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蓮:向師尊參駕。
活佛:賢徒免禮。
玉蓮:感謝恩師慈悲指導。
活佛:玉蓮啊,妳越來越懂事了,倒是玉蓮妳心性聰敏一教就懂,此乃是妳之福報,好好珍惜。
玉蓮:感謝恩師慈悲不嫌棄,請問恩師,前回已說明道真,理真,天命真,但不知此回恩師講的是那個題目。
活佛:玉蓮,慈恩宮乃奉 皇懿旨,著作新書,此乃妳與菩薩有緣,以及諸天神聖鼎力相助,想必此書出版,定能喚回無數的眾生。
玉蓮:恩師啊,玉蓮承上天慈悲,能接懿旨幫辦作書,心中誠惶誠恐,深怕責任未能完成,愧對娘。
活佛:妳安心,諸天神聖會助妳的,好好修,好好辦,為師今日就來講,何謂超脫生死,玉蓮啊,妳怕不怕死啊。
玉蓮:恩師慈悲,玉蓮當然怕死,因為我使命還未完成,當然怕死。
活佛:玉蓮妳說的對,但人怕死,亦有魂怕生。
玉蓮:請恩師開示。
活佛:徒兒呀,當今你們人間紛亂不堪,五倫不分,欠債逃命,民不聊生,人間就像地獄般,人間就這麼難住,這來到人間,馬上又被你們人類請回去,不計其數,徒兒呀妳說,妳們的人間好不好住啊?所以鬼也怕生,人怎麼跳出生死呢?是不是心中要了無生死,如果徒兒心中有生死,既有生死,就解脫不了生死,何謂生呢?生就是一聲哇落地,就是生的開始,此(哇)就意會他要踏入人生旅程的第一步。何謂死呢?就是諸業了盡,命已壽終爲死,這人生死是自然的法則,那要怎樣超脫生死呢?也就是心中解脫,心無生死。
生就是死,死也就是生,心中無執生死,就是超脫生死,若心中有生死,表示徒兒還在生死輪迴當中,並未跳出生死,並不是你們所說的不出母胎做人了,就跳出生死,而轉世做人都有他的使命跟業力,必須要去實行,而不是遇到挫折就想逃避,或不想做人了,這樣是有違反天意,罪很深,累世還要受業報的,老衲奉勸諸位賢契,人生數十年光陰,樂與哀,也一晃就過,應該好好了業了緣日後修道自然無阻礙,徒兒懂嗎?
玉蓮:徒兒懂了,生死是心中的解脫,而不是外在的解脫,感謝恩師指示,徒兒再請問恩師,受明師一指點,能跳脫生死,不知恩師此話作何解說呢?
活佛:徒兒呀,何謂明師一指點,明師乃是大智大覺之人,能夠解脫自己,照亮別人,此為明師,一指點是點開徒兒智慧之門,徒兒不知,這人一落世,就受周遭人事物矇蔽了,不醒悟,有可能受業所轉,無法自醒,便會執著與常執人世事,而墜入六道輪迴之中,受其煎熬,如果能打開智慧之門,賢徒佛性自然能夠覺悟,而常清常明,就不會受業所轉,而且還能轉業,正所謂降龍伏虎,運轉乾坤,此謂佛法無邊,佛性的潛能是無邊,只怕受迷而不怕艱苦,這佛性受迷跟業力與定力都有關係,所以要經明人指點,智慧就會開,明人就是明白了悟之人,可以開你智慧與佛性的所在地,稱為明師,故明師一指,跳出生死關,謂之如此。
玉蓮:那麼請問恩師,要使一個人能開悟,跟他的業障,根基是不是也有關係?
活佛:有,有很大的關係,人們今日修得了道,悟得了道,都跟累世根基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仙佛常以慧眼識破此人修道為何,都是以根基來論斷,有的佛緣深厚聞法不捨,有的佛緣未到,只是過門不入,有的業力深重,障礙重重,徒兒莫可放棄修道之路,因為修了一程近一程,佛之所以會成佛也是累世歷種種的考驗,而不退志,這就是根基,也就是佛根不昧,徒兒呀,佛跟你們一樣是人修成的,祂跟你們一樣也有因果業力,可是祂有大智慧,克服與轉業,徒兒,今日你們所修的佛道,跟以往佛所修的佛道,並無兩樣,以往之人可成佛,現在之人亦可成佛呀,徒兒,要把根基打好,此世不成,某生某世亦可成,因為根基會使徒兒佛根不滅,生生世世可結佛種,而業障是阻礙,是在阻擋徒兒結佛根之頑石,然而此石也是徒兒自己結來的,必須要徒兒自己去面對,去慢慢的移開它,自然修道就不會受阻礙,徒兒聽懂為師的意思嗎?
玉蓮:感謝恩師開示,徒兒聽懂了,恩師是說我們此世修得了道,是跟我們累世都有修有關係,這是根基也是佛緣,那業障也是業力,也跟我們累世造來的業有關係,必須要我們去化解,克服與扭轉,是不是恩師啊,是這樣的嗎?
活佛:玉連越來越聰明。
玉蓮:不敢,感謝恩師教導,使徒兒能夠明白一些,求恩師給徒兒加靈加智慧,讓徒兒能領悟更多,也可以讓沉溺於苦海中的師兄弟姊妹們,能夠早日醒悟,希望他們早日解脫苦惱。
活佛:徒兒真慈悲心,但是煩惱與苦是徒兒心中所生,若徒兒放下執著,就沒有苦與煩惱,然而業障跟業力也有不同的分別,業障是障礙,是阻礙,跟環境有關係,而業力是習性是毛病,跟責任,不做不行,遇到障礙要忍要化,但業力是習性跟責任要去修要去改,正所謂改毛病去脾氣,有責任並不是不好,但責任心太重也會起障礙,徒兒呀,業障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徒兒不敢去面對,以上所說的業跟障的分別,簡稱為業障,然而業障跟魔考都是在成就眾徒兒的智慧不是嗎?若沒有種種的考驗,眾徒兒也無法成長不是嗎?
玉蓮:感謝恩師教悔,今日得聞恩師開示之法,使得徒兒恍然大悟,感謝恩師,但願此書出版之後,能喚醒更多在修的善士,使他們能夠更了解道理精華,領悟更多。
活佛:玉蓮啊,今夜就到此為止,時間不早,徒兒須要休息,下回再續批,為師退止。
玉蓮:玉蓮恭送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