃自責發憤。經七晝夜。眼不交睫。精進失目。佛憐而度之。示以樂見照明金剛三昧。好樂反見。照明金剛不壞本體。而得正定。遂得半頭天眼。告螺髻梵王云。我不因眼。觀大千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是為天眼第一。如是等。諸大弟子。如是。指上十六尊宿。等者。等餘未列之眾。此等常隨眾。本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者。或過去古佛。倒駕慈航。或法身大士。隱本垂跡。或他方聖眾。影響法會。助宏道化。今聞淨土攝受十方眾生。不可思議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第一義悉檀。為四悉檀之一。得入理益。所入之理。即中道第一義諦之理。○增道損生者。聞此念佛法門。悟唯心淨土。見自性彌陀。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自淨佛土。即淨自心之佛土。復名當機眾者。因此等常隨眾之機。與念佛之教相當。堪能得益。故稱為當機眾矣。初聲聞眾竟。
《經》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解》菩薩摩訶薩。此云大道心。成就眾生。乃智悲(並)〔雙〕運。自他兼利之稱。
(講)此釋菩薩通名。正文并者。及也。承前文義。在會聽眾。不獨聲聞。諸菩薩。亦所同聞。摩訶薩。乃菩薩中大菩薩。此云大道心成就眾生。大道心者。發大菩提心。即運智上求佛道也。成就眾生。乃運悲下度眾生也。故曰智悲雙運。自他兼利者。運智上求是自利。運悲下度是利他。菩薩二利兼焉。
《解》佛為法王。文殊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故居初。
(講)此釋文殊等別名。佛為法中之王。於法而得自在。王者。自在之義也。法王有三子。菩薩是真子。二乘是庶子。凡夫是外子。於真子中。文殊為首。能承紹佛之家業。故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者。文殊為七佛之師。過去已成龍種尊王如來。現在北方成佛。名曰寶積。得一切種智。倒駕慈航。勇猛實智。即根本智。非此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難信之法。故以文殊居初。
《解》彌勒當來成佛。現居等覺。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故列次。
(講)梵語彌勒。此云慈氏。姓也。本名阿逸多。此云無能勝。當來成佛。龍華三會。度眾無量。現居等覺之位。在兜率天內院。候補作佛。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者。必以斷深惑。度眾生。究竟福慧二種莊嚴。淨佛國土。為要務之急。故次列。
《解》不休息者。曠劫修行。不暫停故。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
(講)曠者遠也。此菩薩。從遠劫修利他行。乃至今日。不暫停息。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故此菩薩不休息。常精進與不休息義同。其行亦同。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度眾生以利他。智悲並運。常無疲倦。故名常精進。
《解》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
(講)此明菩薩等得益。深位菩薩者。位鄰極聖。深證等覺。已破四十一品無明也。必皆求生淨土者。以不離三寶故。小註云。事是大因緣。理是祕密藏。不可忽過。既得不離三寶。即是成佛大因緣。常見佛聞法。開示佛之知見。常近眾僧。同得悟入佛之知見。故云大因緣。佛知見。即三德祕密之藏。證入三德祕密藏中。乃能速成正覺。圓滿無上菩提。故曰不可忽過。二菩薩眾竟。
《經》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解》釋提桓因。此云能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色。無色。無量諸天也。大眾俱。謂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通序竟。
(講)此會。不獨出世間聲聞菩薩。並有世間天人。釋提桓因。此云能為主者。能為忉利天之主。未來成佛。號無著尊佛。迦葉佛時。有一女人。發心建塔。三十二人助成其事。感報此天。中間一天。天王所居。東西南北各八天。即三十二人所居。為內臣。合名三十三天。等者。下等四天王天。在須彌山半。東方持國天王。宮殿建於黃金埵。南方增長天王。宮殿建於琉璃埵。西方廣目天王。官殿建於白銀埵。北方多聞天王。宮殿建於水晶埵。此四王統領八部鬼神。護持世間。又稱護世四王。是忉利天王外臣。上等夜摩天。兜率天。此天有內院。菩薩所居。三災不及。外院天眾所居。化樂天。他化天。至此為欲界六天。有男有女。未離欲故。
更等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各三天。四禪本天三天。外道天一天。五不還天五天。合為十八梵天。名為色界者。色蘊勝故。以離欲清淨。無有女人。自然化生。又名梵天。梵者淨也。以禪定為樂。又名四禪天。
更等無色界。四空四天以滅色趣空。無色蘊故。名無色界。三界共成二十八天。俗云三十三天。不知但是橫論第二天之名。以為豎論總數。三十三層者。錯誤也。
無量諸天。應指大千世界。四禪以下。諸天之數無量。大眾俱者。總指在會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鬼神等。無不與會。共秉同聞。皆為淨土法門所攝之機。旁註。唯廣大故微妙者。唯法門廣大。故無機不收。能三根普被。故法門微妙也。初通序竟。
《解》發起序也。淨土妙門。不可思議。無人能問。佛自倡依正名字為發起。又佛智鑒機無謬。見此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獲四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如梵網經下卷。自倡位號云。我今盧舍那等。智者判作發起序。例可知也。
(講)前是通序。即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證信序也。與諸部經相同。故為通序。此為別序。乃發起一經之由致。與諸部經各別。故名別序。又稱發起序也。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他經多為弟子發起。請問而說。此經乃無問自說。以淨土妙門。無人能問。法門何以稱妙。以但持六字洪名。即得三界橫超。念佛為因。而得成佛之果。非大眾智力所能知能問。故曰不可思議。無人能問。乃自倡依報極樂世界。正報阿彌陀佛。二種名字。以為發起也。
又。佛智鑑機無謬者。佛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善鑒眾生之機。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纖毫不錯。見此現前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得四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四益。即四悉檀之益。第一世界悉檀。得歡喜益。聞佛說有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國中有佛。現在說法。心生歡喜。第二為人悉檀。得生善益。聞說欲生彼國。親見彌陀。只要執持名號。即為多善根福德因緣。則知念佛即能生善。第三對治悉檀。得滅惡益。依教專修淨行。念念相續。而得滅除身口意三業之惡。第四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教令持名念佛。念到日久功深。豁悟實相第一義諦之理。即得理一心不亂。是謂四悉普益也。
如梵網下。引例也。梵網經下卷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等。亦自倡位號。智者大師判此段偈文。作發起序。以彼例此。可知此文。亦發起序。
《經》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解》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
(講)淨土法門。收機最廣。故能三根普攝。上中下三根。皆可念佛。皆得往生。師子峰云。是男是女總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又後文云。上上根不能越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亦即圓超也。
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者。絕待即絕諸對待。唯一無二。唯此無外也。如徹祖云。一句阿彌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為宗。二以唯佛為宗。三以絕待圓融為宗。四以超情離見為宗。○唯心為宗者。全佛是心。心外無有佛。為心所念。心性豎窮橫遍。心外無有一法可得。○唯佛為宗者。全心即佛。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佛亦豎窮橫遍。佛外亦無有少法可得。上二皆明絕待義也。
圓融。乃圓通融洽。無障無礙。即以心佛明之。心性圓滿周遍。不妨佛性。亦滿亦遍。一切法性。皆滿皆遍。佛性法性。圓滿周遍亦然。彼此無障無礙。此明圓融義也。○問理雖如是。事上難免生疑。既許心性圓遍。如何能許佛性諸法之性。同時圓遍耶。答此乃法界無障礙之義。不獨理與事。而得無礙。乃至事之與事。一一皆得無礙。喻如千燈一室。各得圓遍。各各無障無礙。即此可以斷疑。
絕待圓融。共為一宗者。正絕待便圓融。正圓融便絕待。如台宗所云。隨舉一法。體即法界。舉心為法界。一切諸法。皆趣此心。舉佛為法界。一切諸法。皆趣此佛。同時絕待圓融。不前不後。如千珠寶網。一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珠。珠珠皆能互含互遍。不相妨礙。
超情離見為宗者。超凡情。離聖見也。但約絕待。已超凡情。已離聖見。若約心佛圓融。尤非凡情聖見之所能及。○問。凡情當超。聖見如何亦離。答。但有一法當情。都是法執之病。都為清淨心中之障礙。不得不離。喻如好眼。不容沙著其中。以沙是不好之物。能壞於眼。急當去之。若以金屑著眼。雖是貴重之物。亦能妨礙於眼。亦當去之。是為超情離見之宗。一句彌陀名號。具此四句宗旨。非語言分別之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議。
圓收圓超一切法門者。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說出一切法門。不出戒定慧三學。今此淨土法門。可以三學全該。正念佛時。都攝六根。身口意三業清淨。不犯眾戒。念到一心不亂。而得正定。了知能念之心。自體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又了知能念之心。念念相續。所念之佛。歷歷分明。又了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能所情亡。空有見泯。而得三觀妙慧。是則一句阿彌陀佛。具足戒定慧三學。即圓收一切法門也。
古德云。八萬門中。念佛第一。又云淨土法門。為徑中捷徑。即圓超一切法門。旁註云。從未道徹者。即此淨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從來未經何人道徹也。
甚深難信者。即此念佛一法。若理若事。悉皆難信。蓮池大師云。兼眾德而俱備。統百行以無遺。其理甚深。若人執持名號。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其事亦復難信。故經云。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此念佛法門。事是無上大因緣。理是三德祕密藏。是為難信之法。故特告大智慧之者。非第一大智慧人。不能直下承當。無所疑惑也。旁註。可見正智庸愚。兩不思議者。正智之人。依智不依識。遠離分別。故不思議。庸愚之輩。昏昏度日。不知分別。亦不思議。故云兩不思議也。特告大智慧者。正以不思議法。向不思議人說也。
《解》西方者。橫亙直西。標示現處也。十萬億者。十萬曰億。今積億至十萬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須彌山。東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鐵圍所繞。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過如此佛土。十萬億之西。是極樂世界也。
(講)此正釋西方。從是娑婆世界。向西方橫亙直過。十萬億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極樂。乃標彼佛。示現同居土成佛之處也。按世界剎種。高二十層。每層有無量諸佛國土。娑婆與極樂。同在剎種第十三層。故得平橫通達。直至極樂。十萬億。積億至十萬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為一佛所化之土。
且以此娑婆世界。三千大千言之。一須彌山。東西南北。各有一洲。梵語須彌。此云妙高。以四寶所成曰妙。上至忉利曰高。在一個小世界大海中心。出水八萬四千由旬。此山東面有洲。名弗婆提。此云勝身。身形殊勝。從人立名。人高八肘。壽命二百五十歲。西面有洲。名瞿耶毘。此云牛貨。以牛為貨。從物立名。人高十六肘。壽命五百歲。南面有洲。名閻浮提。此云勝金。從樹立名。洲有此樹。樹汁入水。沙石成金。超勝餘金。人高三肘半。壽命百歲以下。北面有洲。名鬱單越。此云勝處。勝三洲故。人高三十二肘。壽命一千歲。無中夭者。
同一日月所照。一鐵圍山所繞者。日月在須彌山半。四萬二千由旬之高。與四天王天齊。旋轉須彌。光照四大部洲。四洲之外。全是海水。海外有一小鐵圍山。其山純鐵。圍此四洲。是一小世界。名一四天下。上有六欲天。初禪天。一千個四天下。六欲初禪。上有二禪天。名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二禪。上有三禪天。名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三禪。上有四禪天。名大千世界。三次言千。是為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所化之土。過如此十萬億佛土之西。有極樂世界也。
《解》問。何故極樂在西方。答。此非善問。假使極樂在東。汝又問何故在東。豈非戲論。況自十一萬億佛土視之。又在東矣。何足致疑。
(講)此假立問答。所以破疑也。此非善問句。所答最妙。離諸戲論。下出戲論所以。即可斷疑。
《解》有世界名曰極樂。序依報國土之名也。豎約三際。以辨時劫。橫約十方。以定疆隅。故稱世界。極樂(國)〔者〕。梵語須摩提。亦云安養。安樂。清泰等。乃永離眾苦。第一安穩之謂。如下廣釋。
(講)此正釋依報世界。有世界名曰極樂。乃釋迦自倡依報國土之名。以為發起之序。依報者。眾生所依止之果報土也。世是遷流之義。約豎論。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以辨時劫。界是方位之義。約橫說。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以定疆隅。故稱世界。極樂三種翻譯可知。永離眾苦者。佛於經中自釋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曰永離。是為第一安隱也。
《解》然佛土有四。各分淨穢。凡聖同居土。五濁重者穢。五濁輕者淨。
(講)此別明淨穢。然佛土有四。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淨土。若據此土。則各分淨穢。所有偽謬。悉皆得正。此段辨凡聖同居土淨穢之相。凡是凡夫。聖是聖人。聖人應跡世間。與凡夫共同居處故。名凡聖同居土。五濁者。楞嚴經云。譬如清水。清潔本然。投以塵土灰沙之倫。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喻心水本淨。因塵勞而成濁也。○一劫濁。梵語劫波。此云時分。劫濁無別體。四濁交湊為體。遷流不息為相。二見濁。五利使為體。諸見紛起為相。三煩惱濁。五鈍使為體。惱亂逼迫為相。四眾生濁。三緣和合為體。色心陋劣為相。五命濁。壽暖識三為體。催年減壽為相。此論娑婆世界五濁之體相也。
輕重分淨穢。如此土三途濁重。則土穢。人道濁輕。則土淨。人天比較。人道濁重亦穢。天道濁輕乃淨。欲界與上二界比較。欲界濁重又穢。上二界乃淨。娑婆極樂比較。娑婆有五濁皆穢。極樂是五清乃淨。因同居土中凡夫。與聖人同一例故。
《解》方便有餘土。析空拙度證入者穢。體空巧度證入者淨。
(講)此段。辨方便有餘土淨穢之相。方便者。是佛權巧方便而設。是為化城。中途暫住之所。名有餘涅槃。非究竟寶所。無餘涅槃也。藏教阿羅漢。辟支佛所證。通教三乘。別教三賢。圓教十信。已斷見思煩惱。未破無明者。亦寄居於此。
析空拙度證入者穢。此指藏教二乘。稟析空觀智。析色入空。將四大五蘊。分析此身。畢竟無我。但得我空。四大五蘊之法不空。此觀智拙。以此觀智斷見思惑。度出生死海。證入方便有餘土。為拙度證入者屬穢。
體空巧度證入者淨。此指通教三乘。稟體空觀智。體色入空。觀四大五蘊色法。現前此身。當體本空。非但我空。法亦如幻。本不可得。此觀智巧。以此觀智斷見思惑。度出生死海。證入方便有餘土。為巧度證入者屬淨。○又。通別比較。通教三乘。不達中道亦穢。別教三賢。以達中道故淨。○又。別圓比較。別教三賢。不達即中亦穢。圓教十信已伏無明。三諦圓融。所見乃淨。極樂方便土皆淨。以小乘回心故。
《解》實報無障礙土。次第三觀證入者穢。一心三觀證入者淨。
(講)此段。辨實報無障礙土淨穢之相。實報者。真實果報土。種種莊嚴。無障無礙。又名實報莊嚴土。乃別教十地。等覺。妙覺。圓教初住至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居。次第三觀證入者穢。此指別教所修三觀。次第而入。先空。次假。後中。謂十信修析空觀。伏見思惑。十住修體空觀。斷見思惑。十行修假觀。破塵沙惑。十回向修中觀。伏無明惑。初地修中觀。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始入實報土。以智不圓融故。所見土相則穢。一心三觀者。乃圓教菩薩所修。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謂圓修三觀。此觀若成。則能圓斷三惑。圓證三德。故初發心住。即破一品無明。即證一分三德。而入實報土。以觀智圓故。所見土相則淨也。極樂實報土皆淨。以國中一切菩薩。所脩所證悉圓頓故。
《解》常寂光土。分證者穢。究竟滿證者淨。
(講)此段。辨常寂光土淨穢之相。此土乃如來所居。若約別教妙覺。於本教雖稱究竟。但斷十二品無明。與圓教二行齊。無明未盡。是為分證者穢。究竟滿證。乃圓教妙覺。破四十二品無明盡。復本心源。究竟清淨。圓滿無上菩提。是為滿證者淨。極樂是寂光淨。以受用同佛故。
《解》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
(講)今極樂世界。稱淨土者。正指凡聖同居土一土。橫具上三淨土。以同居境淨故。真俗圓融。不可限量。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佛在同居。即寂光淨土。菩薩在同居。即實報淨土。聲聞在同居。即方便淨土。
《解》此論修德。不論性德。性德。則一切微塵。法爾具足四種淨穢佛土。今約信願行三。彌陀名號。不可思議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極樂。最極清淨也。此則十方佛土所無。極樂同居獨擅。方是極樂淨土宗旨。下明義處皆然。
(講)此乃成時大師所批。修德是修成。性德是本具。性德即真心之別名。若論性德。法法唯心。隨舉一法。體即法界。故一切微塵。法爾具足四種淨穢佛土。今約能修之信願行三資糧。所修之一句彌陀名號。不可思議之真因。以感不可思議之妙果。同居極樂最極清淨也。此種同居淨土。十方佛土所無。極樂同居獨擅。唯一無二。方是極樂淨土宗旨。雖屬修德所成。亦是性德本具。不出性外。是謂唯心淨土也。上佛倡極樂世界之名。為下文依報發起之序。再倡阿彌陀佛名號。為下正報發起之序。
《解》有佛號阿彌陀。序正報教主之名也。翻譯如下廣釋。佛有三身。各論單複。法身單。指所證理性。報身單。〔指〕能證功德智慧。化身單。指所現相好色像。法身複者。自性清淨法身。離垢妙極法身。報身複者。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化身複者。示生化身。應現化身。又。佛界化身。隨類化身。
(講)此釋正報教主。有佛號阿彌陀。乃釋迦自倡正報教主之名。以為發起之序。翻譯如下文廣釋。此處但解佛有三身。身者。積聚之義。眾生積聚業障以為身。佛則不然。一法身。積聚理法以為身。理法平等普遍。故法身遍一切處。二報身。積聚智慧以為身。故報身惑淨智滿。三應身。積聚機緣以為身。故機緣成熟。應時出世。
各論單複者。三身各皆有單有複。法身單。指所證理性。即如如理。此理生佛同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眾生迷此而輪迴。諸佛證此而成道。報身單。指能證功德智慧。即如如智。始覺還源。惑淨智滿。以智慧為身。化身單。指所現相好色像。即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色像。
法身複者。一自性清淨法身。即眾生本源自性天真佛。人人本具。不假修成。生佛一如。此身通因徹果。二離垢妙極法身。即如來修德究竟所成佛。離五住垢。斷盡煩惱。極三智妙。證得菩提。此身唯佛果方有。
報身複者。一自受用報身。即彌陀智德究竟。圓滿無上菩提。斷德究竟。永離二種生死。得菩提覺法之樂。涅槃寂靜之樂。以自受用。故名自受用報身。二他受用報身。此從後得智所現。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二乘有眼。不見報身剎塵相好。
化身複者。一示生化身。即示現降生。八相成道之身。二應現化身。應眾生機。現勝應劣應之身。又。佛界化身。現佛界之身也。隨類化身。隨九界之類。而示現其身也。上明單複三身竟。
《解》雖(辯)〔辨〕單複三身。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橫。不並別。離過絕非。不可思議。
(講)此段剷除情見。乃論性德。恐人不明理性。而生三一之情見。故破之曰。雖辨明單複三身。實際理地。究竟非一非三。又恐人執著非一非三。故又曰。而三而一。上句雙遮。下句雙照。合之則正雙遮時便雙照。正雙照時便雙遮。圓融中道理性。超情離見也。
不縱橫。不並別者。是三德祕密之藏。為諸佛之本源。眾生之慧命。涅槃經云。云何名為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伊。別亦不成伊。如摩醯首羅天。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佛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即佛所證三德祕密之藏。
按∴字。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喻圓教不思議三德。不可說一。不可說三。而三而一。離四句之過。絕百句之非。豈思議之所能及耶。離定三思議。離定一思議。離非三非一思議。離而三而一思議。此離四句也。百非者。依根本四句。每句各具四句。四四十六句。約三世則有四十八句。再約已起未起。則有九十六句。加根本四句。則成百句。但能離根本四句之過。百句之非自絕。佛身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如金剛經云。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故曰不可思議。上辨單複三身竟。
《解》今云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也。
(講)此段所云。阿彌陀佛。乃論修德。正指在同居土中。示生之化身。以是同居土見故。恐疑非法非報。故又云。即報即法也。化身本不離法身。依法身體。垂報化用。三身不相捨離。如摩尼珠。珠體。珠光。珠影。不相離也。旁註隨橫四土現。即同居橫具上三土。在同居土中現也。
《解》復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的標實境。令欣求故。誠語指示。令專一故。簡非乾城陽燄。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圓彰性具。令深證故。
(講)此重釋西方依正二有。世界及佛。皆言有者。二俱現有。非過去。非未來。具四悉檀之義。悉者普也。檀者施也。以四益普施故。一的標實境。令欣求故。的確標顯。西方依正。現在實境。令眾生心生欣慕。求生彼國。此世界悉檀。令得歡喜也。○二誠語指示。令專一故。釋迦及六方佛以誠語指示。持名念佛法門。令得專一其心。淨念相繼故。此為人悉檀。令得生善益。○三簡非乾城陽燄。簡者簡別。西方依正。二皆實有。非同乾闥婆城。乃幻現。曠野深山常見。倏有即無。同妖魔之氣所現。陽燄乃田間游氣。春晴伏地可見。遠看似水。近看則無。渴鹿逐陽燄。即錯認為水也。非權現曲示者。破華嚴合論之偽。李長者著華嚴合論。謂西方是權現。曲引小根所示。故特破之。非緣影虛妄者。第六意識。是緣塵分別影事。舉體虛妄。此破末世眾生。認緣影為真心。謂西方依正。皆在心外。非保真偏但者。上破邪魔。此破權小。保真。乃藏教保真涅槃。法華經云。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偏。謂藏教之偏真。但。謂別教之但中。今西方依正二有。乃圓教圓中之妙有。故非偏非但也。此對治悉檀。令得滅惡益。○四圓彰性具。令深證故。即圓彰西方依正二報。乃自性本具。雖過西方十萬億剎之外。不出唯心。即無邊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令悟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而得深證受用。此第一義悉檀。令得入理益。
《解》今現在說法者。簡上依正二有。非過去已滅。未來未成。正應發願往生。親覲聽法。速成正覺也。
(講)此釋現在說法。今即今時。非過去已滅。非未來未成。故曰現在。彼佛度生。亦以音聲而作佛事。亦不外說法也。釋迦說大雲經時。告大雲密藏菩薩言。西方世界。有國名安樂。佛號無量壽。現在說法。告一菩薩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今說大雲經。汝可往聽。今彼菩薩。將來至此。則正當釋迦說法時。彌陀亦在說法。彌陀壽命無量。釋迦雖滅度已久。彌陀還是現在說法。佛世難值。此土彌勒。尚未下生。當來下生。未知我在何道。正應發願往生。親覲彌陀。常隨佛學。速成正覺也。
《解》復次。二有現在。勸信序也。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復次。〔阿〕彌(陀)序佛。說法序法。現在海會序僧。佛法僧同一實相。序體。從此起信願行。序宗。信願行成。必得往生。見佛聞法。序用。唯一佛界為所緣〔境〕。不雜餘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講)此結出發起序之義。經中不外信願行三資糧。此先序其由致。前六句即勸信。勸願。勸行之序。依正二俱現在實有。非假設理想。應當深信不疑。世界名極樂。循其名則樂之極。應當切願求生。佛號阿彌陀。光壽無量。聞說應當力行念佛修行。○復次阿彌陀序佛。說法序法。現在海會序僧。此合序三寶。及經中五重玄義。佛法僧是住持三寶之名。序名。住持不離實相。則佛法僧。同一實相。序體。從此實相之體。起信發願力行。序宗。信願行三資成就。必得往生。見佛聞法。橫超生死。序用。唯一佛界為所緣境者。惟念一佛。不念他佛。即以一句佛號。為所緣之境。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心中不雜餘事。序教相也。言雖略。意則五重玄義俱周。初序分竟也。
《解》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講)蕅公判此經正宗。不出信願行三科。為千古獨唱。深合佛意。無人能及。
《經》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講)佛自徵極樂之名。乃欲廣釋其義。令聞者生信也。
《經》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解》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講)此略明眾生。眾生者。色受想行識五陰。眾法相集而生也。外身四大假合。屬色陰。前五識。領納五塵之境。為受陰。第六識。攀緣六塵。憶想分別。為想陰。第七識。恆審思量。念念遷流。為行陰。第八識。執持根身器界種子。為識陰。具足眾法而得生。故名眾生。是能受用人。世界。是所受用境。
等覺以還皆可名者。等覺。乃始覺將要圓滿。只剩一品生相無明未破。尚去佛一等。生相無明一破。即成究竟覺佛也。又等覺。即一生補處菩薩。以還即從等覺以下。皆名眾生。菩薩是大道心眾生。今云極樂。且約同居土人民言。以下下品。尚且如是。例知上上品。自不待言。旁註淨宗不思議在此者。同居人民。與補處菩薩。同其受用。
《解》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偪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講)此總論苦樂。娑婆此云堪忍。亦云能忍。此土眾生。堪能忍受諸苦故。此土苦樂相雜。對文中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相反。其實苦即苦受。為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眾苦偪迫身心。是苦而復苦。故曰苦苦。樂即樂受。為壞苦。此土無真樂。雖有少分之樂。樂不久住。故曰壞苦。非苦非樂。即捨受。為行苦。雖然不苦不樂。難免行陰遷流。終歸變滅。故曰行苦。行是遷流不息之義。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即借水寄嘆。行陰遷流之相。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彼土無有眾苦。故得永離三苦。苦既全無。樂即絕待。不同此土對苦之樂。樂外有苦可對。則樂非極樂。彼土絕待之樂。乃名極樂。問。樂必對苦而顯。彼土既無眾苦。何以顯樂。答。乃對娑婆極苦。而顯淨土極樂。故旁註曰。眾苦極樂映釋。令知勝劣。而生忻厭也。
慈雲懺主。開此土彼土。修行難易十種。今以苦樂對之。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華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二者此土有不聞說法苦。彼土但受水鳥樹林。皆宣妙法之樂。三者此土有惡友牽纏苦。彼土但受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四者此土有群魔惱亂苦。彼土但受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五者此土有輪迴不息苦。彼土但受橫截生死。永脫輪迴之樂。六者此土有難免三途苦。彼土但受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七者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八者此土有壽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九者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受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十者此土有佛道難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滿。所作成辦之樂。以此十種對辨。則兩土苦樂顯然。
《解》一往分別。同居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
(講)此別明苦樂。一往分別者。大略分別也。依四土明苦樂有無之相。無分段八苦者。分是分限。指壽命有長短。段是形段。指身量有大小。乃此土三界內生死。名曰分段生死。彼土蓮華化生。是最後身。一生補處成佛。故無分段生死。
八苦者。彼土一一皆無。一無十月胎獄生苦。但受蓮華化生之樂。二無形骸衰朽老苦。但受相好圓滿之樂。三無內外諸科病苦。但受自在晏安之樂。四無四大分離死苦。但受壽命無量之樂。五無恩愛別離之苦。但受海會相聚之樂。六無怨憎會遇之苦。但受上善俱會之樂。七無所求不得之苦。但受自然如意之樂。八無五陰煩惱熾盛之苦。但受照見五蘊皆空之樂。前七是別。後一是總。五陰煩惱之火。焚燒眾生之心。熾盛火旺貌。須以智慧水。方能滅除煩惱火。兩土比較。苦樂懸殊。即淨穢之所攸分也。
但受不病不老四句。於諸樂中。大略言之。天食天衣者。天是天然。不假經營造作。思食食來。食畢。盛食之具自去。思衣衣至。隨意美妙莊嚴。應法之服。自然在身。
《解》方便體觀巧。無沉空滯寂之苦。但受遊戲神通等樂。
(講)此土方便有餘土。有藏教析空觀。拙度證入者。有通教體空觀。巧度證入者。皆沉滯化城。偏空寂滅之苦。彼國此土聖人。皆秉圓教觀。體色即空證入。不滯空寂。即能從真出假。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熟眾生。故曰但受遊戲神通等樂。
《解》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
(講)實報無障礙土菩薩。皆秉一心三觀證入。觀智圓融之故。無三觀前後隔別。三諦不融之苦。故云但受無礙不思議樂。
《解》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
(講)寂光究竟等。指常寂光淨土。由始覺覺至心源。本始合一。成究竟覺。佛之住處。理智不二。身土一如。故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若約別教妙覺。雖稱究竟。只破十二品無明。但齊圓教二行。尚餘三十品無明未破。法性之水。猶有滲漏流注也。彼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圓滿無上菩提。覺法之樂。究竟無餘涅槃。寂靜之樂。以上別明苦樂中。正釋四土也。
《解》然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
(講)此點示妙行。執持名號。即為妙行。以多善根多福德故。然同居土眾生。以持名念佛。正當念時。便以佛之善根。為己善根。佛之福德。為己福德。故曰善根福德同佛。此中道理。尚待辨明。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則應以多善多福乃生。下即接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是則持名念佛。即為多善根福德因緣也。明矣。
因是親因。如世間種子。緣是助緣。如世間水土。有因無緣不生。有緣無因亦不生。因緣具足。方能成辦。能念之心屬因。今發菩提心。精進念佛。求成佛道。名多善根。即親因也。所念之佛屬緣。今修淨土行。一句佛號。具足萬德。名多福德。即助緣也。因緣具足。故能圓淨四土。圓受諸樂。此方是持名妙行。極樂淨宗。合上正釋四土。別明苦樂也。
《解》復次。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則十方同居。遜其殊特。下又可與此土較量。所以凡夫優入而從容。橫超而度越。佛說苦樂。意在於此。
(講)此乃指同居殊勝。極樂同居。上而言之。十方佛土同居。皆要讓極樂最殊勝奇特。下而言之。又可與此土較量苦樂。此娑婆五濁惡世。是極苦世界。彼西方淨土。是極樂世界。厭苦求樂。人之常情。故發心念佛。求生淨土者多。萬修萬人去。故曰優入。十方往生之眾雖多。極樂仍從容不迫。如海納百川而不隘。鏡含萬象而有餘。橫超而度越者。但有聞說。兩土苦樂懸殊。厭穢忻淨。念佛求生極樂。可得橫超三界。度越生死苦海。佛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意即在於此。要令人深信極樂殊特。切願求生。力行念佛。而得往生受用。初約能受用釋竟。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解》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德。周匝圍繞者。佛菩薩等無量住處也。皆四寶。則自功德深。周匝(環)繞。則他賢聖遍。此極樂真因緣也。
(講)先總釋勝境。即極樂殊勝莊嚴之境。七重欄楯。橫曰欄。直曰楯。俗云欄杆。莊嚴界畔。羅網莊嚴空際。行樹莊嚴露地。一重行樹。一重欄楯。重重相間。而至於七。上覆以七重羅網。一一皆是金。銀。琉璃。玻璃。四寶所成。七重四寶亦但略言。其實重重無盡。寶寶交錯。周匝圍繞。佛菩薩住處。
大本云。七寶諸樹。遍滿世界。所謂金根金莖。枝葉花果。亦皆以金。則名一寶。金根銀莖。枝葉花果。亦分金銀。則名二寶。如是三寶四寶。其寶間錯。輾轉增多。乃至七寶。
觀經云。七寶行樹。一一高八千由旬。一一花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等。又云。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此經文略。但言羅網。未言網間宮殿。
此中文有表法。表者顯也。即借文以顯義。借事以顯理等。七重。表七科道品。三十七分。解在後文。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德。此土同居。有凡夫四倒。無常執常。非樂執樂。無我執我。不淨執淨。方便。有二乘四倒。常計無常。樂計為苦。我計無我。淨計不淨。合之二土有八倒。彼國同居。人人實具四德。常者。同佛無量壽故。樂者。但受諸樂故。我者。自在無礙故。淨者。清淨莊嚴故。皆四寶則自功德深者。人具四德。則自功德深。內因勝也。周匝圍繞。則他賢聖遍。外緣勝也。此即極樂真因緣。
《解》此等莊嚴。同居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
(講)此下別明四土。先明同居土因果。以善業觀行為能感因。以緣生勝妙五塵為所感果。極樂此土。橫具上三土。唯橫無豎。此等莊嚴者。總指同居莊嚴。有二能感因。一增上善業。即持名多善根之業。以念念即佛。乃成佛之親因緣。淨念相繼。乃等無閒緣。以佛號為所緣境。乃所緣緣。言增上者。即增上緣。總攝前三緣。有大力用。為中道無漏善業。○二圓五品觀。圓教觀行五品位。謂隨喜。讀誦。解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以此二者。為能感之因。同居淨土。為所感之果。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者。緣生。即因緣所生法。殊勝妙好。非同娑婆麤惡五塵也。同居之體質。亦即色聲香味觸。五塵為體也。
《解》方便淨土。是即空觀智所感。亦相似三觀所感。以妙真諦。無漏五塵為體。
(講)此明方便土因果。以即空觀智。相似三觀。為能感因。以妙真諦。無漏五塵為所感果。此土因有橫豎。豎則即空觀智。非通教即有之空。乃圓教即假即中之空。橫則相似三觀。乃圓教相似位。一心三觀。此二為能感因。所感方便土果。為妙真諦者。非是藏通二教之真諦。乃圓教不思議真諦。即假即中。故稱為妙。無漏五塵者。方便土。亦不外五塵為體。乃中道無漏五塵也。
《解》實報淨土。是妙假觀智所感。亦分證三觀所感。以妙俗諦。無盡五塵為體。
(講)此明實報土因果。以妙假觀智。分證三觀為能感因。以妙俗諦。無盡五塵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橫豎。豎則妙假觀智。非別教次第之假觀。乃圓教即空即中。不思議假觀。橫則分證三觀。乃圓教分證位中。一心三觀。此二為能感因。所感實報土果。為妙俗諦者。非是別教之俗諦。乃是圓教不思議俗諦。即真即中。故稱為妙。無盡五塵者。色聲香味觸。隨舉一塵。皆具一切塵。塵塵無盡。實報土亦不外五塵為體。乃中道無盡五塵也。
《解》常寂光土。是即中觀智所感。亦究竟三觀所感。以妙中諦。稱性五塵為體。
(講)此明常寂光土因果。以即中觀智。究竟三觀。為能感因。以妙中諦。稱性五塵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橫豎。豎則即中觀智。非別教次第中觀。乃圓教即空即假。不思議中觀。此二為能感因。所感常寂光土果。為妙中諦者。非是別教之中諦。乃是圓教不思議中諦。即真即假。故稱為妙。稱性五塵者。色聲香味觸。稱合真如自性。不可思議之五塵。為常寂光土之體也。上明四土橫豎也。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別。實四土莊嚴。無非因緣〔所生〕法。無不即空假中。所以極樂同居淨境。真(假)〔俗〕圓融。不可限量。下皆倣此。
(講)此明四土圓融。欲令易於了解。作此四土。次第分別。同居是緣生。方便是即空。實報是妙假。寂光是即中。此依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四句偈分之。其實四土莊嚴。無不圓融無礙。無非因緣所生法者。四土唯一同居土也。無不即空者。四土唯一方便土也。無不即假者。四土唯一實報土也。無不即中者。四土唯一常寂光土也。又無不即空者。方便土橫具上下三土。無不即假者。實報橫具上下三土。無不即中者。寂光橫具下三土亦然。
所以極樂同居淨境者。引此圓融之境。以證圓融之理也。此論修德所成之境。元依性德起修。故得全修在性。稱性無礙。真俗中三諦圓融。不可限量。
極樂同居。具足四土。圓融無礙。人民表因緣所生法。同居土也。聲聞表即空。方便土也。菩薩表即假。實報土也。佛表即中。常寂光土也。稱合圓融之理。成此圓融之境。即一土具足四土。故曰不可限量。下有顯理處。悉皆倣此。以上別明四土竟。
《解》問。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莊嚴。答。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方是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偏真法性。
(講)此假立問答。以斷偏執理性之疑。恐人不達寂光乃即事之理。而落偏理廢事之見。前二句是問詞。下答云。一一三土莊嚴。不在寂光之外。三土全體。是寂光理性。一一理性。本來具足無量莊嚴。事在理中。理隨事遍。寂光亦不在三土之外。此是諸佛究竟依報之果土也。經云。諸佛住處。名常寂光。若約如來分上。全三土而成寂光。若約眾生分上。全寂光而成三土。是自業之差別。何關土有高下。又。人民但見同居。不見上三土。聲聞但見同居方便。不見上二土。菩薩能見下三土。分見寂光。唯佛圓見四土。若謂寂光在三土外。不具三土勝妙莊嚴五塵。則與小乘偏真法性。有何差別。以上約所受用釋竟。大科徵釋竟。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解》上明住處。今明生處。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講)上四土依果明住處。此寶池蓮華明生處。池以金銀等七寶所成。異此方土石也。此即對待而論。以顯彼土絕待之樂。此土同居是有漏惑業所感。彼土乃無漏淨業所成。又為彌陀願行之所莊嚴。大本云。內外左右。有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猶如大海。一寶二寶。乃至七寶。所共合成。今不言由旬數量者。略也。
《解》八功德水〔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鹹淡劣味。四輕軟。異沉重。五潤澤。異(縮)腐褪色。六安和。異急暴。七除饑渴。異生冷。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也。
(講)八功德水。略顯八德。文易可知。惟縮腐褪色。與沴戾六字。解註如下。縮者臭也。腐者日久味變。褪色日久色變。沴者不和。戾者不順。因不和順。所以增病。
極樂寶水。非止八德。實則功德無量。十六觀經云。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其摩尼水。流注花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是水本無情。而能說法。豈思議之所能及哉。
無量壽經云。諸上善人。入七寶池。澡雪身體。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乃至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輒還復。調和冷煖。自然隨意。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是水本無心。能隨人意。又豈思議之所能及哉。
《解》充滿其中。異枯竭汎濫。底純金沙。異汙泥。階道四寶。異磚石。陛級名階。坦途曰道。重屋為樓。岑樓名閣。七寶樓閣。異此方土木丹青也。樓閣是住處。及法會處。但得寶池。蓮胞開敷。便可登四岸。入法會。見佛聞法也。
(講)此方之水。有時枯竭。則不能得其用。有時泛濫。儒書云。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則復損壞一切。底純金沙。亦只略言。觀經云。真金為渠。其下皆雜色金剛。以為底沙。大本云。純一寶池。底沙亦以一寶。黃金池者。白銀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寶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寶。亦復如是。異此方池底皆汙泥不淨也。
陛級名階。踐之上升。坦途曰道。履之遊行。重屋曰樓。岑樓曰閣。此即佛僧所居。及聚會說法之處。七寶所成。則皆用七寶莊嚴而較飾之。異此方土木。彩畫丹青而嚴飾也。
無量壽經云。阿彌陀佛。講堂精舍。宮殿樓閣。皆以七寶。勝於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萬倍。菩薩所居。亦復如是。諸天及人。宮宇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寶二寶。至無量寶。今言七寶。不云高下大小者。皆省文也。
七寶以金為首。金具四義。體則堅固。性則柔軟。色具光明。價本貴重。銀之四義。所不能及。琉璃此云青色寶。又云不遠山寶。玻璃此云水玉。即水晶。硨磲此云大貝。貝為海中介蟲。大者為寶。有云非梵語。以其形似車之渠。渠者網也。赤珠乃赤蟲所出之珠。瑪瑙有山瑪瑙。水瑪瑙之分。如上七寶。但取名同此方。實則一一超勝百千萬倍。
問。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尚美觀耶。此土土古聖賢。如堯帝處茅茨。禹王卑宮室。顏回居陋巷。祇貴其德。不重寶嚴。讀古者。無不景仰其風。答。此由彌陀大願所成。亦由諸上善人淨行所感。不待造作經營。又由彌陀大開方便。隨順眾生厭穢忻淨之心理。以大願行。莊嚴成就極樂淨土。今十方眾生。有欲捨苦求樂。信願念佛。求生彼國。即可橫截生死。正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也。○蓮池大師云。喻如正厄饑寒之國。忽聞飽煖之鄉。方沉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豈不身心踴躍。捨故趣新。但得往生。終成解脫。方便接引。當如是耳。
《解》華輪者。輪王金輪。大四十里。且舉最小者言。若據觀經。及無量壽會。大小實不可量。由同居淨土。身相不等故也。
(講)此明華輪。即蓮華大如車輪。非指普通車輪。乃舉輪王金輪。輪王有四。鐵輪王。統領南洲一洲諸國。銅輪王。統領東南二洲諸國。銀輪王。統領東西南三洲諸國。金輪王。王四大部洲。至要即王位。有金輪寶自然現前。乘之一日之內。可以周遊四大部洲。金輪王出世。海水低落。海邊現有輪王道路。能通四洲。輪王有七寶。千子。以十善化導。四洲皆服。金輪大一由旬。四十里。乃舉最小由旬言。若據觀經。及寶積經中。無量壽如來會所明。大小實不可限量。由同居淨土。有凡有聖。身相不等故。觀經云。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大本云。池中蓮華。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
問。蓮華大小。何以相去甚遠。答。由十方念佛眾生。工夫勤惰不等。故所感蓮華大小不一。現前有一眾生。聞說淨土法門。發心信願持名。七寶池內。即時產一蓮芷。標名於上。如若精進念佛。蓮華日大一日。光色日鮮。如中途退心。或另學別種法門。則蓮華漸枯。倘一生修持到底。則臨命終時。彌陀接引往生。即生此蓮。名為託質蓮胎。以九品蓮華為父母。清淨受生。華開見佛。是蓮華乃卸凡殼之玄宮。安慧命之神宅。蓮喻車輪者。不但狀蓮之形。而且表蓮之德。輪有運載義。而此華輪。能至十方。接引眾生。出離苦海。往生極樂。可為彌陀大願船。普載眾生。同赴蓮池會也。
《解》青色名優缽羅。黃色名拘勿頭。赤色名缽頭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蓮胞亦有光。然極樂蓮華。光色無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潔。略歎蓮華四德。質而非形曰微。無礙曰妙。非形則非塵。故潔也。蓮胞如此。生身可知。
(講)此先明蓮華光色。後舉四德。蓮分四色。色各有光。由眾生身有光明。故蓮胞亦有光。光色本應無量。四色亦略言耳。
微妙香潔。略歎蓮華四德者。既曰略歎。當知蓮之德。亦不止此。質而非形曰微者。質乃寶華之體質。形量大小不定。各隨念力而現。故曰非形。無礙曰妙者。自在無礙。不可思議。十方眾生發心念佛。華即標名。勤惰纔分。榮枯頓異。是為感應冥符妙。又上中下品。各隨功行。無量往生。不致錯謬。是為勝劣分明妙。香者。彼土之蓮。光色既勝。香氣應異。非此方蓮香可比。非形即非塵者。既非一定大小之形。則自然非色塵之德。而全體唯心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故曰非塵故潔也。蓮胞既光色明耀。微妙香潔。則生身莊嚴殊勝可知。以上釋生處竟。
《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解》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嚴四種淨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
(講)此結示佛力。故呼舍利弗而告之曰。極樂國土。成就如是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願行為能莊嚴。極樂是所莊嚴。此約佛釋。大願。即彌陀因中為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願。第三十二願云。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大行者。即彌陀願後。勇猛精進。阿僧祇劫。修菩薩行。大本云。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攝取二十一億佛剎。清淨之行。
稱性功德者。稱合真如自性。本具功德。一切莊嚴。亦復性本自具。但非佛力。不能成就。故曰稱性功德之所成就。
遍嚴四種淨土者。由真性圓滿周遍。故能普遍莊嚴。四種淨土。彌陀願行圓滿。莊嚴淨土。為眾生作增上緣。帶起十方三世。一切凡聖。自心種種莊嚴。為所緣緣。一切凡聖。緣此莊嚴淨土。起欣慕心。而修淨業。求生淨土。故曰普攝十方三世。一切聖凡。令往生也。
《解》〔復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講)復次。彌陀以因中所發大願。能作眾生多善根之因。又以願後所修大行。能作眾生多福德之緣。此意須善會。何以彌陀願行。能為眾生作殊勝因緣。因佛以此願行。莊嚴成就四種淨土。又以此願行。莊嚴成就一句洪名。令眾生對此莊嚴之依正。信願持名者。以佛之願為願。以佛之行為行。皆得多善根多福德也。念念執持名號。相續無間。即念念以此善根福德。成就如是稱性功德莊嚴。此義約眾生釋。皆是已成者。眾生性本自具一切莊嚴。但由信願持名。方能成就。已起信願行。即是已成。非今非當者。非現今成。非當來成也。
《解》此則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講)此約生佛圓融不二釋。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四句。以彌陀大願大行。種種稱性莊嚴。此屬性宗。能為眾生作增上緣之本質。帶起眾生。自心所現種種莊嚴。此屬相宗。性不礙相。相不離性。性相圓明。生佛不二。撤盡性相二宗法門界限。
緣有四種。一親因緣。二次第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有增上力用故。謂彌陀願行。稱性所起之種種莊嚴。有增上力用之本質境。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者。帶是變帶。謂眾生托佛增上緣本質境。變起自心種種莊嚴。為帶質境。為己所緣。本質能現帶質。帶質無異本質。故曰全佛即生。全他即自。二義祗是一義。成就如是。生佛一如。自他不二。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功德莊嚴也。初別釋所受竟。
《經》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解》樂是聲塵。地是色塵。華是色香二塵。食是味塵。盛華散華經行是觸塵。眾生五根對五塵可知。常作者。〔即〕六時也。黃金為地者。七寶所嚴地界。體是黃金也。日分初中後。名晝三時。夜分初中後。名夜三時。故云晝夜六時。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
(講)經中舉極樂五塵勝境。為眾生五根所受用。文顯可知。常作者。即指天樂。晝夜六時。無有間歇。不同世樂之或作或輟也。樂以天稱有二義。一天人之樂。乃諸天奏樂。供養彌陀。以及海會聖眾。二天然之樂。不假人力。自然敷奏。如本經云。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不特其音之美。且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黃金為地者三句。指地之體質。本是黃金。七寶但是地上莊嚴耳。晝夜六時者。晝夜各有初中後三時。合為六時。又一解。晝六時。夜六時。每晝夜共十二時。然彼極樂淨土。依報世界。正報色身。皆有光明。不假日月。假者藉也。既不假日月。則安分晝夜。安分是反難辭。後解答云。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但順此方比擬。英順此方情見始得。
《解》曼陀羅。此云適意。又云白華。衣祴是盛華器。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經四華。表四因位。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佛)〔極〕果。果德無不遍也。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
(講)上是天樂。為耳根所對之聲塵。金地為眼根所對之色塵。此是天華。為眼鼻二根所對色香二塵。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此云適意。色香美妙。適悅人意。又云白華。清白潔淨。世所未有。此即天華。乃天人所雨。以表供養之意。如大本所云。一切天人。皆□天上百千華香。來供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
衣祴。是盛華器。盛字平聲。貯也。衣祴例如進香香袋。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法蓮華經之四華。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以四華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佛果。果德無所不遍也。住行向地諸菩薩。破無明見法身。乃為真因。念念趨向無上妙覺之佛果。果德遍十方界。故曰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極言供佛之多也。
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四句。蕅公之意。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今在彼土。能供十萬億佛。意顯往生彼國已。有欲還供本師釋迦。及當來彌勒。亦不成難事。若承阿彌威神之力加被。則何遠不到哉。更不落十萬億之數量耳。
《解》食時。即清旦。故(曰)〔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迥)〔回〕還也。
(講)食時。乃受食之時。清旦盛華。供養多佛。食時即歸。明其神足不可思議。神足乃六通之一。亦名如意通。此通有三。一能到。身能飛行。輕舉遠到。二轉變。大小一多。互相轉變。三聖如意。化現無方。應變莫測。故能不離彼土。常遍十方。此二句有二義。一十方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也。二不起滅盡定。而現諸威儀也。譬如月不離空。而能影現眾水。不假逾時。迴還本處。極言其速之至也。此種神力。固由眾生淨業所感。亦由彌陀願力所致。因中第二十三願云。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解》此文顯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
(講)上文神足。已顯不思議之理。此文顯極樂事事皆無障礙法界。故舉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舉足跨步。伸手彈指。一一無非全體法界。極樂淨土。隨拈一法。體即法界。攝盡十方無盡三寶。十方三寶。體即法界。攝盡極樂依正。故云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如帝珠網。一珠攝多珠。多珠攝一珠。一多相攝。貫徹無礙。
《解》又。顯在裟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在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
(講)又。顯在娑婆。則五濁深重。惡業為障。故與極樂。不隔而隔。如五台清涼勝境。我等凡夫。不隔而隔。在極樂。則諸善俱會。功德甚深。隔而不隔。如聖人之與人間。隔而不隔也。
《解》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
(講)飯食經行者。受齋之後。一心行道也。念食食至。乃受天然飲食之樂。並不假安排造作。食畢缽去。自然化去。亦不勞洗滌舉拭。並無塵緣障道之苦。大本云。諸往生者。其飯食時。金缽。銀缽。種種寶缽。隨意現前。百味飲食。充滿其中。酸鹹甘淡。各如所願。不餘不缺。不以美故。過量而食。食已自消。而無遺滓。或見色聞聲。意以為食。自然飽適。無所味著。身心輕利。食畢化去。時至復現。但經行金地下。雖有天華繽紛。天樂敷奏。娛樂之境。心不貪著。優游自在。一心行道。任運進修。或稱念佛名。或參究禪理。或修習觀行。非徒散慮逍遙也。
此飯食經行。是尋常日用事。當知日用之中。頭頭是道。古德云。運水搬柴。無非妙用。穿衣喫飯。盡是禪機。蓮池大師云。拈匙放箸。口口不離。舉足動身。步步踏著。何得埋頭喫飯。空過一生。翫水觀山。徒勞萬里。味哉言乎。初正明竟。
《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講)此如來重呼舍利弗。告以極樂世界。成就如是。天樂天華。神足往還。飯食經行。一一無非彌陀願行功德之所莊嚴。○願莊嚴者。大本願云。我作佛時。剎中菩薩。以香華等。種種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養諸佛。一食之頃。即可遍至。又願我剎中人。欲食之時。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已自去。今者成佛。一一如願。○行莊嚴者。法藏比丘。既發願已。天雨妙華。而散其上。故果上亦感天華之莊嚴。又願後修行。恆往佛所。承事供養。故感果上國中人民。一食之頃。遍供多佛。神足之莊嚴。又手中常出衣服飲食。幢幡寶蓋。一切音樂。供養於佛。故感果上天樂鳴空。國中眾生。自然衣食之莊嚴。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竟。
己二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分二 庚初別明 二總結 庚初又二 辛初化有情聲 二化無情聲 辛初又二 壬初鳥音法利 二徵釋略顯 今初
《經》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解》種種奇妙雜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種。舍利。舊云鶖鷺。琦禪師云是春鶯。或然。迦陵頻伽。此云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共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此二種。西竺雪山等處有之。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六時出音。則知淨土不以鳥棲為夜。良以蓮華託生之身。本無昏睡。不假夜臥也。
(講)此重呼舍利弗。復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故以音聲而作佛事。極樂攝法界機。五根五塵。一一圓妙。此姑就聲塵。以顯法利。非全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也。
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者。常有。謂非時有時無。種種。言其品類不一。形殊眾鳥曰奇。音能說法曰妙。毛羽光彩。形形色色。多而且美也。下略出六種。白鶴以純白為正。孔雀華彩奪目。鸚鵡以紅嘴綠羽為貴。能學人語。舍利舊云鶖鷺。元朝楚石梵琦禪師。西齋詩云。舍利是春鶯。修眉漆點睛。或然。未確定之辭。
迦陵頻伽。此云妙音鳥。正法念處經云。迦陵頻伽。出妙音聲。若天若人。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音聲。未出殼時。音超眾鳥。大論云。迦陵頻伽鳥。在卵中未出。聲超眾鳥。
共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者。梵語耆婆耆婆迦。此譯為生。勝天王經云。生生。或譯命。法華經云。命命。雜寶藏經。名為共命。心識各別。報命相同也。後二種。雪山等處有之。此等諸鳥。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相似也。名雖相似。實則不同。十六觀經云。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此鳥原是彌陀化身。
六時出音者。則淨土諸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而無間歇。非同此方。夜棲晝鳴。良以極樂眾生。蓮華託生之身。本來無有昏睡。不假夜臥。鳥亦如之。
《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講)上明鳥音。此明說法。謂以上眾鳥。非但音聲和雅可愛。且能演揚宣暢。佛法道品。五根等他經七科三十七分。即修行入道之品也。此經惟列二十五品。或謂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極樂為大乘機。如何演暢不對機之法。當知三十七品。實通大乘。智度論云。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即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經云。若人能觀八正道。即見佛性。名得醍醐。此皆能通大乘之明證也。
所謂四念處下。解七科名義。正文無前三科。但有五根等後四科。仔細研究。極樂眾生。蓮華化生。清淨莊嚴。不必觀身不淨。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不必觀受是苦。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無有諸惡。所求如意。圓證三不退。故不必更聞四正勤。四如意足。蕅公因解後四科。順帶前三科耳。
四念處。念。是能觀之智。處。屬所觀之境。以智觀境為念處。一身念處。觀淨土之身。究竟清淨。非同娑婆不淨。二受念處。觀淨土之受。純不思議樂。無有眾苦逼迫。三心念處。觀淨土之心。真實常住。遠離生滅無常。四法念處。觀淨土五陰之法。自在為我。非同諸法無我。
《解》四正勤。一已生惡法令斷。二未生惡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
(講)正勤。即正精進也。淨土眾生。圓證三不退。惟善無惡。淨念相繼。入三摩地。不退入凡夫位。不退菩薩行。不退無上道。念念趣向薩婆若海。即正勤也。
《解》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講)如意足。亦名四神足。能發神通。所願皆遂。故名如意足。一欲如意足。向所欣慕極樂淨土。今已得生故。二精進如意足。三種不退。已得圓證故。三心如意足。菩提行願。念念不捨故。四思如意足。深入佛慧。任運增明故。
《解》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
(講)五根者。信進念定慧也。五者何以名根。具二義故。一能持義。如樹有根。能持所生枝葉。不致焦枯。二能生義。能生花果。令得成熟。故以根名。一信根。信正道及助道法。正道。即信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發菩提心。趣向真如佛果。助道。即修習一切善法。助發正因。名信根。二精進根。修正助道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三念根。念正助道法。更無他念。名念根。四定根。攝心在正助道法。相應不散。名定根。五慧根。於正助道法。慧照分明。名慧根。蕅公云。觀於苦等四諦。即慧照現前。觀於苦諦。當體即是法身。集諦。當體即是般若。道諦。為解脫因。滅諦。即解脫果。名慧根。
《解》五力者。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諸事理禪定。名定力。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講)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長。具大力用。不為他法所伏。而能摧伏他法。一信根增長。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能破眾生不能成佛之疑惑。能破邪信。不為邪法之所動搖。及破見思塵沙無明。各種煩惱。名信力。○二精進根增長。能破種種身心懈怠。不存身見。悍勞忍苦。破身懈怠。心不昏昧。亦不沉沒。破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者。即成辦出離生死大事。名精進力。○三念根增長。破諸邪念。空有二邊之念。皆屬於邪。成就出世。中道正念功德。名念力。○四定根增長。一心不亂。能破散亂妄想。而發事理禪定。禪定即三昧。功淺者。發事一心不亂三昧。功深者。發理一心不亂三昧。名定力。○五慧根增長。慧光透露。能遮通別諸惑。見思為通惑。三乘同斷故。塵沙無明為別惑。別屬菩薩所斷故。三惑黑暗。慧光能破。諸暗既破。顯發真正無漏之智。名慧力。
《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
(講)七菩提分者。梵語菩提。此譯為覺。故亦名七覺分。即由前慧力。所發真正無漏之智。善能覺了。一擇法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即以智慧觀察五蘊諸法之時。慧照分明。善能簡擇分別。何者是真。何者是偽。與無漏智相應為真。不相應為偽。不致謬取虛偽之法。五蘊本來無我。妄執實我。五蘊本非實法。妄執實法。我相法相。皆虛偽也。與無漏智不相應。我法二空真理。與無漏智相應。如是簡別。名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者。不雜謂之精。不退謂之進。修趣向佛道之法。一心精進。不倦不怠。慧照分明。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如楞嚴經所云。勤心役身。事火祟水等。諸外道所修。無益之苦行。不能出離生死。是為無益。常勤心在真法中行。真法。即真正道法。四攝六度等。如是精進。名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若心得法喜者。即進修道法。工夫深造。與真法相應。心得法喜。慧照分明。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計斷計常。著空著有。皆顛倒也。住真實之法而生喜。名喜覺分。
《解》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
(講)四除覺分。若斷除諸見煩惱者。諸見。即身邊邪見戒五利使。煩惱。即貪瞋癡慢疑五鈍使。五利使屬見惑。迅速敏捷故利。五鈍使屬思惑。紆迴遲緩故鈍。此十使是造業受報之因。能使眾生。受輪迴生死之苦。故名使。斷除十使時。慧照分明。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之惑。此惑無有自體。故曰虛偽。不損真正善根者。以無漏智為真正善根。智能斷惑。其智不損。如日光能破暗。其光不損。名除覺分。
五捨覺分。若捨所見念著境時。謂所見念著之境。此境本來無有。慧照分明。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舉體虛妄。因念著故。似現前境。乃由意識所變。故曰不實。既已了知。永不追憶。如人所見夢中之境。夢時妄生愛著。醒覺之後。了知虛偽。無有真實。故不追憶。名捨覺分。
六定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禪有多種。外道禪。修無心定。用強制力。將第六意識。伏而不行。生無想天。壽五百劫。初半劫。用功入無想定。能經四百九十九劫。如夾冰魚。雖然不動。冰融復活。迨最後半劫。定力一失。妄想復起。因謗三寶。墮落地獄。○有漏禪。如四禪四空諸天。各皆有定。若未得滅受想定。不能了生死。報盡還來。散入諸趣。如鬱頭藍弗。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三界極頂。捨報之後。墮作飛狸之身。此定覺分。慧照分明。善能覺了。如上諸禪。悉皆虛假。非真實定。不生愛見味著。名定覺分。
《解》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
(講)七念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即修出離世間。了脫生死之道。三十七品。出世道也。修此道時。慧照分明。善能覺了。定慧不可偏重。常使定慧均平。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要一樣高低長短。或有時定力太過。其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而審察提起。不令沉沒。成有時慧力太過。其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收攝任持。不令浮動。務必調和其心。定慧適中。名念覺分。
《解》八聖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名正見。以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講)八聖道分。聖者正也。亦名八正道。由前擇法覺分。不依偏邪。故入正道。無漏聖法曰正。能通涅槃曰道。共有八種。一正見。修無漏行觀者。即苦集滅道四諦。每諦有四行觀。合為十六行觀。詳在三藏法數。恐繁不錄。修此行觀。不至漏落生死輪迴。故稱無漏行觀。慧眼分明。見理正確。名正見。
二正思惟。以無漏心。即四諦智。總名一切智心。以無漏心。相應思惟者。不是識心思惟。乃是無漏心相應之思惟。動發覺知籌量者。依四諦智。動發四諦觀。覺知籌量四諦境。為令觀智增長。斷惑證真。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解》以無漏慧。除四邪命。攝諸口業。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名正業。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名正命。
(講)三正語。以無漏慧。除四邪命者。一方口食。謂曲媚豪勢。通使四力。二維口食。謂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三仰口食。謂仰觀星宿。以自活命。四下口食。謂種植田園。和合湯藥。以上四種。邪心求利。以活身命。多有口業。攝諸口業者。即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
四正業。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凡不正之行。皆名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即修清淨梵行。如楞嚴經云。尚無不殺不盜不婬。云何更隨殺盜婬事。名正業。
五正命。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一詐現異相奇特。以奸詐為懷。示現異相。與人不同。如不食五穀。臥刺投灰。諸奇特事。冀人信仰。二自說功德。誘動人心。三占相吉凶。為人說法。占卜相命。報吉談凶。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敬畏。五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此二可知。此五種亦皆邪心取利。以自活命。故名五邪命。住清淨正命中者。以道自活。而全法身慧命。名正命。
《解》以無漏慧相應。勤行精進。修涅槃道。名正精進。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無漏慧相應入定。名正定。
(講)六正精進。以無漏慧。修涅槃道。勤行精進。不倦不怠。行契於智。謂之相應。名正精進。
七正念。以無漏慧相應。除諸妄念。一心專念真如實際。佛果菩提之正道。及萬行莊嚴之助道法。名正念。
八正定。以無漏慧相應入正定。遠離不定。及邪定。與有漏禪定等。名正定。
《解》此等道品。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
(講)此料簡道品。先約四教簡。後約四土簡。道品即四諦中道諦也。通大小乘。乃如來妙智。對機所施之教法。如醫師之因病設藥。修行道品。如服藥除病也。
天台宗智者大師。將如來一代時教。判為五時八教。化儀四教。為頓漸祕密不定。化法四教。為藏通別圓。四教各有四諦。故道品須約四教料簡。極樂世界。十方往生者眾。機當不一。若約夙種而論。當有四教道品修法之差別。
一藏教。即三藏教。四阿含為經藏。毗尼為律藏。阿毗曇為論藏。小乘學者。依此而修。故名藏教。約事立名。後三教大乘。約理立名。藏教詮生滅四諦。苦諦。則生住滅三相流遷。集諦。則貪瞋癡等分。四心流動。道諦。則對治易奪。滅諦。則滅有還無。淨土眾生。若小種先熟者。定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
二通教。為大乘初門。鈍根人通前藏教。利根人通後別圓。故名通教。詮無生四諦。苦諦如幻如化。無逼迫相。集諦。如幻如化。無和合相。道諦不二相。滅諦無生相。淨土眾生。若是通教機。定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
三別教。獨菩薩法。別前藏通。別後圓教。故名別教。詮無量四諦。苦諦。有無量相。十界果報不同故。集諦。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諦。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故。滅諦。諸波羅密不同故。淨土眾生。若是別教機。定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
四圓教。三諦圓融。圓修圓證。故名圓教。詮無作四諦。苦諦。五陰本如來藏。無苦可離。集諦。煩惱即菩提。無集可斷。道諦。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滅諦。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淨土眾生。若是圓教機。定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
《解》藏道品。名半字法門。淨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熟者。或暫用之。
(講)前約四教簡道品。此約四土簡道品。藏道品。名半字法門。以小乘偏真。而不圓滿。故名半字法門。對大乘通別圓。滿字法門而說。淨土濁輕者。以淨土本無五濁。因娑婆眾生。生彼國土。故有濁輕。似不必用者。若為小種先熟。則暫用之。若無小種。不必常用也。
《解》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稟。同居淨土多說之。
(講)名大乘初門者。為別圓二教初門也。聲聞緣覺菩薩。小中大三乘。同聞共稟而修。同居淨土眾生。有具見思惑者。故多說無生道品也。
《解》別道品。名獨菩薩法。同居方便淨土多說之。
(講)名獨菩薩法者。非三乘共稟。惟菩薩獨修之法。同居方便淨土多說之。實報寂光二土。則不用別教道品也。
《解》圓(教)道品。名無上佛法。有利根者。於四淨土。皆得聞也。
(講)名無上佛法者。第一義諦也。最尊最上。無有何法能加其上。如有利根之者。於四種淨土。悉皆得聞。因四土圓融故。如是方是極樂淨宗。總論四土。同居則具四教。方便但具別圓。實報唯圓教。寂光惟是一心。無教不教。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餘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
(講)如是。指法之辭。指根力覺道四科。等者。等念處正勤。如意足。及餘四攝法等。四攝者。一布施。眾生無緣不能度。先以布施。結眾生之緣。二愛語。以柔軟語。令眾生樂聞。易於受度。三利行。行種種饒益行以利眾生。四同事。和光同塵。欲施教化。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以此四法。攝取眾生。故名四攝法。
六度者。一布施度慳貪。二持戒度諸惡。三忍辱度瞋恨。四精進度懈怠。五禪定度散亂。六智慧度愚癡。慳貪等六蔽。是眾生心病。六度是如來法藥。以法藥對治心病。自可藥到病除。
十力者。如來所有十種智力。一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作善業得樂報。因果相契。為是處。作惡業望樂報。因果相背。為非處。猶言無有是處也。○二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所有諸業。或善不善。漏無漏等。○三定智力。知諸禪三昧。世間禪。四禪四空定。出世間禪。小乘禪。大乘禪。出世上上禪。○四根智力。知諸眾生。諸根上下。隨機施教。○五欲智力。知他眾生。種種樂欲。各各不同。○六界智力。知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七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相。○八宿命智力。知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姓名苦樂壽夭等。○九天眼智力。見眾生受生捨報。從何道來。向何道去。或苦或樂。○十漏盡智力。自知我生已盡。不受後有。無畏。乃四無畏。一一切智無畏。謂於一切諸法。盡知盡見。故無所畏。○二漏盡無畏。謂諸漏已盡。五住究盡。二死永亡。故無所畏。○三說障道無畏。謂於障道之法。能知能說。故無所畏。○四苦盡道無畏。謂於盡苦之道。能知能說。故無所畏。
無量法門者。眾生煩惱之病無量。故佛說法門之藥。亦復無量。如上諸佛所說之法。淨土諸鳥。一一皆能說之。眾生聞者。皆能得益。
《解》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緣不等。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故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也。
(講)此明開合。開合乃是隨機。三十七品。收一切道法雖盡。而眾生機緣不等。故作種種開合。其中名義。自應不同。若是好廣之機。則開演三十七品。成無量法門。若是好略之機。合演三十七品。無量法門。成戒定慧三學。名既不同。義亦有異。總而言之。隨眾生機緣。樂聞廣者。略者。無不演暢。曲盡其宜。如樂說無礙辯。各隨好樂而說也。
故令聞者。念三寶。足見極樂眾鳥。說法有方。善能開導於人。令念三寶也。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三者俱稱寶者。皆可尊可貴故。既圓念三寶。自可圓發三心。明正因佛性。則理心發。明了因佛性。則慧心發。明緣因佛性。則善心發。一發一切發。是為圓發。自能圓斷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也。
《解》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故念僧。
(講)此正明念三寶因緣。以修持淨業。往生為因。諦聞眾鳥說法為緣。灼見慈威三句。親見彌陀。有攝受之慈。有折伏之威。慈威二皆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三句。聞法心歡喜。謂之法喜。法喜入心。如飲甘露。是為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者。大眾同聞。共稟受教法。一心修持。隨功行之淺深。而證位有高下。故念僧。
《解》能念即三觀。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及四教意義。三諦權實之不同。如上料簡道品應知。
(講)此簡別能念所念。以及三寶不同之相。能念即三觀者。謂能念之心。體本空寂。即空觀。用則圓照。即假觀。正空寂時。寂而常照。正圓照時。照而常寂。即中觀。
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者。何謂別相。差別之相也。法身。報身。應化身。為四教佛寶。教理智斷。為四教法寶。三乘賢聖。為四教僧寶。何謂一體。真實之體也。湛然智照。靈明覺了。為佛寶。實相理體。清淨圓妙。為法寶。理智不二。和合無違。為僧寶。別相是相。相即性中之相。一體是性。性即相中之性。性相一如。二而不二也。
及四教意義者。別相一體。各分四教。但有三諦權實之不同耳。藏通二教。為真諦三寶。別教為次第三諦三寶。圓教乃一心三諦三寶。前三教總屬權。圓教乃屬實。此乃如上文。料簡四教道品應知。初釋鳥音法利竟。
《經》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講)此文徵釋疑難。恐人疑云。彌陀因中。第一大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現有眾鳥。豈不有違本願乎。故呼舍利弗而誡之曰。汝勿謂此諸眾鳥。五陰實法。是罪報所生。此鳥非但不同人間之鳥。隨業受生。而且不同天上之鳥。雖能說法。仍屬業報所生也。
所以者何。此句是徵。所以不可說此鳥。實是罪報所生者。何也。彼佛下解釋疑難。彼佛國土。由彌陀願行。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此三惡道。由五逆十惡。感地獄道報。由慳貪嫉妒。感餓鬼道報。由愚癡暗昧。感畜生道報。故名惡道。
又呼舍利弗而告之云。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此引法藏比丘。所發第十六願為證。願云。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不善名者。不取正覺。名且不聞。何況有實是罪報所生之眾鳥耶。何況。反顯其必無也。非但目所未睹。亦復耳所未聞也。
是諸眾鳥四句。出其所以。難云。彼國既無惡道。何以現有眾鳥。告曰。此鳥皆是阿彌陀佛願力。欲令法音宣揚流布。以不思議力。變化所作耳。又引難云。法藏願後偈云。地獄鬼畜生。皆生我剎中。何得謂無三惡道。引釋云。彼偈次云。一切來生者。修習清淨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則知未生。雖屬惡道。早種淨因。既生彼國。皆成上善。同佛相好。豈復存惡道形耶。
《解》徵釋可知。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
(講)經中徵釋。無三惡道之疑已顯。故曰可知。此假立問答。以釋尚無惡道之名。故問云。白鶴等豈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者。是諸眾鳥。五陰實法。既非罪報。則白鶴等假名。亦非惡名。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者。此承上對顯。五陰既非罪報。則屬善報。假名既非惡名。則屬善名。善報則究竟五陰功德。善名則究竟假名功德。一色一香。一塵一名。皆即全體法界。不可思議。故一一名。皆詮如來究竟功德。詮者顯也。以假名詮顯實法。如來究竟功德。以如來證窮十法界功德。是為究竟。徹法流之源底故。是法平等。一究竟一切究竟。故一一名字。悉皆究竟。所謂究竟白鶴。乃至究竟共命之鳥。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反顯是究竟功德之名也。故旁註曰名字法界。不可思議如此。
《解》問。化作眾鳥何義。答。有四悉〔檀〕因緣。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講)此問答顯益。問。彌陀欲令法音宣流。變化眾鳥。有何意義。答。有四悉檀因緣。梵語悉檀。此云普施。四悉乃有四益。一世界悉檀。歡喜益。因世界凡情。喜此諸鳥。彌陀隨順凡情而化。令得歡喜。二為人悉檀。生善益。化鳥說法。事出奇特。令聞者。咸念三寶。而得生善。三對治悉檀。滅惡益。鳥能說法。未可輕視。不於諸鳥。起下劣果報想。令得滅惡。四第一義悉檀。入理益。第一義。即甚深究竟之義。生佛一如。鳥為彌陀變化所作。鳥即彌陀法界藏身。無一法不具。無一法不造。即理具事造。令得入理。此經為圓頓教。皆第一義悉檀。便具下三悉檀。以事造不離理具也。
《解》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乃)〔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講)此文標指法界。即直指萬法唯心之旨。以顯西方六塵之境。一一無非全體法界。微風。乃觸塵。樹網。乃色香味三塵。音。乃風聲。此前五塵為實法。五塵落卸影子。落在意地之中。是法塵。為假法。此六塵是依報。眾生是正報。若依若正。若假若實。隨拈一法。當體即是彌陀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亦即我及眾生。三身四德。生佛平等。依正無殊。此為第一義悉檀也。初化有情聲竟。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解》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講)此中經文。重告舍利弗。無情法利。微風者。風之美也。輕清柔和。不徐不疾。吹諸寶樹寶網。鏗然有聲。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宮商並奏。律呂克諧。出微妙音者。幽雅曰微。說法曰妙。音中或讚佛。福慧兩足。能作眾生導師。或讚法。猶如妙藥。能治眾生心病。或讚僧。信解修證。能作眾生模範。能令聞者。自然興念三寶。此明念三寶因緣也。
解中情與無情。同宣妙法者。情指上文眾鳥。無情指本科風樹羅網。同時宣演。四教道品。無量法門。能隨上中下。各類之機。皆得領解。則何異佛音圓妙。隨類得解也。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問。無情聲。何以亦能說法。答。情與無情共一體。迷者茫然罔覺。悟者豁然契入。如香巖聞擊竹聲。而悟道者是也。又古德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此土無情尚然。何況極樂莊嚴佛土耶。
《解》念三寶。是從悉檀獲益。凡夫創聞。大踴遍身。是歡喜益。與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滅煩惱。是(滅)〔破〕惡益。悟證一體三寶。是入理益〔也〕。初別明竟。
(講)此明念三寶四益。念三寶是從四悉檀獲益。以同居淨土凡夫。創聞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大喜遍身。是歡喜益。外與別相三寶。內與一體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發心起行。或伏煩惱。或斷煩惱。喻如濁水靜深不動。灰土自沉。清水現前。去泥純水。攪亦不濁。心中煩惱伏斷。亦復如是。是破惡益。悟證一體三寶。人人具足。是入理益。本科二化無情聲竟。大科初別明竟。
《經》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解》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
(講)重重結示令深信者。前三教皆淺信。惟圓教事事無礙之信乃深。一切莊嚴。即四土莊嚴。皆導師因中。所發四八弘願。願後所修。六度萬行。之所成就。乃至果上成佛。得一切種智所現相分莊嚴。此皆約佛邊說。
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者。淨業。即修持念佛法門。清淨三業。以此淨業為能感。一切莊嚴為所感。乃至往生淨土。由唯識所變相分莊嚴。以為受用。此乃約眾生邊說。
佛心生心。互為影質者。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是全莊嚴。乃佛心也。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現。是全莊嚴。乃生心也。全心即境。全境即心。佛生互為影質。本質如石印之印模。影像如影印之印刷品。以佛之莊嚴為本質境時。卻在眾生心中。為影像境。以眾生莊嚴為本質境時。卻在佛心內。為影像境。故曰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者。以眾燈。喻佛心及一切眾生之心。以燈之光明。喻佛心所現莊嚴。及一切眾生心所變莊嚴。眾燈光遍一室。雖然似一不分。卻是各各遍滿。無壞無雜。互不相礙。以喻佛心生心。所現四土莊嚴。似一不分。亦是各各莊嚴。無壞無雜。互不相礙。此即唯心莊嚴。事事無礙之境也。
全理成事。全事即理者。此指上文。心境無礙。理即是心。事即是境。全心成境。全境即心。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也。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者。此指上文性修交成。性即是理。修即是行。稱理起行。行不離理。全行即理。理不離行。全性德莊嚴而起成修德莊嚴。全修德莊嚴。還在心性之中。不在心性之外。心性本無外故。如依地種花。千葩萬卉。皆不離地。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淨土彌陀。不在心性之外。此理微妙。亦可深長思矣。豈淺智短識之所能知耶。
《解》奈何。離此淨土。別譚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哉。初依報妙竟。
(講)奈何。寄嘆之詞。謂奈之何。世人不了即事之理。即土之心。離此不思議淨土。別執緣塵影事之妄想。以為真心。別譚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甘心墮於鼠即鳥空之誚。良可哀也。
鼠即。乃鼠鳴聲。譬喻譚有不知妙有之理者。鳥空。亦鳥鳴聲。譬喻譚空不達真空之理者。初依報妙竟。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解》此經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徵釋名號。欲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也。
(講)此經乃是如來。的確指示。持名念佛之妙行。故特徵佛名而解釋之。持名而稱妙行者。一但持一句佛號。而得三界橫超。此簡捷妙。二但要十念功成。亦得帶業往生。此殊特妙。三但得往生淨土。便證三種不退。此圓頓妙。故稱妙行。此文釋正報妙。正報有主有伴。先徵釋化主名號。故問當機。在汝之意。以為云何。彼佛因何之故。號為阿彌陀。就此一徵。正欲人因名思義。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之心也。初徵竟。
《解》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講)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釋迦本師。以光壽無量二義。收盡一切無量之義。非彌陀但具光壽二義也。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光壽二義。即彌陀心性。光則寂而常照。不變常隨緣也。壽則照而常寂。隨緣常不變也。寂中有照。照中有寂。橫豎交徹。即一真法界之全體。為十界之綱宗。乃諸法之實相。故舉此作彌陀三身四土。三身四土。乃此體之所現。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光壽無量。亦此體之所成也。
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者。本覺理性。即眾生人人本有之佛性。此性橫遍豎窮。寂照照寂。即光壽無量之義。持名即始覺合本者。執持名號。能持之心即始覺。所持佛號即本覺。始覺不離本覺。本覺具足始覺。故曰始本不二。如摩尼珠。珠具光明。還照珠體。光不離珠。珠不離光。光珠不二也。
生佛不二者。生心如是。橫遍豎窮。寂照照寂。佛心亦如是。佛號亦如是。故念佛眾生。一念心與佛號相應。則一念佛。念念相應。則念念佛。是則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也。
《經》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解》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
(講)此釋佛光無量。先約證釋。首句為一切諸佛心要。諸佛心性。悉皆寂而常照。不變常隨緣。故為光明。遍照法界。今彌陀從因至果。復本心源。徹證心性無量之體。稱體起用。故光明無量也。
《解》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
(講)此約願釋。前三句佛佛道同。無有差別。而欲立別名者。必約差別因緣。如彌陀因中。為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願。第十二願云。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今果成得如所願。可悟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也。
《解》法身光明無分際。報身光明稱真性。此則佛佛道同。應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
(講)此約三身。簡法身橫遍豎窮。故光明亦無分際際限。報身以智慧為身。乃稱性所現。故光明亦稱合真性。法報二身。諸佛一如。應身光明。乃有差別。有照一由旬者。由旬無正翻。乃輪王巡狩停留之處。如此方驛館。有小中大之不同。或照十百千由旬。或照一世界。十百千世界不等。唯阿彌陀佛。大光普照。故別名無量光。此指彌陀應身。常光如是。非指放光而言。放光者。如本師未說法華之前。先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億佛土。正說楞嚴之時。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其光晃昱。如百千日。普照十方。微塵世界等。
三身不一不異者。法身。以理為身。報身。以智為身。應身。以機緣為身。應機示現故。如何可以說一。三身本來一體。如何可以說異。說一說異。皆為戲論。佛身不可思議。離諸戲論。故曰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悉檀利益。故作三身光明分別耳。
《解》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講)此釋佛光無礙。佛光而言礙無礙者。皆約眾生分上說。眾生與佛緣淺。不睹佛光。故說為礙。若與緣深。能睹佛光。說為無礙。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有緣眾生。無不圓見。故曰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問。佛光既照十方。何以念佛之人。許多不見佛光。答。正因念佛功淺。宿世障深。故不能見。不可因不見佛光。遂疑佛光不能照十方國。譬如日光普照。生盲不見。豈可謂日無光耶。倘能一心念佛。念念無間。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何況佛光。初約光明釋竟。
《經》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解》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也。
(講)此釋佛壽無量。先約證釋。首句指諸佛心性之體。悉皆照而常寂。隨緣常不變。故為壽命。法身常住。今彌陀因行已滿。果覺已圓。徹證心性無量之體。始本合一。故壽命無量也。
《解》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延促不等。法藏願王。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別名無量壽也。
(講)此約願釋。法身清淨。猶若虛空。既無形相。安有始終。報身修成。智德圓滿。斷德究竟。故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本無差別。應身壽命。則隨佛本願。及與機緣。而為長短。如釋迦生於人壽百歲時。願減壽二十年。以補末劫眾生。故八十歲入涅槃。此為隨願。機薪既盡。應火須亡。此為隨機。故或延或促不等。
法藏願王者。法藏。即彌陀因中為比丘之名。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之弘願。故稱願王。第十三願云。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又第十五願云。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故曰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故別名無量壽也。
《解》阿僧祇。無邊。無量。皆算數名。實有量之無量。然三身不一不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
(講)此約三身簡。阿僧祇。此云無數。乃印度十大數之首。第二由阿僧祇阿僧祇。為無量。第三由無量無量。為無邊。以下皆倍倍積累。第四為無等。第五不可數。第六不可稱。第七不可思。第八不可量。第九不可說。第十不可說不可說。今佛生壽命。以阿僧祇劫計算。有無量無邊之阿僧祇劫。此實有量之無量也。
彌陀應身亦有涅槃。非同法報二身。無量之無量也。正法住世。亦復無量。正法於上半夜滅時。觀世音菩薩。即補佛位。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國名眾寶普集莊嚴。其佛壽命。正法。亦復無量。正法滅後。是夜大勢至菩薩。即補佛位。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然三身不一不異下。是破情計。應身本來即法即報。故曰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
《解》及者。併也。人民指等覺以還。謂佛壽命。併其人民壽命。皆無(有)量〔等〕也。
(講)此釋生壽無量。佛為法王。惟妙覺堪稱。等覺以還。皆人民也。彼佛壽命無量。併其人民。皆得無量之壽。
《解》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
(講)此重釋光壽二義。先總明。當知無量光壽之佛名。皆本於眾生。現前一念。豎窮橫遍之心性建立。以生心佛心。本同一體。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曰平等。能令持名者。即佛號而悟心性。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
《解》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講)此別明光義。承接上文。由眾生心性。有大智慧光明。橫遍十方。無量光之義。故生極樂。即生十方。見彌陀。即見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自度謂斷自性之煩惱。度自性之眾生。十方一切眾生。與我本來同體。故能自度。即是普利一切也。
《解》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
(講)此別明壽義。由眾生心性。有常住不變。豎窮三際。無量壽之義。故極樂人民生者。即是一生補處。以是最後身。圓證三不退。任運進趣佛果。故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也。
《解》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講)此結歸心性。勸人深思。導師證一念無量光壽之心性。故名阿彌陀。故曰離心無名號。離名號何由徹證無量光壽之心。是以叮囑。應當起智觀察而知。即心即佛。願深思之。未可草草過去。初徵釋名號竟。
《經》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解》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
(講)此別釋教主。極樂世界。以彌陀為教主。故曰主成就。即六成就之一。阿彌陀佛成佛。是證果。證果必由修因。彼佛之因。藏經中所載不一。今略舉其八。一大本云。定光佛前。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時。有國王聞法出家。即法藏比丘。對佛發四十八願。願行圓滿。得成為佛。今阿彌陀。即法藏比丘所成之佛也。○二法華經云。大通智勝如來時。有十六王子出家。淨修梵行。勤求無上菩提。佛滅度後。常樂受持。妙法華經。後悉成佛。今阿彌陀。即第九王子所成之佛也。○三悲華經云。無量劫前。有轉輪王名無諍念。供養寶藏如來。時王發願。願成佛時。國中種種清淨莊嚴。佛與授記。過恆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國名安樂。今阿彌陀。即無諍念轉輪王所成之佛也。○四大乘四等總持經云。無垢燄稱起王如來時。有淨命比丘。總持諸經。十四億部。隨眾生願樂。廣為說法。今阿彌陀。即淨命比丘所成之佛也。○五賢劫經云。雲雷吼如來時。有王子名淨福報眾音。供養彼佛。發菩提心。上求下化。今阿彌陀。即淨福報眾音所成之佛也。○六賢劫經又云。金龍決光佛時。有法師名無限寶音行。力弘經法。今阿彌陀。即彼法師所成之佛也。○七觀佛三昧第九經云。空王佛時。有四比丘。煩惱覆心。空中教令觀佛。遂得念佛三昧。今阿彌陀。即彼第三比丘所成之佛也。○八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云。師子遊戲金光如來時。有國王名勝威尊重。供養彼佛。修禪定行。今阿彌陀。即彼國王所成之佛也。阿彌陀因地修行多劫。因應無量。不能枚舉。
《解》然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
(講)此約事論三身。佛有三身。法身是本有。報應屬修成。法身無相。故無成與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者。依始覺智修因。以智斷惑。見思麤惑先斷。從真出假。修二利行。斷塵沙惑。修中道觀。斷無明惑。此別教意。若一斷一切斷。此圓教意。惑淨智圓始本合一。得根本智。成自受用報身。依根本智。起後得智。成他受用報身。故可名成。亦得論劫。
應身為物示生名成者。應身。乃應眾生機而示現。眾生機緣未熟。佛不出世。物字指眾生言。若眾生機緣成熟。佛即示現八相成道。故可名成。亦得論劫。
《解》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與)不成。不應論劫。
(講)此約理論三身。與上文互顯。文法妙極。法身因修德顯者。法身。是三德中第一德。雖然本具。必因修德方顯。修德是三德中。第二般若德。第三解脫德。法身雖然人人本有。若不假般若智德。解脫斷德。法身之性德。終不能顯。如金礦雖具真金。若無人知。不開採煆煉。金終不顯。必由了緣二因之功。正因方顯。故亦可論成論劫。
報身別無新得者。報身雖屬修成。以智斷惑。惑淨智圓。法身顯現。譬如磨鏡。垢盡明生。別無新得。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非從外得也。
應身如月印川者。應身。隨機應現。如一月在天。影印百川。古云。千江有水千江月。千月還是一月攝。應身不出法身。併上報身。由法垂報。既法身無成不成。不應論劫。則報應亦然。
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梵語劫波。此云時分。有小中大三種。人壽從十歲。過一百年增一歲。如是遞增。增到八萬四千歲。以後過一百年減一歲。如是遞減。減至十歲。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成住壞空四中劫。為一大劫。合有八十小劫。此約世界成壞為一劫。彌陀成佛至今。已經十劫。當依唐譯。是十大劫也。種種教化成就。故聲聞弟子。諸菩薩眾。無量無邊。一生補處菩薩。其數甚多。
《解》〔但〕諸佛成道。各有本跡。本地並不可測。且約極樂示成之跡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
(講)十方諸佛成道。各各皆有本跡。本者。最初成等正覺為本。跡者。令生應化事跡為跡。如法華經。如來壽量品。釋迦自謂。塵點劫前。早已成佛。此本也。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此跡也。彌勒是補處菩薩。尚不能測。一佛如是。佛佛皆然。故曰本地並不可測。今彌陀。且約極樂示現成佛之跡而言。非約本地而論。即上文所謂。一成一切成。亦即是三身。非成非不成而論成。此非偏論也。
《解》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講)此明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經云。佛世甚難值。今既彌陀住世。壽命無量。故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面奉慈容。親聞妙法。同佛壽命。依佛修證。一生可以成辦道果。如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彌陀十劫中。教化之所成就也。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我等曷不一心念佛。求生淨土。親覲無量壽如來也。初主竟。
《經》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解》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習小行。臨終回向菩提。發大誓願者。生彼國已。佛順機說法。令斷見思。故名羅漢。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
(講)此明非實聲聞。經云。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名同小乘。皆是回心大阿羅漢。非是實行聲聞。因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佛土。定性者。即小乘實行聲聞。志意下劣。得少為足。但證人空。未得法空。遂沉空滯寂。保果不前者。中乘辟支。亦復如是。故名定性二乘。極樂純大乘機故。他方小機。皆不得生。
若生前先習小乘之行。臨終之時。回向無上菩提。發大誓願。求生極樂。常隨佛學。上求佛道。下度眾生。此即回小向大。得生彼國。生彼國已。佛順機而為說法。令先斷見思煩惱。故名羅漢。非定性之類。乃回心大阿羅漢。如別教七住。亦但斷見思之類。非實行聲聞也。
《解》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
(講)此明實是菩薩。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者。佛對彼二教。不說他方事。故不得聞也。今聞佛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由此信願往生。定非藏通二教之機。故斷定總屬別圓二教所攝菩薩機矣。
正文云。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者。謂彼國不獨聲聞之眾無量無邊。而諸菩薩。亦非算數之所能知。菩薩之數難知。菩薩之功德亦復無盡。大本佛讚彼國菩薩功德。為二十三喻。一智慧深廣。猶如大海。二三昧不動。如須彌山。三慧光明淨。超踰日光。四淨法滿足。猶如雪山。五平等如地。好惡普載。六清淨如水。洗諸塵垢。七猶如火王。燒煩惱薪。八如風行世。普遍無礙。九猶如虛空。一切無著。十淨如蓮華。無有染污。十一猶如大乘。廣能運載。十二如震法雷。警覺未覺。十三如雨甘露。滋潤眾生。十四如金剛山。魔外不動。十五如梵天王。諸善最上。十六如大樹王。普覆一切。十七如優曇華。希有難遇。十八如金翅鳥。威伏外道。十九如眾遊禽。無所藏積。二十猶如牛王。無能勝故。二十一如大象王。善調伏故。二十二如師子王。無所畏故。二十三曠若虛空。大慈等故。末復結云。我但為汝略言之耳。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二伴竟。合上初別釋竟。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解》佛及聲聞菩薩。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講)此處正文。與前全同。其義與前不一。前乃成就依報莊嚴。此乃成就正報莊嚴。化主以光壽無量為莊嚴。化伴。聲聞皆是回心大阿羅漢。菩薩具諸功德。其數無量無邊。非是算數所知為莊嚴。佛及聲聞菩薩。若主若伴。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
願所成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光明照無央數天下。幽冥之處。皆當大明。諸天人民。以及蜎蝡。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來生我國。此光明隨願所成也。○又。法藏第十三願云。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此壽命亦隨願所成也。○又。大本云。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皆同目犍連神通。欲共計算彼佛初會聲聞。盡其神通。百分中不能知一。○又云。我作佛時。剎中菩薩。神通。智慧。辯才。相好。威神。悉皆如佛。今來成佛。得隨所願。
行所成者。大本云。爾時。法藏教化眾生。修行六度。廣行教化無量眾生。發菩提心。行今成就。有斯莊嚴。皆以願行之因。為能莊嚴。光壽無量。化伴無數之果。為所莊嚴。故曰。並是彌陀願行所成。
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者。果者。對因而言。因中由法藏願行無礙之因。成就彌陀無礙之果。果上種智。一現一切皆現。現成化主光壽無量之莊嚴。化伴算數難知之莊嚴。○復由眾生心性無礙之因。成就羅漢菩薩無礙之果。果上唯識。一變一切皆變。變起自他影像。互相成就。
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者。自是他心中之自。則自即非自。他是自心中之他。則他亦非他。○自他不二者。即生佛不二也。聲聞菩薩。乃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乃聲聞菩薩心內之佛。佛心內眾生。全生即佛。眾生心內之佛。全佛即生。生佛一體。自他不二。惟是現前一念心性。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解》能令信願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講)上約已成。此約今成。當成。今成者。即現今念念成就。當成者。即當來亦如是成就。今成當成。皆依已成之彼土。依正妙果為本質境。作增上緣。能令我等。信願持名之眾生。信。亦念念如是信。願。亦念念加是願。持。亦念念如是持。自然無量莊嚴。亦必念念如是成就。若今成。若當成。皆如已成者。如是成就也。二正報妙竟。大科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解》〔淨土殊勝〕謂帶業往生。橫出三界。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法輪。眾生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超絕。(然)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諦研之。
(講)此二科。乃發揮一經不可思議之力用。承前。既聞極樂依正莊嚴而生深信。自應依信發願。謂淨土法門。帶業可以往生。橫出三界生死。此為一切法門所未有。於同居淨土。即能橫具上三土。開顯四教法輪。一生同居。即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即已橫生上三土。是謂圓淨四土。自可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一生補處菩薩甚多。即是一生可以成佛。此等殊勝奇異。超絕無比之法門。全在此二科點示。蕅公恐人忽略。故婆心特切。叮囑須諦研之。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解》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
(講)此正明三種不退。彼土眾生。無論上中下品。但得往生者。一概皆是阿鞞跋致。此云不退地。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者。謂即得預入聖人之流類。不退墮凡夫地。○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者。謂能修大乘行。恆常度生。不墮二乘地。不肯涉俗利生。○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者。謂雙捨二邊。全歸中道。心心流入薩婆若海。此云一切種智海。即如來果海也。
《解》若約此土。藏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薩。別十(向)〔行〕。圓十信。名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
(講)此豎論三種不退位次。若約此娑婆世界。藏教初果名須陀洹。此云入流。謂預入聖人之流也。通見地。乃通教第四地。見真諦理。故名見地。別初住。乃初發心住。圓初信。乃圓教十信初心。此皆此土證位不退之位次。○若論行不退。藏教則以二乘不修大乘行。故無此位。通教菩薩。乃第九菩薩地。九地以前還有退。別十向。即別教十回向位。前十行。未能全不退。圓十信。乃圓教八至十信。八位以前。還有退也。此皆此土證行不退之位次。○若論念不退。藏通二教。皆無此位。以不破無明。不證法身故。別教要到初歡喜地。圓教要到初發心住。方破一品無明。方證一分法身。方得念念流入薩婆若海也。足見行念二不退之難證夷。
《解》今淨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
(講)此點示圓證勝異。即此經不思議之力用。今淨土法門。乃至具足五逆十惡之眾生。但要臨終十念功成。亦得帶業往生。雖居下下品位者。亦得圓證三種不退。此種殊勝奇異。功能力用。為其他法門所未有。豈思議所能及哉。
五逆者。一出佛身血。二弒阿羅漢。三弒父。四弒母。五破和合僧。十惡者。身殺盜淫。口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貪瞋癡。五逆十惡極重之罪。為地獄之因。十六觀經。下品往生章云。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勸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於念念中。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於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此即十念成就。帶業往生。雖居下下品。皆與補處菩薩俱。即是圓證三不退。圓見三身。一生可以圓成佛果也。此種勝異。惟淨宗所獨有。故特點示。
淨土帶業往生。人多懷疑。昔有國王。問那先和尚云。念佛帶業往生。是事難信。那先對曰。大王。巨石置水沉否。王曰必沉。先又曰。要令不沉。其可得乎。王曰不可。先又曰。若以巨石。置巨船上。不亦可乎。王忽然領悟。若仗他力。自可不沉。念佛眾生。同仗彌陀大願船之力。何難出離苦海。同赴樂邦蓮池會耶。
《解》然據教道。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復異生。行不退。非僅見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則成大妄。進步則捨故稱。
(講)此文進退雙明。教道不亂。教中位次分明。絲毫不容紊亂。若是具足煩惱之凡夫。自然不是初果。見道位之聖人。若是但求自利之二乘。自然不是自他兩利。常恆度生之菩薩。若是異生性之三賢。未破無明。未證法身。不與如來體同。名異生性。自然不是破無明證法身。同生性之菩薩等。此是下位。未可躐等上位。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成大妄語不可。
又。念不退菩薩。已得同生性。非復異生性。行不退菩薩。已發大心。非僅見道之小果。位不退聖人。非是具足煩惱之人民。此是上位。未可仍稱下名。既已進步。而獲新證。則捨故稱。如登初地。則捨三賢之故名等。
《解》(惟)〔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講)此點示圓超絕待。惟是極樂同居淨土人民。約依正二報而論。悉皆超絕。一切俱非。是圓超。一切俱是。乃絕待。一切俱非俱是者。以與佛同體。本來是佛。圓證三不退。故非凡夫。非二乘。非菩薩。以五住煩惱未盡。二種生死未了。故非是佛。此俱非義也。又。具足煩惱。是凡夫。宿種已熟。見思麤垢已落。是二乘。已回小向大。恆度眾生。是菩薩。往生淨土。是最後身。一生成佛。故是佛。此俱是義也。如下文云。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是為不思議之妙門也。
《解》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
(講)此承上文。所點示之勝異超絕。乃結歸三種不思議因。謂十方無此等勝異超絕之名相。階位。法門。唯極樂獨有。○心性之極致者。此論心要。以心性平等一相。即非凡夫。二乘。菩薩。佛。種種名相階位。是名凡夫。二乘。菩薩。佛。差別名相階位。此等名相階位。皆稱性緣起。故曰極致。○持名之奇勳者。此論境要。以一句佛號為境。佛號稱性不可思議。以持名之奇勳。所感果報。亦不可思議。○彌陀之大願。此論法門要。以導師因中。所發四八之大願。莊嚴極樂之依正。故得同居橫具上三土。凡夫圓證三不退。心性之上非字。對末句。乃反顯。若非三要不思議之力用。何以有此。
《解》一生補處者。只一生補佛位。如彌勒觀音等。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實證補處。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數知〔也〕。
(講)上釋不退。此釋補處。一生補處。即前文圓證三不退之別名。只一生補佛位者。只此蓮華化生之身。是最後身。一生精進。即補佛位。如此土之彌勒。在兜率內院。候補作佛。極樂之觀音。彌陀正法滅盡。即補佛位。非只觀音一人。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壽命無量。必實證補處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菩薩。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知。但可總說無量無邊阿僧祇也。
《解》復次。釋迦一代時教。(惟)〔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
(講)此亦點示勝異超絕也。釋迦如來。一代時教。即說法四十九年。天台判為五時。八教。故稱一代時教。其中所說諸經。惟華嚴一經。明一生圓滿成佛之因。此指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初參文殊菩薩。得根本智。後參五十二員善知識。得差別智。而一生圓滿之因。以最後參普賢菩薩。行願品中。以十大願王。導歸安養。圓滿一生成佛之因。此經非獨勸善財一人。乃華藏海眾。同聞共稟。以前九願。所積功德。於第十願。普皆回向。求生淨土。疾趣菩提。故曰且以此淨土法門。勸進華嚴海會。一切聖眾。若宏華嚴。而不信淨土者。恐於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之旨。而未深思也。行願品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諸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此偈即導歸安養之鐵證也。華嚴一生成佛。惟有善財。此經則一生補處。非是算數之所能知。其勝異超絕。為何如耶。
《解》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渺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講)嗟乎。是慨嘆辭。凡夫例登補處者。謂同居土凡夫。比例實報土補處菩薩。下下與上上同一例。而無異也。此為他經他土所未有。故為奇特之倡。極妙之談。乃為法門大事因緣。不可測度。故六方諸佛云。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者。以此。○華嚴海眾所稟。一生成佛之旨。末後導歸安養者。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之者渺。而疑之者多也。如華嚴合論。尚云西方是權。華藏是實等。言辭既繁。將凡夫例登補處。念念即佛之義遂蝕。余。蕅公自稱。唯有剖心瀝血而已者。謂此種無上大因緣。既是信少疑多。余唯剖心瀝血。而昭告於人而已。故此解字字。皆蕅公心血也。可不信歟。初揭示無上因緣竟。
《經》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解》前羅漢菩薩。但可云善人。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云上。其數甚多。故云諸。
(講)此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故重呼當機。告以如上一生成佛。無上大事因緣。眾生幸而得聞。必宜深信。既已深信。若不發願。亦復無益。如人深信。飯可養身。若不想喫。何能滋養。故如來苦口悲心。殷殷垂勸。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願之為力。不可思議。極樂淨土。亦由法藏願力所成。臨終往生。全仗願力。行願品云。是人欲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敗壞。以致親屬威勢。象馬珍寶等。悉皆散滅。惟有願王。不相捨離。一切時中。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觀此。則發願求生。自屬當務之急。非願無以導行也。
所以者何下。乃徵釋發願所以。徵有二意。一娑婆亦屬佛國。何為勸其捨此趣彼。二十方無量佛國。何必勸其定求極樂。
得與如是下。出其勸願之意。得與如是補處菩薩。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也。前羅漢菩薩。但可云善人。唯補處居因位之極。與妙覺佛位相鄰。乃可稱上善人。得與同會一處。所謂觀音勢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賢。親為勝友。則薰陶有自。成佛無難。可不願生歟。
《解》俱會一處。猶言凡聖同居。尋常由實聖過去有漏業。權聖大慈悲願。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至實聖灰身。權聖機盡。便升沉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
(講)俱會一處。即是凡夫與聖人。同居一處。進求佛果。故曰猶言凡聖同居。尋常。指普通佛前佛後而言。實聖有漏業者。謂實行現證初二三果之聖人。見道所斷之惑雖除。修道所斷之惑未盡。故曰有漏業。權聖大慈悲願者。即上三土之聖人。權巧方便。示現受生。則由大慈悲願力。有欲饒益眾生。如觀音三十二應。示現界內外身。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
至實聖灰身者。初二三果斷思惑盡。證阿羅漢果。則有漏之業既盡。凡情亦空。灰身泯智。不受後有。權聖機盡者。大權示現之聖。應機出世。機緣既盡。所應度者。皆已度畢。大願亦滿。感應道息。即機薪既盡。應火亦滅。便升沉碩異。苦樂懸殊。升指權聖。實報寂光樂。沉謂實聖。沉空滯寂苦。現前同居。乃暫同。如石火電光。非究竟同。又天壤下。明天上人間。天。謂四禪天中五不還天。壤。謂人間名山聖道場地。見聞者少。如楞嚴經云。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麤人。所不能見。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如此生有幸。獲見獲聞。如文喜禪師之見文殊。閭邱胤之見豐干。雖得一時親近。而得同居一處。亦步亦趨。不相遠離者亦少。
《解》又。佛世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
(講)上明佛前佛後。此明佛世。輔揚佛化之聖人。縱使是多。亦不過如珍寶之罕。如祥瑞之奇。總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羅列普天。如微塵飛揚世界也。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不同。不能如極樂世界。上善俱會。作辦皆同也。
《解》今〔同〕以無漏不思議業。感生俱會一處。為師友。如壎如(箎)〔篪〕。同盡無明。同登妙覺。
(講)此明勝異。凡往生極樂者。同以無漏不思議業為能感。得生彼國。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以為師友。竟如兄弟。不相捨離。壎篪是樂器名。詩云。伯氏吹壎。仲氏吹篪。和諧什奏。喻諸善俱會。作辦皆同。此即勝異。前文作辦不同。不得亦步亦趨也。
同盡無明者。即圓斷五住之惑。由圓證三不退。圓淨四土。同發妙覺極果。一生成佛。圓證三身。圓顯四智。一切力用。自在其中。其勝異為何如耶。
《解》是則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者)〔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此皆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
(講)此明超絕。即頓超佛地。絕待無比。是則淨土眾生。即下凡帶業往生者。一生彼國。圓證三不退。於念不退中。即能超盡四十一因位。此等眾生。非凡非聖。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一生必補佛職。與觀世音大勢至。無二無別。故非凡。若謂是一生補處菩薩。卻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故非聖。而又即凡即聖也。此皆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者。佛所說之教。法門無量。猶如網孔之多。故曰教網。撈攄有情故。一切教中皆無此等名相。此等階位。是謂所不能收。○十方佛剎之多。亦如網孔。故曰剎網。諸佛剎中。亦皆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同居。不能與極樂同一例也。是謂所不能例。方見淨士法門。極樂同居。超絕無有倫匹也。
《解》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
(講)此結顯三不思議。勸人當知。不可或昧。大事因緣者。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此為諸佛出世大事因緣。了脫生死。疾趣菩提。此為吾人成佛大事因緣。同居一關。即凡聖同居土。見思之惑難斷。分段生死難出。故以關名。最難透脫也。唯極樂同居。圓具上三土。圓證三不退。故能圓斷諸惑。一生圓成佛道。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了此者。即了悟極樂同居。乃彌陀種智所現。念佛淨業所感。吾人心性所現。故曰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以不思議心。持不思議名號。生彌陀願力所成不思議同居。是謂三不思議也。
《解》具此深信。方能發於大願。文中應當二字。即指深信。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即)〔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
(講)具足三種深信。信以導願。故方能發於大願。願橫超生死。一生成佛。其願故大。既具深信。復發大願。即發無上菩提心也。合此信願二者為慧行。慧行。即往生淨土之指南針。由此信願。方能執持名號。即由慧行。而起行行。二行並進。乃為淨業之正行。自可感生淨土。
《解》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溼。如(銅)〔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心)〔願〕為要。正與此同。
(講)此明信願為重。若使信願能得堅固。雖臨命終時。只十念或一念。亦決定得生淨土。何以故。因彼念力堅固。一心不雜不亂。加信願二堅固力。會三力於一時。收成功於片刻。如張善和。一生殺牛為業。臨命終時。業報現前。群牛競來索命。要其妻請僧救度。妻請一僧來。謂曰。汝殺業太重。惟有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仗承佛力。方可得救。善和求救心切。一心念佛。念得數聲。曰。牛去矣。要妻點香與他。一手擎香。連聲稱念。少頃云。佛來了。僧勸再念。不久含笑而終。此即臨終念佛往生之證。惟是此事不可誤會。倘若以為。臨終十念一念。決定得生淨土。且待到臨終再發心念。何必早早念也。若作如是思想。必定要自誤。何以故。臨終時。眾苦逼迫。神識昏昧。多不能念佛。如張善和。雖今生業重。前世善根不少。故得遇善知識。教以念佛法門。神識不昏。而能稱念。亦善根之力。與信願行三力。及以佛力。故得帶業往生。惟望及早念佛。信願行三種資糧。早辦為要。
若無信願。縱使念佛。將一聲佛號。持得綿綿密密。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美則美矣。亦無得生淨土之理。何以故。以不信西方。不願求生。故不得生。如人於海中駕一舟。開足機器。若不想到西方。決不能到。念佛不願生淨土之人。如問他。子念佛何為。答曰。修修來世。此人臨終。一定不得往生。轉生人間受福。福中作業。仍要墮落。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信願為往生之慧行。不可不重也。
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者。菩提願。即四弘誓願。一眾生無邊誓願度。求生淨土。正欲度生。行願品偈云。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二煩惱無盡誓願斷。若不求生淨土。見思尚不易斷。況塵沙無明乎。三法門無量誓願學。求生淨土。諸善俱會。則觀摩有自。可以廣學法門。四佛道無上誓願成。求生淨土。可以橫出生死。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發菩提願。正與此信願相同。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竟。
《經》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解》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聲聞(獨)〔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皆不可生淨土。(唯)〔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
(講)此文初正釋善根福德。聲聞下別明得生不得生。菩提正道名善根者。菩提二字。通因徹果。因中發菩提心。而修持名念佛之正行。為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因者種義。為成菩提果之種子。種種助道。乃助成正道之法。如布施。持戒。禪定等諸度。名福德。即助緣。助成種子。生根發苗。開花結果。
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者。因但求己利。得少為足。不發菩提心。故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者。因修諸度。但求人天福樂。未了無為。未得無漏。故福德少。皆不得生淨土。故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唯以下明得生所以。欲生彼國。須具信願行。三種資糧。信願執持名號。即是三資糧。信吾人心性不可思議。西方依正。種種莊嚴。不出吾人心外。由是立大誓願。願求生彼國土。發菩提心。執持名號。正修淨業。兼修諸度。以萬善莊嚴淨土。是為多善根多福德。如是念佛。則一一聲中。悉具多善根福德。無上大因緣也。即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何況一心不亂。其福善。豈可得而思議哉。
持名念佛。為善中善。故多善根。福中福。故多福德。此理人多不信。當為證釋。
何為善中善。以發菩提心念佛。具足智度論五菩提心故。○一發心菩提。謂於無量生死中。發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於凡夫生死心中發菩提心。求出生死。求生彼國。自度度人故。○二伏心菩提。謂斷諸煩惱。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則正念纔彰。煩惱自滅故。○三明心菩提。謂明了諸法。不外一心也。而持名。則了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故。○四出到菩提。謂得無生忍。出離三界。到薩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趨一切智故。○五無上菩提。謂坐大道場。成最正覺也。而持名。則圓證三不退。直至成佛故。是謂善中之善。為多善也。
何謂福中福。以彌陀名號。具足萬德。而持名念佛。如蓮池大師所云。舉其名兮。兼眾德以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則一心念佛。百行齊修。是謂福中之福。為多福也。
問。持名念佛。即為多善根多福德。有何聖教為證。答。大悲經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佛名者。一心持諷誦念。此人當得無量之福。永離三途。命終之後。往生彼國。此二經即多善多福之明證也。
《解》故使感應道交。文成印壞。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託質寶蓮也。
(講)承上多善多福之故。而使因果相契。感應道交者。以三資之因為能感。以九品之果為能應。文成印壞者。出涅槃經。譬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此以銅鑄像。像文成。則蠟模印壞。以喻念佛行人。臨終往生。則淨土文成。娑婆印壞。在於一念。
彌陀眾聖。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者。佛聖。乃眾生心內之佛聖。故不來。此約真如門。而來親垂接引。此約生滅門。真如隨緣顯現。○行人心識。不往而往。託質寶蓮者。行人心識之體。本來周遍法界。故不往。循不思議業。現不思議事。故而往。託質寶蓮也。古德往生偈云。『身在華中佛現前。佛光來照紫金蓮。心隨我佛往生去。無去無來事宛然。』以上總釋無上因果。
《解》善男女者。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
(講)此別明能持所持。善男女為能持人。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乃至六趣。四生。但得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方能得聞。若無善根。佛名永不得聞。聞佛名。即使五逆十惡。皆名善也。
阿彌陀佛。為所持佛名。此名具足萬德。故曰是萬德洪名。以名呼召佛德。罄無不盡。蓮池大師云。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何止光壽無量也。故即以執持彌陀名號。以為修行之正行。不必更涉及觀想參究等行。但持一句洪名。至簡至易。一教便會。一心受持。便得往生。至極直捷也。
《解》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不信不願。與不聞等。雖為遠因。不名聞慧。
(講)此別明聞慧。聞而信願。乃肯立行。具足三資。方名聞慧。若不信不願。正行無由而立。與不聞無異。雖佛號一歷耳根。堪為道種。但成遠因。不得名為聞慧也。
《解》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
(講)此別明思慧。執持。則念念思憶佛之名號。淨念相繼。無有間斷。故是思慧。然執持有事持理持。淺深不等。旁注可訂久偽者。訂為訂正。久偽。指有人解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等。不按教觀。故為偽。今大師為之訂正。
《解》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
(講)此釋事持。深信西方。實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說法。未達心佛不二之理。是心作佛者。是事造之佛。是心是佛者。是理具之佛。理具事造。皆不出吾人一念不可思議心性之外。未明斯理。不達他佛全是自心。自心全是他佛。彌陀即我心。我心即彌陀。但以信佛之故。決志願求。生彼國土。執持名號。執受在懷。持守不失。念茲在茲。無有間斷。喻如兒子憶念慈母。無時暫忘。此即思慧。但是事持。
《解》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
(講)此釋理持。理不離事。即由事持。而能達理。便是理持。了達所信西方阿彌陀佛。即是我心理具。即是我心事造。即以自心理具事造萬德洪名。以為繫心之境。以心緣境。以境繫心。心境不相捨離。令不暫時或忘。悟明全境是心。全心即境。心境一如。能所不二。此亦思慧。即是理持。
《解》一日至七日者。剋期辦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亂。鈍根僅一日不亂。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
(講)此別明修慧。先明七日剋期。一日至七日者。乃剋定期限。以辦生死大事也。念佛三昧得成。即生死大事所作已辦。何以故。一心不亂。即念佛三昧功成。不亂即正定也。七之為數。世間所重。故齋戒則定七日。持咒則定七遍。薦親則定七七。今念佛亦定七日。以驗根機之利鈍。而分三昧之淺深。
利根一日即不亂者。根機靈利。天性敏捷。於剋期取證中。纔經一日念佛之功。即得一心不亂。非謂受持念佛法門第一日。乃謂平時或散或定。不得一心。於剋期取證中。勇猛精進。一日念佛。三昧功成也。○鈍根要經七日精進。方得不亂。中根或二日三日四五六日不定。此亦大略分之。
又利根者。志性堅固。平日工夫純熟。於剋期辦事中。萬緣放下。一念精專。能經七日。皆得一心不亂。安住三昧之中。○鈍根者。於剋期七日。僅得一日不亂。中根或能經六日五日四三二日。而能一心不亂。亦不一概。
以上乃據本經而言。其他諸部。剋期念佛。長短不定。大本則定十日。文云。齋戒清淨。一心常念。十晝夜不絕者。命終必生我剎。此文似指在家之眾。若於剋期之中。齋戒清淨。一心常念。十日。亦得往生。○又鼓音王經。亦定十日。文云。若受持彼佛名號。堅固其心。憶念不忘。十日十夜。除捨散亂。必得見彼阿彌陀佛。○大集經。定四十九日。文云。若人專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現身即得往生。○又般舟三昧經。定九十日。文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繫念。於三昧中。得見阿彌陀佛。○又文殊般若經。亦定九旬。文云。九十日端坐西向。專念於佛。即成三昧。此與般舟。剋期雖同。行法全異。彼則半行半立。此則全坐也。
如上所引。皆以念佛功深。淨業成就。然彌陀悲願難量。即一日。或十念稱名者。亦皆願垂接引也。大本法藏願云。一心繫念於我。雖止一晝夜不斷。必生我剎。○若世俗之人。俗務不能擺脫。未得處於空閒。專念彼佛。但每日早晚。端身西向。念十口氣者。臨終亦得往生。總而言之。念佛之法。但能一心。不論時之久暫。皆得往生。惟品位高下之分矣。
《解》一心亦二種。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
(講)此別明修慧。念佛以一心不亂。方為極則。方是真修。一心不亂者。即純一其心。專念彌陀。三昧現前。而不動亂。不起妄念。不落知解。然有事一心。理一心之別。故曰一心亦二種。
不論事持理持者。事持。如聞說念佛法門。可以橫超三界。帶業往生。深信不疑。一心繫念。句句分明。念念相續。行住坐臥。唯此一念。更無二念。即以一念。而除眾念。由未達理。故曰事持。
理持。如聞說念佛法門。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深信不疑。一心持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極而空。了知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能所雙忘。心佛一體。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由達理故。是曰理持。
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者。念佛是圓頓修法。下事理二持。皆約圓教判。持名至圓五品位。伏見惑煩惱。至圓初信。除見惑煩惱。乃至二信至七信。思惑亦斷。為見思先盡。此皆事一心也。○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者。由事持。持至圓初住位。破一品無明。藏心開顯。藏心。乃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祕藏之心。此心向為無明所覆。不得顯現。今念佛功深。能破一品無明。藏心開顯。即證一分三德。可以親見本性法身佛。名理一心也。○事一心我執亡。不為見思所亂者。如念到事一心。則我執已亡。見思惑盡。故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法執盡。不為二邊所亂者。若念到理一心。則法執已盡。無明亦破。雙捨空有二邊。全歸中道。故不為二邊所亂。此一心不亂。乃為修慧。
此中一心不亂。該括觀經三種心。一至誠心。無偽無妄故。此一心不亂。惟精惟一。更無偽妄。即至誠心也。○二深心。具足善法故。此一心不亂。諸妄不起。萬善同歸。即深心也。○三回向發願心。回向有三。一回向真如。此一心不亂。念念旋元自歸真如實際。即回向真如。二回向佛道。此一心不亂。念念相應。念念佛。即回向佛道。三回向眾生。此一心不亂。自性眾生。悉皆得度。自行化他。即回向眾生。合此三者。即回向發願心也。
又即起信論之三心。一直心。正念真如故。此一心不亂。不落有念。不落無念。有無不著。全歸中道。即直心正念真如也。○二深心。樂集諸善法故。此一心不亂。六度齊修。萬行具足。即深心也。○三大悲心。廣度諸眾生故。此一心不亂。三昧成就。教化眾生。即大悲心也。以上持名妙行。具足信願行三資糧。聞思修三妙慧。是淨土真因。下段臨終見佛。接引往生。是念佛勝果。
《經》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解》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
(講)其人。即事理二持。一心不亂之人。臨當壽命欲終之時。能感佛聖現前者。此乃以自力為能感之因。他力為能應之緣。因緣具足。感應道交也。
楞嚴經。大勢至圓通章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此自力也。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有發菩提。修諸功德。願生我剎。臨壽終時。我與大眾。現其人前。此他力也。接引往生有二相。上文聞思修三慧。為無上因。此臨終佛現。往生四土。為無上果。不為見思所亂。承上生前念佛工夫。若得事一心。則臨命終時。自然不為見思煩惱所亂。正念昭彰。如入禪定。與變化身佛。及諸聖眾。感應道交。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復起娑婆界中。欲有色有無色有。三界內我執顛倒。若但伏我執。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若我執已斷。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
《解》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
(講)不為二邊所亂。承上生前念佛工夫。若得理一心。則臨命終時。自然不為二邊所亂。心佛一如。入三摩地。與受用身佛。及諸聖眾。感應道交。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若無明分破。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若無明破盡。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常寂光淨土。
大凡人到臨終。是為生死關頭。死逆生順。二習相交。一生所作善惡。俱時頓現。作善現善境界。作惡現惡境界。如念佛之人。則現西方勝境。及佛聖接引之境。身無痛苦。先從下身冷起。漸漸冷上。全身都冷。而頂門未冷。此即往生之驗。往生之人。第八識從頂門而出。識離即冷。即得往生。不經中陰。不踰頃刻。一念之間。生極樂國。託質寶蓮。自然化生。不由胞胎。不假乳養。得清虛之身。相好具足。純丈夫相。隨功行之淺深。分品位之高下。故有四土之分。
《解》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
(講)此二段。乃結前正釋。啟後破疑。當知持名一法。但持一句佛號。何等簡單。一教便會。何等容易。一心持去。即得往生。何等直捷。仍至頓至圓者。橫出三界。頓超生死。一生同居。圓證三不退也。何以有此奇勳。以念念即佛故。不勞別作觀想。不必更加參究。一念當下圓明。具足無量法門。即觀想參究。亦不出一句名號中。無有盈餘。亦無欠闕。此一句佛號。即是大總相法門也。
《解》上上根。不能踰其閫。下下根亦(得)〔能〕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可謂橫該八教。豎徹五時。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歎其難信也。
(講)上上根。如文殊普賢。皆發願求生極樂。二偈見前。不能踰其閫者。謂等覺菩薩。尚不能超越其範圍。下下根。如鸚鵡八哥。學念彌陀。亦得往生。以臻其域。極樂稱為蓮域。
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者。所感應現之佛。有應化身。受用身之不同。所生土。有同居。方便。實報。寂光之不一。皆由能感三慧之力。有勝有劣故。感應道交。不妨不來而來。各見所見。不往而往。各生所生矣。
往往勝進。亦不一概者。此論蒙佛接引。往往有勝進接。如圓教接別教。別教接通教。不按位接者居多。亦不是一概如是也。
此持名念佛法門。圓滿具足。可謂橫該頓。漸。祕密。不定。藏。通。別。圓。八教。豎而論之。亦可徹於五時。所以如來徹底悲心。不待問而自說。且深歎其難信也。
《解》問。觀經專明作觀。何謂不勞觀想。答。此義即出觀經。彼經因勝觀非凡夫心力所及。故於第十三。別開劣像之觀。而障重者。猶不能念彼佛。故於第十六。大開稱名之門。今經因末世障重者多。故專主第十六觀。當知人根雖鈍。而丈六八尺之像身。無量壽佛之名字。未嘗不心作心是。故觀劣者。不勞勝觀。而稱名者。並不勞觀想也。
(講)此下釋疑。因前云。不勞觀想。故假設疑問。而解釋之。問。觀經專明作觀。此是佛說。今何謂不勞觀想。答。以此義。即出觀經。彼經因殊勝之觀法。非凡夫心力所能及。勝觀者。即觀彼佛報身之相。在池水上。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此相豈凡夫心力所能觀想耶。
故於第十三。別開劣像之觀。而障重之人。心麤念雜。仍不能觀。故於第十六觀。大開稱名之門。今經因末世人根淺薄。障重者多。故專主第十六觀。執持名號。○觀經下品往生章云。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勸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後。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於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當知下。稱理之談。末世人根雖鈍。心體本來具足百界千如。而丈六八尺之像身。無量壽佛之名字。未嘗不是唯心。是心作佛像。是心是佛像。是心作名字。是心是名字。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故觀劣者。不勞勝觀。持名者。亦不勞觀想。其義一也。
《解》問。天奇毒峰諸祖。皆主參念佛者是誰。何謂不必參究。答。此義即出天奇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釋迦徹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詰問。一猛提醒。何止長夜復旦。
(講)此因前云。不必參究。故假設疑問。而解釋之。問。天奇毒峰諸祖。皆主參念佛者是誰。何謂不必參究。答。此義即出諸祖。天奇本瑞禪師。毒峰本善禪師。因念佛人。不契釋迦如來徹底悲心。何謂徹底悲心。佛以大悲愍念眾生。教人念佛。要人悟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旨。一切眾生。不明斯旨。是為不契佛心。故諸祖在旁不甘心。以佛心如是大悲。念佛者昧而不覺。故天奇示眾云。終日念佛。不知全體是佛。如不知。只看念佛者是誰。直下詰問。一猛提醒。曰念佛是誰。要人於言下。迴光返照。親見自性彌陀。
何止長夜復旦者。眾生自從最初一念無明妄動。即迷卻本性。從迷入迷。在無明長夜中。而不覺悟。今為猛力提醒。豁然迷情頓破。心佛顯現。是謂復旦。眾生由本覺而不覺。今由不覺豁悟本覺。喻如昨日從旦入夜。今早從夜復旦。即性天明朗。佛日現前也。
《解》我(等)〔輩至〕今日。猶不肯死心念佛。苦欲執敲門瓦子。向屋裏打親生爺娘。則於諸祖成惡逆。非善順也。
(講)釋迦徹底悲心。要我念佛。我等猶不肯死心念佛。求生淨土。苦苦的去看念佛是誰。一句話頭。猶如執敲門瓦子。向屋裏打親生爺娘。爺娘喻自心。能念所念。一一唯心。不了心作心是。反將念佛是誰。一句話頭。苦苦參究。自問自己是誰。何異以敲門瓦子。打親生爺娘也。參究之人。原欲善順諸祖。因不達祖意。反成惡逆。違背祖師一猛提醒之意。非善順也。
《解》進問。此在肯心者則可。未肯者何得相應。曰噫。正(是)〔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應。汝等正信未開。如生牛皮。不可屈折。當知有目者。固無日下(然)〔燃〕燈之理。而無目者。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
(講)此兼破不肯死心。更進而問曰。前此所說。乃在能肯死心念佛之人則可。如未肯者。何得與釋迦徹底悲心相應。曰噫。謂我所說者。非為肯心者說。正唯對未肯者。要你發起肯心念佛。與釋迦悲心相應也。汝等正信未開者。即唯心之正信尚未開發。我法二執堅固。喻如生牛皮。不柔軟。不可屈折也。當知有目者。喻正信已開之人。深信即佛即心。即心即佛。自肯死心念佛。不必更加參究。故曰固無日下燃燈之理。
而無目者。喻正信未開之人。正好死心念佛。自得心開。何必苦苦參究。於心中更去覓心。故曰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火也。
《解》大勢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語也。敢有觸者。寧不被燒。
(講)此引證不必參究。楞嚴經。大勢至法王子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即此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二語。乃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語也。誰敢有觸之者。若有觸者。那有不被燒之理。
《解》問。臨終佛現。寧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觀。而佛忽現。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見佛。已是相應。況臨終非致魔時。何須疑慮。
(講)修心人。指參禪之士。平時不作佛觀。而佛忽現。定屬魔事。如楞嚴所云。『修奢摩他。毘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又永明大師四料簡云。『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魔之惱亂行人。種種不一。皆投行人之所好。多現佛身。與菩薩身。而為說法。引入魔網。此非本所期望。忽見佛現。故名魔事。禪宗有防魔語曰。『魔來也斬。佛來也斬。』而念佛見佛。是本所期。是為相應。不為魔事。況臨命終時。此時非致魔時。何須疑慮。
《解》問。七日不亂。平時耶。臨終耶。答。平時也。問七日不亂之後。復起惑造業。亦得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亂之人。無更起惑造業之事。
(講)此料簡七日一心。第一問答可知。第二答中。果得一心不亂者。更無起惑造業之事者。果得事一心不亂。如成具光明定意經云。『空閒寂寞。而一其心。在眾煩惱。而一其心。乃至褒訕利失。善惡等處。而一其心。』不為內惑外境之所雜亂。故曰無更起惑造業之事。
《解》問。大本十念。寶王一念。平時耶。臨終耶。答。十念通二時。晨朝十念。屬平時。十念得生。與觀經十念稱名同。屬臨終〔時〕。一念。則但約臨終時。
(講)此料簡十念一念。大本。即大本無量壽經。寶王。即念佛三昧寶王論。晨朝十念。即慈雲懺主。晨朝十念法。每日清晨。以水嗽口。焚香西向。合掌念十口氣。一口氣盡。為一念。此接引事務忙碌。日間無暇念佛之人。能早晚終身十念。亦得往生。○十念得生。與觀經十念稱名。俱屬臨終時。看破一切。放下萬緣。以最猛利之心。念佛十口氣。亦得帶業往生。○而一念。但約臨終者。生平不信佛。不念佛。至臨欲命終。業報現前。得遇善知識。開導念佛法門。善根發現。信心稱名。雖只一念。當此生死關頭。念力堅固。亦得往生。
《解》問。十念一念並得(往)生。何須七日。答。若無平時七日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從)〔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倖。淨土或問。斥此最詳。今人不可不讀。
(講)此段文雖明顯。事極切要。每見世人。以為念佛不必早念。且待年老再念。並不思古人云。『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半是少年人。』又聞說臨終念佛。十念一念。並得往生。遂不肯平時念佛。欲待臨終時。再發心念。此是很錯誤的。故蕅公云。若無平時七日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到臨終時。百苦交煎。就是要十念一念。都不容易。定要平時念佛工夫純熟。臨終方能提起正念。
縱下下品。逆惡之人者。謂五逆十惡之人。臨終而能十念一念者。皆是夙世善根之因成熟。故能感善緣。臨終時遇善友。開示念佛法門。聞便信願。發心持名。雖十念一念。其行不多。而當時心力猛利。惟佛是念。惟佛是求。故得仗佛願力。慈力。接引往生。此事一萬人中。難逢一人。豈可待臨終方念。而存僥倖之心哉。淨土或問一書。訶斥此事最詳。人人不可不讀此書。
《解》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答。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
(講)此疑遙遠即到。問。西方去此娑婆世界。相隔十萬億佛土。何得即生。答。以十萬億土。雖隔甚遠。實在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太虛尚在心中。況十萬億土乎。故曰。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往生自心之淨土。無邊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何難即生。
《解》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數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
(講)此以喻顯法。法中心性包括太虛。此理難知。借喻顯之。以鏡喻心。以數十層山水樓閣喻十萬億土。一照俱了。實無遠近。一見俱周。亦無先後。同在一時。故往生者。如一念頃生極樂國。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來去宛然。來去無性。如鏡中之境。顯現宛然。顯現無性也。
《解》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
(講)此以法合喻。西方依報。極樂世界。與彌陀說法。正報之佛生。亦如鏡中山水樓閣。層數宛然。層數無性。一照俱了。見無先後。彌陀聖眾現前。眾生心不顛倒。即得往生。亦如鏡中來去宛然。來去無性。一念俱了。見無先後也。
《解》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
(講)此總結唯心。當知二字。要即事以明理。此經字字行行。皆心性之靈文。海印三昧。與大圓鏡智。皆心性之異名。心性具足一切法界。名海印三昧。即萬眾森羅海印含。此理具也。心性圓現一切依正。名大圓鏡智。即圓光普照。無法不現。此事造也。
《解》問。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
(講)此疑二行差別。問持名判行行者。因前文判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故此問曰。持名既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說信願行者。三資唯是一心也。既是一心。故非有先後。亦非定三也。○蓋下明非定三之理。無有願行。不名真信。無有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三。舉一即三。全三是一。念一聲佛號。圓具信願行。聲聲悉皆圓具。正助皆不出一心。二行亦不出一心。所以名為多善根福德因緣也。
《解》觀經稱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之謂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講)此引經作證。觀經稱佛名故。於念念中。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聲聲圓具信願行。福善既多。所以滅罪亦多。末二句反言者。福善不多。安能滅罪如此之大。
《解》問。臨終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暗)〔闇〕消。稱(佛)〔洪〕名。萬罪滅。
(講)此疑臨終猛切念佛。能除多罪。平日至心念佛。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暗消者。此以喻明。謂眾生將心造罪時。依惑起業。無明惑起。智慧日落。則全明成暗。今覺悟念佛。如日一出。群暗自消。智慧之日既現。愚癡惑業自滅。故曰稱佛名萬罪滅也。
《解》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
(講)此疑散心稱名。能否除罪。答。佛之名號。具足萬德。不可思議。豈有不除罪之理。但不一定往生淨土。下二句明不往生之故。以悠悠散善。散心稱名為悠悠散善。力不充分。所以難敵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所積眾罪也。
《解》當知積罪。假使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雖百年晝夜。彌陀十萬。一一聲(中)。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然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
(講)此引證。當知是叮嚀告誡。應當知識。積罪假使是有體相者。則盡虛空界。皆不能容受。雖然於百年中。晝夜稱念彌陀十萬聲。一一聲皆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其所已滅罪。不過如爪上土。未滅之罪。如大地之土。其相去幾何。
《解》唯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復三軍能制耳。
(講)此專重一心不亂。唯有念佛。念到事理二種一心不亂。則有殊勝力用。必得往生。譬如健人。指勇健之將被圍。以有勇健之力。可以突破重圍。挺身而出。非復三軍之力所能制耳。三軍。喻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也。
《解》然稱名便為成佛種子。如金剛終不可壞。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聖眾皆謂無善根。佛言。此人無量劫前為虎偪。失聲稱南無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慧)〔道〕眼所知也。由此觀之。法華明過去佛所。散亂稱名(者)。皆已成佛。豈不信(歟)〔哉〕。
(講)此喻證。念佛便為成佛種子。永劫不壞。如金剛之堅固。終不可壞。引佛世一老人為證。失聲念佛一聲。當為得度之因。況專心念。一心不亂念耶。又引法華經。明過去佛所。散亂稱名。皆已成佛。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豈有不信哉。
《解》伏願緇素智愚。於此簡易直捷。無上圓頓法門。勿視為難。而輒生退諉。勿視為易。而漫不策勤。勿視為淺。而妄致藐輕。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
(講)此誡勸也。伏願緇素智愚者。緇指出家人。著染衣曰緇。素指在家人。看白衣為素。無論上智下愚。於此至簡易。至直捷之無上圓頓法門。勿視為圓頓難修。而輒生退卻推諉。勿視為直捷易行。而漫不策勵精勤。勿視為簡易淺近。而妄致藐視輕慢。勿視為無上高深。而不敢承當擔任。此句明第一義諦。即心即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之理。
《解》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
(講)此文明三要。所念之佛。即境要。以一句佛號為繫心之境。不可思議者。以佛即是心故。能念之心。即心要。心為諸法之本也。不可思議者。以心即是佛故。能所不二。心佛一如。即法門要。聲聲皆不可思議。聲聲相續。念念相應。即如優曇缽羅華。時時出現。以喻佛身出現也。此解解此三要。要者。妙也。妙則不可思議。心境法門。三皆不可思議。此解亦不可思議也。初正示無上因緣竟。
《經》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解》我見者。佛眼所見。究盡明了也。是利者。橫出五濁。圓淨四土。直至不退位〔盡〕。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
(講)此約圓理釋。我乃釋迦自稱。佛證八自在我。故亦稱我。佛具足五眼。此見即佛眼所見。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功用頌曰。『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照差別之異相。一一體同平等相。佛眼所見。全事即理。法法唯心。曰究盡諸法實相。明了不昧也。是利。即念佛可以橫出娑婆五濁。圓淨極樂四土。乃至三種不退位盡。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
《解》復次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
(講)此約實事釋。是利。乃約臨命終時。此即一生念佛。修因結果之時。仗自己念力。仗彌陀願力。心不顛倒。此即是大利。由不顛倒。即得往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即得。乃不待移時。於彈指頃。橫超三界。神歸安養矣。蓋穢土。依自力。到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謂之生死關頭。最難作主。宗鏡錄。此位名亂心位。第六意識不行。八識中習氣亂發。故最難得力也。
若念佛之人。兼修福慧。及有淨願。臨終自然。心不顛倒。故余歸心淨土。自號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以上二求。助成淨土之求。高登上品。楞嚴經云。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欲度生死難關。但修淨業。自得其利。
《解》無論頑修狂慧。麼羅無功。即悟門深遠。操履潛確之人。儻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
(講)此為蕅公婆心苦口。聞者當知猛省。頑修者。謂盲修瞎練。但知用功。不諳修法。不明正理之人。狂慧者。謂天資聰敏。雖有狂解。不事進修。而無實行之人。此二種人。到生死關頭。不能得力。全然無用。謂之麼羅無功。此二種人。一則著事不達理。一則執理而廢事。姑置勿論矣。下則進一步而論修禪之士。
即悟門深遠。操履潛確之人者。上句謂非頑修者。乃參禪悟理之人。不獨淺悟。而悟門又復深遠。下句謂非狂慧者。乃解行相應之人。操修履踐。深潛確實。如此二種之人。應當臨終有大把握。可以了脫生死。倘有一分一毫習氣種子未除乾淨。未免還要隨強偏墜。即隨那種力強。而偏招墜落。況頑修狂慧者。此皆但憑自力修行之危險也。昔日草堂青禪師。有解有行。受曾姓婦人四事供養。心生感激。乃言。老僧與夫人作子。一日。見宰相告老還鄉。非常榮耀。忽起一念羨慕之心。未久示寂。曾姓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脫矣。年少聰敏。早登科第。以前世之禪功。換一生之富貴。後入閣為宰相。即曾魯公也。
又。唐朝惠林寺。圓澤和尚與李源交善。源以不仕。常居寺中。一日。與澤相約。同朝峨嵋山。源欲取道荊州。澤欲由斜谷。須過京師。源以久絕人事。不欲入京。澤遂從之。一日。舟行南浦。見一婦人汲水。澤望而泣曰。不欲由此為是耳。源驚問其故。澤曰。婦人孕三年。吾遲為之子。不逢則已。今既見之。無可逃者。三日願公臨。以一笑為信。後十三年。於杭州天竺寺外。當與公相見。源心悲哀。澤具浴。至晚而寂。過三日。源往親之。兒果對源一笑。即以故語其家。葬訖。源還返寺中。後十三年。自洛赴杭。以應其約。於葛洪井畔。聞有牧童扣牛角而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源曰。澤公健否。答曰。李君真信士也。然世緣未盡。且勿相近。唯勤修不惰。乃復相見。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遊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遂隱不見。源返惠林。
青禪師。宗門巨匠。圓澤具宿命通。尚於生死關打不透。況復其餘。望學道之士。及早持名。求得事理一心不亂。併仗佛力往生。勿徒恃自力而已。
《解》永明祖師。所謂十人九蹉路。陰境(忽)〔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此誠可寒心者也。
(講)永明延壽智覺大師。為淨土宗第六代祖。故稱祖師。四料簡云。『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蹉路者。錯路也。又失路也。陰境有二釋。一五陰魔境。於禪定時。彼等諸魔。僉來惱亂。若不辨識其為魔。一瞥眼即隨之而去。○一為中陰。臨命終時。前陰已盡。中陰現前。自力不勝。又無佛力。難免隨境而去。是為可懼。豈不寒心。
《解》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這)〔者〕裏豈容強作主宰。僥倖顢頇。
(講)初果。即須陀洹果。此云預流果。已破見惑。初預聖人之流。天上人間。尚須七番受生。昧於出胎者。一出胎。對前生之事。皆迷昧不知也。菩薩亦有隔陰之昏。前陰已滅。經中陰身投胎。後陰出世。對前生事。亦復昏昧。這裏豈容勉強作主宰。而僥倖顢頇也。
世有修行不精進之人。自謂今生修不圓滿。來生再修。總有一生。可以修得圓滿。他不知有隔陰之昏。一轉生。便不記得前生所修未滿。並不思修行。不能繼續。前功盡廢。豈不可惜哉。
《解》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
(講)修行。唯有念佛。最為穩當。有信願持名。自己淨業之力。更仗他彌陀願力。佛以慈悲願力。接引念佛眾生。往生彼國。故一生所用之功。定不至唐捐。到臨終時。彌陀聖眾現前。安慰引導。故得心無顛倒。自在往生也。
《解》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勸發願。以願能導行故也。
(講)此明佛意。我佛見一切眾生。臨終時倒亂之苦。特說此文。保任此事。果能念佛。一心不亂。臨終必感佛現。所以殷勤懇切。再勸發願。求生彼國。以願之為力至大。以能導行故也。
《解》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為勝。何也。
(講)此問答。乃破我法二種執情。問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之力為勝。必仗他力者。何也。
《解》答。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則是)〔卻成〕我見顛倒。
(講)答。此念佛是圓頓法門。同華嚴經。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之旨。佛。是眾生心內之佛。眾生。是佛心內眾生。生心佛心。本來一體。修此法門者。貴在悟理。方成理一心不亂。故曰全在了他即自。了知他佛。即是自心之佛。若諱言。諱者忌諱。人子於親終之日。諱不敢言。若忌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未能了他即自故。若必言自佛。乃偏重自佛。則是我見堅固。顛倒莫甚。我見未除。何況法執。若明即佛即心之理。則自他見泯。我法雙忘矣。
《解》又悉檀四益。後三益。事不孤起。儻不從世界深發慶信。則欣厭二益尚不能生。何況悟入理佛。唯即事持達理持。所以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講)悉檀四益者。一世界悉檀。歡喜益。二為人悉檀。生善益。三對治悉檀。破惡益。四第一義悉檀。入理益。後三益。事不孤起。起必有由。儻不從世界深發慶信者。謂釋迦未說西方依正莊嚴。不能深發慶幸信仰之心。則欣厭二者之願尚不能生。何況悟入理佛耶。慶。即慶聞佛說。慶遇良緣。得歡喜益。欣。即欣慕極樂。欣修淨業。得生善益。厭。即厭離娑婆。厭棄五濁。得破惡益。悟。即悟唯心淨土。悟自性彌陀。得入理益。倘無第一悉檀。二三尚不可得。何況能得第四耶。
唯即事持達理持者。先由事持。以能念心。念所念佛。此屬有念。再由有念。而至無念。了知能念之心。自體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此屬無念。若住無念。此亦非是。古德云。『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透過有無兩關。無念而念。念即無念。所謂『恰恰念佛時。恰恰無佛念。無佛恰恰念。常念恰恰無。』此乃即事持而達理持。所以得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之佛分明顯現。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自性之中本有慧身。不由他悟。此即同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得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也。
《解》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其餘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又不若愚夫婦老實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豈敢違抗。不善順入也哉。二正宗分竟。〕
(講)持名念佛一法。為無上圓頓法門。故以深妙稱之。但持一句佛號。驀直念去。不假分別。不落思量。直心直行。故得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而此無上圓頓深妙法門。唯有大根器人。如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方能直下承當。徹底擔荷得去。
馬鳴。東天竺婆羅門。因中五百世為馬王。生時群馬皆鳴。故號馬鳴。為馬說法。馬皆流淚。七日不食。出家後。得法於富那夜奢尊者。傳佛心印為十二祖。造大乘起信論。發起大乘正信。文云。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龍樹。南天竺梵志。因中為樹神。樹中常有五百龍聽法。後遇迦毘摩羅尊者。授以心印。楞伽經云。有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智者。諱智顗。字德安。俗姓陳氏。潁川人也。母徐氏。夢五彩香煙縈懷。欲拂去之。聞人語曰。宿世因緣。寄託王道。福德自至。既誕。夜現神光。棟宇煥然。兼輝鄰室。眼有重瞳。七歲至伽藍。諸僧口授普門。一遍即得成誦。後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法緒出家。得法於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一見謂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一日。誦法華至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身心豁然。得入法華三昧。後住天臺山。判釋東流一代時教。分為五時八教。創立三止三觀。為天台宗。後奉詔入京。行至石城有疾。右脅西向。稱念彌陀觀音而寂。足證大師。亦歸心淨土矣。
永明。名延壽。號沖元。俗姓王。錢文穆王時。為杭州稅司。好放生。用虧庫銀。判處死刑。臨斬面不改色。怡然曰。以吾一命。已救無量生命。死何恨焉。劊子一刀斬下。刀成三段。王頸無傷。監斬官奇之。具奏獲赦。官復原職。王力辭。發心出家。參天台韶國師。發明心要。後聞淨土法門。橫超三界。疾出生死。乃書禪淨二鬮。於佛前懇禱。拈取決定之。連拈三次。皆是淨土。乃決志念佛。以萬善莊嚴淨土。日課一百八事。十萬彌陀。住持杭之西湖淨慈寺。夜間別峰行道念佛。後蒙觀音菩薩。授灌頂水。福慧日增。著宗鏡錄。及闡揚淨土諸書。清雍正帝閱其書。稱揚讚歎。超過歷代諸大善知識之上。年七十二歲。焚香別眾。坐脫西歸。有僧病中入冥。見閻王禮一僧像。問其部屬曰。王禮是誰之像。告曰。永明大師。往生西方上上品。王重其德。故敬禮耳。三正示行者執名號以立行竟。三分中。第二正宗分竟。
《解》信願持名一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豎與一切法門渾同。橫與一切法門迥異。既無問自說。誰堪倡募流通。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此經唯佛境界。唯佛佛可與流通耳。
(講)此先明分科之意。諸家註疏。有以佛說此經已。判屬流通。有以六方佛之後。判屬流通者。今先明此處即判屬流通之意。以免疑議。信願持名一法。即此經之正宗。亦具信解修證之程序。圓收者。即豎論此經。由淺及深。與一切法門修證渾同。故曰圓收。圓超者。即橫論此經。橫截生死。與一切法門迥異。唯此一經獨擅也。批中。諸經論中亦有橫義。在同居土中。能斷見思。即見方便土。能斷無明。即見實報土等。此則約證位名橫。約斷惑仍豎也。
既無問自說。誰堪倡募流通者。此經以實相為體。既屬釋迦徹底悲心。無問自說。誰能堪任倡募流通之責。流者。流傳萬古。通者。通達十方。唯獨佛之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堪共流通。此經無上圓頓法門。唯詮佛之境界。故曰唯佛佛可與流通耳。故將六方諸佛。異口同音讚歎此經。即判入流通分。文分為二。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解》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進)〔證〕。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講)上言我見是利。未曾明言何等之利。故呼當機直告之曰。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念佛功成。帶業往生。即可橫超三界生死。不待斷惑。二往生極樂。圓證三不退。即橫具四土。一生同居。即生上三土。非由漸次增進。是謂圓超。而不退。一生成佛等義。皆攝此義中。三但持一句名號。不假參禪觀想諸方便。自得心開。四一七為期。即得一心不亂。不藉多劫勤修。多經年月。五持一阿彌陀佛名號。即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護者維護。令得安隱。無諸障難。念者愛念。令得精進。不至退墮。持彌陀名號。即為十方諸佛護念。不異執持一切諸佛名號。此皆導師因中。大願行功德之所成就也。
《解》又。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下又曰。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不可思議功德。是諸佛釋迦。皆以阿彌為自也。
(講)又。行人念佛。具足信願行。自可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而得大利。下又曰。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不可思議功德。是諸佛釋迦。皆以彌陀為自也。以佛佛道同故。又行人諸佛釋迦功德。亦即彌陀功德。故曰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經》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阿〔鞞〕。此云無動。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隨機而立。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行願等。雖舉一隅。仍具四悉。隨一一名。顯所詮德。劫壽說之。不能悉也。
(講)此下交引六方諸佛讚辭。證明淨土法門。為諸佛異口同音。所共讚歎。自當深信不疑。故為勸信流通。此舉東方世界。東方為群動之首。佛名阿(音同觸ㄔㄨˋ)鞞。此云無動。不為八風所動。不為三道所動。在世界動中。有無動佛。正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名是假名。德乃實德。名以召德。德既無量。故名亦無量也。一切佛名。多隨機而立。或取因行而立。或取果德而立。或約性。或約相。或從願。或從行。等餘一切。雖舉一隅。仍具四悉之益。如舉一方。即具四方。一一佛名。所詮功德無盡。即以劫石之壽說之。皆不能悉。悉即盡也。
須彌相佛。梵語須彌。此云妙高。四寶所成曰妙。迥出眾山曰高。佛身百福莊嚴。相好光明曰妙。九界瞻仰。最尊最勝曰高。故號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為眾山之王。世界諸山所不能及。佛為大法之王。超九界以獨尊。故號大須彌佛。○須彌光佛。須彌為四寶所成。故有光明。佛轉八識成四智。遍照群機。故號須彌光佛。
妙音佛。佛音圓妙。普被群機。淨名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此即顯佛音圓妙。以一音具足眾音。一切眾生聞之。皆同本音。故隨類得解。此一多無礙妙。又以佛音不可思議。一座之間。同聽異解。大根解大法。小根解小法。自在成就故各得解。此小大並陳妙。故號妙音佛。
《解》東方虛空不可盡。世界亦不可盡。世界不可盡。住世諸佛亦不可盡。略舉恆河沙耳。此等諸佛。各出廣長舌。勸信此經。而眾生猶不生信。頑冥極矣。
(講)恆河。即殑伽河。此云天堂來。狀其來處之高。舊云恆河。訛也。從雪山阿耨達池流出。闊四十里。沙細如麵。佛常以沙。喻數之多也。如是等。如恆河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勸信此經。而眾生猶不肯生信。可謂頑愚冥暗極矣。何異無信闡提。
《解》常人三世不妄語。舌能至鼻。藏果頭佛。三大僧祇劫不妄語。舌薄廣長可覆面。今證大乘淨土妙門。所以遍覆三千。表理誠稱真。事實非謬也。
(講)常人能持不妄語戒至三世者。可感舌相至鼻之果報。藏果頭佛者。乃三藏教。應身之佛果也。經三大阿僧祇劫。感舌薄廣長之相。可以覆面。今證明大乘淨土圓妙法門。所以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認為一佛化土。佛現此相。表其理誠。稱合真性。事實決定非謬也。
又。佛從無量劫來不妄語。故感廣長之舌相。華嚴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舌。所謂開示演說。無盡眾生行舌。開示演說。無盡法門舌。讚歎諸佛。無盡功德舌。乃至降伏一切諸魔外道。除滅生死煩惱。令至涅槃舌。菩薩成就此法。得如來遍覆國土無上舌。則廣長舌相。亦是修成。證小事。則覆面門。證大事。則覆大千。今讚淨土法門。舌覆全界。當知即是圓頓大法也。○又。廣長舌相。諸佛得之。眾生亦復具之。即萬象亦皆有之。東坡居士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請試思之。
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者。此乃諸佛婆心苦口。說至誠無妄。真實不虛之言。勸令眾生。發深信心。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是字指法之辭。即指下十六字經名。此經既具不可思議功德。而為諸佛之所護念。當知依教起行。念佛之人。亦得不可思議功德。而為諸佛同垂護念也。
《解》標出經題。流通之本。什師順此方好略。譯今題。巧合持名妙行。奘師譯云。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文有詳略。義無增減。
(講)六方佛於勸信辭中。標出經題十六字。乃此經原名。而現在流通之本。什師隨順此方人。好略之習慣。譯今題曰。佛說阿彌陀經。正巧合持名妙行。故舉世流通。多弘秦本。而唐玄奘法師。譯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文字雖有詳略之異。而義理實無增減也。
《經》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講)南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對於淨土法門。無不稱歎。今略舉五佛。餘以等字該之。日月燈佛者。此佛約真俗中三智以立名。日以照晝。發育萬物。喻佛以俗智照事。成就眾生故。月以照夜。能除黑暗。喻佛以真智照理。破除無明故。燈能晝夜並照。隨意受用。喻佛具中智。真俗並照。圓融無礙故。○名聞光佛者。名是名稱。光是聲光。謂佛名稱普聞於十方。聲光通照於四土。○大燄肩佛者。此佛約權實二智以立名。燄即二智之燄。肩有荷擔之義。謂佛以二智之燄。燒眾生煩惱之薪。
須彌燈佛者。此約四智立名。須彌四寶所成。寶各有光。能照如燈。喻佛轉八識。成四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六七二識。因中先轉。前五及第八識。果上方圓。以此四智。照破自他三惑。故名須彌燈。○無量精進佛者。此佛約行立名。因中行門無量。悉皆精進。不怯不退。故得疾成佛道。如是等。如是指前列五佛。等餘南方沙數諸佛。勸信讚歎。與前同。
《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然即是導師亦可。為度眾生。不妨轉讚釋迦如來所說。
(講)西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對此淨土法門。莫不讚歎。今略舉七佛。餘以等字該之。無量壽佛與彌陀名同。有二義。一十方諸佛既多。佛德無異。故有依德立稱。同名諸佛亦多。二即是極樂導師亦可。為度生之故。不妨轉讚釋迦所說此經。令眾起信發願。依教受持。亦滿導師度生之願。
無量相佛者。此佛約相立名。佛有法報應三身。相各不同。藏通二教是應身。藏教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通教佛。則有八萬四千相。別教佛。是報身。有剎塵無量相。圓教是法身。有不思議無量相。○無量幢佛者。此佛約法立名。幢有摧邪顯正之義。法門無量。故佛樹立法幢。亦復無量。可以摧破一切邪魔外道。建立正法。故名無量幢佛。大光佛者。此佛約智立名。佛證一切種智。智光廣大。遍照法界。又或放大光明。接引攝受。一切眾生。如本師將宣大法。先放大光普照。聚集有緣眾生。聞法受益。○大明佛者。此佛依智立號。佛得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又佛得三智光明。能破三惑黑暗。故名大明佛。
寶相佛者。此佛約相立名。寶有尊貴之義。佛相百福莊嚴。殊特妙好。人皆尊貴也。又。佛身全體如紫磨金。毫相如琉璃筒。皆寶相也。○淨光佛者。此佛亦約智立名。以智慧光。淨煩惱垢。故名淨光佛。如是七佛。等餘西方沙數諸佛。勸信讚歎。與前同。
《經》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講)北方亦有無量世界。無盡諸佛。對此淨土法門。無不讚歎。燄肩佛者。亦以真俗二智。荷擔眾生之名也。○最勝音佛者。佛音具足不思議之力用。圓音一演。異類等解。九法界眾生所不能及。故曰最勝音佛。○難沮佛者。證究竟堅固之理。法身常住不壞。故曰難沮佛。
日生佛者。佛出世間。以智慧日。照破眾生愚癡黑暗。如杲日麗天。群昏爍破。故名日生佛。○網明佛者。佛張教網。撈攄法界眾生。法門無量。猶如網孔。皆為佛智所成。教理明徹。能破眾生癡暗。故曰網明佛。如是五佛。等餘北方恆沙諸佛。勸信讚歎。與前同。
《經》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此界水輪。金輪。風輪之下。復有下界非非想天等。乃至重重無盡也。達磨此云法。
(講)下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對此淨土圓頓法門。無不讚歎。此界水輪。指現在人間依水輪。結成洲潬。為人所居。而水輪依金輪。金輪之下有風輪。風金相磨。故有火輪。在風輪金輪之間。此世界為風力之所執持。風輪之下。有空輪。又有非非天。四空。四禪。六欲諸天。亦分三界。人間。乃至重重。無有窮盡也。
師子佛者。師子為獸中王。師子一吼。百獸腦裂。以喻佛為法中王。佛若說法。天魔外道。恐怖毛豎。故名師子佛。○名聞佛。名稱普聞於十方也。○名光佛者。佛之聲光所被。眾生蒙益。猶如日光。普照四天下。能破黑暗。能育萬物也。
達磨佛者。梵語達磨。此云法。法者可軌義。如世間之軌道。車必依之而行。佛所說之教法。為眾生修行之軌則。必當依之而修。此教可軌也。佛所修之行法。戒定慧以自莊嚴。堪作眾生軌範。此行可軌也。故名達磨佛。
法幢佛者。幢有高顯義。佛所說法四諦十二因緣。高超同居土世間法。六度萬行。高超方便土二乘法。第一義諦。高超實報土菩薩法。佛建豎種種法幢。故以為名。○持法佛者。佛善持大小頓漸。偏圓權實。一切諸法。隨眾生機。而為演說。令其信解修證。得大饒益。故名持法佛。如是六佛。等餘下方沙數諸佛。勸信讚歎。與前同。
《經》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此界非非想天之上。復有上界風輪。金輪。及三界等。重重無盡也。
(講)上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此界無色界。非非想天之上。是空輪。空輪之上。復有上界風輪。火輪。金輪。水輪。四洲大地。及人間天上。三界等。如是一重一重。無有窮盡。故諸佛亦無盡也。
梵音佛。梵者淨也。佛所說法音清淨。無有染著。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非法相。一切無著。是謂梵音。佛說法如是。故名梵音佛。○宿王佛者。宿是星宿。月為宿中王。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以喻佛為法中王。於法自在。三乘聖眾。一切智。道種智。不及佛一切種智。如月為眾宿中王。故名宿王佛。○香上佛者。佛具足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以為一切香中之上。故名香上佛。
香光佛者。此佛亦修持名念佛法門。以香光莊嚴。得成為佛。何以知之。大勢至圓通章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故知此佛。定由念佛所成之佛也。大燄肩佛。與前南方同。○雜色寶華嚴身佛者。此佛約行而立名。因中廣修六度萬行。萬行既多。故喻雜色華。萬行屬兩利行。較之二乘自利行。更為可貴。故曰寶華。以此因行。莊嚴法身。故得是名。
娑羅樹王佛者。娑羅譯為堅固。此樹高大。一切林木無能及者。歲寒不凋。故稱堅固樹王。以喻佛證究竟堅固法身理體。高超九界以獨尊。為法中王。故以名焉。○寶華德佛者。勤脩萬行因華。莊嚴一乘果德。因行可貴。喻如寶華。果德亦尊。稱為佛寶。故名寶華德佛。
見一切義佛者。世出世間。諸法之義無盡。佛得一切種智。具足五眼。故能悉知悉見。即所謂真知無所不知。真見無所不見也。○如須彌山佛。此佛從喻立名。四寶所成須彌峰。高出眾山之表。以喻四德圓證妙法身。獨居十界之尊。故稱須彌山佛。如是十佛。等餘上方恆河沙數諸佛。勸信讚歎。與前同。
《解》問。諸方必有淨土。何偏讚西方。答。此亦非善問。假使讚阿佛國。汝又疑偏東方。展轉戲論。
(講)此下問答破疑。先破偏讚西方疑。問。十方世界。許多淨土。何以不讚。而獨偏讚西方耶。答。此種問難。亦非善問。此誠為妙答。下出非善問之故。假使讚歎阿(音同觸ㄔㄨˋ)佛國。汝又疑何以偏讚東方。如是展轉問難。皆成戲論。無有真理。
《解》問。何不遍緣法界。答有三義。令初機易標心故。阿彌本願勝故。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
(講)此破何不遍緣法界疑。問。何不遍緣十方法界。此問以不達所緣之境既廣。能緣之心必散。此亦非善問。答義有三。先約事答。後約理答。約事約理。此問皆不當。事三義。一令初機之人。聞讚此經。信有西方依正莊嚴。願生極樂淨土。執持彌陀名號。心信。心願。心念。易於標心也。二阿彌陀佛。因中四八弘願。莊嚴極樂淨土。本願力勝。隨願所成。故得諸佛同讚。三彌陀慈尊。與此土偏有緣故。
《解》蓋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總在於緣。緣之所在。恩德弘深。種種教啟。能令歡喜信入。能令觸動宿種。能令魔障難遮。能令體性開發。
(講)此明事中三義之所以。蓋諸佛度生。眾生受化。其間或難或易。或淺或深。總在於前緣。佛有三不能。無緣不能度。如城東老母。可以為證。前緣若淺。則眾生難受化。佛亦難度。前緣若深。則眾生易受化。佛亦易度。現見彌陀與眾生。易化易度者。豈非彌陀與此土眾生偏有緣也。
緣之所在。恩德弘深者。彌陀與眾生緣之所在。在於何處。乃在彌陀因中。所發四十八種弘願。成就眾生。離苦得樂。此種恩德弘深。勝過諸佛。故為願勝。
種種教啟者。即此經信願持名。三種資糧。圓頓之教。得以開啟。諸佛讚歎。眾生信受奉行。能得四悉檀利益。豈非易標心也。
四悉檀者。佛說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能令發歡喜心信入。即世界悉檀。得歡喜益。能令觸動宿世善根種子。起欣求心。即為人悉檀。得生善益。能令一心執持。以正念斷除妄念。魔障諸難。得以遮遣。即對治悉檀。得破惡益。能令從事持。而入理持。法身體性。豁然開發。即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
《解》諸佛本從法身垂跡。固結緣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尊隆於教乘。舉揚於海會。沁入於苦海。慈契於寂光。所以萬德欽承。群靈拱極。
(講)十方諸佛。本從法身。而垂應化之跡。法身乃應化之本。固結緣種者。諸佛應化。固結眾生之緣。令未種善根者種。已種者增長。已增長者成熟。已成熟者解脫。不斷佛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者。此指西方極樂四土。世即同居士。出世即上三土。悉皆不可思議。圓證三不退。補處菩薩甚多。乃為千經萬論所無。此經獨擅。故曰尊隆於教乘。諸佛異口同音讚歎。為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即舉揚於諸佛海會。
沁入於苦海。慈契於寂光者。沁水名。水之漸流而出。謂釋迦諸佛法水。流入娑婆苦海。眾生心中。令其信願持名。念念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由事持而達理持。則慈契於寂光真理矣。所以諸佛萬德慈尊。悉皆欽承讚歎。
群靈拱極作二釋。一群靈。指極樂諸上善人。菩薩。羅漢。無量無邊。皆拱衛彌陀。如眾星皆拱北。二謂十方無量菩薩。皆願生極樂。親近彌陀。大本云。佛告彌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億菩薩生彼。一一已曾供養無央數佛。如彌勒者。他方世界。第一光遠照佛所。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二寶藏佛所。有九十億。第三無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億。以及無量佛剎。往生者眾。故曰群靈拱極。
《解》當知佛種從緣起。緣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花)〔華〕。一聲一色。乃至受懺授記。摩頂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
(講)此約理答。即答何不遍緣之問。當知二字。乃囑其當知遍緣之理。佛種從緣起者。佛種乃佛性種子。即眾生所具之正因佛性。亦即一真法界必從緣了二因而起。若無了因佛性。慧心之解悟。及緣因佛性。善心之修持。則正因佛性理心。終歸埋沒。不得而發起。故曰佛種從緣起。
緣即法界者。當知緣了二因。即是全體法界。以三因不出一心故。而西方依正。亦不出一心。法界即一心別名。彌陀是法界藏身。故一念一切念。念一佛。即念一切諸佛。極樂是法界藏土。故一生一切生。生極樂一土。即生一切諸佛國土也。一香一花。一聲一色。乃至受懺授記。摩頂垂手。一一無非全體法界。一一皆橫遍十方。豎窮三際。莫不互遍互融。事事無礙也。故此念佛增上緣因。得生淨土。即名法界緣起正理。此專念彌陀。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若念西方。再念東方。南方。北方。下方。上方。皆非遍念。讚歎亦然。以未明理性。都屬偏念偏讚也。
《解》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若謂西方是權。華藏是實。西方小。華藏大者。全墮眾生遍計執情。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故也。
(講)此是誡勸。上中下根。皆可脩持淨土。淺位人。未明理性者。便可決志念佛。專求往生。事念本不出法界外。若深位人。已明法界之理。念彌陀。即念諸佛。生極樂。即生十方。亦不必捨西方。別求華藏。西方亦不出自心。若謂西方是權。乃李長者華嚴合論之偽。於一心性中。分權分實。分小分大。全墮眾生遍計執情。妄生分別。以不達權實唯是一體。大小本來無性之故。權實大小。皆依他起性。依他如幻。故無性。依他不離圓成。故一體。以不達故。墮遍計執性。初略引經題竟。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講)此是勸信流通第二科。徵釋名題。先徵下釋。云何何故。皆徵問口氣。上諸佛勸信此經。經題共十六字。曰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有其名。必有其義。必須明了。方得受持。今佛自徵。乃呼舍利弗。徵問之曰。在汝之意。以為云何。何故此經。名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耶。此祇徵下八字。以上半題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前文已經極顯。不必更釋故也。
《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解》此經獨詮無上心要。諸佛名字。並詮無上圓滿究竟萬德。故聞者皆為諸佛護念。又。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阿彌名號。諸佛所護念故。
(講)此釋護念。詮者顯也。經為能詮。無上心要。諸佛名字。圓滿究竟萬德。三為所詮。○一無上心要。即能念之心性。此心為諸佛之本源。萬法之理體。是第一義諦。無有何法。能加其上。故曰無上心要。○二諸佛名字。即所念彌陀名號。前云。彌陀乃法界藏身。念彌陀一佛。即念一切諸佛。故曰諸佛名字。○三並詮圓滿究竟萬德。既詮佛名。名以召德。諸佛之名。皆稱萬德洪名故。詮佛名。並詮顯萬德也。何為圓滿究竟。諸佛因行圓滿。智德究竟。證般若德。斷德究竟。證解脫德。心性究竟。證法身德。三德圓證。萬德畢具。故曰圓滿究竟萬德。
此三德祕藏。為諸佛共證。亦為眾生同具。能念之心。所念所聞之佛名。皆不離三德。故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聞必受持。故皆為諸佛之所護念。
護者加護。令不退墮。念者愛念。令得增進。大本云。『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欽奉諸如來。故得因緣聞此義。』華嚴偈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願生天中。而不聞佛名。』是則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有大善根大因緣。故得諸佛護念也。
又。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者。此經全示持名妙行。既受持是經。信願在懷。必執持名號。又。阿彌陀佛名號。具足萬德。為諸佛所護念。故受持者。亦必為諸佛護念也。
《解》問。但聞諸佛名。而未持經。亦得護念不退耶。
(講)此料簡。假設問答。於答處則明通局二義。自他二力。
《解》答。此義有局有通。占察謂。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講)此義。即但聞佛名。而未持經之義。有通局之分。此明局義。局者不通也。占察。即占察善惡業報經。有謂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雜亂指見惑思惑。紛雜混亂。於清淨心中。心水本淨。因見思而成垢濁。故名垢心。雖口誦佛名。而不為聞慧。以不能生決定信解者。出其不為聞慧所以。因其心水不清。定力不足。慧性不得現前。故不能生決定信解。雖誦佛名。但獲世間善報而已。不得廣大深妙。往生不退等利益。
《解》若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乃為得聞十方佛名。
(講)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又名一相三昧。專念彌陀名號。名一行三昧。即一心不亂。若到此三昧。則見思惑空。能轉雜亂垢心。而成清淨廣大微妙行心。得入相似位。名得相似無生法忍。相似第一義諦。得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乃為聞十方佛名。
《解》此亦應爾。故須聞已執持。至一心不亂。方為聞諸佛名。蒙〔諸〕佛護念。此局義也。
(講)此。指此經。對彼占察經而言。亦應爾。即亦如是也。聞已信願執持。至事一心不亂。破我執。不為見思所亂。至理一心不亂。破法執。不為無明所亂。得成聞思修三慧。方為真聞佛名。得蒙諸佛護念。此約豎論局義也。
《解》通義者。諸佛慈悲。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皆成緣種。
(講)此明通義。通論十方諸佛。皆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此種慈悲。稱性而起。不可思議。而諸佛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一聞佛名。仗不思議力。故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能得佛名。一歷耳根。皆成將來得度因緣之種子。
《解》況佛度眾生。不簡怨親。恆無疲倦。苟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
(講)此明佛心平等。佛度眾生。本廣大平等慈悲心。怨親一相。故不簡擇。平等而度脫之。恆常度生。無有疲倦。苟有人得聞佛名。佛必定能垂護念。佛佛皆然。此又何疑。
《解》然據金剛三論。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位在別地圓住。蓋約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
(講)此明自他二力。先明自力之難。引金剛三論為證。此論乃無著天親二菩薩造。解釋金剛般若經三論。○根熟菩薩。謂善根成熟。入正定聚。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得念不退。位在別教初地。圓教初住。分證之位。此皆約自力斷惑。必入同生性。乃可得諸佛護念。○同生性。對異生性而言。如別教三賢位。以未脩中道觀智。而斷惑證理與聖位不同。故名異生性。若登初地。念不退。與圓初住觀智。斷惑證理皆同。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故名同生性。分證法身之理。乃可蒙佛護念也。
《解》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護念。乃至相似〔位〕以還。亦皆有通護〔念〕之義。下至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
(講)此明他力之易。上文自力。是自脩之力。此科他力。是他佛之力。現今聞佛名。仗他佛力。故在別教三賢。圓教十信。相似位。即得蒙佛護念。此還約實行之力。念到事一心不亂。見思已空。往生方便土者。乃至相似以還。即相似位以前。觀行位。未到相似位。未斷見思。往坐同居土者。亦皆有通護之義。○下至一聞佛名。乃名字位。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者。佛與眾生。本來同一法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曰同體法性。一聞佛名。即有資熏種子。發起現行之力用。雖未能即得近果。亦得成遠因。終久得入不退也。
《解》阿耨多羅。此云無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覺。即大乘果覺也。
(講)上釋護念。此釋果覺。承上文善男女。聞經受持。及聞諸佛名者。不僅為諸佛護念。人人皆得圓證三不退。念念趣向佛果。妙覺之位也。
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諸經皆存梵語。即五不翻中。順古不翻。此即圓教大乘佛果妙覺也。別教妙覺。尚不能當此稱。以其只破十二品無明。只齊圓教二行故也。
無上正等正覺之號。即超九界以獨尊。自覺。覺他。覺滿之佛。解釋此名。應從下以釋上。三菩提。此云正覺。佛稱正覺。超過六凡法界之不覺。或起妄覺。邪覺。而非正覺。○三藐此云正等。佛稱正等。超過二乘法界之不平等。而非正等。○阿耨多羅。此云無上。佛稱無上。超過菩薩法界之有上。菩薩雖得正覺正等。只得稱三藐三菩提。以無明未盡。覺道未圓。即如圓教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法身智斷。猶未究竟。如十四夜月。尚欠一分。祗得名有上士。不得名無上正等正覺。堪當此稱者。惟佛一人。三覺圓。萬德具。超九界以獨尊。獨一無侶也。
《解》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異名。故勸身子等。皆當信受。聞名功德如此。釋迦及十方諸佛。同所宣說。可不信乎。初勸信流通竟。
(講)正文。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是字指法之辭。指上文釋迦諸佛所說。聞經受持。及聞佛名。皆得圓證三不退地。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之異名。故勸身子等。皆當信解受持。
聞名功德。尚且如此。何況受持是經。一心念佛者。此為釋迦及十方諸佛。異口同音之所宣說。豈可不信乎。初勸信流通竟。
《經》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解》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正顯(因)〔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
(講)上科勸信。此科勸願。佛復告舍利弗云。若有人發願欲生彼國。發願是自力。佛願接引是他力。會自他二力。故有願者。無一不生。皆得不退佛果也。○已願已生者。謂過去前哲。求生淨土。往生集中。四眾往生。不一而足。今願今生者。謂現今求生淨土之人。祇要信願力行。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定蒙佛聖。接引往生。當願當生者。謂當來之世。若有人願生西方。一心念佛。彌陀悲願無盡。壽命無量。自然不違本願。接引往生。正顯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
問。十方信願念佛往生者眾。極樂世界。何以容納。答。維摩居士。方丈之室。祇有一丈之方。尚能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況彌陀願力。所成之極樂淨土乎。喻如滄海納眾流而不溢。尺鏡含萬象而有餘。何疑之有。
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者。此明信願互助。謂若非深信西方。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則不發欣厭心。願生彼國。是信為往生淨土之前矛。○若但有信。而無志願求生。則信心雖足。亦不能得生淨土。譬如相信輪船。能運載行旅。到達家鄉。倘不願乘輪。亦不得到。故勸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求生彼國。
《解》又。願者。信之券。行之樞。尤為要務。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勸也。
(講)此明三資中要。信願行三。願為尤要。故以願為信之文券。行之門樞。喻信有願。則文券在手。決無改悔。行有願。則門樞安立。決定無倒。舉一願。則信行二者在其中。故為要務。所以信行祇一勸。願則殷勤三勸也。
此是第三番勸願。第一番。在正宗第二科中。因聞說依正莊嚴。眾生生者。皆得不退。故初勸云。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第二番。在正宗第三科末。次聞念佛。一心不亂。臨終見佛。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故重勸云。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第三番。即本科。欲生彼國。有願必生。皆得不退佛果。故三勸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而釋迦悲心特切。不憚重煩。再三勸諭。若不發願求生淨土。則辜負佛恩甚矣。
《解》復次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諦。所發二種弘(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講)此明願依四弘。上云發願。皆得不退菩提。願之為力。何以如是之大。故復次顯明。願即欣厭二門。二門具足菩薩四弘誓願。厭門。厭離娑婆。眾苦逼迫。一切眾生。皆在生死苦海之中。頭出頭沒。故依苦諦。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厭離娑婆。諸惑熾盛。五住煩惱。悉皆積集眾生心中。起業感報。故依集諦。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之願。○欣門。欣求極樂。助道緣足。常得聽聞。根力覺道。道品等法。諸善俱會。故依道諦。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之願。○欣求極樂。眾生生者。皆得不退。無上菩提。一生補處。故依滅諦。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之願。願離娑婆。願生極樂。既與四弘誓願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解》問。〔今〕發願但可云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名今。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二約(一)剎那名今。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臺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
(講)此破疑。一問二答。初答易知。二答約一剎那。一念相應。即因果相應。能念念心為因。所生為果。如有人發信願心。執持名號。西方七寶池中。即時產一蓮萼。標名於上。若精進勇猛。蓮萼日見增長光榮。若懈怠退悔。日漸焦枯。一念如是。念念皆然。是謂妙因妙果。因果同時。不可思議。皆不出一心。喻如一秤。兩頭低昂。低昂不離一秤。喻榮枯因果。不離一心。同在一時也。
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此即今願今生。尚不待一期報盡。何況當來。故曰只今。不俟移時。正信願持名。則蓮萼光榮。金臺影現。影不離形。果不離因。此皆即理即事。事不礙理。非徒論理也。故知此等行人。便非娑婆界內人矣。
引證。昔可久大師。常誦法華。人呼久法華。元祐八年坐化。越三日復還。語人云。吾遊淨土。見勝境。與經符合無異。此間修淨業者。蓮萼皆已標名。標金臺者。有成都廣教院勳公。有明州孫十二郎。及可久。標銀臺者。明州徐道姑。言訖復化。後孫十二郎臨終。天樂鳴空。徐道姑亡。異香滿室。
又越國夫人王氏。領導妾婢。專修淨土。後有一婢無疾而逝。其夕。夫人夢婢致謝。幸蒙教誨。得生淨土矣。夫人曰。西方其可至乎。婢曰可。遂導夫人。頃見一大池。中有蓮華。大小閒錯。榮悴不等。夫人問其故。婢曰。世間修西方者。纔發一念。此中便生一華。勤惰不同。榮悴亦異。中有一人。朝服而坐。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夫人問曰。何人耶。婢曰。楊傑也。又一人朝服而坐。又問何人。婢答馬圩也。兩人俱淨業。事具本傳。夫人問曰。我當生何處。婢復導之行。可數里。見一華臺。金碧輝煌。光明洞然。曰。此夫人生處。乃金臺上品上生也。既覺。悲喜交至。其年遇生日。晨起秉爐焚香。望觀音閣而立。諸眷方趣前為壽。視之則已立化矣。
《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諦信。
(講)一句名號。即佛即心。圓具三學。圓該萬行。一心執持。便得頓超五濁。頓出生死。故為極圓極頓。此義。非言語思量之所能及。故曰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慧者。方能諦實信受。故直告舍利弗也。二勸願流通竟。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講)此文述諸佛轉讚之辭。呼舍利弗而告曰。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研究上文。釋迦自說。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此云稱讚諸佛。當以二義釋之。一以彌陀即法界藏身。前云念一佛。即念一切諸佛。則讚彌陀。即稱讚諸佛也。二釋迦述六方諸佛。勸信之辭。即有讚歎諸佛。助揚淨土功德。故曰稱讚諸佛也。
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即為諸佛轉讚。而作是言下。即轉述諸佛讚辭。能為甚難希有之事。此二句是總讚。下五濁成道。說此經法。是為別讚。
《解》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
(講)佛佛道同。故所有功德智慧。悉皆平等。所有自證雖皆平等。而施化他之跡。則有難易不同。亦各隨願力而已。
《解》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
(講)淨土。即極樂五清之淨土。又十方清淨佛土。濁世。即娑婆五濁之惡世。兩土成佛說法。自有難易之分。據便蒙鈔。說有十種。一淨土常常見佛故易。濁世不常見佛故難。二淨土常常聞法故易。濁世不常聞法故難。三淨土諸善俱會故易。濁世惡友牽纏故難。四淨土無有魔事故易。濁世群魔惱亂故難。五淨土不受輪迴故易。濁世輪迴不息故難。六淨土無三惡道故易。濁世惡趣難逃故難。七淨土勝緣助道故易。濁世塵緣障道故難。八淨土壽命無量故易。濁世壽命短促故難。九淨土圓證不退故易。濁世修行多退故難。十淨土一生成佛故易。濁世多劫難成故難。此論淨土濁世成佛難易之相。
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者。淨土眾生根利。惑業俱輕。故一聞說法。即便信受。發解起行。速得證入故易。濁世眾生根鈍。惑深業重。雖聞說法。聞多不信。則解行證入。更不待言。故謂之難。
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者。漸法即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等法。猶易生信。若說頓法。即大乘圓頓之法。眾生本來是佛。萬法不出一心等法。則雖說者諄諄。而信者寥寥。故謂之難。
《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
(講)餘頓法。指淨土之外。其餘說禪宗。是最上一乘。圓頓修證之法。不立語言文字。不起思量分別。一念不生。當體即佛等法。猶覺容易。而說淨土橫超三界。疾出生死之頓法。而望其信入者尤難。
《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
(講)此以淨土比較。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之法。頓修頓證妙觀。即實相念佛。與觀想念佛。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但修持名一法。執持名號。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極樂。徑登三不退位。一生補處。圓成佛果。此等奇特希有。殊勝絕妙之法。超出思議之表。為方便中第一方便。此更為難中之難也。故得諸佛稱讚。無一不推我釋迦。於佛道難成者能成。於頓法難說法者能說。偏為勇猛。大雄大力者也。
《解》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
(講)此下明五濁。本師於五濁惡世成佛。為濁世眾生說法。深知此界眾生。非此持名圓頓之法門。必不容易度出生死海。故無問自說。不特佛道難成能成。即此頓法難說。亦能說。為甚難希有也。故蕅公解此五濁之文。一一按持名念佛法門。而解釋之。
劫濁者。劫是時分。本來無有濁。因有四種濁法。聚會此時。是以成濁。楞嚴經云。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如若有人。投以沙土。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汨然。名之為濁。
劫濁無別體。四濁交湊。即其相也。此當減劫。人壽減至二萬歲時。眾生具下四濁。即名劫濁。若減至人壽百歲。名為五濁惡世。本師於此時出世。成道說法。足見本師願力之堅強。不畏不懼。極樂世界。是五清淨土。無有濁惡之事。我等自當捨濁就清。求生彼國。以超劫濁。但劫濁之中。若非持名念佛。帶業往生。突圍而出。橫超三界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見濁者。五利使邪見增盛。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昏昧汨沒。故名為濁。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講)見濁者。五利使為體。諸見熾盛。即其相也。五利使。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以此五種之惑。能使眾生造業受報。趣入生死。故名為使。機微迅速。是以曰利。○一身見者。妄認四大為身。而起我身之見。深生愛著。不悟四大假合。虛幻無常。○二邊見。執斷執常。而起二邊之見。一味偏執。不悟見解既偏。失乎中道。○三見取。非果計果。而起涅槃之見。未證謂證。不悟有漏界中。終非究竟。○四戒取。非因計因。而起持戒之見。修諸苦行。不悟蒸沙作飯。塵劫難成。○五邪見。撥無因果。而起邪外之見。以盲引盲。疑誤眾生。墮入深坑。此五種妄見。昏昧汨沒。渾濁自性。故名見濁。極樂國中。人皆正見。我等自當念佛。求生彼國。以超見濁。但見濁之中。若非一心持名念佛。不容絲毫意見。不假參究觀想。諸餘方便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煩惱濁者。五鈍使頓惑增盛。謂貪。瞋。癡。慢。疑。煩動惱亂。故名為濁。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講)煩惱濁者。五鈍使為體。煩惱惑增盛。即其相也。五鈍使。謂貪瞋癡慢疑。五種根本煩惱。能生其餘枝末煩惱。惑亂眾生之心。故以煩惑增盛為其相。根本煩惱有六。前五利使。即不正見根本煩惱。屬見惑。此五鈍使。屬思惑。以此五種之惑。能使眾生。造業受報。趣入生死。故名為使。比前五利。稍為重滯。是以曰鈍。○一者貪心。於順情境上。起諸貪愛。不能看破。不了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幻。○二者瞋心。於違情境。起諸瞋恨。不能含忍。不了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三者癡心。於中庸境上。起諸癡心。不能覺察。不了諸行是無常。到底總是空。○四者慢心。於諸眾生。心起傲慢。不能謙遜。不了諸眾生。佛性本平等。○五者疑心。於諸人法。心起疑貳。不能決斷。不了是善則可親。是道則可進。此五種妄心。煩動惱亂。渾濁自性。故名煩惱濁。極樂國中。諸善聚會。離諸煩惱。我等自當念佛。求生彼國。超煩惱濁。但煩惱濁中。若非持名念佛。無取無捨。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麤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
(講)眾生濁者。五陰和合為體。假名稱呼。即其相也。見煩惱所感麤弊五陰者。即見思二惑。為界內生死之因。依見思惑。造有漏業。為緣。惑業因緣為能感。麤弊五陰為所感。
麤弊五陰者。麤是麤陋。弊是弊惡。謂其不勝也。五陰。即色。受。想。行。識。陰有蓋覆義。眾生積聚五法。蓋覆真性故。○何為和合。眾生外身。是色陰。有質礙之義。以皮肉筋骨。皆有形質留礙。故屬色陰。○內心是後四陰。受有領納之義。前五識。緣色聲香味觸。領受五塵之境。故屬受陰。○想有取像之義。第六識。種種分別計度。想像法塵之境。故屬想陰。○行有遷流之義。第七識。恆審思量。念念遷易。如急流水。故屬行陰。○識有執持之義。第八識執持息煖壽三者。一期住世。令不散壞。故屬識陰。
中間三陰。有謂是遍行五心所中。受想思三心所者。今分屬前七識。有何義可據。以諸識雖皆有受。而前五識。領受五塵。受力偏強。故以屬之。又。諸識雖皆有想。而第六識。憶想分別。想力偏勝。故以屬之。又。諸識雖皆有思。而第七識。恆審思量。思義偏重。故以屬之。若以中三陰。判屬受想思三心所。不能包括前七識。今判屬前七識。自可不遺心所。請質高明。
五陰。不出色心二法。色法。有地水火風四大。外身。皮肉筋骨。為地大。痰淚精血。為水大。周身煖觸。為火大。氣息動轉。為風大。四大和合。外身生。四大分離。外身死。心法。有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以此六十三法和合。假名眾生。即眾法和合而生。故稱眾生。
色心並皆陋劣者。陋則不美。劣則不勝。此之色心。不淨。無常。苦。空。故並皆陋劣。名眾生濁。極樂生身。蓮華化生。清淨莊嚴。微妙相好。我等自當念佛。求生彼國。超眾生濁。但眾生濁中。若非持名念佛。欣慕極樂。厭離娑婆。捨穢取淨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命)〔為〕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講)命濁者。色心連持為體。催年減壽。即其相也。因果並劣。因。即見濁。煩惱濁。見思二惑。為受報之因。果。即是眾生濁。麤弊五陰。為託生之果。若因若果。並皆是劣。命以色心二法。互相連持為體。色。即地水火風之色法。心。即見聞覺知之心法。身心相依為命。若無識陰之心執持。則色法之身必爛壞。若無色法之身執持。則八識之心無所託。故曰連持。○催年減壽。即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命濁。極樂國中。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我等自當發心念佛。求生彼國。超越命濁。但命濁中。若非一心念佛。七日功成。乃至十念一念。皆得往生。隨人工夫善根。皆得滿願。如大海水。阿修羅。乃至蚊蚋。飲之皆得應量而飽。並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復次。祇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
(講)此明三資能轉五濁。祇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者。謂不必假藉諸餘法門。厭此信願行三資。即可轉五濁為五清。信願是慧行。為能莊嚴。依慧行而起行行。執持一聲阿彌陀佛。即行行。又即以此二行。莊嚴淨土。故能轉五濁也。眾生自心法界。本來清淨。迷則成濁。今既覺悟。而起信願行三資糧。自可轉濁成清。莊嚴淨土矣。
劫濁。為濁法聚會之時。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劫濁。為淨法聚會。○見濁。邪見增盛。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見濁。成智德無量光。○煩惱濁。煩惑增盛。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煩惱濁。成斷德常寂光。○眾生濁。色心陋劣。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清淨勝妙。○命濁。壽命短促。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命濁。為無量壽。壽與佛同。此皆以三資糧為能轉。五濁為所轉。舉世之人。如果個個都能發心念佛。轉穢令淨。轉苦為樂。則不難轉娑婆而成極樂矣。
《解》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講)故字。承上文。一聲佛號。能圓轉五濁。圓成五清。則一聲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即是本師。於五濁惡世。所修因行。所得果覺之全體也。
《解》〔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講)以此之此字。指上文一聲阿彌陀佛。即是本師所證果覺之全體。今即以此果覺全體。一聲阿彌陀佛。授與五濁惡世眾生。如何授與。佛說此經。教人起信。發願。專持一聲阿彌陀佛名號。便得圓成果覺。故為授與。
乃諸佛所行境界者。能於五濁惡世。說難信之法。乃是諸佛所行之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難行能行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者。非獨六凡二乘。自力不及。亦非菩薩法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解》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一切世間。通指四土器世間。九界有情世間也。
(講)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諸眾生。是別指五濁惡世之人。一切世間。是通指情器二世間。因佛自居佛法界。是正覺世間。說是一切世間難信法。此一切世間。包括九法界。是通指四土。依報之器世間。及九法界。正報之有情世間。初諸佛轉讚竟。
《解》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此本師付囑。囑語略別從通。但云一切世間。猶前諸佛所云。汝等眾生。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
(講)此科題以下之文。乃蕅公標明科意。科名教主結歎。亦即付囑流通。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此本師付囑。囑語略別從通者。上科有別指通指二義。本科但云為一切世間。不云為諸眾生者。即略其別義。但從通義。以通該別也。猶如前文。六方諸佛。勸信文中所云。汝等眾生。當信是。汝等二字。通指彼國九界眾生在內。今本師云一切世間。亦復如是。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
《經》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講)此。本師重呼當機咐囑云。汝等應當了知。我在此五濁惡世。行此等難事。此字。指成道說法二事。濁世佛道難成。頓法難說。已解在前。今難成者能成。早得無上正等正覺之佛道。難說者亦能說。竟為一切世間。說此持名難信之法。此二事。不獨是難。且是難中之難。故曰甚難。此句即屬勸行流通。既是甚難說者。我今已說。汝等自當力而行之。又。非僅自行。且當化他。輾轉流通。俾得利益今後也。
《解》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為。圓轉五濁。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見此。行此。說此。眾生何由稟此也哉。
(講)此明法門難遇。信願持名一行。為第一無上法門。不涉施為。即不假參究。不勞觀想。但一心專持名號。即得圓超五濁。如前所說。唯有智者。方能深信。乃可得入。非是意識思議所行境界。是為圓頓不思議境界。
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者。以此不思議法門。設或不是本師。乘大願輪。來入五濁惡世。示現難行能行。難得能得。得成無上菩提。於此不思議境界。亦不能究盡。
既成菩提。以大智即一切種智。以大悲即同體大悲。見此圓頓法門。可以圓超五濁。行此圓頓法門。自己圓轉五濁。說此圓頓法門。欲令眾生修此。同出五濁。設非本師如是。一切眾生。何由聞此勝異超絕之法門。而得稟承也哉。誠法門之難遇也。
《解》然吾人處劫獨中。次定為時所囿。為苦所偪。
(講)此明五濁難超。文有五段。此文。要與前文五濁中。五種必不能度之訓合觀。謂吾人處此濁法聚會之時。決定為時劫之所囿。囿者苑囿。四邊有圍垣。圈囿其中不能出。如囚在獄。不能逃也。劫濁難逃。亦復如是。若非念佛。帶業橫出三界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處見濁中。決定為邪智所纏。邪師所惑。
(講)吾人處此見濁之中。諸見熾盛。正眼未開。決定為邪智所纏繞。邪智者。邪知邪見。即五利使見惑是也。邪師所惑。如印度九十六種外道等。邪說之所惑亂。見濁難逃。若非念佛。不假諸餘方便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處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欲所陷。惡業所螫。
(講)吾人處煩惱濁中。煩惱熾盛。八萬四千塵勞煩惱。貪為上首。所貪之境。五欲為多。五欲有二。一財色名食睡。二色聲香味觸。眾生對此欲境。決定起貪。故曰決定為貪欲所陷。陷即陷井。一陷貪欲之中。多造惡業。猶如人陷毒壑。必為惡毒所螫。煩惱濁難拔。若非念佛。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此)〔處〕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
(講)吾人處此眾生濁中。五陰麤弊。決定不淨計淨。安於臭皮囊。盛滿污穢。而不能洞然覺悟。其為不淨。深生厭離。甘心受此劣弱之軀。而不能奮然而起。發向上心。以求清淨莊嚴之果報。於眾生濁不能超越。若非念佛。欣淨厭穢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處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
(講)吾人處此命濁之中。壽命短促。無常迅速。決定為無常所吞。即此身心。念念生滅。皆屬無常。猶如石火電光。一閃便過。無可挽留。人命無常。只在呼吸之間。古德警語云。『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即使發心修行。倘修餘行。無常一到。便是措手不及。是謂命濁難超。若非念佛。不經時劫。不勞勤苦。十念即生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烽勃宅裏。戲論紛然。
(講)此明不知之失。若不深知。此法甚難希有。第一方便。力行不懈。求出五濁。將謂更有別種法門。深奧玄妙。可出五濁。此等人。定屬見惑所誤。邪智所纏。或為邪師引誘。貪奇好妙。或重無益之苦行。不肯老實念佛。求離娑婆。求生淨土。則在此臭煙烽勃火宅之裏。貪著嬉戲。起諸邪智邪見。戲論紛然。雖多無益。不能出離五濁惡世。三界火宅。
《解》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此本師所以極口。說其難甚。而深囑我等當知也。初普勸竟。
(講)此明知難之得。唯有深知此法甚難遇。今已得聞。五濁甚難出。今可圓超。如向處幽暗之區。乍睹光明之幢。久困飢寒之國。忽聞飽煖之方。詎不身心踴躍。信願修持。故曰方肯死盡偷心。不修餘行。專事持名。寶此一行三昧。持名念佛。為一行三昧。偷心不死。即是志不決定。不肯死心念佛。今偷心既死。信願之慧行已立。以一行三昧。為斬煩惱魔之寶劍。持名之行行亦修。以一行三昧。為渡生死海之寶筏。何難直泛蓮池海會。圓超五濁。圓證四土。是以本師。說其甚難。而深囑我等當知也。即當知五濁甚難出。念佛必能度。我等自應深信切願。力行念佛。方不負本師至極悲心也。二教主結歎科竟。併前大科。初普勸竟。
《經》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解》法門不可思議。難信難知。無一人能發問者。佛智鑒機。知眾生成佛緣熟。無問自說。令得四益。如時〔雨〕化。故歡喜信受也。身心怡悅。名歡喜。毫無疑貳。名信。領納不忘。名受。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講)淨土法門。至簡易。至直捷。至圓頓。可以圓離五濁。橫超三界。直截生死。速成菩提。不可思議。人所難信。亦所難知。故無人有能發問者。
佛智鑒機。謂佛以差別智。而鑒眾生之機宜。了知眾生。成佛之機緣成熟。故無問自說。令眾而得四益。先總標。下別指。
佛說此一卷阿彌陀經已畢。當機舍利弗。及諸常隨比丘眾。不言聲聞緣覺菩薩者。結集家語略也。此科非佛說。乃結集家敘述。法會圓滿。法眾得益。於比丘外。尚有一切世間。此指六凡有情世間。但舉天。人。阿修羅三道。餘以等字該之。
聞佛所說此不思議法門。得未曾有。幾如得雨化禾。春雷躍鯉。故歡喜信受也。身心怡悅。若身若心。怡然自得。歡悅無量。此乃世界悉檀。歡喜益也。毫無疑貳名信者。以佛具五語可信。更加六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同音讚歎。固然毫無有疑貳。信之深也。領納不忘名受者。既信佛說。自然言言領納識藏。不忘不失。此信受。乃為人悉檀。生善益也。
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者。能令眾生。出死苦。得涅槃樂。是為大恩大德。佛於娑婆五濁惡世。成無上道。說難信法。欲令眾生。信願修持。同出五濁。是謂泛寶筏於生死海中。普度眾生。同登涅槃彼岸。感此大恩大德。故投身歸命。名為作禮。此乃對治悉檀。破惡益也。既歸命於佛。常隨佛學。自得破除三惑五濁之惡也。
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者。依不思議教。修不思議法門。成不思議感應。圓證三不退。一往直前。疾趣無上果覺而去。此乃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證入第一義諦之理故。流通分竟。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演已竟。且道我等。應如何而去始得。好把世間名利。拋去撇去。一切惑業。休去歇去。一聲阿彌陀佛。死心念去修去。求生極樂。五清淨土去。疾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切莫走向其他差路去。
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嗚呼。今正是其時矣。捨此不思議法門。其何能淑。旭出家時。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妄謂持名。曲為中下。後因大病。發意西歸。復研妙宗圓中二鈔。及雲棲疏鈔等書。始知念佛三昧。實無上寶王。方肯死心執持名號。萬牛莫挽也。吾友去病。久事淨業。欲令此經大旨。辭不繁而炳著。請余為述要解。余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理不可卻。舉筆於丁亥九月二十有七。脫稿於十月初五。凡九日告成。所願一句一字。咸作資糧。一見一聞。同階不退。信疑皆植道種。讚謗等歸解脫。仰唯諸佛菩薩。攝受證明。同學友人。隨喜加被。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閣筆故跋。時年四十有九。
一、版本方面:
(一)前上海佛學書局印行之「阿彌陀經要解講義」,簡稱「上海版」。
(二)民國十九年印光祖師校訂「淨土十要」,其中「阿彌陀經要解」,簡稱「十要版」。
(三)前金陵刻經處印行之「阿彌陀經要解」,簡稱「金陵版」。
二、勘印方面:
(一)以「上海版」為底本重新排印。
(二)「要解」本文之校勘,以「十要版」為主。
(三)「金陵版」出入略多,故不採。
(四)「要解」本文,上海版有,十要版無者,以()符號標明之。上海版無,十要版有者,以〔〕符號補之,以為完璧。
(五)「講義」本文,以無他版校勘,唯參照要解本文,及依上下文義,逕行校正舛偽,芟衍補遺。
(六)電腦版本,除去文中小字註解,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