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

地點:高雄燕巢天聖宮
發一崇德 法會專題
主講:蕭煥春點傳師慈悲

img1

操持講師:從青少年了解到孝,我們把孝道發揮廣大(好!)蕭點傳師是高雄資深點傳師,他修得很好,全家很孝順,是我們的模範,這堂課由他為我們講述孝道。

課程內容: (二!蕭點傳師好!)大家好,大家請坐!(三!),謝謝蕭點傳師慈悲!各位道親,大家午安!(午安!) 吃過了嗎?(吃過了!)會不會累?(不會!)真的不會累嗎?(不會),大家恭喜! 昨天我們恩師特別給我們慈悲,批了一個訓中訓,訓中訓呢?平常,平常心,平常心之道,我們修道要懂得平常心,平常心,你要是平常就能做到平常心的話,我們人與人之間一律都是平等,對不對啊?知不知道?(知道!),這很重要!各位前賢,把這篇訓文回去好好重複,再重複,再多念幾遍。

老師,老前人對我們非常慈悲,今天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的大德,點傳師的提拔,才有這個機會來到莊嚴的佛堂,來跟大家共結善緣,來學講這個孝道,孝道這個題目本來是由我們前人她老人家來給我們慈悲的,那因為前人呢?道務非常的繁忙,尤其是國內國外道務奔波,辦道互動,所以,前人囑咐我,前人慈悲指派後學來學講這個孝道,來跟大家共同來學習這個孝道。

首先,我們看到這個孝道,是我們中國文化裡面,所最注重的禮門善行,那麼,在現在的社會當中,佔有它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經常聽一句話,什麼話?人間百善孝為先,是不是啊?我們父母生養我們,愛護我們,教導我們,從小到大可以說是 老夫子無微不至,所以,這種的恩情非常非常的大,非常非常的偉大,可以說呢?父母的恩,可以說是昊天般無為,我們做人子女的,應該來盡這個孝道。

現在是世風日下的時候,那麼我們現在可以說,子女最大,現在的道德淪寰,一般的人像是對倫理方面呢?不想聽的話,大部分都沒有刻意盡這個孝道,那麼我們這個孝道呢?不但是齊家之本,而且可以護持整個社會本性修睦,甚至於我們整個國家來團結一致!所以,這個孝道呢?可以促進我們社會,做一個非常良好的規範!所以,道德裡面,這一課呢?非常的重要!一個人能夠盡孝道的話,這個人在社會上,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非常合這個道,所以這個孝道呢?非常重要。

那麼,孝道的真義,除了要明白它的意義之外,我們正要能夠能夠去體悟,能夠去實踐!我們要怎麼呢?誠於中行於外,就是說內外都要一致才可以,一般人認為行這個孝道,處事、奉養、孝敬、順親就可以了!其實不是這樣而已。那麼我們必須知道父母生養我們所付出的苦心,可以說比山高,比山還要高,比海還要深,所以我們就必須要更加的,更加的來奉養我們的父母,要報答親恩於未來,那麼這個呢?

其實是只能說我們做人子女應該盡的君子,做人子女盡這個孝道是我們人的天責,也是我們人類善良的天性的表現,也是一種因果定律!那麼這個孝道,在表面的行誼尊敬的行誼是光輝的德性存在。

那麼,所謂的德性,就是五常之德,什麼叫做五常之德呢?就是

仁、義、禮、智、信,這個在萬物裡面都常常存有這種德性,所以叫做五常之德。

那麼,首先我們先來做仁德,烏鴉反哺羊羔跪乳,臨不離袍,仁德的表現,那麼,大家都知道,看過烏鴉沒有?(沒有)烏鴉,烏鴉,大烏鴉呢?把小烏鴉生下來大烏鴉找東西來吃,等到明天小烏鴉長大了老烏鴉就會老,老烏鴉老的時候牠的毛會掉,牠的嘴勾,背部不能飛了!也不能找吃的東西,那麼這個小烏鴉呢?長大了就去找食物給牠的爸爸媽媽吃,這個叫做反哺報恩,反哺報恩,所以這個就是動物裡面有仁的表現,仁的表現。

羊羔跪乳,各位前賢有沒有看到羊吃奶的情形?(有!) 羊吃奶是不是跪著吃?都跪著吃奶,對吧!所以,牠跪著吃就是一種感謝媽媽給牠奶吃,所以,牠也是一種仁的表現。

麟不離袍,就是麒麟吃草那麼牠感謝天地之恩,長個草給牠吃,那麼,麒麟吃草不敢見到那個草,牠一定會到,不會把它糟蹋掉,所以,這也是一種仁的表現,仁德的表現,所以動物也有五常之德。

再來,鹿呢?得草而成群,已得籽而共聚,那麼我們這個鹿,現在,因為我們人太多了,山上的鹿打獵打得快絕種,以前這個鹿群,牠找到一個草藏能夠很多草的地方。鹿,不敢一個鹿兩個鹿在那邊吃,牠一定會請牠的爸爸媽媽,兄弟姊妹,祖父祖母一起,一大群一起吃草,很多人吃草,鹿就是義,很講義氣。

螞蟻也是同樣的,我們大家看到螞蟻,螞蟻牠承不住,牠就會去找牠的親戚朋友一起來吃,對不對?所以螞蟻找到食物,一下子一大群通通來,就剩下還有沒有還要不要去?牠還有老螞蟻,還有小螞蟻要吃,這有義的德行在裡面。

馬不積磨大願所學中有精神,義的表現,那麼,馬不積磨,一般的動物呢?跟馬不一樣,一般的動物不一樣。牠非常有禮貌,小馬長大之後,一定不會欺負牠的媽媽,一定不敢侵犯牠的媽媽,所以,這個就是禮。

大雁所學,我們台灣大雁很少,大雁,這個雁,牠是橫方直雁,當中有一個是漏掉,不管是公的還是母的?失了一個,但是牠絕對不會再找第二個,大雁有這種德性,非常之禮。

蜂有謙誠,我們大家都曉得蜜蜂牠有蜂王,蜂王飛到哪裏,那些小蜜蜂絕對不會各奔東西,所以,這個就是禮。禮的表現,在動物裡面,再來蛙鬧而知禮,雀巢而知風。

蛙鬧而知禮,雀巢而知風

我們在鄉下,都可以也聽得到有水溝裡有田地地方都可以聽得到,平常青蛙不可以隨便叫,譬如最近幾天天氣都很好,今天晚上輪到蛙聲大鬧,呱呱呱一直鬧,我們就可以知道明天會下雨,明天會下雨,所以,人和動物牠有先知先覺的德性,牠有先知先決,智的表現。

鵲巢我們說麻雀就是觀察,牠的巢住在上面很高,那麼今年會有颱風,會有颱風,麻雀的窩住得很低的話,今年一定有颳颱風,所以,動物牠一定有視先可以知道至德的人。

雁呢?非此而侯至於今早候明而守敬,我們知道現在有沒有燕子啊?大家有沒有看到燕子啊?有,現在這個時候天氣比較溫暖,那麼,到了冬天燕子就比較少,這個燕子跑到哪裏去呢?飛到南方去,飛到南方去了,到了冬天去過冬,明春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溫暖,牠又飛回來了,牠非常守這個節氣啊!非常守這個節氣,所以這個就是守敬。

我們的公雞會啼阿,公雞什麼時候才啼?天亮才啼對不對?晚上會不會啼啊?晚上會不會啼?不會,所以牠很守時,很守時,雞一定是到天亮,快到天亮才去啼,以前的人沒有時鐘,聽到雞啼的時候天快亮了!

那麼傳說呢?雞叫是晚上啼的話,一定有不祥之兆,不祥之兆,所以,雞非常的守敬,非常的守敬,這在動物裡面有隱常之德,人正才有五常之德,比這個動物更禦備有五常之德(第一集完)

第二集

現在呢?我們先研究

行孝的意義:

為什麼我們人要行這個孝道,為什麼我們人要行孝道?

第一個行孝乃是人的天職,我們受父母養育之恩,我們行這個孝道呢?這是我們人的天性本性,我們應該要行這個孝道這是我們的天性。

再來,第二、就是為了報恩,還債,我們受父母之恩,從父母給我們生下來,為了身心萬苦,把我們養育長大成人,這個恩非常非常大,我們要不要報恩啊?(要)我們做人之恩欠債我們要不要還債?(要!)所以呢?行這個孝道是報恩還債。

第三、為了發揚仁德做兒女的榜樣,那麼,我們做人父母者,在最自己的方面沒有盡孝道在自己兒女的眼裡看起來,怎麼爸爸媽媽對祖宗都不盡孝道啊?我也覺得爸爸媽媽的行為,將來他也不會孝順你,對不對?所以,我們做人父母者,應該做兒女的榜樣,做兒女的榜樣,我們要如何來行孝? 在我們孝經裡面,四書裡面我們老夫子給我們傳註很多關於這個孝,如何來行孝?我們現在互相來研究,我們 老夫子曾經說過:「父在,觀其志,父歿,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那麼我們父親在世的時候,我們應當觀察他心中的志向,父親死了以後呢?遵從他所有的行事。

如果能夠在三年以內,三年之內你立志父親的志向來行事範圍,可以說你盡了孝道,我們當然我們父親在世的時候,他是一位德高望重,非常有德性的人,我們能夠三年之內不改於父之心志來做事的話,我們就是孝敬的孝,萬一反過來說,是因為父親在世的時候行為不正好賭好飲,我們可不可以學他那種行為啊?(不可以!)不可以,那我們要怎麼樣呢? 做得比父親更好,你要去演好做好,這就是一定的孝心。

再過來就是孟懿子問孝,後面三張有沒有看到,孟懿子問孝,我們老夫子說:「無違」, 老夫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所謂無違就是不違背以禮,不要違背以禮,我們父母在世的時候,活著的時候,我們侍奉二老,不要違背以禮,我們除了讓我們的父母能夠穿的暖、吃得飽、住的安樂,住呢?在家裡大大小小要懂得如何來孝順二老,我們的父母能夠心情,非常的愉快!我們如果我們上上下下曉曉能夠事事合宜理,盡這個孝道的話,那這個家庭一定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相敬如賓,這樣幸福和樂的家庭,對不對?(對!),所以,我們這個孝敬父母呢?一定家裡面大大小小一定要能夠曉得來孝敬我們的父母親,那麼,家裡面經常鬧事情父母親來擔憂就是不盡孝。

那麼,我們要搬運父母去這個是葬之以禮。我們要安葬二老一定合禮儀,最遲祭祀的時候,追思的時候也要合禮儀,以禮來敬這個孝道。那麼,安葬祭祀的時候,一定要莊嚴、要肅穆開頭絕對不要有侵犯規矩。違背於禮儀,現在我們社會上我們經常都可以看到人家樹葬,家裡人父母親不進寺庵現在跟以前進行不一樣,後學感受很多,現在人出殯的時候,忍受這個告別式時候,家裡都會怎麼樣?自己不會哭,親人過世了!自己不曉得哭啊!會請人,對不對?(對!)○○○○○,對不對?請人哭,甚至出殯的時候還有人八箏,甚至跳文武,所以,這樣都是違背了禮,違背了禮,那麼正常上是盡了孝,盡孝道,違背孝道,所以,我們前人給我們慈悲講孝道的時候,她老人家經常強調說:「親人過世,尤其是父母過世的時候,我們做兒女的因為長輩及父母,應該大聲的哭,盡量的哭」,所以呢?這就是說表現兒女對父母追思孝親的表現。所以,怎麼可以請人家哭呢?這個就是違背常禮。我們 老夫子說:「弟子以禮,喪之以禮。」所以,現在呢?人心不古,人心在轉變,道德淪寰,所以造事很多違背常理的事情。

孟武伯 問孝:再來,就是孟武伯問孝,孟武伯問孝,我們 老夫子說:「父母唯其疾之憂。」,我們做人父母的擔心兒子的身體會生病,所以,他說:「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擔心他的兒子,擔心他的兒女身體會生病,就是父母最擔心的事情,我們做人兒女的應該怎麼樣? 保重自己的身體,不只我們的父母來擔心,不只父母擔心,所以要是你自己不懂的如何保護自己身體而生病的話,父母就會非常的難過非常憂愁來擔心,後學有看過很多的電影,因為TV非常的多,也定會少在撥放。

故事一:

年齡大概在七十多歲那這個老太太的話,病呢?憂鬱症,也可以說是神經衰落,那麼她呢?鬱成因子,因為她生掉孩子,所以,剖腹生子,流掉孩子而已,這個孩子生下來呢? 他從小到大,她不斷的在關心孩子的安危,關心他的身體,那麼以前健康就是後學講的,這個孩子上學校,她都親送他上學校,親自裝便當,親自接他回來,一直到高中還是這麼做,那麼到了上了大學呢?她也是不放心,經常到學校去探望他的孩子,那麼經年累月半天去關心他兒子自己安危,就神經衰落、頭痛、失眠,經常消化性不良,非常痛苦,但是她不以為然,為了孩子安危但是他甘願這樣做,到老的這個病也是好,那麼他的兒子結婚了,也有很好的事業,那麼這個老太太還是不放心,對於她的兒子呢?還是不放心很關心他,所以,這個就是母愛的偉大,對不對?

像後學已經五十多歲了,後學的媽媽已經九十六高齡了,那麼她看後學好像孩子一樣,你要出門時候,她叮嚀你衣服有沒有帶?有沒有穿好,有沒有穿好中間分一分衣服有沒穿夠啊?不夠,有沒有帶什麼的?很細的事情她都給你問得很清楚,這個就是母愛啊!(是!)所以,母親的母愛就是母親的真,真的給我們方便!真的。

再來,子由問孝,子由問孝, 老夫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何以別乎?」,現在的孝子以為奉養父母, 能夠為他吃、為他穿就夠了!夠不夠啊?(不夠!)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對不對?(對!)其實呢?我們家裡都有養雞、鴨,養狗、養貓,對不對?同樣的動物,也可以共成,尤其實現在我們家裏面有養寵物,對不對?人家都很喜歡,那麼,我對父母沒有盡孝,那養的養狗、養馬、養貓沒什麼兩樣,對不對?

所以,我們要盡心要盡孝道,盡心盡孝呢?孝道重在怎麼樣?精神的愛,精神上的愛,真誠的愛來對待我們的父母,不是在物資上面的行動而已,物資上面的供應,那是我們必須要的必須要做到的,應該要做到的,但是我們孝、愛重在精神上的愛跟真正真誠的愛的孝心,我們一定要做到。所以精神的愛就是在敬,在敬,我們要能夠盡孝,敬重我們的父母,要感恩,要感恩於父母。

故事二:

那後學曾在報紙上,來看到一篇報導,在中部的有一個地方○○的地方○○是農村,那麼曉的農村,現在的村頭都不斷的提高,農村跟都市差不了多少,那麼這兩位老人家,以務農維生,家裡有生了兩個小孩子,兩位老人家辛辛苦苦把這個兒子培養長大成人,受這個高等教育,那麼兒子回來之後呢?在社會上,有很好的地位,事業也相當的好,那麼媳婦娶回來了!那麼兒孫滿堂,那麼這個時候兩位老人家就想把他的財產登記給他的兒子,在財產還沒有登記給他兒子之前呢?那麼作兒子、作媳婦的,對二位老人家很盡孝心了!所以,有盡這個孝道,那麼有到這位老人家把他的財產,登記給他的兒子之後,兒子媳婦心理就起了變化,就起了變化,那麼星期天他就跟老人家講:「爸爸媽媽你們那麼現在這個房子太小」,所以,孩子的想法,這個房子太小,您知道,我長大了!我沒有地方住,您們以前耕種的時候有養兩頭牛,牛寮旁邊,還有空的房間,還空的沒有用的茅房,老茅的房子,牛寮旁邊有一間房子,所以,他把那些小房子打掃乾淨,就請二位老人家,到牛寮旁邊去住,所以三餐吃的飯是他們吃剩下的飯菜,來端給老人家吃,然後這個老人沒有話講,然後心裡還在想登記兒子,錢在兒子啊!所以老人家只好委曲從樓房搬到牛寮旁邊,住那個小房子,好在這兩頭牛對他有感情,畢竟是以前地裡工作的老牛,住在隔壁,這個事情一直傳到親戚,朋友、鄰居大家就認為說:「這個兒子對父母親這麼忤逆。」後來這個消息傳遍全球,後來新聞記者跑去訪問。所以,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了解,這個人受高等教育,而不懂孝道,而不懂好好的來孝敬父母親,而不懂得感恩!而且呢?把老人家長頓在牛羊旁邊,可不可以?(不可以。)這是一種很噤人... 我們做人子女不懂得來報恩,不懂得來盡孝, 禽獸一樣,對不對? 所以,我們做人子女要懂得如何來盡這個孝道,不可以跟這位先生行為一樣,所以,我們感恩都來不及,憑什麼還要這樣來對待自己的親身父母。

故事三

再過來就是發生在我們附近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一位老先生八十多歲,他生兩個兒子,兩個兒子長大了!老人家年紀也老了! 兄弟為了公平起見說老人家老了! 你養也不可以,我養也拋然,那怎麼辦呢?只有兄弟倆商量啊! 老人家一個地方住個一個月,那麼,這個月在老大,下個月在老二,這位老人家一個兒子在台北,一個兒子在高雄,已經八十多歲的老人家這樣的來回奔波,有一次呢? 提早回來老二的家吃飯,那麼老二就講話,時間就還沒有,您怎麼提早就回來。那麼就捨不得一天的飯菜給父親吃,那麼,提早回到老大那邊,老大也是這麼講,所以,這個老人家每次來回心理負擔非常重,深怕說早一個小時去也不行。

那麼有一天阿! 那個時候是冬天冬天從台北到高雄坐好幾個小時的車,這位老先生呢? 因為天氣冷到了高雄的時候,第二天,才能輪到老二的日子,到那邊住的日子,那天下午回到高雄已經快要天黑,那麼,所以那天下午回到高雄,到下午傍晚快天黑的時候,這位老先生不敢回自己的家,不敢回老二第二兒子的家,那麼就在他村莊土地公廟一個晚上,那是非常寒冷的冬天,土地廟,沒有棉被,沒有房間,他就跟土地公跟土地婆睡一個晚上,也沒有蓋被子、(度估)蹲在那裏睡,睡的第二天呢? 土地公廟每天早上,來敬佛,燒香,供茶,上香,那麼那天早上有一位太太提著供茶禮佛,發現一位老先生躺在那裏,結果,上前一看,老先生已經斷了氣,一看之下,這是某某人的父親,認識他,你趕快去通知她的兒子,那麼,他兒子來把他抬回去,那麼這樣子,老人家老遠奔忙敢不敢回到家裡睡。所以,是罪過。所以,是罪過喔! 所以呢?這個社會什麼型態的人都有,一般懂得孝道的人也有,也有的不懂的孝道的人,造成不幸的下場,那麼分明來講影響後學,所以,各位前賢奉勸大家,留老人家最好還是要留子女,那麼在老人家的心理上感受也很苦,後學認為我們能夠奉養父母,這是非常榮幸的一件事情。老人家年紀大了,行動也不方便,甚至於也不會說跟年輕的時候一樣(裝傻裝真),所以,你看老人家來回不多,這個是不可理解,不可含糊,所以,後學曾經看過很多的老人家,他們心裡對這些事情,有的衝著沒法度就是這樣子!心理上就是沒有辦法很快樂,所以,我們做人子女的,應該要好好的奉養我們的父母。

尤其,在年老的時候,我們應該好好去的奉養他,孝敬他,我們平常心的話,家有一老,怎麼樣?如有一寶,對不對?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所以,不要跟著人家聽說,你有年老的高堂,在跟你一起生活,人家不會說真恭喜!真恭喜!很恭喜也很有福氣,對不對啊! 所以,我們做人子女應該要盡這個孝心,這個就是我們要如何對父母來盡真正的孝心,我們真誠的孝來奉獻給我們父母。

再來,就是子夏問孝,子夏問孝? 老夫子怎麼說呢?他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我們呢?要孝敬我們的父母,要順從我們父母的心意,我們的表現要怎麼樣? 老夫子說:「色難」,那麼我們對父母有真誠真正的孝心,我們也稱的上表現,所以,困難對不對?很難,對不對?

你要是真正這個孝聽起來,對待父母的話,要和顏悅色,要和顏悅色,那麼,有事情的時候,我們要替父母來效勞很多事情,因為父母親體力減衰,年紀也大了! 所以呢?很多事情就沒有辦法來做,我們作為子女呢,應該替我們父母親來做,所以,弟子服其勞,那麼,家裡面有很好吃的東西,我們應該讓父母吃,我們子女的才敢吃,對不對啊?是不是這樣?可不可以跟剛才那位先生吃剩下的飯菜,才讓父母吃啊?(不可以!)不可以!所以,我們有好吃的東西,要先讓父母來用,然後,自己來吃,在一般家裡裡面,比如說剛剛吃飯,父母親還沒有上餐桌坐定了,我們敢不敢吃飯啊?我們敢不敢吃飯?敢不敢?(不敢!)真的啊?聲音太小了!現在工商社會,也沒有辦法,因為我們要趕時間上班啊!因此,我們要趕時間上班,有時候我們自己排時間吃,所以,沒有辦法廣納。在一般團體來講要是沒有趕時間的話,比如說今天是禮拜天在家裡,跟父母親一起吃飯,我們應該先請父母上坐,那麼,我們才可以坐下跟父母親一起吃飯,這樣才對!這樣才對,可以,那麼我們侍奉二老要和顏悅色,臉色表情要真正的表現,很好看!老母親看起來心理面很高興,這個要怎麼樣,我們父母他對子女的愛心,無法形容他對子女愛的付出,那麼,我們對父母要使他能夠歡欣呢?比如說:端一杯白開水,真的白開水,你這個白開水,我們家裡面,雖然是窮沒有好的東西給他吃,用白開水來孝敬父母,但是你對父母你真正孝心來對待,這杯白開水你高高興興恭恭敬敬端在眼前,臉,人眼臉的表現很好看,那麼,恭恭敬敬的請他老爸爸媽媽請喝茶,畢恭畢敬請喝茶,父母親看在眼裡高興在心地,對不對? 我們對父母真正盡了孝心,那麼反過來說呢?這杯是人嵾茶、燕窩湯,你對父母沒有一個真正的孝心,心不甘情不願的把這一杯人嵾茶端給你的父母喝,「啊!吼,你吃!」,這種表情好不好?(不好!) ,那麼父母親生真正的生小孩不要教啊? 生小孩氣起來也不舒服,對不對? 一杯是白開水喝起來滿高興的。一杯人嵾茶,喝起來很苦對不對?這也就是你對付父母真誠的表現,真正孝內的表現出來。所以呢?我們對父母,要是讓他能夠完全曉的,我們對他的孝心的話,我們對父母一定要順他的心意,而且你的表現一定要真誠,那麼,父母親雖然是心很坦蕩,但是他也是很高興。

再來是說,我們 老夫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那麼我們的父母在世的時候,古時候因為交通不方便,進出不曉得幾年幾月,對不對?現在交通方便就比較容易,我們出去的時候呢?最重要給我們的父母知道我們去哪裏,「哎!今天沒有看到你」,他就會問你「ㄟ!某某人常常去那裏?」,他會擔心,對不對?所以我們出門的時候,一定要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