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旨
本宮玄天大帝 降
聖示:現刻子時到,眾神聖排班赴里亭外接駕,本宮各善信焚香接駕。
南天四大元帥高穹四大天君 降
詩曰:文武浩然下世埃。神人虔迎兩邊排。
群賢齊集玉音接。慶著金科玉律來。
聖示:現刻欽差帶旨到
金闕大臣李太白仙翁 降
詩曰:騰雲駕霧下天階。玉旨奉傳到世來。
書載陰陽分善惡。功成福祿壽無限。
聖示:今夜吾奉 帝命帶旨到,玉旨開讀,神人俯伏,勿失禮儀。
欽奉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詔曰:
朕居金闕,巍巍玉京,掌握乾坤,化育群彙,每抱好生之德,使黎庶嬉遊光天化日之下,安居樂業,享盡天倫之樂。
怎奈世道日非,人心不古,綱常失統,倫理背違,為善者少,做惡日多,黑氣充霄,以致邇來天災疊降,非朕不憫,皆黎民自作之孽也。
幸南天恩主關卿威震南天,執掌鸞門代朕勸化,澤被四方,喚醒愚頑,共登覺岸,厥功非淺。
茲又有北極玄天張卿啟奏謂:南瞻部洲台灣省台北縣新莊市「弘德」社「福善」堂眾鸞下有心代天宣化,立說著造,惟期大千世界早脫迷津共行善道。
朕心大喜,准行著造書名『喚醒迷津』,從茲可聘上下神衹,各方仙佛臨堂著造,神人和衷共濟,竭力效勞,迨書成之日,定有一番獎賞,勿違朕命。
欽哉勿忽,右詔准此。
天運庚千年六月廿二日子時頒
南天文衡聖帝 降
觀今鑑古,回溯昔時,五帝三皇之治世,政教修明,天下為公,愛民如子,君臣父子,皆盡其道,綱常立而教化行,政治隆而民心服,夜不閉戶道不捨遺,黎民喜遊光天化日之下,安享含哺裹腹之世,實治化之隆也。
遞降今茲人心不古,世道變遷,科學發達巧奪天工,兵器發明,斯文墜地,視道德為具文,行惡多端,難以枚舉,致惹天怒民怨,巨災浩劫,疊降俱來,善惡混淆,玉石俱焚,以致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可憐亦感可嘆!
吾神心懷不忍,念切挽世救民,會同張、呂二君懇奏丹墀願下凡塵,飛鸞闡教,挽轉頹風。
上蒼本懷好生之德,不教而誅,乃天之不憫,欽准下凡闡教。
吾神勞瘁,疊降人間,推動各地守境神,誘動群眾,啟設鸞台,茲爾鸞堂請旨著造,欽頒准著造,賜堂號『福善』、社名『弘德』、書名『喚醒迷津』、及明善惡知因果,不使沉迷弗醒,希本堂諸生各執事,同心協力、效勞、勸善懲惡,誘登彼岸,迨書成之日,當論功行賞,幸共勉之。
天運庚午年七月六日亥時
前 言
本堂奉旨著造『喚醒迷津』一書,在神人同心協力合作之下終告書成。
本書之奉旨著造,乃源於本堂正主席文衡聖帝及正馳聘玄天大帝,有感於世道日非,人心不古,道德沉淪,而本堂道場宣道有年,聽道者亦達數萬人次之眾,代天宣化之績效堪稱顯著,今期以著造善書之傳播,配合道場之宏揚、宣導,當能誘導愚頑早登覺岸,於是乃共向
上蒼請旨著造善書,旋經
上蒼恩淮,並頒賜社名『弘德』堂號『福善』並頒賜書名『喚醒迷津』。本堂有幸肩此重任,眾堂生莫不雀躍萬分,深感榮幸,踴躍效勞。
『喚醒迷津』此書內容共分兩部份,一部份是聘請諸天神聖仙佛,駕臨本堂,開示頒賜金篇,各界仙真神佛,莫不苦口婆心,諄諄善誘,期勉眾生棄惡從善,早登覺岸,金篇字字珠璣,句句懇切,此乃指引世人,登覺岸之明燈與捷徑也。
另一部份乃是『述案』此部份乃邀請冥府各殿冥王逐次帶罪魂駕臨本堂重審案情,罪魂在世罪惡昭彰,審案過程,雖多狡辯但鐵証如山,冥王明察秋毫,罪魂終俯首認罪,或判刀山或下血池或轉畜道……受苦受罪,情何以堪!
世人或有謂人死一了百了,其實未了,死後之審判乃人一生之總結,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果,此審判乃為醒世,期盼世人以此為鑒,人人向善不再為惡,則地獄之門永閉,後進但期無人也!
欣逢天書告成,謹奉正主席之命,敬書前言,並敬撰七律一首以為賀!
詩曰:殊緣欣遇把鸞參。為體天心著玉篇。
先聖化民揮善筆 冥王醒世審兇箋。
妙文為闢天堂徑。嚴判期絕地獄關。
喚醒迷津春雷動。愚頑慶得天書安。
黃棟樑敬書
天運丁丑年八月一日
南天孚佑帝君呂 降
序
夫著書立說,無非宣揚聖教匡正人心,鑑觀斯世,人心敗壞,世道消沉,道德久已淪亡,世風日趨惡化,廢三綱者有之,棄五常者有之,人性持強凌弱,橫惡相欺、貪婪靡己滋禍,日常爭權奪利,逞陰謀賭盜奸淫相沿成性,種種弊端層出,此皆歐風東漸,美雨西來,同流合污,耳濡目染,沉瀣一氣,三代以下之災,未有此時之甚也,因此致惹
上蒼震怒,屢降天災,肅滅惡輩清平寰宇,值今運盡數窮,思此情景誠為憫
憐,幸
上帝輒發好生之德,不忍不教而誅,恩設飛鸞宣化。
茲爾『弘德社』諸善信不辭辛苦設飛鸞宣化,為砥柱中流,挽狂瀾於既倒拯救頹風,而喚醒愚迷,是書出世,意在喚醒人心。
謹此以為序
天運庚午年八月十一日亥時
九天玄女 降
天運庚午年七月十三日
詩曰:雲遊際此下凡塵。桃筆揮開醒萬民。
諸子道修勤學理。心誠是以感天神。
又二:塵寰苦海嘆無邊。人世幾何歲月遷。
富貴貧窮原有數。道修立德脫深淵。
聖示:今宵奉旨下界巡視各地鸞堂飛鸞闡教,巡至貴堂,見諸善男信女各個虔敬和衷一致奉旨著造「喚醒迷津」新書,代天宣化,挽轉頹風,余也欣慰無比,希諸生努力效勞,以期早日書成繳旨,藉慰天心,並速付梓後分送各地廟宇善堂道場,以作宣講材料,其功可期也。勉之!
明月仙翁 降
天運庚午年七月廿日
詩曰:明察秋毫寶鏡開。月宵清影上鸞台。
仙家極樂消遙在。翁對貴堂喜氣徊。
又歌:今宵到此唱山歌。不怕凡塵世事多。
一心飲酒不煩惱。四方任吾好(七逃)。
人世青天不可欺。美酒進來吾先知。
美酒真正好口味。極樂明月小仙到。
恭賀貴堂著造期。諸子誠心誠意好。
功德圓滿上瑤池。
玉簫童子 降
天運庚午年七月廿七日
詩曰:歲月蹉跎不我留。一身磨苦幾春秋。
心昏利迷有何益。眼閉腳伸萬事休。
又二:年年月月隨移遷。日日時時悔悟煎。
急急忙忙修道德。孳孳孜孜善當先。
監察尊神 降
天運庚午年八月廿五日
詩曰:監巡善惡到瀛州。察爾女男心敬誠。
尊重鸞門修善行。神仙解劫祐群生。
又二:新民堂內樂同心。一團和衷眾喜欣。
際此佳辰同策勵。謹遵聖教福長臨。
本堂正主席文衡聖帝 降
天運庚午年九月十日
詩曰:良心不昧善勤修。後果自然不隱憂。
奉勸眾生須悔悟。行功積德美名留。
又二:凡事無須爭短長。讓人是福欺人殃。
和平處世憂煩少。知命順天福泰康。
台南保安宮保生大帝 降
天運庚午年九月十七日
詩曰:保佑黎民志本然。生靈坎坷實堪憐。
大悲惻隱群生惠。帝滿慈悲感萬千。
又二:今宵復善著仙舟。聖佛臨堂喜氣幽。
天賜甘霖人共樂。諸生敬意眾稱優。
又三:居仁和義毓休風。夕惕朝乾感聖衷。
喚醒黎庶癡嘆者。神仙助著獲祥光。
本堂副主席九蓮佛祖 降
天運庚午年九月廿四日
「修從覺始」
夫人之有念也,皆由五慾焚心,難栓心猿意馬,悉自凡是無繫,一事未了後事又來,疊疊繫亂,動走馬之燈,貪嗔癡意淪四生之道。
佛法僧三寶之行,龍華會上覽資財,可坐九品之蓮台,惡貫能知改,不慘殺盜淫之徒,自重仁、義、禮、智,明心勤修,陽蔭萬代子孫,陰超九代玄宗。
試問身從何來?還從何而去?無極乃我歸宿,先天乃我真性也,欲明此理,非得禪心,以達其精微,湖中月鏡上花,悟之道,不通方寸難生其智慧,天賦具靈性也,人長於萬物而不知也,迷焉。身臨塵緣,勞於百事,處理萬機,而不知修者,惜矣。學圓融之道,赤裸之體,而修觀自在菩薩、行深若波羅蜜多而空五蘊,心歸自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皆忘而不忘,不忘而忘,而觀自在,以此而入如來之門,此乃上智之人,斯為大覺者。
本堂正馳聘玄天大帝 降
天運庚午年十月一日
詩曰:莫言因果大無憑。父子夫妻三世因。
將相公侯皆善種。牛馬皆是惡人輪。
又二:迷津墜落萬千丈。泥埋深塵怎自振。
靈性不修安正道。自身自受怨何人。
南宮孚佑帝君 降
天運庚午年十月一日
詩曰:玉旨高懸福善堂。著書普化共宣揚。
諸生效駕毋辭苦。功就果成達上蒼。
又二:喚醒迷津正道行。宏德勤善最光榮。
修身修德能成果。成佛成仙喜氣生。
本堂天上聖母 降
天運庚午年十月八日
詩曰:天地人三才並合。上行下效意同心。
聖門諸子善緣結。母訓時時奉似金。
太醫院慈濟真君 降
天運庚午年十月廿二日
詩曰:慈愛蒼生大地臨。濟民救苦惠浮沈。
真情勸化回頭醒。君慈臣孝禍不侵。
又二:濟世施方藥味精。消災解厄護群生。
從來苦口乃良藥。渡化人間無濁清。
西方紫竹林觀音大士 降
天運庚午年二月廿七日
詩曰:紫竹林中水冒蓮。西方聖景結祥煙。
慈悲顯現救諸苦。佛法渡人生廣淵。
其二:桑田變海海變田。古道淪亡絕聖賢。
萬劫天災齊下降。生民塗炭實堪憐。
其三:憂民憂世懷慈悲。瘟疫天災終不移。
省悟修身稱信士。潤身以德免驚疑。
九天玄女 降
天運辛未年一月廿三日
詩曰:九轉丹成益壽長。天頒大道在鸞堂。
玄機妙理明黎庶。女淑貞柔勸世娘。
大洞仙翁 降
天運辛未年二月一日
聖示:酒、酒、無酒不動手
詩曰:大寰世界苦如蓮。洞裡逍遙憂庶煎。
仙道勤修成正果。翁今玩遊救紅塵。
聖示:在此先謝酒。余仙雲遊至此,發現一道瑞氣祥光沖天,特停雲下降查視,原來貴堂在著造濟世中,余仙觀眾善信誠心在效勞,余十分感動。
余特將余正果賜現在效勞善信一功勳,此乃余表心意,隨後即回 上蒼稟奏,預祝早日書成。
太陽星君 降
天運辛未年二月八日
詩曰:榮華富貴莫多求。命裡註來樂與愁。
為善好施人盡識。修成正果福臨頭。
南鯤鯓溫府王爺 降
天運辛未年二月廿二日
詩曰:勸化人心體上天。善緣幸遇樂無邊。
貴堂諸子勤努力。著造功成錫福綿。
聖示:又吾言淺說,天運易循環。
列邦起戰端,生民遭塗炭。
朝夕難保全,呼天兼禱地。
早日和解冤,劫數應如是。
不可呈樂觀,禍災天所降。
惡孽皆人為,若能知悔悟。
萬福自然隨,修身兼立德。
樂善人之基,守己順天命。
福祿自有期,內心毋自餒。
勤力且營生,是非莫計較。
處世重和平,見義須勇為。
正途且邁行,為人能若是,
災去福來迎。
行天宮關聖帝君降祝壽詩
天運辛未年三月三日
詩曰:為祝千秋到此來。欣逢諸子善途開。
真誠一點無貪念。志合神人共救災。
又二:恭逢北帝誕生辰。瑞氣盈堂靄氣新。
僚友欣臨誠慶祝。神威顯赫庇斯民。
又三:千載奇逢應此時。鸞堂創立紹丕基。
勤修德業莫思惰。勇往直前方合宜。
本宮太上道祖降祝壽詩
天運辛未年三月三日
詩曰:恭逢聖壽表歡迎。祝頌全資一點誠。
玄妙神光呈北極。天長地久耀南星。
上方下界介眉壽。帝德聖恩被眾生。
誕降佳期欣盛會。辰星拱照燦瀛洲。
本宮北極殿玄天大帝降答謝詩
天運辛未年三月三日
詩曰:諸真雅情與隆意。承祝賤壽感靡勝。
無德及民恒自傀。壽詞拜領感光榮。
南天使者 降
天運辛未年三月六日
詩曰:臨堂察視喜欣欣。欣羨諸生有善心。
心裏恒存修厥德。德成道正速追尋。
又二:嗟茲世態變於夷。難得有誰以易之。
渺渺道心多變化。奸風賭氣怎淨為。
本堂天上聖母 降
天運辛未年三月十三日
詩曰:登鸞降筆會諸生。勸善修心志永賡。
道業長留芳萬載。時時濟眾意心誠。
又二:鋪橋造路利行廛。仗義施財救苦連。
送炭雪中真美德。憐孤恤寡善良賢。
又三:書成一半慰寸衷。萬世流傳立大功。
期望諸生心意切。那天告竣快奔洪。
冥府第一殿秦廣王 降
天運辛未年四月五日
詩曰:人生賦性本真誠。有莠有良各自行。
壽到陰司有辨別。善昇惡降兩分明。
又二:善人到殿我歡迎。邪惡陰司不諒情。
始悔當初在世處。天良喪盡哭哀鳴。
聖示:凡人在世,只知嫖賭飲為眼前之享福,殊不知如此乃種下惡行也。若安然如常人過日,不作惡事,不履邪徑,能知修心養性,克苦耐勞,安分守己,孝順父母,友恭兄弟,為國盡忠,造福社里,濟困扶危,利人方便,乃人生應修之本,善莫大焉,但亦有不堪受此苦勞,一心只知享福,不為眾人謀福利,只顧自己利益之惡徒,我行我素,為非作惡,以至惡貫滿盈,命歸陰府,孽鏡一照,罪狀皆明,容不強辯,自然俯首認罪,天不容地不容,只恨自己悔不當初。
在陰府對付行惡之徒,刑具件件皆備,硬齒不認者,施予重刑,如刀山劍樹,抽腸剖腹,受此種種之重刑,爾亦要受到刑滿受此折磨再判刑輪轉,諒爾來世不敢再造罪孽,此乃人生造惡之果報。再談起善人即不相同,人之初自呱呱墮地,本有善根,只是前世因果循環或討債及世俗習性所拘而致轉壞,俗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乃人之善性而有此而分,自古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善人之壽終,必受金童玉女,鼓樂之迎接,含笑九泉,命歸冥府,牛馬兩將軍,開門迎接,大小鬼神具之致敬,威風凜凜,氣派非凡,連本王也要起立相迎,將其在世之善果稟奏天曹,再敕封官神佛,逍遙自在,此乃在世修善之美果比。
最後本王奉勸諸善信須知百行孝為先,在家對父母、翁姑以孝為重,若個能行孝,對父母翁姑,口出穢言,虐待侮辱,而來求神賜福加壽,神絕不感應也。 故在家必要以孝為重,勤儉持家,和氣相鍾,能使家中安靜無慮後,即真誠來堂效勞,方能感格神明,且諸惡勿作,眾善奉行,終成善果,自有美報。
東海龍王 降
天運辛未年四月十二日
詩曰:東南西北有專司。海晏河清人勉之。
龍虎精神期盛會。王今勤善留詩詞。
又二:水晶宮殿發祥光。海上刮風波不揚。
天命欽承施法雨。保民護國位龍王。
赤腳大仙 降
天運辛未年四月十九日
詩曰:赤心忠義勵人修。腳到春風可解愁。
大發慈悲施惠澤。仙家自在樂優遊。
又二:人生奔走起居求。奸詐陰謀怎得售。
富貴貧賤天註定。凜遵聖訓學良儔。
本堂中壇元帥降行孝文
天運辛未年五月十九日
應知百行孝為先,須知父母生我、育我,懷胎十月,乳哺三年,費盡千辛萬苦,自孩提養育成童,再栽培教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其恩深德大實非筆舌所能言諭也,倘子女成名後而不能孝順雙親此實禽獸不如也。
以我哪吒在世違背人性招致惹禍纏身,雙親致使骨肉分離,豈不使樁(木萱)痛苦萬分,終至刻骨還父,刻肉還母,一時魂魄飄離,幸承恩師心血來潮,屈指而算,知孽徒災劫臨身,乃攝其靈魂去蓮花化身,練成神道。
今雖與父母無緣,為人子孝順父母此乃天經地義之事,奉勸諸生在家高堂乃爾活佛,早晚問安侍膳,奉敬活佛再到宮堂拜聖佛神,更有益也。
倘在家不孝雙親,忤逆翁姑而來宮堂拜聖佛,宮堂之聖佛神絕不能受爾空拜也,亦不能庇佑分毫,何益也。
在此余以勸化孝行之道知勉孝行示本堂眾善信勉之,可也。
太白金星李 降
天運辛未年六月廿三日
聖示:酒酒無酒不動手酒酒
詩曰:郊原草木翠如藍。昨夜薰風解酒酣。
欲問仙家何所事。黃庭靜誦金丹馣。
其二:吟詩飲酒與幽阿。罷盞成詩詠古歌。
一爵消愁更解慍。有詩無酒不調和。
其三:翩翩雙鳥差。每宵夜半悲。
巢在葉間處。一窠生四兒。
朝朝忙不息。猶怕巢中飢。
一日艱辛過。教飛出竹籬。
舉翅不反顧。離雄心若癡。
人能超萬物。父母孝為宜。
莫學雙飛鳥。使親日夜悲。
又詞:今宵把酒陪。我去酩酊哉。
盛意欣然受。吟詩逸興開。
有緣期中會。從此返天台。
南鯤鯓溫府王爺降祝壽詩
天運辛未年六月廿四日
詩曰:二四佳辰君誕生。千秋永耀顯威名。
壽民壽世壽長在。如阜如山如日明。
本堂正主席文衡聖帝降答謝詩
天運辛未年六月廿四日
詩曰:藉茲木筆謝諸真。微壽叨蒙祝賤辰。
盛意雅情心敬領。余恒棉力保民寧。
本堂正馳聘玄天大帝降詩及箴言
天運辛未年八月十四日
詩曰:今宵片語勸諸生。善信孳孳必奉行。
色賭兩途須切戒。明心養性是賢能。
聖示:又戒色賭箴言
色色色有損無益,割肉利刀剌心銳戟,吃人骨髓攝人魂魄,敗名損德、貪樂一時、歡娛片刻、一染病毒、慘苦難言,孽猶已積,勸爾青年戒之在色。
賭賭賭人心不古,事業不營專思柔路,貪人錢財損己田畝,兒女啼飢妻室悲苦,賭鬼無良敗無寸土,垂頭喪氣無人周助,水盡山窮依人門戶,辱及祖先羞其父母,欲立其身豈無少補,勸爾諸生,切戒莫賭。
南天金闕帝君 降
天運辛未年八月廿八日
詩曰:咒聲暸曉澈虛空。籍筆登鸞夜未央。
諸子同心開覺路。勤修善果建奇功。
本堂中壇元帥 降
天運辛未年九月十二日
詩曰:中正無偏眾民敬。壇前把守作先鋒。
元神鎮定金槍展。帥令森嚴犯不容。
南宮孚佑帝君呂 降
天運辛未年九月十九日
詩曰:一朵祥雲似小舟。輕風送我到瀛洲。
三春佳景清涼好。月色當空夜氣幽。
又二:獲悉貴宮啟善門。女男老少集如源。
同心勗勉勤終始。勸世誘民果永存。
又三:先覺須知後覺溫。神人協力啟仁門。
知趨善徑民安樂。善果結成無後煩。
南鯤鯓溫府王爺 降
天運辛未年十月四日
詩曰:為人首重於明心。心正意誠善行深。
深望諸生同勉力。力行不倦福來臨。
又二:人事將成志勿更。更新氣象見光明。
明知惟善勤修好。好抱真心共勉行。
雲夢山長老翁 降
天運辛未年十月十八日
詩曰:長黎扶我下塵埃。會爾諸生笑眼開。
仙景逍遙心自在。瀛洲到處有春台。
又二:山中洞裡日談禪。堪笑世人甚倒顛。
爭權奪利何足計。不如安分且隨緣。
南天齊天大聖 降
天運辛未年十月廿五日
詩曰:齊心知悟共追尋。天道無私善可欽。
大德潤身勤建立。聖神功化極高深。
又歌:老孫老孫,今日無事下天門,駕起斛斗雲,會諸子登鸞降筆愧無文,桃枝助我幾言云,觀世道日趨沉淪,人心敗壞,道德不存,爭權奪利,以強吞弱,惡氣沖霄,引降浩災巨劫,難免玉石俱焚,爾諸子能知悟向善勤修,余與爾同群,希速邁進莫躊躇,日後自有功成名就,其功勳莫大也,言罷別回。
玄都李老君 降
天運辛未年十一月五日
詩曰:遠卻閒邪崇道行。肅清風化佈芳名。
齊家治國先修己。大道思威及眾生。
又二:為人作事莫虧心。福履隨從獲好音。
道德勤修明奧妙。迷津喚醒作良箴。
南海觀世音菩薩 降
天運辛未年十一月廿三日
詩曰:婦道凜遵行莫虧。三從四德是箴規。
由來名節關風化。切莫胡思亂作為。
又二:斯世女人好自由。爭妍鬥艷展風流。
不觀名節是何物。攜手並肩任逸遊。
又三:夫君窮苦莫憂愁。從一而終愛怨尤。
莫效朱妻貽笑柄。因貧而去水難收。
蒲田縣城隍 降
天運壬申年二月四日
詩曰:喜見神人各有誠。匡扶聖教勵前程。
經常喚醒諸愚輩。迷津濟民得光榮。
聖示:余神今宵登鸞執筆,見諸善信有虔心效勞,神人一體協力奉旨著造『喚醒迷津』新書勸化人心,諸善信功勳永留帝闕。
此間對效勞勤者功多,若怠者功少,此全依勤怠而得之。
貴堂代天宣化歷久風範應遵循千秋不朽,且望諸善信再續勤勉,完成金篇以挽頹風,喚醒世人同心向善,使社會和樂以享昇平之幸。
南天監察真君 降
天運壬申年二月十五日
詩曰:登鸞降筆在堂前。欣喜諸子心志堅。
著造新書同勸勉。赤心一片感蒼天。
聖示:余神今宵至貴堂巡察堂務,欣喜各善信能按時到堂服務效勞甚慰,現今社會世人多華,只知快樂享受全不知如何向善修德,幸爾等能向善勤修挽轉頹風著造新書,誠為難得,但仍應勤勉宣化,至於著造新書希能勤勉,望眾善信大家合力向上以完成可也。
天上聖母 降
天運壬申年二月十八日
詩曰:天地人三才並合。上行下效表同心。
聖門諸子善緣結。毋訓時時奉似金。
泉州府境主 降
天運壬申年二月廿五日
詩曰:泉源滾滾踴江濱。州縣庶民結善因。
境內淳風時颳拂。主恩普遍及瀛津。
又二:旗劍雙飛北極煌。武當上帝顯威揚。
迷津喚醒新書造。列聖蒞臨福善堂。
聖示:余神今宵特地到貴堂參著,喜見眾善信有虔誠心在百忙中能到堂共效勞,至為敬佩。
貴堂大帝威靈顯赫,再有虔心信徒誠為善門之大幸也。
余神因公務繁忙不能久滯從此告辭,預祝金篇順利完成。
北斗七垣星君 降
天運壬申年三月九日
詩曰:北方權位我為裁。斗秤不欺免受災。
星宿輝煌光福善。君修道德瑞氣來。
聖示:余神今奉旨駕臨貴堂,觀各善信各有虔誠,滿堂光彩,如萬綠叢中一點紅,此次貴堂奉旨著造金篇,願諸生各協力效勞,切勿半途而廢,迨新書成就各善信功勳不少,希共勉之。
南天揮鸞教主 降
天運壬申年三月十六日
詩曰:人生在世日茫茫。富貴貪圖夢一場。
奉勸世人多作善。光陰迅速嘆無常。
聖示:現今世上貪、嗔、愛、惡、慾、痴、迷七情欲沉,不斷殺生靈、冤冤相報,今世爾殺我,後世我殺爾,四生六道輪迴不息,要知今生為人,既知前世有小過,今就勤修彌補前世過,再修回前世性靈方能超生了死,永脫凡間之苦,今宵余神降筆觀諸生修道之光,輝映面前,實可喜也。
修練道果根基紮深,穩紮穩打,不可心浮氣躁,方免亂其根基,根深葉茂道果方能日新月盛,粗言數語供諸生慎解也。
天官大帝 降
天運壬申年三月廿三日
詩曰:天官駕到爵雲霞。大帝恩垂積善家。
今夕登鸞參著造。諸生虔敬實堪嘉。
聖示:修身養性,求道力行,虔始誠終,學道在於問果成功就,至其果妙法也,背道而馳,為非作歹,不知修心,其惡果自然纏身,到頭來報應自然不爽,善惡二字上昇下墜皆由人自為之耳。
南天監察神 降
天運壬申年三月卅日
詩曰:南方聖境兆禎祥。天眷東瀛會善良。
監視人心良莠判。察巡苦海泛慈航。
又二:參著金篇正吉時。神人共濟振綱維。
功成果就相逢會。定感蒼天福澤施。
聖示:今宵受南天聖主命巡視東瀛,監察凡間人善惡,善者必能賜福,惡者慘受災禍。
今來此地忽觀 玉旨在堂,刻不容緩降下謁旨。
觀視眾善信能有挽轉頹風之心,令余神欽佩,待金篇著成神人自有加封陞賞,且能超拔眾善信先靈,希努力之。
南海觀世音菩薩 降
天運壬申年四月七日
詩曰:有即生無妙若斯。無中生有最玄殊。
有無無有窮而奧。顯出玄微妙理如。
束嶽大帝 降
天運壬申年四月廿八日
詩曰:東嶽殿中事務裁。今宵到此降鸞台。
著書闡教功無限。大帝為君錫福來。
南海普陀巖觀世音菩薩 降
天運壬申年五月六日
詩曰:淨瓶手抱下凡塵。為渡眾生出苦津。
世道人心今不古。懷念東土亂頻頻。
又二:世道於茲嘆倒顛。人間綱常失相傳。
津頭在此頻呼喚。怎奈深迷不上船。
普賢菩薩 降
天運壬申年八月十六日
詩曰:下凡闡教度群生。掌得機緣到此行。
漫駕雲車來結會。欣逢善信意精誠。
又二:修成功果拔先靈。覺悟岐途切莫經。
善惡須知終有報。莫因此事不安寧。
太乙真人 降
天運壬申年八月廿三日
詩曰:太空無際判坤乾。乙氣朝天玄又玄。
真道精微功海量。人間惡劣學先賢。
巧聖先師 降
天運壬申年九月一日
詩曰:克明竣德作新民。痛改前非脫孽因。
伐善施勞無最好。安懷老少福臨臻。
又二:天下是何為至寶。黃金萬兩人稱好。
珠光碧翠綠輝煌。此物那偕君並老。
又三:至寶無他善可稱。一時美舉實堪騰。
靈心一貪天資失。勉向自然此理徵。
宗聖曾夫子 降
天運壬申年九月十五日
詩曰:人生品重法倫常。禮教齊全有義方。
可喜諸生歸正軌。作詞獻頌祝無疆。
南天註祿星君 降
天運壬申年九月廿二日
詩曰:閑來無事下凡塵。到此見賢思等身。
聊籍鸞盤揮彩筆。推敲點動破迷津。
又二:列聖諸神喜降臨。諸生各具虔誠心。
著書勸世功非淺。那怕成篇非寶箴。
三宮殿水官大帝 降
天運壬申年十月六日
詩曰:水國汪洋惠澤深。官民修德合同心。
大開教化頹風挽。帝降鸞台著寶箴。
又二:國泰民安兆太平。風調雨順利群生。
惟期處處無災患。草木欣欣皆向榮。
復聖顏夫子 降
天運壬申年十月十三日
詩曰:迅速光陰不我留。年年只見水東流。
不信試把菱花照。昔日朱顏今白頭。
白衣童子 降
天運壬申年十月廿日
詩曰:覺悟修身養性根。明心見性勵同門。
登壇搦管頻揮筆。綴就俚詩思本源。
又二:駕鶴飛翔萬里程。遊山玩水樂怡情。
琴絃將絕子期繼。喜遇知音心志明。
又三:父慈子孝家團圓。兄弟協和樂晏然。
不紊倫常循正軌。所生無忝美名傳。
太醫院慈濟真君 降
天運壬申年十月廿八日
詩曰:慈悲在抱度群生。濟世利人方便行。
真道顯明施感化。君心無二保安榮。
又二:光陰似水不回頭。世上留人幾度秋。
為善芳名永不朽。惡將有報不容休。
又三:榮華富貴不堪論。浪上浮花無後根。
欲將巨財遺後輩。不如為德教兒孫。
聖示:今宵余神深感在此寒冷眾善信能到堂效勞,余神實感激,希眾善信能百尺竿頭來共成著造任務完成為盼!
雲夢山王禪老祖 降
天運壬申年十一月五日
詩曰:雲霞光燭天。夢覺已千年。
山水欣遊賞。王侯難與傳。
禪機成妙道。老少結奇綠。
祖述懷堯舜。降臨鬼谷仙。
梓潼帝君 降
天運壬申年十一月十二日
詩曰:褒貶惟憑善惡情。是是非非自分明。
鸞堂創設為何事。欲挽迷痴彼岸行。
王敖祖師 降
天運壬申年十一月十二日
詩曰:造就奇功誌大千。千年萬世駕雲煙。
煙消霧散光紅映。映集丁山盛一年。
雲夢山清風童子 降
天運壬申年十二月三日
詩曰:祥光照耀映虛空。堂內氤氳善氣濃。
多士彬彬勤立德。修身養性建宏功。
又二:自慚學淺又無才。幾句俗詩聊寫來。
勤造慈舟施濟渡。迷津跳出上蓬萊。
南海觀世音菩薩 降
天運壬申年十二月十七日
詩曰:人生在世似浮蝣。託足塵寰幾度秋。
凡事何須分曲直。修身樂善身優遊。
又二:救迷拯溺上津頭。端賴諸生造寶舟。
救劫消災惠眾庶。善惡一念在心由。
濟公活佛 降
天運癸酉年元月廿二日
詩曰:濟困扶危是良儔。公平正直向前修。
活人濟世功無量。佛度有緣在念頭。
又示:我到笑哈哈,諸生借笑改愁面,心若不清,身就煩,善男信女,道門修道修回本來真面目,當今眾生為一絲小利就奪人性命,吾佛在此奉勸世人,今生為人身實是可貴,要好好以身積善、修功,更莫謂善小而不作,粒粒細沙亦積成山,世上修成真道,莫非一朝一夕而能成,必要苦修勤學方能成功。
今宵眾善信為喚醒迷津勸化世人,協力同心有日善可成,吾佛雲遊四海,觀看三聖宮福善堂,奉旨著造乃降下到此拜旨。
今觀眾善信有虔誠禮儀週到,不失為修道者,吾佛今賜每人一小功。
東海龍王 降
天運癸酉年元月廿九日
詩曰:東西南北各司權。海晏河清待那年。
龍虎風雲期際會。王今受聘到斯堂。
又二:水晶宮殿發樣光。海上風括波不揚。
天欽受命施化雨。保民護國位稱王。
南宮柳星君 降
天運癸酉年二月七日
詩曰:柳筆開來勸世人。星移物動幾更新。
君家修德勤終始。降福消災雨露臻。
本堂太上道祖 降
天運癸酉年二月十四日
詩曰:玉燕飛來兆吉祥。金龍彩舞喜洋洋。
高懸玉旨新書著。紫氣輝煌燦滿堂。
聖示:今宵回宮察視眾善信實心效勞,積善功誠為大幸,從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春天若不下種夏天那有收穫,早播早收,遲種遲收,爾救人,天就救爾,君主當權,立言立德立功不可猶豫,時到境遷,修道就難矣!
修道應尊祖師相傳規律依歸,以天命為重,以佛規為遵,以善言為寶,以賢才為親,修道者應遵師重道,遵守佛規,嚴守道德,身心要持齋戒,精其榜樣,靜其思慮,處事公正,遵八德凜五常,度量寬廣,報答天恩要宏誓願,平時處事敬上愛下,謙恭忍讓,任勞任怨,正道奉行,實心懺悔,若照上所行要成正道就不難也,是道雖在紅塵鬧市全憑五戒根由,殺生戒卻慈悲大,偷盜清除廉潔優,酒肉不沾性長流,色若不迷淫根絕,切忌長舌勿妄語,以上殺生、偷盜、飲酒、卻淫、妄語乃為佛家五戒要除去,改學仁義禮智信五常,以上願眾善信思考領悟之。
普陀山慈航大士 降
天運癸酉年二月廿一日
詩曰:心念佛經下世塵。木魚青磬響頻頻。
一池清水無波浪。把定慈悲度眾民。
又二:人心不古吾心憂。願聽咒聲速轉頭。
天道無私彰日月。惟期猛省解愆尤。
李托拐仙翁 降
天運癸酉年三月五日
詩曰:李仙今夜下凡塵。托拐來茲勸世民。
翁賀金篇開著造。降臨與子德相親。
聖示:余仙今宵雲遊貴地,仰見貴堂祥光燦爛,眾生虔誠效勞,貴堂正馳聘邀余仙參著以醇醪奉敬不勝欣喜,貴堂著造乃受上蒼旨意欲宣化群民喚醒沉迷,能知修道德,但願眾善信勿辭勞苦,龜勉從事,余仙今宵以此幾句勉勵眾生向善,勇為普化眾生功德無量,勉之哉!
指南宮孚佑帝君 降
天運癸酉年三月十二日
詩曰:玉旨高懸福善堂。全篇著造共宣揚。
迷津換醒仁心勸。果滿功成達上蒼。
聖示:論學道
道步也,學習道理,學道又如幼兒學步,需慢慢習之,逐步戰戰兢兢而行之,現今世人對修道觀念錯誤,不能了解,修道二字者,眾認為道,乃修其道士之謬論。
為此錯念,如何彌補,自悔修其本身仁、義、禮、智、忠、孝、廉、節,從頭作起,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修成本性及道、果兩者,相輔相成,完成四維八德,謂之成道也。
今宵余神所賜論學道,內容包含廣闊希眾善信體會徹悟。
祝金篇早日門完成為幸!
精忠武穆王岳 降
天運癸酉年三月十九日
詩曰:忠心扶主喜中興。可恨秦奸計謀徵。
一意效勞無異志。名揚青史世傳燈。
又二:金人不滅心焉安。為國盡忠不畏難。
三字沉冤遭逼害。至今猶自恨秦奸。
宜蘭三清宮太上道祖 降
天運癸酉年三月廿六日
詩曰:積存善德蔭子孫。立志諸生勉且敦。
捷足爭先趨正道。將來福址萃家門。
又二:閉邪言善得延年。學禮學詩學聖賢。
處世莫為奸險事。順天知命慶安然。
崑崙山劉伯溫仙翁 降
天運癸酉年潤三月廿四日
詩曰:覺明本性真如體。一片虔誠天自知。
心靜心歡皆自得。塵埃莫及悔毋遲。
又二:諸生學道要專心。掃去外邪自不侵。
因果輪迴須悟澈。速修道果盼佳音。
聖示:本仙翁路經貴宮,發現金光燦爛,耀目炫眉,乃下凡觀儀拜旨來之,承蒙貴宮正馳聘懇切待禮,實為受之有愧,蒙神人愛待,以此詩慰謝忱。
監察天君 降
天運癸酉年四月九日
詩曰:奉命監視到善堂。察觀諸生凜規章。
施方濟世金篇苦。一片熱誠達上蒼。
麻仙姑 降
天運癸酉年四月廿三日
詩曰:一朵祥雲送我來。為因勸世下天台。
過當速改勤修德。跳出迷津無後災。
又二:昏昏昧昧利爭求。萬萬千千不肯修。
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
鑒察尊神 降
天運癸酉年四月卅日
詩曰:鑒視雲遊到此廂。察知諸子設鸞堂。
尊卑老少勤修德。神必佑兮獲晏安。
又二:世態人情不服古。奸貪巧詐壞心府。
爭財奪利滅天良。災劫當頭難脫苦。
又三:把筆殷勤勉眾生。有心向善須勤行。
效勞莫怕辛酸苦。共挽愚迷覺岸行。
冥府第一殿秦廣王 降
天運甲戌年十月三日
詩曰:秦鏡高懸照自明。廣施刑法罪囚驚。
王章赫赫難瞞騙。降駕登台審案情。
聖示:淫婦害夫慘案情,諭本藩今宵帶一淫婦臨堂,欲借貴堂暫作法堂重審淫婦供詢參金篇以覺世人,諸生細心唱錄。
牛馬二將軍速整堂威排班豎堂
敢煩貴堂正馳聘代傳口供
牛馬二將軍啟稟:堂威已整請陞堂。
王曰:牛馬二將將淫婦去枷鎖帶進案前。
牛馬二將軍稟:現已將淫婦帶進,請王爺候審。
王曰:小婦抬頭來,汝知此地何處否?不說,爾不知此乃陽間寶島善堂,爾要將在世為非作惡一一實招,參著新書以警世。爾居住姓名、罪行一一招來。
供曰:小婦乃住福建省福州人,姓邱名春蕊,小婦乃一女輩,在世奉行孝道能守婦道,不知冥王要小婦招何供。
王曰:爾這一賤婦,俗說鼓不打不響,人不打不招,牛馬二將軍押落堂下重打三十大棍。
(牛馬二將已將淫婦重打完畢,請王再審)
王曰:爾這賤婦招否?
供曰:不招供也苦也、痛也,小婦願招也。小婦在世父母只生余一小女,上無兄姊,下無弟妹,父母愛如明珠。
八歲時聘請家庭教師在家授教,授教三年忽父染病逝世,母女哀慟萬苦,經鄰近親朋助辦理喪事完滿,母女勤耕祖業尚能過活。小婦年至雙十年華,俗說老來有子歸子,無子歸女,是年母親託人問親,經年餘有一青年名方青籐,招贅為婿,是年琴瑟之樂,不久染怪病而逝。稟冥王小婦此招是實,請明察。
王曰:爾此招一半,爾夫為何而逝實招來,免受挺罰。
供曰:一樣生百樣死,夫乃下部陽莖長腫臭爛,不治而逝,請大王明察。
王曰:爾這賤婦敢抵賴,不打爾粉身碎骨爾不招。令二將軍押下堂下割舌。
牛馬二將軍稟:小婦已割舌,現暈迷不醒。
王曰:用返魂水潑至醒為是。
牛馬二將軍稟:罪婦已清醒,押在案前受審。
王曰:爾招否?不招,今宵不怕任爾不招,爾不善著其善,實可惱也。
供曰:請冥王息怒,小婦能知陰曹如此森嚴,就不敢貪一時之樂。小婦自招夫,因覺夫醜,而趕出他鄉作生意,每日塗脂抹粉引誘青年作于飛之樂。
有日夫婿生意滿載而歸,小婦假作歡迎,是夜欲要于飛之樂時,乘其不備,用剪刀剪其陽莖,使成癈人,不延醫使其臭爛,十幾天不治身逝。日後就和一青年,誓為夫君,並在家中誘騙良家婦女,為鴇窟,使良家婦女失貞而死者數十名,小婦不久亦得怪病身亡,此招是實,請明察。
王判刑曰:賤婦爾在世不知行善,無惡不作害死夫君,又使良家婦女失貞而死數十名。
判爾
割心地獄九十年
割舌地獄六十年
斷指鎖陰手六十年
炮烙八十年
刑滿轉為禽獸,不得轉道為人
此列
今宵參著新書以覺婦女要以貞潔為重。
牛馬二將軍將淫婦枷鎖帶回交獄吏不得驚動陽人
公事畢
退
冥府第二殿楚江王 降
天運甲戌年十月十七日
詩曰:陰律森嚴不諒情。罪囚一見膽心驚。
有財無義難長享。敗後身亡罪不輕。
聖示:今宵奉旨到貴堂承善信彬彬迎接受感五中今帶來一對夫妻同謀財害命,重審案情參著新篇以警世。
執事差役速整堂規,排班陞堂。
差役稟:稟吾王堂規已整,請陞堂。
王曰:將男犯押進堂前。請貴堂正馳聘代傳口供。
差役稟:男犯已押在堂前。
王曰:開枷鎖。爾罪犯抬頭來,爾知今宵帶爾到寶島福善堂,要爾在世所犯之罪一一實招。先將住址姓名報來。
供曰:余住台中,名嚴世傑,余在世清廉,無私、見善勇為,那有罪跡可招,請冥王明察也。
王曰:爾這一罪犯,今帶爾到此要爾在世罪跡實招爾不招,差役押下用鐵板重打六十。
差役稟:稟吾王罪犯用刑已暈迷不省人事。
王曰:將回魂水潑之至醒,再押進來。
差役稟:稟吾王罪犯已押進來。
供曰:請冥王霽威,余實招,余少時就無雙親,上無兄姐,下鮮弟妹,幸叔父念竹林之情帶回撫養,叔父清貧,三餐難度,余七歲時,有供授六年教育,余聰明,在校時都成績在前茅。畢業叔父亦來逝世,經學校報請上峰准升學,經請未准。
後經介紹至一貿易商工作,余每日早出晚歸,商務處理,條理井井然,經老闆王志偉升為會計,業務更加鼎盛,老闆觀余認真事業,並將其女兒王麗珠許配余,並言待妻舅長大後將產業對分,余在世無罪可招,請冥王明察也。
王曰:爾招其半後如何?言否?
供曰:實無可招。
王曰:差役再將犯人押下用銅汁灌之。
差役稟:稟吾王,罪犯已不成人形。
王曰:用回形水灌之,再押進來。
差役稟:稟吾王罪犯已押在堂前。
供曰:若知冥府如此苦刑,就不敢有當初,余實招。
余在當時生意鼎盛時,恐妻舅長大時,不照岳父所言,獨吞家產,故平時就先取其私有,經店員發覺告之老闆,經岳父查點有數萬兩黃金之差,家醜不外揚,只好請余另行創業,其業交妻舅經營,岳父因余貪財氣鬱,不久就身亡,岳母不及數月也身逝也。禍不單行,妻舅因給友人作保,後被抄產業,以致走頭無路,而投靠余店,因其姐勿准,並用木桿逐之,此後余店業務漸漸衰微,不久也失敗。經妻室用起二佰元會,為會首到別處買假貨來販賣,有些婦女,因受騙而自盡。
余遷至他鄉鎮,忽病身亡,此招是實。
王曰:爾已實招將犯婦押進。
差役稟:稟吾王,犯婦已押進來。
王曰:爾助夫為惡,六親不認,所犯認罪否?
供曰:實招吾夫已全招無言可答。
王曰:批判嚴世傑在世貪財謀命,其罪不淺,判
刀山二十年
挖心四十年
後轉牛二十世再判
王麗珠爾助夫為奸六親不認
判爾
血盆三十年
斬指三十年
後轉世為母贏二十世後再判
公事已畢
希世人不可見財引貪念
可
執事差役將人犯上鎖帶回交地獄執行
退駕
冥府第三殿宋帝王 降
天運甲戌年十一月八日
詩曰:不念夫妻結髮情。狠心淫行惡心生。
同謀害命何狠毒。難脫陰間鐵棍傾。
聖示:今宵承貴善堂正馳聘邀請到堂參著帶人犯到堂重審,承貴堂善信排班迎接銘荷吾中。
案題:狼心淫行案
差役排班陞堂。
差役稟:已排班,請大王陞堂。
王曰:先將男犯押進堂中,起枷鎖。
差役稟:稟大王男犯已押在堂中候審。
王曰:男犯爾知此何處否?
供曰:此乃金光燦爛氤氣清香乃陽間善堂,供善信修身養性之所。
王曰:爾知此乃陽間善堂,先將姓名居所,在世惡行實招來,不得有瞞。
供曰:余姓岩名柳,世居福建,汕頭人,一生奉公守法,平生做小什貨生意為生,待人有禮,童叟無欺,那有罪行可言,請大王明察。
王曰:余神要爾招在世惡行,實招來。
供曰:余實無錯可招。
王曰:爾邊之惡女是爾何人?
供曰:該是余之妻室。
王曰:爾二人是名媒或戀愛而成夫妻?
供曰:余乃林氏介紹而成夫妻。
王曰:爾這惡犯不打不招,來人押下堂重打四十。
差役稟:稟大王,已將人犯用刑,現押在堂中。
王曰:將男犯押在邊,將女犯起枷鎖,押進堂中。
差役稟:稟大王,女犯已押在堂前候審。
王曰:抬頭來,先將世居姓名招來。
供曰:余姓王名春琳,世居錦社,余承林氏介紹而成為岩氏妻室,一生待人有禮,在世無作非為歹,請大王明察。
王曰:爾之先夫陳源達因何死,爾實招來。
供曰:余自嫁岩氏為妻後一個月,先夫染惡症而亡。
王曰:爾這惡犯,不打不招,押下刮舌。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現昏迷不醒。
王曰:用還魂水潑之。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已押進在堂前。
王曰:汝招亦不招,言來。
供曰:哀哉、苦哉,余父母生我及兄長二人愛如掌上明珠,從小驕生慣養,在廿二年華許配陳源達,結婚二年餘並無生育,因源達不知風流韻事、談情說愛,故余常到郊外覓情。
有一日到林氏布店買布,遇岩林在談生意,見岩氏用眼直視,余即用媚眼傳情,余二次再到林氏布店假意買布,是日正好無客人,林氏假入室內,岩氏前來接待,同時約晚在某所會面,日久生情,余就成野鴛鴦。
不久岩氏知余乃有夫之婦,並言要收作永久夫妻,有日岩氏持利刀到吾夫處,見余與夫同寢一床,就大怒用刀直剌數刀致我夫一命而死,余見恐後患,言內一小姑,即入內義刺死小姑,是夜將二人葬在後院,向鄰居鄉人言,夫與小姑到鄰近行商,二個月後因病而逝。
數月後忽下大雨成災,岩夫被大水沖入河川而亡,是夜先夫隨兩陰卒來擒余,下陰對照,余招是實,請大王明察。
王曰:犯婦已招,岩惡犯爾有異議否?
供曰:余無異議。
王曰:批判岩柳惡犯論罪
判入
研磨地獄三十年
刀山地獄二十年
轉世為牛十年後再判
王春琳判入
污血地獄三十年
研磨地獄二十年
後再判
陳源達轉世為富家子弟
陳姑亦轉世為富家子女
此判
聖示:今宵所判希善信勿以貪淫戒之,公事完。
回駕
退
冥府第四殿五官王 降
天運甲戌年十一月廿八日
詩曰:可恨惡徒心太兇。為因細故起狼胸。
師恩高厚將仇報。陰律森森毫不容。
聖示:判惡徒忘恩害命案
諭本藩今審判惡徒,臨堂欲借貴善堂欲作審堂。
諸生莫驚慌。
煩請貴馳聘代傳供詞。
隨行兵將暫駐堂外不得遠離,擾亂民丁,違者嚴處。
執事差役速整堂威。
將惡徒犯起枷鎖,帶進案堂受審。
差役稟:堂威已整,請冥王陞堂,人犯已押在案前。
王曰:惡徒速將居處、姓名、在世所作罪惡實招來。
供曰:小民住山西太原城內,姓正名利,有父母兄弟,少時被送入學堂讀書,雙十一歲奉父母命娶姚姓為妻,夫唱婦隨,平素敦親睦鄰,為人公道和平相處,無有罪跡可言,請冥王明察。
王曰:汝這惡徒敢狡猾,惡不打不招,先押下堂外,用烙鐵重打二十。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已暈不醒。
王曰:用還魂水潑之醒後押進。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已押在案前。
王曰:汝招或不招。
供曰:小民實無作非為之事,那有罪跡可招。
王曰:本藩在冥府執掌,有彰善罰惡之權,那有屈打冤民,再問汝在世所拜何人為師?
供曰:少時拜師林映祥,但我認真苦讀。
王曰:汝知師母為何而死,屍體何處,是汝所害。
供曰:師恩重如山,那有忘恩害死師母之理,屍體在溪邊。
王曰:爾同學莊某之死,是否亦是汝所害死?屍體在何處?
供曰:師兄與余同拜林映祥為師,平素努力苦讀,互相研究,兩人無冤怨,那有害他之理,師兄乃死在後山森林內,余實無加害。
王曰:汝師有無赴鄰村參晏否?
供曰:誠有之,恩師參晏,飲酒過量,大醉回家,時已半夜,醒時發覺師母不在,要余與師兄同找,余求現雪天冶凍,甚為寒冷,俟大早再覓如何,是時恩師怒打余一下,故不得已會師兄去找,天明發覺師母屍體在溪邊,師兄屍體在後山,此乃是實倩,請明察。
王曰:汝這惡犯不實招,來人再押下堂用鑽剌身。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已暈不醒。
王曰:再用還魂水潑之。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押在案前。
王曰:汝招亦不招,任汝如何狡猾,亦要汝招。
供曰:冥王息怒,余願招,在世一失足成千古恨,是日經恩師打余一下,暗限在心、向莊兄言,如覓到師母時,定要害死她,並取其金飾、手鐲,經師兄勸余,不要無良心,敢作虧心事,余一時大驚,對師兄言,此乃說笑,兩人覓到後山森林內,余有備一利刀,乘師兄不備,從後剌一刀,一命就歸陰。
再往溪邊去找,在半途覓到師母,師母因路途不熟,故帶往溪邊,由後勒其項,不及十分鐘就斷氣,再取下金飾,推落溪底,用大石壓,免其浮起,此招是實請冥王開恩。
王曰:汝這忘恩負義之惡徒,膽敢將師母害死,莊同學因不參與惡行,亦被加害,實罪惡至極。
論罪判入
剖腹地獄五十年
抽筋地獄五十年
挖心地獄五十年
後轉入阿鼻地獄萬世不得超生
此判
公事已畢
將罪犯上枷鎖帶回冥府
退駕
冥府第五殿閻羅天子 降
天運甲戌年十二月七日
詩曰:果然惡毒婦人心。失節姦通又好淫。
害死翁親同女命。陰問受罪苦難禁。
聖示:判毒婦害死翁親小姑案
命本藩今宵臨堂帶一惡婦到爾弘德社審判參著寶篇留存世作車鑑。
隨行差役準備陞堂。
差役稟:已排班請吾王陞堂。
王曰:將犯婦押進去枷鎖。
王曰:余不說汝不知犯婦今宵帶汝到陽間福善堂,將汝在世姓名、居處及一切惡跡一一招明。
供曰:求大王能賜小婦隱匿住址姓名。
王曰:隱匿住址可,姓名不可。
供曰:如大王不准者余就無法招也,因余自冥府第四殿受刑四十年已有實招又轉五殿再判刑中亦有招明。
王曰:可惡毒婦爾實不招,押下用銅槓重打四十。
差役稟:稟大王,犯婦用刑已昏迷不醒,肉血流。
王曰:用回魂水潑之。
差役稟:稟大王,犯婦押在堂前。
王曰:汝招或不招。
供曰:今宵小婦被帶到陽間誤為要結善緣,消罪愆業。
王曰:汝不知死活,在世惡跡重重,速速將在世所為,實招無者再要重刑。
供曰:余在世實無惡跡可言,有者在四、五殿已招明請大王寬恩。
王曰:爾實不招,押下用銅汁刑之。
差役稟:稟大王,現犯婦已昏迷。
王曰:用還魂水潑之。
差役稟:稟大王犯婦押在堂前。
王曰:汝招亦不招。
供曰:大王息怒痛也、苦也,早知陰間有此重刑,就不敢有當初,余實招也。
余居本島北部人氏,名郝梅月,父母生余及小弟二人,從小嬌生慣養,從無作家務事,年在十八歲時鄰居徐永源來提親,因家父親念余弟年少要待二年後才可,是時已過二年又再來提親,余已有廿年華,徐永源亦有二十三歲,經擇日完婚,嫁後三年無孕,有日翁親遠出辦貨,回家忽染怪病數日後就過世,余亦遵守孝道,是時,徐氏夫君因悲念父親逝世,又無半子,致全無性念,故余有一日認識一無名漢,常常在茅房幽會,有一夜欲去約會,正好開門外出時,忽被小姑如廁發現跟隨,旋回家報知翁親,翁親到我房間見我不在,叫其子取木棍前來捉姦,余發現遠處有人影來,即跑回家假睡,待夫君回房用木棍大打一下,幸未捉到姦情,是時余用花言巧語瞞過,有一日外出買菜,忽思起此情,及想一法來毒害翁姑二人,就到藥房買些毒品回家,放在菜內,余假作家務未同用膳,翁親及小姑吃後,霎時毒性發作哀叫,一命嗚呼矣,夫君見狀哀痛萬分,同時余亦用花言巧語瞞過,不及月餘,忽有一夜睡夢中,見有四人影來到床前,一人大叫納命來,舉目一看是翁親及小姑並二名陰卒同來,嚇得驚醒,後精神散亂,變成見人就說此事,不及七天就一命到冥府四殿報到受刑,求大王寬恩,此供是實。
王曰:汝這惡婦,爾受四殿苦刑四十年轉到本殿再判汝受
刀山地獄十五年
挖心地獄三十年
流腸地獄四十年
後永禁無間地獄
此判
公事已畢
差役將女犯上枷鎖帶回
退
冥府第六殿文判 降
天運乙亥年四月十四日
詩曰:敬承吾主臨斯堂。帶犯到堂審一場。
陰律森嚴毫不宥。劫財奪命失天良。
聖示:今宵奉吾主令帶一劫財害命慘案,重審以助金篇警世。來人速排班整威昇堂。
差役稟:稟吾主堂威已整。
判曰:恭請貴堂正馳聘代傳供詞,將罪犯帶進,起枷鎖,帶進候審。
差役稟:稟吾主人犯已帶進聽候審。
判曰:今帶爾到陽間善堂,欲重審爾在世所作所為及世居姓名,一一實招來。
供曰:余世居浙江省,因生計遷東瀛彰化縣,姓董名白京,一生和平待人有禮,無有不是可供,請細察。
判曰:爾這惡徒,不打不招,來人押下堂重打六十。
差役稟:稟吾主,已用刑並押在堂前。
判曰:爾招亦不招。
供曰:哀也、痛也,余招,余昆仲有二,余七歲時父親送我入私塾,二年後因家境困難,中途輟學,後經人介紹為傭,常念不如人,三年後常覺薪金不足開支,故常將僱主貴重物品偷出變賣,有一日賊星失敗,被主人發覺送官府懲辦坐獄,出獄後就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判曰:爾只供前半段,後半段劫財害命,為何不招?
供曰:余所作所為已實招,那有空口哺舌。
判曰:不再重刑不招,押下斬指割舌。
差役稟:人犯已昏過去。
判曰:用還魂水潑之再押進。
判曰:爾招亦不招?
供曰:余實無害人。
判曰:來人用五馬分屍侍候。
供曰:請慢,請息怒,余實招。
有一日適逢北港媽祖娘娘誕辰,余前往觀熱鬧,在黃昏後頗覺飢餓,就到便利餐廳買些充飢,忽發覺一老翁拿出一大把銀票付款,余就心起不良,大喜跟隨走到野外一小巷,大叫老翁留步,速將銀票留下,無者要爾性命,老翁雖有哀求放過,我無動於衷,手起刀落,鮮血噴出,一命歸陰矣,余即將屍體藏在甘蔗園內,以為神不知鬼不覺。逍遙過日,無奈不義之財不長久,只因我常到歡樂場所尋歡,得了淋病,經醫無效,疼痛哀號,不數日一命歸陰矣。
每日在陰府受苦刑,體無完膚,已將過往盡皆供畢,懇求既往不究,從輕判之。
判曰:犯魂已招認,論董白京之罪應判
挖心地獄五十年
斬指地獄三十年
割舌地獄二十年
銅汁地獄三十年
後轉世為牛,投胎在老翁後代為牛還債後,轉入酆都地獄,永不為人,經已判完,將人犯上枷鎖帶回。
退堂。
冥府第七殿泰山王 降
天運乙亥年四月廿一日
詩曰:不守官箴殊可嗔。貪財受賄害良民。
忠言諫諍反遭害。陰律難逃罪逮身。
聖示:金宵奉旨帶犯重審供詞供著金篇,現審「貪官逞勢害忠良案」。來役排班,將人犯帶來。
差役稟:稟大王,現已排班,將人犯帶進在此。
王曰:請貴堂馳聘代傳供詞。將人犯去了枷鎖。人犯抬頭來,爾知此是何地否?
供曰:大王,不示余實不知。
王曰:爾實不知此乃東瀛新莊市福善堂,今帶汝到陽間善堂,乃要汝在世所為惡跡,一一招明,以著善書內感化世人,不可隱瞞,速將姓名、住址一一實招。
供曰:余姓楊名炳光,住南寧縣,在世無作絲毫虧心敗德事,請大王明察。
王怒曰:爾在世為官,逞勢欺民,貪財為何不招?
供曰:余在世無作惡跡,畫蛇添足,實不能也。
王曰:來人,將人犯押下堂外割舌。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受刑,已暈昏不醒,請王定奪。
王曰:用還魂水潑之。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已押在堂前。
王曰:爾招亦不招?
供曰:大王知之,余在世為官,奉公守法,愛民如子,實無惡跡可言,請明察也。
王曰:爾這奸官,巧言令色,鮮仁之徒。來人,將人犯再押下用石磨刑之。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受刑已粉身碎骨。
王曰:用還魂水潑之。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已押在堂前。
王曰:爾招亦不招?爾在世逞勢刑人,今被刑滋味如何?
供曰:哀也、苦也,余在世實無作逞勢欺民之事,請王息怒明察也。
王曰:爾這銅牙鐵齒,既然不招,來人用五馬分屍刑之。
供曰:余肯招也,余在遜清時代,在山西省加州執掌一州之首,官威赫赫,凡人要申訴無財免言,有理無財照治罪,實無法無天也。
是時同僚有一良吏,向余諫諍,余逞勢欺人,不聽其忠言,反怪其逆耳,加以指責,該良吏因此辭官離去,余恐其告之上司,如上司知情大者坐牢,輕者革職,故命余心腹之人,加以謀害,該良吏姓邱,死後將其屍體推入古井,並用土填滿,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依然我行我素,不久罪惡貫滿,披上司查覺坐牢,而邱魂請准冥王,派卒同來捉下冥府定罪受苦刑矣。
余已實招,請大王從輕刑處。
王曰:爾已實招,爾這楊炳光在世禍國殃民,可惡至極。
判爾
挖心銅汁地獄受刑七十年
石磨地獄六十年
寒冰地獄受苦一百年
後無間地獄永不超生
此判
將人犯上枷鎖帶回冥府
退
冥府第八殿都市王 降
天運乙亥年五月十三日
詩曰:狠心惡婦似黃蜂。氣死翁姑罪不容。
毒死嫂親財產奪。臨頭報應刑猶兇。
聖示:氣死翁姑毒害兄嫂案
今宵帶來一惡婦復審參著,差役暫駐堂外不得遠離擾亂陽民,違者重責不貸。
王曰:差役準備排班升堂。將人犯去枷鎖押進堂前。
差役稟:已將人犯押進在此,請吾王定奪。
王曰:犯婦抬頭,爾知此何處否?
供曰:此燈光燦爛,又無陰森氣,定是陽間善堂。
王曰:此乃陽間福善堂,今宵要將汝在世住址、姓名,在世非為惡跡一一招明,以便參著寶篇警世。
供曰:余在世並無有惡跡可言,余世居二處,小時生父不務正業後,一切不知。
王怒曰:汝為何躊躇不言,差役押下掌頰五十下。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已用刑現押進在此。
王曰:汝招不招?
供曰:余生於山東省,六歲時賣湖南省一柳姓商人,生父每日在賭館,夜在花街玩耍,余自賣給柳家,每日以淚洗面,痛苦無比,每想逃走,又雲山遠離故鄉,無法得乘,養父在余十歲時,送余入學後,不及二年就綴學,因懶惰不讀書,被老師革學,後在家幫母服商務,養父亦有二子長為柳樹,次為柳松,平常跟隨父外出務商。是時余已十八,就有思春,一枝紅杏難免被人採摘,於異鄉有一少年,黑姓名長發,與他結成野鴛鴦,每日私會,因事機不密,被養母發覺,告知養父兄,被父兄惡打、虐待,視同道邊苦李,有一日,夜逃至黑氏家中求留,幸柳家二老同意,並簡單舉行婚禮,後兩姓迨過日,余在生之事,如此,請大王寬恩。
王曰:爾這賤婦,只說前情,不吐後果,來人將此賤婦押下重打六十。
供曰:且慢,余招就是,余逃至黑家後,黑家收入本就微薄,加余一人費用,致收入不及支出,翁姑借貸補貼過日,余不大孝順翁姑,常頂嘴致氣死翁姑,後因有兄嫂,在財產無法總得,故想一法用毒藥滲在食物毒死兄嫂,不幾年余就染上瘋狂症,見人就說我氣死翁姑、毒死兄嫂,有一日遭雷火殛斃,死後經萬般慘苦刑罰,請大王寬恩。
王曰:論汝罪有三:
奸淫私奔為一
氣死翁姑為二
毒死兄嫂為三
結論已犯滔天大罪
判入
挖心地獄五十年
抽腸地獄七十年
寒冰地獄五十年
後轉世為獸二十世後,永入地獄不得超生
現已審畢回駕
將人犯上枷鎖帶回
退
冥府第九殿平等王 降
天運乙亥年六月十八日
詩曰:天道無私監自明。虧心作惡豈容情。
同胞手足生謀害。受盡千般刑屢更。
聖示:判弟害兄案
今宵奉旨帶一罪犯臨堂參著。
請貴堂正馳聘代傳供。
差役排班升堂。
罪犯帶進堂。
差役稟曰:稟大王,已排班,罪犯已押進堂前。
王曰:起了枷索,人犯抬頭來,汝知此是何地嗎?此乃陽間福善堂,今帶汝到此乃要將爾在世所作惡跡一一招明,參著金篇以警世。
供曰:余在世勞力勤業,無作非為之事。
王曰:爾世居姓名稟來。
供曰:余世居福州城外,姓周名壽輝,在世實無非為亂作,請大王明察。
王曰:爾在世有兄長否?
供曰:余在世有父母、二兄長兄輝正、二兄輝明父歸長兄,母歸二兄奉養,余有二男一女,安居樂業。
王曰:爾二兄去世是否被爾害死。
供曰:實是病死。
王曰:爾這惡徒,不怕刑具羅列,敢不實招,來人押下重打五十。
差役稟曰:稟大王,人犯已用刑,現押在堂前。
王曰:爾招或不招?
供曰:余在世實無非為,空口那能哺舌。
王曰:再將惡徒押下用油鍋蒸之。
差役稟:稟大王,人犯已炸爛不成人形。
王曰:用回形水潑之。
差役稟曰:稟大王,人犯已押在堂前。
王曰:爾招否?
供曰:哀唷苦也,若知陰間有此苦刑,在世就不敢為非作歹了。
余實招也,余在世時二兄乃一富豪,平素常輕視余無用,不知勤勞,有一日吾二嫂回去娘家,余乘機入內,將備好之慢性毒藥,羼入食物內,二兄不知食物有毒,食後毒性發作,一命死在床上,二嫂回後見二兄死在床上,誤為是胃病而逝,余見二兄之死並未被人發現吃了毒品而死,心中暗喜,再設計欲害二嫂,經二兄向陰間訴告,帶同陰卒來到人間,捉我入陰對質,我害死二兄且未能得財,真反悔莫及,而被陰府嚴刑毒打,苦不堪言,此招是實,請大王從輕量。
王曰:爾這惡徒連親兄都害,實可惡,論罪判
挖心地獄五十年
刮皮地獄四十年
斬首地獄四十年
轉世為牛三代後永在獄底
此判
差役將人犯上枷鎖帶回府
退堂
冥府第十殿轉輪王 降
天運乙亥年八月廿九日
詩曰:轉世為人應守身。輪迴生死豈無真。
王威赫赫不容改。降罪難臨悔過人。
聖示:今宵特帶一名陰魂,到貴福善堂,供述前半世濫作非為,後痛改前非,再判轉世為人,與世共鑑。
煩請貴堂正馳聘代轉供述。
執事差役準備陞堂,並將陰魂召進候訊。
差役稟曰:稟吾王已陞堂,並將陰魂召進在此候訊。
王曰:陰魂知之,今宵召汝到陽間善堂,要爾述在世作為,一一從頭實述,不可藏其不善而著其善,以詞隱瞞,決不容情,速速述來。
供曰:余不敢怠慢,願一一實述。
余原籍山東省,父名董德雲,母李氏,余清維,兄清俊,弟清輝,昆仲三人余居仲,少時入孔門,十二歲因故輟學,是年正遇旱災,五穀不登,米珠薪桂,生活困苦,無法維生,父即遷移他鄉到湖南省張伯伯故友家暫居,是年兄正屆二十歲,余十七歲,弟十四歲在校攻讀,兄務農,父亦務農,荒年連連,生活困苦,父常念余不幫家務,整天閒遊,余當耳邊風不理。有一日父親氣惱大罵,年已十七,事業不操,成廢人,是時余聽之非常氣惱,故不別而往他鄉覓職,經半年事業難求,一時誤入岐途,與當地賊黨為群,日夜結群成黨,專作扒手、竊財,有時強取財物,並到酒店、妓院白吃白嫖,整整為非五年。一日被官方捕捉,經判刑二年,入獄後出來,無顏見人,故從軍三月,官隊解散,無法維生,最後意決悔過求雙親寬恕,雙親欣喜,經一一訓勸後,就幫父兄務農,閒時溫習課業,以後勤苦務農,是年余正二十有七,父母託媒說項,娶蔡美玉為妻,經父示平素要平心作人,義方教子,父母仙逝後,兄弟謹遵遺訓,兄敬弟恭。
余時生有三子,日後事業丕振,家庭漸漸富有,時愆前非,現見善勇為,助佛神建廟寺及設鸞堂造福人民,後設孤兒院,壽到扙朝而終,入冥府就入慈善所至今數年。
王曰:聽爾所述前半世非為亂作,後能改前非,前罪可消,尚有餘功,所謂天律雖嚴不降悔過之人,因查爾尚有孽緣未結,應再轉世為人,以了怨愆。今令爾投胎福建省為齊家兒。
此判
速領憑投胎
公事清楚
退
本書完