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智諭法師主講

釋經文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聞,不是佛所說的話,是阿難結集經時所說。此是證信序。晉道安法師把經的內容判為三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又分證信序、發起序。佛臨滅度時阿難傷心得不能自已,阿那律尊者告訴他,不要只顧哭,你應該去問佛,否則佛滅後便無人可問了。阿難聽了他的指點,便請問佛四件事。其中一件便是,若佛滅後,我們結集經典,一開始應如何說?佛答,應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些人在一起。

這是以六種因緣,成就證信序。如是為信因緣,表示是佛所說。我聞為聞因緣,表示是我親耳所聞。一時是時因緣,佛法要流通十方永世,無法用當時的年代記載,所以用「一時」代表。佛,是說法主,故為主因緣。在某處為處因緣,表示有確實的地點。與某些人俱,為眾因緣,既有說法主,即有聽聞眾也。

用這六種因緣,成就證信序,故又名六成就。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是說法之主。經中有時說佛「在」某處,有時說佛「住」某處。住與在小有差異,久在曰住,暫住曰在。

舍衛國,舍衛譯為豐德,是說國土豐饒,并且人多賢德。舍衛本是城名,所以後文說佛入舍衛大城乞食。國名憍薩羅,因為當時南方北方,各有一個憍薩羅國。舍衛城這個憍薩羅國,是在北方。為別於南方的憍薩羅,所以用都城代替國名。舍衛國當時是波斯匿王所都之國。

「祇樹給孤獨園」。須達長者,譯為賑濟無依,即給孤獨長者也。園是給孤獨長者供養於佛,故曰給孤獨園。

給孤獨長者,以金錢佈地向祇陀太子買園供佛。但樹上不能佈金錢,祇陀太子(波斯匿王之太子)便說,這些樹算我供養佛吧。並默默發願言,我今以樹供佛,願佛先說我之名字。

佛知其意,於是便說園名曰「祇樹給孤獨園」。祇陀太子聞說後,心大歡喜。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比丘譯為乞士、怖魔、破惡。乞士者,上乞法以養慧命,下乞食以養色身。怖魔者,比丘出家受具足戒,魔的宮殿震動。於是起大恐怖,故曰怖魔。破惡者,惡有十項,殺、盜、婬、惡口、妄話、兩舌、綺語這七項加上貪、瞋、癡,是為十種惡。菩薩戒是身口意十惡全破,比丘戒只破身三口四這七支惡。

比丘乞食,非同世人乞討。比丘乞食,是為令眾生捨慳貪行布施,廣種福田。

這些比丘,都是大比丘。大有三義,即大、多、勝。大者是果極位尊,於小乘七種學人中,極高極尊。七種學人者,即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及四果向。於其中最尊者,即四果無學也。

多者,是識見多。是等比丘,博學多聞,通達內外經典。

勝者,言其知見殊勝。勝過當時九十六種外道。這些大比丘,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俱。

一千二百五十人者,其中有優樓頻羅迦葉率領的五百人,那提迦葉率領的二百五十人,伽耶迦葉率領的二百五十人,共計一千人。

舍利弗率領的一百人,目犍連率領一百人,共計二百人。另有耶舍長者子率領五十人,總共一千二百五十人。這一千二百五十人,起初都是外道。隨佛出家後,見佛聞法,均證成阿羅漢。因感佛恩故,常隨佛左右,為佛之常隨眾。

現在回頭再講大比丘眾之「眾」字。眾是僧眾,亦名和合眾。比丘四人以上為眾,三人以下不為眾。因為比丘四人,可作羯磨故。故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乃至百千人,均為僧眾。

今有一千二百五十僧眾,俱在一起。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爾時世尊食時。世尊是十號的總稱,梵語叫婆伽梵,總讚十號,十號者: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總讚十號稱世尊。

食時,佛之食時,是早晨以後,中午以前。

著衣持缽。衣有三衣,即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梨。乞食時,須著僧伽梨。

缽梵語缽多羅,譯為應量器。缽有三種,即上、中、下。薩婆多云,上缽受三升飯,下缽受一升半,上下之間,名為中缽。

根本云,上缽受二升,中缽升半,下缽一升。如果大於大缽,或小於小缽,不名為缽。

佛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次第乞者,不簡貧富貴賤也。

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一段敘述,是說明佛的身教。為佛無言之教也。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時長老須菩提。德臘俱尊之比丘,尊稱曰長老。這位長老名須菩提,譯曰善現。解空第一,無諍第一。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這段文是說明佛在世時弟子請法的儀式,現在的人隨隨便便就請法了。那時須起立,整理衣服,然後頂禮合掌請法。或者有人說,情形不同,向佛請法,自應具儀。向凡夫僧請法,方便可也。話不是如此說,人雖有高下不同,但法總是一般無二。所以向凡夫僧請法,雖可方便,但亦不得輕慢。

偏袒右肩,是為了方便頂禮,方便作事。平時衣覆雙肩,欲頂禮或欲作事時,即須偏袒右肩,為方便故。有人說西域風尚,以肉袒為敬,故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是互跪,佛制比丘互跪,尼眾長跪。希有世尊,讚佛難值難遇。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諸佛法身,無所從來無所從去。諸佛報化二身,乘如實道而來,乘如實道而去,故名如來。法身無來無去,報化身有來有去。然三身本來是一身,報身者,報法身也。化身者,化法身也。故如來者,無來無去。無來而來,無去而去。來而無來,去而無去也。

護念即攝受之意,如世間父母之護念子女。時時護念子女去諸邪惡,奉諸賢善。護念子女,離苦得樂。佛亦如此,護念諸菩薩,不失菩提心。然相較之下,佛恩偉大難報。因為父母愛兒,僅此一世。佛念眾生,世世不忘。

善付囑諸菩薩,是以無上甚深微妙法,付諸菩薩,囑其流通,續佛光明也。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須菩提正式請問,此是發起序。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因地為佛性,在果位是佛,佛性者,不生不滅,無得無失,無內無外,無增無減。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名善根。而善根有生有滅,有得有失,有內有外,有高有下,有增有減。

所謂一闡提斷善根者,是斷其菩提心,而非滅佛性也。佛於大般涅槃經中,曾分別佛性與善根。經中有一位迦葉菩薩問佛。一闡提斷善根有佛性沒有?佛告訴迦葉菩薩說,佛性不是善根。善根有內有外,佛性無內無外。善根有大有小,佛性無大無小。一闡提斷善根,但不斷佛性。

須菩提請問,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菩提心修菩薩行,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者,名為菩薩。菩薩行有六種,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行此六波羅蜜者,即名菩薩。

佛言善哉善哉!……

文中先垂讚歎,然後俯允回答。有善現之啟請,蒙佛允答,方有經法流傳於世。致令後世眾生,普皆獲益,故致佛讚歎。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自此以下,進入正宗分。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摩訶薩譯為大,菩薩摩訶薩,即是大菩薩。有人說菩薩摩訶薩,是指地上菩薩言。大般若經四十七云,菩薩摩訶薩,於大有情眾中,定當為上首,故名摩訶薩。

所謂大有情眾者,是住種性,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地,及初發心,乃至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是名大有情眾。

何故經中只答覆云何降伏其心,而未答覆應云何住呢?因為菩薩應以無住為住,所以不說應如何住。

菩薩摩訶薩,應這樣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實無涅槃可得,若能斷煩惱,假名涅槃。

煩惱者,有五住煩惱。何為五住煩惱?即無明住地煩惱,及四住地煩惱。四住地煩惱在三界內,無明住地通攝界內界外。所以四住地煩惱,與恒沙等上煩惱,皆因無明住地而起。

四住地煩惱者,即見一處住地。即是見惑煩惱,見道位時頓斷。及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亦即三界思惑煩惱。此思惑煩惱,於修道位中漸斷。

四住煩惱若斷,見思惑即盡。出三界,了分段生死,謂得有餘涅槃。

四住雖斷,分段生死雖了,但無明住地未破,變易生死未了,尚不究竟。如果無明住地煩惱斷盡,二死俱了,稱為無餘涅槃。

究竟是那些眾生之類呢?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這是總說四生。若有色,通欲界色界。若無色,是無色界。若有想,是識無邊處天,亦可通三界有識之眾生。若無想,是無想天及無所有處天的眾生。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想非非想處天的眾生。若依楞嚴經,非有想如蒲蘆之類,非無想如土梟破鏡之類。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經中既云無量,我們便不可作有量會。有人說無量是表示很多很多。其實很多仍是有量,非為無量。無數無邊,亦復如是。

所以無量無數無邊,即是空義,即是無相義。以法空故,乃說無量無數無邊。以法無相故,乃說無量無數無邊。同時以眾生空故,所以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以眾生無相故,所以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故眾生空,眾生無相?因為眾生者,眾因緣所生法也。法由因緣生,定無自

性。否則若有自性,必不待因緣生。法無自性,是無此法。所以諸法性空,諸法相假。性空故眾生空,相假故眾生無相。以眾生空無相故,所以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談到相,如果廣說則無量。如果略說,不出四種,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切諸相,無出此四者。

以諸法空故,則心不應有住,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應如是住。以法相假故,便不應取相,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應如是降伏其取相心。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換句話說,如果取相,便不得稱為菩薩也。何以故?因為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故。

因為一切相,不出我人眾壽四種,故曰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諸法性空,於性空之法,心不應有住。故無性之法,尚須無住心契合。

菩薩行有六種,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今說布施一種,是以布施以例其餘也。若具足說,應為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行於持戒,行於忍辱,行於精進,行於禪定,行於般若。

所謂不住色行於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吾人住心,不外六處。即色、聲、香、味、觸、法也。菩薩應如實知諸法性空,不應取著六塵法相。不應住六塵行於布施,行於持戒,行於忍辱,行於精進,行於禪定,行於般若。

今此一分,即在闡明無住的道理。闡明無住道理者,即是答覆應云何住也。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菩薩修菩提行,應不住於相。若分別說,即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若總說,住六塵者,不過住相而已。六塵性空,本不可得。眾生住心者,實是住著其虛妄相也。故約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如是布施,即是略說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也。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因為心住於相,其布施行便有局限。如果因地行有局限,其所得果報亦必有局限。

如果菩薩不住相而行布施,其因地行必無局限。其因行無限,則得果報亦必無量。故曰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布施行如此,其餘諸行亦復如是。若菩薩不住相行於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其福德亦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下,是舉譬喻說明。菩薩心不住於相,自然量等虛空。虛空無量,菩薩心行亦復無量。菩薩心行無量,故所得福德亦復無量。

佛問須菩提,東南西北,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須菩提答言不也,世尊!

因為菩薩不住於相,則心行量等虛空。故佛言,菩薩無住相行於六波羅蜜,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最後標明,答覆應云何住一問也。綜觀經文,佛始終教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六度。並且讚歎說,若不住相行於六度,其福德不可思量。故知佛之所教,無住而住,住而無住也。菩薩但應如所教住者,便是這種意思。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

佛欲知須菩提是否領會無相之義,故問可否以身相得見如來?如來身具三十二相,是佛報身。如是報身,是佛修因致果所得。是故身相者,因緣假現,無有自性。故須菩提答言,不也世尊。

諸佛以法為身,法身非身,不可以相見。如果可以相見,便說明諸佛是色身。若佛為色身,而色是生滅法,故佛應生滅。若謂佛有生滅,即是謗佛。

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須菩提深達法性,領無相之旨,故肯定地回答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接著解釋說,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因為身本無相,所說身相,只是假名,故曰即非身相。

一切法性空無相,相者皆因緣假現,而凡夫之人,執為實有。以假相復立假名,於是妄想乃生。是知假名相,皆非實法。故曰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切法悉皆無相,是為實相。凡夫之人不識實相,卻執假相為實有。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凡夫執假相為實有故,所以不見法性。以不見法性故,於是不識諸法實相。

若見諸相是假,則知法性實義。性不自顯,以相而顯。易言之,諸法性空,本不可見,要以相見。同時相不自現,依性而現。若無法性,則相本虛妄,不可得而見也。

故性全徹相,相全徹性。不二不別,不縱不橫,同時具足,互攝互入。明眼人見相時,而理性全顯。達性時,則攝相無遺。

今舉譬喻說明。譬彼水之與波,水不可見,以波而顯。吾人所見者,非水也,乃波也。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水性者濕也,而此濕性,實不可見。

不可見之濕性,因波而顯。波雖顯水,而波非是水,因為波者因緣假現故。

然波徹水,水徹波。波外無水,水外無波。波全是水,水全是波。波之與水,不二不別,同時具足。明眼人,見波時即是見水,見水時即是見波。

水性雖不可見,而挺然全透波表。波相雖假,卻是全徹於水性。二者歷然,舉一全收。

凡愚之人,妄執波之假相。以致見假不識真,波之假相,障彼慧眼,而失真實水性。若知波相是假,則知諸相本空。若知諸相本空,則見法性矣。故曰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有人說「頗」是多的意思。但我們尋諸經意,「頗」字有能否的意思。能否有眾生得聞如是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佛告須菩提,你不要如是說,懷疑能否有人信是甚深經典。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佛滅後法流傳於世,分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諸佛滅後,其法流傳,皆有此三個時期。但流傳時間,長短不同。釋迦牟尼佛,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佛滅後,第一個五百年是解脫堅固,第二個五百年是禪定堅固。就是說,佛滅度後第一個五百歲,還有獲得解脫出三界的。得解脫出三界,是指無學人言。何謂禪定?禪定者,三界以內叫禪定。這指凡夫的四禪八定講,四禪八定都在三界內。阿羅漢獲得解脫出三界。此是說,佛滅度後第一個五百歲,還有出三界證阿羅漢的。第二個五百歲,還能證入禪定生色、無色界天。

第三個五百歲,是論議堅固。眾生根性愈來愈差,已不能親證佛法,僅能談論而已,故曰論議堅固。第四個五百歲,是塔像堅固,眾生議論都不能,只知建廟塑像。修積人天有漏之福。

第五個五百歲以後,便進入末法時期。眾生惡性轉深,自是非他,故曰鬥諍堅固。此一時期,即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縱末法時期,若有眾生持戒修福,於此金剛經,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持戒修福,是略說前五度也。若人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種波羅蜜,可得無量福。若人修習般若波羅蜜,可得無量慧。一旦修習功圓,福慧兩足,便名成佛。故持戒修福,是略明眾生發菩提心,修行五度也。因為五度易修,般若難求,故先說持戒修福。

乃至一念生淨信,便是明般若智慧。一念者,即一心不亂的意思。深信諸法性空,本來清淨。深信一切有相,皆是虛妄。如是謂之一念生淨信。

以上便是說,末法時期,若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修行六度。便於此經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此是讚歎彼人,善根久植也。

聞是金剛般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

若人一念無二,心無所住,不取於相,生清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何以故?佛佛道同故。

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如是無量福德者,即第四分所言,「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因為這些眾生,已經深達法性,心無所住,不取於相。所以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既離我人眾壽四相,於是不取一切相。故不取法相,亦不取非法相。若人著「有」法,是取法相。若人著「空」法,是取非法相。凡夫外道著有,是取法相。二乘偏空,是取非法相。無論法相或非法相,皆不出我人眾壽相。

何以故下,說明凡取相者,皆是著於我人眾生壽者。若離我人眾生壽者,便可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了。所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應遠離四相。

故接著說,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如果有人認為,既然著於法相不對,那麼我便善於無相。其不知著於無相,仍是我人眾壽相。是故經文云,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謂法相不對,非法相亦不對,究竟怎樣才對呢?當知一切諸相,皆因緣生。相屬因緣,當無自性。無自性故,是以性空,而性空自然無相。所謂性空,即無自性。以無自性,方能隨緣成一切法。

故知隨緣成諸相,此相即無相。無相隨緣成,無相即是相。故若人如實知諸法性相,便知無相即相,相即無相。若知相即無相,自然不住法相。若知無相即相,當亦不住非法相矣。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著有也。不應取非法,不應著無也。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

如來說法如筏喻者。因為法不可說,凡有所說,皆如筏喻。筏者渡人之具也,人既得度,筏即應捨。若人不捨即為癡人。

佛於阿梨吒經曾說︰「……云何我於長夜說筏喻法?欲令棄捨,不欲令受。」欲令棄捨者,令棄捨煩惱生死也。不欲令受者,不欲令取著法相也。

又說︰「猶如山水甚深極廣……中無舡亦無橋樑……彼便岸邊收聚草木,縛作椑筏,乘之而度。安隱至彼。便作是念,今我此筏多有所益……彼便以筏著右肩上,或頭戴去。」佛說此已,問諸比丘言,彼人應否?比丘答言,不也世尊。

所以我們學佛,不應取著法相,亦不應取著非法相。不應取著有相,亦不應取著無相。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者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緣起假有,是為法相。相本空寂,是為法性。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緣起諸法非自性定有,即是性空。性空非自性定空,要假緣成。故相不定相,相不可得。性不定性,性不可得。有不定有,有不可得。空不定空,空不可得。以有不可得故,故曰非法。以空不可得故,故曰非非法。

有不可得,故不礙一理空寂。空不可得,故不礙萬相森羅。萬相森羅出之世俗諦,一理空寂,歸入第一義諦。總而名之,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大慈悲,為眾生故,以二諦說此甚深微妙之法。

第一義諦不礙世諦,故佛無說而說。世諦不礙第一義諦,故佛說而無說。第一義諦即是世諦,故佛於無上菩提,無得而得。世諦即是第一義諦,故佛於無上菩提,得而無得。此之謂不思議得,不思議說。不思議得者,無得而得,得而無得。不思議說者,無說而說,說而無說。

佛以如是之法問須菩提,須菩提回答說,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因為無上菩提是因緣有,而非自性定有。因緣有者,其性皆空。以其性空故,是以無有定法名無上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良以畢竟空中,無名無相,故言不可取不可說。畢竟空中,不得於有,不得於無,故曰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何謂無為法?無為法者,無生法也。因為一切法無生,所以一切法皆空。一切賢聖,於此空中,空見差別相也。

須陀洹於畢竟空中,見得初果。斯陀含於畢竟空中,見得二果。阿那含於畢竟空中,見得三果。乃至阿羅漢於畢竟空中,見得四果。

住位菩薩於畢竟空中,見得初住二住三住乃至十住。行位、向位、地位菩薩等,亦復如是。於畢竟空中,見有種種位次差別。故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何以知無為法即是無生法呢?因為對有為而說無為,而有為法有三相,即生、住、滅。住滅二相皆因於「生」,故知有為法者,有生法也。今對有為而說無為,故知無為法即無生法。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所化之國土。一座須彌山九山八海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是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大千世界。因為三次言千,所以名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很大,要是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中裝滿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拿這些來布施,此人當然得福甚多。所以須菩提回答說,甚多世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福德雖多,但總是取相之見,非智者所應取。

何為福德性?性者等同虛空,於其中無多無少。故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以取相而言故,是故如來說福德多。其實性等虛空,故菩薩應心無所住。取其多少之相,正是菩薩所應降伏之心也。

所以大家莫把這一段話作閑文看,這正是世尊答覆須菩提,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也。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此金剛般若,徹明法性,一相平等猶如虛空,橫遍豎窮不可思議。所以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四句偈是最少的一部份,不是定指那四句偈。若謂定指那四句偈,此人便是著相,不會法性。

若人能信受奉行最少的一部份,便證明此人深入法性。因而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也。所謂於大海中取一滴之水,此一滴水與大海水同味也。故受持乃至四句偈,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受持乃自利自度,為他人說乃利他度人。若能以此金剛般若自度度人,便勝過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得之福了。因為前者取相修因,故所得福報有量有數有邊。後者無住而行,故其福德不可限量。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此經出。

何謂菩提?所謂了達於空性,即名為菩提。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又曰「心,虛空間,菩提,三種無二。」又曰「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少分無有可得。」故知即此空性,假名菩提。

何謂佛?證菩提者名之為佛。故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者,名之為佛。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者,假名為眾生。

此金剛般若,即是諸法畢竟空性。故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此經出。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畢竟空。此畢竟空性,名曰佛法。故所謂佛法者,皆假名相,即非佛法性也。

佛法性空不可得,故菩薩應心無所住。所謂佛法者,皆假名相,菩薩不應取著。這仍是答覆,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之問也。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陀洹是初果,斯陀含是二果,阿那含是三果,阿羅漢是四果。這四種人,稱為小乘四聖。前文講過,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者,無生法也,畢竟空法也,無相法也。小乘人已離人我執,不取於我相,故初果人不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

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陀洹名入流者,入聖流也。入聖流者,出生死流,入涅槃流也。然畢竟空中,無生死流可出,亦無涅槃流可入。故而無所入也,能入者我相,所入者境相。境有其六,即色聲香味觸法。於畢竟空中,無如是分別,故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是名須陀洹。即須陀洹,亦是假名,其性本空。故於須陀洹假名,不應住著,不應取相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斯陀含不應取著我相,謂我得斯陀含果。斯陀含名天上人間一往來。然畢竟空中,無往無來。故曰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斯陀含僅是假名,實是性空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阿那含不應取著我相,謂我得阿那含果。阿那含名為不來欲界受生,然於畢竟空中,三界猶如空華,實無不來欲界受生。所謂阿那含者,不過假名而已。

現在我們把三界,略作介紹。三界者,即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無色界即四空天。欲界是五趣雜居(地獄、餓鬼、畜生、天、人)。欲界有六重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是禪天,得禪定的人生色界。有十八重天,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四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再往上亦是四禪天,共有五天。這五重天住的是三果聖人,再不來欲界,叫不還天。這五天以下都是報盡還須到欲界受生的。三果人生五不還天,便不再來欲界了,所以名不來果。五不還天是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再往上是四空天,阿那含入五不還天,從此五不還天修斷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無明,證四果出三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阿羅漢是斷盡見思惑,出三界證無漏的聖人。故阿羅漢不應著我相,自謂我得阿羅漢道。因為畢竟空中,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阿羅漢是聲聞乘極果。其意謂,一、殺賊,殺煩惱賊也。二、應供,應受人天供養。三、不生,離分段生死,入有餘涅槃也。

以上三位,均稱果,而阿羅漢則稱為「道」。果與道,究竟有何分別?此有二解,略述於下。

第一種,於修邊說,名為道。於得邊說,名為果。

第二種,梵語菩提,新譯為覺,舊譯為道。有三種菩提,即一、聲聞菩提,二、緣覺菩提,三、佛菩提。因為阿羅漢證得聲聞菩提,故曰阿羅漢道。初二三果未證得聲聞菩提,僅曰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此是說阿羅漢已除人我執,故不謂我得阿羅漢道。否則便是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

以下須菩提現身說法,以自己為證。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云何得無諍三昧?若證諸法性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得無諍三昧。如果不知法性,必然心有所住。如果不知諸法無相,必然心取於相。當知心有所住,取著於相,便是起諍的根源,便不得無諍三昧。

以須菩提當時尚未入涅槃,猶在人間。故曰於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雖在人間,而不染人間之貪欲也。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

如是須菩提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我證聲聞菩提,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得無諍三昧。那麼須菩提便是心有所住,便是取著於相,便不為樂阿蘭那行者。

阿蘭那譯為閑靜處,即寺廟也,是比丘所居之處。閑靜者,身閑靜遠離憒鬧,意閑靜遠離欲蓋。換句話說,即身心清淨無欲也。

阿蘭那行,即是離欲行,又名清淨行。依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阿蘭那有三品。上品阿蘭那,於山中露地常坐不臥。中品阿蘭那,於山中樹下常坐不臥。下品阿蘭那,於山中石室常坐不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

菩薩作是思惟,我今不如代其父母及諸眾生修菩薩行,當得金剛不壞之身,還來三界救度父母。作是願已,住阿蘭若,為諸眾生發弘誓願。

上根菩薩發是願言,願我未得成佛已來,常於露地常坐不臥。中根菩薩發是願言,願我未得成佛已來,於樹葉中常坐不臥。下根菩薩發是願言,願我未得成佛已來,於石室中常坐不臥。

以須菩提少欲知足,心無所住,心無所得,世尊方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若須菩提心有得,謂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實無所行者,即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之行也。以心無所住不取於相,所以不生煩惱不造諸業。不以煩惱業因緣故,雖行而非造作,故曰實無所行也。如是之行,即離欲行,清淨行,名為阿蘭那行。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然燈佛亦譯為錠光佛。釋迦牟尼佛,於然燈佛時,親證法性空不可得。佛以無所得心,買五莖華供佛。并布髮於泥,令然燈佛蹈之而過。是蒙佛授記,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佛以此事問須菩提,我在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

須知佛以無所得故,方蒙佛授記。若仍以有所得心,當不蒙佛授記也。故須菩提答曰,世尊!如來於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無所得者,義即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也。心無所住,不取於相,即親證法性。以親證法性故,乃蒙佛授記,當來作佛。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

云何莊嚴佛土?菩薩摩訶薩,自不行粗業,亦教他不行粗業,是名莊嚴佛土。

何謂菩薩粗業?例如起貪瞋癡是菩薩粗業,行十不善是菩薩粗業,住心取相是菩薩粗業,墮二乘地不度眾生是菩薩粗業……。

以菩薩親證法性,心無所住,不取於相。所以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

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第一義性本空寂,離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凡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皆非法性。而法性者,無法用言語文字表達。故曰莊嚴佛土相者,則非莊嚴,是名相的莊嚴。

此理甚深,我們現在舉譬喻,以便了解。譬如酸梅是酸的,葡萄亦是酸的。但我們要問,究竟這兩種酸,是如何酸法?恐怕無法用言語文字使你知道。如果你想知道,只要吃一粒酸梅和一粒葡萄,便知道了。

但你知道了以後,縱然你說遍了天下的話,寫遍了天下的文字,亦無法表達出來讓別人知道。所以言語文字只是名相,不是法性。

再如「疼」這個字,是名相而不是法。如果這個字就是法,我用筆寫在紙上,應該筆和紙都疼才對。如果我說疼這個名,就是法的話,應該我嘴巴疼才對。如果我心中想的疼,就是疼法,應該我的心疼。既然沒有這些情形,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僅是名相莊嚴而已。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應住六塵生心者,是不取相住心也。云何既云「無所住」,復言「而生其心」呢?原來無所住者,是言不住。而生其心者,是言即此不住亦不住也。

總而言之,金剛經全文,處處句句均在闡釋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的道理。請大家留意之。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

依長阿含經,以須彌山為中心,其外有八山,共為九山。九山者,一、須彌,二、佉提羅,三、伊沙陀羅,四、遊乾陀羅,五、蘇達梨那,六、安濕縛竭拏,七、尼民陀羅,八、毘那多迦,九、斫迦羅。

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佉提羅山高四萬二千由旬,伊沙陀羅山高二萬一千由旬。其餘諸山,依次遞減。以須彌山最高,故稱為山王。

有人身如須彌山王,身雖高大,但仍是有相之法。故須菩提言,佛說非身,是名相大身也。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恒河又名殑伽河,兩岸沙極多。佛世時近河而住,故恒河為比丘所熟見。所以佛多以恒河沙譬喻其多。

恒河沙已多無數,如是沙等恒河,所有諸河之沙,豈可測知?故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當知!如是布施,得福雖多,但總是有相之福,無法與等虛空之法性相較。

所以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即是徹證法性,其福德不可思量。故此福德勝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隨說不同於具足說。具足說是宣說經的全文,隨說是隨緣隨分隨力而說,非是宣說經的全文。乃至四句偈最少的一部份。當知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

一切世間本來是六道世間,今言天人阿修羅者,是僅言三善道。至於三惡道眾生,為苦所逼,無暇修供養,故不說也。

供佛靈骨之處曰塔,供佛像之處曰廟。諸佛非身,以法為身。故金剛經即佛法身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便有如是功德。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其功德將更不可思議也。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當知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者,定將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受持讀誦金剛經為人演說者,即深悟法性,不取於相。故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故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應於金剛經,悟入法性,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也。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果此金剛經所在之處,即佛法身常住。故曰則為有佛,以法即佛也。若尊重弟子,要像弟子們尊重佛一樣,尊重此金剛經。因為金剛經,即佛法身故。

此是說敬法如敬佛也。今人多於經卷不加重視,輕拋污瀆,實得多罪。今睹此經文,當生戒慎之心。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法性空寂,乃第一義諦。於第一義中,無有分別。於第一義中,無生無滅,無修無證,無成不成。要欲奉持,必以世諦。換句話說,實相般若是不可修不可證,不可奉行的。要想起觀行般若,必須借文字般若。而文字般若與觀行般若,皆世諦攝。以如是故,所以須菩提問佛,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金剛般若波羅蜜,其含義已如前解。以是假名相,汝當奉持。以此文字般若,便於汝起觀行般若也。但是汝起觀行般若時,須是會入法性,心無所住不取於相。因為名相是假,不可執以為實故。汝當如是奉持也。

故接著便說,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因為法性空寂,無形無相,不可說故。所可說者,皆是假名,而無實義。故曰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因為法不可說,故須菩提答言,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再呼須菩提,以事喻明。三千大千世界,是眾多微塵所聚成的。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甚多。然如是之多,只是假相,而無實義。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一切法不可說,只是假名相而無實義。故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正如所謂的疼,不是疼法,只是假名而已。以同樣的理由,則「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亦就不難了解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微塵非微塵,是名微塵;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皆說明諸相是假,不可取著為實。今言佛之三十二相,亦復是假,非如來法身也。故須菩提答言,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法身。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皆是假相,故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最後復以假相,與法性比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有人於此經中受持最少一部份,為他人說,其福甚多。何以故?因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皆假相法也。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一切眾生則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爾時須菩提,聞說金剛經甚深意旨,大受感動。甚至被感動得涕淚悲泣。於是向佛讚歎言,自己以前所得之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未曾得聞如是之經者,於此甚深經義,未能領解也。

慧能照事理,故假名慧眼,非是慧眼能見物也。慧眼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以不見一切法故,乃能洞達其理。

須菩提過去所得慧眼,入理不深,故曰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信心清淨,是清淨心不為餘法所亂,不為諸相所迷。深信一切法清淨,深信一切法不可得。如果深信一切法清淨不可得,便不會住心取相了。諸法無相,便是實相。故曰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實相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無上功德。所以說,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則是非相者,是說是實相者,即是無相也。如來所謂實相者,不過是假名而已。

一切諸相,無非緣有假相。既是緣有假相,故無自性。法無自性,故一切法無相。是知一切法無非實相,是曰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其性一也。既知諸法實相,當知實相諸法。實相諸法者,換句話說,無相即是諸相也。故達實相者,於相即知無相,於無相即知是相。此是一法,莫作二會。是以諸相宛然,即是無相湛然。無相湛然,即是諸相宛然。故諸法實相,異而非異,故曰性一。實相諸法,非異而異,故曰相異。一而非一,非一而一。異而非異,非異而異。相而無相,無相而相,是謂實相。

故一切諸法無非實相,實相即是一切諸法。若有人問何為實相。則我們要問,甚麼不是實相?

云何能會入此法?欲會此法,必須心無所住,不取於相。若如是生信,便是信心清淨。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須菩提是大阿羅漢,於此金剛經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末法時期,有人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難得。因為此人深達實相故。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因為此人深達實相無相,故無我人眾壽相。無四相者,即見法性,故此人第一希有。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以我人眾壽相,皆緣生假有。因為假有非實故,是以我相即是非相,人眾壽相即是非相。非相者,乃無相也。易言之,我相即是無相,人眾壽相即是無相也。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者,即實相義。實相者,即無相也。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當知離一切諸相,即佛法身也。法身無相,即是實相。以如是故,若有人於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也。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須菩提領解金剛經義趣,蒙佛印可曰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云何有驚怖畏?若人著相,則有驚怖畏。若不著相,則無驚怖畏。若人著我人眾壽,則有驚怖畏。若無我人眾壽,則無驚怖畏。若人聞此無相法,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以諸法無相故,所以佛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乃至忍辱波羅蜜,亦復如是。

有人說第一波羅蜜,是布施波羅蜜。此人是依六度次第而說,因為六度中第一度便是布施。有人說第一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此人是依義理而言,因為以般若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者,方稱為波羅蜜。若無般若,僅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不得稱為波羅蜜。所以第一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

至於何故於六波羅蜜中,復特別提出忍辱波羅蜜?這是因為忍辱功德殊勝,勝過持戒苦行。若無忍辱波羅蜜,六波羅蜜功德,便無法成滿。故毘婆尸如來戒經中說,忍辱第一道也。

一切法性空,一切法無相,一切法不可說。而所說者,皆是假名,非真實義。故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忍辱波羅蜜,亦復如是。

何以故下,佛舉自己的故事,說明不著於相,方能成就忍辱波羅蜜。

歌利王譯為鬥諍王,無道之王也,即波羅奈國王也。歌利王無道,殘害忍辱仙人。將忍辱仙人,割截身體。爾時忍辱仙人,即釋迦牟尼佛身是。

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故能忍辱。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不能忍辱,應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佛言我過去於五百世中,做忍辱仙人。以無我人眾壽相故,方能成就忍辱行也。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是遙答「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善男子善女人,欲發無上菩提心者,應離一切相發心也。

應心無所住,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心無所住,自然不取於相。如是方能深入法性,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方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發無上菩提心者,應心無所住。心所住境,不外六塵。故曰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因為六塵皆緣起法,緣起無性體即虛妄。住於虛妄,即是虛妄而住,故曰則為非住。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此是略說,菩薩心不應住六塵,行乎六度也。若具足說,應為「菩薩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心無所住而行布施,則菩薩心行乃可平等。故能利益一切眾生也。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因為一切諸相,及一切眾生,皆因緣假有,故曰非相非眾生。此處之「眾生」,是廣義的。凡一切因緣所生法,皆名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如來所說,真實不虛,故曰真語者實語者。如者不二不異,是無礙義,平等義。不誑語是不欺騙也,菩薩不誑騙自己,不誑騙眾生,不誑騙於佛。不異語者,是無前後更改變異也。

究其實,佛具五語,是以二諦說法故。二諦者,第一義諦與世諦。第一義諦者,諸法性空也。世諦者,諸法緣起也。佛說緣起性空,性空為真為實,故曰真語實語。佛說性空緣起,以緣起諸法皆無性無礙平等故,所以不二不異謂之如。如約性空緣起言,此法謂之真如。如約緣起性空言,此法謂之如實。以真如如實故,所以佛說法不誑眾生。以此法究竟了義故,所以佛說法無前後變異。故知佛以二諦如實說法,所有言說,是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無實無虛者,言不可得也。不可得其有,故曰無實。不可得其空,故曰無虛。何故不得其有?以有者緣起也,緣起性空,故不得其有。何故不得其空?以空不自空,緣起故空,是知空即緣起,故不得其空。佛所得法,無實無虛,以不可得故。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若菩薩心住於法,必是取著於相。被相所障,則不見法性。以不見法性故,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若菩薩心不住法,則明見法性。於色見色性,於聲見聲性,於香味觸法見香味觸法性。的的分明,究竟見諸法性,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能見種種色也。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於此金剛經受持讀誦深解義趣,當知此人便能心無所住,不取於相。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便可不被相障,深見法性。法性無二,佛生同具。故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因為於究竟法性中,佛佛道同也。

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無量無邊功德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這是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於此金剛經信解受持。信解受持金剛經者,便能離我人眾壽相者。離我人眾壽相,自然心無所住。若能心無所住,便可徹見法性,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功德矣。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恒河沙是形容於多,我們已經講過了。印度的習慣,將一天分為三時,夜晚亦分為三時。即初日分(早晨),中日分(中午時分),後日分(下午時分)。夜晚則為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

每天三時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連續不斷經過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以此勝因,所得福報,當然很大。但這種福報,仍是有相的,不能令人見性成佛。所以不如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因為若人聞此經典,信心不相違逆,如實解,如實修,如實證,便可徹見法性。初地菩薩始能見性,但雖見而不了了。因為初地菩薩,僅破一分無明,親見一分法性。二地菩薩,破二分無明,見二分法性。乃至等覺菩薩,破十一分無明,見十一分法性。天臺宗判是等人,曰分證即佛。以如是故,稱為見性成佛。

大般涅槃經云,聲聞人不見佛性,以不見佛性故,得聲聞果。緣覺人不見佛性,以不見佛性故,得辟支佛果。菩薩見佛性不了了,不了了故,得菩薩道。

此人若於是經典,信心不逆,便可終得無上菩提。故其福勝彼也。換句話說,若人以如是恒河沙等身布施,仍是以有所得心,受有漏福報,未能究竟成佛也。不如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可證無上菩提。故其福勝彼。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於此經中信心不逆,其福便超過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之功德。何況自己能書寫受持,更轉以化人呢?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稱讚此經闡明法性,究竟佛道,功德不可思議。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有人說大乘帶因,最上乘約果。如六祖與智常曰,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又六祖語志誠云,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

六祖於五祖處,聞金剛經領旨。如是分別,當契經旨。不過按此經佛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故知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同是為發無上菩提心者說也。所以大乘與最上乘之分別,誠如六祖所說,不過悟解不同,見有遲疾耳。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若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便能究竟無上菩提。故得不可思議功德,為佛悉知悉見。

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人等,則能代佛弘宣,傳燈續明也。

何以故下,簡別小乘人,釋成唯大乘者最上乘者,方能荷擔此法也。因為樂小法者住心取相,不見法性故。所以說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上來皆說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何故此處復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呢?因為約所取則曰「相」,約能取則曰「見」。今說樂小法者,是約能取邊言,故曰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樂小法者,著我人眾壽見,心有所住,取著於相。故於此經,不能聽受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乃至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此經即佛法身,故經在之處,一切世間皆應供養。法身在處,即為是塔,故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言受持讀誦此經,能轉重報為輕報。若人受持讀誦此經,而受僕使下賤等報。那是因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受苦,今世受下賤之輕報,惡道重報便為消滅。不但重報消滅,並且可成就無上佛道。

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於然燈佛以前,無量阿僧祇劫中,得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那由他譯為億,有曰十萬,有曰百萬,有曰千萬等不同。

悉皆供養承事,無一尊佛空過者。但我供養諸佛功德,若與受持讀誦此經功德相較,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何故世尊供養諸佛功德,尚不及於此經中受持讀誦的功德為勝呢?因為供養諸佛,是有相功德。有相功德,是不能與無相功德相較的。

再者世尊於然燈佛以前,是以有所得心供養諸佛。遇到然燈佛,始心無所住而修供養。以心無所住修供養故,蒙然燈佛授記,當來作佛。受持讀誦此經,則是心無所住供養。故此福德,勝前福德。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有人於後末法時期,受持讀誦此經。其功德我若具足說,或有人聞說。其心則狂亂,認為受持讀誦的功德,焉會得那麼大的福報?狐性多疑,故曰狐疑不信。

彼人不知聞此經者,不住於相,其福德不可思量。猶如十方虛空一般,不可思量也。

是故佛最後說,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經義不可思議,是約因言。果報不可思議,是約果言。修因者,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致果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一段是須菩提,把同一問題,再提出問佛。世尊亦再以上來諸分所回答者,擇要再回答一遍。

第一次問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往,云何降伏其心,是須菩提不知而問。第二次問,是須菩提知而故問。為何知而故問?一、為後世眾生而問,為了要佛再度提示,便於後世眾生注意。二、為法會中後到的眾生而問。後到之人,未能聞上來之妙法。故須菩提再度請問,勞世尊再度宣說。總而言之,為使法流通故,須菩提乃再度請問於佛。

佛將上來諸分中,擇要回答,即是說明上來諸分所說,皆是回答此問題者。

佛告須菩提下,是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應不取於相。若取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度眾生者,名為菩薩。即非菩薩者,便不能度眾生也。因為若菩薩取相,便不見法性,便心有所住。如人入闇,不能普度一切眾生了。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若謂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是心有所得,有所住,取著於相也。如果心有所得,有所住,取著於相,便非發無上菩提心。因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真空義。故曰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如來以無所得心,方蒙然燈佛授記。若仍以有所得心,然燈佛則不與授記了。所以須菩提回答說,如我解佛所說無相之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即印可曰,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如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是知如來於然燈佛所,以無所得心,蒙佛授記也。

談到授記(佛授菩薩記,菩薩受佛記),或者有人會疑問,既然法性空寂,云何有授記?既然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有授記?若有授記,豈不成了決定法嗎?當知一切法性空沒有決定故,方始因果不失。授記是因果法,如果執著不可授記,便破壞因果法。破壞因果法,佛法便被破壞了。須知佛法便是因果法。因果法者,因緣而起,緣起性空,以性空故,所以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謂緣起性空者,以緣起法無自性也。云何無自性?法以因緣起故。若有自性,應不待因緣起了。法無自性,才能隨緣而成。緣起乃成因果義,以因果義故,所以才有授記。若無授記,便壞因果法。若壞因果,便無轉凡成聖。初果不能證二果,二果不能證三果,三果不能證四果。凡夫不能成信位菩薩,信位不能成住位,住位不能成行位,行位不能成迴向位,迴向位不能登地,乃至等覺不能成妙覺。

如果那樣,則將是殺人亦不下地獄,學佛亦不能得度,念佛亦不能往生極樂了。所以若壞授記,便壞因果。若壞因果,便破佛法。

由於因緣無性,故說無有定法。然而無性方能隨緣,隨緣而有因果。菩薩修因致果,當與授記。是知正以無有定法故,方成授記義也。

如果執著無有定法便不能授記,則此「無有定法」,豈不就是定法嗎?所以正因為世尊證得無有定法,才蒙然燈佛授記。

當知若以有所得心,謂有授記不對,謂無授記亦不對。何以故?錯在心有所得故。如思益經云,願不聞記名。大品亦云,受記是戲論。便是斥有所得心而受記者。

若以無所得心,受記亦對,無記亦對。因為以世諦故受記,不以第一義諦故受記。第一義諦是實,世諦是權。若會無所得義,記則是實權,無記則是權實。既云權實,故記而無記,以記不可得故。既云實權,故無記而記,以無記不可得故。

餘如經上說,離欲蓋得初禪,得定心得二禪,此皆因果也。斷三結證初果,薄三毒證二果,盡五下分結證三果,盡五上分結證四果。固然授記是佛授菩薩成佛之記,事雖不同,然因果不失,理則無差也。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如」者,是不二不異。不二不異者,即無分別。無分別者,即無自性。無自性者,即是空義。空義者,即不可得義。不可得義者,即無來無去。如來者,經云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不可得法也。

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於無上覺中,真實不可得,以真實本具故。虛妄不可得,以虛妄本空故。換句話說,真妄二法皆是因緣所起,無自性故,所以不可得。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何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謂佛種從緣起,一切法皆從緣起。既然佛法及一切法皆從緣起,緣起者無自性。無自性法,互不相礙,故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空,一切法無分別,一切法不二,故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因為一切法空,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可說。所說者,非一切法,僅是假名而已。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人身長大者,是假相之言。須菩提深領無相之旨,故馬上說,如來說人身長大,只是假相,則為非大身,只是假名大身而已。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如是菩薩取著假相,則不名菩薩也。因為菩薩通達法性,知一切名相皆因緣假現,故無能度之我相,無所度之人相眾生相也。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菩薩亦是假名,以法性空故。因為法性本空,故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以法性空故,法性離相故,法性不可得故,所以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有我人眾壽,便是不空,便是有相,便是有所得。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因為菩薩若作是言,便是取相。故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皆是假相,而非法性。故曰即非莊嚴,只是假名莊嚴而已。我們說過,菩薩自不為粗業,亦令他不為粗業,是名莊嚴佛土也。若菩薩言,我莊嚴佛土,仍是取著於相也。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若具足說,應為若菩薩通達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因為人眾壽,皆由我起,如果無我,則人眾壽皆無。故略說通達無我法者,說名真是菩薩。因為菩薩無我,乃能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也。

何故無我?因為法性空故,法性無相故,法性不可得故,是以說一切法無我。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肉眼者,父母所生之眼,能見粗色,一般凡夫所具。如來若不具肉眼,則必不能見凡夫之所見。凡夫之所見,如來悉能見之,故知如來具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天眼者,能見遠近內外晝夜等細色。色界天人所具,修禪定之人,亦可得之。佛之天眼,無能勝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慧眼者,非能見物也。二乘智慧,能照空理,故名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法眼者,菩薩所具,能見一切法假。佛具慧眼,共二乘。佛具法眼,共菩薩。慧眼觀空,法眼觀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佛眼者,圓具五眼,無所不見,不共三乘。佛有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故無所不知。佛具五眼,故無所不見。無所不知無所不見,謂佛之知見。於三智中,一切種智唯佛獨具,不共餘人。於五眼中之佛眼,亦唯佛獨具,不共餘人。

須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這一段文,是說明如來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用來證成下文所說。下文所說何事?佛於下文便說,如一恒河中所有沙,如是沙等恒河,是等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以如來圓具三智五眼,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故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也。

為了證成如來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所以才有五眼這段文來。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言佛見者,是徹知法相。言佛知者,是徹知法性。以如來徹知法性空故,是以知一切法相假也。因為佛知諸法性相一如也。空性能隨緣,隨緣現假相。相假無所有,還歸於空性。是以佛以不思議智慧,於一知一切,於一切知一。雖然眾生有若干種心,如來以佛智慧,了若指掌。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要知道,心是因緣起,空無有自性,故曰不可得。同時過去現在未來是因緣起,空無有自性,故亦不可得。

如果心有自性,勢必不能知物。猶如鏡若有色,便不能照種種色。以心空無性,故能隨緣知一切法。如淨鏡無色,方能照種種色。

以心是因緣起,空無有自性。故能隨緣善轉於惡,惡轉於善。轉凡夫心,成聖人心。轉眾生心,成諸佛心。以心無自性故,乃能於六道中,隨緣轉變。

否則若人心有自性,死後轉入畜生道,應仍有人心。若畜生具有人心,何名畜生。故法界中,六凡四聖,皆由心轉。心既能轉,故知其無自性。以無自性故,所以說心不可得。故曰十方覓心,了不可得。

再說三世亦復如是,過去現在未來,皆因緣所成,無有自性,故不可得。

過去是現在未來之因緣所起,是知過去無自性。若過去定有自性,應該無現在無未來,依然有過去。然若無現在無未來,便無過去,過去一名建立在現在未來的關係上。故知過去無自性,以無自性,故不可得。

同理可知,現在是建立在過去未來的關係上,故現在無自性不可得。

未來亦復如是,是建立在過去現在的關係上。如果無過去現在,便無所謂未來。故知未來無自性不可得。

既然心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亦不可得,焉有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可得?所以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這還是把假相和實性來作對比。有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而行布施,得福雖多。但都是假相之多,而非法之實性。諸法實性,皆不可得。如上文所言,過去之多不可得,現在之多不可得,未來之多不可得。須菩提卻回答說,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這種看法,便是以假相為真實了。正如「所謂多,即非多,是假名多。」也。

所以佛回答說,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來說得福德多。

如經云,色究竟則非色,聲究竟則非聲,香味觸法究竟,則非香味觸法。乃至一切法究竟,則非一切法。何以故?因為一切法究竟。即諸法實性。實性離相,究竟空寂,故無多少、大小等分別。所以多少、大小等分別,皆取相之見也。既然取著假相,便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如是取相之心,便應降伏。應須心無所住,不得一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過去心不可得,不取過去相,心不住過去。現在心不可得,不取現在相,心不住現在。未來心不可得,不取未來相,心不住未來。若至一切不可得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矣。

佛欲令須菩提去妄證真,故曰若福德是真實性,如來不說得福德多。因為真實法性,等虛空遍法界不可得故。以福德多是假名相,隨因緣而現有,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其實說福德多,即非福德多,是名福德多也。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如來色身具足圓滿,具三十二相,相具八十隨形好。這不過是對眾生根機,方便說而已。其實十方如來,相好光明不可思議。十方諸佛,色具無量相,相具無量好也。

若以色相取佛,不見佛之法身。所以當世尊問須菩提,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此是說明相如幻,是假非真,不應以假相取佛。若人取著假相,便非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

法離名相,故不可取不可說。法不可得,故不可取不可說。法性空,故不可取不可說。所以若謂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解佛所說義。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說法者無法可說,因為諸法性空,諸法無相,所以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說法者,唯是宣說假名也。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慧命是對比丘的尊稱,有時亦稱為慧壽,或具壽。是稱歎比丘法身慧命之詞也。法身以智慧為壽命,故稱慧命。

須菩提疑問說,能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嗎?

如來回答說,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所謂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者。換句話說,既聞「眾生」,即知此法無有自性。以無自性,則無此法。既無此法,故曰彼非眾生。法無自性,故能隨緣幻現假有。以假有故,故曰非不眾生。

諸法緣起,以緣起故,乃現諸法。法以緣現,定無自性。以無自性故,名曰性空。

空不自空,以無自性故空,是知空者,即無自性也。而無自性者,即緣起也。所以緣起無自性,即是性空。性空無自性,即是緣起。簡單來說,緣起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緣起。

以緣起即是性空故,所以說彼非眾生。以性空即是緣起故,所以說非不眾生。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文中兩個眾生重疊,前邊眾生二字,是呼眾生之名。後邊眾生二字,是欲作解釋之詞。所以這句話,應該這樣寫,「眾生,眾生者。」

如來解釋眾生的意義說,如來說非眾生,以緣起性空故。是名眾生,以性空緣起故。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法宗緣起,而緣起法性空無所得。緣起無自性,故無所得。性空無自性,亦復無所得。即此無所得,即名畢竟空,畢竟空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名無所得。不得一切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見一切法,即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也。

佛印可曰,如是如是,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畢竟空故,所以乃至無有少法可得,只是假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已。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法者,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畢竟空故,所以平等無有高下。離諸相故,所以平等無有高下。平等無有高下,則無分別,無分別則不可得。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只是假名而已。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言若人不取於相,則證無上菩提。故言無我人眾壽相修一切善法,則得無上菩提。

因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則於心不起貪瞋癡。心無貪瞋癡,自然身無殺盜婬,口無惡口妄語綺語兩舌,故能修一切善法。此十善業又名十種淨戒,是無上菩提根本。三業清淨,足以成佛。故曰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所言善法者,亦復取相之言也。故曰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一分仍是說有相福德,不及無相福德為勝。因為有相之法,徒有其名,而無實義故。

文顯易明,不勞贅解。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所謂眾生,是眾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皆悉是空,六道眾生一皆如是,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謂有眾生如來度者,那麼如來便是取著於相。故曰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這句話的意思便是說,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是名有我。如來所說有我者,只是假名,而非真實法性,以真實法性不可說故。而所說者,儘是假名。

凡夫之人貪著假名相,故以為有我也。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凡夫者,亦是假名,故凡夫者,則非凡夫,是名凡夫耳。

這一分的意旨,仍是說明,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應降伏其取相心也。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前文第十三分,謂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今文則云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前文用見字,後文用觀字,於是有人言,觀字與見字意義不同。

其實恐怕無如此分別。我們雖不知原文如何,但菩提流支譯本,前文後文均用「見」字。義淨三藏譯本,前文後文均用「觀」字。可能只有羅什大師,有如是分別罷?!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因為佛之報身,具三十二相,為三大阿僧祇劫所修得者。故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我們要知道,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便是取相之見。所以如來馬上糾正說:

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因為轉輪聖王福報很大,亦具三十二相。不過較佛,具體而微罷了。佛言須菩提!你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只取其相的話,那麼轉輪聖王便是如來了。

於是須菩提馬上改口說,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因為離一切諸相,即名如來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若以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見我,此人便是行於邪道,不能見如來也。因為六塵有生有滅,而如來無生無滅。六塵是無常法,如來非無常法。六塵是敗壞法,如來非敗壞法。六塵是虛妄之相,如來是諸法實性。所以若以相取如來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也。

是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應降伏其取相心也。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了解。第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不可得法。不可以具足相得,亦不可不以具足相得。所謂具足相者,乃具足三十二相也。第二,非是相外另有無相,亦非於無相外另有諸相。而是相即無相,無相即相。相不異無相,無相不異相。見相即是見無相,知無相即是知諸相。因為諸相緣起,即是無相。若知相即無相,當知無相即相矣。

如果有人相外取於無相,此人便是著於無相之相。故曰不可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

何謂斷滅?有外立空,此空即是斷滅。如果空外立有,此有便是常。當知有不異空,空不異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有為空之有,故空徹於有。以空徹有故,雖有而非常。空為有之空,故有徹於空。以有徹空故,雖空而非斷。

故於第一義中,有全是空,無有而非空。空全是有,無空而非有。

故佛告須菩提言,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發無上菩提心者,契乎中道,故於法不說斷滅相。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乃是有相功德,假而非實。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是真實功德,其功德無量。故前者功德,不能與後者相較。

依探玄記,我有四種。一、真我,真如法性。二、自在我,以智慧為性。三、假我,五陰假合,唯識所現,似有主宰。四、執我,即分別與俱生二種我執,以所執為性。

前二種我不無,後二種我非有也。所謂一切法無我者,遣後二種我也。若連前二種我併遣,法則斷滅。

以何義故,一切法無我?以法性空故,法相離故,法不可得故,法無分別故,一法界故,橫遍豎窮故,心無所住故,法如如故。所以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其功德勝前功德。

忍者,安忍也,忍可也,成清淨信也。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我為能受,福德為所受。若菩薩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者,則既無能受之我,亦無所受之法,故曰菩薩不受福德。以不受福德,成其無我義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所謂不應貪著者,即是心無所住也,不取於相也。若菩薩心有所住必生貪著,取著於相必生貪著。若生貪著,便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若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則能心無貪著。無有貪著,則能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乃能成就無上功德。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來去坐臥是佛威儀,故昭明太子判此分為威儀寂靜分。其實此分仍是在明法性離相也。大家千萬莫聽說無來無去無坐無臥,便作決定無來去坐臥會。如果那樣,便又落斷滅了。

大家當會於相離相義。來而無來,去而無去,坐而無坐,臥而無臥。何以故?因為法性空寂,其相皆假。故來實無來相,以來相因緣幻有,假而非實故。去實無去相,以其相假故。坐實無坐相,以其相假故。臥實無臥相,以其相假故。

若人以相取佛,則不悟如來法身,不見實相,故曰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如來者,表法性身。法性空故,是以無來無去。法性無相故,是以無來無去。法性不可得故,是以無來無去。若會空、無相、不可得義,便知此「無來無去」亦無也。此之謂畢竟空。

大家千萬莫執相而求,認為有個如來,而這個如來,是無來無去的。當知那還是以相取佛,不解如來真實義也。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這一分是直顯實相理體。實相理體者,性相圓融,二諦融通。性是無礙之理,相是無盡之事。以理融事,以事契理,是謂實相理體。一合相者,即實相理體也。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微塵眾多者,是其相也。微塵眾實有者,則是究竟性也。法若究竟,則非一切法。故曰若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因為佛說微塵眾者,只是假名也。所以佛說微塵眾者,則非實有微塵眾,而是假名微塵眾也。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其中道理,尋上文同理可知。因為世界是微塵所成,微塵既是假相,故世界亦是假相也。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

換句話說,若世界究竟,則是實相也。

一切法皆悉性空,其理無二,故曰「一」。性空則能隨緣而起萬法,萬法同一性空,融通無礙,故曰合。此則一合相也。

古德談一合相,多從理上解釋。例如六祖謂:心有所得,即非一合相。心無所得,即是一合相。

此是從理上說。心有所得者,乃心有所住也,取著於相也。心有所住,取著於相,則如人入闇,不見實相。故心有所得,即是分別,即是執著,故非一合相。心無所得,則融通無礙,故為一合相。

佛國勤禪師亦說:但向十二時中,上不見有諸佛,下不見有眾生,外不見有山河大地,內不見有見聞覺知,好惡長短打成一片。一一拈出,更無異見。此則一合相理,歷然明矣。

此亦是從理上說。言修行人,不取相,莫分別,便是一合相理。

我們現在從事上說明一合相理,以配合古德之說。

例如微塵是一,而此一微塵即十方分合成。十方者,即上下東南西北及四維。

微塵者,非微塵也。何以故?以微塵即十方分合成,於十方分外,更無微塵可得。呼為微塵者,徒有其名而無實義也。故微塵者,不過十方分和合之假相。

微塵本空,由十方分和合而現假有其相,這便是一合相。

同理可知,三千大千世界亦是十方分和合而成。世界本空,因緣和合假有其相,故名一合相。

我們再舉粗淺的例子說明。例如地球,實際上是山河大地人物等所合成。離開山河大地人物以外,實在沒有個地球可得也。故地球即是一合相。

既然法性空,故不應有住生心。既然和合相假,故不應取著於相。心無所住,不取於相,如是方為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

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合相是實相,實相無相,故不可說。但凡夫之人取相,故貪著其事,以為實有一合相也。菩薩不爾,以菩薩不取於相,不貪著其事故,所以不受其假相之福德也。

所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心無所住便是一合相理。不取於相,便是一合相理。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便是一合相理。心無貪著,便是一合相理。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金剛經旨在離相明性,若謂佛說我人眾壽見,便是謂佛取相。若謂佛取相,便是謂佛未見性。若未見性,焉得名佛?故須菩提回答說,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佛於無名相法,而以名相說。故雖方便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只是方便假名而已。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發無上菩提心者,應知一切相假,應知一切性空。以一切相假,故一切性空。以一切性空,故一切相假。相假不異性空,性空不異相假。相假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相假。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莫生法相也。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文義準上自明,不另。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應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最後再度叮嚀,假相福德,不及無相福德為勝。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不取於相,以相假故。如如不動,以性空故。若人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知見信解諸法相假性空,則能為人演說矣。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何謂有為法?有為法者,有生、住、滅三相也。簡言之,生滅法即有為法也。故有為法生滅無常,如夢幻泡影,如露如電也。

云何是無生滅法,相假故無生滅,性空故無生滅,不可得法無有生滅,無有定法故無生滅。所以偈中之意,謂菩薩應如是觀一切相假也。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於是這部金剛經,佛演說圓滿。

這部金剛經,我們總算講完了。最後我有幾句話,要告訴各位。金剛經旨在顯示法性。其實不只金剛經,七百二十多卷般若經,皆在顯示法性。所以我們讀金剛經,不可只解名相,而不求了悟法性。如果只知執相而求,可謂與金剛經咫尺天涯了。希望大家切記切記!(弟子慧修敬記)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