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的修持

附註:『求道』後如何行功

附註:『求道』後如何行功---濟公活佛慈訓

以道存心,謂之德性,行於倫常,謂之綱常,有道無德,必定出魔。子曰:「苟無至德,至道不凝焉」。德者得也,行功即立德也。要行濟人利物之事,要有拯災救世之心,要遵三教聖人之訓,竭力躬行實踐。(不外乎儒之內聖外王,佛之自覺覺他)

對於行功,應分工合作,全體動員,或擔任三才,或講解經訓,宣傳道義,有錢者,量力出資,印刷經典書訓,有力者,四處勸導良善親友,速行入道,或捐資設立佛堂,以便眾人行功,或盡心維護佛法,使道務日漸發揚,或立志篤行,謹守師命。或齊家修道,以示模仿,凡此種種均應各自行功,以期得證善果。無非親度親,友度友,然後不可濫度,孔聖云: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君子不失人,亦不失言。所度之人,總以忠厚篤實,良善者為宜。至於心術不正,品行不端之輩,雖屬至親厚友,亦不可度,倘若不慎,度進此輩,不惟無功,過莫大矣,各宜慎之!(但有教無類,言語上的教化,勸其改惡向善乃是須要也)

 

    何為內功?

修身成己,使一切行為皆合乎理,清心寡慾,用求其放心的功夫,即為內功!

 

    求其放心的功夫,究竟如何做法,可得聞乎?

所謂求其放心的功夫,就是一個制心的方法。制心之法,當以靜坐為最要,蓋智慧生於精神,精神生於安靜,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也不外這靜坐一法。要想行此靜坐之法,可於早晚盤腿端坐,閉目凝神,舌抵上顎,平心靜氣,去一切雜思妄想,也不思善,也不思惡,不動不搖,不出不入,坐至一念不生,萬慮皆息之時。湛然澄清,內外無物,這個時候就是易經上所謂『寂然不動』的景象,大學上『知止定靜』之時也,久而久之,自然可還原復初也!

 

    何為外功?

現值三期末劫,天道應運降世,凡是『求道』後,各負勸善成人之責任,行濟人利物之事,希人人向善,存拯災救世之心,廣化善信,依規『求道』,此種功德,即為外功。

 

    行外功時不知如何做法為宜?

行外功,不能有『沽名釣譽』之心理,更不能有『惡言厲色』之表示,若為沽名起見而行功,則無所謂功矣,若性躁氣憤而勸人,則非修道人矣!總之行外功要遵三教聖訓,竭力實行為是。

凡抄寫善書,印刷善書,設立佛堂,宣揚道義,以開人智,皆是上等功德。要知化一人成道,使他九祖超生,抄一句善書,勝如佈施,則三教聖人,無過於此。

至於凡情上,濟急救難,賑災匡危,小則出資獨辦,大則集資共舉,要隨地隨人隨時隨事,多方而利導之。與父言慈,與子言孝,與兄言友,與弟言恭,與夫婦言和睦,與朋友言信實,與官吏言忠正。遇惡人勸他改邪歸正,遇善人勸他養性修真,廣行三教,報答四恩,此度人行功之法也!

 

【印贈善書勸世之功德】

神道設教,旨在勸人棄惡從善,聖佛仙神處處開堂,方方閘教,扶鸞以木筆題砂之詩文,句句啟發人心向善,篇篇振聾啟聵,其箴言無非是勸人勤修大道,忠於國家,孝於父母,友於兄弟,和於夫婦,履仁行義,敦禮明智,清廉守節,苦口婆心,諄諄勸化,其用心可謂良苦矣!

語云:「以言勸善,僅得一時,以書勸善,可流千古」。世人苟能鳩資(聚集財資),集聖佛仙神勸世鸞文,印刷成書,廣傳天下,俾使讀者能發生向善之心,犯過者能改過自新,可符合上天普渡之旨,其協助代天宣化之功德,實無可限量也。依據【天律】獎善條文記載:凡印贈善書,廣為頒贈,協助代天宣化,導人行善者,其功德有下列明文規定:

一、凡印贈善書一部,廣佈於天下,俾使讀者能知向善,其代天宣化之功德,可解消其前世一切業障

二、凡印贈善書二部以上,廣佈於天下,俾使讀者能知向善,行善者更加行善。行惡者能痛改前非而歸善,其代天宣化之功德,以富貴福壽,子孫賢達報。死後列為神職。

三、凡不斷印贈善書,廣佈於天下,俾使讀者能知向善,受其感化者更加行善。行惡者受其感化,悔過自新而更加行善者,其代天宣化之功德,以富貴福壽清閒報,其子孫以三世福祿報。死後列籍仙班。

以上乃印贈善書勸世之功德,希世人上體天心好生之德,協助代天宣化,廣為勸世度眾,自有善報也。詩曰:

 

代天宣化醒迷津  印贈善書感聖神

廣佈人間開覺路  樹功立德種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