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儀善人思想集

王鳳儀十二字薪傳

第四節 清三界

  性界清,沒有脾氣;心界清,沒有私慾;身界清,沒有不良嗜好。耍脾氣性綱倒,有私慾心綱倒,凌辱人身綱倒,三綱一倒便是惡人。稟性是無始劫來,祖先遺留下來的罪根,人把性化淨,沒了脾氣,才能超拔祖先。私慾是苦根,貪得無厭,苦惱無邊,永不滿足,日坐愁城。要將私慾去淨,才能出苦得樂。不良嗜好是孽根,有嗜好的人,准立不住。譬如好酒的人,一見了酒就想喝,喝得頭暈腦脹,亂性傷身。好色的人,見色自迷,貪不到手,心裡惱恨,或動殺機,甚至為色殺人,為色喪身,這不都是孽麼?人不用死後下地獄,這不是活著就下了地獄麼?沒有不良嗜好的人,才能敦品立德。

  清三界,就是立志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賊(稟性),用道理捉拿心中的賊(私慾),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賊(不良嗜好),三界自然清平。

  身界成不怕工作多,能建功立業、身強體壯,是位壽星;心界成不怕事情多,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有領導能力,是位祿星;性界成不怕貶,能容能化,和藹可親,有感化力,是位福星。三界一清,福祿壽俱備,哪用向外求呢?

  三教聖人,也是從三界修成的道。佛從養性入手,儒從立命著手,道從煉身下手。性中沒有稟性,天曹管不著;心裡沒有私慾,地府管不著;身無不良嗜好,不做壞事,法律管不著。所以人能清三界,就超出三界,直達佛國。

  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罪孽自己了。怎麼個了法呢?就是要清三界。所以修道要下工夫,絕不是迷信。

  性界清存德,心界清明理,身界清多藝。德能養性,理能養心,藝能養身--這是最確實的真理,真行真得,才是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