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遊記

《第廿三回》

濟公活佛 降

二○○四年十二月四日(歲次甲申年十月廿三日)

聖示:喜好殺生以飽腹,尤其到了冬令時節,則以進補名義大肆殺生滋補養身,實乃錯誤之觀念也。現今之人已不若以前的人,營養均甚充足,並不需要再多進補以補身。故宜在冬令時節,多食清淨素齋方可身體健康也。世人當多悟此理,否則不但未蒙其利反先身受其害,則反倒不佳也,悟勉行之。

濟佛曰:傻徒兒ㄟ,遊冥去也。

(此時濟佛佛扇一搧,童生之元靈飄出。)

童生曰:徒兒向濟佛恩師叩請聖安,今日乃遊冥最後一回,又要與恩師短暫分離,徒兒心會想念恩師的。

濟佛曰:傻徒兒ㄟ,為師普渡三曹眾生,一刻亦不得閒,此部聖書著完,下部聖書即將開著,沒有空閒之期,可不用擔此之心。

童生曰:喔!那徒兒心可稍安了。

(此時濟佛口念真言,忽然一條金龍現前,嚇了童生一跳,經濟佛說明之後,師徒二人方才騎上龍背,金龍以飛快之速,向今日之目的地─第十八層秤杆獄前進。)

童生曰:真是驚訝!今日怎麼突然間換了交通工具?

 

濟佛曰:上天為嘉汝多年代天宣化之功,故有此之賜也。

童生曰:徒兒一直以為龍是虛構之物,無有此物,不想真有此動物。敢問恩師,此金龍之來歷為何?

濟佛曰:此乃東海龍王之大太子,奉母娘之懿旨,特為今日遊冥著書之交通工具也。

童生曰:感恩母娘之厚愛與恩賜,靈兒定當更加努力代天宣化,以謝母娘之聖恩!

濟佛曰:汝會這麼說,也不負母娘之厚望也。其實汝這幾年來,日夜為道而忙,諸天仙佛皆感心也。台疆寶島像汝夫妻倆在如此窄小之道場辦道,又無充裕之經費支援下,能有如今之普化成果,殊為不易。尤其汝弟童明燦最為感心,四處發送本堂善書,不管刮風或下雨均不間斷,其心可感,其功倍增也。還有全真諸子不畏寒風或下雨,即使如今日之颱風天,亦能來堂效勞,更是功加一等。如能秉此虔志之心,將來百年壽滿之後,必身登仙界逍遙自在也。

童生曰:剛才恩師所言進補之事,徒兒亦頗有所感。

濟佛曰:賢徒可將汝心中之感想說出來,以悟醒世人可也。

童生曰:徒兒為很多師兄師姐排解陰陽冤欠,每見冤欠皆提出要陽世迴向「戒殺、放生、持齋」之功德給他,但世人每以無法忘懷肉食之滋味,而猶豫或拒絕之,讓徒兒大惑不解。究竟是命重要還是肉重要?且看眾生為口腹之慾,造下甚深之殺業,等到業報來臨,病入膏肓之際,方要要求徒兒為其排解冤欠,豈不矛盾?

濟佛曰:此亦是眾生智慧未明愚魯之故,吾舉一最近發生在中部之一進補補出問題之案例,說與大家聽聽。中部某老翁因手腳冰冷,遂常常自己煮羊肉爐或薑母鴨來吃,天天三餐如此補之。不但自己吃,也喚兒子、媳婦及孫子來吃。結果兒子屬燥熱之體質,長久吃下來,得高血壓、心臟病及痛風,常須以打止痛針方能止痛,二位孫子亦因長久食用,流鼻血不止。經中醫師診斷之後,謂腹中有一把火,火上加火,自然鼻血流個不停。其二位媳婦因吃食較少,而躲過一劫也。

童生曰:聽恩師一說,當以清淨素齋來養身,方為上乘之道吧!

濟佛曰:然也,素食既可長養慈悲心,又不與眾生結怨仇,且靈性亦可清淨光明,求修大道可證也。老衲希世人明而行之,莫可錯誤之養身,不但身未壯反先耗弱也。

(就在濟佛師徒談論間,金龍已迅速飛過陰陽界,來到今日參訪之目的地。)

童生曰:到了是嗎?騎金龍真舒服,龍背軟軟的真好摸,讓我多摸幾下再下去!

濟佛曰:不可,快下龍背,冬令時天色易暗,須速去速回,以免眾堂生效鸞太久太累。

童生曰:遵命!

(此時濟佛師徒下了龍背,往今日之目的─第十八層秤杆獄前進。只見映入眼簾的是,一支支大秤杆將罪魂從肚子勾起,二人一組吊在大秤杆的二頭,罪魂個個哀嚎不已。因肚破腸流慘不忍睹,童生見之欲吐,濟佛扶之,賜予仙丹乙粒令其服下,方又打起精神著書。此時濟佛命鬼差押解三魂至濟佛及童生跟前,述說因由。)

罪魂甲曰:我乃台中縣大甲人氏,因以屠宰為業,每日殺生無數,積此之惡業受秤杆獄之刑。想在殺豬之後,亦以秤杆吊起秤其重,不料如今角色互換,被利勾勾起痛徹心扉,如今方知錯悔之晚矣。

罪魂乙曰:我之情況同前者一般,因冬令時節羊肉爐盛行,我因見利厚,遂以駝鳥肉混之,消費者亦未察覺,為此賺了很多黑心錢。且我殺羊之手段殘忍,見羊未死必以鐵鎚重擊頭部令其慘死,被上天削陽壽三十年,因心絞痛而亡。歿後始知為殺業重之罪,亦悔之晚矣。

罪魂丙曰:我乃一好食海鮮、山產類食物者,每餐必食之。長期進食結果,導致全身皮膚發癢難受,以手抓之,抓破了皮,而引發敗血症一命嗚呼,享年僅三十七歲。歿後方知殺業過重而入此獄受刑,每天受利勾穿肚吊起之刑,痛煞我也。望世之人,勿如我般殺生是幸,當明生物各具其靈,亦有疼痛之感,為果腹而殺生,其罪大矣!

濟佛曰:念汝三位罪魂均有甚深之悔意,且參與著書勸世有功,可免乙月之刑。

三罪魂曰:叩謝濟佛及善生之宏恩。

濟佛曰:可今日圓滿完成冥遊記最後一回之著,本書圓滿功成,盼社會之賢達能努力助、附印,則功德乃大,不但可消己之業障,亦可滿爾之所求,可多發大清淨心助印之。可,今日就此結束,回堂去吧!

(此時濟佛師徒登上龍背,向全真堂而回。)

濟佛曰:全真堂已到,童生魂魄投體,可,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