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著造普渡心聲全書一冊

    余本堂正主席雷府千歲 

八十七年農十一月廿三日

   

雷筆揮鸞防未然    府持公道著金篇

千心加勉天良守    歲令整齊幸福緣

      其二

請旨焚疏著金篇    感化黎庶繼續連

監察天君今刻至    頂禮恭候莫遲延

   

    今霄乃是本堂請旨著造佳期,諸生熱誠效勞,其志可嘉,日後書成,功德不少,本書乃挽轉頹風,匡正人心,扶助末期大道為宗旨,願你等始終一心不二,切勿中途輟志,並勿中途生事,以免徒勞無功,現刻

    監察天君駕蒞本堂,各生排班向外迎接,並鳴炮三響

    余退

 

◎余南天監察天君   

  八十七年農十-月廿三日

   

    監查善惡上鸞台    察檢凡塵諸子來

    天理昭彰勿亂作    君心似鐵不懈怠

      其二

    監焚疏表職司專    下界驅瘟公理權

    諸等有心請旨著    書成來日果不凡

    五行之為生剋也,金水陰,內陽而外陰,木火陽

   

余今霄奉命到貴堂監焚疏表,又見貴堂神真及各諸生有此虔誠之心,余十分喜悅,但願諸生互助合作,早日完成此書,其功不小矣,現刻請貴堂總堂主,在壇前宣讀疏文,讀畢即刻焚化,吾暨貴

   

  雷府千歲  帶疏表上南天  余退

  本堂副主席白府千歲 

   

    現刻,監察天君暨,雷府主席帶疏表上南天,各生向外送駕並鳴炮三響,今霄至此,接旨待三天登鸞再指示。

 

◎余本堂護道真君   

    八十七年農十二月八日

   

    喜得詔命著金科    堂內風光享太和

    善信勿虧吾血汗    書成功德出幽羅

   

    今霄是本堂接旨著造佳期,令本堂福神在千里,各巡狩在五里外空,迎接欽差大臣,其餘諸真在堂內候旨,諸生速焚香,並整儀容,欽差大臣尚未蒞堂,有高真登台祝賀,各生排班迎接,勿失禮儀。

    余退

 

◎余欽差大臣太白金星   

    八十七年農十二月初八日

   

    欽差奉命玉詔宣    詩禮傳家孝悌全

    體天行道完美德    救世立功竅玄關

    玉旨宣讀,神人一同下跪頂禮,

    欽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自列聖諸真選會,受無極  慈母懿命,甲子誕登,榮任十八代聖主,管天地人三才之柄,掌五教之權,統三運會,每念寰宇九二原人,不忍還鄉無路,特開解救之門,諸天仙真聖佛救劫而著造,體天以助人,無奈世風日下,民智日高,迷者不悟,昧者難醒,綱常而廢,道德無守,見利忘義,以致造成萬劫之災,殺身之禍,此皆下界蟻民造孽之所招,非大道之不仁也,幸天心至正,天道無私,南天直轄修身社養性堂,神人合一,上體天心,致力普化,協助白陽普渡收圓,今聞護道真君代天巡狩  雷卿,上殿請旨著造新書;代天宣化以扶大道普渡收圓,

  朕龍心大悅,特許准奏,賜書名曰「普渡心聲」全書合一冊,自接旨日起,每逢星期日正戌刻勵行著造,不論三界仙佛聖神應聘效命,書成之日論功行賞,並可超拔先靈,勿違欽命,此詔

    欽哉勿忽    叩首謝恩

  天運戊寅年臘月丙子日正戌刻頒行

    謹奉敕旨著造    神職如左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主造南海古佛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監造純陽大帝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督造桓侯大帝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校正神文昌梓潼帝君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功過神南天監察天君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正主席護道真君代天巡狩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副主席助道真君代天巡狩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副主席協道真君代天巡狩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副主席普渡真君代天巡狩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監理鸞務本堂文衡聖帝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督理鸞務本堂慈濟真君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正馳聘本堂觀音佛祖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副馳聘本堂天上聖母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副馳聘本堂天上聖母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副馳聘本堂呂仙祖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接客神本堂城隍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通報使本堂中壇元帥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司禮神本堂註生娘娘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司禮神本堂福德正神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把門神本堂黑白二將  

以上神職敕派完畢各遵奉行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人職序次如左

   

    吾今霄奉旨到貴堂宣讀玉旨,觀爾修身社,養性堂諸善生等,為道爭勞,每每請旨著造,代天宣化其志可嘉,願生等再加勉勵之,又謝謝各生虔誠之心,備辦豐富花果,甚感五內,後會有期,余等回天繳旨,

余本堂正主席護道真君代天巡狩   

   

    各生向外送駕並鳴炮三響

   

    護佑蒼黎志必堅    道心惠澤諸生虔

    真假分明逍遙福    君曉庶民參佛前

   

  吾今霄奉旨分派著造普渡心聲人職次序如左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總堂主 劉炎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總理兼正堂主 陳島山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副堂主兼唱鸞生 楊天賜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副堂主兼副鸞生 施添財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堂務指導聖筆正鸞 莊其在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鸞務總理兼唱鸞生 洪壬陽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總理兼校正生 許平和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副鸞生 陳媽會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錄鸞生  辜天溪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錄鸞生 陳雲波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堂常務顧問 羅永宗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鸞務指導顧問 胡遠進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兼堂掌理 許文祥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兼堂助理  蔡文禮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兼堂務管理 劉玉柱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兼協助處理 劉敏榮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兼堂務整理 陳平宗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兼採購生 楊家財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司香效勞生 劉黃闖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司香效勞生 羅陳玲貞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司香效勞生 許陳玉杯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司香效勞生 林玉蛾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司香效勞生 劉龍青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董事司香效勞生 施莊秀英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司香奉茶生 黃益全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司香奉茶生 陳興順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乾道效勞生  

  洪慶龍  洪慶林  劉孟宏  劉孟彥  莊豐隆  張春平  莊豐懋

  呂明龍  呂明賢  莊信昌

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坤道效勞生

  蘇素秤  謝芩如  洪美靈  洪美麗  莊黃如幸  莊黃金花  楊鄭來春

  呂陳春梅  呂淑春

  劉彩鳳  翁韶謙

 

◎余南海古佛降

   

    南贍大地匡三期    海天靜修道妙機

    古徹玄關真經念    佛理精通上瑤池

◎余南極仙翁降

   

    南巡北查蜜多羅    極理精英恒沙陀

    仙界靜修除凡氣    翁明才智造化高

◎余純陽大帝降

   

    純心直道如水清    陽氣循常照理明

    大闡末期渡佛子    帝存修德復原靈

◎余桓侯大帝降

   

    桓扶天道匡正風    侯理揚威傳聖宗

    大救三期乾坤定    帝心耿耿渡原郎

◎余文昌帝君 

   

    文武和合宣真宗    昌盛榮華天理通

    帝德光明期復古    君恩重道悟修功

◎余本堂主席雷府千歲 

   

    現刻  欽差大臣駕蒞本堂,各生排班向外迎接,並鳴炮三響,勿失禮儀為要  余退

◎余本堂副主席助道真君代天巡狩   

  八十八年農元月廿日

   

    助化堂中功果修    道存原理造慈舟

    真心救世拔先祖    君德參天護九洲

      其二

    修身學道禮當先    參著新書志必堅

    一意一心善自在    揮鸞佈教結仙緣

   

    今霄有  人天教主  釋迦文佛大駕蒞堂,諸生向外迎接並鳴炮以禮侍之是幸。

◎余人天教主釋迦文佛 

   

    人間世上因緣生    天理無私心莫爭

    教導諸迷向善逕    主明生死渡群英

    釋精妙諦匡期劫    迦僧觀察萬里程

    文宣道德勳功就    佛法無邊鍊性情

   

    夫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舜所以傳禹之諸言包羅萬象宇宙至理,諸令人心不古,頹俗生亂,何忍視哉,警世善堂諸子發揚慈悲之心,發奮再四請旨著書,名曰,普渡心聲,正彼魑魅世界高懸琉璃,引發億萬劫之靈,夫善者,神佛所以繼天立極,中和者,所以立天地育萬物,凡今人心不善,天故降三期大劫,陶冶良莠,使良者上天,莠者下獄,奈多士匪解,  上天有好生之德,本性既失允中,修道復缺其和,人心惟危,四時因而失調,萬物無可其育,不亦嘆乎哉,恒河之砂,有賴雨露之沾潤,警世人及時施澤,神人願共濟於一舟,寶筏四渡其欲達者回元也,咨爾凡人不可酣夢醉死而忘醒,春風正偃於草上,各率其性,復天之命,早發忠孝慈悲,溫讓敏學之心,共結不世奇緣,齊登彼岸,復返堯舜之盛世,是願切之,是為序

   

    善哉,吾今霄駕蒞貴堂結緣,各善信盡心效勞,真是喜悅萬分,但願你等有此之心再加勉之。

    吾回,

◎余本堂正主席護道真君代天巡狩   

  八十八年農元月廿七日

   

    護著新書作金篇    道修善果結來緣

    真傳聖訓學真法    君德無愧種福田

      其二

    聖堂規律各遵行    由淺入深堅志誠

    內果外功修道德    宏開普渡救原靈

   

    今宵有本書主造  「南海古佛」大駕蒞堂,參著新書,各生速排班,整肅儀容,向外迎接,並鳴炮來回接送,勿失規儀為幸。吾退。

◎余本書主造南海古佛 

   

    南瞻聖地慘無光    海闊天淵萬理通

    古道玄竅收圓整    佛心佈化樂滿堂

    述論八德內功之道

  夫學道之人,先從人道修起,然後方可合於天道,蓋人從先天大道而生,應由後天人道而還,無先天,不生後天,非後天,不復先天,故吾師所授真傳,完全教人,從後天以返先天,則教人削陰復陽之功,猶如吾人在靜坐之時,默守祖竅,心定則神不馳於外,外邪亦不入於內,當此之際,腹中真陽上升,熱氣自發於週身,此謂之在後天中還先天之消,吾人肉身,雖是後天之軀殼,為修先天不可缺少之物,學道務要將後天軀殼修養完固,使精氣神充足,而後天則不難還復矣,如後天軀殼不健強,精氣神一定不足,一經靜坐,則陰削陽復之時,總有一番疼痛難受之處,全賴後天精神鍛煉,若後天身體孱弱,一定忍耐不住,則未曾修到通關過絡之時,又何能達到無陰可削,無陽可復之境界乎,是故心須先從後天修好,然後方可鍛煉先天,欲要後天修好,尤要從世間一切看空,至於酒、色、財、氣、名利、恩、愛,件件更要打破,而後精神自然充足,則先天蒸蒸日上,雖然看破一切,但仍須在八德上著意,如不注重八德,雖日日用功,吾斷其難證仙佛之果,何以言之,師云,八德有虧之人,雖逐日不懈,亦難見其長進,因有許多障礙,在其中者也,吾輩修道,如有父母在堂,未能克盡孝道,祖竅守不住,父母已去世,祭祀未能誠心,則為不孝,或品行不端,修身不講,致遭他人詈罵,連累父母祖宗,受人訾處,或對父母祖宗有關之人,自己有力而不肯維持,坐視其忍飢受寒,致使父母祖宗在陰而不安,亦為不孝故孝者,乃教人親敬父母祖宗,莫忘根本之道也,假如不怕功德極大之人,孝道亦不能小於缺點,倘孝道有虧,人道守不完全,烏能談論天道,所以欲修住祖竅之人,非先從孝道克盡,不以功至於兄弟,不能盡弟道用工之時,背後陽氣不能上升,陰氣則不得消滅,要如吾輩學道,重在進陽火,退陰符,有弟兄者,當克盡弟道,庶幾陽氣直升,蓋弟者悌也,乃迎體父母之心,勿違祖宗一脈之意也,若無同胞兄弟,有門房兄弟,不論遠近,皆是祖宗相傳之一系,甚至親戚故舊,年歲相當者,亦屬平輩,總要以弟道處之,在靜坐之時陽氣一沖直上毫無阻礙,又若不忠之人,到用工之時,丹田不能發火,丹田如無火發,真陽從何而生群陰又從何而滅,況丹田為爐子,如不忠之人,雖用工不懈怠,陰陽如何鎔化合一,忠者盡心之謂也,是敬人隨分隨事,而各盡其心也,並非專指臣對君而言,如人屬下做事,均當克盡厥職,便是盡忠道,人能克盡忠道,到用工之時,陰氣不難排除盡靜,至於不信之人,真意不能保存,意即屬土,土生萬物,用工之時,首要在七保存真意,然後氣機乃得活潑流通,如修道之人,對於在社會上,於朋友往來,倘不能恪守誠信,因為於人格上,失其價值雖能逐日用工,真意則不能守持,況信之一字,是天地之經,人心之本,豈可忽哉,修道之人,平時對信之一意,要格外修足,真意亦何難保存,而衝脈,亦容易通達矣,禮之一字,更為人不可少之道,如人無禮,尊卑不分,長幼失序,不但失其為人之道,而論紊亂,與禽獸相去不遠,又焉能學道,修道之人,對禮之一字,必須遵守,不但治家,處世待人,接物,應盡乎禮,而夫婦之間,亦當相敬如賓,庶幾方合禮儀三百之古訓,不然一味嬌抗,甚至傲慢尊長,目空一切,出乎禮法之外,則放縱奢侈習以成性,精神必定散而不聚,雖是用工不輟,其如六賊擾亂,則終無定靜之日矣,修道之人,首要六根清靜,六賊掃除,六根者,眼、耳、鼻、舌、心、意是也,六賊則眼所視邪色,耳所聽淫聲,鼻所嗅香氣,舌所嘗美味,心為外物所動,意為邪念所惑,是故六賊為修道之人極大魔障,非驅除不可,如人無禮,六賊必定不能掃除,心意不能定靜,心意不得定靜,還能希成神仙古佛乎,至於不義之人,用工之時,雜念紛擾,使人心不得專一,先天真陽不得產生,蓋義之一字,含有氣字之意,故義不言心而言氣,因義者,有一往堅貞不拔之氣,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完名全節,敦品勵行,即此義也,所以義氣為天地之正氣也,吾人處世義氣固不能缺少,修道之人,如能常存義氣,上丹之時,真陽立發,大道又何難成耶,又如不廉之人用工之時,鍛煉不得純潔,蓋廉者,廉潔也,乃敬人高潔,不私之私,神志清明,吾人在世處事,常存心地光明,正正當當,不為物欲所動,不為紛華所擾,難過阿堵,視之漠然,則上銅山,而安無苟得,人要先重廉潔,而後可言修道,則用工之時,後天濁氣自除,渣滓不留,而用工不懈,縱或見些效驗亦要漏洩,其精不能固,則基不能築,基不能築,道何以成,故恥之一字,乃教人知羞愧,歸乎正覺,復其天良,八德則孝忠為始,以恥為終,有始有終,方可成道,吾勸世修道之人,不可不知恥,能知恥,凡事即無愧於天,如天良不滅,而無漏洩之病,則基容易築,基築則精固,精固則氣充,氣充則神完,久之三家合會,則大丹成矣,真心修道,非此無緣之人,或一,或二,或是,或非,惟要先從八德修起,內工乃得長進,如是八德有愧,終難登真,成道,自古聖賢仙佛,無一不從八德而來,願世修道之人,要先奉行八德,方可談聖賢仙佛之工夫,否則何能談道乎,是故先天大道,全靠後天人道修起,才可成道也。

 

◎余本堂監理鸞務文衡聖帝   

    八八年農二月十一日

   

    文宣禪教指迷津    衡道威儀心竅真

    聖佛登鸞同造筏    帝懷義氣渡良民

   

    現刻有  太上老君駕蒞本堂,各生排班接駕,並鳴炮。

 

◎余太上老君   

   

    混沌初開無極先    鴻濛一氣玄黃然

    真空妙理藏心竅    元神復始道延綿

    述談混沌一氣玄元之道

    蓋天地未開,乾坤未判,謂之混沌,混沌鴻濛,混元之氣,運行旋轉,無形無質,充滿于造化之間,無始無終,彌綸于宇宙之外,無可知其名,強名曰玄氣,蓋形象未判,有理無氣,謂之太易,太易者,未見氣也,元氣始出,有氣無形,謂之太初,太初者,氣之開始也,氣形端生,有形無質,謂之太始,太始者,形之始也,形化有質,有質無體,謂之太素,太素者,質之始也,理氣形質體具備,謂之太極也而無極生太極,始分陰陽,太極之元氣,動靜之玄,動者屬陽,靜者屬陰,動極則靜,靜極而動,陰動成陽,陽靜生陰,一動一靜,分陰分陽,天開地闢,乾坤定矣,天開於子,輕清之氣,上浮而為天,天之精華,而為日月星辰,地闢於丑,重濁之氣,下凝而為地,地之融合,而為山川河嶽,輕清之氣為天,重濁之氣為地,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而變化無窮也,乾為天屬陽,坤為地屬陰,父精母血,結成胎元,出了母胎,稱之為人,人生於世,分有二體,一屬有形,一屬無形,無形者真,有形者假,真者靈明覺性也,假者血肉之精氣也,先天所賦者性也,後天所生者命也,而藏於軀殼之中藉精氣神而存,棄假修真,培養三元,三寶不壞,自得長生,天道者,萬物之母也,陰陽者,萬類之祖也,日有昇沈,而分晝夜,人有善惡,而判神鬼,人道者,忠孝廉節,眾生所常修也,天道者,菩提玄妙,教門所當行也,人道不修,則綱常不立。天道不行,則仙佛不成依道,修久成仙,路徑有異,玄理無差,先天大道,覺覺靈靈,玄機妙奧,道義宜精,陰陽參透,能別死生,大丹煉就,而道乃成,成道可以証聖成真。了道可以返本還元,煉成法體,歷劫不壞,証聖成真,永免輪迴也,夫道者萬物之元也,其元一玄之始,天地之發育,陰陽之造化,莫不由道氣而生,日月之光明,山川之鍾毓。亦皆由道氣而化,玄宗天地,萬物得其生,玄濟陰陽,萬類得其化,故道之大,生育萬物,可以包羅萬象,可以彌綸造化,可以格物窮理,可以旋轉乾坤,人生於天地之間,列為三才之一,性守其內,動覺萬物,修其玄,順四時之氣候,參其道,運五行之禪機,煉其丹,宜窮理而盡性,修其心,須斂物而絕慾,水火相濟,如日月之往來,血氣調和,似星辰之旋轉,山澤通其血脈,則神清氣爽,虛空接其靈性,則心澄意閒,玄竅守中,隨二十四氣之斗柄,命門得旺,應七十二候之星纏,日月之往來,非道氣不得其明,四時交更,非道氣不得其序,日月照其明,四時順其序,循環旋轉而不息也,道者。有清有濁,清者覺也,濁者迷也,覺者良知也,而識天地之道,覺俗緣如夢幻,身雖在塵世,其心不為塵染,樂道行善,修煉工夫,以德為本,以道為尊,圓融功果,脫殼飛昇,迷者愚昧也,以孽為樂,以奸為能,以虛為實,認假為真,見富貴而動心,遇患難而退志,養成禍胎難逃輪迴也,大道無極,一氣化生萬物,先天無始,一靈化育群生,人生天地之間,稟二氣而成形,稟受覆載之保護,且得五行之秀,二氣者,陰陽之稱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稱也,五行之中,水火為首,水之精,火之神,火居離宮,外明而內暗,所謂離中虛也,水居坎府,外柔而內堅,而稱坎中滿也,男屬離,離火動,故男主剛,女屬坎,坎水靜,故女主柔,男得陽體,陽中藏陰,主其靜也,女得陰體,陰中藏陽,主其動也,修真學道者,不得其理也,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此五行之相生也,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此五行之相剋也,金見金,木見木,水見水,火見火,土見土,此五行之相合也,東方甲乙木,仁之德也,南方丙丁火,禮之德也,中央戊己土,信之德也,西方庚辛金,義之德也,北方壬癸水,智之德也,此五行配合五方之五德也,肺屬金,可以攝魄,肝屬木,可以藏魂,腎屬水,可以輸精,心屬火,可以統血,脾屬土,可以運氣,此五行配合五臟也,人身猶如天地,修煉天地之氣可以長生不老,參陰陽之理,悟造化之機,先天落後天,後天返先天,無極化太極,太極歸無極,男女成形靈性分別,父精先進,母血後行,血包於精,內陽外陰,所生屬女,貌似其母,父精後行,母血先進,精包於血,內陰外陽,所生屬男,貌似其父,欲修大道,先知五行,有生有剋,變化無窮,願爾修道者深研之,庶幾近於大道矣,天有五行,人有五德,修五德,以合五行,運五行,以附五德配合,陰陽之動靜,勤悟修持,陽靜可以養性,陰動可以煉命,陽靜清之基,陰動濁之本,安爐定鼎,不離五行,採藥煉丹,不離五德,修煉陰陽二氣,化為純陽一氣,煉陰陽之氣,本歸無極,奪日月之精,元復先天,人得五行之秀,性超萬物之靈,靈貴能修大道,秀尊得悟真常,得真常之道,同天地之悠久,稟本性之靈,與日月同明,人有生死,有毀有滅,當煉不生不死,以成不毀不滅,仙乃純陽,鬼乃純陰,半陰半陽,乃是世人,故欲証仙之道,必須棄陰存陽,呼吸微微,運行五臟,而吐濁納清,運合陰陽,旋轉一身,而神定氣靜,子午安丹,使坎離以媾,晨昏採藥,藉水火而烹煎,煉精化氣,命入丹田之中,煉氣化神,性寄黃庭之內,陽精滿而純,陰氣極而化,陰氣化而凡體超,陽精純而聖胎結矣,人有精則生,人無精則死,有精方有氣,有氣方有神,精者氣之母,神者氣之子,精不養,氣必失,氣若失,神則枯,燈若油盡,其光不久,身中神枯,其命難長,天無日月,乾坤不明,地無水火,萬物不生,人無三寶,軀殼難存,自然之理,不易之言也,修真煉道,配合陰陽,由精養氣,長生妙藥,煉魂制魄,不死金丹,休虧正氣,而盪魄驚魂,莫耗元精,而折年減算,攝精以固氣,養氣以窮神,定神以還虛,精氣神充盈,得全人之大命,乃人身之至寶也,先天之神,彌滿五體,太極之氣,充溢五身,煉精固氣之玄功,安神還虛之妙訣,靜者易悟,合三歸一,動者難明,有始有終,悟陰陽之道,煉金丹之法。貴將凡體之凡精凡氣凡神,煉成本來之元精元氣元神,自然不貪不淫不思不動,養五氣以朝元,煉三寶以復始,心火下降,腎水上昇,水火融和,性命合一。二氣運和於命,性竅乃能圓融也,性命之道,玄妙無窮,在造化為陰陽,在宇宙為水火,在人身為性命,在體中為心腎皆宜相濟,以達其道,在天為理。賦之於人為性,故名其性曰天性,在天謂氣,受之於人為命,故名其命曰天命,天命之謂性。陽中之陰,人性之謂命,陰中之陽,性者命之源,心者身之主,欲修性命之道,煉性制心之法,失心不足於養性,無心更不足於談命,佛曰,明心見性,道曰,修心煉性。儒曰,存心養性,耶曰,洗心移性,回曰,堅心定性,散之萬殊,歸為一本,只要洞徹陰陽,分明清濁,乃得性命修養之功也,在天為命,命者氣也,在人為性,性者神也,此氣神二者,非思慮之神,非呼吸之氣,乃先天無質之物,故不曰神氣,而曰性命,丹經云,是性命非神氣,此性命即乾坤也,臍中有元氣以生以長,則資其神,心中有元神,以運以化,則益其氣,身中神氣互生互化,即性命之用,所謂坎離也。性者,天之所賦,人之所愛,以靈者,則所謂妙明本性也,人有此性,而生此情,然有此情,而有此覺,有此覺,而後有此意,思想念慮情之感也,知識應接覺之緣也,有事而想,謂之正想,無事之想,謂之妄想,應接有心,謂之有緣,動靜無念,謂之正覺,欲學性功,先須靜定,靜者靜其念,定者定其神,神者性之用,心為神之舍,念靜則心清,心清則神定,神定則性見,性見則心明矣,視聽言動必求守禮,喜怒哀樂必求中節,恭讓友悌必求盡道,飲食衣服必求適宜,未來不想,過去不憶。不較長短常存涵養,身無慾,而心自定,心若定,而性自明,外對境以忘情,內以空而絕慾,不著於實,不著於虛,不執於有,不執於無,智慧發於性光,菩提生於性體。萬物皆空,而性自見,一塵不染,而性自明也,命者天所賦之氣,而人借以生也,人有命則生,無命則死,命者精氣神之根也,故欲修其命,必固精為重,精足則氣充,氣充神則旺,神旺則返虛,還虛則復先天也,由精化為純真之氣,由氣煉成純陽之體,由神還到清淨之虛,水火相濟,性命合一,萬劫不壞,永生不滅也,無事閒居之際,無論行住坐臥,將一點靈光下照於丹田,神住於氣,意繫於息,神氣合一,陰陽融合,一點靈光,返照玄關祖竅,保生之道,勿損氣,衛命之功莫勞神,神安而氣靜,火降則水昇,無形之真靈,調和神氣,神守玄關,氣養丹田,純陽之氣,繫於丹田之中,命光充溢,純陽一氣復元,不歸仙道,亦得長生也,人得五行之秀,智超萬物之靈,陰陽之體,修正之易成,守一抱元,盡性煉命,群陰消盡,真陽自生,修煉得法,自得通神,性命之道,玄奧精微,不得只知修命、而不知煉性,亦不得只煉命,而疏於修性,只知修性則孤陰不生,只知煉命,則獨陽不長,然則陰陽不能調和,而水火不得並濟也,修道之士,欲煉性命,當知內外雙修,以臻性命之功,性命並重,兩者同行,方得出神入化之功,而得解脫之關也,世上三教雖分門別戶,其治世、濟世、救世之宗旨,其揆一也,世俗有分,聖賢無異,故修道者,三教兼修,三敬不外一理,一理貫通,其義便明,萬法不外一心,一心能悟,真道則成,儒之五德,仁義禮智信,釋之五戒,殺盜淫妄酒,道之五行,金木水火土,同其一理也。

       

  吾上次到貴堂參著,只著三分之一,可是此次再著力向各善信說明,修身合道必守常規,必對何人,何談也,余之願望也  余回。

 

◎余本堂正馳聘觀音佛祖   

    八八年農二月十八日

   

    觀古世道人心玄    音聲指示諸生虔

    佛理精通上宇宙    祖氣傳心一身堅

   

    今霄有  萬國教主天然古佛駕蒞本堂參著,各生向外接駕並鳴炮。

◎吾萬國教主天然古佛 

   

    天心率性本自然    去惡從善定心猿

    返本還元養真命    性命雙修效聖賢

    論性命

    性者天之所命也,故中庸云,天命之謂性,此性凡間謂之心,上天謂之靈,賦予人身謂之性,佛曰,佛性,道曰,元神,此性由天而賦於人,為天生所俱之至善,人之初,性本善,此性乃受之於天,故曰,天性,天性乃循天理而行,是天與人之間之大道,道者導也,導引天命之性,步入人生之正軌,上達於天,下通於物,使天人密邇相接,俾宇宙萬物,融為一體,故中庸云,率性之謂道,道乃天性,為宇宙至高真理,一切造化之大法則,故稱理性,又稱性天大道,因此人之性是善良純潔,此道之本性,命者,生命也,人生於陽世之壽命也,亦即內體生存之動力,人生順舛之基點,綜合而言性命乃上天原靈,投入肉體,在世間經歷一生過程之謂也,夫,人為萬物之長,稟天地,日月五行而生,受性降神,命受後天之祖氣,胎元保育,靈明覺覺,及出母胎,呱呱落地,由無極而變太極,先天而落後天,性由天生,命賴地養,此時嬰兒,質純厚而純樸,體雖異而性本同,不遁於虛,不滯於有,此乃落太極,其實亦純然有先天無極之存在也,人之天性,自有良知良能,溫飽而知喜笑,飢寒而知啼哭,億兆蒼生,無分內外,無論古今,皆具此同,日子一久愈蔽愈晦,及至青春則動物本性,又受紅塵之中,形形色色之浸襲,而耽於七情六慾,沉淪於聲色犬馬之中,其輕靈之氣,染化為重濁,魂為情思顛倒,魄為慾念顛連,迷真逐妄,認假為真,人每每為酒色財氣,名利恩愛所迷纏,以致蒙蔽,原本圓明之天性,而變惡質無所不為,無所不欲,染善則善,染惡則惡而造成無數罪惡淵蔽,迷魂大陣,本性既迷則將凡塵氤氳之境,視為道遙自在安樂窩,貪戀虛花境,忘卻故家園,始終輪迴於苦海中,掙扎而浮沉,良可悲矣,性本一切無有,渾然天理圓明通達,無聲無臭,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似空非空,似有非有,逍遙自在,只因投入色身,外有障礙束縛,日久而變質,才有善惡之分,影響言行舉止,是故性牽命,命生運。運又動性,如此連環牽制,互為因果,而造成四生六道轉輪不休,唯有性命雙修,方可破除此種輪迴,修性,除養性外尚先悟理,而後定靜,自有所得,得而能修,則修而可成也,故靈性光明,則大道已進了,仍須修命,命已修成,輔性之得,性命兼修,相生相成,兩全圓滿,則可超生了死,出凡入聖矣,修命在乎守心,心為人身之主宰,善惡心一念而影響人生之運,運可動性,故性得之尚須命輔之,俾免以命礙性,性受命之累而前功盡棄也,修命不修性,足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點靈光無處用,由此可見,修性煉命,性命雙修之重要也,性與命,缺一不可期,以世人平順過一生,則陰功善德之累積,使靈性之昇華而大放光明,可脫苦海之輪迴,希賢希聖,成仙成佛,悟而修之勉之  余回。

 

    余本堂副馳聘呂仙祖 

    八八年農二月廿五日

   

    普化群黎發慈心    渡迷大道救上親

    心存善功無量德    聲聞諸子體一新

   

    現刻有本書  監造上台參著,各生向外排班,迎接並鳴炮  余退。

 

◎吾本書監造純陽大帝   

   

    天地萬物道獨尊    無形無相天地根

    一本萬殊無窮妙    真法無二啟諸君

    論先天大道之妙理

道為無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本為空洞,由虛無中而生宇宙,故道為有名萬物之母,道大無名無形,不可名,而強名曰道,由一本散於萬殊,其動靜伸縮,變化無窮,在寒而不冷,在炎而不熱,不寒不燥,天不能覆幬,地不能承載,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大言之為無外,無所不貫,小言之無所不包,彌綸天地包羅萬象,老子曰,道之為物,惟恍惟忽。顏子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天地陰陽,四時日月,星辰雲氣,山河,江海,飛禽走獸,凡有生命之物,均取之於道,故道為萬靈萬彙之主宰,宇宙最高之真理,故吾道獨一無二,天上天下惟道獨尊,修道者,乃宇宙之實體,萬物之本原,本立而道生,斯道不立,則吾身失其所以為人,故人以道為依歸,聞道而行,豁然貫通,徹然大悟者謂之得道,得此道者可返本還原成仙成佛,迷此道者,則墜入輪迴變為陰鬼,此道乃回歸先天不二法門,清靜經中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先天妙道,至尊至貴,未有天地先有道,此道乃平平淡淡不色不空,玄妙難測,無形無相,無奇無異,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物物皆有,人人本俱,修成正果,則有超生了死之功,証聖賢之妙,朝聞道夕死可矣,即是勉人聞道而貫通,示人重道而貴道,遂知靈性之所在,則視世間榮華富貴、名利、恩愛,一切身外事物,猶如過眼雲煙,全不縈於心,掛於懷,所謂色相皆空,又清口茹素以清心血,不染紅塵之奢華,安神入定自得靈機,修身養性更增智慧,所謂,竅一靜,萬事皆靜,玄一通,萬法皆通,既得道而明道之妙也,先天妙道乃無極至理,亦為人之本性,中庸曰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玆逢白陽應運,三期末劫,真道降世,大開普渡之際,欲求真道者,應把握此萬載難逢之良機,三期難遇,切勿錯過,速訪明師,廣種福田,積功累德,解脫冤債,了脫輪迴苦惱,登彼極樂乃至緣會,錯過好機不再來,再要遇三期普渡必待之後元會,須經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矣,豈可輕易失之,期願世人醒而悟之,悟之,修之。

   

  貴堂此次再請旨著造,余喜悅之至,但願諸生勉之,余回。

 

    余本堂副主席協道真君代天巡狩   

  八八年農三月初三日

   

    協訪明師天理求    道存五德任吾修

    真心學研成仙佛    君究妙法普慈舟

   

現刻白陽道盤  天真古佛,蒞堂參著新書,各善生接送,勿失禮儀,余退。

◎白陽道盤天真古佛  登台

   

    天道宏揚果功成    真心不昧練性情

    古來賢士宣正理    佛指迷津勉群生

    論明性之道

    夫性之大源,出於無極之真理,為吾人之天地根也,此真理為何物,乃洪濛未判之前,先有大自然之氣,是先天正統之真氣,與後天之氣不同,此祖氣者,名曰,祖竅,絕無形影,並無聲嗅,易之艮卦云,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者,即清靜經之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同其義也,若謂其真空,空又非空,若謂其實有,有又非有,吾佛所謂,無有中見有,不無中見無,太上所謂,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玄妙之氣,此乃太初,創造世間人物萬有,皆由此氣胎成形焉,中含真氣真水之菁華,雖然氣水異名,卻常合成為一,未常分離,是先天之氣胞,當其清濁未剖判時,固已元吉在其中矣,坤卦曰,黃裳元吉,黃為中而裳在下,是言腹中,有至善之中德,孔子曰,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美之至也,真中氣胞之子即是此處,其知其所自來,莫知其所存在,先天地莫明其始,後天地而莫明其終,是謂無極之本真,無始之定理,為天地之本根,萬物之生源,萬彙之根祇也,此理萬古不易,永久不滅,雖遭天翻地覆,歷萬劫而無損,幾經滄海桑田,涉萬變而無傷,此則大自然無上真氣,不易之真理,無極之真靜極為動,動而為一故名太乙,為太極之開始,至尊無二之名,一氣化二氣,陰陽自此分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宇宙一切萬有形形色色,悉由是而自生,清陽中之最清者,上浮為天,故天得一之純陽,故曰乾為天,天得一生水,為萬物生化之大源,濁陰中之最濁,下凝為地,故地得一之純陰,而為純坤,故曰,坤為地為母,地六成為萬彙蓄長之大本,二五相交性命全,三五凝結貫人天,即指此也,願世人悟之    吾回。

 

◎余本堂督理鸞務慈濟真君   

    八八年農三月十七日

   

    一點靈光照萬千    宏揚大道志必堅

    玄機了悟通三界    大千世界樂無邊

   

    今霄有高真至堂各生排班接駕勿失箴規  余退。

◎白陽天盤彌勒古佛  登台

   

    學聖學賢持三施    成仙成佛在三期

    逆水行舟停則退    斯期不修待何時

    述大道無形、無情、無名之義

    夫,大道無形者,大為無外,道為主善,無是無極,形為蹤跡也,大道本鴻濛未判之元氣,有何形質之見,生育天地,生為生化,育為含養,天為陽氣,地為陰氣,而天地何由大道而生也,每逢戌亥二會為混沌,混沌者無極,以待子會之半靜極一動而生陽,陽氣上浮以為天,在人為玄關,以待壬會之半,動極一靜而生陰,陰氣下凝以為地,在人為丹田,故曰,天開於子,地闢於丑,大道無情者,夫,道本屬先天,無聲無臭,清者本屬後天,有作有為,無情者,是無為之道也,運行日月者,運是旋轉,行為週流,日為金烏,月為玉免,日屬離卦,則有寒暑之來往,月屬坎卦,則有消長之盈虧,在人為聖日聖月,照耀金庭,大道無名者,名是名目,先天大道,無形無象,無始無終,有何名字,強名曰「道」,長養萬物者,長為生長,養為養育,萬物是胎卵濕化,昆蟲草木之類,皆得先天之氣而生之者也,吾乃是我也,是太上自嘆,大道本無形象所定,更無名色所擬,由勉強取名曰,道也,大道雖曰勉強,以字義而推之,實不勉強,何矣,倉頡真君造道字,深隱玄機,道字先寫兩點。左點為太陽,右點為太陰,似太極陰陽相抱,在天為日月,在地為烏兔,在人為兩目,在修煉為迴光反照也,次寫一字,乃無極一圈,此圈在先天屬乾,易曰,乾圓也,鴻濛一破,其天開也,圈折為一,易曰,乾一也,經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聖。儒曰,執中貫一,釋曰,萬法歸一,道曰,抱元守一,次寫自字於下言,這一字圈圈,日月團團,乃在自己身上,儒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上下合成為首,首者,頭也,修道是頭一宗好事,次寫走之者,行持也,乃週身法輪自轉,此名曰道字之義也,世人若肯回頭向一道,訪求至人指示,身中天地,身中日月,修無形,無情,無名之道,煉神寶、氣寶、精實之丹,返玉清,上清,太清之宮,證金仙,天仙,神仙之果道遙物外,萬劫長存,這等好處,世人何樂不為也。

   

  余佛今霄略述一章因吾在天盤忙碌,未能多參贊金篇,各生虔誠效勞,文生唱錄分明不愧,雷千歲名顯三界共扶三期大任,吾先謝之,希勉力之  余回。

 

    余本堂中壇元帥 

    八八年農三月廿四日

   

    中央一氣化塵清    壇內三光照世燈

    元神祥和心必靜    帥揚八德醒蒼生

   

    現刻有慈音菩薩駕蒞,各生勿失禮儀  余退。

◎西方慈音菩薩  登台

   

    慈心養性揚德成    音聲和貴禮義生

    菩提善果為明路    薩引世人正道行

    論佛道、天道、人道

    夫,佛是人或是神,佛和菩薩真有神通否,尤其佛與神是否有不朽,此者乃世人欲知之問題也,如果言有佛,就有佛,說有神就有神,道有人就有人,講什麼就有什麼,為何有此之理乎,因佛和菩薩具有三個身體,為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何謂法身佛,乃是真理之身也,必具五分之法身,而五分之法身者,(一)戒必守戒律,有所不動,不作歹事,(二)定要有禪定之功夫,定必定志,堅強而集中,(三)慧須智慧廣大無邊,有了戒,定,慧者,即可解脫一切之煩惱而得智慧,所以解脫之後顯發出大智大意者,(四)為解脫,(五)解脫知見也,故對學佛者若能俱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者,即能成道佛果也,何謂報身佛,乃善報之身也,因所有成道之佛祖,都是歷經苦劫苦修而得來,在本苦修之漫長歲月中,必是有功亦有過,故在功過顯發出時程,即能得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因在佛之修行長遠過程中,要盡力顯發身心一切優點,摒除一切缺點即得到善報,就謂之報身,自受得到報身而得善報,為自己所享受也,「他受報身而得善根」,「為供他人之享受也」,既然法身佛乃是佛祖所享,那報身佛則為大菩薩所享用也,故報身又包括,宇宙、山河、社稷、河川等全是報身佛之一部份身體也,何謂音色無邊,音色無邊者,乃其所發出之聲音,可響遍宇宙之間,除此以外還有光明無量也,何謂應身佛者,乃是化現之身也,因佛和菩薩有何身而得渡,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也,故佛與菩薩有三種身,為法身、報身、應身,而真正之佛者不是報身佛,亦不是應身佛,真正是法身佛,因法身佛具有真理之身,故對學佛之人,欲非就能拜佛真身,而以學修之修行,因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能顯發出大智,大慧救渡眾生也,總而言之,法身佛則為佛道,報身佛,則是天道,應身佛則為人道也,因此修行者必從人道修至天道而達到佛道也,以上簡句參著「普渡心聲」供世人勉之。

   

    末法時期善生能得行持可喜也,但願始終如一堅心向道,日後功果不少  余回。

 

◎余本堂正主席護道真君代天巡狩   

  八八年四月初九日

   

    護佑蒼黎志必堅    道心惠澤諸生虔

    真假分明逍遙福    君曉庶民參佛前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  登台

   

    中元普渡開鬼門    心存正氣盂蘭盆

    供拜遊魂用誠虔    但願善信誦經文

    述破除迷信鬼月之說

    每年農歷七月即俗稱鬼月,因上天慈憫,  老母恩澤,准以大開地府鬼門關,放出鬼魂,給予一個月之假日,以接受人間之供養,但鬼門關雖開,准開偏門而已,也並非全部放出地府之鬼魂,僅以平民區亡魂為主,及一般輕罪亡魂為次,且須輪班出遊渡假,因平民區之亡魂生前雖無功德,也無任何罪過,在世為人平平凡凡,屬於平民,故死後被安置於地府平民區內,度著有如在世人間般之生活,平時不能隨意離開其署區,只逢地官大赦始准其到陽間散心,自由到處走動,至於陰府鬼道只有在七月十五那天始可部份出獄,受普渡祭拜,佛教曰,盂蘭盆會,道教曰,中元普渡,至於七月十五日慶讚中元,大開普渡之由來,其典有二,其一,乃出自「目蓮」救母之故事,當年「目蓮」功德圓滿,得證果位時,以其天眼通,見其母在地獄受苦,被刑之慘狀,於是以其孝心向佛陀稟明救母之意,佛陀為了成全他,賜他一個缽盆,「目蓮」即趕到陰府,將缽內供品食物取出,孝敬其母,但是飯食,每將入口之剎那間,隨即火化了,「目蓮」見此情形,無可奈何,只嘆其母之因果無法抗拒,故又趕至佛陀面前請示,佛陀告知,其母在世不信因果報應,罵僧謗佛欺人辱神,惡行累累,罪孽深重,須齋供十方大德及高僧,並恭請助念佛,然後用此功德以贖其罪,以消其業始可超拔其母脫離苦海,此即佛教所謂盂蘭盆會,也就是中元普渡由來,其二,乃因七月十五日適逢「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大帝」之聖誕日,地官大帝乃三官大帝之一主司赦罪,於是日慶賀「地官大帝」壽誕,同時準備清香四果,宴請七月之鬼魂,可使「地官大帝」赦免或減輕鬼魂之罪,如此流傳下來,以致世人均在七月十五日大開普渡,此即道教所謂中元普渡,也是其因之二,七月雖是鬼門關大開但在冥府之中,罪孽深重者仍然不能到陽間享受祭典大會,重罪者,仍枷鎖束縛,身無自由,陰差無情,仍被施於誅心之刑,個個心衷腸結,其悲慘更無法形容,期願世人能了悟,在世應惡業勿行,善事多為,否則日後到陰府,既暗無天日,更乏自由,其後悔已不及矣,試想那些亡魂,長年被困黑天暗地之陰府中,不能自由,好不容易,逢到七月赦罪放假,一年中出關一次,輪流出遊,世人敬拜他,應抱虔誠,素花清香,水果,已足,不必大開殺戒,多造罪孽,此徒增罪孽,豈可不慎之,戒之只要心存同情及禮貌予以供拜,請其饗用則感激不盡,後日有緣當會報答,切勿多加要求,妄想他能保佑我們,因亡魂只是領「冥王」之旨,七月出關渡假而已,其本身仍為假釋待罪之身,自身難保,那有能力再保佑他人,希世人不要再三要求庇佑,將會生出不悅之心,此點希世人知之,切不可要求,如欲妄求倒不如多行善事,改過自新,積功德,則仙佛感格其誠,自然賜福無窮,如願以償了,再者,日前有些鸞堂廟殿,神壇,每至七月則關上中門,或停止揮鸞將鸞期延後,此乃不明真理,人為因素使然,並非神佛本身之意,難道關中門或停止揮鸞,鬼魂就不能或無法進入嗎,凡天上天下正佛正神均不怕鬼魂,鬼魂見諸佛光自以散開,恭目在旁聆聽聖訓,怕鬼魂者唯眾生耳,當今末世,道劫並降,三曹大普渡,地府陰曹,鬼魂為三曹之一當在普渡,範圍之列,奉無極懿旨,金闕玉旨,南天直轄鸞堂聖門,則身負代天宣化引迷啟痴,廣渡眾生原靈之重任,但願天下所有廟堂諸信士善眾,能一一發慈悲心,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皆大歡喜,時時化廟堂為慈航,喚醒迷津,大開普渡,方不負仙佛之聖意,上天之使命也。

   

    吾今到貴堂,參著要世人知,中元普渡由來,亦謝謝各生,來日再會。吾回。

 

◎余本堂副主席普道真君代天巡狩   

  八八年農四月十六日

   

    普渡宏開妙無邊    道光化暗意不偏

    真仙運轉三期劫    君子行仁學聖賢

   

    今宵乃本書督造到堂參著,各生排班並鳴炮迎接  余退。

◎吾本書督造桓侯大帝   

   

    桓環大道合修身    侯理至正保重生

    大研深求須養性    帝存孝悌守賢親

    論道與心之考驗

    蓋修道者,則不離修心,如心離則無道可修,修之者,就是修煉自己之心意,令其不致於妄動而已,又如何驗證自己之功夫,此猶如一顆樹木,根深則柢固,根基若是不固,則不堪於一陣風,樹就搖搖欲倒不立矣,世人之心性,正如菩提樹之心,心若有堅誠之人,不論何等受盡魔障多少困難,亦不動搖堅定之心意,若心不堅定者,則反之,眾志之修道功夫猶如何驗證,可以藉日常之生活,來考驗自己,例如要試自己之脾氣如何,則在有人欺你罵你辱你之時,而就看你自己能忍辱幾分,就是功夫之火候也,而你之心靈欲知純然無染,心定而不動,則在夢中,可以考驗之,譬如,持齋念經主人,在平時不忘戒律,若在夢中見魚肉葷類之物,則心思食之,或是食而不知惡臭者,此心竟則是未純之故也,猶如其他夢中見財,而心起貪念,見色而生淫念,在一般之現象,亦是心意修煉不精之原因也,種種在夢中考驗功夫,亦是考驗,其名曰,夢考,夫天下之修道人,修道者,皆能返回天堂,豈不知靈性要回天長住之前,心須先接受種種之考試,如能考得過關,便按功果之昇,萬年長享極樂,而考不能過關,則打下凡界再重新修行,若無機緣聞道,或是聞而不修者,則常沉苦海,常輪六道生死輪迴不休,此是何等可惜,何等之可憐乎,修道者,必須經過考驗,有八大關,此八大關者,則定,財、色、酒、氣、恩、愛、名、利亦有種種無限之小關,是否捨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否行全,其他關頭,不勝細數,若能修得一分功夫,則可通過一道魔關,譬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理一也,所以修道者,唯有時時刻刻,戰戰兢兢,修煉原神本性,本來之面目,以防魔劫之苦難,方不致修於一失足,而成空遺萬古之憾,願世人學道修心應知魔考之考驗,應知修道心切不可離道,一心一意,才不會前功盡棄,如此成仙成佛,則不難矣。

 

◎余本堂副馳聘天上聖母   

    八八年四月廿三日

   

    養性虔誠筆正開    神仙聖佛上鸞台

    速醒迷途宜早返    警惡促善種果栽

   

    報,報,報,現刻,東華帝君蒞堂,各生依禮接送為要,  余退。

◎吾東華帝君  登台

   

    養性行德重修身    善良心地好為人

    鸞乩揮出玄妙論    聲播三千自一新

    述立性命全功

    夫,道能生天地,人物,修道能作聖賢仙佛,德能威天地鬼神,立德能移風化俗正人心,可知至尊至貴者道,至神化者德,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老子曰,雖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道者何,元始祖氣是也,無形無名,強名曰道,人何以要修道,修者治也,道者路也,路不治,則不通,道不修則不成,想吾人未生之前,圓陀陀,光灼灼,即謂之性,既生之後五行全,三寶依,即有性命,性與命皆本河圖而生成,俗人順此理則生人生物,所以有生必有死,至人逆此理則成仙成佛,所以不生不滅也。吾人若想學成聖賢仙佛,必要訪求至人,指示修煉法則,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藏神於心,聚氣於身,煉至與心合,氣與神凝,時時存養,刻刻悟參,參到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將三花五氣煉成一顆明珠,靈光圓明,無聲無臭,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即謂之修道耳,德者何,恩澤布施,物我無間,即曰德,人所以要立德,立者造之義,德者全功全果之源也,功果不造則不大德,無德則不豐,古今聖賢立己立人者此也,道要德培孽消清,不然魔考嚴,立天地之全功,方可載天地之大道,所以立德有三焉,心德,身德,口德是也,心德者,存心慈悲處世公平,心敬天地,念念體聖賢,尊君上,孝父母。待人無驕無姤,對眾無怒無瞋,此即立心德也,身德,品行端方,修持謹慎,有模有範,中矩中規,修飾質樸,日用儉勤,拜佛誠心,接物謙和事上恭敬,待下禮仁,先行後言,言行相顧,此即立身德也,口德者,總要言語益人為要,常談因果,格言勸人,常解聖經,善言醒世,不言則己,言則言道言德,言果言功,不說則己,說則說經說法,說妙說玄,此即口德也,但道有正有邪,而德,有偽有真又不可不辨焉,正與真言行相顧人旁與偽對,口是心非,真者正也,是道是德,旁者偽也,是賊是妖,語曰有道無德,道之賊,有德無道,道之妖,道德雙全,仙佛根苗矣,信乎修道必須立德也。

   

    吾今霄至貴堂修身養性合乎修道堂號美矣,見堂中有數位有修之士,吾不言,希你等再勉之  吾回。

 

◎余本堂正主席   

    八八年農四月三十日

   

    諸生禮儀勿懈怠    今宵帝君降堂來

    增輝燦耀滿盈喜    福祿不淺誠恭拜

   

    現刻有南華帝君蒞堂,各生勿失箴規  余退。

◎吾南華帝君  登台

   

    普化醒迷道向前    渡人修真效先賢

    心性端莊為正修    聲佈妙理勉群堅

    述陰陽之靈

    夫陰陽其止無定乎,其實有定,陰陽其宿可分定,若燮理陰陽,則又無可定也,其實有定,故專以陰言之,不可以為陰,專以陽言之,不可以為陽,惟以陰寓於陽之內,陽寓於陰之中,交相為體而又交相為用,彼此難分其明,只名之以陰陽之氣,則精靈神氣而已矣,陰陽各有其質。陰之質主柔,陽之質主剛,陰陽各有其氣,陰之氣主斂,陽之氣主舒,燃其間互具有互質,而非質之所可拘行乎氣,而非氣之所可域者,殆即斯精,陰陽何以見其精,陰陽不測謂神分之不可,合之亦不可也,惟其精所以為神也,陰陽相調謂道,一於陰焉不得,一於陽焉不得也,惟其精所以為道也,即陰陽之精而曠觀之,四時又有往來,有屬於陰者有屬於陽者,究之,自復以至乾陽也不離乎陰,自垢以至坤陰也,不離乎陽,日月之昇沈,有屬乎陽者有屬乎陰者,自子以至午陽,而陰以寓,自午以至子陰而陽生,而不特此也,五行之為生剋也,金水陰,內陽而外陰,木火陽也,外陽而內陰,五德之迭為終始也,仁禮陽也,體陽而用陰,義智陰,體陰而用陽,由此推之凡天地間何在非陰,何在非陽,何在非陰之寓乎陽,陽之即寓乎陰,陰陽不得而分開之,此皆陰陽之精不獨住,而互藏其宅者也,宅者止宿之所,而陰陽即止其宅者,猶安居之謂也,然陰陽即不居止處,而其所以通乎天地,貫乎四時,而萬物而無止息,無動無靜,而互藏其宅者,自有天地以來,生者,生其成,成者,成其生者也,陰陽者互藏之也,其有定乎,陰陽而為真修者參悟,人之生,乃陰陽二氣,人之性是陰陽二靈,人之氣乃陰陽二質,人之血是陰陽二物,人之死乃陰陽二絕,人之病是陰陽二隔,人之聽乃陰陽二清,人之愚是陰陽二濁,如人之愛色,乃陰陽二動也,人之洩精是陰陽二離也,人之暴躁乃陰陽二壯也,人之頹靡是陰陽二衰,陰陽之機玄妙,故曰,陰陽之謂道,修道之人若分析不清,亂陰陽之地位焉,當修陰陽之靈,宜保,宜合,宜存,不陷邪徑,保守含存,真水真火具存也,陰陽之靈合性理,神光照耀在眼前,二目通神而發現,一貫天道養金丹,此即收圓真禪真諦,西天雖遠,頃刻到,永生不老天,陰陽之靈止於至善之境,覺得遍體空虛,神清之氣爽,可得萬八載真壽丹,各自禪靜中神之明之,願世人悟之,學之。

   

    吾今霄略說參著一篇,謝謝各生  余回。

 

◎余本堂副主席助道真君代天巡狩   

  八八年農五月七日

   

    助法慈悲辛勤勞    道心透氣善德高

    真理闡教運三期    君指三寶洗迷徒

   

  現刻  北華帝君蒞堂,各生向外接駕,勿失禮儀,余退。

    吾北華帝君  登台

   

    此揮鸞筆著金篇    華喚修身悟先天

    帝理龍華性命在    君德應運大羅仙

    述內外雙修功德全之道

    夫辦功者,外功也,修果者,修內果也,性命必須雙修,內外切要並行,修行之人不可缺一也,有功無果如無足,有果無功自不全,有云,功果雙全神仙有份,功果圓滿,脫殼飛昇,由此觀之功雖圓果不滿,還要再修持,或果雖滿功未圓亦要再辦,必修至,果滿無量,辦至功足無邊方謂之功果圓滿也,何謂無邊功,天道之功辦無為,人道之功,辨無數也,無量無為果者,乃九轉玄功,三關共有九竅,息息相關,依樣修玄,修到工大純熟,大週天九轉還丹,得果無量,共九九之數是也,夫,修者,克治也,克治什念,修養內德為煉己修煉,命功為築基,築基者,乃上丹之時,端身正坐,必使玄關丹田氣息溫煖,即謂築基,煉己者,乃提防心意妄動,心中私怨除盡,道心方能純靜,心即純,則滿身之精神皆聚於丹田,即謂煉已,採藥者,乃護自身之精,氣,神,吾人稟氣成形,落地一聲乾失中爻,陽變離,離者離也,坤得乾陽中爻變坎,坎者陷也,謂離者先天乾性陷後天,愈離愈遠,坎者坤命,愈陷愈深也,今將授性命雙修丹訣,將坎宮一點真陽,返歸離宮,而成乾位,返本還元,復回先天,得果無為無量也,吾乾坤五老,陸續到貴堂參著,今霄謝謝,各賢生辛勞,希再勉勵,日後功德無量,余回。

本堂副主席   

    各生勿失箴規,日後高真陸續來堂參著,文部生爾等辛勞再勉之  余退。

 

◎余本堂副主席代天巡狩   

    八八年五月十四日

   

    普收應運在三期    渡得無為識奧微

    心竅歸根通萬眾    聲播大千醒迷民

   

    現刻  中華帝君蒞堂,各生勿失箴規  余退。

◎吾中華帝君  登台

   

    道本無形一氣元    天道宏開修心全

    應時應運合天然    闡教群生仙佛傳

    述先天一氣之義

    蓋道本虛無,始生一氣,鴻濛未分,先天真一之水,非後天有形之水也,修學之人若能攝情歸性,併兩歸一,才得先天真水,水源至清無濁,此時心身打成一片,不染雜質自然表裡洞徹,上善如水清而無瑕,六祖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有情者,不是慾念之情,乃是妙道中一氣元,天地同和草木萌動,人情濃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豈知,空有人情道無用,人情能得幾多時,就是指著此事而言,乃是大道離相離名,本無形象,及其生出一氣,似乎可得而形容矣,真一之氣杳冥恍惚,形于無形,象于無象,故曰,道之形象真一難圖,真一之水,便是中宮一點真理妙玄,太乙含真氣也,合之則為一氣,分之則為兩物,又分之則四象五行,交會之時變化全在中央,既而木在東,金在西,火仍在南,水仍在此,各居其所矣,修身學道之人希悟之,日後定返本還元至此。

   

    吾五老己著四篇,後期,瑤池金母亦是西華帝君,至貴堂,有所指示待後期就可明之。貴堂雷主席代天宣化扶助三期普渡收圓大任,名震三界不辭勞苦,希再勉之書成之日天賜福祿,功德不少,余回

 

◎余本堂中壇元帥 

    八八年農五月廿一日

    報報報本堂十里外空,有高真向堂而來,但吾看不見,因金光萬道,瑞氣滿天,金光刺眼不能張開,請主席定奪,余退。

◎余本堂護道真君   

   

    令福神,白府,張府速至迎接為要隨時回堂通報。

◎本堂白府千歲 

   

    無極瑤池金母駕蒞本堂,各生排班速速接駕為要,余退。

◎瑤池金母駕前,天上聖母 

   

    諭令各生向外接駕,  無極金母蒞堂下跪頂禮,余退。

◎無極西華翠水瑤池金母  登台

   

    瑤光普照宇三千    池中之物學真仙

    金木二氣應白陽    母德流芳億萬年

    諭示各生

    余自西華玄至氣化生,與東華玄奧氣化生之東王公,共同治理東西二方,照五行方位俗稱木公,金母是也,余受「元始天王」,「明明上帝」傳授統率萬靈真聖法錄,統治諸天,又吾居閬風仙苑,玉樓九重,左繞瑤池,右環翠水,在瑤池勝地有二件寶物,一者乃蟠桃園,三千年才開花結果一次,若得吃者,均能得道成仙,次件乃人人夢寢,以求之不死良藥,因后羿想要得長生不老,即來求取之,誰知其內賢妻嫦娥誤吞而飛上「廣寒宮」,成為「太陰星君」月宮仙子也,醒化世人修行者,必先要知,法本無法,法亦無法,無法法亦無法,自過無法時,法法何曾曰法,祥雲遍佈,慈被十方界天花散落,山河大地春,祥雲瑞氣和也,今至貴南瞻部洲,南天直轄高雄市修身社養性堂登台,揮鸞因前接金闕玉旨奏明養性賢生,代天宣化,扶助三期普渡收圓大任,余萬分喜悅,僅會乾坤五老期期下降參著,因吾日理忙碌為三期眾生之事,至今才至貴養性堂諭示各生,末法時期白陽萬八年彌勒掌天盤,天然,天真,掌道盤,三界仙佛聖真同助三期大道倒裝下凡,無論佛堂,寺院,宮,殿,堂,即時方方闡敬大開方便之門,亦使世之兒女能知向善道而行,此次乃三期定盤,人,鬼,仙勿失良機,若不醒悟要等下一個元會,未知何年何時,在世兒女,大羅天明明上帝萬靈真宰,日日倚門望各兒女能得,早日返故鄉,希爾等醒悟吧!今至此。

   

    養性賢生,辛苦了,劉總堂主領導有方,修持有年,喜之許生平和才高入斗勤行效勞,日後有位可登,代天宣化洪生代代行善,希你再加強日後歸你原位,正筆莊生神聖使者功德莫大日後榮登果位,暫時不言天機,其餘各賢生要再加努力,今賜善信,功勳有出席,各二百大功,至此謝謝各生,吾回駕瑤池宮。

◎天上聖母降

   

    聖輦準備,天兵天將隨駕回天,謝謝各生後會有期。

◎雷府千歲降

    各生向外送駕,下期玉旨來臨各生準備為要。

    余本堂正主席   

    八八年五月廿八日

   

    普化入悟望群生    渡眾修身日月明

    心清靈真登彼岸    聲響四海神人成

    本書結言

    失,神道設教之動機,無非教化人心趨向正道,令值末法時期,世界澆漓,人心不古,道德淪亡,作事不循天理,惟利是圖,彼此相欺相詐,以強欺弱,形成優勝劣敗,弱肉強食之現象也,故有關世道人心,恐愈趨愈危,欲挽回社會良好風氣,乃起揮鸞著造,以儒為宗,以神為教,藉三界高真佛聖,以鸞筆造書而勸化,提醒世人知冥冥中,有天地之監察,鬼神之昭格,使其有敬畏之心,不敢非為亂作,以補政教未及之旨,助國家邦治之隆,其功德不少矣,今逢本堂奉旨著造新書,名曰「普渡心聲」,已完竣,首感天恩浩蕩聖德巍峨,次感三界仙,佛,聖真,千里迢迢雲路漫長,不辭勞苦下凡揮鸞著作,婆心苦口,妙理聖訓金章,而苦諸生效勞,本神萬分感激之至,書中內容指人應行正道,而修身養性兼而勤行大道,並性命雙修之妙,期以人人能得返本還元,同登聖城,共赴龍華也,吾再謝之願世人及善信,在二六時中深究,至理為修身之本,本立而道生以為濟世,渡世,共扶三天聖業,三佛收圓之大任也,宜各勉之,以此為本書結言。

 

◎余本堂主席雷府千歲 

    八八年農六月初六日

    欽差大臣蒞堂來    囑咐諸生兩邊排

    玉詔頒傳齊慶幸    神人跪接不懈怠

   

    頃刻玉詔臨堂,令福神十里外空,及副主席白府千歲,五里外空迎接為要,其餘神人在堂候旨,各生宜肅靜為要,欽差帶詔駕臨本堂,各生速速向外接駕為要  余退。

◎六丁六甲天兵天將  齊降

   

    六丁隨駕下羅天    六甲護詔到堂前

    天兵保守四週圍    天將揮筆賀善緣

◎欽差大臣太白金仙   

   

    奉旨蒞堂帶詔來    善男信女兩邊排

    分明功過今升賞    靜聽嘉封賜等階

 

玉詔宣讀,神人一同下跪頂禮。

  欽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太上金闕,掌握天地人三才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宿雲漢,下轄七十二地,冥壘幽酆,攝五教之權,統諸聖、佛、仙、神、昇降之制,日理萬機,無時不以蒼生為念,赤子為懷,恩澤萬方,玆聞南贍部洲台灣省高雄市南天直轄鸞堂,修身社,養性堂,奉旨著造「普渡心聲」乙書,業經神人合一厥舉得宜,如期完竣,

朕龍心大悅,特命李卿帶詔嘉賞神人功勳,敕賞正副主席,各加封六級。敕賞鸞務神,各加封五級,敕賞正副馳聘,通報,接客,司禮,諸神真各加封四級,敕賞黑白雙將軍,加封三級,玆將人職功勳列下。

玉賞  總堂主,正堂主,總理,正筆,各賜二千二百大功,副堂主,文部生,各賜一千八百大功,顧問,及董事,各賜一千五百大功,鸞務指導顧問胡遠進五百大功,乾坤司香效勞生,有出席者,各賜一千三百大功,無出席者,各賜三百大功,印贈善書者,每冊六功,並可抵消冤孽,鼓勵印送者,論功行賞,書成繳旨,對照頒賜,勿    違此詔,

    欽哉勿忽    叩首謝恩

  天運己卯年荔月辛未日正戌刻頒行

 

   

    余奉命帶詔,前來「貴堂」宣讀,並頒  神人功勳,養性堂,各生辛苦了,「代天宣道」扶助大道,余萬分感激之至,希再加勵勉之。余等神真回天繳旨,余回。

    謹將奉旨著造『普渡心聲』列聖尊神各頒賞功果如左:

敕賞奉旨著造普渡心聲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正主席  護道真君  代天巡狩 六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副主席  助道真君  代天巡狩 六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副主席  協道真君  代天巡狩 六級
奉旨著造並曰渡心聲本堂副主席  普道真君  代天巡狩 六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監理鸞務文衡聖帝 五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督理鸞務慈濟真君 五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正馳聘觀音佛祖 四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副馳聘天上聖母 四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副馳聘天上聖母 四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副馳聘呂仙祖   四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接客神  城隍   四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通報使  中壇元帥   四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司禮神  註生娘娘   四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司禮神  福德正神   四級
奉旨著造普渡心聲本堂把門神  黑白二將   三級

    以上列聖尊神各頒賜功果完畢。

 

    玉賞奉派著造普渡心聲人職序次如左

玉賞奉派著造普渡心聲

奉派著造總堂主        二千二佰大功
奉派著造正堂主     二千二佰大功
奉派著造副堂主兼副鸞生     一千八佰大功
奉派著造副堂主兼唱鸞生 楊  天  一千八佰大功
奉派著造堂務指導聖筆正鸞     二千二佰大功
奉派著造鸞務總理兼唱鸞生     二千二佰大功
奉派著造總理兼校正生     二千二佰大功
奉派著造副鸞生     一千八佰大功
奉派著造錄鸞生       一千八佰大功
奉派著造錄鸞生     一千八佰大功
奉派著造堂常務顧問     一千五佰大功
奉派著造鸞務指導顧問     五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兼堂掌理     一千五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兼堂助理     一千五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兼堂務管理     一千五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兼協助處理     一千五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兼堂務整理     一千五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兼採購生     一千五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司香效勞生     一千五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司香效勞生 羅 陳 玲 員 一千五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司香效勞生 許 陳 玉 杯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司香效勞生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司香效勞生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董事司香效勞生 施 莊 秀 英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司香奉茶生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司香奉茶生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莊 黃 金 花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呂 陳 春 梅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一千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莊 黃 如 幸 三佰大功
奉派著造乾道效勞生 楊 鄭 來 春 三佰大功

 

◎余本堂正主席   

    (八八年己卵子六月十三日戌刻)

   

    正筆揮文世道傳  主持公正莫多煩

    席內勳功洋喜氣  雷震乾坤天地旋

    話示    現刻有  「南天監察天君」大駕蒞堂,各生排班向外迎接,並鳴炮,勿失禮儀,是幸。

◎余南天監察天君趙 

   

    監巡善惡查民情  察視人心理當行

    天意由來自願作  君指迷途渡原靈

    諭示    今宵奉令到「貴堂」為各生之「先靈」超宗拔祖,又見各「先靈」之子孫,真是虔誠又敬意,於吾甚喜之五內,如今先為一名,男善魂,「劉慶重」

◎樂善上人,向前聽封,你在陽世,亦有參加著造有功,又今次你陽世之妻,及子,入聖堂參加著書,有功勳,願將功勳,為你超拔,上蒼大悅,敕封你超陞為「樂善真人」待新書繳旨,即赴「南天樂善宮」為宮主。是也。

◎涵修上人「陳銘源」上蒼見你,修善有加,又今你之陽世子孫,繼承你之志,參加聖堂,著造新書,願將功為你超拔,上蒼大悅,將你超陞為

「涵修真人」待新書完竣繳旨後,則赴「南天涵修宮」為宮主。

◎南天福德正神「羅縣」向前聽封。因今陽世你之子「羅永宗」加入「聖堂」「著造新書」效勞有功,願將所得功勳為「父親」超拔,上蒼大悅,將你超陞為「城隍」待新書繳旨,則赴雲南省城任職,是也。

◎雲南省「天鶴宮」「天上聖母」「羅門周氏不纏」向前聽封。如今妳子羅永宗。入聖堂參加著書,效勞有功,願將所得功勳,為母親超拔,上蒼大喜,將妳超陞為「福建省」「觀音大士」待新書繳旨,則赴任。

◎河北昭陽宮「註生娘娘」「高陳桂」向前聽封。如今受你陽世「女婿」入聖堂參加著造新書,願將所得之功,為岳母親超拔,上蒼大悅,將妳超入「山東省青島市」為「天上聖母」待新書繳旨,即赴就任。

 

◎余本堂副主席薛府降

 (八八年己卯年荔月二十日戌刻)

   

    副掌堂中嚮太和  主持公道助世高

    席間超拔虔誠敬  薛願各靈返天都

      現刻有  「監察天君」大駕蒞堂,各生排班向外迎接,並鳴炮三響。

◎余南天監察天君馬降

(八八年己卯年荔月二十日戌刻)

   

    監超拔祖喜洋洋  察你諸生心志良

    天地合和度末劫  君指群靈情意長

      吾今宵  奉令到「貴堂」超拔先靈,又見各生,有此協力合作之心,十分喜悅,今宵先超一位女魂。是也。

◎陳門翁氏水。向前聽封,今奉旨將妳所修之功勳,及陽世子孫,加入「聖堂」參加著造新書,所得之功勳,願為妳超拔,上蒼大士喜,欲將妳超陞為「天上聖母」之職,待新書完竣繳旨,即赴彰州府就任。

◎亡靈施門粘氏也好。向前聽封,如今妳陽世的子媳。參加入「聖堂」著造金篇,欲將所得功勳,願為妳超拔,又加上妳生前,有修之法號真心,上蒼大喜,將妳超入「學神所」「修練二年」待此新書繳旨,則赴學神所修練有成,即轉為「註生娘娘」之職。

◎亡靈劉門張氏勸。向前聽封,今受妳陽世子媳加入「聖堂」參著新書之際,效勞有功,願為母親超拔,上蒼大喜,將妳超入「學神所」三年有成,再轉為「註生娘娘之職」,有功再加陞是也。待新書繳旨,則入「學神所」修練三年後,轉赴山西為註生娘娘。

◎亡靈「陳荻生」向前聽封,今受陽世你女兒及女婿。加入「聖堂」奉旨著造金篇,效勞有功,願將功勳,為你超拔,上蒼大悅,將你超入「學神所」修練三年,再轉為「福德正神」待此新書繳旨後,即進赴「學神所」三年後,再轉赴武漢為福德正神。

◎亡靈「鄭德旺」向前聽封,今受陽世你女婿,在「聖堂」參加著造新書,效勞有功,願將所得之功,為你超拔,上蒼大喜,將你超入「學神所」三年修練有成就,再轉赴「廣東省」為「福德正神」待新書完竣繳旨後’即進「學神所」修練是也。

◎亡靈林河聽封,今受陽世你之孝女及女婿,參入「聖堂」著書,效勞有功,願將所得之功,為你超拔。上蒼大悅,將你超進「學神所」修練三年,再轉赴「雲南省」為「福德正神」待其新書繳旨後,即進「學神所」修練是也。

 

◎余本堂正主席   

  (八八年己卯年荔月廿七日戌刻)

   

    正筆揮毫作金篇  主承玉詔繼相連

    席間知曉人心在  雷渡群生學聖賢

      現刻有  「幽冥敬主」「地藏王菩薩」「大駕蒞堂」各生排班向外迎接,並鳴炮三響為要,是也。

◎余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降

   

    奉旨帶魂到堂來  善男信女兩邊排

    超宗拔祖隨刻至  功果勳賞上鸞台

      今宵本「幽冥敬主地藏王菩薩」奉旨帶靈魂到「貴堂」「超宗拔祖」而來,又見各善信志士,有此虔誠之心,吾心甚喜悅,今宵至此,超拔開始。

◎亡靈「辜門吳氏紅緞。向前聽封,今受陽世妳的丈夫,加入「聖堂」參著金篇,效勞有功,願將所得為妳超拔,上蒼大悅,將妳超入「學神所」三年,再轉赴「左營城隍廟」為「註生娘娘」之職。待新書繳旨,即進「學神所」修練是也。

◎亡靈「莊門洪氏吻」向前聽封,今受陽世孀之宗內侄,在「聖堂」參加著造新書,所得功勳,願為妳超拔,上蒼大悅,將妳超入「學神所」修練三年有成,再轉為「台南嶽帝廟」「註生娘娘」之任也,待此新書繳旨,即進入「學神所」是也。

◎亡靈「蔡允柱」向前聽封,今受陽世你之子媳,入「聖堂」參加著書,效勞有功,願將所得功勳,為你超拔,上蒼大喜,將你超入「學神所」修神道三年,再轉入「朝天宮」為「福德正神之職,待新書完竣繳旨後,即赴「學神所」是也。

◎亡靈「許進興」向前聽封,今受陽世你「父親」許平和,加入「聖堂」參加著造「新書」有功,願將功勳,為孩子超拔,上蒼大喜,將你超赴「許家」出生為富豪家之子,但你出生要行善,才可得你現世生父之功勳也,待書成繳旨,即赴轉生為人世也。

◎亡靈「呂甘霖」向前聽封,今受陽世你「拙荊」陳春梅參加入「聖堂」著書,效勞有功,願將所得之功,為丈夫超拔,上蒼大喜,將你超赴「聚善所」修善三年,再轉「學神所」如有功勳再超,待書成繳旨即進入「聚善所」學修善是也。

◎亡靈「陳珠水」向前聽封,今受陽世你弟,參入「聖堂」著造新書,所得之功,願為你超拔,上蒼大喜,將你超入「學神所」待書成繳旨,即入學神所。

◎亡靈「許佳勇」前來聽封,今受陽世你外孫,加入「聖堂」著書,效勞有功,願將所得之功勳,為外祖父超拔,上蒼大喜,將你超出「枉死城」進赴「修善所」修練善果,待新書完成繳旨,即進入「修善所」進修功果有成,再轉上陞是也,有功再超升是諭。

◎南天監察天君   

◎現刻先靈陰陽賜會(劉孟宏劉孟彥先父親)

    吾小神  劉慶重。曰:今日別妻離子,已將近二十年之久,如今能獲到「聖堂」會面,妻子,及眾同修,真是大喜,又在「堂中」會見兄長、兄嫂、及侄孫、姪女,今日在此「堂中」又喜,又悲,喜者:會見家人,悲者:是拋妻棄子,此是吾對家內不負責任之事也,願陽世妻及子諒解之可也。

      小神「陳銘源」是也。(陳島山先父親)論  小神先前於陽世,亦然於「聖堂」修行一份子,如今吾之子孫,能再繼續遺志,承繼我之後,又將功為吾超陞於「南天涵修宮」為「涵修真人」的宮主,吾甚喜之。望陽世吾兒,及孫,當再加努力,是為至囑,是也。

      小神「羅縣」是也。(羅永宗先父親)南天「福德正神」今日能獲來至「貴堂」與各善信晤面,真是喜悅之至。如今得受陽世吾兒永宗,可知為父超陞為「城隍」之職,我心甚歡悅,願望陽世兒媳,當再加努力,行善修德為要,是為至囑。

      小神  羅門周氏不纏(羅永宗先母親)余老奶今受陽世,兒媳永宗,玲貞,如此孝順,憶隔世已久,今再為吾超陞為「觀音大士」之職也,這盡是子媳之功德也,當再加鞭效勞與聖主。勤而勉之,是為至囑此言。

      小神,高陳桂是也。(陳媽會先岳母親)余「河北昭陽宮」「註生娘娘」今受陽世「賢婿」媽會為余,再超陞為「天上聖母」之職,此亦賢婿努力之功所賜,望賢婿當勵勉,再加行善修功德為要,余指示至此以為囑咐。是也。

 

◎南天監察天君   

    (八八年己卯年荔月二十日)

◎現刻先靈陰陽賜會

    余「學神所」陳門翁氏水到(陳島山先母親),余今宵能得到「貴堂」與陽世子孫等,會面,心甚歡悅,此次能受兒子島山,及孫兒平宗,參入於「聖堂」修身立德之功勳,為余超入「學神所」甚喜之,希望兒孫細常,再加努力修身行善為要,此乃吾囑咐之言,得在天祝福你之功果成就也。

    余「學神所」「施門粘氏也好」到(施添財先母親)令宵能再會陽世,與「聖堂」各修善者會面,真是歡悅之至,又見陽世,吾兒媳,能知認真參加聖堂,著作新書金篇,所得之功勳,為吾超拔,進赴於學神所,真是心悅誠服,無微之至,願望子媳你等,再加努力勤勉修身,行善立功德,是吾之至囑也。

    余「學神所」劉門張氏勸到(劉炎先母親)余憶想別離世間,已有數年矣,今又到「聖堂」與子媳,及諸孫等,會面,真是歡悅無限,這不過別世十幾年,而已超拔,無法上進,即於陰府陰氣盡,只好在「學神所」三年也罷。

    余「學神所」「陳獲生」到(羅陳玲貞先父親)余今宵能獲到「聖堂」得會見各修士,真是喜悅萬分,在生前若能知,參加入「聖堂」修身養性,如今已上天界也,今望陽世女兒,及女婿,在堂參加著作,所得功勳,為吾超拔,進入「學神所」真是心歡之至,吾希望女兒、賢婿,當再加鞭努力向善,日後功德不可限量也,是為至囑此言。

    余「學神所」鄭德旺到(陳雲波先岳父親)余今受陽世之「賢婿」入「聖堂」參加著造新書,將所得功勳,為我超拔,真是歡悅萬分,於今超入「學神所」修練三年,再升為「福德正神」,心喜之謝謝,願繼續加鞭努力,走也。

      小魂林河到(林玉娥先父親)余今受陽世女兒,及賢婿,入「聖堂」參加著書,有功,願將所得功勳,為我超拔,進入「學神所」,修練三年後,轉陞為「福德正神」吾心甚喜,但你等夫婦再加勉努力,修善行善立功為要,是囑。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 

    (八八年己卯年協月廿七日)

◎現刻先靈陰陽賜會

      小魂奉門吳氏紅緞  到(辜天溪先夫人)余今時能於陽世,與吾丈夫等會會面,心甚喜悅無限,而今受陽世丈夫加入「聖堂」參加著造新書,效勞有功,願將其功勳,為吾超入「學神所」三年,再轉為「註生娘娘」心甚歡悅,感念丈夫之深情也,祝福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小魂莊門洪氏吻到(莊其在先伯母)余今受陽世宗侄莊其在,參加「聖堂」著書有功勳,願將其功為吾超拔,進入「學神所」,又於「聖堂」會見修善士,及與孫女,孫婿晤面,真定歡心喜悅,希望陽世之人,多加行善,勉之勉之。

      小魂蔡允柱到(蔡文禮先父親)余今日能獲回到陽世,「貴堂」與子媳會面,真是歡悅無比,又見「聖堂」各善士,認真修練,真是可喜可賀,如今因兒媳,參加「聖堂」著書有功,即將其功勳,為吾超拔至「學神所」三年,余甚喜之,願吾兒媳,當再加鞭於「聖堂」為「神聖」效勞,得立功立德,是為至囑。

    亡靈「許進興」憶想別離塵世,已有五十多年矣,今受陽世父親,參加「聖堂」著書之功,為不孝子超出幽冥,已轉生於陽世,能獲重見天日,吾得已轉生人世,甚謂喜悅,當謝謝父親,在世受母之愛護,吾在此向在陽世父母,拜謝三拜,今日又能到陽世「貴堂」會見各修善士,吾來生亦可再修也。

      小魂「呂甘霖」到(呂陳春梅先夫君)想吾於生前未加入「聖堂」亦無做些什好事,亦無行善修功積德,今來受陽世,賢拙荊加入「聖堂」效勞,將所得之功,願為吾超拔,真是喜之,又見各老善修士,生前於陽世常見者,真是心悅無限,如今謝謝陽世「賢妻」為吾辛勞之苦力也。

      小魂「陳珠水」到(陳興順之二先兄)余想念在世,離開吾弟已久,今又受陽世「賢弟」參加入「聖堂」修練有功,願將其功為吾超拔,進入「學神所」修學三年,再轉為「福德正福」,吾心喜悅萬分,願弟再加努力,學道修身,行善立功德,手足晤面至此,有期再會是囑。

      亡靈「許佳勇」到(翁韶謙外祖父親)吾今次因受外孫「翁韶謙」參入「聖堂」「著造新書金篇」效勞所得之功,願為我超拔,超出枉死城,進入「修善所」真是喜悅之至,若修練有善果者。再轉上陞,有功勳再超,今見「貴堂」修善士如此虔誠,真是歡欣之矣。至此祝身心愉快。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   

  (八八年己卯年荔月廿七日)

    地藏王菩薩曰:今宵眾「先靈」陰陽賜會完畢,余欲帶各魂靈下地府去也。吾回。

◎余本堂正主席      諭示

    吾「雷府千歲」今宵向「三界高真」。「聖佛仙神」。謝謝蒞堂贊助「新書金篇」感激不盡。有期奉謝。銘感五內之至,本堂眾「諸真」及各善生,本新書之努力,至今日全部已完成,又指示今年十一月可繳旨,及本堂的正式落成,是否能完此大任也。

 

普渡心聲  全書終


回善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