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山溝的大智慧下部:王鳳儀性命哲學概要

第一篇:三界

鳳儀先生的學說是來自於個人實踐。由於篤盡倫常,義赴友難,父歿廬墓,開了大智慧,而後,其學說便日臻完善。先生所闡述的性命哲學:三界、五行、四大界,是其學說的主體,倫理家道是其學說的重點。本篇根據先生有關三界的語錄,進行系統的概述。

三界語錄(一百九十六條)

先生的話,多因人因時因地而發。道理不同,深淺亦異,故於語錄下面有的加了按語,略作說明。

1、三界性心身為人的來蹤,天賦以性,地賦以命(曰心,此處心與命義通),父母生的身。

按:先生所講的三界與宗教所講的三界有所區別。性心身為三界,但先生有時說成「性命身」,因為人的心是活的,可以變化--「心為命根」。

2、人非三界不能生,身為物根,心為命根,性為德根。

3、人的天性純陽,心半陰半陽,身為純陰之體。(此陰陽非生理上的陰陽,蓋指性理而言)

4、好包屈的傷心,不包屈保氣保命;好後悔的傷性,不後悔保性保福;好怨人的傷身,不怨人保精保身。

按:保命的「命」字指做人的本分而言,如兒子、丈夫等等。先生說「命者名也」即是此意。「精」是精氣。

5、人們就知道人世上有個身我,而不知道在天有個性我,在地有個命我。性化了,在天之性我,便得天爵,道理明瞭,在地的命我,可以得位。所以一個人實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呢。

6、三世因果,性是一世為前因,心是一世為來因,身是一世為現在。

按:人的氣稟性,除了父母的遺傳和環境的熏陶之外,更重要的是來自宿世的業因,所以說「性是一世為前因」。人的心,每一個細小的念頭,如貪心、妄念、憎恨等等,都可以種未來之因,條件成熟了,便可結果,「心是一世為來因」,就是此意。身為父母所生,是最現實的東西,當前所受的,所做的,都可體現出過去世的因,並引出未來世的果,三世因果竟集於今世之身,所以說,「身是一世為現在。」

7、道就是命,德就是性,道德就是性命的根源,哪一條道不會,哪一種苦不能了。

按:哪一條道不會,即指在倫常中,哪一個角色沒會當,必然產生一些怨氣,豈能不苦惱。

8、命像燈火似的,性像燈罩似的,燈火必加上罩才能亮,人修命了,更得養性,才能靈。

按:一個人做了許多好事,但脾氣不好,大家不佩服,不能放光。所以必須養性、化性,才能存德,才有靈光。

9、性清無脾氣,心清無私慾,身清無嗜好。

10、有德性的人,性量必大,性是命的根,性量大其命必大。

11、人的命都是好命,只因性不好,才把命鬧壞了,所以我教人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12、性是根,命是果,紮下根才能結果。人不依照命(名份)去行,不但不能結果,而且連根爛了。

13、眾人是天,所以眾人賓服了,就長天命。

14、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15、習性為稟性之根,習性不去,稟性絕不能化。

16、存道心,死人心。(人心指私心,貪心,損人利己之心。)

17、心著於物的煩惱就生,著於道的神氣就生。

18、人與人不和,是因為有「心」,心是個小人啊。

19、以天性為主的人,和世人都能合性,因為天性是大公無我的,是人人所共有的。

20、三教也就是三界,也就是三魂。儒教由立命上起,道教由煉身上起,佛教由養性上起。

21、稟性是人間的苦惱,習性是物慾所繞。

22、前生的習性就是今生的稟性,今生的習性就是來生的稟性。(習性是稟性的根)

23、稟性足,德性就虧;德性足稟性就消。

24、心中常存他人的好處,便是存陽,常存他人的短處,便是存陰,不可不分別清楚。

25、以情相戀的,都是冤纏鬼。

26、「萬物皆備於我」,是萬物的道都存在我心裡。

27、人有個身子,不過藉著他去鍛煉個人的性命,使之會合。(圓滿天性與天命,自然會合)

28、身子是個受罪的東西,人偏要看重了他,不但活著嬌貴他,死後還用金玉殉葬,為的保存他的身體,終於鬧成挖墳盜墓等事,真是多麼愚呀?

29、性是天賦的,命是地給的,身是人間的父母生的,這是就來處上說的,趕到用時,性仍是天,心(命)是人間,身是胎生之物,所以就是「因果」了。

按:心是存道理的,為人處事,盡倫立命,都是由心來支配,故曰「心(命)是人間」。過去的因,現在的果,都是由身來承受;功德的建立,罪業的積累,也是由身來造作,故曰身是「因果」。

30、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存情理。

31、知足才能落底,知足才能得道,這是得道的要訣。

32、性存天理為天,心存道理為地,身存情理為人。若只用道理情理,就不能與天合。天地和人不分家,而人偏要和天地分家,那又怎好呢?

33、眾人的心就是天心,能合眾人的心就是合天心。

34、天理,沒有人我的分別。

35、天理得定,道理得重,情理得輕。

按:人我一體,大公無私,是思想行為的最高道德標準,是為天理,所以為人要定在「天理」上;然而必須從現實出發,你當前在家庭和社會上是個什麼角色 ,必須將你所擔的責任和義務完成好,這是應盡之道,所以說「道理得重」;至於人際關係中的人情虛禮的應酬,適可而止,不可過分,所以「情理得輕」。

36、善人不怨人,怨人便是惡人;賢人不生氣,生氣便是愚人;富人不佔便宜,佔便宜是窮人;貴人不動稟性,動稟性便是賤人。

37、性與天命合,心與宿命合,身與陰命合。

38、修德性是長天命,學習技藝,多積錢財,都是長宿命,爭貪長陰命。善用宿命的常知足,能消陰命,不會用的長陰命,只有長天命是一定可以消陰命。

39、脾氣就是陰命,心理和知識都是宿命,義氣就是天命。先把這三界分清,然後再推轉五行。

40、有大容量,天命才能永久。

41、眾人不服,就把天命丟了。得著命的准樂。

42、貪就是苦,爭就是罪,攪就是孽。

43、命者名也,有什麼名分,就行什麼道,讓眾人佩服了,就是長天命。

44、會當人的聚萬靈,不會當人的散萬靈。

按:人當真了,眾人佩服了,自然增陽光,聚陽氣。沒會當人的,眾人不服氣,自己生氣上火,自然散陽光,增陰氣。

45、不能立身,焉能立命,不能立命,焉能立德。

46、人有性歸命的,有命歸性的,命者名也。不任自己的稟性,而體會自己的名位,安分行事,始終如一,這叫作性歸命的;不體會自己的名位,而拿稟性去做事,作輟無定,喜怒無常,這叫作命歸性的。例如大舜的父母,想法陷害他,他終是盡孝,不動稟性,正是性歸命了。

47、性歸命,是看歸的哪個命,歸陰命是壞的,歸宿命是假的,歸天命是真的。

48、以公款(包括善款)濟一己之私,是德中之賊,德中之賊罪更大。

49、私用公款和善款留給兒孫,等於給兒孫喝毒藥酒一樣。

50、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

51、富貴的人都被物欺住了。(都被財物累住了,心性得不到安祥和清淨)

52、天命講讓,宿命講貪,陰命講爭。止宿命則天命長,陰命消;不止宿命而任意行事的,則為賤人;不消陰命而任意行事,則為惡人。

53、成人不論位之尊卑,能力大小,只要能守分,能盡職,便算成人。

54、每有一種動作,就該思想合乎天理、人事、因果不呢?能這樣思想,就合道了。

55、道德是自古及今通行不息的,但是後來愈流愈下,竟落到水底下去了。什麼是水呢?就是眾人所同好的財。今人晝夜奔忙,只是為財,把道和良心都掉在水裡了。

按:財屬水,財大水就大,水太大太急,可以把人沖走,也可以把人淹死。很多人為了積聚財富,什麼傷天害理的事都幹,終於死在財裡,這正是被財所困的結果。財富屬宿命,上達則為天命(用在公益上),下達則為陰命(用在個人享樂上)。

56、必得先由命上做過去,然後再知性,性才能永久不迷。從前知性的很多,都沒能久存,都是這個道理啊。

按:「命者名也」。「性是根,命是果」。這一命題是鳳儀先生性命學說的基本論點。他為「命」字賦予了新的涵義,有別於前人的「命說」。人從小剛一降生到世上來,就等於落到各種人際關係新織就的網裡:上有父母,便是兒子或女兒;有哥哥姐姐,便是弟弟或妹妹;有爺爺,便是孫子或孫女;長大了,又有夫妻關係;到社會上有同事,有上下級及朋友間的關係等等。人一生充當了許許多多個角色。這些角色及其所形成的關係,是任何人也逃脫不掉的,不管你是否承認,事實上已固定下來了。每一個角色都有個名稱,先生把這個名叫作「命」,有這個「命」,便有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從而規定了每個人所應遵行的律則,這個律則就叫作「道」,因而孝悌忠信之說便由此產生。

所說的由命上做過去,就是指你所應行的道要行得真了,盡得圓滿,然後再知性(或稱「開性」),則性才能永久不迷。例如,民國十一年先生在德惠縣開辦講習班,由於學員們的專誠,道氣極盛,當時開性的人很多,著名的有侯向琳,劉淑荃等等,然而這些最早知性的人大部分沒有鞏固住,以後又迷了。因為他們沒有經過「立命」的實踐,缺乏堅固的盡倫基礎。因此,先生後來教人便都從立命開始,首先要求人們要石打石鑿地盡倫常,如劉秀琴、朱雪梅、房正坤……,這些人後來都立住腳了。直到老年,都有明顯的成就。

57、命是得根根紮住,然後性才能聚才能靈。

按:命就是倫常,故曰「道就是命」。也就是人所應盡的倫常道,如父子、兄弟、夫婦等等,這「五倫就是五個根」,每個根都能深深的紮住,而後才能立德,德能養性。命立住了,性化透了,自可達到「性命雙修」之目的。其實,立命的實質,就是如何做人的問題,萬事都必須從做人開始,所以佛家有「人成即佛成」的說法。人沒當真,其它什麼理想都是空話,古人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登高必自卑」,自然之理也。

58、命在上的,德在下,能托起愚人才有德。

按:「命在上」指權勢大、地位高的人;「德在下」指在上的,能關懷愛護下層的人,才有德。社會上那些窮苦、生活非常困難的人,往往被權勢者所遺忘,認為他們既貧且愚,對社會沒有什麼貢獻,所以根本不把他們放在心上。這樣一來,恐怕他們貧者更貧,愚者更愚了。只有把這一部分人重視起來,「托起來」,在生活和教育上都得到改善和提高,使其貧而不貧,愚而不愚了,才是最大的德。所以說「命(地位)在上,德在下」。

59、要以天命包宿命,切勿使宿命包天命。

按:德性大,財富少,地位低,是比較安全的;如果德性小而財富多,權位高,是危險的。

60、使脾氣的福,是陰曹的福。(使脾氣的福,是極不祥和的)

61、對於倫常裡的人,心裡過不去,或者世事上,有過不去的地方,都是陰命。

按:人與人,心裡過不去,就等於自己心靈上的堵塞,是非常苦惱的,時間久了,極易轉化成疾病。此類例子很多。

62、人們的三界都有債,必須還淨了才行。能做大善大德才可以消陰命。還有更簡便更為有力的好法子,就是受大屈忍大辱,立時就可以消無數的陰命。

63、人們都修好,怎麼終久沒得著好呢?只因他心裡所存的都是人家的不好,又哪能得好呢!

64、我拿天命用事,把宿命和陰命都開除了,所以才好的,現今的人,不是用陰命,就是重宿命,不知道長天命,妄想算命,真是不知命呢。

65、孟子說過,「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但是人一得人爵,而天爵便不修了。修德性是增天命,學習技能藝術多積錢財,是增宿命,好爭好貪,是增陰命。善用宿命的常知足,可消陰命,不會用則增陰命,惟有修天命,是一定可消陰命的。

66、人像燈炮子似的,立身行事,要有多數人佩服,就是燈光大的;少數人佩服,就是燈光小的;若是無人佩服,就是有燈而無光;令人嫌惡,就是黑燈影了。

67、做什麼還嫌什麼的,就是不要命。(命者名也,名就是名分)

68、聖書上有「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說法,怎麼天道就不可得而聞呢?我有一個比方,在院中立一個東西,前面有日是光,後面有個影。東西和影子都可以量出高低長短,日光還能量出數來嗎?日光比作天命,東西比作宿命,影子比作陰命,所以現在只能談宿命,陰命,而天命,人都不很明白啊!

按:宿命大的陰命也必大,地位高,有勢力,財產大,有依仗,他們立功立德容易,造罪造孽也方便,說一句話,辦一件事,都可以為一方人帶來福利,也可給一方人帶來災難。只有止宿命,眼睛向下看,多為大眾謀福利,才是上達,長天命。天命和天性同源,所以其大無限(如日光)。雖然宿命大的,其陰命也大,(影子也大),但能不以宿命為主,所以不落陰命。

69、人得三界分清,天命人人都是和天一般大,惟宿命陰命有差別。

按:鳳儀先生本是放牛、扛活出身,家道貧寒,宿命可說很小了,但後來辦女學,興教化,勸世化人,終於有那麼大的成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聖人,天命可謂極大了。由此可見,修天命絕不在宿命的大小啊!

70、萬靈的真寶貝就是「萬罪」,萬罪就是一切過不去的地方,必把過不去的地方都能過去,才能萬靈。

按:過不去的地方,便是心靈上的堵塞,它所帶來的後果是極為嚴重的。如由於心裡過不去,想不開,長時間苦悶;有的因此患病;有的人際關係矛盾,竟發展到一試決鬥;更有的為此而走上了絕路。由此看來,心裡過不去是一種隱患,膨脹起來,實在可怕,確實是「萬罪」。那麼怎樣可使過不去的地方能過得去呢?這是一種很大的學問,鳳儀先生的性理學說,便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

71、不知足天命不長,不放心宿命不止,不認賬陰命不了。要以大義養天命,以慎言語、節飲食養宿命,以忍耐二字消陰命。

72、 少掙錢、多幹活,就有功德。

73、天命是真的,宿命是假的,陰命是壞的。

74、以天命為主的,雖然事壞了,終久也必好;以宿命為主的,雖然事好了,終久也必壞;以陰命為主的,雖然事成了,但如同倒在門外的一筐柴火灰,很快就被風吹散了。

按:什麼是以天命為主呢?看看歷史上的英雄豪傑、仁人志士,他們當時的遭遇,都是坎坷多難,窮困潦倒,從現象上看「糟糕」極了,但他們是以天命為主,以天下為己任,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終能流芳百世,傳頌千古。如岳飛,文天祥等,都是明顯的例證。又如王鳳儀先生開辦善德當失敗時,積下巨債,議論紛紛,逼債者盈門,其失敗之慘狀,親友擔憂,鄉人側目。然而善德當事件卻成為其德業成就重要內容之一。原因就是以天命為主,目的為眾人造福。什麼是宿命為主呢?如以名利為重的那些高官厚祿者,顯耀一時,到頭來,沒有不垮台的。又如家財萬貫的富翁,其家業不敗於子,則敗於孫。什麼是以陰命為主呢?如那些貪贓枉法,甚至用卑鄙手段,來之不義之財,很快就會衰敗,甚至鋃鐺入獄,落得身敗名裂,其罪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便是以陰命為主的下場。

75、三界(性心身)清了,才算是真盡孝道。

76、性剛不動脾氣,動脾氣性剛倒;心剛沒有私慾,有私慾心剛倒;身剛不打罵人,打罵人身剛倒。

77、當什麼人,存什麼心,千萬不要存人家的不對。

78、包屈的傷心,後悔的傷性,懶惰的傷身。

79、有的修行人,成天閉目打坐,(沒經過人事磨練)往往把六賊關在裡邊了,正是凡心沒能了呢!

80、三界分清是得分開,心界有事不要連動性,身界受傷不要動了心。

81、想要知道自己的三界清否,要自省有人來惹我生氣時,我性中是發生怎樣的滋味,到底動不動?我心裡能會幾個人的道?我身界行為正當否?到底會做哪種事?這樣反省,三界自然清。

82、香瓜,苦的時候正長(音掌);人的天命,苦的時候也正長。

按:孟子說「……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增益其所不能。」此正所以促使其長天命。

83、人有嗜好或病症,就足以消自己的德,即使你全力做德,也得消去十分之三。病是性中有根、心中有漏。

按:人有病雖是發生在肉體上,但根往往在性中,因為多數疾病來自於精神因素,也就是來自於氣稟性(恨怨惱怒煩),所以「病是性中有根」,然而稟性發動的開關在心,所以說「心中有漏」。

84、今人愛人都愛俊美靈巧的,這是愛他的身,身是胎生之物,這種愛也可以叫作愛物。人必得有道,他的道沒行得圓滿,你能講給他聽,這叫作真愛人。

85、人們要想三寶足,必得實行不怨人、不包屈、不後悔、不爭不貪不攪,怨人像鍋邊上哧出來的邪氣,包屈像鍋底下抽柴火,後悔像落氣似的。

按:這種巧妙的比喻,說明了怨人的人自己不順氣,也必定使對方感到有陰氣相侵,故曰「邪氣」;包屈的人必要洩氣,失去幹勁,故曰「抽柴火」;後悔的人會產生嚴重的失落感,故曰「落氣」。這三樣都是清三界的重點。

86、拿心(私心、妄心)為主就助稟性,用心的而說沒有稟性,是絕沒有的事。(因稟性的根紮在心裡)

87、不高興的時候,就是生心眼了,意像球膽似的,貴乎無漏,有針鼻大的眼兒,它也冒氣,生心眼和這是同樣道理。(意指意界,常樂無憂。詳見《四大界》)

88、人是三界生的,必須三界分清,才能各還本然。性出於天,性若黑暗,絕還不了天曹債;人不明白人道,還不了人間債;心屬因果,心不死,還不了因果債,人心死了,立時就好了。人把心一死,不是佛也是神。

89、不責人而責己,是得道的捷徑,可惜人都不肯行呢。

90、一動性就失天道,一生氣就失人道,一打人罵人就失身道,性心身是三寶,三寶又哪可失掉呢。

91、三界是要先分清,而後再合一。

92、把貪心一去,當時就樂起來。(貪心少,失去的就少)

93、想要化性,必得向後退。

按:「退」是指從追名逐利,爭強好勝的漩渦中向後退,氣火就容易化了。退一步海闊天空。

94、人非得把心死了不可,世人不得道,只因為怕人恥笑,總存個好好(貪好)的心,所以不得道。

95、不怨人三個字,妙到極點了。

按:人的苦惱,絕大部分是由怨人(怨氣)引起的,如能做到不怨人,便是自我性靈的最大解放。

96、一塵不染,就是一切不著住。今人遇著不如意的事就動性,不順心的人就動心,這就是染塵了。

97、稟性一動就是火,私心一動便為氣,古人說降龍伏虎,就是將這火和氣制住,真能制住,身界還有不成的嗎?再者若能降伏住的,它便為我用,若是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98、若能把道理鑽透了,性也就容易化了。

按:能把各種道理研究透徹了,無論什麼事都能想得開,什麼人都能過得去,煩惱自然就少了,稟性也就容易化了。

99、看假了,行真了,才能成。

按:「看假了」,是要把虛幻不實的名利財物、權勢、地位都看破了;「行真了」是要把應盡的倫理道德,責任義務,實行真了。

100、人的三界像高梁度漿似的,要一點一點的度。(籽粒成熟的過程)

101、三界俱足,自能合一。

按:性清無脾氣(恨怨惱怒煩),要天理足;心清無私慾,要道理足,(倫常無虧);身清無嗜好,要情理足(能包容一切)。如此三界俱足、合一、昇華,才有成道的希望。

102、身子得沒有病,心得不存閒事,(要存道理),性得沒有脾氣,才算做三寶足。

103、三人同心,黃土變金,人們都認為是你我他三個人,其實就是性心身,性是天人,心是陰人(地賦以命曰心,故稱陰人),身是世人。

104、我們的三界真能合一,其力無窮。

105、能達通天理、人事、因果,才算是達通三界。道是天道,求道是求著合天,不合天什麼時候也不能合道。(沒有陰私,沒有氣稟性,能夠達天時才能合天)。

106、有情就是因果不了。(因為有牽纏心,放不下。)

107、人不得道是因為性心身三界不能合一,身做這種事而心作別的想,這是心身不能合一。遇著逆事時擔不了,或生氣,或上火,這又是性和心身不能合一了,必三界合一才能得道,想要成佛還必須四界合一,今人用「心」學佛,又怎能成呢!

按:「四界合一」即四大界志意心身合一。四大界中的「志界」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也即是佛界。

108、比我在上的人是我的天命,平等的是我的宿命,在下的人是我的陰命,所以人正是我,豈有人我之分,所以無人無我。

按:本條語錄是三命的另外一種用法。天命、宿命、陰命,有時是用在說明人的生命性質和質量,有時是用在人或事物的三個不同層次上。所以三命原本是包括三界之中,但也有時單獨使用,用法是靈活的。

109、貴人侮辱愚人,將來貴人必要反倒賤了;富人苛苦窮人,將來富人必要窮了。

110、我從辦善以來,就一意辦善,人家勸我念佛,我也不幹,我就誠在天地人上。實際說來,三者還在我本身的三界中,所以還是誠在我身上。辣椒在辣椒上成,茄子在茄子上成,個人在個人的本上成,道絕不是外求的。

111、外功像油漆似的,內果像木質似的,木質若壞了,雖然油漆得很美麗的,終久也必要毀壞。

112、天命是什麼?就是名,像為省長的,就有一省的天命,一省的人沒好,就要自責道,怨我呀!這就是「性能籠住命」。然而,若是道理不足,還是命不足啊。

113、天理是要和天搭茬,道理是要把倫常悟明,情理是無論怎樣愚的人,總要找出他的好處來,情理自然圓,這就是三界。

114、人的本位定住就能達因果,因果消了才能長天命,三界俱「足」,才能成佛。

115、做德還天曹債,盡倫常還人間債,做善還因果債。沒還了的人,或者被病牽回來,或者被人牽回來,所以必得把後天債還完才能到先天。

116、三界齊修才能了脫,像普通的修行人,只知道吃素、念佛、施捨,終身獨居,把人事、因果完全不顧,所以來世享用很豐富,受寵愛,但卻沒修出去,是因他福命雖有,而未曾盡人事、了因果呢!

117、多立事功,多結緣,就是外功,有外功才可以成內果。

118、捨了萬物,才能收進來靈光,因為人的靈光都散在萬物上了,如產業等都是業根。但立刻捨淨,還不行,得修點捨點,捨淨了,也成了。

119、命就是人,性就是神,志就是佛,必須性命雙修,才可成道。

120、身子不修,只因性心身不能合一的緣故,人和物所得之於天,原性都是光明澄澈的,只因累世摻入惱怒恨怨煩,就有偏,就不能合一了。

按:「化性」便是教人們清除累世摻入的惱怒恨怨煩,使之恢復原有光明澄澈的天性。所以先生提出化性之說,是發前人之所未發。

121、杏樹必靠接碼子(果樹的嫁接)才能結好杏,若過百年不接碼子,滿林杏樹,雖然原種是銀白杏,也必要變成山杏了。因為這個理,我知道人類進化也全靠教化,若不教化,就要近於禽獸了。教人以古聖先賢之道,他們就可以學,學久了,存真了,古聖的靈就來相助。我從奪周姑丈之志,而又奪羊角哀之志,我知聖賢之靈真能助人啊!(《羊角哀捨命全交》系歷史故事,春秋時代,羊角哀為解救左伯桃之困境而犧牲自己,以全朋友之交)。

122、杏樹接碼子,是三界一齊換,當它是山杏的時候,仁、核、肉都是山杏的本色。接碼子後,仁、核、肉都成銀白杏的樣了。可見換界的難啊!我常說隔界如隔天,是不錯的。我明道之後,就知道滿世界人沒有像我這樣的,因為別人的三界不能換得這樣的清啊!

按:奪古人的志,「接碼子」,是鳳儀先生獨特的實踐,除非親自體驗,是難以得知其中的奧妙。

123、人的三界像三弦似的,彈弦的人拿起三弦要定定弦,使之合一。我們的三界也要常加品評,性理圓足沒有?心中道理足沒有?身界能圓情(情理無虧)沒有?能時時省察,三界俱足,自能合一。

124、上天給我們的性,是無所不知的。我救楊柏,忽知一切,就是元性告知我的。

125、道像燈火,德像燈罩,德不足,擋不住外界的惡風。

按:道行的不真,便立不住命,德行不足,便養不了性。性量大,其命必大,則其光輝也必然圓足高大,因此,邪氣與惡風也就難以侵入。

126、好心不如心好,熱心不如良心。

按:一般人所謂的「好心」,多數是要求或責備別人,盼別人好。而「心好」是要求自己,從提高自己的心性上下功夫,以之帶動別人。好心是「求諸人」,心好是「求諸己」。所以說好心不如心好。「熱心」是好心的反映,「良心」是心好的實質。

127、凡事求合於天理才近於道,合於俗人心的多不合道,只一個求俗人心,真把我嚇死了!

按:天理是大公無私,人我一體的,能本乎天理行事,自然合道。不過,有時不易被常人所理解。然而處處合乎俗人心的事情,往往是違背天理的。如婚姻嫁娶都要大事操辦,講排場,求表面,鋪張浪費,勞民傷財,這是世俗人所追求的。但卻不研究夫婦相處之道,正是違背了天理,所以不會增進家庭幸福。又如占公家一點小便宜,一般人認為是心安理得的,實際正是違背了天理,天理是一事當前,先為公益著想。純按天理行事,往往是不一定被人們所接受。如張雅軒創辦女義學,捐獻了全部家產,傾盡畢生精力,當時,是大多數人所無法認同的。後來,女義學真的大興起來了,遍及關內外,達數百處之多,人們才認識到他所做的是超塵拔俗的壯舉。這時,家鄉父老才無不唏噓讚歎。所以一個人總是處處求著合乎俗人心,便永遠做不出驚天動地的大業,更遑論成道成德了,難怪鳳儀先生為此做出那麼深切地概歎。古人說:「夫談真則逆俗,順俗則違真。違真則迷性而莫返,逆俗則言談而無味」。(僧肇:《物不遷論》)真是切中時弊。

128、去貪爭攪,行智仁勇。什麼叫智?就是遇事要知道他的因果,不生怨氣;什麼叫作仁呢?仁者愛人,無論對面人對我怎樣不好,然而,我知道他性沒化,心沒死,苦惱得很,當生一種可憐他的心;什麼叫勇呢?對於道看得清,見得透,就盡力行去,這就叫勇。

129、今人不達對方的意,偏要叫對方像我,所以很費勁。

按:不理解對方的心情,只是一味要求對方像我所想像的那樣去做,這不就苦了對方了嗎?不僅事與願違,且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反感,同時自己也感到非常苦惱。所以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30、能忍受,性就清;能知足,心就了;能擔事,身就了。

按:人最難接受的就是吃虧忍辱。然而,吃虧忍辱能泰然處之,不動氣火,就證明他的氣稟性真正化除了,是性界清了;心界最難控制的就是一個貪字,能做到處處知足,就自然不貪了,不貪是心界了啦;身雖有很重的負擔,但心性不為所累,身界的苦就了啦。

131、能歡喜,性就化。

按:陰沉、愁苦、嗔怒等等情緒都屬陰,會助長稟性;歡喜、愉快等情緒屬陽,能涵養天性。所以常常歡喜、知足,就能化除稟性。佛家說的「常存歡喜心,永不遭魔」,也是這個道理。

132、天性是向裡歸的,稟性是向外散的。

按:印度瑜伽經典《無帕尼沙德》中有句話:「造物主把人類的孔穴(眼耳)開向外方,所以人類只會向外看;惟有賢明的人,才內視自己。」這句話雖很幽默,卻內涵深刻的道理,人們正因為處處往外看,被物慾所迷惑,專看他人的不對,才迷失了天性。只有內視自我,時時向裡歸,才能露出天性;向外散,執著於物慾和名利,必然增添習性,助長氣稟性。

133、不挑眼,就能養道。(遇事吹毛求疵好挑眼,煩惱必多,涵容一切,才能養道。)

134、什麼時候心眼沒有了,什麼時候成。

按:首先要明確什麼是心眼?所謂某人心眼多,不外乎說明他的私心、貪心、欲心、虛榮心等等玩得巧妙,甚至一時還沒被人發覺,便宜就得到手了。其實,越是這樣,他的私心所發揮的能量越大,結果所造成的罪過就越重,所以,先生說:「動心眼就有罪。」心眼是心界的大漏,只有把這個漏堵盡,才是修心的目的。

135、斷不了錢,斷不了累,斷不了爭理,斷不了是非。凡是怨人的,準不會,會的,准不怨人。

按:所說的斷了錢,是指把錢看得很淡泊,從心理上斷了錢,並非不用錢。人之所以受累,都是由錢財上造成的。修道的人如果把錢財看得太重了,他是絕對修不好的,因為錢財佔據了他的心靈,全部心身被錢財所役,就必然與道距離遠了。好爭理的人總是好看別人的不對,認為別人對不起他。所以爭理心常常成為是非之源。好怨人的人,一定是在「心存道理」上欠功夫,如果道理通暢了,就沒有想不通、過不去的地方了,所以說怨人的準不會(道理不足),會的准不怨人。

136、性中生氣是火,心中生氣才是氣,所以陰。

按:性中生氣,必然發作出來,表現為動肝火,發脾氣,往往傷別人;而心中與人過不去,想不開,暗中生氣的人,雖未傷及別人,卻傷自己,所以形成陰氣,常了必然轉化為疾病。

137、允恭問:「怎樣可以明德?」先生道:「想要明德,必得性圓,想要性圓,必得死心,能裝個活死人,萬事自休。」

按:明德即是圓滿個人的天性。什麼叫作性圓呢?它的表現就是照得全,不論遇到什麼坎坷逆境,擠不住,壓不扁,不頹靡,不洩氣,而能不改其樂,這確是很高的修養境界。但欲達到此境界,最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死心,就是去掉貪心、名心、利心和貪好之心等等,一句話,就是看破一切,裝個活死人,則自能萬事不動心了。否則,明德只是一句空話。

138、人們的罪,不都是造的,有的時候是爭來的罪,有的時候是揀來的罪。像我原先看見人家不對,我就生氣,後來得一身病,這就是揀來的罪。

139、人都說命由天定,哪知道還是由人自做。我本來是個愚人,如今能夠這樣,豈不是由我自造的嗎!

按:「命由天定」是「宿命論」,已流傳數千年了。但鳳儀先生是反對這個說法的。他以自己的實踐,有力的駁斥了錯誤的命定論。

140、圓不在大小,圓了才能照得全。

按:圓,包涵天理圓,道理圓,情理圓。天理圓則性光顯露,常樂無憂,無有陰濁之氣,則性光自會圓足;道理圓就是道理足,倫常無虧;情理圓,是能包容一切反面情感,無論怎樣愚的人,也能找到他的好處。這樣,自能三理圓足,五行圓轉。因為我是光明的,我到哪裡,則哪裡就有光明,所以才能照得全。

141、允恭問:「怎樣三寶才能足呢?」先生說:「必得真不怨人,裡邊絲毫怨氣也沒有,三寶自足。怨人就要沾滯。你哪處不圓,就從哪處來逆事,那可正是天來給你送道,你要認識,把道得來就成了,因此,我教人不怨人。」

142、做事苦,不做事可足以養性。然而,不做過去,終究不能得著。黃連是苦的,你不嘗過,總是不知道它的滋味。既做一事,必須得著,得著還須「了」,了才能「過化」,若沾滯不了,就不對了,「存神,是存他人的道。」

143、有人講十殿閻王,允恭問:「閻王是全球就這十王啊,還是各國有各國的十王呢?」先生道:「你真傻呀!十殿閻王就在你本身,本身自有五倫,五倫變成十義,十義就是十殿閻王(十義包括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君臣,哪一個人沒當好,都要受十王的管轄)。人在人間有個身子,天上有個光,陰間有個影,你若錯了,三界齊動,豈止於陰間呢!」

按:鳳儀先生的解答,真是妙極了,為我們破除許多疑團。佛家講「一念三千」,三千為「三千世界」之略,即宇宙萬有的總體。又說「此三千在一念心」,「一切唯心造」。先生的說法與佛家是一致的。看來十殿閻王也不出一身,十方三界,無不繫於一念。先生更把它融於倫理間,使人們在修學的時候,處處有著落,一切無不從自身求。

144、自由是福,自然是道。

按:自由的福,但不可能無止境的毫無限制的永遠享受下去。況且這種福可以使人腐化墮落,迷失自己,最後陷入無邊的痛苦之中。古人說:「惜福」,就是這個意思。自然是道,怎樣理解呢?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道,都體自然而運行,「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就是原本如此,沒有做作,不加雕琢,道之所以「大」,便是以其自然。人修道的最高層次,就是與宇宙為一體,達到自然。所以先生說:「道就是人與天合。」

145、眾人就是天,眾人的心就是天時,眾人的咀就是天氣。

按:古人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正說明眾人是天。四時的運行,時代的更替,體現了陰陽消長變化之法則,此謂之天時。所以從人心之所向,就顯露了天時變化之樞機,「順天則存,逆天則亡。」言為心聲,從眾人自然流露出的語言中,可以反映出世運大氣候運行變化的規律。

146、德與孽是相連的,如不知機妄動,雖然做德,而不免做孽了。

按:某人跟隨鳳儀先生創辦女義學多年,信願真誠,成果顯著。以後他又回家取錢,向長子說要在江北(黑龍江省)買地,長子信以為真。結果他並未買地,又把這筆錢施捨辦學了,長子從此不僅信不著父親,並對辦善事也大為反感了。這不是正是「不知機妄動,雖然做德,而結果成孽」了嗎?再有對人家的前因後果不瞭解,只憑主觀隨意處理,雖然動機是好的,但很可能鑄成大錯,好心辦了壞事。

147、我常說三權在手,究竟什麼是三權呢?勸病是我發明的,有病的真信我,真就好了,這不是掌陰權嗎。什麼叫掌人權?像朱循天的事,我知他前後的來歷,我指給他的道,他做去,真就好了。我兒媳有病,我給她一說就好了,因我明白媳婦道,知道她的病是從哪裡來的,所以我是真公公,這不是掌人權嗎。我真了,我有個真訣竅,怨人就是假的,不怨人就是真的,大家千萬記住吧。什麼是天權呢?天權就是能為眾人造福,使人佩服了,就叫作掌天權。像我辦善德當,清騰鰲堡淑貞校的饑荒,都是一招呼就動,就是有天權。有天權的,必得養性,若能把這道理鑽透了,性也就容易化了,天權自掌。

按:「三權在手」如此解釋,完全落實在人世的現實中,處處有著落,才最有說服力。

148、什麼是「和而不流」呢?像我和杜紹彭相交多年,他雖然極富,但我不曾欠他一文錢,這正是和而不流。現在我和馮某相交,他雖然為官,但我不曾托他給我兒孫謀事,這也是和而不流。我若欠杜家的錢,或托馮某給我兒孫謀事,就算和而流啦。

按:鳳儀先生已達到超塵拔俗的了脫境界,財富與權勢豈能牽動!所以在塵不染塵,在俗不流俗。

149、人是三界生的,胡黃白柳都是兩界生的,他本來不能迷人,然而因什麼能迷人呢?只因人都用心(自私自利之心)作人,就失去一界,再動性(氣稟性),是又失去一界,失去兩界,而剩一界,所以被兩界的動物所欺。

按:動物只有身魂和陰魂,人如果性(靈魂)和心(陰魂)都迷失了,只剩身界,陰盛陽衰,怎能不被兩界的動物所欺呢?

150、任性是惡人,任意是賤人。

按:任著稟性大動脾氣,惡力發作,傷人害己,豈不是惡人!任意行事,損人利己,必遭唾棄,豈不是賤人!

151、當進而進就有功,當退而退就是德。

按:為了盡道,或為某一公益事業,需要你賣力氣的時候,你能勇猛精進,這就是有功;當著功成名遂的時候,你能身退,把功勞和榮譽讓給別人,而不居功,這就是德。

152、學道要蓋住鍋,一點也不許說散話。還要說還要不說,不說是不說散話,說是要說「道」。你要把鍋焊上,一點氣也不出,饅頭不能熟,出是要出寒氣。裡邊是熱氣圓足。明白這個理,道自然就明瞭。

按:這是在道德講習班中,鳳儀先生所強調的守則。(可參閱民國十一年在德惠開辦講習班,見《年譜》)

153、要定住,得不包屈。我挨官兵屈打,而不包屈,有無數人替不平。這正是給我增了無量的命(天命)。這裡的增減,有誰知道呢!

按:先生三十六歲受官兵屈打時,真能定住,絲毫不外怨,雖然牛欄杆都打斷了,但先生身上無一點傷痕。正是由於認因果,內裡不生怨氣,截斷了陰氣的緣故,所以不痛不傷。挨打不怨,是消陰命,眾人替不平,是增天命,當然,這個道理是一般人所不易理解的。

154、小事是大事的根,做大事要從小事上著意,做小事更得知道大事的道。小事像大樹的小根似的,大樹雖有大根,然而吸收水分,還是全仗小根啊!

按:從日常生活瑣屑小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德作風,正如一滴水卻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那些做小事都不可靠的人,怎能期望他把大事辦好。對日常小事蠅營狗苟,做大事豈能光明磊落!所以說小事是大事的根,做大事要從小事上著意。一個群體的事情,必須人人關心。所以做小事更得知道大事的道。大善是集小善而成,所以說「大樹雖有大根,然而吸收水分,還是全仗小根啊」。

155、歸根反本,才能有成。又說:人的根在天上,植物的根在地下。

按:歸根是回歸本性,本性就是天性;返本是返回本命,本命就是天命。性是天賦的,所以說人的根在天上。五大宗教教主也無非是為了教人歸根返本,才開闢了五條光明大道。因為人經過生生世世的輪轉,本性被染污的太深了,本命虧損的太多了,所以欲返回本來面目必須通過長期的修持與磨煉,死心化性,去偽存真,方可達到歸根返本,了脫生死的境界。

156、一個人便是一個太極,便是一個天地,便是一個陰陽,便是一個世界,天地有壞,我性無壞,實際人比天地貴重得多呢。

157、道就是命,德就是性,以命為主可立功,以性為主,可立德。

158、叫人佩服,性中就放光,叫人信服,命就增大。

159、陰命不了,陰曹的債不了;倫常道不盡完了,不能登天堂路。清性,就為的還天堂債;清心,才能出人間路;清陰命,因果不攪,陰命是容易了的,只是不攪便了。

按:所說的不攪,不只是表面上不與之計較或爭辯,而是能定住,內心巍然不動。如朱循天立住三剛,不與前妻爭攪,終於了卻了因果。盡倫常與清心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只有倫常道盡得圓滿無虧,心自然了啦,才能登天堂路,再把氣稟性化除,便是天道無虧了。

160、循天問:「徐子貞(辦義學多年,懷德縣義學創始人)怎麼明白道之後,未路又迷了?」先生道:「這像陰天似的,雲稍破開,太陽放一線光明,不久又合上了,就像這個道理似的。如能看破人世,萬有俱空,一切都不是我的,那才是真看破了。」

按:有不少半途而廢的修道人,往往是被情牽回來,被物牽回來,被「好」牽回來,或被氣火牽回來,都是沒有徹底看破塵世,尚有「我相」的緣故。

161、悟道要立定志向,時時在一條道上去悟,常了,道自然就源源而來了。這正像機器井(壓水井)似的,越壓動水越多。可是井筒很細,那些水豈是都在井筒裡嗎?不是,是在井外,不過井內的水出去了,井外的水就進來補缺,道之源源而來,和這水是一理。

162、循天服侍先生的時候,有一天,先生說:「循天裡頭很悶,像燒的土豆子似的,裡邊熟了,只是生氣沒冒出來。」循天問:「怎能放出來呢?」先生說:「必得鑽透一條道,才能放出來。」循天又問:「不是得三寶足才能鑽透嗎?」先生道:「不對,先鑽透了,才能進去陽氣,才能足呢。」

163、循天問:「怎麼才能精化氣,氣化神呢?」先生道:「精就是精靈,人與物都是精靈,狐狸因為有好皮,鹿因為有茸角,人才害它,就因為有『物』啊!人不格物(格除物慾),又怎麼能固精呢?精想要化氣,必得不怨人,怨人就是陰氣,不怨人就是正氣,能達到真不怨人,就是純陽無陰了。氣就是器具,人們為父、為子、為夫、為妻,都是名,都是器,一怨人,器就裂了,又哪能裝住東西呢?能不怨人,就成為完善的器,這算是精化氣,若能到在『君子不器』的地步,不但能作器,而且能作眾器,這就是氣化神了。若再能大放光彩,把人、物的性都得著,和天地同體,那就是神化虛無了。」

按:先生對精氣神的解釋,雖不一定合乎古人的原意,然而在盡性立命中的意義與價值卻是不可思議的。他是讓人們從倫理和性理上來理解和運用的。

164、精氣神是三寶,必得精化氣,氣化神,神還虛。氣足不餓,神足不睏,精足不思淫。想精足必得固,想固精,必得極柔和,想要極柔和,必得絲毫不往外怨,養得極柔,才是真剛。

165、三界就是三魂:靈魂、陰魂、身魂。身魂就是父母生的身子,陰魂不是有身體時候就有的,是當降生時,呱的一聲,陰魂入殼,這是地府給的(也稱命魂)。它是糊塗的,就知道貪,知道吃,所以是昏的。天給的靈魂,是清明的,然而是隨時隨地慢慢地進來的(有撥陰取陽之意)。若不得著靈魂,就要成個癡呆人了,所以靈魂聚的越多,天分是越大的。我們講道聽道,正是向裡邊進靈魂呢!若常說自己不行(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天門就閉了,不可不加小心。

按:常說我不行,就是不相信自己,等於自己壓著自己不得抬頭,使本有的形象變得矮小,性光變暗,正是自己欺侮自己。

166、不受魔,不成佛;不受苦,不享福;不受罪,不出貴。所以道都是從反面成的。

167、人如能修出三個老爺子,不受他們的管,便算成道了。性不動天老爺管不著,心無私慾閻王爺管不著,身不犯法,國主爺管不著。

168、人們都唸書,我偏說書念人。

按:用三命來解釋,「書念人」就是把書本上的道理歸結在個人身上,道理和行為要結合起來,付諸實踐,這就是書念人,提高精神品質,正是以天命為主。人唸書是為了增長知識和學問,是以宿命為主。

169、先生對循天說:「你的性沒圓,心還有漏。」循天問:「心怎樣才能不漏呢?」先生道:「必得性圓。」循天問:「怎樣才能性圓呢?」先生道:「必以意為主,能大義包涵,和天下合一,天下就是我,我就是天下,孔孟的仁義,彌勒的能容,都是此意。」循天問:「性圓了,心怎麼會止呢?」先生道:「這像日月似的,日光出來,便顯不著月光了,這不是很明顯的理嗎!」

按:性圓了,達到光明澄澈,才會發揮其妙用。

170、有真知自無煩惱。

按:真知就是良知,人們往往誤以為博學多識就會有良知,其實學識多為後天知見,這些知見越多,真知就被蒙蔽得越深,煩惱就越多。求學識和求道是兩回事,所以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求學問是要天天增長知識,求道是要天天去掉為了自私自利的後天知見。所說的看破一切,也意味著破除這些後天的知見,而後才能露出真知。

那麼為人就不該求學識了?多年求得的學識,還必須排除掉嗎?不是這個意思,知識有知識的用處,只是不完全以它為主,不被障蔽,就可以了。求道和求學另一個不同特點是:求道要靠悟,屬於內求法,求學是向外面學,屬於外求法。但自我悟出來的道理,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從外面學業來的知識,是有限的。

171、三界像秤上三個秤紐(提秤用的)似的,性像外懷(第一秤紐),心(命)像面上(第二秤紐),身像裡懷(第三秤紐)。裡懷出門是定盤星,打到頭才十斤,這像身界立功似的;面上出門十斤,打到頭五十斤,這好像立命似的;外懷出門五十斤,打到頭一百五十斤,這好像以性養德似的。身立功達到極圓滿不過十斤,一動心念就消去了;立命已圓滿了(才五十斤),一動性就又全失了。假如只立點功,一動起稟性,不但全失,而且要倒賠了許多,這叫被大秤撅去了。這些地方不可不慎。

按:佛家講「怒火能燒功德林」,這也正說明動氣稟性的嚴重性。所以先生把性提高到極為重要的地位:「天地有壞,我性無壞。」

172、某人問:「吃素有什麼好處?」先生說:「第一是不殺生,不欠殺生債,第二,凡是肉類,都足以發火,尤其是牛肉更甚,魚類雖不像肉類那樣的發火,但是魚類極濁,最足以染污性靈。」

按:不殺生,就是涵養人性中之「仁」,這個仁就是天地的好生之德,生生不息之機。達文西說:「人是一切動物的主人,因為他殘忍超過任何動物。以別人的死亡,換取自己的活命,我們身體成了墳場!」托爾斯泰說:「當我們的身體是被宰殺動物的活動墳場時,我們怎能期望這個世界能有理想的境地?」所以性中之仁,也就是佛家的慈悲,是最為寶貴的,絕不可以受到傷害!同時,素食又可斷殺生因。

肉類是動物的屍體,它的污濁性是可想而知的。動物被殺之前的極端恐慌,以及被殺時的痛苦,會使體內的生化作用有了極大的變化,產生了許多有害的生化物質,這些被毒化的屍體,做為人的食物,其不良後果,不是非常明顯嗎!況且肉類本身就會使人發火,醫學界曾作過調查,肉食者中,患心血管疾病的以及血粘度大大高出素食者,肉食者由於年齡的增長而患冠心病以及各種慢性疾病者明顯增多。至於肉食對自性的污染就更為嚴重了。

173、人都求道,而不知道在平常,飲食起居都是道。可是人都不察呢。

按:「道在平常,飲食起居都是道」,換句話說,即是道在當下。比如吃飯不挑揀,好的歹的一樣吃,都能吃的飽,睡覺能做到神清夢穩,環境好歹,都能睡得很自然,大概這個人的修養境界一定很高啦!有的人學道不從現實中入手,偏要著重一些玄妙縹緲的東西,終究要誤了自己。

174、翻世界要從細微的地方去翻,就是是要翻個人的心頭一念。

按:所說的「翻世界」,就是要翻轉腐朽陳舊、污濁罪惡的舊世風成為人人自立、棄惡從善祥和的世風。但這必須從人心上做起。

175、唸書不如念人,念人不如念己。

按:「唸書不如念人」,是說要把書本上的大道理付諸實踐,而「念己」是強調要認識自己,解剖自己,檢討自己,提高自己。

176、人講自己的性,正是念佛教的真經呢;講命正是念儒教的真經呢;講身正是念道教的真經呢。

按:佛教最重性德的修養,性德即本性中所具有性能、功德。先生最重化性,圓滿天性,正是佛教的精髓;先生講命,即盡倫立命,盡到個人所應盡的天職,正是儒家做人的原則。先生講身,要求人們死心化性,可健身長壽,正是道教所強調的。

177、老子講天道,是對風俗淳厚的人們講的;佛教講出世,是對人道無虧的人們講的;孔子專言人道,是見到世人對人道已經不講求了。現今我講道,要把天道人道和因果一同地講。是因現在為「因果世界」,不破因果,萬難返還到天道上。

按:明代高僧憨山大師曾言:「為學有三要:所謂不知《春秋》(儒家《五經》之一),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可見三教經典各有所長,各有功用,萬不可抑彼揚此。

當此物慾橫流,人心日下,損人利己,隨處可見,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因果循環,極為敏感,故曰「因果世界」。如此惡濁下流之世態,欲使之返本還原,必須天道、人道和因果一同地講。

178、道為什麼要天天講呢?因為道是活的,一時一變,是不固定的,所以得講。

按:道永遠不會被時代所拋棄,就因為道是活的,總是契理契時的,所以萬古常新。當然,道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譬如五大教主教化人類「出苦得樂,止於至善」,這一真理就是永遠不會變的。

179、古代四大名醫是治人身體疾病的,五大宗教的教主是治人的靈魂疾病的。

按:靈魂上的疾病,主要表現在「貪、嗔、癡」等方面,其症狀卻是非常頑固,必須認真學習宗教的教義,結合實踐,方可治癒。

180、我得道是得之於天,一般人有認我為師父的,我絕不答應,我是大持平等的,有問我的,我就答覆他。沒有遠近的分別,所以最平,既不認師父,更不收徒弟。佛看眾生是平等的。

按:鳳儀先生勸世化人,絕不走宗教路線,所以不認師父,不收門徒,更沒有宗教的形式。先生未讀過書,未學過聖經賢傳,更未讀過佛經道典,其得道完全是來自於個人實踐,親身體驗,故先生教人也是特別強調躬行實踐,學一句行一句,不尚空談。

181、性是良知,命是良能,常人怎不知不能,因被物慾蔽住了。

182、我常說,會當人聚萬靈,不會當人散萬靈。怎就散了呢?遇事就生氣上火,便是污染了性靈,那不正是散了嗎。

183、怨人是結冤的總根,嫉恨是造孽的總根。

184、多一個心眼,先天上多一分累,常覺就可以去。

185、真修性的人,殺了也不動性。

按:動性首先是動心,而後才動氣稟性。殺了都不動心的人,若非聖佛的境界,孰能如此。

186、天加福,都是逆來,所以人都不覺;人加福都是順來,所以人都知道。

按:坎坷逆境,正是鍛煉人,考驗人,如能有個明確認識,這正是提高自己,成全自己的好時機。如果處富貴福澤,一不謹慎,便流入下坡。所以先生說:「處逆境操守易,處順境操守難。」

187、男子必須乾三連,才是真剛,真剛絕不怨人,不怨人是佛界人。

按:乾三連是《易經》乾卦,三畫皆為陽爻。用在人身上,即必須立住三剛:性剛無脾氣,心剛無私慾,身剛無嗜好。三界性心身皆撥陰反陽。

188、能達通天理、人事、因果,才算是達通三界。道是天道,求道是求著合天,不合天什麼時候也不能合道。

按:人生的吉凶禍福都是由身承受,故曰身是因果的體現;盡倫立命,為人處事都是由心來主宰,故心屬人事;性要與天理合,故曰性存天理。所謂與天合,即以眾人之心為心,眾人是天,達到人我一體,便渾然合天了。

189、身子能勞動,而後才可以養精;心得存他人的道,給他人做打算,才可以養氣養命;存他人的好處,才可以保神。

190、當什麼人存什麼心,千萬不要存人家的不對。

191、有一次劉文永給鳳儀先生做飯,水開了,文永用涼水去點,先生道:「古人修道有一句話,止沸不如抽薪。」循天問:「什麼叫叫抽薪?」先生說:「起心念就有火,死心念正是抽薪。」

192、天性就是良知,開性的人,問他什麼,他知道什麼,就是因為天性來朝。

按:開性相當於佛家的開悟。

193、李子和所以能成道,正因為他止住宿命而行天命的緣故。他若在讓產以後,仍然創家業,又不對了。

194、多立事功,多結緣就是外功,有外功才可以成內果。循天問:內果成,外功不也就圓滿了嗎?先生道:不對,絕對沒有成的一天。循天問:什麼叫作內果呢?先生道:有先知就叫作內果,就是盡倫常等事,也都是外功啊。但若沒有外功,雖然講一樣的道話,而份量可有輕重之分。

195、神不足就不能普照一切,氣不足就不能達透一切,精是氣之母,精不足,氣也就不能足。循天說:「想要精足,就是死心吧?」先生道:「對啊」。

196、心是造因果的根,要有一點點私心,絲毫的牽掛,心裡就有黑影,就不能「了塵」。不能「了塵」就難逃輪迴。所以必須死了後天心,才能永斷因果根。

三界概述

根據鳳儀先生的三界語錄進行分析,歸納,從性心身各論,三理常存,三命消長,三界分清,三界俱足,三界合一等六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 性心身各論

性、心、身為三界(與宗教所講的三界有所區別),天賦人以性,地賦人以命(在此命與心義同),父母生身,所以人是天地人三界生成的,這是人的來蹤,天性是純陽的,心是半陰半陽的,身是純陰的。

性、心、身是三界的主體,同時與性心身相應的有天理、道理、情理。還有天命、宿命、陰命,均屬三界範疇。

1、性,從天性、稟性、習性三個方面來研究。

(1) 天性

人的天性是光灼灼、圓陀陀、光明澄澈的,是一切智慧力量的源泉,是人的真主宰。是儒家所講「天命之謂性」的性,是佛家所講「人人都有佛性」的性,是老子所講「道法自然」的自然之性。具備人類所有的仁義禮智信一切善良之性,它是人我一體,慈悲平等的,是人類生命能量的總根源。然而具體在每個人身上為什麼千差萬別,有智慧、善惡、急緩、高下之分呢?其原因乃是受氣稟所拘、物俗所蔽,蒙上污垢,致使純陽的天性不得復明,而失其妙用了。正如雲之遮日,陰盛陽衰了。人們學道修道就是為了清除三界中的污垢,恢復原有的光明,而成為完人。說到究竟,人的天性是與宇宙大生命統一的,也就是小我與大我的統一,故曰「天賦人以性」,又稱元性,佛家叫「真如自性」。鳳儀先生說:「天地有壞、我性無壞,人比天地還貴重的多呢」。此乃達到超凡入聖已超出三界之外了。古今中外的「大覺者」就是人類中這方面的光輝先例。

(2) 氣稟性

氣稟性簡稱為稟性。稟性的外在表現為動肝火,發脾氣。在發作的時候,往往失去理智,失去常態,暴躁如雷,面紅耳赤,相持不下,甚至大打出手。諸如憤怒、恨怨、生氣、發火埋怨、嫉妒、傲慢、煩悶、虛偽、報復、憂鬱等等,不僅使自己內心失去平衡,造成苦惱,或病痛,更常常傷害他人,致使家庭不和、夫妻反目,不幸的事時有發生。在社會上則可造成互相爭吵,毆鬥鬧事,不得安定。如發展下去,事態擴大,則可給人類帶來嚴重的災禍。總之,由於氣稟性所造成的惡果,實在太可怕了。所以氣稟性是傷害人的天性的頭號禍首。

人們使用氣稟性,不論對待近人或遠人,都不會產生好的後果。試想用脾氣對待夫妻間,或用脾氣對待子女、兄弟或朋友,其後果怎樣呢?只能事與願違。例如,對子女溺愛固然不對,但動輒打罵,拿孩子出氣,這樣,能教育好孩子嗎?豈不知對孩子越打罵,他內心裡和你距離越遠,你越難掌握他。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因為一個人在大發脾氣的時候,多半失去理智,有時由於一時的不能自控,竟而幹出來不可挽回的蠢事。

從「五行性理」(木火土金水)的角度來講,凡是氣稟性,都屬五行性理的陰面,越生氣越積聚陰氣,越容易生病。同時,發脾氣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百害而無一利。尤其對人的健康損害更大。它可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有的人,由於一剎那的暴怒,而造成幾個月甚至幾年不能治癒的疾病,比如腦血管病,不就是明顯的例證嗎?故鳳儀先生提出「化性」(化除氣稟性)之說,正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氣稟性是怎樣引發的呢?一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協調而發動稟性,不僅使個人精神痛苦,且傷害他人的感情。例如夫妻之間,我讓他(她)做的事情,結果不合我心,或者與我的要求相反,我便大發脾氣。又如孩子不聽話,或學習成績不理想,便大發雷霆。實際來講,這不叫教育,而是發洩憤怒,拿孩子出氣,怎會產生好的效果呢?又如上級對下級,大動肝火時,往往不考慮效果,用挖苦的語言,嚴加斥責,結果增強了下級的牴觸情緒,即或勉強聽從了,也是口服心不服,正所謂「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二是由於事不遂心引發了稟性,往往坎坷逆境接踵而來。這時,不免怨天尤人,情緒消沉,不論在家在外,總是心煩氣躁,屢發脾氣,不僅損害健康,且鬧得全家失歡。這樣,不僅逆境無轉變,且愈益加重心靈上陣痛。惡性循環,愈陷愈深。如此看來,發脾氣動肝火,既突破不了難關,也扭轉不了局面,只不過是一種無能的表現而已。三是由於人與物的關係而發動稟性。人生活是時刻離不開物質的,離開物質便無法生存。人在物質不能滿足要求或不能得心應手時,也會發脾氣。如那些由於對財物的爭貪計較,爭鬥不止,甚或釀成同室操戈的悲劇。待慘痛的惡果出現了,始知後悔,但為時晚矣!氣稟性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觸目驚心,不一而足。

綜上所述,氣稟性給個人、家庭、社會以至人類所造成的痛苦與災禍,其嚴重性是無法估量的。因此,佛家把「瞋」字列為三毒(貪瞋癡)之一,並提出了「怒火能燒功德林」的教導。

那麼稟性發作的心理根源是什麼呢?可從兩個方面來探討:

其一,看他人的不對。我們先從自身反思一下,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發過脾氣,生過氣,可是在生氣之前心理是怎樣想的呢?就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說,絕大多數是由於看對方的不對而引起的。尤其是親人近人之間,認為他(她)沒按我的意願去做,或說話不順耳,總是尋思我對、他錯,輕則不滿意,重則發脾氣,對方如表現出不服氣,頂撞我時,我便很可能火冒三丈,穢言相加。開始時,往往是由於一點小事引起,但在爭執不下時,便逐步升級,用挖苦的話語揭人短處,去刺痛對方的心,企圖用惡毒的言辭壓倒對方。這時,衝突的性質已經變了,不再是為開始的那一點小事,而糾纏在彼此感情的傷害上,誰也不肯少說一句,結果鬧得不可開交,甚至拳腳相加,竟而打得頭破血流。這還僅僅是發生在家庭中,如果發生在社會人群中,便很可能變成一場慘不忍睹的悲劇了。歸根結底,這場爭端,實起因於「看他人不對」。(實際上不一定是他人的不對)

此事,如果換作另一種精神境界,以天性為主,來處理這個問題時,便很可能出現另外一種與上述完全不同的情景。在爭端一開始時,如果有一方用上「怨我呀」(誠心實意的)三個字,也許就此霧消雲消、雨霽天晴了。

自責精神是解決人我矛盾和「化性」的一種最有效的法寶,可惜很少有人運用它,這就是動稟性發脾氣的關鍵所在。因而形成一個人的喜怒哀樂都操縱在他人手裡,由於他人的不對你就生氣,致使自己的苦樂無法平衡。換言之,也就是你的心理情緒,任由他人拔弄,多麼可憐!

其二,發動稟性另一個心理根源是一個「仗」字,是仗勢的仗。做父親的為什麼敢於打孩子呢?心想,因為他是我生我養的,有權管他(有的國家打孩子是犯法的);為什麼丈夫敢打妻子呢?因為她是我花錢娶來的,我胳膊粗力氣大;為什麼得理不讓人呢?因為仗著有理;上級為什麼敢隨便斥責下級呢?因為他是我的部下,我有權管他;老闆為什麼敢壓制工人呢?因為我有錢有權,可以解雇他。如此,等等。總之,上對下,可以隨便動稟性、發脾氣,只是一個「仗」字在支使著。所以稟性與「仗」的關係,正如火與風的關係,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看他人不對,是動稟性的導火線,那麼仗勢的心理,就相當於助燃器。所以鳳儀先生說:「好看他人不對(生氣),正是個人不對」。這話怎麼講呢?他本來不對,還不許我尋思嗎?我們可以就此做深一步研究,在尋思他人不對時,心頭之氣能平和嗎?不是惱就是怨,嚴重時必要動怒,這樣,既污染了個人的心性,又無助於他人的改過。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有一句名言:「為了他人的無理而生氣,便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其實,行為無理的本人不一定受到懲罰,而你卻因此氣得昏頭腦脹,身心俱損了,這不是你當即受到「懲罰」了嗎?所以說看他人不對而生氣正是自己的不對。當然,在你能容忍和理解對方的前提下,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善意的批評和教育是必要的。

氣稟性形成的遠因是什麼呢?

一是遺傳因素。通常的理解是父母生理上的某些特徵可從子女身上體現出來。然而,子女的性格與氣稟性,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遺素的道理,就少有人重視了。這方面的實例很多,僅舉一例,可見一斑。

張某,女,她的大女兒,氣質特殊,個性愚魯,好生悶氣,哭起來沒完。三、四歲時和同齡小朋友一起玩時,她常常無緣無故,偷偷地狠勁掐人一把,掐得別的小孩哇哇大哭,而她卻悄悄的跑掉了。父母常因此向人家賠禮道歉。對孩子雖嚴加管教,但毫無效果。好像在孩了的心靈中,有長期的積憤沒有發洩出去似的。上學以後,性情仍是那樣愚頑。有時冬季雪天,她心不順,便站在雪地裡哭,母親把她拽進屋裡,然後她仍回到原處去哭,直到哭夠為止。二十歲以後,竟成精神病患者了,嚴重時,欲持刀行兇,時輕時重,長期不愈。

這孩子為什麼有這樣性格和稟性,並釀成如此嚴重後果?只要看看她父母前期生活中的「表演」就清楚了。她父親原來由農村進入城市,熏染上一些浮薄之習,便逐漸看不中自己的妻子了,夫妻反目,常鬧糾紛,竟發展到對妻子拳腳相加,嚴重時,打得妻子昏厥倒地,不省人事。以後又鬧離婚,離婚後又復婚,如此反覆折騰,人為的災難氣氛,籠罩著整個破碎的家庭。妻子精神上的痛苦,不言而喻了。

殊不知,這些精神上的折磨,正是這個女孩先天生成的整個階段,無形中為女兒注入了頑劣惡濁的氣質,竟而毀了她的一生。但他們夫妻重歸於好之後,所生的幾個子女,心身均正常。

從上述例子來看,一個人的性格與氣稟性的形成,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來自先天的遺傳因素,是顯而易見的了。這個道理涉及「胎教」。鳳儀先生說,講「母教」不如先講「教母」,其意義就在此。(可詳見本書「胎教」部分)。

二是環境熏陶。環境的熏陶是每個人氣稟性形成另一個重要原因,其道理是明顯的。古人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說明一個人從小所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可影響他一生的氣質、稟性、品質、情操、能力、作為,等等。

如生長在富豪家庭的子弟,生長在官宦家庭的子弟,由於父母到處受崇敬,受奉承,子以父榮,因而孩子也有自我高貴感,不好管教;生長在貧困家庭的子弟,多能吃苦、耐勞,有樸素的性格;生長在不和睦的家庭,父母常相吵罵,孩子也必然好說粗言穢語。上學以後,所受的教育,對孩子們尤為重要。總之,環境對人的感染力是直接的,是最強的。因此,孩子的成長,其氣質稟性無不打上環境熏陶的烙印。

三是宿世業因。宿世的業因是指氣稟性形成的較遠的根源。即今生的氣稟性,是由前生的不良習性和罪業形成的。也就是說,現在的氣稟性,是前生的罪業與習氣在今生的賦性中的反映。鳳儀先生說:「前生的習性就是今生的稟性,今生的習性就是來生的稟性」。這一提法與佛家「業力」的論點是一致的。

關於業力問題,我國著名大學者梁啟超在《佛陀時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綱要》一文中有一段頗為精闢的解釋,摘錄如下:

「業梵的名字,音譯為『羯磨』。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大約是各人憑自己的意志力不斷的活動。活動反映的結果,造成自己的性格,這性格又成為將來活動的根底,支配自己的命運。僅就支配命運那一點說,名曰業果或業報。業是永遠不滅的。除非業盡--意志停止活動。活動若轉一個方向,業便也轉個方向而存在。業果業報決非以一期生命之死亡而終了。死亡不過是『色身』(物質所構成的身體)循物理的法則而聚散。生命並不是純物質的,所以個人造業,並不因物質身體之死亡而消滅。死亡之後,業力會自己驅引自己換一個別的方向,別的形式,又形成一個新的生命,這種轉換狀態名曰輪迴。懂得輪迴的道理,便可以證明『業力不滅』的原則」。

很明顯,稟性是業力的具體反映,所以它的根子是很深的,稟性是天性的大敵,是人的罪根,不僅攪得人們生活不安寧,且極大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常常弄得人們痛苦不堪。因此,化除稟性,便是拔出人的罪根,是鳳儀先生「性理學說」的關鍵。那麼怎樣能化除稟性呢?先生常說「找好處」(找他人的優點),「認不是」(認識自己錯誤),認因果(認清對方犯錯誤的根源),便是「化性」的關鍵。

(3) 習性

習性是專指不良習性而言。先生說:「稟性的根住在心裡」,那麼習性的根便是在肉體上了。物慾越強,則習性越重。習性是為了肉體的享受而形成的,所以習性完全是後天的習染,如吸煙、飲酒、賭博、財色以及無止境的肉體享樂,和種種不良嗜好。嚴重的不良嗜好對身體確實有害,尤其是醉酒後,出現荒唐事的大有人在。至於有些為了物質慾望的滿足,往往不顧羞恥,不擇手段,喪失了人格,不僅有害自己,且有害家庭和社會;更有甚者,鬧得身敗名裂,墮入深淵,而不能自拔。習性得不到滿足,便要耍脾氣動稟性,所以先生說「習性為稟性之根,習性不去,稟性絕不能化」。因而苦惱便永無解除之日。如果習性去掉,稟性便失雲外援。習性比較稟性,其根子畢竟是淺的,只要立志向,下決心,是容易去掉的。

由於習性的滋長,便貪得無厭,腐化墮落,行為敗壞,習性染得越重,良心便埋得越深,因而忘掉了人生的目的與人生的價值,習性膨脹,為所欲為,可給家庭帶來極大痛苦,甚至傾家蕩產,家破人亡,好賭博吸毒等便是其實例。如果一個民族都沾染上不良習性,那麼這個民族的前途命運就非常危險了。實際物質慾望的氾濫,就已經充分的反映出精神生活的貧乏與心靈的墮落了。

習性對人們的腐蝕作用是由淺入深,逐步發展的。有些人在沒有發財得勢之前,本來是個安分守法勤儉持家的善良百姓,然而一旦發了財,得了勢,便花天酒地、嬌奢淫蕩起來,厭舊喜新。雖年逾花甲,兒孫滿堂,卻要拋棄結髮妻子,另逐新歡。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有違初心,對不住兒孫嗎?但他仍是執迷不悟地滑下去,這是一種什麼力量在支配著他呢?鳳儀先生說:「金錢屬水」,河水越多,則水流的衝力就越大,他被波濤洶湧的洪流衝到湍急的漩渦中,心裡雖然明白,知道生命危險,但是他已沒有「激流勇退」之力了。所以先生說:「人們晝夜奔忙,只是為財,把道和良心都掉在水底下去了」。由此看來,一旦習性膨脹,便什麼越軌的事情都能幹得出來,所以習性是達到完善人格的最大絆腳石,不下大力氣搬掉它,是萬難回頭向善的。惟有降低了物慾的追求,才能提高精神的修養。所以佛教形容世人貪戀世間的財色之樂,如同無知的小兒貪吃刀鋒之蜜,不足一餐之美,且有割舌之患(《四十二章經》)。先生說「稟性是人間的苦惱,習性是物慾所擾」。稟性與習性相互作亂,便給人們帶來無邊的煩惱與痛苦。

東北名士張星南曾問:「孟子道性善,荀子道性惡,告子言性無善無不善,究竟誰說的是呢?」先生道:「都對啊。主性善說是指天性說的;主性惡說是指氣稟性說的;主性無善無不善,是指習性(可善可惡)說的」。寥寥數語,卻道破了二千多年來的疑案。歸根結底,欲做完人,必須「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這是鳳儀先生性理學說的重心。

2、心

心是三界性心身的樞紐,又是陰陽交關處,一念為善,便可上達為聖為賢,一念為惡,便可下達為妖為孽,都是由心來作主。心對人一生的行止作為,起著決定作用。心在佛家泛指一切精神現象,作為一切精神現象的總稱,故曰「一切惟心造。」儒家把心作為道德修養的關鍵,故曰「正心修身」,「存心養性」。不論宗教哲學或道德倫理,都把心擺在生命中極為重要的位置。

心如此重要,那麼心的來源怎樣呢?先生說:「地賦以命曰心」。人的出生離不開陰陽,天為陽,地為陰,人受陰陽之氣以成形。天賦以性,每個人都出生在一定的環境中,此環境可理解為「地」,地賦以命。人出生以後,便確立了你在家庭中的名分,如兒子,女兒,姐姐,弟弟等,先生說「命者名也」。你的名分,即是你的「命」,你所處的環境即反映了你的「命運」。這時已經開始形成了你在這個家庭中的角色(儘管你自己當時不懂)。人是「對境生心」,環境千差萬別,人的心理也必然千差萬別。佛家講「心本無生,因境有」,境不同,心理活動也必然不同,這便是「命曰心」。例如有了妻子才當丈夫,便有丈夫的心理活動,就應心存丈夫的道(法則);有了孩子,才當父母,便產生父母的心理活動,同時就應心存父母之道。如果人把道行真了,立命了,雖然說「對境生心」,但此時,心卻能反作用於「境」,可以改變環境,改造命運。

上述內容,只是對「地賦以命曰心」的淺層解釋,如深入地探討,則必然涉及到宿世業力與因果等道理。人的投生都是受業力的牽引,所謂業力的牽引,並非有外力驅使,而是自己宿世的心理行為形成的業力所決定的。「命曰心」,命是由人的宿業所決定的,如果只言「命」而不講「心」,則命(運)便成為固定的了。然而心是變化的,是自主的,是陰陽交關處,可善可惡,可上可下,是靈活的,所以人的命運也是可變的,是可以自主的。

心與性的關係是怎樣呢?宗教也好,哲學也好,談到人的修養和境界的提高時,都離不開心與性。儒家講存心養性,佛家講明心見性,道家講修心練性。佛家說心性不二,在應用時,往往心性二字通用。所以有人把性比作水,叫作真如本性,也叫自性,把心比作波,即是心念,妄心、貪心以及印象,感受,思維等心理現象。水和波一靜一動,不二不一,但其作用並不相同,心是幻生幻滅隨緣而變的東西,是對境生起來的心念和思想。用這個心,可以為善,可以為惡,可用以使人上升,可用以使人下墜,可用來成就事業,亦可因此受盡羈縛。那麼性呢,雖然也摸不著,看不見,卻是心的動力與能量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

人一生的境遇不同,有時可以改變,也有時無法改變;但為善為惡,道德上的差異,人格上的升降,則完全操之在我,可由自心來決定,可隨時改變。

心有道心,人心之別。《書經》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包括私心、妄心、貪心以及恩愛纏綿、恨怨交熾,情牽物累等等心理活動,又稱「後天心」。其形蹤難尋,變化無常,不易把握,是非常危險的。故曰「人心惟危」。道心是公而無私,與人為善,道理常存,胸襟開闊,不記宿怨,知足常樂,不為形所役,不與世浮沉,常處於覺醒狀態,能自我主宰。此心態之變化是非常微妙的,為人處世要從細微的一念處下功夫,所以說「道心惟微」。後天心(人心)要克制,要削弱,要淨化;道心要充實,要發展,要增強。道心是與天性統一的。

(1) 人心

修心的關鍵是要改變人心,淨化人心,常存道心。但首先必須認識人心的根源及其嚴重的危險性,人心一旦膨脹起來,便是財富越多越好,地位越高越好,權勢越大越好,享受越豐越好。總之,天下所有的好事,我都俱備才好。為了達到此目的,竟而不擇手段,且永無滿足之日。殊不知,在這種思想支配之下,其後果沒有不以惡貫滿盈、身敗名裂而告終的。

人心活動,出沒無常,不易把握。在此,僅就其常見者,略作剖析。

貪心:貪心是「人心」諸多表現之首。人們通過勞動取得金錢和產業,是合理合法的。但有些人受貪心的驅使,終生奔波,為財物所役,無有已時。尤其是那些由於分外之貪求,不知有多少人陷入深淵而不能自拔。其目的無非是為了取得財色名利、權勢地位,得到更多的享樂,更大的幸福。但到頭來,往往是事與願違,適得其反。其實物質生活越豐足,往往是精神生活越空虛,因為物質再豐足,也彌補不了精神上的空虛。何況一個人無論多麼富有,他所能享受到的東西,畢竟是有限的。常言說:「家有千頃良田,夜眠不過八尺」。人們為了金錢,疲於奔命,絞盡腦汁,但發了大財之後,卻背上了極為沉重的包袱,惟恐失去,日夜憂慮。況且人們在金錢慾望氾濫之時,慾火燃燒,為了獵取更多的財富,不擇手段,就會像飛蛾撲火般的自取滅亡。

金錢和色情原是一丘之貉,二者常常是相伴而行的。有的人以為有了金錢便有了一切,殊不知金錢不是決定人們幸福的惟一因素。金錢雖然可攫取美色,但買不到純潔的心靈。歷史上由於金錢美女給人們帶來禍患的事例,不勝枚舉。

貪得無厭,不僅造成道德品格墮落,並且最後無不釀成可悲的下場。所以佛家把「貪」列入「三毒」(貪嗔癡)之首。

私心:私心是「後天心」的總根。一切以我為中心,遇事先為自己打算,是豢養所有後天心的巢穴。是所有煩惱與痛苦的根源。私心越大,則苦惱越多,這話怎麼講呢?私心大的人,他的貪慾也必然多,那麼滿足不了的慾望也要多,這樣,他不就苦惱重重了嗎!而且被私慾牽著鼻子走的人,永無滿足之時,舊的慾望滿足了,新的慾望又產生,慾望是無底深坑。既然私慾永無滿足,則他的苦惱便永無盡期,這正是自己在不斷地欺騙自己。多數人把金錢物質看得太重,殊不知你佔有了它,它也必然佔有了你,你佔有它是物質,而它佔有了你卻是精神(全部精神為金錢物質所奴役)。如果財迷心竅,竟而失去理智,貪贓枉法,偷盜搶劫,圖財害命,結果不但得不到幸福,反而落入法網,甚至丟掉了生命。

有人說,人類正因為有慾望,才能不斷的進步,才有科學的發展。這話誠言之有理,完全正確。然而那些私慾氾濫,作惡多端的人與造福人類的科學家(科學家的發明創造不是專為了自己享受),豈能同日而語!

妄心:胡亂的想法,不切合實際的打算為妄心。它的建立既無可靠的真實基礎,又不能從現實出發,所以不僅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且徒增煩惱。有時妄念是無意中產生的,來無影去無蹤,是修心養性的嚴重障礙。但也有的妄心,是有目的有計劃的,表現了個人狂妄自大,不自量力,想入非非,結果一場空。這種人的思想活動,乃私心膨脹的又一個側面。由於榮華富貴名利之心的牽引,常常把人們拉入絕境,理想幻滅,希望落空,自信心崩潰了,跌入深淵。這便是不能充分認識自己,而輕舉妄動的結果。所以受妄心支配的人,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虛榮心:虛榮心即是羨慕追求表面的光彩,體面,而不是著重實質的進步與提高。處處要與人相比,貪高攀好,華而不實,一旦真的做出一點成績來,便沾沾自喜,生怕別人不知道由於這種虛榮心的驅使,平日很難踏踏實實地工作,但卻是死要面子活遭罪,自尊心極強,不肯暴露自己的真實面目,處處離不開虛偽的面紗。如此做人,永遠不可能有開闊的胸懷,坦蕩的情緒,這豈不是成為一個不能與人坦誠相見,心口不一的假人了嗎?有句名言說的好:「虛榮很難說它是一種惡行,然而確有許多墮落者,就是從這裡開始,走向墮落的深淵」。

虛榮心太強的人,不可能肩負重任,更不可能做出一番事業。他的意志很脆弱,感情易波動,經不起坎坷逆境的考驗。有時做了一些好事,目的也是為了求人知,如果事與願違,他便懊悔不已,認為好事白做了,所以凡是為善而求好報者,嚴格說來,都屬偽善。只有認定「眾善奉行」,是天經地義,不含任何報酬之心,方為真善。所以鳳儀先生說:「學好(求人知)的人多,學道的人少」。

怨恨心:個人利益受侵犯或情感受傷害的時候,必然發生怨恨心。發洩於外,往往穢言相加,或撕破臉面,採取報復行動,引起嚴重後果。如含藏於內,則憤憤不平,怒氣填胸,自我折磨,氣得頭昏腦脹,身心俱傷,很可能轉化成疾病。

古人說:「氣為諸病之源」。又說「百病從心生」。鳳儀先生說:「心中常存他人的好處是存陽,常存他人的短處,便是存陰」。陰氣存多了,必然生病,這就是說明由於不良的心理因素,直接影響了生理因素。舉個人所共知的例子,人在心理不愉快或精神受到刺激的時候,不論什麼樣的美味佳餚,也吃不出味道來。又如長期怨氣悶在心裡得不到發洩時,便極易患膨悶脹飽,消化不良等病症。至於由精神因素而患了嚴重疾病更是常見的。如由於一場暴怒而引發了腦血管疾病,確是時有發生的。其實有許多種病症都來自心理因素。

積怨在心,可引起很多的家庭不和睦,如夫妻反目、婆媳不和等現象,隨處可見。在人群中由此而發生毆鬥,甚至流血事件,也不時出現。所以恨怨心是家庭和社會不安定的禍源。尤其對一個人精神境界的提高,以至自我解脫,乃是最大的障礙。所以鳳儀先生把化除氣火,列為修心養性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不論儒、釋、道哪一家,都把心性的修養,作為超凡入聖的必修之課。

淫慾心:金錢美色對人的誘惑力最大,吸引力最強。尤其美女這一關。古往今來,英雄豪傑闖不過去的,大有人在。再有那些財大位高的人,他的淫慾之心,可肆無忌憚地氾濫,致使地位愈高,則人格愈低下。因為有財有勢,可以為所欲為,結果陷落深淵,身敗名裂者,不勝枚舉。所以修行人把「戒淫」列為最重要的戒律之一。

修道的人最重「定靜」二字,淫慾之心不戒除,怎會定得住、靜下來,怎能做到淨化心靈?一個人,如果色情之火在心裡燃燒,便什麼荒唐事都可能幹得出來,所以必須戒淫。何況是修道的人咧!

陷在色情漩渦裡的人,如果是一個學子,絕讀不好書;如果是社會上的工作人員,絕不能一心為群眾服務;如果是一個軍人,絕打不好仗。淫情如果發生在家庭裡,則夫妻必要分崩;如果發生在人群中,則必要鬧得人際關係齷齪。總之,它如毒瘤一般,生長在哪裡,哪裡必要潰爛。所以戒淫是欲做完人的起碼條件。

嫉妒心:對才能、名譽、地位、權勢或經濟條件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謂之嫉妒。原來對方並未侵犯他的利益、傷害他的感情,而是他單方面產生的敵對心理。只許他永遠居於領先地位,不許別人超過他。假如人人都存這種心理,人類還能進步嗎?恐怕永遠停留在原始蒙昧狀態了。嫉妒心是非常頑固與卑鄙的。欲修身立命者,存有嫉妒心,正如把船牢牢繫在岸邊,雖然撐出半步,也是不可能的道理是同樣的。

有的人問亞里斯多德(希臘古哲學家):「為什麼心懷嫉妒的人,總是心情不快呢?」亞里斯多德回答說:「因為折磨他的不僅是本身的挫折,還有別人的成就」。

嫉妒心如果滋長在位高權大者身上,便可助長其殺機,在他身邊的人,前進的步子比他稍大一點,便危險了。輕則壓制,重則被除掉。古人說「人心惟危」,於茲愈可證其言之確鑿了。所以先生說:「嫉恨是造孽的總根」。

多疑心:多疑的心理,嚴重時可成為疑心病。他處人不能推心置腹,真誠相待。常好望空捕影,無中生有。不是想這個人對他有意見,就是尋思那個人講他的壞話,總是疑神疑鬼的。如身為領導,他不能相信下屬人員,不敢大膽用人,不敢放手。所以他手下的人,無法施展才能,難成事功。這樣人,交朋友也很難坦誠相處,患難與共。在家庭裡,如果狐疑心重,對人處處提防,時時小心,則夫妻很難和睦,無形中使對方精神受到束縛,往往傷害人家的自尊心,造成很多苦惱。其實多疑心的人,對事物的判斷,常常失去準確性。他自己的精神上,很難得到真正的放鬆。

信心真,信力足,才會產生真實的感情與旺盛的力量,潛能才會發揮出來。否則,信而不實,疑慮重重,一生難負重任,其事業的成功率就要太低了。

疑慮多端的人,好像鐵鍋有砂眼,球膽有漏孔,總是要漏水跑氣的。信而不實或多疑心的人,正像那砂眼和氣孔似的,終難完成其功用。

牽纏心:牽纏心的表現是拿起來放不下,粘上就摘不開,致使心靈上的壓力沉重,有時陷進去,長時間不能自拔。牽纏心多表現在對人、對事、對物,其中尤以對人的牽纏最為嚴重。例如在家庭裡,上有父母,中有夫妻,下有子女……,在各種關係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常言說「兒行千里母擔憂」。誠然,父母對子女的牽掛最為嚴重,子女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時時處處都在牽著父母的心,幼小的時候,生活不能自立,離不開父母的照顧。然而由於過分的牽心,往往變成溺愛,失去嚴格的要求與正確的教育。因為過於疼愛,對某些事情就不能正當的對待與處理。比如醫院裡有多年經驗的老護士,為患者注射本來是很平常的事,但對自己的小孫注射,竟弄得手足無措。這是什麼原因呢?只因為中間有個「親情」在障礙著、干擾著。因此,常常是很簡單的事,反而複雜化了。所以身上的重負放下容易,心裡的重負放下就非常難了。

牽纏心的突出表現是「愛別離」。人常相聚首,而一旦生離死別,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傷感與痛苦。夫妻長期居於兩地,互相牽心,晝夜思念,心緒不得安寧。情人一旦失戀,便痛斷肝腸,甚至走上絕路。看來牽纏的魔力竟而能致人於死地,真是不可思議。所以牽纏心往往能把一個人長時間困在精神的牢籠裡,無法自我解脫。先生說:「以情相戀的,都是冤纏鬼」。牽纏多麼可怕!

學道者最怕牽纏。有的人修行一世,在功果即將圓滿時,竟而被放不下的心事或未了的念頭牽回來,而未得超脫。傳說古時有一位修行多年的道人,道果成就,正值升天之際,忽然想起來平生最為心愛的珍寶,靈魂便立刻退轉回來了。俄而覺悟道:「啊!原來是這個小東西把我拽回來了,使我數十年的道果,毀於一旦!」一激之下,便摔碎了珍寶。後來繼續加修,徹底了脫一切,才輕鬆自然,毫無牽累地羽化了。所以鳳儀先生說:「人不成道因為牽纏,只是牽纏二字竟把佛祖嚇得大哭」,這種激切地警語,有力地說服了牽纏掛礙,對修道的人最大的危害。

依賴心:依賴別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謂之依賴。依賴常了,便養成依賴心。生活上能自立,經濟上能自給,是一個健全的成年人所必須能做到的。否則,只是飯來張口,水來伸手,終日無所事事的人,便成為寄生蟲了。

人要想生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有真正的幸福,不僅在物質生活上能自立,更重要的是在精神生活上也能自立。比如,無論在家庭中或社會上,離開誰,都能照樣的生活下去(病殘者除外),不致於一蹶不振,痛苦不堪。又如在某團體中依靠某上司的私人關係,被提拔上去,一時揚眉吐氣,不勝榮耀,然而有朝一日,某上司下台了,他也必然隨著垮下去,這便是依附他人不可避免的結果。

人必須打破依賴心,不靠任何人的權勢,全憑自己的德才,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上去,這樣才會有穩固的根基、光明的前途。

學道的人更貴自立,有一首描寫雲遊禪僧的偈:「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如此頑強的自立品格多麼瀟灑而高潔啊!這並不是提倡出家,而是讚賞這位禪師為了探尋真理體驗真理的卓絕獨立的精神。其實不僅修行的僧人,即是一位作家或科學家,都能甘於寂寞,富於自立的品格。只有耐於寂寞的人,才能永不寂寞。

修道者要不畏艱苦,不怕孤獨,簞食瓢飲,也能安貧樂道,坎坷逆境也能泰然處之。先生說:「不能自立的人,何時也不能出苦」。

挑剔心:對人對事過分嚴格地在細節上指摘,便是挑剔心的表現,可是有些人還美其名曰「一貫認真,對人負責」。實際是缺乏修養,涵養力很差的反映。如果在家庭中做老人的,對子女總好挑剔,本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往弄得兒孫不知所措,因而不願接近老人,所以好挑剔的老人有福也享不好。夫妻間吵架,也往往是由於好挑剔引起的。

做為一個團體的領導者,對群眾專好從細節小事上著眼,吹毛求疵,往往在大事上忽略,造成因小失大。

對著重修心養性的人來說,好挑剔即是「分別心」的氾濫,把自己陷到是非的漩渦裡,便要過分地計較是非。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師過察則無徒」。對人過於苛察,便顯得毫無涵養,使人對他不得不敬而遠之了。俗謂「宰相肚裡能撐船」,乃是胸襟開闊,兼容並蓄、善養人才的表現。《易經》說:「君子以厚德載物」。正是說的這種容納一切的精神境界。

爭理心:人在彼此發生爭端的時候,往往認為責任在對方,而自己有理。絕大多數人如此。這種爭理之心,幾乎人皆有之。事實上並不一定是真怪對方。然而矛盾發生之後,能夠自動承認犯錯誤的人,是很少見的。人我之間不和諧,鬧糾紛,其關鍵即在於此。更有甚者,責任明明白白是在自己身上,卻強詞奪理,把責任推到對方身上。

爭理心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其中的關鍵即是認為他人對不起我。如自己覺得過去我對他有許多好處,但是現在他把我的好處全忘了。又如我應得到的利益卻沒得到,心中總是過不去。

如喜歡攬功推過的心理,也是爭理心的一種表現,事情辦成功了,是我的功勞,然而辦糟了,過錯便推到別人身上。

經不起他人對我的誤會,一點小事也受不了,非要弄個水落石出不可。本來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搞清楚,有的事要用事實來驗證,但他卻急於弄明白,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和苦惱。

如漲工資,他認為本應有我的份,但沒漲上沒關係,並且揚言,我不是爭這幾個錢,就是要講講這個理。(其實內心還是為了這幾個錢)

上述爭理現象是常常發生的,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表現。不僅影響人際關係的和諧,更重要的是給自己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煩惱。然而,這些事情放在一個胸襟開闊,能高瞻遠矚的人身上,很可能是與上述情形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心境了。人如果能多從有利的方面來想,這樣,心情就開闊了。這就叫作內心世界的「撥陰取陽」。

爭理現象在家庭與親友之間,更是常常發生的。如由於說話、處事,彼此認為不合意、不順耳,而引起了爭執。尤其禮尚往來,厚薄親疏等,而引起爭理的情況,更是常見的,有的表現在外,有的暗含於內,都會帶來種種不愉快與麻煩。所以鳳儀先生說:「斷不了爭理,斷不了是非」。

自滿心:「滿招損,謙受益」。這句名言是出自《書經》,其所以能被千古傳頌,只因它道破了顛撲不破的一條真理。人不論在知識、學問、才能或德業上,一旦自己認為滿足了,便是故步自封。其實不僅是止步不前,反而是後退了,自滿是走下坡的開端,潛伏著失敗的種子,月盈必虧,自然之理。

古語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又說「學無止境」。學問既無止境,怎能容得自滿呢?自滿不僅消退了前進的動力,且暴露了自己的輕薄膚淺。

從前有一位南隱禪師,一天,當一位學者向他請教什麼叫作「禪」時,南隱一言不發,只是以茶相待,他持著茶壺,向杯子裡倒水,杯子水滿了,仍繼續注入,水都溢出來了,還是不停止。這位學者眼見茶水四溢,直到再不能沉默下去了,慌忙提醒說:「禪師,已經滿出來了,不要再倒了!」南隱禪師點了點頭說:「你就像這只杯子一樣,心裡裝滿了你那偏執的看法與成見,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對你說禪呢?」所以先生說:「人得空出來,才能歸先天」。

執著心: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追求滿足慾望中度過的。如權勢、地位、財產、名利、愛情、享受等等,以為擁有這些,就能得到幸福。然而,真的得到這些,就能幸福了嗎?恐怕過不多久,依然煩惱重重,其原因何在?確實值得人們認真探討。

其實,有些認為是幸福的東西轉眼變成痛苦了。比如人們以為陞官司發財是幸福,然而,一旦丟了權勢,損失了財產,而立刻帶來的,不僅是失落感,很可能是極大的痛苦了。又如賭博或吸鴉片的人,當時,其興趣或幸福感好像是無以復加了,然而,一旦犯癮了,家業敗落了,其狼狽相及慘狀,也是無法形容的!諸如上述的幸福與興趣,都是非常短暫,轉眼即逝的,「欺騙性」非常大。其原因又是什麼呢?一句話,就是本末倒置,以假當真,「執著」在虛幻不實的事物上了。

人往往被執著二字,牽著鼻子奔波一生,到頭來不僅僅是一場空,且帶來許多煩惱和痛苦,甚至是慘痛的悲劇。例如執著在愛情上,一旦失戀了,所引起後果更為嚴重。執著的勁頭越大,則其痛苦也越大。執著在什麼上,最後也必要受什麼苦,因為你所執著的地方,也正是最能牽動你心的地方。所以鳳儀先生說「世界是個萬迷陣」。

人們執著肉身為最實在,一切都為了它,整個心靈為肉身所役,結果造下了許多罪業。佛家說「身為苦本」。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其實,身體是行道的工具,為了修道立功立德,借假修真。然而,人們偏偏執著肉身為真,凡事以我為中心,這便是各種執著的根本原因。不過歷史上那些為正義而堅持到底,甚至以身殉道或殺身成仁的傑出人物,與這裡所說的「執著」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為人群謀幸福,建奇功,創偉業的志士,在成功之後,也絕不可執著在成就上。必須「功成、名遂、身退」,才合天道,否則,便潛伏著如影隨形的危機。歷史上的實例很多,如輔佐劉邦打天下的漢之三傑(蕭何、韓信、張良)便是最為突出的例子,其中,張良乃是「功成名遂、身退」的極好典範。

修道的人更怕執著,即便是修行到接近超凡入聖的境界,如果仍有執著心,執著在道業上,執著在神通上,執著在功德上,便很可能引起退轉,直至墮落。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鳳儀先生說:「志界一切無說」,即是對「無執境界」最簡明的描述。希臘古代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人問他:「你為什麼總是那麼愉快,沒有憂愁的時候呢?」蘇格拉底說:「因為我沒有那種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遺憾的物品」。所以蘇格拉底可以說是西方古代破除執著的典型人物。

「喜新厭舊」:社會上的某些團體或機構是可以改革更新、人員重組的,以利於工作或生產效率的提高。但是惟有家庭關係是不能隨意變動的。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等,凡有血統關係的,一出生就固定下來了,其事實無法改變。只有夫妻關係,在特殊情況下,如喪偶、離異等,可以再婚,家庭可以重組。有的夫妻志趣不投,性格合不來,無法繼續生活下去,彼此可以正當離異。因為這樣分手,總比勉強在一起湊合,攪得天昏地暗、死慪活朽要好得多。

值得提出的,即是大眾所反感的「喜新厭舊」,拋棄妻子或丈夫,另逐新歡,置子女痛苦於不顧,只圖個人一時歡樂。甚至兒孫滿堂,仍拋棄結髮妻子,沾花惹草。這種喜新厭舊的做法,乃是自私心的膨脹。所謂的「新」,也是經不住歲月的剝蝕,總有變「舊」的時候,如果家家都這樣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孩子缺乏照顧,家庭關係無序,動盪不寧,社會上不是亂套了嗎!即使在法律上「允許」,但在首先上也是無法解釋的。況且「上有好之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語)

舊時代的納妾與新時代拋棄妻子,同樣為善良百姓所不齒。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夫妻不和諧,家庭是不會幸福的,並且會直接影響社會的安定。所以換別人(妻子)不如「換自己」,換一換自己的「靈魂」,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因為靈魂太污濁了,只有把心靈徹底清洗乾淨,才是永遠幸福的源泉。可能你自己一轉變,則夫妻感情上的疙瘩,可立刻隨之化解。鳳儀先生說:「貪好是孽,嫌不好是缺德(指夫妻說的)」。

上述十五種心,只是「人心」表現的一部分。

(2) 道心

宋代蔡沈在註釋《書經》中的人心和道心時說:「指其發於形氣者而言,則謂之人心;指其發於義理者而言,則謂之道心;人心易私而難公,故危;道心難明而易昧,故微」。(《書經》)原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所以存養道心必在隱微之處下功夫。人心作主,則私慾氾濫,易下達;道心作主,則公而忘私,便上達。以道心為人處世,可使生命與道合一,可達到盡人合天,止於至善之目的。什麼是道心,簡要論述如下:

正見:正確的見解謂之正見,什麼是正確的見解?即認定什麼是真理之後,能堅持真理,不被財色名利所誘惑,不因五光十色的假象而迷失方向。真理能引導人們走正確的道路,可最終消除痛苦,增進快樂。這種快樂和幸福不是暫時的,而是永久的,並且能給眾人帶來同樣的快樂和幸福。所以它不是單純的物質上的享樂,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快樂--性天中之樂。

這個真理,古人把它叫作「道」。是至平至常的,不是什麼神奇奧妙,遠離人生的東西,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為人處世之中,所以《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貴實行,說與做要統一起來,比如講看破一切,而實際仍被名牽利誘;口裡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但遇事還是動大脾氣,這樣人能說他有正見嗎?

正見是生命的指南,航船的舵手,有了它,才能不偏離航向。正見乃是認定真理,堅持真理,遭受任何挫折困難與不平,也絕不放棄對真理的信仰。人們有了豐富的知識與學問,只有與正見統一起來,才真有用處。否則,知識越多,本領越大,恐怕為惡越甚,對社會人群的害處就越大。人的一生為人處世,應事接物,處處離不開正見,離開正見就容易走上邪路。特別是修道的人,正知正見尤為重要,否則就必然盲修瞎煉,多走彎路,終難有成。所以佛家把「正見」列在「八聖道」之首。

盡倫:家庭中的倫理,不外孝悌慈三個環節,盡倫的重點是「求己」。子女對父母要盡孝,兄弟姐妹之間要盡悌,父母對子女要盡慈,夫妻之間要盡義,尤其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庭成員之間的倫理之道,看似簡單,但實行起來是很複雜的,有層次的不同。比如孝道,鳳儀先生講有「孝身、孝心、孝性」和「大孝、小孝」之別。又如慈道,父母對子女一味溺愛,妖生慣養,不但不是慈,反而害了子女。所以才說「道心惟微」。在社會上有盡職之道曰「忠」,有朋友之道曰「信」。倫常之道不是用一個簡單原則而能解決一切問題的,表面看,是人對人的問題,其實質乃是心對心的問題,盡倫是道心的主要體現。「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倫理之道,不論你承認不承認,講求不講求,而你無時不出入行止於其中,這是任何人逃脫不掉的。即使你出家了,還有師徒關係、師兄弟關係。只要有人群存在,就有倫理關係存在。先生說:「道是相對而生、絕對而行的」。倫常道不盡圓滿,便不會徹底自我解放,自我不得到解放,就不能了脫,說「抵達彼岸」也只是一句空話。

理解他人:所說的理解他人,主要是理解他人的心理與感情。人們都是理解自己,尤其對自己的委屈,苦悶、憂慮、煩惱、與渴望等等,最為瞭解,卻很少知道別人的痛苦與難處。

孩子有孩子的心理,比如一個小孩子正在那分階段玩得很高興,你無緣無故地干擾他或破壞他的興趣,弄得小孩哭叫起來,這便是不理解孩子的心理。你認為是毫無用處的活動,但在小孩心中卻認為是很大的事。所以說孩子心中無小事。不能用成年人的心理去代替孩子的心理。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是教育不好孩子的;老師不理解學生心理,也絕教育不好學生。

如身為領導,以為一味嚴格斥責下屬員工,就可以達到目的。殊不知如此下去,大家便在心裡築起一道牆早與你隔開了,必然事與願違。

在家庭裡,理解對方的心理,尤為重要。如夫妻間,丈夫對妻子的委屈一點不理解,妻子對丈夫的艱辛一點不體貼,這樣的家庭是永遠不會幸福的。青年人對老年人好叨咕、嘴碎,感到厭煩,其實,應理解這正是由於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反過來,老年人也應理解青年人的心理,他們已有自立能力了,不須過分操心。能相互理解便可減少許多煩惱。

對老年人心情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人到老年,心有餘而力不足,牽掛的事情更多了,總是放心不下。如果對老人的難處不理解、不體貼、刺傷他(她)們的心,則老人的痛苦,便頓時倍增。比如有一位「孝子」從外地回家,為老母買了一些水果,不意老母卻把水果分給孫子們,自己所剩無多,為此,其子便大發雷霆,把水果收到一起,都扔掉了,氣得老母幾乎要死。這便是由於不理解老人心理所致。其實老母把水果分給孫子們,比自己吃了還愜意。實際兒子只知孝身,而不知孝心。

不論家庭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才能相安。所以理解他人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不理解他人,彼此的心靈通道就永遠封閉著。只有真正相互理解了,道心之門才會打開。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責任心:一個家庭,一個群體,一個社會,都有不同的分工,只有各負其責,都關心整體,這個整體方能正常運作,否則便是一盤散沙,沒有生命力了。責任心有的是自然形成的,如家庭中的父母對子女負責,女子對父母負責,其責任心完全是自發的。另一種是社會分工,如士、農、工、商、官等等。只有人人負起應盡的責任,發揮其才能,這個社會才有前途。其根本動力就是責任心。然而職業無貴賤。人格有高低。缺少哪一行也不行。假如城市裡掏糞工人罷工了,則這個城市便可臭氣熏天,其後果是不椹設想的。所以社會上缺少哪一行,都可能造成運轉失常,立刻影響整體。由此看來責任心是何等重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無責任心,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的標準。毫無責任心的人便是極端自私的反映,最終必將成為社會的垃圾。從一個家庭來看,各人都無責任心,就離敗家不遠了。如果一個社會,人人都無責任心,那麼這個社會的生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正是責任心的昇華。

古今中外,人類社會中還存在一種超人的偉大責任心,他們是醫治人類靈魂的大聖人。如孔子、釋迦牟尼、耶穌等,他們負有特殊使命,是以拯救人類為己任。他們的使命不是任何人的指令,而是時代的賦予。他們的責任心,實際上是被時代的各種痛苦製造出來的,培育出來的。其思想體系,超越人類一般的價值判斷,他們已完全進入了最高精神境界,其責任心是自發的,是所有責任心中最高尚、最偉大的。所以責任心對常人來說,是道心的根基,但是以聖佛來講,責任心乃道心的極致。

總之,責任心與人的生命是密不可分的。有責任心,則人的生命才會有意義,才會更有價值。

自我認識:「人生最寶貴的知識,就是認識自己」。這是希臘古代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他在道德上是偉大的。有一天中午,在陽光下,他拿著一根蠟燭,在街上走著,好像在尋找什麼東西,他的學生問他:「老師你在找什麼?」蘇格拉底嚴肅而認真地答道:「找自己!」他這種奇特的行為,正是喚醒人們認識自己。所以「認識你自己」是他的第一準則。認識自己為什麼這麼難呢?我們平日睜開眼睛,首先看見,往往是他人的錯誤和缺點,對自己的錯誤和缺點,就看不見了,這樣就很難有自知之明。自己不認識自己,便不能改正錯誤和缺點,這樣下去,進步與提高,又從何談起!

那麼怎樣來認識自己呢?人們肉體上的病患,比較容易發現,有了症狀,可以到醫院檢查治療,而心性方面的「病患」,便很難自我發現了。比如因為私心雜念,憂思煩惱,造成內心世界的不安寧,由於恨怨瞋怒的發作,竟致內火中燒,痛苦不堪,加之平日的情牽物累,攪得神魂顛倒,夜不成眠。此類情形都可為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但存在這些精神不健康的根源,很難自我認識。卻陷入痛苦的深淵而不能自拔。由此看來,不論是為了解除自己眼前的苦惱,或是為了取得將來的巨大成就,都必須從自我認識開始。先生所講的「(認)識不是」便是自我認識的功夫。

認識自己,才能控制自己,掌握自己。否則,甘於被自私自利、惟利是圖的心牽著鼻子走的人,不能自我主宰,其下場當然是可悲的。只有充分認識自己心性的陰暗面,進行自我克服,自我調整,自我平衡,自我提高,以至自我充實,增強道心,才能最終達到自我完善。

上述內容,只是自我認識的過程。惟有達到歸根返本,圓滿天性,才是自我認識的究竟。

適應心理:人都知道健康的身體可適應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在夏季攝氏三十多度的高溫氣候下能適應,在冬季攝氏零下三十度的寒冷天氣也能適應。人的心靈也應該鍛煉的如身體那樣的健康,能適應順逆不同的各種境遇。在坎坷逆境中,不頹靡,不灰心,不為所轉移,能經得起突如其來的打擊,這是一種很了不起的精神素質,是事業成就的砥柱,是理想實現的保證。否則,只能處順境而不能處逆境,正如溫室中的花草,經不起風吹雨打。

人一生,從幼年、青年、壯年一直到老年,始終一帆風順,一點坎坷沒有的太少了,也可能沒有吧。所謂有本領有能耐的人,並不是他一生未受過一點折磨,而是能正確地認識坎坷,正確地對待逆境,不怨天,不尤人,泰然處之,並通過努力解決當前的困難。如果能改變不利的環境,當然是最好了。然而通過最大努力,也改變不了客觀條件,那麼怎麼辦呢?就要回過頭來,改變自己了,使自己的內心世界如何適應當時的環境,這乃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由於缺乏適應心理和應變能力,而抑鬱致疾,甚至致命者大有人在。這是弱者的後果。如能正確對待逆境者,正是先生常說的「事壞人不壞」的高層次的精神境界,即事情雖然失敗,而人並未因此垂頭喪氣一蹶不振。古人說:「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須所待,所就者大,則必須所忍」。(語出蘇軾《賈誼論》)這是所有的偉人哲士必俱的品格。

修道的人,要善處環境,不僅不被名牽利誘,而且要有克服困難,不畏艱險的精神。儒家的「貧而樂」,佛家的能「忍辱」,都是這種情操的體現。

一棵小草為什麼生命力那麼強?雖然經過狂風暴雨的摧殘,仍能照樣生長?只因它的適應力非常強。因此,可以說適應力強的人,則生命力必強,適應力與生命力是同步的。

愛心:愛心是道德的源泉。孔子說:「仁者愛人」。「仁」是孔子全部學說的核心,愛是一切倫理學說之所由出。父母愛子女,子女愛父母,兄弟之愛,姐妹之愛,夫妻之愛等等,家庭的天倫之樂,溫馨與幸福,無不是從愛心產生的。由近及遠,由於愛自己的父母,推而至於愛他人的父母,由於愛自己的子女,推而至於愛他人的子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擴充起來,愛同胞,愛所有的人,他人的痛苦,他人的災難,便是我的痛苦我的災難。正如古人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語),這便是由於一般的愛人而昇華為聖佛的慈悲了。

愛心又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比如個女人在未做母親之前,膽量是很小的,但有了小孩之後,為了保護小孩便可與猛獸搏鬥,迸發出不可思議的勇氣。一位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人,可不辭辛苦,廢寢忘食地工作。古代聖人為了濟世利民,推行仁政,風塵拔涉,「不知老之將至」。鳳儀先生為了拯救廣大女子出苦得樂,創辦女子大學,奔波數十年,歷盡千辛萬苦。他們的動力是什麼呢?無不是大愛力的驅使。由此看來,不論從事什麼工作,缺乏愛心,不能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便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斷難有成。尤其人與人的關係中,如果沒有愛心做為紐帶,不論家庭、群體、社會,其現狀與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

「愛」是「仁」字的大用,是生命的原動力,所以說「仁者愛人」。仁與愛同出而異名,在人之元性中,是最根本的東西,是成聖成佛的總根。即使在植物界,「仁」也是其生命繁殖、發展和延續的根本生機。如桃有桃仁,杏有杏仁,類似等等,都是反映了生生不息的機理,突出一個「仁」字。在此,也可以看出古人用字之妙。

仁和愛常常連在一起用,稱作「仁愛」。人要保養這個自性中的生生不息之機,就必須培育發展這個仁--愛心。把仁擴而充之,即是佛的大慈大悲。

公德心:一個家庭,一個群體,一個社會,如果繁個人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誰也不關心整體,那麼這個家庭、群體、社會,就快要衰敗了。從長遠來看,個人和整體的利益是一致的。比如一條載滿旅客的船,船底漏水了,有沉沒的危險。這時,旅客們都驚慌失措,卻緊張地保護自己的一點東西,誰也不急於想辦法堵塞船底的漏洞,不多時,恐怕這個船上的旅客都要隨著船隻一塊沉沒在水底了。很明顯,旅客們都缺乏公德心,才造成這樣慘痛的後果。這有力地說明,在群體裡,公德心是何等重要!

一個群體,人人我自當頭,個個私心氾濫,這是極為可怕的現象。因為個體已經失去可依靠的總體的生命力了,所以險象環生,危在旦夕。只有人人都有公德心,群體才會興旺發達,個人的自下而上才有保障。同時,人們的精神境界,也自然不斷的提高。如此,大家才會有真正的幸福。

然而,在人們私慾橫流、自私自利之心已根深蒂固的時候,才想改變現狀,樹立公德心,為時已晚了。所以必須從幼年時,即開始培養教育,使其道心逐步成長,人人自覺的發揚為公的風格,明確人群社會是個人的集合體,而個人是全社會的一分子。要懂得人生的意義,不應該專為個人的享愛著想,必須為整體謀幸福。大家都得到幸福,個人的幸福也就在其中了。

寬容心:能否容人,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大胸襟的主要尺度之一。很難設想一個鼠肚雞腸的人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來。翻開歷史,看看那些樹奇功、建偉業的人物,都有度量大如海的胸懷。為何這樣講呢?看看那些志大而量小的人,正好像雖然很高的旗桿但太細,經不起狂風的摧毀,很容易刮折。這說明既然高,就必須有相應的粗,這個粗,就意味著有遠大抱負的人,必須具有寬大的容量。所以寬容心是有大成就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質。

寬宏的度量同時也是修道成德者的重要因素。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則徐語),是極贊寬容之美。容量是為人處世不可缺少的高尚品格。從家庭來說,如果彼此不能相容,斤斤計較,則很難和睦。從一個團體來講,領導者對下屬人員吹毛求疵、求全責備,缺乏愛心,必然挫傷大家的積極性,到頭來免不了人心渙散,分崩離析。從一個興旺發達的大群體來看,做為首腦,其度量之大,自不待言。

究其實質,寬容心與愛心是分不開的,無愛心的寬容,其內心是不可能寬舒的,表面上容過去了,而內心卻抑鬱寡歡,則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在愛心基礎上的寬容,又能理解對方,才可使人心悅誠服。如果勉強容忍,而不能在心裡融化,一旦超出了容忍的限度時,很可能暴發出來;否則,便容易積鬱成疾。所以容忍的關鍵是「容而能化」,不留任何忌恨的陰影。突出一個「化」字,方能涵養德性,提升精神境界。寺廟裡彌勒菩薩像兩側的聯語說的好:「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正是對寬容大度的極高讚美與歌頌。

感恩心:孝道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傳統的美德。為什麼孝子最受群眾的稱讚和尊敬呢?因為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恩是最大的。從小受到父母的生養以及無微不至的關懷,一直到長大成人,父母投入到兒女身上的全心全意之情,是無以復加的。為了報答父母之恩,所以兒女要自覺地孝敬父母,其中被稱譽為孝子的,便是報恩的楷模。與此相反,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父母者,被稱為忤逆,被眾人所唾棄,所鄙視,為國法所不容。因為他忘恩負義,嚴重的違背倫理要求,被視為最不道德的人。所以中國人是非常重視感恩報恩的。

除了父母恩之外,我們還要時時刻刻存多方面的感恩心,要感國家保護之恩,要感古今師戈教育之恩,要感廣大勞動人民之恩。農人種地我們才得飯吃,工人織布我們才得衣穿,軍人保衛國防,我們才得安居樂業,如此等等。總之,我們的衣食住行以及所有的物質和精神上的享受,無一不是勞動者的賜予。所以要處處感恩,時時感恩。常存感恩心,便產生和暖之陽氣,常存怨尤心,便產生陰氣。陽氣使人心身健康,陰氣使人易患疾病。心理健康,身體自然健康。感恩可促使人更好地為大眾服務,感恩可提高人的品德,感恩可使心靈中產生暖流,可使人常在幸福之中。

平等心:一提起平等二字,人們往往是要求人群、社會、國家處處實現平等,或單純要求別人應有平等心,貧富貴賤都一視同仁。然而自己卻不肯運用平等心來對待別人,如對有權勢有地們的人一種看法,對分期的勞動者則用另一種看法,正如俗話說的「看人下菜碟」。俗稱這種人為「勢力眼」。這乃是常見的不平等心的表現。從現實來看,不這樣做,就要吃虧,所以對權貴者阿諛奉承,恭維討好。然而卻有些行止高潔,超塵拔俗的人,他們不為眼前利害得失所左右,即所謂「君子喻於義」的仁人志士,他們能真正地以平等心待人。

如歷史上南北朝時代,從印度來的達摩大師,梁武帝接見他時,問道:「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寫佛經弘揚佛法,到底有沒有功德?」達摩並未考慮他是帝王,竟直率地說:「沒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看來雖有,實在沒有」(只是有為法)。說的梁武帝十分掃興,話不投機,達摩大師便徑往洛陽嵩山少林寺去了。這充分說明佛門高僧的不卑不亢,真正以平等心待人的高尚風格。

孔子讚美他的學生子路說:「衣蔽縕袍,與夜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歟。」(仲由字子路)子路並未認為自己穿著破舊衣服而自卑,也未覺得在常人眼中的權貴人物了不起,都是以平等心看待他們。

人類原有的「真心」都是平等的,只因私心滋長,為了個人的利害得失,有了分別,便失去了平等心。佛的大慈大悲,孔子的「有教無類」,鳳儀先生說「心要平」。都體現了平等心的全體大用。平等心是道心,是本有的真心。

誠信心:誠是我國儒家傳統思想的重要內容。《中庸》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又說:「至誠無息」。誠就是情感與理智的高度統一。為了追求真理而全心身的投入,貫徹始終,才能取得成就。如果缺乏一個誠字,什麼理想、什麼事業,都不可能成功。尤其是正心修身,敦品立德,更要以誠作為基石,所以說「誠之為貴」。並且要永無間斷,遇到任何艱難挫折,都要堅持到底,「至誠無息」。否則,便是「不誠無物」,化為泡影了。

信和誠是相通的,人們常把這二字合起來用,如「誠信」。有信心就必須有誠心。為了實現某種高尚的理想,必須具有高度的信心,信念愈堅,則所產生的力量愈強。

信是一切倫理道德的根本。先生說:「信在五行中屬土,萬物土中生」。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佛家說:「信為道源功德母」。在社會上為人處世,信尤為重要,不講信義的人,是立不住腳的。在信仰上,必須信而實,信而不實,等於不信,所以「信實」是信的關鍵。宗教稱踏踏實實的信仰為「信德」。如果不信,不管怎樣確鑿的真理,在你身上也不會起作用。因為你閉著「開關」,再好的信息,再美妙的節目,你也收不來。所說的「信則靈」就是這個意思,尤其學道的人,信心必須誠,信而不誠,就是底氣不足,終難成功。

「來應去靜」:在紛繁複雜與矛盾重重的現實生活中,能夠做到動中取靜,心身平衡,是不太容易的,但它確是袪病健身最重要的途徑。細心體察一下,人們的意念沒有休止的時候,此伏彼起,紛紜雜亂,使你想清靜也清靜不下來。什麼金錢利祿,榮辱得失,兒女情長,飲食男女等等,所有的私心雜念,污染著整個心靈。那些形形色色的念頭趕又趕不跑,像走馬燈似的在腦子裡團團轉,使人們心身,一刻也難以靜下來。

那麼要想徹底解決問題,排除這些干擾,從哪裡下手呢?首先必須找到它的根源--「私」字,私心越重,慾望越強,則千方百計地要滿足慾望,從而雜念叢生,佔領整個靈魂。如此心靈怎會得到安寧?人和物(包括名利)的關係就是這樣,你佔有它,它就必然佔有你,你所佔有的(物質)越多,則它佔有你的(精神)也越多,你的心裡就越發沉重。比如你有一台汽車,你就必須為汽車服務,要為它準備汽油,要經常地加意保養。以此類推,你的財產越多,你就越操心,你就完全被物佔有,為物所役了,因而壓在你心靈上的擔子必然越重。「既得之,患失之」。日夜為此憂思苦慮,這不正是為了虛幻不實的相而把真實的靈性污染傷害了嗎!然而,對私心雜念用單純控制的方法不行,那是搬石壓草,一旦石頭移開,氣候適合,它必然故態復萌。只有用「釜底抽薪」的辦法,才能徹底解決問題。那麼怎樣「抽薪」呢?首先要把人和物的關係擺正,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輕,什麼重,要研究明白。不可捨本逐末,以假當真,更不可以假害真。真能做到看得開,放得下,沒有情牽物累,則雜念自然就少,心才會有靜的可能。所謂「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就是這個意思。

事情來了,應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事情過去了,就自然地輕鬆放下,「事來則應,事去則靜」。無念則已,有念必須合道,這就叫作道心常存。

常樂心:快樂與幸福是人所共求的。人們的希望實現了就快樂,沒實現就苦惱;慾望滿足了就高興,沒滿足就消沉。然而希望實現了,慾望滿足了,是否就永遠快樂了呢?這就不見得了。往往在快樂之後,緊接著的便是苦惱。比如做生意的,賺錢了就快樂,賠錢了就苦惱;有權的人得勢時就快樂,失勢時就苦惱;親朋好友歡聚時就快樂,離別時就苦惱;情人戀愛時就歡樂,失戀了就苦惱。如此等等。這些內心的苦惱與快樂,都是受外界的擺佈,順則樂,逆則苦,好則樂,歹則苦。若樂不能自主,全靠外界的賜予,所以其快樂是短暫的,被動的。因而他的幸福是靠不住,非常脆弱,經不起風吹浪打的。只因他的樂不是真樂,所以不可能保持常樂。而真樂是不隨環境轉變的,並且由於樂可以排除陰氣、病氣,永葆心身健康。

真樂是怎樣取得的呢?真樂發自內心,源於自性,是不受外界播弄的。真樂是好也樂,歹也樂;順也樂,逆也樂;富也樂,貧也樂。如孔子讚美他的學生顏回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又如苦修行的僧人和道士,常常是「孤身萬里游」,照樣常樂無憂。他們為什麼能保持那種常樂呢?因為他們的樂是不假外求的,而是發自性中的樂,是道中之樂。他們看破榮華富貴、名利、地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把道德修養、提高精神境界放在首位,少欲知足,胸懷坦蕩,沒有那麼沉重家產的拖累,更無情枷愛鎖的牽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精神上的財富豐足了,心性自然輕安明淨,常樂在心。其樂是自我充實之樂,不是從感官(眼耳鼻舌身)得來,而是破除一切執著,所以才能常樂無憂。常樂正是道心不失的反映,是正氣充盈的結果。有道心自然能常樂,常樂才能涵養道心。

平常心:「平常心是道」是佛家的一句名言。普通人原以為道是神奇高遠,玄奧莫測、可望而不可及,只能供少數高人研究探討、修煉心性,成仙成佛用的。其實,恰恰與此相反,道是至平至常的,就在日用生活之中,道是真理,真理是最平實的,是普遍存在的,絕不是追求神秘,神秘絕不是真理。道不是向外求的,只有「反求諸己」才是道。所以古人說:「道不遠人」,「道在邇而求諸遠」。人離開自身,而想要向外邊去求什麼神奇縹緲的東西,那便是妄求,結果只能誤了自己。

平常燼是心之常態,如果失去常態,就不合道了。比如一名身射擊手,在平日練習打靶時,幾乎百發百中,但一到競賽場上,射中率就明顯下降,很不理想了。什麼道理呢?就因他在競賽時,失去鬼主顧慮,有負擔了,所以手就不聽從支配了。又如有的學生平日考試成績優秀,總是名列前茅,然而到升學考試時,卻成績突然下降,令人非常失望。究其原因,也和打靶的道理一樣,失去平常心了。

真理的根紮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鳳儀先生說:「道在平常,飲食起居都是道」真理在最平凡之間,要在日用平常的瑣事中來體現真理。比如吃飯睡覺是最平常的事,吃飯能定時能量,無好歹的挑剔;睡覺神輕夢穩,無夢魔之困擾,這就很有道了。欲保持平常心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常人在富貴利達時和窮困潦倒時,心態是截然相反的,整個心靈完全被外界所轉。此時,平常心不見了。若能在這種「不平常」的時候,還能保有平常心,其精神境界是了不起的了。所以必去掉執著心,才能保持平常心。有兩句古詩寫得好:『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寒潭水無痕「。竹子被風吹動,竹影掃著台階,但台階上的灰塵並未移動;月亮照在水裡,穿過潭水,而潭水並無波痕。不管外界的事情如何變化,內心不為之動搖,不論自己做了多麼大的好事,立了多麼大的功勞,也不自以為是做好事,而認為完全是本分內應做的,仍保持平常心的,這就是道心了。

永不失掉平常心的人,便「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遇到好事是鼓舞我,遇到壞事是鍛煉我。正如宋代哲學家張載說:「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順事,殃,吾寧也」。這是多麼寬闊的胸襟啊!不僅對富貴貧賤看得那麼平常,而且對生死都看得那麼淡泊!

真正保持平常心的人,在順境中不被迷惑,不失操守;處逆境時,不消沉。如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時,被困於陳蔡,斷糧數日,而孔子仍絃歌不輟,坦蕩自如。這不能不說是平常心的崇高體現了。

無心:一位青年人,途中看見一個獐在池邊玩耍,突然落水,情況萬分危急,青年人便奮不顧身地跳下水去,救出了兒童。當時,這位青年事先並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只是一心救命。這種心理與行為是純善的,毫無私心的。但事後,他想到被救者家屬應給與酬謝。並希望眾人知道他見義勇為的善行。殊不知,這時他已經由毫無自麼的純善行為,降為有施恩求報之庸俗品格了。先生稱他開始那種純善心理為「先天心」,後來有施恩求報的心理為「後天心」。前者可稱「無心」,後者便是「有心」(私心)了。

做好事的人,從他心理活動來看,可分為幾個不同層次:

有的人做事的目的是為了得到眾人的好評,取得榮譽或個人利益。如果得不到時,就後悔,以為當初不該做那種好事。這是善行的最低層次者。有的人做了好事,雖然也希望取得人們的讚譽,但沒得到時並不後悔,這種人屬於中層次。有的人做了好事並沒有求好名與報酬的想法,只是做對於眾人有益的事,感到心安理得,這是「為善最樂」者,屬於高層次。至於那種雖然做了好事,而自己並未感到是在做好事,而以為是爭內所當為,這純屬「無心」的為善,乃是最高層次。對他來說,什麼榮辱得失,都不足以牽動他的心,因為他已達到「無心」了。先生說:「志界無說」,正是此境界。

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意思是說,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才有德。他的德是無心的流露,一任自然,是沒有表現在形式上的德。佛家講「佈施」要做到「三輪體空」,首先,不要有我做佈施的心;其次,不要存有一個受施者的心;第三,所佈施的東西,不論是金錢或物質,心裡不要有這個相。是謂三輪體空。這便是「無心」佈施,是毫無雜質的純善,已達到道心的最高層次。

道心源於天性。上述十六種道心的表現。並不是各自孤立,而是彼此依存,相輔相成的。道心與人心之間,是消長進退的關係。並不是人心死掉了道心才生,而是誰統率誰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人心為主,私慾氾濫時,則道心消退,必然出現損人利己,以私害公的不首先行為。這是人心佔了上風,道心不得抬頭的結果。反之,如果道心當家作主,則人心自然消退。在行為上,必然表現為公字當頭,捨己為人的道德風格。所以道心與人心的彼此消長進退,決定每個人的生命性質。古人有一詩,對「心」字的巨大作用說的非常好:「三點如星布,彎鉤似月牙,披毛從此起,作佛也由他」。說明心在人的整個生命中,其意義是何等重大!

3、 身

人的身體是父母所生,本來無善惡之分,但其行為受心性的支配,所以後果便有些不同了。現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論述。

(1) 身為載道之具

人身為父母所生,本為載道之具。人的一生,諸多任務與使命,如盡倫立命,立功立德,全是由身來提當,來完成。肉身雖然是幻假不常的,但人生的重大意義與價值,都是由他來體現。家庭中的各種不同角色,如父母、夫妻、兄弟之道等等,都是由身來實踐;社會上士農工商官各行各業,也是由身來充當。孔子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對於身體應該愛護,保持健康。然而很多人對肉體過分地愛護了。奔波勞礙,一生辛苦,完全是為了肉體的享受,甚至損公肥私,全部心靈為身所役,最後落得罪行纍纍,竟把原是載道之具的大好身軀變為罪惡的淵藪。

為什麼造成這樣可悲的後果呢?其關鍵是把身與心的關係擺錯了,身心的位置顛倒了。本來身體應受天性和道心來統率,勤懇工作,生活儉樸,可做出很多有功於世,有德於人的事情。但在這個私心氾濫、物俗橫流的時代,有些人處處為這個肉身享樂做打算,費盡心機,拼摶一生,不僅毫無功業可言,且惡貫滿盈,墮落深淵,豈不枉此一生!

況且肉身的享受永無滿足之時,舊的慾望滿足了,又有新的慾望產生,人往往成為被慾望所操縱的傀儡,奔波了一生,到生命結束時,仍是沒有滿足,竟而死不瞑目。一輩子總是自己欺騙自己,多麼可笑!

歷史上,為了發族利益,為了國家自強,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仁人志士,大有人在,他們為了正義,不惜犧牲肉體。這些人便是由於道心的昇華,正氣凜然,才有驚天動地,泣鬼神,忘我捐軀的壯舉。正如孟子說的「所樂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意思是說,生命本是我所喜歡的,但是還有比生命更為我所喜歡(立功立德),所以不苟且偷生;死亡本是我厭惡的,但是還有比死亡更為我所厭惡的(造罪造孽),所以有的禍害我不躲避。換言之,即捨去了身軀而保全了永不殞滅的天性天命;絕不可捨棄天性天命而保全身軀。

(2) 習性是人身墮落之源

人的身體本無善惡之分,人之所以不能上達,其最大的困擾便是習性,貪圖吃喝享受,淫賭吸毒等等。縱慾任性,耗神散靈,毀身敗德,終於葬送自己的一生,成為罪孽之身了。所以欲自拔自救,必須和各種不良習性一刀兩斷。如果任著習性發展下去,為官的必墮為貪官污吏,腐化墮落,終於難免被酒色毒賭所吞噬,落得家破人亡。這不都是「享樂第一」所帶來的悲慘的下場嗎!

鳳儀先生說:「身子是個受罪的東西,人偏要看重了它,不但活著嬌貴它,死後還用金玉殉葬。為了保存他的身體,終於鬧得挖墳盜墓等等,真是多麼愚呀!」

(3) 身體健康來自心靈健康

人們都知道健康的身體,是一切成就的主要資本,一旦失去健康,恐怕一切希望和理想都成為泡影了。那麼怎樣能永葆身體健康呢?首先必須精神健康,即心性健康。須知慾望越多的人,失望也越多,因為他滿足不了的事情必然多,隨之而來的苦惱,也當然就多了。因而怨人、生氣、上火,天長日久,必然生病,身體怎能不失去健康呢?這說明心靈不健康,便可給各種疾病開了方便之門。所以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更要在日常生活,為人處世中鍛煉心靈。這樣才是可靠的養生之術,全面的健身之道。

性、心、身三界是有機聯結的統一體。鳳儀先生說:「人非三界不能生,身為物根,心為命根,性為德根。」運行起來,彼此依存,相互制約,不能分割。不過在運用時,有主次輕重之分。三界中性的份量最重:「天地有壞、我性無性。」它是萬有妙用的本源,心(命)的份量次之,身是胎生之物,時間暫短,份量是最輕。所以先生在其性命學說中,突出「化性」(化出氣稟性)二字,但氣稟性的根在心裡。貪心不止,不能化性。所以三界的修養是要同步進行的。

三界與三教的精神是一致的。先生說:「三教也就是三界,儒教由立命(盡倫)上起,道教由煉身上起,佛教由養性上起」。性心身實則三位一體。

佛家說「人身難得」。意思是說,要珍惜做人的這一次生命。人身雖然是虛幻不實的,但在人生不滿的暫短一生中,要充分發揮身的作用,以完成肩負的許多責任與義務,最終達到盡性立命,了脫生死的目的。所以鳳儀先生說:「人有個身子,不過是藉著他去鍛煉個人的性命,使之會合。」

二、 三命消長

先生說:「性與天命合,心與宿命合,心與宿命合,身與陰命合」。性、心、身是三界的主體。那麼天命、宿命、陰命便是反映了一個人的三界行為所形成的生命性質、質量與價值了。凡是以性(天性)為主,符合道德原則,有利大眾的心理行為,均屬天命;凡以心(人心)為主,增加財產、技藝、才能、學識等,均為宿命;凡以肉身享樂為主,損人利己,以私害公,違法犯紀,或恨怨惱怒,氣火內熾,有損心身健康,都屬陰命。(此處所說的天命、宿命、陰命均賦予新的涵義。如宿命一詞有別於「宿命論」的宿命)

世間紛紜複雜的現象與事物,變化多端的思想與行為,用什麼來衡量其陰陽消長,善惡真假呢?天命、宿命、陰命,便是其最好的識別標準。

1、 天命

凡是篤盡倫常,敦品立德,樂善好施,與人為善,立功立德,利益大眾的行為,都屬於天命。

先生說:「命者名也」。名即名分,人能按自己的名分行事,依照道德準則做人,這就是「立命」。如在家庭中當兒子的,有兒子的名,這「兒子」即是你的「命」,能把兒子當真了,眾人佩服了,眾人是天,就是長天命。反之,就是損「天命」或叫做「丟天命」。

先生說:「人像燈泡子似的,立身行事,要有多數人佩服,就是燈光大的;少數人佩服,就是燈光小的;若是無人佩服,就是有燈而無光;令人嫌惡就是黑燈影了」。那些成為黑燈影的人,枉此一生,是對生命的浪費與糟蹋,正是以陰命為主的結果。

「職務無貴賤,人格有高低」。比如一位當縣官的和一位清掃工作,從表面來看,他們的社會地位相差懸殊,無法相比,但從做人的道德來講,就不分高低了。如果縣官不以民眾的利益為重,干 些貪贓枉法甚至為害人民,招致廣大民眾反對與唾棄的事,是他的天命完全丟了。但那清掃工人,能盡心竭力地幹好本職工作,處處為大眾著想,受到稱讚與尊重,他的天命就比那些品質惡劣的縣官大得多了。所以用天命的大小虛實衡量一個人的高低貴賤,是再公平不過的了。縣官必以全縣人民的利益為利益,才符合天命,否則他的天命就是虛的了,甚至成為全縣的罪人。先生說:「眾人不服,就是把天命丟了」。

從家庭來講,如夫妻、父子、兄弟、婆媳等等,每一個名分,都是天命,當好了,行真了,便是充實了天命,長天命。否則,天命便是虛的了。從社會上來講,士、農、工、商、官,每一行有每一行的天命,如士人是主教化的,能夠當好老師,為人師表,教好學生,就長士人的天命。商人主流通貨物,方便顧客,幹好本行工作,就長商人的天命。農人種好地、多打糧,心存為世上多增加糧食,便是長農人的天命。總之,人能幹一行愛一行,把自己所應做的工作做得圓滿,眾人佩服了,就是天命增長的標誌。所以鳳儀先生說:「做什麼還嫌什麼的,就是不要命」。

能夠一心從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助人為樂,勸人為善,這便是完全以天命行事。如能進而教化世人,移風易俗,敦品立德,出苦得樂,如此濟人利世的聖賢,乃是天命的最大充實者。如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萬古不朽,他的盛德永存,即是他的天命永存。

所以,人在暫短的一生,惟有不斷的增長天命,充實天命,才是最高尚、最有價值、最純粹的生命。

2、 宿命

宿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如金錢,產業、技能、知識以及所有能使人騰達的種種本領,都是宿命(有別於「宿命論」的宿命)。它是以提高物質生活和名利、地位為目的。所以,對人們的誘惑力極大,大多數人用畢生的精力,為增長宿命而疲於奔命。

為了正常的生活,用勞動賺取一定的金錢,創造所需的物質財富,是完全應該的。沒有宿命,便不能生活。問題不在於此,而是有些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增長宿命裡邊去,竟至忘了正義、良心、倫理、道德等做人的準則。從家庭來看,為了金錢、財產,而背棄了孝悌倫理,造成父子不和,夫妻反目,兄弟爭鬥,甚至釀成同室操戈,演出慘痛地悲劇。從社會上來看,有的為了個人我得財富,不擇手段,貪污受賄。更有甚者,私慾膨脹,無所不為,終至落得可悲的下場。

還有的人不僅為個人增長宿命,更為兒孫無盡無休地積累財富,結果害了兒孫。這樣不僅不是慈愛兒孫,實際正是欺侮子孫。子孫就知道吃喝玩樂,什麼謀生經驗也沒有,結果落得不能獨立為生,這不正是貽害兒孫嗎!

以宿命為主的人,是不怕大不怕多的,金錢越多越好,家業越大越好,日夜奔波,不辭辛勞,惟利是圖。它的動力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只是一個貪字。先生說:「以心(貪心)為主的人,一個月掙十萬元也不夠。」所以說「心與宿命合」。貪心是永無止境的,貪心越大,苦惱越多。如果問他,你為什麼要積累那麼多財富呢?他必要回答說:為了享樂,為了永遠幸福。試問他真能得到永遠快樂和幸福嗎?從他自身來看,擁有那麼多的財富,他的內心世界能有真正寧靜的時候嗎?恐怕財產越多,負擔越重,精神的壓力越大。況且錢多了,就要享受,盡情的吃喝玩樂,奢侈無度。家中所有的舊東西都要換上新的,換傢俱,換洋房,衣食住行都要換時興時髦的。然而換來換去,他的妻子萬沒想到,最後該輪到她了--拋棄了結髮妻子,換上了年輕貌美的女朗,這是多麼可怕的情景啊!原來創業的初心與永遠享樂的夢想,如今完全破滅了,所遺下的是個破碎的家庭和可憐的子女,何樂之有!

冷靜的反思一下,造成這樣後果的根源是什麼呢?不外當初只為了宿命的增大,一心致富,而不問如何修身齊家,增長天命,所以鳳儀先生教導人們要「止宿命,長天命」。那些單純追求宿命發大財,而無天命作主導的人,到頭來沒有不墮落的,既坑了自己,也害了兒孫。先生說:「要以天命包宿命,切勿使宿命包天命。」意思是說不要使宿命大過天命,教導人們防止被無情的金錢捲進可怕的洪水的漩渦裡啊!看看那些正在迅猛發財的人們,能夠嘎然剎車,止住宿命(轉向公益事業),以增長天命,是多麼了不起的自控行為!古人說:「為富不仁,為仁不富」。從修道立德的角度來講,這話是頗有道理的。

3、 陰命

陰命顧名思義就是生命的陰暗面,如不孝不悌,有虧倫常,貪嗔癡,殺盜淫,恨怨惱怒,損人利己,假公濟私等思想行為,都足以腐蝕自己的生命,染污個人的性靈。輕則造成一時的苦惱或病痛,重則為個人增添了難以解脫的罪業。

以肉體享樂為主的人,心為身所役,習性和稟性相互作亂,攪得心身晝夜不寧,所以說「身與陰命合。」殊不知吃喝淫賭、物慾橫行之日,正是心身墮落陰命增大之時。習性得不到滿足,便要發動稟性,脾氣越大,痛苦越深,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甚至造成嚴重疾病,惡性循環,無有已時。毀了自己,毀了家庭,可怖的陰雲密霧,籠罩著個人的整個生命,以致陷落在罪苦的深淵裡,永難自拔,悔恨莫及!先生說:「使脾氣的福,是陰命的福」。就是這個意思。如此任著陰命吞沒了天命,毀了宿命,上對不起父母,下對不起子女,眾叛親離,身敗名裂,何待死後,活著的時候,已是人間地獄了。

陰命的大小,全在自己掌握,陰命大的人能懸崖勒馬,回頭是岸,陰命雖大可變小;如果執迷不悟,任流而下,越陷越深,陰命雖小也可能變大。其中,善於使用宿命極為重要。宿命上達(用於公益),可長天命、宿命下達(享樂揮霍),便增陰命,所以如何運用宿命,實為關鍵。

人的一生中,無時無地不在天命、宿命、陰命中生降徘徊。先生說:「對於倫常焊在,心裡過不去,或者世事上,有過不去的地方,都是陰命。」如果能從道理上會了(研究明白),解決心理過不去的地方,彌被了缺欠,這個陰命便可逐步消了。先生說:「人們都修好,怎麼終久沒得著好呢?只因他心裡所存的都是人家的不好,又哪能得好呢!」在社會上,假公濟私,或損公肥私,是最重的陰命。先生說:「私用公款和善款(眾人捐助做善事的錢),留給兒孫,那等於給兒孫喝毒藥酒一樣。」看來造陰命不僅坑了自己,更害了下一代。在家庭中,有不成材或胡作非為的兄弟、妻子、兒女等,都屬陰命。想無視這些問題,並不等於不存在,只有正視它,解決它,多做善事,多立功德,陽盛陰衰,陰命自己消了。

4、 三命相互消長

天命、宿命、陰命不管你認識或不認識,承認不承認,它總是在如影隨形的伴隨著你。它的增減消長,隨時可決定你的苦與樂,福與禍,可左右你一生的升降沉浮。「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是先生為「三命說」提出的總原則。

欲長天命須從立命入手。先生說:「不能立身焉能立命,不能立命,焉能立德」。立命必須首先立身,什麼是立身呢?就是從少年起,學什麼必須把什麼學好,幹什麼必須把什麼幹好。也就是說學生時期,一定認真的讀書;在家庭裡,幹好力所能及的勞動,讓父母放心,這就是立身。人的一生,不論在家庭和社會,能按自己的名分,盡到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實行真了,眾人佩服了,便是立命。再能不斷的充實,就自然增長天命。天命是無限的,能盡一步做到修心養性,與人為善,就是立德。如能為眾人造福,對社會有貢獻,達到「充實而有光輝」的地步,天命就圓足了。

從總體來講,要想消陰命,長天命,必須先止宿命。先生說:「止宿命則天命長,陰命消;不止宿命而任意行事的,則為賤人;不消陰命而任意行事的則為惡人。」止宿命是消陰命長天命的樞紐,宿命大了,而不知止的,必然重物質享受,一旦物慾橫流,花天酒地,揮霍無度,滑入下流,則陰命大了,天命必失,其後果不堪設想。歸根結底,還是由於不止宿命而造成的。那麼怎樣止宿命呢?止宿命的實質就是去掉貪心,貪心一止,就等於閉住地獄(陰命)門,則天命的門自會大開。這樣,貪戀物質享受的慾望自然淡泊;而把宿命用在公益上,則必長天命;不為自己享受,自會消陰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長天命,並非抱貪心去追求,而遵道而行,順其自然。

陰命是人人都有的,不過大小不一,性質不同而已。有的是自身的,有的是屬於倫常中的,如有不守本分的子女等,也有的是從環境或某些事情中反映出來的。不論哪方面的陰命,都需要自己去了(消)。先生說:「人們的三界都有債,必須還淨了才行。能做大善大德才可消無數的陰命。」有的人對大屈大辱勉強地受了,然則,受過之後沒從內心裡認帳,過不去,長時期存有怨氣,這樣,這個大屈大辱便白受了,不能徹底消陰命。能吃虧能忍辱,是一種最大的陰德,是了不起的修養境界。對委屈和冤枉一點也不辯解,實在不容易,但對一個修道的人來講,這是必過的一關。所以佛家把忍辱列為「六度」之一,是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必由之路。如先生於三十六歲時,受官司兵屈打,一言不辯,正是體現了佛家忍辱的功夫。

人們有了財產地位之後,往往被地位財產所纏縛,不能上達,就必然下墜了。所以先生說:「富貴人都被物欺住了」。物即指財產地位而言。這就是被物把他從宿命拽到陰命上去了。

一般來說,宿命大的,陰命也必大,只看他怎樣運用宿命了。比如在陽光下立一個東西,後面必然有個陰影,陰影就好比陰命。所以宿命大的,陰影也必大。人的地位高,有勢力,財產大,有依仗,他們立功立德容易,造罪造孽也方便,說一句話,辦一件事,都可為一方人帶來福利,也可給一方人帶來災難。只有止宿命向上達,才長天命,天命和天性同源,所以其大無限。況且天命的增長與圓滿和宿命的大小,並無直接關係。如鳳儀先生本是放牛、扛活(傭工)出身,家道貧寒,宿命可說很小了,但後來辦女學,興教化,勸世化人,終於有那麼大的成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聖人,天命可謂大極了。由此可見,修天命絕不在宿命的大小啊!先生說:「人得三界分清,天命人人都和天一般大,惟宿命陰命有差別」。這裡說的「天命人人都和天一樣大「,是指天命達到究竟處而言的。

把三個命研究明白,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改造自己的命運。先生說:「修德性是長天命;學習技藝,多積錢財,都是長宿命;爭貪長陰命。善用宿命的常知足,能消陰命,不會用的長陰命;只有長天命是一定可以消陰命」。又說:「我拿天命用事,把宿命和陰命都開除了,所以才好的,現今的人,不是用陰命,就是重宿命,不知道長天命,妄想命好,真是不知命呢」。

「做善做德可以消陰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須看你的陰命大小而行事,這裡有「將功補過」的性質。陰命大的,必須用作大善大德來彌補。如齊齊哈爾有個有財有勢的馬樹勳,為辦女義學,施捨一千垧地一萬元錢,先生不受。張雅軒問為什麼不受?先生說:「化人家的錢,不是只為成我們的事,乃是為救那捨款的人,現在他做那麼一點功德,救不了他,所以不受。他家像一座雞蛋山似的,從底下只拿出一個雞蛋,不是嘩啦一下子都頹了嗎!」這裡邊的大小輕重只有本人瞭解的最清楚,必須自己來衡量,來掌握。

先生說:做善做德最好是「德過本」。一次,他兒子國華說他:「竟胡鬧,這些年這裡勸人,那裡勸人,勸得誰了?」先生說:「會當爹的,必叫兒子比自己強了算,我是個莊稼人,一年不過掙七十弔錢,你現在教書,每年能掙七百元錢,這是你比我強了,我當爹算是當得對了,你不用看不起我,你若能叫你兒子比你強了,我就佩服你」。國華無言以對。後來先生說:「國華若再問我,怎麼能強呢?我自然還能告訴他,他一年能掙七百元錢,要捨四百元做善,二百元過家,一百元積蓄,這叫『德過本』,雖不求子女好,也自然能好」。

「立命」說,是鳳儀先生全部學說的起點。立命是指立天命而言。一個人的一生,在家庭中可充當許多角色,如男人從小當孫子、兒子、哥哥、弟弟,長大當丈夫、父親、爺爺等等。女人從小當姑娘、結婚後當媳婦、母親、老太太等等。所有這些角色,如果有一個當不好,都會帶來許多煩惱,甚至造成長時期的痛苦。如何來完善這些不同角色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也就是立命的過程。

立命和化性是相輔相成的。欲立命必須化除氣稟性,同時又必須在立命的過程中,經過錘煉,稟性才能逐步化除。立命的實質,就是如何做人的問題。萬事都必須從做人開始,所以佛家有「人成即佛成」的說法。人沒當真,真它甚麼理想願望都是空話。欲把人當真,必性命雙修,所以先生說:「必由命上做過去,然後再知性(開性,即佛家的開悟),性才能永久不迷,從前知性的人很多,都沒能久存(鞏固)都是這個道理啊!」又說:「命是得根紮住,然後性才能聚,才能靈。」

不論在家庭或社會,常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人或倒霉的事,如果被陷住,心中過不去,就會苦惱無邊,或憤怒、或傷心、或愁苦、或憂懼、甚至徹底難眠,極易轉化成疾病。假如能自我調節,做到內心不為事物和環境所轉,隨遇而安,泰然處之,體現出一種超然物外的高尚精神境界,自能把本來屬於陰命的東西轉化為天命。先生對此有過精妙的論述:「萬靈的真寶貝就是萬罪,萬罪就是一切過不去的地方,必把過不去的地方都能過去,才能萬靈」。實際這就是「撥陰取陽」的功夫。

一個人不論他的地位多高權力多大,聲名多麼顯赫,事業多麼宏偉,但看他是以哪個命為主,面對這三個命,來不得半點虛偽,用它來衡量人的高低真偽,是最公平的。先生說:「以天命為主的,雖然事壞了,終久也必好;以宿命為主的,雖然好了,終久也必壞;以陰命為主的,雖然事成了,但如同倒在門外的一筐柴火灰,很快就被風吹散了。」什麼是以天命為主?請看歷史上的聖賢豪傑,仁人志士,他們當時的遭遇都是坎坷多難,窮困潦倒,從現象上看「糟糕」極了。然而他們是以天命為主,以天下為己任,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終能流芳百世,傳頌千古。如孔子、范仲淹、岳飛、文天祥等等,都是明顯的例證。什麼是以宿命為主呢?如以名利為重的榮華富貴,高官厚祿者,顯耀一時,到頭來,沒有不衰落或垮台的;又如家財萬貫的富翁,其家業不敗於子,則敗於孫;什麼是以陰命為主呢?如那些貪贓枉法,甚至偷盜搶劫,取得不義之財,很快就會衰敗,竟而鋃鐺入獄,落得身敗名裂。其罪惡之報,如影隨形,極為明顯!

歸根結底,研究三命,必須明確:「天命是真的,宿命是假的,陰命是壞的。」要做到:「止宿命,消陰命,長天命。」

三、 三界分清與三理常存

性心身三界,哪個是本,哪個是末,哪個重,哪個輕(比較而言),在人們的認識上是極為重要的。順序擺正了,可走向仁人志士,為聖為賢的道路。如果本末倒置,順序擺錯了,便會走上罪惡的道路。換言之,就是把性心身哪個放在第一位的問題。如果把身放在第一位,所有一些都為肉身服務,心為身的物質享受而機謀巧算,損人利己,惟利是圖,讓憂勞煩惱佔據了整個心靈,等於把自己的靈魂關鎖在罪苦的樊牢之中,從而引來許多精神痛苦,發脾氣,動稟性,終日被恨怨惱怒煩所困擾,天性被嚴重地污染了,常常給人們帶來了無數的麻煩和災禍。鬧得疾病纏身,形成惡性循環,致使陰命越積越重,終於把三界攪得昏暗一團。這便是性心身三者本末倒置的結果。

1、鳳儀先生講三界分清,就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他說「天地有壞,我性無壞」。明確告訴人們,性是最為寶貴的,他體現了宇宙的終極真理,心是存理載道的,身是行道的。然而世人多背道而馳,心性完全為身所奴役了,因而迷失了道心,遮蔽了天性。先生說:「三界分清是得分開,心界有事不要連動性,身界受傷不要動了心。」也可以說不要為肉身的嗜好而牽動了心,增長私慾,更不可因為私慾而染污天性。所以先生說:「性清無脾氣,心清無私慾,身清無嗜好;動脾氣性剛倒,有私慾心剛倒,打罵人身剛倒。」這裡所說的「清」和「剛」是要在日常生活和處事接物中去磨煉,並要不斷地省察提高。

2、清三界,不僅要在舉止行為明顯處著手,更要在生心動念微細處注意。如有一次,鳳儀先生對朱循天道:「你的心還沒正呢!」朱循天問:「怎說呢?」先生道:「你的心裡還怨你內人(前妻金氏)呢,你要知道,心念一動就想人家的不是,心頭的氣不是惱就是煩,心就不正了。必要翻過來,專找人家的好處,才算正呢。能這樣,意才能誠。」

有大愛力的人,是要愛人的三界,幫助人清除性心身中的塵垢,才是真愛人。先生說:「今人愛人都愛俊美靈巧的,這是愛他的身,身是胎生之物,這種愛也可以叫作愛物。人必得有道,他的道沒行得圓滿,你能講道給他聽,這叫做真愛人。」

干的多,報酬少,心中覺得委屈,欲稱包屈;事後懊悔,稱後悔;生別人的氣,是為怨人。這三種心態都是對三界十分有害的。先生說:「包屈的傷心,後悔的傷性,怨人的傷身;不怨人保精保身,不包屈保氣保命,不後悔保性保福。」

性心身三位一體,必須齊修,但在運用上有本末輕重的不同。先生對此有更深刻的闡明:「三界像秤上的三個秤紐(提秤用的)似的,性像第一秤紐,心像第二秤紐,身像第三秤紐。第三秤紐出門是定盤星,打到頭才十斤,這像身界立功似的;第二秤紐出門十斤,打到頭五十斤,這好像立命似的;第一秤紐出門五十斤,打到頭一百五十斤,這好像以性養德似的。身立功達到極圓滿不過十斤,一動心念(壞念頭)就消去了;立命已圓滿了,才五十斤,一動性已全失了;假如只立點功,一動起稟性,不但全失,而且要倒賠了許多,這叫被大秤撅去了。這地方不可不慎。」佛家講「怒火能燒功德林」,也正是說明這個道理。

清三界的目的,就是杜盡三界中的漏,把自己從污濁的境界裡解脫出來。性心身都得到淨化,才能離苦得樂。

2、「三理常存」就是先生所講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存情理」。天理是人我一體,公而無私的,具有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盡人合天,與天合一。先生說:「天理,沒有人我的分別」。氫天理的內涵,是萬古常新,不因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它是道理與情理的源頭和統率。天理的顯現,有時為常人所不理解,因為它是與以私心為主的處事方法完全不同的。

凡是為公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思想與行為,都是合乎天理的,尤其為公益而獻出自己生命的,乃是實行天理的楷模,因為他是把小我溶於大我之中了。社會上所辦的「養老、懷少」等事業,都是遵天理而行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的體現。當然,「無心」為善的善的,「無心」做德的德,才是天理流行的最高層次。

天理與天性是統一的,所以以天理用事的人,無論到什麼地方,都是光明的。

心存道理,是指心中首先要存倫常之道,人生在世間,是離不開人群的,有人群就必然有人我之間的關係。要正確處理人我關係,必有其規範可循,這個規範就叫作道理。在家庭來說,為人子女,對父母要盡孝,為人父母,對子女要盡慈,兄弟姐妹之間要盡悌,夫妻之間又有夫婦之道。在社會上有朋友之道,在國家有盡忠之道,對工作要忠於職守,在工作崗位上,還有上下級關係等等。這些相處之道,是非常複雜的。古代聖賢的教導,多為原則性的規範。但時代前進,不斷變化,人際關係更加複雜,某些具體處理準則和方法,有些地方也不能不有些變化。先生說:「道是活的,時代不同,行道也有所不同了。」譬如古代婦女的「三從」之說,如今已毫無意義了。女人「從一而終」,孀婦不許再嫁的陳規漏習,已再無人受它的束縛了。

心存道理,除了常存倫理之道而外,更要存「物」的道,因為不會物的道,你就不可能很好地利用物。譬如你不懂得耕種之道,能種好莊稼嗎?萬物(包括牲畜)之道,莫不如此。所以心存道理,不僅要研究為人之道,更要研究各種物之道。

為人首要的是要研究家庭的倫理之道。家庭的問題最簡單也最複雜,為什麼說簡單呢?因為傻人也可以結婚成家,生兒育女。為什麼又說複雜呢?看看那些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可以統率千軍萬馬,可以治國安邦,然而回到家裡,妻子兒女不一定聽他指揮,甚至弄得束手無策。這就有力地說明了家庭關係是相當複雜的,如不研究明白,處理不得當,其家庭是絕對不會幸福的,甚至煩惱重重,痛苦不堪。所以家庭倫理是鳳儀先生全部學說的重點。

先生說:「道是相對而生,絕對而行的」。為人只求自己盡道,而不求對方報償。以孝道來說,孝為倫理之首,為人子女的只求自己如何盡孝,不求父母如何盡慈。先生所講孝道,比起以前人更為深刻、全面。他說,孝親不僅「孝身」,更要「孝心」、「孝性」,「人予事親,必須能得著老人的道,斷老人的傢俬之累,化老人的稟性,才算真盡孝」。

父母對子女呢?不應以子女為私有。先生說:「兒女是天下的人,應該為天下服務,絕不應該只為孝親而累在家裡。如果累在家裡,在兒女方面,是為小孝,在父母方面,就叫不慈了」。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為人處事,處處都是有道可循的。只有時刻心存道理,並付諸實踐,方能達到上合天理,下合情理。

「身存情理」,此情字主要是指人之常情而言,當然也包括情感、情緒、情愛等等。它表現在人的精神領域中,是屬於表層的,易顯露在人的表面,故曰身存情理。日常的應世接物,尤其是在彼此初步接觸時起主要作用的,都是情理。為人使常情用得適度,無過無不及,必要以理來節制,使之處處合理,所以稱為「情理」。通常所說的合情合理就是此意。至於情感、情愛等,不使之下流為欲,以導致欲心氾濫,也必以理節之。所以情理是為人處世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在公開場合,情理多以禮儀表達之。

情理的表現是非常複雜和脆弱的,運用得好,可縮短人我之間的心理距離,使感情融洽;運用不當,便可加大心理距離,使感情惡化。

情理與道理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倫常中人與人之間有必須遵行的道理,同時,也必有相應的情理。譬如有父子之道,就必有父子之情。但父子之情是父子關係的基礎,不能代替父子之道,是意味著責任和義務。其他如母子之情、夫妻之情,以至於社會上朋友之情等等,莫不如此。有不同的相處道理,當然就有相應的不同情理。所以鳳儀先生說:「身界的五行就是五情」。而且不同的情理都有其特點,所以不能混淆,又不能代替。譬如夫妻間情理的特殊性,是最為突出的。

人我關係中,情理是不可忽視的,情理上通不過,怎會上合道理與天理?往往由於情理缺欠,造成感情上的不睦,產生隔閡,甚或破裂,會帶來許多麻煩。

先生說:「情理是通因果的」。如果人我相處達到以道理為主時,情理處於從屬地位,它就顯得不那麼主要了。比如夫妻相處,彼此絕對信任,志同道合,推心置腹,道理為重,不計較小事了,此時,情理是否周到,就自然不在話下了。在日常生活中,也確實有些夫妻關係,一直停留在人情階段,總好在雞毛蒜皮小事上糾纏計較,喋喋不休,很容易引起關係破裂。這充分說明了,單純的情愛不能節之以理(道理),其關係是極為脆弱而不穩固的。

至於有些打罵夫妻,稍不如意,便拳腳相加,連起碼的情理也不顧,這已是由「情」下流為「欲」了,為所欲為,置父母子女於不顧,至於什麼道理、天理更是無從談起了。

朋友之間,只停留在感情上的友好,沒有什麼共同的遠大志向,純屬庸俗的酒肉朋友,其友情的基礎是極不牢固的,一旦彼此利害衝突,或地位懸殊,便立刻舊情全無而分崩離析了。原因只是他們的關係僅限於人情上的來往,而無道義的維繫,所以其友情必然是短暫的。

由此看來,人我相處,必由情理上升為道理時,才有真實意義,才是可靠的情誼。

情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極為複雜的。下面僅從知情、盡情、容情、圓情、順情,以至最高層次的忘情等方面來研究。

知情,即是知道他人內心的情感變化,也是對他人的理解,尤其是理解他人的苦處和難言之隱,然後設法使之傾吐宣洩,並加以引導勸說,使其心態得到平衡,從而解除內心的苦痛。

盡情,是指給予對方溫暖之情,譬如精神上關懷,物質上的慰藉;使對方有愜意感。尤其對待比自己條件較低的對方,則盡情更為必要。

容情,是情理的重要內容,即能包容他人的不良情感或無理行為。如遇到蠻橫不講理,脾氣暴躁,處事小氣,見解狹隘,不通人情,忘恩負義等等情形,不僅表面能容過去,而且內心也能泰然處之。這是一種了不起的心情涵養。這樣,不僅能扭轉局面,且可感化對方。

圓情,是指對方因為某種做得不夠妥善,覺得不好意思,表現出情態不自然,進退尷尬的時候,我能應機說出幾句可使對方得到心理平衡的話,或做一點能夠彌補對方的精神損失,從而使其擺脫困境的事情,這就是圓情。

順情,是指當著對方由於內心矛盾而產生情緒上的傷感,不滿、抑鬱、憤怒、苦悶、悲觀、失望等等異常情態時,我則用誠懇的態度,恰當的語言,予以勸導,啟發,理順其情緒,使之恢復正常,謂之順情。順情正好像對病人施以針灸、按摩、調節經絡,使其氣機通暢,從而愈病一樣。雖然簡單幾句話,如能用得恰當,便可打開其心靈上的通道,說不定可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忘情,忘情與上述情理有本質上的區別,它超出一般情理的範疇。其修養境界已達到了恬淡虛無,超然物外的高層次,擺脫了情牽物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榮辱得失,生死別離,均不足動心,它與「無心」的境界相應。古人說「太上忘情」,就是這種境界。

上述倫常中的各種情理以及知情、盡情、容情、圓情、順情等,似乎均屬小事,殊不知,欲行千里者,卻有剛一起步,竟被腳下一個小小的土塊絆倒了,貽誤了時機,而亂了「大謀」。小事正是大事的基礎,豈可輕忽!

四、三界俱足與合一

三界分清是從性心身中除掉某些陰面的東西,而三界俱足正是意味著三界裡充實了某些陽面的東西(實際是返本還原)。前者是撥陰,後者是取陽,但二者不是先後的關係,而是同時進行的,如去習性化稟性,同時也是圓滿天性的過程。消陰命和長天命,也是同時進行的,只有增長天命,才能同時消去陰命。

鳳儀先生說:「三界俱足,自能合一。」性理圓足應該是,外無脾氣,內無煩惱,既不克人,又不傷己,圓融無礙,並能大義包涵,與世人合一,永葆本性光明而不受污染。它與天命的圓足是同步的。心中道理足,是不僅會自己應行的道,更要研究明白對方的道,以及與己有關各種事物的道。所說的會對方的道是要瞭解其天理,人事,因果,知其天命、宿命、陰命,掌握其性、心、身的變化規律。只有如此,才能實行或運用起來靈活無礙。身界情理圓足,其中最重要的是「容情」,正如先生所說的「無論怎樣愚的人,總要找出他的好處來,情理自然圓」。常人多看不起愚人劣人,然而你偏偏能從愚人劣人身上找到好處,這是對愚人劣人最大的愛護,最大的尊重。所以先生說:「托起愚人是賢人「。能夠容下諸多陰面的情感(使人不愉快的情感),才是真正的圓情。

眾人是天,能處處為眾人著想,就是天理,就得天命。先生說:「人不知道命與天通,不知道命與神同體,只是一味爭貪,真是可笑。一個人自有生以來,當孫子,當兒子,當男人,當父親,當爺爺,問他究竟會當哪個了,哪個也沒有會當,這叫作白活」。又說:「究竟怎樣算得著命呢?必得使人家佩服了才是。能叫一個人賓服,就增加一個人的德,叫一個人信服,就長一個人的命,能叫萬人佩服或信服,就可以長萬人的命(不是有意追求的)。」這就是衡量一個人的命足與不足的最好尺度。

先生把止宿命看作是一個人精神境界得到昇華的極為重要條件。他有個極妙的比喻:「蝌蚪必把尾巴脫掉,生出後邊兩腿,才能上陸地。人也有尾巴……財產越多,尾巴越大,越難脫」。如張雅軒為了興辦女子義學,施捨了全部家產,把「尾巴」脫的最淨,才會有那麼大的天命,這說明人的「命與天通,命與神佛同體」的道理。又如李子和實行「讓產」之後,一心辦善,跟隨先生到處倡辦女學,講演勸世,光輝極大,正是因為他真正和天下合夥了,所以鳳儀先生說:「李子和能成道,正因為他能止住宿命而行天命的緣故,他若在讓產之後,仍然創家產,又不對了。」先生對自己也曾作過總結,他說:「人都沒有眾人心,只知為己,所以都糟了。我所以能成,因為把為我的心扔了,這就是把宿命掐死了(止住宿命,實際即是節制無有休止的貪心),宿命是無盡無休的,為它還有頭嗎?」又說:「捨了萬物才能收進來靈光,因為人的靈光都散在萬物上了,如產業等都是業根。但立刻捨淨還不行,得修點捨點,捨淨了,也成了。」

人有多大的性量,才能辦多大的事,如果事情沒有辦好,或遇棘手的事,心往外怨,就是性量小的表現。這樣的人,性不能把命籠罩過來(即責任大而性量小),事情糟了,人也隨著糟了,這樣,便是性和命都虧了。心是存理載道的,道理不足,就是命不足,也就是天理空虛。

修道的人容易出現兩種偏向,一種是偏重廣行善事,多立事功,建祠堂,修廟宇,多為人們所能看得見的,這是外功,也就是佛家所說的修福。另一種是只知修內果,而不重盡倫常,立功業,勸世化人,終日獨居打坐,修心養性,持齋念佛,屬於佛家所說的修慧。這兩種偏向,都是不全面的修行,難以成道。先生與朱循天有一段談話,足以解答這個問題。先生說:「多立事功,多結緣就是外功,有外功才可以成內果。」循天問:「內果成,外功不也就圓滿了嗎?」先生道:「不對,絕對沒有成的一天。」循天問:「什麼叫作內果呢?」先生道:「有先知就叫作內果,就是盡倫常事,也都是外功啊,但若沒有外功,雖然講一樣的道話,而份量可有輕重之分。」又說:「外功像油漆似的,內果像木質似的,木質若壞了,雖然油漆的很美麗,終久也必要毀壞。」可見內功與外果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偏廢。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天理(性)、人事(命)、因果(身)這三界中,單純修哪一界也是不成的,必須三界齊修並進,方可達到目的。所以先生說:「三界齊修才能了脫,像普通的修行人,只知道吃素,唸經、施捨,終身獨居,把人事、因果完全不顧,所以來世享用很豐富,受寵愛,但卻沒修出去,是因他的福命雖有,而未盡人事、了因果呢!」這裡所說的人事,是指家道倫常說的,倫常不盡,等於欠債不還,怎能了脫。因果表現在情牽物累,怨攪情,所以先生說:「情就是因果」,情是通因果的。情理未盡,當然因果是不能了的。至於歷史上修出去的某些具有上根的高僧大德,多為「乘願再來」的,又當別論。

常言說攪情,人與人之間的情,不能以理節制時,就必然發展到攪字上,而成為攪情,這樣,便明顯地加重了因果的糾纏。先生說:「有情就是因果不了」。這個情就是沒有用理來節制的情,也就是由情下流為「欲」了。人的本位定住,就能達因果,因果消了,才能長天命,天界俱了,才能成道。

人的三界就其來處和運用上說,有所不同,先生曾為此作過說明:「性是天給的,命是地府給的,身是人間的父母生的,這是就來處上說的,趕到用時,性仍是天,心(命)是人間,身是胎生之物,所以就是因果了。」因為人的過去、未來,以及現在的成敗得失,吉凶禍福,都由身來承受來擔當,所以說身就是因果了。

三界齊修才能俱足,缺一不可。先生說:「人的三界,像高粱『度漿』似的,要一點一點的度(農作物籽粒成熟的過程)。」如趙品三青年時曾癱瘓七年,聽鳳儀先生講道,悟性大開,霍然而愈。以後便隨先生周遊勸化,興辦女學,儼然成了一位先生了。鳳儀先生說他出身本是貧人,又因患病多年,沒能立命,便令他去給懷德縣李家粉房煮飯,一文錢不要,可讓李家的媳婦們上女義學讀書。他盡心竭力地做了一年,得到全家老少的佩服。先生說他「把命得回來了」。意思是說品三已經「立命」了。品三以後實行崇儉結婚,繼續辦學,勸世化人,立功立德,晚年三界俱足,才成道了,眾稱之為趙善人。未能盡倫立命的人,三界不足,是成不了道的。

一粒種子埋在土裡,除了種子固有的生機之外,下邊要有足夠的水分和各種養分,上邊要有足夠的陽光。想要讓小苗生長旺盛,尤為重要的是要在下面施以充足的糞肥,糞肥雖然髒,然而是萬不可缺少的。種子比作宿命,糞肥比作陰命,陽光比作天命。陰命雖然不好,卻是不可缺少的反面助力。古今中外凡是有偉大成就的豪傑與聖哲,無一不是歷經磨難、道路坎坷、經過千鍾百煉的,正好像給小苗上糞肥似的。然而其成就必須具備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遠大志向以及道德觀念和眾善奉行的情操,這就等於陽光的照耀。換言之,即是上有天命做統率,下有陰命做助力,再由於本人(宿命)的主觀努力,道業方可成功,理想才能實現。其中陰命的反面助力是絕不可忽視的。消陰命了因果的過程,也正是長天命成德行的過程。

先生常說:「辣椒在辣椒上成,茄子在茄子上成,個人在個人的本分上成,絕不是外求的」。又說:「人們都說人唸書,我偏說書念人」。什麼叫書念人呢?意思就是唸書就要把書上的道理歸結到人身上,道理和行為要結合起來,付諸實踐,這就是「書念人」。用三命來理解,人唸書為了增長知識學問,是以宿命為主;而書念人是把書上的道理變為個人的生活實踐,提高精神品質,正是以天命為主了。先生是莊稼人出身,常常用些淺俗的鄉言俚語,卻道出了超塵拔俗,力能回天的高深哲理。如說:「人如能修出三個老爺子,不受他們的管,便算成道了。性不動(不動氣火)天老爺管不著,心無私慾閆王爺管不著,身不犯法國主爺管不著。」這是多麼質樸無華淺俗有力的語言啊!其實,這正是跳出三界之外了。

上面論述了許多有關三界的道理,其目的就是要達到三界合一。用先生的另一說法:「道就是人與天合。」人能做到性以天性為主,命以天命為主(道心當家),身以行道為主,這樣,性命自可返本還原,歸於先天,復還其本來面目。也正是盡了人道,合乎天理,三界合一,歸根覆命了。

先生說:「三人同心,黃土變金,人們都以為是你我他三個人,其實就是性心身,性是天人,心是陰人,身是世人,我們的三界真能合一,其力無窮」。然而,我們常人的三界,總是在步調不一致的情況下運作著,常常為了某一件事,理智上認為應該這樣做,但情感上偏偏要你去那樣做;明明理智告訴你,這個人是不可接近的。但你的情感慫恿你,鼓勵你去接近他(特別是異性間),甚至與他同流合污;理智上知道為大眾服務是好事,但身體不願動彈。其實人人都有良知,只是良知的力量薄弱,沒能把心身統率起來,形成了陰盛陽衰的狀態。所以先生說「三界要分清,而後再合一」。性心身都清洗乾淨,自然會合一了。我國古代的偉大人物,所以有偉大的成就,莫不是三界合一的結果。如宋朝的范仲淹,出身貧苦,後來官至宰相,仍保持清貧,處處為天下百姓著想,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千古傳頌。若非三界合一,焉能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又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在獄中作「正氣歌」,寧死不屈,殺身成仁,浩氣常存。他當時倘若存有半點私心(三界就不合一了),便難以堅持到底。正因為他三界合一,所以才「其力無窮」!唐玄奘赴印度取經往返十七年,歷盡千辛萬苦,種種磨難,終於成功,成為千古的偉人。這正是由於他的志向、信心和行動高度凝聚,三界合一,而產生了強大的力量。試觀古今中外無數的文人,書讀萬卷,博古通今,滿腹經倫,然而終無成就,就因為他們不能把學得的道理付諸實踐,書是書,我是我,知行不能合一,言行不能一致,正是三界不能合一的表現。

修道的人,能否三界合一,是他能否成功的惟一標誌。如口唱戒律,但不能嚴格遵守;大講看破紅塵,而實則仍被情牽物累;明知「怒火能燒功德林」,卻時常大動脾氣。如此表裡不一,自欺欺人,焉有成功之日!先生說:「人不得道是因為性心身三界不能合一:身做這種事,而心做別的想,這是心身不能合一;遇著逆事時,擔不了,或生氣,或上火,這又是性和心身不合一了。必三界合一才能得道。想要成佛,還必須四界合一(詳見《四大界》篇)。今人用『心』學佛,又怎能成呢?」循天問:「徐子貞(懷德縣順山堡人,懷德縣男女義學創始人之一,大力辦學十年)怎麼明道之後,末路又迷了?」先生道:「這像陰天似的,雲稍破開,太陽放一線光明,不久又合上了,就像這個道理似的。如能看破人世,萬有俱空,一切都不是我的,那才是真看破了。」歸根結底,人要想了生死,脫輪迴,不看破一切,不打倒我相,是斷不會成功的。

先生講道,常以「接碼子」為喻。接碼子在果樹栽培上叫作「嫁接」,是把要繁殖的果樹枝或芽接到另一果樹的體上,使它們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獨立生長的植株,俗謂「接碼子」嫁接後,能保有原果樹某些優良品種的特性。先生把果樹嫁接的作用與價值,移植到人的修身立命上來。這是他自己傚法古人的實踐和體驗中總結出來的,使「接碼子」變為修道中的一個法則,成為其學說中的重要一環。先生常以杏樹為例,說道:「杏樹必靠接碼子才能接好杏,若過百年不接碼子,滿林杏樹,雖然原種是銀白杏,也必要變成山杏了。因這理,我知道人類進化也全靠教化,若不教化,就難免近於禽獸了。教人以古聖先賢之道,他們就可以學,學久了,存真了,古聖的靈就來相助。我從奪周姑丈之志(詳見第一部),而又奪羊角哀之志,我知道聖賢之靈真能助人啊」。(《羊角哀捨命全交》系歷史故事,春秋時代,羊角哀為解救左伯桃之困境而犧牲自己,以全朋友之交。)

先生說:「我從前為救楊柏,曾學羊角哀捨命全交的故事,哪知羊角哀之靈真的來助我。(詳見第一部《大智慧篇》[救楊柏得明天道])所以我們做一事,學一古人,再做一事,再學一古人,事事皆學古人,則我們的性中,即含有很多古人的靈光,做起事來,也就有多數古人相助呢。古人的名至今猶存的,即古人之德和靈依然存在,那是一點也不錯的。」

古人的靈猶存,即古人的信息猶存。宇宙是個巨大的「信息庫」,存在著無數的各類信息。凡是在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人物及其學說等等,其殘留信息無不潛存於這巨大信息庫中。更有層次高者,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些信息可與人進行著無法統計的信息交換,從而影響著人們的生命性質。由此可知「接碼子」與古人相接是確實存在的。

綜觀三界的修養功夫,從性心身份清入手,清除嗜好,去掉私慾,化除稟性;情理無虧,道理常存,天理圓足;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死心化性,三界俱足,三界合一。這是三界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部過程。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不可忽視的。

先生說:「人講自己的性,正是念佛教的真經呢;講命(盡倫立命),正是念儒教的真經呢;講身正是念道教的真經呢」。先生的理論和學說,是從他生平的實踐中悟出來的,他既未讀過聖經賢傳,又未學過佛經道典,純屬由誠而明,知行合一。他所說的「念真經」,重點在一個「真」字,就是要把經典念到自己身上來,如果經是經,我是我,就違背各教教主的本意了。所以先生常說:「他修廟,我修神,他修房子,我修人」。又說:「唸書不如念人,念人不如念己」。這些話的精神實質,是王鳳儀學說的一大特色,體現了「言近而旨遠」。的意境。其實,正是對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傳統的儒釋道文化,在客觀上起到了高度地由博反約,化繁為簡的偉大作用。

當今人類物慾橫流,人心日下,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冤怨相循,愈演愈烈,因果循環,極為敏感,故先生稱現代為「因果世界」。修道的人,必須從破因果入手。先生說:「老子講天道,是對風俗淳厚的人們講的;佛講出世,是對人道無虧的人們講的;孔子專言人道,是見到世人對人道已不講求了。現今我講道,要把天道、人道和因果(即是三界)一同地講,是因現在為『因果世界』不破因果,萬難返到天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