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程序

第二十章 說金剛經

1.金剛經起始

  金剛經原是由大般若經中抽出來的,按這大般若經,原名是「大般若波羅密多經」乃修道學佛之主要的經典,共有六百卷,其中之第五百七十七卷,舊譯為「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鴆摩羅什譯)其後的新譯為「能斷金剛分」(三藏法師譯)此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又簡稱曰「金剛經」。

  本經乃修道者,最必要的經典,其本文雖是無多,而言淺,但是其中的藏義悉是,如來佛的心法,能生發妙,智慧的源泉,超生了死得證涅槃的正法,超彼岸登極樂的一條正路,悉在其中,所以經中有說一句「讀萬卷經,不如常參金剛經一卷,既通三十二分,不如實悟「應作如是觀」一句,由此觀之就可以知道此經是怎樣的寶貴的了,這正是學佛之核心處,古人評論此經,曾謂「辭有盡而理無窮」此經因為這般的重要,所以特從大般若中抽出成為全經,就是這個緣故呢?

  這就是同於儒教之學庸二書的來歷相同,因大學一書乃是儒門初學者,入德之門的經典,中庸是人生的實學的寶貴的典籍,所以亦是從禮記中抽出而成為專經,其後經程子朱子分章註釋此二書的真價就提高起來了。

  按這金剛經的原經,乃是梵語,至無分節目,一氣呵成的,以後由鳩摩羅什,除了緊要處保留原音以外,皆意譯成為漢語,又經梁武帝之昭明太子將全經分為三十二分,另加上分名的節目,使經旨可以明顯的表現出來,卻不是原來固有的,這又同於程,朱之定章一樣。

  當時佛說是經的地方,是在中印度,舍衛城南邊之給孤獨園說法的次目,是在佛說「大般若」十六會中的第九會的時,所說的時期,是在於中國周穆王九年的時候,因為這大般若經,共有六百卷之多,前後共經二十二年,方才說完,故講經地方和法會次數計有四處十六會。

四處十六會:

王舍城之靈鷲山...........……...一會

............………...........……...六會

寶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三會

........................……………..四會

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寶藏殿......一會

王舍城竹林園中白露池邊......一會

  佛一世說法,皆是應機而說,對症投藥並無定法,用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煩惱,此正合孔子之因才而設教之義相同,所以佛一生皆是現身說法並無著作,至於本經之成立者,乃出於阿難之手記,是從佛與須菩提之問答,一段說法的記錄,並不是如來佛所遺著的,恰如儒家的論語一樣,亦是由孔子之弟子們所記錄而集成的,亦不是孔子所遺著的。

2.鳩摩羅什及玄奘法師的略歷

  鳩摩羅什是西域龜玆國人,父名羅炎,是印度人出家後往龜玆婚於國王之妹什婆,而生羅什,自幼聰明,七歲出家,對於佛學大有深造,秦主符堅慕,其道譽,發鐵騎七萬將軍呂光,往征龜玆,掠得羅什,旋聞符堅已自滅,呂光乃獨立於北涼,後秦主姚興,代涼滅呂光,始迎羅什入長安,尊為國師,專事譯經之事業,譯成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卷,為中國佛教史上之偉業也就中這「中觀宗」「三論宗」尤為後世所景仰的,至弘治十五年七十四歲入寂,臨終時,曾言「吾所傳無謬禁身以後,舌不焦爛」火化後果然。

  玄奘法師,為中國「法相宗」「俱舍宗」之高祖,東洋史上之大旅行家,並佛典新譯之典型者,於隋之仁壽二年。生於洛州,姓陳名禕,出家後改名玄奘,因精通三藏(經、律、論)故又稱三藏法師,最初學大小二乘,選生疑意,故生起探索佛經的原本之心,於唐貞觀三年,由國都出發,指向印度入那爛陀寺,從長老戒賢,學「唯識論」之奧義,又巡拜印度各處佛蹟,獲了巨大的原本經典,貞觀十九年始回中國(十六年)歸國後,專司譯經事業,所譯者,大般若經,瑜伽經,俱舍經,其他共七十五部,千三百三十卷,遂成新譯之祖,又著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述印度見聞之情形,作佛教史上重要參考責料,門下弟子三千餘眾,至麟德元年,在玉華宮入寂,年六十五歲,敕諭厚葬,當時會葬者,超過萬餘人,可見其功德感人之深了。

3.序  分

  按古藏真經,本無分定節分,後經梁武帝之昭明太子定為三十二分,且另加以分名,此三十二分中又分作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點,名曰,三分科,後來遂成為佛教者譯經上之通則了。

a.序分:就是「法會因由」第一分,因尚不是本經,故稱作序分此序分中又有通序和別序之別。

  通序者是由「如是我聞起,至千二百五十人俱」為止,這是與他經共同之點,故稱通序。又曰「證信序」

  別序者。自「爾時起至敷座而坐」止此乃局於本經,異於他經,然雖不同於他經,然亦不出序意。故稱作「別序」又曰「發起序」換言之,本經序分上之別序,正是本經之正序也,雖言之曰序,而序中卻藏無上經旨在焉。

b.正宗分,由第二分至三十一分因這是本經之主體,故稱正宗分。

c.流通分,是流通後世之總結分,即最後之三十二分也,是乃舉述本經之利益,把全經之經旨修煉工夫,應當破一切相,滅一切法,三身應復歸一體,不殊總歸一本之真旨,統歸納於如如不動之法身,至此真空無相之妙道,才算圓滿,統攝於極峰,故無上般若妙法,至是遂成,佛之一片慈心於是乃告功德圓滿矣。

4.說法會因由

  這法會的因由,就是阿難記經之當時,阿難隨待如來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醯蘭若河的地方,佛在這個時候,已是快要圓寂,阿難見師父快耍臨終悲從中來,侍側號哭,這時候諸弟子二三名,見阿難號哭,因勸阿難曰「師父在世我們可以隨時間道,師父死後,我們已沒有法請教,哭是無益的,不如趁須父未死時有此四件事作可以請教師父指點。

第一件「師父死後,應以誰為師」

佛答以「波羅提木義(譯成戒律)

  佛何以不指出承繼者為師,而要以戒律為師呢,殊不知戒律則無相之真師,在制化二教中,最重要的地位,因為制教中,戒律重在躬行實踐,若只以人為師者,只求多知而不重實行,既不實行,何異無知,所以從化教所學來之教法,依此戒律來助成實踐行動,才能邁入真修之本格,是以這戒律之功用,相同於儒教之慎獨工夫,雖在不睹不聞之地,亦能時時競戒慎,如此才能眾善奉行,有益於眾生,而成為意誠心正之君子,若只有化教,而無制教者,雖知而不行,有何益處呢!

第二件事「師父死後,應以何為住」

佛答以「四念」為住。

  1.觀身不淨:種子、住處、生前、死後究竟不淨,知身不淨便能生出厭棄污濁求生淨域之念,不以色身為重。

  2.觀受是苦:一切享受,皆是苦惱,既知是苦,自能生起出苦之念。

  3.觀心不常:人心瞬息萬變,無有常心,能觀透此不常之心,這才能去妄心,求真心。

  4.觀法無我:人生惑業苦之造成,皆因此「我」字而生的修道之不成亦是為「我相」如作能常無我觀,則萬念不生,道心常住而見自性矣。

第三件事「師父死後,應以何為法」

佛答以「擯」,就是不理他,不與他合作(因恐弟子中人心參差不齊生出不法者)

第四件事「金剛經起頭,應用什麼文字」

佛答以「如是我聞」這一句原來是個證信序,就是證明經文是確實不錯的,是要啟示未後介眾生之信心,各經典共通皆有的。

5.說經名

a.金剛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金而不變,喻性之不更不變,不死不滅

           剛而堅利,喻性之至大至剛,充塞天地

           光而透明,喻性之洒陀玲瓏,光明寂照

           不沾塵垢,喻性之純白無染,照諸法界

           珍貴希有,喻性之至尊寶貴,無可比擬

  此正同顏子之「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孟子之「浩然正氣」大學之「明德」中庸之「天命之謂性」老子之「谷神不死」。此本性本是無形無相,不可言說的東西,但不言不說又不能明白其奧妙,足以只好借物來影射以言語來形容了。

b.「般若」此二字是梵語,譯為「智慧」為解脫上之前鋒和破迷除惑之慧劍也。此智慧不與後天之聰明相同的,後天聰明是由形的腦海而發,智慧是由於無形之性海而生的,此智慧在儒謂之不慮而知,良知良能知仁勇(三達德)。即老子所謂「自知者明」之明「明白四達」之明,知於外謂「機智」,知於內謂「自明」人之不明逆者,皆因有知外之踐智,而無知內之自明故也,故機智愈多,內明愈少,故修人宣棄機智而求自明,黜聰明而用智慧,自然抱撲還淳,少思寡欲,心德自明豈但自知,即天地古今,上下四方,無有不知也妙哉,不見之中,自能照見,不知之中,自有妙知,人不能聞,我獨能聞,人不能知,我獨能知,此老子所謂「妙聞之聞」「知者不言」即此之謂也。

  由此觀之「知」之一字,有內外真假之分,知於外則不識之知,仍假知妄見也,知於內則智慧之知,即真知實見也。

理:粗︰粗理易說............肉眼

  細︰細理要詳說..........天眼

  微︰微理已難說..........慧眼

  玄︰玄理還可說..........法眼

  妙︰妙理便無可說了...佛眼(五眼智)

  故本經所講的,乃是如來之心印大法,是最上般若,故加一「妙」字而為妙智慧,其真知蘊於內,而不炫於外,不露聰明。不事機智與俗人不同,老子所謂「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若悶」,俗人雖表現無所不知,實是一無所知,聖人雖表一無所知,實則無一不知也。

般若三德︰實相般若︰如是住降處

     觀照般若︰自我所生之妙智

     方便文字般若︰方方法,便便門,依文字言語啟發

c.「波羅密」譯華語則彼峰。

  人能於苦海中,解脫煩惱,即是彼岸,此岸因拘念故苦,彼岸因克念故樂,在世不能為利欲所誘,不為權勢所屈,不因環境作左右,不使順逆擾心機,如顏子之不改其樂,雖未達至究竟的彼岸,早已脫離苦海入極樂矣。

  所以「波羅密」三字,可作明大道,悟心性,息念止妄,解煩除惑之解脫關鍵。

波羅密:權波羅密︰在世修心養性之彼岸謂之「權波羅密」。

    實波羅密︰出世超生了死之究竟涅槃之彼岸謂之「實波羅密」。

d.「經」經者路也,可作「徑」字看,即指示正修之一條路子,因為眾生都有覺悟到生死之可怖,煩惱之可苦,本欲誠意修行,但苦不得其路,其實此路,卻不是在天涯海角,原來是在人人自已性中,固有的舊路,應該自動去走的,因為世人,多被氣稟所拘,物欲所蔽,致使這條路子閉塞不通。孟子所謂「山徑之蹊間,子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一樣,因為這條路子茅塞不通太久了,所以人人迷入曲徑,填入苦海中輪迴生死地,不知故鄉之路矣。

  所以證達彼岸之佛聖慈悲,可憐這些未覺之眾生,不能尋出自性中之真徑路,故佛將自心所證悟之真徑正路,明白指示於弟子們,使人人各知到自己的真性所在地,引起無上妙智慧以達到彼岸之一條路子,當時阿難恐怕佛所說的妙法真旨日久或忘故將佛所說的一言一語,原原本本紀錄起來,及至佛圓寂以後,乃將手記中記錄,集成書本遺留後世,而為我們修道之借鏡,此則現在所有之經的由來也,此不過是真經的寫照之文字紙經而已。須知佛當時所說的法,皆是以自己的菩提心之無字真經來說的,若說當時佛是手執此經而說法者,則大謬了,即是大笑話了。

  是以修道者,應依據此紙經,所指之路徑,循序而精進,精進不怠,刻苦耐勞,始終如一,能苦歷這三十二段的丘陵地帶,就可以發見其真徑正路了,如只觀望不前,雖彼岸在望,遙見他人一批一批的過去,而自己還作席地觀,則永遠不能到達矣。故必須要真知真行紙經及說經者是不能代替我們行路的。

  念經不如講經,講經不如實行。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