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執經

目 錄

恭接著書玉旨

 

本堂主席關 登臺

 

聖示:今夜恭接昊天 玉旨,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駕,命本堂福神十里外接

 

   駕,其餘神人排班侯駕。

 

欽差太白仙翁 降

 

詩曰:著書自是可傳燈。經論品文下帝廷。

 

   此後道場弘法益。諸生學道沐芳馨。

 

聖示:今夜吾乃賚詔下凌霄,降中洲,為宣 玉旨也!

 

   玉詔宣讀,神人俯伏。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凌霄,日理萬機,無時不以蒼生是念。今爾南瞻部洲臺疆豐原懿敕拱衡堂,合數應運,由西方淨土且隸於理域之彌勒淨土,擇選成立唯心宗道場,開闢凡塵住世之彌勒淨土,且以此弘法,殊勝因緣,鸞門道場融匯佛道妙諦。朕心大悅,乃敕旨一道,命由乙亥年元月廿三日起,每逢星期三,將由 彌勒佛尊親降道場,開著經文,經顏曰「去執經」,為期三個月完成。自乙亥年元月廿五日起,每逢星期五鸞期,將由玄奘法師降爾道場,開著一書,顏曰「大成就品」,為期一年完成,命由勇筆王奇謀主著,甚願諸神人等用命效勞,一則道場弘法有所經論,可為依據,大開弘法利生之法益。二則堂中諸生更可憑此修持精進,以為成就住世功果。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乙亥年元月十六日  

 

阿彌陀佛 降

 

去執經.皈依讚

 

相象想像望幻妄 易起心念起浮尚

 

止入平常無波浪 往生淨土合適當

 

         南無唯識尊師(頂禮三稱)

 

南無龍華無盡大尊佛(頂禮三稱)

 

         南無海會智慧引度大如來(頂禮三稱)

 

藥師琉璃光如來 降

 

去執經.開經偈

 

彌勒淨土 演化開心 當來住世 古直至今

 

心妙義譯 若似傳真 際法隱晦 重見儒林

 

廣傳普度 振起淪沈 唯識體相 萬禍不侵

 

直指一心 萬法成音 只莫自幻 如獲甘霖

 

 

釋迦如來 降

 

  去執經.緣由

 

  兜率天,有內外院之分,一切佛、眾生、善知識之有情生靈,悉皆可憑恃無畏願力,往生淨土。唯,兜率天內院乃由眾生之劣根性昇華淨化,存餘佛性,乃得駐錫內院。而一切佛性眾生,有因業重障深,佛性猶未大顯,但有無邊願力,信受行持,雖受三毒五蘊、七情六慾所綰繫,但仍可往生淨土。但須居於兜率天外院,即屬身俱佛性、靈帶業障,而所往生之淨土。

 

  受業障纏擾之一切具佛性眾生,首在心執不去,而兜率天外院眾生悉皆如此。因而,兜率天大願弘行龍華尊佛彌勒,乃定期說法,以啟一切眾生,去執不縳心, 佛性始可悉皆顯現。

 

  現今,南瞻部洲豐原懿敕拱衡堂,成立彌勒淨土之唯心宗道場,龍華尊佛乃將兜率天外院之說法,在人間重行演繹,此為「去執經」之著,將為天人說法之本也

彌勒佛 降

 

去執經.講稿

 

道是非常妙 性是靈與心 佛是智慧覺 人是轉輪深

 

先天有真諦 十丈播法音 一墜人世裏 根基日淪沈

 

修圓覺慧性 端在研究深 法理雖鐵定 情緣卻牽絲

 

無數會元裏 業障纏愈隨 根基無奠立 定遭大風吹

 

形外愈散亂 見識不護持 天人時作戰 魔相入心機

 

千層浪襲捲 元神蒙滅之 縱有修十世 難扺一願行

 

願念成浩瀚 黑暗見光明 雖入輪迴裏 永護道根成

 

帶業雖負重 尤苦不明心 八識互作用 幻象現于今

 

則無護法力 淨土不相臨 萬緣當放下 立上佛法林

 

  緣像生引滅 作縳入冰深 從此不得悟 十丈過客臨

去執陀羅尼

 

 萬法唯心 修法律心 聞法放心 般若自在

 

去執經.誦課

 

眼觀其境 方生貪念 耳聽靡音 方起遐思 口語不善

 

方造業因 鼻聞香味 方動食慾 身入不正 方入歧途

 

唯心有執 萬象不破 自入魔境 唯心無識 無以了別

 

乃成渾噩 有形假體 無形靈心 均因執意 執入識神

 

萬緣不下 幻象頓生 佛有覺智 而不入執 眾生無之

 

是以迷失 一縷因緣 莫測變化 外緣生景 境由相轉

 

心識勘透 空色靈慧 即成正覺 天界入口 南天一門

 

西去極西 即為淨土 沿路行來 十有五個 殊勝淨土

 

毘盧淨土 天河淨土 忉利淨土 觀音淨土 五重淨土

 

六原淨土 俱足淨土 河野淨土 大日淨土 無畏敬淨土

 

信願行淨土 彌陀淨土 藥師淨土 總持淨土  

 

各該有緣 示現法門 佛在淨土 演繹說法 俱皆攝受

 

唯不願行 無可引度 俱可入淨 只在兜率 彌勒淨土

 

帶業往生 無有不容 有情眾生 信願受行 戒律度攝

 

總持行修 彌勒淨土 無邊願力 極目向南 八萬億里

 

各有殊勝 或願青華 或行金華 或持玄華 不一而足

 

今身所在 七重雕欄 飛簷狼牙 金鋪瑤池 蓄水功德

 

極盡眩惑 意義非凡 眾生有情 無時或忘 見景生情

 

情入緣因 相乃幻虛 執入心識 直受束縳 因此之故

 

置身兜率 帶業修果 必在勘悟 大乘頓悟 小乘漸悟

 

各種信願 往生淨土 當來淨土 冀期劫後 生慧出智

 

無上正覺 天人福報 各溯因緣 內院正覺 轉智成實

 

三性三量 圓明自如 雖在紅塵 應化無礙 可如蓮花

 

污泥不染 輪迴下世 大願恆存 不急妄斷 智慧恆覺

 

頓悟一乘 佛妙無邊 淨土外院 帶業眾生 心執識迷

 

無所了別 或有善根 行善立德 或有慧根 聞法信行

 

卻無覺度 不明所以 心相蒙昧 幻識作用 性命歛蘊

 

不以急求 欲速不達 反墜欲天 大願之行 聞法喜悅

 

漸沐法益 成實心志 唯識自主 急斷煩惱 反彈愈大

 

恰如放馬 脫韁難馴 修法者戒 說佛大乘 解脫妙諦

 

先了外緣 再明體相 窮究互動 唯識所宗 一全人道

 

再行修持 三免幻境 四存道覺 緣境相法 無以障礙

 

終成覺境 直上淨土 各天淨土 各本往生 殊勝因緣

 

無所礙難 通行無阻 唯有兜率 願渡眾生 大悲宏願

 

法心周全 相輔相成 始足膺承

 

外院演記第一

 

吾由心潮 乃巡外院 殊勝淨土 倏見愁悵 原是有情

 

各動牽引 或因禪坐 思斷欲根 或因念想 引動幻識

 

一時光雲 暗淡無色 如塵飛揚 如馬奔馳 如鹿亂撞

 

如猿跳躍 幾成色相 因有維那 見吾巡蒞 招集眾生

 

團坐聆法 吾乃開示 深修禪定 必有所宗 欲界淨土

 

我執他執 尚未勤透 易入迷幻 心緣境識 真假相轉

 

實外識有 體相各別 相不應合 即為實我 心心所及

 

空色不幻 體相各執 執識入迷 增減二執 終非實相

 

蘊合趣虛 唯在善惡 契故因緣 莫生迷識 萬緣齊放

 

紊念暫止 實虛交替 悟我真如 說法至此 利樂有情

 

諸般眾生 法益均沾 或有所得 面露祥和 面露微笑

 

若無所得 蹙眉揚唇 反入欲識 維那大師 龍天獅吼

 

細微梵音 震醒迷蒙 吾再告曰 彌勒淨土 大願下生

 

三會龍華 引度正信 不急不斷 正信頓悟 修行體相

 

轉識成智 了別心相 乃作合十 飄然離院

 

外院演記第二

 

瑞華遍處 光明照耀 一時淨土 充滿法喜 諸天佛陀

 

大乘菩薩 齊駕蓮座 詣達兜率 說陀羅尼 示現妙法

 

適有菩薩 號曰龍樹 啟詮開義 醒醐灌頂 說勿愩高

 

昔在閻浮 南瞻一地 天台禪師 號曰鏡清 修行無礙

 

法禮通妙 德行望重 諸山長老 無不推崇 往生之日

 

西方淨土 無緣得駐 彌勒外院 任職維那 一生精修

 

禮佛參禪 德行高深 三師六證 門生數千 因何無法

 

往生西方 落得維那 比敘尊者 同門鏡融 尚憑授證

 

成就菩薩 進駐內院 其中緣由 礙在何處 原是心性

 

鏡清和尚 自恃修行 德行皆深 諸山所望 桃李遍處

 

心有愩高 偏有虛執 凡有來晉 必事師禮 素好虛名

 

人不重禮 動輒斥言 一執入識 斷根西方 乃入兜率

 

任職維那 鏡融菩薩 雖由其證 青出於藍 乃在不執

 

信願受行 生補佛處 駐錫果位 出家僧眾 猶是如此

 

優婆夷塞 乃至眾生 心執更忌 戒慎體悟

 

去執經.偈問

 

信願由何作因緣 發心歡喜仰瀰深 受行作得慧根種

 

護念上增好佳音 有情眾生今何在 輪迴業識執難明

 

見景易起心緣相 轉化迷幻掩智珠 根業難離心王法

 

自在無礙實有成 兜率淨土何因緣 廣結有情眾生天

 

諸神攝受無邊願 菩薩地持現雲光 應化示現轉輪間

 

此後罣礙可總持 摩護善根轉智識 堪期惡業不相侵

 

彌勒淨土何殊勝 迴真向俗自在行 提增向願得信受

 

未住常寂莊嚴國 先往見佛不退墮 出離無礙得慧根

 

是為方便一法門 如何見佛不退墮 心生歡喜上增心

 

發願信受行無礙 依法持戒清淨身 不受業纏無束縳

 

常唸菩薩摩訶薩 一心契引上陀天 人身守戒苦行持

 

可引靈神不昧藏 雖然十方有淨土 諸佛菩薩盡護持

 

可惜人天善根昧 隨興難行自在宜 生補佛處光淨土

 

有情眾生盡何緣 合運天機修佛道 二乘根性現法輪

 

見證引度成正信 悉皆等覺伴如來 智覺慧性在何處

 

佛在心頭莫遠求 墜入意識反逐末 終成障礙不得真

 

信願常住靈山裡 業根不蝕智慧珠 眾生有情豈難渡

 

只因欲海太沈淪 輪迴既久根識昧 不能自拔救無門

 

說到修行畏辛苦 守戒卻難心志定 漫言享受人生意

 

難期立志作苦修 總在渾噩日復日 雖有殊勝正因緣

 

授法渡證作明師 不除無明總成空 須有三轉大法輪

 

龍華樹下引渡成 迴智向悲心大願 護念攝受作加被

 

各生上增成善願 萌芽善心歡喜持 稱念頂禮長契合

 

二乘根性化大乘 見佛聞法不退墮 終成等覺待佛果

 

欲天淨土意大羅 人間比是蓮花國 奈何不能戒法持

 

縱有法門任殊勝 不定飄搖心誠執 根柢不去成執妄

 

終成魔性亂佛性 二乘根性雖六識 唯能磨成繡花針

 

端倪一意功夫深

 

去執經.見問

 

佛法雖在前 眾生業偏重 授記傳正法 願海現如來

 

末世法法弘 正信入覺途 除境心無礙 入境識猶牽

 

雖定猶不覺 孽海掣力多 雖慧而不顯 智珠乃蒙塵

 

欲象執心境 識根自盤據 人修悲願行 佛國淨土開

 

記述方便法 佛子心歡喜 菩提成正果 龍華弘正法

 

未來咸引渡 悉皆成正道 十方各淨土 轉眼現來臨

 

雖根識未定 善巧護攝受 人乘未淨化 信願能受行

 

魔天借獅吼 靈心慎勿亂 外力不相侵 內魔不自祟

 

心識唯一主 境相不互動 明明圓至性 業根不淨顯

 

覺路已成行 正法根器深 啟度捨即成 佛理諸經論

 

妙法盛宏揚 滅度千年間 象法雖不定 教化猶風興

 

慧覺勤修證 果品自然得 最可擔心意 末法已來臨

 

眾生根器淺 輪迴孽障多 眼耳根識重 心識起無明

 

執妄以為真 趣虛智成空 不盡淨欲身 不盡淨業因

 

不盡修道行 不盡慈悲願 不盡信受心 凡此諸業惡

 

難發上增心 難住不退轉 世尊親鑒納 法語明開示

 

欲界建淨土 先引眾善緣 只要心歡喜 信願依法持

 

淨戒淨惡業 一生長稱念 大願頻感應 接引往淨土

 

見佛聞妙諦 道心常住在 淨智不退轉 悉皆成佛果

 

去執經.景化第一

 

海市又蜃樓 見景易觸情 起心頻動念 難辨假與真

 

幽香暗浮動 空谷類足音 炫目耀琉璃 銀堆及金山

 

人心猶不足 小蛇吞大象 景象雖實在 滄海又桑田

 

莫入視覺障 模稜兩皆可 虛實須慧斷 強詞豈能明

 

見象似有微 瞽瞍各爭詞 萬象雖包羅 假象豈久長

 

唯有覺玄微 如如不所動 見怪能不怪 其怪久自敗

 

假如為所動 陷其景換替 靈心自成幻 不辨景與相

 

萬丈墜深淵 明暗又凹凸 淨土永難生

 

去執經.識化第二

 

宇宙一切法 唯識即唯心 體相相和合 窮竟性相理

 

莫執有與無 邊見又邪見 虛實如假真 鏡花與水月

 

夢景實又虛 一切盡識根 六根顯六識 意識阿賴耶

 

須莫虛幻裡 唯破迷執心 學理入庫藏 百世輪迴轉

 

阿陀那因識 自在依于心 能所執盡藏 業識源不斷

 

識明唯智慧 莫受六根蔽 眼見如花影 花謝只剩枝

 

耳聽足步音 人去只留痕 一切見非見 莫執定識論

 

無有無不有 心相隨機轉 緣情最牽掣 定性少無明

 

去執經.執趣第三

 

趣虛執實 不入幻相 趣實執虛 易入迷茫 趣眾所往

 

形諸言語 言善法語 言惡業障 形諸意識 行善意善

 

識深業累 形諸聽聞 植入六根 趣執抵固 識海常念

 

無以消弭 淨業莊嚴 智實成性 萬緣不動 當下即捨

 

則無牽掣 緣情互動 雨後彩虹 似實還虛 如見光影

 

先有其物 後見其廓 因見為實 不見為虛 度量依忖

 

則是虛實 夢顯緣境 則為實虛 互動果因 實性虛相

 

總在唯識 依見揣摩 無有恆論 體相和合 破執不趣

 

二執生妄 不干圓明

 

去執經.思無量第四

 

斷惑證理 法音正道 說八正道 首在正見 見知而思

 

無明大海 執境入虛 波濤洶湧 無盡無止 我思他量

 

混淆實智 故思無量 自可編排 牽引思緒 苦集滅道

 

變化萬千 是有諸根 欲像不斷 靈明自蔽 以心起念

 

念動而行 行而造作 百般百變 無盡庫藏 識根不斷

 

見知思量 偏妄執頗 遐思紛歧 無以正信 信念不馭

 

則入幻思 似見實物 惑思為夢 虛實不辨 智海堵塞

 

思而不明 般若失真 未焉想像 思而不得 反目作縳

 

陷入困境 以思無量 說正見知 正信不執 免入化境

 

無明無盡

 

去執經.有為功第五

 

百相雖為假 萬物猶實真 覺利行大智 上根末法少

 

自利時覺己 道程落小乘 蓮花果不就 人生時變化

 

六根頻接觸 言行起心念 情緣動亂時 串連越時空

 

無礙生阻障 故食衣住行 總在牽萬緣 物實相卻虛

 

情真意仍假 唯有如不動 始能齊放下 萬事真現實

 

道行超現實 小乘修行者 執沈守空寂 大乘覺聖者

 

空色生妙有 故今末法時 根器少上上 大願必堅持

 

隨緣可修行 譬如公門職 筆落多留情 譬如商家店

 

童叟兩無欺 譬如道中子 萬法盡隨緣 盡在一心中

 

善惡兩分判 盡在實念裡 真假不混淆 道行上中下

 

勤修諸功德 一可度淨業 二可種善因 三可結善緣

 

四可正見知 五可正信念 六可信願行 諸般盡照見

 

唯心有為功

 

去執經.願行第六

 

願之海 浩瀚無垠 似日光 遍照大地

 

似祥雲 瑞靄氤氳 似花香 薰俗滌慮

 

似霜雪 晶瑩透澈 似珠華 琉璃剔透

 

是以故 願發于心 諸業識 無所以擾

 

只能立 力得轉輪 願既成 常省常思

 

以激勵 無量真智 油然現 三世十方

 

咸感應 灼然光明 似流星 劃夜曳空

 

諸有情 共成善願 宇宙中 隨處淨土

 

得契引 願力宏鉅 願不失 常持常行

 

具如意 是莊嚴智 具無量 是無邊度

 

具堅持 是宿世緣 具陀名 是等覺慧

 

諸所故 願行無邊 似久旱 甘霖普降

 

因此緣 心生歡喜 無所捨 無所不捨

 

無業欲 無所束縳 能皈依 心不退轉

 

能見佛 聞法攝受 喜無名 總在願行

 

去執經.法傳第七

 

人間法 欲界天 互牽連 傳道統 執金線 總有違

 

說盡法 須印證 無實智 法成空 上生經 示分明

 

諸有情 咸正信 彌勒宗 乃大盛 下生經 受扭曲

 

誑言解 假托生 遂私圖 乃式微 因以故 法傳正

 

須實智 昔盛脈 今微耗 總機緣 有太虛 願往生

 

彌勒國 彌陀願 廣如海 咸披被 仍囿侷 眾生根

 

八萬四 治諸根 諸煩惱 乃有願 先往生 隨弘傳

 

度未盡 悉證果 一脈繫 法隱現 幾春秋 以值待

 

宏被願

 

去執經.下天第八

 

法界曼荼羅 無盡莊嚴藏 身語意密表 三世及十方

 

欲界承淨土 周遍諸法界 轉輪推法輪 祥光華林園

 

誓度有情生 同願無限地 願彼閻浮提 人間化淨土

 

三生經上註 佛陀既授證 不違旭典故 愈哦慈氏門

 

運在塵業報 人間猶火宅 法音長垂注 萬里猶震響

 

僅得儀軌在 戒度行法持 歡喜無遠近 拂遍法界中

 

生生而不息 源源而不絕 天命咸本願 授證同引度

 

金光長顯耀 龍華共證果 莫顧時空換 莫受謠言惑

 

莫受攻訐語 莫惑明心志 莫去自尋苦 莫自毀根基

 

千秋萬世裏 一願可往生

 

去執經.見佛第九

 

見佛得聞法 誓願信有行 各具因緣相 不背志心堅

 

唯存恭敬禮 長侍心歡喜 見之如無遁 有形不彼參

 

此後共依歸 勝似貌作恭 意卻遐闌珊 必須存其在

 

植心入願海 未成等覺慧 時抱見賢齊 能得無懈怠

 

契引悲心願 同處欲界天 佛映顯靈山 時刻放光照

 

深沐接往生 見佛如佛在 信願持行深 法益長垂注

 

見佛意不在 聖言縱明確 自絕見佛路 人生路自擇

 

一心記圓明

 

去執經.懺悔第十

 

往世一切佛名 悉種無邊福田 悉佈無邊誓願

 

悉佈深厚法華 依是故澤眾生 俱在善巧攝受

 

有心無意造罪 或以美色生淫 或以財利生貪

 

或以怒氣生嗔 或以不平生怨 或以受辱生恨

 

或以情愛生痴 或以榮華昧心 或以富貴失德

 

甚至觸犯國法 諸般業根識障 人生根性受磨

 

凡夫劣性猶在 人乘根器固植 不拒繁華引誘

 

總在人性之中 淨土之門尚開 本誓願海加被

 

首在心生懺悔 佛本儀軌明載 懺悔心願之源

 

凡夫諸般罪惡 即是欲界百相 既建欲界淨土

 

廣度有情眾生 安有阻絕其路 以此依循而行

 

儀軌勤行懺悔 惡心由茲已去 借一佛名稱念

 

心生歡喜不止 往繼善緣漸連 無量念力上生

 

帶業不受牽墜 終其一生堅志 命終放光接引

 

去執經.比較第十一

 

因地行 各殊勝 佛佛傳 道道連 緣起勝 各因緣

 

故所宗 無不通 諸眾生 知皈依 聞法益 稱佛名

 

信解慧 能有得 萬法一 散萬殊 復歸宗 知發心

 

法無比 莫判別 植藩籬 自阻路 入迷茫 比較心

 

智慧失 見長遠 成碩果 任上下 猶關心 器賢愚

 

根善惡 性良劣 俱為因 道精進 在發心 在智慧

 

在修行 法為末 己為上 須明理 窮比較 退道心

 

引淨土 不得門 願眾生 心平靜 心歡喜 心有信

 

心有願 心所王 成唯識 萬法真 萬法空 我空執

 

全虛幻 本末反 唯一心 直契引 識本源 空淨返

 

去執經.識形他心第十二

 

意起識臻念紊動 自識他心隨牽掣 植入心田無所從

 

徬徨不定亂心機 眾妙法門無所適 獨疑不信失真如

 

不厭生死樂生天 大乘根性自形雛 莫自了脫生與死

 

捨他眾生落小乘 欲界天中欲界定 深入正受求三昧

 

六事行法求上品 蓮華座上結跏趺 此生願信兜率天

 

無妨結使斷欲根 識心主宰一切名 業根顯見諸般形

 

他心串連一切業 結梗業田難自主 執邊邪見失正信

 

不能揮發出願心 故願眾生明知悉 戒慎惕懼永存心

 

歡喜恭敬慈悲願 皈止當來常稱念 堅誠解破諸困境

 

生天永久信受中

 

去執經.戒第十三

 

戒持入定生慧 誠於中而形外 束意律行嚴心

 

立戒本意在此 欲界諸根不盡 煩惱處處皆是

 

無以約束言行 不見淨智莊嚴 是以諸眾有情

 

修行求學覺證 必先學儀肅規 出乎至誠自發

 

盡意復禮軌懺 則得符合本意 戒之成立儀軌

 

首在脫胎換骨 眾生宿業牽連 識意無以自明

 

欲界聲色繁華 誘引起心動念 內有業識昧心

 

外有賊業引意 內憂兼而外患 修行頻添變數

 

非守戒規自律 無以守心修行 唯戒者不艱澀

 

五戒八齋隨意 須在堅誠不退 必蒙獲益良多

 

戒在肅正六賊 賊去蘊空識明 心王得以自主

 

內外不受困縳 則可由戒弘誓 進而願海無邊

 

終持一生無礙 先消宿世罪業 再期未來厚福

 

威儀一生戒肅 滅罪獲福肅正 等覺果品可得

 

去執經.因地慈行第十四

 

昔無量阿僧衹劫 一佛如來號彌勒 大弘佛法利度生

 

有婆羅門善知識 深受法益帶髮修 時在深山逢枯旱

 

作物欠收食糧少 修者一切智光明 足有七日未進食

 

山有白兔母與子 護持佛法與修行 自願捨身燒熟肉

 

供養一切智光明 山中有神告修者 聞言不禁悲心起

 

憐憫白兔知供養 乃心誓願不殺生 偈畢縱身投火中

 

世尊說經明開示 兔母即佛之前生 兔子佛子羅侯羅

 

修者再轉慈氏身 是以彌勒慈三昧 生生世世永護生

 

因地慈行不食肉 攝受有情慈氏願 生吾淨土修慈法

 

無量功德無邊造 慈心三昧入禪定 浩瀚願海無邊際

 

涵蓋有情諸眾生 一念直上彌勒國 淨土安怡能駐錫

 

去執經.分內外院第十五

 

求生兜率淨土 比丘尼等比丘 行持於具足戒

 

六事修齊不怠 永住四無量心 發願往生吾土

 

上品等覺上生 證果彌勒內院 阿羅漢菩薩果

 

諸眾優婆夷塞 及至有情眾生 未戒六事不全

 

僅以一願堅誠 六事擇其一二 在家受八齋戒

 

稱念佛名不懈 縱有犯戒觸規 未至斷欲淨業

 

仍可往生淨土 兜率天宮外院 帶業往生淨土

 

欲界諸根不斷 見佛聞法信受 道心永不退墮

 

欲天彌勒淨土 示現帶業男女 十方淨土所無

 

乃悲願之所致 不捨一切眾生 廣涵欲界男女

 

針此人乘根性 上生欲界淨土 再作各分教化

 

男女各受聞法 歡喜道心不退 天女開音唱法

 

音教四無量法 教六度波羅蜜 天籟醒醐灌頂

 

各生上生出離 雖是欲界男女 不受欲根污染

 

一切莊嚴淨智 內外分明清楚 眾生根業可淨

 

彌勒佛土寶光 可受正信宏願 成就佛乘根器

 

吾普告諸有情 上品則得上生 內院得證正覺

 

中品上生內院 道心可不退墮 龍華勝會圓功

 

再證等覺菩薩 下品上生外院 見佛普受加被

 

稱念懺悔滅罪 上增道心根器 再除業根業障

 

欲界天中斷欲 再下閻浮勝地 共成無上正覺

 

去執經.教爭分別第十六

 

佛佛同道 源源同流 三世諸佛 十方如來 共願度生

 

攝引有情 閻浮提中 各部生眾 接引因緣 以諸佛名

 

深種福慧 修行有異 信受無差 願行既就 淨土可生

 

緣何不智 互相攻訐 宗脈立論 無非佛法 大乘小乘

 

人天根性 輪迴之間 或有長短 終歸覺慧 共證圓融

 

何苦分別 形成教爭 一失慈悲 二失誓願 三種業根

 

四成執識 五廢修行 六遠佛光 七得怨恨 八自無明

 

九有惡累 十去真如 有此十礙 何苦來哉 漫作誑言

 

我最殊勝 佛法妙諦 因人示教 各擅殊妙 共度有情

 

諸部生眾 應有所悟 傳承佛道 各領法益

 

去執經.唯識觀第十七

 

吾今說法唯識觀 意即世間之萬法 皆自心意識變現

 

都會歸入心識中 不論有為無為法 似有外景其實無

 

唯識觀想而生定 唯識定中深正受 智實互轉須唯識

 

虛實欲破唯心王 即是唯識之初修 但須戒慎名相繁

 

洞澈明理根基奠 唯識觀想能了解 再作勤修唯識定

 

切莫誤解及訛傳 必修唯識始往生 求生兜率方便門

 

持戒十善念彌勒 聞名歡喜行六事 恭敬禮拜不退轉

 

凡夫之身諸有情 信願恆持發初心 慈心三昧四無量

 

命終接引上兜率

 

去執經.遺法囑付第十八

 

佛說八萬四千法 專治八萬四千障 滅度遺法代代傳

 

各擅殊妙遍閻浮 歷歲雖經星月移 滄海桑田未滅傳

 

各洲諸部根器異 因應緣機妙示現 正法弘佛上智根

 

像法弘佛仍慧覺 末法根器太淪沈 兼而立論成宗脈

 

恰似雨後生新筍 千宗萬脈利度生 佛佛道同本無異

 

何奈人心未識明 或以緣機度眾生 或以法門啟眾生

 

或以知名引眾生 或以入世度眾生 周德周備原可喜

 

奈何機鋒各逞強 攻訐毀諦咸曲解 形成自傲為殊勝

 

實則十方三世佛 無量祇劫本一源 何須爭勝成心結

 

況乎二乘成聖者 因地佛位未周全 果地佛品道究竟

 

漫言十方何淨土 不信彼土妙善根 雖有專精一志修

 

須忌遲豫生口業 枉費大好初因地 遙望十方不成行

 

唯隔淨土十萬億 雖隔十數恆河沙 彌陀願海攝無邊

 

琉璃淨土廣大涵 各願往生憑自願 何須口舌爭是非

 

彌勒內院成淨土 眾妙善根百德成 欲界天中兜率宮

 

四無量法同攝受 慈心三昧度有情 近易簡行稱方便

 

先得無上不退轉 見佛聞法出離心 始得龍華圓勝會

 

證阿羅漢果地佛 天上人間無二殊 聖言量者最可貴

 

佛說彌勒上生經 付囑遺法度遺眾 悉皆慧覺得圓融

 

不論何法不違法 悉承本師釋迦佛 無量劫去期未來

 

正法深受慈願海 吾今普告人天眾 本師付法度遺眾

 

三藏典冊記分明 唯願諸眾共閱研

 

文殊菩薩 降

 

去執經.收經讚

 

妙哉彌勒法王子 欲界大悲建淨土

 

願海無邊咸攝引 四部諸眾同歡喜

 

一志不退恆持名 恭敬禮拜香華供 六事勤行戒嚴守

 

彌勒內院兜率宮 得受資糧憑往生

 

彌勒淨土 誓不退墮 無上道心

 

萬德莊嚴 三身圓滿

 

皈依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一聲、十聲、百聲、千聲、萬聲、十萬聲、百萬聲。)

 

大日如來 降

 

去執經.收經偈

 

卅二法相 紫金法身 慈心三昧 四無量法 顯密圓融

 

法門殊勝 願被諸眾 接引遺眾 共證龍華 信受願行

 

悉皆迴向

 

皈依 萬德周備 護生菩薩 龍華尊佛

 

皈依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一聲、十聲、百聲、千聲、萬聲、十萬聲、百萬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