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傳真

通天教主 降
第八章 五大教在天界之傳真

  世道澆漓,人心不古,棄道德而不顧,逞異端而行邪徑,上天本抱好生之德,為挽頹風,乃將天道降命於五教聖人,命其下凡設教,所以,天下始有儒、道、釋、耶、回五教之設,均以儒為宗,以神為教。  

  為期感化人心向善,五教聖人分佈於全世界,各以人種而教之,因而諸聖、佛、仙、神乃紛紛負天命而下凡,或設杏壇,以教弟子;或設鸞堂,藉飛鸞,以闡教;或設教堂,以傳道,喚醒迷頑之輩,回頭是岸。  

  五大教均有輝煌之業績,茲將五大教在天界之幻影,傳真於后,以悟世人:

 

 

一、儒教

  儒教由 孔丘秉承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統,發揚而設教,培育英才,而有吾黨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一直傳至孟軻。是故,天界有「先師杏壇宮」之設也。  

  茲將「天界杏壇宮」傳真於后,以悟世人:

 

 

先師杏壇宮

  在第七層天,有「先師杏壇宮」,此宮乃「至聖宮文華殿」之直屬,在和風靄靄,瑞氣融融之中,雲蒸霞蔚,氣象萬千。在杏壇宮之前,有二架玉石牌坊,上懸一匾,書曰:「龍門集英」四大字。左架,題曰:「禮門」。右架,題曰:「義路」。  進入龍門道旁,有大樹千株,齊整筆直,千霄蔽日,人間未有,此樹名:「楷模樹」,惟杏壇有之。杏壇宮之宮門高峻,上懸一匾,書曰:「杏壇宮門」四大字。兩邊,有一聯曰:  

萬國人心宗泗水。  

千秋師範仰尼山。  

  大門兩邊,接以圍牆,其高數千丈,所謂:「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  

  杏壇宮分東、西兩廡,房舍新潔,淨几明窗,比櫛相連。內中之人,俱是峨冠博帶,章甫逢掖,有伏案作字者,有倚橄吟哦者,有彈琴鼓瑟者,弦誦鼓歌之聲,不絕於耳,此皆歷朝之名儒也。  再入幾重房舍,則有美華房屋。前舍,乃三千弟子之所居。後舍,乃七十二賢人藏修肆業之所也。  

  至最後殿,規模壯麗,簷牙繪藻,丹漆輝煌,臺階九級,上圍白玉欄杆,天井亦極其宏敞。殿之當中,立直一匾,上書:「大成殿」三個字。下立一橫匾,書曰:「萬世師表」四字。兩邊,有聯曰:  

道統溯淵源,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而傳夫子。  

聖功欽作述,在詩書易象春秋禮樂以迄群經。  

  此宮殿,乃 至聖先師傳「教」之所也。兩邊各有兩宮,左邊兩宮,乃「復聖宮」與「述聖宮」。右邊兩宮,乃「宗聖宮」與「亞聖宮」也。

 

 

二、道教

  天道之元始,一氣化三清,道統降於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而傳至孔、孟。是故, 老子降生於周朝,在凡間掌教,故有「太上道祖」之稱,所以, 孔子曾問禮於老子。  

  然則,天道既發源於「玉虛」, 元始天尊之十二門人乃秉承道旨,降世宏道,各據仙洞府,煉道度眾,而繫道統於不墜。其宏道之仙洞,在天界均有其幻影,實非凡眼所能見到也。所胃「天道降於中土」,各仙師乃各據仙洞如下:  

    廣成子:在九仙山,桃源洞。  

    赤精子:在太華山,雲霄洞。  

    黃龍真人:在二仙山,麻姑洞。  

    懼留孫:在夾龍山,飛雲洞。  

    太乙真人:在乾元山,金光洞。  

    靈寶大法師:在崆峒山,元陽洞。  

    文殊廣法天尊:在五龍山,雲霄洞。  

    普賢真人:在九宮山,白鶴洞。  

    慈航道人:在普陀山,落伽洞。  

    玉鼎真人:在玉泉山,金霞洞。  

    道行天尊:在金庭山,玉屋洞。  

    清虛道德真君:在青峰山,紫陽洞。  

  天既生人,必須養之、育之、教之也。是故,天道降於世,乃由五大教聖人分據東西洋、四大部洲,各以適合人種、風俗而教之,故,各教門之法則有異,但均以儒為宗,以神為教,因而儒以「仁德」、道以「善良」、釋以「慈悲」、耶以「博愛」,回以「惻隱」為教之中心,以啟發「人心向善」也。  

  天道降於中土者,乃因中土開國文明最早,所以,道教乃使中華之文化悠久而不墜者也,天道既降自玉虛,由十二門人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始祖 軒轅黃帝曾問道於 廣成子,而得天道之奧,終成正果,白日飛昇。自此以還,歷代均有得道者,難以枚舉,現皆在天界逍遙極樂也。

 

 

三、釋教

  釋教乃 阿彌陀佛以慈悲為本而設教, 阿彌陀佛本位證於「無極」,為發揚釋教之光大,乃下凡度 釋迦佛,而將宣教之責交與 釋迦,釋迦佛乃致力度眾,以慈悲為本,佈施為懷,設立教規,持齋戒殺,勸人勤修「三寶」。  

  釋迦佛得道在印度,本擬度盡熱帶地民眾,因地理上關係,漸伸延至中土,故在唐朝,有「唐三藏取經」之舉,自此以後,釋教在中土,亦有相當之地盤也。  

  然則,釋教以慈悲為本,勸化度眾,持齋戒殺為宗旨,並能藉佛經以啟悟世人向善。奈,佛經均以梵字作成,難以了悟,雖 唐三藏曾翻譯數本,但,中土之人少有了悟,故,只在修己,而未能體天普化度眾,致使信徒僅知西方極樂,而不知天界盡是極樂之天也。

 

 

四、耶教

  耶穌教乃基督教之新派名,由 耶和華主教也,故,其教徒均稱 耶和華「上帝」,實則 耶和華是耶教之「教主」也。  因 耶和華負天命,下凡度眾,以「博愛」為教之中心,而在西洋發源其教。而普及全球後,因其教徒誤解教主之意,劃蛇添足,致有門派之別也。實則,五教同源,皆是度化世人向善,作為登天堂之橋樑也。

 

 

五、回教

  回教乃由 穆罕默德負天命下凡而設之教,以「惻隱」為教之教旨,以救世度人、清潔、齋戒、佈施等為功德,在公元六二二年六月十九日為紀元之始年,在西洋普度眾生,教徒亦甚眾。  

  總之,回教與耶教均為普化西洋之民眾設之教,與儒、道、釋三教,合為五教,均為應運,負天命下凡度眾之教,均以儒為宗,以神為教,勸人棄惡向善,早登天堂為教之主旨。是故,五教聖人在天堂釐定「五教合一」為「儒宗神教」者也。  

  所以,凡五教之教徒,應秉承 教主立教之苦心,信奉教理,修身養性,以仁德心、善良心、慈悲心、博愛心、惻隱心,發揮其至善,則人人均可登天堂,逍遙極樂也。

 

 

東華帝君 降

  傳真天界之風光,雖未能一一詳述,但,主要部份均已言述,若詳細研讀「天界傳真」一書,約略可知「善者、終歸天堂;惡者、終歸地獄」。天界所有聖、佛、仙、神,均是凡人修成正果,而逍遙於極樂之天堂也。  

  總之,一分耕作,自有一分收穫,道果越深者,其果位越高也。上天創造人類,使其有萬物之靈,如能不昧原靈,則其本來之善性常存。如一旦被財、氣、酒、色所迷,欲念叢生,則昧其性,而為非作惡,無常一到,則其三魂飄飄,無所依歸;其七魄墜地,一生之罪孽已登記在地府之「陰察簿」,將受地獄之苦刑也。  

  歷代忠臣、孝子、義士、節婦,其歸真後,在天界各有果位,享受極樂,或受敕命,蒞任凡間神位等,享受人間之香祀,則上可蔭祖先,下可蔭子孫,代代顯貴也。如在世不修,一味行惡,一旦墜入地獄,再受輪迴為禽、為獸,或永不超生,不但其自身受苦,還累及祖先與子孫永不脫離苦境,此乃行善與為惡之別也。所以,在此短暫之人生,應予寶惜,多修善德,流芳千古,始不枉為人也。

 

 

本堂主席 關 登台

  本堂奉旨著造「天界傳真」一書,乃上界高真期期降鸞,嘔盡心血,揮桃柳之筆,筆底生花,雕金縷玉,吐屬非凡,實是宏揚聖教,匡時濟世,喚醒人心向善之佳作也。  際此世道澆漓,人心險惡,上天為挽轉頹風,不惜天機之秘,盡洩於世,務期藉屹雅以揚風,務使人人讀而嚮往,了悟「善者、登天;惡者、墜地」,以資警世,而早修身學道,豈與平常批風弄月之什詠可同日而語乎。  爰以吾道發揚裨世彌深,值茲斯輯將付諸剞劂,用誌輝光,謹跋數言於卷末。

南天直轄聖賢堂主席關興二太子歲次乙卯年葭月念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